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2-31 05:05:3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學校后勤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每學期初要及時制訂并完善后勤與安全的各項制度,按計劃、制度辦事,以制度管人,做到精細化管理,責任落實到人,這是做好后勤管理的基礎。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實施,促進了后勤工作的規范化,做到了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管理有章法,從而提高了后勤工作的效率。認真做好開學前的籌備工作,組織調查教師所需備品,提前購進,保證教師備好第一節課,上好第一節課。
(二)組織后勤人員對校舍以及水、電進行全面排查,發現隱患及時整改。對班級的門窗、桌椅、備品進行排查,及時進行維修及更換,保證學生的安全,保證學生正常開課。
(三)加強校園環境建設及花草樹木的管理。根據季節的不同,及時組織后勤人員對草坪、樹木進行修剪,清理。美化樹木的同時,也美化了校園,為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四)解決教師在工作以及生活中的實際困難,為教師排憂解難。我校有一部分教師是新招聘的年輕教師,由于離家遠,在住宿和吃飯上都存在著一定的困難。后勤在學校教室緊張的情況下,克服困難及時為他們解決了住宿難和吃飯難的問題,增強了他們從事教書育人工作的信心和干勁。??樹立“服務育人”的管理理念是加強學校后勤工作的必備手段。變工作被動為主動是我們后勤管理者精神文明的一大跨越,我們的一切努力只為一個共同目的:忠誠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我們不僅僅是教職工和學生們的勤務兵和貼心人,還應是大膽改革創新的先驅者!
二、強化安全意識
安全工作是學校各項工作的核心,是學校工作永恒的主題,也是后勤管理工作中至關重要的一項。我們要充分認識到,安全是師生幸福生活的保證,安全是學校健康發展的前提;安全不僅關系師生本人、關系學校、關系家庭,安全同時也維系著我們整個社會、整個國家和整個民族。因此,每一個人都不能也不應該忘記安全與生命是緊緊聯系在一起的,關注安全就是關注生命,關注安全就是關注我們自己。學校安全工作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通過宣傳、健康常識課、安全課等途徑對學生進行安全常識教育,提高學生的自我防范能力,確保學生健康成長。建立各項安全措施及應急預案,建立健全責任意識,責任到人,并與師生簽訂安全包保責任書,并實行封閉式管理,確保無事故發生。定期對學校的水、電進行自檢自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做到防患于未然,并做好記錄。
(二)嚴格執行職工值班值宿制度。教師在值班值宿期間,應樹立責任意識,熱情接待來訪客人和學生家長,盡力解決客人和學生家長提出的問題或事情,及時處置各種突發性事件,做到第一時間內報告,并做出合理有效的應急處置工作,不得隨意離校,做到無漏崗,按時交接班并做好記錄,確保學校假日安全。
(三)按上級要求,學校利用升旗、班會等形式加強宣傳防火防震知識,進行消防及地震疏散演練,使學生學會自護自救,通過一次次的實地演練,讓學生能學會及時的應對突發事件,學會逃生方法,確保生命的安全。
(四)加強校車管理。校車是利生、利校、方便家長的一件好事。校車管理工作尤其是校車安全工作是重中之重。首先要確保合格校車,加強軟件齊全,硬件過關。其次加強日常管理,定期開會,加強司機及跟車教師、學生的安全教育,時刻提高安全意識,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及突發事件應急預案、防汛應急預案等。保證校車安全、準時、有序的運行。
(五)加強學校食堂、食品衛生的督查,對食品采購的索證進行登記,對米面、油等食品的供貨商的資質進行審查,確保食品的原料安全,并對工作人員進行食品操作安全知識培訓。注意對食堂衛生,操作程序等進行督查,堅持做好每天的飯菜留樣和登記,每周對師生食譜進行公式,確保師生吃到安全、衛生、可口的飯菜。一次次宣傳教育,一次次安全會議,一次次地毯式排查,一次次落實整改,一次次資金投入,一次次實戰演練。保證了從校園到校舍無一次安全事故發生。反思中,我深深地知道“安全無小事,處處是安全”的道理。我清楚的知道,要還給孩子一個和諧、安全的環境,就要把安全意識和能力融入到綠色的生命之中。
三、創建紅領巾實踐基地
結合學校實際情況,積極為學生創設實踐平臺,為學生創建紅領巾實踐基地,為每個班級分一塊試驗田,每班劃分幾棵果樹,實行自主管理,可種植各種蔬菜及花草,從耕地播種到施肥扣膜,再到精心管理,最后碩果飄香。相信,學生的觀察能力、寫作能力、生活經歷、實踐能力、合作精神等都會有一個提升,學生得到了鍛煉,獲得了快樂,分享了幸福,做到了以點帶面的教育。
四、結語
論文摘要: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中,國有資產管理是一項重要工作。面對后勤社會化的全面推進,高校必須創新國有資產管理策略確保學校資產順利實現保值增值,健康流轉和效益提高。本文從分析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中國有資產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及目前的現狀入手,探討如何加強對后勤資產的管理,以維護國有資產所有者權益,促進資產保值增值的途徑;并對社會和高校從政策與資金等方面積極推進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提出了相關的建議。
