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10 18:28:4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機械設計與制造專業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機械創新設計;邏輯推理;聚合型思維;創造性思維
1.機械創新設計和制造
一般來說,創新設計的過程大都是從形象思維開始,然后經過邏輯推理和判斷及相應的綜合,分析與決策,而產生設計方案;然后進一步將設計具體化,即建立新的機構,結構和機械系統等模型,繼之進行計算和技術細節的設計.機械創新設計和制造不同于常規的機械設計,是設計人員針對新的或預測的需求,充分發揮設計者的創造力和智慧,利用已有的相關科學理論,方法和原理,進行新的構思,設計和制造出新穎,有創造性及實用性的機構或裝置的實踐活動.它包含改進機械產品的技術性能,可靠性,經濟性和適用性,還反映出和諧統一的技術美.它包含兩個部分:一是改進完善生產或生活中現有的機械產品技術性能,可靠性,經濟性,適用性。
2.創造設計出新機器,新產品,是以滿足新的生產和生活的需要
2.1機械創新設計過程
機械創新設計的目標是由所要求的機械功能出發,改進,完善現有機械或創造發明新機械實現預期的功能,并使其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及經濟效益.我國技術專家提出的機械創新設計的一般過程,可分為四個階段:根據設計任務及要求確定機械的基本原理,機械結構類型綜合及優選,機構運動尺寸綜合及其運動參數優選,機械運動學參數綜合及其動力參數優選.完成上述四個階段,便形成了機械設計的優選方案,而后進入機械結構創新設計階段.機械創新設計與常規機械設計相比,其過程沒有多大差異,但它主要強調人在設計過程中的主導性及創造性作用。
2.2機械創新設計的特點
一是多門科學技術交叉,滲透,融合;二是部分工作為非數據性,非計算性的,必須在知識和經驗積累的基礎上思考,推理及判斷,并運用創造性及發散思維的方法;三是在知識,經驗,靈感與想象力的系統中搜索并優化設計方案;四是機械創新設計是多次反復,多級篩選的過程,每一設計階段都有其特定內容及方法.但各階段之間又密切相關,形成一個整體的設計系統。
3.機械創新設計思維
3.1機械創造性思維的基本形式
(1)發散型思維.發散型思維就是在思維過程中,通過所得到的若干概念的重新組合,大膽地向四周輻射,擴散出兩個或更多個可能的答案,設想或解決方式.發散型思維既無一定的方向,也沒有一定的范圍.不墨守成規,不拘泥于傳統方法,對所思考的問題標新立異,達到"海闊天空","異想天開"的境界.發散型思維能力的高低,取決于知識面,想象力,尤其是遷移能力。(2)聚合型思維.聚合型思維就是以某個思考對象為軸,從不同的方向和不同的角度,將思維指向這個中心點以供選擇,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也就是從眾多的信息中確認一個自認為最佳的或最好的方案。(3)靈感思維.靈感是指經過長期的思考和探索之后,受某種現象的啟發,在頭腦中突然閃現的獨創性的意念或設想.它是人們的創造活動達到后出現的一種最富有創造性的飛躍思維的智能狀態.靈感是思維的迅速升華與高級濃縮,是過程的省略.靈感既是一種思維形式。(4)想象思維.想象是一種抽象的形象思維活動,想象可以是非理性的憑空想象,也可以是理性的在已有確定性基礎上進行重新組合或部分更新性質的想象.想象思維具有以客觀現實為基礎,高度概括性和形象性及重新組合與再創造等特點,想象是人類思維之樹上最美麗,神奇的花朵.沒有想象就沒有創造,創造離不開想象,想象是創造的精髓。
3.2機械創新設計思維的模式
創造性思維是指突破原有的思維模式,重新組織已有的知識,經驗,信息和素材等要素,在大腦思維反應場中超序激活后,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創造出新的思維成果的思維方式.要創造,首先要有創造性思維,創造性思維是人類大腦的特有屬性.創造性思維就是"想到別人沒有想到的觀念",創造性思維是新穎獨到的信息加工藝術,是人腦的各種思維活動形式和思維活動的各個要素之間相互協同進行的有機結合的高級整體過程.創造性思維不同于在設計領域常用的邏輯思維,其主要在于創造性思維有創造想象的參與,而且,邏輯思維是一維的,具有單向性和單解性的特點,而創造性思維是一種立體思維,通常沒有固定的延伸方向,它更加強調直觀,聯想,幻想和靈感,所以創新設計不是靠邏輯推理出來的,而是靠創造性思維的激發所產生的。
4.機械創新設計方法機械創新設計常用到以下方法
4.1智力合成法
一種發揮集體智慧的方法.通過集體討論的形式,發散和激勵創新思維.討論時應相互啟發激勵,取長補短,引起創新設想的連鎖反應,使思維自由奔放,新的設想激烈涌現.討論的目標要明確,事先有準備.其原則有:鼓勵自由思考,隨心所欲,設想新異;不許批評別人的設想;推遲評價,不過早定論;有的放矢,不泛空談;討論者一律平等,不提倡少數服從多數;及時歸納,總結,紀錄各種設想,留作下次再議;最后挑選最合適,最有前途的見解,并審查其可行性。
4.2仿生類比法
通過對自然界生物機能的分析類比,從事物的千差萬別,不同程度的對應和相似之處的類比中得到。
