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22 01:49:0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心理班會總結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班會主題:我的大學
二、活動目的:為了幫助同學們了解大學生活的多樣性,明確大學生活的意義和目的,進一步為自己將來的生活方式做好充分的考慮和選擇。同時增進班級同學之間的了解,加強班級的凝聚力。
三、內容摘要:
本次主題班會共分為四個模塊,“展望大學,明確目標”、“大學生活,豐富多彩”、“珍惜生命,學會感恩”,“融入集體,活出自我”。首先,主持人開場。第一個模塊以ppt形式展出,讓大家學會自我定位和確立目標,并請沈香香同學為大家朗誦汪國真的《熱愛生命》,以此共勉。第二個模塊則以圖片ppt的形式呈現,并搭配主持人的解說,比較簡略。第三個模塊以一小段視頻開始,讓大家正確認識生命中的一切悲傷與不如意,ppt與主持人相配合,讓同學們回憶親情和友情,并以一首范瑋琪的《那些花兒》結束此模塊。第四個模塊則以游戲的形式展開,讓同學在合作中感受到集體的力量,團結的重要性,增強班級的凝聚力。最后請學習委員代替班主任做一下班會總結,主持人宣布班會結束。
四、總結經驗:
1、班委齊心,共同合作。
此次班會由五位班委全權負責,共同合作完成。班長負責申請教室、借相機、采購班會用品;團支書負責主持與修改ppt;學習委員負責板報和采購班會用品以及班會總結;文體委員負責采購班會用品以及組織游戲環節;心理委員負責班會策劃、制作ppt、整理班會成果以及撰寫班會總結。各位班委商討班會流程,積極完成自己分配的任務,互相幫助和提建議,才使得我們的班會在輕松和諧的氛圍下結束。
2、動員大家,共同參與。
此次班會不是僅屬于幾個人,而是全班同學共同的記憶。游戲環節,我們盡量找取適合集體參與的活動,讓每個人都感受游戲的樂趣、集體的強大、團結的重要性,在無形中自然而然地增強班級凝聚力。
3、氣氛溫馨,寓教于樂。
此次班會因班主任沒有到場,便更增加了幾分輕松的氣氛,沒有將班會上成思修課。采購小組采購了足夠的小食品供大家品嘗,并且參與游戲的同學不管輸贏都會不同的獎品。并且我感覺比較好的一點,是我們的游戲選取合理,而且能夠創新。通過傳話游戲,同學們了解到話語的失真性;拷貝不走樣則增強同學們的團隊意識;跨越障礙時,全班人能共同在沒有障礙的情況下指揮一位同學往前走,而沒有被發現,我們的同學真的很棒!
4、主動幫忙,熱情參與。
感謝班長晚上十點為筆者送來帶有照片的相機和內存卡,感謝團支書對ppt的修改和與筆者的相互配合,感謝沈香香同學和劉佳音同學的精彩表演,也感謝每位同學積極參與到游戲中來,讓班會順利進行。
五、吸取教訓:
1、時間分配不合理。
班會前半程進行較快,內容不夠豐滿,而游戲時間過長,這也是事先沒有彩排的緣故。
2、采購的用品無法報銷。
團委工作處要求必須有發票才可以報銷,但采購小組去的采購點不能提供發票,只有收據;并且采購中有食品,所以不給報銷。最后決定,采購費用由班費墊付。
六、活動成效:
通過班次班會,同學們初步認識到大學與高中生活的不同,增強了對大學生活的感悟與了解。同學們彼此之間也更加了解與和諧,班級凝聚力不言而喻。
最后,衷心的祝愿我親愛的小伙伴們,大學生活身心愉快,四班越來越好!
13級4班心理委員:于安冉
XX年10月18日晚我們專業在5教的311成功舉辦了第一次心理班會,主題是“我的大學”,由于這個主題太寬泛,所以在寫策劃書的時候我就準備了3個環節,每個環節都是由一個心理游戲和一段視頻組合成的,都有著相應的指導意義,我的切入點包括:親情、友情、創新、夢想、合作等。這次的班會主要是為了培養同學們一些關于生活學習的重要理念,引導同學們一種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并增進同學間的感情,營造一種溫暖和諧的集體環境。
這次班會之所以能夠順利完成,少不了其他班委的幫助和同學們的積極配合。作為心理委員,由于我是初次主持這樣的班會,所以開始有些緊張,但后來同學們都非常積極的融入這次班會中,我那根緊張的弦也松下來了。在班會過程中,我們氣氛和諧,暢所欲言,講真心話,認真思考,坦誠面對難題,同學們對夢想的見解也是獨到新穎。在“個性名片”中我們看到了富有個性的每個人,在《泡芙小姐的畢業照》中我們回憶起往事舊友,在“用途無限”中我們來了場頭腦風暴,在《只要出發,就會到達》中我們知道了夢想并不奢侈,只要勇敢的邁出第一步,在“心理之聲”中我們懂得了珍惜現在,在《父親》中我們明白了親情珍貴,感恩在即,總之,在小游戲與小視頻的穿插中我們充分的感受到了這次班會的娛樂性和教育性。
本文就高校二級工作站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班會的現實意義、主要思路展開論述,并以“身邊的小幸福———做幸福的使者”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班會的開展為例,進行實踐分析。
關鍵詞:
高校;二級工作站;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班會
一、高校二級工作站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班會的現實意義
近年來,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一直是大眾關注的熱點問題,教育管理部門及各高校對此項工作越來越重視,不少高校成立了院系二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站。二級工作站成員一般由學院的學工干部、輔導員老師組成,主要功能是及時掌握所在院系學生的心理健康動態,并對多數學生進行針對性的發展性輔導,幫助他們面對大學期間可能遭遇的各種困擾。結合大部分高校二級工作站目前建設的實際狀況,本著提升工作實效性的考慮,由二級工作站發起、指導各班級根據需要適時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班會是非常好的一個實踐。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班會是根據學生的特點,結合班級學生某一階段普遍關注的心理問題科學地設計方案、有序地開展活動,真正達到對學生的心理影響,提升其心理品質。
