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1-31 05:34:1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電視新聞評論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語態創新:人性化的視角
1.兩位主持人說新聞。傳統的新聞節目,都是由主持人讀記者事先寫好的口導內容,而《通天下》則通過兩位主持人聊天的形式,引出節目內容。2015年1月16日有一條新聞《監拍老人為爭搶座位激烈互毆》,當時男主持人對女主持人說:“下面要看到的這條新聞有些尷尬。”女主持人配合地說到:“哦?什么樣尷尬的新聞呢?”男主持人揭開謎底:“都說這公交車上年輕人不給老人讓座特別沒教養,但是年輕人給老人讓座后,兩位60多歲的老人卻因為搶座打了起來?!痹趦晌恢鞒秩艘怀缓偷牧奶熘?,自然引出了下面的新聞。主持人說新聞這種播報形式,順應了當前話語類節目流行的趨勢,迎合了當今觀眾的需求。觀眾在收看節目時,仿佛身處一種聊天的狀態。兩位主持人不僅以說的方式引出新聞,還以說的方式對新聞發表評論。2015年3月22日有一條新聞《河北一官員上班臥床接訪》,男主持人先說“:群眾來辦事,作為官員,在辦公桌前坐好,掏出筆記本,做好記錄,根據訴求做好解釋,這是最起碼的流程了。而這位負責人居然在長達14分鐘的接訪過程中躺著就把工作完成,也難怪會讓群眾產生‘難道上訪群眾就連一點尊嚴都沒有么?’這樣的質疑?!苯又鞒秩苏f:“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總理擲地有聲地提出‘有權不可任性’,而這‘臥床接訪’不就是對‘權力任性’的生動注解嗎?對這樣的現象絕不能心慈手軟,必須用響亮的耳光打醒,權力是用來服務的,不是用來‘任性’的?!边@樣的評論容易讓觀眾產生共鳴,當主持人與觀眾觀點一致時,就像觀眾在發表意見,而觀點不一致時,又像是對方在與自己爭論。在這種虛擬的聊天過程中,觀眾的心理需求和情感需求都得到了滿足。所以,主持人說新聞,這種看似平淡的節目形式,成了《通天下》這檔評論節目的最大特色。
2.犀利語言,個性評論。電視新聞評論節目有時是電視節目中的雜文,尤其是在面對丑陋和黑暗時,電視新聞評論必須如匕首般犀利,才能觸動人心,警醒世人。《通天下》對新聞事件就事論事,不打官腔,不模糊概念,不籠統不敷衍,這些特質僅從節目標題就可見一斑。比如《明星吸毒凸顯“偶像道德危機”!》、《無良保姆虐嬰不能止于道德譴責》……這樣帶有強烈感彩的標題在《通天下》中有很多。節目通過標題表達立場,犀利潑辣。發問、追問、質疑、憤怒,這些都是節目的常態表達。在一條《官方推標準廣場舞被指“任性”》的新聞中,主持人說:“廣場舞國標可不是個小事啊,這可是關系到全國億萬大媽們的頭等大事??!你看,網友們的問題鋪天蓋地地跟著來了:有人說《小蘋果》、《最炫民族風》等舞曲早已是大媽們跳熟的舞,非逼著她們改動作,大媽們能樂意嗎?況且,既然已火得不能再火,還用得著推廣嗎?同時,廣場舞經常舉辦‘舞會賽事’,如果大家跳得都一樣,難道按動作整齊度來評判嗎?哎呀媽呀,網友問題可真多,我總結了一下,匯成一句話就是廣場舞到底需要國標嗎?”《通天下》中諸多無官腔而有血性的評論,拉近了觀眾與節目的感情距離,節目憤怒著觀眾的憤怒,痛苦著觀眾的痛苦,快樂著觀眾的快樂,感染力強。有時,評論員一些個性表達既犀利又真實。2015年3月21日的節目中,在評論“滴滴快的專車再‘發力’,出租車行業‘狼真的來了’?”的話題時,特約評論員惠天博士說道:“改革是必須的。動手是要慎重的。改變利益格局,從來就得有一點愚公移山的精神。我們當然不相信哪天會來神仙幫我們搬走大山,但我們應該相信量變引發質變的基本規律?!痹u論是新聞的最高臺階,它起到了燈塔般的導向作用。電視評論員的價值有可能超過新聞報道,好的評論員往往能吸引一批固定的觀眾。在電視評論節目中,選好時事評論員至關重要。河海大學商學院教授陳鋼、國際關系學院教授成漢平、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田伯平、南京黨校教授惠天、南京師范大學副教授朱強、南京名嘴言亮……這些都是目前活躍在《通天下》節目中的特約評論員,他們都在某一領域有深入研究,堪稱某一領域的專家。他們的特色決定了評論節目特色。
二、傳播模式創新:豐富的電視手段
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將新媒體的媒介屬性更好地融合到電視新聞評論節目的生產和傳播中,是豐富電視傳播手段、提升傳播效果的重要方法。電視新聞節目的成功,不僅需要提高節目的內容和品質,更需要注重電視手段的運用。電視主要由畫面、聲音和音樂三個部分組成,電視圍繞這三個組成部分進行表達,才能突出視聽效果?!锻ㄌ煜隆纷鳛橐粰n晚間檔的創新節目,新穎處不僅在于其評論內容的多元化、深入性、媒介融合性,以及評論語態的不斷突破,還在于其豐富的電視手段的運用,即在利用口播評論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圖像評論的功能,并運用人物同期聲、畫面、字幕、現場連線等多種符號組合來凸顯電視評論的功能意義。
“魔鬼在細節”,一件優秀的電視新聞評論作品何嘗不是如此!什么是細節?對于電視來說,細節指的是在新聞現場中記者抓拍到的那些富有新聞價值、反映人物特有動作的神態、語言、心境以及提示人與事物之間某種微妙關系的一組組景別。那么,在電視新聞評論節目中,細節的價值有多大呢?細節能不能產生特殊的評論效果呢?有人認為,電視新聞評論是電視媒體發言的主要方式之一,由于受眾對事物的選擇性理解,不同的人會對相同的事實作出不同的解讀,這就需要觀點鮮明的評論來點化,電視新聞評論重在“評論”而不在“細節”,細節無法起到“評論”的作用,因此,我們的許多新聞評論類節目不重視故事化,不注意細節的刻畫,習慣于“呆板的畫面+生硬的解說+咄咄逼人的評論”的程式,熒屏上類似的節目并非鮮見。事實上,在新聞評論節目中,細節不但可以為評論增色,達到以一當十、窺一斑而知全豹的效果,而且可以起到沒有“評論”的評論作用。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播出的《難圓綠色夢》節目中,當徐志民老人得知自己種下的林子被人毀壞后,執意要到現場去――
(解說)老漢終于坐不住了,一再要求再次回到園子塔拉看一看,看看他種下的樹,我們也再次隨他前往這個位于內蒙古庫不齊沙漠北部邊緣的小村。
(記者)大爺,園子塔拉到了。
(徐志民)園子塔拉到了。
此時,編導沒有再用解說詞去描繪林子被毀的慘象,也沒有用評論式的語言去譴責毀林者的惡劣行徑,而是出現了這樣一個撼動人心的細節:82歲高齡的徐志民老人蹲在有“樹王”之稱的樹樁前,樹樁被火燎過,黑黝黝的,他用顫抖的手握著煙袋桿,拂去樹樁上的沙土,凝視著慘遭沙火蹂躪的年輪,飽經滄桑的臉上皺紋微微顫動,眼角掛著渾濁的淚水,輕輕地嘆了一口氣:
(徐志民)這塊園子算是丟了!唉,太甚了,敗家貨,沒有人做主了嗎?