我們的時代是充滿希望與機遇的時代。21世紀的希望在亞洲,亞洲的希望在中國。我國機械行業經過數十年發展后已比較成熟,與國外先進水平的差距日漸縮小,但還存在不少問題,所以機械科技工作者任重而道遠。我們常說:學歷不等于能力,文憑不等于水平,但知識、經驗和技能仍然是創新成功的基礎。哲學家培根提出:“知識就是力量”,牛頓說他的成功是站在前人肩膀上的結果。一個十分重要的規律是所有創新都是孜孜不倦的學習和百折不撓實踐的結果。要創新,必須學習知識和技能。進入信息時代以后,知識日新月異,信息空前膨脹。一個人的知識通過大學學習只能滿足其需要知識的10~20%。其余的必須通過不斷地繼續學習才能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如果沒有一定的數學,力學基礎知識,我們就無法確定機械運動的空間軌跡,無法進行動平衡設計,如果沒有必要的動手能力,新產品設計就只能束之高閣。因此年輕的機械設計和生產工作者,應不斷地刻苦學習,鍥而不舍地提高自己創新的知識,經驗和技能,否則“創新”喊得再響也不過是一句“口號”。
關鍵詞: 職業中專 機械設計制造及自動化教學 問題 對策
一、職業中專機械設計制造專業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化,各個行業對職業中專畢業生需求量也越來越大,尤其是職業中專機械設計制造專業的學生更是受到了廣大企業的青睞。通過機械設計制造及自動化的教學,學生能夠有效地掌握機械制造技術的基礎知識,迅速適應崗位要求,為企業的發展作出貢獻。但是通過對現階段某些職業中專機械設計制造專業的教學進行分析,我發現了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課本理論知識存在的問題。
分析機械制造教學大綱,我發現學生使用的機械制造課本教材內容相對陳舊,學生所學的理論知識無法與目前機械制造設計中的新技術、新理論相接軌,教學與社會需求嚴重脫節,缺乏真正的實踐經驗,使學生在學習中感到十分盲目。
(二)教學方法存在的問題。
在機械設計制造教學中,某些老師缺少對教學方式和方法的探究,使用的教學方式過于模式化,教學方法過于簡單,教學形式相對死板,在教學過程中只注重對教學內容的講解,而忽視了學生的認知能力和認知特點,缺乏對學生主觀能動性的開發和興趣的培養,使學生對機械設計制造感到十分空洞,學習起來感到枯燥乏味,逐漸失去了學習的動力。
(三)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
由于目前機械設計制造的人才需求量很大,生源嚴重超標,由于人數眾多,實習部門的實習崗位有限,部分學生只能以觀摩和傳授的形式進行實踐教學,即使偶爾有動手實踐的機會,也難以正確對待,往往敷衍了事。這種情況大大降低了學生實際上機動手的能力,使他們很難將理論與實際進行有效的結合,嚴重影響到教學效果,很難培養出具有創新性的高素質機械制造人才。
二、改進機械制造設計及自動化教學的對策
(一)積極轉變觀念,找好教學中的定位。
在機械設計制造教學中,老師要積極轉變傳統落后的教學觀念,改變枯燥乏味、簡單單一的單向性的講授模式,采用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老師要有效地發揮自己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采取各種先進的教學方式和方法,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調動起學生對機械設計制造學習的積極性,將理論知識很好地運用到實際問題之中,讓學生得到深刻理解,從而提高學生在機械制造教學中的自主學習的能力,同時培養其創造性思維的發展。
(二)理論與實際緊密結合,開展實踐性教學。
機械設計制造專業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專業課程,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要敢于將機械設計制造的相關理論知識與實際技能有機地結合在一起,開展實踐性的教學,讓學生通過到工廠內從事實踐類的實習操作,快速地將學到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生產中,及時發現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通過現場操作和老師的引導講解,學生的機械制造思維能很快地從課本上的表面知識上升為深層次的理解,大大加快學生專業知識技能和崗位職責的形成,提高解決機械制造實際問題的動手能力,促進創造性思維的發展。
那么在機械設計制造中,如何有效開展實踐性教學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
1.課堂實踐性教學
這種教學方式一般在職業中專內部完成,一方面,在課堂理論知識講授的過程中,老師根據課程的內容,盡量選擇一些機械實物、機械模型,帶到課堂上來,或者利用多媒體教學軟件制作課件,讓學生對理論知識感到看得到、摸得著,使學生不再感到空洞乏味,同時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老師要將理論課程學習與實驗課程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在教學課程安排上,多安排一些實驗課程。要結合教材大綱的內容,精心設計一些實驗課題,使學生能夠將學習到的理論知識迅速地運用到實驗教學中,通過根據設計的要求和條件,進行分析和判斷,制定實驗的方案,使學生對實驗的原理有透徹的理解。
