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16 04:27:2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喪葬禮儀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孝”道是儒家倫理的核心,孝文化是儒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深受儒家文化影響的沂蒙文化對儒家“孝”道觀尤其重視。在很多人眼里,喪禮也是衡量子女對父母是否盡孝的一個標準 如孔子認為,“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保ā墩撜Z?先進》)荀子也認為,“喪禮者,以生者飾死者也,大象其生以送其死也。故如死如生,如亡如存,終始也?!保ā盾髯?禮論》)按照孔子與荀子的觀點,父母活著要對其盡孝,死后需要按照一定的禮儀為其辦喪禮。通過調查研究我們發現沂蒙大部分地區喪禮都是嚴格按照當地流傳下來的喪葬習俗進行的。而這種喪俗文化則是圍繞“孝敬”和“尊禮”進行的,喪禮程序十分復雜。
一、死者將要逝世時的喪葬習俗
在沂蒙地區老人病篤彌留之際,在家的兒女要日夜侍奉,不離左右,并要給在外的兒女捎話傳信,催其速返。兒女在接到消息后,日夜兼程,往回趕。如果見不上,不但老人不會瞑目,就連兒女也是終生遺憾,還會被人們指為不孝。
未咽氣之前,家人把將去世之人背到“明屋”。明屋,也稱為“堂屋”或“正屋”。這是對古代“壽終正寢”思想的繼承,如《儀禮?士喪禮》就曾說:“死于適室,用殮衾”。在給將死之人穿壽衣之前,兒、女兒媳需為死者凈身。咽氣之前必須把壽衣(俗稱“老衣”)穿上。穿戴過程中要呼喚“爹(娘)給你穿衣裳,穿上衣裳再上路”,以示生者對死者的孝順。
二、死者逝世后的喪葬習俗
首先,全家舉哀痛哭。以黃表紙(也叫火紙,稱作蒙臉紙)蒙在死者臉上。其次,在死者遺體正對著正門的地方放一張小桌,將死者牌位立在桌上,供上酒菜、茶等,除此之外,在死者庭院里也需放一張桌子,點上香火,擺上菜、酒,立上死者牌位。再次,還要在逝者的頭前點上一盞燈,沂蒙人稱“指路燈”?!妒艄Φ陆洝分赋?,人死后會進入可怕的黑暗境地,此時有一盞燈的話,則是一種西天之路上的引路明燈,起到超度亡魂的作用。
三、圍繞死者的喪葬習俗
潑湯、辭靈、送盤纏、送殯、喪宴、燒七、五七送靈、上墳、請家堂等這些都是死者的喪葬依禮而產生的各個環節。這些環節的進行離不開指客。指客即喪事總管,在筆者走訪過程中發現沂蒙地區幾乎每個村里都有指客,一般為分為男指客和女指客。以上所有的環節幾乎都是在指客的領導和指揮下完成的。指客指揮孝子孝女“尊禮”而行,如果違背即被視為不孝,遭全村人唾罵。
各個環節數出殯最為繁瑣。出殯時,兒子抱著死者的牌位,后面跟著死者的親朋好友,去往土地廟拜別土地爺,進行“拉魂”?!袄辍蓖瓿珊?,親朋跪在一個比較寬敞的地方,眾男賓客輪流行禮,大禮行路祭等,把牌位放在扎好的“馬”上,(男騎馬,女騎牛)點燃,預示亡靈乘馬而走。舉行摔老盆儀式。在棺材的前面,有主事人在死者長子頭上繞一圈摔碎,這一特殊的喪儀將摔盆者與死者的關系一舉拉近,甚至確立了繼承的關系。盆摔碎后,就如一聲號令,杠夫迅速起棺,摔盆者扛起引魂幡,駕靈而走。上林入葬。
在各個環節中 “哭喪”,顯的尤為重要。它既體現了依禮而行的特點,也透露出死者親屬的悲痛之情??迒?,顧名思義就是以哭的形式寄托親人去世的哀思,以唱的形式紀念長輩的生平事跡。哭喪儀式貫穿在喪儀的始終,大的場面多達數次,而出殯時的哭喪儀式是最受重視的。出殯的時候必須有全體后代尤其是男人們唱哭,否則按照民間舊俗就會被視為不孝。另外,哭的音量大小也非常重要,如果哪家死者在黃泉路上沒有響徹天地的哭聲相伴,便在方圓數十里傳為笑柄,其子孫后代也要被人們視為不孝,大逆不道。
在守喪期間,死者的兒子見到村里的老人后都要下跪磕頭,俗稱為“賠罪”。沂蒙地區的人民認為自己的親人死去,是因為自己沒有好好孝順的原因,所以見到老人之后都下跪磕頭,希望可以減輕自己的罪責。
在喪禮一百天之后,由死者的子女帶著酒菜茶紙錢等去墳墓前祭拜死者,俗稱燒百日。 “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禮。禮有五經,莫重于祭。夫祭者,非物自外至者也,自中出生于心也,心怵而奉之以禮。是故,唯賢者能盡祭之義?!?【1】因此以后每逢春節、清明、家有重大事情(如喜事上“喜墳”)、以及七月十五、十月初一等節日親人都要來上墳以示孝心。
至此,所有的喪禮儀式全部完成。在此之后的三年,死者的家人過年不得貼對聯,貼也只能貼綠色的,不得放鞭炮,門前不放攔門棍,家里有人結婚也不是能貼紅對聯等等。三年之后才可按照正常情況進行。
四、沂蒙喪葬文化評價
喪葬中的諸多環節是人類一種寄托哀思的外在表現形式。在任何社會,作為一個家庭組織來說,父母內心深處是渴望子女孝敬的,正所謂:“生事愛敬,死事哀戚,生民之本盡矣,死生之義備矣,孝子之事親終矣?!薄?】 喪葬文化本身除了表達對親人逝去的懷念和哀傷,向社會和下一代傳輸孝的意識外,還是對親友精神的撫慰,更是一個地方文化的傳承。但是從沂蒙地區的喪葬習俗可以看出,沂蒙老區的喪葬文化十分繁瑣,攀比浪費十分嚴重,甚至出現擾民現象。對于其中的優點我們要繼承,而糟粕我們也必須摒棄。
首先,沂蒙喪葬文化中所反映出的孝道、崇禮、感恩思想值得我們繼續傳承和發揚。喪葬儀式的進行不僅可以增強家庭內部團結、傳承中華傳統美德,還可以以敬后人,改變社會上不尊老孝老的不良現象,增強尊老愛幼的良好的社會風氣等。這些是我們需要繼承和發展的。現在社會的忙碌使親戚的距離越來越遠,作為一種儀式的葬禮,平常不聯系的人聚在一起,群策群力,在葬禮的過程中,長幼有序,加強了宗族觀念,產生了家族凝聚力。同時,在喪葬的過程中,協調矛盾,處理事務,協調關系,并通過以后的上墳等活動增加了血親之間的融合。并且在儀式中,長輩和晚輩之間,晚輩之間互相認識,確立了人倫關系,對日漸渙散的社會關系是一種改善。因此我們要善于“揚”,取其精華。
