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7-21 15:57:1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中西文化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 /中西文化 東方 西方 中國 對比研究 自然觀
西人崇拜自然,摹仿自然;國人親近自然,融入自然。西人征服自然,為己所用;國人順應自然,樂天知命。西人畢肖自然,賦予神性;國人體味自然,涵養人性。
一、 中西文化比較
東西方文化從思想根源到意識形態,存在著很大區別。
對待自然
中:有生命的 熱愛贊美 順從軟弱
西:無生命的 厭煩敵視 抗爭強勢
易卜辭說“天地之大德曰”,視自然為有生命的機體,而生命都體現出曲線式的律動,不是冷冰冰的幾何形的點、線、面、體,而是高級的生命活動——感情,所以有這樣的說法:“清,水之美者”;“情,心之美者”;“晴,日之美者”。情的本質——關心、顧念、珍惜。中國人對自然是熱愛與贊美的,但同時也又軟弱順從的一面。
西方視自然為無生命的物質,在中世紀之前,基督教是禁止游山玩水的,他們更多看到的是自然狂暴、危險的一面,“他們對于野蠻感到厭煩了,正如我們對文明感到厭煩一樣”(《比利牛斯山游記》)。對自然,西方文化是敵視與反抗的。 “不許自然有自由,一切都矯揉造作……人對無生命的東西毫無興趣:不承認它們有靈魂和它們自己的美,只把它們當作仆從;或是活動的背景……樹木、水、自然風光,失去它們的野性、拘束和荒僻的外貌” 法國藝術理論家丹納這樣評價西方人的自然觀。
大禹治水和諾亞方舟
諾亞方舟:激進、躍動、分析、躁動和遐思、陽剛之美、一分為二,同中求異。
大禹治水:穩健、嫻靜、綜合、淡泊明志/寧靜致遠、陰柔之美、合二為一,異中求同。
諾亞方舟和大禹治水體現了中西文化的核心——激進和穩健、躍動和嫻靜、分析和綜合的差異。面對人類的“罪惡”,上帝采取的方式是毀滅人類。這種突破原有平衡取得新的躍進和突變,是西方文化的突出特征。因而在哲學上表現為充滿躁動和遐思,在文學上對騎士精神進行歌頌,在藝術上張揚運動精神和陽剛之美。而在思維方式上則表現為片面的掘進,用哲學家的語言就是一分為二,同中求異。而與此相反,面對洪水之災,中國的古先帝們前仆后繼,大禹終于在“堵”和“疏”的矛盾思索中找到了治水方針,并綜合運用當時各種原始的知識和技能而治水成功。這凝聚了東方文化典型的思維特征為綜合,積淀了東方文化的核心為穩健和嫻靜,用哲學家的語言就是合二為一,異中求同。
從大禹治水和諾亞方舟的故事引申到中西世界觀的差異上,從表面上看形成了西方疏散人、東方疏導水的治水思想上的差異,而從深層次看則體現了西方文化講究天賦人權,強調個體本位,張揚主體性,而東方文化更強調禮治,講集體本位和人倫責任的差異。
西方文化在長期的發展中,從古希臘文化的民主思想,到文藝復興發展到極致,色彩濃重地描述著追求獨立人格、個性解放、強調個人主義的畫面。這一方面促使西方文化異軍突起,人才輩出,成績卓著;另一方面也造成了意識形態的混亂,個人主義的無限膨脹,形成了自我表現的個人主義價值觀。
中國自省、自律,從集體本位主義出發的禮治思想和重義輕利的文化觀,形成了中國人謙和、禮讓、重社會責任的優良的民族文化傳統。此外,西方重橫向夫妻關系,東方重縱向血緣相承,也反映了東西方封閉與開放的思想文化特征。
二、中西文化尋旨
試圖通過東西方文化差異,探究其表征語言的不同。
現實與彼岸
孔子對鬼神之事不感興趣,“子不語怪力亂神”之事,“六合之外,存而不論”。論鬼神的目的是為了起到教化人從善的,以現實的行為準則,從善、積德,方能“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就是中國文化的基本內涵,是一種協調的現實精神。西方文化主要是以基督教文化為主,它是一種超越的浪漫精神。它不斷地超越現實,對六合之外的彼岸更為關注。
人文主義與神本主義
中國人特別是儒家的知識分子對外在的宗教逐漸淡漠,他們更多是注重自己內心的道德自覺,而不是外在的上帝決定論。所以從這個角度講,中國文化比西方文化更具有人文主義的色彩,而不是神本主義。西方的宗教傳統,使神本主義傾向在西方文化中根深蒂固。
內斂于外張
中國文化強調一切從內心做起,“內盛外王,成己成物 ”。西方文化強調一切由外在的上帝決定即上帝決定論。中世紀有一句名言:沒有任何一只麻雀從樹上掉下來,不是出于上帝的特殊意志。西方文化通過希臘文化、到羅馬文化以及基督教文化,是一個超越與外張的過程,是一部侵略與戰爭的歷史。
?智與情
“西方文化重智,東方文化惟情。前者易知,后者難察?!?/p>
西方一切學說之母胎始于哲學,而對哲學的定義就是愛智慧的學問。西方重智,故有近代科學之發達,物質世界之開發,現代化社會之建立。西方哲學對人類精神的討論,也多以理智為結論。
而東方文化重情。魏晉人說“圣人無情,下等人不及情。情之所鐘,正在我輩”。從南亞天竺到中土華夏,再到東土扶桑,在精神世界中都珍重一個情字。
東方宗法,地域社會,乃重一情。西方城邦,自由國家,乃重一智。西方人惟智。但他們也陷入了利己主義的冰水之中。東方惟情。但惟情也造成了解也解不開的裙帶關系。西方人征服自然也破壞了人與自然的平衡,但是現代化的光輝畢竟出現在西方,有差異方有和同。
體認與邏輯
概言之,中國思想領會世界是重體認(或曰體證、感應),西方思想領會世界是重思辨(或曰重邏輯、論證……)《周易·系辭》稱“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這個“感”字最要緊?!案小奔锤袘N鞣剿枷胱蕴K格拉底、柏拉圖之后,邏輯主義壓倒一切。在邏輯主義思路下,感應失去了地位。感應被貶低為“感性”,在得到知識的問題中,是遮蔽理性,導致認識錯誤的原因;在宗教和道德方面,是引人犯罪的原因;哲學只崇尚理性。亞里士多德在探討事物第一原因的過程中,創造出純粹形式和純粹質料的學說。
整體與中心
東方文化強調整體,莊子所謂的「天地與我并生,萬物與我為一以及「道通為一的說法,形成明確的整體論觀點。在中國哲學中,無論儒家或道家,都主張在自然之中彌漫著生生不息的創造力,人應從中汲取以為自己創造活動的根源,這就是從整體論而引發的有機論的概念。在如此的自然觀之下,人的創作須講究「生意盎然,旨在結合天地之間創造不息的生命。
西方文化和意識的核心——西方中心主義的先驗性、獨斷性和霸權性。正如斯賓格勒在考察西方浮士德精神和進化主義時所說的,“這種進化完全是浮士德式的,他展現了我們的意志和目的感……”,這些意志和目的感在浮士德精神是如此根深蒂固以至于成了我們世界表象的先驗形式,而不是世界表象中已發生的一個原則。”這正是西方文化自我中心性的體現。
動與靜
“無我之境,人惟于靜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動之靜時得之。故一優美,一宏壯也?!边@一描述恰好有如中西文化的動靜之別。
我國文化偏重于“求靜”,“我國傳統園林用水,以靜為主,清·許周生筑園杭州,名“鑒止水齋”,命意在此,原出我國哲學思想,體現靜以悟動之辯證觀點?!?相對于西方園林豐富充沛的表現,中國造園家追求的是返樸歸真、淡中求趣以及“山池天然,丹青淡剝,反覺逸趣橫生”(童寯《江南園林志》)