2.車間實踐性教學
這種教學一般是在校企合作模式下進行的,因此要建立起適合學校和企業公司實際情況的校企合作模式。職業中專院校與機械制造廠家簽訂學生的實習合同,共同制訂人才培養計劃,共同組織教學,學校與機械制造廠家定期合作,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根據工廠業務內容,組織學生進工廠車間參與工廠制定的各種機械制造項目的設計工作。車間實踐性教學一方面可以使學生迅速地將所學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生產中,徹底地掌握知識,另一方面能夠使學生熟悉對應的崗位職責范圍,為以后的上崗做好充分的準備。
三、結語
總之,在職業中專機械設計制造專業的教學中,老師要敢于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完善教學方式和方法,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有機地結合在一起,開展實踐性教學,從而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劉文明.《機械制造技術》課程特點與現場教學[J].西安航空職業中??茖W校學報,2007,(3):65-66.
[2]趙宏平.職業中?!稒C械制造技術》課程的教學改革[J].蘇州市職業中專學報,2007,(2):89-90.
[關鍵詞]高職機械設計與制造專業課程工學結合教學改革
[作者簡介]屈波(1960-),女,重慶人,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機械設計、制造及檢測。(重慶401120)
[中圖分類號]G642.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3985(2012)17-0131-01
工學結合是一種從培養學生的整體素質、綜合職業能力及就業競爭能力出發,有機結合了學校與企業兩種在人才培養方面不同的教育環境、教育資源、教育方法上的優勢,培養企業需要的應用型專門人才的教育模式。采用“校企攜手、剛柔互補”的新人才培養模式,實現學生能夠以能力為本、優先就業是工學結合的最終目的。本文結合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我院”)高職機械設計與制造專業課程改革的實踐展開探討。
一、工學結合模式的背景
“工學結合”的培養模式,主要是指導學校與企業雙方進行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一種雙贏的人才培養模式,即一方面,學校爭取企業對高職教育的支持,為學生提供真實的實踐實訓實習環境與就業崗位;另一方面,學校也能發揮自己的優勢條件,按照企業的職業崗位實際需求,為企業培養、輸送符合要求的實用型人才。以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等作為指導高職高專發展的綱領性文件,我院機械設計與制造專業以服務于重慶裝備制造業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走產學研結合的發展道路,獨創了“1233”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以機械設計、工藝編制及機床操作能力培養為主線,主動適應重慶軍工企業、汽車摩托車零部件制造及模具制造企業等行業發展需要,根據社會對高技能人才需求的變化趨勢,通過校企合作,共同優化設計人才培養方案,重構課程體系并改革課程內容,共同建設師資隊伍和實踐教學條件,依托校內外生產性教學工廠,以真實產品為載體進行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設計,主要采用項目導向、任務驅動等教學模式,凸顯以生產性實訓為主要特征的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特色,為重慶裝備制造業培養急需的機械設計與制造高技能人才。
二、傳統高職機械設計與制造專業課程存在的問題
機械設計與制造專業是理論與實踐并重的專業,傳統的核心專業課程有“金屬切削原理與刀具”“金屬切削機床”“機械制造工藝學”“產品幾何精度設計與檢測”“機床夾具設計”等,課程的設置存在以下問題:
1.教學內容缺乏實踐性。傳統的教學模式過多地側重于書本的理論知識,使學生缺乏實際動手操作的機會,無法掌握知識要領,使機械專業的學習只停留在紙上談兵的階段。
2.教學方式缺乏創新。該專業大部分課程都較為死板,學生對其越來越感覺煩躁,教學效果差。
三、構建“1233”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
