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25 05:51:5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基礎醫學教育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1.1現狀
當前,我國醫患矛盾加劇已經成為社會焦點問題。據衛生部統計,僅在2010年全國醫鬧事件共發生17243起,比2006年前多了近7000起。2010年以后趨勢并未緩解,各種醫患糾紛、傷醫甚至殺醫等醫療事件層出不窮。僅2012年,全國公開媒體報道的惡性襲醫事件高達22起。2013年12月21日,國家衛生計生委等11個部門啟動為期1年的專項行動,嚴厲打擊醫鬧行為。但僅僅依靠政府的嚴打不是解決扭曲的醫患關系問題的根本途徑。事實也是如此,據公開報道顯示,2014年6月至8月三個月僅湖南省內就發生3起醫患糾紛事件。醫患關系嚴重扭曲一方面表現為患者對醫生的信任缺失,甚至喪失理智;另一方面直接導致醫療衛生行業內部從業人員的恐慌感,同時也直接影響到醫學生對醫生的職業認同感,他們還沒有真正感受到成為醫生的使命感和責任感之前,就已經感受到“白大褂”的危險,這必將影響我國醫療事業的健康發展。
1.2醫患關系扭曲成因
在醫療市場化的大趨勢下,醫患關系本應該是共贏的關系,一方面醫生為患者解除或者緩解病痛,從而獲得一定的勞動報酬,另一方面患者向醫生求助,并支付相關費用。目前導致醫患關系嚴重扭曲的成因復雜,涉及患者、醫生、醫院與政府甚至媒體各個方面的矛盾和問題。但是調查提示導致醫患糾紛的前3位原因仍然是醫務人員專業技術水平差、服務態度差、醫患溝通障礙。醫護工作是個“生命所系,性命相托”的特殊職業,職業的屬性要求從業人員首先必須具備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和技能,在當前大眾對健康水平要求提高的形勢下,對醫務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的要求也相應提高,這也提示醫學教育應在調節醫患關系方面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除了少數醫務工作者醫德醫風確實存在問題以外,醫療問題的專業性導致患者缺乏了解,對醫護人員期望過高,另外醫生相對短缺,任務繁重,時間和精力都制約了醫患之間的有效溝通。要想走出醫患困境,必須加強醫患之間的有效溝通。
2基礎醫學教育面臨的挑戰
目前我國的醫學教育無論是專科、本科和研究生層次大致分為兩個階段:基礎醫學教育階段和臨床醫學教育階段,主要采取“基礎課-臨床課-醫院實習”的教育模式?;A醫學教育階段是每個醫學生成長為合格醫生或醫務工作者的必經之路。因此作為醫生的搖籃,基礎醫學教育在構建和諧的醫患關系方面負有不可推卸的歷史使命,同時基礎醫學教育改革也必將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然而在基礎醫學教育階段,學生醫學知識有限,學生和老師與患者之間沒有直接接觸,在醫患關系調節方面的作用很容易被忽視。但是處在這個階段的學生既對獲取醫學知識正處于極度渴望的階段,又苦于缺乏接觸實際問題的機會,同時他們與進入臨床實習后的醫學生不同,不會涉及有關患者隱私等方面的利益沖突,在與患者溝通方面有一定的優勢,更容易被患者所接受。因此,他們可以在醫患之間構建醫學知識和互信的橋梁,從而在基礎教育階段尋求緩解醫患關系緊張的可能途徑將成為一種合理的選擇。
2.1構架知識的橋梁
對醫學專業知識的正確認知是醫患有效溝通的基礎。患者醫學知識匱乏,不清楚醫生的診斷,不了解醫生的用意,就很容易產生誤解?;颊唢柺懿⊥凑勰?,帶著畢生積蓄,甚至是四處籌措的醫藥費,來到醫院尋求幫助,對醫療期望值往往過高,由于不了解醫療風險,將責任歸咎于醫生。比如湖南湘潭市產婦羊水栓塞導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的醫療意外,如果患者家屬對分娩并發癥羊水栓塞的危險性有所了解,也就不至于爆發沖突。另一方面,目前醫生接診量巨大,任務重,很難有充分的時間為患者講解相關的醫學知識。而基礎醫學教育階段的老師和醫學生肩負著傳播知識、服務社會的責任,將正確的醫學知識和可能的醫療風險通過合適的途徑和渠道,持之以恒地進行系統科普,在患者和醫生之間構架知識的橋梁,為醫生和患者有效交流提供基礎。同時醫學生在充當醫學知識橋梁作用的過程中,也必然經歷一個“學中用,用中學”的過程,有助于解決醫學生理論與實踐嚴重脫節的問題,加強自己的知識儲備,不斷面對實際問題以擴展自己的知識結構,活學活用,加快醫學生的成長。
2.2構建醫患信任的橋梁
患者及其家屬與醫生之間的相互信任缺失,是造成醫患關系扭曲的一個重要原因。目前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期,醫療投入相對不足,醫療資源分布不均,導致一些“醫療亂象”的發生,例如“收紅包”、“大處方”等現象,患者不信任醫生,有的患者只信任資歷深厚或者自己熟識的醫生,時刻提防甚至排斥其他醫務人員。而有的醫生為了規避醫療糾紛中的責任,也會相應的采取一些自我保護措施,比如放棄高風險手術、過度依賴醫療儀器、開具不必要的檢查、出現過度醫療等問題。長此以往,必將導致醫患關系的惡性循環?;A醫學教育階段的醫學生走進社區,志愿服務,不僅可以起到傳播知識的作用,而且和患者長期接觸,建立聯系,關心其心理感受,一方面醫學生在實踐中學習醫患溝通技巧,同時防止把病人當作疾病的載體,只見“病”、不見“人”,為以后醫學生步入醫生崗位后建立互信、互通、互容的醫患關系奠定感情基礎。
3具體對策和方法
3.1建立健全醫患關系認知教育課程體系,加強基礎醫學教育階段的人文教育
醫學生的醫患關系認知水平和溝通技能的培養,是醫學生成長為合格的醫務工作者不可或缺的條件之一,它決定未來醫生的職業態度、行為舉止,必將為化解醫患矛盾、構建和諧醫患關系奠定良好的基礎。而當前我國醫學教育過程中,對引導醫學生樹立科學的醫患溝通理念的相關課程體系不夠健全。存在只注重臨床帶教,把醫患關系的建立與養成寄于臨床實踐階段,忽視基礎醫學教育階段的人文素質培養等現象,是很不可取的。在當前醫患關系的新形式下,醫學院校必須在注重學生專業基礎知識及技能培養的基礎上,增加社會學、倫理學、人文科學等非生物學知識的課程比例,在原有的醫學倫理學、醫學心理學、醫學和政策課程基礎上,增設溝通技能、醫療事故與醫療糾紛等課程。要切實避免人文學科教學過程中流于形式,理論脫離實際,生硬地進行概念、理論、原理的灌輸,同時要打破與其他學科的“壁壘”,將醫學基礎課程和臨床課程納入醫患關系認知教育課程體系中,特別是在生理學、病理生理學、藥理學等醫學基礎課程中及早地滲透人文課程的教育內容,進而使學生潛移默化接受醫學學科的人文性,增強醫患溝通及醫療糾紛防范與處置能力。
3.2改革現有的基礎醫學課程的教學模式,創新教學手段
