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1-30 03:53:0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人文主義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1.表現主義
表現主義是一種現代主義流派,其作品的特點主要是針對主觀精神和內心世界的描述。探索一切事物的本質,其重點在于表現人的靈魂,要求超越人的行為。表現主義通過風格迥異的人物形象對其不同境遇的感悟來表現西方現代社會存在的弊端,從而給人們敲響警鐘。通過人類自身的思考和社會的啟發來改變傳統的文學觀念,著力于這種文學形式,得到了充分的反映。
2.意識流
(1)意識流文學主要是通過一定的語言表達,以經歷人類主觀生命的世界,其是一種自由流動的意識。意識流作品實現了將過去、現在和將來的有機融合,從而組成主觀心理時間,其打破了傳統時間觀念的順時序,且隨著人物心理時間的變化為脈絡。從人文主義角度上看,意識流作家更側重于表現人物意識的本真,主要以其心理暗示為主,挖掘人物內心深處的世界。
(2)意識流文學主要包含了人類對于夢想的追求,其呈現出了一種新的時代精神。其表現對象主要是針對典型的人物形象,折射出現實生活,倡導人們面對真實的自我,著重表現人的下意識、潛意識和無意識的內心世界。意識流文學主要根據意識活動的邏輯,安排小說段落的先后順序,大量采用各種寫作手法,來豐富文學作品的內容,提高文學表現水平。
3.象征主義
象征主義主要強調了人的心靈象征是世界,側重于“感應”的描述,在神秘感和通感的定義上,濃墨重彩。他將創造的象征分成兩種形式。
(1)選定某一特定的對象,經由一系列的檢測,完整地展示某種心靈狀態;
(2)適當利用文學暗示,逐漸呈現某種心靈狀態;在現階段,由于社會的不穩定狀態,導致人們對宗教思想失去了信任感,這就促使他們的文學作品僅相信自身內心的召喚和感受。
4.存在主義
存在主義起源于20世紀初的一場法國文學革命,其將人的存在當作首要探討的問題,其涵蓋了重要的人文主義思想。其中,薩特作為代表人物,認為存在是在本質之前產生的,其倡導自由選擇。他將存在視為在社會環境中遇到的危機,根據面對方式的不同選擇,其結果也天差地別,人們應按照自己的意志選擇解決方式。存在主義文學很大程度上融合了現意和傳統寫實這兩種藝術風格,具有創新性。其肯定了人的價值,并著重分析了人類應如何在惡劣的環境中堅持自我和保持尊嚴。5.超現實主義超現實主義是由達達主義演變而來,其認為文學是超現實,也就是夢幻與現實的產物,即為絕對現實。其宗旨是與現實脫離開來,返回原始狀態,徹底否認了理性的作用,強調了人類下意識和無意識的活動。超現實主義作品追求獨特和奇妙,采用大量新穎的比喻,內容豐富多彩,但是,其也存在一定的弊端,由于寫作手段的大量運用,導致讀者很難體會其中的深意。
二、結語
論文摘要:現代人文主義教育思想是20世紀60、70年代盛行于美國的一種教育思潮。它以人的“自我實現”為最終目的,推崇人的個性和諧發展;著重強調培養人的整體性、全面性和創造性;提倡在教育過程中應用人本化的課程和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創造性。現代人文主義教育思想開創一種自由寬松的學習氛圍,對美國以及世界的教育實踐都產生了深遠影響。
現代人文主義教育思想是20世紀60、70年代在美國盛行的一種教育思潮。它秉承西方歷史悠久的人文主義教育傳統,推崇人的個性和諧發展,深受20世紀復興的各種人文主義思潮的影響。現代人文主義教育思想以現代人文主義哲學和心理學為基礎,著重強調培養人的整體性、全面性和創造性;提倡在教育過程中應用人本化的課程和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創造性,開創一種自由寬松的學習氛圍?,F代人文主義教育思想對西方教育思想、教育觀念、教育目的、教育內容、教育方式等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一、人文主義教育思想概述
西方的人文主義教育是一個不斷發展的概念??傮w來看,它經歷了古典人文主義教育、人文主義教育、新人文主義教育和現代新人文主義教育這四個發展階段。古典人文教育強調把理智的發展當作教育的最終目的,對兒童的情感和理智進行陶冶。人文主義教育的出現是針對中世紀封建神學泯滅人性、壓制人性,其核心是恢復人的地位。人文主義教育強調個性自由和發展,強調用古希臘、羅馬的文學藝術來陶冶心性、啟迪智慧,但是對自然科學卻持冷漠態度。新人文主義教育的最高原則是發展個體的自由,強調用人類文明的一切成果來陶冶和教育人。
二、現代人文主義教育思想的產生背景
現代人文主義教育思想是一個融合了眾多教育流派的體系。廣義上說,進步主義、要素主義、永恒主義、存在主義等教育思潮以及教育人類學,法蘭克福學派和以馬斯洛、羅杰斯為代表的人本主義教育思想都可以稱為現代人文主義教育。從狹義上說,現代人文主義教育特指20世紀60、70年代盛行于美國的一種人本化教育思想。
總的來說現代人文主義教育經歷了兩個主要發展階段:第一階段是19世紀初產生的新人文主義教育傾向。它是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教育思潮的繼續和發展,具有尊重歷史文化及調和發展的特點。第二階段是20世紀60、70年代盛行于美國的人本化教育思想。這種教育思想產生是由于二戰后隨著資本主義社會經濟迅速發展,人異化為物的現象逐漸加劇。人類成為科學技術的奴隸,面臨著外部價值體系的瓦解,隨之轉向內心世界尋求價值目標。
三、現代人文主義教育思想的理論基礎
(一)哲學基礎
現代人文主義教育思想的哲學基礎是在人性論、認識論之上吸收了存在主義哲學的觀點,核心內容是“人的存在”。同時,把人的存在視為是不斷發展的過程。此外,現代人文主義把豐富發展人的情感生活看作是人整體發展不可缺少的部分。在教學過程中吸收了存在主義哲學家貝爾提出的著名的“我與你”關系理論重視師生間良好關系的培養,認為情感發展主要得益于良好人際關系的建立。
(二)心理學基礎
現代人文主義教育思想以人本主義心理學為理論基礎。它認為人具有完整的人格,因此不僅從直覺的角度去把握整體性,而且要“從意識經驗自身這一整體去開辟新的研究領域”。在教育的過程中,主張發揮人的整體性,使身心的發展協調一致,同注意人的內部世界與外部世界的統一。
四、現代人文主義教育思想的主要特點
(一)注重個人的“自我實現”
人文主義教育思想重視教育在培養人的過程中的作用,強調培養身心兩方面和諧發展的“新人”。明確提出,教育必須以人的“完美人性的形成”和“人的潛能的充分發展”為最終的目標,即人的“自我實現”。認為一個自我實現的人應該在其人格特征上體現出人的整體性和創造性。所謂整體性是要達到人的內外統一。
(二)強調學校教學內容的擴展
教育的目的決定教育內容。現代人文主義教育內容注重滿足學習者的個性特點和整體協調發展需要。在課程的安排上富有彈性,注意課程內容的思想性與情感性的相互滲透,要求課程內容的安排以學生為中心,考慮為不同能力的學生提供相適合的課程。它充分考慮了學生的個體差異,將學生分為不同層次施以相應的教育,是每一個學生的潛力得到最大限度發掘。
五、現代人文主義教育思想的影響
現代人文主義教育是在美國資本主義的物質文明給人們的精神帶來危機的背景下提出的,主要是針對20世紀60年代美國在課程改革中,只重視學生的知識結構,忽視學生的身心發展?,F代人文主義教育思想繼承了西方人文主義教育傳統,尊重學生的價值、自由、道德、理性、情感,以人的“自我實現”為教育目標,培養學生的健全人格,提出了適應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的教育教學方法。現代人文主義教育思想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以學生的需要為核心,注意課程內容的統一性,使學生的情感發展與自我認知發展協調統一。