我院在國家示范建設中不斷優化以生產性實訓為主要特征的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的基礎上,努力探索“校企攜手、剛柔互補”的新人才培養模式,機械設計與制造專業獨創了“1233”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即以職業能力培養為主線;按照基于工作過程的建設理念,重構基礎課程體系與實踐課程體系并改革課程內容;按照工學結合的高技能人才培養要求實行崗位職業能力、職業資格證書和課程教學相結合;培養梯段為學徒、普通技工、高技能人才。機械設計與制造專業的建設主要體現在“三個構建一個強化”。
1.構建適應“工學結合”的課程體系。為了構建適應“工學結合”的課程體系,學院專門成立了機械設計與制造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該專業委員會由專業帶頭人、骨干教師及長安工業集團公司、重慶大江至信模具公司等本地企業的專家聯合組建,成員中既有學者型專家委員,又有來自重慶地區最具實力的企業專家。本專業指導委員會的成立,有利于進一步實現學校和企業的深入合作,開拓工學結合、任務導向的教育教學改革思路,加強技術研討和師資培訓水平,也有利于構建生產性實訓為特征的人才培養模式,建立學院與企業合作的穩定機制,更好地服務于重慶地方經濟。
要想做好專業和課程的建設,就要做好本專業所針對的崗位和這個專業的工作任務。根據對重慶機床集團、重慶建設工業集團、中國嘉陵集團等幾十家企業調研的結果,重慶地區制造類人才需求主要有設計崗、工藝管理崗和制造崗三個崗位群,再根據國家相關職業標準,制訂人才培養方案;要做好高職課程的建設與改革,先要明白課程的來源,確定課程在專業課程體系中所占的地位和作用。根據行業核心崗位,確定職業能力和培養目標,然后進行課程開發。高職機械設計與制造專業,構建適應“工學結合”的課程體系主要有“金屬切削原理與實踐”“金屬切削刀具選用”“機床夾具與實踐”“機械加工工藝與實踐”和“零件幾何精度設計與檢測”等。
2.構建符合“工學結合”的課程標準。高職院校課程標準的制定,是為學生提供教育的重要載體。高職院校要在深化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基礎上,進行課程開發,包括課程標準的確定、課程教學方法的設計以及教學相關資源的開發等。開發的課程要體現課程的實踐性。例如,我們把以前的“互換性與測量技術”課程,根據機械設計與制造崗位能力要求,整合為“產品幾何精度設計與檢測”,強化了該課程的實踐性。經整合的課程,體現了“理論教學與實踐操作”“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課堂教學與實訓教學”“實訓車間與生產車間”等四個方面有機結合,使教學內容具體化、真實化,學生所學即自己所做、企業所需。
3.構建適應“工學結合”的師資隊伍。通過校企合作,學校在企業中聘請有豐富工作經歷的人來充實學校的專職教師隊伍,同時,把校內的專職教師安排到企業中,擔任全職的“訪問工程師”,讓他們在企業中獲得更多的實踐經驗和工作經歷;在校的師資隊伍中,具有一定的工程背景的教師要占有一定的比例,以保證教學隊伍的穩定性。借助學校和企業之間的各種合作關系,在專業建設上實行雙帶頭人制度,即每個專業不但要有一個校內的學科帶頭人,還要有一個來自企業的學科帶頭人,他們在專業和課程建設上能夠相輔相成,更好地完成“工學結合”的教學任務。
4.強化實踐教學。強化實踐教學環節是“工學結合”的關鍵所在。我院經過三年的國家示范建設,在實驗實訓等實踐教學條件上有很大的提高,先后建成了國家級示范性數控技術職業教育實訓基地、重慶市裝備制造業教育實訓基地、重慶市勞動局和社會保障局市級高技能人才培養基地、重慶市高等職業院校先進制造應用技術推廣中心和重慶市中職學校教師教育市級培訓基地等,將過去單一“灌輸式”教學,變為現場教學、案例式教學、討論啟發式教學、邊講邊練等教學方式。要求凡是能在現場組織教學的,都要在機械實訓中心、實驗室等實訓場地進行教學,使學生對所講述內容有完全的了解和真正的認識,促使學生將所學理論與實踐緊密地結合起來,以實踐鞏固理論,以理論指導實踐,同時結合職業技能鑒定進行訓練,使學生通過訓練、經過考核考試獲得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
為了進一步加強學生的實踐性教學,我院與重慶長安、中國嘉陵、重慶機床集團等32家知名企業建立了穩定的校外實訓基地,保障學生一人一崗的頂崗實習和生產實習。在實訓中以工廠的標準和要求對學生進行管理,使學生在掌握技術的同時,也通過了崗前培訓,畢業后就能獨立工作,縮短校企的距離,減少了學生崗前培訓時間,滿足了企業需求。
四、結語
工學結合是高職院校培養高技能人才的根本途徑,也是高職院校長期發展的必經之路。構建新型課程體系,完善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讓各專業的教育都能夠跟進社會和企業發展的實際需要,全面提升高職學生的綜合素質,實現為社會輸送有用人才的最終目的。
[參考文獻]
[1]馬躍龍,杜芳.基于工學結合的高職思想政治類課程建設與改革探索[J].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5).