基礎醫學教育過程中傳統的單一以課堂講述的LBL(lecture-basedlearning)教學方法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當前醫患關系對醫學生培養提出的更高要求。醫學生不僅需要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與職業素養,掌握廣博的知識與專業技能,又要有良好的溝通能力和終身學習能力,因此改革現有的教學模式,綜合運用LBL、PBL(problem-basedlearning)、CBL(case-basedlearning)以及RBL(resources-basedlearning)等教學方法,積極引入MOOC(massiveopenonlinecourses)教學模式,注意多學科融合,創新教學手段。例如應用標準化病人(standardizedpatient,SP)、SimMan綜合模擬人及在此基礎上建立的模擬病房和模擬醫院等,加強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將基礎和臨床有機結合,用一切手段實現知識的無縫對接,為學生營造自主、獨立、創造性學習的教學環境,為醫學生順利完成向醫生的角色轉換做好充分的知識技能儲備和心理方面的準備。
3.3建立基礎教育階段醫學生社區志愿服務學分制度,開創培養健康醫患關系的新機制和途徑
1數碼互動系統在醫學教育中的應用
1.1數碼互動系統在實驗教學中的應用
在教學過程中,利用數碼顯微鏡、圖像系統和語音問答系統的功能,共享各電腦終端的圖像資源,加強師生互動與交流,進行實驗全程的實時監控。
1.2數碼互動系統在實驗考核中的應用
①利用數碼互動系統的圖像處理功能對組織切片或病理切片進行拍照、儲存,在期中或期末時使用這些照片進行讀片考核;②在數碼互動系統中安裝考試軟件,應用此考試軟件進行隨堂考試,也可進行形成性考試,由考試軟件系統隨機出題,成績直接生成并儲存于計算機。
1.3數碼互動系統在基礎醫學課程整合中的應用
1.3.1建立基礎醫學課程數據庫利用數碼互動系統的計算機設備,在主機安裝人體解剖學、組織學、病理學、微生物和寄生蟲的圖片數據庫,同時儲存各基礎醫學課程的電子教材和教學課件,每個學生用電腦終端均可隨時調閱這些資料。
1.3.2教學對象隨機選取2010級臨床醫學專業本科4個班級,其中兩個班級為實驗組,共60人,另外兩個班級為對照組,共62人。4個班級均使用數碼互動系統進行實驗教學,其中實驗組在使用數碼互動的基礎上實施課程整合式實驗教學,而對照組使用常規的教學模式。
1.3.3形態學實驗課的整合教學實施方案①開課前,教師指導學生熟悉數碼互動系統的各種功能,遇到問題時如何從數據庫中查詢相關學科知識,如何通過綜合分析多學科的知識解決問題;②學習病理切片時,教師提出與疾病相關問題,引導學生利用數據庫資源查閱資料、分析問題,要求注重“以疾病所涉及的器官為中心”綜合利用相關學科的知識,促進學生形成以“疾病器官為核心”的整體性醫學知識框架;③淡化對畫圖的要求,不將畫圖做為實驗課成績評定的主要依據,而是以學生積極討論問題和回答問題做為實驗課程的形成性評價依據。
1.3.4臨床病理討論會的整合教學實施方案①臨床病理討論會(clinicalpathologicalconference,CPC)開課時,利用數碼互動系統展示案例和圖片資料,并提出系列問題;②學生分組學習討論,要求學生密切合作,利用數據庫資源搜索知識點,通過整合多學科的知識進行綜合分析以解決問題;③每組派出代表陳述各自的分析過程和答案;④教師對學生進行再次指導,引導學生認識到分析問題過程中出現的錯誤,并進行再次的綜合分析。
1.3.5統計分析使用SPSS13.0軟件進行考試成績的比較分析和教學效果的評價分析。考試成績比較分析采用組間兩獨立樣本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教學效果評價分析:根據學生參加形態學實驗課和CPC課程的認知情況,共設計5個問題進行問卷調查,實驗組問卷回收率為100%,對照組回收率為95%,使用PearsonChiSquare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應用效果分析
目前,國內很多醫學院校正在使用數碼互動系統,但其使用范圍主要局限在形態學實驗教學和考核方面,而在基礎醫學課程整合實驗教學方面的應用卻很少被提及,下面主要對牡丹江醫學院近年利用數碼互動系統實施的整合實驗教學進行效果分析。本科生完成病理學結業考試后,將實驗組和對照組的考試成績進行比較(如表1所示):實驗組的平均成績為86.5分,對照組的平均成績為78.2分,統計分析表明實驗組的成績高于對照組(P<0.05)。兩年后對正在進行臨床醫學課程學習的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并將兩者的結果進行比較(如表2所示):實驗組的評價分析表明,96.7%的學生當遇到問題時能夠熟練地運用教材和圖書館資源查閱資料;88.3%的學生綜合運用多學科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78.3%的學生認為參加整合實驗課后整體醫學知識思維顯著增強(P<0.05);另外,93.3%的學生認為增強了理論結合實踐的能力;70%的學生認為邏輯思維能力有所增強,但與對照組比較均沒有顯著差異(P>0.05)。
3討論
3.1增強學生綜合素質
首先,通過實驗課程整合方案的實施,成功地培養了普通本科生課程整合的理念和意識,促使學生形成“以器官和疾病為核心”的整體醫學知識思維,而整體醫學知識思維的形成有益于學生臨床階段學習和未來的職業發展。然而,在當前的教育模式下,雖然學生具備一定程度的整體思維,但是完整的整體知識框架形成仍會受到后期學習階段的教材和教學模式影響。其次,學生獨立查閱資料能力和運用多學科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顯著提高,這得益于數碼互動的數據庫資源和教師的引導,而這些能力的獲得對于學生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很有幫助。此外,問卷調查分析表明,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理論結合實踐能力也有明顯提高,但與對照組沒有顯著差異(P>0.05),這可能是CPC教學屬于案例教學的緣故,常規的CPC教學就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理論結合實踐能力。
3.2提高教師教學水平
整合實驗教學改革的實施涉及多個基礎醫學課程,要求授課教師有淵博的知識,因此,對授課教師提出嚴格的要求[7]:只有講師以上職稱或碩士以上學歷的教師才能承擔授課任務;教師要不斷地加強該專業和相關專業知識的業務學習,課前要細致地備課,認真地設計高質量的問題;要求教師能夠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善于引導學生,嚴格執行“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主導”的核心教學理念;注重促使學生轉變“以學科為中心”的思維模式,引導學生意識到僅用單一學科知識解決問題是不夠的,多學科知識的整合才是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通過實驗教學課程整合的實施,教師的自身素質顯著提高,教學方法更為多樣化,教學技巧也得到迅速提升,促進了師資隊伍建設和課程建設。
3.3數碼互動系統有利于整合實驗課實施