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當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條件下,高校后勤工作必須與市場經濟接軌,改變過去由國家和學校把后勤全包下來,實行不計成本的無償服務、封閉性的自我服務體系,加強后勤管理的自主性和市場化運行,逐步由主要靠撥款驅動的運行機制向主要靠市場驅動的運行機制轉換;并按照現代企業制度所提出的產權明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和管理科學的要求,使后勤及早成為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自我約束的相對獨立的經營服務實體。運用各種優惠的培育和扶持政策,增強學校后勤管理活動的活力和生命力,使之不斷發展壯大,最終實現融入社會第三產業并實現社會化的目標。以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為契機,積極探索出一條既維護國有資產所有者權益,保證國有資產順利實現保值增值,又能促進后勤社會化改革有序推進,實現跨越式發展,創造與后勤社會化相匹配的資產管理體制。
一、后勤社會化改革中國有資產經營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資產產權模糊,職責不清。對于市場經濟下的企業來講,合理、科學、清晰的產權機制,能使企業在經營管理中,充分發揮各種激勵機制,調動員工的積極性,激發員工潛在的智慧,使企業能準確、及時對市場信息做出反映,并能有效抓住市場機會。高校后勤改革已經開展多年,但以住的改革多以經濟承包形式為主,負盈不負虧,后勤實體與學校的關系不清晰,后勤實體與學校雙方的職責、任務、分工理論上能分清,實際上難以分清,更難以操作。學校與后勤之間沒有明確的產權邊界界定,學校后勤在不具備產權資格的條件下履行并承擔產權主體的義務,從而導致學校后勤部門利益實體不明,學校后勤缺乏獨立經營的資格和條件。后勤社會化是管理機制的徹底改革,后勤實體脫離學校母體的過程中,劃歸給實體的資產產權不清,資產的權屬關系不明,不完全的成本核算,導致經營實體的核算失實,不僅無法真實反映其經營成本,有關資產收益的財務指標也無從考核,學校對國有資產的控制會變得更加弱化,無法保證國有資產的完整與保值,極有可能加速國有資產的流失。
(二)資產管理意識淡薄,資產效益低。后勤部門使用的固定資產不提折舊或不交使用費,固定資產的損耗得不到補償,由于財務監督和管理明顯滯后,決策失誤和運營水平低下等原因,高校后勤實體普遍存在經濟效益偏低現象,資源閑置浪費嚴重。在后勤集團的經營管理中,用事業單位資產管理方式,財務人員素質低,固定資產在使用過程中大都未提折舊,仍按事業單位財務制度操作。一些已具備提折舊的單位也不提或少提折舊,使維修和補償措施不到位,利潤虛增,資產耗損得不到補償,結果導致資產消耗的補償嚴重不足,往往只有投入,產出很少,國有資產難以保值增值。市場經濟體制下的企業通過市場信息和市場競爭來配置資源,從而實現資源的最優組合和配置,目前的后勤集團在很大程度具有相當強的計劃經濟色彩。后勤集團現有資源能否由后勤集團自由配置;學校如何對資源核算;防止國有資產的流失的方法;后勤集團固定資產增值部分歸屬問題,這些問題影響著后勤集團對資源的優化與配置,而作為企業的后勤集團面對這些問題,同時在經營管理服務中,又必須遵循經濟規律,這就使后勤集團在資源管理上缺少明確方向。
(三)思想觀念滯后,后勤企業的運行模式與市場經濟相沖突。長期以來,高等學校由于受計劃經濟觀念的束縛和學校辦社會模式的影響,一時難以適應以市場經營為特征的后勤社會化改革,很多后勤企業還缺乏現代企業的管理制度,缺乏市場經濟的競爭意識,缺乏以服務取勝、以質量取勝的經營觀念。從學校方面看,還沒有將后勤企業真正看成一家自主經營公司,習慣于將后勤企業作為學校的職能部門,由學校直接任命后勤企業的干部,由學校確定后勤企業干部的行政級別,并經常對后勤企業的經營進行行政干預,從后勤企業方面看,對高校后勤社會化存在片面的理解和認識,仍然眷戀無優無慮吃大鍋飯的日子,獨立走路的能力不強,在經營管理的過程中遇到困難就找學校解決,以學校穩定和后勤職工穩定為借口,向學校提出這樣或那樣的要求,從而影響了高校后勤社會化前進的步伐。
(四)學校后勤負擔沉重,高素質的人才缺乏。學校后勤實體從行政部門分離出來后,原有職工安置任務一般由學校后勤實體承擔,不僅要承擔政策性很強的工資,還要承擔政策性費用,如房貼、公積金、職工失業保險、職工養老、醫療保險等項開支,造成后勤職工勞動力成本比較高,而且由于原有職工屬于安置就業,文化程度不高,加上多年形成的“旱澇保收”的大鍋飯等陳舊觀念的影響,使后勤職工不能適用市場競爭的需要,從而出現職工分流難度較大,加大了學校后勤在經營活動中的成本支出。同時學校后勤急需的高層次經營人才、管理人才和專業人才,由于收入在學校整體水平上偏低不能引進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后勤社會化進程。[1]
(五)后勤管理體制不完善。目前,全國絕大部分高校后勤服務實體都沒有進行真正意義上的產權制度改革,沒有真正建立起科學的法人治理結構。后勤實體是校內模擬企業化管理,按照“自主經營、獨立核算、自負盈虧”的原則,學校與實體是甲、乙雙方合同關系,實施合同管理,從“學校辦社會”走向“學校辦校內企業”其實相當于政府用承包制管理傳統的國有企業,后勤實體在走國有企業承包制的老路,承包制不是一種規范的經濟體制,仍然是校企不分,學校方既是運動員,又是制裁員,還是規范的制定者和修改者,權責不對稱,易使后勤服務實體消極營運,實施短期行為,負盈不負虧,國有資產難以保值增值。
二、加強后勤資產清查和評估工作,為兩權分離打好基礎