這一組畫面,長度不過十幾秒鐘,但它所傳達的所有表情符號,都深深地留在觀眾心里,經久難忘。人們看到這里,都會情不自禁地從內心深處發出“評論”!這就是“細節”的力量!對于電視新聞評論來說,此處無聲勝有聲,沒有“評論”勝“評論”!
可見,電視評論中細節具有特殊的魅力。特別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往往忘記了評論內容、情節,甚至標題,然而精彩的細節卻能深深地刻印在人們的記憶中無法抹去。我想,在電視評論節目中,細節的作用至少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電視細節能夠揭示事物的本質特征,幫助深化新聞評論的主題,使新聞評論“立”起來。我們知道,電視新聞評論是伴隨著現代傳媒的發展而興起的一種新聞體裁。同報紙、通訊社等新聞媒體的社論、評論一樣,它需要發表自己的立場、觀點和主張,需要通過大量的“論據”,使評論“立”起來。然而,電視新聞評論畢竟不同于平面媒體評論,它需要用鏡頭語言來表現。這樣一來,細節在電視新聞評論中的作用尤為重要,運用得當則會起到揭示事物、事件本質的作用。
第二,電視細節可以將人物和事件的特點“放大”,進而顯示形象的生動性和真實性,使新聞評論“活”起來。眾所周知,細節的本質就是“放大”,尤其是電視鏡頭的“放大”功能更為明顯。比如我們平時說話時眼睛往別處瞥一下,并不明顯,可是如果是電視上談話時的特寫鏡頭,這個“小動作”會特別突出,這就是“放大”作用。而這種“放大”作用,恰恰正是“細節”展現“魅力”的地方!1994年,一些地方違反國家的有關政策收購棉花,《焦點訪談》的記者前去采訪。由于非法收購棉花的加工點知道了記者要去的消息,便把棉花藏了起來,加工棉花的機器也都打掃干凈了,連人都躲藏了起來。記者進到廠區,找到了辦公室,雖然不見人影,卻看到一杯茶水還冒著熱氣,顯然喝茶的人剛剛離去,于是攝像的鏡頭推到了茶杯上,一杯冒著熱氣的茶水告訴了觀眾不能用語言表達的豐富信息。當時碰巧還有一些女工沒來得及走,記者發現了一個女工頭發上還有棉絮,于是上前詢問,女工答道“玩來了”,似乎非法收購、加工棉花和她沒有任何苯系。這時,攝像的鏡頭穩穩地推到了她頭上的棉絮,觀眾從畫面中就可判斷出她就是剛剛還在加工棉花的女工。人們看到這里,不僅會產生一種“真逗”的感覺。它向觀眾傳遞了豐富的信息,這些信息都是不能用語言來表達的。也正是這些細節,形成了新聞評論的“興奮點”,使節目的主題“活”了起來。
第三,電視細節能夠起到強化主題以及增強觀眾對主題的理解的作用,使新聞評論“深”起來;就電視新聞評論而言,好的細節和巧妙地運用新聞細節是新聞評論“深”起來的重要因素。按照傳播學者的觀點,好的細節具有特別的暗示的感染力, 因為人們總是相信自己的親眼所見――而這種“親眼所見”又包括從電視上“看見”的“事實”。因此,電視新聞評論節目在敘述過程中,一定要著力渲染那些富有表現力的細節,以增強電視新聞評論的“深度”。
“魔鬼在細節”。有人認為電視新聞評論應做到“主題事實化,事實故事化,故事情節化,情節細節化”,強調的也是細節的作用。一個合格的電視記者,應當是“捕捉”細節的高手。我們知道,任何新聞事實都會有情節和細節的。那么,如何才能捕捉到極富感染力和表現力的電視細節呢?
第一,記者要有敏銳的觀察力,及時捕捉細節。對于電視新聞評論節目來說,它一般都要“記載”一個相對完整的新聞事件的發生發展過程。在這個發生發展過程中,自然會產生許許多多的細節。然而,所謂細節不過是新聞事實中一些細微的片斷,它往往是轉瞬即逝,當你醒悟過來時已經過去。所以,發現和捕捉到細節,不僅需要記者眼疾手快,具有良好的抓拍能力,更重要的是記者要有一雙能發現細節的“慧眼”。西方新聞學者把新聞比作“瞬間的歷史”,同樣,典型的細節可能是瞬間即逝的,電視記者一定要“眼疾手快”。
第二,記者要善于把握事件的發展方向,及時發掘細節。在現實生活中,新聞事件的變化是復雜的,記者也不可能做到未卜先知。但是,記者在新聞采訪視覺觀察過程中,要仔細分析、觀察事件的發展動向,“發掘”細節。
第三,記者采訪時要充分了解采訪對象與眾不同之處,圍繞主題“制造”有強烈視覺沖擊力的細節。有位攝影大師曾經說過:“摁動快門的不是我的手,而是我的心?!逼接沟碾娨曈浾哂檬秩スぷ?,聰明的電視記者用腦子去工作。在新聞評論節目中,有時好的細節需要記者去“制造”。
“魔鬼在細節”。美國學者羅伯特?麥基在談到選擇故事時說:“從瞬間到永恒,從方寸到環宇,每一個人物的生命故事都提供了百科全書般豐富的可能性,大師的標志就是能夠從中只挑選出幾個瞬間,卻借此給我們展示一生?!蓖瑯?,電視的多符號傳播為電視新聞評論細節表現手法的創新開辟了極其廣闊的天地,而任何一個新聞現場,常常都帶有極富特征的細節。作為一個電視記者扛著攝像機站在現場時,要帶著一雙敏銳的眼睛,賦予攝像機以靈性,不錯過最精彩的細節,要能夠抓住“瞬間”的細節給我們展示“永恒”。尤其是從事電視新聞評論工作的記者,更要注意細節的拍攝和運用,盡量減少干巴巴的說教式的評論,真正讓細節“說話”。
關鍵詞:談話類;電視新聞評論節目;創新策略
我國電視新聞評論節目可以分為主持人評論、嘉賓訪談、電視述評三種類型,而談話類節目作為其中的一個重要類型,具有主題鮮明、形式輕松、內容深刻、觀點豐富等優勢,在社會現象分析方面發揮著獨特作用。然而由于各方面原因,當前談話類電視新聞評論節目尚存在諸多亟待解決的問題,需要我們進一步創新其節目運行機制,據此提高其節目質量。
一、談話類電視新聞評論節目存在的問題
(1)評論觀點過于普泛而缺乏深度
談話類電視新聞評論節目最核心的價值便在于通過主持人和嘉賓圍繞著特定話題展開溝通與交流,由此為目標電視觀眾提供多樣化并且富有啟發意義的觀點信息,因此其觀點的深刻性、啟發性是提高節目質量的關鍵所在。調查發現,當前部分談話類電視新聞評論節目所呈現出的評論觀點主要是從普眾化的思想觀念、價值判斷、行為認知的角度所展開的,希望能夠迎合所有人的認同,最終造成其評論觀點是其它觀眾也都能夠想到的,缺乏個性和深度,無法給觀眾帶來眼前一亮、耳目一新的視聽感受,最終造成這個節目平淡無奇。這是當前諸多談話類電視新聞評論節目所面臨的一個共同的問題。
(2)評論樣式過于同質而缺乏特色