相對于我國“求靜”、“淡中求趣”的文化,西方文化是一種強烈的求動、求變的文化,同時也體現了西方人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與靈活多變的思維模式。
對于自然,中國與西方有著截然不同的態度,不同的自然觀映示著東西方文化的巨大差
異。本文通過對中西文化的深入探源分析及對比研究,試圖尋求東西方不同意識形態的表征語言。
參考文獻:
著作:
《西方的沒落》斯賓格勒(德)
《中西文化比較》徐行言
《人間詞話 》王國維
《當代自然辯證法》曾國屏
文章:
《現代中國“哲學”的困窘:西方強勢話語陰影之下的“文化糾纏”》 黃玉順
《中西自然觀的哲學省思-兼論科技所需的人文精神》沈清松
《中西文化的相遇與沖突》何懷宏
《從教堂到孔子的禮樂之道》
《中國人的自然觀》梁一儒
《西方歷史哲學眼中的中西文明觀》任毅
《中西文化比較視野下的科學世界觀》 周民鋒
面對不同文化差異,面對事實上存在的矛盾,翻譯首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如何對待不同的文化,是偏向一方,以犧牲一方的利益為代價?還是以不偏不依的態度,努力促進溝通與交流?翻譯活動,就其具體操作而言,是不同語言的轉換活動,而就其實質而言,是一項跨文化的交流活動。翻譯活動從一開始出現起,便與各民族之間的各種形式的交流往來結合在一起,沒有交流,就沒有翻譯的必要,沒有翻譯,異語、異質文化之間就不可能有真正的交流。中西文化差異較大,涉及的范圍也很大,不能一一論及。本文就人們熟悉的動物龍狗的翻譯淺談中西文化的差異。
二、龍(dragon)
漢語和英語中都有“龍”的字眼。但在漢語中,龍(Chi-nesedragon)多用于好的意思,如龍飛鳳舞(氣勢雄壯奔放),龍鳳成祥(吉祥如意),龍騰虎躍(威武雄壯,意氣昂揚),等等。在中國,有關龍的文化可謂淵源流長。在中國古代傳說中,龍是一種會飛、會走、會游泳、可隱可現、能興云降雨的神奇動物,常被引申為“珍異”、“高貴”、“吉祥”的象征。在中國幾千年的封建社會中,皇帝就是“龍”的化身,謂之“真龍天子”,其后代就是“龍子龍孫”。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漢語也沉淀出了龍王或龍公(神話中統領水域掌管興云降雨的龍神)。龍顏、龍慶、龍宮(豪華住宅)、龍袍及至龍頭(關鍵人或事)等許多與“龍”有關的吉祥話或敬語;甚至有許多帶“龍”字的地名、物品名(食物、藥品)等,如:龍亭(河南開封)、龍華寺(上海龍華)、龍興寺(安徽鳳陽)、龍虎山(江西貴溪)、龍門石窟(河南洛陽)、龍江瑪瑙(黑龍江?。?、龍虎會(廣東名菜)、龍井(優質名茶)、龍骨水車(古代水工具)。在人們的生活中,有耍龍燈和賽龍舟等喜慶活動,還有傳統的端午節(Dragon-boatFestival)等等;龍還是中國特有的十二生肖之一,人有龍屬,歲有龍年。這些均來自于古代漢民族對龍的信仰和崇拜?,F在作為炎黃子孫的漢民族常自稱為“龍的傳人”。龍作為中華民族的象征和民族精神的體現已眾所公認。在英語中,“龍”(dragon)是沒有地位的爬行動物,是令人憎恨的象征。因為在西方神話傳說中,龍(dragon)是一只巨大的蜥蜴,長著翅膀和長長的蛇尾,身上有鱗,能從嘴中噴火?!妒ソ洝防锒啻翁岬降哪Ч砣龅⊿atan)是一個與上帝作對的誘惑者、考驗者和反叛者的形象,它就被稱為greatdragon或olddragon。因此在西方人的心目中dragon(龍)總是代表邪惡、恐怖。如果描寫一個尊貴、善良、忠誠絕不用dragon。因為:Ifyoucallawomanadragon,youmeanthatsheisfierceandunpleasant(.如果你把她叫作龍,那么你的意思是指她兇狠,讓人討厭。)
三、狗(dog)
漢語和英語“狗”的含義大不一樣。在中國,由于狗的聽覺、嗅覺都很靈敏,主要被當作看家護院的家畜豢養,因此就被用來比喻供使役、助人作惡的人,如:狗腿子(幫兇,走狗);狗崽子(遭唾棄之人的子女);狗血噴頭(罵得淋漓盡致,非常厲害);狗急跳墻(走頭無路時不擇手段);狗頭軍師(為壞人出謀劃策的人);雞鳴狗盜(卑下而不足道的技能或本領);雞犬不留(殺戮殘酷);雞犬不寧(騷擾十分厲害);狼心狗肺(貪婪、狠毒)等等。在英語中dog這個詞有時含有貶義,用來指層次不高的人或物,如;Thiscountryisgoingtothedogs(.這個國家糟糕得快完了。)然而,在西方,人們通常將狗作為寵物來養。狗被稱為人類最好的朋友,是人忠誠的伴侶動物。因此西方人從不吃狗肉,對其他民族食狗肉的行為感到不解與反感。正是基于這種文化底蘊,英語語言中這個詞或與之有關的各種說法多含褒義,或是含中性意義,如;topdog(最重要的人物),luckydog(幸運兒);lovemelovemydog(.愛屋及烏);Heworkedlikeadog.(他干得十分賣勁);Itrainscatsanddogs.(天降傾盆大雨)。另外,dog有時用來指人(意為guy或fellow),如dirtydog(壞蛋);handsomedog(美男子)。還可以表示一種親切得關系,如:Youluckydog(.你這個家伙真走運);Whatalazydogheis(.他這個家伙真懶)……這些話不僅沒有任何侮辱、貶低他人的含義,相反聽起來讓人有種親昵的感覺。
關鍵詞:中西文化;文化碰撞;文化融合
中圖分類號:F26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24-0058-02
由于現代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尤其是微電子通訊網絡的發展,不同社會、文化以及不同地區的人們產生了相互交往的強烈欲望,全球性的交往已經形成。人們正面臨著全新的國際生活。這種新生活無論從心理學、社會學和語言學的角度來看,都是各種文化交織多變的產物。不同社會和文化相互交往已是不可回避的現實[1]。在中西方國家的人們相互交往時,會發生不同程度的文化碰撞,主要表現為價值觀念的差異。在中西文化差異日益凸現的今天,中西文化的融合更為重要。我們要正確看待中西文化的碰撞,自覺地融合與發展文化,傳承和創新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使中國的文化真正融入世界的文化。
一、文化的理解
根據Goodenough的觀點,文化是“由人們為了使自己的活動方式被社會的其他成員所接受,所必須知曉和相信的一切組成。作為人們不得不學習的一種有別于生物遺傳的東西,文化必須由學習的終端產品即知識組成”[2]。
筆者認為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是人們通過他們的創造活動而形成的產物,是相對于自然而產生的。文化也是一種歷史現象,它是社會歷史的積淀物,每一代人都繼承原有的文化,同時又在不斷地揚棄和創新原有的文化,對社會文化的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文化具有民族性,文化的內容通過民族形成的表現映射出鮮明的民族色彩。文化的范疇包括三個層次:(1)物質文化,它是通過人們制作的各種實物產品表現出來的,包括建筑、服飾、食品、工具等。(2)制度、風俗文化,它是通過人們共同遵守的社會規范和行為準則表現出來的,包括制度、法規、風俗習慣等。(3)精神文化,它是通過人們思維活動所形成的方式和產品表現出來的,包括價值觀念、思維方式、道德情操、、哲學、科學、文學藝術等方面。
