時間:2022-09-12 05:59:0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鄉鎮衛生院績效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6.048
[中圖分類號]R197.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194(2017)06-00-02
績效管理是我國鄉鎮衛生院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我國當前很多鄉鎮衛生院都沒有形成科學有效的管理體系與規范,績效管理的模式流于形式,無法達到預期的目標與效果。只有解決了當前鄉鎮衛生院績效管理的問題,才能走出困境,才能促進我國農村衛生體系發展,才能全面提高農村居民的健康水平。
1 醫院績效管理的相關概念
績效是一種專業的術語,最早在工商企業中出現,現在已經在各行業中的管理工作上得到了廣泛運用。它是一種客觀存在,且針對評價者的主觀評價形成的績效信息,進而產生管理方面的影響。我國在20世紀70年代后期開始針對績效管理展開工作,期間通過了一個長期且被不斷認可的過程,這個過程是管理者與員工通過達成與目標、能力相關的協議,并在此基礎上互相了解,共同促進,不斷取得更好工作績效的循環過程。
2 目前我國鄉鎮衛生院績效管理存在的問題
2.1 績效管理沒有平衡成本預算與社會功能的關系
目前,我國鄉鎮衛生院績效管理體系很多都與鄉鎮公立醫院的財務績效管理不相符,沒有真正反映鄉鎮衛生院的社會功能、成本預算效益等方面的指標,在現代醫院管理工作所使用的管理工具上,也沒有積極采用現代化的管理模式。目前,社會多方綜合對我國基層醫療衛生系統的管理比較少,很多基層公立醫院本身的公益性問題也受到了質疑,因此在鄉鎮衛生院的績效管理上,更應該對預算成本以及社會效益有更多的體現,且要把握兩者之間的平衡。
2.2 績效管理方法與內容過于籠統、粗糙
目前,我國很多鄉鎮衛生院現有的績效管理體系的總體內容比較籠統,缺乏具體的管理要素,無法真實地反映鄉鎮衛生院職工的實際工作績效。還有很多衛生院更傾向于行政管理,過于強調政治素質、職業道德以及工作態度,并根據這些指標對職工進行績效控制,缺乏具體的說明,管理工作難以真正實行。此外,有的鄉鎮衛生院依舊采用傳統的分數統計方法,以加權的形式計算最后的分數作為職工的績效成績,這些方法都過于粗糙且籠統,無法實現有效的績效管理。
2.3 指標的選擇與設計缺乏科W性
有的衛生院針對不同類別的醫護人員采取的管理方法與考核方法也不同,缺乏公正性,導致不同職責與能力的職員在能力與素質等指標方面無法體現,公平性嚴重缺失。此外,單純的管理方法對衛生院本身的結構與程序沒有相應的績效可言,更多地關注管理形式而非管理結果,使最終的功能與價值受到限制,缺乏科學的實際管理意義。
2.4 監督工作不到位,內控制度較差
有些鄉鎮衛生院并沒有根據財務會計內控制度的要求和原則進行管理,期間也缺乏有效的監督,在績效統計與審核中甚至出現了自己蓋章、自己簽字的情況,滋生了不少腐敗行為。另外,鄉鎮衛生院由于本身的醫療業務不多,收入的含金量也不高,成本核算工作不到位,開支控制情況不夠好等,這些都嚴重制約了衛生院預算工作、成本的控制工作以及自身業務經營的發展,造成了嚴重的收支不均,甚至入不敷出的情況。
3 鄉鎮衛生院績效管理的實踐與探索
3.1 建立以資金管理為中心的財務績效管理模式
鄉鎮衛生院的績效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財務管理,因此要從橫向與縱向的各個環節中,將績效工作有效結合起來,確保管理目標最大化,同時,不同的鄉鎮衛生院要根據自身的經營狀況,建立規范、嚴格的管理方法與預算成本控制體系,保證資金的管理始終貫穿于整個經營生產活動,并抓好資金管理的要務,強化預算的考核、預算的分析、預算的控制、預算的編制工作,從而在良性化的發展與經營中增強競爭力,實現可持續發展,以此保證衛生院工作財務績效的良好狀況、正常運作。
3.2 建立衛生院全面預算管理體系
鄉鎮衛生院要緊緊圍繞全面預算管理的總體要求,在績效管理中,從編制、審批、執行、控制、評價、監督與考核等各個方面注重銜接工作,體現鄉鎮衛生院績效戰略管理與決策的要求,編制預算要充分考慮與自身實際情況相符的戰略導向,高效、合理地配置資源。同時,要全面實現預算工作管理的模式化與一體化,形成鄉鎮衛生院與各科室預算管理,在要求、流程、內容與方法上的和諧統一,并促進績效基礎管理工作得到不斷提升,還要緊密結合信息化發展的要求與手段,堅持按事項編制預算、落實責任預算、強化預算成本控制、健全內控體系,最終實現鄉鎮衛生院績效管理總體工作水平的提高。
3.3 平衡鄉鎮衛生院的效率與質量水平
3.3.1 兼顧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當前,我國鄉鎮衛生院都是謀求自身的發展,社會的逐利性較重,且內部也實施了基本藥物制度零差率銷售,導致衛生院的藥品收入減少,影響了績效的成本控制與預算工作,究其原因,是因為衛生院存在過度醫療的情況,導致居民醫療負擔增加,也影響了衛生院社會職能的履行。針對這種現象,衛生院管理部門必須加強監督管理,充分結合醫療行為的合理性,整改不合理行為,主管部門也要準確測算鄉鎮衛生院的補償金額,在補償的額度上做出相應的調整,從而保障鄉鎮衛生院的基本運行以及績效的定期、及時發放。
3.3.2 積極引入激勵體制
由于全國范圍內的鄉鎮衛生院水平不一,在經濟較好的地區,鄉鎮衛生院的服務質量也相對較好,但由于績效管理設定了“封頂線”,對衛生院職工的工作積極性與主動性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導致服務產出不佳,這就要求鄉鎮衛生院要積極引入激勵體制,采用有效的績效工資激勵手段,改善職工的福利,保障鄉鎮衛生院基本人員的收入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與主動性。此外,在建立激勵制度的基礎上,還應設立其他與激勵制度相結合的方式,如榮譽評定制度、職稱評定制度等,使員工的獎金分配與績效晉升掛鉤。
3.4 強化鄉鎮衛生院的內、外監督管理
首先,要認真開展鄉鎮衛生院院長任期經濟責任審計制度,使其在任期間完成衛生院的經濟效益等重要指標,實現國有資產的保值與增值,同時強化管理者的社會責任感與管理事業心,加強對其經濟行為的監管。其次,要依靠政府的組織以及監管展開工作,如財政、紀檢、衛生、審計等,加大對鄉鎮衛生院財務、績效等工作的監管力度,一旦發現漏洞與問題,必須及時做出整改,針對各種嚴重違法的現象,絕不姑息,充分發揮內、外監督的作用,強化監督管理。
4 結 語
鄉鎮衛生院績效的評價與管理實施是一項重要工作,盡管當前我國大多數的鄉鎮衛生院受到客觀經濟與環境的影響,在績效管理工作上還存在一些漏洞,但隨著制度的完善以及社會經濟發展的推動,鄉鎮衛生院績效管理工作的發展前景非常樂觀。因此,在現階段,管理者與相關工作人員應加大力度對影響鄉鎮衛生院績效管理與發展的各種因素進行分析,尤其關注當前國家的宏觀衛生政策,改革衛生院管理,做好績效管理工作,逐漸形成鄉鎮衛生院的長效發展機制。
主要參考文獻
[1]王萱萱,張思源,胡紅巖,等.鄉鎮衛生院績效管理研究述評[J].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14(10).
[2]郝晉,楊佳.我國鄉鎮衛生院績效評價現狀與改革思路[J].醫學與社會,2014(6).
