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29 08:26:5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授信調查報告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內部審計;信貸業務;發展;監督作用
信貸資產質量是指銀行通過多種渠道、多種手段和多種工具,將多方籌措和聚集的資金,采取不同形式配置和運用后所形成的資產存量在安全性、流動性和效益性方面綜合體現出的經濟指標所包含的約定俗成的內容。
信貸資產質量優劣決定著商業銀行利潤來源的核心比例,其操作風險也是銀行最大的潛在風險。當前,部分商業銀行由于歷史遺留及當前經濟形勢的影響,局部地區和領域信貸風險頻發、不良貸款反彈加速。如何遏制商業銀行不良貸款占比增加,化解不良資產風險,防止前清后增現象的產生成為當前商業銀行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除卻外部因素影響,從銀行自身方面來看,商業銀行經營管理缺少健全的信貸約束機制。首先,商業銀行在信貸資產質量管理方面存在很大缺陷,表現在“有章不依”,貸款制度執行不到位,貸款“三查”制度落實不到位;其次,目前許多機構現有信貸人員業務素質參差不齊,且個別人員法制觀念非常淡薄,違章違規現象時有發生,人為造成信貸資產損失;最后,缺乏一套嚴密的再監督機制,信貸人員在業務操作過程中難免會存在制度理解不透徹,執行偏差,未嚴格執行貸款政策的現象,這也是造成不良貸款增加的一個重要因素。
縱觀不良信貸資產成因,強化內部審計的監督作用顯得至關重要。內部審計部門獨立于單位內部其它各職能部門,接受本單位最高領導決策層的直接領導,并獨立開展工作。同時,內部審計是一項管理活動,它獨立評價一個組織的操作系統的充分性、有效性,因此信貸內部審計的目的便是促進商業銀行改善內部經營管理,合理使用信貸資金,提高資金使用的經濟效率。
依據工作安排,商業銀行內部會不定期的開展不同形式的信貸檢查,包括專項的、全面的,側重點也會有所不同。商業銀行由于各自服務領域及對象的區別,造就了各銀行主體信貸產品自身特點的差異,有的戶數多、筆數少、金額小,這種零散模式下的信貸產品審計起來比較費時;有的戶數少、筆數少、金額大,這種數據集中模式下的信貸產品審計起來相對來說就比較省時。針對當前信貸資產管理現狀,結合審計工作實踐,淺談一下銀行信貸業務內部審計應重點關注的幾個方面:
一是嚴格審查借款主體資格。首先,關注借款人提供基礎資料的完整性,由于信貸產品的多元化,應分別依據不同的制度辦法進行審理,查看貸款必備資料是否齊全、真實有效;其次,關注借款主體信用狀況,嚴禁對在金融機構有表內外不良及擔保不良貸款等重大不良信用記錄的客戶新增授信,法人客戶可通過網絡相應公示系統查詢登記情況及真偽;
二是審查貸款調查報告的真實性、完整性、合規性。面對冗雜的信貸資料,想要快速了解該筆貸款基本情況或許可以從貸款調查報告著手,調查報告是業務人員在對借款資料綜合分析及實地調查的基礎上入手的闡明自己觀點的第一手資料,可以說調查報告的質量高低決定著該筆信貸產品發放后的可收回情況,容不得一絲虛假,這就要求客戶經理不僅業務素質必須過硬,具有較強的分析判斷能力而且覺悟必須達標,才能實事求是的進行調查分析;查看貸款調查報告是否包括借款人的資產負債、還款能力和經營效益以及保證人、抵質押等情況;借款用途是否明確、合法,
三是查看貸款審查審批環節是否達到了控制風險的目的,是否嚴格執行審貸分離制度,關系人是否進行了回避,有無超權限審批放貸現象。查看貸審會會議記錄、表決結果、審批結果是否一致,參會人員是否達到最低要求,最高決策人具有一票否決權,不可有一票通過權。
四是審查貸款發放是否依正常程序進行,是否存在先發放貸款后審查審批現象,有無逆程序、人為減少程序現象,具體包括:調查時間是否在征信報告時間之后,是否在審查審批之前;合同簽訂時間是否早于審批時間。
五是審查信貸合同的合規、有效性。查看合同文本是否為有效文本,合同金額、期限、利率、支付方式、還款方式等內容是否與貸款審批內容相符;信貸業務合同是否在授信有效期內簽訂,合同期限是否超出授信方案的期限控制;借款主體、擔保主體簽字筆跡是否前后一致。
六是審查貸款集中風險,有無向一個或一組關系密切的借款人超比例發放貸款。自然人客戶家庭成員采集是否齊全,是否存在同一家庭成員分別有授信的情況;對存在關聯關系的法人客戶是否進行統一授信管理。
七是分別依據擔保方式查看擔保是否有效、合規。自然人須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收入穩定,信用良好,具備擔保能力;抵押物法定所有權是否有效,抵押物是否處于被監管狀態,是否為允許自由買賣的財產;質押物是否排除不接受質押的質押物范圍,抵質押物是否具備有權人及財產共有人同意抵質押聲明;
八是審查貸后檢查頻率、貸后檢查內容是否合規。是否按規定執行了首次貸后檢查及日常貸后檢查,各項內容是否填寫齊全,貸后檢查表是否雙人進行了簽字,是否及時關注到了潛在風險隱患。
九是審查貸款逾期的催收頻率是否符合規定,催收是否有效。對于逾期貸款,借款人、擔保人在催收通知上的簽章要和合同文本上的簽章比對,防止虛假催收;對不能正常催收的,是否采取了公證、公告、郵寄等方式進行,是否根據情況及時采取了訴訟、仲裁等保全措施。
