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7-21 16:04:1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農業資源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農業資源;農業可持續發展;內涵和特征;對策
《中國21世紀議程》中指出,農業是中國國民經濟的基礎,農業可持續發展是中國可持續發展的根本保證和領先領域,農業可持續發展就是要使農業具有長期持續發展的能力。而農業資源如土地、水資源、勞動力和資金等做為農業生產的物質基礎和條件,直接影響著農業發展和社會發展,應得到更加廣泛的重視。本文從農業資源角度來探討中國的農業可持續發展。
1農業資源
農業資源是指人們從事農業生產或農業經濟活動中可以利用的各種資源,包括農業自然資源和農業社會資源。農業自然資源主要指自然界存在的,可為農業生產服務的物質、能量和環境條件的總稱。它包括水資源、土地資源、氣候資源和物種資源等等。農業社會資源指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因素中可以用于農業生產的各種要素,主要有人口、勞動力、科學技術和技術裝備、資金、經濟體制和政策以及法律法規等。
在農業發展過程中,農業資源已成為評價和衡量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指標,是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所以,節約和合理開發利用農業資源,解決農業資源日益尖銳的供需矛盾,實現農業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是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2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內涵和特征
1991年在荷蘭召開的國際農業與環境會議上,國際糧農組織(FAO)把農業可持續發展確定為“采取某種使用和維護自然資源的方式,實行技術變革和體制改革,以確保當代人類及其后代對農產品的需求得到滿足,這種可持續的農業能永續利用土地、水和動植物的遺傳資源,是一種環境永不退化、技術上應用恰當、經濟上能維持下去、社會能夠接受的農業。”《中國21世紀議程》對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進一步明確為:保持農業生產率穩定增長,提高食物生產和保障食物安全,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改變農村貧困落后狀況,保護和改善農業生態環境,合理、永續地利用自然資源,特別是生物資源和可再生資源,以滿足逐年增長的國民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從農業資源角度來理解,農業可持續發展就是充分開發、合理利用一切農業資源(包括農業自然資源和農業社會資源),合理地協調農業資源承載力和經濟發展的關系,提高資源轉化率,使農業資源在時間和空間上優化配置達到農業資源永續利用,使農產品能夠不斷滿足當代人和后代人的需求。
2.1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內涵
2.1.1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首先就意味著發展。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只有發展才能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農產品需求;這種需求不僅指數量增加上的滿足,更應指農產品質量提高上的滿足。
2.1.2農業可持續發展關鍵在于保護農業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農業可持續發展就是要把農業發展、農業資源合理開發利用和資源環境保護結合起來,盡可能減少農業發展對農業資源環境的破壞和污染,置農業發展于農業資源的良性循環之中。
2.1.3有效控制農村人口,提高人口素質。努力控制農村人口過快的增長速度,以便減輕農業人口對資源和環境的壓力。大力發展文化科技教育事業,提高農村人口素質,是農業可持續發展的保證,是形成自覺保護資源環境的前提。
2.1.4提高農業生產效益,優化農業投入結構。全面發展農、林、牧、副、漁各業,實現生產經營適度規?;?,農業生產結構合理化,農產品品種多樣化和品質優良化,實現農業生產的高產、優質、高效和低耗,變原來的粗放經營為集約經營,達到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目的。
2.1.5農業可持續發展是指農村經濟和社會經濟全方面的持續發展。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不單純地是追求數量上的增加,而是要實現農民日益富裕、農業社會全面進步,使農村的資源環境、人口、經濟和社會相互協調,共同發展。
2.2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特征
2.2.1生態可持續性
要保證農業生產的物質基礎――農業資源環境的可持續利用,只有遵循自然生態規律,保持生態平衡,才能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
2.2.2經濟可持續性
農業可持續發展是指農業產量穩定持續增長,農產品質量不斷改善,農業生產率穩定提高,農民收入和農業經濟效益可持續增長。
2.2.3人口適度性
人口是重要的經濟資源,但是作為消費者又給農業資源、農業生態環境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因此,必須控制人口數量,努力提高人口素質,增加人力資源的資本存量,才能保證農業可持續發展。
2.2.4農業增長方式的集約性
科學技術是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動力源泉,農業科技特別是農業高新技術的推廣和應用,能使農業增長從單純依靠資源和環境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提高農業增長的科技含量。
2.2.5目標的多元性
農業可持續發展不僅要提高農業產品的產出率、產品質量和農業經濟效益,而且要注重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把社會進步和資源環境保護放在首位,追求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三者的統一。
3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面臨農業資源危機
3.1人口增長和農村貧困問題給農業可持續發展帶來了巨大壓力
