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0-31 18:17:5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初中數學學生小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減負”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教育工作者在有效分析學情的基礎上,從教學內容設計、教學方式變革、學法指導、評價等多個環節系統思考。
1.提高興趣,使學生愛學
案例1: “人文奠基”初中語文系列課程探究
初中語文組的教師們共同探索,通過回歸語文的本源,打造出“北京理工附中‘人文奠基’初中語文系列課程”,整個系列課程包含“早起誦讀詩歌”“整書深度閱讀”“周末家庭影院”“語文實踐活動”“接力日記大家寫”和“班級圖書館”六部分內容,走出了一條讀、品、悟、行結合的語文教學新模式之路。
案例2:趣味體驗,讓數學學習動起來
經過分析,數學組教師們精心設計了許多數學趣味體驗活動,例如,布置了一項特殊的假期作業:讓學生自主完成一個小課題研究,撰寫數學小論文。開學后年級組織了“數學小論文大賽”活動,學生就自己的研究進行陳述、答辯,并編輯了優秀小論文集——《青芽》。此外,教師們專門舉辦了“數學好聲音”、“數學論壇”等活動,開展“小先生”講題,并評選出“十佳講師”“十佳導師”。
2.探索有效作業,使學生精學
為了提高學習效率,我校教師從實際學情出發,自編練習題,精選精練,分層布置作業,使學生精學。
案例3:自編初中數學練習冊《水滴集》
初中數學備課組的教師們基于每節課的核心概念、公式,自編練習題,現已經形成自編習題集——《水滴集》。《水滴集》采用每章一冊的形式,從學生的實際學情出發,練習題在難度上分層,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實施過程性評價。此外,初中數學組自編寒假作業,依據學情,分層設計,精挑細選,分別編制《數學寒假作業》專題版、基礎版、精華版。
3.優化教法,使學生樂學
寓教于樂,寓學于樂,一直是我們所追求的教學。為使學生能夠享受學習的快樂,我校教師積極創新教學方式,優化教法,變被動的學習為主動的探究。
案例4:創新教具——神奇化學牌
初中化學組教師們結合學科特點,創新教具,開發出“化學牌”,以此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學生通過玩“化學牌”的過程,學習化學反應,使學生記得簡單,學得輕松,大大調動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創造性,還給學生搭建了溝通交流的平臺,促進了合作學習。
4.指導學法,使學生善學
開展學法指導,幫助學生找到有效的學習方法對于減輕學習負擔十分必要。
案例5:學畫“數學畫”和“數學思維導圖”
為引導學生系統梳理知識,形成數學思維,數學教師組織學生畫“數學畫”。此外,學生們利用數學“知識樹”,總結、梳理章節知識。通過上述嘗試,學生們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尋找到有趣的數學學習方法,學習也因此變得簡單、快樂。
一年多以來,我校在“減負增效”工作方面的努力探索,取得了積極的成效。當前,學校已經構建了綜合型課程體系,課程內容精細化,教育教學方式實現了有效轉變,使得教師們教得有效,學生們學得愉快,考得滿意,學校在特色化辦學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為真正激勵學生熱愛數學學習,提高學習質量,2015年3月初以筆者為代表,本單位數學組立項《初中學生數學學習評價的研究》,試圖在本校初中數學教學中建立多維度發展型的學生學習評價體系,為學生未來的成長和發展搭建一個更佳平臺.
一、多維度發展型學生學習評價體系的內涵
隨著教育的不斷發展,新世紀以來,特別是教育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評價學生,如何讓學生在評價中摸索自己的發展方向,已經成為目前教育界的熱點問題.
美國學者格隆朗德提出:評價 = 測量(量的描述)或非測量(質的描述)+價值判斷 .華東師范大學的王凱博士則認為:學生評價是為了促進學生的發展(認知的、情感的、動作技能的)或將學生進行分等級以便甄別而對學生的表現(實情景中的、模擬情景中的表現;已有的、正在呈現的、可能的表現)一種事實判斷與價值判斷的綜合.
以上幾位教育專家對于學生評價的描述各不相同,但學生評價歸根結底都涵蓋了評價對象、評價角度、評價內容及評價意義.結合數學學科,尤其是義務教育階段,筆者認為:學生數學學習評價,是在一定的數學教育理念下,根據數學課程標準“學生培養目標”的要求,運用創造性現代教育評價手段,有計劃、有目的地有關學生在掌握數學知識的程度、運用數學知識的能力和對數學的情感與態度等方面的資料,并根據這些資料對學生的數學學習過程及成果進行有效價值判斷的活動.考慮到學生個人情況的多元性、發展性,評價所依據的價值標準需要不斷做出調整,即本文提出的需要建立“多維度發展型學生學習評價體系”,具體說來,包括如下幾部分:
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即希望能打破傳統上只注重學校、教師對學生校內表現、考試成績等分值化數據評價,且評價標準單一的現狀,將家庭與家長、社會與社區、學生同伴及學生本人的評價都納入評價體系.