二、高校二級工作站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班會的主要思路
(一)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班會的主要實施過程
1.完善組織機制。
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班會開展需要完善的組織機制,各二級工作站應結合所在院系的學生實際情況,在不同的時間節點要求組織開展此項活動,并將此作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項常規工作落實下去。二級工作站的輔導老師要提供具體指導,并調動各班心理委員及其他班干部具體組織實施,充分發揮學校三級心理健康教育網絡的作用。
2.主題選定。
要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班會,首先就要確定主題。班會主題的選擇不是盲目的,主題選定主要是通過科學的方法,甄選出針對學生在實際學習和生活中急需解決的共性和個性心理問題。應該具體視各班級的實際情況而定,要符合學生的心理訴求和需要,可以結合調查問卷、座談會、平時觀察到的具體問題等方面確定主題,主題既要結合學生生活、學習的實際,以利于充分調動他們的參與度,也要有助于班級團隊的管理。
3.活動方案策劃。
活動方案策劃是以所選定的主題為核心,對班會各個方面、各個環節進行科學的設計。一份主題班會的活動方案策劃應包括班會的目標、具體活動內容、活動形式、活動流程、活動分工及注意事項等。二級工作站的輔導老師需要幫助學生在活動方案策劃中運用并融入相關的心理教育的理論和心理輔導的方法,對學生的策劃方案給予必要的引導。以使班會目標集中、明確;使內容的選擇切合主題;使形式活潑、獨特,利于表現主題;使班會流程設計流暢、科學、合理。
4.活動開展。
活動開展主要就是在班級實現活動方案策劃的過程。在活動開展的過程中,一定要使各環節的活動進行到位,比如一些心理游戲活動開展后一定要進一步挖掘、分享,而不是簡單地完成活動流程,要調動班級同學積極參與,共同領會主題的意義,實現真正的感悟和成長。
5.活動總結、評價。
活動結束后,對活動效果進行總結、評價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偨Y、評價應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教師參與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班會后的感受、點評;另一方面是學生對于活動的評價。教師的點評應該給出具體的有針對性的評價,要客觀,具體、個性,同時也要立足于學生的心理成長。學生的評價更多應體現在學生的參與度、投入度、對班會主題的認識是否有所深化等方面??梢酝ㄟ^觀察學生參與活動的人數,在分享、探索等環節是否積極表達,也可以通過設置針對性的調查問卷了解學生對活動滿意度等措施來得到比較客觀的反饋。
(二)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班會項目實施要求
各二級工作站要使所組織開展的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班會達到預期的目標,在實施過程中就必須遵循一定的要求,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主題明確,針對性強。
每一次班會的主題應當集中、具體。班會的主題一定要來自各班同學學習、情感、人際、生活等方面,是大學生常見的心理困惑和問題,要能結合本班同學的實際,有效解決大學生的心理困惑,促進同學們的相互了解和溝通,使大家體驗到班級的友愛和溫暖,提高大學生各方面的心理素質。
2.內容豐富,受益面廣。
主題班會要通過設計豐富的活動,營造出良好的氛圍,以提高班級學生的主動性和參與性。從對主題的相關認識到實踐體驗,各種內容之間相互關聯,層層遞進,學生參與度不斷提升,互動發酵,影響如漣漪發散。
3.形式多樣,操作性強。
在主題班會中可以適當地穿插心理小游戲、心理情景劇表演、空椅子技術、頭腦風暴及一些簡單的心理小測驗等。心理研究表明:自身參與體驗的活動,印象最深刻,相互影響最大。所以在開展主題班會的過程中一定要通過多種多樣的活動調動學生參與、體驗,鼓勵他們通過活動探索自我。
4.準備充分,提升效果。
“凡事預則立”,要想成功地組織一次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班會,前期充分的準備是非常重要的。從班會前期二級工作站輔導老師關于主題及方案策劃的具體指導,到具體各環節班級心理委員和各班級干部的任務分解、精心準備,都將為班會的成功召開做好鋪墊。
三、高校二級工作站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班會實踐應用舉例
針對目前很多學生沉迷手機,在很多場合都只顧著低頭玩手機,對很多生活中的美好卻視而不見的現象,某學院二級工作站組織2013級某專業開展了以“身邊的小幸福———做幸福的使者”為主題的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班會活動。整個班會用時約1個小時,由七個環節組成,緊緊圍繞主題,環環相扣。通過這次精選主題、科學設計、準備充分、高度參與的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班會活動的開展,使同學們對幸福有了更實際更深刻的認識,很多同學表示愿意收起手機,多抬頭看看世界,愿意用心去體會生活的點點滴滴,學會感受幸福。本次活動取得了很好的成效,達到了既定的目標。
