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2-13 04:29:2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中國咖啡文化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服務品牌;顧客體驗
1 理論回顧
美國著名服務營銷學家Berry通過對14個成熟且表現優異的服務企業進行研究,在與產品品牌建設過程進行比較的基礎上,提出了一個強調客戶服務體驗在品牌創建中具有突出作用的服務品牌建設模型,如下圖所示。
Berry指出,對于產品營銷來說,該企業的品牌主張和外部溝通是品牌資產的主要決定因素。然而,當服務是主要的供給時,盡管企業的品牌主張與外部溝通對品牌知名度有影響,但顧客體驗在品牌內涵與品牌資產形成過程中發揮著關鍵作用。
2 服務品牌與產品品牌的差別
服務品牌與產品品牌的差異主要來源于服務本身的特點。服務具有無形性,這就要求服務提供者將無形服務轉換為具體的利益和完美體驗,而服務品牌作為無形服務的有形標志之一,其建設顯得尤為重要。
服務有不可分性,于服務而言,生產和消費往往同時進行,提供者是服務的一部分,服務提供者與顧客的互動是服務營銷的典型特征,在服務品牌的建立中占有重要地位。
可變性,服務會因其接觸點的不同而表現出不同的服務。服務質量、服務設施、服務價格、周邊環境都成為服務品牌的相關要素,如何統一所有服務有形資源和無形資源形成統一的品牌形象是服務企業面臨的一大挑戰。
服務還具有易逝性,服務不能存儲因而在需求發生變化時,可能出現供求不平衡的現象,這就要求服務企業進行合理的需求與收益管理,謀求需求與服務生產的匹配。
服務不同于產品的上述特征決定服務品牌建設在服務企業競爭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強有力的服務品牌能夠增加顧客對服務的信任感,能夠降低顧客進行服務消費的經濟社會安全等感知風險,保證顧客與員工的持續一致的互動體驗。
3 顧客體驗對服務品牌建設的影響
品牌建設的直接目的是創建品牌資產,以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處于優勢地位,服務過程中的顧客體驗是決定品牌權益的關鍵因素。品牌資產主要由品牌知名度和品牌內涵兩部分構成,品牌認知度直觀的反映顧客識別、記憶品牌的程度,而品牌內涵是對品牌的整體感知,由外部品牌傳播和顧客體驗共同決定,而外部品牌傳播是指口碑等企業不可控的傳播,因此,服務企業品牌建設與培育的重點是顧客體驗。
顧客體驗能夠讓顧客在服務消費的過程產生行為、思想和情感相關的積極品牌聯想和品牌意義,加強顧客對品牌形象的認知,從而影響顧客對品牌的評價,最終達到培育品牌忠誠的目的。星巴克咖啡是增強顧客體驗從而構建品牌形象的典范,星巴克通過優質的服務、優雅舒適的消費環境贏得顧客。
4 基于顧客體驗的服務品牌建設
4.1 戰略性品牌分析
進行戰略性品牌分析是品牌創建的基礎,服務品牌建設首先要對其所面臨的外部環境和內部環境有著明確的認識,使品牌能夠與顧客產生共鳴,與競爭者形成差異并考慮其他利益相關者的訴求。通過對企業自身、顧客、競爭對手、利益相關者、宏觀環境的分析,更好的識別顧客需求,根據顧客不同的需求進行市場細分,提供更具選擇性、目的性、個性化的服務。麥當勞允許全球范圍內的餐廳針對當地的環境和文化推出差別化的產品,其在英國推出了Bacon Roll早餐三明治,在法國推出了優質的M Burger,在中國推出用雞蛋、西紅柿和胡椒做成的火腿麥香酥。
4.2 差別化的顧客體驗
在產品和服務同質化現象嚴重的今天,對服務企業來說,能夠帶給顧客差別化的體驗是在顧客心中形成良好的品牌認知的基礎。星巴克咖啡成功的主要原因在于其為顧客提供良好的消費體驗。其優雅的環境,優質的顧客服務使其成為人們在休閑時刻舒適體驗的不二選擇。星巴克不單是咖啡,咖啡只是一種載體,而星巴克想要通過咖啡這種載體把一種獨特的格調傳遞給顧客,咖啡的消費很大程度上是一種感性的文化層次上的消費,文化溝通需要的就是咖啡店所營造的環境文化能感染顧客,從而帶給顧客一種別樣的體驗。
4.3 明確品牌主張與定位
服務品牌建設需要企業提出明確的品牌主張,與顧客、利益相關者產生情感上、利益上的共鳴,而品牌定位是使品牌區別于其他品牌的優勢之一。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消費者對產品和服務的需求已經從最簡單的物質需求發展到追求獨特而難忘的消費體驗,因此品牌價值也已經從功能價值上升為情感價值、體驗價值。例如不同品牌定位的汽車對于消費者而言就代表不同的體驗,奔馳的定位是尊貴、沃爾沃定位為安全、凱迪拉克高貴奢華、瑪莎拉蒂豪華舒適而奧迪是科技的象征。
4.4 品牌內部化建設
由于服務具有不可分性,服務的生產和消費同時進行,服務提供者即員工在顧客消費過程中與顧客高度接觸,故員工能否以品牌承諾作為自己的行動準則對于形成良好的顧客體驗具有決定性作用。所以在服務品牌建設過程中品牌的內部化就顯的尤為重要。企業通過對內部人員的培訓并且推行相應的激勵政策,可以使其更好的了解和踐行品牌承諾。在品牌內部化上麗思卡爾頓酒店以其為顧客提供高標準化的服務而著名,麗思卡爾頓酒店通過對員工提供完美的培訓和遵循三步驟服務及12條服務準則來履行自己的承諾,在整個公司范圍內注重個惡人服務和職能服務。在其30年的歷史中建立了“We are Ladies and Gentlemen serving Ladies and Gentlemen”這個我們熟知的麗思卡爾頓理念。
4.5 加強品牌傳播
根據Berry的服務品牌創建理論,外部品牌傳播可以深化顧客對服務品牌內涵的理解,從而構建品牌資產,因此加強服務品牌傳播在服務品牌建設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服務品牌在傳播上可以采用多種傳播方法將其品牌價值主張與定位傳遞給目標受眾,因為顧客體驗在顧客之間是互動的,顧客對服務品牌的滿意評價會傳遞給其他目標受眾,從而形成對服務品牌的口碑營銷。在營銷傳播上,星巴克星巴克的廣告費預算為每年 3000萬美元,僅占銷售額的百分之一。星巴克一直堅持不以廣告提升形象的策略,而是保持舒適的環境和一貫優質的服務,以消費者口頭傳播的方式來推動星巴克目標顧客群的擴大和增長。
參考文獻:
[1] 范秀成 顧客體驗驅動的服務品牌建設[期刊論文]-南開管理評論 2001(6):16-20.