關鍵詞:自動化;發展;工業生產
DOI:10.16640/ki.37-1222/t.2016.08.229
0 引言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是一門比較綜合的學科,在原來的機械設計制造的基礎之上與多現代化技術相結合的學科,它主要涵蓋了機械制造、機械設計、自動化等多個方面的知識。它可以解決現代工程中見到的一些比較復雜的工業生產難題。這門學科對于當今我國的工業發展有著及其重要的地位。我們國家的工業水平也是非常依賴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發展的。所以我國的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的發展前景還是非常好的。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發展是符合我國的經濟發展規律的,讓我們的經濟建設實現智能化轉變的一個重要契機。
我國政府在近些年加大了對于機械設計自動化專業建設的投入,積極鼓勵高校學生學習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國家的經濟發展離不開人才的支持。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人才也將推動我國的現代化建設的進程。
1 概論我國當前的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發展存在的問題
改革開放以后我們國家將經濟建設放在了首要位置,在這種大環境下我們國家的機械制造業發展飛速,工業化大生產有著很大的突破。但是我們的機械設計還是有存在著一定的問題。
(1)我們的很多工業設計缺乏自己的創新思維,簡單直白的說就是缺少我們自己的特色。很多機械設計課程的理論不能跟上實際工業對于機械設計的要求。是一套脫離實際生產的理論。從而導致學生畢業后無法在企業中做出真正符合企業要求的工業設計。
(2)我們的機械設計制造有很多是仿造國外的設計,不能切實有效的為企業生產帶來實際的收效。國外發達的工業發展是領先我們國家的工業發展水平的,但是國外的生產環境和生產要求與我國的實際生產情況有著相當大的出入,它們有的設計并使用與我國的工業生產。所以即使我們做出了國外機械設計的高仿版,但是并不能真正的運用于我國的工業生產之中。
(3)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知識產權的保護不足,我國的知識產權保護還是存在一定的漏洞。很多真正的機械設計師的作品得不到真正的法律保護。從而使得這些作者的實際勞動成果沒有得到承認和保護。讓那些熱衷于山寨做仿版的人不勞而獲。在這樣一個惡性循環下真正愿意做機械設計的骨干人物越來越少,它們會缺乏做設計的熱情。這對于國家的經濟發展有著一定的負面影響。
2 我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的自身特點和存在的優勢
2.1 我國的機械設計及其自動化的特點
我們國家的機械設計制造業有著自己的發展特點。我們是一個發展中的國家,國家政策是鼓勵經濟發展,支持人才培養。在這種背景之下,我們機械設計及其自動化專業的人才變得炙手可熱。機械設計自動化改變了傳統的依賴人力去操作的機械,使得機械產品中滲透了新的技術。機械自動化極大的提高了企業的勞動生產效率,降低了企業的生產成本,提高了企業的經營利潤。
與傳統的機械設計相比較,新技術要求我們的機械設計里面有更多的智能化的東西。多種元素的融合讓我們的機械設備能面對更多的工業生產方面的問題。自動化背景下的機械生產的功能性更加的強大。我們的機械設計自動化不是單方面的將各種技術累加在一起,而是依據企業的實際情況來做符合企業生產要求的機械設計。
2.2 我國的機械設計及其自動化存在的優勢
與其它的專業相比較,機械設計及其自動化有著自身的優勢。首先是該專業有很強大的技術性。通過我們的機械設計制造自動化可以提高我們的機械設備的智能化的生產水平,提高企業的生產利潤。自動化的機械設備最大的優勢就是掌握的是實際改善企業生產狀況的核心技術。近年來不論是國企還是外企或者是民營企業對于這個專業的人才是求賢若渴的。
3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的專業發展前景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的學生畢業后一般是從事機械制造領域內的設計制造、技術開發等等。畢業生的就業范圍還是偏重于重工業的。當前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的發展前景要求我們做到以下兩點:
(1)高校要積極培養專業的機械設計人才。很多高等院校甚至是高職高專都開設了機械設計及其自動化專業課程,但是培養出來的人才是良莠不齊的。真正能夠為企業所用的專業人才并不是很多。但是社會對于這個專業的人才需要量是越來越大的。我們需要積極的培養能夠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機械設計人才。
(2)機械設計制造業的應用領域非常的廣泛,我們需要加強對于該專業的重視。因為技術是經濟發展的主要支撐。所以我們應該高度重視機械設計專業的教育。高校應該提出一套能夠適應當前經濟發展情況的教育體系。重視關于機械設計人才的培養規劃。真正的為我國的工業發展輸送專業的人才。
4 結束語
總而言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的前景是一片光明的。它需要學生掌握專業的知識并且可以與實際相結合。它是一門研究機械制造理論、制造技術、自動化制造系統和先進制造模式的學科。機械設備自動化的培養目標非常的明確就是培養出能夠將機械設備與自動化通過計算機方式結合起來的人才。該專業有著及其廣闊的發展空間的。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的工業領域中還是很缺乏技術性的人才。所以我們的機械設計人才還是有很好的施展舞臺的。
參考文獻:
[1]赫新雨,趙東升.我國機械制造業的特點及發展趨勢研究與分析[J].中國科技博覽,2010(25).
