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2-10 15:47:3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大班第二學期教師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1、安排值日輪值表并制定制定值日小組長
2.定期更換黑板報
3、每日填寫班級日志,出席表
4、巧妙的利用墻報,鼓勵學生爭先
5、抓住時機(各種節日),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
6、為本學期在陳埭鎮召開的“特輔班研討會”做準備。
7、協助龍林小學編寫并出版《特輔教苑》的雜志
8、參加晉江市特殊學校承辦的助殘日活動
9、結合班級學生的特點開展一系列活動
10、收集有關學習困難的資料,進一步了解學生。
11、進一步做好教研工作
12、帶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教師利用空閑時間帶學生到附近工廠學習技能為學生以后踏上社會能有一技之長打下基礎。
13、與普通小學的學生開展手拉手活動,做好助殘輔弱工作
二、教學工作
繼上學期的教學計劃開展教學工作,以單元化的方式自編課程及教材
語文:
對于本班級學生的學習一直都是在不斷摸索不斷改善的狀態,力求能給學生最大限度的缺陷補償,根據學生上學期的學習狀態和學習效果,本學期在語文教學上做一些調整和改善。
主要是對全體學生加強字詞句段篇的學習。能力好的學生拿出一半課時用來進行常用字的教學,根據漢字要求的1000多個常用字,教師根據難以程度進行自行調整,并自編簡單的教材,主要是對字進行加工,組詞,撰寫一小段落,對學生進行閱讀方面的訓練。在學習的過程中結合新課標語文標準對學生進行語文基礎知識的教學,比如組詞造句,多音字、形近字等還有句子語法等方面的教學。另一半課時繼續進行北師大教材的教學,教師選取一部分課時,對學生進行語文基礎知識,學生能力,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育。對于中重度學生繼續按照上學期的教學,集合圖形對于日常生活中的經常用到的字進行教學,主要側重培養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生活社會常識進行教學,教師選擇一部分內容進行教學,還是以康復治療為主。具體各年段安排如下:
漢釗繼續學習北師大六年級下冊的課程,本學期主要是盡快完成下學期課程并進行小學語文階段系統的復習,主要還是對其閱讀,寫作的訓練。
四年級的學生還是學習北師大四年級下冊的內容如上所說教師有選擇的選擇一些課程對學生進行各方面的教育教學。
洪均金在完成二年級課程的基礎上本學期進行北師大三年級上冊教學,按照普小的教學目標,在此基礎上縮小一定難度。
雷兵志銘在完成一年級教學內容的基礎上繼續下去教二年級上冊的內容。主要還是對其常用字的教學。
數學
本學期都采用北師大版教材,根據學生學習特點和接受程度對教材進行選取和整合,安排形式多樣,聯系實際的練習,使學生更好的接受新知識。安排情況還是按照上學期的計劃。
3.其他課程的安排詳見個別教育計劃
4.康復課
康復課作為重點之一本學期將繼續進行,針對學生本身存在的缺陷,老師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及各種活動中仔細的觀察學生的行為及時的提出問題并在每學期的教研活動中商量、討論解決問題的方案,應用康復學上的原理方法來改善學生的行為,并做好記錄,觀察學生的變化與進步。并不斷的提出新的解決問題的方案,使學生各個方面得到充分的發展
【關鍵詞】教學行動研究;小組專題活動;英語輸出;最大化
一、教學行動研究概述及步驟