數碼互動系統數據庫所提供的教學資源使得整合課程改革計劃可順利實施。一方面,數據庫的使用有效地解決了學生查找資料不便的問題,相比傳統實驗課沒有足夠的書籍和材料,數碼互動課堂上學生可以方便地查找資料;另一方面,數據庫資料所提供的知識點可以被學生利用為討論課堂上論斷的論點,增強小組討論的氛圍。此外,數碼互動系統的圖片、動畫和文字處理等優勢也有利于整合教學課程的實施。
3.4不足和改進之處
①數碼互動系統數據庫的更新和維護較為困難:數據庫的維護需要安裝公司和基礎醫學院各教研室的共同支持,如數碼互動系統的病理學、組織學和病原生物學等圖片庫的更新需要新的資金投入,而新版本教材投入使用后需要各教研室提供新的課件和電子教材;②培養方案需要調整:整合教學實施過程中,學生需要在課堂上查閱資料和討論問題,導致所需課堂時間大量增加,而目前的教學時數明顯不足,只能通過壓縮看切片和畫圖的時間來補充,這需要在重新修訂培養方案時進行調整。
4小結
(一)課程設置。
在課程設置方面,基礎教學課程圍繞過窄過細的專業進 行課程設置,缺乏專業之間的有機聯系和整合,課程內容重 復,學科之間脫節,知識銜接不夠,不能發揮各學科之間的協 同效應,不利于學生開闊視野、拓展知識、提高綜合素質。
(二)教學內容。
在教學內容方面重點不夠突出。教師為了使講課內容 系統完整,常常費時講授相關學科內容,結果本學科主題被 淡化,重點內容沒時間講深講透,難點內容也突破不了。結 果造成創新教學理念缺少,前沿理論知識和臨床醫學新進展 傳授不夠。
(三)理論脫離實際,基礎脫離臨床。
在基礎醫學教育階段,學生普遍認為枯燥難學,有些教 學內容實際工作中用途不大。而臨床課教師則反映學生對 應該掌握的許多基礎醫學知識掌握得不好,使臨床教學受到 一定影響。這是由于基礎醫學教師成為專職教師后不再從 事臨床醫療服務,臨床知識會不可避免地出現缺乏和老化現 象,從而使基礎醫學教學不能很好地聯系臨床。加之有些教 師是非醫學專業畢業的,對臨床知識比較陌生甚至缺乏,而 學校沒有形成有效制度來針對非醫學專業教師的醫學課程 培訓丨丨丨。
(四)教師教法單一學生學法被動。
目前醫學基礎課堂教學模式基本上是講授式,學生學習 方式基本上是接受式。聚精會神聽課成為學生最主要的學 習方法,把教師講的記下來,考試時準確無誤地答在卷子上, 就算完成學習任務。這讓學生完全處于被動學習狀態。雖 然也有一些啟發式的問題,但在分科教學前體下,教師多半 是圍繞本學科設計問題,而且多屬于記憶性的。因此無法為 學生提供深層次思考的空間,更談不上將所學基礎醫學知識 應用于分析疾病的發生、發展及轉歸過程。
(五)基礎醫學教師的臨床知識儲備受限影響了教學改革。
近年備受關注的PBL教學,是經過廣泛論證和認可的一 種成功教學方法。教師圍繞臨床病例展開的教學是以一個 實際的臨床問題為起點,由此引出一系列相關的基礎知識問 題,有效調動了學生學習基礎醫學的興趣和熱情,收到良好 的教學效果。PBL教學要求基礎課教師有豐富的臨床知識。 然而,由于基礎醫學教師對臨床知識及其進展不夠熟悉,影 響了 PBL教學在基礎階段的推廣。
二、我國基礎醫學教育改革情況
(一)課程體系和教學模式改革。
北大醫學部在課程體系改革方面率先開展模塊化教學。 組建的六個模塊分別為:(1)人文素質與職業態度模塊;(2) 自然科學模塊;(3)基礎醫學模塊;(4)臨床醫學模塊;(5)生 態環境與群體保徤模塊;(6)科研與思維訓練模塊。在基礎 醫學模塊教學中,進行了基礎醫學課程的整合,在進行課程 整合的同時,將節約出來的時間為學生新開了如分子生物學 基礎、分子免疫學、分子病毒學、高級神經生理、細胞生物學 研究方法等新課程,使學生得到比較前沿的學科新知識。
(二)教學內容和手段的改革。
在基礎醫學實驗教學中,各校積極進行教學內容和手段 改革。體現在減少單純驗證性實驗,增加綜合性和自主設計 性實驗。如形態學實驗課程通過實習課和理論課結合,讓學 生進入實驗室,運用組織切片、組織化學及免疫組織化學等 實驗技術進行綜合性實驗。細胞生物與遺傳學綜合實驗則 以細胞培養為基礎技末進行染色體制備,原位雜交,細胞的 增殖、分化、存活和凋亡的綜合性實驗等,使實驗教學的內容 適應現代醫學科學的發展12丨.
(三)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近年來許多院校都對本科生在基礎醫學教育階段進行 科研思維和科研技能訓練,使部分本科生發表綜述或論文。 如北大醫學部在2001年投入100萬,立項課題48項,參與學年又投入50萬,立項課題40項。年均吸收100名學生進入 課題組,參加科研技能訓練。上海交通大學基礎醫學院通過 開展以‘探究為基礎” (Research Based Leamirg RBL)的教學 手段,以探究未知問題為基礎,以設計性綜合性實驗為載體, 吸引學生主動參與。中山大學基礎醫學院為學生開設的基 礎醫學拓展性課程是在經典基礎醫學課程基礎上,結合現代 醫學發展及學科進展的跨學科課程,它使各學科知識相互滲 透,各種思維優勢互補,為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服務1 3。
三、對基礎醫學教育改革的實踐與思考針對目前我國基礎醫學教學和改革的現狀,立足于我國 國情和軍隊院校基礎醫學教育的實際情況,我們在前期構建 高等醫學院校綜合化課程體系基礎上,提出系列基礎醫學綜 合改革思考并進行了初步實踐。
(一)更新教育觀念,強化創新思想和質量意識。
基礎醫學教育改革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首先應該是 教育觀念的轉變。因此我校組織基礎課教師開展了創新教 育思想大討論,要求基礎課教師面對飛速發展的現代醫學理 論,加強教學研究,更新課程內容,教給學生更多的思路和方 法,改善學生的知識結構。
(二)優化課程體系,強調學科融合。
在哈佛大學“新途徑”醫學課程影響下,我校在1999年 提出構建基礎醫學綜合化課程體系。將基礎醫學課程組合 為五個模塊并新增兩門醫學前沿課程組織實施教學。在綜 合課程實施中,通過讓學生融合基礎與臨床學科知識,以臨 床問題為基礎的方式有效地學習基礎醫學知識。為了拓展 學生視野,下一步擬開設基礎醫學前沿課程,組織不同專業 的教師,從不同角度引入學科中更多的前沿知識進行教學。
(三)構建基礎醫學綜合實驗課程。
基礎醫學原有的實驗教學體系是附屬于各自學科,以驗 證知識為主,疏于對學生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為了培 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我們開設了 6門綜合實驗課程。 分別是:1)實驗動物學;(2)醫學機能實驗學,是融生理、病 生和藥理的綜合實驗;(3)現代分子生物實驗學,是融細胞生 物、分子遺傳、生物化學、免疫學的綜合實驗;(4)病原體檢 測,是融寄生蟲、微生物的綜合實驗;(5)形態技能學,含正常 與疾病的組織學系列技能;(6)創新實驗課程,含生命科學與 醫學實驗導論等。這些實驗課程涵蓋科研思維訓練、基本技 能訓練、立項論證和實驗實施四個部分,改變了傳統實驗教 學只局限于結果的驗證,為學生提供了課外科技活動和創新 實踐的平臺。
(四)拓展課外學習空間。
針對傳統教學中重知識傳授、輕能力培養,我們通過組 織學生開展課外科技活動,提供創新實踐平臺等措施,達到 培養學生科技創新能力的目的。具體做法是設立本科生創 新基金,通過學生團隊申請立項、實驗實施、結題答辯和撰寫 論文等科研全過程,使學生盡早接觸學科前沿。迄今,每年 平均有20余個項目獲準立項資助。