我國現在大力提倡素質教育,使學生不僅具有專業的學科知識、專業技能,而且要把學生培養成為具有適應瞬息萬變社會能力的高素質人才。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潛能的發揮、高尚道德的培養、正確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這就要求教學必須適應人的需要,強調以人為本,而不是人去適應教學過程。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新人文主義教育思想提出的教育目的、教育內容、教學方法等為我國現階段教育教學的改革提供了借鑒。
參考文獻:
[1]張斌賢、褚洪啟等.西方教育思想史.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論文摘要:人文主義教育思想最早起源于古希臘,成為一種思想體系是在文藝復興時期,歷經千百年,至今對現代教育有著深遠影響。近些年來,無論是素質教育還是新課程改革。對學生主體性的認識不斷加深,進而也要求教師自身全面、健康發展,本文試圖從人文主義的角度闡述新時代對教師素質的影響及要求。
一、人文主義教育思想的基本內涵
(一)人文主義的歷史界定
人文主義(Humanism)是幾百年來西方文化的主流思潮,也是一個廣泛使用但含義十分模糊的概念。人文主義并不是一個直接產生的詞,他的產生要比“人文學”和“人文主義者”晚得多。教師所教的有關古典文化的教學科目在文藝復興時代被稱為“人文學”,而教授“人文學”的老師就被稱為“人文主義者”?!叭宋膶W”在15世紀所指的科目是語法、修辭、歷史、文學、道德哲學等。但“人文主義者” 比教授“人文學”的老師的范圍要廣一些。正如克利斯特勒所說的:“文主義這個詞就來自于人文主義者和人文學科這兩詞,并且,這兩個詞是在文藝復興時期實際上被使用的詞。從這個時期的資料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人文主義者就是講授人文學科的人,而人文學科這個詞則代表了一組學科,它由語法、修辭學、詩學、歷史和道德哲學組成。從這一定義中可以明顯地看到,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就是上述意義的人文學科的偉大興起與發展;人文主義對其它文化領域,諸如文學、藝術、科學、宗教可能產生的任何影響必定都是間接性的?!睂θ宋膶W科的重視反映了文藝復興時期人們漸漸走出中世紀的神學觀念,開始形成一種新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人文主義實質上是一種新的時代精神。
(二)人文主義的特征
吳式穎,任鐘印主編的《外國教育思想通史》中總結了人文主義的四個主要特征。
第一,肯定和贊揚人的價值和尊嚴。這是人文主義的核心特征。人文主義者認為人是有能力的,人能夠發展自身,從而獲取各種優秀品質,不斷向完美接近。人文主義對人的贊頌與中世紀都會對人的貶抑形成鮮明的對照。
第二,倡導樂觀向上的人生觀,重視人的能力而非血緣、門第、財富等因素。人文主義反對消極悲觀、無為的宿命論,認為人有能力決定個人的命運,人的能力發展得越充分,就越有能力戰勝命運的肆虐。人文主義對人的看法更加樂觀和自信,認為個人的能力及其發展是獲得成功、榮譽和較高社會地位的主要依靠。
第三,宣揚人的思想解放和個性自由。中世紀神學宣揚人對都會的教義教規的絕對信仰和盲目服從,而人文主義與這種權威主義做法相對立,要求把人從都會的教義、教規和其他教條的束縛中解放出來。
第四,重視教育對人的發展的作用。人文主義者主張通過教育來培養具有多造詣的全面發展的通才。人文主義者主張通過傳授古典學問,讓學生接受廣泛的人文學科教育,目的在于培養頭腦發達、能寫善辯、風度優雅、體魄強健的經世致用之才,以適應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的需要,使人的各種潛力得到充分的全面的發展。
(三)人文主義學者對教師專業素質結構的詮析
文藝復興時期著名的北歐人文主義倡導者伊拉斯謨認為好教師應當年長、有高尚的品德、有淵博的知識、有豐富的教育經驗、懂得教育藝術。與伊拉謨斯有許多共同之處的基督教人文主義者維夫斯認為教師要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必須具備三方面的素質:具有很好地進行教育的學問;具有教學技巧和才能;具有純潔的品格。教師應懂得教學技巧,應具有關于教育教學的“實際的智慧”。另一位英國的人文主義教育家馬爾卡斯特要求教師有良好的素質,建議對老師進行嚴格的職前培訓。他認為教師不僅應掌握知識,還應具有職業精神和職業素養,懂得教育和教育的方法。法國的哲學家蒙田認為教師的素質應該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老師要了解兒童,尊重兒童身心發展的自然秩序;第二,教師不僅要有學問,而且要有判斷力和道德;第三,教師有高于父母的權威;第四,老師要學會因材施教;第五,教師要有好的性情。16世紀著名的宗教改革家加爾文強調教師要有工作熱心和敬業精神,教育不是簡單的傳授知識,而是以熱情感動學生,使之發生情感變化。
不難看出人文主義學者和教育家所提倡的教師專業素質包括了廣博的文化知識、高尚的品德、豐富的教育經驗、教育教學知識、兒童身心發展規律、工作熱情、工作精神等,具備這些專業素質的教師就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教師,只有這樣的教師培養出的學生才有可能是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學生。在文藝復興時期對教師應該具備的專業素質雖然沒有明文的規定。也沒有系統的科學論證,但一些學者和教育家對教師應該具備的素質已經做了深刻的論證,由于當時的社會歷史條件所限沒有對當時的教育產生大面積的影響,但對后世對教師專業素質結構的研究有著不可估量的影響。
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是我國教育方針的基本思想,這與人文主義教育思想是一脈相承的。這也對教師職業的專業素質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現代教師專業素質的內涵
(一)教師專業素質的定義
現代科學證明,素質是一個人通過環境影響、教育和內因作用逐步形成,并不斷發展的相對穩定的內在特質,這種特質通過氣質、言行、修養、品格和風度等表現出來。教師的專業素質就是教師在教育工作中表現出來的穩定特質。林崇德、申繼亮教授將教師專業素質定義為: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表現出來的、決定其教育教學效果、對學生身心發展有直接而顯著影響的心理品質的總和。
(二)教師專業素質結構的分析