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信用經濟”已成為建設市場經濟重要基礎工作之一,與發達市場經濟國家相比較,我國信用體系當中最為薄弱,最為滯后當屬征信體系。本文試就健全我國征信體系建設當中的幾個問題談點淺見。
一、征信體系的構建模式
世界上大多數發達市場經濟國家,一般都建立起了比較完善的社會信用制度,有兩種比較典型的征信制度模式,一種是以美國為代表的模式,另一種是以歐洲大陸國家為代表的模式。
美國的征信體系采取比較完備的市場化運作。亦即征信主體在完善的法律制度規范之下,按照市場規則收集、提供、相關征信資料,為其他各類市場主體服務。由于按照市場化模式運作,最初征信市場的競爭十分激烈。激烈的競爭,有助于信用信息供給的充分性,激活征信主體的創新能動性與積極性,但在全社會聯合征信體系運作的層面上,也會加大交易成本,好在經過一段時間的競爭,全美3000多家競爭者,通過相互兼并,形成了目前的三大聯合征信公司。這三大公司各自擁有一個覆蓋全美的數據庫,完全以第三方信息服務中介的身份為金融機構、授信商業機構和消費者提供服務,最終形成美國模式的征信體系。
相比之下,歐洲模式屬于比較典型的政府推動模式,在這種模式下,基本上是由央行和政府其他有關部門出面,深度介入征信體系與信用管理的各個層面,各種征信中介機構以及資信評估機構實際上都是政府的附屬。例如歐洲各國的信用局,從形式看有相當一部分的非國有的,但其運作受到政府的深度干預,信用局的很多信息來源都是政府部門直接提供的,如法院、稅務部門、審計部門等。而歐洲征信模式當中的一個核心組成部分:公共信用登記系統,則基本上都是由中央銀行直接控制并經營管理,該信息登記系統主要為金融監管部門服務,同時也為商業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提供十分詳細的信用信息。
比較美國與歐洲兩種模式,美國的高度市場化運作模式比較符合市場經濟內在要求,可以長期保持內在的活力與相對較高的效率、滿足社會各界對征信業務的需求,但這種模式是隨著整個市場體系發育而逐漸形成的,對于所依托的市場機制的要求條件較為嚴格;而歐洲模式屬于典型的政府主導模式,其優點是可以按照政府的意圖在較短的時間內建成覆蓋全國的征信網絡體系,功能可以按照政府偏好來設計,缺點是政府的初始投入較大,為全社會服務效率有可能較低。
我國目前構建征信體系所采取的模式,基本上屬于歐洲模式,即政府主導模式。據了解,幾乎所有商業銀行都把查詢銀行信貸登記咨詢系統作為審查貸款必經環節??梢?,政府主導模式的征信體系及其組織架構比較適合我國目前的基本國情。其基本依據與判斷是我國的市場體系還不是很健全、市場中介體系發育比較滯后,在短期內難以形成有效的市場化信用信息供給,而部分機構與部門(主要是商業銀行、中央銀行及金融監管部門)對信用信息的需求又非常迫切,在這種條件下,由央行作為主要的組織者來推動征信體系的建設,不僅可以節省時間成本,在全國迅速形成一個征信體系的網絡,而且可以有針對性的提供相關征信服務,滿足有關部門的需求。但是,我們也不能忽視這種模式的潛在弊端:首先,需要大量的政府直接投入來建設、維系這樣一個體系的運轉,隨著這個體系的覆蓋面越來越大,政府的直接投入將呈幾何級數增長,一旦后續投入不足,這個體系的建設與運作將會陷入困境。根據我國目前中央與各地的財力來看,目前承擔這筆投入負擔的難度還比較大。其次,政府主導模式雖然在初期建設階段可以節省時間成本,但其運作過程容易產生行業壟斷以及效率低下的問題。第三,由于競爭不夠充分,征信服務的供給難以滿足信用經濟條件下社會各界對征信體系全方位、多層次的需求。第四,政府主導的征信體系一般都是基于授信主體來構建的,這種模式的一個天然缺陷就是難以較為徹底的解決信用交易雙方信息不對稱的問題,這與征信體系的設計初衷是有矛盾的。因此,在構建我國征信體系的過程當中,初始階段可以采取政府主導為主的思路,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要盡可能借鑒美國模式的優點,逐步培育第三者征信主體與征信市場,形成信用交易各方相互制約、相互激勵的機制。美國模式征信體系運作過程表明,征信機構只有成為貸款人身后的信息提供者、決策支持者,而不是貸款人和借款人之間的利益平衡者,才能使整個社會征信體系的效率得以充分發揮,這一點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從更廣泛的意義上看,構建征信體系不僅僅是為了解決借貸雙方的信息不對稱問題,而且還要進一步市場經濟活動所有相關主體之間信息不對稱問題,這應當是我們構建征信體系的基本出發點。所以,在構建我國征信體系的過程當中,應當充分借鑒歐美兩種模式的優點,在此基礎上還應當結合我國的國情探索與創新,最終形成一個為建設我國信用經濟體系服務的、支撐我國市場經濟健康運作的征信體系。
關鍵詞:商業銀行 授信申報 信息真實
在當前經濟下行和宏觀政策調整的新形勢下,提高授信申報材料的真實性,從源頭上規避授信風險,最大限度防范和減少資產損失,是商業銀行風險管理中面臨的重要課題。本文收集歸納了銀行經常出現的授信申報信息真實性問題,并分析了原因,提出了應對措施。
一、授信申報信息真實性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授信申報資料信息失真