(五)早期接觸臨床,構建為兵服務的思想。
現行的基礎醫學教育體系與臨床嚴重脫節,學生到大學 三年級還沒有接觸醫院,沒有接觸病人,更不會看病識病。 為改變這種情況,我們采取以下改革措施:一是在和臨床聯 系緊密的基礎學科中,邀請臨床大夫講授某些章節。二是組 織基礎醫學學習階段的學生開展暑期下連當兵活動,使學員 早期接觸部隊的醫療需求,融入士兵的生活氛圍,建立與戰 士溝通的技巧,早期進入姓軍為兵的角色。再回到基礎醫學 課堂后,他們的學習目標會更加明確,學習動力會更加提升。
【關鍵詞】:醫教協同;基礎醫學教學改革;整合課程;課程拓展;創新教學方法與手段
2014年,教育部頒布了《教育部等六部門關于醫教協同深化臨床醫學人才培養的意見》,強調深化臨床醫學專業培養的改革,推進醫學基礎課程和臨床課程的整合,強化臨床實踐教學環節,提升醫學生臨床思維和臨床實踐能力。國家實行的這些醫學教育改革,其目的就是要強化醫學生臨床技能的培養,提高我國醫學教育的質量,為社會培養合格的臨床醫務人員。
基礎醫學是研究人體生命和疾病現象本質及規律的自然科學,是醫學教育的基礎課程。在醫學類專業教育中,基礎醫學教學是開展醫學教學的重要前提。因此,加強基礎醫學的教學改革,適應新形勢下醫學教育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文章分析了我國基礎醫學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探討了其教學改革的思路,希望為醫學教育的基礎醫學教學提供參考。
1當前基礎醫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課程設置不夠合理
目前,基礎醫學課程教學大多還是承襲傳統的醫學教學模式和課程體系,即以學科為中心,按基礎醫學學科分類科目進行教學,課程設置包括人體解剖學、生理學、生物化學、病理學、病理生理學,等。這種模式強調學科各自的獨立性、系統性,大都存在教學內容局限和過于繁瑣,各個知識點分散于不同學科中的缺點。但生命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同一器官或系統的形態與功能、生理與病理等知識是相互聯系的。這種界限分明的以學科為基礎的教育模式,難以把問題闡述透徹,必然會影響知識結構的完整性,存在各學科脫節、基礎課程重復率過高等問題,沒有充分發揮不同學科之間互相協調的關系,沒有實現開拓學生視野的目的[1-2]。國外醫學教育多以長學制為主,通過大量的實踐環節使醫學生的科學素養和臨床技能大幅提高[3]。但在我國現有醫學教育模式下,要在醫學教育特別是基礎醫學教育中完全照搬國外的模式是不可能的。因此,這種忽略醫學知識整體聯系的傳統模式在教與學兩方面都存在明顯弊端。
1.2教學內容缺乏系統性和完整性
由于上述這種以學科為基礎的課程體系,致使基礎醫學課程教師為了追求課程體系的完整性,只是孤立地強調本學科知識的重要性,在教學過程中側重于本學科知識的講授,對于相關知識的介紹缺乏系統性和完整性。
1.3理論教學脫離臨床實際
在理論課講授方面,由于教師只是一味地強調理論知識的傳授,忽略了理論知識與臨床的密切結合和理論對實踐的指導作用。面對這些枯燥難懂的理論,學生學習的興趣受到嚴重的影響。而且基礎課與臨床課截然分開,不利于醫學生早期接觸臨床、早期接觸科研、早期接觸社會。此外,還有一部分教師是非醫學類專業畢業的,臨床知識相對匱乏,難以在課堂上恰當地引入臨床案例,造成基礎與臨床的脫節[4]。
1.4實驗教學課程設置缺乏系統性
目前,我國醫學院?;A醫學的實驗課程設置仍然沿用過去傳統的劃分方法,即基礎醫學生物學實驗、形態實驗和功能實驗三個部分課程。這種模式存在較大的缺陷:首先大部分實驗課程仍然只是按每個學科的要求設置,強調每個學科的完整性,缺乏綜合性、開放性,不利于學生系統地掌握醫學知識和實驗技能,不利于對學生科學素質的培養;在實驗教學方法上學生能自己動手進行實驗設計的少,學生仍然是被動的學習者,其創新思維能力得不到較好的培養;學習內容與現代臨床醫學的快速發展脫節,造成學生對基礎醫學知識的實際應用能力不強[5]。
2對基礎醫學教學改革的思考
由于當前醫學教育的發展,基礎醫學教學應當要為臨床能力的培養服務。所以,有必要對基礎醫學課程設置和教學方法進行改革。我們認為,為適應新形勢下醫學教育的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改革:
2.1變革教學模式,整合教學內容,構建基礎醫學的教學模塊
由于傳統的按學科分類的基礎醫學課程教學存在內容重復、相互脫節等現象,因此,有必要打破傳統的學科界限,改變原有的教學模式,結合臨床實際,對課程進行整合。2010年,復旦大學醫學院根據我國醫學教育現狀,提出了“醫學課程整合改革初步方案”并逐步實施。該方案以器官/系統為主線,開展整合式和模塊化的系統醫學教育,包括9個系統整合核心模塊、通識教育模塊、健康與社會模塊、臨床技能與溝通模塊、科研素質培養模塊和選修課模塊。9個系統整合核心模塊以人體系統為主線安排教學內容,完全打破了傳統的以學科為界限的教學模式。國內一些醫學院校按照這個模式,也對基礎醫學課程的設置進行了探討。如:武漢科技大學醫學院在基礎醫學教學中,整合課程體系建立了“以器官系統為中心”的基礎醫學課程模式,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整合課程突出知識的整體性,培養和提高了醫學生綜合應用醫學知識解決臨床問題的能力[6]。邰浩清等對相關課程進行整合,采用以系統為主線、形態和功能相結合的橫向教學模式,將分屬于解剖學、生理學、病理學、組織學、微生物與免疫學等課程的相關知識按系統進行整合,構建新的以器官系統為中心的課程模式,合理地展現基礎醫學知識結構的系統性、完整性和科學性,使教學進程更加符合認知規律。實踐表明,新的教學模式避免了教學內容的無序重復,減輕了學生的負擔,有利于學生建立系統、完整的基礎醫學知識體系,為后期臨床課程的學習奠定了扎實的基礎[4]。我們認為,這種整合的課程更加有利于學生系統、全面地掌握醫學知識,加深對臨床問題的理解,對今后學習臨床課程具有很大的幫助。但這種課程的整合畢竟還剛剛起步,有很多問題要進一步研究,特別是課程整合的內容。根據基礎醫學的課程特點,我們認為應當對課程進行如下整合:將醫學生物學、遺傳學課程整合為人體生物學緒論,主要講授與醫學相關的基礎生物學知識;按照“器官—系統”的模式對課程進行整合,按照運動系統、感覺器官系統、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心血管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泌尿系統、生殖系統、血液系統等對解剖、生理、病理和病理生理課程進行整合,遵循從形態到功能、從宏觀到微觀、從正常到疾病的形式對各個系統的內容進行講授;對于醫學微生物學、寄生蟲學和免疫學課程可整合為病原生物學與免疫學。
2.2構建適應基礎醫學整合教學模塊的實驗教學體系