其次,喪禮儀式過于繁瑣,喪禮過程浪費嚴重,很多人為博一個孝名和顯示自家富裕,講排場、比富裕,導致了經濟負擔。準備的棺木、“五七”時所燒的用品、死者衣物的焚燒等則導致了環境污染。喪禮過程中五服之內很多人請假多天參加;中間鼓手奏樂連續幾天通宵達旦吹奏,影響了很多人的工作和生活。對于這些鋪張浪費、損害公共環境、影響了很多人的工作和生活等陋習,我們也要善于“棄”。改變這些封建陋習,沂蒙老區的喪葬文化才會呈現健康發展的道路。
沂蒙老區的喪葬習俗文化只是我國喪葬文化的一個縮影,它所反映的問題也較具普遍性,通過建立現代喪葬制度、進行民眾宣傳教育、反對封建迷信、倡導節儉治喪等措施,進一步的改進喪葬文化中與現代化發展不相適應的部分,在保留良好思想的同時摒棄糟粕,我國的喪葬文化才能健康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禮記 作者: 崔高維 出版社: 遼寧教育出版社
【2】汪受寬,孝經譯注?喪親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作者簡介:
裝入棺材挖坑埋入地下的一種喪葬形式,也是自靈魂觀念產生以后沿續時間最長、禮俗最為繁雜、流傳最為廣泛、使用民族較多的一種傳統葬法。土葬的禮儀繁瑣復雜是其重要特征之一。遠古時期人們的喪葬極為簡單,不立墳墓,也沒有禮儀和祭祀。原始社會初期的人們并不掩埋死者的尸體,而是棄之于原野山谷。《孟子?滕文公上》有這樣一段話:“蓋上世嘗有不葬其親者,其親死,則舉而委之于壑。他日過之,狐貍食之,蠅蚋姑嘬之。其顙有泚,睨而不視。夫泚也,非為人泚,中心達于面目,蓋歸反蘽梩而掩之。掩之誠是也,則孝子仁人之掩其親,亦必有道矣。”①孟子認為從不葬其親到虆梩而埋之,是人們不忍心親人的尸體遭受野獸昆蟲的噬食,這是倫理觀念進步的表現。
大約從舊石器時代中期開始,受靈魂觀念和原始宗教的影響,人類已經對死者進行有意的埋葬了,人們認為死后入土是人的必然歸宿?!抖Y記》中曰“眾生必死,死必歸土”,《禮記?禮運》也曰:“魂氣歸于天,形魄歸于地”。由此可知,古人認為人死后形體埋入地下,脫離形體的靈魂才可以歸于天。靈魂不死,就成為鬼魂。尤其是氏族首領和家長的鬼魂,在冥冥之中仍然掌握著權威,可以降福,也可以作禍?;趯砘甑木次泛蛯﹃庨g生活的幻想,以及親人對死者的眷戀,人們自然而然形成了對死人的崇拜,也就對尸體進行一定的處置和保護,人們在埋葬死者時,都要為之隨葬大量的物品,包括各種用具、食物、裝飾品等,目的是讓死者的靈魂在另一個世界生活得更好以討好死者的鬼魂。②由此產生了各種葬法和葬禮。
進入階級社會以后,為了適應統治階級和禮教思想的需要,喪葬方式日益繁雜,迷信觀念日益濃厚,在世界上形成了獨特的隆喪厚葬的土葬禮儀。要求“葬之以禮,祭之以禮”(《論語?為政》)③,“棺槨必重,衣食必多,文繡必繁,丘隴必巨”(《墨子?節葬下第二十五》)以及“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經?開宗明義章第一》)④。這種傳統的喪葬觀念至今對人們仍有一定的影響。
我國喪葬禮儀的制度化從進入奴隸社會就開始了,從《周禮》、《儀禮》和《禮記》等典籍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喪葬禮儀在周朝就已經非常完善了,它們在喪禮、墓地、棺槨、隨葬品及禮制的監督執行等方面,都做出了具體而且詳細的規定。喪葬禮儀制度主要包括喪禮制度、喪服制度、居喪制度、陵墓制度和明器制度等。⑤對喪葬質量的重視,主要表現在厚葬上。
二、中國農村地區土葬習俗
中國的農村地區深受封建文化和傳統習俗的影響,土葬習俗根深蒂固,呈現以下特征:
(一)奉行儒家孝道,事死如事生
孔子主張:“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論語?為政》)⑥,儒教極力倡導孝道,喪葬之禮尤為重視。受儒教孝道思想影響,喪葬禮儀日益形成了葬前喪儀、五服制度、居喪守孝、祭祀亡靈等一系列的繁瑣喪俗,并且受靈魂不滅觀念的支配,古人總是按死者生前的生活方式為其安排后事,將現實社會的一切原封不動地搬到鬼魂世界。
(二)隆祭、厚葬之風盛行
居喪守孝是農村傳統葬禮中的主要內容。早在先秦時期,就已形成了“五服”制,其目的是按血緣親疏關系,確定居喪守孝的親疏遠近,以維護封建宗法制度。居喪期間,不僅禁忌重重,而且還規定了七日一祭,百日、周年再祭,以及清明、春分、中元(陰歷7月15日)、冬至掃墓的隆祭制度。厚葬之風一直是中原傳統喪葬習俗的重要特征之一。“重殮厚葬”的殯葬觀念影響至深,排場鋪張的奢侈之風,代代相因,上行下效,愈演愈烈,導致了歷史上經久不衰的厚葬之風。⑦
(三)等級森嚴、封建迷信盛行
早在我國奴隸社會的周朝時期,就形成了“貴賤有儀,上下有等”(《莊子?天下》)的喪葬制度。生前的社會地位不同,死后的待遇也各有所異,古人通過喪禮,將現實社會的等級關系移植到鬼魂生活的冥界。并且喪事中的封建迷信活動盛行,主要有:搭靈棚、做道場、看風水、擇吉日、僧道念經、揚幡招魂、披麻戴孝、燒 紙化錢、磕頭跪拜、發喪送葬、大出殯、配陰親、取鬼妻等。 中國傳統社會的喪葬歷史從總體上來講是隆喪厚葬,其背后的核心觀念是靈魂,即逝者去世后在另一個世界仍可以像生前一樣享受現實世界的物質生活,以及后代子孫的孝意。 三、土葬禮儀中的文化根基孝道觀念 中國傳統的喪葬禮儀中貫穿著儒
家的“孝文化”,各禮儀環節都是按孝道的思路設計的。喪葬禮儀中的孝道觀念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禮儀中搬鋪儀式、沐浴更衣儀式、飯含儀式、覆面儀式、招魂和送魂儀式等都包含有孝敬之意。比如沐浴更衣儀式,既是讓死者干干凈凈地到達陰間,為祖先所收容,又表達了這是生者最后一次侍候死者。
第二,對長輩去世的哀痛之情。對長輩去世的哀痛之情既是自然流露,又是孝的體現。在整個葬禮過程中,晚輩們竭力渲瀉內心的哀痛之情,同時又都在精心塑造“孝男孝女“的光輝形象。對于哀痛,其中有兩個方面是必須注意的:一是必須有哀傷的表現,否則便被視為不孝。二是哀傷要適度,不能以死傷生。哀傷之情貫穿整個葬禮,集中體現在以下儀式中,包括奔喪、吊喪、大斂、出殯時的哭喪儀式等。以出殯時的哭喪儀式為例。出殯時必須有全體后代的哭聲,而且哭聲要大,如果出殯沒有哭聲相伴,就會被別人笑話,其后代子孫也會被人視為不孝。為達到效果,民間還出現了職業性的哭喪者,專門替人哭喪??迒蔬€有特別的講究,哭的內容和形式都有相應的規定。