在當前經濟下行、企業資金鏈緊張的市場環境下,針對商業銀行的各種造假和欺詐行為呈高發態勢,通過假項目、假合同、假證明、假報表、虛增注冊資本等方式套取銀行信用的事件不斷發生。
1.企業財務報表不真實。不少企業存在隱瞞對外擔保、虛增長期投資,報表年度間數據不銜接,關聯企業的交易信息不能相互驗證等現象。個別小微企業提供虛假財務報表,隱瞞實際銀行負債,降低資產規模,以大充小進行融資,以致財務報表不能真實反映借款人的經營狀況及風險事項,影響審批人對借款人實際償債能力的評估以及信貸準入控制。
2.業務貿易背景不真實。相當一部分企業存在銀票業務缺乏真實交易背景、貿易融資業務未能體現其自償性特征、國內保理業務的應收賬款真實性不足等現象,以此套取授信額度。
3.企業虛假注資。不少企業利用第三方資金或關聯企業賬戶之間的臨時資金劃轉等方式進行注資,造成注資不規范,對銀行風險限額測算、信用等級評定和授信額度核定產生不良影響。
4.貸款資金支付依據不實。少數企業通過變造支付憑證、套印發票或涂改合同等方式規避銀行監管、套取信貸資金,個別企業存在發票領購人與交易對手不符、發票核銷日早于開票日、交易對手于合同簽訂日前已被工商注銷等現象。
(二)授信調查評價不實
部分商業銀行基層機構信貸業務貸前調查不能客觀準確地反映企業的行業標準、關聯交易、或有負債等事項,部分信息披露與實際情況不符。
1.行業標準準入不嚴格。部分基層行規避國家和地方有關限制類和淘汰類行業的授信限制,如對從事行業為批發零售業借款人申報為制造業,高評借款人信用評級或對生產經營擴大的客戶未及時調整規模等級,得出的評級結果無法合理識別、度量客戶信用風險情況。
2.關聯企業識別不充分。部分基層行在審查企業客戶隸屬關系或控制關系情況時,不能識別隱性關聯關系,造成企業規避關聯企業統一授信,能分別從同一銀行或不同銀行獲得授信,目前無需納入集團授信范圍,整體上可能增加授信總量,容易導致多頭融資及過度授信, 并使潛在的風險逐步積聚和蔓延。
3.對或有負債的揭示不到位?;蛴胸搨腔诨蛴袚p失事項而存在的一種潛在債務。這種債務以過去或現在存在的事實為基礎,而不是人為的任意猜測;它是否能夠轉化成真正的負債不可確定。不少基層行在對貸款企業進行財務分析時,僅僅分析會計報告中揭示的會計事項,未對會計報告外的重要事項進行分析?;蛴胸搨坏┺D化成真正的負債,對企業的盈利能力、營運能力特別是償債能力都將產生直接影響。
二、授信申報信息真實性問題的理論分析
根據信息不對稱理論,在市場經濟活動中,各類人員對有關信息的了解是有差異的;掌握信息比較充分的人員,往往處于比較有利的地位,而信息貧乏的人員,則處于比較不利的地位。在金融市場上,貨幣資金需求方與貨幣資金供給方所掌握的信息資源往往是不同的,前者要遠大于后者。企業對自身的經營狀況、財務狀況、產品市場份額及其信貸資金的配置風險等私人信息真實情況都有充分的認識,而銀行則較難獲得這方面的真實信息。銀行作為公眾性企業,其許多信息,諸如授信政策、風險偏好、審批流程等重要信息基本上是透明的,企業對銀行尤其是上市銀行的信息掌握得比較充分。他們之間的信息是不對稱的,企業擁有私人信息,處于優勢地位,銀行擁有公共信息,處于劣勢地位。
在對信息占有的不對稱性情況下,我國商業銀行與企業之間往往經歷著重復博弈的過程。企業從自身利益出發,有可能向銀行粉飾自己的財務報表,故意隱瞞甚至謊報自己真實交易背景、關聯狀況、負債情況、償債能力、還款意愿等私人信息,傳遞對自己有利的信號,積極爭取貸款審批通過。銀行當然也不會輕易相信這些信息,并會通過收集大量行業、地區、市場方面信息及通過征信系統、聘請專業會計師事務所等措施對企業財務及風險狀況進行甄別。即便如此,也無法得到企業完全的真實信息,更何況隨著宏觀經濟形勢和市場的變化,企業財務及風險狀況都會隨時發生變動。重復博弈的結果必然導致兩種后果:一是授信合同簽訂前銀行的逆向選擇。就是銀行不得不考慮通過提高利率水平來增加預期收益,試圖覆蓋因為信息不對稱增加的成本,但客觀上會造成高風險偏好的不計成本的企業將低風險偏好的企業逐出市場;二是交易發生后借款人的道德風險。利率提高的事后效應極可能誘使企業選擇高風險的投資項目,并可能出現壞賬損失。最終由于信息失真,信息披露不完全,造成信貸市場行為扭曲。
除了銀行與企業之間信息不對稱外,還存在銀行內部信息不對稱。銀行上下級機構之間以及管理層與客戶經理之間存在相互博弈的文化,制約了銀行政策和程序的制定及其執行的效力。借款企業的財務狀況、信用風險、經營風險、抵押物真實價值、保證人擔保能力等信息是否充分披露,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經辦行客戶經理工作努力程度,這種工作努力程度就成了客戶經理的私人信息,與管理層形成信息不對稱。同時,少數基層行為了拓展業務,希望授信項目盡快獲得上級行審批通過,也經常會隱瞞企業真實財務情況或夸大企業的償債能力,有選擇性地反映企業信息,造成銀行上下級機構之間信息不對稱,信貸管理行為扭曲。
三、加強授信申報信息真實性管理的對策
(一)解決商業銀行與企業之間信息不對稱
商業銀行與企業之間信息不對稱,主要原因是企業信息披露機制不健全。如果有健全的企業信息披露機制,很大程度上就會避免商業銀行逆向選擇行為,減少信貸市場交易價格的失真和扭曲及市場的無效率和低效率,減少銀行的信貸損失。但是,即便是對上市公司,證監委制定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投資人也很難得到動態的詳盡的真實信息。因為信息披露通常分為自愿披露與非自愿披露,自愿披露源自于上市公司進行信息披露后會取得相應的好處或利益;非自愿披露在于上市公司進行信息披露后不能取得相稱的好處和利益,甚至相反。上市公司尚且如此,其他企業更是這樣。所以,作為商業銀行,對企業自愿主動信息披露不能苛求,關鍵是在提高自身信貸風險管理水平上下功夫。