關鍵詞: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特點;優勢;發展趨勢
DOI:10.16640/ki.37-1222/t.2017.11.035
1 引言
工業是一個國家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而機械設計制造為工業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基礎??v觀歷史,一個國家雄厚的經濟基礎離不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所以我國必須促進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的發展,這樣才能推動我國機械制造業的發展,為我國的工業制造與軍事實力打下良好的基礎。與傳統的機械設計制造相比,現代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更加先進、科學,更加適合當代的機械化生產,對促進我國的機械設計制造業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
2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的特點與優勢分析
2.1 環保性
傳統的機械設計制造業對專業人員的依賴性強、要求高。在實際操作中的時候,傳統機械設計制造業的專業人員會出現或大或小的過失,這使得部分產品需要重復加工或者重新生產才能投入使用。傳統機械設計制造業的這種生產方式不僅會浪費大量的人力與時間,而且還會造成大量資源浪費,不符合我國社會當前的可持續發展理念。而現代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弱化了其對專業人員的依賴性,主要依靠電腦程序進行系統設計,降低了機械設計制造的出錯率,提高設計操作的正確率,生產出的產品質量高,而且生產效率高,為企業節約了能源成本。此外,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充分利用先進的空氣凈化技術等,使產品生產具有更強的環保性,減少環境污染,有利于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
2.2 安全性
傳統機械制造生產主要采用機械手工操作來完成,一旦人工操作出現失誤,就很有可能出現人身安全事故,存在安全隱患。而現代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融合了先進的現代科學技術,工作人員可以通過電腦程序遠程控制機械,即可實現機械自動化生產,大大改進了工作人員的工作環境,提高了安全性。雖然機械自動化也會發生意外,但是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能夠在既定的程序中檢測到安全隱患,發生意外時會及時采取相應的補救措施。在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的背景下,工作人員與機械生產設備直接接觸的機會減少,由于操作機械不當而發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了,員工的安全性得到了保障。
2.3 效率性
與傳統機械制造業相比,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所需工作人員減少,生產流程更加有條理,避免了人為因素導致的生產遲緩問題,大大提高了機械生產的效率。在傳統機械制造生產中,工作人員必須花費一定的時間來熟悉生產操作,遵守規則規范生產,這會浪費寶貴的時間,影響生產進度。而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則依靠機械自動化生產,只要啟動機械,就能在預設的程序操作中準時完成生產。機械自動化生產不僅為企業減少了人工成本,而且生產操作規范,減少了生產時間,提高機械自動化生產效率。
3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的發展趨勢
3.1 智能化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將趨于智能化,弱化人為因素在其中的影響。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機械設計制造業將充分利用科學技術的優勢,建立完善制造結構體系,使機械生產流程會更加系統化、規范化,提高機械自動化生產的效率。機械設計制造業通過先進的科學技術與電子信息技術,開發出有針對性的電腦程序,把電腦程序與機械生產自動化緊密聯系起來,智能控制機械生產,提高機械自動化的生產效率與質量。例如,開發一種先進程序,使機械能自動打螺絲。
3.2 網絡化
互聯網能打破地域的限制,使各個工作區連接起來。當前互聯網技術發達,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要充分利用好互聯網,將必要的生產流程連接起來,實時關注管理各個生產流程,一旦其中的一個生產流程出現問題,員工就能在互聯網上及時發現問題,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解決問題,保證機械生產順利進行。例如,當工業生產的某一環節出現問題時,負責該環節的工作人員可通過互聯網及時同時技術管理人員前來修理。
3.3 虛擬化
虛擬化、電子化是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的一個發展趨勢,它減少了資源浪費,而且真實度較高,有助于企業實現機械自動化生產。未來的機械設計將會在電腦上完成,由專業人員先在電腦上設計并繪出完整的電子圖,在討論中適當修改,并在電腦上實現虛擬生產,虛擬產品最終會在電腦上以三維的方式呈現出來,這為企業的實際機械自動化生產奠定了基礎,為企業降低了生產成本,并提高機械自動化生產效率。
4 結語
綜上所述,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的發展前景可觀,它需要吸收先進的科學技術與信息技術,以實現高水平的自動化。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打破了傳統的機械制造,不僅對環境友好,而且生產效率高,生產質量高,為企業節約不少能源成本與人力成本,所以探討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的特點與發展趨勢為企業的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提供了寶貴的參考意見。
參考文獻:
[1]劉榮光.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特點和優勢及發展趨勢探析[J].信息化建設,2016(06):15.