二、中西文化的碰撞
在跨文化交際中,由于中西文化在價值觀念存在著差異,導致文化碰撞與沖突,價值觀念的碰撞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強調整體和推崇自我的碰撞
中國文化中表現出的整體主義思想,是以國家、民族、社會整體利益為中心,個人利益依附并服從于整體利益,在必要時,甚至可以犧牲個人利益。一切個人利益只有在滿足并實現整體利益的前提下才能滿足自己的價值?!跋忍煜轮畱n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不僅體現了整體利益至上的精神,而且體現了中華民族團結奮斗的民族精神。在整體主義思想影響下,他人取向是一種延伸,表現在:中國人交往時,總是先考慮別人對自己的看法,總是要顧及到自己的面子,言行上養成對他人說好話的習慣,有時還會說假話,造成言行不一,表里不一。
作為整體主義的對立面,個人主義強調以自我為中心,社會是達到個人生存目的的手段。個人主義強調個人的尊嚴與權利,平等與自由,個人不受國家和集體的干涉與限制。個人主義強調自我是實現價值的主體。個人主義使得西方人追求個人享受、自由發展、崇尚競爭、滿足個人意志,在不影響他人利益的前提下,使得個人利益最大化。但是西方人崇尚的個人主義也有其弊端的表現。人們容易把個人主義異化為謀取功利的工具,轉變為利己主義,把個人利益視為人生唯一目標而扭曲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二)求穩定與求變化的碰撞
在儒家思想影響下,中國人的生活追求穩定,在穩定中求發展,在穩定中求進步。統一和穩定是中國社會發展的重要保證,也是家庭、家族和睦的保證。扎根于中國人心靈深處的觀念是“國不能不穩”,“家不能不和”?!鞍簿訕窐I”被中國人當作永恒的幸福。由此,中國幾千年來的文化得以延續,并保存完整。
西方人,尤其是美國人追求變化,這種變化表現出打破常規、不斷創新的精神。他們打破家庭、經濟、教育,乃至個人能力的束縛,永不停息地變化,永不停息地創新。對美國人來說,沒有變化、發展、進步、創新,就等于沒有未來。美國人的求變表現在各方面,如職業、社會地位、家庭危機等等。這種求變的民族氣質正是美國發展的基本動力之所在。
(三)過去取向與未來取向的碰撞
中國是過去取向的國家,它注重祖先的傳統,中國人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做事循規蹈矩、追根溯源。在時間觀念上,中國是圓式時間觀,這意味著時間的變化與自然相協調,時間以其自身運動的永恒周期性圓弧式運動,如晝夜的更替、季節的往復、植物的生長周期等都有周而復始的周期性循環運動。中國人對時間的使用采用多向記時制,即時間被看作是分散的,可以在同一時間內做不同的事情。所以中國人使用時間比較靈活,隨意性強,時間顯得十分充裕,生活節奏慢。其消極之處在于中國人缺乏時間意識,辦事效率較低。
西方社會尤其是美國是以未來取向的國家,它注重未來,不斷地為未來制訂計劃,喜歡革新與變化,很少注重過去的傳統與習慣。在時間觀念上,美國是線式時間觀,這意味著時間是一種線性的單向運動,如果美國人回歸過去就如同走向“原罪”,因此只有經過個人的奮斗努力,未來才會更加幸福,死后才會升入天堂。美國人對時間的使用采用單向記時制,即時間被看作是有始有終的一條線,所以美國人特別珍惜時間,時時刻刻有一種時間緊缺的意識,做事情時間觀念強,講究效率。其消極之處在于美國人不重視過去的經驗,在某種程度上會成為“時間的奴隸”。
三、中西文化的融合
中西文化在價值觀念上的差異,必然導致跨文化交際中,中西文化的碰撞與沖突。為了保證中西方文化的順利交流,就要進行文化融合,即各民族文化通過互滲、互補,使文化主體通過對多元文化的批判、選擇、吸納,轉變為人類共享的文化資源,在中西方文化融合過程中應遵循以下原則:
(一)樹立主體文化意識
在中西文化融合過程中,努力維護本民族文化的主體特色,堅持本民族文化應有的主體地位。在學習與借鑒西方文化過程中,不能無視本民族文化的主體性和現實需求。我們要堅信社會主義文化的全球化必然取代資本主義文化的全球化。同時我們要大力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在與西方文化主體合作中,樹立中國文化的國際形象,展現中國文化的民族特色,促進文化全球化體系的建設。
(二)堅持主體文化的開放性
在中西文化交流頻繁的趨勢下,中國文化要走向世界,必須堅持民族文化的開放性,即理解、包容西方各民族的文化,大膽吸取借鑒科學、健康、有益的西方各民族文化,堅決抵制和摒棄不利于社會主義文化的各種因素,同時提高警惕,加強防范西方各民族文化的加劇滲透,防止本民族愛國主義思想受到動搖和打擊,堅決阻止文化殖民化的傾向。
(三)堅持的思想
透過各民族多樣性文化的表面,我們可以發現人類對真、善、美、假、惡、丑等標準的判斷具有普遍性。中西文化交際越深入,各民族存在的共同思想認識就越多,這是進行全球文化融合的前提條件。求同,就是在尋求各民族人民共同的經濟、政治、文化利益基礎之上,努力尋求各民族文化共有的價值觀。存異,就是要尊重各民族的文化價值觀的差異性和多樣性。的結果使中西方各民族文化多元并存。
(四)堅持文化創新
在中西文化融合過程中,創新是最重要的原則。創新是一個國家進步的靈魂,是一個民族興旺發展的動力。我們在進行中西文化融合過程中,從本民族的實際需求出發,在保持本民族特有的傳統文化基礎上,充分發揚本民族文化的主體意識,充分吸收其他各民族文化中的精髓,要堅持文化創新,建立體現時代特點又具有民族特色的創新文化。
隨著中西文化交往空間進一步地擴大,中西價值觀念的差異引起的文化碰撞日益凸現,而文化全球化是世界文化發展的必然趨勢。我們要以正確的眼光和心態審視中西文化,實現中西各民族文化的融合與發展。同時,發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吸取借鑒西方各民族文化的精華,不斷創新文化內容與形式,真正地使中國民族文化融入并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
參考文獻:
跨文化交際,簡而言之,就是在不同文化系統背景下,對同一事物所產生的認知行為。在世界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國文化也逐漸趨于融合,國家交際事務增多,這樣就會涉及兩種或者兩種以上的語言文化交流和溝通。而文化受到地域條件、物質條件以及社會歷史環境的影響,所表現出來的差異性十分明顯,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語言差異常常會影響人們交流和溝通,為了能夠讓人們在跨文化背景下實現無障礙交際,研究中西文化差異是非常必要的。本文針對這個問題進行幾點分析。
關鍵詞:
跨文化交際中西文化差異探究