建構起個性化的節目樣式既能夠塑造獨特的節目風格特征,而且也能夠由此形成獨特的節目內容,是節目策劃和創作過程中需要重點處理的一項重要內容。目前,我國談話類電視新聞評論節目還表現出明顯的評論樣式過于同質化而缺乏特色的問題,也即是大部分節目都是采用主持人與一位或者是兩位嘉賓進行溝通和交流的形式來展開的,在一問一答中形成節目內容,很難通過節目形式給人以獨特的視聽感受。而且仔細品味發現,節目中的很多問題都是事先設定的,嘉賓所回答的內容也是提前準備好的,這雖然保證了整個節目內容的流暢性,但卻缺乏自由、活潑的風格,給人以強烈的僵化之感。
(3)評論主題過于散亂而缺乏一致性
在當前激烈競爭的媒介產業環境下,任何一檔電視新聞評論節目都必須秉承“定位思想”,在多樣化的節目樣式之中尋找自身的“市場空隙”,確定自身獨特的目標觀眾與個性化的節目樣式,據此通過一致性的節目內容、節目風格來塑造個性化的節目品牌形象與節目內容價值,由此才能最大化的提高節目價值,實現“收視率”與“口碑效應”的雙重目標。然而分析發現,當前雖然很多談話類電視新聞評論節目都進行了系統的節目策劃,進行了精確的節目定位活動,然而在選擇談論話題、確定切入點、建構節目內容、設計節目風格過程中,卻表現出明顯的隨意化的問題,很難契合預期的節目定位,從而造成節目風格混亂與節目品牌形象不一致的問題。
(4)主持人提問缺乏技巧性的問題比較突出
談話類電視新聞評論節目主要是通過主持人與嘉賓之間的溝通與交流來建構節目內容,而主持人作為節目的創作主體,發揮著設定議題、控制談話走向、激發嘉賓談話意愿的作用,因此其個人是否擁有高水平的談話技巧將影響到整個節目質量,甚至決定著談話活動是否能夠順利進行。分析發現,當前部分主持人缺乏提問技巧,諸如在訪談過程中裸地逼問嘉賓的隱私,從而造成嘉賓強烈的反感甚至是抵觸情緒;在談話過程中不斷提一些與主題無關的問題,不僅無法獲取有價值、有意義的訪談內容,造成節目質量低下的情況,甚至也招致嘉賓的反感;主持人不自覺間便呈現出高高在上的強勢姿態,給嘉賓以強大的心理壓力與自我防衛意識,尤其是采取尖銳、刻板的提問方式,更是進一步增強了主持人高高在上的姿態;另外,也有部分訪談節目主持人在提問過程中存在明顯的輕重緩急不協調的問題,從而影響到談話質量。這是當前談話類電視新聞評論節目所表現出的另一問題。
二、談話類電視新聞評論節目創新策略
(1)主持人應處理好“問題設定”與“觀點自由”之間的關系
為了保證談話過程的順利進行,主持人有必要預先設定一些有價值的問題,但一定要清楚地認識到談話類節目的核心價值是激發嘉賓個性化觀點與獨特性意見的表達,能夠為目標電視觀眾帶來耳目一新的觀看體驗。因此,主持人一定要處理好“問題設定”與“觀點自由”之間的關系,要將“問題設定”作為一個線索,而不是整個談話架構,在關鍵節點來引導嘉賓談話走向,而不是為其設定具體的談話議題等等,由此避免出現評論觀點過于普眾化,評論內容過于僵化的問題。這是談話類電視新聞評論節目主持人需要首先明確的一個原則。
(2)從整體與細部兩個角度加強對節目樣式創新活動
正如上文所說,建構起個性化的節目樣式既能夠塑造獨特的節目風格特征,而且也能夠由此形成獨特的節目內容,是節目策劃和創作過程中需要重點處理的一項重要內容。針對當前我國電視新聞評論節目樣式同質化現象嚴重的問題,文章建議各個節目組可以從整體和細部兩個角度加強對節目樣式的創新活動。首先,可以從整個節目模式的角度,對節目題頭、節目內容與節目尾聲三個方面來創新其節目形式,諸如節目題頭中對于話題背景的介紹方式以及對于節目經典片段的提煉方式等等;節目內容中對于主持人與嘉賓之間的互動方式、節目主持人與現場觀眾之間的互動方式、節目主持人與場外觀眾之間的互動方式以及中間對于事件內容的視頻介紹方式等等,都可以進行創新性的設計活動;而節目尾聲也可以進行個性化的安排,從而呈現出個性化的節目模式。其次,從節目細節的角度來說,節目組也可以對節目背景音樂、節目現場設計、節目談話方式進行合理的處理,從而進一步增強其個性化的特征。
(3)圍繞節目定位來確定談論話題及其切入點
針對部分談話類電視新聞評論節目所存在的評論主題過于散亂而缺乏一致性的問題,文章建議各個節目組應深刻認識到自身節目的定位特征以及實施定位策略的重要意義,隨后嚴格圍繞著節目定位特征來選擇合理的談論話題,諸如軍事類談話節目則應選擇軍事題材的話題,民生類談話節目則應選擇民生話題,國際事業的談話節目則應選擇國際性話題等等。在此基礎上,各個節目組還應根據節目定位特征,選擇合理的談話切入點,包括談話的內容、談話的風格、談話的輿論引導走向等等,借此進一步展現此檔節目獨特的風格特征與個性化的品牌形象特色。
(4)主持人應加強對提問技巧的應用并提高個人德行素質
節目制作中的加減法
減時差,加時效。從節目形式上看,《新聞1+1》主要利用背景短片和現場直播評論相結合的表現形式來深度解析當天或近期發生的新聞事件。此外,視頻、電話連線等形式在節目中也得到了充分運用。在2009年12月3日播出的《拆遷之死》節目中,董倩在直播中說道:“本來按計劃,今天晚上9點半,金牛區會召開一個新聞會,但是據我們的最新消息,這個會目前還是沒有召開?!边@樣充分及時的信息量在新聞評論節目中,不僅向觀眾彰顯了信息的快捷和同步,也為現場評論員的評論提供了更確鑿的材料。這就避免了評論節目純粹的“炒冷飯”,有效地維護了新聞事件的熱度。
少問責,多尋因。正如該檔節目的開場語“新聞1+1,給您不一樣的解析”,《新聞1+1》的立足點在于“解析”,即更多地探討新聞內容背后的成因,讓觀眾從中獲得啟示。
這個特點,從每期節目標題的制作上可以看出?!缎侣?+1》每期節目標題一般不超過十個字,多以發問的形式提出。以2009年11月份播出的20期節目為例,節目標題以問句形式出現的就有14個,可見節目對有爭議問題的關注度。具體到整期節目內容的安排,也如它的標題所設置的那樣,更多的是關注為什么。以2009年12月1日播出的《艾滋病:病名?污名?》為例,在世界艾滋病日如何關注艾滋病患者這個議題上,節目以云南大理的男同性戀酒吧的推遲開業為切入點,先后解析了“開酒吧的原因,酒吧推遲開業的原因,為什么在媒體關注后酒吧不敢開業了,大理市政府為什么支持開酒吧,社會為什么歧視艾滋病感染者”等問題,避免了對“社會普遍存在對艾滋病患者的歧視”這一現象進行直接的控訴和拷問,而換之以公正平衡的原因分析,在尋找原因的過程中,幫助觀眾解疑。
