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1-03 16:01:1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機加工實訓總結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中圖分類號:G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引言:
隨著近年來機械制造業的蓬勃發展和本地船舶制造業的振興崛起,機械加工技術也日新月異,產品品種的多樣性與復雜程度對機加工技術人員技術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這就要求學生在熟練掌握基本技能的前提下,掌握先進的機械加工方法,以適應社會發展形勢。這就需要教師在日常教學工作中做好教學安排,提高教學質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應用好教學設備,使理論與實習教學有機結合。
1.優化教學方法
1.1課堂講授應注意方法.在傳統的教學方法中,過去由于片面地強調和突出教師的主導作用,忽視和壓抑了學生的能動作用;片面地強調知識的傳授與灌輸,忽視了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過于注重培養“知識型”人才,忽略了“智能型”人才的培養,機加工實踐的教學也存在這樣的問題.教師要將著眼點放在學生的智力開發和能力培養上,使學生成為能獨立學習、獨立思考、勇于創新、善于解決實際問題的合格人才.教師要變教與學、知識的傳授與吸收的過程為啟發和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過程.因此,教師必須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努力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從而提高教學質量.例如,在切削加工教學中教師講授總切削抗力時,首先提出什么是總切削抗力,影響因素都有哪些;在介紹各個影響因素時,又進一步提出刀具角度的影響,從而闡明各個刀具角度對總切削抗力的影響程度和切削加工時的使用.在談到這些原理的應用時,教師可結合具體的事例,提出問題讓學生回答.如在細長件車削的時候,應該如何合理選擇刀具角度,就這一問題向學生提問,此時可以明顯地看出學生的思想更加活躍,都在設法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學得活的學生就會很快提出“增大車刀前角、后角和主偏角,可以減少切削時的總切削抗力,從而減少工件變形”。解決的方法個別學生還提出在做如上處理的同時使用后頂尖、使用跟刀架以及同時合理選擇切削用量等的方法.教師在講授時,只要問題提的好就能引起學生的興趣,促進學生積極地思考問題,使課堂講授取得良好的效果。
1.2直觀法能提高教學效果.依靠直觀形象感知信息,快速、準確,易記憶,并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工科的學生是未來的工程技術人員,專業理論知識是生產實踐的升華,是從生產實踐中摸索出的經驗與規律的總結和分析,因此結合生產實踐進行講授更能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例如,教師在講授車削工藝部分時,觀看設備及工件的加工生產過程,再讓學生根據已知工件的形狀、尺寸、材料、批量和技術要求,正確地選擇車削工序,制訂工藝的順序,并說明順序排列的道理,分析零件在加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質量問題,提出預防措施和解決的辦法,需要利用哪些夾具,夾具屬于哪種類型,然后讓學生在設備上按照工藝親手把工件完成.這樣使學生很快就能對理論理解,記憶牢固。
1.3實習是知識與能力、知識與實踐相結合的最佳教學方法.其目的是在加強理論學習的同時,更注重對學生實踐操作的技能和創新能力培養,適應新世紀對/雙應人才0的需求.這也是在實踐教學中所追求的和努力去做的.例如,學生在車削實訓中,可以采用首先由學生獨立編寫車削工藝卡,然后根據工藝卡的要求,進行實際操作,完成工件.車削工藝卡包括產品名稱、零件名稱、圖號、零件圖、毛坯的規格、重量、尺寸和鋼的牌號、毛坯的重量以及切削余量、工序過程和刀具選擇、切削液選擇、切削設備選擇,主要技術條件,熱處理方法等.對工藝卡的編寫能使學生全面的運用所學的機械、材料、制圖等方面的知識,充分發揮學生的理解運用能力,最后交流討論,制定一個最合理的方案,再進行實際操作完成,使學生學有所用.通過如此反復訓練,實現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學生接受快、興趣大、理解深、記憶牢,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2.明確實訓教學目標
詳實、適宜、貼近實際的教學目標是完成教學任務的前提,是教學的著力點和主要方面,在實訓教學上也是這樣。為實現和完成教學目標,我們在實訓教學目標的劃分上重點注意了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確定出了具體的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思想目標。教學目標定得太寬泛,就顯不出本節課的要求和特點;若定得太狹窄,則會因為教學中需應付的面太多而失掉重點。二是確定教學目標時難度、深度要適當。若定的偏低,會達不到教學大綱所規定的要求;若定的偏高,就會脫離實際,難以完成教學任務。因此,結合我院機加工專業實訓教學,在日常實訓教學中劃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基礎階段。要求學生學會加工軸類、套類、錐體、成型面、螺紋加工等;并對零件的精度,表面粗糙度、公差提出考核要求。第二階段:理論上升階段。學生具有一定理論基礎后,有一定基本功后,要求學生進行一些綜合性的零部件的加工,逐步要求學生能獨立。
