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21 17:27:2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雙向選擇方案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指導思想
進一步深化人事制度和工資制度改革優化內部工作結構、優化部(室)人員組合,打破鐵飯碗,實行崗位工資和績效工資為主體的工資結構,調動全員工作積極性,努力建設一支政治強、業務精、作風硬、精干、廉潔、勤政、務實、高效的電視宣傳隊伍。
二、方法步驟
實行競爭上崗、雙向選擇、全員聘用、績效掛鉤,嚴肅稽核,不斷創新,狠抓落實。總體上分六步進行:
第一步:職工填報雙向選擇表,雙向選擇可填報兩個志愿(崗位)。與此同時,部室主任按本部室人員編制數選擇本部室人員。在控制在編人數的前提下,需堅持“寧缺勿亂”的原則,確保部室人員精干、整體素質較高。
第二步:對某一同志有兩個部室同時被選擇上的,由臺領導結合該同志專長與部室主任充分協商予以解決,做到個人、部室選擇與組織協商相結合。
第三步:部室負責人確定后,要盡快制定崗位責任制,明確每個人的責、權、利,試行績效掛鉤,強化稽核,實行獎懲。
第四步:對第一、第二志愿選擇落崗的,按照市廣電局“關于__電視臺人事制度改革方案的批復”意見第三款第三條“雙向選擇中落崗的職工視為待崗,待崗期兩年,待崗期滿仍未上崗的,作為富余人員分流,可進入人才市場”辦理待崗手續,待崗期間發本人原基本工資的70的工資。
第五步:各部室負責人在選擇本部室人員后,要制定本部室后勤崗位和臨時人員的管理辦法,上報臺辦公室,臺辦公室綜合意見形成文件下發。
第六步:考核。部室主任按競爭上崗演講的目標任務狠抓落實。在本年度未按臺下達部室的任務結帳,未完成的當年給予戒勉一次,次年給予警告,連續二次警告的可自動辭職或由臺黨總支研究免去職務。在任期間,享受干部津貼。
三、試行崗位、效益工資制
在不突破預算工資總額的前提下,做好崗位工資、效益工資的預算方案。方案由各部室分別制定后,上報臺黨總支討論,黨總支制定的方案經主任以上干部會討論形成統一意見后報局黨委審批。
1、全臺前勤、后勤崗位工資基數各不相同。總的原則按局領導意見:后勤(辦公室、總編室、技術中心以及前勤中的后勤崗位)崗位工資高一點;前勤(新聞中心、廣告中心和有具體宣傳創收任務指標)績效工資高一點;管理層及一線人員高一點的思路制定。
2、效益工資各部室根據同崗技術含量(如:編導、攝像、撰稿、制作等)擬定考核目標進行百分量化管理,達到基本考核目標的,臺對部室按預算測定的效益工資金額結算。部室按技術含量實際完成情況進行兌現,并辦理分配手續,存檔備查。
3、崗位工資、效益工資由臺專職稽核人員進行匯總,送分管臺長審查,屬實后報臺長簽審。
4、效益工資未達到考核目標任務的,由部室主任、稽核人員、分管臺長聯合會審,提交臺長裁定,懲罰直至最低生活費。
5、超過考核目標任務的,由部室主任匯總基本情況,稽核人員審驗后報臺長審定獎勵。
為了合理配置人才資源,優化結構,減員增效,在完成各部門正、副職領導競爭上崗和擇優選任后,對非領導崗位,在業務部門實行雙向選擇,綜合部門實行擇優選用。具體實施辦法如下:
一、基本原則
1、黨管干部的原則;
2、干部隊伍“四化”方針和德才兼備的原則;
3、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原則;
4、群眾參與、注重實績的原則;
5、用人所長、優化結構的原則;
6、強化公安業務部門的原則;
7、組織需要與個人意愿相結合,服從組織決定的原則;
8、嚴格按程序辦事的原則。
二、參加人員范圍
全局中層以下干部
三、實施步驟
(一)全局中層以下干部每人填寫《機關工作人員定崗意向表》,按規定的時間報機構改革辦公室,機改辦將情況匯總后,向各部門反饋。
(二)各部門根據反饋情況,研究提出擇優選用、雙向選擇的方案和擬定人員,報機構改革領導小組審核。
(三)綜合部門,可根據工作需要,按照個人的德才表現在全局范圍內優先擇優選擇。業務部門原則上在本部門選擇或在業務相近的部門人員中選擇。
凡在一個部門連續工作時間較長的,原則上應輪崗。
各部門在擇優、雙向選擇時,應空出一定崗位,具體名額由機改領導小組確定。
(四)經第一輪擇優、雙向選擇后,如仍有空缺崗位,可再進行第二輪擇優、雙向選擇。機構改革領導小組也可根據工作需要,對部分人員進行適當調配。
(五)機改領導小組根據個人意見、部門選用意見和調配意見提出選用、定崗意見報黨組審定,向全局公布政治部辦理有關選用、定崗調轉手續。
(六)對于落選人員,按照《機構改革中落崗人員分流實施辦法》執行。
四、有關事項
(一)在確定人員時,各部門要嚴格按照規定的編制人數進行選擇,不得以任何理由超選。
