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2-05 08:15:2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中學生消費情況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1研究計劃的完整性
研究性學習其實相當于大學里培養研究生的導師制,只是研究課題的大小不同而已。但凡研究都要通過查閱文獻、制定研究計劃、具體實施和成果總結等幾個步驟。這就對中學教師的素質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而中學生則幾乎沒有接觸過科學研究,所以在初期確定課題時就迫切需要指導。課題的來源有多種途徑,如何確定課題在此不贅述。單論初期確定課題時研究計劃的完整性。
如“青島樓山”課題,學生事先沒有到樓山實地考察過,只知道樓山是重工業污染區,想到山上取些標本,考察樓山受污染的情況。對于在山上能取到什么生物標本,取了標本如何處理、觀察,能不能查閱到樓山前些年的環保資料都非常模糊,也沒有要取得什么形式的成果的打算,對如何進行整個調查研究心中沒底。不搞清這些問題而急于下手去搞研究,只能是摸著石頭過河,很難預料研究的結果。所以首先要給學生上一堂研究方法課,通過介紹科學研究的步驟,和學生一起討論計劃的可行性,學生自己回去再進一步地討論,確定了整個計劃的關鍵步驟:比如先到樓山實地考察1次,并且可以到當地環衛局查閱資料、請教專家,整個過程要注意留取資料,如出門一定要帶照相機拍照等。通過前期的準備工作,大家做到了對整個研究計劃心中有數,對完成研究性課題充滿了信心。后來學生在第2學期做“進化論”等課題時,事先就能制定出大致的研究過程以及成果的表現形式等,表現了長足的進步。
2研究過程的監控
由于中學生的學習任務比較繁重,對研究性學習的重要性認識也不足,如果在研究性課題的實施過程中指導教師和班主任不注意日常監控,則很容易造成組員忙閑不一的局面,甚至最后使研究課題流于形式。
比如在“衛生”課題中,由于日常監控不夠嚴謹,5個學生組成的課題小組其實基本上是2個學生在忙,有違于研究性學習“重結果更重過程”的原則,也不利于促進學生之間合作學習、共同進步。教師按照初期確定課題時組員的分工認真做好每周鑒定可以有效解決這個問題。教師注重過程評價也可以引導學生科學地對待研究性學習。
3成果的形成和展示
研究性學習的成果形式包括論文、模型和標本等各種類型,展示成果的形式也有許多種,其中課件是有效而且常用的一種,但是要防止一種傾向,就是由于課件的可視性和良好效果而被當作學習的成果來下功夫,這樣就會本末倒置,不利于培養學生嚴謹的科研作風。
如到學期末總結研究性學習的成果時,由于時間緊迫,不少學生不自覺地把課件當成了最后的主要成果。不少課題都是先做課件進行展示,然后再慢慢寫論文。有些小組甚至把課件上的文字直接取下來當作論文,導致論文存在口語化、用第1人稱、不嚴肅等問題。應該要求學生先整理出論文或調查報告等,再制作課件來介紹研究成果,這樣既保證了研究成果的質量,也符合科學研究的程序。
4經驗教訓的總結
一個研究性課題結束后,教師應和學生一起及時總結經驗教訓,這一點對于師生都是非常重要的,是順利開展下一個研究性課題的基礎。學生往往剛結束上一個課題就急于著手下一個課題,這時需要教師引導他們進行總結。
比如在“衛生”課題中由于沒有注意研究過程中資料的積累,研究過程的照片一張也沒有,導致最后在制作課件時缺乏足夠的說服力,而且整個小組分工不清,沒能很好地進行合作研究;“青島樓山”課題中因為樣品的破壞,導致研究過程和結果脫節,造成巨大的漏洞,不可彌補。但在“青島樓山”課題中由于一開始就注意了研究過程的記錄,所以整個研究過程:上山、采樣和訪問專家等有具體記錄。通過對經驗教訓的總結,學生對做好下一個課題更是充滿信心。
關鍵詞 研究性學習 實踐 思考
中圖分類號:G623.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3)12-0048-03
研究性學習作為一種學習方式不僅運用于研究性學習課程中,也可以運用于學科課程中,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終身學習的能力。近年來,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以及思想品德學科評價體系和考核方法的變化,更加迫切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引入研究性學習。下面結合筆者的教學實踐談談對思想品德課中研究性學習的探索和思考。
一、思想品德課研究性學習的實踐
1.根據教學的內容指導選擇研究的課題
如何根據初中教學的內容來選擇研究的課題呢?一般地說,要把初中政治教學中的重點、難點以及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重點作為研究的課題。這樣,一方面有助于學生掌握知識的要點,突破難點;另一方面讓學生對研究的課題具有一定的背景性知識,有利于學生探究和拓展知識。例如,根據初三教材內容,可以設計出一些拓展性研究課題,如“本地區非公有制經濟狀況及作用”“為自己設計合理的消費方式”“農村家庭消費結構變化的思考”等。又如結合當前中學生盲目攀比消費的現狀,引導學生去探究“培養合理消費觀念”。此外,我指導學生通過閱讀《時事》《中學生時事政治報》,或者查閱收集其他相關的材料,進行更深層次的探討和研究。學生也可以根據主課題的內容,聯系自己的愛好、興趣和能力,提出子課題。盡管不少學生研究的“成果”僅僅停留在對所搜集的信息材料的加工整理,但通過研究性學習活動,學生獲得了與這一專題相關的諸多知識,并逐步養成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習慣,逐步學會自主學習,自我發展。