[2] 羅惠 服務品牌提升策略研究[期刊論文]-新西部(下半月) 2008(5)
[3] 羅選榮.韓順平 LUO Xuan-rong.HAN Shun-ping 基于顧客體驗的服務品牌接觸點管理[期刊論文]-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13(8)
[4] 盧穎 體驗經濟時代的服務品牌建設[期刊論文]-科學咨詢2008(11)
我一向認為,每一個時代的文明都是多元力量或多元價值競逐的狀態,這種競逐有時激烈、有時寬緩,但是無論如何,每一個時代的文明都不會是單一的色調。在21世紀的今天,我感受到幾股價值/力量正在激烈競逐、拉扯中,而競逐、拉扯的結果,將決定人類下個階段的生命風格,而前述這個多元競逐的格局,正與數位時代的來臨息息相關。
第一,人們透過網絡世界,尤其是各式各樣的社群媒體得以進入更大范圍的生活圈(包括虛擬的生活圈),進行更頻繁的接觸,可是在加入一個更大的社群之后,往往疏離了實際生活中人與人的接觸。第二,數位世界造就了知識的公共性,造福無限,可是這也使得原先需要經費來維持及推進這個公共性的機制產生危機。第三,極輕、極薄、無紙造成不可思議的方便性,但是也根本地挑戰了千年來的書本文化(Book Culture)。
本文所要談到的書的危機,可以分成兩方面。其中一面與前述數位時代的挑戰有關,另一面則是與來自人文學界“自然科學化”的傾向有關。
2012年我讀了Anthony Grafton《書本的危機》(Codex in Crisis),他說:“自印刷術之后,計算機與網絡對閱讀造成的影響,沒有任何科技可匹敵。”我原來期待他能對書本的危機提出一些看法,但是這本小書大多是在講書本、圖書館與讀者的歷史,雖然也觸及網絡及電子書,但對我所關心的如何保衛“書的文化”著墨不多。“書的文化”與計算機及網絡的文化是否一定是彼消我長、你死我活的關系,目前似乎還沒有解答,但人類應努力設法使它們成為互補、伙伴的關系。
倒是第二個現象,我的了解比較親切。2000年我開始擔任臺灣國科會人文處長,我觀察到一個令人驚訝的事實:臺灣的人文社會科學正逐漸從“書的文化”轉變成“論文的文化”。也就是說,在自然科學強大的籠罩之下,人文及社會科學正在模仿自然科學,開始以撰寫單篇論文作為他們最主要的表現研究成績的方式。當時我們采取了一個政策,由人文及社會科學中心每年編800萬新臺幣補助出版有審查的專書。有一次國科會副主委問我們:這個數目夠用嗎?沒想到一年下來,根本花費不到1/5的預算。
人文社會科學領域中“論文文化”的壓倒性勝利,表現為學術界普遍輕視或懷疑書的嚴謹性與貢獻度,并狂熱地追逐SSCI或其他有指針系統的學刊。學者的考績與升等成績表中傾向于把“期刊論文”放在最前面,而把“專書”放在比較次要的地位,或是僅僅當作“參考”。這是18、19世紀以來人文學科所從未經歷過的變化,進一步促成了“書的文化”的萎縮。我知道這個現象在中國大陸還不成問題,可是在全世界大部分地方都已經形成重大的危機。
兩三年前參觀一家報社時,負責人略帶欣喜地宣布“無紙時代”的來臨:將來的報紙不用印出來,極可能是每家墻上掛著一個大型閱讀器,訂閱的人每天會從閱讀器收到報紙,然后在閱讀器上看;當然如果有“好古成癖”者,仍可以自備紙張印出。聽得我膽顫心驚,使我心中幾個美好圖像逐漸模糊:普林斯頓市中心帕瑪廣場上那一尊少年閱報的塑像變得過時;美國有一則電視廣告,一位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是一面喝咖啡、一面把報紙折成許多折的老人,也變成明日黃花。
當然,也有人宣示“無書年代”的來臨,電子書的數量越來越多,而且電子書有無限的方便,一機在手,歷覽千古,不必像我弟弟,為了怕沒書讀,每天背著大量的書來來去去。甚至已有許多人談到,將來圖書館的藏書將“云端化”,則將來連到圖書館借書、看書,似乎可以省去。事實上,西方有些大學已經開始將圖書館改為“學習中心”(Learning Center)。
亞馬遜書店()的崛起則是更早的事了。當我發現可以輕易地透過網絡從美國買到我想要的書時,已經是亞馬遜開店多年后的事了,而且我注意到書店創始人在普林斯頓讀大學部時,幾乎與我同時(我在博士班)。后來,臺北有了博客來書店,不必逛書店也幾乎可以買到任何的書。甚至我們過去所引以為樂的逛古典音樂的唱片或CD店,也慢慢地被iTunes Store或其他線上音樂商店取代。
舌尖上的母校