關鍵詞:財政赤字政策 民主國家 財政預算 原因剖析
1 民主國家財政赤字政策成為常態
財政赤字是一種客觀存在的經濟范疇,也是一種世界性的經濟現象,它是國家職能的必然產物。近年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民主國家的財政政策呈現出以財政赤字政策為主流的態勢。據統計,1970年-2008年39年間,美國有35年財政實行了財政赤字政策。正如布坎南在《赤字中的民主》一書中所說,“在一個民主社會中,在政治上沒有任何障礙可阻止一個存在著真正凱恩斯失業現象的經濟產生預算赤字“。
2 民主制度下財政政策是由社會公眾集體決策做出
在民主國家中,公眾對公共預算方案的偏好不是通過市場購買方式表達,而是通過公共選擇過程,運用選票對公共預算方案的決定產生影響。在預算方案的決定過程中,相比與一致同意原則過于高昂的成本,決定了決策機制必須采用多數投票規則。選民、政治家、政府共同發揮各自的作用,組成了民主國家的集體決策制度。
3 民主國家赤字財政政策成為常態的原因
3.1 民主國家預算平衡體系的坍塌
20世紀30年代,資本主義世界出現空前的經濟危機,傳統經濟理論對此束手無策。此時,凱恩斯的《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順時應勢出版。在此書里,凱恩斯論述了他的國家干預理論。凱恩斯認為,資本主義社會所面臨的問題是有效需求的不足,只要能夠提高有效需求,資本主義就能重現繁榮。而這一切可以通過國家干預實現。國家干預的最直接的表現,就是實現赤字財政政策,增加政府支出,以公共投資的增量來彌補私人投資的不足。擴張性財政政策帶來的財政赤字不僅無害,而且有助于把經濟運行中的“漏出”或“呆滯”的財富重新用于生產和消費,從而可以實現供求關系的平衡,促進經濟增長。
但凱恩斯關注的擴張型財政政策,公正的說,并不等于赤字財政。事實上,凱恩斯追求的是更大范圍的動態平衡:公共財政收支應保持在“繁榮―衰退”完整經濟周期內的平衡。但當政府收支平衡的約束被解除,難免會造成這樣一種機制:經濟衰退時期增加開支輕而易舉,繁榮時期緊縮開支困難重重。這種預算內在擴張傾向使財政赤字政策逐步成為常態。
3.2 選民和政治家作為“經濟人”的雙向選擇
政治家與選民在參與財政政策制定與選擇時,都是從“經濟人”的原則來做出自己的行為。經濟人的特征決定了選民在投票中會選擇那些能給自己帶來較大利益的政治家,而政治家也往往會在財政政策選擇中選擇那些能給自己最大政治利益的財政政策。與財政赤字政策相比,預算平衡方案帶來稅負的增加與支出的減少,會使選民直接感覺到收益下降,盡管這從長遠上看是有利于公共利益的。相反,財政赤字政策往往能給選民帶來在稅收不變下公共利益的增加,但受損的卻是長遠的公共利益??傊?,公眾的利益需求迫使追求私利的政治家選擇財政赤字政策,這是選民和政治家作為“經濟人”的雙向選擇。
3.3 雙邊壟斷關系中的優勢使得官僚得以實現預算最大化
財政赤字政策在民主國家成為常態還得“歸功于”官僚對個人利益最大化的追求造成的惡果。官僚對個人私利的追求――往往是對薪金、職務津貼、社會名望、權利、人事權等地追求,會通過預算制定過程中信息壟斷優勢轉化為政府預算最大化的追求。Niskanen在《官僚制與代議制政府》一書支出,政府預算規模與官僚追求目標存在著單調正相關的關系。在政府預算制定的過程中,官僚與上級主管機構是一個雙邊壟斷關系,官僚機構預算方案的提出要受到上級主管機關的制約。但相對于上級主管機關,官僚機構掌握了更多的信息,信息的不對稱限制了上級主管機關對政府機構工作進行決策或監督的能力,這使得官僚總是能獲得他們所希望的最大預算。
3.4 預算方案決定過程中利益集團的作用
在代議制民主制度下的選舉行為中,具有共同利益的選民采取聯合行動形成利益集團。利益集團會對選舉的過程造成一定的影響。首先,選舉中存在部分不重視自己選舉權額選民,利益集團的爭取使得這部分選民按照利益集團的意愿投票,使投票結果體現利益集團自身的偏好。其次,利益的集中性與公共產品成本承擔者的龐大基數,使得利益集團所能獲得的利益是巨大的,而公共產品分攤到選民頭上的成本是極低的。因此,利益集團有積極的動力與官僚勾結爭取有利于他們利益的預算方案獲得通過,而社會公眾卻因反對所需承擔的成本大于收益而選擇沉默。最后,利益集團之間可能存在著選票交易情況,這會導致價值相對較低的公共產品評價過高,直接帶來政府預算規模的擴大。在這幾種因素的影響下,利益集團的作用會使公共概預算規模呈現不斷增長趨勢。
3.5 財政幻覺使選民低估預算收入與支出