第三,葬后對長輩的哀悼之情。子孫后代與長輩的關系并不隨著葬禮的結束而停止,生者與死者的對話,死者與生者的糾葛還將持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有的甚至持續到生者的生命結束,這也符合“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的精神。死者葬后,還會定期舉行一些活動或儀式,以維持與死者的關系,同時體現“念祖懷親”的孝道觀念。⑧這些儀式包括守孝、服喪、掃墓、祭祖等等。
在喪葬禮儀的形成過程中,還出現了制度化和規范化的傾向,即形成一定的喪葬禮儀制度。這種禮儀制度是封建統治者“移孝作忠”的結果,是為了維護統治者的政治需要,其中核心觀念是“重孝道、明宗法、顯等級、隆喪厚葬”。⑨
四、總結
“事死如事生”的孝道觀念,自古至今一直左右著人們的喪事行為,要求人們在對待死者的態度上要與生者等量齊觀。對待長者的喪事要慎重,要嚴格按照喪葬禮儀的程序行事,這樣才算是盡孝。如果子孫后輩為前輩舉行的喪葬儀式過于簡單,就會被斥為“不孝”。其次,喪葬儀式的隆重與否,排場的大小,“吊喪”人數的多少,及參與“吊喪”者的身份,是死者及喪主社會地位及經濟實力的重要體現,是衡量后輩對長輩是否“孝順”,炫耀家族門風的標志。因此,不少地方在舉行葬禮的過程中,講究排場,相互攀比的現象時有發生,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浪費。⑩這些觀念的長期存在,必將不利于農村社會經濟的正常發展,阻礙農民思想觀念的現代化進程。所以對這些不正確的思想要逐步加以改造。
人類在進步,社會在發展,在中國從傳統的和回鄉現代社會的轉型過程中,一切陳規陋習都應該逐漸破除,而代之以新的更加文明的新風俗。重養薄葬,早在春秋時期孔圣人就已提出,并在三國時期,一代名相諸葛亮就提倡并親自實現了。B11今人更應如此。現在,由于國家火葬制度的推行,中國農村地區的土葬習俗禮儀即將壽終正寢。但是作為 沿襲了幾千年的一種文化現象,這成為一種非物質文化遺產,應該總結,應該讓后人知曉。
注釋:
①楊伯峻.孟子譯注[M].北京:中華書局,2010:125.
②⑦石奕龍.中國民俗通志?喪葬志[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5:1-2;17-19.
③⑥金良年.論語譯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11;5.
④汪受寬.孝經譯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2.
⑤⑧萬建中.中國歷代葬禮[M].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8:6;1.
⑨龍江.中國傳統喪葬禮儀中的文化價值觀[J].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12,(2).
關鍵詞:殯禮;喪葬樂;豫北
在豫北喪葬儀式中,禮和樂相鋪相成,喪葬禮需要音樂為其營造氣氛,以起到撫慰心靈、教化規勸等作用,音樂則需要喪葬禮作為其表達的載體。豫北主要是指河南北部新鄉、安陽等地區,本文主要以豫北為例來談一下現代豫北喪葬儀式中的禮和樂及其功能。
1 豫北地區的殯禮
從西周周公制定的禮樂制度開始起,禮和樂就開始同時出現了,樂伴隨著禮,為禮服務,禮就開始一直發展延續到現在。不同時期同一個地方的禮也會有所不同,當然,豫北現代的喪葬儀禮也是這樣的。喪葬禮簡稱喪禮或葬禮,古稱“兇禮”,是人生禮儀中最后的一件大事,是人結束一生后,由親屬、鄰里、朋友等進行哀悼、紀念、評價的儀式,同時也是殮殯祭奠的儀式,在豫北也稱“白事”。在人生儀禮中,葬禮的程序最為復雜多樣,一方面有對死者一生的事業、影響社會的總評;一方面又會對死者進入信仰中另一個世界表示各種祝福。豫北采用土葬的喪葬儀式,豫北的喪葬禮大致由以下步驟:一是紙幡,門兩側所貼的白紙上面寫有對聯,告訴別人家里有喪事。二是蓋棺入殮,將壽衣、壽帽、壽靴給死者換上,用紙蒙臉,釘上棺材,蓋棺縫用紙封貼,棺頭上置飯罐,子女等親屬要在棺材旁晝夜守候也就是我們說的守喪。三是扎紙罩,有種迷信的說法,認為人死后在陰間跟在世一樣。所以子女為了盡孝道就為死者扎紙罩,紙罩一般是紙馬、紙牛、紙人、紙屋、紙花圈等。紙罩為送行和送殯時要燒掉。四是吊喪,俗稱出殯,也就是集體悼唁祭拜。五是發引、送殯,發引前,眾孝子披麻戴孝,手持哀杖,將牢盆摔破,一人高聲報路,孝子、親朋痛哭慢行,紙人、紙馬等伴隨前進。親屬將棺材至墳地。喪葬儀式有悲傷的氣氛,但同時也是主客雙方聯系感情的紐帶,幾席的親朋,老者尊輩,平肩弟兄,這對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和創建和諧社會起到很大的作用。
2 豫北的喪葬音樂及其樂器
在喪葬儀式過程中,濃重的氣氛、壓抑的心情,對于死者家屬而言,內心的悲傷自不言待。用音樂來渲染情緒,傳遞信息是非常重要的。豫北喪葬歌的內容是哭述失去親人的痛苦和對亡者的深切懷念;還有就是歌頌死者艱苦創業的精神,以教育后輩。所謂“喪歌”就是服喪期所唱的歌曲,喪歌的曲調一般是哀哭歌調,這種歌調大都建立在悲泣哭述語調的基礎之上,節奏自由,一句委婉的下行哭腔,大同小異地連續進行。現在在豫北都會請歌手來唱哭喪歌。在守靈期間,喪家為了悼念亡靈,慰藉人心,便會請歌手來唱孝歌,他們會唱多種孝歌,有的還能即興創作,針對死者的年齡、性別和家庭情況來唱??迒矢璋樽嗟臉菲魇枪暮丸專话闶沁吳眠叧?,或唱一段再敲打一定的套數。在豫北喪葬中,都要用哀樂葬禮進行曲。哀樂葬禮進行曲的旋律呈下行進行,使人聽了不自覺會悲傷,可以想到他們失去親人的痛苦。在豫北喪葬中一定會放哀樂葬禮進行曲。