葉瀾教授認為,新型教師應具備的素質有:專業精神、教育觀念、專業知識、專業能力和教育智慧。李瑾瑜教授認為,應當包含專業知能、專業道德(倫理)和專業精神三個方面。朱寧波教授認為,理想的教師專業素養主要由三個方面構成:專業理想、專業知能、教育智慧。中國教育部師范教育司組織編寫的《教師專業化的理論與實踐》提出教師專業素質包括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專業態度。筆者認為,從文藝復興時期到現代,無論是哪一位學者對教師專業素質結構的論述,它都包含專業知識、專業道德這兩個基本方面內容,這兩個方面也是一個教師可以立足教育領域的根本所在,它們也決定一個教師是否是一個合格教師的至關重要的方面,也決定著這個教師能否在教育領域里繼續成長。當然教師專業素質還包括專業精神、教育觀念、教育智慧等許多方面,本文將著重介紹人文主義教育思想對教師專業素質中專業知識與專業道德的影響。
專業知識是一個專業得以安身立命的根本,是專業人員區別于另一個專業及其他人員的本質特征。舒爾曼認為“一個專業既是一種高度復雜和熟練的工作,又是一種根植于知識的專業行為”。在舒爾曼看來,教師職業的專業性表現在教師有能力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識轉化為學生易于理解的形式,也就是說教師的專業知識和技能要特別重視理解和推理、轉化和反思的功能與作用。葉瀾教授將教師的專業知識分為三個層面。第—個層面是,教師專業知識結構最基礎層面的是有關當代科學和人文兩方面的基本知識。以及工具性學科的扎實基礎和熟練運用的技能、技巧;教師專業知識結構的第二個層面是具備1-2門學科的專門性知識與技能;第三個層面是主要由幫助教師認識教育對象、教育教學活動和開展教育研究的專門知識構成。
專業道德即指教師職業道德,一般認為師德是指教師從事教育勞動過程中形成的比較穩定的道德觀念、行為規范和道德品質的總和。它是調節教師與他人、與集體及社會相互關系的行為準則,是一定社會對教師職業行為的基本要求與概括。在人格上,教師的師德相對于其他職業道德具有更深廣的影響。師德直接作用于學生的心靈,影響著學生的人格和品質,師德的影響不但廣泛地作用于在校學生,而且通過學生和家長對社會產生影響。高尚的師德會影響一代人乃至幾代人、幾十代人。因此,在道德水準上,對教師要求更高、更全面。
三、人文主義教育思想對教師專業素質的影響
不同社會背景,不同歷史時期,對教師的專業素質要求也不同。在我國古代,道德倫理的人文知識,是每個教師必須具備的素質;而在歐洲古羅馬時期,教師則首先要擁有辯論術;進入中世紀,宗教學說成為最重要的教師專業素質之一。
(一)人文主義思想對教師專業知識的影響
人文主義學者在對教師專業素質的論述中分別提到過教師要有“淵博的知識”、“教育的學問”、“掌握知識”、“有學問”,雖然他們的“知識”、“學問”的內涵有所不同,但它們都不同程度上包括了基本的科學文化知識、教學法知識、有關學生身心健康的知識等。
葉瀾教授對教師專業知識的三個分層中,最基礎的層次中就指出教師要掌握當代科學和人文兩方面的基本知識,以及工具性學科的扎實基礎和熟練運用的技能、技巧。其中科學和人文兩方面的基本知識就是指,教師不能只片面地掌握人文知識或科學知識,而是要全面掌握人類的優秀文化,人文主義者主張通過教育來培養具有多造詣的全面發展的通才,那么教師首先要具備這樣的才能,素質教育與人文教育同樣倡導的是即要掌握科學文化知識又不能失去人文精神。單純地掌握科學知識或人文知識。并不能得到人們預期的全面發展的人,人文主義教育教育不僅重視人文學科的教學。主張通過人文科學的教育向學生提供關于人的精神領域心靈世界的有用知識。而且重視自然學科的教學,要求學生掌握科學技術知識與技能,具有解決科學問題的能力,注重科學技術素質的提高。只有這樣才能達到心智潛力的自由運用和個性的和諧發展。與科學進步相伴的是文明的進步,新課程改革的目標就是要使學生發展成為一個“整體的人”。所以,這就需要老師不僅要掌握人文知識還應該掌握科學知識,在傳授知識的時候更要既要弘揚科學精神,又不能忽略了人文精神的傳播和養成。
另外,教師還要掌握能幫助教師認識教育對象、教育教學活動和開展教育研究的專門知識,這些知識包括了教育心理學知識,教育學知識,蒙田在對教師專業素質的論述中第一點就提出了“老師要了解兒童,尊重兒童身心發展的自然秩序”,可見教育心理學知識在文藝復興時期就被重視。有了這些輔知識教師才能更好地將科學文化知識傳授給學生,才能培養出身心和諧全面發展的人才。
(二)人文主義教育思想對教師專業道德的影響
道德教育在古代社會中居于首要地位。孔子要求子弟:“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游于藝”,以道德修養為主,學習文化知識及技藝只是“有余力”時的事情,道德修養可以說是貫穿于人的一生,而且貫穿整個中國教育史,所以對現代教師來說熱愛祖國、獻身教育、熱愛學生、誨人不倦、精心育人、鉆研業務、團結協作、以身作則、為人師表是一直以來對教師專業道德基本要求。教師的師德相對于其他職業道德具有更深廣的影響。維夫斯說“一個教師應該既是個好人,又是學問的愛好者”,可見一個教師不僅要有淵博的知識,更應該具備高尚的品德。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就明確指出: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教育,加強中華民族優良傳統、革命傳統教育和國防教育,加強思想品質和道德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要倡導科學精神、科學態度和科學方法,引導學生創新與實踐。這恰好與人文主義的教育觀相一致。從我國實施素質教育的教育指導思想也可以看出,要求教育培養身心全面發展的人才。人文教育思想主張培養和諧的人、全面發展的人,這與我國主體教育思想是一致的。所以,教師要具有優良的品德、崇高的理想,在講授科學文化的同時,要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把思想品德教育融化到教學實踐中去,為學生健康成長創造一切有利條件陶冶學生的情操,真正做到言傳身教。
陳榮捷在中西哲學比較的基礎上,總結了中國哲學史的特色。他在《中國哲學文獻選編》一書中提示中國哲學的特色:“一言以蔽之,可以說是人文主義。”“但此種人文主義并不否認或忽略超越力量,而是主張天人可以合一?!?《中國哲學文獻選編》,江蘇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頁)陳先生以為中國的人文主義具有兩大特色:1.人本主義;2.追求天人合一。
一、人本主義
此“本”為何?在陳榮捷看來,這個“本”就是人之為人的根本。他遵循孟子的思路,認為人之為人的根本在于人具有道德性。此“道德性”即為人之本。這是陳榮捷論述人文主義的理論前提。以“道德性”為人之根本,這正是中國人文主義異于西方人文主義之處。
布洛克指出:“在西方思想分為三種模式看待人和宇宙,一、超自然的模式即宇宙的模式,集焦點于上帝,把人看成神的創造的一部分。二、自然的,即科學的模式,集焦點于自然,把人看成是自然秩序的一部分,像其他有機體一樣。三、人文主義的模式,集焦點于人,以人的經驗作為人對自己,對上帝,對自然了解的出發點。”(《西方人文主義傳統》,三聯書店1997年版第12頁)而西方的此種人文主義模式始終不居于主流的地位。新儒家之一的唐君毅先生也持此種看法。他認為,西方的人文主義,差不多都是為了要反抗某種文化上的偏蔽而興起的。西方的人文主義不但在思想上不居主流,而且在內涵上電不同于中國的人文主義。引用唐君毅的話可說明此點。他說:“將中國的人文主義譯為Human-ism時,在內涵上受了委屈?!?《人文精神之重建》,臺灣學生書局,1976年版第592頁)因為:在中國的文化里,通過人格的修養而得到道德主體,才是真正的人之“本”所開啟。正因為人文世界是由道德主體開啟的,所以人文主義是一種精神境界,而不是一種哲學體系,這是西方人文主義所不能盡其意的。