人口過快增長特別是農村人口過快增長與農村教育、醫療衛生等條件發展不相適應,加劇了人口數量與質量的矛盾,造成了農村勞動力素質難以提高和充分就業等問題;現有近5000萬的貧困人口分布農村,貧困造成資源環境惡化,資源環境惡化又加劇貧困,最終對農業發展產生嚴重的制約,造成了人口增多一貧困-資源環境惡化一經濟發展減緩的惡性循環。
3.2農業生產所需的主要農業自然資源面臨短缺危機
首先,近30年來中國耕地總體數量不斷減少。據統計資料,耕地由1957年的人均0.173hm2下降至1995年的0.08hm2。到1996年,我國30個省、市(區)中,已有14個省、市(區)人均耕地在0.067hm2以下,占總數的47%,其中有7個省、市(區)人均耕地不足0.053hm2,低于聯合國規定的人均耕地0.053hm2的警戒線,盡管如此,占用、毀壞的耕地情況仍未好轉。再加上耕地質量下降和人口增加,造成人均耕地減少、土地負擔指數上升和耕地失衡等耕地資源危機。
其次,農業用水危機正在加深,主要表現在:(1)農業和城市缺水嚴重。農業每年缺水達3.0x1010m3,受旱面積約2.0xl07hm2,全國有8000萬農村人口飲水困難,300個城市缺水。(2)水澇災害嚴重。90年代成災面積已經相當于50年代的273%,嚴重影響了中國農業的生產和發展。(3)亂開濫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持續下降,漏斗面積不斷擴大。如華北已經形成了1.5-2萬km2的地下水位漏斗區,地下水位每年平均下降1.5m,導致灌溉成本不斷上升。
3.3農業資源污染嚴重,生態環境日趨惡化
工業"三廢"污染急劇向農村蔓延。環境監測表明:在全國7大水系中,近一半的河段污染嚴重,流經城市河段82%受到嚴重污染,25000km的河流污染物超標,受污水、工業廢棄物和城市垃圾危害的農田達0.1億hm2;化肥、農藥和農膜等大量使用帶來了嚴重的農業污染,中國農藥施用量每年以10%的速度遞增,1995年為26.8萬t,預計2000年將達30萬t,農藥和化肥的超量使用使得農藥殘留超標率和檢出率很高,化肥的使用已使糧食增產出現了邊際負效應。農藥化肥等的濫用不僅使土壤、水體和大量農產品受到污染,導致不少農作物高產地區的農田生態平衡失調,病蟲害越治越多,耕地污染、水污染及農產品質量下降等問題也日益嚴重起來。
鄉鎮企業的高速發展也對農業資源環境造成了嚴重污染。隨著鄉鎮企業的高速發展,鄉鎮企業占整個工業污染的比重已由80年代中期的11%增加到1997年的45%,"三廢"污染的農田面積已達0.1億hm2,比1983年增加了2.5倍,約有15%的農田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每年因為污染,糧食減產100億kg以上,直接損失達125億元,給土壤和水資源造成嚴重破壞。這樣不僅污染了農業生態環境,造成資源惡化,制約了鄉鎮企業的發展,而且嚴重影響了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由于對農業自然資源掠奪式的開發利用,如陡坡毀坡毀草等,形成了"邊治理、邊破壞"和"局部有所改造、整體繼續惡化"的被動局面,使得土壤侵蝕嚴重,水土流失嚴重,森林生態功能降低,土地沙漠化仍在發展。
中國面臨的農業資源問題已經非常嚴重,再加上一些休耕、免耕等保護農業自然資源、恢復生態環境的措施執行不力,嚴重影響到農業可持續發展。在市場經濟下,如果單純地追求經濟效益,忽視農業資源保護,就會使目前已經惡化的局勢進一步加劇,導致農業生產嚴重缺少后勁;制約農業發展進而制約中國整個經濟發展。
4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對策
4.1加強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法制建設和管理
4.1.1法律法規是資源環境管理的基礎和依據,法律管理應成為強化資源環境管理的主要手段。在可持續發展的今天,隨著對農業資源系統認識的深化和實踐的需要,應全面審理中國現行有關農業資源的法律、法規和管理體系,提出修訂和補充措施,并制定相應的法律實施細則、條例和管理辦法,把法律規定的原則具體化,增強其操作性,要注意有關法規的前后一致性和相互之間的協調性。
4.1.2建立并完善農業資源產權制度。建立并完善資源產權制度,調整并劃分清各類農業資源的產權關系,從法律上支持、監督產權所有者對農業資源保護的穩定性和持久性,并以法律形式強化農業資源管理的協調機制。
4.1.3制定農業資源綜合管理法律。在目前現有農業資源的各種基本法規中,一般都是就某種資源論資源,較少涉及一種資源和其他資源作為農業資源整體的關系和綜合管理的規定,因此,要樹立農業自然資源整體化觀念和農業資源立法的前瞻性,強化綜合管理意識;確立市場經濟條件下農業資源綜合管理法律的地位;建立農業資源綜合管理法律體系,實現對農業資源的綜合管理。
4.2控制人口增長,提高人口素質,消除貧困
4.3調整農村產業結構,優化資源和生產要素的組合進一步擴大生態農業和持續農業的試點,及時推廣應用。積極穩妥地調整農業生產結構,形成結構合理的農林牧副漁全面發展的大農業格局,使各業之間相互支持,相互依存,相得益彰。發展農業產前、產后的延伸產業,形成種養加和農工貿相配套的農業產業化體系,使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得以提高,確保中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4.4合理開發農業資源,加強資源的保護利用政策
4.4.1保護耕地。今后中國各項建設都應力求少占地、占壞地;堅持有償用地,有借有還;盡可能利用各種空閑地,減少占地損失;有計劃地開墾邊遠地區的宜農荒地。
4.4.2改善農業資源環境。防止工業"三廢"直接排入農業環境而造成危害;嚴格控制鄉鎮企業的污染源;最后要控制農業自身的污染源,即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量,尤其是高殘毒農藥的使用,防止過量使用氮素化肥,避免農用水體富營養化等等。
4.4.3注意引進、吸收發達國家有關農業資源的節能、資源保護和環境修復的先進技術,重視農業資源的高效利用和資源替代等。
4.5開展農業自然資源評估和評價工作
長期以來農業資源的無償使用已經造成資源的嚴重浪費,對農業資源保護和開發利用非常不利。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若不能及時扭轉資源無價和價格扭曲現象,就會加重對資源的浪費。因此,必須規范農業資源作為一種特殊資產的評估方法,加強農業自然資源的估價和評價工作,推行有償使用及社會補償制度,資源開發的申報和審批制度,以便加強對農業資源的管理,保護農業資源環境。
5結束語
由于中國人口多、人均資源貧乏,尤其是近年來農業資源問題日益尖銳化,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受到極大的制約,中國農業的未來任重道遠。但是只要我們認真分析面臨的困難,積極采取解決措施,如開展生態農業、集約化農業,建立健全資源產權制度、農業自然資源的評估方法和有關農業資源的法律法規等,節約農業資源,降低資源消耗,減少農業資源的浪費,提高農業資源的利用率,增強農業資源對農業可持續發展的保證程度,就可以實現中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中國21世紀議程一一中國21世紀人口、環境與發展白皮書[M]北京:中國環境出版社,1994:77-86.