“河南嗩吶”俗稱“響器”、“鼓樂”,遍及河南城鄉,在豫北喪葬音樂樂器中主要就是以嗩吶為主,嗩吶能使“喪葬年祭務請響器致哀”,在豫北喪葬中都會請嗩吶隊吹奏來送葬以及表現傷心哀愁。喪葬中以擺地攤或行進形式演奏,喪事吹悲劇,如河南越調《李天保吊孝》、《秦雪梅吊孝》等。吹戲曲也用于送葬途中等,嗩吶聲音高亢明亮,傳遞較遠,與喪葬情緒同心同構。笙,在豫北喪葬中也會用到,跟嗩吶、鼓合奏。它的發音清越、高雅,音質柔和,歌唱性強,具有中國民間色彩。喪葬使用的鼓,按形制可以分為大鼓、中鼓與小鼓三類,按音響可分為高音鼓、中音鼓和門鼓三類。喪葬鑼使用鑼、斗鑼和云鑼三種形制。在豫北喪葬中會使用鑼鼓,喪葬鑼鼓的演奏方法其基本形式為合奏。在豫北有喪事必有鼓吹,吹主要是指嗩吶,“鼓吹”,在當地民間俗稱“響器”。 在當地,人們一聽到有“響器”的聲音就直觀的認為:有人家在辦喪事。鼓吹樂貫穿了喪葬活動的始終,在一定程度上鼓吹樂已經成為了喪事的代名詞。凄婉哀愁的鼓樂聲能引起周邊人們的注意,在這里鼓和吹奏樂器發揮著它傳達信息的作用,起到通報死訊的作用,同時也渲染失去親人悲傷的氣氛。
3 豫北教化后人的喪葬音樂功能
喪葬儀禮,體現了人類的尊嚴與自我尊重。尤其是對有業績的死者,用葬禮的形式進行表彰,這不僅是讓死者享受哀榮的問題,而且是借此教育后代,學習死者的品德、操守,繼承死者的遺愿,實現他們未實現的理想。復雜的喪葬儀式、龐大的送葬隊伍、以及陪葬紙活、異彩紛呈的節目表演無疑會對參與者產生很大的心靈震撼,這種實際行動會告訴每個人,孝道是人的基本準則。百事孝為先,恪守孝道一直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之一,在整個儀式的過程之中都極力宣揚父母養育子女的艱辛,多行善事以告慰亡者的在天之靈。最能引起人們共鳴的就是哭喪歌,它起到了助哀的作用,即便再不懂孝道的子孫,也會因此而受到感動進而淚流滿面。這樣的氛圍,無疑是一場生動的孝道思想宣傳教育課,這樣的教育遠比課堂上任何光輝的字眼和話語有效的多。
綜上所述,豫北喪葬禮中用的“樂”它符合人們的現實生活需要,同時有著良好的現實依托。對于參與喪禮和觀看喪禮的人們來說,每一次喪葬儀式都是一次情感教育和信仰的提升,以達到尊老、敬老、祀鬼、敬神、娛人、思親的最佳效應,而這種效應恰恰通過喪葬儀式音樂得到良好的宣傳。在喪葬儀式中,每一個環節奏什么樣的音樂,行什么程度的禮,都有當地的習俗規定,音樂與民俗是伴隨在一起的。豫北的喪葬儀式涉及豫北的文化、藝術、社會等諸多因素,是豫北文化從古至今、歷經滄桑形成的深厚積淀,其中有著豐富厚重的文化內涵。豫北的喪葬音樂在文化的熏陶下得以發展,隨著社會的變遷和發展,它具體形態和模式又發生了變化。喪禮儀式上嗩吶吹的響亮,鑼鼓打的火爆,儀式場面更加“宏偉”,吸引了鄉民來看這不僅僅體現了音樂的魅力,更體現出中國傳統“禮孝文化”的美德,“禮孝”是我們中國傳統文明的精髓,是體現我們國民素質的一個重要標志。
參考文獻:
[1] 柯琳.“河南嗩吶”及其系列樂器[J].樂器,1989(02):1619.
[2] 王曉坤.鼓的文化意義――豫北群鼓個案研究[J].音樂藝術.上海音樂學院學報,2004(02):6570.
關鍵詞:喪葬儀式;孝文化;飲食文化;道教文化
在中國傳統觀念中,死亡對于群體的影響是最大的。為了紀念亡者曾經的社會價值,舉辦一場儀式就是必要的,不僅寄托生者對亡者的哀思,也成為人間通往極樂世界的必經之路。通過對喪葬儀式的認知,筆者剖析喪葬儀式中的傳統文化因素及其功能,充分發揮它對社會的整合作用。
一、傳統的喪葬禮俗
廣義上的喪葬禮俗泛指喪葬、祭祀等典禮中人們應遵守的禮節[1]。整個喪葬儀式分為三個階段:葬禮前的準備、正式舉行葬禮儀式和三年守孝。
(一)葬前的禮俗
送終:當老人臨終的時候,兒孫應守候在身邊。他們要迅速為亡者穿上壽衣。壽衣一般分為七層,四季衣服一應俱全。且要根據亡者年齡給腳上牽上細線。
發喪:將死者軀體停放于靈堂的靈床上,以黃紙覆面。亡者頭前擺放瓦盆,多為燒紙用。腳前點燃“長明燈”。
報喪:喪家要立即請當地有威望的人主持喪葬儀式。喪家要分頭報喪,請法師樂隊,找風水先生選墓地、算時辰,扯孝布,箍墓等等。晚輩應即刻穿孝,以麻線束腰。
設靈堂、經堂和禮房:靈堂設在堂屋靠后檐內,旁邊設禮房,在另一房間內設經堂供道士作法。靈堂的擺放如下:壽材最里,其次為擺設的各種吃食,最外擺放奠酒用品及燒香、燒紙等用品。
(二)正式葬禮
入殮:待到算定入殮的時辰,首先用上等的麻紙在棺內鋪厚厚的一層,接著鋪上棉被,然后兒子托頭,女兒托腳將亡者放進去,再放入松柏和竹葉,表示“長青”。再對周圍的空隙進行填塞。最后,蓋上棺蓋,再鋪上繡花棺罩。
吊喪:根據風水先生擬定的起事日期,亡者的親屬要在起事之后,下葬之前前來吊唁。哭喪是一門極為講究的“藝術”,抑揚頓挫,邊哭邊唱出與亡者生前的故事。
守夜:亡者的近親屬要徹夜守在亡者的靈柩跟前,表達親屬對亡者的惜別。法師要連續不斷地做法事。這個過程大約持續3~7天,根據季節、亡者身份而定。
出殯:出殯的時辰一般定在凌晨。長子扛引魂幡于前,其他孝子執哀杖隨于后,隨葬品尾隨前往墓地。靈柩一抬出靈堂,掃喪者要迅速將靈堂內殘余的物品由內向外清掃干凈,隨著出殯的隊伍送至下葬處。
下葬:將靈柩抬至之前箍好的墓地處,先由孝子鏟第一锨土。封土后立石碑,將引魂幡、哀杖插在四周,并焚燒隨葬品、掃喪殘物以及亡者生前衣物等。
(三)服喪
亡者下葬之后,其近親屬還要遵守傳統的禮俗為其守喪。如三年之內不得婚娶,不穿紅色衣物等。
送火:亡者下葬之后的傍晚要在塋墓附近燒火,連續三天,將亡者生前的衣服物品燒盡。
“七七”:從亡者去世后每七天家屬要在塋墓前燒紙,直到“七七”為止。
周年:中國傳統講究服喪三年,在亡者的忌日要祭奠。第三周年之際,要舉行重新舉行一次類似于葬禮的儀式DD“換孝”,由主家準備物品,將晚輩的孝布換下,以示服喪完畢。儀式結束后,將亡者牌位送往墓地。
二、喪葬儀式蘊含的傳統文化及其功能
作為一種傳統的儀式,喪葬儀式中蘊含很多傳統文化因素。孝文化和禮文化貫穿始終,飲食文化是喪葬儀式的重要組成部分,整個儀式的核心是道家文化。
(一)孝文化
在傳統社會中,“孝”是長輩對晚輩最起碼的要求。喪葬儀式中,孝文化貫穿始終。晚輩希望通過大操大辦表示對亡者盡最后的孝道。孝子孝女是除了亡者之外儀式中最重要的角色,人們通過關注他們的行為是否得體,來評判他們對亡者是否孝敬。“喪禮活動是強化灌輸勸孝行善傳統道德教育和維護血緣宗法制社會的有力手段”[2]。