社會發展與演變,其最主要的構成因素之一就是文化,文化在無形中連接每個社會個體,對社會生活以及整體秩序發揮著維系、協調的作用。在人類社會進入了21世紀之后,經濟全球化帶動了文化全球化,不同民族以及不同宗教之間產生頻繁碰撞,在這個不斷碰撞的過程中,更多的外國文化元素會涌入我們的生活,也會在不同程度上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為了避免文化沖突的發生,跨文化交際下中西文化的研究工作必須要深入下去,改進跨文化交流顯得日趨重要。
一、跨文化交際中的中西文化差異分析
(一)時間觀念
跨文化背景下,中西文化的差異中最明顯的就是時間概念。首先,從西方國家來看,人們對時間的觀念表示十分精準,遵守時間被視為一種美德,相反,不遵守時間的人,是會被唾棄的,他們跨文化交際中的中西文化差異探究蔡婷婷對時間的看重,遠遠高于中國。這與西方國家快節奏的生活方式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中國人對時間概念很模糊,這種差異在中西國家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處處可見,比如約會或者是朋友相見,西方人都會提前將事情安排妥當,并且會提前通知朋友,并按時赴約。同時西方人在拜訪之前,會告之對方拜訪的目的,約會的時間以及地點都會商量好,這些內容一旦定好,基本不會改變。但是中國人在這個方面不會做這些復雜的處理,中國是多向時間習慣的民族,在時間觀念上比較模糊,也比較隨意。拜訪朋友或者約會,時間一般不會規定到幾點幾分,提前準備也比較簡單,一般來說,都是在一個時間段,而不是一個時間點。這個方面的顯著差異,使得中西方國家的人們相處起來十分不適應,西方人會認為中國人不守時,甚至是品德有問題,而中國人會認為西方人過于刻板,做事不夠靈活。
(二)客套語
儒家思想是我國的核心文化系統,從古至今儒家文化深深影響著中國人的行為和思想,因此,中國人崇尚“天人合一”的哲學理念,懂得謙卑,習慣于貶低自己,并認為這是尊重別人的表現,并且中國人遵循上下有序,尊卑有別的準則。在中國語言體系中,包含了大量表示謙卑、恭敬的詞語,中國人與長輩交談會使用敬語,比如“您、先生”等,否則會被認為是不懂禮節,沒有禮貌,沒有教養。而自己受到表揚和稱贊的時候,則要回以“不好意思、哪里、不敢當”等禮貌性用語,在寫作或者是發表學術類論文的時候,總是會使用“淺析、淺論、偏頗之處”等詞語,這些都表現了中國人骨子里的那種謙卑、謙虛的個性。而西方國家則不同,西方文化中的個人主義是最為突出的特點,他們認為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人與人之間是平等的,沒有貴與賤、高于低之分,每個人的想法都表示了他們的思維,別人是無權干涉的。每個主體都有實現自我愿望以及被尊重的權利,相反,他人的隱私以及權利也是不能侵犯的。“平等”在西方人思想意識里根深蒂固,在他們受到稱贊的時候,會欣然接受,并表示謝謝。一般以“ThankYou”禮貌性回答,但是存在謙卑的含義。他們認為自己好的就是好的,別人贊美也是非常正常的。比如,贊美對方衣著得體好看,他們會欣然接受,但是中國人則會說一些謙虛推辭。這就是中西方在客套話上存在的鮮明差異,
(三)餐飲習俗
餐飲習慣是中西方國家文化中的重要內容。在中國,“人情好客”是傳統美德,中國人喜歡宴請親朋好友,在菜品上也十分講究,他們會盡自己所能為朋友準備最豐盛的食物。主人在宴請客人的時候會提前預定,還常常會說“也沒準備什么”以及“招待不周”等話語,這是中國人固有的“低調、謙虛”思想決定的,在吃飯的過程中,主人往往還會為客人夾菜、倒酒,餐桌上十分熱鬧,在吃飯之后,主人還會詢問來客是否吃飽了,這些都是中國人的宴客之道以及餐飲習俗。在中國,餐桌也往往是交際的平臺以及人情交往的媒介。但是西方國家則不同,他們的飲食習慣非常簡單,宴客的時候,不會將菜品種類和數目作為衡量主人是否好客、是否尊重客人的標準。由于西方人個人意識非常強,在個人隱私方面也十分敏感,因此主人不會主動給客人夾菜,也不會主動敬酒,每人都是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喜歡吃的菜品,氛圍相對輕松、隨意。吃飯過程中不會有人大聲喧嘩。
(四)稱謂用語
稱謂用語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最經常使用的詞匯之一。不同的稱謂用語也體現了民族文化體系的獨特。稱謂用語也是社會意識形態以及社會歷史的一種反射。在中國人與西方人交流的過程中,對西方人的稱謂常常弄不清楚,這主要是由于中國在稱謂上分類非常細,嫡系血親以及旁系血親在稱謂用語上都能體現出來。而西方人在稱謂用語上則不能看出這樣的區別。例如,英文中的“sister”一詞既有中文中“姐姐”又有“妹妹”的意思,如果不聯系交流中的上下語境,中國人很難明白談話所指對象的長幼關系。而西方人看來,姐姐妹妹都一樣,都平等,沒有高低之分。在中國,長幼有序、尊卑有別在稱謂上的體現是非常明顯。從中國人的親屬稱謂上也能夠看出他們的血緣遠近,中國的親屬稱謂體系是以倫理觀念為基礎構建的,非常鮮明地表現出了中國人“集體意識”的生活觀念。但是在西方,親屬稱謂是相對模糊的,他們的稱謂比較寬泛,一般只能夠看出輩分,但是看不出血緣遠近。比如父親血統親屬與母親的血統親屬是平等關系。cousin相當于中國的“堂兄、堂弟、表哥、表弟、堂姐、表妹、表妹”等8個詞語,從這些內容就能看出中西方在稱謂用語上存在顯著差異。
二、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措施
為了能夠更加流暢地進行文化交流,應該具體做到以下幾點:
(一)了解自己,了解異國文化,了解文化差異
在消除跨文化中西交流沖突的過程中,首先要了解自己國家的文化,弄清楚中西方的差異,針對本國文化的核心價值、思維模式以及世界觀等內容進行全面分析和掌握,然后客觀地看待各要素在個人發展中所產生的正負影響。
(二)運用移情,增加交流的靈活性
移情是跨文化視角下,文化交流的常用手段。這是通過自己能力感知對方處境以及情感的方式,通過移情,我們仿佛置身于西方世界中,能夠設身處地地看待西方文化,并通過語言交流了解對方的情感和體驗,減少交流的重復,這是增加理解能力的有效途徑。
(三)承認差異合理性
正如劉易斯所說:“移情是以承認差異為前提。”了解不同文化間的差異性能使我們更準確地理解話語和行為背后的含義。對于不同的文化,我們應該相互尊重,承認差異存在的合理性,容忍并接受不同的意見,善于同各種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合作,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雙向跨文化交流。
(四)提高文化適應能力
要想消除跨文化交際下的矛盾和沖突,更加深入地了解西方文化以及西方人的思維方式是一個有效方法。通過各種信息媒體,比如報紙、網絡等,了解西方人的生活習慣、文化以及習俗,讓自己更加了解西方文化,提高自身的文化適應能力,這樣在交際過程中,就能夠避免很多文化沖突。
作者:蔡婷婷 單位:安康學院外語學院
參考文獻:
[1]鄧海,劉曉慧.文化•語言•外語教學[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14(07).