(2)·FAO·邁向2010年的世界農[C]·第27屆國際會議(年會)論文集,1993.11
(3)中國農用土地資源十年變化分析評價[M]·全國農業資源區劃辦公室1997:41-46
投稿須知:
1.內容:立意新穎,觀點明確,內容充實,論證嚴密,語言精煉,資料可靠,能及時反映所研究領域的最新成果。本刊尤為歡迎有新觀點、新方法、新視角的稿件和專家稿件。
2.格式必備與順序:標題、作者、作者單位、摘要、關鍵詞、正文、注釋或參考文獻。篇幅以2200-8800字為宜。2200字左右為1個版面。
3.請在來稿末尾附上作者詳細通訊地址。包括:收件人所在地的省、市、區、街道名稱、郵政編碼、聯系電話、電子信箱、代收人的姓名以及本人要求等,務必準確。論文有圖表的,請保證圖片和表格的清晰,能和文字對應。
4.本刊實行無紙化辦公,來稿一律通過電子郵件(WORD文檔附件)或QQ發送,嚴禁抄襲,文責自負,來稿必復,來稿不退,10日未見通知可自行處理。
關鍵詞:綠色農業,科學發展觀,發展對策
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要加強農業基礎地位,發展現代農業,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與此同時,針對國家在中部崛起思路中提出的“加強現代農業特別是糧食主產區建設”的建議,湖南正搶抓發展現代農業的機遇。而發展綠色農業正是發展現代農業的前沿點,是現代農業發展的主導模式。因此,通過發展綠色農業,做精做大綠色品牌,才能使湖南實現從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經濟強省的轉變。
1.綠色農業的含義及特點
綠色農業是指一種有利于環境保護,有利于農產品數量與質量安全的現代農業發展的形態與模式。具體地說綠色農業是指以可持續發展理論為指導原則,從注重自然生態平衡、減少環境污染、保護和節約自然資源、維護人類社會長遠利益及其長久發展的角度出發,在農業從“田間到餐桌”的整個產業鏈條中,以綠色科技創新為依托,并結合傳統農業精華技術,生產無公害、無污染有益于人類健康的農產品產業。其基本內容包括生物的多樣性,在農業發展過程中保持人、環境、自然與經濟的和諧統一,生產無污染、無公害的各類農產品三個方面。打造綠色農業,不僅要著眼于自身,更要將農業融于社會的整個領域,貫穿于經濟發展的整個過程。
綠色農業強調四個良性循環:一是農業生產的良性循環。利用科學合理的生產方式、種養模式,采用先進適用技術充分利用資源發展生產。二是農業產業的良性循環??萍颊撐?。農業產業內部協調,結構合理,布局有序;農業與相關產業尤其與環保產業協調。三是農業與資源、環境的良性循環。農業生產條件好,基礎設施完備,農田溝、路、渠、林配套,用地養地結合,穩產高產的標準農田比重大,綜合生產能力強;對土地等要素占用合理;污染少,對環境損害輕或不構成破壞,且農村水體、大氣、土地都要符合環保要求??萍颊撐?。四是農業與農村經濟社會的良性循環。要求農業人口結構趨于合理,素質不斷提高;農村勞動力就業充分,人力資源得到有效開發;農業對農民增收的貢獻增加;農村貧困消除,經濟、社會、文化全面發展,第三產業和社會化服務業發達;農民居住環境改善,生活質量提高,消費健康。因此,綠色農業具有4個鮮明的特征:開放性、持續性、高效性、標準化。
2.湖南推進綠色農業進展情況
2.1形成了鮮明的綠色農業區
一是以長株潭為核心的都市綠色農業區。主要開展城郊結合的環保、觀光休閑型農業,妥善處理城市垃圾等廢棄物,建立節能減排的高效型設施農業。二是環洞庭湖綠色農業區。著重開展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合理利用湖區水資源,實現糧、油、麻、漁等農產品優質、高效生產。三是漣邵中部丘陵盆地區。利用該區地勢平緩、排水良好、光照充足和交通、城鎮、勞動力之便利,大興油茶、烤煙、豬牛生態養殖,建立了種、養、運一體化流程。四是大湘西綠色農業區。該區自然環境相對潔凈,建立了柑橘、有機名茶、獼猴桃、百合、鮮食玉米、無公害草食畜禽產品等名優特色農產品帶。五是大湘南綠色農業區。主要以提高農業集約化經營為重點,開展烤煙、黃花菜、臨武鴨、東江魚等品牌優質農產品種植(養殖),建立污染物無害化處理和高效利用的綠色農業。
2.2農業示范縣建設初見成效
全省已建成長沙、慈利、南縣、瀏陽4個國家級綠色農業示范縣和桃源、冷水灘、沅江、衡山、邵東、新化6個省級綠色農業示范縣,基本實現了管理規范化、建設工程化、工程模式化和生態效益化,產生了較好的示范效應。
2.3綠色農業技術與復合模式研究得到了相應的發展
在綠色農業示范區建設過程中,農業專家研究并探索出了適合綠色農業發展的新技術,如丘崗資源保護性開墾利用技術、秸稈還田技術、農業面源污染防控等一批實用技術,建立了丘陵區茶園生態系統優化技術體系和生豬規?;】叼B殖技術體系,構建了適應湖南綠色農業區新的發展方向。
雖然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但湖南綠色農業建設仍舊突出,表現為:農業資源供給不足,農業增長過度依賴農用化學物品的大量投入,農業基礎設施薄弱,農業生態結構脆弱,農業的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功能未能充分發揮,綠色農業建設機制不完善、體系不健全等。
3.湖南綠色農業發展對策
湖南作為農業大省,選擇綠色農業模式,才能做到傳統農業和現代農業有機結合,生產和保護相結合,合理開發和充分利用相結合。目前,對湖南而言,綠色農業還剛剛起步。綠色農業的發展,需要政府的高度重視,需要政策的扶持和引導,還需要社會各界的鼎力相助。
3.1要加大對綠色農業的宣傳力度,讓綠色農業的發展理念深入人心
要加大綠色農業投資力度和示范區建設的力度,圍繞湖南的農業優勢產業如水稻、柑橘、生豬、茶葉、水產等,確定重點項目集中攻關。要注意解決從常規農業向綠色農業轉換過程中的一些瓶頸性問題,從實際需要出發,在綠色農業立項、產品開發、產品營銷、信貸、稅收等方面制定優惠政策,扶持農民和企業建設綠色農業生產基地,開拓綠色食品市場。
3.2以實施農業標準化為重點,加大綠色農業標準化體系推廣
要依托各級農業技術推廣部門,在優化生態環境的基礎上,大力推廣綠色農業生產新技術、新工藝、新品種,用綠色農業的生態意識保護農業生產環境,用綠色農業可持續發展的觀點開發利用農業資源,用綠色農產品的生產標準生產現代農產品??萍颊撐?。農業部門要充分發揮技術優勢,結合農業信息網絡、農技電波入戶、跨世紀青年農民培訓“、綠色”證書培訓和科技下鄉等形式,對廣大農民進行綠色農業生產技術規程與質量標準的宣傳、培訓,提高農業勞動者的綠色生產意識。同時發揮典型示范的推動作用,選擇生態環境好、無污染的標準化生產基地,率先向綠色農業轉換。
3.3注重調研,做好區劃
“十一五”時期,是湖南綠色農業發展的關鍵時期,要重點建設一批專業化、規?;蜆藴驶姆N養業綠色食品基地。各地要在原有農業資源調查與區劃基礎上,采用GIS等現代技術手段,與傳統方法相結合的方式,繼續做好綠色農業資源調查,建立綠色農業資源管理信息庫,對農產品原產地自然條件(土壤、大氣、水等)進行科學檢測,對產地社會經濟條件、耕作習慣、區域優勢進行調查,在綜合分析、科學研究與論證的基礎上,確定各地綠色農發展的對策和措施。
3.4扶持一批重點產品和龍頭企業。
要選擇一批質量好、市場潛力大、產品特色突出、附加值高的重點產品和項目,從各方面予以扶持,使生產要素向重點產品、重點企業集中,扶持一批骨干龍頭企業。扶持龍頭企業的關鍵是要在項目、資金、技術、政策環境等方面給予重點傾斜。在加強示范基地建設的同時,有計劃地建設一批高標準、高起點、規模大、市場競爭力強的綠色食品原料生產基地,對基礎好、發展潛力大、資源環境有優勢的地區優先安排。依托綠色食品原料生產基地,通過優惠政策扶持,新建或改建一批大中型綠色食品加工企業,特別是吸引湖南一些名牌企業加入開發綠色農業的行列。
3.5做精品牌,做大市場。
綠色食品是在優良的產地環境,采用先進的農業技術、先進的管理方式和先進的裝備手段生產出來的產品,其品質是一流的。因此,必須大力培育綠色優質品牌,靠優質品牌打開市場,帶動產業,增加企業和農民的收入。要堅持質量與發展并重的原則,加強對“從土地到餐桌”全過程質量控制與管理,確保綠色食品的產品質量,維護綠色食品的精品形象。要充分利用綠色食品的競爭優勢,加快綠色產品開發,打造一批綠色食品品牌,開拓國際市場;要采取措施,鼓勵和扶持綠色食品企業發展成為外向型企業,同時還要引進國外大公司來湖南投資綠色農業,建立外向型的綠色食品出口創匯基地;可以充分利用展示展銷、物流配送、超市服務、連鎖經營、電子交易、網上銷售等現代營銷手段,創新營銷方式,拓展營銷領域,開辟新的市場。
參考文獻:
[1]王秋躍,田艷麗.構建“兩型”社會背景下綠色農業發展對策探討[J]. 貴州商業高等??茖W校學報,2008(9).