四、結語
二級工作站結合所在院系實際有針對性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班會,并將它作為各學院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種常規化形式和平臺,既能緩解二級工作站成員專業化程度不高的尷尬,也能最大程度地實現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性及連續性,是符合當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實際的理想選擇。當然,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班會活動效果評價的量化、活動的連續性、推廣性等方面仍需繼續深入研究探討。
作者:汪依桃 謝春艷 王金蘭 單位:廣西中醫藥大學學工處
參考文獻:
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班會活動有利于促進中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班級團體為中學生的社會化提供重要環境,在班級團體的人際互動中,中學生逐漸建立認同感、歸屬感和力量感,并且學會規范自己的行為,學會人際交往,積極尋求社會支持,促使心理健康發展。對人格健全的學生來說,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班會活動有助于他們深化對自己的認識,改善人際關系,增強自信,提高適應能力,使自己的潛能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預防心理問題的產生;對人格欠缺的學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班會活動可以幫助他們認識自己的問題,通過與班級同學的互動,減輕癥狀,培養適應能力,增進心理健康。因此,班主任應充分利用班級團體對個人的影響作用,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班會活動。
一、 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班會的基本特點
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班會不是心理學課,不以學習系統的心理學知識為任務,而是從中學生心理發展需要和成長中的問題出發,確定教育主題,開展各種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領悟,改變認知,調整心態,提升心理素質,使潛能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促進心理健康發展。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班會有如下幾個特點。
1.活動性
以學生的活動構成主題班會的基本環節,讓學生在一系列基于他們生活實際的活動與情境中體驗學習,從而獲得成長必需的經驗。
2.主體性
學生是活動的主體,學生在主題班會過程中主動參與、自主活動、自我領悟,充分發揮主動性、自覺性、創造性與想象力,主動支配和調節自己。
3.體驗性
主題班會活動是每個學生自我探索、自我了解、自我更新的歷程,在參與活動的實踐中,獲得心理體驗與感悟,并將自己的體驗與感悟與其他同學進行探討、分享,彼此給予反饋、鼓勵和建議。
4.互動性
在主題班會活動中,班級里每個學生認知的改變、情感的遷移、新行為的建立和強化,都依賴于班級同學間的交流和互動?;拥那疤崾菂⑴c,班主任應積極鼓勵學生發言,讓每一個學生都有話說,讓每一個學生都想說話。
5.和諧性
主題班會活動是師生真情的流露、心靈的交融,因此,班主任要轉換角色,努力營造一種平等、和諧的班級心理氣氛。
6.趣味性
主題班會活動要從情境體驗開始,引發學生的情感共鳴,因此,主題班會的活動設計應盡可能生動有趣,易為學生接受。
二、 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班會的構建
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班會的模式由主題班會的目標、主題、活動內容、活動方法、活動流程與活動評價等構成。
1.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班會的目標
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班會的總目標是提高中學生的心理素質,充分開發其潛能,培養學生樂觀、向上的心理品質,促進人格健康發展。在每次主題班會活動中,有其具體的班會目標。
在目標的設計上,班主任應考慮如下問題:
(1)目標設立應強調發展性與教育性,而非矯正性。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班會的對象是全體學生,是發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因此,主題班會活動的目標應更多地著眼于中學生的發展性目標,從積極的一面來提高中學生的心理品質。如“情緒調節的技術”、“如何學會交往”等。
(2)目標應明確、具體、便于操作。主題班會目標切忌籠統抽象。如“情感教育”,這一目標的表述太大,太模糊,不如改為“愛情與友情”、“如何調節焦慮情緒”等具體目標。目標越具體,就越容易實踐。