受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影響,“舌尖體”開始走紅,不僅有“舌尖上的安徽”、“舌尖上的平潭”,網友還紛紛炮制“舌尖上的母校”紀錄片文案。
舌尖上的北大
第一集《元培食單》:介紹從一直到周哈默等歷任校長對伙食的重視及伙食與美育的關系等等,訪談一下伙食處崔主任,講述崔主任在罵聲中堅持辦伙食的心路歷程。
第二集《食堂的錦旗》:介紹學一醬肘子,學五啤酒鴨,新學三雞腿飯、沙茶牛肉飯等同學們喜聞樂見的伙食以及餃子部“豬肉南瓜餡”等有爭議菜品。
第三集《宿舍的秘密》:主要介紹同學們克服用電限制,在宿舍利用電熱杯、電飯煲做菜并把菜譜發到網上的故事,計劃采訪杰出伙食校友張小姍等一批人。
第四集《四大美食》:介紹西門雞翅、華美烤魚、博實包子等傳說中的四大美食。
第五集《食街春秋》:介紹西門、東門、南門外小館子,如作為第七食堂的何賢記等。
第六集《午后時光》:附近咖啡館、茶館,校園小資們的下午茶去處,可以介紹下風靡清華、北大的“奶茶文化”,探討其伙食方面的文化成因。
第七集《月下獨食》:瞧電視、上網時候吃的零嘴、大果粒酸奶、冰激凌,以及伴隨熬夜時光的方便面、茶葉蛋、雞蛋餅、花生仁等等。
第八集《散伙酒飯》:畢業生鬧酒瘋、裸跑校園、以及三國殺等新時代酒令。
燒香
這幾天晚上天氣悶熱,宿舍12點后又沒有電,于是我把涼席鋪到樓道睡。剛躺下就被蚊子編隊圍住,我只好翻箱倒柜找出盤蚊香,點上放在腳底下,安然睡去。
結果又不到一個鐘頭,我被一聲男人的尖叫驚醒,我大怒,只見一人哆哆嗦嗦地說:“你……你……鋪個草席躺樓道里就夠嚇人的了,還燒柱香!”
年齡
我在一家公司實習,第一天去一位男同事問:“妹妹你哪一年的?”大家紛紛說他:“哪有你這樣的,太直白了吧,女孩子的年齡不要隨便打聽?!蹦型骂D了頓,說:“好吧,那妹妹你出生那年開始搞改革開放了嗎?”
開瓶
國慶和同學去學校旁邊的飯館吃飯。人很多,服務員有點忙不過來,菜是上齊了,同學大聲喊服務員:“信不信我用大拇指就能把啤酒打開?”服務員放下手中的事驚奇地說:“不信。”他淡淡地說:“那你還不把瓶起子拿來。”
畢業論文
畢業論文開題,找一位寫相關題目的師兄考資料,只見他電腦里名為“碩士畢業論文”的文件夾里有以下文件:畢業論文.doc,畢業論文改.doc,畢業論文改2.doc,畢業論文改3.doc,畢業論文完成版.doc,畢業論文完成版2.doc,畢業論文最終版.doc,畢業論文最終版2.doc,畢業論文最終版3.doc,畢業論文最最終版.doc,畢業論文最最終版2.doc,畢業論文絕對不改版.doc,畢業論文絕對不改版.2doc,畢業論文絕對不改版3.doc,遺書.doc。
數學系
我們數學系一共10個班。今天與某人偶遇。他對我說:“你也數學系的?你是10班的嗎?”我對他說:“你是9班的嗎?”他對我說:“你是8班的嗎?”我對他說:“你是7班的嗎?”他對我說:“你是6班的嗎?”我對他說:“你是5班的嗎?”他對我說:“你是4班的嗎?”我對他說:“你是3班的嗎?”他對我說:“原來你是2班的啊!”我對他說:“原來你是1班的??!”二人撫掌歡笑。
旁邊傳來對話。“你也中文系的?我是2班的,你呢?”“我是1班的?!?/p>
度假
看見深圳的一位主持人在微博上發在巴黎度假的照片,背景是盧浮宮。結果她的粉絲留言:哇,你又去世界之窗了啊?你們深圳人好幸福啊,時不時就能去一次世界之窗玩。
筆記本
我原來的筆記本太傲嬌了,每次開機時間都是1分30秒以上。今天買了個新本兒,我把兩個本并排放在一起準備轉資料。結果舊筆記本的開機時間破天荒才40秒,一舉擊敗70%的電腦!果然是壓力催人上進?。?/p>
能力
我和幾個朋友合資要開一家公司,為了彰顯公司的實力,特取名“能力”!“能力公司”聽著多霸氣??!興高采烈地從工商局拿回執照,我們幾個傻眼了,只見執照上大大地寫著“能力有限公司”。
春聯
我是我們村唯一的大學生,過年回家,村長讓我寫幅春聯掛村委會門上。村長找來村里最漂亮的兩個姑娘給我磨墨、潤筆、鋪紙,我構思了半天,胸有成竹地寫下了上聯:Hello,下聯:World。
吃面
在食堂吃飯,一不小心一滴沾滿辣椒油的面湯就飛到我的右眼里,頓時眼淚就辣出來了。我用紙巾沾也沒用,于是想著快點吃完回寢室用水沖,就捂著眼睛飛快地扒面,結果一不小心,又一滴油飛到左眼里了!于是路過的人就看到一個雙眼緊閉淚流滿面的女人發泄似地吃著面條……
慶祝
論文答辯完跟同學出去喝酒慶祝,怕女友擔心就沒跟她說。晚上8點,發短信找她聊天,果然她回復在玩解謎游戲讓我自己玩去吧。1點半我特意找了間安靜的廁所打電話過去叮囑她該睡覺了,一切都跟往常一樣。結果第二天她問我:“酒勁下去了沒?”