3.強化實訓教學,使理論與實訓教學有機結合于一體
在機加工專業理論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在掌握知識點的同時,由于缺乏實踐經驗對理論知識的掌握存在一定的空白點,所以應根據培養目標強化實訓教學來彌補不足,安排機加工專業學生進行鉗工實習,讓學生初步掌握鉗工基本操作過程并逐步提高專業水平,例如:鏨削、鋸割、銼削、鉆削、鉸孔、攻絲、套絲等基本功訓練。通過這些工作使學生完成基本的鉗加工,認識并掌握基本量具的應用,了解各種金屬材料在加工中所表現出來的基本特性諸如顏色、斷面狀態、塑性、硬度、韌性、強度、切屑性質及加工的難易程度等物理特性,從感性和理性上解決學生對金屬材料的基本認知,通過實訓增加對各種切削工具及刀具角度的認知,以便為以后學習《機加工工藝》時能讀懂刀具圖提供知識基礎,通過測量練習及加工時對尺寸的控制,既能鍛煉學生對量具的使用能力又能加強學生對尺寸變化的理解,為以后的《公差配合與技術測量》課程的學習奠定基礎,這對機加工專業的學生的理論與實習教學的學習是非常重要的。通過以上安排能增加學生對機加工生產的認識及對圖紙的理性了解,并加強對機加工技術學習的自信心,為日后參加工作奠定了實踐基礎。
4.充分發掘實習設備潛能參與加工生產,增強實效性
實習教學是對理論學習的有效促進和檢驗,學生懂得理論并不一定適應生產,特別是機加工專業需要大量的實踐經驗充實學生的頭腦,實習場的生產能力是一個學校教學綜合能力的基本體現,是理論教學的有力保障,靈活安排實習過程,既有效利用實習設備,又能增加經濟效益,實現以廠養校,機加工專業所使用的車床、刨床、鉆床、鏜床、數控銑床、數控鏜床,在學生完成所有的實習項目后,即可進行綜合生產加工,可利用這些機床來參與對外加工或生產,彌補實習帶來的損耗,降低實習費用,通過實際生產使學生掌握的技能更貼近于實際需要,所掌握的參數更適合實際加工,使學校自己的教學設備應用更能服務于本校,特別是當實習設備進行定期維修時,還可專門組織維修課題進行現場教學、研究機床的設計原理及內部結構。
5.結語
綜上所述,機加工實訓課程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只有將實踐和理論有機的結合在一起,才能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專業知識和技能,同時使學生的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職業道德,職業素質得到提高,使學生的綜合素質上一個新臺階,以適應現代社會、企業的要求。有效地縮短學校教育和企業人才需求之間的距離,實現學生畢業就能上崗的人才培養目標。最終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徐小國.機加工實訓(第 2 版) [M].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09.
[2]趙志群.職業教育工學結合一體化課程開發指南[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
時間總是在充實的工作中流逝。一轉眼,一個學期即將結束了,回顧過去這個學期的車工工藝教學工作,有收獲的喜悅與甘甜,也有挫折時的彷徨與無奈,但這些心靈的歷程使得我更加熱愛自己所從事的這份教育工作。為了能夠查缺補漏,取人之長補已之短,以利于在今后更好地開展自己的工作,在此對本學期的教學工作作了一點總結。
在本學期中,我們接觸了機加工的基本操作技能,在老師們耐心細致地講授和在學生的積極的配合下,我們沒有發生一例重大傷害事故,基本達到了預期的實訓要求,圓滿地完成了實訓任務。實訓之初,同學們懷著幾份忐忑,幾份期待。也是懷著好奇的心情,在機器上這里碰碰,那里摸摸。接下來老師告訴學生實訓的基本任務和目的,并且再三強調安全問題。最后就是講課與示范了。
學生主要是學習車工,一定要認真聽!車床是利用工件的旋轉和刀具的直線和曲線運動來加工工件的,就其工作的基本內容來說,可以車削外圓。內圓、端面、切斷、切槽、內外圓錐、各種螺紋及滾花和成形面等。經過老師的介紹,學生知道了車刀的安裝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車刀夾在刀架上的伸出長度應該盡量短,以增強其剛性。
第二,車刀底下的墊片數量應盡量少,并放整齊。
第三,車刀刀尖應于車床主軸中心等高。
工件的安裝:
第一,伸出不能太長,影響裝夾剛性。
第二,裝夾必須牢固可靠,防止工件飛出傷人,必要時用加力桿。
第三,裝夾毛坯工件時注意找正佳緊。同時還有切削三要素、切削用量選擇、手動車外圓,端面,階臺的方法。
剛開始的時候學生對機床的熟悉度不夠,導致加工起來不僅很慢,而且經常出錯,應為機加工零件對零件的精度要求很高的,一不小心就出廢品,就得又重新做,加工的時間長了慢慢的對機床也有些熟悉了,加工起來速度就明顯的快了,而且精度也明顯提高了不少。終于在后來就加工出了合格的零件。
一個學期來,學生還是學會了很多東西。 1. 了解機械制造工藝知識和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在機械制造中的應用,培養、提高和加強了我們的工程實踐能力、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2. 機加實習培養和鍛煉了我們,提高了我們的整體綜合素質,使學生不但對機加實習的重要意義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而且提高了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使學生更好的理論與實際相結合,鞏固了我們的所學的知識。 3.同時也學到老師的敬業、嚴謹精神。老師會一次又一次地給同學演示如何操作,直到同學真正清楚。實習過程中學生也發揚了團結互助的精神男同學幫助女同學、動手能力強的同學幫助動手能力弱的同學,大家相互幫助相互學習,既學會了如何合作又增強了同學間的友誼。 4. 在實習過程中學生取得的勞動成果。這些曾經讓人難以致信的小零件,竟然是自己親手加工而成,這種自豪感、成就感是難以用語言來表達的。