評價內容與目標的多元化,即希望能打破評價局限于學生數學邏輯思維能力、數學知識的記憶、簡單模仿能力等知識能力的情況,注重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數學學習思維.
評價方法與途徑的多元化,即希望逐漸改變“一考定終身”、老師評語“壓死人”的現狀,數學學習的評價要超越單純的紙筆測驗的評價方式和方法,通過多種渠道、多種方式實現.
二、多維度發展型學生學習評價體系構建的措施與實踐
如前所述,本研究的重要數據來源是于《初中學生數學學習評價的研究》課題下對一個年級學生的跟蹤研究.基于課堂聽課、訪談師生情況,共發放304份關于數學評價的調查問卷,以本校14級學生為調查對象,了解學生自己對于目前數學學習評價現狀的想法,并探究他們的評價需求.據調查結果,60%以上的同學認為目前評價方式單一,希望評價能根據個人的不同情況,多元化并具有發展性.并有半數以上同學認為評價模式的改變會極大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能動性.
為此,筆者制定了多元性、發展性的評價方案.從評價主體、內容和目標、途徑、方式與方法等方面制定了如下措施.
1.評價主體多元化
評價主體的多元化中,我們采用了自評、互評、家長評、老師評多主體評價模式,用圖表的形式來評價學生一段的學習生活.
自我評價:通過學生的自我評價,能夠較為清楚地了解學生本人對于自己在課堂上的表現、課后作業情況和考試等諸多學習行為的認識,促進學生本人反思自我行為,并逐漸形成反思反饋機制.這種評價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尊重了學生的個性發展,不再是過去教師的評價就代表一切.
學生互評:為了得到更客觀的學生數學學習情況,互評更為中肯,小伙伴的互評能夠一定程度上制約對方的學習和評價行為.
家長評議:學生并不是24小時都在學校和老師的“監管”下,家中的數學學習情況,家長的反饋和輔助是非常必要的.在家長評議表中,本人還設置了階段性的寄語欄,學生每一階段的數學學習興趣和態度變化也能通過這項評議得到反饋.
教師評議: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并不代表要抹殺傳統的經驗,教師評價在所有的評價中仍最為重要.但本次筆者及課題組成員充分考慮了獎勵性原則、差異性原則和發展性原則,希望能促進教師個人對于學生評價的多元化及發展性.激勵性原則要求充分了解學生個人情況,制定符合學生個人的目標.當目標遠超出學生個人能力范圍時,需及時調整,發現學生的積極行為的轉變應給予及時的強化.差異性原則要求允許學生異步達到同一客觀標準,或者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設定不同的標準.因為學生的進步大小與個人基礎水平、努力程度、能力大小、任務的難易程度、運氣、機會成分等內外因素均有很大關系.發展性原則要求要以發展的眼光看學生個人的學習情況,不同階段,同一學生的學習情況評價標準也不能一盡相同.
2.評價內容和目標多元化
傳統評價中只重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能力、數學知識的記憶、簡單模仿等能力的評價略顯單一,本次探索中,筆者更多考慮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交流能力、自我認識能力以及創造能力等在數學教學中多方面的評價.
而考慮到學生學習初中數學的幾大場合,要超越傳統的單純紙筆的的評價方式和方法,最為重要的場合是課堂.課堂數學學習情況具體表現為學生在課堂上呈現出來的三種狀態,即學習態度、參與程度及合作意識.據此設計了課堂《學生課堂學習評價量表》,表內提供評價標準,并根據評價主體多元化要求,針對每一項評議內容,設置多個評價主體的評價區域,同時緊扣課題把“評價”運用于公開課上.
案例一八年級上冊《軸對稱》這一課,在探討兩個圖形關于這條直線(成軸)對稱時,師問:成軸對稱的兩個圖形全等嗎?全等的兩個圖形是成軸對稱圖形碼?
學生分小組討論,學生葉國安:成軸對稱的兩個圖形全等,全等形是成軸對稱圖形.
學生李:我不完全同意葉國安的觀點.全等形不一定是軸對稱圖形,它和位置有關,比如,把我手中的三角板繞著一個頂點旋轉一定的角度,所得到的兩個圖形就不是成軸對稱圖形.
師:你說得很有道理,真了不起,大家同意他的觀點嗎?(同學葉也表示同意)
師:葉同學也積極動腦筋了,而且積極發言敢于發表自己的觀點,只是觀察圖形和思考問題不夠仔細和全面……
課堂上筆者通過對學生所發表的觀點,展示出來的優勢給與肯定,針對學生的個性差異,進一步激發和引導,運用激勵性語言,既發揮了評價的激勵作用,同時也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幫助學生認識自己在思維方面的長處和不足,使學生通過評價真正地了解自己的學習狀況,激發熱情,樹立信心.