1.完善信貸管理信息系統。我國商業銀行基本建立了信貸管理信息系統,但在信息的全面性、真實性和時效性方面還遠未達到高效的標準,需要進一步完善。一是要保證系統基礎信息內容的全面性。盡可能多地收集宏觀經濟、行業經濟、地區經濟、產品市場及有關金融、法律等綜合信息;借款人信用記錄、經營情況、財務狀況、貸款資金使用情況、抵押品、保證人情況等客戶信息;信貸業務所有合同資料等信貸業務信息。二是要保證系統基礎信息內容的真實性。對借款人提供的信息只能作為參考,只有經過仔細甄別后才能輸入系統,并且對輸入系統信息的可信程度劃分不同等級,作為審批決策參考。三是保證系統基礎信息的時效性,在瞬息萬變的市場化經營環境中,借款人的情況是多變的,銀行應該掌握和了解這些信息,及時更新有關信息,確保信息質量。
2.做實授信申報信息真實性調查。一是透過現象看本質,還原企業財務真面目。通過橫向、縱向分析客戶連續三年的財務數據,對比各報表之間、報表科目之間的鉤稽關系等方式揭示客戶財務風險。二是理順企業關聯關系。通過網絡查詢資訊、對比關聯企業之間的報表、分析各關聯企業所處行業的性質等方法理清關聯關系,揭示關聯方是否存在通過虛假交易虛增銷售收入騙貸的風險、是否存在信貸資金挪作他用的風險、信貸資金是否存在流入房地產、高污染行業的嫌疑等等。三是審查現金流量的充足性,確保第一還款來源。企業生產經營是否正常、第一還款來源是否充足關鍵取決于企業的現金流情況。調查人員往往重視第二還款來源、輕視第一還款來源,認為只要企業能提供足額的擔保,就忽視對企業經營現金流情況的分析。孰不知,即便是有足額的擔保,如果企業不能用第一還款來源償還貸款,那收回貸款本息的機會成本也是極高的,一系列的法律糾紛和抵押物的處置風險也將不期而至。
(二)解決商業銀行內部信息不對稱
基層行客戶經理和信貸經營部門直接與企業接觸,容易受企業思維影響,貸款調查時更多的是站在企業的高度,加之由于調查人員對信貸政策及知識掌握不全面,難免出現對企業的調查不全面,對存在的風險揭示不充分的情況。另一方面為降低不良貸款或防止新增不良貸款,會出現“借新還舊”或者“以貸還貸”的情況,貸款調查容易出現放寬準入條件,忽視潛在風險的情況,貸款調查報告不一定能真實、全面反映借款人情況及貸款真實用途,造成商業銀行內部信息不對稱。上級行審批部門和專職審批人需要采取措施,站在不同的角度,揭示調查報告沒有披露的內容和風險,彌補調查人員在貸款調查環節的不足,減少信貸決策失誤。
1.在上下級行間統一授信政策和風險偏好。讓基層行理解審批條線和經營條線的利益是一致的,是共同營銷信貸產品的前后環節,揭示風險和控制風險永遠是審批人員與經營條線溝通的主題,從而有效強化信貸審批與市場營銷的合力,提高授信申報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實性,提高申報材料的質量。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授信管理工作中以案為鏡,可以總結經驗,警示教育,從而更精準,更實用的指導實踐工作。近期,在分行授信過程中就成功利用外部平臺信息以及后續深層次調查,否決一筆潛在風險較高的小額貸款。
一、案例摘要
本文將通過在貸款授信過程中,利用了“天眼”、“查詢法院被執行人信息”等外部相關網站,深層次獲取借款人以及經營企業相關信息,從而輔助授信工作的案例。旨在說明,在復雜多變的授信管理工作中,充分利用互聯網、大數據等平臺輔助授信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以及對實際工作的實用性。擁抱互聯網、大數據平臺,讓信息不對稱對授信過程造成的潛在風險降至最低,讓貸款風險盡可能向貸前轉移,這已經是新時代下,新科技革命下做好授信工作的必然選擇。
二、案例介紹
李某系我行老客戶,為某食品有限公司的負責人,平時為人忠厚,在當地口碑較好,配偶為某小學教師。李某曾在2014年,2016年,2017年三次在我行貸取一年期商戶保證小額貸款。期間均還款正常,無逾期記錄,是我行的優質老客戶。2018年4月,該客戶再次向我行申請商戶保證貸款30萬元,提供兩名保證人(保證人為當地事業單位職工),貸款用途為原材料采購。隨即信貸客戶經理到該經營場地進行了現場調查,并仔細查閱了近期的訂單,銷售記錄等情況,并隨后在我行企業征信系統內查閱了該企業征信。最后調查結論為該企業目前經營正常,擔保人符合條件,企業征信良好,基本符合我行授信條件。信貸客戶經理便很快向授信部提交了調查報告。在貸款審查過程中,審查人員在“天眼”查詢網站中查詢該企業信息時,發現李某正牽扯在一筆合同糾紛案件中,由于李某拖欠廣東某公司食品包裝盒貨款3.5萬元半年之久,2018年3月,李某被該公司起訴,現法院已經判決李某限期履行債務。
發現借款人涉及法律訴訟,隨后信貸客戶經理便進一步跟借款人核實了情況,面對我行工作人員的不斷追問,借款人最后承認,今年市場行情不好,公司經營周轉十分困難,自己暫時無力承擔對外債務,同時,信貸客戶經理深入了解得知,借款人民間債務高達十幾萬,我行隨即便否決了該筆貸款申請。
三、案例分析