(二)飲食文化
整個葬禮短則三天,長則七天甚至更久。喪家要根據自身經濟能力來準備待客菜肴,為所有前來吊唁和同村幫忙的人準備吃食,共四道程序。①茶果八樣,約半小時后撤掉;②涼菜四葷四素,相間擺放;③按一菜一湯順序陸續上八樣葷菜;④撤掉所有盤子,用小碗裝精致的小菜,用來吃主食。“坐席”極為講究,“執客”負責“看席”,邀請尊長者坐“上席”,其他人“圍席”。這既考驗執客能不能根據主家的親緣關系判斷來者地位,又考驗執客是否能根據人們的“熟人圈”安排合適的席位。
這種儀式性的聚會充分展現了整個社區以血緣關系為本伸展開來的一張巨大的關系網,在這張網中,長幼有序,內外有別。在這場儀式中,喪家是投入水中的那顆石子,散開的漣漪代表著親疏程度不同的血緣和地緣關系[3]。對于這張社會關系網中的其他成員來說,參加葬禮本身就對社會交往和社會整合具有積極作用。
(三)道家文化
在喪葬儀式中,道士會設專門的喪葬道場,為亡者超度靈魂,以期早日升天。道場活動一般從“起事”的第二天開始,喪家接來道士后開始布置經堂,擺上神位、喪家三代宗親和亡者的牌位。道士換上道袍以后,道場正式開始。主要內容依次有開經、請神、發懺、報恩、跑轎、觀燈、放食、打散、辭令、蓋棺、送葬等[4]。這種儀式并不是封建迷信落后文化,而是生者自身感情的發泄地和精神的寄托點,是長久傳承創新的成果。社區也以此種關系維系著并穩定著。
參考文獻:
[1]李松柏.陜西關中喪葬禮俗的文化探究[J].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
[2]李松柏. 陜西關中喪葬禮俗的文化探究[J].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
本調查報告對喪葬禮儀及民間紙扎工藝的研究建立在田野調查的基礎上,也參考了一些相關的文獻資料。通過這些資料,本報告試運用民俗學的研究方法對民間紙扎文化做出描述,來簡單地討論民間紙扎工藝作為民間最后的殯葬文化與民眾生活的關系以及在當今農村思想建設中的作用,通過探討村莊中喪葬祭祀活動中紙扎在工藝、表現樣式等諸多方面的演變,說明紙扎品不單單是喪葬祭祀用品,它的變化,不僅僅是技藝與樣式的改變,更多的則是當代社會的人生信仰與社會風尚正在發生的轉變。
關鍵詞:山東老砦鎮;喪葬習俗;紙扎工藝;文化功能
中圖分類號:K892.2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026X(2013)12-0000-02
一、調查地點介紹
老砦鄉位于有“北國江南魚米之鄉”之譽山東省魚臺縣的最東端,中國北方最大淡水湖的西岸,為山東、江蘇兩省,魚臺、微山、沛縣、豐縣四縣交界處,濟徐公路、京杭運河并行穿境而過,水陸交通便利,運輸業興旺發達。受孔孟文化洗禮,鑄就了老砦知書達禮、忠厚誠信之風范。老砦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優勢,良好的水陸交通運輸條件,豐富的農、湖、畜產品,充足的地下煤炭資源,完善的基礎配套設施,優厚的發展環境。
全鄉總面積36.8平方公里,轄28個行政村,總人口2.93萬。全鄉四周被四條河流所包圍,溝渠縱橫,土地肥沃,擁有13處排灌站,水澆條件便利,基本達到旱澇保收。小麥、水稻、棉花等作物種植面積較大,已形成了反季節蔬菜、白蓮藕、元蔥等高價值種植模式。依據沿湖優勢,畜牧養殖業特色明顯,已形成1.2萬只小尾寒羊、1.6萬只波爾山羊、1萬頭豬、11萬只微湖麻鴨的養殖規模。沿湖低洼地開發取得顯著成績,全鄉養殖水面達到6500畝,螃蟹、大口胭脂魚、鯰魚等一批名特品種養已成規模之勢。
老砦鄉地下煤炭資源豐富,煤層厚、煤層多,投資4.6億元建設的、年設計能力120萬噸的、司法部屬大型礦井湖西煤礦已正式投產。一批依托煤礦建設的洗煤化工項目及服務項目正在開工建設。圍繞“農業強業、工業強鄉、財政強鄉” 目標,鄉黨委、政府帶領全鄉人民創新思路、比學趕超、扎實苦干,努力在結構調整、招商引資、園區建設等重點工作上求突破,全鄉經濟正處速發展階段。
二、調查過程
為了完成這次田野調查,我于2013年春節期間,兩次前往老砦鄉的劉寨、李集、王莊,對這些村莊的喪葬禮儀及紙扎工藝進行調查和詢問并進行了歸納。
(一)紙扎的源流以及當代的發展
紙扎在民間的叫法不盡相同,比如糊紙、扎紙、扎罩子、扎作等等。廣義的紙扎涵蓋了店鋪門面裝潢、彩門、靈棚、戲臺、匾額及扎作人物、紙馬、戲文、舞具、風箏、燈彩等。而狹義的紙扎指的就是喪俗紙扎,一般指代用于祭祀及喪俗活動中所扎制的金山銀山、牌坊、門樓、宅院、紙人紙馬、搖錢樹、家禽等焚燒類的紙品。
紙扎的淵源是古代用于殉葬的俑人,古人奉死者為神明,故稱專門隨葬而制作的器物為明器。早先的明器多取于陶、木、竹、瓦等材料,北宋后期,出現了以紙為原料的明器,到了明、清之后,那喪事中的紙扎,就成為必不可少的了。在喪葬用品中,從俑、冥器到紙人紙馬的衍變,表明了民俗藝術的沿續和發展,是生存在民間社會的“活化石”。供奉紙扎與民間的祭祀活動密切相關,其形成是原始社會以來墓葬殉葬俑的發展和演變的結果,用喪俗藝術形式來悼念死者,對世人來說能起到安慰和調節傷感的作用。最初的殉葬品是用活人活物來充當的。奴隸社會,貴族死后盛行以活人殉葬。到春秋戰國時期,人們意識到這種行為過于殘酷而逐漸被廢除。從歷史文獻記載來看,最早的俑,可能是用茅草扎成的草人,孔子稱之為“束草為人形”的“芻靈”。后來又發展為用木偶人陪葬,大體上可以看出有些像人形,古代統稱為“明器”。在喪葬用品中,從俑、冥器到紙人紙馬的衍變,展示了我國民俗藝術的沿續和發展軌跡,同時也是生存在民間社會的“活化石”。
喪葬中為逝者陪送物品的禮俗由來已久。其淵源可以追溯到原始人類之后靈魂不死的“萬物有靈”觀念,它是為滿足民眾祭祀信仰心理及精神需要的一種形式。原始人類認為人死之后,他們的靈魂其實是轉移到了另外一個空間去延續,在那個生存空間,同樣需要有物質生活的享受和保障。所以,在為逝者下葬前都竭盡所能的為其陪葬生前所用的生活用品。原始部落墓葬中所出土的一些陪葬石器、陶器、玉器就是這一思想觀念最有力的見證。
(二)紙扎的文化功能.