關鍵詞:醫改;績效工資全浮動;有效工時績效考核;實踐探索
一、鄉鎮衛生院績效工資的現狀和主要問題
工資改革對于事業單位來說是一項比較系統,又比較敏感的事情。2011年作為第一批率先實行績效工資的鄉鎮衛生院無論其人事聘用制度及獎金分配制度都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經過近三年的實行,原先的績效工資越來越顯現出它存在的不足。主要是由于基礎性績效工資和獎勵性績效工資兩塊分別各占50%,基礎性部分所占的比例過大,導致獎勵性部分也就是浮動部分減少,雖然打破了平均主義,但是未能徹底改變大鍋飯的現象,職工的收入差距過于拉近,結果醫務人員的積極性大受影響,特別是一些高技術、高風險崗位的醫務人員工作積極性受挫,工作責任心不強,不愿意看病,甚至驅趕病人,導致醫療業務明顯下降。針對這一存在的現狀,作為醫院管理層有必要探索出一條適合醫院實際情況的績效工資分配制度,我覺得績效工資全浮動可以值得一試。
二、鄉鎮衛生院績效工資全浮動的實踐探索
(一)績效工資全浮動的概念
所謂績效工資全浮動就是打破原先基礎性績效和獎勵性績效各50%的比例,可以把績效總額大部分甚至是全部都作為獎勵部分也就是浮動部分,取消績效工資中的固定部分也就是基礎性工資。國家規定的職工工資只作為個人的檔案工資,按規定報批后記錄在職工的檔案中,并以此作為繳納養老金、醫療保險金等五金和計發退休費的依據。也就是說沒有了固定工資這個概念,實際工資按照績效考核情況分配。這樣就徹底打破了大鍋飯的格局,所有的工資都作為浮動部分進行發放。我們必須科學理解績效工資,所謂績效工資,就是與業績和效益掛鉤的工資,實行多勞多得,優勞優得,與員工的積極性密切有關,也與單位的管理制度密切有關。浮動部分比例低,員工干多干少一個樣,積極性就下降,大鍋飯就形成,勞動生產率就下降,對優秀員工是打擊,對懶散員工是利好,單位就出現問題;浮動工資比例高,就相反,管理方也就有了工作抓手,這些就是分配機制的基本原理。
(二)績效工資全浮動的實施
要把績效工資全浮動這一全新的分配方案真正實施,這就需要一個科學的、完善的績效考核機制,績效考核和績效工資兩者相輔相成才能發揮導向作用。制定與分配制度緊密結合的績效考評辦法,積極推行以崗位績效為主體的分配方式,向臨床一線崗位、風險崗位、關鍵崗位傾斜的原則,合理最大化體現公立醫院的公益性和服務性,為提高醫療質量,保障患者的利益提供支持,具有重要的激勵導向作用。隨著醫改的不斷推進,基本藥物制度以及藥品零差價的普及,醫院的公益性和承擔公共服務的職能愈加明顯,原先的獎金分配制度側重于從醫務人員為醫院創收、盈利方面進行考慮,這樣的分配制度已經遠遠不能適應新醫改的需求。為了適應新醫改的需求,也為了醫院整體的發展,我院制定了一套新型的績效考核方案,即有效工時績效考核,以工作任務數量(有效工時70%)考核為主,結合工作質量(效果15%)、群眾滿意度(15%),三者結合作為獎勵性績效工資的最終考核分配依據。
(三)有效工時的闡述
所謂有效工時,是指將職工的每件(樣)工作都轉化為勞動時間,根據勞動時間計算出獎勵性績效。有效工時的計算使職工的收入與醫院的收益、科室的收益雙脫鉤,與完成工作任務的數量、質量、滿意度掛鉤,建立以完成任務的有效工作時間(有效工時)為主要考核依據的績效工資獎勵制度,改變“多收多得”分配為“多勞多得、優績優酬”。醫院的有效工時的測算主要是依據醫院近三年科室或崗位完成主要工作任務的月平均工作數量,來測定科室或崗位月度應完成任務的有效工時。每個崗位,每樣工作任務都要確定其一個基本有效工作時間(分鐘/某項工作)。超額完成任務有效工時的以1.1~1.2系數獎勵體現多勞多得原則。
(四)本院的績效全浮動結合有效工時的實踐計算方案
我院的績效工資全浮動具體做法是考慮到職工的基本生活需求,首先將工資中的基本工資(指國家規定的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兩塊)和生活補貼作為固定部分每月發放,工資中的崗位津貼每月在工資中扣除后作為浮動部分計入獎勵性績效工資。這樣獎勵性績效的總額就是當年衛生局的核定數和職工的崗位津貼總和,而基礎性績效部分從原先的50%下降到現在的26%左右。崗位津貼按照每月完成基本工作任務的情況發放。每個科室(或者每個人)核定月基本工作量,即基本有效工時,當月完成崗位基本工作任務80%及以上的,全額發放崗位津貼。當月完成基本工作任務40%~80%的,按照比例發放崗位津貼;當月完成基本工作任務40%以下的,不發放崗位津貼。
其次是對局核定的獎勵性績效的發放,這塊發放使用有效工時計算。首先要計算每月發放獎勵性績效總額,如2013年度局核定我院人均獎勵性績效37500元,提取20%作為院長及中層等獎勵外,實際人均可發放30000元左右,按照100個人計算,一年可發放300萬,即每月25萬,按照每月每人完成基本有效工時8600分鐘(按照每天工作7小時420分鐘,一個月20.5天計算),每個月醫院完成基本有效工時860000分鐘,計算出每工時金額為0.29元。具體舉例:
例1:我院內科一醫生1月份診治病人500人,開取各類檢驗、放射等檢查報告100份,按照我院的有效工時計算當月有效工時為11000分鐘(按照每診治一個病人20分鐘,每張檢查報告10分鐘計算),按照每分鐘0.29元計算當月獎勵性績效為3190元。
例2:收款室一收款員1月份掛號2000人次,門診收費單據5000張,辦理入院40人,出院50人,按照我院的有效工時計算當月該收款員有效工時為6120分鐘(按照掛號每人次1.2分鐘,收費每張0.6分鐘,出入院各8分鐘計算),按照每分鐘0.29元計算出當月獎勵性績效為1775元。同時由于該職工未完成我院規定的基本有效工時8600分鐘,當月該職工的崗位津貼只能按照71.16%發放共797元(1120*71.16%)。
三、結論
通過短短幾個月績效工資全浮動的實行,醫院職工的積極性有了前所未有的提高,整個醫院形成了一種奮發向上的風氣,特別是有效工時的推行,使職工的工作都有了一個明確的量化,從而使個人價值得到了真正的體現。當然每個新制度的推行都存在著或多或少的缺陷,這就需要我們管理層在今后的實踐中不斷去完善和修正。
參考文獻:
[1] 朱月偉,章菱,周俊杰,宋亞琴,葛承輝.社區衛生“有效工時”績效考核的實踐與探索[J].中國衛生經濟,2010(2):48-50.
[2] 馬紅革.論我國薪酬管理制度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現代經濟信息,2013(7):140.
