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17 03:26:4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征婚廣告詞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天晚上,吉萊恩特在電視中看到一則新聞,美國有一位小伙子,一直遇不到自己喜歡的人,于是突發奇想,扔了一個漂流瓶在海里。結果,一年之后,真的有一位女孩聯系他?,F在,他們早已喜結連理,還有了一個可愛的小寶寶呢。
“這種戀愛方式真浪漫,為什么我不能試試呢?”吉萊恩特忽然心潮澎湃,他在工作室轉來轉去,視線落到排列整齊的牛奶瓶上,立刻就有了一個好主意,“讓這些親愛的瓶子們幫我去尋找愛情!”
當天晚上,吉萊恩特幾乎整夜未眠,終于寫出了一份獨特的征婚廣告。他找到牛奶場的老板,跟他說明了自己的計劃。老板感覺這件事挺有趣,爽快地答應了他的請求,并預祝他美夢成真。
就這樣,吉萊恩特抄寫了100份征婚廣告貼在牛奶瓶上,運貨車將將它們帶走,銷往各大超市。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吉萊恩特每天都在期盼中度過。等待的時光仿佛那么漫長,一個月后,吉萊恩特的手機忽然響了,一個年輕悅耳的聲音問道:“您是吉萊恩特·埃文斯先生嗎?我是一名來自美國的留學生,在牛奶瓶上看到您的征婚啟示……”
吉萊恩特趕快自我介紹,并應女孩的要求,描述起自己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不知不覺中,兩人竟然一口氣聊了一個多小時!掛斷電話時,吉萊恩特的心里居然涌起難舍的柔情。當天晚上,按照電話中的約定,他上網聊天,當視頻打開時,吉萊恩特看到了一位漂亮而迷人的美國女孩埃莉絲,他們侃侃而談,一見鐘情。
一個月后,吉萊恩特向老板請假,專程飛到倫敦去找埃莉絲。短短兩天的相處,讓他們的戀情不但沒有“見光死”,反而更加依戀彼此。又過了半年,大學畢業的埃利絲終于來到吉萊恩特的身邊,他們成了一對幸福的情侶。
有一天,埃利絲接到好友的電話,抱怨她有男友就忘記了老朋友,還說她也非常期待愛情從天而降,只是苦于沒有機會。放下電話,埃莉絲忽然想到:如果繼續利用牛奶瓶來傳遞婚戀信息,說不定能幫助更多的有緣人相識,那該有多好!
埃莉絲的想法得到了吉萊恩特的支持。他們干脆辭去了工作,一心一意開始“牛奶瓶征婚”。他們將自己因為牛奶瓶而相識相戀的故事寫下來,放到了網站上,再加上精心設計的廣告語,很快就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這種另類的征婚方式受到很多人的青睞,他們紛紛打電話要求報名。
于是,吉萊恩特和埃莉絲一起忙碌起來,核實征婚者的真實資料,按照職業、年齡和所在地區分類登記。再按照客戶的要求,精心設計方案……很快,一則則溫馨的征婚啟示,隨著新鮮的牛奶傳遞到千家萬戶。僅僅半個月的時間,已經有8對年輕人通過這種征婚方式相識,拉開了戀愛的序幕。
半年后,有3對戀人將要攜手走進婚姻的殿堂。吉萊恩特和埃莉絲決定為大家舉辦一場一場浪漫的集體婚禮。他們親自動手設計方案,婚禮現場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一個碩大的牛奶瓶,那是他們共同的“媒人”。
【關鍵詞】 性格類型; 民族大學生; 擇偶偏好
1 問題提出
擇偶是婚姻過程中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它不僅是締結婚姻、建立家庭的前提,而且直接影響婚姻的質量和家庭的形式。擇偶也是一種重要的社會行為與心理現象,它一方面取決于當事人的喜好和意志,另一方面它又是婚姻制度中較易受到外部社會環境影響的環節。因此,擇偶問題成為備受關注的各個學科的研究領域。
在20世紀20年代以來,有關擇偶的心理學研究在西方逐漸發展起來,有創造力的心理學家們根據經驗總結和實證研究提出了一些擇偶理論,如Edward[1](1969)的“交換理論”、Winch[2](1958)的“需求互補理論”、Murstein[3]的SVR理論等。研究者大都以西方人為研究對象,關注擇偶的心理特點與機制,揭示其規律性,其理論的正確性也得到了后繼實證研究的支持(Howard[4], 1987;Li[5],2005)等。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一些西方心理學家將關注點逐漸轉向擇偶的相關影響因素研究(Buss[6], 2001;Schmitt[7],2004),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比較而言,我國的心理學研究者對擇偶的研究起步遠遠晚于西方心理學家。從現狀來看,由于歷史和文化的差異,當代中國人的擇偶心理與西方人存在較大區別,照搬西方理論并不可行。中國社會目前處在飛速發展的時期,人們的思想日趨多元化?,F代人的擇偶心理,既來自于歷史傳統文化的熏陶,又受到西方思想的影響,經過幾十年尤其是近十幾年的現代化進程,出現了許多新的擇偶標準、擇偶行為、擇偶途徑和擇偶觀。從對我國擇偶的一些調查結果(錢銘怡[8],2003;羅萍[9],2001;童杰輝[10],2001)來看,關于擇偶標準的綜述性研究和擇偶的歷史變遷及其原因的研究較多,缺乏對擇偶雙方個人心理層面的研究。目前國內(徐安琪[11],2000;韓榮煒[12],2002;鐘道平[13],2003)有關擇偶的研究雖說是對擇偶偏好性別差異的研究,但他們的研究主要從社會學角度出發,以適齡期的未婚男女、或以已婚男女作被試進行研究。研究的范式多依據征婚廣告詞為編制問卷的基礎,(計琦[14],2007;樂國安[15],2005)而本研究的重心是從進化心理學、社會心理學等理論中個人的心理層面上,描述不同性格類型民族大學生的擇偶標準、擇偶行為和擇偶觀念,同時探索不同性格類型民族大學生擇偶偏好。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對象