2.深挖教材,將接受式學習與探究式學習有機結合起來
新課程思想品德學科課程注重向研究性學習方向發展,結論與過程并重,有助于改變以往學生被動接受學習、死記硬背的現象,能夠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給教學留下了較大的探究空間。例如初三《關注經濟發展》對“非公有制經濟的作用及國家的政策態度”作了如下表述:“國家保護個體經濟、私營經濟等非公有制經濟的合法的權利和利益,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并對非公有制經濟依法實行監督和管理。”但教材并沒有指出非公有制經濟不監督和管理、監督和管理不適當的后果是什么。在教學中筆者沒有將現成的結論告訴學生,而是結合本地經濟模式實際補充相關資料,引導學生探究,讓學生通過對材料的分析、比較、歸納、概括等認知活動來得出結論,從而提高學生探究的興趣和思維的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3.從課本走進生活,在生活中學懂知識
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從生活中發現的困難疑問,才是實際的問題。用這種實際的問題來求解決,才是實際的學問?!笨梢姡獙W得實際的學問,就必須從生活出發,把書本的知識跟生活實際結合起來。因此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要根據日常生活、社會熱點、時政大事設計課題,例如“臺灣倒扁的思考”“哥本哈根氣候會議的思考”“我校學生的消費觀”等,指導學生采用多種方式開展研究活動,進行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學生通過查閱圖書和利用互聯網搜集了史料,或者通過調查訪問獲得大量的第一手資料,然后,對掌握的材料進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整理和分析,得出結論,形成小論文。如“上華鎮中小學生消費狀況的調查研究”“上華鎮社區精神文明建設調查報告”。盡管學生的論文比較淺薄,但通過研究,讓學生對這些問題有更深的理解,也讓學生從課本走進生活、在生活中學懂知識,從而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促使學生自主地學習、探究,使學生學習的能力和綜合素質在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得到不斷提高。
二、思想品德課研究性學習的思考
1.學生主動參與是開展研究性學習成功的關鍵
①要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能力。學生親自參與研究性學習的探究過程,如自己選題,設計活動計劃、步驟,設計調查問卷,親自上網查找資料等,從而獲得親身參與研究的體驗,培養了發現問題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了搜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學會分享與合作,培養科學態度,逐步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如《上華鎮中小學生消費狀況的調查研究》中充分通過對所在村居調查訪問獲得大量的第一手資料,讓學生真正感受到學習的興趣和快樂,因而使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得到充分發揮。
②要促進學生之間的互動。在研究性學習過程中,學生之間的互動是通過小組合作過程中交流信息、分享成果的方式來實現的。學生以課題分為小組,一起查找資料,一起進行社會調查、實地考察、參觀訪問等互動合作探究;同時又在論文報告會、辯論會或交流自己的研究成果時分享成功的喜悅??梢哉f,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學生真正受益的,并不是所得到的研究“成果”,而是探究問題時所碰撞出的思想火花和創造靈感,在解決問題和交流的過程中所受到的啟發和所掌握的科學研究方法。
2.教師的有效指導是學生研究性學習成功的重要保障。教師在研究性學習中的主導地位,是通過自身的角色扮演來體現的。在研究性學習與學科教學的整合中,教師以平等的身份參與學生的研究性學習活動,成為學生學習的參與者、促進者、組織者和指導者。
①選題的指導。教師要明確教學目標,從學生的實際出發,依據學生的興趣,指導學生選擇有代表性又在現有的條件下能夠開展的題目為課題。既要尊重學生的自主選擇,又必須考慮其研究是否有價值、是否可行。如在學習初三《學會合理消費》時,有部分學生選擇了“XX學校學生消費狀況的調查”,這個課題有一定的研究價值,而且選題的切入點比較好,符合學生自身的實際(包括能力、興趣、需要);又與教材內容相吻合,操作性強。又如在學習《中華文化與民族精神》關于傳統文化問題時,有部分學生選擇“潮汕文化的探究”,這個課題的研究盡管社會價值大,但可行性小,因為這個課題對于中學生來說所涉及的范圍太大,按初中學生的能力、精力、知識一時無法完成。因此建議學生把課題縮小,選準一個切入點去探究,后來學生確立了“潮汕功夫茶的探究”“潮汕民居建筑藝術的探究”等,最終研究得以順利進行,因此教師給予選擇上的指導是必要的。