上述案例就是由于信息不對稱,從而導致逆向選擇以及機會主義行為。幸好我行授信管理工作者充分利用外部平臺及時發現了問題,最終以問題為導向攻破借款人僥幸心理的防線,從而避免了貸款資金損失的風險。
案例中提到的借款人李某,在我行實際業務操作中,很具有代表性,像這樣多年跟我行合作,熟知我行具體業務操作流程,且以往還款情況較好的客戶較多,容易給信貸人員造成思想上麻痹大意,從而在新的授信過程中造成主觀上不夠謹慎、小心。
該案例中,信貸客戶經理確實基本做到了盡職調查的義務,文中提到,客戶經理確實查詢了該公司的企業征信,但還是未能將風險徹底暴露。這里面牽扯一個很大的風險點,我行企業征信系統對于企業征信更新具有滯后性,這就是該案例中在“天眼”查詢網站中查到的信息卻未在我行企業征信系統內查詢到的原因。
案例中,當事實問題擺在借款人面前時,很顯然,借款人僥幸心理的防線被攻破,和盤托出了經營的真實情況。假設,我行并沒有找到借款人痛點,直接跟其了解情況,肯定不會產生預期效果。因此,如何通過問題導向找到借款人痛點,戰勝其機會主義的心理也是信貸貸前調查工作的一個重要方面。
四、思考與啟示
千里之堤毀于蟻穴。對于經營信用跟風險的銀行業來說,也許一個小小的風險隱患,就可以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在復雜而又多變的市場環境中,如何盡可能將貸款風險前移,充分將風險暴露在貸前。需要相關工作者持之以恒總結經驗,提升能力。
當前,盡管部分以城商行、農商行為代表的中小銀行制定了同業業務授信的管理辦法,并試圖將同業業務納入授信管理的范圍,但在實際工作中往往未能達到預期效果,其原因可歸納到以下幾個方面。
(一)業務部門授信積極性不高
在同業業務授信問題上,盡管風險管理部門從風險管理條線角度出發,通常認為有必要對同業業務納入統一授信框架進行管理,但業務部門從業務條線角度出發,認為開展同業授信將對發展業務造成不利影響,不愿受到太多限制,積極性不高。之所以產生這種分歧,主要原因是各部門利益訴求不同而導致立場不同,同時,國內金融機構仍處在高度管制狀態,近十年幾乎沒有大規模違約、破產事件,也使得風險管理部門加強同業授信的理由容易受到質疑。
(二)授信的組織架構和流程不適應
在以城商行、農商行為代表的中小銀行,同業授信的前臺部門常習慣了將業務提交分管領導審批同意的模式,缺乏統一授信的意識,一旦增加獨立評審或審批的環節,往往感到業務時效要求難以得到保障。同時,隨著異地分行陸續開業,分行的同業業務(主要是票據業務)也隨之開展,如何總分支三級架構下開展同業業務,也對授信的組織架構和流程提出了新的要求。
(三)授信工具缺乏
目前,中小銀行對同業授信具備的風險量化工具較少。首先,風險量化工具的使用需要必要的材料,而通常業務部門上報時申報材料隨意性大,且多以難以收集為理由未提供。其次,中小銀行在同業授信風險管理政策、評級工具、風險限額定量工具較為缺乏。盡管一些銀行在審批中引入了不良貸款率等準入標準,以及資產規模等量化指標,但較為單一,無法滿足快速、準確的業務需求。
(四)系統支持不足
由于部分銀行同業授信的IT管理系統的缺乏,很難得到同業授信執行情況的準確數據,評審、審批和授信后管理失去數據支撐,同時也無法滿足業務部門日常需要。
二、部分中小銀行同業授信的實踐與經驗
根據目前中小銀行同業業務授信管理的發展水平,部分中小銀行摸索出了一套適合自身業務發展和風險偏好的授信體系,提供了一定的借鑒作用。
(一)組織架構及業務流程
目前中小銀行在同業授信方面大致上可分為兩類模式。第一種模式為同業業務設置了單獨的業務條線,在調查申報環節由總行資金部或同業部,以及其他相關業務部門負責(有的分支行也有申報權),在授信評審、審批環節通常由總行同業部、風險管理部或專門的授信委員會負責。第二種模式則傾向于將評審環節交由公司業務評審部門,審批環節交由統一的授信審批委員會處理,使得同業業務和公司業務的評審和審批集中管理。此外,有的銀行居于前兩種模式之間,主要是將評審或初審職責交由同業部門或風險部門,或按照授信客戶分類進行不同管理。
(二)授信工具及管理
目前中小銀行常用的同業授信管理工具包括:準入條件、評級、風險限額等。對同業授信管理較為精細的銀行,通常具有較為完善的評級模型,并利用評級數據得到風險限額,對不同的業務品種設定了詳細的風險權重,同時對授信材料的收集要求也相應較高;部分銀行還制定了風險預警指標體系,加強對同業授信風險暴露的組合管理。為了有效的進行授信審查審批,各銀行均規定了授信的申報材料和報告的格式。從申報材料看,一類是客戶基礎資料,一類是監管機構及外部機構評級。
(三)同業授信管理
在同業授信的授信后管理和調劑方面,較有代表性的做法有兩類,一種類型是交由總行資金部(金融機構部、同業銀行部)管理;另一種類型是交由總行風險部門管理。
(四)系統支持
為了實現對授信的日常管理,條件較好的銀行引入了同業授信的IT管理系統,并將其運用到授信額度的分配、查詢、審批、風險預警和統計等領域。
三、改進中小銀行同業業務授信管理的建議
(一)建立同業授信的共識,明確同業授信的目標
同業授信必須得到參與部門的配合,各部門、總分行之間對同業授信要達成某種程度的共識,并根據共識的程度制定切合銀行實際的同業授信體系。如果缺乏最低程度的共識,同業授信難以順利開展。
(二)組織架構和流程的選擇