3.評價途徑多元化
檢驗學生數學學習情況的途徑有很多,目前教育界出現了教育活動、創意討論、知識競賽等途徑收集反饋情況,然而最為傳統的作業及考試仍占據重要地位,且也是最為直接的一種方式.
(1)作業評價
為了了解學生日常數學學習情況,本次嘗試中,在批改學生作業時,實行等級制,替代傳統的“優、良、合格、不合格”,筆者在批改作業時,采用了“很棒、優秀、繼續努力、要加油啦”等字眼,并根據作業情況,有時還加上適當的評語,對于較典型的作業的實行“面批”.
案例二涂同學是本次課題的調研對象之一,她數學成績較差,有時會欠交作業.調研階段,筆者發現她連續幾天都能及時交作業時,就批語:有進步!及時交作業了,希望能天天讓我欣賞到你的作業.而另一次,在證明三角形全等的作業中,筆者發現學生涂能完整且簡便地解答作業,驚喜之余,筆者批語:驚喜!你的解法這樣簡捷,棒!
經過幾次的作業評價,涂變了,開始用心學數學了.某次較難的數學月考中,她終于及格了.
如上措施目的在于,對于后進生也不以傳統模式品評,盡量不傷及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同時及時糾正學生作業中的錯誤,肯定他們的優點,加強師生之間交流,增進感情.讓學生覺得老師并沒有只“愛好學生”,所有的孩子,都是被時時關注的.
(2)考試評價
考試是教學中評價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情況的另一種重要的方式.過去往往只以一次測試對學生進行評價,這樣運氣和機會成分很大,很難做出恰當公允的評價,而且會影響評價的積極作用,挫傷學生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筆者于考試中設置了A、B卷,兩套卷子為內容、類型、難易程度均相近的題型,學生可依據自己的情況自主選擇.若學生參加測試后對成績不滿意,可申請選用另一套試題再次測試,以高分的成績作為最后測試成績.同時,還在學生最后選定作為最終成績的試卷卷首卷尾,設置了“分數+評語+反思”欄,以客觀發展性的方式,評價學生的考試成績,給與學生肯定或激勵,并鼓勵學生自我反思,不斷進步.
對于有所進步的學生,即使考試成績并不優秀,筆者也會及時給與肯定,在評語欄寫下:“你進步了,真棒!再接再厲,爭取更大進步.”“真了不起!××題解題思路簡捷、方法與眾不同.”“真妙!××題解題方法簡單,出乎老師意料!”.卷尾自評欄,則引導學生自己寫上“已掌握:××;不足:×× ;措施:××”.
科學合理的考試能對數學學習起到反饋、調節、評價、促進的作用.考試二次評價給予學生測試很大的空間,再測試和評語反思中則體現了人文理念,促使學生形成自我總結、提升的良好習慣,也使得測試評價結果更客觀,反映更積極.
4.評價方式與方法多元化
要改進評價方式與方法,達到多維度發展型的目標,就是要超越單純的紙筆測驗的評價方式和方法.
為此,筆者與課題組開辦“我最滿意的數學作業”展覽,并舉行數學小論文比賽,制定了《學生作業評價表》,舉行了緊扣課題“評價”的數學競賽,并在卷首設計了評語欄,通過多種方式、多種渠道對學生進行評價.
“我最滿意的數學作業”展覽中,筆者對學生作業進行鼓勵性評價和展示,出現在展示臺上的作業,不會有高低之鑒,即使是后進生,當他完成作業時有所進步,自覺訂正,都會得到機會向“小伙伴”展示自己的小成就,有時還會附上老師對他們作業的評語,增加學生做作業的興趣和成就感,激勵他們主動學習.