在中國傳統禮儀觀念中,喪葬習俗是一項非常繁瑣的民俗活動,一場轟轟烈烈的白事,被人們看作一個人一生的完美歸宿,現今在廣大農村地區,這種觀念依然表現得非常突出,而通過這些喪葬禮儀活動,也產生了一大批民俗行業,扎紙活便是其中重要的一個環節。
喪葬紙扎在其簡單的藝術表現形式下,流露的是人們對逝者的悲痛之情和哀婉之傷,是廣大民眾獨有的悼念和追悼形式,它是直接祭奠于死者靈魂的一種送行方式。寄托的是人們對已故親人的哀思和美好祈愿的民間藝術,是生人希望死者生活改變的一種做法,是出于表達在生者對往生者的一點心意,紙扎的存在和使用是對生死兩界的交流的一種強化。今后的紙扎行業也會沿著這個方向發展,一方面工藝會做得更精美,而價格也會相應提高。紙扎是民俗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作為一種民間藝術形態,它廣泛地依附于喪葬習俗中,并成為喪葬習俗完成和實現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形象載體,其自身蘊含的文化價值已遠遠超越其審美意義。作為一種迷信陋俗,燒紙扎之類的活動一向受到有識之士的批評,作為一種風俗事象,它的演變軌跡倒是可以窺探世態人情。
(三)喪葬習俗中的紙扎工藝及其意義
通過與所調查村莊的村民開放式的對話,我了解到,現存于這些村莊的紙扎種類不外乎以下四類:一種是神像,比如焚燒于陵墓前的大件扎制品;二是人像,包括童男童女、侍者等;三是建筑,如靈房、門樓、牌坊、車轎等;四是明器、包括飲食器皿、供品和吉祥用品等。這些紙扎作品取材巧妙,惟妙惟肖,與時俱進,體現出了扎紙活人的精湛手藝,過去是紙人、紙馬、紙屋、紙箱、紙供具、葫蘆吊子等一些式樣簡單,做工粗糙的紙活,而到了二十一世紀的現代則演變為扎俊男美女、紙人馬,甚至有人扎紙奔馳、紙飛機、紙金庫、紙電視、和紙樓房等,流傳至今變成了一種民俗民情。
在調查期間,恰遇到一戶人家的老人去世,我看到,辦喪事的人家在老街上立起了巨大的紙扎牌坊,從老街到辦喪事的人家的路兩邊放滿了前來吊唁的人送的花圈和各式各樣的紙活,聽說是已逝老人的兩個女婿花錢扎的,很“好看”,有四老四少、紙轎、紙牛,??瓷先嶋H上是馬,后來才知道,男人稱馬,女人要稱牛,還有很多的生活用品,從別墅、汽車到電冰箱、電視、洗衣機、沙發、元寶,一應俱全。這些紙活要用在出殯行列中,到人下葬時在墳前用火焚化,給死者帶到“陰間”享用的,寄托著生者對死者的哀思與祈愿。
據所調查村莊上的一名紅白喜事的“忙人”(指辦事人家請來專門負責管理所有事項的人)介紹,在農村的喪事期間,要搭臺子演戲,樂隊鳴奏,把逝者尸體停放好后,在尸體前面支幾張條桌或長木板,上面先鋪上白紙或黃紙,然后依次擺放好所有紙活,把紙活在靈堂擺好后,在靈堂前方棚口桿上橫拴一條線繩子,要挽掛好四條或八條白紙豎寫的吊聯,中間掛葫蘆吊子,在棺罩上扎的紙活主題一般為人或動物,目的就是為了取悅于鬼魂,庇佑和安撫生者。而這些紙活一般是老年人逝世后的當天,由逝者的女婿花錢定做,做的越多,排場越大,在外人看來則是一種孝心與祈愿的最好的表達形式。
(四)喪葬習俗的紙扎工藝該如何傳承和保護
紙被發明并大批量生產使用后,紙冥器在喪葬中開始被大量使用。在隨葬品種方面,除了由殉葬俑演變而成的紙扎人,如金童玉女、侍奉仆人,還有模仿現實生活所造的房屋樓閣、交通工具、家電等生活用品。
中國自古就有厚葬之風,尤其是齊魯之地民風重禮重孝,因此,在山東民間葬俗中,焚燒紙扎品表示禮孝的風氣也就殊勝。殯葬活動中使用的紙扎,因為它是較為迷信的一種祭祀方式,它與當今社會主流的革新除弊的移風易俗相違背。最近幾年,喪葬祭奠中的迷信風俗,正由農村向城市蔓延,趨勢愈演愈烈,在一些城區的花圈店、冥品店、冥品一條街上,紙扎的奔馳汽車、歐洲別墅、筆記本電腦、總統套房甚至保姆、保鏢、二奶和狼狗,都成了暢銷的祭品。我們中華民族一向重視民族文化,親人離去,舉行一些悼念活動和儀式,寄托哀思,本來無可厚非,但浪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就與悼念和寄托哀思的初衷背道而馳,與現代文明格格不入。過于粗俗化的喪葬祭奠文化,不僅從根本上背離原本所附有的精神層面,還會助長奢侈攀比之風。因此,隨著時間的推移,紙扎的生存空間將會越來越狹小,或許它也會淡出我們的生活,但是人們通過使用紙扎所表現出來的喪葬文化的傳承,卻是應該得到我們的尊重,而喪葬禮俗及依附其上的紙扎工藝的傳承與變革,可以反映文化與時代的變遷。
在我參加的姥爺的葬禮中,就曾親眼看到,那些花費幾萬元的紙活在短短不到幾分鐘之內就化為灰燼,不禁覺得有些浪費和惋惜,這種做法不但浪費、危險、影響健康,又污染空氣。為避免這種社會風氣,當今社會倡導發揚文明節儉的喪葬文化傳統,但是傳統民俗的改變和流失,勢必會導致一些相關行業的減弱。
眾所周知,擁有悠久歷史的傳統風俗必須靠生活中的廣大民眾的傳承和實踐才能延續,但一些不符合時代需求的形式,終究會被淘汰,其實有些東西看起來好像遺失了,但可能正以另一種形式吸引人們繼續參與,延續下去。所以燒紙扎這種做法,也會慢慢改變,看看現代人所燒的紙扎品,都是在緊跟時代進步的,這些形式上的部分可能不同,但心意不會因此而消失,緬懷已故親人和美好祈愿的價值觀,也不會因為形式上的改變而蕩然無存。