由于高校后勤原來投資渠道相對單一,國家是高校后勤投資的唯一主體,后勤擁有的資產,不論通過何種途徑和經費來源(購置、贈送、自籌、調撥)均是國有資產。后勤資產可分為以下幾類:①房屋(包括公共環境)設施;②行政辦公設備;③家具設備;④汽車設備;⑤鍋爐、供氣、供電、供水、冷藏及節能設備;⑥通訊、郵件收發設施、設備;⑦炊事設備;⑧電梯設備;⑨其他設施、設備(包括課桌椅、講臺、踏步板、垃圾房設施、疏通地下水道設備等);⑩庫存材料;11流動資金。上述資產長期以來在后勤部門管理使用,大多沒有進行單獨清理核算(雖然也有部分高校后勤進行單獨核算,但不是完全的成本核算,也未整體辦理企業法人執照)。高校后勤進行社會化改革,必須摸清后勤部門劃入后勤集團前的家底。為此,高校國有資產管理部門和后勤集團要聯合組成清產核資領導小組,具體領導、部署和組織對劃入后勤集團的單位所占用及管理的資產分類進行清查。
(一)明確清查范圍。由于各高校后勤管理模式均不相同,不同模式有不同的運作方式,其管理及核算方式亦不相同,清產核資工作以后勤集團所屬各中心為單位,組織專人或小組清產核資。以實物為準,見物登記,按照實物標牌填寫清查表中有關內容,進行賬、卡、物核對,將設備的來源、購置經費渠道及設備的具體用途分別填入有關欄目,價值暫按賬面價值處理;對有帳無物的設備要查清原因,對清查情況作書面說明,并對有關問題提出處理意見。
(二)嚴格控制資產報廢。防止一些部門為減少資產占用量突擊報廢固定資產和庫存流動資產,對于某些設備確已年久失修喪失效能的,按學校的規定程序作報廢處理。具體報廢原則是:①超過耐用期,且在正常情況下確已喪失效能的;②因使用、保管不當及管理不善等人為損壞,確已喪失效能的;③雖使用功能尚可,但同類社會產品已淘汰,極少使用,且耗電、水、氣、人力較大,效益極低的。
(三)通過資產清查,摸清劃入后勤經營和管理的資產,分清各類資產的用途,清理資產賬面價值。高校所占用的土地、房屋大多是國家無償劃撥和投資建設的,其帳面價值遠低于實際應有的價值。同時,由于事業單位的資產是不計折舊的,所以高校后勤部門所占用的資金帳面原值不能真實地反映其實際價值,對此,應參照資產評估體系的有關方法,對后勤集團使用的固定資產及債權債務進行資產評估核算。
1.不動產價值核算。后勤集團占用的土地為校園的一個組成部分,在后勤改革和社會化進程中,土地的用途發生了變化,其中用于出租的土地及作為門面經營的房屋占地,其使用價值會大大提高,因而必須進行估價核算。,應通過土地評估事務所根據一般地價核算水平核算其土地價值。
房屋價值核算則可按房屋的現時完全重置成本減去應扣的損耗。
2.可動產價值核算。在后勤儀器設備中,10萬元以上的大型設備數量少,但其價值高,占全校儀器設備總值的一半,因此在對可動產進行價值評估時,可運用ABC分類法,將可動產分為三類,其中A類為5萬元以上及價值嚴重低估的設備,B類5000-50000元設備,C類為5000元以下設備、家具及耐用低值品;(1)A類設備的評估運用重置成本法逐個評估:A類設備評估值=重置全價×成新率-功能性損耗,其中:成新率=尚可使用年限/總使用年限,功能性損耗——設備同現有新設備的比較功能降低值。(2)B類設備的評估按分類折舊核算:按設備的性質分為機電設備和電子設備兩類,機電設備總使用年限為15年,電子設備為8年,計算機為5年;對尚能正常使用的、其成新率不小于15%的儀器設備,經過大修或升級后,其使用年限可增加2-3年。(3)C類設備及家具評估:按一定年折舊標準進行折算。(4)對于原材料等物品,在實物清點移交的基礎上,按重置成本法結算凈值,作為流動資金供后勤使用或作為學校投入。三、明晰資產產權關系,建立合理的經營管理體制
在高校后勤轉制過程中,轉制雙方可以按實物登記或資產評估的方式界定產權關系及確定資產價值。后勤轉制以后,按照國有資產所有權和使用權規范分離的原則,明晰產權關系,實施產權管理,保障資產的安全和完整。學??梢猿鲑Y者的身份,把國有資產注入后勤企業,成為企業資本;或以有償租賃、無償借用的方式為后勤企業使用,推動資產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以繼續和有效發揮學校后勤存量資產的效益。如何界定后勤服務企業與學校之間的資產關系,是后勤社會化改革中的難點。在當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還不完善的條件下,國有資產產權關系界定相對模糊,還有許多尚待研究的問題。但是從長遠角度來看,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要明確界定后勤服務企業與學校的產權關系,實現國有資產所有權與企業法人財產權的分離,以實現企業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真正按現代企業制度運行。在后勤社會化改革的現階段,對這種資產關系一般意義上可理解為“學校對劃歸后勤服務公司的資產擁有所有權,公司對劃歸的資產擁有使用權”。這種初步意義的資產關系可通過以下三種方式建立:
1.劃轉經營。學校作為投資參股一方,將有關資產注入后勤企業,轉變為經營性資產,而非資產在事業單位之間或內部的劃撥,這是一種股權投資。因此,學校與后勤集團之間的資產關系不同于過去學校與行政性后勤之間的資產關系。表現在:一是權利的性質發生變化,資產已經劃歸公司即從學校的事業性資產轉變為企業法人財產,為企業所有,學校對資產的所有權的性質轉變為股權;二是權利的內容和實現方式發生變化,由過去學校對行政后勤的資產擁有直接的管理和支配權,變為投資者的監督和收益權。
2.租賃經營。學校將一部分資產(主要是不動產)不投入到后勤企業,后勤集團為經營的需要租賃使用學校的資產,學校擁有所有權,企業擁有使用權,學校與企業之間的資產管理關系為甲乙方租賃契約關系。具體表現為:后勤集團社會化后,學校應繼續投資建設后勤服務的基礎設施,如大型基建、設備;學校對國有固定資產進行評估,評估后以契約方式租賃給后勤集團使用(房屋、大型設備等),后勤集團以略高于成本的價格向學校收取服務費,學校以折舊標準向后勤企業收取資產使用費;學校對后勤企業固定資產租賃實行優惠,部分非營利服務性資產可在初期實行零租賃;后勤集團享受租賃優惠后,在服務成本核算中固定資產折舊部分依租賃優惠程度計算,以控制重點服務項目價格、提供某些優惠服務,并逐步過渡到以成本核算為前提,改撥為付、明碼標價,利潤交叉補償的全成本運作模式,逐步減少學校對后勤的投入。