而數學小論文比賽里,則鼓勵大家寫出自己學習數學的心聲,里面可以是自己的心得體會,也可以是對一道題目的簡便方法的分享,也可以是自己在生活中創意使用數學知識的分享,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案例三上文提到了涂同學,經過作業評價、考試評價,她在數學小論文里,寫出了自己一段時間來學習數學的感受:“我原來是很討厭數學的……最近我卻開始覺得數學沒那么煩人了……特別是我及格后……班主任數學老師對我說的那句話‘好好學習,老師相信這張數學考卷是你自己考的’……讓我覺得非常激動……我現在才知道上課聽評講作業,完成作業的努力并沒有白費……”
關鍵詞:初中數學;學習方法;過程理解
:同學們從初中進入初中,見到的是全新的。新教材、新同學、新教師、新集體……,大家由陌生、新鮮、到熟悉,逐漸進入緊張的學習中。由于大家來讀初中都有一個學習目標,希望通過初中三年的學習,在德、智、體、美、勞各方面得到全面發展。為了達到目標,掌握學習方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下面我們通過對初中數學學習方法的探討,來掌握初中數學的學習方法。
一、克服數學學習中存在的問題
中學生數學學習中存在著以下問題:不訂計劃,慣性運轉;忽視預習,坐等上課;不會聽課,事倍功半;死記硬背,機械模仿;不懂不問,一知半解;不重基礎,好高騖遠;趕做作業,不會自學;不重總結,輕視復習。要克服以上問題,必須掌握數學學習的全過程,中學數學學習的全過程一般指的是:制訂計劃,課前預習,課堂學習,課后復習,獨立作業,學結,課外學習,掌握課前、課堂、課后、作業常規。中學數學學習的課前常規:了解新舊知識聯系,理解概念,掌握規則,看懂例題,適當練習。課堂常規:課前準備,集中精力,認真聽講,積極思考,認真觀察,充分理解,掌握方法,抓住重點,做好筆記,注意交流,配合練習,聽師總結。課后常規:認真讀書,整理筆記,深思熟慮,勇于質疑。作業常規:復習內容,再做作業,字跡清楚,表述規范,計算正確,按時上交,重做錯題,注重總結。
二、掌握數學特有的的方法
數學的特點一般指的是高度的抽象性,邏輯的嚴謹性,應用的廣泛性。
數學高度抽象性的特點,要求學習數學首當其沖是學習抽象,而抽象離不開觀察、概括、比較、分類、聯想。例如通過觀察桌面、水平面、黑板面等概括得出數學中平面的概念。因此數學學法要求掌握觀察、比較、分類、概括、抽象等思維方法,多觀察和制作模型,并把實物和模型聯系起來。
數學邏輯的嚴謹性的特點,要求觀察和實驗不能作為論證的依據和方法,而要經過嚴密的邏輯推理,才能得到承認,而邏輯推理在數學中主要通過證明和計算來完成,所以數學學法也就是具體的證明和計算方法,而證明和計算主要依靠是歸納、演繹、分析、綜合。因此數學學習方法須掌握歸納法、演繹法、分析法、綜合法。
數學應用的廣泛性表現在數學研究的對象主要是空間形式和數量關系,大至宇宙,小至粒子,快至光速,無處不用數學。而應用數學解決問題主要通過提出問題,分析問題,準確地用數學語言表述,建立數學模型,證明和計算,檢驗評估,因此數學學法必須掌握建立數學模型,用數學語言描述客觀事物,并對之證明、計算、檢驗。
三、抓好數學學習中的“讀、聽、講、寫”四個環節
數學學習中要求會學,會學的基礎當然是會讀,“讀”包括:①讀課本,數學課本是學習數學的主要材料,是編寫得最好的具有極高的閱讀價值。讀課本包括課前、課堂、課后。課前讀課本屬于了解內容,發現疑問,課堂讀課本則更能深刻地理解教學內容,掌握有關知識點,課后讀課本達到全面系統的理解和掌握所學內容。②讀書刊,如《中學數理化》報刊,《數學通訊》等.它能使我們捕捉身邊的數學信息,體會數學價值,了解數學動態;數學學習中的讀,需要紙筆演算、推理來架橋鋪路。
數學學習中的“聽”主要是聽課,它是獲取知識的重要環節,也是系統學習知識的基本方法。包括:①聽老師講課,主要是聽老師講課的思路,發現問題,明確問題,提出疑議,檢驗假設的思維過程,既要聽老師講解、分析、發揮,更要聽好關鍵性的步驟、概括性的敘述。特別是預習讀課本時發現和產生的疑難問題。②聽同學發言,同學間的思想交流更能引起共鳴。從中可以了解其他同學學習數學和思考問題的方法,加之老師適時點撥和評價,有利于自己開闊思路,激發思考,澄清思維,引起反思。
數學學習中的“講”是培養語言文字表達能力的重要形式,是提高數學素質的重要方式。包括①講體會,通過讀教材、書刊、聽講課、聽發言,再講教材內容體會,書刊中數學內容概要,講老師講課,對同學發言的看法,講自己存在的疑問。②講思路,通過大膽地講,才能反映學生的思想,暴露學生思維的過程,有利于教師掌握準確的反饋信息,及時調整教學計劃。
關鍵詞:初中數學;實踐活動;活動分類;實施原則;開展策略
數學實踐活動,有利于促進學生主體參與,使其積極探究與動手實踐,也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以數學角度來思考實際問題,學會知識運用與遷移.