機加實習讓久在課堂的同學們切身的感受到作為一名工人的苦與樂,同時檢驗了自己所學的知識。機加實習更讓學生深深地體會到人生的意義。 勞動不僅對自然世界進行改造,也對一個人的思想進行改造。經過本學期的機加實習,使同學們深有體會。
1、 勞動是最光榮的,只去實踐才能體會勞動的辛酸和樂趣。
2、 堅持不懈,仔細耐心。
3、 認真負責,注意安全。
4、 只要付出就會有收獲。
實踐是真理的檢驗標準,通過本學期的金工實習,學生了解到很多工作常識,也得到意志上鍛煉,有辛酸也有快樂,這是學生生活中的又一筆寶貴的財富,對學生以后的學習和工作將有很大的影響。
關鍵詞:中職學?!嵱栒n備課 三要素
中職學校學生實訓課主要以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水平、掌握技能、實際手腦并用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為目的。而學生綜合能力的獲得與提高完全取決于指導教師的綜合水平,因此中職學校實訓指導教師的綜合水平、決定了該校學生的總體水平。大家都知道,各種類型的職業技能大賽,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已經不是學生技能水平的競賽,而是其背后實訓指導教師綜合水平的競賽,所以,教師在學生職業技能的提高方面起著決定性的作用?,F在不少中職學校實訓場地及設備都有了很大的改進,我們實訓指導教師的技能水平及上課水平也要相應提高,還要有一定的超前性。目前,各中職學校實訓指導教師水平參差不齊,再加上實訓課各學校也沒有統一的模式,有些實訓課效果并不好,諸如學生不注意安全,不注意教師示范講解、在實訓場地干其他與實訓不相干的事等等,這都是實訓指導教師沒有很好地備實訓課的原因造成的。上好課的前提是備好課,那么怎樣備好實訓課呢?筆者認為,備好一堂實訓課,特別是理工類專業的實訓課,必須考慮和注意以下三個要素:
一、備安全要素
實訓操作過程當中存在的安全隱患較多,如果實訓指導教師在實訓操作過程中不清楚或不注意,任意由學生推上閘刀就干、打開開關就做,就很容易引發安全事故。實訓過程中,實訓指導教師要考慮以下兩個方面的安全因素:
1、實訓場地安全因素。指實訓場地內及周邊5-10米內存在的安全隱患,如設備接地是否可靠、多臺設備電纜線是否互相纏繞、場地及周邊5-10米內是否有易燃易爆物質、場地周圍有沒有窨井地溝等,特別是氣焊、氣割及汽車維修駕駛場地,實訓指導教師對場地情況要非常熟悉并將安全隱患給同學們講清楚,以防不測。
2、實訓操作安全因素。指學生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或使用設備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安全隱患。實訓指導教師應對所使用的機器設備可能出現的安全因素早做分析,并在操作過程中提醒學生注意,以防止意外發生。對于學生安全意識的培養,實訓指導教師在實訓教案中要占有重要位置,因為學生安全意識的培養是實訓指導教師的教學任務之一。由于不同的專業安全隱患不一樣,特別是對有些危害程度比較大的安全隱患,實訓指導教師要在備課中用黃顏色字體或紅顏色字體特別標注,這樣在上課前預覽教案指導教師就會做到心中有數。如:焊接專業在敲渣過程當中應特別提醒學生注意熾熱的焊渣決不能蹦入眼睛,要做好防護;汽修專業在使用舉升機進行車下維修作業時要使舉升機舉臂固定可靠;機加工專業在車床加工過程中應提醒學生注意開機前一定要取下卡盤扳手等等。對安全因素,課備得越細越好。
二、備內容要素
1、備實訓要求,備時間安排。
實訓指導教師在備課時要根據學生情況制定詳細而細致的實訓要求,將安全要求、技能要求、操作步驟要求、重點環節實實在在地備在教案里,在上課時甚至可以將這些要求打印出來發給學生,讓學生邊學邊做,提高實訓課的上課效果;在時間安排上要考慮室外氣溫在實訓時對學生的影響,要盡量考慮讓學生在溫度適宜的環境中實訓。
2、備學生。實訓指導教師對所上課班級的學生情況如人數、是否初次實訓、男女生比例、動手能力高低、哪些同學比較調皮等要非常了解,以便搭配分組。要將動手能力較強的同學與較低的同學互相搭配,以使他們互相學習;對初次參加實訓的班級要嚴格強調實訓紀律及實訓安全要求;對較調皮的同學,實訓指導教師要多留神,防止誤操作或其他事故的發生。
3、備實訓教具與實訓設備。實訓指導教師不但要對自己的學生熟悉,對教學所使用的教具及儀器設備要更加熟悉,要提前檢查準備好,部分教具或實訓設備要試運行,防止上課過程中缺這少那、出現故障,避免因為檢查維修設備而占用上課時間,影響上課質量。
4、備課時容量。實訓指導教師對每次實訓課上課的內容容量要準備適當,要以實訓目標即能力目標與理論目標達到為準則。一般兩節課或四節課為一個實訓單元,大型實訓課應分解為若干個實訓單元,不要追求大而全。切忌一個能力目標還沒有結束或部分同學還沒有完全掌握就進入下一個目標,影響整體實訓效果。要按循序漸進,按由點到面、由簡單到復雜的教學過程展開。
5、備崗位要求。為了讓學生畢業之后能夠迅速適應企業的工作,與企業零距離對接,實訓指導教師在實訓過程中要以企業的要求、規范、標準要求學生,如所有學生不準穿拖鞋進入實訓場地,著工作服,汽修專業維修過程執行企業“三不落地”(零件、工具、汽車工作液三樣都不允許掉在工作場地上)原則,養成使用“三件套”(方向盤套、翼子板套、地板布三件安裝好之后維修人員方可上車)的好習慣,機加工專業女生要將長頭發盤在工作帽里,并將工作帽戴好,焊接專業學生工作服不能塞在工裝褲里面,下課收拾工具打掃場地,定期維護設備儀器等等。這些要求其實并不高,都是一些很小的事,卻關系到安全這樣的大事,企業的職工都做得很好,我們對學生要求了,對學生講清楚了,學生做得多了自然就會形成習慣。實訓指導教師要將這一要求貫穿于所有的實訓過程當中,這樣才能使學生畢業即就業成為現實,不會成為空話。
三、備實訓考核要素
【關鍵詞】任務教學法;數控加工中心;一體化教學