[2]李祺,劉凌峰. 促進湖南生態農業發展建設農業生態文明[J].農業科技管理,2008,(12).
[3]周潔.關于山西綠色農業發展的思考[J].山西農經,2009(1).
[4]唐安來,蔡雪芳,鄭斌.大力發展綠色農業[J].當代江西,2008(5).
發展農業循環經濟對我國現階段環境保護、社會和諧、國家發展意義重大,我國農業循環經濟雖然在法律建設方面取得一定成果,但是還存在法律體系不健全、法律規定缺乏可操作性、公眾參與熱情低等一系列的問題。本文旨在通過剖析現有法律問題,提出完善我國循環經濟法律建設的一些對策。
關鍵詞:
農業循環經濟;法律;對策
“三農”問題一直是各界關注的熱點,我國作為農業大國,農業經營耕作長期采用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粗放型經營方式,資源高投入、污染高排放、農業循環利用效率低,片面追求農業產量增長,忽視農業質量提高。農業資源遭到掠奪式損耗,生態環境日益惡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確立“創新、開放、協調、綠色、共享”的發展理念,所以,在農業領域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勢在必行。
一、現階段我國農業循環經濟立法概況
我國農業循環經濟法制建設取得初步成效,初步形成以農業法為基本法,涵蓋促進農業循環經濟、保護農業要素資源、加強農業各方面污染防治等方面的農業循環經濟法律體系。促進農業循環經濟發展方面,頒布《可再生能源法》明確規定在我國全面促進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推動可再生能源市場的建立和發展;《循環經濟法》確立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的總體原則,增強節約農業資源意識,促農業消費合理化;《清潔生產促進法》規定從事生產和服務活動的單位以及從事相關管理活動的部門要實施清潔生產。保護農業要素資源方面,頒布《農業法》對農業資源的開發利用及循環再利用等做出詳盡規定,宣傳教育、獎懲結合;頒布《土地管理法》、《基本農田保護條例》等土地管理規定,對土地保護問題專門做規定;頒布《森林法》、《草原法》,為保護森林和草地資源提供了法律依據。農業污染防治方面,《環境保護法》對環境污染監管問題及公眾參與等作出詳細規定;《大氣污染防治法》及其《實施細則》,對農村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做了明確規定;《水污染防治法》對農業和農村水污染防治明確規定,農業生產者應科學、合理地施用化肥和農藥。
二、現有農業循環經濟法律存在的問題
(一)尚未制定專門法,農業循環經濟法律缺乏系統性目前,我國在農業循環經濟法律方面雖有法律規定,但未形成完整系統的的法律體系,沒有制定專門的農業循環經濟法?,F有規定剛性實施機制規定少,法律不系統,各方面規定零星散布在多部法律法規中,立法滯后性嚴重法律空白多,致使一些法律不接地氣、“落地難”。
(二)法律規定宏觀,現有農業循環經濟法律可操作性差現有立法規定宏觀抽象,違法制裁規定模糊,只規定不履行職責或違反法律規定,應受到法律制裁,但無明確相應的操作程序,對違法者懲罰規定也不具體。原則化、理念化的法律規定勢必會造成難以適用、難以操作、難以量化、難以執行等諸多問題,農業從業人員相應權利受到侵害時沒有暢通的維權途徑,沒有方便操作的法律。
(三)公眾參與不足,政府主體之外主體權力配置匱乏現有立法局限于對政府主體的權力配置,賦予政府主體規劃權、執法權,對政府主體之外的公眾主體、社會主體、經濟主體權利較少,其自主經營、參與決策、結社等權利不能及時有效予以保障,難以發揮治理主體的作用,多元主體參與的熱情尚未激發。此外,還有農業循環經濟思想意識缺失、核心保障制度缺失、法律手段單一、執法檢查不嚴格、法律宣傳不到位等多方面問題,在此不再一一贅述。
三、完善我國農業循環經濟法律的對策
(一)健全法律,制定適合國情的農業循環經濟法律根據我國國情,合理借鑒農業循環經濟立法發達國家經驗,制定具有中國特色的專門農業循環經濟促進法,明確具體配套細則。確立農業循環經濟基本考核制度,農業循環經濟減排、量化制度、循環利用制度,并通過政府公共支持、財政轉移支付、稅收扶持、金融機構扶持等措施,形成全方位、多層次的激勵機制,形成科學的循環經濟法律。
(二)細化規定,促進農業循環經濟法律落地實施將宏觀的指導性規定詳細化,以具體的制度規定,可操作的方式手段,立法明確,授權具體,有法可依,有法必依,防止農業循環經濟活動中法律“懸空”狀態,保護農業生產從業者發展循環經濟應有的保障,使農業污染者、浪費資源者、違反法律者受到應有懲罰。
(三)公眾參與,多權利多手段激發各主體參與熱情賦予公眾在社會生態化管理中進行參與和決策的資格,明確農民、社會組織、經濟主體依法參與農業循環經濟事務的主體地位,暢通意見表達、技術服務、公益訴訟渠道,為公眾參與權行使提供法制并據此享有和承擔法律上的權利與義務。
總之,農業循環經濟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我們應立足本國國情,全面深刻剖析農業循環經濟發展的現有法律不足,揚長避短,完善法律、細化規定、公眾參與,努力為農業循環經濟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的法律支撐。
[參考文獻]
[1]樊明亞.經濟法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87-98.