(3) 目標應得到學生的認同。班主任在設計班會目標時,首先要熟悉班級學生,了解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特點,以及學生的需要、近期的困惑和熱點問題。他們希望從主題班會活動中學到什么?想解決什么問題?在此基礎上,與學生一起磋商可能形成和達到的目標。
2.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班會的主題
主題班會主題的選擇應根據社會的需要及中學生的年齡特點、成長的需求,要富有趣味性、時代性和啟迪性。
班主任在設計主題時應考慮三個方面:
(1)根據社會對中學生提出的心理發展任務確定主題。人生的各個階段都有其相應的發展任務,中學生在成長過程中要解決一系列發展中的問題或人生課題。如獲得自主性、勤奮感,建立自我同一性。
(2)根據中學生心理發展和成長中遇到的共性問題確定主題,如青春期的性心理問題。
(3)根據當前本班學生最需要解決的普遍問題確定主題。如班級學生發生矛盾沖突,出現幫派小群體,急需解決人際交往問題。主題可以是“友誼地久天長――同伴交往”。
在主題的表述上要注意盡可能地清晰、簡潔、精練、貼切,用學生的口氣和語氣,讓學生一看到主題就感興趣。如“我是誰”、“認識你真好”?;蛘卟捎酶睒祟}的方式,如“做自己的朋友――悅納自己”。
主題確立后班主任要對主題進行分析,選擇相應的活動內容。
3.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班會的內容
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班會的內容可以包括入學適應、學習輔導、人格輔導、情緒調節、人際交往、生活和職業指導等方面。主題班會的內容一定要符合中學生不同階段心理發展規律、心理發展特點與心理發展水平,班主任可以根據各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安排不同要求的主題班會活動,同一內容設計對不同年級的學生要有不同的目標層次。
如初中生情緒調節主題班會活動:
初一年級:多彩的世界――情緒的認識
真情的流露――情緒的表達
快樂的天使――情緒的調適
初二年級:感恩的心――親情溝通
少男少女――愛情與友情
初三年級:放飛心情――學會減壓
音樂放松――克服考試焦慮
4.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班會的常用方法
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班會活動的方法很多,有討論法、自陳法、游戲法及角色扮演法等。
(1)討論法。討論是指班級學生圍繞一個共同的話題,發表各自的意見,并聽取他人的意見,互相合作進行深入的探討。通過討論,班級學生明了自己和他人觀點的異同,從多個角度思考問題并作出選擇。在主題班會活動中,學生圍繞一個共同的話題展開討論,不僅能加深同學之間的了解,增進感情,活躍班級氣氛,還有利于構建良好的班級心理環境。常用的討論法有以下幾種:
①小組討論。通常的做法是針對某一問題情境,把全班學生分為6~7人的若干小組,每個學生輪流發言,然后形成小組意見并推出小組代表報告小組意見,其他學生給予補充,最后由班主任總結。
②配對討論。這里指相鄰的兩個學生就某個指定的問題進行討論,得出結論,然后再同相鄰的另一對同學進行商討,形成四個人的意見。依此類推,可以形成更多人的共同意見。這種討論方法的好處是每個學生都有發言機會,有助于形成個人見解。
③辯論式討論:班級學生分成兩組,就一個討論話題分成正反方,意見對立,然后根據自己所在方的立場,與對方辯論。
(2) 自陳法。自陳法是一種很好的自我教育方法,它有兩層含義,一是學生自我陳述,即敘述事情經過和感受,如參加主題班會的體會。自我陳述可以促進同學之間的了解。二是學生自我陳述,即展示自己的特長與成績,如“自我優點轟炸”。自我陳述活動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個展示自我的舞臺,提高自信心,形成積極的自我概念。
(3) 班級團體游戲法。 班級團體游戲法是指以游戲為中介,將學生的內心世界投射出來,進而對其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助人活動。游戲具有虛構性,學生對游戲中的喜笑怒罵都不會太在意,參與者可以摘掉面具放松自己。游戲具有平等性,學生無論平時課堂上學習好壞,只要參與進來,遵守游戲規則,都能夠得到同伴的尊重,取得信任,共同進行經驗分享。游戲具有社會性,游戲的組成是團體形態,因此,也要求班級成員之間協同、合作、配合。在游戲過程中,班級團體會形成大家認可的各種規則、契約,這種不成文的規則、契約,約束和規范著班級學生的活動。共同的目標、規則、契約及互動中產生的感情成為凝聚班級團體的力量。
(4) 角色扮演法。角色扮演法是指用角色表演的方式啟發班級成員認識人際關系以及自我狀況的一種方法。學生通過扮演日常生活情境中的角色,一方面能使他們將平時壓抑的情緒通過表演得以釋放、宣泄,另一方面通過角色扮演學會在人際關系中換位思考,從他人的角度來考慮問題,領悟人際交往的技巧,改善和提高人際交往能力。角色扮演能夠充分地為學生提供情境與體驗的機會。角色扮演有許多的方法,主題班會活動中常用的是心理劇和空椅子表演。
①心理劇。心理劇是通過特殊的戲劇化形式,讓參加者扮演某種角色,借助于某種心理沖突情境下的自發表演,主角的人格結構、人際關系、心理沖突和情緒問題逐漸呈現于舞臺,在班主任的間接干預和同臺參演者的協助下,使心理問題得到解決的一種教育形式。心理劇中,學生將過去或預見的事件帶到現實中來,表演出自身的矛盾沖突,班主任可以鼓勵學生在表演中夸大所有的表情、行為和語言溝通。心理劇強調個人的互動和會心,強調此時此地的內容,具有自發性和創造性,能充分表達情感。
②空椅子表演。讓學生輪換扮演兩個角色,其中一個角色由學生本人扮演,另一個與之打交道的角色用空椅子代替,讓學生練習同想象中的坐在空椅子上的人說話。這種方法適合于社交方面有困難的學生。例如,某個學生在異性同學面前很害羞,難以正常交往,我們就可以用空椅子表演的方法幫助他。具體做法是將兩張椅子面對面放著,讓該生坐在一張椅子上,假設另一張椅子坐的是異性同學。讓該生先表演彼此間曾經有的或可能有的對話,然后坐到對面去,以對方的立場說話。如此重復多次,可使學生了解對方,提高交往技巧。