關鍵詞:機械設計制造及自動化專業;專業教學;課程體系
1.機械設計制造及自動化專業教學改進的必要性
國家教育部對于高校內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的教學是有著明確的要求的,要求培養出具有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基礎知識和應用能力且能夠在生產第一線從事設計制造以及科技開發的人才來,通過這樣一種要求就可以看到,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主要強調的還是應用能力和創造能力,因此高校在進行專業教育體系的構造時就要充分的考慮到這樣一種要求。高校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牽涉到機械行業的多個方面,學校在進行教學目標確定以及教學模式構造的時候主要需要以社會的經濟狀態為導向,也就是說,專業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希望能夠與市場經濟接軌的,只有這樣才能夠培養出社會所需要的專業綜合性人才來。
隨著我們國家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科技進步更是使得產業結構的調整成為重點工作,尤其是在機械行業內,對于專業人才的要求更是不斷提高,而這樣一種要求上的提高主要就表現在綜合素質上。教學改革的推進和進行都是希望高校專業培養方案、課程體系以及教學方式都能夠適應于現代社會的科學技術和經濟條件,但是到目前為止,相當數量的高校內仍然存在著諸多方面的問題,包括專業設置過于狹窄、課程內容與實踐脫節嚴重以及專業知識面不足等,這都是需要通過切實的工作和努力來改變的。
2.機械設計制造及自動化專業教學改進的內涵分析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教學目標主要集中在設計制造、科技開發和應用研究這樣三個方面,除此之外,機械行業內的運行管理以及經營銷售也是工程技術人員的必要素質,總而言之,機械設計行業進行人才培養的核心就是素質教育,同樣關鍵的就是崗位技能,歸根結底,也就是要盡可能的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實現上述目標就需要在教學環節當中重視基礎、豐富教學方向并強化學生學習和實踐能力,與此同時還需要盡可能準確的把握住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趨勢和發展方向,基本上就要求學生在機電、數控、管理、計算機、設計甚至是實際操作當中都有相當的表現。尤其是對于應用的強調,更是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的精髓所在,也是高校培養機械類人才的基本要求和特色所在,只有保證學生經歷充足的應用實踐才能夠保證學生在今后的工作當中表現出強的解決問題能力和優秀的創造能力。
3.機械設計制造及自動化專業教學改進的措施
機械設計制造及自動化教學進行優化和改進的目的是希望能夠在教學當中凸顯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并倡導參與式教學來加強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的學思結合,總而言之,高校就是需要在專業課程的教學方式上進行改進來最大程度的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下文當中具體到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來對其改進措施進行分析。
3.1. 采用啟發式教學
在機械設計制造及自動化專業教學當中采用啟發式教學主要是為了引導學生自主進行學習,在這樣一種教學模式當中,專業教師需要做的就是講解專業領域當中的重難點,與此同時通過知識的輻射來體現該專業的學習思路和學習方法。機械制造及自動化專業的顯著特點就是實踐性強,因此在進行理論教育的同時還需要鼓勵學生自己進行試驗的設計與操作,這樣就能夠在實踐當中暴露出理論學習當中未曾意識到的問題,同時也能夠較好的激發學生的自主創新思維,可見這樣一種教學方式的好處和優勢還是非常明顯的。
3.2. 對比式教學
對比式教學主要強調的是國內專業教育與國外專業教育的不同之處,這樣一種對比式教學可以從兩個具體的方面和角度來進行,一方面是把不同的機械設備或者是機械材料聯系起來進行對比,另一方面則是對比國內外在理論與實踐結合上的表現。對比式教學同樣是希望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能夠更好的理解和消化比較抽象的知識,并同時提升自己進行試驗操作和實踐操作的能力。
3.3. 利用多媒體實現立體教學