一、引言
任務驅動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的教與學都是貫穿完成一個具體的零件加工任務為主線,教師從課前準備、教學過程的組織安排到最后答疑解惑、歸納總結,充分體現教師的主導地位,學生從分組討論、接受任務、分工合作、完成任務到分析得失、提出困惑,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整個教學過程實現做學合一,以保證良好的教學效果。下面結合我們的實踐教學,談談任務驅動教學法在數控加工中心一體化教學中的應用。
二、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實施環節
在任務驅動教學法中任務提出以后,如何實施,才能完成預定的目標。實施過程的設計是非常重要的,其環節應該根據不同的學習內容和學生自身的因素來決定。在教學中的教學流程是這樣的:
三、任務驅動教學法的教學案例
1.課前準備
包括準備任務(課題);教學情境準備;計算機、機床、工藝裝備、工量具等教學設施的準備;完成任務過程中各類表格準備(學生基礎較好時可由學生自行設計)。
2.創設情境
1)學生已完成數控銑床的中級訓練,進入數控加工中心實習,已建立粗淺的數控加工理念;
2)學生能較熟練地操作數控加工中心,正在學習CAXA2013制造工程師的自動編程與運用;
3)產品采用平面區域粗加工和平面輪廓精加工結果如圖1所示:
3.教學步驟
(1)布置任務
實訓零件圖如圖2所示,零件材料為L12鋁板,毛坯尺寸為80×80×17。
(2)任務分析
任務確定以后,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對任務進行詳細具體地分析。零件加工不難,但剛看到圖紙,學生不知所措。這時,教師應對學生進行啟迪、點撥,首先必須確定零件的加工工藝。學生利用學過的工藝知識,結合普車的加工實踐,制定出如下工藝方案安排如表4-1所示。
(3)任務的實施過程
工藝方案確定后,應立即實施。我們采用分組、分任務、包干的形式完成加工任務,并提出激勵機制。
1)分組。以四人為小組分別完成各自的任務。
2)任務安排。各小組根據指定的任務,由組長帶領全組成員完成圖樣分析,工藝分析,分配各成員的工作,這些工作包括加工準備工作、實體造型、加工軌跡的生成、軌跡仿真、生成G代碼、加工工件的裝夾及校正、對刀方法的選擇、DNC參數設置、聯機加工、刀具選擇、刃磨、加工工件、測量、記錄、修正等,必須做到全組每位學生均有負責的一個或多個子任務,在任務完成的過程中保證人人參與。
在此過程中學生要進行的工作有:
1)分工(按以下各項工作進行分工);
2)工藝準備:工藝處理、數學處理、加工程序的校驗;
3)加工準備:刀具的選擇、刃磨、安裝、毛坯的選擇、正確使用數控加工中心及附件;
4)利用CAXA2013制造工程師實體造型、生成加工軌跡、軌跡仿真并生成G代碼;
5)程序修整;
6)機械加工;
7)質量檢測與評價;
8)撰寫實訓報告。
給每位學生都獨立承擔一項或多項具體的子任務,是為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生的自主意識、工作責任心以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實體造型和加工軌跡的生成出現了問題,軌跡仿真時就會發現,學生就會要設法解決;對刀出現了問題,不能加工零件或加工出的零件不合格,學生就會尋找原因,研究對策;與工廠相仿的教學情境,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規范作業能力,有助于形成良好的職業意識;自我檢驗評價培養了學生熟練使用常用量具的能力和質量意識;分工合作培養了學生的組織能力和團隊精神;自我歸納總結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反思能力。
(4)任務小結
任務完成后應對整個教學活動進行評價,評價的目的是激勵學生進步發展,而不是“秋后算帳”。評價分三個層次進行:
1)學生自評。學生講述自己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所發揮的作用,總結自己學習的經驗和教訓,提煉所學到的知識。
2)小組評價。由各小組學生組織討論、分析在完成任務過程中的經驗與出現的問題、解決的方法,沒能解決的問題提出來請教師解答或供大家探討。另外講述小組成員分工與合作的心得體會,抒感,歌頌友誼,發揚團結協作的精神。
3)教師總評。首先,教師應把任務所涉及的知識點進行歸納總結,對一些關鍵知識要及時回顧,分析運用的技巧,提高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使他們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其次,教師要捕捉學生的閃光點,不吝嗇贊美之辭,鼓勵學生的興奮點和成就感。最后,布置下一個任務。
(5)布置課后任務
任務小結后,教師要引導學生思考任務擴展和深入的問題以及任務未涉及知識點。故完成本次任務后要布置課后任務供學生學習和思考,使學生有發揮創造能力的機會。
三、總結與思考
實踐證明,“任務驅動法”是一個相當有效的教學方法,這也使任務驅動教學法成為技工學校多數教師鐘情及探索追求的新領域。在“任務驅動法”教學過程中,其可充分挖掘了不同層次學生的潛力,因材施教,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循序漸進,提高了自學的能力,與人交流的能力以及團隊合作的能力,但“任務驅動”教學法在數控加工中心一體化教學中的應用,仍需要通過不斷地完善改革,來構建科學合理的教學體系,以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吳明友.數控銑床編程與操作實訓教程[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
[2]朱海霞.任務驅動教學法教學案例分析[J].北京:跨世紀,2008(4).