【摘要】在中西跨文化交際中,文化沖突的事例屢見不鮮,嚴重影響了交往的順利進行,因此我們很有必要找出其深層次的原因,并采取一定的措施來培養跨文化交際的能力,避免文化沖突。
【關鍵詞】跨文化交際、文化差異、文化沖突
隨著中國對外開放程度的逐漸深入,西方社會的人和事物越來越多地走進了我們的視野,在這種情況下,跨國域、跨民族、跨文化的經濟和社會交往將會與日俱增,這就為我們提供了許多與西方人接觸和交往的機會,這對于加深我們的西方社會的理解是一件好事,但這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因為我們所面對的是來自陌生的文化和國家,思維方式、生活習慣和行為方式與我們迥然不同的人,在與之交往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出現文化沖突的現象。
1.中西跨文化交際中經常出現的文化沖突
在中西跨文化交際中會出現的文化沖突有很多種,在這里我們不可能一一敘述,只能列出比較常見的幾種。
1.1隱私方面的沖突
中國人的隱私觀念比較薄弱,認為個人要歸屬于集體,在一起講究團結友愛,互相關心,故而中國人往往很愿意了解別人的酸甜苦辣,對方也愿意坦誠相告。而西方人則非常注重個人隱私,講究個人空間,不愿意向別人過多提及自己的事情,更不愿意讓別人干預。因此在隱私問題上中西雙方經常發生沖突,例如:中國人第一次見面往往會詢問對方的年齡,婚姻狀況,兒女,職業,甚至收入,在中國人的眼里這是一種禮貌,但在西方人眼里則認為這些問題侵犯了他們的隱私。
1.2時間觀方面的沖突
西方人的時間觀和金錢觀是聯系在一起的,時間就是金錢的觀念根深蒂固,所以它們非常珍惜時間,在生活中往往對時間都做了精心的安排和計劃,并養成了按時赴約的好習慣。在西方,要拜訪某人,必須事先通知或約定,并說明拜訪的目的、時間和地點,經商定后方可進行。而中國人則屬于多向時間習慣的國家,在時間的使用上具有很大的隨意性,一般不會像西方人那樣嚴格的按照計劃進行,西方人對此往往感到不適應。
1.3客套語方面的沖突
中國人注重謙虛,在與人交際時,講求“卑己尊人”,把這看作一種美德,這是一種富有中國文化特色的禮貌現象。在別人贊揚我們時,我們往往會自貶一番,以表謙虛有禮。西方國家卻沒有這樣的文化習慣,當他們受到贊揚時,總會很高興地說一聲“Thankyou”表示接受。由于中西文化差異,我們認為西方人過于自信,毫不謙虛;而當西方人聽到中國人這樣否定別人對自己的贊揚或者聽到他們自己否定自己的成就,甚至把自己貶得一文不值時,會感到非常驚訝,認為中國人不誠實。
1.4餐飲習俗方面的沖突
中華民族素有熱情好客的優良傳統。在交際場合和酒席上,熱情的中國人常?;ハ嗑礋熅淳?。中國人宴客,即使美味佳肴擺滿一桌,主人也總習慣講幾句“多多包涵”等客套話。主人有時會用筷子往客人的碗里夾菜,用各種辦法勸客人多吃菜、多喝酒。而在西方國家,人們講求尊重個人權益和個人隱私,所以他們不會做強人所難的事。吃飯的時候,絕不會硬往你碗里夾菜,自己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他們也不會用各種辦法勸客人喝酒,不會非要你喝醉了為止。
2.造成文化沖突現象的原因探究
造成中西文化沖突現象的原因多種多樣,究其根本,就是因為中西雙方有著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歷史背景,必然帶來人們思想、行為等多方面的差異,甚至是沖突,下面我們就來具體看一下有哪些主要的原因。
2.1思維模式存在差異
文化會影響人們對外界事物的看法和認識,不同的國家存在不同的文化,因此在思維模式方面必然存在差異,這一點在東西文化之間表現得尤為明顯。西方文化的思維模式注重邏輯和分析,而東方文化的思維模式則表現出直覺整體性,這一點也是中國傳統文化思維的特征。由于這種傳統文化的影響,中國人往往特別重視直覺,注重認識過程中的經驗和感覺,在交往中也往往以這種經驗和感覺去“以己度人”。與西方人的思維模式相比,中國人的這種思維模式具有明顯的籠統性和模糊性,久而久之,會形成一種思維定勢,可以解釋為識別和簡化對外界事物的分類感知過程。從本質上說,思維定勢往往忽視個體事物的差別,夸大與另外某一社會群體相關的認知態度,常常帶有感彩,并伴有固定的信條。在所有的定勢中,有些定勢是正確的,而有些則是錯誤的,會直接影響跨文化交際,造成交際失誤。
2.2行為規范各不相同
行為規范的具體含義就是指被社會所共同接受的道德標準和行為準則,簡單的說,就是告訴人們該做什么和不該做什么的一種規范。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在交際時,經常出現的一個現象就是套用自身所在社會的行為規范來判定對方行為的合理性,由于雙方的行為規范存在差異,常常會產生誤解、不快甚至更壞的結果。比如說中國人輕拍小孩子的頭部表示一種友好,而在西方國家,這是一種極不尊重小孩子的做法,父母會對此非常憤怒。所以說在跨文化交際中是否能夠正確地識別和運用行為規范是保證跨文化交際順利進行的重要因素。要保障跨文化交際的順利進行,就必須理解對方的行為規范,尤其是什么行為是被禁止的,最好的辦法就是遵循入鄉隨俗的原則。
2.3價值取向不同
人們的交際能力是在社會化的過程中產生的,必然與價值觀念聯系在一起。每一種文化都有自己特有的價值體系,這套體系能夠幫助人們區分美與丑、善良與邪惡,這就是人們的處世哲學、道德標準和行為規范。但是它不能脫離具體的文化而存在,每一種文化的判斷標準是不同的,這種文化認為是好的,另一種文化可能認為不好,但是它們在自己的文化體系內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絕不可以理解為一種價值標準先進,而另一種價值標準落后。以中西文化為例,在中國文化中,人們推崇謙虛知禮,追求隨遇而安,不喜歡爭強好勝,同時社會風氣也往往封殺過于突出的個人,正所謂“行高于眾,人必非之”。在中國文化中,集體取向占據主導地位,追求個人發展被視為是一種嚴重的個人主義,必然會受到譴責。而西方文化則非常崇尚個人主義,“隨遇而安”被看作是缺乏進取精神的表現,是懶惰、無能的同義語,為社會和個人所不取。人本位的思想根植于他們心中,人們崇尚獨立思考,獨立判斷,依靠自己的能力去實現個人利益,并且認為個人利益至高無上。
2.4語用遷移造成影響