3.委托管理。對不能進行經營的資產,如教室、供電、供水等資產由學校委托后勤集團管理,在托管實施時將托管部門使用的資產,交由后勤工作使用管理,學校按管理成本付給后勤集團管理費,以維持該部門的正常運轉。為保證簡單再生產的進行,必須對原有固定資產進行實物或價值保存。在托管期間,后勤集團應保證受托資產的安全,并保持資產的完整,以實物或現金歸還甲方(屬正常消耗的除外),保證后勤工作不間斷。
上述的資產管理關系,其目的都是保證學校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和培育后勤服務企業發展。但管理方式依資產關系的性質的不同而不同,劃轉經營的資產的管理通過公司董事會與經理之間的管理關系來實現;租賃經營和委托管理的資產通過甲乙方之間的租賃契約關系來實現。
四、強化后勤服務保障,促進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的目的是要加強對學校的后勤服務保障,而不是取消對學校的后勤服務。我們要改變的是大量瑣碎繁雜的事務和矛盾影響學校辦學精力;低水平的重復建設、低效率的后勤運轉,影響學校的辦學財力。
高校后勤服務除了固有的經濟屬性外,必須注意其特殊的教育屬性,必須強調高校后勤改革要為實現學校的教育目標服務。后勤服務的主要對象是一個特殊的群體,消費水平不高,因此,對于即使實現社會化的高校后勤服務集團來說,將面臨一個兩難的選擇:一方面,對于消費水平不高的大學生群體及教職工,要提供優質的服務;另一方面,對于需要獲取投資收益和經營收益的校方和后勤集團來說,又要使資產在保值的基礎上實現增值。為此,對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中的國有資產管理,可參照有關現代企業制度的運作模式進行。[2]
1.對于后勤創辦的具獨立法人的企業,學校作為投資參股一方,把學校的后勤資產注入后勤企業,轉變為企業資產,學校通過參加股東大會的形式,依照公司法規定對企業進行一定的管理。由后勤集團按照企業計提折舊或再投資等方式完成企業的運行和發展,并促進資產的保值增值,學校通過企業分紅、派息取得利益。
2.對于滿足學校對后勤服務最基本需求的非盈利或微利服務項目,學校將一部分資產(主要是不動產)不投入到后勤企業,學校與企業通過建立民事法律關系,向企業提供后勤資產的使用權,以租賃的方式為后勤實體使用。后勤實體租賃學校資產直接目的正是為了收益。學校作為出租人所出讓的使用權,也就包括了收益權。承租人在使用出租財產時應該支付租金。學校和企業作為民事法律關系中彼此獨立的平等主體,學校不得參與和干預企業的管理。在租金收取與承擔修繕、保值義務方面可以用兩種模式操作。一是按社會通行標準,由學校向后勤集團收取租金,在扣除維修費用和提取固定資產折舊費用以后,其余額部分由學校返還后勤集團,以支持后勤集團的發展;二是在學校放棄自己權利的同時,按照民事法律活動地位平等和誠實信用原則,要求后勤實體承擔相應的義務,包括修繕義務和國有資產的保值義務,即通過設備維修和提取固定資產折舊費的形式,對國有資產進行保值使用,同樣體現學校對后勤集團發展的支持。
3.對于不具備經營能力的后勤服務性資產,學校與后勤集團簽定協議,委托后勤集團管理維護。實行全成本負擔核算辦法,由學校按資產正常運行所需實際費用和人員費用等核定管理費用支付給后勤集團,以契約方式由乙方承擔服務,并逐步引入市場競爭招投標制。后勤經濟實體要擺脫事業單位行政管理方式的束縛,學校將(下轉第174頁)
(上接第86頁)行政撥款改為按消費支付費用并取得投資和出讓資產使用權收益,將暗補變為明補。
4.改變高校后勤單一的固有經濟成份,向多元化經濟發展。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育和日趨完善,繁多的市場和競爭的格局必然形成。在市場信號的導向下,社會第三產業必然地向學校流入,不可避免地與后勤實體展開碰撞和競爭,后勤實體必須擺脫過去壟斷經營、封閉經營帶來的管理落后、效率低下的弊端,積極參與競爭。廣泛吸收社會資金、資產、改變高校后勤單一的固有經濟成份,向多元化經濟發展,既有全民,也有集體、個體的,也可采用學校資金與社會資金聯營、中資和外資的聯營,使高校后勤實體經濟多元化,這是運行機制搞活的前提條件,多方投資辦后勤壯大后勤實力,提高后勤保障能力,促進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
總之,在后勤社會化改革的過程中,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關鍵是要不斷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堅持從實際出發、從校情出發的原則設計后勤社會化改革方案。改革方案要有利于推進學校教學、科研等其它方面的改革,要有利于減輕學校對后勤經營的投入,要有利于調動全校教工尤其是后勤企業職工的積極性,要按照有利于學校發展和有利于后勤企業發展的思想,及時研究和解決后勤社會化過程中遇到的各種新問題,在探索過程中不斷總結新經驗、糾正失誤,保證高校不斷地獲得更好、更完善的服務環境,并滿足師生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在給予自身的經濟實體以適當的一段時期的保護的基礎上,學校的后勤服務應對校外企業開放市場,在高校后勤服務市場中引入競爭機制。從自身薄弱的項目入手,從事半功倍的項目入手,從長遠看必然會形成社會保障的項目入手,擇優、適時、適度引進,以求得更好的服務。通過也許是較殘酷的競爭,促使后勤服務人員改善服務管理與經營的方式,降低成本損耗,提高服務質量,適應市場要求,使得后勤經營實體的自我調控能力日益強大,在站穩校內市場的同時,向校外延伸擴展,融入市場經濟的大潮,真正化入社會中去,以自己的經營成果去促進企業的發展壯大。
參考文獻:
一、掛職鍛煉目標:
通過兩個多月時間的深入考察、觀摩、學習及與章丘市實驗小學領導教師“親密接觸”,了解學習實驗小學的發展規劃、辦學理念、后勤管理、特色活動等一系列管理流程,從中得到經驗與借鑒,反思與運用。從而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學校后勤管理制度,進一步制定和完善本校三年發展規劃,為實現個人學校教育的可持續發展和跨越式做出自己應有貢獻。