少分歧,多常識。新聞評論節目具有引導輿論的作用,“電視新聞評論要在人際傳播與大眾傳播相結合中傳遞意見性信息,在評論要素與視聽元素相結合中發揮其政論性,并在這兩個結合點上構建起一個電視新聞輿論場”。①在節目中,我們時??梢钥吹?主持人在提出問題的同時,白巖松會以諸如“我不這么認為”,“恐怕還不是這樣”的口吻加以回應。通過新聞評論員與主持人的互動,在一問一答中表達思想傾向。例如,在2009年12月8日播出的《請照亮孩子腳下的路》節目中,針對學校發生的踩踏事件,評論員白巖松從學校的“面子、里子和根子”三個層面進行解析,特別是對學校發出的四條聲明逐條進行解剖后,提出應該加強學校的管理并減少應試教育的弊端??梢?《新聞1+1》的突出作用在于從錯綜復雜的線索中提煉出一條邏輯清晰的思路,通過層層分析,得出較有說服力的意見,從而讓觀眾自己得出結論。
少高端,多平民。深度評析是評論節目的精髓,但深度評論的一些特點,比如邏輯嚴密、層層遞進等,也是評論節目制作中的難點。如果沒有深厚的制作功力充分把握電視受眾,節目便容易出現枯燥乏味或評論不痛不癢的現象。為了避免這些情況,《新聞1+1》無論從選題還是評論上,都力求貼近大眾。
在標題的提煉上,諸如“糖醋活魚,誰的醋,誰的魚?”“釣魚執法在調查,該還誰清白?”等,提問往往直擊人心,給人酣暢淋漓、不吐不快之感。在《救命,無需爭議!》節目中,對長江大學三位因見義勇為而遇難的大學生的介紹,字幕中分別出現了“作文寫得好,喜歡教同學打籃球”“是NBA科比的球迷”“喜歡張學友和周杰倫的歌”等內容。這不僅真實還原了當代大學生的豐富個性,同時也體現了媒體“以人為本”的理念。現代觀眾經歷海量信息的沖擊和鍛煉,需要了解到的是有血有肉的人物,而不是幾尊傳統的刻板英雄形象。節目在體現對遇難者尊重的同時,也讓觀眾更加真實地觸摸到幾位勇士真實的靈魂。不管是“以情載理”抑或是“撥動心弦”,體現的是對人性的尊重和關注,體現的是人文關懷的思想。如果缺少這一思想光芒,新聞評論作品的影響力就無法實現。
在評論員的語言風格上,白巖松往往言辭犀利,很多節目更是直指政府和制度等問題。2008年10月15日,《新聞1+1》做了一期題為《醫改方案看不懂需配“說明書”》節目。這次的選題主要解析了醫改方案上讓人看不懂的內容,從側面再次驗證了《新聞1+1》節目的人文關懷。
節目可持續發展過程中的“加減法”
加第一手信源,避免二手信息。第一手信源的獲得與否,是對媒體競爭力和綜合實力的考驗。“在事實判斷方面,要獲得深入的觀點,首先要占有全面的信息,最好是通過自己的深入采訪獲得獨家信息?,F在的某些電視新聞節目之所以只能就事論事,就在于片面依賴其它媒體的已有報道,只能做一些表層的解讀?!雹凇缎侣?+1》是時事新聞評論直播節目,對內容時新性的要求較高。正如主編葉閃所說,“最快也要到中午兩點之前確定主題”。而自2009年7月31日改版之后,《新聞1+1》的播出時間由最先的22點調整為21點30分,可見節目在制作上存在的時間壓力。這種情況下,如果是用非第一手信源的話,往往就容易造成資料不全,給評論工作帶來不確定性,影響評論的展開。CSM提供的數據顯示,《新聞1+1》在汶川地震、北京奧運、神七發射等重大新聞事件周期內,收視率均上揚3-5倍,節目在特殊事件報道中收視率沖高已經成為了規律。增加對第一手信源的開挖,無疑是評論成功的基石。
多照顧節奏,少重復畫面。在《新聞1+1》節目中,現場評論員解析問題的同時,節目制作采用的是電視節目最常用的分屏直播技術。在分屏的過程中,如果能夠采用更明晰而準確的背景畫面,無疑能夠增加節目對觀眾的吸引力。而且,節目現場直播的特點本身也對制作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走過二十年,APEC還有用嗎?》節目中,節目組將演播室搬到新加坡APEC新聞中心。由于采用衛星直傳,節目播出時總計出現了6次黑屏現象,大大影響了觀眾的收視感受??梢姽澞恐谱骷夹g上的缺陷也是應該考慮的問題。
在現場評論節奏的把握上,特別是在做場外嘉賓連線的時候,經常出現嘉賓還未將意見表述完整,主持人由于時間的關系或者由于與自己的立場不符而匆忙將嘉賓的話打斷的情景,節目議程設置的痕跡過于明顯。尤其是在連線互相持對立觀點的嘉賓時,貿然打斷其中任何一方都會有節目立場不公正的嫌疑。因此,在做連線時,節目組應該事先與嘉賓做好溝通,掌控好評論節奏和時間,或者對節目總體播出時間有更彈性的處理。
加強評論員隊伍建設,少救急型專家。面對層出不窮的新聞事件,一兩個評論員是遠遠不夠的。評論員不是萬金油,再好的評論員也不可能全能到洞悉各個行業,知曉每件新聞背后的原因。雖然有時在面對經濟、醫療衛生等議題時,節目組偶爾會打破常規邀請某領域專家到現場進行評論。然而,這些領域的專家畢竟不是專業的新聞從業者,他們在直播的壓力下,很容易出現表達不流暢等情況。因此,專家的觀點和見解,更適合在遇到某個具體問題時進行連線采訪,而不宜在節目中將所有評論的任務都交到專家身上。節目如果能夠出現更多的專家型記者,既對新聞的特性、觀眾的接受習慣有較好的把握,又對諸如經濟、政治等某個特殊領域有較全面的認識,那么,評論員風格的平民化和解讀的可信性無疑可以有效提高。因此,節目組應該加強評論員隊伍的建設,令解析的角度、風格更加多元。
主持人風格的定位和掌控。在演播室中,主持人與評論員面對面的交流是人際傳播,而反映在電視節目的收看過程中,主持人也在對觀眾傳播。在《新聞1+1》節目中,主持人董倩最大的作用應該是代表觀眾向評論員提出問題,從而在兩人的交流中,傳達出觀眾需要的信息。而在節目中,主持人董倩的作用僅僅是為白巖松開路,象征性地做出提示,很少會闡明觀點,缺少觀點上的交鋒和思想上的碰撞。偶爾看到董倩持有不同的見解,但馬上就會被反駁掉,節目更像是個一言堂,缺乏評論的公開和多元。如果在電視新聞評論中主持人能夠有更加犀利的質疑和思辨性,那么,整個節目的效果會更好。
(作者單位:廈門大學)欄目責編:胡江銀
注釋:
學界對電視新聞評論節目的涵義有不同看法。盡管對社論、編者按、本臺評論屬于評論節目并無異議,但對于深度報道、談話節目是否屬于評論節目,學界頗有爭議。暨南大學譚天教授在《電視新聞評論節目的劃分》一文中指出,電視評論節目應具有新聞性與政論性這兩個新聞評論的重要特點。新聞專題是對事件性新聞作直截了當的全程報道或調查性報道,傳遞的是事實性信息,不加意見和評說;而新聞評論則是在事實性和調查性報道的基礎上發表言論,闡述觀點,傳遞意見性信息。新聞專題與新聞評論兩者是有差異的,筆者以為,相對于客觀報道新聞事實不同,評論在節目中會有意見性和觀點性的表述,是在新聞報道事實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發表看法,闡述意見,具有一定的立場觀點和傾向性。例如《焦點訪談》是以“時事追蹤報道、新聞背景分析、社會熱點透視、大眾話題評說”為宗旨,盡管可能是報道成分居多,但因既有分析,也有評說,理應屬于評論節目,故央視將《焦點訪談》歸入評論部。
有鑒于此,本文所探討的電視新聞評論節目既包括編者按、社論、時評,也包括節目中更為常見的專題評論節目,即一些深度報道和調查性報道。
一、電視新聞評論節目發展面臨的困境
中國電視新聞評論節目的發展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央視作為中國電視節目的風向標,頗具代表性,故三個階段分別以央視的三種節目類型為代表。1980年7月以央視的《觀察與思考》為標志,中國正式出現了一種新型的、獨立的新聞評論體――電視述評,這是第一代評論節目。第二階段是從上個世紀90年代初開始,以1994年新的電視評論欄目《焦點訪談》橫空出世為代表,很多電視臺相繼推出了類似的評論節目,這是第二代評論節目。第三個階段,從2009年央視改版為起點,大量即時評論節目的推出,新聞評論節目步入一個新階段。
客觀地觀察,電視新聞評論節目在當下的媒介融合條件下,漸有被邊緣化的趨勢。由于媒介融合不僅僅包括媒體技術、所有權、組織結構等領域的融合,也涉及對傳統媒體業務的整合。中國人民大學彭蘭教授指出,媒介融合還包括了業務形態的整合與生產流程的細分。媒介業務形態的融合對于多媒體內容的采集與生產來說,傳統媒體的應對方式并不僅僅是從業者的技能跨媒體化拓展,還需要根據多媒體的需要,進行生產流程的改造。作為傳統媒體的老大哥電視媒體自然也不例外,傳統的采編業務也面臨著新的變化和調整。就電視新聞評論節目而言,其節目類型和制作方式都面臨著嚴峻挑戰??傮w看來,大致如下:
首先,多元意見表達成為現實,話語壟斷權的打破使得傳統媒體的權威性受到挑戰。過去話語權被傳統媒體所壟斷,受眾缺乏表達的機會。Web2.0時代,隨著論壇、博客、播客以及微博等新的技術平臺的出現,網民的個人自我表達變得輕而易舉。于是,一方面網上各種言論交匯,意見紛呈;另一方面“草根”(grass-roots)階層的聲音逐漸加大,改變了過去由傳統媒體一統天下主導輿論的狀況,新媒體的聲音在一樁樁社會熱點事件中的作用日漸明顯。新聞事件發生后,不少網民借助新的技術平臺各抒己見,先于傳統媒體發表觀點,還常被傳統媒體轉載。深圳富士康接連發生的員工跳樓自殺事件,在網上掀起波瀾。筆者曾以“博客”和“富士康”為關鍵字上網搜索,獲得約2500萬條結果,博客篇數成千上萬。當細小的聲音匯聚起來,其影響力可想而知。較之過去,電視等傳統媒體的影響力和權威性無疑是弱化了。
其次,媒介技術的發展對新聞時效要求越來越高,而電視新聞評論節目傳統的運行模式導致對新聞事件反應滯后。新媒體的崛起,尤其是微博的應用,使得新聞事件的發生與報道幾乎同步,趨于“零時差”。熱點事件發生之后,消息不斷被轉載、傳遞、擴散,網民在網上寫博文、跟帖,通過手機發微博,立即就能對此作出廣泛的反應。而傳統的電視新聞評論節目要對一件熱點事件進行報道和評論,要等到節目所安排的固定時間段才開始,日播節目需要等到晚上黃金時段,而周播節目要過好多天才推出。于是往往過了熱點的峰值,甚至成了明日黃花,尚未及反應,新的熱點事件又出現了,即便再有深度也難以引起受眾的興趣和熱情??梢?傳統的節目模式導致媒體反應滯后,這是新聞評論節目,尤其是周播的節目面臨的尷尬,進而引發自身生存危機。
再次,電視媒體以收視率為導向的經營機制對新聞評論節目也造成很大沖擊。媒介融合加快了媒體的商業化步伐,媒體之間面臨更激烈的競爭,直接導致了媒體的急功近利?,F行機制下,電視臺當然不能容忍收視率徘徊不前的節目。因此,電視的黃金時間段往往被眼下流行的能夠博取高收視率的節目所占領。許多電視臺大刀闊斧調整版面,尤其是各地衛視在黃金時段大辦娛樂節目、選秀節目、情感節目、相親節目。由于評論節目的收視人群比較固定,不是特別重大的新聞事件很難獲得高收視率,且評論節目的影響力和權威性也需要靠時間來積累和培養。因此電視評論節目被迫調整到相對冷僻的時段,有的被壓縮,甚至干脆取消。
此外,專業評論人才缺乏,也是制約新聞評論節目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任何一檔評論節目,收視率的上下高低、節目的影響力,很大程度上要取決于新聞評論員的表現。評論節目核心在一個“評”字,如果評論員不能夠精準、睿智、權威地點評,或點評錯位失誤,甚至本末倒置,主次不分,受眾必然不屑一顧,果斷棄之。而目前整個電視新聞領域的現狀是,大部分電視臺都缺乏權威和專業的新聞評論員。同時,因國情制約,一些敏感話題難以在電視上展開評論。諸多因素共同作用,使得電視新聞評論節目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境。
二、電視新聞評論節目的突圍之道
電視新聞評論節目是一個新聞頻道的旗幟和靈魂,其作用毋庸贅言。許多研究結果證明,任何信息的報道,某些事實的描述,如果不加專門的解釋和評論,對人們的思維定勢幾乎不能產生任何影響。而且從經營的角度來說,評論節目做得成功,不但成本低廉,而且操作簡便。臺灣TVBS電視臺的“2100全民開講”,是臺灣談話類節目的“開山鼻祖”,在島內甚至在世界華人社會都很有名氣。從創立到現在,“2100全民開講”始終占據新聞頻道晚上9點的黃金時間段,在揭發弊案過程中甚至創下了收視率奇跡。很多臺灣的“黨政軍要員”也養成了一個習慣,每天晚上9點準時收看“2100全民開講”??梢?優秀的電視新聞評論節目不是雞肋,也可能是收視良藥,關鍵是如何為時下面臨危機的電視新聞評論節目找到突圍之道。筆者以為,電視新聞評論節目要發展好,關鍵是要調整辦節目的思路,創新節目樣式,加快培養評論人才。要從節目類型、節目人才、節目制作等作多方位努力。