教學行動研究是實施反思性教學的重要策略。20世紀50 年代初,美國學者 S. M. Corey 和 H.Taba首次提出用行動研究來解決教學中的問題。教學行動解決了教學與研究領域脫節的問題,這種在實踐中反思、研究的探索性活動對職業教師的自我提高有著深遠的影響。陳堅林在總結眾多學者對行動研究的評價和觀點的基礎上,提出行動研究具有實效性、合作性、反饋性和靈活性等四個特點并指出行動研究法五步驟程序,即:①問題:目的是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確定研究課題。②計劃;包括確定目標、擬定變量(為解決問題所采取的方法),安排步驟和時間,收集資料。③行動:要注意行動的目的是解決實際問題,而非檢驗計劃的手段;注意信息的反饋;注意行動的靈活性,不斷地對所制定的研究計劃加以調整。④觀察:對行動過程、學生反應、研究結果、實施背景及行動者特點進行全方位、全過程觀察,不斷完善行動計劃。⑤評價:對研究計劃實施的過程和效果進行全面的總結和評價,并在此基礎上計劃下一步的行動周期。
為方便在這里表述,筆者根據這五個步驟設計出更實用的方案:a.計劃與行動;b.觀察、評價及問題;c.問題分析。而重要的是,教學行動研究是一個循環往復的過程。
二、行動研究在大學英語小組主題活動中的應用
鑒于自主性課堂教學有賴于口頭輸出互動活動的展開,所以筆者將課堂口頭輸出最大化作為本行動研究的課題和教學的目標。輸出活動最大化包括輸出數量的最大化和收效的最大化。以下是筆者將筆記整理后的有關行動研究的內容。
(一)課堂小組活動英語輸出最大化第一輪行動研究
1.計劃與行動A
2012秋季開始行動研究的第一輪。筆者對2012級英語專業本科授課大班進行了小組口頭主題活動的嘗試。具體做法是:①通過問卷調查,將授課大班72人按照高考成績、英語興趣高低、性別等情況混合搭配分成固定的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8人小組。②在講解課文A后,利用兩個課時的時間進行主題討論匯報、講故事或短劇編演等活動,以此取代原模式中課文B的講解。③固定的活動程序:活動首先在各小組內展開——組員之間互相討論交流或共同排練演習,而后,每個小組到前臺輪流展示或各小組選派一名代表輪流作匯報。④任務提前布置,學生需課前有所書面準備,便于以寫帶說。⑤小組或小組值班成員展示后,教師及全體同學給予計分評價、指導和鼓勵。⑥課堂活動以小組為單位計分,(既解決大班打分困難又促使組內配合,加強組間競賽程度),計分當堂公布。打分由教師、同學和被評組根據評分標準共同完成,為每小組打分時間最多兩分鐘。
2.觀察、評價及問題A
①第一學期,課堂氣氛較原來的單一的被動閱讀模式大有改觀,課上小組活動都較活躍,但主題匯報活動中,學生的語言質量和數量均較差;②小組各項專題活動中,雖然表現活躍,但學生的言語輸出量很多時候仍普遍較少。
3.問題分析A:
經分析和調查得出的原因如下:①有些主題題目難度過大,超過學生的水平;②缺乏對言語輸出數量的要求。
(二)課堂小組活動英語輸出最大化行動研究第二個輪回
1. 計劃與行動B
從第一學期第五周開始,行動研究進入第二個周期。①注意任務難度的適宜性,避免在語言和思想上雙重要求均過高或學生不甚感興趣的主題題目,或代之為較有趣、難度較小的專題題目(如第一冊第3單元 “How Science Changes Our Lives”代之為 “Do you think the royal family in the Tang dynasty enjoyed a much better life than us today? Why or why not?”, 學生或使用課文的言語模仿性地表達自己否定的觀點,或創造性地運用自己的英語表達自己肯定的觀點。),或在難度大的任務上教師給予信息提示(如第二冊第7單元“What do you think has made English the first truly global language”任務之前,教師提示可從語言本身和歷史兩個角度議論。教師提醒英國移民和太陽不落國的簡史);②完善打分標準:將各小組成員匯報演講和小組表演的英語輸出量納入計分標準。
2.觀察、評價與問題B
①小組活動中學生的言語數量有了明顯提高,語言質量也有很大改進。很多次各小組的表現精彩得令人激動。②活動過程中,課堂秩序有些混亂;③班容量大,小組編制大,學生輪到的輸出機會少。