徐復觀認為,西方文化是在對自然的思考過程中產生的,是一種“知性”文化,表現為一種向外開拓、向外進取的精神。他把人文精神分為兩層意思,最基本的一層是講在“人”自身上立足,而不是在“神”上立足。在這一層上,中西人文主義是相同的,深的層次,西方人文主義強調“智”,崇拜有能力的人。知識在道德之上,西方哲學是順著知識去找道德的根源,只把握事務的真假,不論善惡的態度。而中國的人文主義更強調道德,是一種“道德主體性”為基礎的人文主義。
陳榮捷對中國此種“人本主義”的分析,是從中國哲學理論與實際的關系人手的。首先他闡述了中國人民的真理觀。他說在中國:“真理并不被了解為由上帝所啟示,抑或被了解為一抽象原則,不論其多合邏輯。相反地,真理只是人間事物上一項可發現與可指示之原則。換言之,真理之真正考驗乃在人間歷史上?!?《中國哲學論集》,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所1994年版第262頁)真理的產生與驗證均在人間歷史上由此產生一結果,真理記載于歷史典籍當中。此種歷史典籍最后成為中國的經典。顯著者為四書與五經?!敖洝弊郑诠糯袊馕逗汩L,有不變不易之義。而中國經典,在中國乃充當為自然法,因為它們高高凌駕在政府、社會、宗教與其他各方面中國文化之上。儒家經典被人們視為人間活動的最高準則,此中隱含之義為,這些經典所包含的真理主要為道德真理。自然法涵蓋萬事萬物,所以萬事萬物,不論為人事或自然,都具有道德特性。陳先生總結說:“吾人恒具有主要為道德真理之基本信念。意即一切真理,不論其顯現在自然或人間歷史上,其目的均在陶冶道德?!?《中國哲學論集》,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所1994年版第263頁)這是中國人民真理觀的理論層面,要使此真理觀賦有生命還得實踐。
由此陳先生進而論述了中國人民真理觀的實踐層面。這一層面由“體驗”這一觀念來表達。“體驗”,其大意為個人本身實驗或體認,即個人本身的認知?!绑w”指軀體,強調積極的個人經驗。此一經驗涉及三個層面,首先是我們對認識對象的認同,其次是道德準則與社會行為,最后是理性與直覺的方法?!翱傃灾?,此一經驗結合形上學、認識論與倫理學而為一大和諧。”(同上,第316頁)
理論與實際的密切關系還體現在“知行”關系當中。大多古代大哲們,對知行關系都有論述。他們的共同點是,在強調“知行統一”的同時,把重點卻放在了“行”上。對“行”的重視產生了兩大結果,一是在古代中國里,哲學從未獨立成學。哲學只被認為是對人事種種復雜關系的研究,換言之,哲學只是致力于日常生活與平常行動當中。一是除少數哲學家以外,大都是熱衷于社會與政治的人物。他們致力于社會與政治活動之中,因而很少撰寫長篇論文或任何遠離人事的論文。他們常以對話、書札或官方文件的形式闡揚自己的學說。
陳先生認為中國哲學的實質表現于中國人民的日常生活與日常言語當中;大部分中國哲學家均為積極人世的人物;其哲學著作也主要為與實際人生有關的著作。凡此總總,顯示出中國人文主義的以人的“道德主體性”為本的特性,而此正是中國哲學的人文主義特色之一。
二、天人合一
陳榮捷說:“天人合一之觀念,實際上貫穿整個中國哲學史?!?同上,第311頁)“天”在中國哲學中有三種含義:一指義理之天;二指自然之天:三指宗教之天。此三種“天”剛好一一對應于儒、道、釋三家。由此陳榮捷說道:“就哲學層次而言,儒家企求與天合一。道家則志在與自然合一而無別。佛家則希冀進入一切個性與差異均皆消失之涅境界?!?同上,第283頁)
對于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陳榮捷是從孟子所開啟的心性論角度來論述的。他引用孟子的話說:“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天壽不貳,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孟子?盡心上》,第1章)“性”字意為人與物之本性。在儒家看來人與物的本性即是“道德本性”。因為在中國“人民對于自然事物與人事并無絕對區分,兩者均以‘事’字代表。兩者均遵守同一套法律,其中尤以道德法為其終極?!庇纱耍伺c物均具有道德性,并且人與物之性均源于天。即是說人與物在“性”的基礎上便能與天合一。陳氏說要讓人與物之性得以顯現,就得通過“誠”來加以實現?!罢\”字兼有誠與實兩意,且含有完成之意。它的重要作用為使萬物真實元妄。因為:“誠者非自成己也,所以成物也。”(《中庸》第25章)通過“誠”使得人與物之性得以彰顯。由此就可以參贊天地之化育,進而就能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至于道家,陳榮捷說他們期望的是與自然合一,即與道合一。在道家看來,人與宇宙乃處于小宇宙與大宇宙,亦即天人關系當中。人要實現小宇宙與大宇宙的合一,就得通過“虛”,以消除人身上的不自然的成分,以恢復人的自然本性,從而實現與道合一的境界。因為在道家的理論中,萬物與人均遵循道,而“道”即自然。那么人只要恢復其本真狀態,自然就能與天合一。“虛”為何意,陳先生解釋道,“虛”一詞不能就字面意義解釋空虛。其實際意義指絕對的平靜、心靈純潔、毫無私欲、不受進入的印象所干擾,也不讓已在心中之物干擾進入心中之物。由此老子教導我們,“虛其心”、“致虛極”、“守靜篤”,以此就能燭照萬物而與道相契合。
陳先生以禪宗為例,對佛教的“天人合一”說進行了分析。他說:在禪宗看來,人的自性原本純凈。若能通過一定途徑,使此一純凈本性得以彰顯,人就能達到佛境。此一途徑即為“定靜”,其意為我們在思慮時不為外物所動,處于法相當中而又能逍遙其外。“定靜”即是沒有邪思升起。而沒有邪思升起,人們便能見出自己的本性,由此便得開悟而頓時企及佛境,頓人涅。
三、人文主義的表現
陳先生以為,此種以人的“道德主體性”為本,且追求“天人合一”的人文主義在中國的思想界始終居于主流地位。它不僅體現在儒、釋、道三大思想體系當中,還很明顯地表現在中國人民生活的各層面,并且有悠久的歷史。
中國的人文主義產生于商周之際。公元前1111年,周人征服殷商,部族社會由此逐漸轉型為封建社會。周朝統治者為了論證其合法性,提出“天命”的概念?!疤烀奔椽毩⒆源娴牡赖侣闪?,依此概念,人在世或死后的命運,既不依賴靈魂,也不依賴神靈的力量,而純是依靠自己的善言善行。由此他們宣稱,商人雖曾稟受天命,統治天下,但因怠忽職守,已自絕天命。周王朝統治者說因他們具有美德,天命乃轉移到自己身上。“天命”概念的提出,使得天與神靈的人格力量被人的德性與努力所代替。由此人的角色變得日益重要,一是因為新王朝的建設需要人才,更重要的一點是,人可因其自身的德行主宰自己的命運。此時的個人范疇和社會范疇,皆是道德性的范疇。
雖然人文主義已萌芽于殷商時期,但是把中國的人文主義帶到最高峰的人,是孔子。他很少談及神或人死后的問題,他的思想集中在人的問題上。他認為美滿的社會應由好政府與和諧的人際關系所構成。好政府應當以德治國,統治者且要以身作則。善惡的標準是義不義而不是利不利。家庭應以孝道為重。至于一般的社會關系,主張以“禮”相待。他相信所有的人都可趨于完美,由此他一改傳統對“君子”此一概念的定義。他認為“君子”應成為描述道德高尚的人。此種改變,無疑給當時的社會造成了一場社會變革??鬃铀_啟的人文主義高峰,體現在他那句宣言當中,即:“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彪S后陳先生補充道,孔子并非不相信超越的力量,他只是要人們在解決自己的問題時別依賴鬼神或祖先的力量,而要靠自己。