②組織學生進行合理分組、分工。首先,結構要合理。教師必須依據學習內容和階段學習情況的需要,按照學生的學習水平、智能情況、個性特點、組織操作能力以及課題類型等進行分組。一般有兩種方式:即同質分組或異質分組。同質分組就是組內同質,組間異質;異質分組就是組內異質,組間同質。同質分組與異質分組是我在教學中采取小組合作學習中常用的兩種分組方式,兩者沒有優劣之分,應針對教學內容與課型,靈活選擇,交替運用,以達到理想效果。其次,分工明確。要確定小組合作學習每個成員的分工,可以采取輪換制,如組長、記錄員,資料員、報告員等由每個成員輪流擔任。組長負責組織管理工作,記錄員負責合作過程的記錄工作,資料員負責學習資料的收集工作,報告員負責寫學習報告,代表小組進行學習成果匯報。
關鍵詞:大學新生,適應,策略
大學新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經過緊張的中學生活和激烈的高考競爭,滿懷著美好的憧憬和喜悅的心情跨進了大學的校門。根據多年帶大學新生的實踐,我們發現,大學在為各位新生展現一個全新面貌的同時,也給許多學生帶來了困惑和不適,不少學生莫名的感到孤獨,在生活上和學習上無所適從。大學生活是大學生人生道路上一個新的起點,能否在這個起點上順利前進,對其一生來說,都有著不可忽視的意義。一方面,這一起點的能否適應,將影響到大學階段的學習;另一方面,這一起點適應的好壞將成為大學生一生發展的重要轉折點。因此,對大學新生的不適應問題進行研究,并提出有針對性地應對策略,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大學新生在不適應方面的主要表現
上大學之前,受到老師、父母、親朋對大學生活的過分渲染及一些影視作品的影響,大學新生對大學滿懷憧憬和夢想。在他們的心目中,大學是一個浪漫而美好的新天地,考上大學就等于有了美好的前程。而當真實的大學生活全面鋪開時,緊張激烈的競爭、單調枯燥的學習和生活、三點一線的簡單重復、復雜微妙的人際關系,使同學們產生強烈的失落感,從而陷入沮喪和迷茫中。面對大學生活,新生出現的種種不適應,是由多重因素造成的,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生活環境變化造成的不適應。這種不適應主要表現在生活方式、生活習慣、生活范圍等方面。從生活方式看,在中學學習期間,大多數同學居住在家里,擁有屬于自己的較為獨立的生活空間。為了讓孩子集中精力學習,家長包攬了除了學習以外的所有生活瑣事。加之相當一部分同學是獨生子女,生活上更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很多家長認為只要學習好就行,其他事情都不需要孩子親自動手,家長自會做好各項后勤保障工作。而進入大學后,衣食住行等各方面都得自己操心,特別是對于第一次遠離家門求學的同學來說,很多同學缺乏自理能力。在每年的迎新中,我們都可以看到家長在宿舍幫孩子鋪床單,掛蚊帳,整理東西,而孩子在一旁無所適從的情景。很多學生在入學后很長一段時間為吃飯、洗衣、整理宿舍等生活問題而煩惱;從生活范圍看,中學生活領域較窄,生活的中心內容是學習,基本上是從家里-學校兩點一線,即使住校生也是在教室、宿舍、食堂之間活動,沒有時間和精力發展特長愛好,更很少參加業余活動。而大學的生活領域大大拓展,各種校園文化活動豐富多彩,應接不暇,有的同學認為是浪費時間而不愿參加,有的同學想參加卻由于缺乏特長而只能望而興嘆,導致生活內容單調;從生活習慣看,來自全國各地的同學組成一個新的集體,各地的飲食習慣、氣候條件、語言交流都有差異,特別對于在中學時代從未住過集體宿舍的學生來說,進入大學后要住在嘈雜的集體宿舍中,每個學生的個人作息制度、衛生習慣、脾氣愛好等各不相同,不少同學感到很不習慣,造成晚上失眠、白天無精打采,昏昏欲睡,不能安心學習。
2.學習環境變化造成的不適應。從中學進入大學,學習這一主導活動沒有改變,但學習方式卻發生了重大的變化。第一,教師的授課方式發生了變化。在大學以前的學習中,學校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重點基本是圍繞中考、高考進行的,老師會一次又一次重復每一課里的重點內容,直到學生弄懂為主。而大學的學習是在教師指導下以學生自學為主的學習,大學老師只會充當引路人的角色,學生必須自主地學習、探索和實踐;第二,學習內容及方法發生了變化。與中學相比,大學的學習內容專業性、理論性增強,課程門類多,教師講課又不拘泥于一本教材,而且在一個課時里通常要涵蓋課本中幾十頁的內容,僅僅通過課堂聽講是無法把所有知識學通、學透的,還需要課外查閱資料、現場調研等才能完成;第三,學習時間的自由度發生了變化??萍颊撐摹V袑W的學習時間由學校統一安排的,而大學相比較有更多的自由,除了課堂學習之外還要參加各種校園文化活動和實踐活動,使得學習時間很零碎,有的同學就不會科學地支配時間,總覺得很忙,但是又感覺什么都沒干,把自己搞的很累;第四,自我評價發生改變??萍颊撐?。大學入學考試是選拔性的考試,凡是進入大學校門的同學都是學習中的佼佼者,是老師、家長和同學心目中的“天之驕子”,而來到群英薈萃的大學中,中學時期的自豪感和優越感已不存在,老師對學生的評價也不僅僅單純憑借學習成績,不少同學在心理上產生了不平衡,變得自卑甚至自暴自棄。