5.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班會的流程
每一次的主題班會活動,可以簡化為以下程序結構:暖身、互動、分享和結束。暖身相當于體育活動的預熱活動,通常采用一些輕松的活動,以此調動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分享是班會的一個重要環節,通過分享,班級學生可以彼此了解參與班會的經驗與體會、對其他同學的觀察與看法以及自己參與班會后的改變與進步情況等。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班會一定要有一個結束的過程,通常的班會活動,是由班主任發言總結來結束的,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班會要由師生一起參與結束,常用的方法有:
(1)回顧與反思。師生一起回憶班會活動過程,談談心得體會。
(2)計劃與展望。師生一起探討今后的打算,對未來的展望。
(3)祝福與道別。在一個學期的主題班會后,可以采取祝福與道別的結束活動,師生之間、同學之間可以自制一些小禮物互相贈送,彼此道別。
6.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班會時間和地點的選擇
(1)主題班會可以在教室進行,也可以在戶外進行。室內活動場地應寬敞、舒適,桌椅可以隨意擺動。座位的安排可以根據學生人數的多少及活動的形式進行改變。一般來說,座位安排最好是扇形、圓形劇場或大半圓形,使每個學生都能夠與他人面對面地、平等地、自由地、方便地交往,從而產生良好的互動效果。
(2) 主題班會的時間比較靈活,根據主題內容可長可短,一次一節課、兩節課都可以,班主任可以根據班級情況靈活安排。
【關鍵詞】“感恩父母” 心理班會 案例設計 實施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4)01C-0099-02
一、活動背景
目前,在校的高職生大多是高考本科錄取的落榜者。面對殘酷的競爭現實,不少學生感到惘然,看不到希望,對未來的失去信心,表現出來的是消極、萎靡甚至是由無助引發的敵對狀態等。因為這些表現,他們背負上了很多指責,如自我中心,把父母的無私付出、別人的慷慨相助視做理所當然,漠視各種情感、淡漠感恩意識等。然而,筆者通過觀察、調查和訪談發現,絕大部分學生具有很強烈的內心情感,他們重視各種感情,尤其是親情。盡管他們絕大多數不否認自己與家長之間存在不理解、溝通困難等現象,但他們依然將親情排列在“生命中最重要的東西”的首位。
鑒于此,本文試圖以感彩最濃的父母之情為切入點,設計主題為“感恩父母”的心理班會,借助高職學生內心最真實的情感,借“知感恩之理”,讓他們產生充分的情感共鳴,得到責任和生命的力量,以對生命負責的態度應對生活的挑戰。
二、活動定位與目標
該主題班會定位為心理班會。
主題班會是輔導員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徑,它側重解決的是學生的政治傾向、思想傾向、社會傾向及高層次的社會定向等問題。心理班會不同于傳統的主題班會。傳統意義的主題班會,往往內容空洞、教學方法以灌輸為主,阻止或阻礙了學生主自主、理性地思考,使教育無法達到預期效果甚至引起學生逆反心理,起到反作用。而心理班會是將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引入主題班會,根據學生心理特點,使用心理輔導的方法和技術,通過精心設計,實現學生的情感交流和內心體驗,從而實現“知、情、意”的提升。因此,心理班會的內容準備、心理輔導技術的操作是相當關鍵的環節。
本案例以“感恩父母”為主題,目標有四:第一,通過設計隔空的情感交流環節,促進親子間的深層次溝通、理解,深化情感教育;第二,通過相關影像、音頻的呈現,激發學生的感恩之情,讓其學會存感恩之心;第三,在感恩的基礎上,反思自己的行為,思考報恩之責,發掘生命力量,激發其生活的動力,行報恩之事;第四,通過總結、引導,幫助學生在體驗、反思后自我提升,實現感恩思想的升華。
三、活動準備與步驟
該活動需要作以下方面的準備:一是準備班會各環節背景音樂,搜集與親情有關的感人素材,制作PPT;二是搜集家長工作影像,設計家長訪談提綱,做好訪談實錄和剪輯(與家長闡明活動目的,請家長配合保密工作);三是搜集學生在校期間的生活影像;四是設計、繪制 “我說”親情樹;五是制作PPT。
活動步驟如下:第一,播放歌曲《父親》,活動開始,主持人介紹活動背景及活動目的。第二,播放感人PPT《小孩與樹》(背景音樂《假如愛有天意》):PPT講述一棵有求必應的大樹和一個百求不厭的孩子的故事。第三,播放家長們辛勤工作的影像資料(背景音樂《天亮了》)。第四,播放網絡視頻《那一年的我們》:抽煙、喝酒,買名牌……第五,播放網絡視頻《這些年,藏在父親心中的一些話》:視頻上的父親表達著孩子對自己的不理解,但是自己只有一個想法,就是孩子過得好。第六,播放剪輯好的本班家長采訪錄音,問題包括:(1)他(她)在你心目中是個怎樣的孩子;(2)他(她)做過的讓你最高興的事;(3)你計算過在他(她)身上的花費嗎;(4)希望他(她)將來成為什么樣的人。第七,由學生上臺分享自己的感受或者經歷。第八,請學生現場自行錄制一段自己最想對父母說的話,要求學生在班會后給父母撥打電話的時候播放。第九,心理輔導教師做活動總結。第十,播放音樂《燭光里的媽媽》,讓學生思考生命責任,在卡片上寫下此刻的決定以及對自己的祝福,并張貼在“我說”親情樹上。
四、活動分析與思考
班會取得較好效果,源于設計的周密,心理輔導方法和技術的合理選用。
(一)整體設計分析
本研究要解決的靶問題是學生迷茫、無助、喪失信心等方面的心理問題,它借助的是情感的喚醒力量。因此,本班會既是感恩教育,也是生命教育。那么,“感恩教育”和“生命教育”的意義何在,它們的現狀又如何?