道家中的人文主義。陳先生說,老子《道德經》一書表面上似乎在教導人從人事退隱,但實際上,該書至少有三分之一涉及管理之術,此外另有數章還論及軍事行動?!肚f子》之內篇,七篇為真,而其中有三篇談及理想的導師與理想的君主。在老、莊看來,理想的人物為圣人,而非從人事退隱的人。在宗教層面看。道教的目的乃在追求延年益壽、長生不老,為此幾世紀以來他們一直都在嘗試包括運動、飲食、醫藥與煉丹在內的各種方法。不難看出道家雖具有自然主義的傾向,但同時也具有人文主義的特色。
佛家中的人文主義。佛教一直追求涅境界,即脫離人世,但是在這一活動當中,人始終處于一核心地位。陳先生說,佛教從一開始傳人中國,就受到了中國濃厚的人文主義的影響。他舉觀音為例,“觀音”在中國是最普遍的神柢,然而她已被人性化了。在3―12世紀的印度和今天的日本,觀音仍然保持著超越與天國的特色,但在中國,她已然變成人身。從唐代開始,觀音手持花瓶,向眾生傾注萬般祝福,此祝福非涅架,而是諸如健康、財富、長壽,及子女等人間祝福。她并不高坐天堂,而是坐在竹簧邊,手抱嬰兒或手提魚籃。不難看出觀音在中國已非常接近人類,確已被人性化。禪宗作為中國化的佛教,更是具有人文主義色彩。它的主要教義為,信仰佛性內在于吾人內心。拯救的教義為“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且拯救乃在當下達成,“即身成佛”。陳以為“即身成佛”的理念與儒家視身體為受之父母而不敢有絲毫毀傷,及道家的追求長生不老、延年益壽的主張,有異曲同工之妙。
關鍵詞:文藝復興;宗教音樂;人文主義;宗教改革
文藝復興最早產生于14至15世紀意大利的佛羅倫薩。當時在佛羅倫薩、羅馬和其他幾個城市里,人民要求在意識形態領域里開展反對教會神學和封建文化的斗爭。他們呼喚古典文化的復興,注重對人的關心和尊重,用一種以人為中心的思想觀念對抗神學思想和經院哲學,以推動文學藝術和科學技術的發展,由此而形成了文藝復興運動。其實文藝復興并不是要真正恢復古代文化,而是新興的資產階級利用古代文化作為反對封建、反對教會的思想武器,從而建立以人文主義為中心的思想體系,由此可見,人文主義思潮是這個時代突出的思想主題。下面就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文藝復興時期的宗教和人文主義之間的關系:1 宗教與人文主義的關系
費爾巴哈在《基督教的本質》中說過:人認為上帝的,其實就是他自己的精神、靈魂、心,其實就是他的上帝;上帝是人之公開的內心,是人之坦白的自我。從這可以看出,基督教認為宗教的一切都是和人有著密切關系的。文藝復興時期,宗教音樂仍然是西方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音樂生活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它受到了人文主義思潮的影響,變得越來越世俗化,但是世俗的音樂并不能代替宗教音樂。
文藝復興時期雖然很注重人文主義,雖然從古希臘羅馬精神獲得了很多的啟發,但是他們并沒有否定基督教信仰,而是從感性的角度來理解和認識基督教,從中增添了更溫和親切的人情味。雖然人文主義抨擊了教會,但并沒有完全反對宗教,它只不過更加注重強調了人的尊嚴,大多數人文主義者也沒有拋棄他們心中的?;阶诮膛c人文主義在本質上有一定的相通性,人文主義者用優雅的古典方式,表達了蘊藏在心底的人性要求,在社會意識形態和公眾輿論方面做出積極的貢獻,通過他們的作品,不僅看不出教會舊習,還能反映出古典精神與新時代完美結合。
2 宗教音樂與人文主義精神
2.1 佛蘭德樂派音樂
文藝復興時期,音樂界出現了佛蘭德樂派、羅馬樂派、威尼斯樂派三大樂派,其中佛蘭德樂派是文藝復興時期復調音樂高度發展的一個樂派。佛蘭德樂派分布很廣,幾乎占據了歐洲各地重要的音樂職位,他們既服務于西班牙、德國、奧地利等地,也有法國、意大利宮廷;從時間跨度上,佛蘭德樂派的作曲家從15世紀中期到16世紀末,期間經歷了幾代人。隨著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思潮的興起,以奧克岡、若斯坎等作曲家為代表的佛蘭德樂派,不再僅僅專注于復雜的對位技法,他們拋棄了復雜的哥特式的對位音樂,在簡單、明確的旋律和鮮明的節奏模式中,找到了能夠充分表達以情感為基調的音樂風格,佛蘭德樂派的音樂具有清晰、簡樸和真誠等藝術感染力。復調音樂的技法也更精致、更講究:旋律平滑婉轉,靈活多變、更富有藝術性;音樂旋律不再受一些固定因素的影響,開始占據突出地位,旋律上方自由進行;節奏有了可計量的節奏,但在宗教聲樂作品中不強調律動感,只是在世俗音樂中拍點鮮明,律動感強,作品中各聲部可以通過不同的節奏型表現作品的完整;音樂織體追求和聲的豐富飽滿,復調音樂中越來越多的采用模仿手法,使得各聲部協調統一。除此以外,在經文歌、彌撒曲等宗教音樂體裁中,聲部逐漸從三個擴展到四個,三度、六度也作為協和音程被廣泛接受。
2.2 人文主義精神的影響
人文主義對音樂的影響比對其他藝術來的慢,因為音樂是諸藝術中最抽象的,本身無法精確表達自然世界與人類的思維。文藝復興時期的主要樂種和中古時代一樣是聲樂,從中世紀以來宗教音樂是以歌詞為載體的,只有通過為音樂填詞,作曲家才能明確表達樂思。由于受到人文主義思想的影響,這個時期的歌詞內容更加多樣化,歌詞的意義和內容也更加戲劇性,有抒情的、也有虔誠的,除了歌詞外,這個時期的宗教音樂表現力也大大加強了,作曲家們通過深刻動人、富有表情的音樂感染聽眾,讓我們體會到不同的情感力量,感受著音樂的內涵與魅力。
除了宗教音樂以外,這個時期的音樂另一突出的特點就是世俗化音樂。雖然宗教音樂依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是世俗音樂的素材已經開始融入到了宗教音樂的創作領域中。在音樂作品中,聲樂仍然占有最重要地位,復調宗教作品由小型的合唱組演唱,世俗音樂由獨唱或獨唱小組和小型樂器組表演,同時已有很多音樂是專為樂器創作的。盡管文字描繪、情緒表現和遍布模仿成為宗教與世俗音樂的共同重要特征,兩者間沒有風格上的重要差異,但是演出形態則有重要差別,宗教音樂是合唱音樂,世俗音樂則常獨唱,主要是因為世俗音樂更會反應情感與字句,獨唱比較容易表達,世俗音樂也比較會加花裝飾。世俗音樂作品中不僅體現了人文主義精神,還能體現出作曲家對愛情及美好生活的向往。雖然這個時期的音樂有所傾向,但宗教音樂與世俗音樂仍然緊密相連,宗教音樂依然是這個時期音樂形式中的領導者。盡管受到人文主義精神的影響,與以前時代相比較,文藝復興時期更注重情感的表達。
3 宗教改革思想與人文主義精神
在西方,宗教在個人主義的形成中有著重要的作用,16世紀開始的宗教改革運動,使各個國家都產生了具有自己民族特點的宗教音樂。在宗教音樂發展的同時,16世紀以后又出現了許多世俗音樂體裁,映射出人文主義精神的影響。宗教改革時期,一方面馬??!路德不但沒有宗教傳統,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體現了人文主義精神的內涵。另一方面,天主教會為了應對宗教改革運動也做出了一系列反宗教改革措施。
3.1 宗教改革與人文主義思想
1517年,德國維騰堡大學神學教授馬??!路德在施羅斯教堂張貼了反對教會的95條論綱檄文,在當時產生很大影響,并引發了德國宗教改革運動。這場宗教改革不僅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也影響到了音樂領域。馬??!路德的宗教音樂改革的基本目標是使宗教禮拜儀式為更多地信眾所接受,他大膽地采取了相對開明的方式,希望能夠使廣大的會中參與到教會儀式活動中來。馬?。÷返碌淖诮谈母锼枷牒诵挠^點是“因信稱義”,按照基督救贖的理論上就是理解為:憑著信仰可以在上帝面前成義人的意思;按照基督教可以解釋成:人生來就帶有“罪性”,這是一種原罪,是人對上帝的背離。而馬??!路德的“因信稱義”著重強調的就是一個“信”,雖然帶有強烈的個人主義思想,但也表達出了普通百姓的信仰心聲。路德在宗教改革學說中的個人主義因素,主要是從“平等”和“自由”兩個方面體現。所謂平等,他認為每個信教徒在上都應該是平等的。一方面,信教徒應該是自由的眾人之主,不受任何人管轄;另一方面,基督徒又是全然順從的眾人之仆,受每個人管轄。所謂自由,就是思想和信仰的自由。他一方面否定官方控制人心的邏輯推理式的理性,另一方面有提倡獨立判斷思考的個人理性。