在公共預算方案的選擇中存在著財政幻覺,一方面導致人們對自己所承擔的公共產品和勞務的稅收價格判斷不清,另一方面使人們從公共產品和勞務的提供中獲得的收益產生錯誤評價,從而影響著人們對公共預算方案的選擇。財政幻覺存在著多種形式,直接或間接的影響著政府對財政赤字政策的選擇。從稅收和支出分離上看,政府和選民都存在著強烈增加支出的傾向,而收入預算與支出預算由不同部門決定而導致的分離為政府擴大公共支出提供了方便;從稅負的設計上看,間接稅使得社會公眾因無法掌握所有信息,難以對自己所負擔的稅額做出正確的估計,致使公眾更傾向選擇更多的公眾支出;從公共收入獲取形式上看,所得稅源泉扣繳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人們對稅收負擔強度的感受,納稅人會更偏向于更高的公共預算規模。
選民與政府在這樣的財政幻覺綜合影響下,在預算收入上使選民低估自己稅收負擔,在預算支出上由于信息不對稱讓選民感覺政府支出數額比事實上的小,從而得以不斷擴大超出公眾意愿的公共收入和公共支出規模。
4 結論
本文從公共選擇角度研究了財政赤字在民主國家頻頻出現的原因,并得出正是選民與政治家的雙向選擇、官僚、利益集團對私利的追逐以及財政幻覺的存在導致財政赤字政策成為民主國家的常態。長期的赤字財政政策損害的是長遠的公眾利益,因此,有必要逐步改革選民與政治家間的博弈結構,改變選民對政治家的不合理脅迫,恢復選民與政治家的民主理性,提高民主方案的有效性。不僅如此,改善政府行為,提高公共預算使用效率,逐步縮減財政預算,并建立預算平衡體系約束,最終使公共預算決策回歸理性。
參考文獻:
[1]劉怡.財政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P57-P81.
根據昨天下午主任辦公會議的安排,今天召開辦公室全體會議,動員部署中層干部競爭上崗工作。府辦黨組在去年“一學雙創”活動中就提出了“中層干部競爭上崗、一般同志雙向選擇”的思路,可以說,這項決定是經過周密考慮、精心策劃、認真討論后作出的。這是加強辦公室干部隊伍建設,推進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所采取的一項重大舉措,在政府辦的歷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在我縣也是首開先例。這次,我們先對中層正職進行競聘,中層副職和一般同志雙向選擇隨后再作安排。剛才,同志宣讀了《府辦中層正職競爭上崗實施方案》和崗位競聘條件,同志們要認真領會精神,下面我強調幾個問題。
一、充分認識競爭上崗的重要意義,不斷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首先,實行競爭上崗和雙向選擇,是新時期、面對新形勢,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必然趨勢。同志曾經講過“政治路線確定以后,干部就是決定因素”。通過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方式選拔任用好黨政領導干部,使干部的選拔、任用公開化、科學化、制度化,增加透明度,加強干部監督和走群眾路線是我們黨在新時期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創建的新機制。我們有理由相信,通過推行競爭上崗和雙向選擇,必將會優化人事結構,調動廣大干部職工的積極性,形成一種新的工作局面。
其次,實行競爭上崗和雙向選擇是辦公室面對新形勢做出的正確抉擇。縣政府辦公室在全縣政務系統中處于承上啟下、聯系左右、溝通內外的樞紐位置,是縣政府的左右手和參謀部,府辦“三個服務”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到縣政府工作的正常運轉。中層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工作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和影響著府辦的工作質量和水平。因此,如何讓德才兼備的干部走上中層崗位,擔負起重要責任,始終是辦公室領導班子十分關注的一個重大問題。這次競爭上崗,就是府辦領導班子給大家創造的一次機會,讓不同崗位上的干部在同一個起跑線上進行公平競爭,為優秀人才提供一個展現才能、發揮作用的舞臺。
二、積極穩妥地推行競爭上崗,把我辦干部隊伍建設工作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實行競爭上崗,必須以《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為依據,認真貫徹執行黨的干部路線、方針、政策,堅持干部人事工作的基本原則,不斷改進工作方法。在實際工作中,特別需要把握好以下兩點:
一是要在樹立正確的用人導向上下功夫。實行競爭上崗,必須堅持正確的用人導向,引入競爭激勵機制,進一步拓寬選人用人渠道,真正把德才兼備、實績突出、群眾擁護的優秀人才選拔到最合適的崗位上來。群眾是評價干部的一面鏡子,實踐是檢驗干部的唯一標準。不論擔任什么職務,不論職務有多高,都首先是一種責任,也可以說職務就是責任。作為一名優秀干部,必須按照德才兼備的標準錘煉自己,做到勤奮學習、努力工作,內強素質、外樹形象。因此,實行競爭上崗,就是要在府辦形成一種激勵干部奮發向上、自覺接受考驗的良好風氣;就是要引導干部干事,干成事;就是要做到既不讓老實人吃虧,也不讓投機鉆營者占便宜。
二是要在建立和完善科學的選人用人機制上下功夫。如何把干部選拔好,領導班子特別是主要負責人對干部是否看得準是一個重要因素,但更重要、更需要的是建立起一種科學有效的選人用人機制。實行競爭上崗,不僅把競爭職位、任職條件、競爭辦法、決策過程統統公開,而且對個人競爭的意愿也予以公開,讓群眾參與選擇和評判,使競爭上崗的全過程置于群眾的監督之下。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要建立起一種廣開渠道、擴大民主、加強監督的選人用人機制,切實落實群眾在干部選拔任用工作中的知情權、參與權、選擇權和監督權。同時,通過在干部選拔任用方面構建一種新的機制,營造一種鼓勵大家干事業的良好氛圍,也就為造就一支優秀的符合“四化”標準的干部隊伍創造了良好條件。版權所有
三、加強領導,群策群力,確保競爭上崗工作的順利進行
競爭上崗關系到每一個干部的切身利益,同時又是一項政策性很強的工作,在組織上必須做到十分周到、嚴密。為此,辦公室專門成立了競爭上崗工作領導小組,我任組長,辦公室領導班子成員為領導小組組成人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由黨組成員同志任主任。隨著競爭上崗各環節工作的推進,將要選調—名作風正派、原則性強、不參與競聘的人員配合志強同志做好組織報名、資格審查、協調等工作。被抽調的同志要服從安排,認真負責,做好相關工作,保證競爭上崗的順利進行。
希望全體干部職工都要積極地參與到這次競爭上崗和雙向選擇中來。這次競爭上崗和雙向選擇,是我辦各項事業發展的一件大事。組織上鼓勵符合條件的同志積極參與競爭。同志們要敢于展示自己,敢于讓領導和群眾來評判自己。如果這次沒有成功,應該看作組織和群眾給了自己一次鍛煉的機會,這也是對一個同志膽識和水平的考驗,希望同志們不要放棄這個權利和機會。
為了保證群眾的意志得以實現,在這次中層干部競爭上崗中,要進行民主測評。希望同志們都要充分認識這項工作的重要性,要從全局和發展的高度,珍惜手中的權利,積極參與,公正客觀地評價每一個人,保證這次競爭上崗高質量、高水平地完成,真正選出合乎要求的人才。
最后需要強調是,在此次中層干部競爭上崗和一般工作人員雙向選擇工作中,要嚴肅紀律,切實反對不正之風,對私下搞小動作、串通一氣破壞競爭上崗和雙向選擇的人和事,請大家隨時向府辦黨組舉報。經查實后,絕不姑息遷就。
一、著眼人才培育,突出適配和諧,強化責任意識引領。
為充分發揮中層干部在基層工商隊伍的領軍人才作用,該局緊扣人才適配和崗位責任的關鍵點,努力推進中層班子和諧建設。一是推行適崗定人,實現基礎性和諧。打破原有人員崗位界定,應新“三定”方案后職能轉變需要,明確提出中層正職干部上崗推行“適崗定人”。即按編設定中層正職崗位,通過發放《中層干部正職適崗意向表》,先由全體中層正職干部根據其個人能力專長競選三個意愿崗位;局黨委再綜合分析干部能力水平、綜合素質與意愿崗位是否適配進行充分研究,合理布局中層正職崗位人選,努力使中層正職崗位的干部配置實現基礎性和諧。經過調整,大部份中層正職干部根據個性特點,如愿輪換到其專長適宜崗位,通過自主擇崗進一步強化了崗位責任意識,切實解決“有位無為”、人才不能“專用”的問題。二是推行適配定編,實現功能性和諧。在調整中,打破以往干部調整選拔任用時實行滿編滿員的慣例,針對個別雖有定編的崗位但與其他崗位的功能職責相近可兼顧的崗位,堅持由合適干部進行兼崗不滿編;對功能職責比較少的崗位堅持能不設正職的就僅配一副職工作,能不配副職崗位的就僅配一正職開展工作;對人員較少、事務較少的山區基層所配一名副職就能開展工作的,就不再設兩個副職崗位。通過該次調整,中層正職崗位配置縮減了_個;中層副職崗位縮減了_個,崗位結構得到了進一步精簡高效。三是推行適者搭配,實現匹配性和諧。即在組合中層正副職搭檔時推行“雙向選擇,適者搭配”的理念。即由中層干部正職填寫單位《選副職意向表》,每單位可按編數_:_比例申請副職對象名單;中層副職填寫個人《擇崗意向表》,每人可申請_個崗位,并注明是否服從組織安排;根據雙向選擇意向,局黨委根據雙向選擇的結果從年齡結構、業務水平、性格類型等多方面著手,對正副職中層干部進行排隊組合,反復醞釀各單位中層領導班子搭檔是否合適恰當,提前消滅人員搭配出現不匹配的因素,力爭實現中層領導班子的優化組合和合理布局。最后,有__位中層副職干部通過雙向選擇交流到新的崗位,大大增強了中層領導班子的凝聚力。