3.問題分析B
經調查和教師本人反思,分析問題原因如下:①班大人多,課堂秩序缺乏紀律約束;②教師在大班課堂組織編制上缺乏創新性。
(三)課堂小組活動英語輸出最大化行動研究第三個輪回
1. 計劃與行動C
為及時解決以上存在的問題,第二學期第一周開始第三輪行動研究。具體做法:①將原來的8人小組改為4人,將之前的72人大班的9個8人小組分為各有9個4人小組的兩個二級集體單位,使學生的語言輸出機會增加一倍。課堂上組內活動后,兩個集體分別占據教室的前、后部,在本集體中匯報或表演,其后每個集體選出三組前臺展示,按等次計分。②紀律保證:進一步完善打分標準:將課堂執行紀律情況列為小組計分,并做紀律規定:為使前后集體互不受影響,對于表現精彩的個人或小組,大家豎起大拇指來取代鼓掌以給予贊揚鼓勵。
調整:后來有新發現,可以利用室外場地展開活動。改編制:將兩個二級單位集體分別再分成三個三級單位集體。在三級單位中的三個四人小組間比賽聽取或觀看后,選出兩組參加二級單位內的競賽,后經篩選,進入一級賽。同組組員間較之前增加了10分鐘互相交流修改稿件或改編節目時間,并有一半以上的學生多增加一個輪回的展示。
2.觀察與評價C
①隨著大班小組輸出活動組織的完善,學生參與的熱情高漲而持久。第三學期末問卷調查顯示,87.50%的學生認為,通過課堂英語口頭展示,自己的思維能力得到開發,86.11%認為自己說英語的勇氣和習慣得到培養,81.94%的同學認為自己的說與寫的技能有所提高;②第三學期期末測試結果顯示,本班平均成績與全校同屆同水平級的平均成績相比,高出3.8分。至此小組專題合作學習活動的教學行動研究獲得了比較理想的收效。
在行動研究過程中,教師本人也收獲很大。在教學中學習,學習中研究,研究中解決問題,其樂無窮。
參考文獻:
[1]陳堅林.《現代外語教學研究——理論與方法》.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199
[2]Carola Conle(2000): Narrative Inquiry: research tool and medium fo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J.European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Vol.21,No.1
[3]張建偉.反思——改進教師教學行為的新思路,北京師范大學學報,1997( 4)56-62
作者簡介:
一、英語課堂教學現狀分析
1.課堂教學的組織和管理
(1)學生出勤率低,教師管理困難。目前,許多高職院校公共英語教學實行的是一年制教學,分為兩個學期,每周六學時或者四學時。新生入學時根據高考英語成績或分班模擬考試進行分班。進行分班教學后,教學班中的學生來自不同的專業和行政班級,一部分學生乘機逃課。以我院2010級學生為例,據統計,第一學期A層學生出勤率為95%,B層學生則為84%;第二學期A層學生出勤率為88%,B層學生則為79%。面對如此情況,任課教師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做好學生考勤工作,查清缺勤原因及學生去向,耽誤了上課時間及教學質量。在此過程中,學生為了逃課還編造各種理由欺瞞任課教師,學生管理人員也未能及時獲取信息并加以處理。
(2)學生之間相互影響嚴重,學風下降?,F在的高職學生或多或少存在學習目標不明確,學習積極性不足,個人主義心理較重,自我控制能力差,易受不良風氣影響,思想行為上知行不一等問題,再加上大班化分層教學學生人數多,學習能力分層不清,使得在AB兩個教學層次中都存在一定數量的學生學習主動性差,自信心不足,學習習慣和方法存在問題。這一部分學生長期處于被動學習狀態下,跟不上課堂節奏,坐立不安,自控能力較差的學生也受到他們影響。隨著時間的推移,影響面不斷擴大,并且學生之間相互監督督促的力度不大,使得整體學風下降。
2.課堂教學策略和實施