人們對遇到的現象、事物和行為的評價和解釋是建立在本身文化的基礎之上的,在跨文化交際中也同樣如此,因此往往會造成交際的障礙,其根源就在于忽略了語用的遷移。文化不同語言的使用規則就會不同,一種文化的標準規范只能在自身中按其特定條件加以解釋,而不能以此為規范來描述另一種文化,否則必然會導致跨文化交際的失敗,其深層原因就在于人們缺乏對社會語言差異的敏感性,會無意識地進行語用遷移,而這種后果有時會很嚴重,甚至會招致巨大經濟損失。我國的羊絨制品在國際上評價頗好,北方某廠曾出口一種“雙羊”牌高檔羊絨被,商標被譯成英文Goats,結果銷路特別不好,原因就在于在英語中goat這個詞除了本意“山羊”外,還有“色鬼”之意。有了這樣的英文商標,無論這種羊絨被的質量有多好,用起來多舒服,那些妙齡女子、家庭主婦也不會愿意把它鋪上床的。
3.英語教學中如何培養跨文化交際能力,避免文化沖突
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在我們與西方的交往過程中,確實存在著很多文化方面的沖突,直接影響到了跨文化交往的效果,為了改變這一狀況,我們極有必要在實際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具體措施如下:
3.1授課教師要轉變觀念
在我國目前的教學體系中,外語教學多半只在課堂上進行,教師起著絕對的主導作用。如果教師只把重點放在語法和詞匯教學上,學生就不可能學會語言的實際運用,也無法獲得跨文化交際的能力。因此,授課的教師必須要轉變自己的觀念,切實認識到文化沖突的危害性和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重要性。同時,教師還要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的綜合文化素質,只有這樣,才能全面把握英語文化知識教育的量與度,以及教學的具體步驟和方法,以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
3.2改進現有的教學方法
一直以來,大學的英語教學側重點都放在了語言知識的傳授上,而忽略了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為了改變這種情況,我們必須改進教學方法,在質和量兩個方面對課堂教學中的文化教學加以控制,并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電影、投影儀、互聯網等)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此外還可以舉辦一些專題講座,以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望,培養出具有較高跨文化交際能力的人才。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改進教學方法時,一定要使新的內容與學生所學的語言知識緊密聯系,并與語言交際實踐緊密結合。
3.3重視非語言交際能力的培養
非語言交際也是一種重要的交際方式,指的是在特定的情景或語境中使用非語言行為交流和理解信息的過程,它們不是真正的語言單位,但在生活和交際中有時候卻能表達出比語言更強烈的含義,一些特定的非語言行為往往代表著特定的含義,在跨文化交際中必須加以重視。中西文化背景下的非語言文化內涵差異非常大。例如,中國人信奉“沉默是金”,認為沉默里含有豐富的信息,甚至“此時無聲勝有聲”,而英語國家的人對此頗感不舒服。西方人交談時,聽者一般都會長時間注視對方的眼神,以示聽者的認真和對說話者的尊重,但是在中國人看來,這是一種不禮貌的行為,因為中國人不習慣于對方長時間地盯著自己看。
3.4引導學生廣泛接觸西方文化材料
在大學里,英語教學的課時非常有限,但學生在課余有充分的可支配時間,因此不能僅僅依靠教師在課堂上的教學來培養跨文化交際能力,教師要引導學生利用課外時間廣泛閱讀西方英語文學作品、報刊雜志和時事評論等材料,從中吸取文化知識,增加文化素養,拓寬西方文化視野,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另外,有外教的學校還應充分發揮外教在西方文化傳播中的作用,他們是活的文化教材,讓學生直接與外教交流,聽外教做報告或講課,其言傳身教會對學生起到一種潛移默化的作用。
【參考文獻】
[1]許果、梅林,文化差異與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吨貞c大學學報》(社科版),2002年第8卷第6期,121-123
[2]顧江禾,東西方文化對比小議?!短匦蜋C械學院學報》,2001年第22卷第4期,279-282
[3]華厚坤,試論跨文化語境下的大學英語教學?!逗邶埥呓萄芯俊?,2003年第6期,153-154
1. 中西文化差異產生的原因
造成中西文化沖突現象的原因多種多樣,究其根本,就是因為中西雙方有著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歷史背景,必然帶來人們思想、行為等多方面的差異,甚至是沖突,下面來看看造成這些差異的原因:
1.1思維模式存在差異
文化會影響人們對外界事物的看法和認識,不同的國家存在不同的文化,因此在思維模式方面必然存在差異,這一點在東西文化之間表現得尤為明顯。由于傳統文化的影響,與西方人的思維模式相比,中國人的思維模式具有明顯的籠統性和模糊性,久而久之,會形成一種思維定勢。在所有的定勢中,有些定勢是正確的,而有些則是錯誤的,會直接影響跨文化交際,造成交際失誤。
1.2行為規范各不相同
行為規范的具體含義就是指被社會所共同接受的道德標準和行為準則,簡單地說,就是告訴人們該做什么和不該做什么的一種規范。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在交際時,經常出現的一個現象就是套用自身所在社會的行為規范來判定對方行為的合理性,由于雙方的行為規范存在差異,常常會產生誤解、不快甚至更壞的結果。比如說中國人輕拍小孩子的頭部表示一種友好,而在西方國家,這是一種極不尊重小孩子的做法,父母會對此非常憤怒。所以說在跨文化交際中是否能夠正確地識別和運用行為規范是保證跨文化交際順利進行的重要因素。要保障跨文化交際的順利進行,就必須理解對方的行為規范,尤其是什么行為是被禁止的,最好的辦法就是遵循入鄉隨俗的原則。