3.人際交往變化造成的不適應。大學不僅僅是一所學校,更是一個復雜的小社會,它是學校到社會重要的過渡階段。大學以前,同學們大多處于同一地域,生活在自己所熟悉的同窗好友、父母親朋和師長之間,在語言、生活習慣等方面沒有太大的差別,人際關系相對穩定和簡單。但到了大學,來自全國各地的新同學組成一個新的集體,共同完成大學四年的學習和生活。由于原來各自的生活習慣、性格、興趣等方面的不同,在人際交往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發生一些摩擦、沖突和情感損傷。例如,我們所帶的新生中就出現了為數不少的不能融入宿舍和班集體的現象,有個別宿舍同學更是沖突不斷。我們發現,大學新生一方面渴望交往,但另一方面又因為自卑、害羞、性格內向等原因,或者是由于社會經驗不足,缺乏人際交往的技巧而不敢或不會交往,從而將自己的內心世界封閉起來,導致孤獨和抑郁。久而久之,強烈的孤獨感使一部分學生整日沉湎于過去或幻想之中,而在現實的生活中放任自流、自暴自棄,與同學和集體的關系越來越疏遠。
二、應對策略
根據多年實踐經驗的總結,我們認為,要解決好大學新生對大學的不適應問題,應深入了解大學新生的特點,根據他們所面臨的實際問題,采取有針對性地應對策略。
1.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在新生入學教育中,給新生介紹大學集體生活的基本要求,從日常生活著手,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學會自主、自立、自制。第一,要求學生從小事做起,學會自己打水、疊被子、打掃宿舍衛生、洗衣等生活瑣事,學會合理的安排作息時間,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第二,指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學會理財。學生進入大學,第一次掌管了“財政大權”,普遍會出現開支無計劃,月初往往出手大方,揮霍無度,而月底又陷入“經濟危機”,無法維持正常的生活的現象。針對這種情況,要指導學生根據自己的經濟條件定好月、周、日的生活支出計劃,并盡量按照計劃進行,杜絕超前消費;第三,引導學生盡快地融入到集體生活中來。在與宿舍、班級同學共同生活和學習的過程中,讓學生學會關心他人,謙虛寬容,并積極參加一些集體活動等;第四,引導學生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萍颊撐摹R膭顚W生在學習之余,有意識地培養和發展某一方面的特長,積極參加各種各樣的校園文化活動,從中陶冶情操,充實生活。
2.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模式。自學是大學學習過程區別于中學學習過程的最顯著特點,在學分制條件下的學習自由度就更大。因此,要幫助新生適應由較封閉的應試填鴨式的中學教育模式到開放式、自助式的大學教育模式的轉變。第一,進行系統的專業教育。在新生入學教育中,可以通過請本專業的系主任、學科帶頭人、有經驗的教師等開展專業教育講座,組織新老生學習經驗交流會等多種形式,為新生介紹所學專業的設置、本專業的特點及本專業的現狀等,讓新生對所學專業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和了解;第二,指導學生掌握科學有效的學習方法。結合學生情況,從個人實際出發,指導學生制定科學的學習計劃,完善學生的知識結構,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探索的能力,使其逐步摸索出與自己水平和基礎相適應的學習方法,并學會利用圖書館、資料室、電腦和網絡等查閱相關方面的書籍和資料,由被動依賴型學習轉變為積極主動型學習;第三,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端正學習態度。學習興趣是直接推動人進行學習的內部動力,因此要引導學生確立自己的成才目標,使他們產生學習需要。建立有效的以獎為主的、以積極的正面激勵為主的激勵機制, 激發學習誘因,并以學習的社會責任感來推動自己主動的學習。學生一旦有了明確的、自覺的目的,就會以飽滿的熱情、良好的情緒、堅定的毅力努力拼搏。尤其是對有專業情緒的學生來說,更要幫助其盡快消除專業情緒,端正其專業思想,使其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去。
3.指導學生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第一,在新的班集體建立之初就要創造一種和諧、友好的氣氛,可以有針對性地開展以班級為單位,重在每個學生都參與的各種形式的活動,如主題班會、座談會、演講比賽、辯論賽、聯合會等,增強同學之間接觸、了解的機會,促使同學在交往的過程中盡快的認識和相互了解,第二,開展多種形式的校園文化活動,增強大學新生人際適應能力。通過參加各種活動,不僅使學生開闊了視野、鍛煉了能力,還增加了同學之間的聯系與交往,群體意識、集體榮譽感也得到增強,并且培養學生學會善于與人合作、樂于服從他人與善于領導他人、善于幫助他人與樂于接受他人幫助的良好品質;第三,加強大學新生交往技巧的指導,培養人際交往的能力??梢詫Υ髮W新生開展大學生交往專題講座,介紹大學生交往的特點、交往障礙及防治措施等,幫助其克服害羞、內向的性格,加強自身修養,培養誠實守信、主動熱情、和善謙遜的個人修養,以誠懇的態度與周圍的同學建立新的人際關系。
參考文獻:
[1]羅國杰,等.思想道德修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5-21.