【關鍵詞】差異;飲食;文化
飲食,在遠古時代以來就在人類的生活中占首要地位,是人們生存的最基本的物質條件。飲食文化作為文化的一部分,在人類歷史的不斷發展中起著巨大的作用?;厥兹祟惿鐣陌l展歷程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飲食文化結構,不同國家的飲食文化已經成為跨文化交流的重要因素。中國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文化大國,悠久和多元的民族文化以及地域風情形成我國豐富多樣的飲食文化特點。西方的飲食文化經過長期的積累和演化形成很多不同地域和文化特點的飲食文化。本文試圖探討中西方飲食文化差異,更好地展現西方飲食文化特點,從而有效的增加跨文化交流的適應能力,推動我國飲食文化特點向全世界各國傳播。
一、中西方飲食文化的差異表現
1、飲食觀念的差異
中國幾千年的文明歷史影響了人們在飲食文化方面對食物口感的重視程度,不僅如此,人們還注重食物的外觀;西方人的飲食都是從營養學的角度出發,重視原料的新鮮程度,以及食物本身所具有的營養價值。所以西方人喜歡生吃蔬菜,例如:蔬菜沙拉或搭配漢堡、三明治等食用。因此,西方人強調飲食對人體的健康是在滿足饑餓感的基礎上能否給人體帶來必須的營養成分。
2、飲食對象的差異
中國人自古以來以米飯或面食作為主食,人們的日常飲食主要以素食為主,蔬菜類菜品占主導地位,肉類和魚類經常在節假日等聚會或筵席時使用?!皳鞣降闹参飳W者調查,中國人吃的菜蔬有600多種。由此可見,在中國人的飲食對象中,像黃瓜、白菜、豆角等綠色蔬菜是首要的選擇目標。在西方國家中,人們的主食以各種形式的面包為主,肉類食物相對而言占有及其西方人在飲食對象這方面與中國截然不同,西方人在這方面就很看重所吃的食物是否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由于肉類食物的營養含量最高,所以,西方人都特別喜歡吃肉食,例如:牛排、豬排、火雞等肉類食物。
3、飲食方式的差異
在中國,中國人的用餐方式一直以來都只有一種形式,就是每個人都圍著圓桌團團而坐,共同享用一桌美食。像這樣的用餐方式通常被人們稱為“合餐制”。合餐制的用餐方式能夠帶給人們一種親切的感受,使人們在輕松的環境中享受美味的菜肴。相對中國而言,“西方流行自助餐,這樣更有利于相互了解。”在西方國家中,無論是在家人之間舉行的聚餐還是商務人士舉行的晚宴等重要用餐儀式,西方人更喜歡用自助餐的形式來享用美味。人們在這種用餐方式下不但有利于自己可以隨意吃到喜愛的食物,還可以讓人們邊用餐邊和不同的人們進行交談,同時也把西方人向往追求自由、強調自我尊重的原則發揮的恰到好處。
二、中西方飲食文化差異的原因
1、飲食風俗的差異
飲食風俗的所包含的范圍非常廣泛,例如:日常食俗、節日食俗等等。日常食俗通常就是我們說的每天的飲食內容。從遠古時代開始中國人就以米和面作為日常生活的主食,菜類以蔬菜類為主要食物,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主要喝酒或喝茶。在節日食俗方面,我國勞動人民將每個節氣都設成相應的節日。在節日這一天,人們會吃相應的食物來慶祝。例如:在正月十五元宵節這一天,人們主要是煮湯圓吃。西方人的日常食俗主要是以三明治和漢堡為主,以牛肉、豬肉等為主要菜類,人們除了喝酒之外,咖啡是必不可少的。西方人的節日食俗相對中國的節日食俗而言,沒有那么講究,在大部分西方人的心中,圣誕節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在人生禮俗方面,西方人的宗教意識比較高,人們會舉行宗教儀式并且舉行盛大的晚餐,例如:烤火雞、烤乳豬等食物來表達對人們的美好祝福,寄托健康、快樂的心愿。
2、氣候環境的差異
中國的地理位置比較突出,總體來說東、西兩部分地區的反差很大。沙漠和草原主要集中在西北部,而東南部主要是臨近海洋。因此中國的氣候環境受地理環境的影響具有很大差異,所以中國人利用這個特點在海邊以魚類、海鮮為主,山區以野果和山珍為主。我們以米、面為主食,根本原因在于我國位于季風氣候區,非常適合植物的生長。由此看來,中國人由于受氣候環境的影響才形成了素食為主的飲食文化。由于西方國家的地理環境主要由陸地與海灣交錯而成,因此西方國家的飲食文化應該是海洋性經濟與內陸經濟相互交融而產生的文化。由于受氣候影響,西方國家十分適合發展畜牧業以及利用開發海洋資源,這也使得他們養成了肉類食物作為主食的飲食文化。
3、的差異
古代中國在最初的時期是沒有本國宗教的,所以我們的宗教意識相對來說不是很強。后來我國開始有了宗教,即佛教和道教。在佛教剛剛被傳入的時期,佛教的僧侶們的飲食和普通民眾是沒有太大區別的。后來,隨著佛教在中國的慢慢發展,統治者開始限制僧侶們的飲食,禁止僧侶們吃肉類食物,提倡吃蔬菜類等食物。道教是中國人自己創造出來的宗教,道教在飲食方面和佛教的規定一樣,也禁止信奉者吃肉類食物,提倡吃蔬菜類等食物。宗教對西方國家的影響特別深遠,大部分西方人都普遍信仰基督教,基督教的教規對人們的日常飲食也有明確的規定。通常古代的基督教徒們的日常飲食以素食為主,不吃肉類食物。隨著歷史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如今的基督教徒們在飲食方面基本上沒有禁止吃的食物了。但是血類的食物還是禁止食用的,肉類食物必須是已經被屠宰完成后才可以食用。
三、中西方飲食文化的交流與發展
中西方各個國家的飲食文化不斷向前發展,彼此間互相吸收。這不僅為我國的飲食文化增添了西式特色,也為西方的飲食文化增添了中國的民族特色。目前,在中國的餐飲市場上,西餐所占的比重正不斷擴大,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開始嘗試著接受這些西式食物。隨著中西方飲食文化的不斷交融,不但帶來了甜點、咖啡、沙拉等西式食品,也帶來了許多先進的制作工藝和健康的飲食方法,這些都為中國的飲食文化增添了新鮮活力。由此看來,中西方各國的飲食文化在彼此的國家中都占有重要地位。中西方各國人民對彼此國家的飲食也都產生了不可替代的喜愛之情,在各自的日常生活中,也都離不開這些讓人念念不忘的美味佳肴。
四、結論
徐卡嘉:感覺非常好,牛津有一種古老的氣息,所有的考試都在考試學院進行,那是一個非常高的教堂,考生必須穿白色的襯衫,白色的領結,深色的西服,深色的襪子,還必須頭戴博士帽,身穿博士袍。牛津有一種非常古老的傳統,學生會有兩個導師,一個是在學歷上給你輔導,還有一個就是在生活上給你輔導,讓你受雙重呵護。只有大型的學校才能堅持這種做法,其他的一些小的學院就不行,像倫敦大學就慢慢的轉向美國這種一個導師的教育方式。
徐小平:當你第一次參加考試的時候是什么感覺?