二、實施開放選才,突出操作公開,強化競爭意識引領。
為了使這次人事改革不走過場,不流于形式,局黨委提出了具體而明確的紀律要求,無論是崗位推薦或是競爭上崗、雙向選擇,始終堅持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一是公開方案,推行競爭上崗。該局精心制定公布了《市工商行政管理系統部分中層干部副職競崗工作實施方案》、《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中層正職選拔任用方案》、《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中層副職干部崗位雙向選擇實施方案》,并召開動員大會讓全系統干部了解競爭上崗的每一個程序與步驟,公開表明不搞因人議事,不先定人后定標準,更不提前安排,最大限度地鼓勵了干部的參與競爭的積極性,在中層副職競爭報名,系統內共有__名干部參與,占符合條件人數的__%。二是公開操作,實現公平競爭。該局在中層副職競崗工作中,從競爭上崗資格條件、資格審查、筆試面試、考察考核、黨委研究任用等結果一律以網上公開張榜的形式公布,廣泛接受群眾監督;筆試出題、批卷全部由溫州考試中心負責、監考則由市紀委人員負責進行;面試官由黨委成員_名、市人事局面試官_名組成,監督員由市紀委人員擔任,面試程序嚴格按照公務員面試程序執行,面試情況由前一位面試人員現場監督,面試成績現場公布。三是公開測評,堅持選才公正。民主測評根據投票人員對被測評人員的情況熟悉程度采用“三票制”,即黨委成員a票、中層干部b票、一般干部c票,a、b、c三類票依次分別占測評分值的__%、__%、__%,合成測評結果以__%的比例計入總分;考察對象由黨委成員進行綜合評價,評價結果以__%的比例計入總分;最后,根據筆試成績占__%、面試成績占__%、民主測評得分占__%、市局黨委評價占__%的比例加上加分合成總分,按方案規定從高分到低分確定干部擬提拔名單。
三、堅持團隊培育,突出核心價值,強化協作意識引領。
此次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局十分注重團隊精神培育引導,努力構建中層干部奮發進取的內在核心價值理念體系。一是培育“用心思考”的事業心。在干部調整前,發動全體中層干部開展“發現問題就是水平,解決問題就是政績”為主題的解放思想大討論;切實轉變中層干部的思想觀念,引導培養中層干部用心思考事業發展、用心思考工作方向、用心思考工作方法、用心思考工作重點、用心思考隊伍建設。在干部調整的過程中,始終堅持“有想法才有辦法,有思路才有出路”的人才觀,將一批年輕有為事業心強的干部予以提拔使用并優先安排到重要崗位或特殊崗位。二是培育“用力工作”的爭先理念。對不能發揮崗位作用或作用發揮不到位的中層個別干部,進行了調整和優化,形成讓“在野”的人有動力、有希望,“在位”的人有壓力、有緊迫感的工作氛圍;該次調整共有__名中層干部變換了崗位角色,其中__名中層干部進行城鄉、局所交流,切實解決在干部任用上“一勞永逸”的傾向,形成一個“用力工作才有位”的良性干部競爭機制。三是培育“鼎力相助”的團體精神。主動搞好團結是一個中層干部必備的素質,更是事業成功的基礎。明確提出中層副職的定位為“鼎力相助”,要求做到盡職盡責而不越權,協助工作而不添亂,幫忙補臺而不拆臺,擺正位置當好配角,顧全大局當好參謀,服從領導做好助手;對中層正職的定位要牢記責任,搞好團結,高屋建瓴,不負重托,不辱使命;中層領導班子要徹底破除“部門本位主義”的“小我”意識,開展用力服務大局的同目標、同創新、同發展“三同”教育,實現打造高績效大團隊的目標。
四、推動人事改革,健全監督機制,強化和諧意識引領。
為增強直播衛星村村通傳輸技術平臺的安全性,規避相關專利有可能帶來的風險,廣電總局決定在直播衛星村村通傳輸技術平臺上增加安全模式。今后入網認定的直播衛星系統綜合接收解碼器都必須采用安全模式。2009年7月19日,廣電總局召集了24家具備《入網認定證書》的廠家進行研討。在會上,廣電總局決定在直播衛星村村通技術平臺上增加條件接收(CA)功能;具體而言,就是要求各廠商生產的直播衛星系統綜合接收解碼器要求集成CA,并必須重新做入網認證。
新標準 嚴要求
對于“新”機頂盒而言,其信道必須采用安全模式的信道解調芯片,處理器必須序列化并支持控制字加密;必須支持安全啟動。與此同時,J-TAG調試接口也被要求鎖定,并要求在機身前面板增加智能卡插槽。
除此之外,最重要的要求就是通過信道解調芯片(加密模塊)控制解碼,即“對于非加密的頻道不能直接解碼,應該由加密模塊控制是否可以解碼”,以防止機頂盒接收未經允許的開路信號。
相關解決方案