[2]馮之?。h經濟立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6.
[3]孫軍工.循環經濟法治化探析[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180.
[4]韓苗苗.我國農業循環經濟立法問題研究[D].河南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13.
論文摘要:隨著水資源短缺的加劇和全球人口的增長,農業水資源利用不僅要實現節水目標,更重要的是在節水的前提下實現產出的高效益。但是目前我國水資源短缺對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制約已經越來越嚴重了,已經成為限制農業和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所以強調了發展水資源高效和可持續利用道路,建立節水型社會對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的發展有著重要意義。文章就農業水資源的高效利用與可持續發展進行探討。
1 我國水資源的基本現狀
水資源是指可資利用或有可能會被利用的水源,可以用的水源必須具有足夠的數量和較高的質量,并且必須是可以定期更新補充、可持續利用的。但是事實上,我國是一個水資源比較短缺、旱災頻繁的國家,如果按人均水資源量來計算,我國人均占有量僅僅有2500m3,大約為世界人均水量的1/4,已經被聯合國列為13個貧水國家之一。建國以來,我國雖然在水資源的開發利用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然而,隨著工業和城市的迅速發展,需水不斷增加,出現了供水緊張的局面。水資源的保證程度已成為某些地區經濟開發的主要制約因素。
2 我國農業水資源利用所存在的問題
2.1 水資源利用的效率比較低,并且浪費嚴重
目前,我國水資源短缺與浪費的情況并存,同時由于我國對水資源的利用屬于粗放低效利用,所以這就又加劇了水資源短缺程度。
2.2 農業資源管理體制的滯后
目前我國現有的農業資源管理體制已經不能適應市場經濟發展對農業資源利用和保護的要求,這是造成目前我國水資源短缺以及低效利用、水資源污染等問題的主要原因。
3 解決農業水資源問題的建議
3.1 建立完善的水資源管理體制
水資源管理要想實現一體化,就必須有相應的管理體制作為前提,建立完善的水資源管理體制,是促進水資源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但目前,我國水資源的管理體制非常不合理,這就造成了在水資源的開發利用中出現許多問題。概括來說主要存在如下問題:(1)水資源短缺與水資源浪費現象明顯;(2)現行的水資源管理體制和政策對于形成有效的水資源保護機制比較難,同時水資源管理也缺乏一定的積極性,這樣顯然是不利于節水的;首先,必須將保護水資源的思想深入人心,使得每個公民有節約用水的理念。另外無論產業結構布局或是結構調整,還是各項政策的制定和落實,政府都必須考慮到有關水資源的制約因素,從而建立節水型社會。在管理方面,改變原有的管理方法,由供給管理轉向需求管理與供給管理的有機結合,進而逐步實現需求管理。
3.2 面向國內市場,開展水資源貿易
市場是資源配置的重要手段,向國內市場開展水資源貿易,是解決21世紀水資源的重大方略之一。對于開拓國內市場,主要包括兩個方面。(1)建立節水型經濟激勵機制,包括:補償獎勵機制,即國家或政府根據節水的實際情況,給予供水單位適當的補償獎勵;懲罰獎勵機制,即對于完成節水指標的用戶給予適當的獎勵,對于沒有完成的用戶,給予適當的懲罰,獎勵與懲罰相結合。(2)建立科學的水價體系??茖W的水價體系是水資源相關經濟運行正常的重要前提,同時也是合理利用水資源的保證。
3.3 加強水資源管理
加強水資源管理,必須形成城鄉水資源統籌管理的制度。水資源管理是一個涉及人與自然關系、產業關系、生產生活關系、政府市場關系等在內的系統工程,必須運用系統的思維和方法進行管理,從而加強流域水資源統一規劃、配置、調度,加快城鄉水務一體化進程。必須改變城鄉分而治之、部門“多龍治水”的局面,努力實現從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從過度開發、無序開發向合理開發、有序開發進行轉變。 加強水資源管理,要積極引入市場機制。所以應該積極探索水權流轉,不斷健全水資源管理制度,同時鼓勵民間投資辦水、興水、護水,保護投資者合法收益,充分利用市場機制,優化配置水資源。同時,充分運用價格杠桿,完善水資源價格機制使得水企業和居民節約用水、高效用水、科學用水。
4 結束語
水是人類生存不可替代的物質,但水資源的狀態和使用方式是可以替代的。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同時必須考慮水資源的承載能力,要考慮農業水資源的可持續發展。水資源不可能像能源等通過尋找替代來解決其貧乏危機,水資源的可持續道路有其自身特點。水資源的高效與可持續利用是包括水工程安全、水污染控制與治理技術、水資源利用與合理配置、水污染控制與治理技術必須時時刻刻地與水資源的可持續發展相結合。
參考文獻
[1] 王樂財.農業水資源高效利用的探討[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09,(24).