初中數學實踐活動分類與實施原則
(一)實踐活動類型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根據活動方式,可將實踐活動歸類如下:①探究性實踐活動:側重學生創新思維活動,通常是能夠幫助學生提出創造性的問題解決方法與措施的課題. 如“生活中的軸對稱”“日歷中的方程”“瓷磚的鋪設”等. ②操作性實踐活動:側重學生實際操作,如制作、畫圖、測量與數學實驗等,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學會觀察實物、現象、形體,分析與計算相關數據,大膽猜測、推理,展開判斷等,以解決實際生活問題. 如制作幾何教具或模型;作出幾何圖形;測量物體高度;測量水渠或道路高差;測量與繪制小區域內的平面圖;測不規則地形面積等. ③應用性實踐活動:主要培養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提高學生技能,增加生活經驗,活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如利率問題、調配問題、工程問題等. ④開放性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社會調查等活動,得到有關數據與資料,而后提出開放性的、多樣化的問題解決方案,如普查與抽樣調查等.
(二)實施原則
1. 實踐性原則
要求教師在選取活動內容與形式時,注意為學生提供動口、動手、動腦的機會,使學生在親自體驗、探究與操作過程中,深刻理解知識,學會發現、分析與解決問題. 第一,蘊涵主體性. 在實際活動中,學生需要親自動手實踐,發揮學習主體性與主觀能動性. 如學生可自由表達看法,參與活動設計,譬如確定活動主題,參與活動過程等;在問題探究過程中,小組交流探討;在展示成果時,學生可進行活動評價,共同進步. 第二,蘊涵過程性. 重視學生自主探究與發現問題的數學學習過程;注重未知事物的探究過程,對原有經驗與知識的梳理與重組過程;重視個體探究與群體交流互動過程. 第三,蘊涵活動性與開放性. 讓學生通過知識應用與驗證、自我探究與發現的體驗過程來得到相關知識經驗,促進學生自我發展. 其次,開放內容與形式. 學生不但可以分析與解決教師布置的任務,還可在社會生活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同時,課題不同,其教學方式也應有所變化. 另外,學生可運用不同方式來展示學習成果,如調查報告、小論文、演示稿等.
2. 科學性原則
這一原則要求教師在設計實踐活動時,結合教學實際,把握學生年齡特征、認知能力,確?;顒硬涣饔谛问? 第一,科學的活動內容. 活動內容應貼近學生知識結構與年齡特點.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側重實習作業與研究性課題. 另外,教師可由生活問題來制定活動課題,或由課標專題靈活選擇. 第二,科學的活動形式. 這主要強調交往活動或者訪問調查等社交活動,或處理實際問題的實踐活動,如人口統計、保險賠償、成本收益等. 這些活動既可在課內開展,也可在課外開展,或兩者整合. 第三,科學的活動組織. 由形式看,有個人形式、集體形式或小組形式;由組織模式上看,可采取課題立體式、主題輻射式或序列深化式;由活動開展面看,可社會與家庭有機結合,校內校外融合,課外課內有機整合,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開展,并力求趣味性與知識性有機融合,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 第四,科學的活動指導. 在實踐活動中,教師需加以指導與引導,如創設問題情境,調控課堂秩序. 課外方法指導,能讓學生有目的地進行實踐探究,有方法地思考問題,有秩序地進行探究,從而有效完成教學任務,實現學習目標. 第五,科學的活動評價. 既重視結果性評價,也重視過程性評價. 既有知識評價,也有素質與能力評價.
初中數學實踐活動的開展策略
(一)制訂方案
活動方案是實踐活動順利開展的前提. 在制訂計劃時,教師需要注意可操作性、實踐性、自主性等,以有效實現預期目標.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可由如下環節來制定合理、科學的實踐活動方案.
1. 明確活動課題
在制定活動計劃時,需注意書本內容與活動內容的有機結合,注意生活問題與活動內容的有機融合. 在題目選擇過程中,教師可先讓學生聯系已有知識,聯系實際生活,展開廣泛地選材,而后,師生共同商討,明確實踐活動的課題. 同時,在明確課題時,教師需考慮學生知識基礎與年齡的特點. 如較低年級,一般由教師明確實踐課題,且課題易于操作與接受. 而高年級,則師生共同商定,教師整理好學生所擬定的題目,然后呈現具有代表性的題目,讓學生共同選出一個課題. 如學習《走進圖形世界》后,教師可引導學生進行實踐活動——“設計包裝紙箱”. 此外,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還有不少活動課題,如“地面磚中的數學問題”、剪紙活動等.
2. 建立活動小組
在建立活動小組時,教師需要體現民主性,使學生依據興趣愛好自由組合,并選出小組長,協助管理本組. 每組人數不宜過多,通常是4~6人,每組組長定期向教師匯報本組情況. 同時,教師還需依據學生性別、年齡、組織能力、學習水平等情況加以合理調整. 譬如有的同學性格較為孤僻,成績不好,可能會受到其他學生冷落,這就需要教師倡導合作精神,幫助每位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小組,使其積極參與實踐活動. 當然,在開展實踐活動時,分組并非是必須的,某些實踐活動則需要學生單獨完成,以培養學生獨立學習能力、動手實踐能力.