[2]劉淑俊.大學新生適應不良心理學探析[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5):53-55.
[3]譙利平.大學新生面臨的適應問題與自我調適[J].四川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2007,(3):19-21.
摘要:研究性學習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方式,對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完善學生的基本素質,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試從“紹興人的‘菜籃子’”這一課題研究中加以闡析,并強調指出,只有通過師生的共同努力,才能使研究性學習得到真正的實施……
關鍵詞:研究性學習菜籃子
研究性學習是指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從學習生活和社會生活中選擇并確定研究課題,用類似科學研究的方式,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設置研究性學習的目的在于改變學生以單純地接受教師傳播知識為主的學習方式,為學生構建開放的學習環境,提供多渠道獲取知識、并將學到的知識加以綜合應用于實踐的機會,促進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和良好的學習策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不過,當前受傳統學科教學目標、內容、時間和教學方式的局限,初中學校在學科教學中普遍地實施研究性學習尚有一定的困難。因此,可以先將研究性學習作為選修課,當作學校課程改革嘗試的一項內容,滿足學生在開放性的現實情境中主動探索研究、獲得親身體驗、培養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需要。作為初級中學,應考慮學生與高中階段學習的銜接,結合本校實際逐步有效地實施研究性學習。本人根據研究性學習的有關理論和初中教育教學的特點,從輔助思想政治課教學的角度,以“紹興人的‘菜籃子’”為例,就在初中實施研究性學習談談自己的設想和看法。
一、課題的選擇
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社會的不斷進步,家庭的飲食狀況、家庭成員的地位、人們的消費理念、環保意識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紹興人的“菜籃子”里面的內容更豐富,也更復雜了。一滴水里看世界,菜籃子雖小,但涉及的問題卻很大。結合這一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進行選題,使身處其中的中學生有著深切的體會和感受到強烈的社會參與感、社會責任感。希望通過本課題的研究,加強學生與社會的“親密接觸”,加強學生對教材中相關理論知識的理解,引導學生注意同社會生活實際的聯系,親身體驗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對人們生活和觀念的影響,同時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相互協作的精神。
二、課題的實施
1、知識的補充與資料的收集
在研究性學習中,學生將會碰到原來課堂中沒有學過的知識,這時就需要指導老師能及時、適當地加以補充。譬如“飲食結構”、“消費理念”、“環保消費”、“社會角色”等,學生可能概念模糊,教師這時就應適當加以解釋、補充。同時,研究性學習中學生獲得知識、能力的途徑,將不再僅僅局限于教師和課本,而是可以通過各種各樣的渠道獲得,教師則主要起引導的作用。那么如何更多地獲得資料呢?
途徑一是請教相關領域的專家。如本課題中我們可與紹興市統計局、市場管理部門等單位聯系,請相關專家來作輔導報告,或由學生提問通過談話的方法來獲取相關的資料。
途徑二是查閱文獻。在研究資料的收集階段,每個學生都必須參與到查閱文獻的工作中去,利用課余時間去圖書館等查閱相關的書籍資料,如《齊景發副部長在全國十大城市第十一次“菜籃子“產銷體制改革經驗交流會上的講話》。
途徑三是充分利用因特網查閱資料。在網上查閱有關“菜籃子”的相關資料及與紹興同類型城市的資料,同時加以比較,使學生了解到紹興與它們的差別,并初步探究其緣由,思考解決的辦法。如杭州的馬大嫂們的菜籃子拎得比紹興的馬大嫂們要輕松,原因何在?從中能反映出什么?