二、鍛煉學習時間:
20xx年4月12日——7月6日
三:鍛煉學習內容:
1、全面參與市實驗小學后勤管理活動,全面了解該校的了解學習實驗小學的發展規劃、辦學理念、后勤管理、特色活動等一系列管理流程。
2、按時參加學校的行政例會等有關會議積極發表個人意見。
3、參與學校的安全管理,爭取掛職期間具體負責一次安全管理或后勤管理等方面的大型活動。
4、記好掛職鍛煉日記,及時總結掛職鍛煉過程的成長經歷,反思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更好地為將來學校建設積累經驗。
5、按照市教育體育局要求,鍛煉結束時寫好掛職鍛煉述職報告或研究論文。
四、鍛煉學習方式:
1、自學與拜師相結合
培訓過程中,主動虛心向導師學習,不斷總結、反思、提升,從實際出發,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各類計劃。
2、學習與實踐相結合
通過學習、體驗、反思、感悟、實踐、理論聯系實際,不斷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專業水平。
一、務實創新
近年成人教育生源日漸萎縮,規模逐漸縮小,大多存在生存危機。湘陰電大在歷年發展中負債不少,運轉艱難。上任后的張宇光與行政班子一道,開拓創新,拓寬辦學渠道,及時調整辦學格局,最大限度挖掘資源。在強化電大傳統,成教大專的前提下,往上開展研究生、本科教育,并與北師大、中國農大、湖南大學、湖南師范大學等知名高校聯合辦學,充實電大辦學實力。往下發展職業教育、開展短期培訓,成為縣教師培訓基地、陽光工程、下崗職工再就業、各種技能培訓基地、湖南省青年農民培訓工程示范基地。經教育廳批準,在電大職高部的基礎上成立了湘陰縣第二職業高中。為了擴大招生,拓展發展空間,該校又租賃經委職中作為江東校區,形成了一校兩牌,一校兩址的發展格局。
二、勤政先行
為了充分發揮辦學的效能,促進電大事業更有效的發展,張宇光組織制定了教學管理、后勤保障、安全保衛等有章可循。校風、班風、學風都有很大進步,教學秩序井然。同時還改進學校后勤服務,教學管理頗見成效。
就業是職業學校生存和發展的生命線、晴雨表。張宇光和班子成員堅持以就業為導向,以服務為宗旨,積極聯系深圳、上海、北京、珠海等發達城市的世界五百強企業,安置畢業生以及陽光工程學員就業,深受家長和社會的贊譽。
三、廉政凝心
[論文關鍵詞]高校后勤 后勤管理社會化 改革
高校的后勤管理問題一直為大家所關注。國外高校在這方面進行了很多的實踐,也取得了一些比較成熟的經驗,例如日本高校后勤管理就是由日本全國大學生活協同組合聯合會來承擔;法國是由國家公立的大學事務中心來運行,以服務為主要目的,國家給予相應的補貼。這些有益的經驗也推動了我國高校后勤管理社會化的步伐。我國從1999年開始推進后勤管理社會化進程以來,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其中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為了推動我國高校的進一步發展,有必要進一步推動后勤管理社會化改革。
一、高校后勤管理社會化改革的必要性
1.高校后勤的社會化管理減少了后勤工作的繁瑣性。高校后勤社會化管理后,將大大減少工作人員的繁瑣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使工作人員也可以有時間投入到更高層次的學習當中,并努力完成自己的科研工作,從而有利于學校管理質量的提高,也有利于后勤工作人員自身素質的提高。
2.高校提高其辦學層次需要進一步加強后勤管理社會化改革。當前,有的高校年收益還不夠償還校園建設的貸款利息,進而嚴重影響了教師的福利待遇與正常的科研經費,這會嚴重挫傷廣大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在這種情況下,學校如果能和一些實力雄厚的企業合作,由企業出資建設學校的基礎設施(如宿舍、食堂等),先由企業自行經營管理,若干年后待企業收回成本并獲得相應收益后產權再歸學校所有。這種校企聯合建校的模式對解決高校建設資金不足是一個行之有效的辦法。
3.高校校園環境社會化要求必須進一步加強后勤管理社會化改革。隨著高校后勤管理的改革,部分高校已完成了從“封閉”到“開放”的轉變。高校后勤管理社會化以后,校園內大部分營業場所都變成承包經營,更多社會服務設施涌入高校,校園內商業場所增多,經濟活動增加。管理和經營的問題,是高校后勤管理社會化中存在的最大問題。經營如果忽視了管理是不能長久的,高校校園環境社會化要求必須加強對后勤管理社會化的改革。
二、高校后勤管理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1.高校后勤管理和實體之間的關系不明朗。我國的高校都是由國家出資創辦的公益性的組織,食堂、宿舍、教學樓等都是學校所有。我國后勤管理社會化的實踐仍處于摸索階段。有的高校是將資產租賃給社會上的某些企業個人來為師生提供服務,有的是學校自己注冊后勤服務公司或組建后勤集團等來實現后勤管理的社會化。但是很多高校的后勤服務公司或后勤集團并不具備獨立的法人資格,存在著后勤管理處和實體(后勤服務公司或集團)共同管理的狀況。高校后勤管理和實體雙方都參與了管理,這會造成經營職能的交叉、經營職責的不明確。由于當前高校后勤管理還沒有實現真正的企業市場化,因此不可能真正按照現代企業制度進行規范管理。高校后勤管理和實體之間的關系不明確,監管沒有形成有效的制度,使監管難度加大,財務漏洞增多,國有資產流失風險加大。
2.后勤管理觀念陳舊,管理不到位。部分高校后勤管理人員還存在著一些舊思想和舊觀念。部分高校后勤管理市場依舊是自我封閉狀態,與第二產業相比,無論是服務質量還是管理水平都缺乏競爭力,后勤實體存在被擠出高校后勤市場的可能。
由于改革的不到位,部分高校依然是自主壟斷經營,使優質資源無法應用到高校后勤管理當中,對高等教育的發展產生阻礙。目前,只有少數高校的后勤管理改革有了顯著成效,大多數高校還處在轉變當中,各種體制和機制的不合理還沒從根本上得到解決,后勤管理的不到位問題很普遍。