徐卡嘉:我當時有一點不會動了,因為考試的前5分鐘寫字非常的困難,感覺上好象在一種迷失的狀況當中。
徐小平:在這種情況下你要想作弊就難了。
徐卡嘉:有一次我穿了一雙白色的襪子進去了,導師只是在考試的最后提醒你說下次不要穿,應該說是一種人文的關懷,比方說考試的前幾天,我穿著博士袍去食堂吃飯,基本上都是免費的。
徐小平:你認為牛津大學的“新”在哪里?
徐卡嘉:新的地方就是有很多的新的一些東西,很多學生都是很休閑的樣子,我覺得在這種環境當中,有新的東西進來,并且在學生當中,美國的學生是最多的。許多學生在哈佛、耶魯都讀過了,所以他們想尋根,一看美國沒有什么學校可以讀了,又一想如果的是理科的話可能會去劍橋,如果是文科的話,就是會來牛津大學,這是他們的根,他們會不遠萬里而來。
徐小平:牛津大學現在的人文教育或科技教育,在世界上處于什么狀況?
徐卡嘉:現在這個學校的排名并不是特別的高,有的時候傳統是一種力量,就像對新新人類來說他是一種力量,但是傳統又是另外一種,實際上人們會在中性化的角度上追求一種極端,就像最傳統的衣服,其實材料就是葉子,但在現在來說卻是新鮮的。所以牛津大學最傳統的東西就是最現在的東西。
徐小平:中國人去假如雅思6.5或者是更高,能夠到英國讀書嗎?
徐卡嘉:一般來說應該要讀預科,其實這就是英國學校的生財之道,多讀一年就多交一年的錢,還有一點其實中國的高中學生如果有機會或者在經濟上比較寬裕的情況下,可以去英國讀他的高中的第二階段,那樣的話首先不需要雅思的成績,還有牛津或劍橋這樣的大學是不招收預科的學生,如果你想去這兩所大學的話,以上這個建議是非常好的。
徐小平:那最佳的年齡是多少?高二還是高三?
徐卡嘉:我覺得高二、高三沒有太大的區別。因為高三不學新的東西,高二也可以,當然最自然的就要高二畢業之后,去那邊讀高二的第一年,因為他們的高中實際上有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頭兩年,第二個階段是后兩年。英國的基本學制是這樣的:大學之前的學制基本上是初中三年,高中四年,一共是七年。高中前兩年要完成一個考試,相當于我們高中畢業會考,考完之后,后兩年的時間可以去選擇至少三門課程,劍橋的要求要考到三個A。
徐小平:然后自然的進入高四。在這個時候學的課程就是大學要學的課程嗎?
徐卡嘉:主要就是語文、數學等課程,英國的大學考試是這樣,對中國的考試制度有一個借鑒的意義,第一他的考試科目是任選的,那么中國的考試為什么考的這么的好,他是死的,就是數學、英文、英語,所以中國人考的這三門課是最好的。英國就是可以任選三門,這樣的情況下,學生的自由的選擇機會比較大。命題委員會委員有5個,相當于中國的高考,你可以隨意的選擇考試,最后的效果的是一樣。實際上英國秉承了一個精英教育的傳統,他們覺得要培養出20%的大學生就可以了,這個20%能把剩下的人管理好,服務好,所以英國的大學才這么少,至今布萊爾提出了一個目標,他說要把英國的50%的人培養成的大學生?,F在,牛津和劍橋每年要在中國招收100名本科生,高三畢業直接可以讀本科的一年級。有一名學生,是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的學生,他高考的分數是640多分,他可以進入清華大學的計算機系,但他選擇申請牛津,被錄取了。
徐小平:對于大學本科四年的人留學英國有什么意義嗎?
徐卡嘉:我覺得首先是另外一種思維,英國我覺得他的教育體系或者教育制度,是處于中國和美國之間的感覺,在這個情況下,他還是比較傳統的,而美國對學生的能動性的要求或者學生的自主性的要求會強一些,中國學生到了英國就可以沿著傳統的教育制度逐步的接受西方的觀念和文化。
徐小平:英國沒有獎學金嗎?
徐卡嘉:有一點,很少。稍微注意一點就是有些獎學金基本上給中國政府的一些官員和交流人員的。
徐小平:我們知道你的論文是關于中國留學生在英國的狀況,那么你的論文具體的題目是什么?