2、深入市場、社區,獲取第一手材料
參觀市區各大菜市場、超市,了解食品的價格、品種、質量、環保性、買菜人員(性別),了解紹興“農改超”的發展情況,了解各經營商家的競爭情況(尤其是“好又多”、“樂客多”等外來商家入駐紹興后)等,并做好相應的文字記錄。
對社區居民進行抽樣問卷調查,看看居民吃的內容、吃的方式發生了什么變化,了解居民的切身體驗、想法以及要求。
適當討論我國入世后對我市“菜籃子”可能產生的影響以及我們需要采取哪些應對措施。
三、課題研究的原則
1、社會性原則。運用已學的理論知識來分析紹興人的“菜籃子”所發生的變化,發現并解決其中存在的問題。
2、實踐性原則。通過多種形式的社會調查,廣泛接觸社會實際,加強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3、學生主體性原則。由學生發揮自身的創造性,制定問卷調查表、查找資料、歸納整理材料、提出合理的建議等。
4、綜合性原則。“菜籃子”這一課題要運用到婚姻家庭、環境保護、鄉土歷史、社會學等多方面的知識。
四、課題的總結
通過專家的輔導報告、自己動手收集的資料以及實地的考察調查,學生有了理論和實踐的積累,形成了自己鮮明的觀點,都會覺得有話想說,教師則可及時介紹小論文撰寫的格式,指導學生撰寫小論文。小論文完成以后,可以進行答辯交流,也可參加評比,甚至還可推薦好的小論文投稿發表,這樣才能使學生真正學有所獲、學有所成。
五、研究性學習實施中應注意的問題
Ⅰ、教師應注意的問題
1、尊重學生
孔子曾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弊鹬貙W生首先要尊重學生對課題的自主選擇,堅持把課題研究的方向確立在學生的興趣愛好之上。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興趣愛好和特長,教師只有更好地設計新穎多姿、豐富多彩的課題,才能適合各類不同學生的興趣愛好,而不可發號施令、橫加干涉甚至越俎代庖,輕易用自己的思路影響或改變學生的思路。
尊重學生還體現在同一課題組中,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如有的同學性格開朗、交際能力強,有較高的參與積極性,教師則應對其進行多深度引導;而有的同學性格內向、靦腆、拘謹,雖口訥而心慧,教師則應多給予關愛,多給予鼓勵,這樣才能使他們揚長補短,共同進步。
2、有效指導
在研究性學習中,教師的有效指導是成功的基本條件。教師是學生的伙伴和交往對象,主要根據選題原則對學生進行選題指導,提供咨詢和建議。教師既不能“教”,也不能推卸指導的責任而放任學生,相反應及時了解學生開展研究活動的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點撥與督促,幫助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和探究方式。組織靈活多樣的交流研討活動,幫助學生保持和進一步提高學習積極性。幫助學生養成認真踏實、克服困難、堅定執著、不懈進取的精神。
3、聯系家長和社會
在研究性學習實施過程中,教師必須通過多種方式爭取家長和社會有關方面的關心、理解和參與,與學生一起開發對實施研究性學習有價值的校內外教育資源。講座、參觀、訪問、游覽等多種活動方式能更好地促進研究性學習。
4、評價重過程
教師對研究性學習的評價應以過程評價為主,應該重視的不是解決問題的結果,而是學生參與的過程,即主要評價學生在小組合作中的行為表現、積極性、參與度以及學生在活動中的情感、態度、能力的生成變化。
5、不斷充實自我
研究性學習是一種全新的學習方法。指導學生開展活動,對教師是一次學習也是一次挑戰,與傳統的照本宣科顯然不同。在研究性學習中教師能查到的資料學生也能查到,有些學生甚至比教師查到的更多,這時,教師的“知識權威”地位在下降,如果不懂裝懂地搪塞學生,那肯定不行,也有損教師形象,那就只有放下教師“架子”,和學生一起探討、一起學習,不斷地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除本專業外,對其它學科也應有廣泛的興趣愛好。教師在教學中隨處體現廣博的知識面,將能更好的引導和鼓勵學生擴大知識面。
Ⅱ學生應注意的的問題
1、親歷實踐、多提問題
在研究性學習的探究過程中要遵循“親歷實踐、深度探究”,倡導親身體驗的學習方法。學生應避免“旁聽”、“旁觀”的被動地位,而應積極參與投身其中,學會觀察、學會思維、學會自學、學會表達、學會做“學問”,對自己感興趣的課題應持續不斷地深入探究、多提問題、防止淺嘗輒止。
2、學會合作與分享
合作的意識和能力是現代人所應具備的基本素質。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都是人們合作探索的結果。為了完成研究任務,就離不開小組成員之間的合作,學習中先進者幫助后進者,小組成員間分工協作,這時就應彼此尊重和理解。既要善于傾聽別人,也要善于表達自己、樂于合作、學會交流,分享研究的信息、創意和成果。只有這樣,每個同學才都能在知識、能力、情感、價值觀等方面有所收獲。
3、加強責任心和使命感
一、 師范類方向就業教育創新
市場經濟中“生產”和“消費”的理論告訴我們:消費決定生產的方式和數量。消費促進生產,如果把學校培養出學生比作生產的話,那么社會對學生的需求就是一種消費。時代在前進,社會在不斷的發展,對人才的要求也不斷提高,對人才類型的需求也在不斷的改變。生產出逢時對路的“產品”、產學結合是當下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就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就業來說,從事語文教學工作是大部分同學的首選。但是,就當前中國高校的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來看,更重視語言和文學的理論教學,注重提高學生的文化底蘊和文學素養,在這方面投入的資金和人力也很大。相對來說語文教學等實踐方面則被忽略了。很多高校包括重點大學都會用很大一部分時間來開古代文學、現當代文學、古代漢語和現代漢語的課程,而語文課程與教學論和語文教育學這些實踐性課程則相對薄弱,這就造成了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生的一個困惑——學不能致用。針對這個問題,筆者提出以下兩個方面的建議:
1.優化課程設置
論文關鍵詞:初中生物教學 生態環境意識教育
論文摘要:伴隨著人口劇增和工業的飛速發展,人類在創造物質財富的同時,也造成環境污染、生物多樣性減少以及生態失衡等生態學問題,這些已引起了人們對生態環境教育的高度關注。本文從生態環境教育的含義、教育形式、教育內容等方面,闡述在初中生物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中加強環境保護教育所具有的深遠意義。
初中生物課程標準和教材的的內容突出了“人與生物圈”這一主線。課程標準中的情感價值觀目標明確要求:“熱愛大自然,珍愛生命,理解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意義,提高環境保護意識”;“關注與生物有關的社會問題,初步形成主動參與社會決策的意識”。在中學生物教學中對學生進行生態環境意識教育,是每個生物教師的責任。生物教師要利用生物學的豐富資源,結合學生實際,切實有效地開展環境保護教育。要將環境保護教育滲透到各部分相關知識內容中,讓學生自己去體驗、去感悟。
一、生態環境意識教育的主要內容
1.生態學有關概念、原理教育
生態環境意識教育首先要讓學生了解有關的概念、原理,如對生物有影響的生態因素、生態系統、生物圈等基本概念及生態平衡的基本原理等。通過學習有關的概念、原理,幫助學生認識生物與環境之間的密切關系,理解生態環境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條件,人類必須遵循自然生態規律辦事,才能調控、改造、優化生態環境,造福于人類和整個生物圈。
2.環境保護意識教育
由于人類對自然的不合理利用,生態平衡已受到嚴重的破壞。進行環境保護意識教育,已經顯得非常迫切。如介紹水質富營養化的原因及危害,酸雨對農業生產等多方面的有害影響,大海中的赤潮和淡水里的水華, DDT等物質隨食物鏈在生物體內富集等現象,使學生認識到環境污染對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和對人類健康的危害,從而增強學生的對環境保護的危機感和緊迫感,自覺地加入到保護環境的行列中去。
3.自然資源保護意識教育
自然資源是人類非常珍貴的財富,我國地大物博,有豐富的自然資源,但我國人均占有量卻很少,自然資源也并非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要向學生介紹當今世界和我國的森林、草原、野生動植物資源和水資源、土地資源等的現狀,以及森林毀壞、草原退化、物種滅絕、淡水緊缺等對人類發展的影響,使學生重視、關心資源問題,積極參與資源保護。
4.可持續發展思想教育
在生態環境意識教育中,應該強調在發展生產的同時,要保護好生態環境及自然資源,實現資源的可持續利用與環境的保護,用人類與環境和諧共生的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思想為主導進行教學,使學生將來走上社會后,能自覺地用可持續發展的新觀點、新知識去改變傳統的不可持續發展的生產方式、消費方式、思維方式,使人與自然協調的發展。
二、生態環境意識教育可采取多種教學形式
1.結合教材,在課堂上進行生態環境意識教育
課堂是師生相互交流的場所,是學生接受知識的主陣地,也是實施環境意識教育的主渠道。依據教材內容、因地制宜地進行生態環境教育,是在初中生物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中加強環境保護教育的主要形式。七年級教材第一單元是“生物和生物圈”,專門介紹生物與環境的關系,涉及許多基本概念和原理,目的在于使學生通過學習全面了解生態環境有關知識。生態環境知識貫穿于整個課程體系,各章節都蘊藏了許多這方面的素材。如關于“水資源”---水是生命的源泉、水對生物的重要性、水資源的短缺、飲用水時刻面臨污染、保護水資源等等,滲透到許多章節。教師要充分重視,具體分析研究,使課文的知識與環境教育有機結合,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樹立環保意識,達到教育效果。
2.補充教材,適時進行生態環境意識教育
人類只有一個地球,地球是人類和其他生物共同的家園。當學習“保護生物的多樣性”時,使學生了解:隨著植被的減少,生態環境的破壞,工業和生活用水的增加,水的污染日益加重,目前出現了江河水位急速下降、湖泊萎縮導致航運受阻,以及水資源危機。一項權威資料顯示: 18世紀人類為土地而戰; 20世紀的工業社會,人類為能源而戰; 21世紀,由于全球化的生態環境被嚴重的破壞,有專家預言,全人類將為水而戰。這些事實向學生敲響了警鐘,引導學生關心人類生態危機,愛護我們的環境,珍惜每一滴水。
3.通過習題的分析,滲透生態環境意識教育
生態環境問題在生物練習題中亦有體現。因此,選用適宜的項目,讓學生在解答問題中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學會在深思熟慮中增強環保意識。例如,學習“生態系統”這一章時,補充下面這道習題: 20世紀50年代,DDT作為一種植物殺蟲劑運用于歐亞及美洲大陸,但是后來人們卻發現從來沒有使用過DDT的南極地區的企鵝及北極附近的因紐特人體內也有DDT存在。試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其中的原因,并談談所受的啟發。
三、寓“生態意識教育”于豐富多彩的活動中
課外活動是課堂教學的繼續。有些教學內容必須在課外通過學生參與才能完成。如探究廢電池對生物的影響、酸雨對生物的影響等時,需要學生課余的參與,并通過實踐使學生認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進而使這種認識轉變成真正的行動。由于課外活動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結合課外活動開展生態意識教育能聯系實際,具有針對性強,學生耳聞目睹,效果更為顯著。