被試選取民族學生比較集中的北方民族大學、西北民族大學和寧夏師范學院的大學生400名,其中北方民族大學和西北民族大學各150名,寧夏師范學院100名。發放問卷400份,回收345份,其中有效問卷338份,有效回收率84.5%;男生131名,女生207名;漢族99名,少數民族學生239名。
2.2 研究工具
統計工具主要用SPSS 15.0。
2.3 研究方法
采用問卷法。問卷由三部分組成:被試基本情況;艾森克人格問卷(陳仲庚修訂版);理想擇偶條件偏好量表(信度為.86、效度為.62,六個維度分別為社會經濟地位8項,人品事理7項,情趣5項,個性條件3項,生理條件4項,氣質4項,共31項)。
3 研究結果
3.1 擇偶偏好性別差異比較
結果表明:女性在有財產、職業好、有孝心、事業有成和無不良嗜好方面有顯著差異。雖然其他各項沒有顯著差異,但在選擇未來配偶中的重要程度不同,男性排在前5位的是對人好、忠厚、有責任心、有孝心、性格好;而女性排在前5位的是有孝心、有責任心、忠厚、性格好、對人好。見表1。
3.2 不同性格類型與擇偶偏好差異比較
結果表明:內外向性格與人品事理、情趣和個性條件有顯著差異,與社會經濟地位、生理條件和氣質無顯著差異。
3.3 民族與擇偶偏好差異比較
方差分析的結果表明:漢族與少數民族只在社會經濟地位和氣質維度有顯著差異,體現在高職位、有財產、職業好、高職稱、家境好、事業有成、高學歷、有情趣、容貌好、文靜、身材好、溫柔。
4 分析與討論
大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的理想擇偶條件與現實還有一定的距離。在樂國安[15]的研究中,男女性擇偶條件排在前5位的是年齡、婚姻史、身高、職業和學歷,與大學生的擇偶條件有一定的差距。
不同民族的大學生在擇偶偏好上有一定的差異。雖然本研究的差異只體現在社會經濟地位和氣質方面,但由于樣本資料中,18個民族中的12個民族人數過少,因而本文并未作進一步的驗證。
參考文獻
1 Edward, J. N. (1969). Familiar Behavior as Social Exchange[J].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31, 518-526.
2 Winch, R. F. (1958). Mate selection. A study in complementary needs[M]. New york: harper.
3 Murstein, B. T (1980). Mate selection in 1970s[J]. Journal marriage and family, 42,777-792.
4 Howard, Judith A., Blumstein, Philip (1987).Social or evolutionary theories?Some observations on preferencein human mate selection[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 Li, Norman P, Kenrick,Douglas(2005). Sex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preference for short-term mate: what, whether, and why[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 Buss, D. M. Shachelford , T. K.(2001). A half century of mate preference: the cultural evolution of values[J]. Journal of comparative family studies 63(2): 491-502.
7 Schmitt, David P (2004).Patterns and universals of mate poaching across 53 nations: the effects of sex, culture, and personality on romantically attracting another person’s partner[J].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ly association volume, 86(4):560-584.
8 錢銘怡,王易平,章曉云,等. 15年來中國女性擇偶標準的變化[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40(5):40-42.
9 羅萍,封穎.從性別視角看當代大學生的婚戀觀[J].武漢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54(5):631-633.
10 童杰輝.中國人擇偶模式在10年中的變化[J].江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 34 (2): 10-14.
11徐安琪.擇偶標準:五十年變遷及其原因分析[J].社會學研究,2000,(6):31-33.
12 韓榮煒.兩性擇偶標準的差異研究[J].婚姻家庭,2002,(1):491-502.
13 鐘道平,鐘緒朗.一項關于我國青年擇偶標準性別差異的內容分析[J].青年探索,2003,(5):560-584.
14 計琦.透視中美兩國征婚廣告中擇偶標準的文化價值觀念[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人文杜會科學版),2007,26(2):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