1.3價值取向不同
人們的交際能力是在社會化的過程中產生的,必然與價值觀念聯系在一起。每一種文化都有自己特有的價值體系,每一種文化的判斷標準是不同的。以中西文化為例,在中國文化中,人們推崇謙虛知禮,追求隨遇而安,不喜歡爭強好勝,同時社會風氣也往往封殺過于突出的個人,在中國文化中,集體取向占據主導地位,追求個人發展被視為是一種嚴重的個人主義,必然會受到譴責。而西方文化則非常崇尚個人主義,“隨遇而安”被看作是缺乏進取精神的表現,是懶惰、無能的同義語,為社會和個人所不取。人們崇尚獨立思考,獨立判斷,依靠自己的能力去實現個人利益,并且認為個人利益至高無上。
2. 中西文化差異的具體表現
中國人和西方人在文化上會產生什么樣的差異呢?以下是幾個例子:
例1:一個美國人做完一個演講后回到了她的座位上,她旁邊的美國同事對她說:“你的演講太精彩了!”那位演講者回答道:“是的,我認為我講得不錯,你能喜歡,我很高興?!钡袊藢γ绹葜v者的回答難以認同。
例2:一次,幾個中國人去一位美國人家做客,參觀完房間后,中國客人說:“你們的房間真漂亮!”那位美國主婦聽后十分高興,笑著回答說:“謝謝?!敝袊藢λ幕卮鸶械揭馔?。后來,在餐桌上談話,美國人對中國人翻譯說:“你的英語很流利,很好。”這位中國翻譯紅著臉說:“不,不! 我的英語說得很不好?!敝魅藳]想到她會這樣回答,感到迷惑不解。
例3:一名留學生初次出國,到達美國不久被朋友馬克請去參加一個聚會,他準時到達,卻發現許多人姍姍來遲,穿得也很隨便。在聚會上,只有幾種飲料和一些簡單的食物,但是沒有什么像樣的菜肴。聚會上熟人很少,好不容易見到了他的朋友馬克,非常高興,于是便與他攀談起來,談了大約十來分鐘,馬克說他要和另一個朋友談談,就走開了,這名留學生很失望。聚會的主人把他介紹給另外一個人,然后就再也不管他了。兩個鐘頭后,他借故離開了聚會?;氐郊遥€很餓,只得煮些面條吃,并發誓再也不參加這類聚會了。
例4:再來看看一名外語學院的大學生在對一女性外教打招呼的錯誤中是如何體現出文化差異的。一名外院學生早上騎車去上課,途中遇到學院外教Mary Eyre,學生大聲說道:“Hi, Eyre! ”然后走了,這位外教聽后非常生氣。為什么? 因為這樣的稱呼對西方女性來說是不禮貌的。原因是“Hi”在英語中是非正式的打招呼方式,且單獨稱呼一位西方女性的姓氏是不禮貌的。
通過上述例子,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中西文化之間確實存在差異,處理不好,容易引起交際上的障礙與誤解。這一點應當引起充分的重視。要學好英語,僅僅學好英語語言是不夠的。我們還應該在學好英語語言的基礎上,去了解英語文化及其背景知識,增強文化敏感性,自覺樹立跨文化交際的意識,只有將語言學習與文化學習結合起來,才能相互促進,相得益彰。學習英語的目的是為了使用英語,具備扎實的語言功底并掌握良好的文化背景知識的人,在跨文化交際中的感覺應當是如魚得水,游刃有余。人們常說掌握兩門語言,須掌握兩種文化就是這個道理 。
3. 消除中西文化差異的對策
中西文化的差異主要是人們通過不斷認識和改造自己所處環境而長期形成的。針對自然和社會環境,人們發展了兩種認知:對“自然物”的自然認知和對“社會人”的社會認知。其中,自然認知的內容包括大部分沒有人類主體參與的確定性現象,與自然環境相對穩定的變化特點相對應;社會認知是人對“人”的認知,必須建立在人對“物”認知的基本原理之上。但由于人的行為受多種因素影響,社會認知主要涉及主體間互動所形成的概率關系或不確定性關系,與自然認知存在根本差異③。其確定性要遠低于自然認知,這與社會環境的不確定性變化特點相對應。人們長期處于自己獨特的環境之中,必然側重某些現象的認知和改造,從而形成某種特殊的認知結構,并據此有意無意地建構自己獨特的行為和邏輯規則。反過來,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又不斷做出符合自己文化需要的選擇。比如,西方文化遵從人與自然的主客二元對立的宇宙觀,更加注重主體對自然的改造,偏重發展自然認知———量化細分出事物的單一屬性,對事物間的確定性關系進行比較和推斷,其認知更多表現為線性結構;與此不同,中國文化則倡導天人合一的主客二元依存的宇宙觀,更多注重人對人的改造,偏重發展社會認知———多種屬性捆綁的概率性關系的比較和判斷,其認知更多表現為社會傳遞性中最典型的環性結構??傊?,中西文化線性與環性結構差異可能根源于自然認知與社會認知的本質分野。下面進一步詳述,以更清晰地把握中西文化特點。
(一)線性結構
在關系推理中,當人們面對自然界確定性現象時,常常表現出線性傳遞的推理結構。在形式邏輯框架下,若前提為真,結論也必為真。①假定:A、B和C表示三種事物。A的單一屬性———“長度”大于B,且B大于C,那么大多數人可能做出邏輯推斷:A大于C,該推斷的關系傳遞路線是線性的。②線性結構是一些自然屬性(如身體、樓房等的輕/重、高/低)在確定性情境下的推斷規則。其邏輯的合法性是基于關系推理中比較的屬性(長度)是單一的,而不是多種屬性組合,否則會出現多種非線性結構。對被試而言,根據前提正確推斷A和C的關系,很大程度上依賴于頭腦中儲存著線性結構的認知結構。至此,我們可以推斷:西方文化表現出的線性結構可能根源于該文化中的人們對于自然界確定性現象的認知和文化偏好,具有自然認知的特點。
(二)環性結構