從目前條件來講,央視CA技術公司對CA集成支持的資源和能力有限,不可能同時支持24家已獲入網認定證書的機頂盒廠家,而海爾、國科、國芯三家廠商有機頂盒集成設計的經驗,可以為機頂盒廠家提供信道解調芯片,目前它們已研發出五套機頂盒方案(詳見表1)??偩忠彩紫戎С趾?、國科、國芯研發可以滿足機頂盒新技術要求的方案,并要求三家廠家將各自方案免費提供給相關機頂盒廠家,各機頂盒廠家根據相關機頂盒方案生產機頂盒,并提交CA的QC和入網認證。
配對方案
在時間方面,總局也希望各廠商能夠盡早通過入網認定,不僅提出了9月30日前各廠商力爭獲得第一臺符合新標準的機頂盒《入網許可證》的要求,也提出了合理的雙向選擇配對方案。具體如下:
各機頂盒廠家在海爾、國科和國芯當中自主選擇一個方案,并與方案提供商溝通好;
三家方案提供商按最先排名原則順序選擇機頂盒廠家;
將名單排序后上報總局科技司。
從表1我們不難看出,由于機頂盒生產商有24家,而方案只有5種,并且僅由3個公司提供,在時間方面又安排比較緊,因此這道選擇題對機頂盒廠商們也是有點難度的。由于中九機頂盒對各廠商來講都是其發展規劃的重頭戲,牽扯到研發、生產、銷售等多方面因素,而其規則與考試報志愿又有些相似之處,一經總局確認就無法修改。因此要各廠商在幾天的時間內“交卷”也并非易事。
第二次會議:塵埃落定
截止至7月24日,廣電總局召集“考生”們進行的第二次會議上,各廠商仍在緊張地與各方進行著溝通。經過兩小時的考慮與修改,得出了下面的配對結果。這一結果也是“村村通”工程發展歷程中一次重大的變革,同時也為廠商今后的發展指明了新的方向。(詳見表2)
列表解析
在這個配對列表中,細心的讀者可以看出:除標題之外,我們共使用了3種不同的表格顏色來表現廠商與解決方案之間的配對關系。分別是黃色,紅色與白色。下面為大家簡單解釋一下:
前面我們談到了機頂盒廠商與解決方案提供商(海爾、國科、國芯)之間存在著雙向選擇的關系。即機頂盒廠商首先選擇適合自己的解決方案,并將意向告知解決方案提供商。解決方案提供商再對各自方案下匯集的廠商進行排序。
除此之外,每家機頂盒廠商最多可以選擇3個解決方案來設計產品,其中第一方案作為主打,要求在9月30日前通過CA的QC檢測和入網認證測試,以便拿到新的入網證書。第二、第三方案則可根據自身生產研發能力進行,如廠商希望自己能有二至三款產品得到入網證,則可報出相關方案,總局要求第二方案在10月7日之前完成相關檢測,對第三方案則無具體時間要求,只是其在入網方面的檢測時間必須排在第一、第二方案之后。
為了便于大家閱讀和理解,我們將表2中機頂盒廠商第一意向方案字體底色設計為黃色,第二意向方案設計為紅色,第三意向方案則為白色。
1“.委托培養”與“訂單培養”?!拔信囵B”指用人單位根據自身人才需求情況委托院校培養相關技術人才,學員學成后回用人單位工作,用人單位根據院校情況給付一定數額的培訓費?!拔信囵B”興起于20世紀80年代,是打破國家人才培養和就業安置“統招統分”體制的一項改革創新,通過引入市場機制,加強了院校與用人單位間的直接聯系,實行對口培養、對口分配,解決了一批用人單位急需專門人才“分不去、用不上、留不住”的問題,相對彌補了學校辦學經費不足的同時也挖掘了學校的辦學潛力和辦學效益。但“委托培養”仍屬于招生就業制度創新范疇,用人單位只是支付一定的培訓費用,承擔部分人才培養成本,并不介入學校的人才培養過程。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和“雙向選擇”就業制度的實行,“委托培養”模式逐漸式微,而“訂單培養”模式日漸興起。“訂單培養”是高職院校借鑒企業生產領域“訂單生產”概念而提出的一種人才培養模式,但它不僅是一張“用人數量”的預訂單,更是對專業設置、課程建設、教學實施、考核鑒定等整套人才培養模式的規定?!坝唵闻囵B”包括六個基本特征:
(1)用人單位與學校簽訂用人及人才培養協議;
(2)雙方共同制訂人才培養方案和教學標準;
(3)雙方優勢資源互補共享,共同參與人才培養過程;
(4)用人單位提供實踐崗位,注重實踐能力培養;
(5)用人單位參與人才培養質量評估、認定;
(6)用人單位按照培養協議約定錄用學生就業。可見,“委托培養”和“訂單培養”都屬于面向特定用人單位的“定向培養”,但在用人單位和院校關系上“,訂單培養”是雙方深入到培養過程的“合作培養”,雙方構成了“培養共同體”??梢哉f,“定向合作培養”是“訂單培養”的本質內涵,它反映了我國人才培養模式從一般培養到定向培養,再到定向合作培養的發展邏輯。