完善鄉鎮衛生院院長年薪制度,促進鄉鎮衛生院全面履行管理職能,我區自推行鄉鎮衛生院院長年薪制以來,較好地激勵了各鄉鎮衛生院院長充分發揮其在鄉鎮衛生院經營管理中的核心作用。目前我區農村衛生事業已進入新的發展階段。為引導鄉鎮衛生院院長全面履行管理職責,促進鄉鎮衛生院發揮整體功能,今年我們調整鄉鎮衛生院年薪分配辦法,健全了既能體
現鄉鎮衛生院院長工作業績和經營成效,又能兼顧協調發展和公平合理的鄉鎮衛生院院長年薪制度。
一、院長年薪組織結構
院長年薪仍然由三部分構成堅持工作業績、經營成效、兼顧公平相結合的原則,堅持責任與利益、風險與報酬相一致的原則,堅持有利于調動院長和職工兩方面積極性的原則,堅持有利于全區各鄉鎮衛生院協調發展的原則,結合事業單位“工改”,調整原鄉鎮衛生院院長年薪由基本薪金、風險薪金、獎勵薪金三部分為由基本薪金、績效薪金、獎勵薪金三個部分構成。
二、調整了三部分的內涵和考核指標
原來院長年薪制中,基本薪金是院長收入的基本保障,風險薪金偏重于體現鄉鎮衛生院的效益,獎勵薪金是促使鄉鎮衛生院積累而提高抗風險能力。我們尊重鄉鎮衛生院進入新的發展階段、鄉鎮衛生院籌資已經從首要任務轉變成了任務之一的實際,調整院長年薪構成的內涵,以充分借助分配的杠桿作用,引導鄉鎮衛生院全面履行職能。
(一)為院長提供基本保障的基本薪金?;拘浇鹬饕鶕珔^鄉鎮衛生院院長檔案工資中崗位工資的平均數確定,中心鄉鎮衛生院、普通鄉鎮衛生院院長的基本薪金分別為每月700元、600元,由農村衛生事業費預算解決,不以考核結果為依據,按月發放。
(二)體現院長全面履行職能的績效薪金。以全區鄉鎮衛生院職工現行檔案工資總額減去崗位工資總額后的平均數作基數,根據對工作業績指標的百分制量化考核結果確定??己说梅衷?0分以下的,績效薪金為1倍;考核得分在70分以上的,按基數的1—4倍兌現績效薪金。
一、用對核心指標進行考核的辦法來考核院長工作業績、履行職能的情況。
核心指標由三類19個組成。一類是公共衛生工作核心指標10個,即免疫規劃接種調查吻合率、結核病人轉診率、居民健康知識知曉率、慢非病規范管理率、孕產婦系統管理率、兒童系統管理率、孕產婦住院分娩率、報告傳染病發病率、食品行業和公共場所從業人員健康證持證率、農村家庭宴席衛生規范化管理率。二類是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核心指標4個,即衛生服務質量、基本衛生服務滿意度、基本衛生服務滿足度、新農合醫療服務。三類是社會衛生管理核心指標5個,即村衛生室建設情況、村衛生室人員管理情況、村衛生室藥品管理情況、村衛生室新農合醫療服務管理情況。19個核心指標分別確定了分值,共100分。每年可根據工作重點調整核心指標的權重。與此同時,還設定7個扣分指標,即發生預防接種事故、發生責任性孕產婦死亡、發生重大食物中毒、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履行職責不到位、發生影響較大的醫療糾紛和醫療責任事故、違反新農合有關規定、鄉鎮衛生院或院長被區衛生局通報批評??鄯种笜艘卜謩e給予了2-5分不等的分值。
二、改變原來對年度目標責任書、院長任期階段目標內容進行考核
絕大部分指標依據日常工作落實情況得出結果,如免疫規劃接種調查吻合率、孕產婦系統管理率、兒童系統管理率由每季度的調查結果確定,衛生服務質量由每年的兩次外部評價結果確定;部分指標根據日常管理確定;只有基本衛生服務滿意度、基本衛生服務滿足度等少部分指標需要通過年終考核時通過問卷調查確定。采用核心指標考核,考核工作量大大減少,考核分值的隨意性降低。
三是績效薪金納入所在鄉鎮衛生院的年度支出預算,年底經考核、審定后一次性兌現。
新醫改自2009年4月6日正式實施以來,已經進入深入改革階段,新醫改通過近幾年的實施,對鄉鎮衛生的發展有促進作用,也存在負面影響,就目前形式來看,作為一個貧困縣,一個貧困山區,鄉鎮衛生院所面臨的形式嚴峻,所面臨的挑戰巨大。我想就我個人的觀念,從新醫改對鄉鎮衛生院的影響談幾點看法:
1 新醫改對鄉鎮衛生院的正面促進作用十分明顯
1.1 醫療保障體系建成
通過新醫改的實施,國家全面啟動了城鄉居民合作醫療,職工醫保等醫療保障制度,通過試點、全面實施——逐步完善了醫療保險的籌資和補償機制,使醫療保障體系制度日臻完善,其覆蓋面逐步擴大—幾乎是全國90%以上人群。通過保障體系的建立,確定了鄉鎮衛生院在醫療保障體系中醫療提供機構的地位。
1.2 確定了鄉鎮衛生院的性質
通過新醫改的不斷實施,醫改制度不斷完善,鄉鎮衛生院在醫改中扮演了縣、鄉、村三級網絡中的中樞紐帶角色,尤其是《重慶市鄉鎮衛生院管理辦法》文件出臺,確立了鄉鎮衛生院性質為公益一類醫療衛生事業單位,從而對今后鄉鎮衛生院的發展方向和服務模式指明了方向,也為今后鄉鎮衛生院的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和挑戰空間。
1.3 改善了鄉鎮衛生院服務條件
通過新醫改的實施,國家加大了衛生事業的投入,特別是加大了對鄉鎮衛生院的搞入。通過近幾年的建設,鄉鎮衛生院的硬件設施逐步改善,比如說:大部分鄉鎮衛生院的業務用房有所添置,大部分鄉鎮衛生院的業務用房由原來的土石結構平房新建成混凝土結構的樓房,而且面積較以往有較大面積的擴建。大部分鄉鎮衛生院添置了新的醫療設備,如:B超機、心電圖機、X線攝片機、心電監護儀、麻醉呼吸機等,從而改變了以前鄉鎮衛生院靠“老三件”為患者提供醫療服務的面貌。
1.4 人員結構有所改善
通過新醫改,國家加大對基層醫療機構的投入,國家對各級醫學院校的支持,培養了一大批大、中專畢業生增添進鄉鎮衛生院從事醫務工作。國家通過一系列的在崗人員在職培訓活動,對現有鄉鎮衛生院從業人員進行了專業技術培訓,從而使鄉鎮衛生院中的從業人員文化素質、醫療技術有了顯著提高,服務能力有了明顯改善。
1.5 一系列衛生制度逐步建立
通過新醫改制度的不斷深入,有利于衛生事業發展的一系列制度在不斷的建立和日趨完善之中。如:基藥制度、績效工資制度、公共衛生項目實施考核方案等制度日臻完善,通過實施,對醫療衛生起到了較大的促進作用。
我們要用辯證的眼光來看待新醫改,我們不能單純的、一味的就說醫改是成功的,或者說新醫改是失敗的,我覺得,新醫改是有許多成功的方面,以上是我個人以一名鄉鎮衛生院的醫務工作者的眼光來看待新醫改對鄉鎮衛生院正面促進作用發表的幾點看法,當然,由于個人所站的角度受局限,新醫改還有很多沒有列舉的優點。
2 新醫改對基層衛生院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依然存在
2.1 績效工資制度的實施,對鄉鎮衛生院帶來的負面影響——影響了鄉鎮衛生院醫務人員的工作積極性。追究其原因,我個人分析認為,存在以下幾方面原因:
2.1.1 鄉鎮衛生院對績效工資制度的理解存在偏差,績效工資制度執行不嚴
績效工資作為一項新制度,從中央下放到地方再到鄉鎮衛生院,在付諸實施的過程中,不同的鄉鎮衛生院由于理解上存在偏差,實施力度上存在差異。有的鄉鎮衛生院在制定本單位績效工資考核細則時打了折扣;有的衛生院年初制定了績效工資考核制度,但是在年終工資結算時,沒有按照本單位制定的績效工資考核制度執行;有的單位根本就沒有制定本單位績效工資考核制度,一味的只給職工發了平均工資,吃了大鍋飯,嚴重的影響了醫務工作者的工作積極性。
2.1.2 地方財政支持力度不夠,影響了績效工資的實施
中央在制定績效工資的同時,并沒有制定配套的、明細的財政支持績效方案,因此地方在執行績效工資制度時得不到財政的強有力支持,使績效工資執行受限。
2.1.3 績效額度與改革前職工工資額度存在反差,影響了醫務工作者的工作積極性