實驗教學是基礎醫學教學的重要部分,對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和科學思維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實驗教學也是后期臨床教學的重要基礎。由于目前實驗教學仍然沿用傳統按學科界限,即基礎醫學生物學、形態和功能三個部分,強調單個學科的完整性,不利于學生系統、綜合地掌握醫學知識和技能,對其醫學知識和科學素養培養不利。因此,有人針對以上問題,對實驗課的教學改革進行了探索。潘鑾鳳等從四方面進行了探索:①配合系統整合模塊“人體結構與醫學生物學基礎”,構建“基礎醫學整合實驗I”,內容主要為動物手術基本操作、生理機能觀察、正常形態觀察、細胞培養和形態、生化指標檢測、細胞和分子分離和分析等基礎實驗。重點訓練學生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貫穿于解剖、生理、細胞與遺傳、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等課程。②配合“感染與免疫”“生殖與人體發育”及各個系統正常與異常的理論教學,設立“基礎醫學整合實驗Ⅱ”,開展疾病動物造模、生化和免疫診斷、病理形態觀察、藥物治療等綜合性實驗課程,將功能、生化、免疫、診斷和形態、病理的細胞與分子機制研究融人其中,目的是加強各傳統學科間知識的聯系,協調知識的綜合應用。③配合“科研素質培養模塊”,以基礎醫學研究入門課程和“基于項目學習”的科技創新項目實驗課程作為整合實驗課程的后期課程“基礎醫學整合實驗Ⅲ”,開展設計性和創新性實驗教學,通過基于項目的學習了解和掌握醫學生物學研究前沿技術和手段,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團隊協作精神、溝通能力、組織和領導能力[7]。另外,有意識地減少驗證類實驗課程的內容,增加自主設計性實驗與綜合性實驗課程的內容,讓學生通過親自動手參與課堂實驗,加深對醫學難點的理解。
2.3針對臨床要求,設立拓展課程,以培養學生的臨床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
上述醫學整合課程體系打破了傳統學科的界限對課程進行整合,目的是讓學生早接觸臨床,為后期臨床教學打下基礎。因此,可在整合課程模式下,針對臨床的實際問題設立一些拓展課程,讓學生能充分地運用基礎醫學知識來思考臨床問題,培養學生的臨床思維能力。如:可設立《生理病理學與臨床》《病原生物學與臨床》《免疫學與臨床》《生物化學與臨床》等課程,實現傳統模式與現代模式的有機結合,體現學科之間的整合與滲透,實現不同學科的補充與促進作用,增強學生對知識探究的熱情。
2.4加強教學方法研究,創新教學方法與手段
我國目前只有部分醫學生畢業后進入住院醫師培訓項目,還有部分醫學生畢業后直接進入醫院工作,根據我國衛生部要求,今后所有醫學畢業生都要進行住院醫師培訓。可見,中、美兩國都根據各自的國情,設置不同的醫學教育學制體系,以培養不同層次、不同規格的醫學人才,來滿足社會的多樣化需求。相同的是,均設有8年一貫制和“4+4”學制;不同的是,我國以5年制為主體,輔以其他學制;而美國以“4+4”為主體,還設置了雙學位教育項目。
中美兩國高等醫學教育課程設置比較
課程設置是根據特定的教育培養目標,組織和編排科目或主題的系統化過程,它受一定的教育目標與教育價值觀的決定和制約[6],它決定了醫學教育產品的最終質量。因此,課程設置改革常常是醫學教育改革的“落腳點”。課程設置模式比較在世界醫學教育百年發展的歷程中,課程設置模式經歷了3個大的階段。1910年的Flexner報告引領醫學教育全面改革,開創了以學科為基礎的課程設置。20世紀60年代,McMaster大學率先突破學科界限,開創了PBL課程設置及教學模式,提倡基于問題的小組學習。而21世紀初,新的課程設置改革模式———器官系統整合模式,它將人體作為一個整體來研究,將各學科有機地融為一體,實現了臨床與基礎的結合[7],目前中、美兩國都在積極探索新的課程設置模式。課程設置改革并非線性進行,至今,中、美兩國的醫學教育課程設置模式有3種類型,即“傳統學科式”、“PBL或CBL模式”、“器官系統整合模式”;不同的是,美國高校主要采用“PBL或CBL模式”,中國高校多采用傳統學科模式。而器官系統整合模式能避免知識增加與時間有限的矛盾,并能使學生學習的知識綜合化、“職業化”,利于學生的臨床實踐。但是由于其實施的難度和需要的支持條件,這種模式在兩國的應用推廣都有待進一步努力。課程體系比較中、美兩國的醫學教育課程體系都包含醫學前教育和醫學教育兩個階段,但是存在差異。因中國醫學教育以5年制為主體,故下面以美國耶魯大學將要采取的醫學教育課程體系和我國中南大學5年制醫學教育課程體系(醫學教育國際標準本土化試點班)進行比較。美國醫學教育課程體系:美國的醫學教育一般要求學生先取得文、理學士學位,才能攻讀醫學博士學位,因此美國的醫學前教育階段的課程內容因大學本科專業不同而不同,學習時間一般為3~4年。進入醫學教育階段,耶魯大學新的課程設置改革要求,醫學生要完成基礎醫學課程、臨床醫學課程、臨床技能、縱向整合臨床見習/實習、科研等系列課程[8]。在學習基礎醫學知識前,安排3周左右時間,讓醫學生到醫院,與醫生、住院醫生、護士、3年級醫學生等一起參加教學查房,通過觀察醫生的工作,以期了解如何形成臨床決策及醫療團隊如何照護患者等[8],即HIP(hospitalimmersionprogram)。按照器官整合模式整合基礎醫學課程,對于這類課程的設置及教學內容的選擇,美國部分醫學院校由基礎醫學教師和臨床醫學教師根據學生的“職業能力”、醫學新進展共同制定[10],共同完成該部分課程的教學,即在基礎醫學教學中引入臨床醫學,在臨床醫學教學中回顧基礎醫學,且安排了不少彈性時間,將大量學時用于小組討論、輔導活動。學生早期縱向接觸臨床始于第1學年,每周有半天到臨床學習,持續整個基礎醫學學習階段,臨床技能課程也在這個階段完成[8]。完成這階段的學習需1.5年左右。臨床醫學教育階段始于第2學年1月份,在此之前,醫學生要通過USMLE(TheUnitedStatesMed-icalLicensingExamination)StepsI考試。在臨床醫學教育階段,耶魯大學醫學生要進行??戚嗈D學習/見習/實習(clerkship)、社區醫學實習、臨床綜合課程、某些專科實習。美國耶魯大學一般采取專科輪轉學習/實習模式,約需48周,通常輪轉??朴袃瓤?2周(8周內科住院部實習和4周內科門診實習)、外科8周、急診2周、麻醉2周、兒科8周(4周內科住院部實習和4周內科門診實習)、神經病學4周、婦產科6周、精神病學6周;每個??频睦碚搶W習、見習、實習融為一體,每個專科學習完后,要評估學生的學習情況[8]。有的醫學院校采取縱向整合實習模式(longitudinalintegratedclerkships),即安排學生每周上半天門診、1晚急診,其余時間在住院部學習,指定帶教教師,選擇常見病患者,讓學生參與門診、急診的診斷及住院后的治療等[10]。在第4學年,耶魯大學醫學生必須參加4周的社區醫學實習和3周的臨床綜合課程學習,還可根據學生自己的興趣選擇某些專科實習,或進行某些住院醫生課程學習,或學習其他領域知識,如公共衛生等[8,10]。醫學生要在完成該階段學習后通過USMLEStepsⅡ考試才能畢業。至于科研活動,耶魯大學要求醫學生畢業時完成學位論文報告。醫學生通常在第1學年暑假開始進行科學研究,其后的空余時間、第4學年,甚至有些學生需要多花1年時間(第5學年)來完成課題研究及學位論文報告。中國醫學教育課程體系:由于中國的醫學生多為高中起點,且多為理科生,在醫學前教育階段,高等醫學院校5年制醫學生開設了1年左右的公共基礎理論課程,8年制醫學生不同學校設置不同,時間為1~4年不等。