1.調整節目類型結構,加強節目時效性
針對節目本身存在的缺陷,電視新聞的評論節目應該從兩方面著手調整。一方面,調整節目的類型,加強即時性評論節目,增加日播的評論節目,逐步減少周播評論節目。當然,節目的類型結構要合理搭配,可以通過增加即時性評論節目對一般的社會熱點事件進行回應,增加當天晚間的評論類節目對比較重大的新聞事件進行解說,對于特別重大的新聞,完全可以中斷固定的節目程序,邀請評論員參與直播。換言之,要按“小型炮彈”、“常規炮彈”以及“重型炮彈”的不同特點確定比例,調整節目結構,彌補反應滯后的弱勢,提升節目時效性和可看性。實際上,央視2009年改版已在這方面作了諸多嘗試。如今年5月18日,教育部啟動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對這一熱點話題,央視在當天18點的《共同關注》節目就邀請央視特約評論員楊禹予以評論。這種即時性評論可謂“及時雨”。另外,央視新聞頻道晚間9:30的《新聞1+1》對許多社會熱點事件也快速反應,及時評說。5月中旬,北京天上人間被警方查封,5月20日《新聞1+1》就推出了《零容忍不論“天上”與“人間”》的特別節目。白巖松在節目中評論后,網絡也有所呼應,新浪第二天以《白巖松稱天上人間被神化查封系向特權挑戰》為標題轉載。筆者當時以“白巖松天上人間”關鍵字搜索,發現網絡上有31300條相關鏈接。媒體融合時代,時效性就是評論節目的生命,必須給予高度重視。
2.打造專業新聞評論隊伍,凸顯節目特色
評論節目的主持人和評論員需要有較高的素質,除了淵博的知識,現場應變能力,還要有較強的政策解讀把握能力。進一步說,評論節目如果需要展現自己的節目特色,還需要評論員能夠堅持表達個性化、風格化,有鮮明特色。江西電視臺的《傳奇》節目雖然不是新聞評論節目,但是主持人金飛在節目中插科打諢的點評,畫龍點睛的解說,不拖泥帶水的議論與這檔節目的火爆是分不開的。因此,要辦好電視評論節目,就必須著力培養專職和兼職的新聞評論員隊伍,挖掘專業人才。評論員既可以從本臺的記者、編輯以及主持人中挖掘有潛質的人進行培養,也可以借助外腦,邀請合適的專家聘請特約評論員。遇到突發事件、重大新聞,隨時可以電話連線或者把嘉賓請到演播室直播。
3.加強與新媒體結合,增強節目互動性
傳統的評論節目,形式單一,基本上由主持人在那里不停地評說,顯得枯燥乏味,泛泛而談,這種不考慮受眾的需要和感受的制作方式會大大降低節目的可看性與影響力。當代受眾的選擇是多樣的,如果節目要能夠吸引受眾,抓牢受眾的眼球就必須在形式上有所創新和突破。隨著媒介技術的發展,節目可以根據事件的不同特點,通過對網上跟帖討論進行分析,邀請不同類型的觀眾參與討論,通過手機3G技術,QQ視頻連線等方式直播,讓更多的受眾參與,讓更多的意見得到呈現和交流。受眾的參與既能增強節目的互動性,官方和民間結合也能讓評論節目帶來清新鮮活之氣,讓節目更加富有生命力。
4.簡化節目制作流程,降低節目成本
過去評論節目的流程過于呆板復雜,電視臺評論部往往是要經過選題上報,開選題會,選題審批這樣一整套流程,不但浪費時間,而且降低效率。面對新的環境和新的形勢,評論節目應該大刀闊斧地調整,及時簡化節目制作流程。例如通過成立節目策劃小組,在小組內明確分工,簡化流程和提高效率。也可在內部網上建立流程,以減少開會和等待審批環節來提高效率,縮減節目時間和人力成本?!?作者系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博士生、上海廣播電視臺電視新聞中心主編)
注釋:
譚天:《電視新聞評論節目的劃分》,《電視研究》2005年第9期
陸曄、趙民:《當代廣播電視評論》第77頁,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
中國學者孫玉勝是最早提出“電視語態”概念的,他在《十年:從改變電視語態開始》中寫到:要降低電視媒體說話的口氣,嘗試一種新的語態,也就是新的敘述方式[1]。對電視來說,新的敘述方式一方面是電視解說詞的寫作文風,另一方面是其特有的語言能吸引觀眾。電視新聞語態是新聞文本的解說形式以及主持人說話的方式,也就是電視媒體說話的口氣。
二、地方電視臺新聞語態的變化
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新聞傳播逐步進入受眾本位時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確立和逐步完善,給地方電視臺新聞帶來了一定的發展空間,追溯電視新聞發展的道路,地方電視新聞語態的變化,綜觀以“新聞播報”、“深度報道”、“民生新聞”、“本土新聞”為拐點的中國電視新聞改革背后的地方電視臺新聞,呈現出了不斷變化發展的新類型新聞語態。
1.新聞播報式
新聞播報式也叫新華語態,1993年之前,中國的電視新聞基本上都是采用這種語態,傳威、傳教式的。其中央視的“新聞聯播”是新聞播報式的典型代表。地方電視新聞的一半時政類的新聞都是采用新聞播報式,比如各地方臺的時政新聞,都是采用新聞播報式,這類新聞采用“用事實說話”,報道中往往事實詳盡,理性色彩被寄予詳盡的事實報道中。以典型報道為例,同是新時期的典型報道,前期多以自上而下全知的方式報道,內容多為具體事實概括后總結指導性的話語,對材料的加工痕跡淡化,講究“自然”,報道真實感較強。
2.新聞故事化
新聞故事化,也叫平民語態,目前是記者在新聞報道中運用的越來越多的一種手法,這種手法增強了新聞報道的可讀性,使新聞報道充滿了趣味性和人情味,為電視新聞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路和方法。新聞故事化,這種新鮮、生動、細膩的新聞敘述手法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我國新聞報道中長期以來存在的生硬、枯燥的狀態,使新聞作品的可讀性大幅度提升。