如前所述,銀行可以在兩種模式中選擇并有所側重。第一種模式,將同業業務作為和公司業務、個人業務并列的獨立業務條線進行管理。這種模式的優勢是:同業業務的地位得到提升,有利于業務的發展;評審和審批的專業性得到加強,效率較高。劣勢是:對部分中小銀行而言需要對組織框架做較大變動,整合或設立新的審批機構。第二種模式,將評審和審批環節交由公司業務評審部門處理,使得同業業務和公司業務的評審和審批集中管理。這種模式的優勢是:對傳統的組織框架改動較小,短期內操作性較強;評審的獨立性較強。劣勢是:評審和審批的專業性較差,涉及部門較多,授信流程較長;對于審批部門來說,需要承擔較多職能,在業務部門強調業務效率時,可能因無法滿足產生矛盾。實際上,在兩種基本模式中,銀行可以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靈活選擇適合自身發展水平和管理能力的方案。
(三)授信工具的引進
建議中小銀行加強授信和評級客戶資料的收集工作,改進調查報告格式,對需要評級的客戶資料,至少收集基礎資料、財務報表、基本情況介紹、監管評級等。同時,由風險管理部門同業授信風險管理政策,明確準入條件、類別風險限額、單戶風險限額、期限政策、不同類型業務風險權重、集中度控制等要素。
(四)改進系統支持
三年以上工作經驗|女|31歲(1985年6月27日)
居住地:合肥
電 話:183********(手機)
E-mail:
最近工作 [ 2年10個月]
公 司:XX公司
行 業:金融
職 位:融資租賃經理
最高學歷
學 歷:本科
?!I:金融學專業
學 校:安徽大學
自我評價
具有扎實的金融學專業知識基礎,熟練掌握融資流程和專項業務知識;已有5年投資公司融資租賃業務經驗,熟知融資租賃業務,了解融資租賃業務運作和相關金融市場情況,并有相關業務開展的成功案例;市場拓展、財務分析及綜合管理等經驗豐富,有良好的計劃、控制、協調等能力;掌握融資租賃等金融相關法律知識,已積累了一定的銀行及政府社會資源,并有會計師資格;有嚴謹的策劃組織能力及人事管理和溝通能力、商務談判能力。
求職意向
到崗時間:一個月之內
工作性質:全職
希望行業:金融
目標地點:合肥
期望月薪:面議/月
目標職能:融資租賃經理
工作經驗
2010/7—2013/5:XX公司[2年10個月]
所屬行業: 金融
業務部融資租賃經理
1.完成公司租賃業務計劃制定,并策劃市場營銷方案和可行的客戶開發措施;
2.全面完成公司業務指標,并帶領業務團隊達成公司既定業績;
3.在公司授權下代表公司進行租賃業務談判和報批等工作;
4.與銀行、協會等機構積極開展公關等活動,進行市場營銷推廣,并提升公司知名度;
5.進行業務團隊建設,并與相關部門保持良好溝通合作,維護公司關鍵客戶關系并積極拓展集團性業務等。
2008 /6—2010 /6:XX公司[2年]
所屬行業: 金融
業務部 融資經理助理
1.協助融資經理完成客戶盡職調查、收集資料、編寫授信調查報告;
2.協助經理設計融資方案、設計結構融資產品,設計融資模式;
3.完成公司與銀行、信托、證券、基金等金融機構的關系拓展、建立、維持等工作;
4.協助經理進行租賃項目風險審查,并對租賃資產進行有效管理,有效避免損失;積累了良好的管理經驗,善于規范業務內部管理,制定相關的管理、業務規范流程和制度。
教育經歷
2004/9—2008 /6 安徽大學 金融學專業本科
證 書
2005/12 大學英語四級
(一)聯貸聯保模式———融資創新風險。受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外需急劇下降,我國推出“四萬億”經濟刺激政策。在寬松的資金環境下,鋼貿企業通過聯貸聯保模式獲取銀行貸款,即由若干個鋼貿企業結成小組,聯合向銀行提出授信申請,每個企業均對貸款承擔連帶責任保證。隨著政策的不斷放松,銀行對鋼貿企業的貸款額度不斷提高,整個鋼貿行業進入資金迅速膨脹的階段。由此,眾多鋼貿企業開始大肆炒作鋼材。但是,自2010年國家出臺新一輪房地產調控政策之后,鋼材價格在2011年出現暴跌,長三角地區的大部分鋼貿企業陷入嚴重虧損和資金鏈斷裂的境地,無力償還到期的銀行借款,而原先提供擔保的鋼貿大戶也陷入“連帶賠償”的困境,鋼貿危機全面爆發,商業銀行不良信貸資產隨之增加。
(二)產能過剩行業———貸款沉淀風險。鋼貿圈事件的發生不僅嚴重暴露了聯貸聯保模式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存在的重大風險,也進一步深刻揭示了產能過剩行業給我國商業銀行帶來的巨大風險。鋼鐵行業屬于產能過剩的行業,但是數據顯示,在2001~2010年間,鋼鐵行業利潤持續增長,每噸鋼材的平均利潤高達300~500元。鋼貿行業呈現高利潤空間,使其成為各大商業銀行爭相追逐的對象。眾多商業銀行向鋼貿企業發放大量信貸資金,這些資金大量沉淀,導致鋼貿行業產能過剩。在產能過剩背景下,鋼貿企業資金流容易出現問題,甚至導致企業破產,商業銀行貸款難以回收。
(三)貿易融資變質為融資貿易———表外融資風險。雖然表外融資業務是商業銀行的利潤增長點,但其引發的風險以及來自金融監管部門的壓力,已經成為我國商業銀行需要應對的嚴峻挑戰。2014年6月份爆發的“青島港事件”是融資貿易風險的集中迸發。融資貿易是當前企業很普遍的運行模式。傳統的貿易融資是為了貿易而融資;而融資貿易則是為了融資而貿易。以鐵礦石為例,如果企業為了進口鐵礦石用于銷售、煉鋼而續作的融資,屬于傳統的貿易融資;而如果企業為例融資而進口鐵礦石,并相應地囤積鐵礦石,則屬于融資貿易。債務人信用狀況、交易方式、支付方的支付能力以及其他影響交易履行和收款的因素,都可能引發貿易融資風險。