總結:
魚臺是個小地方,老砦鎮更小,劉寨、李集、王莊更是小中之小,但是民俗越是在小的地方反而保存的越完整,喪葬禮中紙扎工藝所其中蘊含著的無盡的民俗寶藏正等待著我們去發現,去傳承。
通過這次調查,我的收獲頗多,但是還是有不足的地方,比如,準備工作不太充分,理論知識不夠全面,所到地方,有些方言聽起來比較困難。希望下次有所改進 。
參考文獻
[1]黃清泉:《談民間紙扎藝術的文化價值》,《湄洲日報》,2008年第9期
[2]潘魯生:《民俗“紙扎”之源流》,《中國文化報》,2006年第4期
[3]李新華:《山東喪葬紙扎工藝的形態及其開發利用》,《民俗研究》,2004年第4期
[4]覃子迪:《紙扎――開往陰曹地府的地鐵》,《青年文學家》,2009年第7期
關鍵詞:喪葬;“搖錢樹”;意義
中圖分類號:G1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2)36-0164-01
彝族是一個支系眾多的少數民族,分布廣泛,主要聚居在云南、四川、貴州和廣西四省。他們大多居住在山區,復雜的地理環境造就了豐富而多樣的地域文化。系屬尼蘇支系的花腰彝人特別注重喪葬禮儀,在人死后,要進行一系列復雜而又繁瑣的喪葬活動和禮儀。在很多禮儀中畢摩都要念經書,所涉及的經書也十多部彝族典籍,包括《凈身經》、《入柩經》、《送魂經》、《惡夢經》、《戴孝經》、《斷腸經》、《指路經》、《獻晌午經》、《侍睡經》、《喚醒經》《祭搖錢樹經》、《點化經》、《獻桶經》、《留五谷經》等眾多典籍。
《獻搖錢樹經》主要流傳于彝語南部方言區,具體包括紅河州的石屏縣、建水縣、個舊市、金平縣、紅河縣、開遠市、蒙自市以及玉溪市的峨山縣、通??h、新平縣、易門縣和昆明市及普洱縣、墨江縣、江城縣等地區。彌勒縣的阿哲支系也有類似經書。本文重點介紹流傳于石屏縣哨沖鎮彝區的《獻搖錢樹經》。
《獻搖錢樹經》是花腰彝人喪葬活動中所必須念誦的一部經書,凡是畢摩均藏有此彝文手抄本。其主要內容是父母在世時對子女是如何好,現在父母去世了,子女應該獻祭“搖錢樹”這個寶物來孝敬,讓死者在陰間要金有金,要銀有銀,吃穿永無焦愁。此經文反映了彝族先民的靈魂不死、祖先崇拜等宗教觀念,父慈子孝的道德觀念,豐富了彝文文獻并產生一定的作用。對于研究彝族的宗教文化、親子倫理道德觀、服飾文化、婚俗文化等也有重要的意義和價值。
花腰彝人的喪葬活動一般都要進行兩天。喪葬活動的第一天中午過后,就要在死者的家門前掛上“搖錢樹”?!皳u錢樹”是用五彩宣紙裁剪的,大如簸箕,長約五丈,呈臺形狀,以竹片為圓圈,間隔二尺許分臺,臺數多少依死者的年歲而制,臺數越多表明死者越年邁。一般分為四、六、八、十、十二層和四、六、八三個角,31—40歲的立四層四個角,41—50歲立六層四角,51—60歲立六層六角,61—70歲的七層六角,71—80歲的立八層八角.81—90歲的立十層八角,以上的立十二層八角。如家族興旺,年歲未享足規定數,而出現戴孝者五至六代的,70歲以上者也可立十層八角或十二層八角。
“搖錢樹”分孝子“搖錢樹”和女兒“搖錢樹”。父母亡故時,眾兒子共立一棵“搖錢樹”,出嫁女兒可分立,也可合立而祭。孝子所立的是白色,孝女所立的是紅色。以前對于立“搖錢樹”有嚴格規定,凡30歲以前無子的和兇死的無權享受立搖錢樹的待遇,無子嗣者也不可立。不過隨著現代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這種限定條件也在漸漸的放寬。
《獻搖錢樹經》是在喪葬活動的第二天早上念的,也就是出殯當天的早上。早上七點到九點(具體時間不定,根據喪家對喪葬儀式安排的進度而定),畢摩開始在門口的搖錢樹下誦讀此部經書,持續時間約為一小時。在誦讀經書前,畢摩要特定兩個男性從房頭找來草席,讓孝女排成一個橫排跪于“搖錢樹”下,還安排人用一個托盤裝煙、酒、米飯、肉、糖果各一碗,一升米,米上插三柱已燃的香,香腳放著一把紙幣和一堆硬幣,然后放于“搖錢樹”下。畢摩抓起硬幣大聲誦唱“活人使硬幣,死人使紙幣”,將硬幣撒進孝子孝女中間,讓其各檢一個,被撿的硬幣稱為“留活寶”。然后畢摩手握法棒,開始誦讀《獻搖錢樹經》,唱到“要金你搖它、要銀你搖它”等內容的時候就用法棒搖“搖錢樹”。
《獻搖錢樹經》的內容豐富而多彩,包括宗教文化、親子倫理道德觀、服飾文化、婚俗文化等眾多內容。內容反映彝人的靈魂是不死的,已去世的先民的靈魂都會回歸到祖居地,在那里如同在世時一樣生活。此經書深刻地反映了彝族父慈子孝的道德觀念。作為父母有義務給兒子娶媳婦,給女兒準備漂亮的嫁妝,有足夠的田地來耕種,要牛羊滿廄、金銀滿罐。總之就是要讓子女成家立業,積累較多的財富留給子女。而作為子女就要孝敬父母,即使是父母去世后,也要通過獻祭“搖錢樹”來體現孝敬。受靈魂不滅觀念的影響,亡者靈魂在陰間要生活。因此子女要給父母準備紙房,要獻祭牛羊,獻祭好飯、好酒、好肉,要準備金銀,讓他們在陰間也照樣有吃有喝的,可以安居樂業。所以就獻祭這棵“搖錢樹”寶物,亡靈需要什么去搖這棵“搖錢樹”就可以了。此外,《獻搖錢樹經》里還體現了花腰彝族的服飾文化、婚俗文化等眾多文化內容,在此就不作詳細介紹了。