3.后勤服務公司盈利能力差,與企業化經營還有很大差距。我國高校雖然組建了后勤服務公司,但是無論是在人事上還是在財務上與學校還是有千絲萬縷的聯系。在經營的過程中,權責不明,互相推諉,缺乏經營經驗,員工結構不合理,服務水平差,這與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企業化經營還有很大的差距。
三、繼續深化高校后勤管理社會化的對策
在繼續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要結合西方高校及優質高校后勤管理的改革實踐,讓我國高校后勤管理社會化改革有新的突破和發展。
1.更新觀念,提高管理和服務水平。高校后勤管理的相關人員必須更新觀念,提高管理和服務水平。后勤管理人員必須以服務好師生為目標,提高管理和服務的意識,加強監督,做好實體和學校之間的銜接工作。收集師生對后勤服務的意見和建議,例如食堂飯菜價格是否合理,宿舍管理是否有序,可采取什么措施加以改進等,督促后勤做好服務,使師生享受到價格合理的優質服務。只有這樣,后勤管理的社會化才能落到實處。
2.選擇適應高等教育和高校后勤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管理模式。高校后勤管理社會化存在很多種模式,一個是主體分離模式,就是學校將基礎設施等交給后勤實體,由后勤實體來完成學校的服務項目以及經營管理。學校投資基礎設施和大型設備,其余由后勤實體負責;二是學校與社會聯合辦后勤的模式;三是橫向聯合模式,就是由多個高校聯合建立后勤服務實體來提供服務;四是經營實體模式,就是學校將后勤服務完全交由獨立經濟實體來進行的方式。各個不同的模式都各有優劣,不同的高??梢愿鶕鋵嶋H情況進行選擇。我國高校管理層次較多的局面決定著高校后勤改革及運行模式的選擇需要因地制宜。在把握保穩定、保供給、保公益性、保持高教事業及高校后勤的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下,各地區、各高校進行統籌兼顧,依據國家政策,采取某種模式或是多種形式并存的管理模式。
3.加強后勤隊伍建設,提高經營水平。加強后勤保障隊伍的專業、高效和公益化建設才能實現高校后勤可持續發展。后勤保障專業化就是指人才隊伍的高素質和提供服務的高品質。我國的后勤人員大多由后勤管理人員和臨時工組成,由于待遇和福利低下缺少專業的管理和經營人才;而國外的后勤人員很多都有高層次的專業人才,工資按聯邦政府和州政府統一標準發放,所以我們要采取各種措施,保護工作人員積極性,吸引高素質的管理和服務人員,加強后勤隊伍建設,提高經營水平。
關鍵詞:節約型校園;高校后勤;促進作用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已進入新的快速增長階段,為了有效緩解經濟社會發展與資源、環境之間日益擴大的矛盾,中央明確提出了建設節約型社會的戰略決策。高校肩負著教育、科研、社會服務和文化傳承創新的重任,是構成社會的重要社區,也是資源能源消費的大戶,因此建設節約型校園不僅對建設節約型社會具有重要現實意義,更具有深遠的教育意義。節約型校園是指在學校辦學及校園設施建設、運營管理中遵循科學發展觀,充分體現節能、節水、節地、節材、環境保護建設及運營的管理思路和節約教育理念、形成良好節約型校園文化的校園。加強節能管理,努力建設節約型校園,不僅能有效降低辦學成本,提高辦學效益,而且能產生良好的示范效應和帶動作用,促進高校師生節能意識,推動節能科技研發,進而推動全社會的節能工作。
清華大學的節約型校園建設是學校“綠色大學”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促進學校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特別是一流后勤建設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本文結合清華大學節約型校園建設實踐,探討和分析節約型校園建設在提高學校后勤管理水平、推動高校后勤隊伍建設、落實高校后勤工作“三育人”理念和減少能源使用量、降低辦學成本等幾個方面的重要作用。
一、 建設節約型校園,有利于提高高校后勤規范化管理水平
節約型校園的建設需要一個組織進行監督管理,科學合理的政策、制度建設和監管體系是保證節約型校園建設工作長效開展的基礎。中國高校節約型校園建設應該基于如下兩個特點:一是因學??焖侔l展帶來的能源需求增量不容忽視,二是由于服務質量和維護成本的差異,與發達國家相比,平均能源消耗量較高。應該看到,中國高校普遍存在用能管理粗放現象,部分高校還存在用能無監管或監而不管的情況。結合高校既有的管理體系,形成一個分級的、既有常設機構又有專家顧問的體系是一個較好的選擇。為加強節約型校園建設的管理,清華大學形成了“學校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學校節能減排工作辦公室、各部門節能減排工作崗位”三級管理體系,厘清責任,強化管理。作為后勤基礎設施運行保障部門,修繕校園管理中心(以下簡稱“修繕中心”)一方面不斷完善運行機制,建立了以計量為基礎的用水用電管理制度,實行了水電"誰使用、誰付費"的管理模式,如學生宿舍、教室用電與管理人員考核掛鉤等,促使各單位努力做好節水節電工作,進一步提高了各部處、各院系的節水節電意識;另一方面修繕中心制定和完善了各項節能管理制度,如《供電系統管理辦法》、《供水系統管理辦法》、《供暖系統管理辦法》、《中水系統管理辦法》、《自備井供水管理辦法》等,并正在準備制定和實施《節能節水分項計量管理制度》、《節能節水指標分解管理與考核制度》、《節能節水工作責任制度》、《節能節水統計審計與公示制度》、《節能節水考核獎懲制度》等制度規章。可見,在建設節約型校園的實踐過程中,不僅能夠積極響應國家節能減排號召,而且通過制度的約束、機制的轉變可以更進一步提高后勤規范化管理水平。
二、 建設節約型校園,有利于提高高校后勤科學化管理水平