一方面,近幾年來,感恩教育已受到廣泛重視,甚至有人呼吁將感恩條款列入《大學生守則》。但必須注意的是,目前普遍存在的刻意強調和強行灌輸的形式,使得感恩教育無法產生預期效果,甚至導致學生情感上的逆反。所以需要強調的是,“感恩”是一種健康的心態,它應該源自內心、出自真心,也就是說,它應該是一個關乎“知、情、意”的問題。
另一方面,隨著校園危機事件的頻發,“生命教育”也已經漸漸受到關注,那么生命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其中之一就是為個體喚醒生命意識,使其充滿生命活力,而“情”在這種喚醒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綜合上述兩方面情況,根據學生心理特點,結合教學經驗及課堂調查結果,本次感恩班會,擬定以“情”而且是學生最看重的“親情”作為問題突破口。班會設計將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激感共鳴,幫助學生以“主動接受”的態度進行反思、獲得感悟,從而實現態度、價值觀的轉變。總的來說,本次班會設計,遵循由“知”(班會步驟1~2)到“情”(班會步驟3~6)再上升到“意”(班會步驟7~10)的過程。
(二)具體實施分析
本次心理班會的開展,主要以人本主義心理學和積極心理學作為理論依據,它講究心理輔導方法、技術的運用。
1.方法。包括:
第一,朋輩心理輔導。根據朋輩心理輔導相關理論,具有相似成長經歷、心理特點的朋友和同伴,相互理解,心理距離近,更容易產生一種共情的心理氛圍。據此,本次班會將主持人設定為學生。在選拔上,選拔依據為主持人必須在班級中具有影響力、親和力,言語上具備感染力。選定人選后,對其進行非言語行為及相關心理輔導技術、技巧的培訓,以便其在班會的過程中充分發揮作用。
第二,音樂心理調適。音樂是一種能夠喚起相應的情緒情感體驗和情感意象的藝術形式。它可以豐富情感,使人產生心理共鳴,進而產生更深刻的感悟。本次班會,應在各個環節中合理、準確地融入音樂,既有學生喜愛的流行歌,比如《父親》、《天亮了》,也有廣泛傳唱的經典老歌,如《燭光里的媽媽》,更不乏持久經典的純音樂,如《假如愛有天意》。歌曲的選擇,不是單純的親情歌曲堆積、拼湊,而要講究貼合主題,“曲”能發揮作為背景音樂的潛移默化的情感暗示作用,而“詞”又能傳遞一種生命的正能量。
第三,閱讀療法。閱讀療法,指的是同學閱讀、學習書籍或相關資料,領悟其中的含義,以到達解決問題或自我成長目的的一種心理治療方法。嚴格來說,本班會并沒有使用而是借鑒了閱讀療法的內涵,選取了一些能對學生心理產生觸動的文字、圖片材料,如圖片故事《小孩與樹》以及詩歌《母親,何以為報?》,通過材料的閱讀,讓學生產生“暗示―投射―升華”的心理過程,從情感共鳴中得到情感的支持。
此外,本班會還運用了個人經驗分享的方法――讓學生在班會結束前談論個人的感受和觀點,使學生通過傾聽別人,反思自我,通過思考,提升自我;采用了布置真實任務的方法,如請學生現場給父母打電話或者錄制一段最想對父母的話、用筆寫下自己的反思及對未來的決定,這些任務,促進學生的情感表露,有助于情感的升華。
2.技術。班會合理運用心理咨詢技術,包括參與性技術傾聽和情感反應,以及影響性技術面質、指導、情感表達、內容表達、自我開放以及影響性概述。
其一“情感表達”、“自我開放”和“ 內容表達”技術。在班會中,主持者充當一個相當關鍵的角色,他要在串詞中善用“內容表達”,準確傳達各種信息,也要善用“情感表達”、“自我開放”等技術。如在看父母影像時,主持人指出“我們經常手機自拍,卻幾乎沒有父母的照片”的問題,表達愧疚,向同學告之自己的情緒,這樣,既能創設平等的氛圍,又能引發同學反思。
其二,“面質”技術。在播放父母訪談錄音,如回答“你希望他成為一個怎樣的人”時,很多父母的回答是:“希望很簡單,就希望他幸??鞓?。”“不需要他成為多么偉大的人,懂得回家就行?!钡鹊?。這實際上與很多同學內心所認定的父母希望很不一致,這個時候可以使用“面質”的技術,幫助學生認識自己的誤解,消除一些壓力,重新審視生命的價值。
其三,“傾聽”、“情感反應”和“指導”、“影響性概述”等技術。盡管教師不是本次班會的主持者,但是他是參與者,因此要善用“傾聽”和“情感反應”,讓學生感受到被尊重和理解;同時,教師還應該完成好“指導者”的角色,在參與過程中,通過觀察發現并總結問題,及時給予指導,因此,教師在班會結束前的“影響性概述”非常必要而重要,它概括活動意義,又指導行為方式,更揭示活動深層次的內涵。但必須注意的是,教師在指導和過程中,需要注意“度”,既要明確具體,也要委婉含蓄。
總之,本次班會結合心理學的相關知識,設計縝密,前期準備充分,并合理運用心理輔導的方法和技術。它的相對成功,給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很大的提示――工作必須真正做到用“心”、動“情”。
【參考文獻】
[1]張騫.感恩教育的解讀與實施[J].當代教育科學,2011(11)
[2]譚志敏,郭亮.心理輔導技術在高校主題班會中的運用及其注意要點[J].中國電力教育,2007(11)
首先,班會課的總結內容,在評價上要表揚的多,批評的少。在學校生活中,學生們有做好人好事的,勞動積極的,也有搞惡作劇,違反班規校紀的。一般情況下,班主任都要通過班會課對學生們的這些日常行為規范進行總結。這時,班主任就要學會盡量多表揚,少批評。學生畢竟是學生,淘氣頑皮,這很正常,需要我們的慢慢引導和教育。但是,學生雖小,他們的自尊心意識卻往往很強。如果我們當著全班學生的面去批評一個學生,那么,他的自尊心就會受到傷害,他就會慢慢地滋生出一種自卑,孤寂,甚至敵對的心理和情緒。因此,對于有問題的學生,班主任可以單獨談心,單獨教育。至于表揚的話,不要說學生,就連作為成人的我們也照樣喜歡別人的鼓勵和肯定。當沐浴著表揚的話語和氛圍的時候,學生們就會生成一種積極向上的心緒和沖動。所以,我們的班會課總結要多表揚,少批評。
其次,班會課的主題確定,在內容上要新穎的多,傳統的少。在以往,為了對學生們進行良好的思想教育。我們經常會把“暢談理想”、“規范行為”等傳統話題做為班會課的主題內容。事實上,這樣的話題教育往往會給學生們一種很空洞、遙不可及的感覺。同時,這樣的話題教育往往也是很失敗的,猶如過眼云煙,不能真正觸及學生們的思想開啟和心理引導。所以,我們在選擇和確定班會課主題內容的時候,盡量要新穎。比如,“學生手機進校園該不該?”,“談談你讀過的一本好書”,“你做過的最漂亮的一件事”等等,這樣的話題都很容易激起學生們的興趣和表達欲望。然后,我們可以抓住適當的教育契機再對學生們進行正確的引導和規范,不需要長篇大論,只需“蜻蜓點水”便可以達成我們的教育目的。因為學生們在相互爭辯和表達的過程中,就已經開始了對自己思想意識的更新和優化。所以,借助新穎的班會主題對學生們進行思想教育更容易達成一種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最后,班會課的開展方式,在話語上要學生說的多,老師說的少。在教學課堂上,老師們都改變了過去“一言堂”或“滿堂灌”的教學方式,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了學生。而在班會課上,卻很少有班主任能主動放權給學生,讓學生們盡情地表達他們的思想和感知。也就是說,我們的班會課依然停留在傳統的過去,存在著很大的弊端。正是由于學生們或缺了必需的話語權,正是由于師生間或缺了必要的交流與溝通,學生們的一些合理的想法和觀點才得不到老師的理解與支持,師生間的思想代溝才變得越來越大。在班會課上,我們只有激活學生們的表達意識,讓他們展開激烈的討論,我們才能真正觀測到學生們的所思所想,我們才能制定有效的教育策略,我們的教育目標才能真正實現。因此,在班會課上,我們要倡導學生多說,鼓勵學生多說。