總之,《獻搖錢樹經》在花腰彝人的喪葬活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對彝文文獻也有一定的作用和意義。
關鍵詞:西北;八坊回族社區;喪葬儀式;習俗
一、引言
死亡是每個人無法逃避的生命體驗。不同的族群對死亡的態度不盡相同,因而發展出各自不同的喪葬儀式,這些喪葬儀式在不同文化中體現出其特有的意義。孔子說:“未知生,焉知死”[1],但若能對其他文化的生命觀念有一定的了解,也能讓我們在生活中和不同文化的人流時,對他們的行事作為有更深層次的認識。彭兆榮[2]對儀式的研究就認為:“社會的認同價值與族群聯系在一起,因此,許多儀式具有族群的專屬性”,而“這些儀式也只有在所屬的族群中才會產生特定的意義”。八坊回族社區是臨夏[3],在整個西北地區具有典型性。伊斯蘭教作為當地回族精神和世俗世界的支撐著其生活的方方面面,因而當地的喪葬儀式總體上也是在伊斯蘭教的約束和指導之下。同時,在中國社會這個大的背景下,八坊回族社區的生活同樣離不開儒家傳統思想的影響。在當地的一些喪葬習俗中,便可窺見這種文化間的滲透。本文按時間順序對八坊回族社區喪葬儀式進行人類學調查和描述,以此分析當地喪葬儀式的特點和社會功能。
二、喪葬儀式的特點
1、臨終
八坊回族社區的喪葬儀式總體上分為臨終、葬禮前的準備、殯禮、葬后的儀式等。當地回族認為,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勢必會產生一些矛盾和不愉快,或被他人所欠,或有愧于他人,而這之間的不公平則會影響人們后世最終歸宿的情形,因而在臨終之時會互相要“口喚”(求得他人的原諒),求得諒解,互相祝福。病人還為其身后財產樹立遺囑。此外,家屬視病情幫助病人洗大凈、修剪指甲毛發等,并請阿訇或清廉之人在病人身邊誦讀《古蘭經》。待彌留之際,在其耳邊大聲提念“清真言”。病人生命結束后,親屬將其四肢撫順,頭北腳南面西置于“寢床”。等到家屬商議好主喪人,便會邀請各個清真寺和親朋好友參加葬禮,同時準備“抓水”(回族文化中給亡人沐?。?。
2、葬禮前的準備
抓水的場所不準其他人出入,必須選擇和亡人同性,且宗教修持較好的人,一般為三人。一人負責洗浴,一人澆水,還有一人幫忙抬扶。除此之外,還有專門負責燒水傳遞的人。洗浴完畢,替亡人穿上“卡凡”布,“卡凡布”是穆斯林的裹尸布,為十米左右的白布。在“卡凡布”的里外還要撒上各種香料防止蛀蟲侵蝕尸體,畢業論文一般為麝香和冰片。最后,眾親友最后一次為亡人做“杜瓦”(祈禱和祝福),與亡人見最后一面即為告別。“奔土如奔金”,亡人便被抬往清真寺舉行殯禮,抬送亡人的男性穿過街巷步行前往清真寺,路人相讓,并為逝者祈禱。這樣的送別,往往讓人有所思考,受到警醒。
3、殯禮及葬后的儀式
在清真寺舉行的殯禮儀式分為轉“費迪業”(一種儀式,旨在通過贖金求得贖罪)和站“哲納孜”(殯禮)兩部分,八坊社會回族把站“哲納孜”視為每個人對逝者應盡的義務,因而人們在得到某人去世的消息后,會自發前往清真寺參加殯禮。殯禮重要的意義在于通過舍散和眾人的“好杜瓦”替亡人贖罪。結束殯禮,亡人被安葬于穆斯林公墓,逝者頭北腳南面西,置于墳墓坑底西側的“荻礎薄T諳略岷螅蠹以俅撾鋈俗鰲岸磐摺保砬笫耪叩陌材G資羰泳錳跫嶸⑶聘襖床渭擁腦嶗竦鬧諶恕Iナ陸崾胰嘶蛘咔肜吹陌①昊嵩諤囟ㄊ奔洹壩畏亍保卸痢豆爬季罰砬筧乃 ⒋透M鋈恕T詰韃櫓校髡咭擦私獾降鋇厝瞬糠秩說納ピ嵋鞘街校燦幸恍┤绱饜⒌鵲南附謔艿膠何幕撓跋歟夂推淥Φ納緇岜塵笆搶氬豢??;刈邐幕砸了估冀濤誦模嚳薔耘懦庵泄娜寮椅幕R艙欽庵趾托車奈幕砟睿晌泄刈宄志蒙Φ乃凇
三、結語
回族的葬禮按照伊斯蘭教規定實行速葬、土葬、簡葬[4],對生者和逝者而言,是極為重視的精神層面的洗禮,而物質層面因回族“厚養薄葬”的傳統又反對喪葬過程中的鋪張,貫穿其中的各種宗教儀式在世代傳承,歷經歷史的考驗,并未產生大的變化。不同的教派之間,雖有細節上的差異,但喪葬儀式的主體和宗旨則是相一致的。神圣的喪葬儀式不僅安慰逝者,也對生者具有警示教化的意義,“生不帶來,死不帶走”,每個回族人最終能帶走的只有伊斯蘭教規定的幾尺白色裹尸布,因而認為精神世界的豐富是每個人應當努力追求的財富,這也體現了伊斯蘭教語境下的人人平等。“游墳”儀式的內涵更是在于讓人們思考人生的意義和價值,進而提高自身修養,無愧于俯仰之間。
“文化相對主義的核心是尊重差別并要求相互尊重的一種社會訓練。它強調多種生活方式的價值,這種強調以尋求理解與和諧共處為目的,而不去評判甚至摧毀那些不與自己原有文化相吻合的東西”。不同民族有各自不同的文化,這些文化是與其民族社會的大背景相和諧的,在今天這種頻繁的人口流動和民族交往中,我們在相互了解基礎上的尊重極其必要。
參考文獻:
[1]論語 卷六.
[2]彭兆榮.人類學儀式的理論與實踐[M]. 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7,6: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