節能科技示范應用是高校節約型校園建設的一個重要領域。近年來,由于國際大環境的影響以及國內政策的有力引導,各類節能技術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地處節能科技的發源地,高校節約型校園建設更是具備近水樓臺的優勢。
高校人口密度大、科研活動要求不間斷性等特點對能源系統運行的穩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高校節能技術示范應用過程中,學校后勤部門和科研部門應密切配合、協調推進,根據學校的用能特點和能源系統運行狀況制定合適的節能科技示范方案,并在示范項目運行過程中進行及時的監測和調整。這一過程極大地促進了后勤服務與學??蒲芯o密結合,提高了后勤管理的科學化、專業化水平。
紫荊中水回用系統由清華大學環境系與清華大學修繕中心聯合建設,系統的日常管理維護、技術問題的解決由環境系和修繕中心共同承擔。中水水源分別為紫荊學生公寓1-23號樓、東區浴室的盥洗洗浴水和校園污水干道內的小部分生活污水,利用先進的膜生物反應器技術對中水水源進行凈化處理,生產出的中水用于學生區的廁所沖洗和校園綠化噴灌、景觀用水,剩余的中水則儲存于校園河道。該系統的污水再生能力為1 200 t/d,學校每年減少向市政管網排放污量35 萬多噸,以現行水價4元/噸計算,該中水系統每年節省的自來水水費為140萬元??梢?,該中水回用系統具有很大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2010年經學校批準,又建設了一個日處理能力1 500噸的二期中水回用系統,且采用地埋式,構筑物之上直接覆土綠化,極大地節省了校園土地資源。目前,兩套中水回用系統的生產能力除能滿足大部分學生宿舍的沖廁使用量以外,還能滿足全校綠化和景觀用水80%的使用量。
引入高校后勤部門與科研部門開展深度合作這一模式,為清華大學節約型校園建設開辟了一個廣闊的天地。通過雙方的合作交流,學校收到了良好的節水效果,后勤部門的技術水平和科研能力得到了長足的進步,為一流后勤的建設奠定堅實的基礎。未來學校還將把這一模式擴展到節電、供暖節能等諸多領域,開拓后勤管理科學化的新篇章。
三、 建設節約型校園,有利于推動高校后勤隊伍建設
由于節能技術的日益普及和應用條件的復雜性,節能管理水平逐漸成為了衡量節約型校園建設進展的一個重要因素。人作為管理的主體,其業務素質和服務水平直接影響了節約型校園的建設水平。后勤是學校的主要能源消耗和能源管理部門,一支專業高效的后勤能源管理隊伍是節約型校園建設的保證。因此,不斷提高職工對自身所從事工作的理解和掌握,提升節能管理水平,增強職工服務師生、服務一流大學建設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是當代一流大學面臨的重要課題之一。
清華大學在節約型校園建設中,注重提高能源管理水平,通過有計劃地進行技能培訓、節能教育、狠抓落實,結合事業發展規劃,切實推進能源管理隊伍建設,穩步提高能源管理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的業務水平和綜合素質。節約型校園建設的需求很大程度上是對后勤隊伍管理水平的需求,這對學校的一流后勤建設來說既是挑戰,也是機遇。修繕中心緊緊抓住機遇,以促進節能管理水平提升為契機,有計劃地引進專業人才從事校園節能工作,定期開展節能方面的培訓和交流等等,逐步建設起一支高素質的能源管理隊伍,科學規范地做好學校的節能工作。
建設節約型校園還將促進后勤各部門增進交流、協調互動。高校后勤保障是一項千頭萬緒、錯綜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一個運轉靈活、簡潔高效的主管機構,需要各部門之間保持溝通順暢、團結一致。而節約型校園建設涉及到后勤管理的方方面面,校園節能行動的順利實施,離不開后勤各部門的協調配合,這也為后勤保障隊伍的建設提供了一個良好的鍛煉平臺。我校寒假期間留在學校的本科生只有在三、四百人左右,由于紫荊公寓的供暖設施不能進行分戶供暖,每年寒假都要對可供一萬三千多名本科生居住的整個紫荊公寓維持正常供暖,造成了巨大的浪費。2006年開始,學校統一部署,開展寒假“集中住宿”行動。為落實這一節約型校園建設的重大舉措,學校專門成立工作小組,后勤各部門緊密配合、協調一致,制定了詳細的工作方案,細化分解各階段工作內容,開展了積極有效的工作,為學校“集中住宿”活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保障了活動的順利實施,也為后勤各部門提供了寶貴的練兵機會,推動了一流后勤保障隊伍的建設。
四、 建設節約型校園,有利于落實高校后勤“三育人”的工作理念
高校后勤服務的對象是學校廣大師生員工,加強與服務對象的交流溝通,急師生所急,想師生所想,是建設一流高校后勤的重要內容。清華大學后勤提出了“服務育人、管理育人、環境育人”的工作理念和“全員育人、全方位育人、全過程育人”的工作要求。高校節約型校園建設,必須要以人為本,需要更耐心的溝通、更真誠的交流,需要從服務受眾角度出發考慮問題、解決問題,這才能讓有限的建設資源產生更好的效果和更深刻的影響。
過去,學校浴室采取一元一張的澡票,這種方式無法限制洗浴人員用水,浴室內的浪費水資源現象十分嚴重,廣大師生員工對此反映強烈。針對這一情況,學校有關部門與廣大師生員工反復協調溝通、深入交流、精心準備,投入了東區、北區浴室的IC卡管理系統。使用IC卡后,能夠使洗浴人員合理的、有效的利用浴室開放時間,避免了浴室的擁擠,減少了水資源和能源的浪費;IC卡只針對我校人員發放,保證每人一卡,有效的杜絕校外人員來我校搶占洗浴資源,這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校內洗浴人員的個人財產安全,為我校師生員工創造了良好的洗浴環境。洗浴人員的減少,也緩解了供水不足的現象,保證了浴室的正常使用。根據浴室運行數據分析,投用IC卡系統以后,系統綜合節水節能率達到了30%,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在用水管理方面,學校針對自身“生活用水量大、生產用水量小”的特點,通過網絡、廣播、宣傳欄等渠道廣泛宣傳節水知識和節水常識,清華大學修繕中心與環境系共同建設了學生節水教育基地,向廣大師生員工和社會各界人士宣傳普及節水知識,充分發揮了對節水型校園建設的推動作用。通過宣傳教育,提高了師生員工的節水意識,引導同學們養成良好的用水習慣,如洗臉時,盡量使用臉盆,若不使用臉盆,則注意及時關緊水籠頭;洗澡時,不用水自覺關閉噴頭;洗衣時,漂洗衣服的水用來洗下一件衣服,提倡集中洗衣等等。良好的用水習慣對促進節水型校園建設發揮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五、 建設節約型校園,有利于減少能源使用量、降低辦學成本