2“.企業訂單培養”與“行會訂單培養”。既然明確了“訂單培養”就是“定向合作培養”,那么“定向誰”“與誰合作”“采取什么樣的合作形態”等問題就可以在邏輯上展開探討??紤]到“訂單培養”涉及三個基本主體——培養單位、用人單位和學生,那么可以進一步探討:培養單位只能一所院校還是可以多所院校?用人單位只能一個企業還是可以一個行業相關的若干企業?基于這樣的思考,筆者提出兩種基本的“訂單培養”類型“:企業訂單培養”和“行會訂單培養”?!捌髽I訂單培養”就是校企一對一單線合作培養,學生就業定向單一的企業(或某企業的特定崗位)?!靶袝唵闻囵B”,廣義上指由行業協會主導,組建多院校、多企業的校企合作聯盟,定向培養行業人才;狹義上指一所院校借由行業協會的中介作用,與行業內的一批龍頭或骨干企業合作定向培養實用人才,這批企業較好地代表了行業的特定領域,這既意味著學生就業能定向行業領域(或行業領域的一類崗位),但又不妨礙學生企業間雙向選擇。
二、“企業訂單培養”的機制缺陷:綁定企業,三方訴求難平衡
1.全憑“企業訂單”的風險。規模適度、持續穩定的“訂單”是開展“訂單培養”的先決條件。學校人才培養有其自身的規律和要求:一是考慮規模效益,一個“訂單班”需要確保一個適度規模并保持相對穩定;二是考慮培養周期,培養期內培養目標既要明確又要保持相對穩定,且培養到期時人才應被批量錄用;三是考慮教育專業化特點,學校投入“訂單培養”的師資、課程、教材等諸多教學資源具有專用性,且需在多次循環中才能得以不斷優化配置和提升效益。但是,在校企一對一的“企業訂單培養”模式中,企業“下單”的依據是其自身的人才需求預期,而這又受企業經營發展狀況的深刻影響。換句話說“,訂單”的有效性和持續性取決于一個企業的經營發展狀況。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受技術變革、同行競爭和相關宏觀調控等的影響,經營狀況不斷變化,這就必然導致用人數量的隨機性、用人周期的不確定性和用人標準的動態性。因此,隨著企業經營發展狀況的經常變化引起用人需求的快速變化,將不僅降低“訂單培養”的有效性,從而有違企業“下單”的初衷;而且會導致“訂單”的應急性、短期性和不可持續性,從而影響學校辦學的穩定性和相關教學資源的長期效益??傊?,將“訂單”系于單一企業,不僅可能增加企業經營負擔,而且會使企業的市場經營風險傳導為學校穩定辦學的風險。
2.綁定“企業就業”的困局。企業采取“訂單培養”的目的在于:一是先于市場渠道搶先獲取優質人才;二是避免市場招聘中因信息不對稱導致的選錯人、用錯人以及入職適應期較長等問題;三是經過一段培養期,在心智上、文化上培養學生對企業的認同感和忠誠度。因此,通過簽訂培養協議,期望將學生與企業“綁定”“互鎖”,實現共贏,然而,實際上卻可能得到一個事與愿違的尷尬局面。首先,培養協議的不同簽訂方式,意味著對學生的不同劃分。如果采取“雙向選擇、自愿簽約”的形式確定“訂單班”,那么那些對自我期望比較高,敢于拼搏的優秀學生,往往并不甘于限定于一個企業,從而會放棄“訂單培養”;相反,那些對自身前景相對缺乏信心,樂于安穩的普通學生卻更樂于選擇“訂單培養”。但如果采取招生入學后直接整專業、整班“訂單培養”,雖然鎖定了優秀學生,但也鎖定了大量相對平庸的學生,雖然通過后續的學習表現可以篩選出優秀學生,但由于他們是“被迫訂單”的,因而違約的概率也會增加。其次,由于協議是事先簽訂的,會給學生提前鎖定了就業的預期,從而導致學生學習努力最小化的傾向,即只需使自己達到企業錄用的基本條件即可,反而使得部分優質學生相對平庸化。如果錄用條件定得過高,會降低整體錄用率,從而降低“企業訂單”的吸引力;而錄用條件定得過低,不僅對優秀學生,對普通學生也將缺乏潛力激發,并最終錄用更多的普通學生。再次,訂單培養協議是個“弱協議”,在國家“雙向選擇”就業制度下,對學生的約束力較弱,優秀學生違約概率較高。即使不違約,優秀學生也未必愿意與企業簽訂長期就業協議,往往短暫就業后離職跳槽,“下單”企業難免落個“為他人作嫁衣”的結局。最后,綁定企業的培養協議是個“糟協議”。除上述提到的可能抑制學生潛力發揮之外,“訂單培養”使學生知識、技能相對單一,可持續發展能力變弱,限制了學生后續轉崗或再擇業的空間;對最終被拒絕錄用的學生也是一個不小的打擊,造成他們的挫敗感;另外,企業萬一因經營發展不利,導致違約“斷單”將導致學校辦學調整困難和學生就業危機。
3.仰仗“企業培養”的障礙?!坝唵闻囵B”的關鍵在于“合作培養”,在于企業實質性地參與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包括共同制訂培養方案、協同開發課程和教材,投入或開放共享用于實踐教學的優質資源,安排勝任的實習實訓指導教師,共同評價認定人才培養質量等。但在校企一對一的“企業訂單培養”模式中,需要仰仗單一企業來完成“企業培養”的全部責任和任務,存在著很多的困難和障礙,最主要的有三個方面:動力不強、能力不足和資源不夠。