(江蘇省常州技師學院機電工程系,江蘇 常州 213032)
【摘 要】當前職業教育過程中,學生對抽象的思維能力不能很好的掌握,在機械加工專業中,如何讓學生能夠客觀實在的了解并且掌握刀具刃口隨著切削過程的的不斷變化而變化,溫度對切削過程的影響等等,而在這個過程中,刀具溫度的判斷與掌握則顯得更加重要,本文將從靈感挖掘,首次嘗試,不斷完善,和成功結題等方面來談談作者帶領團隊開發機加工刀具刃口實時溫度探測儀的過程。
關鍵詞 機加工;刀具刃口;溫度實時探測
1 靈感挖掘
在《刀具》這門功課的備課過程中,我發現許多學生不能較好的了解刀具溫度隨著刀具在切削過程中的變化,尤其是枯燥的文字說明更是顯得蒼白無力,即使通過形象的幻燈片模擬展示來介紹溫度隨著刀具切削過程的變化而變化,還有很大一部分學生依然覺得不客觀,不形象,不能切實體會到溫度在刀具切削過程中是如何變化的。鑒于此,我和我的團隊就發出“如何讓學生能夠和刀具互動,實現不同的溫度展示?”“如何與我們的生產實習結合的更加緊密,讓學生在生產實踐中產生的問題,就是我們專業基礎課需要解決的問題?”帶著這些問題,我們開始了嘗試。
2 開發過程
為了更好地完成任務,我們團隊將上述的兩個問題結合起來考慮,即,不僅要在實訓過程中產生我們的開發成果,而且要能夠讓學生在實訓工程中能夠與我們的開發儀器進行互動,讓我們的學生置身于實時溫度探測儀中。在開發過程中,我們一共經歷了如下以下幾個環節。
2.1 如何確定刀具溫度數據源的產生方法
由于本課題研究的目的是為了測試刀具在實際加工過程中產生的溫度,為了精確收集來自刀尖切削熱的熱量,我們大膽采用了刀具直接固定在刀架上,通過刀具對工件進行實際的切削加工,在切削過程中產生熱量,并且加以收集,從而實現溫度的實時測試和顯示,這樣做的好處是,它能夠形象地給學生帶來形象而客觀的理解,尤其使得學生對刀具切削原理知識的了解打基礎。具體操作方法是將刀具牢固準確地裝夾在刀架上,通過溫度感應器連接到芯片上,實現溫度實時監測。
2.2 確定刀具刀尖切削部分溫度傳遞到傳感器的方法
為了提高溫度傳遞精確度,在刀具刀尖部分,我們采用了 物質材料作為傳感器與刀尖材料的連接物質,該物質的導熱性好,且耐高溫,固定傳感器牢固,尤其適用在刀具連續不斷震動的場合,且能精確傳遞刀尖產生的熱量,即使在使用的過程中,有所破損,我們還可以將它進行補充,并不影響整個傳感器的工作過程。
2.3 確定刀具溫度的顯示方法
刀具溫度的顯示是該創新作品的點睛之筆,溫度測量對實時監測和安全生產具有重要的意義,在工業生產中,為了高效、安全生產,必須有效控制生產過程中的諸如溫度、流量、溫度等主要參數。由于溫度控制在生產過程中起著決定性的安全作用,基于51單片機的溫度測量系統具有準確率高,響應速度快,可擴展性好,價格便宜等多方的有點,因此采用該單片機進行溫度測量。
首先需要考慮的是溫度傳感器,溫度傳感器是溫度檢測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由各種溫度敏感元件將被測溫度信號轉換成容易測量的電信號作輸出,給顯示儀表顯示溫度值,或供控制和報警使用。本次設計采用的是 MD-PS002型溫度傳感器,具有體積小,量程大等優點,應用領域有汽車的胎壓測量,工業方面的空氣溫度車齡,消費品方面的高度計,和醫療電子方面的血壓計等。
MD-PS002引腳線,+IN和-IN為傳感器提供恒流源或者是恒壓源, 可以是5V恒壓源,或者是1mA的恒流源。-OUT和+OUT提供輸出電壓,150KP的溫度傳感器輸出電壓的方位是60-100mV。放大電路被測的非電量經傳感器得到的電信號幅度很小,無法進行A/D轉換,必須對這些模擬電信號進行放大處理。為使電路簡單便于調試,本設計采用二級運算放大器,因為傳感器輸出的較大共模電壓,而有效的信號來源于差模信號。所以放大電路采用差模放大電路。
差模信號經過該放大電路后多倍后,共模信后得到了有效的抑制。模數轉換器模擬量輸入通道的任務是將模擬量轉換成數字量。能夠完成這一任務的器件稱之為模數轉換器,簡稱A/D轉換器。本次設計的中A/D轉換器的任務是將放大器輸出的模擬信號轉換為數字量進行輸出。這里A/D轉換器采用ADC0804,ADC0804的8位并行接口A/D轉換器。最高工作頻率為400MHz,無論是分辨率還是速度都滿足本次設計的需求.而實際的顯示界面,我們采用了VB的人機對話接口,它編程簡單,人機互動效果好,并且能夠根據個性化需要進行改進,能夠滿足后期改進需要。
2.4 本作品的使用方法簡介
步驟一:打開刀具切削刃口實時溫度檢測軟件
步驟二:將待測量刀具帶有傳感頭的USB插頭插入電腦的USB插孔,電腦將自動安裝驅動,并且啟動程序。
步驟三:點擊按鈕,在彈出的選項框中填入參數,一般波特率不用改變。默認即可(端口在系統設備管理器中可以查看)。
步驟四:點擊測試連接按鈕,說明可以建立連接,可繼續下一步操作。
步驟五:點擊確定后保存設置
步驟六:打開連接,點擊按鈕說明連接已成功,可以點擊監控按鈕開始監控,這時可以在軟件左下角看到實時的溫度信息。