如今,信息量豐富的同時需要能及時有效地傳達給觀眾的觀念被越來越多的媒體人重視起來,媒體漸漸意識到,不僅要加大投入豐富傳播的內容,更要付出成本追求傳播的效果。而新的“說話方式”也就是新的電視敘述方式,從越來越多的電視語態改革的成功實例中得到印證。樂清電視臺開設的“民生快遞”等一批節目通過對電視民生新聞中故事元素的開發,成功實現了電視民生新聞故事化,以記錄百姓生活狀態、生活矛盾、情感困惑為己任,強調人文關懷和平民視角的新聞報道形式,在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起到了相當重要的作用。
浙江衛視新聞聯播欄目在2010年初推出了一組“天寒地凍暖人心”的系列報道,將電視新聞的鏡頭對準了最普通的老百姓,表現普通人的電視形象。如《鄉村郵遞員》《碼頭吊機工》《自來水搶修工》等一組報道,用老百姓視角來觀察新聞故事、采寫新聞故事,這種視角使受眾感到新聞是在面對面、平等地與他講故事,使他感到親切、自然,產生親近感。因為最具感染力的作品,往往不一定是新聞事件本身,而是從市民的眼光和感受表現出的新聞事件中尋常人的不尋常之處。
3.電視新聞評論
從操作技術的角度來看,電視新聞評論對傳統新聞做出諸多改變,特別是改變了新聞語態的構造方式。電視新聞評論節目具有評論文的基本特點和規律,依然以評論的論點、論據和論證等要素來總攬全局,新聞評論類節目開創了新聞內容表現上的新局面。與此同時,評論結合了電視媒體的特征,使評論帶上了電視媒體所獨有的色彩。由于新聞評論和電視媒介的結合,新聞評論的語態較之以前得到了空前的調整,電視新聞評論的外在表現形式也隨之呈現出多樣性和靈活性。
在新聞報道內容上,新聞評論節目的選題范圍、原則得到了較大幅度的擴展。由于電視新聞評論節目語態的調整,當代熱點問題、新聞人物、社會事件、社會問題、突發性新聞、重大政策出臺與背景分析、改革開放新現象和新問題、人們的日常生活問題等都成了電視新聞關注的重點,這些可以說囊括了社會的方方面面,構成了一個無處不在的新聞大網。而電視新聞評論節目開啟了中國新聞輿論監督的先河,以把關人、守望者的形象出現在電視新聞中,這種新聞態度和原則使中國新聞評論節目的監督力度、監督范圍前所未有,使這類節目贏得了巨大的聲譽。
4.方言體現地方電視臺的特色
方言是一種以社會化或地域化為標志的某個語言變體,它由特殊類型的發音及語匯、句子結構所成。地方特色是地方電視臺生存的根基和發展之本,新聞圈內有句話:“因為本土、所以親近”,講的就是本土性原則。如今,方言電視節目在全國各地不斷升溫,四川話、杭州話、湖南話、廣東話……紛紛呈現熒屏,收視率也是一路攀升。
自杭州西湖明珠頻道“阿六頭說新聞”之后,江浙地區的蘇州、無錫、寧波、湖州、嘉興、溫州等地區都相繼開辦了類似的方言類新聞播報節目,并且在當地有著較高的知名度,不少新聞欄目已經成為當地電視臺的品牌欄目。“阿六頭說新聞”原汁原味的杭州話不僅使收視率一路飆升,還贏得了“全國百佳電視欄目”的榮譽,開創了浙江省方言播報新聞的先河。浙江省廣播電視局還專門發文,推薦欄目的個性化做法,并讓所屬媒體在通俗化和貼近性上展開討論。溫州電視臺的“百曉講新聞”,說的是溫州人、溫州話、溫州事,欄目以百姓關注的社會新聞為主,以“有趣、有用”的原則制作貼近百姓的“民生新聞”。主持人用詼諧幽默的語言,講述觀眾關心的身邊大小事情,并對新聞事件做個性化的評點。
樂清電視臺在2008年推出了樂清話新聞欄目“佧你講新聞”,主持人用通俗風趣、倍感親切的樂清話,以散講式的語言風格,來講說老百姓關心的大小事情。節目內容以受眾關心的新聞、資訊、服務、娛樂為主,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當中穿插一些趣事,幽默故事和意味深長的樂清諺語和俗語、典故。欄目設有若干用樂清話命名的小版塊,如:逛逛街、講事干、當月初、咯咯笑等。以語言貼近、內容貼近、形式貼近的特色新聞欄目為樂清百姓所喜聞樂見,在當地具有很高的收視率。
方言電視新聞節目在地方電視臺新聞節目中以其獨特的傳播形式取得了不錯的效應。作為一方之言,方言輕松搞笑、生活通俗,同時還有著深厚的文化歷史積淀,是中國多元化地域文化的承載者,具有獨特的使用價值和文化價值,親切感與認同感油然而生成為人們青睞方言新聞的主要因素。[2]
5.現場報道增強現場感
重視現場、抓取細節、走向縱深。新聞現場是電視新聞形象性和見證性的根源,沒有抓住現場幾乎就等于沒有抓住電視新聞。要在第一時間、第一現場報道百姓最關注的新聞事件,尤其是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突發性事件。有時還需要打破常規對突發性事件采取直播、滾動字幕、字幕插播等方式進行全程追蹤式報道。對新聞現場各種資源的抓取和表現是衡量電視新聞報道水平高低的重要依據。[3]
浙江衛視每年的臺風報道,臺風現場記者與演播室主持人的連線,讓觀眾通過演播室領略到記者在現場的感受,拉近了觀眾與現場之間的距離,給人真實可信的感覺。展示現場,是電視不同于其他媒體的特有的表現手法之一。前不久,樂清虹橋發生一起火災,樂清電視臺的記者第一時間趕赴現場,記者現場出鏡現場報道,講述火災發生的時間、地點、現場火情、消防人員和村民的撲救情況等一氣呵成,觀眾看后如同是在現場一樣,真實、零距離?,F場報道的語態能讓新聞更加獨特更加真實,電視新聞報道的現場語言,能讓觀眾感受到語言更個性化,使觀眾通過現場語言感受到來自現場的事實信息。
從新聞播報式到新聞故事化、新聞評論、本土方言的大放異彩,可以說地方電視臺新聞語態的變化隨著時代的變化也在尋找著更合適的報道方式。這幾種播報方式各有各的優點,新聞播報式真實、厚重、權威;新聞故事化能讓人如沐春光、平易近人;電視新聞評論以信息評論的角度切入,能讓觀眾閱讀到更多的信息;現場新聞語態可以讓觀眾感受到現場紀實帶來的魅力。方言新聞,體現地域特色,更能體現貼近性。如今,隨著網絡媒體日益廣泛的影響和對傳統電視媒體的擠壓,電視新聞語態的變化和適應觀眾的需求就顯得尤為重要。電視新聞語態的變化就是要求電視人對觀眾要有主動意識,要求做到態度真誠平和,內容上關心和真實,技巧上是有過程有懸念,效果上力求達到真實感動和有吸引力。對一個地方電視臺來講,采用什么樣的新聞語態呈現給觀眾,是根據新聞特點以及欄目的特點來定位的。
參考文獻
[1]符紹強:《從符號學角度論電視經濟新聞語態創新》,《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08(7):第70頁