(二)開展實踐活動
1. 創設問題情境
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創設一定的問題情境,以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并讓學生了解背景知識,認識數學知識與生活的密切關系,使其學會以數學觀點思考實際問題,激發數學學習熱情. 這些問題,既可以是教師提出,還可以是學生提出,以發散學生思維,主動實踐探究. 如“設計包裝紙箱”的實踐活動,教師可創設問題情境:市場上有某種型號的肥皂,其長為16厘米,寬為6厘米,高為3厘米,這一型號的肥皂一箱可裝30塊. 請設計出一種該型號肥皂的包裝紙箱,使其所用材料盡量最少. (教師可為學生提供相關的學習道具)這樣,通過問題情境,可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使他們踴躍參與到實踐探究中.
2. 動手實踐,分析討論
在實踐活動中,這是關鍵環節,是學生動腦動手、啟發思維的學習過程. 在這一階段,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圍繞教學內容,通過多種實踐活動,如獨立觀察、動手操作、積極思考、游戲參與、分析與解決問題等,將抽象化的數學知識變得直觀化、透明化、簡單化,讓學生在豐富的感性材料中,學會篩選、整理、發現規律,逐漸抽象、概括出相關的數學知識,學會構建數學模型.
如學習《軸對稱圖形》時,教師可向學生展示生活中一些常見的軸對稱圖形,如五角星、蜻蜓、國旗上的圖案、數字字母(8,3,H,M等),讓學生感受對稱之美,發掘生活中的數學,激發學習興趣. 然后讓學生準備好圓、長方形、等腰三角形、角等圖形,將其完全對折,要求學生試著說出結論,并表述這一過程. 這樣,可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動手能力與表達能力. 接著引入問題:有兩對稱點,怎樣作出對稱軸?讓學生畫出等腰三角形、角、線段,并認真觀察. 分析討論:對稱點與對稱軸有何關系?從這些活動中可得出怎樣的結論?這樣,可讓學生在操作中增強知識體驗,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3. 反思延伸,拓展知識
在實踐活動教學中,教師還需引導學生反思延伸,進行課外實踐探究,以幫助學生加深知識理解,得到相關經驗,學會運用所學知識,并延伸、拓展到實際生活問題中,由小課堂延伸至社會大課堂,實現知識遷移;同時,還可讓學生利用所學數學思想方法來分析與解決新問題,拓展新知識點. 如學習《數據在我們周圍》后,教師可布置課后作業:“普查與抽樣調查”:若你在本市市長辦公室工作,由于政策需要,領導要了解全市家庭月平均收入情況. 請設計一個收集數據的方案. (需包含調查方式與家庭數量)
4. 展示活動成果
現代教育強調“知識結構”與“學習過程”,目的在于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而把知識作為思維過程的材料和媒介。只有把掌握知識、技能作為中介來發展學生的思維品質才符合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數學知識可能在將來會遺忘,但思維品質的培養會影響學生的一生,思維品質的培養是數學教育的價值得以真正實現的理想途徑。
高中學生處于青年初期。他們的身心急劇發展、變化和成熟,學習的內容更加復雜、深刻,生活更加豐富多彩。這種巨大的變化對高中學生的思維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表明,從初中二年級開始,學生的思維由經驗型水平向理論型水平轉化,到高中一、二年級,逐步趨向成熟。作為高中教學教師,應抓住學生思維發展的飛躍時期,利用成熟期前可塑性大的特點,做好思維品質的培養工作,使學生的思維得到更好的發展。
教育心理學理論認為:思維是人腦對事物本質和事物之間規律性關系概括的、間接的反映。思維是認知的核心成分,思維的發展水平決定著整個知識系統的結構和功能。因此,開發高中學生的思維潛能,提高思維品質,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思維品質主要包括思維的靈活性、廣闊性、敏捷供、深刻性、獨創性和批判性等幾個方面。思維的靈活性是建立在思維的廣闊性和深刻性的基礎上,并為思維的敏捷性、獨創性和批判性提供保證的良好品質。在人們的工作、生活中,照章辦事易,開拓創新難,難就難在缺乏靈活的思維。所以,思維靈活性的培養顯得尤為重要。
教師的教法常常影響到學生的學法。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對學生思維靈活性的培養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而富有新意的學法指導能及時為學生注入靈活思維的活力。
“導入出新”――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引人入勝的教學導入可以激發學習興趣和熱情?!皠撛O情境”“敘述故事”“利用矛盾”“設置懸念”“引用名句”“巧用道具”等新穎多變的教學手段,能使學生及早地進入積極的思維狀態。
“錯解剖析”――提供給學生題解過程,但其中有錯誤的地方。讓學生反串角色,扮演教師批改作業。換一個角度來考查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尋找錯誤產生的原因,以求更好地加深對知識的掌握。
“例題變式”――從例題入手,變換條件尋求結論的不同之處;變換結論尋求條件的不同之處;變換提出問題的背景,尋求多題一解;變換問題的思考角度,尋求一題多解……以變來培養學生靈活的思維。
“編制試卷”――列出考查知識點、考點、試題類型,讓學生自己編制一份測驗試卷,并給出解答。使學生站在老師的角度體驗出題心理,更好地掌握知識結構和思維方式。
“撰寫小論文”――根據學習體會、解題經驗、考試心得等等,撰寫學科研究性小論文。選擇比較好的指導修改并編輯出版,激勵學生善于進行總結,培養良好的思維品質。
以上只是我在培養學生思維靈活性方面的一些實踐和體會。
幾年來,我所教的學生在經過有目的的培養后,思維品質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相應的,學生的學習質量也有了很大提高。許多學生進入大學、甚至走上工作崗位后,常常來信談及雖然數學知識有許多已經遺忘,但老師教的數學思維方式卻常令他們在工作、學習、生活中得益不少。