由于醫療是一個特殊行業。其風險較高,其行業要求萬無一失;工作壓力大,無論病情輕重,都關系患者生命安全;工作沒有白晝之分,也沒有節假日可分。因此,醫務人員的工資收入應略高于教師等同級別事業單位人員工資收入,而目前醫務人員的績效工資低于同級別事業單位人員收入,影響了醫務工作者的工作積極性。
2.2 基本藥物制度的執行給鄉鎮衛生院帶來的負面影響
從2011年1月26日起,重慶市鄉鎮衛生院開始實施了基本藥物0差率銷售制度。對鄉鎮衛生院帶來了負面影響。
追究其原因,我個人認為有兩方面:
2.2.1 實施基藥制度后藥價虛高
自基藥制度開始實施、采取交易平臺藥品采購,基藥實行0差率銷售,藥價應該有大幅度下降,但藥價不降反升,追究其形成原因,我認為造成藥價虛高的原因有這樣幾點:A、鄉鎮衛生院藥品采購人員業務不熟,同種藥品,交易平臺中有便宜的品種,也有較貴的品種,由于采購業務不熟,便宜的沒采到,貴的反而采購的較多。B、藥商不正當競爭,藥商有利可圖的藥品容易采購,賺錢不多的藥品不容易采購;貴的藥品品種容易采購,便宜的品種不容易采購。C、藥品網絡交易,多個商家供貨,配送不方便,比如說,某鄉衛生院在同一個定單中采購了甲公司10個品種的藥品,采購了乙公司2個品種的藥品,甲公司距本鄉衛生院較近,乙公司距本鄉衛生院較遠,那么甲公司為這個鄉衛生院配送了10個品種的藥品,而另外2個品種的藥品乙公司不愿意配送,該鄉衛生院的這2個品種藥品長期缺藥。
2.2.2 改變了臨床醫生和患者的用藥習慣
基藥品種減少,許多臨床醫生用藥不習慣,許多患者也不習慣,不理解基藥制度,不理解醫療機構,有的患者發牢騷說:“簡單的藥就買不到,現在的醫院(指的是鄉鎮衛生院)不是醫院了?!币虼?,基藥制度的實施,給鄉鎮衛生院的形象造成了影響,基本醫療服務業務量明顯下降。
3 目前鄉鎮衛生院的困境十分突出
3.1 人才配備脫節
我認為,一個鄉鎮衛生院應該具有一至兩名群眾信任,在當地有影響力的醫生。一個鄉鎮衛生院只要具備了那么一至兩名在醫技、名譽上老百姓信得過的醫生,那么該衛生院無論是業務開展也好,公共衛生開展也罷,就比較容易,反之沒有,就不好開展工作。
我認為,一個鄉鎮衛生院應該具備有一班配套的醫技人員。目前形式,許多鄉鎮衛生院人員結構不合理,許多鄉鎮衛生院有內科醫生,就沒有外科醫生;有心電圖檢驗技術人員,就沒有化驗員;有執業醫師,就沒有執業護士和執業藥師;有婦科醫生,就沒有公衛科醫師。從而降低了鄉鎮衛生院的服務能力。
3.2 設備簡陋、設備操作人員不配套
作為目前鄉鎮衛生來說,我覺得一個標準鄉鎮衛生院至少應該配備X線光機、B超機、心電圖機、全自動生化儀、普通手術床、簡易呼吸機等基本設備。可是許多鄉鎮衛生院以上設備緊缺,有的衛生院有設備,但是缺乏設備操作人員;有的衛生院有操作人員,缺泛操作儀器。設備容易配備,可是人才短期無法解決,這是鄉鎮衛生院當前發展的瓶頸。
3.3 新醫改制度不健全
新醫改雖然建立了若干衛生制度,但是在新醫改深化階段,尚須完善的制度還有很多,當前最需要解決的是對新醫改的終極目標應該有一個界定,目前鄉鎮衛生院醫務工作者不知道醫改究竟能達到什么樣的目標?醫改究竟能改成什么樣?鄉鎮衛生院人員究竟能在新醫改的制度下得到多少陽光雨露??????????------鄉鎮醫務人員心里沒有底。在鄉鎮醫務人員心目中始終籠罩著一層對未來不確定的陰霾。
4 基層醫務人員對新醫改的期盼
4.1 進一步完善醫改制度。
根據中國當代醫療形式,結合國外先進經驗,制定切合實際的醫改方案,加快新醫改工作的進一步深入推進工作。基層醫務人員最迫切想要看到的是——醫改對醫務人員的積極性影響和對群眾健康促進有多大。
4.2 進一步加大衛生投入。
距不完全統計,國外發達國家如美國、日本等,教育、衛生投入占國家財政總支出的20%以上,而中國小于4%。教育、衛生是國家民生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第一次醫改時把醫療衛生商品化,促使醫患關系日益惡化,嚴重影響了社會和諧,因此,加大衛生投入是新醫改成功與否的重要保障。
4.3 加速衛生人才隊伍建設。
人才培養是個漫長的過程,在近幾年的醫改過程中,國家加大了人才培養人度,但就目前基層醫療機構對人才的需求還很大。我認為除了國家先前采取的人才培養方式外,各縣也可以采取加速人才培養策略,比如說利用縣級衛生學校對在職基層醫務人員進行業務培訓和職業道德教育,加強思想建設。利用上級醫療機構的技術環境對下級衛生隊伍培養,實行“上派下掛”。采取下級向上級醫療機構派送大量人員進修培訓,一方面緩解上級醫療機構病員曝滿,醫務人員緊張狀況,另一方面也為基層醫療機構培訓了技術人才。再比如說,上級醫療機構與下級醫療機構結對子,不定期派技術過硬的醫務人員對下級機構進行技術支持,派出技術骨干到下級醫療機構短期執業等方式,加速基層人才隊伍建設,特別是讓基層醫務人員成為一人多能的復合型人才(真正意義上的全科醫生),緩解基層人才緊缺狀況。
4.4 加強基層醫療機構基礎設施建設和輔助檢查設備添置。
進一步加強基層醫療機構房屋添置,目前的基層醫療機構業務用房已經有了較大幅度的添置,但是醫務人員值班所住房屋還有待于進一步增添。醫療設備(如:化驗設備、B超、心電圖等)也需要進一步增添,不但要添置設備、設施,而且要在添加設備的同時增添設備、設施操作技能。在各級部門的支持下,基層醫療機構要加強人才培養和人員配置。特別是省及以上行政主管部門在學校培養衛生人才時要注重各種專業適合社會人才需求,縣級人事和衛生主管部門在基層醫療機構人員聘用時重視專業人才合理分布,從而改變目前基層醫療機構人員配備不合理現象,緩解基層醫療機構人員緊缺狀況。
4.5 健全醫療風險保障制度。
診病、治病要求從業人員萬無一失,目前狀況,醫務人員職業壓力很大,動不動醫療糾紛,醫療賠償,尤其是基層醫務人員從業環境差,技術相應較落后,設備、設施簡陋,已經嚴重影響了醫務人員業務水平的正常發揮,很多醫務人員不是不想看病,而是不敢看病,這樣的現象如果長久持續下去,將使我國的醫療技術倒退,因此在新醫改的深入階段,健全醫療風險保障,是必不可少的。
4.5 做到統籌兼顧防治并重。
貫徹國家及省市深化醫藥衛生體制革新精神,推進鄉鎮衛生院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革新,提高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能力,滿足農村居民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需求。
二、鄉鎮衛生院的設置
根據鄉鎮行政區劃,每個鄉鎮設置1所政府舉辦的衛生院,原則上設在鄉鎮政府所在地,市衛生局負責監督和管理,鄉鎮予以協助和支持。鄉鎮衛生院建設標準和設備配置要符合國家《鄉(鎮)衛生院建設標準》要求,布局合理,規模適宜,功能適用,確保開展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所需的基礎設施和條件。鄉鎮衛生院按功能分為中心衛生院和一般衛生院。鄉鎮衛生院要設置預防保健科,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公共衛生服務工作。
三、鄉鎮衛生院的工作職能
(一)宣傳貫徹黨和政府的各項醫療衛生方針政策,協助政府實施農村醫療衛生工作。
(二)提供基本醫療服務,開展農村常見病、多發病以及診斷明確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認療護理。
(三)開展疾病預防控制,做好本行政區域內傳染病的疫情監測、報告、防治工作。
(四)建立居民健康檔案,開展健康教育,做好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及精神衛生的干預防治工作。