[2] 何俊仕,曹麗娜,逢立輝.現代農業節水技術[j].節水灌溉,
畢業論文(設計)題目:我國鄉村旅游開發開題報告
畢業論文(設計)研究的意義:
隨著國內外旅游逐步的發展,鄉村旅游,作為一種新興的旅游方式,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與青睞,現代人對旅游需求的多樣化已不僅單純限于名勝古跡的觀光,且旅游勝地在旺季人滿為患,無形中激發了人們對集短途、經濟、娛樂、度假、體驗、回歸為一體的旅游產品的迫切需求,由此催生了鄉村旅游的蓬勃發展。發展鄉村旅游是為了尋求一種使旅游業得以平衡發展的方式,防止城市和沿海地區的旅游產業發展速度過快,從而達到保護國家自然資源和文化遺產的目的。通過對鄉村旅游整體的研究,借鑒國外較為成熟的鄉村旅游的發展經驗,再結合中國目前鄉村旅游發展的實際情況,與地方案例相結合,找出目前中國鄉村旅游所存在的問題,并且做出相應的解決對策,是當前我們迫切需要完成的任務。
鄉村旅游是由農戶為旅游者提供食宿等條件,使其在農場、牧場等典型的鄉村環境中從事各種休閑活動并獲得快樂的一種旅游,是一種以鄉村社區為活動場所,以鄉村獨特的生產形態、生活風情和田園風光為對象的一種旅游,是將農業生產、農業生活和生態環境三者合為一體進行旅游開發;其基本形式是憑借城市周邊地帶的農村自然景觀、田園風光和農業資源,面向城市居民開發的集觀光、旅游、科普、健身、娛樂為一體的農業園區。這是一種全新的旅游形式,它最大的吸引力在于與城市不同的環境,最大的優勢在于可以與生態旅游結合起來,形成鄉村旅游獨有的鮮明特色。
鄉村旅游早期發源于19世紀中葉的歐洲。1863年,托馬斯·庫克組織了到瑞士農村的第一個包價旅游團;1865年,意大利“農業與旅游全國協會”的成立標志著鄉村旅游的誕生;而真正意義上的大眾化的鄉村旅游則起源于20世紀60年代的西班牙。
一、我國鄉村旅游產生背景與開發意義研究概述
我國鄉村旅游的產生有著十分深厚的時代背景。隨著改革開放的逐步深入,經濟建設的逐步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旅游意識在日益增強,對旅游形式的需求也變得日新月異。鄉村旅游以其一種既滿足旅游者休閑、求知和回歸自然的需求,又以對環境、生態的保護為前提的旅游方式,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早期的鄉村旅游研究很多介紹了鄉村旅游的意義及背景。對意義的闡述主要集中在鄉村旅游及農業觀光滿足了人們“回歸自然”的需求;可以調整優化農業結構,為農村農民增收創利,緩解就業壓力等;可以有效地保護生態環境和人文環境。如梁明珠(1999)總結了觀光農園的重要創新意義,提出了觀光農園對農業、農村、農民和都市人不同的意義。白琳(1999)以歸縣為例分析了發展農村旅游對解決三峽庫區農業人口的就業壓力和重構社會、經濟系統的特殊意義。李立華等(2002)、何景明等(2003)分別以西藏和四川少數民族自治區地方為例,分析了鄉村旅游對邊遠貧困地區扶貧的積極意義。
我國的鄉村旅游起源于20世紀80年代,回顧二十多年來我國鄉村旅游的發展經歷,大體可以分為三個階段:20世紀80年代初期,農村改革率先突破,尤其是鄉鎮企業異軍突起,開辟了農村由單一農業向農、工、商、游多元發展的道路,我國的鄉村旅游開始得以展露頭角,發展較快的江浙地區的部分農村,作為先進典型接待了大量的國內外各方人士,甚至還有境外團隊。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越來越多的農業資源得到開發與利用,村鎮得以揚名,農民也從中受益,企業從中有利可圖,旅游規模得到壯大,一些村鎮開始興辦起旅游企業。進入新世紀以來,農村發展的外部環境、農業生產經營方式、農村經濟社會結構、農民就業和收入結構等都發生了重大而深刻的變化,農村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國家旅游局確定創建全國工農業旅游示范點后,鄉村旅游產品在我國得以正名,被正式列為旅游產業的一部分。凡是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的村民,每年來自旅游的收入快速增長,農民就地搞旅游服務,不離土、不離鄉,幸福指數高。實踐證明,鄉村旅游迅速成長為我國旅游產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靠旅游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已走出了一條重要的成功之路。
黨和政府提出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一項系統工程,它為鄉村旅游大發展和上一個新的臺階提供了強大的政治、經濟平臺。同時,鄉村旅游業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了一條解決“三農”問題的理想、有效的途徑。
二、我國鄉村旅游的特點及模式研究概述
我國鄉村旅游的特點和模式研究一直是個熱點問題。學者們就此提出了很多不同的見解。主要從兩個方面對我國鄉村旅游的發展特點和模式進行了闡述。一方面就全國范圍而言,分析鄉村旅游的發展特點和模式;另一方面細化到某個地區、景區,以特定的區域對鄉村旅游的模式和特點進行分析研究。王兵(1999)對我國鄉村旅游的特點進行了總結,提出根據區位把鄉村旅游分為3種類型地區:景區邊緣地區、都市郊區、老少邊窮地區。舒伯陽(1997)將觀光農業劃分為3個階段模式,即早期旅游萌芽階段的自發式、初級經營階段的自主式、成熟經營階段的開發式,以及兩種地域模式——依托自然型和依托城市型。尹振華(2004)提出開發我國鄉村旅游要采取“做減法”的開發模式,加強農耕文化與現代文化的和諧相融。許春曉(1995)分析了欠發達但資源豐富農村旅游業成長的3種模式,即旅游資源主題型、旅游資源共建型、旅游資源附屬型,并對邵陽市西部3個縣級行政區的旅游業成長模式進行了實證研究。
三、鄉村旅游主要研究內容和需要解決的問題
我國鄉村旅游的研究內容,大都不是集中于某一個具體的側面,而是一種試圖全面覆蓋的“大雜燴”式的格局。從鄉村旅游定義、鄉村旅游特點、鄉村旅游開發意義、鄉村旅游市場、鄉村旅游資源、鄉村旅游開發模式、鄉村旅游開發中出現的問題、鄉村旅游開發對策、鄉村旅游開發規劃到鄉村旅游的開持續發展無所不包,范圍很廣,但宏觀研究較多,深入到企業、游客、當地居民、旅游目的地的衛管研究和分析則還不夠,不同尺度案例地研究較多,理論性不強。這種全景式的研究狀況,表明我國對于鄉村旅游的研究深度和層次還相對較低,整體處于起步階段。
我國鄉村旅游發展歷史較短,現實開發中存在不少產品、市場、體制、管理、政策、金融等方面的問題,我國學者在不同尺度上,結合具體案例地,從不同的角度提出了鄉村旅游開發中的問題和對策。潘秋鈴(1999)認為我國鄉村旅游存在整體接待水平低下,游客配套設施不完善;產品雷同,未脫離觀光的特征等問題。李太平(2003)認為南京鄉村旅游發展問題有:缺乏統一的布局規劃;缺乏參與性、趣味性和知識性;旅游基礎設施不完善,接待服務水平低下;缺乏應有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內涵等。吳建華(2004)等認為特色化、規范化、規?;?、品牌化和可持續發展是鄉村旅游發展的目標和方向。曹艷英(2004)等認為,我國鄉村旅游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有:盲目投資和粗放式經營;在經典建設和項目開發上缺乏科學的規劃;項目單一。缺乏內涵和特色,人工傾向化、城市化嚴重;產業規模小,基礎設施、服務設施不完善管理與經營體制不健全;旅游地市場的季節性較大。王云才(2002)提出國際鄉村旅游發展的政策經驗對我國的借鑒意義。劉愛服(2005)以北京為例,指出北京鄉村旅游存在基礎設施及環境建設落后;人才欠缺乏等問題,并提出了對策。