馬丁?路德是個酷愛音樂的人,也是宗教改革的第一位圣詩作者,他采用比較通俗的言語作詩,使圣詩大眾化。他認為音樂是對上帝的贊美,它不僅具有打敗邪惡的堅強力量,還是醫治抑郁的良藥。他從未想把音樂擯棄于教堂之外,相反他更希望能夠盡力的提高音樂的水準。路德重視個人的信仰經歷,在音樂還注重創作民眾化的宗教歌曲。雖然路德成立了新教,雖然在教會禮儀中擯棄了羅馬教會的因素,讓每個會眾在贊美上帝的時候詠唱德語歌詞、旋律優美的教會歌曲,但是仍然保持了天主教的音樂儀式。路德為了使信教徒親自在贊美詩中贊頌上帝,他把新創作的新禮拜歌曲稱為“眾贊歌”,它的歌詞通常都是采用分節體的德文詩歌,配上容易演唱的單聲部旋律。路德的教會音樂理念不僅帶著強烈的個人感性色彩,同時也反映了他作為一名神學家、傳教士和教師的態度。自從宗教改革以后,對信奉信教的教徒來說,他們從旁觀者變成了參與者,他們不僅可以參與讀經和唱詩,還可以用自己的言語來和上帝交流,上帝成為世上所有人的天父,更有其普世性。宗教改革不僅改良了教會,在宗教音樂作品中還展現出了人類生活的精神世界,充分體現出人文主義精神的內涵。
3.2 反宗教改革與人文主義思想
1545~1563年間,面臨著歐洲不斷滋長的宗教改革情緒與嚴峻形勢,天主教會為應對宗教改革運動也做出了一些列的改革,被稱為反宗教改革,主要討論如何應對宗教改革運動的具體措施和辦法。在初期的會議改革時期,教會音樂家們的意見有很大的分歧,很多人認為教會音樂已經喪失了原有的純潔性,如:曲調過于世俗性、器樂過于喧鬧、音樂結構過于復雜……這些都嚴重影響了對宗教歌詞的理解。守舊派的音樂家們認為應該保存古代圣樂的遺產,堅守堡壘,把一切和音樂改革有關的因素都看做是危機,他們反對一切世俗的、非宗教的因素,反對在宗教儀式中除了管風琴以外的其他樂器。另一些音樂愛好者們則反對對多聲部音樂的否定,他們認為音樂再回歸到單聲部音樂是不現實的。代表天主教會的羅馬樂派和威尼斯樂派,從不同的觀點和立場出發,不僅豐富了文藝復興時期的宗教音樂內涵,從中也體現出了人文主義精神。
4 結語
文藝復興時期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有挫折、有過度、更有發展,它是一個受人文主義精神影響的新時期,在這個時期人的價值、個性、和尊嚴都得到了肯定,并且從顯示的世俗生活中逐漸體現出來。這一時期的宗教音樂從總體上講是人文主義與宗教定式的交融,音樂形式規范自由,情感表現上既有感性的“情”,又有理性的“悟”,宗教音樂不僅面對宗教與宮廷,也開始面對市民階層。這時期的作曲家們也更注重抒發自己的真實情感為主,用音樂打動人心,完美地體現出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思潮。
參考文獻:
[1]沈金華.淺談文藝復興時期音樂文化的特點[J].自貢市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1(1).
[2]王道靜.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運動對宗教音樂的影響[J].甘肅教育,2007(12).
[3]程志敏.論文藝復興的現時代意義[J].西南民族學院學報,2000(10).
[4]蔡玉良.西方音樂文化[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9.
[5]于潤洋.西方音樂通史[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3.
[6]張洪島.歐洲音樂史[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6.
[論文摘要]受西方科學主義與人文主義兩大哲學思潮的影響,在教育領域逐漸形成了科學主義與人文主義兩大教育思潮。由于二者的教育主張基本對立,因而長期處于矛盾與沖突之中。在當前我國大力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時代背景下,深入認識與研究兩大教育思潮各自的主張,促使二者相互補充、揚長避短、由沖突走向整合便成為我國教育改革的主旋律,這也是現代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
科學主義與人文主義是西方的兩大哲學思潮,受其影響,在教育領域里逐漸形成了科學主義與人文主義教育思潮??v觀人類教育發展史不難發現,科學主義教育與人文主義教育思想是貫穿于教育改革與發展中的兩大主線。但由于二者的教育主張基本是對立的,因而長期處于矛盾與沖突之中,尤其在特定的歷史時期,二者便會相互爭鳴、展開激烈的論戰。斗爭的結果往往是一方被推崇,另一方被壓抑。在教育發展的特定階段,占主導地位的教育思潮在一定程度上順應了社會與教育發展的客觀需要,促進了教育改革的深化,為教育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由于二者自身均存在局限與不足,片面提倡一方而限制另一方的做法必將給教育理論與實踐工作帶來許多負面影響。因此,在當前我國大力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時代背景下,深入認識與研究科學主義與人文主義教育各自的主張,促使二者相互補充、相互促進、揚長避短、相互貫通、由沖突走向整合便成為我國教育改革的主旋律,也是現代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
一、科學主義與人文主義教育思潮產生的歷史背景
科學主義教育思潮源于近代英國的經驗主義,與近代自然科學的發展有密切的聯系。歐洲文藝復興時期自然科學上取得的成就為科學主義教育思潮的產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當時,西方文化和西方教育中出現了用理性對抗神性、重視科技進步和強調科學教育的傾向。正是由于對科學教育的過分重視,科學教育才成為一種重要的教育思潮。從19世紀二三十年代到19世紀末,經過實證主義和馬赫主義兩個階段的發展,科學主義逐漸成為西方占主導地位的教育思潮,開始對教育產生廣泛而深刻的影響。特別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隨著社會生產力的提高、自然科學的發展與科學教育的普及,自然科學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活動中取得了顯著成效。因此,科學技術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越來越高,贏得了人們的普遍信任和尊重。當時人們認為科學無所不能、無往不勝,進而對其發展到迷信和崇拜的境地,把科學威力擴大到無以復加的程度,并將其推廣到人類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在科學成為萬物尺度的情況下,科學主義教育思潮隨之產生??茖W主義者認為科學是探索真理和有效控制自然界以及解答個人及其所處社會中問題的一種正確途徑。科學是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是生產力發展、社會進步的標志。惟有科學的不斷發展進步,人們才能有效地認識世界、改造世界。20世紀初期是科學主義教育的盛行時期,科學主義教育成為影響西方各國教育改革的主要指導思想。二戰以后,國家間激烈競爭以及人們物質消費需求的無限增長,客觀上刺激了科學教育的發展,使科學主義教育思潮不斷得到強化,以致走向極端。