企業實質性參與“訂單培養”過程動力不強的原因,正如上文所述,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因企業經營狀況的不斷變化,在用人需求上,具有用人數量的隨機性、用人周期的不確定性和用人標準的動態性等特點,使得“訂單培養”能不能真正契合企業的用人需求,會不會成為企業經營發展的額外負擔等問題成為企業時隱時現的顧慮;二是“訂單培養”很難真正或者全部鎖定企業所需的優質人才,不是某種平庸化就是優秀人才流失到競爭對手那里,使得人力資本收益或下降或外溢,導致企業總體成本—收益不對等。企業實質性參與“訂單培養”過程能力不足的主要原因是企業對人才培養工作天生不熟悉,其主要的工作重心是生產經營,因此其從組織架構到工作運行,都是圍繞生產經營展開的。即使如企業人力資源部門,其主要職責僅是招聘和簡單崗前培訓,對與學校合作的“訂單培養”也缺乏全面的參與能力和全局的掌控能力。而學校對生產經營過程又天然不熟悉,導致學校和企業兩種話語體系在溝通中面臨很大障礙。因此,企業一方面由于精力有限和能力不足,又加上與學校深層次溝通的障礙,在“訂單培養”過程中,企業總是處于被動中,參與合作培養也往往只能停留于淺層,或限于局部。此外,單一企業可用于“訂單培養”的資源也非常有限,特別是中小企業,較大地影響了“訂單培養”的質量。總之“,企業訂單培養”的核心是建立“有規模的校企直接合作培養共同體”,這對企業的要求非常高,從實踐情況來看,除一部分中大型優質企業與優質高水平院校合作開展的“訂單培養”取得較好成效外,大部分普通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與普通院校實行的“訂單培養”,往往形式大于實質內容,效果并不理想。
三、“行會訂單培養”的機制優勢:行會主導,寬領域定向,大合作培養
1.大訂單優勢:行會訂單集合行業需求?!捌髽I訂單培養”模式中,受企業經營風險不確定性的影響,基于企業用人需求的“訂單”的穩定性和持續性始終是個突出問題,且無法通過企業自身解決。行業人才需求相對企業人才需求,不僅規模更大,也更穩定、可持續,即使變化也更平緩溫和。因此,基于行業人才需求而成的人才培養“大訂單”,將更符合學校人才培養的規律和特點。行業協會作為中介組織,是政府、企業和學校間相互連接的橋梁和紐帶,除了是企業的指導者、約束者,還可以是職業教育政策的宣傳者和建議者、校企合作的推動者和職業院校的服務者。因此,由行業協會主導開展行業人才的“大訂單”培養,具有先天的優勢。
2.寬定向優勢:學生就業定向行業領域。相對于學生“綁定”企業給雙方帶來的不利與尷尬“,行會訂單培養”基于行業需求的“定向培養”,將學生“綁定”行業,但又不妨礙學生與行業內企業“雙向選擇”就業。對學生而言,選了專業就意味著定了行業,因而定向行業培養不僅不違背其意愿,反而更好地體現和滿足了其意愿;因為就業時需要和參與合作培養的企業進行雙向選擇,就學期間自然會盡最大努力學習好、表現好,有利于激發潛能;同時由于不限于一個企業、一個崗位,學生的知識基礎更寬、能力素質更綜合,可持續發展能力更強,最后“雙向選擇”獲得的工作的收入待遇和發展空間也將更好。對于企業而言,由行業協會牽頭“訂單培養”,且多企業參與合作培養,所以培養成本得以分擔,但了解掌握學生的信息、吸引和獲取優秀學生的機會是對等的,從而在成本下降的同時,成本—收益更加匹配。
3.大合作優勢:行會主導構筑培養聯盟。在“企業訂單培養”中,因企業的主動性不夠或能力不足等因素,校企“合作培養”總體效果不盡如如意。在“行會訂單培養”中,行業協會利用其獨特的身份,在政府、企業和學校中能更好地發揮利益協調和資源整合的作用,構筑起一個目標一致、多方聯動、運行順暢的人才培養合作聯盟。在“訂單”的簽訂關系上,行業協會與學校簽訂訂單培養協議,同時與會員企業達成委托協議,形成三方多邊協議。行業協會作為中介,既是人才需求者,向學?!跋聠巍碧岢鋈瞬判枨?,又是人才供給者,向企業提供訂單學生。在“訂單班”組建上,行業協會按與學校的協議從會員企業中組成訂單企業庫,收集企業的訂單需求計劃之后反饋給學校,學校按照協議挑選學生組成訂單班。在培養環節上,學校為訂單班制訂基礎理論課的課程教學標準,并負責實施教學;行業協會按照行業發展要求制定人才培養標準及相關實踐實訓課程的教學標準和教學方案,組織企業按要求提供實踐實訓課程的教學和實訓場所及崗位?;谛袝陨淼穆毮芴攸c,行會能夠更好地根據市場和行業的動態變化建立人才培養動態調整機制,不斷修正人才培養方案和教學計劃,引導企業發展,糾正人才需求的方向。在考核錄用上,學校、企業和行會聯合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定,合格者頒發結業證書,并遵循“雙向選擇”的原則,根據訂單需求計劃將學生分配給訂單企業。總之,在行會主導下,有了行會對企業的約束和對行業的長期把握,以及行會強大的利益協調和資源整合能力,能較好地實現學校、學生、企業和行會四方的各自利益訴求,達到共贏。
四、結束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