高職公共英語教學內容包括傳授語言知識, 訓練語言技能, 發展語言交際能力等, 其目標是通過英語的語言教學把學生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培養起來, 并最終把學生的創造潛力最大限度地挖掘出來。近年來在公共英語教學改革中較有影響的做法有: 交際教學、 折中教學法、“雙外”教學法、3T教學法。然而在大班化分層教學中很難開展相關的教學活動,表現在教學活動組織困難,學生畏難情緒大,參與度低,實施效果反饋難,師生交流受限。目前的大班化分層教學雖然能夠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但是教學方式上只能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模式為主導。
二、對大班化分層課堂教學的建議
1.完善課堂教學組織和管理。分層教學打破了原有的行政班級管理方式和力度,形成了各個層次教學班級中學生組織管理難的問題。這就需要由學院教學主管部門加大宏觀調控,由教學管理部門,學生管理部門和任課教師三方相互協調,共同督促學生。學院教學主管部門可以專門配備管理人員進行定期和不定期檢查,甚至可以協調學生督查小組,加大分層后教學班級的課堂教學組織和管理,特別加強學生出勤和課堂紀律的督促管理。對一部分缺席、遲到或早退學生任課教師也要思想交流和教育,教學管理部門和學生管理部門也要制定相應獎懲策略,引導他們正常上課。學校管理部門和教師在加強課堂管理的同時,也要注重學生思想和心理上的變化,引導他們正確的看待學習,看待生活,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2.改革英語教學的評價方式。教學評價方式是對學生知識、技能和能力的一種測量,也是對學生學習的鞭策。評價的內容上既應有詞匯、語法等語言知識的測試,也要有聽、說、讀、寫等能力方面的測試;既要注重考試卷面測評,更應加大平時課堂表現測評;在方式上實現多樣化,力爭考試與考查、閉卷與開卷、獨立完成與分組討論完成、筆試與口試相結合,語言知識與應用能力、創新能力相結合;在評定學生成績,持一種客觀、理性的認識和態度,過程和結果并重。在教學評價標準上應考慮學生的基礎水平參差不齊的狀況。對于不同程度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指導方式和評價方式。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只要稍有進步,就應進行肯定性的評價和鼓勵。對于水平較高的學生,我們的評價標準也應提高,以高帶低,只有這樣才能使大多數學生共同進步。
3.加強教師自身學識和修養。教師是教學活動中的組織者和領導者,在教學中占主導地位。高水平的教師隊伍是高質量教學活動的保證。首先,教師要不斷調整和更新知識結構。現在屬于信息時代,知識更新很快,學校應鼓勵教師業余時間多學習,更新知識結構,以適應信息時代的步伐。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發展,學生學習英語時間大大縮短。在這種情況下要完成教學目標,公共英語教師還需要拓寬知識結構,具備相關學科的基本知識,靈活運用多種課堂組織形式,著重學生興趣的培養、學習策略的訓練,外語交際能力的提高,組織好課堂教學。
摘 要:我園每年都分配或更換新老師,“如何帶領新老師邁入教研之門”成為我園亟須解決的問題。幾年來,我校以“帶著角色聽課、仿著觀摩開課”作為新教師教研入門的第一步,讓新老師學習如何聽課、評課、開課,借助二次觀摩擴大聽課面,加快新教師內化所學知識的速度與成效,促進新教師聽課、評課能力和反思、展示水平的有效提高。
關鍵詞:教師;學習;觀摩
一、帶著角色聽課,提高新教師學習和參與的能力
聽課、評課是教師在日常教學活動中經常性的不可缺少的教研活動,是促進教學觀念更新、教學經驗交流、教學方法探討、教學藝術展示、教學水平提高的重要途徑和主要手段,教師在聽評課互動中獲取經驗、自我提高。我要求新教師聽課時全身心投入,積極思維,認真分析,帶著三個角色介入:
1.帶著“教師”角色介入,將心比心
聽課時,要求新教師設身處地地思考“如果是我,該怎樣上?”林老師觀摩《大班音樂:盆碗碟杯在哪里》后寫道“魔術環節目的是吸引幼兒注意力,引起興趣,但由于幼兒猜測不出盆碗碟杯發出的聲音而變得冷場,如果是我來上,會先讓幼兒在家中進行嘗試,聽聽感受發出的不同聲音,再以魔術引入,幼兒興趣很快就能被調動起來?!毙吕蠋煂探陶叩慕谭ㄅc自己的構思進行比較,既避免不理解執教者的良苦用心,看不到長處和閃光點;又避免無原則的同情理解,看不到不足與缺點。
2.帶著“幼兒”角色介入,換位思考
要使自己處于“幼兒學”的情境中進行換位思考,從幼兒的角度去反思教師怎樣教或怎樣處理教學內容、怎樣引導、怎樣組織,孩子才能聽懂、愿探究、會應用、好延伸。陳老師在《大班語言:風在哪里》聽課中記錄“如果我是孩子,我也不知道要怎么仿編兒歌,因為不懂兒歌句式。仿編前,教師就應引導幼兒觀察兒歌句式‘風?說,當,那是風在吹過’幼兒理解了句式結構,仿編時就能根據句式進行仿編,效果一定會更好?!闭驹谟變旱慕嵌然赝處煟覀円苍S就能為幼兒搭建支持的平臺,為幼兒獲得更新更好的經驗提供有利的條件。
3.帶著“學習”角色介入,取長補短
新教師在聽課中要更多地去發現執教者的長處,發現教學閃光點和啟迪,做到取長補短,提高業務水平。第一學期,新教師聽課記錄點:一是聽課內容,按先后順序提綱挈領地記錄活動環節;二是各環節所用的起始時間;三是創設的情境、過渡的語言、組織活動的方式;四是幼兒操作的內容和形式、幼兒說的話以及活動完成狀況;五是在旁邊隨時記錄自己的想法、意見或建議。第二學期要求新教師進一步記錄:一是教師引導的技巧、激勵的方法;二是教師挖掘與利用課堂生成資源,靈活處理偶發事件的情況;三是自己的點滴感悟。《中班綜合活動:各種各樣的帽子》執教者通過五個環節“參觀帽子商場―觀察感知帽子特征與用途―魔術認識特殊帽子―幫小動物選帽子―添畫帽子”組織了活動,王老師記錄“材料豐富齊全,時間分配合理,情境創設、魔術和游戲的形式橢幼兒理解帽子的特征和用途,教師語言富有激勵性,可將‘添畫帽子’環節移至第二課時或區角活動中進行;活動中將‘添畫帽子’改成‘自選喜歡的帽子隨音樂自由表演’,將本次活動推向又一個,幼兒也能在認識帽子特征和用途的基礎上,體驗活動帶來的快樂?!?/p>
二、仿著觀摩開課,提高新教師反思與展示的能力
新教師嘗試把觀摩課結合實際在本園或本班組織二次觀摩,一來借助觀摩擴大聽課面,二來加快新教師內化所學知識的速度與成效,提高新教師反思和展示的能力。
1.積極分析追問,碰撞反思火花
聽課后應及時進行反思與分析,引發教師發現問題,并從對解決問題的不同看法、觀點的沖突中學會思考,找出課的特點和閃光處,總結出有規律性的認識,明確對自己有啟迪、能學會的方面。李老師觀摩《大班體育:投球進籃》認為“將近50%的投中率偏低,大部分幼兒成功體驗不足,影響幼兒投球進籃動作的持續興趣。”而林老師認為“失敗是正常的,并不是人人都能一下子成功的,沒有必要讓全部幼兒都體驗成功?!苯涍^碰撞達成共識:一是可將籃球架放低,讓更多幼兒體驗成功;二是加倍激勵和指導沒有拿獎的幼兒,讓孩子勇敢面對失敗,接受挫折考驗,并能以失敗為動力,不斷努力向成功邁進。針對課的實際情況,提出建設性的意見與合理的修改建議,與執教者或其他聽課者進行交流切磋,達到互助互學的目的。
2.大膽調整設計,拓寬專業內涵
專業引領的力量除了來自理論工作者,也來自教學一線的優秀教師,業務尖子、骨干教師和學科帶頭人都是園本教研的“本土專家”,我們目的就是要把新老師逐步培養成這樣的群體。每觀摩完一個活動,我讓新老師提出意見和建議,并大膽進行調整設計,拓寬專業內涵。王老師觀摩了《大班美術:畫味道》,此活動融合了科學知識、美術技能、語言表達、數學統計,先以“演播廳”情景:紅、藍、橙隊競賽的形式引入;再通過“嘗味道、說味道、猜味道”環節,統計三隊得分情況;接著,幼兒品嘗食物并運用表情、線、形、顏色、食物等來表示自己的感受;最后展示幼兒的作品,相互交流評價。王老師在聽課時發現活動“時間過長、容量過大,目標過泛”應該調整,認為可分解為兩個活動:《科學活動:嘗味道、說味道》,目標確定為“通過嘗味、說味,大膽運用表情和肢體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美術活動:畫味道》目標確定為“通過畫味活動,大膽應用不同的線、形、色大膽構圖表達自己的感受,初步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和審美能力?!?/p>