步驟七:在車床刀架上安裝刀具,并在開始切削加工前點擊軟件中屏幕上的波形圖開始運動,并且記錄數據.
步驟八:當車削結束之后點擊停止記錄即按鈕即可保存此次測試數據。
步驟九:如果需要查看記錄并且保存,可以點擊按鈕。
步驟十:詳細記錄繪制界面點擊讀取此次試驗數據,如需調整繪制圖形的疏密程度,可以點擊按鈕。程序將會自動重新繪制實驗數據,并自動保存為圖片格式,下次測試將默認此次設置。
步驟十一:關閉繪制窗口,返回主界面。
3 課題總結
【關鍵詞】機電一體化;課堂教學;提高效率;探討
機電一體化教學具有理論性強、知識面廣、實踐性強的特點。因此,我們在機電一體化教學中必須堅持從實際出發,確定教學改革思路、培養目標,深入改革課程體系、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使專業人才培養與未來社會發展需要相適應。那么,如何提高職高機電一體化教學的效率呢?筆者認為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探討。
一、改革課程教學內容
1.根據人才培養目標改革教學內容,制定有效性、全面性和操作性強的專業教學計劃。實踐教學的考核應突出職業技能和能力考核,生產線安裝與調試實習和生產線運行與管理實踐教學的考核要有工程技術人員參與。組織學生參加國家有關部門頒發的技術水平等級資格證書考試。
2.根據人才培養目標所設置的課程、編寫課程教學大綱,大綱的內容包括:課程定位和目標、課程內容和基本要求、課程的教學進程和學時分配、課程的實踐環節和學時安排、教材與主要參考書、課程質量標準與成績考核、教學方法(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與教學手段(技術)指南等。
3.機電一體化教學計劃中,各門理論課要整體推進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技術)、考試制度的改革,形成協同效應,各主干課程要首先做到。⑴教學內容要緊跟現代科學技術發展水平,部分剛應用的新技術要請應用企業專家來講;⑵教學方法要變單向灌輸為師生協同互動,既改革老師的教授方法,又指導學生改進學習方法和思考方法,重視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⑶要改革考試制度,采用多種形式,促進學生改變死記硬背的學習方法,讓善于動腦動手解決實際問題的學生脫穎而出。
二、規范課堂教學管理
1.重視教風和學風建設。教風是學風的老師。機電一體化專業的教風應體現在全體教師積極投身改革,開拓創新,敬業愛崗,教書育人,教風端正,工作效率高,效果好。要盡早把學生引導到專業和行業中去,使學生始終關注專業和行業發展變化,激發學生自覺學習的興趣。
2.加強單招教學研究工作。隨著我校單招班級人數的增加及國家大力支持對口單招工作力度,機電一體化辦也逐步將教學工作重心轉移到單招教學研究與管理之中,通過走出去,引進來,虛心學習別人之長處。
3.加強實訓教學管理。緊密聯系高職教育教學改革實際,積極開展職高教育教學研究,特別要在實訓教學上下功夫。本學期在車間以理實一體化教學的班級共有五個,實訓教學的班級共有7個,涉及鉗工、焊工、車工、數控、機械拆裝等工種。對實訓教學計劃、教案及教師教學進度及教學形式進行全程跟蹤,保證實訓教學有效性。
三、改革優化實踐環節
1.實驗技能訓練。實驗技能訓練主要包括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中的實驗,使學生掌握基本實驗儀器的使用,基本數據的測量、采集和基本實驗方法的運用。
2.單項技能訓練。單項技能訓練主要包括金工實習、數控實訓等,學生進行基本技能(鉗工、機加工、電工)、職業基本素質(數控車、數控銑、加工中心的編程和操作)的訓練。通過訓練使學生掌握相應的技能,參加職業資格考核取得數控工藝員或數控車、銑、加工中心操作工等級職業資格證書。
3.綜合技能訓練。綜合技能訓練主要包括生產實習、頂崗實習等,學在實訓中,采用邊教、邊學、邊做的教學方法,通過典型零件數控加工案例引導教學設計,針對實際零件數控加工任務討論工藝解決方案,并在加工現場實施,形成不同零件加工效果的直觀比較和認識,以合作完成實訓教學過程。融“理論、示范、練習、反饋”于一體,將“教、學、做”合而為一。
四、實施課程教學評價
1.“教法”與“學法’合一。機電一體化專業課的教學方法是由其自身的專業特點決定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非常注重教學方法的運用,如“講授法”、“談話法”、“程序法”、“實踐法”、“總結歸納法”等等。卻忽視了學生的學法指導,教師作為教學的主要引導者,既要“授之以魚”,更要“授之以漁”,即教師作用不在于傳授知識,而重要是教會學生如何獲取知識,提高他們學習和掌握知識的能力。比如《機械制造基礎》中碳鋼的分類繁多,不易記憶,我們指導學生用表格的形式來“比較學習”,增強記憶力?,F代教育強調能力和素質培養,因此,“教”與“學”之間是否協調是否有利于對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教法改革是否有創新等就顯得尤為重要。