自50年代以來,由于現代科技極端發展帶來的一系列社會問題以及人們對自身認識的不斷深化,使人們開始關注自身的價值和人格,人文主義教育思潮由此開始復興。迄今為止,對“人文主義”一詞,還沒有一個確切、統一公認的定義。但各種概念都有共同之處,那就是泛指一切從人自身出發來研究人的本質、人與自然的關系以及人與人之間關系的理論。它的基本主張是要尊重人、理解人、以人為中心、重視個性、弘揚個性、完善人格,強調教育要促進人身心各方面均衡協調地發展。人文主義思潮產生于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當時的人文主義者反對宗教神學,弘揚人的價值,呼吁人們把目光從神的世界轉向人的世界,關注人的現實生活,強調尊重人的個性、關注人的地位、尊嚴和幸福。人文主義教育的發展歷程,經歷了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等重人性發展、培養和諧人格的教育,15、16世紀文藝復興時期彼得拉克為代表的反對中世紀教會的權威和對人的漠視、主張以人為本的教育,18世紀盧梭順應兒童天性的自然教育,19世紀末20世紀初歐洲的新教育和美國的進步教育運動以及20世紀70年代的新人文主義教育等不同演變形式。
縱觀兩大思潮的發展歷史可以發現,從古希臘到19世紀末,受人文主義思潮影響的人文主義教育一直在西方社會教育中占主導地位;19世紀末20世紀初,自然科學得到了飛速發展并取得了巨大成就,在科學主義教育思潮支持下的科學教育取得了優先地位;20世紀50年代以后,科學主義、人文主義教育思潮在理念上日趨走向整合,在教育發展中同時兼顧人文教育和科學教育,自此,兩者處于對立統一的關系之中。
二、科學主義與人文主義兩大教育思潮的關系
1、兩大教育思潮的對峙。
科學主義與人文主義哲學觀點不同,其分歧在于它們在人和自然兩個方面各執一端。既然科學主義教育與人文主義教育思想分別受科學主義與人文主義哲學導引和支配,因而受其影響的教育主張必然大相徑庭。具體分析如下:
(1)教育目的觀??茖W主義者從社會、國家的需要出發,認為教育的首要任務是向學生傳授科學知識,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邏輯思維能力,發展學生認識客觀事物、征服與改造自然、認識與改造社會的能力,其教育目標是把學生培養成一個對社會生活直接有用的人,如技術熟練的工人、科學知識淵博的學者、業務高超的工程師等。其目的帶有功利和機械色彩。而人文主義教育者認為,人的理性超越于人的生物和社會本性,是人性的靈魂。人一旦失去理性,就與動物無異。因此,教育的目的應該從人的需要層次理論出發,以個人的需要為準繩,通過學習理性知識,引導學生最大限度地發揮個體的潛能,達到弘揚個性、提升理性、完善學生人格的目的,以培養具有完整人格和創造能力的人。
(2)課程觀??茖W主義者強調科學教育,重視自然科學知識與技能的學習。認為人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天文等知識就可以完全解決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全部問題,人們只要掌握并發展這些科學,就能不斷地使周圍的自然物質變成為人所用的東西。所以在課程設置上重理輕文的傾向比較明顯,自然學科的科學技術成果在課程中占據著核心地位。與此相反,人文主義者在課程內容的選擇上更重視學生的需要,要求課程建立在學生需要、生長的自然模式和個性特征的基礎上。他們注重學習傳統文化遺產,認為人性的共同要素和理性的永恒價值都存在于傳統文化遺產中。因而在學科設置上重文輕理,人文社會科學課程設置廣泛,涉及文學、藝術、哲學、法律學、倫理學等文化成果,旨在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人文社會科學環境。
(3)教師觀??茖W主義教育的教師觀認為,所謂好的教師就是自然科學經驗與技能功底深厚的教師,是豐厚知識的載體。教師的主要任務是向學生傳授科學知識,督導學生系統地掌握科學知識。教師的角色是知識的傳授者。因此,他們認為在教學中應以教師為“中心”,教師應成為課堂一切活動的“中心”,而學生的一切行為必須圍繞著教師這個“中心”轉。與此相反, “強調教師是促進者而不是權威”是人文主義教育者的共同主張。他們認為教師的任務不是傳授科學知識,也不是教學生怎樣學,而是為學生的學習創設一個良好的環境、提供良好的教學設備與手段,由學生自己確定如何學習。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學生身上,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而不是念念不忘教師所教的知識,以致忽略了自身的存在。
(4)學生觀??茖W主義教育認為,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人類積累的自然科學知識,學生只要系統掌握了科學知識并運用于實踐、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那就達到了教育目的。由此可見,科學主義者無視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忽視學生的興趣、愛好等心理因素,把學生看作是被動、被塑造和被改造的個體。人文主義教育者提出了以學生為中心的原則,反對教師的權威,認為人生來就具有道德和信仰的種子,學生的發展是一種自然過程,無需外來力量的干涉。教師的作用只是引導學生的潛能順利發展。教師作為引導者和助手,要無條件地接受、理解和尊重學生的個別差異,學生有自主安排自己活動的權利,教師無權干涉。
(5)學習觀??茖W主義教育者認為學生的學習活動都是由教師按照科學程序和教育教學內容的邏輯順序加以組織和調整,使受教育者按照嚴格的科學程序和固定的人才培養模式進行學習,其步驟與過程是一成不變的,是一種固定的、僵化的學習進程。而人文主義教育者認為學習應是整體性學習——在認知上、在情感和需要上的一種同一性質的學習,這是一種使個體的行為、態度及在未來選擇行動方針時都發生重大變化的學習。學習也應是主動的學習,在引起學生學習動機與需要的前提下,引導學生進行創造性地學習,滿足學生自身的求知欲望。
(6)評價觀??茖W主義者崇尚客觀、精確、量化,排斥主觀,把自然界完全還原為數的世界,把質也還原成量,反對主觀意志,使用數量分析的方法對教育現象及規律進行量化研究,僅以行為的結果作為評價教育成效的唯一目標。而人文主義教育者注重質性評價,關注人的內在精神世界,把人作為研究的切入點,反對量化評價。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不單純看學生課程成績的高低、品質行為的好壞,而是兼顧行為的動機、愿望與結果,以此對教育現象和過程進行詮釋與評價。
(7)教育功能觀??茖W主義教育者認為教育是以社會需要、國家需要為生存基礎的,因而在社會與個人、物質與精神關系的處理上存在重社會輕個人、重物質輕精神的傾向。這也是科學主義哲學推崇的理性主義、功利主義與實用主義思想在教育領域的反映。人文主義教育者重個人、輕社會,重精神、輕物質,認為個人的價值高于社會的價值。所以,教育的第一要義首先應是豐富人的精神世界、提高人的道德水平、為個人的充分和諧發展服務;其次才是促進社會的發展。