【關鍵詞】中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班會;心理健康
前言
按國家教育部門要在中小學生中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許多學校開始探索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班會成為學校加強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陣地。心理健康主題班針對學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問題設置主題,由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一種主題班會的形式,是對學生進行心里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徑。
1.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班會的重要作用
心理教育主題班會是班主任以心理健康教育為主題召開的班會。主題班會通過心理教育的形式上展現,在主題班會上,班主任把握主題班會的重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實現雙方互動,共同分享心理學知識,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F在的中學生大部分是00后,心理承受能力較低,存在很多心理隱患,通過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班會的召開可以促進中學生的心理健康,幫助中學生學習心理知識,主動掌握專業技能,提高學習水平。
2.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班會的設計
2.1深入了解學生心理隱患,選定的主題
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班會主題的選取一定要有針對性,要貼近社會實際,要貼近學生的生活,這樣才能達到預期效果,使學生愿意參與,參與后又能收獲知識。因此,在開主題班會前必須做充分的調查準備工作,要了解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
我們要明白, 只有引起學生共鳴的心理問題或心理熱點才能吸引學生,才能吸引和激發學生用心投入,只有依據學生的心理需求設計的主題才具有時代性和啟迪性, 才能真正達到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班會的預期目標。
2.2周密設計,便于操作
心理教育主題班會的成功與否除了主題要選準,關鍵還要有周密的設計。班主任作為這場主題班會的籌劃者,要認真研究,做出詳細設計方案。
(1)背景設計
背景設計應以簡潔、舒適、溫馨和適用為主要特征,讓學生在主題班會上有輕松、優美愉悅的感覺,不能讓學生產生拘束感和緊張感。布局的材料可以因地制宜,甚至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制作;座位不用傳統的座位編排方式,而采用圓形的編排方式,讓學生教師之間產生親和感。
(2)過程設計
過程一定要有條理性、懸念性,步步啟人心扉,在全體學生中產生共鳴,讓中學生們能用心去感受。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班會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因此,在整個教育環境中,要讓學生保持高度的參與性。為了讓學生保持高度的參與,班主任則要在班會中提前設計好豐富多彩的活動。
(3)對象設計
學生是主題班會的參與者,也有可能是組織者。因此,主題班會一定要研究學生的特點,如他們的心理特點、知識結構、情感體驗等,這樣的主題班會才可以得到同學們的高度認同。
2.3班主任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班會要充分發揮班主任的主導作用,班主任在確立班會主題時要做深入了解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和學生對知識的接受能力,并且依據主題班會的內容進行明確的分工,發揮學生的主體意識,讓每位學生都能且都樂意參與其中。此外教師應善于根據自己的教育要求和計劃,融入學生的愿望,老師不刻意安排,但也不完全放手,做到心中有數,宏觀把控。
3.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班會的基本形式
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班會確定了主題,制定了方案,接下來就要考慮以何種形式來呈現,筆者在長期的教育實踐中總結了以下基本形式。
3.1專題講座式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班會
它是一種比較正式,場面比較大的主題班會,其主要特點是通過講座,向學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識,或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青年學生的心理特點,解決某一普遍性學生心理問題的而開設的專題講座。講座可以安排自己的學校老師,也可以聘請當地專門從事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專家以講課為主。講座結束后,一般還會組織一段時間的師生互動。這種形式的組織和實施方便,適合集中解決學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問題。
3.2實話實說式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班會
中學生都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看法,渴望獨立解決問題和處理問題。但在實踐的過程中往往會有偏差。這時,我們可以圍繞學生處理問題遇到的困難,結合社會熱點問題,仿照中央電視臺的實話實說欄目的形式,鼓勵學生的交流和討論,在學生們共同討論的過程中, 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在不斷的提高。