[2] [美]斯帕克斯:《媒介效果研究概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第1-第221頁
關鍵詞 電視新聞節目;發展現狀;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G2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3)108-0019-02
隨著互聯網、手機等新媒體的普及,信息的傳播形式越來越多樣化,人們對網絡等新興媒體的依賴漸漸地大于對電視新聞的依賴,這對我國電視新聞節目的發展帶來不少挑戰。電視新聞節目要想更好的發展下去,就必須以積極樂觀的態度面對一切挑戰。在此,本研究對我國電視新聞節目的發展現狀做了初步的分析,并對其未來發展提出相應的策略。
1 我國電視新聞節目簡介
電視新聞節目是一種運用電視表現手段,對新近發生或正在發生的或大或小的新聞事件,或是對當前社會存在的重要問題、現象或思潮,發表意見與建議,表明立場與觀點的新聞性節目樣式。
我國的新聞節目雛形是王韜創辦的《循環日報》,這是我國的第一份以政治為主的報紙,也就是報刊新聞評論。后經過三個階段的發展,演化出了評論類電視新聞節目。頭一階段是在1958年到1980年,這一階段剛開始的階段,我們的電視新聞基本上沒有自己的言論,沒有自己的聲音,稿件來源匱乏,節目形式單一,總體來看,那個階段我國電視新聞節目一直處于非常薄弱的環節。第二階段是在1980年到1993年,此階段處于觀察階段。1980年中央電視臺推出了第一檔評論性新聞欄目《觀察與思考》,從此,我國的自己的電視新聞節目才始見端倪,大體形成了以“本臺評論”、“評論員文章”、“本臺短評”、“篇后話”等依附播出形態與獨立播出形態節目相結合的評論類電視新聞節目體系。第三階段是1993年到今天,經過一番曲折的道路,我國的電視新聞節目終于揚起了自己的旗幟,一系列綜合性新聞欄目的涌現,使我國新聞節目愈來愈豐富。最廣為人知的比如《焦點訪談》欄目,它確立了評論類新聞節目在我國電視屏幕上的旗幟地位。 繼中央電視臺之后,為了加強電視新聞評論工作,和國家廣電部于1995年聯合發文,要求全國省級電視臺成立新聞評論部,此后,我國電視新聞節目發展越來越快,逐漸形成自己的特色。
2 我國電視新聞節目所面臨的挑戰
2.1 當前我國電視新聞節目的地域呈現不均衡狀態
當前隨著理念及技術的演變提高,我國新聞節目在國內國際時政新聞方面的報道較為及時準確,新聞節目報道中的個性特色也日趨成熟。然而,不能忽視的是,我國新聞節目中依然存在一些問題。也表明我們的電視新聞節目的呈現還會有較大成長空間。首先,針對我國電視新聞節目中存在的地域不均衡現象,很多傳媒機構對此問題做過專門的探討研究,并在電視策劃及頻道改版上進行討論與分析,在不同地域、層級的合作中我們發現,各地電視新聞理念與實踐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很大差異。
2.2 網絡資源擠占傳統電視空間
當前網絡的多元化和網絡的海量資源,使得電視新聞的收視率下降,年輕受眾流失成不可逆現實。受網絡獲取信息的便捷及可控性影響,過去被動的守在電視機前的狀態已經不再適合現代人的生活節奏。況且網絡還能為觀眾提供情感表達與釋放的空間。而傳統電視觀眾群體確明顯呈現出老齡化趨勢。
2.3 不正確理念使節目走上彎路
當前,不少地區的電視新聞節目還是有較濃重的宣傳味道,扭曲了電視新聞節目的初衷,使得受眾在心理層面上產生一定程度的排斥及厭惡感。不可否認,當前我國電視新聞肩負著宣傳的重要責任,黨及國家的政令宣導、重大決策的宣傳推廣等,不過于此同時我們應當注意到,在新的觀念不斷產生新的技術突飛猛進的今天,電視新聞必須從單一的政治宣傳中解放出來,以一種更加貼近受眾,更能讓受眾接受的靈活方式進行新聞報道,實現從宣傳向傳播這一初衷的良性轉變。
3 電視新聞節目的優化策略
3.1 改變新聞報道方式
如今很多電視新聞節目的報道方式太過陳舊呆板,時間固定、類型固定、專訪對象固定使電視節目的時效性、傳播性跟網絡或其他國家相比落后了很多。電視新聞節目應該積極汲取網絡傳播的經驗,比如采取增添新聞滾動條目,或新聞彈出框,這樣會使電視新聞的滯后性得到一定的改善。很多大型的門戶網站, 在新聞的采訪方式上也已經有了很大改變,新聞記者可以通過網上采訪、電子郵件、網絡視頻等方式對世界各個角落任一地方的人及事件進行采訪報道,不但節約大量的時間成本,同時也增加了信息傳播報道的時效性。當然,電視新聞節目也可以模仿這種方式,以滿足當前大眾的需要。
3.2 打造精品欄目
現在的電視新聞節目越來越多,很多欄目都有重疊交叉,可謂多而不精。要想使電視新聞節目更好的發展,就要對節目進行“瘦身”,集中力量,集合優勢兵力,打造品牌欄目,增加領頭產品。節目不在多而在于精,在于創造更大的影響力。所以,一旦認定節目的可行性,就要下決心大力扶持,并將趨炎附勢的“贅肉”節目大量刪減。另外,還要完善競爭機制,突顯節目個性。節目改版中,欄目的策劃,一定要突出特色,節目改版只有堅持不斷競爭,并以創新和突出特色為目標,才能達到改版的目的。
3.3增加互動環節
當前,網絡之所以對電視新聞節目造成巨大的沖擊,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網絡給受眾提供了更多的互動方式,便于人們表達自己的立場和觀點,增加了觀眾之間的互動性,得到受眾的喜愛,比如說微博的互動平臺,廣大觀眾就可以根據自己喜好選擇不同的資訊及新聞,這樣的具有個性化的服務正是電視新聞所缺少的。不同的群體對新聞種類的喜好是不同的,必須有方便的選擇方式,觀眾們才能更方便的及時關注自己所好。
4結論
在新聞節目信息快速膨脹的今天,電視新聞節目任然擔任著非常重要的新聞傳播作用,并且在以后相當長的時期內,任然有其存在的意義和價值。電視新聞要不斷地創新、增加自身的特色,才能不被網絡所排擠,當然,電視與網絡不只是簡單的競爭關系,從某種程度上講,兩者相互合作、攜手共進,才能形成依存,更好的滿足新聞觀眾的需求。
參考文獻
[1]楊丹.陳曉妝.論政府與新聞媒體和諧關系的構建[期刊論文]云夢學刊,201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