3.勇于開課研討,豐富資源渠道
我園地處農村,學習、觀摩與培訓受時間、空間、財力等的限制,二次開課研討成為我們低成本、高質量的資源渠道。讓新教師嘗試把觀摩過的課結合實際在本園或本班組織二次觀摩,除了借助觀摩擴大聽課面外,還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進一步開展。陳老師在二次觀摩《美術活動:畫味道》中照用“紅、藍、橙隊競賽”引入形式,第一環節說味道,哪一隊說得多得分多;第二環節畫味道,幼兒仍分成三隊;第三環節展示評價作品,哪隊畫得好畫得多就給哪隊加分;第四環節活動延伸到美術區角畫各種各樣的味道,版面設計成紅、藍、橙三大塊,哪隊尋找得多、畫的味道多哪隊就得分。一來調動了幼兒積極性,激起挑戰欲望;二來在活動中培養幼兒競賽意識,還增強了集體榮譽感。又如,黃老師在二次觀摩《大班仿編兒歌:我想……》中,增加了“看見,我想有,可以”句式圖譜,幫助幼兒明確要仿編的句式結構特點,從而仿編出更多兒歌。
帶著角色聽課,仿著觀摩開課,對于新老師來說難度不小、壓力也很大,但如果堅持不懈地做下去,對于新老師的聽課能力、評課能力、反思水平、展示水平將有很好的促進作用。但不一定每一次觀摩回來的活動都適合在本地本班開展,領導者一定不能太過于強求,應尊重新教師的建議和意見,給新教師靈活、健康的成長空間。
隨著優生、優育國策的實施,幼兒園家長工作日益被重視。我園今年“幼兒園與家庭”的主要任務是:主動與幼兒家庭配合,幫助家長創設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向家長宣傳科學保育、教育幼兒的知識,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家教觀念,共同擔負起教育幼兒的任務。充分發揮“家長委員會”的作用,將家長工作列入議事日程。
主要工作:
單靠幼兒園一方教育是不夠的,必須與家庭、社會密切配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整體效應。因此,隨時向家長灌輸思想“家庭教育具有早期性、針對性的特點,要注重每時每刻的家庭教育”。作好家長工作管理,在教育上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們采取多種形式對家長進行家教指導,促進家長轉變家教教觀念,提高科學育兒水平。
1.開展親子游戲,幫助營造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圍
2.建立家教閱覽室,為家長提供學習條件
3.利用家長經驗交流會,加強家長之間的交流
4.鼓勵孩子、家長之間多交往,增強家長之間的交流
5.舉辦“家長學?!?,讓家長傾聽多種觀念
6.綜合運用多種方法,如“半日
活動觀摩”,“家園聯系冊”,電話交流,家訪等,加強家園聯系
具體工作:
我園教師絕大部分是年輕教師,對家庭教育的指導缺少經驗。根據工作的要求,教師也急需要學習有關家庭教育的知識和方法,提高教師家長工作水平,從而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應。
1.開學初的家長委員會
幼兒園通過各種形式開展家長工作,加強與家長的聯系,有效地提高育人質量,最重要的是家長委員會的作用。家長委員會的任務是:
幫助家長了解幼兒園的工作計劃和要求,以協助幼兒園工作;及時反映家長對幼兒園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廣泛聽取家長對幼兒園保教工作、教師師德、幼兒伙食營養等方面的意見;參加或支持幼兒園的大活動,如“六一”慶?;顒樱覉@同樂活動;為改善幼兒園條件出謀劃策,提出條件。