(五)落實國家和省免疫規劃政策措施,開展孕產婦、兒童、老年人的保健工作。
(六)協助開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調查和處置工作,承擔區域內公共衛生相關信息的收集和報告。
(七)開展康復治療、康復訓練、提供計劃生育技術指導與服務。
(八)對所屬行政村衛生室實行鄉村衛生服務一體化管理,承擔對村衛生室和鄉村醫生的業務管理的指導。
(九)協助做好區域內食品衛生、飲用水衛生、公共場所衛生、職業衛生等公共衛生工作。
(十)協助做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
鄉鎮中心衛生院除履行鄉鎮衛生院職責外,要協助做好對鄉鎮衛生院基本醫療服務的技術指導工作。
四、鄉鎮衛生院的革新任務
(一)革新人事制度,實行全員聘用
1、核定鄉鎮衛生院編制在月日前完成。按照《省鄉鎮衛生院機構編制標準(試行)》(機編〔〕2號)核定人員編制。核定的編制是鄉鎮衛生院崗位設置、聘用人員和核撥經費的依據。
2、科學設置崗位。依據核定的編制和職責任務,按照管理崗位、專業技術崗位、工勤技能崗位三種類別,科學合理設置崗位。其中,專業技術崗位的設置,以醫、藥、護、技等崗位為主體,并根據工作需要適當設置非衛生專業技術崗位。醫療衛生專業技術人員比例不得低于編制總額的90%,根據服務人口和工作任務合理配備一定數量的公共衛生人員。鼓勵后勤服務社會化,已經實現社會化服務的一般性勞務工作,不再設置相應的工勤技能崗位。
3、實行全員聘用在月日前完成。根據衛生院編制和崗位設置要求,實行競爭上崗、合同管理的用人機制。所在上崗人員實行全員聘用,鄉鎮衛生院與競聘上崗人員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簽訂聘用合同,并按照有關規定享受相關待遇。
(1)實行資格準入制度。競聘人員應具備相應的執業資格或醫藥衛生類中專以上學歷。同等條件下,應優先聘用衛生院正式在職人員。非衛生技術人員不得從事衛生專業技術工作。
鄉鎮衛生院院長由市衛生局會同相關部門公開選拔、擇優聘任,每屆聘期原則上為3—5年。鄉鎮衛生院院長原則上要具有中級及以上專業技術資格,實行目標責任制管理。定期進行績效考核,經考核合格的可以連續聘任,考核不合格的可以提前解聘。
(2)實施步驟。①報批設崗方案。鄉鎮衛生院在月日前根據《省衛生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管理實施細則(試行)》的規定,依據核定的編制和職責任務,擬制本單位崗位設置方案,經本單位職代會或職工大會通過后上報。設崗方案由衛生局、編辦、人事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審核后,月日前報市人事勞動和社會保障局核準。在核準的崗位總數量、結構比例、最高等級限額內,制訂崗位設置實施方案。②確定競聘人員。由衛生行政部門按照崗位條件對競聘人員進行資格審查。③組織競聘上崗。市衛生局根據崗位職責和任職條件,采取考試、考核的方式,統一組織競聘上崗。
市人事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衛生局按規定對鄉鎮衛生院完成崗位設置、組織人員定崗并簽訂聘用合同的情況進行認定。對符合政策規定,完成規范崗位設置和崗位聘用的,根據所聘崗位確定崗位工資待遇。
4、鄉鎮衛生院空崗人員的補充。鄉鎮衛生院編制和崗位空缺補充人員,必須在核準使用的編制、崗位和年度招聘計劃內,按照事業單位公開招聘有關規定擇優聘用。
(二)革新分配制度,實施績效考核。根據鄉鎮衛生院的功能定位,科學核定承擔的工作任務。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任務根據承擔的公共衛生服務的人口數量、服務質量和服務半徑核定;基本醫療服務任務根據近3年的醫療服務平均人次數、收入情況,并綜合考慮影響醫療服務任務的因素核定。
對鄉鎮衛生院績效考核,按照《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績效考核試點辦法》執行。月日前由市衛生局組織對鄉鎮衛生院進行考核,財政局、人事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等部門對考核結果進行審核;鄉鎮衛生院在市衛生局的監督指導下,對其工作人員進行考核。
鄉鎮衛生院績效考核結果作為發放補助的依據??己撕细竦?,按照與當地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平均工資水平相銜接的原則核定。不合格的,按照考核檔次確定相應的補助水平。各鄉鎮衛生院考核不合格的扣除補助資金,由財政局和衛生局統籌用于醫療衛生機構的能力建設。
鄉鎮衛生院對工作人員的考核結果,作為其考核周期(每周期為半年)崗位績效工資分配的主要依據和其晉級、獎勵以及聘用、續聘和辭退的重要參考依據。
(三)建立基本藥物制度,實行基本藥物零差率銷售。鄉鎮衛生院應全部配備使用《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內的藥品,確需使用其他藥品的,按規定在省增補的非基本藥物范圍選擇使用。國家基本藥物和省增補藥品由省組織采購,實行網上集中招標,統一定價、配送。鄉鎮衛生院使用的國家基本藥物和省增補藥品實行零差率銷售。原庫存藥品全部按進價銷售,且不得高于政府指導價和省采購價。其中,已實行省集中采購的藥品,銷售價格不得超過省采購價;未實行省集中采購的藥品,銷售價格不得超過規定的最高零售價格。國家基本藥物零差率銷售的具體實施時間最遲不得晚于月日。
實行零差率銷售后,由財政局、衛生局等部門依據鄉鎮衛生院承擔的工作任務量和人員編制情況,合理核定鄉鎮衛生院的收入和支出,收支差額部分通過其它多渠道予以足額補助。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應建立完善的藥品質量管理制度,加強基本藥物的質量管理,強化基本藥物不良反應監測,及時收集上報基本藥物不良反應數據,落實質量責任,確保使用環節藥品質量安全。
關鍵詞:鄉鎮衛生院;管理;發展;策略
鄉鎮衛生院是聯系縣級醫院和村衛生室的重要樞紐,在我國衛生體系中居于重要地位。據有關統計顯示,截止2009年末,全國共設立了3.85萬個衛生院,擁有93.35張床位,占全國床位總數的20%以上;該年度診療人次8.79億次,占全國診療人次總數的15%以上;每日醫生人均擔負診療人次8.9次,比全國平均數高出2.2[1]。由此可見,我國鄉鎮衛生院在農村衛生服務體系中居于中心地位,其重要性不容置疑。當前,鄉鎮衛生院存在投入不足、預防保健工作弱化、人才匱乏和管理不規范等諸多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鄉鎮衛生院的發展。本文就鄉鎮衛生院管理與發展策略進行了探討,以供參考。
1當前鄉鎮衛生院存在的主要問題
1.1政府投入不足,衛生院設施落后 據有關統計資料顯示,2003年政府衛生支出占全國衛生總費用的比例為15.47%,2012年上升至27.23%,但農村衛生費用在衛生總費用中所占比例卻呈下降趨勢,其中2004年占比為42.79%,2008年占比為34.93%,至2012年所占比例降至22.57%[2]。由此可見,雖然政府衛生支出在增加,但用于農村衛生費用的比例卻逐年下降。為維持正常運轉,促進自身發展,鄉鎮衛生院等基層衛生機構不得不通過提供醫療衛生服務來增加收入,在很大程度上妨礙了預防保健工作的正常開展,致使農村醫療預防保健服務質量下降。