關鍵詞:初中;數學;趣味;教學
新課改理念要求教師應仔細鉆研教材,根據學生的具體學情,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意識,全面提高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但是很多教師在教學時依然采用機械講解和重復練習的教學方法,沒有注重聯系生活,也沒有關注到學生的學習需求,初中數學課堂變得更加枯燥,學生對數學失去興趣,教學效果不甚理想。因此,教師應摒棄傳統的教學方法,充分把握學生的學習動態,采用新穎、獨特的教法,激發學生興趣,為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讓學生在樂趣中掌握數學知識、理解數學思想、學習數學方法以及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那么,教師應怎樣做好初中數學趣味教學呢?
一、趣味導入新課,激發學生興趣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趣味導入新課可以使枯燥的數學課堂變得生動有趣,激發學生的學習激情,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幫助學生進入到良好的學生氛圍之中。因此,教學時,教師應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的實際學情,從學生喜聞樂見的方面著手,精心設計導入新課的方法,為學生牢固掌握教學內容夯實基礎。導入新課的方式有很多,如游戲導入法、故事導入法、事物導入法、謎語導入法、復習導入法等,教師可以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合理設計導入方法。例如,教學“用字母表示數”時,在正式教授新課前,筆者給學生做了一個猜年齡的小游戲。筆者告訴學生:“老師可以猜出你們每個人的年齡,相信嗎?”學生聽了紛紛搖頭,說:“不可能!”然后筆者說:“你們只要把自己的年齡乘以3加上9,告訴我最后結果,老師就可以猜出你們的年齡了!”學生將信將疑,紛紛開始計算。然后筆者隨機選取幾位學生,都準確地說出他們的年齡。學生很興奮,都想知道原因。筆者讓學生之間相互討論,看看能不能發現什么規律。學生學習興趣很濃厚,很快就說出:“只要把結果減去9再除以3就可以算出年齡了!”然后筆者說:“如果用字母表示年齡,會得出什么式子呢?”使用游戲導入新課的方法,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游戲結束后再設置懸念,讓學生產生困惑,可以促使學生積極思考,引導學生主動探究,為新課教學做足準備。
二、創設趣味情境,營造學習氛圍
創設趣味情境就是在數學教學中,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以及學生認知水平,創設一些能夠幫助學生快速理解教學重點的教學方法。巧妙地創設情境可以把枯燥的數學問題轉化為趣味盎然的數學情境,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有利于培養學生主動思考的意識,能有效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并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在教學“比較周長相等的等邊三角形、四邊形以及圓形的面積大小”時,設置了這樣一個問題情境:有三個兄弟去山上開荒,他們為了種田,需要從山旁邊的水泉中引水灌溉,于是他們就去商店里面買鐵片做引水管道。商店的老板很特別,他讓兄弟三人使用同樣多的鐵皮制作管道,并要求秋后收獲最少的人來結賬。兄弟三人考慮了一下,老大決定把管道做成等邊三角形,老二做成正方形,老三經過仔細的計算之后,決定做成圓形。于是,三兄弟就開始按照自己設計的管道形狀開始引水灌溉了。很快,收獲的季節到了,老大面露苦色,老二也不是很高興,只有老三興高采烈的,顯然,老三收獲得最多,老大最少。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嗎?創設這種問題情境,可以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引導學生積極、主動思考,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情境中掌握“周長相等的等邊三角形、正方形以及圓形中,圓形的面積是最大的”這一教學重點,有效提高教學效果。
三、設計趣味提問,優化教學效果
課堂提問是師生互動的重要環節,是激活數學課堂的重要手段。趣味提問可以迅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啟迪學生思維,開發學生智力。教學時,教師應精心設計提問,選取巧妙、新穎的角度,集中學生注意力,讓學生的思維處于活躍狀態,在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的同時,掌握一些重要的數學思想以及數學方法,樹立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布置趣味作業,鞏固知識要點
高中數學教學中引入研究性學習課程,是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其內涵是以實際應用為載體,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精神。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孔子也曾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知樂之者”。這就是說,要引導學生把求知當成一種生活樂趣,而不是一種精神負擔。興趣可以孕育希望,可以滋生動力,直接影響學習效果。課堂上,激發學生的興趣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那么,數學教學中,教師如何樣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呢?