四、臨安白沙村“農家樂”
鄉村旅游的發展,不僅帶動了居民回歸自然、感受鄉村的需求,也帶動了我國經濟的進一步發展,特別是廣大農村地區的經濟收入,明顯的得到了提高。
臨安市地處于浙江省西北部的天目山區,東臨杭州,西接黃山,幅員3126.8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高達76.5%,生態優越,氣候宜人,是全國生態建設示范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白沙村位于臨安市的西北角,是一個典型的山區村,村域面積32平方公里,全村的森林覆蓋率在95%以上。全村十里長谷蜿蜒,兩側峰巒起伏,溪流急湍,水清石現。夏天白天最高溫度在30度左右,晚上更低,故有“一年四季蓋棉被”的說法。近年來,白沙村通過積極保護森林和生態資源,依托太湖源景區和優美的自然資源,大力發展“農家樂”,全力打造“鄉村休閑度假勝地”,白沙村是久居大城市的城市人生態旅游、避暑度假的首選。
基于以上條件,本文將從白沙村的實際發展情況出發,與我國鄉村旅游發展現狀進行結合,通過對白沙村鄉村旅游的區域發展特色,反映出我國鄉村旅游發展的實際情況。
畢業論文(設計)的提綱:
一、鄉村旅游的起源、概念和類型
二、鄉村旅游開發的意義和現狀
三、白沙村鄉村旅游開發中存在的問題和解決對策
四、白沙村鄉村旅游開發建設條件分析
五、白沙村鄉村旅游開發規劃思路
六、論文小結
參考文獻
劉偉,等.以色列鄉村旅游發展迅速[J].世界農業,1998,231(7):12-13[2]
周玲強,黃祖輝.我國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問題與對策研究[J].經濟地理,2004,24(4):572-576.[3]
何景明.鄉村旅游發展中存在問題的調查與思考[J].農村經濟,2004,(7):36-38.[4]
文軍.鄉村旅游開發研究[J].農村經濟,2003,(10):30-34.[5]
李慧欣.發展鄉村旅游的經濟學思考[J].華中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48(2):37-39.[6]
何景明,李立華.關于“鄉村旅游”概念的探討[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2,28(5):125-128.[7]
韓麗.鄉村旅游開發初探[J].地域研究與開發,2000,19(4):87-89.[8]
胡巍.鄉村旅游開發中的旅游資源評價實證研究[J].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02,(3):58-59.[9]
甘巧林,暖.從鄉村旅游的非農化看鄉村旅游的興起[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0,(4):84-89[10]
楊旭.開發“鄉村旅游”勢在必行[J].旅游學刊,1992,7(2):38-42.[11]
王兵.從中外鄉村旅游的現狀對比看我國鄉村旅游的未來[J].旅游學刊,1999,14(2):38-42.[12]
杜江,向萍.關于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的思考[J].旅游學刊,1999,14(1):15-18.[13]
肖佑興,明慶忠,李松志.論鄉村旅游的概念和類型[J].旅游科學,2001,16(3):8-10.[14]
劉德謙.關于鄉村旅游、農業旅游與民俗旅游的幾點辨析[J].旅游科學,2006,21(3):12-19.[15]
烏恩,蔡運龍,金波.試論鄉村旅游的目標、特色及產品[J].北京林業大學學報,2002,24(3):78-82.[16]
何景明,李立華.關于“鄉村旅游”概念的探討[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28(5):125-128.[17]
林剛,石培基.關于鄉村旅游概念的認識[J].開發研究,2006,23(6):72-74.[18]
論文關鍵詞:江漢平原 農業 可持續發展
一、江漢平原農業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意義
江漢平原地處湖北省中南部,地勢平坦、交通便利、城鎮密布、商品經濟比較發達,為我國南方四大富饒平原之一。她不僅膏壤沃野、田疇縱橫,宜糧、宜棉、宜油,作物種類繁多,而且江河交織,湖泊眾多,水產十分豐富,致使湖北素有“千湖之省、魚米之鄉”的美譽。加之建國以來,國家又投入大量的資金和人力,進行了相當規模的水利和農田基本建設,為農業生產創造了一個相對穩定的有利環境。然而,近幾年來,由于農業生態環境退化、農業比較利益低、風險大,加之農業投入不足,農業基礎配套設施陳舊,農業科技推廣、社會體系滯后,而使得江漢平原農業的基礎地位受到沖擊,農業生產出現滑坡,進而制約著國民經濟的持續、穩定、快速增長。對江漢平原可持續發展戰略進行研究,確立區域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探索區域農業可持續發展戰略依據、戰略階段和戰略對策,對于加速江漢平原經濟建設步伐,探索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平原區域農業可持續發展之路,促進區域農業可持續發展步入良性循環發展軌道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二、指導思想和戰略目標
根據我國的基本國情和江漢平原農業發展現狀及農業和農村跨世紀發展目標,江漢平原農業發展戰略研究必須以可持續發展的基本理論和原則為指導思想,制定相應的發展戰略和相應的發展對策,決不能走工業發達國家“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壞,后保護”的老路子,而必須以發展為前提,堅持發展是硬道理,是第一位的,逐步解決人口、資源、環境等重大問題,實現“邊發展、邊治理;邊利用,邊保護”的具有中國特色的農業可持續發展戰略。從江漢平原的實際出發,因地制宜,揚長避短,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科技進步為先導,以提高效益為目標。轉變經營方式,調整農業結構,突破加工增值,努力提高勞動生產率、土地產出率和農產品商品率,實現農業的經濟、社會、生態三大效益的同步提高。具體講有四點:①生產要發展。農業所生產的產品要不斷滿足人們生存和發展的需要。②生活要提高。要在保護資源環境的基礎上,全面發展農業經濟效益,從而提高農民收入,不斷提高農民生活水平。③生態要改善。要保護農業資源與環境,實現資源的永續利用和環境的良性循環。④農業增長方式要轉變。農業經濟增長方式的實質是生產要素的利用和組織方式,傳統粗放型農業經濟增長方式是非持續的,現代集約型農業經濟的增長方式是可持續的。從根本上建立可持續的農業發展環境,使江漢平原真正成為全國的重要糧食基地,營建良好的社會經濟系統。
三、保障條件與限制因素
(一)保障條件