1.2衛生人才匱乏,整體素質不高 近年來,我國的鄉鎮衛生院人才匱乏,難以保證衛生服務質量,無法滿足農村居民對醫療服務的需求。雖然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勵更多的大學生深入基層,到鄉鎮衛生院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從整體上看仍不容樂觀。有統計顯示[3],從2005年到2009年,全國衛生技術人員總數由446萬增長至553.5萬人,增長比例為24%。但2005年鄉鎮衛生院的衛生技術人員總數為87萬人,2009年為95萬人,增長比例僅為9%。由此可見,條件和待遇較差的鄉鎮衛生院難以留住人才,加之現有人才流失嚴重,其服務能力也隨之下降。
1.3管理者整體素質不高,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我國鄉鎮衛生院的管理者整體素質不高,雖然大多畢業于醫學院校,但接受過系統衛生管理教育的比例較低,也缺乏管理技能,導致鄉鎮衛生院的管理水平不高,發展停滯,陷入運行困境。
1.4面臨的醫療風險較大,抵御風險能力較弱 醫療風險包括醫療糾紛、醫療差錯及事故等意外事件,近年來人們的法制觀念和維權意識增強,對醫療衛生服務質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受政府投入不足、醫療設施落后、衛生技術人員缺乏等多種因素的影響,鄉鎮衛生院的醫療技術水平不高,衛生服務質量較差,易出現醫療糾紛,處境較為艱難。一旦出現醫療糾紛,往往需要承擔一定的民事責任并附帶民事賠償,鄉鎮衛生院通常難以承受。
2加強鄉鎮衛生院管理、促進其發展的相關策略
2.1加大投入,提高投入效率 隨著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進一步深入,特別是基本藥物制度實施之后,財政補助和醫療服務收費已成為醫院的主要補償來源,政府加大衛生投入,對鄉鎮衛生院的健康運作和良性發展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在增加財政投入的同時,還應提高政府投入效率和鄉鎮衛生院的服務效率。①財政部門應保證投入經費及時到位;②還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出現新的"大鍋飯"現象[4]。此外,應實行綜合績效考核,建立并完善崗位績效工資制度,進一步調動醫務人員的積極性。
2.2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提高衛生服務質量 衛生行政部門應充分重視鄉鎮衛生院的人才隊伍建設,通過出臺優惠政策、提高工資、生活及其他福利待遇等措施吸引并留住人才,選送年輕有潛力的衛生技術人員到上級單位進修,鼓勵醫務人員參加在職學習,努力提高醫療知識水平和操作技能,做到理論聯系實際,提高自身的診療水平。要有計劃的清退衛生技術崗位上的非衛生技術人員,逐步分流難以勝任本職工作的人員,改革用人機制,嚴格準入制度,提高鄉鎮衛生院衛生技術人員的整體素質。同時,還應鼓勵醫務人員合理流動,加強不同醫療機構間人員的縱、橫向交流,努力發揮現有人才的骨干作用,加強人才梯隊建設[5]。衛生行政部門應出臺具體的策略措施,讓縣級醫院的衛生技術人員到鄉鎮衛生院進行技術指導,真正發揮縣級醫療機構的龍頭作用。重視引入專業的公共衛生人員和預防保健人員,提高人員素質,做好公共衛生服務和預防保健工作。
2.3提高鄉鎮衛生院管理者的管理水平 鄉鎮衛生院院長應具有高度的責任感,充分發揮其導向作用,努力實現職能定位,采取公開招聘等措施招聘院長,推行院長負責制,明確其法人地位并保證相應待遇。鄉鎮衛生院院長應德才兼備,不僅要加強經營管理培訓,努力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還應加強學習,積極轉變管理理念,認清當前形勢,把握自身面臨的機遇,增強創新意識、人才意識、法制意識、責任意識和市場競爭意識,不斷完善自我,提高自身的整體素質,以強烈的責任感和事業心投入衛生院的經營管理工作之中,努力將鄉鎮衛生院做強做大。
2.4建立完善的醫療風險抵御機制 鄉鎮衛生院可設立專門機構處理醫療糾紛,由第三方負責調查、核實并確定醫療風險處理方案,同時在政府支持下由第三方募集資金,設立醫療風險基金,增強鄉鎮衛生院抵御醫療風險的能力;鼓勵鄉鎮衛生院工作人員參加醫療責任險,呼吁國家盡快為預防和處理醫療風險、醫療差錯及事故立法,明確法律責任。
參考文獻:
[1]尹文強,黃冬梅,郭洪偉,等.新醫改形勢下鄉鎮衛生院行為方式研究[J].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14,30(2):81-85,89.
[2]李守軍.鄉鎮衛生院管理與發展策略的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4,(3):281-282.
[3]漢業旭,王曉燕,張建,等.基于北京市M縣鄉鎮衛生機構調查的鄉鎮衛生院衛生技術人力資源現狀與發展策略研究[J].醫學與社會,2013,26(4):5-6,10.
關鍵詞:醫改 新財務會計制度 鄉鎮衛生院
中圖分類號:F2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2)03-179-03
隨著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不斷深入,鄉鎮衛生院在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中的作用也越來越重要。其擔負著在廣大農村地區公共衛生服務和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服務及對村衛生室的業務管理和技術指導等責任。是農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樞紐。推動鄉鎮衛生院的綜合改革,全面實施基本藥物制度,保障鄉鎮衛生院的正常運行,是實現醫改目標的關鍵措施之一。為此,國務院辦公廳頒布了《建立和規范政府辦基本醫療衛生機構基本藥物采購機制的指導意見》、《關于建立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補償機制的意見》,財政部與衛生部專門制定了《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財務制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會計制度》,衛生部等5部門制定了《鄉鎮衛生院管理辦法(試行)》,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補償機制、財務管理、經濟核算提出了明確要求。筆者通過對新制度實施前后鄉鎮衛生院財務管理、會計核算、運行情況等進行比較,探討多項新制度的實施對鄉鎮衛生院運行,對醫改目標的實現的影響,分析現階段鄉鎮衛生院正常運轉所面臨的問題。
一、推行新制度,促進鄉鎮衛生院改變運轉模式