家長的意見和建議可通過意見箱及時傳遞,但是我們的意見箱沒有起到真正作用,這學期要發揮它的作用。
第二學期家長工作計劃,
2.家園聯系手冊、聯系專欄。
家園聯系手冊要能讓家長及時了解孩子在園生活、學習、健康方面的情況,也能讓及時了解掌握孩子在家的表現,了解家長的意見、建議,家園相互聯系,及時溝通。教師要作到及時反饋意見,領導要做好定期指導與檢查。
教師通過家園欄,宣傳窗等形式讓家長了解每階段幼兒園、班級對孩子的教育要求和對家長配合的希望。
3.平時的家訪
上學期在園家訪的幼兒,進行登門家訪,每位教師要了解孩子的情況,同時可以向家長作家庭教育情況調查;對兩天不來的幼兒要及時進行電話家訪或直接家訪;對有特殊行為問題的幼兒隨時進行家訪,與家長取得聯系。教師在家訪時要注意自己的師德形象,家訪時不要專門告狀,使孩子看到家訪就害怕,家訪的目的是了解情況,與家長共同探討一致的教育方法,教育孩子。
4.家長參加幼兒園的各種教育活動。
教師要讓家長在實踐活動中感受、體驗和學習教育子女的方法。學期初的春游活動,小班嘗試和家長一起外出踏青,中、大班我們將鼓勵家長,讓小朋友帶著風箏、畫板等去郊游。
5.繼續開展家長學校。
有系統地向家長宣傳家庭教育的基本理論,科學育兒的知識,交流和推廣家庭教育的經驗,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和家長自身素質。本學期大班家長學校開學,內容圍繞《入小學前的準備》,中、小班繼續創刊《園報》。
6.學期末召開家長會。
時間不知不覺,我們后知后覺,辛苦的工作已經告一段落了,回首這段不平凡的時間,有歡笑,有成長,有不足,讓我們對過去的工作做個總結。
一.教學工作。
首先,我特別重視人體生理機能變化規律在教學過程中的運用。運用這個規律可以減少傷害事故的發生,使學生科學的鍛煉身體并健康的成長。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科學鍛煉身體的方法。其次,我在教學過程別重視人的認知規律的培養。這樣,可以使學生盡快的學好技術,形成技能,使體育教師真正實現精講多練,為體育教學研究科學的教學方法和組織方法奠定基矗最后,我在教學別重視學生的思想教育,利用體育教材的特點結合具體內容,向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培養學生的自覺性、組織性、紀律性、集體榮譽感、不怕苦、不怕累、勇敢頑強的精神等。我堅持做到讓孩子們在玩中學,在學中樂。這三點的有機結合會使體育教學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 韻律操工作。
在開學初我重點抓了韻律操,因為學生經過一個暑假,特別是一年級的新生,他們剛從學前大班升起來,對韻律操有些陌生,如不及時抓緊學習,一旦學生養成壞習慣,在教就困難了。學習校園韻律操,難度很大。我主要是通過以下幾點對韻律操進行教學的。
第一,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教育,使學生真正認識到做操的,請保留此標記重要性和必要性,培養學生重視做操、自覺做操、堅持做操、認真做操的良好習慣。
第二,體育教師要正確運用示范。示范是體育教學的主要教學方法之一,通過示范能使學生建立正確的動作表象。因此,要求教師示范要清楚、準確、規范、優美。
第三,講解要少而精。
我在韻律操教學時的講解,主要是結合我的示范動作,讓學生加深對動作的理解。第四,口令要清楚、洪亮、準確。第五,糾正錯誤動作要及時。所以,使舊縣小學的韻律操質量,在很短的時間內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提高的基礎上,所有教師都能以身作則,跟學生一起認真的做操,給學生起到了示范作用。通過1學期的長抓不懈,學生在做韻律操的時候做的相當的規范到位,得到領導的好憑與認可,這與我們集體的努力是分不開的!