徐卡嘉:這個論文的題目就是中國本科生在英格蘭,我的論文是一個關于社會學的研究,我把范圍限制在英國137個大學。當時我為了做這個論文,用了3個月的時間,走訪了英國15個城市,80所大學的144位中國的本科生,首先我要表示感謝,因為每一個人都是從來沒有見過,他們是我的朋友的朋友,我可以住在他們的房間里,跟他們一起去生活,一起去交流,去親身經歷他們的生活,所以實際上我的成本是非常的低,他們確實給我很多無私的幫助,而且可能有一些信息是他們的父母都不知道的一些事。我還研究其它一些問題,比如說他們是在國內是從什么階段出去的?是高二還是高三,后來的結果是高二出去的學生最好。
徐小平:實際上他有更從容的時間去學語言。
徐卡嘉:而且這部分學生基本上去的是語言。我還做了一個分析,就是語言課程讀的時間越長成績越不好,時間不能超過一年,半年足夠了。新東方的觀點就是3個月。
徐小平:和你的科學因素一致了。
徐卡嘉:還有一個因素就是他每天的學習時間,我做的非常的仔細,我會從兩個角度問他,一是每一門課程,需要多少時間預習,多少時間復習,了解他們每天怎么安排,然后我把兩個時間算一下,如果對上了就可以了,如果沒有對就在安排一遍,準備一下,最后確實就是學習時間越長,成績越好。
徐小平:這個和傳統的教育是一樣的。
徐卡嘉:這個相關的關系是40%,什么意思?就是40%的學習成績和學習的有效時間決定,但是剩下的還有60%因素不是有效學習時間決定的。實際上就是說這個正比的共變關系是40%,那么有40%的因素是因為學習時間長。
徐小平:因為高二?
徐卡嘉:對,但是從統計學來說,這已經是一個很顯著的東西了。很驚人的一個東西,一個典型的發現,一個說明問題的發現,一般來說他們是5個小時的學習,就是說在課堂之外的學習,加上課堂的時間一般是8個小時的學習,很平均的。
徐小平:我覺得越來越多的人去英國讀文科。
徐卡嘉:你的語言的準備必須特別的好。
徐小平:但是有一些專業比分說媒體的文科我覺得沒有用途。
徐卡嘉:我覺得讀媒體英文的成長速度非常的快。
徐小平:我關心的是學習的出路,你觀察下來,你覺得學習理科的學生的出路怎樣?
徐卡嘉:現在基本上回國,為什么有很多人不愿意去英國,而愿意去加拿大,是因為英國移民不容易,比方說學計算機的,學法律的,學金融的,在英國照樣可以找到很好的工作。
徐小平:這些學生他們畢業之后想回來嗎?
徐卡嘉:大部分想回來,說實在的,中國的學生在英國有一點格格不入,而且會有一種被歧視的感覺,如果一個國家是弱小的,那么這個國家的人在國際上就抬不起頭來,雖然中國已經發展了,但是在西方人看來還是10年之前的中國或者5年之前的中國。套用英國精英教育的傳統,我們每一個學生尤其是上大學的學生,你應該有知識有能力,但是更重要的是要為社會進行服務,如果因為你的今天的不努力,那么剩下的那80%的人很可能會因為你而變的更貧窮,因為你是服務和管理他們,所以有的時候個人的努力,個人奮斗,個人學習不完全是為了你自己,更多的是為了身邊的這些人,那80%的人。
徐小平:從你的觀點來說,這些留學生承擔著更多的責任。
徐卡嘉:我想是這樣的。
誤區一:
一入“英語國”,口語自然溜
試問世界上哪個國家的留學生英語應試水平最強?我想答案毫無疑問是中國留學生。在澳大利亞留學時,我聽到澳大利亞本地同學對中國留學生最令人哭笑不得的評價如下:“You Chinese are so brave to come here with such a high IELTS mark and poor oral English!”很多留學生曾天真地幻想:只要能攻克雅思考試,并在說英語的國家學習和生活一段時間后,自己的口語水平就能達到和native speaker溝通無障礙的境界。但事實果真如此嗎?答案:“No! We Can’t!”
其實,真正到了澳大利亞這樣的移民國家后,你會發現,如果自己不努力尋找說英語的環境和機會,在這里提高口語跟在國內一樣困難。其中的原因不難理解。首先,在澳大利亞留學時,課堂上大部分的課程形式都是以講座(lecture)為主,如果留學生學的不是文科或學術性很強的專業,那么真正能鍛煉口語的演講(presentation)和小組討論(group discussion)的機會還是很少的。其次,澳大利亞人口中華人的比例非常大,再加上澳大利亞招收中國留學生的比例還在逐年增加,所以澳大利亞的華人會愈來愈多。這一現象導致的結果是校園里和課堂上中國人扎堆的現象越來越多。我就曾在課堂上見過全是華人成員的討論小組,更滑稽的是這個小組成員在討論時完全用中文交流。所以說,如果留學生不克服自身的羞澀與膽怯心理,在留學時只選擇和本國人接觸,那么很難提高英語口語水平。
出于上述以及其他原因,很多留學生郁悶地發現出國后自己的口語水平不但沒有進步,反而出現一定程度的退步。所以說,留學生一定要走出“只要在國外學習和生活一段時間,口語自然會提升”的認識誤區。要想真正提高口語水平,留學生還要克服膽怯心理,努力尋找鍛煉口語的機會,比如多選擇“老外”做室友,多參加學校組織的社團活動,在小組作業時盡量選擇不同國籍的同伴等。總之,機會不是等來的,而是靠自己創造的,這一點無論在國內還是國外其實都是一樣的。
誤區二:
作業倚小組,論文靠書庫
在國內的一些大學中,學校圖書館通常只有在期末考試前兩周或是寫畢業論文時才會爆滿,其他時間都備受“冷落”。這種現象反映了不少中國學生的學習態度:平時不注重知識積累,到臨考或臨畢業時才臨陣磨槍,勉強通過考試或依靠拼湊各式各樣的文獻資料完成畢業論文。抱有如此學習態度的人把留學生活想得更美好:國外擁有那么豐厚的圖書館資源,那就更不愁寫論文時拼揍不到資料了;國外大學的作業形式多為小組作業(group assignment),那只要努力爭取到一個好的小組,倚仗其他優秀的組員就不愁完不成作業了。這是不是就意味著中國留學生的學習和考試都徹底不用愁了呢?答案:“No!”