(四)“三查”制度執行不到位———操作性風險?!叭椤敝贫?,即“貸前調查、貸中審查、貸后檢查”制度。在實際信貸操作中,商業銀行信貸人員因業績考核等原因,重貸輕管,使得“三查”制度流于形式。首先是貸前調查不細致。貸前調查是風險控制的關鍵性環節,在這個階段,商業銀行信貸人員應深入企業查看、核實相關報表數據。然而在實際信貸業務辦理過程中,許多信貸人員僅根據企業提供的相關文字材料進行風險評估,輕易相信企業提供的報表數據,缺乏對假信息、假報表等的識別,導致貸前調查報告流于形式,報告內容缺乏真實性。其次是貸中審查不嚴。信貸人員為加快貸款的發放速度,對擔保人、借款人、質押物、抵押物等審查不嚴,容易忽視潛在的信貸風險。再次是貸后檢查不到位。許多信貸人員在放款之后就放松對貸款企業的后續管理,僅僅只是定期撰寫毫無實質內容的貸后檢查報告,并沒有后續跟蹤企業信貸資金具體流向、企業經營狀況等。
(五)過度授信或多頭授信———授信風險。商業銀行在經營信貸業務時,一方面,由于對企業的授信風險缺乏足夠的認識,產生過度授信或多頭授信,造成商業銀行授信超過企業能夠承受債務的能力;另一方面,在企業與商業銀行之間發生利益沖突的時候,部分企業通過資產重組等形式逃脫商業銀行債務,造成商業銀行巨額資金損失。西安達爾曼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成為中國第一家因為不能定期披露報告而遭受市場退市的上市公司。從上市到退市的8年過程中,達爾曼通過一系列精心策劃的系統性作弊手段,從股市和銀行騙取資金30多億元,使投者和債權者蒙受嚴重的損失。
(六)大額占用銀行信用———抵押比例不足風險。大額授信客戶一般信用需求量較大,同時因為企業本身的規模也較大,容易獲得多家商業銀行的信貸支持。商業銀行希望通過向這些大企業發放貸款獲取利潤,但如果企業抵押物不足,又無法找到有代償能力的保證人,商業銀行就要求企業采取相互連環擔保、關聯企業擔保等形式,這就降低了企業有效資產的抵押比例。這種情況下,一旦企業貸款出現風險,第二還款來源又不充分,商業銀行對貸款的追償難度就很大。
(七)企業超負荷經營———資金缺口風險。一些企業為了追求更大的利潤而擴大企業規模,與此相應,企業資金缺口和債務規模也不斷擴大。盡管一些企業具有技術、產品和服務的支持,但如果在經營過程中遇到問題,企業資金流轉就會受影響,導致資金鏈突然斷裂。從某種意義上說,企業不是缺少對資金中斷的防范意識,而是沒有對資金短缺這個問題采取有效的措施并執行到位。在銀行融資占絕對地位的金融大環境中,如果企業過分相信自己的實力和公共關系協調能力,認為企業不會在資金方面出現問題,就很容易錯過最佳的解決問題的時機。
(八)銀行“經濟人”本質———盲目搶貸風險。在發放貸款中,商業銀行為了爭搶優質企業,往往放松對企業的審查。即使這些企業無法按規定提供財務報表,但是商業銀行為了搶占市場,容易陷入非理性狀態,不能理性客觀地評估企業貸款風險。如,目前許多上市公司、明星企業成為商業銀行最高評級的客戶,商業銀行對這類客戶大幅降低授信條件,較少關注企業在社會經濟運行中存在的風險,導致商業銀行對企業貸款規模越來越大。如果企業倒閉并退出市場,商業銀行就會蒙受巨大的損失。
二、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管理問題產生的原因
(一)對聯保貸款的風險認知有限,導致過分偏信聯保模式。小微企業是我國現階段經濟發展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由于小微企業規模較小、實力較弱、無抵質押物、難擔保、風險高,難以從商業銀行獲得信貸資金。在這種狀況下,聯貸聯保模式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小微企業貸款難問題。然而,我國商業銀行對于聯貸聯保這種融資模式的風險認知有限,風險意識較為淡薄,在具體實施過程中,缺乏配套的管理措施。一旦整體聯保圈子遭遇不可控制的緊急情況,容易導致商業銀行信貸風險集中爆發。
(二)缺乏對國家經濟、產業及行業政策的研究,導致政策風險加大。當前我國正處于經濟穩定發展的階段,產業結構調整迅速、經濟熱點變動相對劇烈。若商業銀行無法根據我國的實際國情,研究國家經濟政策,把握行業發展趨勢,而在經營發展過程中盲目跟風,不僅會造成商業銀行自身的信貸資金投入過度集中形成信貸風險隱患,還會加劇產業結構的進一步失衡及行業的產能過剩,損害國家的經濟安全。
(三)貿易融資變質為融資貿易,導致債項信用風險加大。傳統的貿易融資是基于真實的貿易背景產生的,其與流動資金貸款等表內業務最顯著的不同點,在于貿易融資具有自償性,即融資所得的資金是用于購貨備貨,或者用于提前兌現賒銷形成的應收賬款。相對而言,貿易融資的信用風險低于流動資金貸款。然而,當前很多企業希望利用貿易背景實現融資。貿易融資的整體信用由主體信用和債項信用①捆綁而成。貿易融資背后的自償性則直接降低了貿易融資的債項信用風險,從而帶動整體信用風險的下降。如果債項信用風險可控,那么主體信用風險即便形成且暴露,可能也不會給商業銀行造成實質性的損失。然而,在實際操作中,不真實的貿易背景嚴重影響了貿易融資的自償性,容易造成貿易融資出現風險。