3.3討論會式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班會
討論式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班會是一種極好的形式,有助于發揮學生集體的力量。教師通過前期工作,找到特定時期學生們常遇到的共性心理困惑,大家共同討論,找到問題的根尤。在這個過程中,班主任老師要起到關鍵的引導作用,指出為什么有困惑,如何解Q困惑,并對學生循序善誘,幫助學生找到討論的話題。
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班會還可以開展很多形式,如學習式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班會,以學習知識,培養能力為主的主題班會;觀看優秀作品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班會,組織學生看一些有意義的文章和影視劇,并組織學生評論,寫讀后感和觀后感;參觀式心理健康教育題班會,帶學生參觀可以引起心理共鳴的地方,利用感性認識提升學生的理性認識,從而提高學生心理素質和思想品德修養。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不同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班會形式。
4.結束語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提高中學生的心理素質,幫助中學生學會如何待人處事,如何處理生活中的人際關系,如何對待人生中的挫折;幫助學生如何更好的了解自己,管理自己。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學校更要注重發揮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班會的重要作用,采用各種靈活多樣的形式,切實讓主題班會起到育人作用,而非流于形式。
【參考文獻】
[1]詹萬生主編.《班級德育,第五冊》.北京市: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1998年版
[2]高妍.《四年級主題班會設計》.小學教學參考(教育管理),2014,(3)
為此,我們從道德品質的基本結構和核心內涵追根溯源,創設了簡單高效的“常態班會課”?,F將其課型結構、內容核心與教育特點簡述如下。
一、常態班會課的四個基本流程與特點
常態班會課的教育是建立在班級管理的全新組織構架上,即全班的每一位同學都有不同的“擔當”,他們既是班級工作的管理者和責任者,也是班級活動的監督者和評價者。因此,常態班會課將過去教師的“管”、“教”轉變為教師引領下的學生自主“管”、“教”。它實現了德育上的學生主體和教師主導,是對班級德育的一次有意義的變革。
常態班會課課型結構表現在它的四個基本流程上,即學生總結、教師評價、故事(案例)講述和教師引領。
“學生總結”可以暴露問題,揚善抑惡,體現及時性和自主性?!皩W生總結”指在學生主持下的全班學生“擔當”的全面總結,它包含“學生總結”中的常規總結和自由發言兩大板塊。這一環節,通過學生的自我管理、自我評價、相互評價,既及時呈現班級近期好人好事和存在的問題,又充分發揮了同輩群體交往的獨特作用,也讓班主任更全面地了解學生的行為表現和價值取向。為班主任開展及時的、有針對性的教育確立方向,為其尋找教育切入點提供依據。
“教師評價”是適度介入,恰當引導,體現“重要他人”的作用。在學生總結的過程中和結尾時,班主任根據總緒情況進行適時評價、及時導向或深化引領,使學生的良好行為表現得以肯定強化,使暴露的問題能開展深入的討論與引領。教師作為學生的“重要他人”進行“社會比較”的作用,可以調整、導向、引領和強化學生的價值判斷和行為取向,使道德認知與道德實踐自然結合,幫助他們有效地解決實際生活中的道德沖突,促進知行合一。讓學生獲得成就感與自我肯定感,是促進他們心理發展的一個重要途徑。
“故事講述”是德育敘事,情景交融,體現體悟性與浸染性?!肮适轮v述”指教師根據學生的總結或班級最近的突出問題來提煉教育點,選擇具有強烈情感作用和引導價值的故事案例,展開入情入理的講述。讓學生通過教師的講述,能實現對舊有經驗的覆蓋與改變,甚至產生自我頓悟與強烈自省。
故事的選擇與講述是故事講述成功的關鍵。故事的選擇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針對j生,應緊扣班級當前教育點;二是鮮活性,應富有時代感、感染力和震撼力。故事的講述必須是聲情并茂,怡情動心。只有這樣的故事,這樣的講述才可能真正實現故事法教育的體悟性和浸染性。
“教師引領”是巧連故事與實際,發揮主體導向,實現教育矯正與強化?!敖處熞I”指在故事的講述中或講述后,緊依故事中的價值要點或價值取向,聯系學生現實表現,教師展開針對性指導和引領,也可以在教師引導下開展學生的討論、辯論等活動,促使學生對原有價值取向的矯正、重構,并強化正確的價值觀。
二、常態班會課的兩大內容核心與功能
1,自主管理,自我教育
“自主管理、自我教育”是常態班會課的首要核心內容。其主要功能如下。
一是全員擔當,培養責任。戈爾曼指出:“情感教育課程的內容著眼于學生的實際生活,看似瑣瑣碎碎,而我們未來的教育正有賴于此?!背B班會課開展之前,需要構建出班級學生全員承擔、明細分工的各種“擔當”組織架構,讓每個學生分擔班級生活和學習管理的工作。這種將班級生活、學瑣碎化的全員管理責任的分攤,使每一位學生在承擔各自項目的持續管理中學會承擔責任。它既實現了“人人有擔當”的班級管理自主化構建,又實現了“處處有責任”的自我教育。
二是相互評價,同輩影響。常態班會課中,對班級近期存在的偶發事件和各類瑣碎問題,開展由學生主持下的“學生總結”活動。讓每個學生都成為評價者和被評價者,在自我表揚和表揚他人、自我批評和提醒他人中發揮同輩群體的獨特影響,弘揚正氣,激勵向上向善,有效地改變了教師傳統“說教”帶來的低效乃至逆反的德育狀態。
三是過程跟蹤,教育及時。學生的價值取向引領與行為習慣培養,需要長期關注,及時評價,有針對性地引領、約束或矯正。我校的常態班會課正是重在“跟蹤過程”,注重“及時針對”的教育行為。為此,我們在小學、初中到高中不同學段分別設置了每周1~3節的班會課,保持對班級學生日常行為的密切跟蹤,常態化教育。通過學生的自主管理和自我教育,及時呈現問題,通過教師“重要他人”的作用發揮,及時引導強化,使中小學的德育更具有針對性和時效性。
2.故事(案例)法教育
一是精選故事(案例),以情載理,應對逆反。在常態班會課上,教師應選擇針對性強的鮮活故事(案例),并以聲情并茂、富有感染性的講述,將德育道理轉化為與學生情感交融下的心靈體驗,極大地增強了德育的可接受性。這遠比單純的說理和粗暴的教化要有效,更容易為處于青春逆反期的學生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