2、兩大教育思潮的整合。
科學主義與人文主義教育思潮雖然相互對立、相互駁難,但是也相互滲透、相互促進??茖W主義與人文主義教育各自的教育主張都有符合教育規律與發展趨勢、正確合理的一面,也有背離教育理論與實踐的不足的一面。且一方的不足正是另一方的優勢所在。尤其是隨著社會發展和教育的進步,它們各自的片面性也日益暴露出來,這使得對立雙方不斷從對方思想中吸取養料,形成相互整合的發展趨勢。通過以上分析我們了解到,科學教育重視教育的直接社會作用,但忽視了教育更為深刻的、促進人的全面和諧發展的責任。傳統的人文教育注重人性的陶冶與完善,但有脫離客觀物質世界和漠視人類對現實價值追求的傾向?,F代教育理論認為,在對待人文主義教育與科學主義教育的關系問題上,只重視一種教育而忽視另一種教育是片面的、不完善的教育,對人才的培養和教育事業的發展都是不利的。因為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本來就是教育發展中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兩個側面,只是由于人類知識體系發展的不平衡性,才導致這兩種教育的不平衡發展與彼此割裂。既然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都是現代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那我們就必須樹立并堅持一個完整的、既包括人文教育目標又包括科學教育目標的教育目的觀。只有完整的教育,才能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社會的關系,使人朝著符合人性的方向健康、全面地發展。社會主義國家的教育目標就是要培養具有實踐能力與創新精神的、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與接班人。毫無疑問,作為一個全面發展的人,既應具備科學技術知識,也應具備人文社會科學知識,這是我國乃至全人類的整體目標。正如美國圣母大學校長郝斯柏所指出:完整的教育同時包括“學會做事”與“學會做人”兩大部分。在他看來,“學會做事”必須接受科學教育,養成科學精神;“學會做人”必須接受人文教育,養精神。因此,從教育發展規律和社會發展要求來看,教育必須改變非此即彼的狀況,努力實現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的有機整合。所以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的整合既是培養全面發展人才、實現教育目的的客觀要求,也是科學技術發展、社會生產力進步的內在需要,二者的整合是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
[論文摘要]拉斐爾從前代藝術大師們的畫風和技法中擷取養分,并認真領悟,博采眾長,最后形成了其獨具古典精神的秀美、圓潤、柔和的風格。他主張客觀地觀察現實生活,真實地再現環境中的典型人物。他畫的圣母以世俗化的手法,突破了中世紀那種頭罩光圈、表情呆板的模式,而是將傳統的宗教題材描繪成現實生活中的理想美,塑造成生活中神態優美、心地善良的普通母親的形象,以稱頌一般人類母性的光輝,體現了他的人文主義思想。
一、時代背景
14-16世紀,文藝復興首先發生于拉斐爾的故鄉意大利,人文主義思想是文藝復興的主導思想。人文主義體現在美術創作上,是重視現實生活的描繪,重視對人倫關系和人的情感的表現,呼喚人性的覺醒,對人的本質力量進行充分的肯定,美術題材空前擴大。肖像畫迅速發展,人體美在美術中的地位得到恢復和發展,風景畫日趨成熟。由于對科學的重視及藝術與科學的結合,美術家們開始悉心鉆研解剖學、透視學,將其運用于美術創作之中,從而使形體寫實主義繪畫日趨成熟。同時,一些美術巨子,憑借他們廣博的學識,全面的修養與科學的威力登上了世界藝術的峰巔。
拉斐爾就生活在文藝復興的這一盛期,文藝復興時期是一個產生巨人的時代,但因從中世紀脫胎而來,也不可避免地帶有中世紀宗教的局限性。拉斐爾從文藝復興各個大師中汲取經驗和營養,憑借自己的藝術才華和努力終于開創了自己獨特的藝術繪畫風格——古典精神的“秀美”風格。他的風格不僅代表了當時人們最崇尚的審美趣味,并且延續了四百年之久,成為后世古典主義者認為不可企及的典范。
二、拉斐爾圣母像的藝術特色
拉斐爾與達·芬奇、米開朗基羅的不同之處就在于,他以優美的、詩一般的繪畫語言體現了人文主義的理想。拉菲爾既崇拜達·芬奇,也尊重米開朗基羅。他潛心研究各畫派大師的藝術特點,并認真領悟,博采眾長,尤其是達·芬奇的構圖技法和米開朗基羅的人體表現及雄強風格。他主張客觀觀察現實生活,按照生活的本來面目準確地描寫現實,真實地再現環境中的典型人物。最后形成其獨具古典精神的秀美、圓潤、柔和的風格。
拉菲爾的一系列圣母畫像,和中世紀畫家所畫的同類題材不同,都以母性的溫情和青春健美而體現了人文主義思想。從他的一系列圣母像作品,我們可以看出他善于把“神”畫成具有“人”的形象,他畫的圣母就是生活中神態優美、心地善良的普通母親的形象。大都具有意大利民間女性的魅力,有著人間最能感受得到的情感。他的圣母寓崇高于平凡,是平民式的母親,純樸善良和藹可親,充滿母愛與人情味,而圣母的背景經常是優美的田園風光,孩子在膝下玩耍,完全沒有禁欲主義色彩,歌頌普通女性之美,透過圣母表現他人文主義的色彩。
三、人文主義色彩的具體體現
1 人物形像的刻畫。
在拉斐爾留下的無數杰作之中,最為著名的是《西斯庭圣母》。這幅被繪制于梵蒂岡著名的西斯廷大教堂內的圣母像,幾乎可以被認為是圣母畫中的絕品,它體現了拉斐爾獨特的畫風和人文主義思想。畫中的圣母一掃中世紀以來的圣母像中那種冰冷、僵硬,不可親近的模樣,將圣母描繪成一個美麗、溫柔、充滿母性的意大利平民婦女,她的臉上洋溢著坦然的驕傲;為自己手中懷抱著的基督,她的臉上又洋溢著深厚的帶有犧牲精神的母愛,因為她將要把心愛的兒子奉獻給人世。這種偉大的母愛,顯現于這個身著簡樸衣裙、赤足的年青的婦女身上,拉菲爾以精湛的技藝塑造了一個平凡而又偉大的母親形像,她為了人類美好的未來,獻出了自己唯一的兒子。
拉斐爾極善運用曲線塑造形像,《椅中圣母》從畫幅圓形外框到人物的組合、體態、衣著、褶紋都以長短不等的各種曲線構成,整個畫面形像給觀賞者以豐滿、柔潤與高度和諧的完美之感。在這一作品中,一位善良、和藹的母親取代了神圣、莊嚴的圣母,她像普通的母親一樣,把自己的孩子耶穌抱在膝蓋臉頰上,靜靜地擁親著孩子,從中可以體會到母親的一片溫情。在作品中,畫家特別著意于圣母的目光,人們常說眼睛是心靈的窗口,通過一雙眼睛可以窺視到畫中人的靈魂。
2 構圖形式的運用。
拉斐爾一反傳統手法采取了一系列新的表現手法,讓人們從運動的觀點和運動的感覺來觀賞圣母下凡。在《西斯庭圣母》這幅畫面中,畫家創造了一個具有崇高犧牲精神的母親形像。拉菲爾采用了較為穩定的金字塔形構圖,從構圖來看顯著的特點是穩定的安詳感和旋律般的運動感。構圖比較嚴謹,空間透視處理得恰到好處,均衡的三角形,由于上下左右不平衡的對比,使畫面平添了生氣。在畫面的最下端,齊畫框的邊緣,畫家又畫了兩個天真爛漫的小天使,由于這兩個形像,整個三角形構圖受到一定的破壞。使畫面空間出現不穩定感,從而形成了一個環狀的形象組合。為使畫面的云際具有深遠感,畫家避免了焦點透視法則,采用多視點和并列法,人物的形體互不遮掩,整幅畫面是虛實相生而又流暢平穩,分散的人物又在一個圓形的色彩聯合內。觀者既能領悟到直觀的形像,又使自己產生一種和諧的幻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