我國醫學前教育課程設置中,理科課程比重相對較大;近年來,不少高校也在不斷加強醫學生的人文教育。進入醫學教育階段,我國醫學生要完成基礎醫學課程、臨床醫學課程、臨床實習等系列課程。目前主要由各學科教師根據教學大綱,獨自設置基礎醫學課程及選擇教學內容;這些課程的教學以理論講授、實驗課為主,安排少量的討論課及課外科研活動,其完成約需1.5年。中南大學的醫學教育國際標準本土化試點班采取器官系統整合課程。中國也有少數學校在嘗試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教師共同設置課程、選擇教學內容;有些學校設置了早期接觸臨床課程,一般安排在第1學年或第2學年,時間約為1周。臨床醫學教育階段始于第3學年下半期,包括臨床“橋梁”課程和臨床課程的理論學習、臨床見習、臨床實習[9]。中南大學的醫學教育國際標準本土化試點班在臨床教學階段也采用器官系統整合課程。在第5學年則一般安排48周的臨床實習,包括2周的社區醫學實習和46周的通科輪轉實習;輪轉科室包括外科16周(外科住院部14周和外科門急診2周)、內科16周(內科住院部11周、神經內科住院部3周和內科門急診2周)、婦產科6周、兒科4周、傳染科2周、放射科1周、心電圖室1周。中、美兩國的醫學教育課程體系比較:相比較而言,兩國均設置了醫學前教育課程體系、基礎醫學教育課程體系、臨床醫學教育課程體系。但是,對于醫學前教育課程體系,因兩國醫學生的起點不同,美國的醫學前課程比中國的多,學習時間也更長,其醫學生具有不同的文、理科教育背景。對于醫學教育階段的課程設置,美國醫學院校注重基礎醫學與臨床醫學的結合,如嘗試由基礎醫學教師和臨床醫學教師共同選擇教學內容;在基礎醫學教育階段,開展了HIP、早期縱向臨床接觸;而在臨床醫學教育階段,進行基礎醫學知識的回顧及臨床綜合課程的學習。而中國也有部分高校在嘗試促進基礎醫學與臨床醫學的融合,但是早期接觸臨床時間較短、討論課較少。兩國對預防醫學教育課程體系均重視不夠[7]。至于臨床醫學教育階段,美國將臨床課程理論學習、見習、實習融為一體,均在醫院進行,并且要求醫學生在該階段學習開始前要通過USMLEStepsⅠ考試,在畢業前,醫學生要通過USMLEStepsⅡ考試;而我國的單科輪轉臨床實習是個單獨的學習階段。此外,由于美國的醫療體系的不同,少數高校采用了縱向整合臨床理論學習/見習/實習模式,讓學生全程參與臨床診斷、治療、康復等過程[10],實現了臨床實踐的連續性、綜合性,以利于學生的“職業化”。
中美兩國高等醫學教育評價體系比較
教育評價是根據一定的教育價值觀或教育目標,運用可行的科學手段,通過系統地收集信息資料和分析整理,對教育活動、教育過程和教育結果進行價值判斷,為提高教育質量和教育決策提供依據的過程[11]。它作為教育過程的一個重要環節,是保證教育質量可持續提高的重要手段。它主要包括校外評價(院校評價、專業認證)和校內評價(教學評價等)等。下面將從校內、校外角度對美國和中國的評價體系進行比較。校外評價比較校外評價主要包含院校評價和專業認證,其中院校評價是對高校教學工作的全面綜合評估;專業認證是通過對專業建設情況進行全面深入的評估,找到存在的問題,并督促高校不斷改進和完善,能更有效保障專業的人才培養質量,也是院校評價的有效補充。目前中國更加關注專業認證。美國和中國的高等醫學教育專業認證的比較見表2,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兩國的高等醫學教育評價體現了總結性和形成性評價,其目的不在于評價結果優劣排序,而是促進改進,提升質量。兩國均使用醫學院校專業認證專用評價標準及評價指標,有利于評價后的針對性指導。但是,我國開展醫學教育專業認證的時間相對較短,目前大多數醫學院校還未開展醫學教育專業認證。校內評價比較這里所說的校內評價僅限于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中、美兩國對學生學習效果評價的比較。美國對學生學習效果進行“360°”評價。其主要涉及3大塊內容———理論知識、臨床能力、專業素養;對于理論知識的評價,常采用多項選擇(multiple-choicequestions,MCQ);對于臨床能力的評價,通常采用標準化患者、客觀結構化臨床考核(objectivestructuredclinicalexamination,OSCE)、迷你臨床演練(miniclinicalevaluationexercise,mini-CEX),輔以同行評價、患者滿意度調查、文檔評價等方法;對于專業素養的評價,常采用平時觀察、文檔評價、教師談話等方法[10]。中國的高等醫學院校也主要對學生的理論知識、臨床能力、專業素養進行評價,通常采用書面測試、操作考核、平時表現(考勤、課堂表現等);部分高校也在采用OSCE、標準化患者、mini-CEX、計算機模擬病例考試系統應用、文檔評價等方法。兩國對學習效果評價的目的都在于促進教師更好地教學、學生更好地學習,也都根據醫學生能力要求選擇相應評價內容及評價方法,都結合了總結性評價和形成性評價。不同的是,中國的課程設置以傳統學科模式為主,對于每門課程學習效果的評價,通常使用“理論考核、操作考核、平時表現”的組合進行評價。對于理論知識的書面測試,部分學校采用選擇題、問答題、論述題等,也有部分學校采用選擇題、名詞解釋、填空題、問答題、論述題等題型;對于臨床能力的考核,目前部分高校正在積極嘗試OSCE、標準化患者、mini-CEX、計算機模擬病例考試系統應用、文檔評價等方法。
中美兩國高等醫學教育管理體制比較
管理體制是指管理系統的結構和組成方式,即采用怎樣的組織形式以及如何將這些組織形式結合成為一個合理的有機系統,并以怎樣的手段、方法來實現管理的任務和目的。它是高校“軟環境”的基本要素之一,能影響高校的辦學成效。中、美兩國高校管理多采取“學院制”。由于醫學教育的系統性和實踐性,兩國都在不斷改革醫學中心/醫學部/醫學院的管理體制。在美國,絕大多數醫學院隸屬于綜合性大學,其醫學教育機構的稱謂有醫學中心、衛生科學中心、醫學院,擁有3種類型高等醫學教育管理體制(圖1)[5]。1)集中型:如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其衛生科學中心/醫學中心隸屬于大學,并設置有關的行政管理機構,行使較全面的管理職能,管理各醫學相關學院、附屬醫院、醫學研究中心;2)分散型:如哈佛大學、耶魯大學,它們的醫學院隸屬于大學,但與其他醫學相關院系、醫學研究中心平行,管理附屬醫院;3)部分集中型:如華盛頓大學,其醫學中心隸屬于大學,并設置一些有關的行政管理機構,行使部分管理職能,管理各醫學相關學院、附屬醫院等。而我國自20世紀90年代初期以來,在“共建、調整、合作、合并”的方針政策指導下,截至2011年底,我國已有63所醫學院校合并至綜合性或多科性大學。其稱謂有醫學院、醫學中心、醫學部、臨床醫學系等;存在3種類型管理體制(圖2)[17]。1)實體型:其醫學院/部/中心隸屬于大學,并設置有關的行政管理機構,行使全面的管理職能,管理各醫學相關學院、附屬醫院、醫學研究中心;2)虛體型:與其他醫學相關院系、附屬醫院、醫學研究中心平行;3)部分實體型:其醫學院/部/中心隸屬于大學,并設置一些有關的行政管理機構,行使部分的管理職能,管理各醫學相關學院、附屬醫院、醫學研究中心。由上可見,兩國都存在3種情況:1)所有與醫學有關的院系、附屬醫院等隸屬于醫學院;2)所有與醫學有關的院系、醫學院等相互平行,由大學統管;3)部分與醫學有關的院系、附屬醫院等隸屬于醫學院。不同的是,在“分散型”中,美國的醫學院/醫學中心/醫學部擁有附屬醫院的管理權,而中國的“虛體型”則與附屬醫院平行。對于醫學院的管理,兩國都在不斷調整和改革,為醫學教育開展提供更好的組織和服務。