結合重大紀念日積極開展專題活動。在“世界環境日”(6月5日)、“地球日”(4月22日)等舉辦相應的知識講座、知識競賽或觀看有關錄像;在校內定期舉辦圖片展覽、黑板報、墻報等,宣傳環保知識,披露環境污染情況;組織指導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對自己所在城市環境狀況進行調查,重點了解當前的環境狀況與生物生存狀況之間的關系,提出建議等。并以“愛護環境,保護我們共同的家園”為主題寫小論文。
引導學生關心廣播電視、報紙雜志等上有關生態環境知識和環保方面的報道,定期進行交流討論,結合一些重大生態事件,分析原因,提出解決對策。
走進自然、深入社會,定期開展實地考察、社會調查活動,讓生態意識理念潛移默化地滲入學生的心田。結合書本一些知識帶領學生參與環境保護的某些具體工作,如帶學生參觀生活污水處理廠,去化工廠等企業了解治污措施;組織學生參與植樹造林和護林宣傳和實踐活動。另外,還要提醒學生以身作則,從點滴小事做起。
關鍵詞:思想品德課教學; 生活教育理論
中圖分類號:G623.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3315(2012)12-035-001
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論,他強調了教育要以生活為中心,教育要從課堂和書本走出去,關注社會生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書本知識最終要用于解決實際問題。這一理論為改變傳統的思想品德課堂教學模式提供了依據。順應新課改要求,思想品德課應以中學生的生活經驗為基礎,教學要聯系生活實際。在課堂教學中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學習經驗,創設現實生活情境,使課堂貼近學生,豐富多彩。
那么,在教學實踐中如何使思想品德課體現陶行知教育理論、煥發生命精彩活力呢?就這個問題,我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從以下幾個方面和大家探討一下,希望能有拋磚引玉的作用。
一、創設生活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
從心理學角度來說,興趣是指一個人力求認識、掌握某種事物,并經常參與該種活動的心理傾向。人有了某種興趣就會對該事物或活動表現出肯定的情緒態度。如果能夠激發學生對思想品德課的興趣,就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高課堂效果。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通過錄像、音樂、事物演示、語言描繪等手段,為學生創造一個生動、形象的生活情境,使他們在課的開始就能集中注意力,形成最佳的學習狀態。在這一環節中,創設生活情境很關鍵。要收集生活素材精心設計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情境,才具有吸引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講授《學會合理消費》這一課時,開始我播放了一段錄像,錄像內容大致是講某中學學生聽說周杰倫要到當地開演唱會,學生們異常興奮,特寫四個女學生打算每人花180元買演唱會的門票。錄像結束,我請同學評價這些學生的行為。這一情境反映的情況在學生中是普遍存在的,很多學生都有類似的心理和行為。學生的發言非常熱烈,討論結束后我點撥,加以總結,引出主題。創設這一情境,貼近學生生活實際,易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開啟了學生積極思維的閘門,使學生盡快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
二、巧用生活事例,深化學生情感認識
在進行課堂教學時,教學內容要選擇貼近學生真實生活的“生活化”的內容。以往的思想品德課教學,特別強調教材內容的系統性傳授,學生學習就是為了習得教材中的內容。雖然教材中也列舉了一些例子,但有些例子是理想化的,與學生的現實生活有較大差距,難以使學生真正在情感上得到提升。這就需要老師充分考慮學生的生活經歷、人生經驗、情感發展的實際。精心選擇一些貼近生活的事例,把書本的理論和現實生活有機結合,使學生在掌握書本知識的同時,情感上產生共鳴。例如,我在講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一知識點時,沒有直接講它的含義,而是引用了生活的事例:細雨淅瀝,秋風瑟瑟。車靠站,上來一位中年婦女,她走近一個座位,打量了一番,皺起眉頭,面露不悅,嘴里喃喃自語。原來座位上不知哪位乘客不注意,滴了幾滴水,弄潮了椅面。她重選了一個空著的雙人座位。入座時,隨手把她那把滴著水的雨傘放在了旁邊的座位上……同學們看完這個事例,深有感觸,紛紛舉手發言。他們認識到,雖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一知識點書本上用幾句話解釋,看似簡單,其實包含著很深的道理,要做到還有一定的難度。通過這個生活中的事例,他們進一步認識到與他人交往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把自己不喜歡的事情強加給別人,要設身處地為他人考慮,怎樣對待自己,就應該怎樣對待別人。采用這樣的教學方式,提高了學生的情感認識,使學生更樂于接受教師的指導,比就事論事、以理說理更有說服力。
三、聯系生活實際,提高學生實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