1.建立補償機制,改變收入結構,轉變經營運轉模式、促進服務,體現公益性。鄉鎮衛生院是具有福利性質的社會公益性事業單位,不以盈利為目的,但這并不等于說不談補償。新制度實施前財政投入嚴重不足,主要依靠醫療、藥品收入來實現運轉,由于鄉鎮衛生院的醫療手段相對較少、技術措施相對落后,形成了“以藥養醫”、“以醫養防”的狀況,為了生存和發展,形成了以擴大醫療業務收入為目的的經營運轉思維。鄉鎮衛生院在醫療活動中,逐利性醫療行為普遍存在,造成過度醫療、盲目醫療現象。新制度實施后,從根本上解決了這一問題。(1)實施基本藥物制度后,鄉鎮衛生院藥品銷售實現了零利潤,作為替代,財政進行藥差補助,藥品價格及銷售量均大幅降低,醫療業務收入占總收入的比重下降明顯。由于有穩定的財政補助保障,生存問題可望解決,且不合理醫療行為已變得無利可圖,鄉鎮衛生院開展“小馬拉大車”似的大型手術、疑難重癥救治、大處方、不合理檢查等等趨利性動機已不復存在,轉而開展基本醫療,切實提高醫療服務質量,提升醫療服務水平、增強醫療服務手段、延伸醫療服務內容,根據自身實際和業務發展需要,穩妥地開展醫療服務,最大限度地保障醫療安全,獲得合理的業務收入。(2)實施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 財政予以補助,促進了基層醫療資源的合理配置。從事公共衛生服務成為鄉鎮衛生院主要任務之一,由于財政按服務項目及工作質量進行補助,防保工作經費有了保障,工作有了積極性,只要按質按量完成指定的公共衛生項目便可取得相應的財政補助。鄉鎮衛生院重新配備人力、物力,加強防保工作,切實做好公共衛生服務,將形成醫防并重的運營模式。(3)會計核算體現公益性。新會計制度增設了公共衛生支出科目,公共衛生服務支出核算具體,各項支出均能明確地對應分類核算,清晰地反映了公共衛生服務支出費用構成,為全面計量鄉鎮衛生院的公共衛生等公益性支出提供了依據,也為建立建全公共衛生服務補償制度提供了基礎資料。
2.細化預算核算指標,強化預算約束,促使鄉鎮衛生院加強預算監管,確保財政資金使用透明。新財務制度明確規定對鄉鎮衛生院實行“核定任務、核定收支、績效考核補助、超支不補、結余按規定使用”的預算管理辦法。加大對財政資金投入,明確使用考核辦法,細化預算核算指標。對基本補助、項目補助收支分別進行核算,單獨計算結余數,為財政資金使用效果評價提供依據,確保財政資金使用規范透明。(1)強化預算約束與管理。根據其功能,核定任務、收支,將所有收支全部納入預算管理,維護預算的完整性、嚴肅性,杜絕隨意調整項目支出等問題,促進鄉鎮衛生院規范運營。(2)在明確預算管理原則的基礎上,強化預算執行。新制度對預算、決算編制、審批、調整、執行程序及執行環節所遵循的方法、原則、程序等作出了詳細規定,并明確了主管部門、財政部門以及鄉鎮衛生院等主體在預算管理各環節中的職責。(3)財政補助明細表設計科學,信息豐富。對財政資金進行全面反映,準確反映財政資金對公共衛生、基建等的投入、使用情況,依據支出用途進行分類披露,體現政府對基本建設和設備購置足額安排的補償機制。將政府承擔的基本建設和設備購置支出單獨反映,并將財政資金與非財政資金形成的公共衛生服務支出區分出來,在會計核算流程中清晰反映了各種補償渠道的資金流程。完整反映財政資金消耗、結余情況。便于對財政資金的使用考核,同時能夠反映鄉鎮衛生院自有資金用于公共衛生服務的情況,肯定了鄉鎮衛生院的社會貢獻。(4)明確人員等各項經費的構成。按內容進行預算管理,并嚴格執行,切實解決了鄉鎮衛生院經費支出的隨意性。
3.簡化核算程序,強化會計核算與監督制度,加強管理,規范資產購置與使用,防范財務風險。(1)明確建立財政對設備購置、村衛生室建設等經費投入機制。鄉鎮衛生院簡化核算,不進行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的成本核算,無需計提固定資產折舊或提取修購基金。(2)嚴格禁止對外投資,控制大型設備購置。明確財政對設備購置、村衛生室建設等經費投入制度,規定不得舉債建設,不得發生融資租賃行為。控制財務風險,維護公共醫療衛生的公益性。(3)建立“統一領導、集中管理”的財務管理體制,并推行財務集中核算及委托記賬制度。強化財務會計核算,加強了財務監督,有效保障鄉鎮衛生院經濟活動的規范、透明。(4)把預算和財務管理責任進行落實,并將會計核算與預算制度進行銜接。達到強化財務監管和會計監督、加強鄉鎮衛生院內部管理、確保資金專款專用、充分發揮資金使用效益的目的。
4.完善業績考核評價體系,實施績效工資,設立獎勵基金,建立激勵機制。(1)制定考核方法,確保資金使用效益最大化。隨著財政投入的增加,如何評價財政資金支出效果尤其重要,新制度將財政資金的組織管理、資金分配、能力建設、人員培訓、項目執行及實施效果、督導考核等情況全方位納入考核體系,并通過量化積分等方式進行財政資金支出及其產出的績效評價,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2)全面細化考核內容,量化考核指標??己藘热莩藢嵤┑墓残l生服務項目數量外,更重視過程性指標,講求科學性,重視質量,強調服務對象滿意度。保證支出和產出結果之間緊密的對應關系。(3)建立制度,確保資金合理、適當、高效使用。考核是確定鄉鎮衛生院使用政府投入的資金是否適當的重要辦法,但并不單純靠考核來保證,新制度還通過制度設計來完成這一目標。新制度明確了公共衛生服務等資金的使用范圍、對象、支出渠道、支付方式以及會計核算流程、賬務處理方法等,有利于鄉鎮衛生院對照執行,規范使用。(4)在專用基金中設置獎勵基金,提高醫務人員的積極性。執行核定收支等預算管理方式的鄉鎮衛生院,在年度終了對核定任務完成情況進行績效考核合格后,可按照業務收支結余的一定比例提取獎勵基金,結合績效工資的實施用于職工績效考核獎勵,完善激勵約束機制,促使醫務人員更好地參與醫改、服務醫改。
5.優化內部組織架構,完善鄉鎮衛生院內部控制制度。(1)完善治理結構。依據主管部門的授權范圍制定管理層議事規則,明確院委會、工會等機構在決策、執行、監督等方面的職責權限,形成制衡機制。對“三重一大”事項,堅持集體決策和申報審批制度。(2)完善管理責任制度,細化各部門職能,崗位職責。優化業務流程,對醫療、公共衛生服務等業務的流程設計一方面要有利于管理效能提升,另一方面要保證量、質控制有效。(3)完善業務審批、執行相分離的授權控制制度,特別注意規范不相容職務的授權,加強對員工離崗、臨時離崗的交接管理,明確責任。(4)完善業績考核制度,業績考核不能滿足于經濟效益指標,醫療業務還應重視床位使用率、次均醫療費、次均藥品費,公共衛生服務業務要強調支出效果等效率指標,社會滿意度等質量指標。
二、當前鄉鎮衛生院運轉仍存在的問題
1.鄉鎮衛生院發展環境有待改善。
(1)鄉鎮衛生院業務的正常開展需接受多個部門的日常監管,但環保、物價、藥監、技術監督、安檢、防疫等多個相關職能部門的檢查均要收費,其中部分部門沒有真正幫助糾正和解決問題,而是以收費為目的。作為非營利性的事業性的機構,規費已成為鄉鎮衛生院的一項經濟負擔。
(2)基本醫療市場環境有待規范。鄉鎮衛生院處于廣大基層農村,與非公立醫療機構(主要包括原鄉鎮衛生院民營化改制、新建等形式建立的非營利性、營利性的民營醫療機構、個體診所等)共同構建了農村基本醫療、公共衛生服務市場的供方。但是即使是非營利性的民營醫療機構在現階段也具有強烈的逐利性動機,部分機構通過廣告、發放宣傳單等形式夸大療效、欺詐宣傳,對介紹患者至其院就醫的鄉村醫生、公立醫療機構臨床醫生等一切可能接觸患者的人群支付一定比例的送診業務費,甚至動用醫托等方式招攬病員,在治療過程中大處方、濫檢查、巧立明目收費,并盡力鼓吹自己的能力、水平,詆毀其他機構。這種不正當競爭行為干擾了正常的醫療秩序,侵害患者利益。筆者曾調查過一所只有25名(其中臨床醫生6名,專職市場運作人員8名)員工的民營醫療機構,2010年醫療業務額960萬元,當年發生廣告宣傳費120萬元、送診業務費168萬元(按患者醫療費總額的20%支付)。