2.“理論”與“實踐”合一。機電專業課不僅理論性強,而且實踐性更強。因此作為機電專業教師必須是“雙師型教師”,即教書是“一把好手”,技能更是“一把能手”。比如,講解《機械制圖》中圓錐部分時,我自制了一個教具——圓錐,把在車床上的制作過程拍成DV,通過PPT的形式讓學生看到在車床上車圓錐的全過程。因此“理論”與“實踐”合一是評價機電一體化專業課教學最基本的條件。
3.“教書”與“育人”合一。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是為社會培養“第一線”的“應用型”人才。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教好書,還要育好人。機電一體化專業的學生,將來要從事機電行業的生產制造。具有安全隱患多,工作環境臟,工作任務重的特點。所以在專業課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培養學生職業道德和修養,培養他們適應本專業的能力。比如,《機械制圖》教學過程中,從畫每一個點、每一根線開始,就注意培養學生認真、嚴謹、細致的工作作風,培養良好的職業道德和修養。因此“教書”與“育人”合一是為社會輸送合格人才的重要舉措。
關鍵詞:一體化;模塊;教學改革;實踐
中圖分類號: TB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98(2014)17018402
1 一體化模塊教學簡介
一體化教學是把教學內容中的理論教學和實踐操作融為一體,即將課堂理論教學內容搬到實驗實踐操作室,通過教師的理論講解、操作演示和巡回輔導等教學手段,使學生通過聽講、觀看和實際操作等方式更全面、更快、更牢固地掌握所學知識。一體化教學把理論知識的學習和實踐操作訓練緊密地結合在一起,是一種順應職業教學發展而產生的一種教學模式。
模塊化教學是20世紀70年代初由國際勞工組織研究開發一種以現場教學為主,以技能培訓為核心教學模式。“模塊”來源于英語中的module,原意為建筑施工中使用的標準砌塊。在計算機專業中所說的“組件”就是這個意思。模塊教學就是將若干個不同但又互相聯系的功能部件組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動態的教學過程。在模塊教學中,“模塊”指的是組成知識的各個不同的“功能部件”(組件),它反映了學習內容不同但相聯的知識內涵。
一體化模塊教學打破了傳統的學科體系設置和教育教學模式,根據當前高等職業教育培養目標的要求重新整合教學內容和教學資源,改革教育教學方式和方法,從以教室為中心向以實驗室或實訓車間為中心的教育教學方式方法進行轉變,實現畢業學生實踐能力大幅提升的教學目的。
2 一體化模塊教學改革背景
目前,中職學校教育往往與社會、企業隨需脫節,中職學生在校所學一些理論知識,在企業來看,華而不實。企業需要的是學生有真正的實踐動手能力,而不是空口談一些理論。隨著中職院校的不斷擴招,學生的水平日益參差不齊,中等職業院校必須進行一體化模塊教學改革,努力擺脫長期重理論、輕實踐技能操作,重學歷教育、輕實踐經驗,脫離生產實際的錯誤傾向。加強學生技能訓練,強化技能培養,科學培養學生的一技之長。
我校自1956年建校以來,機電設備安裝與維修專業就是我校的主專業,1997年又被教育廳認定為自治區精品專業。多年的積淀,我們擁有一批理論實踐都較強的師資隊伍。這些年隨著國家對中等職業教育的大力扶持,我校機電設備安裝與維修專業的實訓設備、實訓室更加完善,這為我校機電設備安裝與維修專業進行一體化模塊教學改革打下了堅實的物質基礎。我校學生大多是那些普高的線下生,這部分學生好動、聰明,對學習理論知識缺乏興趣,而比較偏向于實踐操作。為了順應客觀需求我們必須改變以往的那種以教室為主,一塊黑板、兩支粉筆的理論教學為主的模式。我校模塊式技能訓練在機電設備安裝與維修專業中的應用正是在這一背景和思路下進行設計的。
從2010年開始,巴彥淖爾職業技術學校機電設備安裝與維修專業所有課程全部進行一體化模塊教學改革,打破了以往以課堂理論教學為主的傳統教學模式,大膽改革教學模式,大膽突破取舍教材內容,以學生實訓技能為主,弱化理論教學,各項專業課程根據對應的職業和相應的國家職業標準,確定所需的專業職業能力,最終確定由典型工作任務組成的各個課題模塊。專業課教學全部在實訓室、實訓車間進行模塊式一體化技能訓練。模塊式技能訓練讓學生由“被動聽”變為“主動做”,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 一體化模塊教學改革內容