當人們面對多種屬性組合時,事物間的關系則是不確定的,我們很難根據前提判斷A與C的關系。這時,線性規則可能并不成立,而必然出現非線性傳遞的關系結構,這是我們必須面對的現實。③下面以起源于中國民間的社會性游戲———“錘子-剪刀-布”來說明環性認知結構的特點。與“3-2-1”的線性傳遞關系不同,“錘子-剪刀-布”的大小關系是環性傳遞的,這基于兩個原因:一是事物間比較的屬性是多樣的,二是多種屬性的比較導致概率性質的互反關系。比如,布和錘子的比較包含“重量”、“面積”等多種屬性,那么二者的關系就難免包含“布的重量比錘子小”、“面積卻比錘子大”等,這種互反關系代表了中國文化“一物降一物”的互相聯系與制約思想。如果假設:錘子大于剪刀,且剪刀大于布時,那么,布和錘子的關系客觀上存在以下情況:1.可能二者毫無關系;2.可能布大于錘子;3.可能布小于錘子等。具體是哪一種情況,要根據個人經驗和具體社會情境而定,這就是一種不確定的推斷,常被稱為社會傳遞性推理。其中第2種情況為環性結構,因其關系傳遞路線形似圓環得名。環性傳遞的現實意義是:在布和錘子的所有關系中,“面積”這一屬性比較常見或符合情境。那么,布大于錘子為大概率事件。概括地講,該游戲的事物兩兩間都存在互反關系,每一關系都是概率的,這使得“大于”這一關系并無法必然沿著線性路線傳遞。線性路線是一種必然確定關系,只適合諸如3-2-1之類的關系,這是兩事物間僅存在單一屬性(如長度)和單一關系(如3必大于2)的單變量模型,諸如大/小、長/短、輕/重等精確的自然概念。而環性結構的數學形式是多變量模型④,是針對那些擁有多種互反屬性捆綁在一起的諸如愛/恨、勝/負等社會性概念,帶有很大的社會認知特點。綜上所述,人們的日常游戲依賴于人們的深層認知結構,這種結構也廣泛影響著人們的其他心理與行為方式。與西方文化注重精確細分的單一屬性的變量分析截然不同,中國文化更強調各種因素或多種變量捆綁在一起進行整體的直覺把握和頓悟思維,尤其關注事物間互反的兩面性思考。在中國的日常行為和學術思考中,這類現象比比皆是。比如,為人做事講求“內方”,又強調“外圓”;陰陽學說強調相生相克等。這就是中國人的思維法則,重視依存和制約的互反兩面性,因而形成環性結構的認知特點。
二、中國文化環性特點的實證研究及展望
皮亞杰在結構主義的框架下,首先提出線性傳遞問題①,得到國內外心理學家的廣泛研究,這里不再贅述。近年來,非線性特別是環性傳遞問題的研究已經開始。簡要介紹環性結構有關研究,有利于進一步闡明中西文化差異的心理基礎。文獻顯示,針對中西文化線性和環性特點,國內外實證研究幾乎空白,大部分是關于動物和人類的環形結構獲得研究。這可能提供有益的借鑒,需要詳細闡述。
(一)實驗研究
在過去很長時期里,人們堅定不移地相信只有線性傳遞推理才是正確的,而環性結構推理只是我們必須有意識糾正的錯誤。很多人也由此認為,西方文化中盛行的線性傳遞邏輯才是真正符合客觀現實的邏輯,而否定中國文化所遵循的環性思想。這顯然是一種誤解。在現實世界里,人們為了適應復雜環境,能夠在無意識努力的情況下發現生活、生產和實驗任務中隱藏的規則或潛在結構②,并且能夠對復雜關系結構作出恰如其分的反應③,這就是內隱學習。比如,出生幾個月的新生兒就可以內隱獲得復雜的概率性刺激結構和語言結構④。自動內隱地探測環境中的復雜規則是人類認知的基本方面,文化的熏陶可能正基于此。當然,這里并非意指外顯學習對文化的培養不重要,而是強調無意識的內隱學習對文化形成的至關重要性⑤。其實,無論中西,無論人類還是動物,終其一生,都內隱地習得了自己文化環境中的潛在深層結構⑥,其中不但包含線性結構,也必然包含環性結構。因而,中西文化差異并不存在孰是孰非的意味,都有著共同的心理基礎。以往研究表明,人類和動物都存在非線性傳遞的現象⑦⑧。該領域的研究大多使用諸如英文字母、日文或者實物圖形等抽象刺激作為實驗材料,以“非形式邏輯”關系學習的實驗框架為主(見下頁圖1)。比如Sidman和Tailby(1982)⑨的實驗,首先是學習階段,通過刺激-反饋(獎勵或懲罰)模式,訓練被試形成A與B、B與C等刺激間的聯結。接著對未學習過的四種關系(BA、CB、AC和CA)進行測試,檢驗被試能否自動形成這四種關系的聯結。其中,AC聯結是線性傳遞關系形成關鍵;而等價關系CA的聯結是環性結構形成的關鍵(見圖1)。實驗主要目的是:檢驗具有豐富自然性的動物和具有社會性的人類被試能否自動形成等價關系。根據這一范式,其他心理學家對人類、黑猩猩瑏瑠?、鯨魚瑏瑡?和海獅瑏瑢?等動物被試進行實驗。結果發現,人類和動物都能夠習得線性結構。然而,等價關系則只有人類和具有高度社會性的動物(如猴子)才能獲得,低社會性的動物則無法習得,即使讓它外顯地學習,也是如此。綜上所述,等價關系直接關乎環性結構的形成,而研究表明只有人和高社會性動物才能習得。這給我們一個啟示,環性結構可能與社會性程度有關,是社會認知的關鍵特點,與自然認知相區別。畢竟,動物更多面對的是自然界“物”的環境,而人類更多面對社會的、互動的“人”的環境。這一差異給人類和動物提出不同的認知要求。對于中西文化線性和環性差異而言,可以推斷:西方文化重視個體主義,強調個體對自然界的改造;而中國文化重視集體主義,強調對社會和人本身的實踐,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等都是強調群體關系或人際關系的社會性價值取向。中西不同的文化選擇很可能造成了線性和環性認知結構的差異。當然,這里并不是說,西方文化中的人們不具有環性結構的認知能力,而很可能是中西文化被試對線性與環性結構的敏感性或偏好存在差異。其實,只要想到直刺蒼穹的教堂和環抱大地的天壇、直挺挺的芭蕾和彎曲環繞的孔雀舞,就不難看出:在日常生活、建筑和舞蹈等各個方面,兩種文化對線性和環性的不同偏好的確廣泛存在。①
(二)展望
就心理學而言,對中西文化差異進行更深層次的實驗研究,無疑是很有意義的。那么,如何模擬中西文化被試學習各種關系結構偏好情景呢?提供一些線性和環性認知結構有關的研究方法是非常必要的。除了上文闡述的抽象材料和實驗程式之外,筆者認為,如果運用更加生態化的具有概率性質的骰子博弈游戲,將是一種有益嘗試。其合理性如下:首先,復雜概率規則的內隱學習開始研究。比如Hunt和Aslin(2001)提出以概率序列代替確定序列進行內隱研究②,因為概率規則不易外顯,且更接近現實情境。雖然生活中不乏確定性規則(如音樂),但大部分事件都是概率的。其次,生態化的游戲已在心理學研究中廣泛使用,而骰子博弈游戲具有該特點。如Herey和Velani(2010)的研究,要求被試與電腦仿真頭像玩錘子-剪刀-布的博弈游戲③。結果發現,被試在游戲中內隱地利用了對手面部表情的變化規律。最后,從數學變量思想看,離散骰子是一種專門研究互反關系的抽象工具,骰子的面和面上數字可以根據需要任意取值,從而形成各種結構。就科學研究而言,離散骰子是大部分社會性概念的恰當表示工具④。列舉三枚六面骰子:A={3,3,3,6,6,6},B={2,5,5,5,5,5},C={1,4,4,4,7,7}。骰子代表某事物,各面代表事物的各屬性,數字代表屬性的量。在博弈中,骰子間的輸/贏關系是概率的,反映事物間的制約關系。這種設計可以展現包括線性和環性的各種傳遞結構,如上面三枚骰子間的大小關系就是一種環性結構(A>B>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