在澳大利亞的教育觀念中,抄襲是最被學術界所不齒的一個字眼。各所大學為了保證學生論文的原創性,不惜斥巨資引進防抄襲軟件來防止抄襲現象的發生。以我所就讀的悉尼大學為例,學生每個科目所提交的電子版論文不僅要和各大聯網的資料庫文獻進行嚴格對比,而且學生之間以及每個學生不同學科之間的論文也要進行仔細對比,審查之嚴格可見一斑。在小組作業占有很大比例的學科當中,小組作業的分數中還會考查到一個重要因素,那就是小組成員之間的互評分數(peer evaluation),即小組成員以不記名的形式對本組其他成員進行打分。如此一來,想自己偷懶不努力,倚靠其他優秀的組員取得好成績的美好想象也就化作泡影了。所以說,在澳大利亞大學如此嚴格的學習監督體系一下,要想取得好成績,只能依靠自強不息和勤奮努力。
誤區三:
旅行耗財力,宅家才給力
飽覽異國風情是留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個精彩部分。但不少留學生總是對旅行產生的高額費用叫苦不迭,他們寧愿選擇把假期時間花在鉆研廚藝或是追趕各種熱播劇中。然而,在澳大利亞旅行真的需要花費那么多的費用嗎?答案:“No! You needn’t!”
留學生如果擔心出行的交通成本,可多在網上關注一些經濟實用的出行方式。有一個訂機票的網站叫廉航網(cheap flight),只要提前預定,留學生就有可能在這里訂到折扣非常低的機票。留學生如果擔心住宿成本,可以選擇一些較為經濟、新穎的住宿方式,比如住青年旅社(Hostel)或者做沙發客(Couchsurfing)等。這些住宿地雖然條件一般,但通常匯集了來自各地的旅行愛好者,為“驢友”在這里結交志同道合的朋友提供了很好的機會。其實,旅行中最大的收獲并不在于吃和住,也不在于與各式各樣建筑物的合影。旅行的收獲在于自己對未知世界的體驗和認知,與陌生人的交流和溝通,對新穎生活方式的經歷和感悟,進而更好地思考自己人生的意義。這些都不是宅在家里能領悟出來的。所謂“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所以,如果留學生把海外學習和生活比作“鍍金”的話,那么在國外的旅行生活也是不可忽視的“真金”之一。
誤區四:
打工拼體力,學費不費勁
在踏上異國國土之前,很多準留學生就根據一些道聽途的信息打好了如意算盤:留學要一邊學習一邊打工通過打工把高昂的學費掙出來。那么,在國外真的能通過打工賺出學費來嗎?答案是“No! You can’t!”
兼職工作確實是留學生活中不可多得的勤工儉學機會。合適的兼職工作不僅能減輕留學生身上巨大的經濟負擔,也為留學生提供了一個真正了解留學國家的好機會。但據我觀察,留學生如果過分地注重兼職工作,尤其是體力型的工作,往往是得不償失的。要知道,國外大學各學科的考試通過率并不是百分之百,有些學科如果沒考及格的話,可能連補考的機會都沒有,只能選擇重修。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留學生只是為了賺取學費而耽誤了學業,最后再淪落到要重修課程的境地,那可真是得不償失了。而且,據我了解,歐美國家的留學費用相對比較昂貴,而很多兼職工作的時薪(澳大利亞為平均每小時12澳幣左右)并不可觀,因此這種通過兼職工作賺足學費的想法無疑是癡人說夢。在澳大利亞,為了防止留學生將過多的時間放在打工上,政府也推出了相關法規,規定留學生每周合法兼職工作的時間不可超過20小時。所以,兼職工作不是不可以做,但當兼職工作和學業發生任何形式的沖突時,究竟孰輕孰重,聰明的留學生應該了然于胸。
誤區五:
“老外”自來熟,朋友自然足
“老外”這個詞似乎一開始就和“熱情”“友好”“自來熟”等一系列詞匯聯系在一起,而留學生們也總喜歡幻想自已在異域與“老外”朋友們打成一片、不分彼此的美好畫面。但事實真的如此嗎?就我對澳大利亞當地人的接觸和了解來看,答案:“Not sure!”
澳大利亞人素來以“熱情”“好客”著稱,這是毋庸置疑的。在澳大利亞,即使你在路上遇到陌生人,他們也會微笑著和你打招呼,更會在你迷路的時候給予真誠的幫助。但是,如果憑此就認定能輕松交到澳大利亞朋友,那就錯了。對留學生來說,想真正擁有一幫可以交流人生觀和價值觀的無話不談的“老外”朋友不那么容易。首先,中西方在文化方面的差異較大大利亞人崇尚自由、不受束縛的價值觀,而中國人普遍崇尚以家庭為重以及凡事以他人為先的價值觀,這種中西方觀念上的差異體現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會影響留學生和澳大利亞人之間的順暢溝通。其次,中西方的生活方式也存在很大差異。澳大利亞人更喜歡親近自然的生活方式,只要有假期,他們就會不厭其煩地自駕出行,醉心于在海邊邊喝咖啡邊曬太陽的恬淡生活。而中國人天生愛熱鬧,喜歡扎堆兒聊天,聚眾游樂,要讓他們坐在海邊喝上一天咖啡還是有一定難度的。最后,語言溝通的障礙也阻礙了中國人與澳大利亞人的深度交往。其實,在我看來,“老外”朋友是一定要有的,但是不一定非要發展成那種掏心掏肺、無話不談的莫逆之交。俗話說:君子之交淡如水。在中國如此,在澳大利亞亦是如此吧。
誤區六:
國泰民安康,偷盜去無蹤
在我確定去澳大利亞留學前,有朋友來祝賀:恭喜啊,到了那邊,再也不用擔心偷盜搶劫了,那邊可是太平盛世啊。那當我抱著穿越到唐朝開元盛世的心態來到澳大利亞之后,是否真的發現了一個無偷無盜的太平盛世了呢?答案:“No!”