關鍵詞:實驗教學;管理模式;
實驗教學是醫學教育的重要環節,是培養醫學生重要的教學內容,在醫學教育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實驗室是實驗教學實施的主要平臺,其運行機制和管理模式直接影響實驗教學質量。然而,傳統的實驗室管理體制大多是“從屬學科、以科建室、封閉管理”的模式,在建設上存在著投資分散、重復建設、資源浪費和效率低下的現象;在功能上存在著實驗技術落后、學科間缺乏交叉聯系的弊端,嚴重影響了醫學教育的健康發展,與現行醫學教育改革目標十分不協調[1]。為適應當前醫學教育改革發展的需要和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對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三峽大學醫學院整合原有的各課程實驗室,成立了基礎醫學實驗中心,負責管理基礎醫學實驗教學平臺及科研平臺,并構建了實驗室人、財、物統管共用、統一調配的新型管理模式,旨在促進基礎醫學實驗教學改革和提高教學質量。
一、建立新型管理模式的目的與意義
構建新型管理體制和運行模式,目的在于改變傳統的實驗教學體制,實現資源共享,統管共用,合理調配,為基礎醫學實驗教學改革提供有效的體制和制度保障。隨著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學科之間的交叉滲透不斷深入,基礎醫學各學科之間的聯系越來越緊密,要求醫學實驗教學理念也應隨之轉變。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創新能力,提高融合多學科知識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已成為當前醫學教育改革的發展方向。構建新型實驗教學管理體制和運行模式,可使開設融合多學科知識的綜合性、設計性和創新性實驗成為可能,有利于培養醫學生綜合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實踐能力,有利于使學生建立初步的科研意識和創新思維,提高醫學生的綜合素質??傊?,有利于為社會輸送高素質、有能力、敢創新的應用型醫學專門人才。
二、建立新型管理模式的基本目標和思路
根據醫學教育發展的需要和實驗教學改革的發展趨勢,建立新的實驗室管理體制和運行模式,基本目標是在實現教學資源共享、合理配置的基礎上,努力構建能促進學科之間相互交融的實驗教學平臺,不斷深化實驗教學內容改革,為開設綜合性、設計性和創新性實驗項目提供條件保障,更好地促進對學生實際操作能力、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能力的培養,從而提高基礎醫學實驗教學水平和實驗室建設與管理的層次,保證醫學人才的培養質量。
基本思路是:在深入調研、充分論證的基礎上,根據學科和實驗內容分群建設,統管共用,全面開放,采取多樣化靈活有效的手段,鼓勵各學科課程負責人之間進行學術交流,共同探討跨學科綜合性、設計性和創新性實驗的開設,同時基礎醫學實驗中心也要引進高學歷的專職實驗教師,促進跨學科綜合性、設計性和創新性實驗的開設,最終形成以實驗中心牽頭,各學科參與,共同完成基礎醫學實驗教學內容的改革,實現基礎醫學實驗教學改革的基本目標。
三、基礎醫學實驗中心的結構體系、人員配置與職能分工
三峽大學基礎醫學實驗中心包含基礎醫學實驗教學平臺和科研平臺兩部分。目前教學實驗室平臺分為病原學、機能學、化學與生物化學、形態學四個功能實驗室模塊。每個實驗室模塊按課程配備有專業的實驗技術人員,共12人,主要負責全院的實驗教學準備工作,模塊內的實驗技術人員在實驗教學準備工作中相互協作,實行既有專業分工,又有相互合作的工作模式。同時每個實驗室有一個負責人,負責實驗室的日常實驗教學管理工作,包括安排各課程的實驗準備、實驗材料請購計劃的制定以及實驗室管理等相關工作。
科研平臺目前分為2個部分(見附圖),一部分是國家級中藥藥理三級實驗室與省級藥理學實驗室研究平臺,該平臺設有獨立的實驗室主任,受醫學院直接管理;另一部分包括省級免疫學重點實驗室研究平臺、形態學研究平臺和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研究平臺,由基礎醫學實驗中心管理,配備有3名專職的實驗技術人員,負責儀器設備的使用和維護以及實驗室的安全、衛生等日常管理工作。主要職能是為學校所有教師、研究生和學生的科研需要服務。同時也對外單位的科研需要提供服務,發揮服務地方的社會職能。
四、新型基礎醫學實驗教學管理模式的初步成效
基礎醫學實驗中心成立以來,新型管理模式的實施,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傳統管理模式下的諸多困難,解決了實驗教學中遇到的一些問題,初步顯現了新模式管理的優勢。
首先是在教學實驗室的建設方面體現了優勢。新的管理模式可以集中財力有計劃、分步驟地進行實驗室建設;可以對現有的資產進行實質性整合和統一再分配,真正實現資源共享,減少浪費,杜絕重復建設,在很大程度上節省了開支,使有限的教學經費得到了充分利用,極大地改善了實驗教學條件。比如通過集中財力一次性解決了解剖學骨標本嚴重不足的問題;一次性購買了實驗教學急需的病理學和組胚學切片、微生物學和寄生蟲學涂片等等,改變了以往湊合著用的局面,解決了實驗教學的燃眉之急。隨著教學實驗室的不斷建設與發展,這也必將導致實驗教學改革步伐的加快,有利于我院基礎醫學實驗教學水平上臺階。
其次,新的管理模式對科技工作也發揮了重要作用。實驗中心成立之后,在充分論證和調研的基礎上,對實驗室進行了大的調整,將原來各學科分散的科研用房集中,騰出6樓、7樓和部分3樓實驗室作為科研平臺,并按學科和功能分區,建立了藥理學與中藥藥理學研究平臺、免疫學研究平臺、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研究平臺、形態學研究平臺以及腫瘤研究平臺等,所有科研平臺均對全校的科研需要者開放,給教師和學生提供了便利的科研條件和管理有序的研究平臺,極大地促進了我院的科技工作發展和研究生教育教學水平。
此外,由于實驗室用房的有效利用,在很大程度上還有效改善了科研用房和教師辦公室用房,使醫學院原本緊張的用房條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緩解。
五、基礎醫學實驗中心目前存在的問題