由于我院學習微積分課程的學生較多,如果對所有學生的成績進行普查整理,會加大工作難度,因此采用抽樣的方法進行數據調查。今選取學院2011級第二學期的微積分成績作為本次統計分析的數據,本次抽取四個教學系,七位教師所帶12個班級共569個學生成績。
二、抽樣學生的基本統計分析
基本描述統計量包括平均值,樣本方差,樣本標準差,偏度,峰度,統計結果見表1。從統計分析結果來看,學生的平均成績75.95,標準差14.637,樣本方差214.241,偏度-1.109,峰度2.287,可見學生成績分布不是正態分布,呈負偏態分布,也就是成績低于平均值的人數比高于平均值得人數要少。分析和總結學生成績的呈偏負態分布的原因,我們知道大學期末考試一種合格水平考試,它不同于選撥性考試,它的目的在于考核學生是否達到預定的教學目標和要求,并不要求學生的成績呈現正態分布,反而希望呈現偏負態分布。再者獨立學院的學生數學基礎差,在期末考試之前,任課教師都會學生做大量的模擬練習,認真輔導。教師在命題時,也會考慮到獨立學院的學生的實際情況,題目會出的相對比較簡單,從而導致平時認真學習的學生成績普遍偏高。
三、參數檢驗———檢驗分析學生的性別對學生的成績
是否有顯著影響表3不同系之間學生成績的方差齊性檢驗表4不同系之間學生成績的方差分析表5不同系之間學生成績S-N-K多重比較(其中“1”代表工商系“2”代表金融系“3”代表會計系“4”代表國貿系)結果表明男女的平均成績分別為70.16和79.14,標準差表6不同教師所帶學生成績的方差齊性檢驗分別為17.855和11.345,均值誤差為1.256和0.592。在檢驗男女生成績兩總體方程是否相同的檢驗值為33.906,其相伴概率為0,小于顯著性水平0.05,因此拒絕男女生成績方差相等的假設,可以認為男女生成績的方差有顯著性差異,從方差不相等時T檢驗的結果(第二行),T統計量觀測值對應的雙尾概率為0,小于顯著性水平0.05,因此拒絕男女生平均成績相等的假設,也就是說男女生的平均成績存在顯著性差異。上面統計分析結果表明,女生的成績遠高于男生的成績,且比男生的成績穩定。分析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財經類獨立學院在爭奪優秀生源方面處于弱勢地位,尤其在優秀男生方面的情況更為突出。其次男生在心里發育的成熟度滯后于女生,更容易受外部因素的干擾,容易產生浮躁心態。男生在學習方面缺乏自控能力且不夠努力,而女生在學習方面比男生更加努力和堅持,成績明顯高于男生。
四、單因素方差分析
1.檢驗不同教學系之間學生的成績是否有顯著性差異
方差齊性檢驗的Levene統計量為0.981,所對應的P值為0.401,大于顯著性水平0.05,因此可認為各個系總體方差是相等的。從方差分析表可以看,方差檢驗的F值為3.921,相伴概率0.009,小于顯著性水平0.05,則拒絕各系學生成績無顯著性差異的假設,也就是說四個教學系中至少有一個教學系的成績與其他教學系的成績有顯著性差異。從S-N-K法多重比較的結果看到:工商系、國貿系、金融系三個教學系之間,其學生成績無顯著性差異,會計、金融兩個教學系之間,其學生成績無顯著性差異。而會計系學生平均成績與國貿、工商系的學生成績有顯著性差異。分析造成系別之間學生成績之間差異的原因,作為財經類獨立學院,學院在會計、金融兩個大方向的實力較強,且會計和金融專業方向的畢業生就業率高,使得大部分成績較好的學生填報會計、金融專業,因此造成在大一的數學課程學習中,這兩個教學系的成績要好于其他系的成績。
2.檢驗教師所帶班級之間學生的成績是否有顯著性差異
方差齊性檢驗的Levene統計量為0.613,所對應的P值為0.720,大于顯著性水平0.05,因此可認為不同教師所帶班級總體方差是相等的。從方差分析表可以看,方差檢驗的F值為4.177,相伴概率為0,小于顯著性水平0.05,表示拒絕各個教師所帶班級學生成績無顯著性差異的假設,即七個教師中至少有一個教師所帶班級的成績與其他教師所帶班級的成績有顯著性差異。通過S-N-K多重比較可得,徐老師所帶班級的平均成績與其他老師所帶班級的平均成績有顯著性差異。通過調查發現徐老師在該學期所帶的這個班是與其他班級合班上課,人數較多,其他老師所帶的班級都是單班上課,人數較少。由此可以看出,大班教學的效果沒有小班教學的效果好。
五、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