(3)公共衛生服務任務的分配形式有待探討。公立鄉鎮衛生院與民營醫療機構均可參與部分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但民營醫院有選擇權,可以挑肥揀瘦,補助標準高的做,補助低的甚至零補助的不做,醫療業務忙時不做,閑時做。而公立醫院往往沒得選擇。
2.部分服務項目經費不足。國家實施的基本公共衛生項目已經有對應的完善的補償機制,而一些突發的、偶發的服務項目支出則沒有固定的補償方式,發生支出的額度也常常不能正確預計,經常是做義工。而且基本公共衛生項目補助也不包括公共衛生服務人員工資,從而形成了“以醫養防”的現象。
3.部分業務收費標準過低。鄉鎮衛生院一些依行政指令開展的項目不能依據正常收費標準進行收費。比如某地由人社局組織退休人員每兩年一次免費體檢,檢查項目包括心電圖、B超、血常規、尿常規等14個項目,正常收費標準284元,但財政僅支付40元,尚不足以補償體檢過程中消耗的醫用材料,更別說人員工資了。這種賠本買賣業務常常發生。
4.各信息系統孤立運行、條塊分割,信息孤島現象嚴重,增加管理成本及管理難度。目前,以信息化為手段的管理,在鄉鎮衛生院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各職能管理部門、醫療保險部門也充分運用信息化管理加強了對鄉鎮衛生院的日常監管。但各信息系統大多獨立運行,新農合結算軟件、醫保結算軟件、救助結算軟件、離休病人結算軟件、藥監系統軟件、藥品招標采購軟件等均由不同的職能部門開發、管理,互不兼容。大多數信息均要在不同系統中重復錄入,各系統信息也成了信息孤島,對各系統的維護、升級困難,對本就缺乏信息化人才的鄉鎮衛生院來說,困難重重。
5.醫療保險報銷標準差異,醫患溝通難度大。目前,基本醫療保險主要包括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一方面三制度報銷標準不一致,差異較大,特別是個人繳費標準與收益不成正比,引發群眾不理解,增加醫患溝通難度。筆者了解到某地居民原本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每年每人繳費45元,住院報銷比例為70%。2010年,因行政區劃調整,所在鎮與縣城駐地區劃合并,社區居民只能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每年每人繳費提高到110元,住院報銷比例卻下降為50%?;颊邔@種繳費提高、收益率卻下降的現象常常不滿意,也影響了醫患關系;另一方面醫保制度不配套,如有些收費項目明文規定由醫保統籌金支付或部分支付(如一般診療費),但是由于職工醫保門診采用個人賬戶制度,門診醫療費均從個人賬戶中支付,不能享受統籌支付。三大醫保制度的差異還表現在財政對不同身份、不同人群的補助標準不一致,不同地區的鄉鎮衛生院面對不同的人群,鄉鎮衛生院也面對著不同的政府付費補償方式及標準,影響了正常的收費補償機制。
6.基本藥物制度有待進一步完善,藥品價格形成機制有待進一步商榷。合理落實國家基本藥物制度,滿足人民群眾的基本醫療需求?;舅幬镏贫鹊膶嵤?,從根本上解決了長期以來“以藥養醫”、“看病貴”的問題,但是一些習慣用藥、甚至個別常用藥并不在基本藥物目錄中。另外,雖說大部分藥品的價格是下降了,但也有極少數藥品,價格比過去加成之后的價格還要高,基本藥物的中標價比市場上同品種的批發價還高的現象屢見不鮮。基本藥物制度的效果受到影響。
三、實施新制度,完善配套措施,確保鄉鎮衛生院轉換職能的幾點建議
1.盡快落實新制度的各項實施細則,對制度中確定由政府投入的部分加快補償機制的形成、完善。謹慎推行會計集中核算制度,財務集中核算對財務基礎薄弱、財務管理人才缺乏的鄉鎮衛生院加強財務核算與事后監督有著重要的意義,但是對其他鄉鎮衛生院來說,卻可能削弱了鄉鎮衛生院財務管理、計劃、決策及事前、事中監督的能力。而提高鄉鎮衛生院管理能力,對維持鄉鎮衛生院的正常運轉的作用不可忽視。對財務人員實行委派制,適當提升財務人員在鄉鎮衛生院中的管理地位,可迅速提升鄉鎮衛生院財務管理的能力,對鄉鎮衛生院的發展意義重大。
2.加強對民營醫療機構醫療行為的監管,對其業務范圍進行規范,治療措施進行論證,開拓醫療市場的方式進行監督,凈化醫療市場的環境。加強對非營利性民營醫療機構的財務監管,對出資人一方面享受非營利性政策優惠,另一方面卻大肆享用業務結余的現象進行打擊,消除其趨利性動機,確?!胺菭I利性”名副其實,促使其公益性回歸。
3.界定基本醫療的范圍及鄉鎮衛生院在基本醫療服務中的角色、業務要求、工作目標,在此基礎上嘗試城市醫院與鄉鎮衛生院的集團管理模式。既防止鄉鎮衛生院截留危、重、疑、難病人,也能防止鄉鎮衛生院在享受政府補貼、衣食無憂的情況下消極對待醫療業務的開展,將病員推向城市醫院,造成“看病難”的問題。建立醫院與鄉鎮衛生院在基本醫療中的雙向轉診、分工協作機制。
集團化管理還有利于城市醫院通過臨床服務、人員培訓、技術指導、設備扶持等方式,提高鄉鎮衛生院醫療水平和服務能力。完善基層醫院財務、會計制度,以適應多種形式的鄉鎮衛生院管理模式也十分重要。
4.改革醫療保險制度,縮小直至統一不同人群的財政補償標準及險種報銷水平,以體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保健的公平性。
現有制度中,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財政補貼最高,其次是居民醫保,再次是職工醫保。最初的設想是按居民支付能力大小確定補償標準,但實際情況可能更為復雜。
取消門診賬戶制度,醫療保險是針對患病居民的保障制度,對未發生醫療費的居民本就不應給予醫療基金補貼,造成不需要的想辦法用,于是就出現了醫??伤⒋竺椎葮O端現象,而需要的卻不夠用。
縮小甚至可以統一門診、住院報銷標準(目前除了個人賬戶制度,門診報銷比例大大低于住院報銷比例),只要是基本醫療,不應區分就醫形式,現有制度對慢性病患者尤其不公平,促進、鼓勵住院治療,加劇了醫療資源的消耗。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看病貴、看病難。
建立統一的信息管理系統,集醫療保險、救助、管理、居民健康信息等于一體,實行居民就診、約診、轉診、結算、接受醫療、公共衛生服務一卡通。將居民就診、接受公共衛生服務與醫療費結算、醫保報銷、鄉鎮衛生院公共衛生、基本醫療任務管理、結合起來。一方面可以促使鄉鎮衛生院規范收費行為,確保醫療費報銷數據準確,杜絕套保行為;另一方面可以實時反饋基本醫療、公共衛生服務的開展情況,夯實鄉鎮衛生院業績數據,簡化考核方式,防范“筆頭”服務,保證基本醫療、公共衛生服務質量。
5.加大基本藥物制度的宣傳力度,使人民群眾了解基本藥物制度的意義、目的。不能讓基本藥物成為低檔藥、差藥的代名詞,充分發揮基本藥物制度的優勢。
總之,新制度實施后,給鄉鎮衛生院的工作帶來了機遇,也帶來了挑戰。鄉鎮衛生院需要進一步完善內部管理,轉變經營管理模式,加強財政資金的預算與監管,以適應新制度的要求,實現醫改目標。隨著新制度及各項配套政策的實施,筆者堅信,只要緊緊圍繞醫改目標,在黨和政府醫改方針的指引下,全體醫護人員共同勤奮努力,鄉鎮衛生院的發展和建設一定會出現一個前所未有的、蓬勃發展的新局面。
參考文獻:
1.王文忠.實行新制度對企業經濟效益的影響.中國鄉鎮企業,1994(1)
2.付善柱.探索鄉鎮衛生院上劃后財務管理的幾點做法.中國集體經濟,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