3.1 結合學校實驗實訓設施情況,調整本專業現有課程體系
培養學生在實驗實訓車間動手能力為主,純理論性的課程、不具備實訓條件的課程不再開設。調整后具備實訓條件的專業課程及學時見表1。
表1 機電設備安裝與維修專業專業課一體化
模塊教學課程設置及學時表
3.2 各門專業課程全部課題模塊化
圍繞國家職業標準,各門專業課程實行課題模塊化。模塊化后的課程內容要結合實際情況,目標直觀、簡單明了。做到讓學生很明確的知道自己學會了些什么基本技能。以《可編程控制器技術及應用》這門課程為例,以具體工作過程為導向,以工作任務為驅動,采用行為導向方法設計課程教學,課程教學總共分為5個任務,分別為PLC控制工位呼叫單元(12學時)、十字路通燈設計(24學時)、搶答器(36學時)、密碼鎖(12學時)和電動機變速運行(12學時)。
3.3 實行彈性學制
學習刻苦用功、成績突出的學生可提前畢業,學校招生辦提前安排實習及就業崗位,到期領取畢業證。學習不用功、成績不合格的學生推遲畢業,什么時候合格修完所學課程什么時候畢業。如:王某同學學習認真,成績突出,入學一年半就學完了所有規定課程,學校招就辦負責安排實習崗位去企業實習,入學滿三年時領取畢業證。張某同學不認真學習,入學滿三年還未完成所有規定課程,則延遲畢業,直到所有課程全部修完才予以畢業。
3.4 學生課程結業考核合格率與教師課時津貼掛鉤
為了提高教師教學積極性,學生課程結業考核合格率與教師課時津貼掛鉤,各門課程結業考核時,由教務處和教研室按該課程所設定的模塊隨機抽取課題模塊進行考核。每個學生抽取自己的課題模塊,不可分組。學生結業考核合格率越高,教師課時津貼也越多。
3.5 打破傳統班級編制,進行集中實訓
為保證實訓質量,我們嚴格控制每個實訓室學生人數不超出25人。上午集中實訓時,打破原有班級編制,平均分化學生到不同實訓室進行專業課實訓。不再按以往一周同時學習幾門專業課程,不在按以往一個班的學生每天都在同樣的地點、同樣的時間、學習同樣的內容。而是把同一年級的學生平均分化到不同的實訓室進行模塊化技能訓練。下午再按班級編制回班按照傳統模式進行文化課教學。如:2011年3月的上午,2010機電1班一些學生集中到PLC實訓室學習PLC,而另外一些學生則集中到機加工車間學習機加工。下午則都回班學習語文、數學等文化課。一期學下來,合格結業后,下個月的上午再輪換到其它實訓室、實訓車間繼續新的課程的學習。
4 一體化模塊教學改革的主要成果
巴彥淖爾職業技術學校機電設備安裝與維修專業模塊化教學改革實行3年來,增強了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得到了學生家長、用人企業的一致好評。推行一體化模塊教學改革以來,取得了一些明顯的成果,主要表現如下幾方面。
4.1 極大的提高了學生學習專業課程的興趣和動手能力
一體化模塊教學一改傳統教學模式,以實踐動手為主。各模塊教師通過對機電設備安裝與維修專業所對應的國家職業技能標準進行深入研究,制定出一系列既實用又有趣的實訓課題,極大的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做到了寓教于樂。經過一個月的不間斷實訓,學生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提高了自己的動手實踐能力,基本上能達到我校工匠教育的目標。模塊化教改工作以來,最直觀的效果就是學生學習態度的轉變,以前在教室里“萎靡不振”的學生在實訓室里“興趣盎然”。
4.2 師資實操水平得到極大的提升
模塊化課程的開發和教學是需要“雙師型”教師來完成的,學校年輕教師實踐動手能力不強,而且都是從學校到學校,缺乏企業鍛煉的經驗和實踐動手能力。在模塊教學中,我們每一個模塊安排一個老教師一個年輕教師“結對子”,一主一輔傳幫帶,通過幾輪的實訓教學,年輕教師的實操水平得到極大提升,均可以獨擋一面了。
4.3 技能大賽成績斐然
在模塊教學中,我們既培養了學生實踐動手的能力,也為我們提前發現、選拔成績突出的學生進一步進行專項技能培訓,參加市級、自治區級、國家級技能大賽做了前提工作。自2010年以來,我校機電設備安裝與維修專業的學生在學生技能大賽中幾乎包攬了市級機電類的所有獎項,在自治區技能大賽中名列前茅,在國家級技能大賽中也有獲獎。2010年至2013年,我校機電設備安裝與維修專業的學生累計獲得市級、自治區級、國家級技能大賽獎項85人次。
參考文獻
[1]劉海珍.一體化模塊教學在我校機電專業的應用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08:610.
[2]高丹.模塊教學――二十一世紀適合社會及人發展的教學形式[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6):11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