江漢平原農業發展歷史悠久,積累了豐富韻農業生產經驗,這是江漢平原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的保障條件。千百年來,江漢平原的勞動人民積累和創造的傳統的農業生產經驗主要包括:農業生產觀念上強調“天時、地利、人和”三方面的協調和用地與養地相結合,農業生產技術上重視灌溉和排水、講究精耕細作以及精心培育、保護和利用豐富的物種資源。正是這些寶貴的經驗,奠定了江漢平原農業可持續發展的良好基礎。
優越的區位條件有利于江漢平原農業可持續發展,也是江漢平原農業持續發展的基本保障條件。江漢平原是全國重點商品糧棉和淡水養殖基地之一,是我國未來經濟發展中長江帶生存與穩定的支撐點,也是湖北區域經濟格局中的核心地區。江漢平原的發展不僅事關湖北,更關系到長江流域乃至全國。江漢平原的這一區位優勢為農業的持續發展帶來了不可忽視的機遇。
江漢平原是湖北省最發達的農業經濟區,農業經濟在全省所占比重大。據統計。全區耕地面積約占全省的一半以上,農業收入占全省三分之二以上。江漢平原種植業發達,是湖北省和全國的糧棉油的主要生產基地;糧油產量占全省一半以上,棉花生產占全省百分之八十以上。江漢平原畜牧業也極為發達,是湖北省主要的牲豬生產基地和重要的禽蛋產區,也是我國豬禽集中產區之一。江漢平原河湖密布,淡水養殖業獨占鰲頭,是湖北省最大的淡水養殖業基地,也是全國最主要的淡水養殖和商品生產基地。
江漢平原是湖北省鄉鎮企業最為發達的地區,鄉鎮工業發展基礎良好,前景廣闊。由此可見,江漢平原具有農業發展的綜合優勢,為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和基礎。
江漢平原擁有優越的農業生產自然條件和豐富的自然資源,為農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最基本的保障條件。首先,平原廣闊,水域寬廣,有利于種植業和水產養殖業發展。本區土壤肥沃,適宜性強。全區總耕地面積183.75萬hm2,占全省54.16%。其中水田112.02萬l。占全省61。69%;旱地71.73萬k。占全省45。49%。全區可用于養殖水面556萬畝。占全省70%。其次,本區生物品種資源豐富,為農業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第三,光、熱、水資源豐富,氣候適宜。本區屬中、北亞熱帶氣候,降水豐沛、日照充足、無霜期長、雨熱同季,有利于農作物生長。第四,江漢平原農業資源潛力巨大,為農業的深度發展提供了保障。本區豐富的水資源還有待充分利用,農業氣候潛力目前僅達到60%。水產潛力平均僅達50%左右,全區至今還有260萬畝可養水面處于半荒狀態。
(二)限制因素
江漢平原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限制因素主要在于以下四個方面:①人口劇增。人地矛盾突出,農業生態環境惡化。江漢平原人均耕地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十年間平均減少了0.25畝,耕地所承受的人口壓力越來越大。由于人口的增長,人與生物資源的矛盾日益突出。生物資源的持續破壞沖擊著農業持續發展的基礎。在近50年時間內,江漢湖群面積減少到原來的30%左右。魚類數量減少25%左右。由于工業發展及大量使用化肥、地膜等導致了農業生態環境惡化。②自然災害頻繁,.環境疾病叢生。本區的自然災害包括洪、澇、漬、旱和農作物病、蟲、草害以及鼠害、土壤潛育化等,制約了本區農業的持續發展。如1998年的長江大洪水江漢平原農田淹沒達74萬畝之多,損失慘重。江漢平原的環境疾病主要在血吸蟲病,病情嚴重程度居全國首位。③粗放經營方式使農業經濟整體效益不高。農業機械化程度低、生產規模小,導致農業生產比較效益低下。④農業生產結構不合理,種植、養殖、蓄水、運輸矛盾突出。這些因素成為江漢平原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限制因素。
四、三個戰略階段
第一階段為減弱農業自然資源破壞規模與速度的非持續發展階段。其戰略任務是使地域內長期存在的農業自然資源與環境破壞速率逐步減緩,最終達到破壞規模與速率停止增加,人口同農業資源及環境矛盾開始獲得一定程度的緩解,實現農業經濟的持續增長。根據對人口增長必須越過高峰期、人均GNP達到2O0O美元、資源與環境破壞下降以及籌措資金所需所限等三個條件分析,完成第一步戰略,大約要到2025—2030年。
第二階段為準持續發展階段。其戰略任務是使域內破壞農業自然資源與環境的規模與速率呈明顯的下降趨勢,在農業科技進步的強有力支撐下,農業經濟的增長主要不依賴于自然資源開發量的擴大。在最終實現農業經濟持續大幅度增長的情況下,農業自然資源與環境的破壞基本停止發生,人口與農業自然資源與環境之間實現大體平衡。完成第二步戰略,大約要到2050年。
第三階段為農業持續發展或強持續發展階段。其戰略任務是使地域內農業自然資源與環境的破壞基本不再發生,區域內的農業活動不對環境和資源造成任何明顯破壞,非農經濟亦不再對農業環境構成威脅,農業經濟的增長基本上依賴于農業科技進步及資源的深度開發。最終達到農業生態系統呈良性循環,土地生產力持續提高,人口同農業資源與環境之間實現全面的協調與平衡。二十一世紀中葉以后應有序進入此階段。
五、戰略對策
(一)提高認識。加強管理。營建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政策法律環境、建立健全農村社會保障和社會服務體系
要從可持續的角度合理安排和組織農業生產。從全局的高度來認識江漢平原的農業發展問題。要使江漢平原的農業發展成為全國農業持續發展的樣塊。各級領導應加強領導,使江漢平原農業發展走上有序的道路。要制定相應的政策和法律、法規并加強執法力度。為江漢平原農業發展營建良好的農業發展環境。有關部門應制定相應對策鼓勵農民從事農業生產。不斷探尋新的適合農業發展的模式和政策,制定相應的農業資源保護的法律、法規.建立農業資源有償使用機制。
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和社會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健全是江漢平原農業可持續發展必不可少的措施。要不斷地開拓農業生產資源市場、不斷完善農業技術開發與推廣體系、改革農產品流通體制、建立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在社會服務體系中,特別要重視科技服務體系的建立,要實施科技興農戰略,提高科技進步對農業的貢獻率。
(二)綜合治理自然災害、徹底根治環境疾病
洪、澇、漬災的治理是江漢平原農業發展中必須首先解決的問題,防洪、排澇、除漬是解決這一問題的基本思路。按照“蓄泄兼顧、以泄為主”的方針搞好長江中游河段防洪體系建設。進一步在中上游地區植樹造林、加強干堤建設、清除河道行洪障礙、嚴禁圍墾河、湖、洲、灘。重點建設荊江、杜家臺、西涼湖三個分洪區。把“平垸行洪”與移民建鎮有機結合,協調好防洪調蓄與發展農業的關系,實行“退田還湖”、“退垸還湖”,擴充湖泊蓄水能力和調洪能力,加強農田蓄水排漬工程建設,提高抗澇排漬能力。重視農作物病、蟲、草害的防治工作,建立健全植保組織,形成監測防治網絡,對有害生物進行綜合防治,以防為主。
(三)建立人口與社會經濟環境協調發展機制
首先要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質量,建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其次要大力發展鄉鎮企業,加快本區城市化進程,解決好大量剩余勞動力的出路問題。第三是要加強環境保護,治理城鄉工業“三廢”污染,優化農業生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