(四)盲目跟風明星企業,導致銀行處于非理性的狀態。商業銀行容易受虛假報表或合并報表資產規模的迷惑,對大額客戶的風險管理意識較為淡薄,普遍對大額授信客戶重貸輕管,從而在授信過程中忽略存在的相關風險。特別是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商業銀行相互之間競爭的日益激烈,很多商業銀行因為其他銀行的搶客戶行為而瘋狂跟隨,投入大量信貸資金,造成潛在風險。
(五)銀行之間信息不對稱,導致多頭授信、過度授信風險。商業銀行沒有對彼此之間所擁有的信息進行充分溝通和交流,不能全面了解授信情況,導致商業銀行授信總量遠遠超出企業的償債能力。企業實際用款人可能通過不同的借款主體在同一銀行或多個銀行進行多頭融資,而銀行機構無法準確掌握其實際整體融資情況,無法給其界定正確的融資額度,導致過度授信,從而大大降低信貸資產的安全性。
(六)信貸營銷理念存在偏差,缺乏專業的風險管理技術。部分商業銀行僅根據客戶提供的財務報表發放貸款,沒有正確評估信貸風險;在具體的貸款流程中,重視抵押擔保,輕視第一還款來源,造成不能及時有效地識別和防范企業存在的早期風險。有些商業銀行缺乏專業的風險管理技術,在客戶選擇方面缺乏科學的標準,盲目追求明星企業,貪大求全,跟風放貸,增大商業銀行信貸風險。
(七)信貸文化缺失,導致形成錯誤的信貸風險管理理念。信貸文化包含商業銀行的價值取向、管理方式、溝通方式、信貸人員的培訓等,這是影響商業銀行經營績效的重要因素。當前部分商業銀行信貸文化缺失主要表現為重視信貸而缺乏管理,在信貸資金發放后,很少對客戶信貸資金的使用情況進行跟蹤調查,或是缺乏對客戶的重大管理決策進行必要的檢查、監督和參與。這種做法會導致信貸資金的使用失控,進而增加不良貸款。同時,部分商業銀行信貸流程過于注重形式。在發生不良貸款時對相關人員的責任追究力度不夠,導致信貸人員在辦理業務的時候只重過程不重結果。
三、完善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管理的對策
(一)加強對客戶的信用評估,建立健全風險評定制度。首先,要完善客戶的資料,定期整理客戶的財務報表,加強對客戶信用程度進行評估,防范客戶信息不對稱帶來的負面影響。其次,要根據借客戶資料評定客戶信用等級,確保信貸審批決策的科學性。再次,要加強對信貸審查和監督人員的業務培訓,完善信貸審查和監督人員的考核機制,提升其業務素質。
(二)培育健康的信貸文化,樹立審慎的風險管理理念。信貸文化是商業銀行信貸管理工作中所形成的價值取向、行為規范。商業銀行應注重信貸文化建設,增強員工的認同感,引導員工形成共同的價值理念,準確理解銀行的使命、目標,在共同的理念指引下,激發個人的才干,使企業的效益與員工個人利益緊密結合起來。要全面增強員工的責任意識、質量意識、風險意識和團隊精神以及對信貸風險的敏感性,提高信貸業務操作的規范性。健全商業銀行內部管理制度,以制度規范員工的行為,賞罰分明。完善商業銀行風險預警機制,在發放貸款之后,要加強信貸后續跟蹤和監督管理。
(三)嚴格規范貸款行為,避免盲目跟風。在同業競爭方面,商業銀行要清醒地判斷市場風險,堅定“安全第一”的理念,加大風險管理,確保風險可控。首先,要加快轉變營銷思路,避免“壘大戶”盲目貸款,導致貸款集中度過高,埋下風險隱患。其次,要改進信貸管理方式,根據客戶的不同需求,實施多方位的營銷戰略。
(四)堅持風險底線,防范貸款挪用。貿易融資必須基于真實的貿易背景,這是行業的底線,也是監管的底線。在實際操作中,商業銀行要將“三查”制度貫徹執行到位。在貸前調查階段,信貸人員要對企業審慎調查,確保企業貿易融資需求是基于真實的貿易背景。在貸中審查階段,信貸人員要嚴格把控每一個環節,確保不出現操作風險。在貸后檢查階段,一要加大對融資所得資金使用的跟蹤力度,防止關聯企業之間相互挪用資金或者任意改變融資用途;二要推動信貸人員認真收集貿易融資項下的增值稅發票和貨物收據,定期到企業現場進行走訪調查,確保貿易背景的真實性。
(五)建立抵押二級市場,完善貸款擔保制度。美國的貸款擔保制度比較成熟,設立了融資機構與二級抵押結構,并建立了抵押保險,使借貸人具有還清債款的能力。我國可以借鑒美國的貸款擔保制度,在現有制度的基礎上,盡快建立健全抵押擔保制度。首先,應該完善抵押二級市場,使信貸主體可以方便地抵押物品或者及時變現。其次,國家應進一步健全政策性擔保機構。再次,政府應該出臺相應的法規或實施辦法,明確超過標準額度的貸款,政策性擔保機構可為其提供擔保。同時,商業銀行與保險公司應建立合作協議,將貸款與保險相結合起來,使商業銀行貸款安全性獲得充分的保障。
(六)注重信貸授信管理,加強企業之間的風險控制。首先,對企業之間的客戶內部結構、資金運轉、企業間交易、互相保護、相互投資等,要加強調查分析。其次,要加強信貸授信管理,特別是對于產能過剩的企業,在信貸授信之后,要持續跟蹤貸款資金流向,觀察客戶接受貸款后的實際經營情況以及擔保能力的變動情況。
(七)根據我國實際展情況,完善聯貸聯保模式。對小微企業發放聯保貸款時,可選用商會聯保模式和行業協會聯保模式,依靠商會和行業協會的影響力和整合優勢,更有效地管控風險。然而,這兩種模式具有明顯的缺陷。商會和行業協會的主要成員很多時候就是該模式的直接受益人,具有過度融資的沖動。一旦出現風險,商會和行業協會的擔保就形同虛設,無法起到實質作用。因此,我國的商會和行業協會必須成立一個由內外部共同監管的部門,保證其能夠真正擔負起篩選客戶、協助把控、降低風險的作用。此外,聯保模式的成功推行需要嚴格的風險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