客觀地說,在歐美國家,尤其是在澳大利亞這樣的移民國家,整體的社會治安狀況是非常不錯的。但是,世事無完美,澳大利亞也有它自身的社會問題。雖然走在悉尼的大街上,我幾乎毫不擔心小偷的存在,但在遇到成群成伙的青少年時,我還是會選擇繞道而行。青少年犯罪是西方發達國家存在的主要社會問題。生活在底層的人們往往沒有多余的精力和財力給自己的孩子提供好的教育和生活環境,所以很多青少年會慢慢染上不好的習慣。他們最初對偷竊、搶劫等犯罪行為充滿好奇,覺得好玩,但如果不及時加以糾正和教育,他們會漸漸墜入犯罪的深淵,同時會對社會治安造成很大的威脅。留學期間,我的同學們被青少年挑釁和打劫的事情屢見不鮮,甚至還有一些付出了血的代價。所以,即使是在澳大利亞,社會治安也沒有想象得那樣美好,留學生還是應該提高警惕,小心為好。
誤區七:
駕照不用考,福利無限好
濃縮,指使溶劑蒸發而提高溶液的濃度,泛指不需要的部分減少而需要部分的相對含量增高。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濃縮詞語的相關反義詞,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學習!
濃縮詞語的解釋脫水作業之一。用加熱等方法使溶液中的溶劑蒸發而增加溶液的濃度。 泛指減少事物的不需要的部分,使需要部分的含量相對增加。 秦牧《散文創作談》:“文學要求濃縮,集中,概括,凝煉?!?馬識途 《學習會紀實》:“我用筆加以清洗、過濾、濃縮之后,剩下來的也實在不過三、五句?!?/p>
濃縮詞語的反義詞稀釋
濃縮詞語的造句1、朦朧的細雨,塵土中的煙霧,幾個浪漫的時刻,多少回憶像一場夢,多少回憶是淡淡的,多少悲傷和委屈濃縮在其中。
2、已經開發了一個統一的程序來濃縮自來水、海水和污水中的病毒。
3、記憶中的往事,猶如林立的墓碑,讓所有的迷惘與枯澀,濃縮成一只佇立在狂風暴雨中的小鳥。
4、翻開殘缺的日歷,眺望遠去的故鄉,把成熟溶進歲月濃縮成永恒,定格在那個多雨的季節。
5、在我的父親還只有兩三歲時,爺爺就濃縮成了故鄉一面山坡上的一個小小的土包,婆婆與太婆用兩個女人瘦弱的肩膀盤大了一堆兒女。
6、蘭州國學館或者文廟,沒有幾畝地大的地方,卻真正濃縮了中華文化的精髓和歷史。
7、每一段路,都是一種領悟,當事過境遷之后,一個悟字濃縮了人生的千言萬語。
8、三國文化是中國封建傳統社會的濃縮,既有精華又有糟粕,深入其中,咀嚼不同的滋味,并不感到輕松。
9、白帝城里留下的一切,其實就是一部濃縮的三峽歷史,這是白帝城最迷人的地方。
10、一條直達北峰的索道,把登頂的時間濃縮到十幾分鐘。
11、清晨,站在窗前迎著微涼的風,呼吸清新空氣,看遠山的綠被濃霧包圍,那白霧一會兒遷移,一會兒濃縮,變幻著不同的畫面。
12、安陽城隍廟大殿中保存著一尊明代城隍爺木像,至今已六百多年,木像的面容威嚴、慈祥、忠厚、淳樸、堅強、善良,濃縮著民眾的精神氣象。
13、,濃縮了冬春夏的精華,在百花凋零的季節,迎著風霜,攜一身淡雅花香而至,給蕭索的的大地帶來了勃勃生機。
14、那啟程的起點,濃縮在地圖上的一點,就是故鄉,就是母親,就是母親斷開的臍帶。
15、當我老了,人生不過是一場閱歷,尊嚴在內省中一寸寸濃縮。
16、蘭花筍的醇美,是晶瑩剔透、色彩鮮艷、美味的生命濃縮。
17、咖啡店一杯濃縮黑咖啡,瞅著隔鄰花店鮮花,賞心悅目!
18、翟塘峽、巫峽、西陵峽,每一個峽谷都濃縮得密密層層,再緩慢的行速也無法將它們化解開來。
19、聽說星網超市里頭有賣來自遙遠地球的特級濃縮椰汁,我剛才花了十萬塔幣買了兩罐。
20、它是濃縮的一顆,仿佛汲取日月菁華,玉露瓊漿又飽餟世事洪荒。
21、別的故都,把歷史濃縮到宮殿,而南京,把歷史溶解于自然。
22、但是,這個袖珍小國卻濃縮著四個隱形大國:賭博大國、郵票大國、賽車大國、旅游大國。
23、首先提取出有機物,然后進行濃縮去除有機溶媒,再加以分離。
24、老街規模雖然不大,卻同樣濃縮了江南文化,老街的南大街以小吃為主。
25、她昨天晚上趕博士論文的初稿,三個月的工作量濃縮到一個晚上,她需要九十倍的能量才能搞定。
26、長生不老藥是濃縮的酒精萃取物,類似于茶和酊劑。
27、新年到,千言萬語濃縮為一句新年快樂,祝福聲聲交響成一個吉祥如意,電波陣陣捎帶去一生幸福美滿,短信頻頻祝愿你一世喜樂平安。
28、實際上,它是用來將鈾濃縮以制造武器。
29、濃縮過的氫氧化納通過壓濾機過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