減少能源使用量、降低辦學成本是節約型校園建設最顯著的效果之一。開展節約型校園建設并不是為了節能而節能,也不是降低后勤服務保障質量,而是在滿足學校發展要求和廣大師生員工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的基礎上,更科學、更有效地統籌利用辦學資源,更好地服務于學校發展和廣大師生員工的需求。以清華大學修繕中心為例,在保障學校水暖電系統安全穩定運行的前提下,多年來通過采取中水雨水回用、節水型園林建設、提高供電系統使用效率、建設供暖管網節能控制系統等多方面的節約型校園建設工作,為學校節約了辦學成本。同時,能源的節約使更多的經費得以盤活,投入到地下管網信息系統(GIS系統)、變頻調速控制設備更換等更多節能領域,在能源節約的基礎上更好地保障了水暖電供給,形成了良性循環。
清華大學校園內綠地大量采用了噴灌、微噴、滴灌等較為成熟的節水灌溉技術,達到了節約水資源、提高綠化效率、改善校園環境等多重效果。目前,學校對校園大部分的綠化井安裝了IC卡水表,且在草坪和山坡綠地上都安裝了微噴噴灌系統,實現了節水目的。一般情況下,噴灌比地面灌溉節省30%~50%用水量,微噴比地面灌溉節省50%~70%用水量,比噴灌節省15%~20%用水量。噴灌和微噴均不易產生地表徑流和深層滲透,且澆水均勻,有利于改善周圍區域內的空氣質量。綜合采用逐步以節水型植物替換耗水量大的植物、大量使用中水進行綠化噴灌、大力推進較為成熟的節水灌溉技術應用等措施,在很大程度上節省了綠化用水,減少了綠化費用支出,降低了學校的辦學成本。
節約型校園建設是高校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生態文明的一項重要舉措。高校節約型校園建設對全社會具有良好的現實意義和示范意義,高校后勤實踐節約型校園建設的過程,也是后勤職工不斷深化思想、增強服務意識、提高責任感和使命感、深刻理解和熟練掌握工作需求的過程,是后勤人放眼世界、爭創一流的一個重要渠道。清華大學歷年來的節約型校園建設實踐證明了這一點。在未來的工作中,清華后勤人將以節約型校園建設為契機,以更執著的努力、更開放的姿態,努力建設與一流大學相適應的后勤服務保障體系。
參考文獻:
1. 高等學校節約型校園建設管理與技術導則(試行).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08.
2. 陳詡.節約型校園建設與評價的研究.上海:同濟大學學位論文,2008.
3. 毛永波.從后勤管理的角度論節約型校園的創建.現代企業,2010,(4).
我今年32歲,89年畢業于安廣師范,后保送至長春師院體育系,91年畢業后回到安廣師范任教,93年至96年在東北師大體育系函授畢業,自工作以來,一直勤奮上進,在教學和訓練中取得很好成績,公開課和論文多次獲獎,具有一定的組織能力和經濟管理能力,在本次競爭中,我競爭的是院企辦公室。
我們學校的發展,教職工生活質量的提高,和學校 經濟狀況密不可分,而校企是學校經濟來源之工,“在教科產結全日益緊密的今天,高師院校的經費來源由政府投資為主轉向自身拓寬經費來源渠道”。因此我認為應加強對校企的管理,提高校企的經濟效益。假如我在本崗位任職,會盡力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深入實際,調查研究。
要廣泛接觸社會,深入市場,考查分析現狀,合理論證,找出規律,這里,了解市場,對市場心中有數是很關鍵的,現在看來,我們即將加世貿組織,雖然有很多商機,但也該看到,經濟狀況的不穩定性,比如下崗人員多,商業活動隨之增多,競爭激烈,農民收入少,企業效益差,購買辦降低,結果常常投入大,收入少,因此對項目的開發要慎重,并且要制訂出定期考查市場的計劃,拿出調查結果可報告,并將這一項工作定為常規工作之一。
二、立足現有,解放思想,實是求事。
就我院的實際情況,如果開發新項目,應重點考慮我校的現有資源,條件去進行,這樣,即減少了學校資金的投入,又避免了現有的資源的閑置,比如,體育館,可在課余時間注冊為一個大中型的健身活動場所,還有我院的出租房,如果在無人承租或者租金過低的情況下,可想辦法開辦自己的企業或資料書店待去經營,再有我院北區附近也正處開發之中,新建了移動通訊待單位如有時機也可酌情開發項目,這樣即增加了學校的收,投資不大,便于管理,又為本院師生創造了條件,如果學校后勤社會化程度加深,可考慮許多服務,可以由我們自己的企業解決。
面向市場,更應從實際出發,選擇一些風險,投資少,見效快,有前景的項目去考慮如果真正有可行性項目,也要反復調查,反復論證,慎重考慮,向領導建議,研究、商討最佳方案。
三、經營好新項目,扶持好原有企業。
校辦企業是一種社會商業活動,同其它活動一樣,要守信譽,守規則,依法行事,旦創建了新項目,要積極獲取信息,強化管理和服務,保證商品質量,暢通流通渠道,保證正常商業運行。只有這樣,才能提高效益,保證利潤,同時不給學校、領導、企業、個人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對原有企業要給予支持和幫助,及時溝通,出謀劃策,指導經營,只有使它們經營好,學校的收入才會相應提高。對學校其它資產的出租,使用要賬目清楚,管理完善,減少不必要的開支。
四、加強學習,提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