一、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習興趣。數學教學中,教師要通過深入鉆研教材,在課堂上提出與教學內容有關的能引起學生好奇與思考的問題,在教學內容與學生求知心理之間制造某種“不協調”情境,造成懸念,使學生產生探索的欲望,處于“欲罷不能”的心理狀態。例如教學一元一次方程的應用時,我給學生講了如下一個故事:小明放學回家路過一戶人家窗外時,聽到屋內有人爭吵,一人說每人分500元,還多240元,另一人說每人分600元,還差360元……,機靈的小明立即意識到一伙小偷在分贓,他運用所學的一元一次方程知識很快就算出了小偷人數和被偷的現金數,并馬上報告了公安機關捉住了小偷。你知道小明是怎樣計算得出的嗎?故事講到這里,同學們一個個興趣盎然,學習的興趣一下調動起來了,像這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巧妙的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產生迫不及待的學習要求和獲取新知所表感,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適時開展各項活動,提高學習興趣。在數學教學中有機地開展一些游戲、動手或競賽活動是提高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的有效方法。例如教學同類項概念時,教師有意識地制作一些紙板,上面寫上不同的單項方式,其中有些是同類項。上課時,教師隨便抽取一些學生手中的紙板,然后讓學生觀察單項式是否與自己的相同。這種游戲活動,滿足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要求,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充分了解學生,與學生用心交流。注意是用“心”跟學生交流,只有了解了學生的一切你才有可能去解決問題,并且對癥下藥。比如你要了解學生為什么不喜歡數學,學習數學有什么困難,哪些知識點掌握不好,哪些知識點不會應用等等。當然,有些問題你可以通過第二點去觀察后得到答案??偟恼f來,在生活中你要跟學生建立好朋友關系,通過這種朋友關系你要成分了解學生,不能使學生討厭你。 四、及時評價表揚,穩固學習興趣。學生聽課、作業及課外活動中常常會表現出各種積極向上的、富有創造性的精神狀態,對此,教師應及時予以肯定、鼓勵、表揚,使學生產生成就感。即使是學生的微小進步和點滴成功,教師也要及時給以正確的評價和表揚,從而達到不斷穩固其學習興趣之目的。
五、了解學習數學的真諦。數學學習不能死記硬背,生搬硬套,對于疑難問題要啟發學生多問幾個為什么,搞清楚來龍去脈。數學是一門抽象的學科,教師在教學中應注意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明確學習目的,激發他們刻苦頑強、努力拼搏的精神,用數學的創造和發展史,說明數學是數學家們在實踐中長期探索、反復實踐,不怕挫折失敗,經過無數次論證的結果,教育學生學數學不畏艱難、知難而進,培養他們頑強的毅力和鍥而不舍的精神。數學教學是一個細致而必須具有耐心的輸導過程,數學語言要精煉
六、學生學習的誤區和對策。1.課上聽懂知識就掌握了: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常常出現這種現象,學生在課堂上聽懂了,但課后解題特別是遇到新題型時便無所適從.這就說明上課聽懂是一回事,而達到能應用知識解決問題是另一回事.波里亞說得好:“教師在課堂上講什么當然重要,然而學生想什么更是千百倍的重要.”2.多做題目總能遇到考試題 :有這種想法的人總會感到失望.每一份綜合試卷,出卷人總要避免考舊題、陳題,盡量從新的角度,新的層面上設計問題.但是考查的知識點和數學思想方法是恒久不變的.所以多做題,不會碰巧和考題零距離親密接觸,反而會把自己陷入無邊無際的題海之中.解決問題的辦法是從知識點和思想方法的角度分別對所解題目進行歸類,總結解題經驗的同時,確認自己是否真正掌握并確認復習的重點.
七、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學校領導要進一步明確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的作用,以無聲的號召力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要通過班主任和任課老師的工作來營造一個良好的班風和同學間的互幫互學的氛圍。例如,在班級中留出板報的一角作為“數學園地”,組織數學幫學對子,召開數學學習方法介紹的主題班會,開展讀一本數學書、寫數學小論文等活動。定期開設一些有關數學家趣聞軼事的講座,對數學優秀的學生建立數學競賽輔導小組,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