首先,是人才和人員結構問題。實驗室建設離不開實驗系列人才隊伍的建設,只有建立一支學歷和職稱結構合理的實驗系列人才隊伍,才能實現實驗中心自身的可持續發展[2]。而一個合理的實驗系列人才隊伍,既需要可以參與實驗教學,并能牽頭進行實驗教學改革有高學歷、高素質的實驗教師,也需要有扎實專業知識和過硬實驗操作技能的實驗技術人員和能夠根據實驗教學需要,自行制備實驗用材、教學標本、簡單修理儀器的專業技工。多個不同層次的人才,可以各盡其能,合理分工,使實驗中心的各項工作都有最合適的專業人員去完成,以保障實驗教學的各個環節正常、有序地運行。然而,目前我院基礎醫學實驗中心共有18人,其中實驗中心的主任由1名主管教學的副院長擔任,2名副主任來自教師系列,主要負責實驗中心教學和科研的日常管理工作,其余15個實驗技術人員中高級實驗師5人,中級6人,初級3人,技師1人。而碩士研究生學歷僅1人,本科學歷4人,???人,中專及以下3人。50歲及以上3人,45-50歲7人,35-45歲2人,35歲及以下3人??梢娙藛T結構現狀是職稱較高,但學歷較低、年齡偏老化,知識結構和技術水平很難適應現代高新技術發展的要求。因此,實驗中心在多個崗位都急需引進新人,尤其是高學歷實驗系列教師。此外,有些特殊崗位的專業技術人員,如解剖學實驗員也極度缺人,因為學校的人才引進政策限制了愿意從事該崗位的低學歷人才進入,以致有些工作甚至無法有序開展,嚴重制約了學科的發展和實驗教學質量的提高。
其次,是實驗室建設經費投入不足的問題。醫學教育成本很高,因為要讓學生了解人體結構,就需要足夠的人體尸體供學生解剖;要訓練學生的實際操作技能,就需要開設大量的動物實驗;要讓學生學會揭示生命的奧妙,就需要讓學生學會檢測和分析人體的各項生化指標、免疫反應、細胞狀況等等技巧。這些實驗的開設就需要大量的實驗耗材經費和先進的高新儀器設備經費。此外,還有實驗室網絡建設以及實驗系列人員的知識更新、學術交流和技術培訓等都需要經費投入。而目前的實驗教學經費遠不能滿足現代醫學教育發展的需要。
關鍵詞:基礎醫學;教學管理;創新
【中圖分類號】G48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12)07-0514-01
伴隨著基礎醫學在醫學領域之中占有著越來越顯著的地位與作用,基礎醫學教學在醫學教育中也逐漸受到人們的關注。為了促進與保證基礎醫學教學改革的順利進行,科學有效的教學管理必不可少。長期以來,為了更好的提高我國的基礎醫學教學質量,我國基礎醫學教學始終堅持“以教學為中心、以質量為根本、以改革創新為動力”,從醫學師資培養、學員綜合素質培養以及基礎醫學課程建設等方面進行了大量的探索,有效地推動基礎醫學教學改革的深化發展。
1管理思路創新
基礎醫學教學管理的創新,首先在于管理思路的創新?;A醫學教學管理思路是提高醫學院校教育的重點和關鍵,其直接對于我國基礎醫學教學管理工作的施實具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近年來,我國醫學院校在基礎醫學教學管理過程之中,堅持以改革求質量,以質量促發展,狠抓了本科生培養質量建設,素質教育工程,初步形成具有特色的素質教育體系,掀起了基礎醫學教學改革熱潮,推動了基礎醫學教學改革的深入開展。同時,許多優秀的管理思想被引入到基礎醫學教學管理之中來,將管理與培養緊密相結合,進而最終促成了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A醫學教學管理思路創新,還在于將多種管理思想進行綜合,而非只借鑒某一種管理思想進行整齊劃一的管理。筆者認為,基礎醫學教學管理的創新,其創新性就在于管理思路的創新。只有管理思路創新,才能夠引領基礎醫學教學管理實踐的創新。例如,對于“以人為本”管理觀念的合理借鑒,就是對傳統管理觀念的創新,是對于傳統管理觀念的創新。在教學工作中“以人為本”既是一種價值觀,又是一種方法論;醫學院校的教學管理必須貫徹以人為本的思想。這直接影響到了基礎醫學教學管理實踐活動向著科學性、人性化的方向順利邁進。
2構建新型的管理體系
基礎醫學教學管理的創新要求新型的管理機構、管理體系與之相適應。筆者認為作為醫學高等院校應當首當其沖,率先構建新型的基礎醫學教學管理體系。在整個基礎醫學教學管理體系之中,應當是一個集管理、監督、評價等部分組成的有機體系。例如,成立校級督導組,賦予教學督導專家組教學管理權威,實行全方位教學監督與指導,督查教學制度的落實情況,督查、評價教員備課、試講、課堂教學質量等教學環節;加強院、系教學管理隊伍建設,強化管理職能,成立名符其實的院、系教務科或教學辦公室,形成以教務部門統攬、院系教務科(教學辦)具體貫徹、教研室和學員隊具體實施的三級管理體系,并把管理的重心放在教研室和學員隊,為此,專門研究制定了教研室基本建設規范,加強教研室的建設與管理,對學員隊實行了集政治思想教育、行政管理、專業學習和文體活動考評為一體的“雙爭”活動,促進了學員隊的全面建設。基礎醫學教學管理的創新要求構建新型的管理機構、管理體系與之相適應,也是其未來發展的根基,要想更好的發展基礎醫學教學管理的整體水平,則需要整個新型的管理體系的各個部分協調發展、共同運作才能夠最終保持基礎醫學教學管理水平的提升。
3以師資培養為抓手,提升師資隊伍整體水平
從基礎醫學教學管理的創新層面來看,加強對于師資的培養,提升師資隊伍的整體水平具有著重要意義。是實際基礎醫學教學管理創新的重中之中。眾所周知,基礎醫學教學與管理之中,其主要參與者之一即為教師。無論是行政教師,還是各個學科的任課教師都對于基礎醫學教學管理創新具有著重要推動作用?;A教學任課教師,直接與學生接觸,通過基礎醫學知識為載體,使學生從“不知”到“知”不斷進行轉變,進而使學生形成更為科學的認知結構。從行政教師來看,其與學生的學習與生活緊密相關,其工作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學生的身心素質的健康發展。教師是教學實踐的主導者,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提高師資隊伍整體素養是一個永恒課題。但是,當前師資建設存在一些問題,一是由于研究型醫科大學的任務、規律、特點,一定程度上造成重科研、輕教學傾向,教學觀念不強,甚至出現“教授不授課”的現象。二是中青年教師大部分是醫學專業和生物學專業畢業,雖具有扎實的專業理論基礎,學位也較高,但是缺少教學基本功的訓練,導致“肚子有墨水,吐不出來”的現象。三是存在課堂教學手段單一,照本宣科以及不會運用信息手段或過分依賴電子幻燈等媒體手段,駕馭課堂能力不強等現象。這直接影響到了基礎醫學教學管理的創新進程的實現。針對上述問題,對所屬教師分三個層面進行分類培養: 一是針對副教授以上人員采取以“崗位鍛煉為主,學習深造為輔”原則,積極申請承擔校級以上教學研究課題,深化教學研究,培育教學風格,強化教學質量意識等,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和品牌,爭當名師。二是針對資深講師,采取以“學習深加強崗位實踐”為手段,提升授課能力。三是針對年青教員,則采取規范化培養為主,以盡快適應崗位要求。根據上述培養目標要求,一是制定了“全面、全程、全方位”的“三全”教學督導計劃,通過部、教研室兩級督導監控、督導反饋、督導結果等作為教學質量體系的重要內容,把完成教學任務的質和量與個人晉升結合起來,促進和提升教師教學能力,提高教學質量。二是組織“三種人員,三種技能”培訓,即“文職人員、青年教員、教學助理的授課技能、信息化手段運用技能、外語運用能力”為主要對象和內容的培訓,同時邀請校內外醫學專家、醫學教育家進行教育理論、人文知識等專題講座,提高教師的崗位履職能力。筆者認為創新,要立足于實事求是,只有在實際的教育教學工作過程之中,堅持對于教育者、學習者、教育影響各個教育要素的實事求是的把握,才能夠更好的促成基礎醫學教學管理的整體創新水平。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