在現當代利用多媒體來進行輔助教學是必然的選擇和趨勢,這主要是因為現代信息爆炸且信息的獲取方式多樣,使得信息必須在經過合理的篩選和處理后進入到學生的視野才能夠達到最佳效果。教師在進行多媒體課件的制作時,可以按照教學對象所需要的內容來進行獨立單元的劃分與設計,與此同時還可以在網絡上搜集大量的機械產品照片或者是錄像來讓學生對于機械產品直觀和準確認識,教師還可以選擇一些企業的生產實例來鼓勵學生設置課題或者是參與到討論當中來,這樣一種理論在實際當中體現的教學方式更加能夠加速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以及對技能的接收。而立體教學的好處則在于解決了機械結構復雜的問題,機械結構因其較高的復雜性往往平面圖十分復雜,教師在教學的時候就可以利用模型和部分零件實物結合的方式來進行對比,學生同樣可以獲得最為直接的視覺感受,加強理解的同時加強記憶。
3.4. 在企業內進行教學
這樣一種教學策略就是將課堂轉移到企業內去,具體來說,就是在課程快技術的時候安排一定的時間讓學生到工廠內去進行專業技能的知識培訓,在企業內進行教學一方面是可以讓學生走到生產的第一線,就能夠對自己在課堂當中學到的東西有更加直觀準確的認識;另一方面,企業內有非常過技能純屬且知識全面的人才,這樣一些人員也可以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培訓,總而言之,就是讓學生參與到實際的企業活動當中去來真正培養學生的學習素質和職業技能。
4.結語: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課程的優化和改革實際上是隨著現代機械制造行業的發展而進行的,必須根據市場的導向和需求來進行動態改革,旨在將學生培養成為知識全面且技能純屬的人才,更重要的就是加強學生自主創新的能力,使得學生在將來的崗位上能夠更快的進入角色發揮出作用來。
參考文獻: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與其他類型專業有很大區別,其更加注重學生在基礎理論知識掌握的基礎上,能夠通過大量的實踐訓練,實現其時間操作能力的提高。該專業的實踐性更強,對于教學的要求也更高。首先,教師需要具備扎實的理論知識水平,還擁有豐富的實踐教學經驗,能夠為學生提供實踐操作指導[1]。其次,需要擁有健全的教學平臺,為學生的實踐操作提供充足條件,同時,教學體系、評價體系以及反饋機制都要保證其健全性和有效性。構建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的實踐教學網絡化平臺,能夠為教學提供有力支持,并為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提供巨大的保障。
2.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實踐教學網絡化平臺構建
2.1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實踐教學網絡化平臺構建的實施方案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實踐教學網絡化平臺的構建,首先應當擁有科學合理的實施方案,確保整體框架的完整性和穩固性,保證其對于專業教學和實踐教學的巨大保障作用。具體的平臺構建實施方案應當包括三個方面,即專業課程實驗內容以及實習基地的典型產品設計制造案例和學生的優秀作品。專業課程實驗內容應包括注塑模像、公差與配合、產品建模與創新技術以及機械工程測試技術,還包括激光加工及模具修復再造技術和機械制造工程、工程材料、數控技術與數控機床等[3];實習基地的典型產品設計制造案例應包括水表結構、汽車前橋結構、電梯結構和壓鑄件生產加工,還包括沖壓生產加工、注塑生產加工以及典型夾具、柔性制造系統等;學生優秀作品則主要包括其在綜合課程設計中的案例、畢業設計案例和競賽作品案例等。針對以上三方面內容,應當結合其主要的特點和表達需要,將圖片、文字和加工錄像、二維動畫、三維模型動畫以及工程圖等有機結合,作為其表現形式,達到最佳的表現效果,方便教師和學生直觀感受,并體驗到最佳的應用效果[4]。由于該網絡化平臺的構建時間較長,且體系較為復雜,應當通過前期開發和中期完善以及后期改進的建設實施辦法,確保該平臺的穩固性和有效性。
2.2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實踐教學網絡化平臺構建的具體內容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實踐教學網絡化平臺構建的具體內容包括專業課程的實驗內容和實習基地實訓項目以及學生的優秀作品。首先,針對專業課程的實驗內容,應結合所有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的專業課程實驗項目需要,對實驗內容進行有效整理,并分析其主要的建設需求,進而在建設過程中加以拓展。其次,針對生產實習基地典型產品的結構、設計和制造過程,組織安排學生進行生產實踐教學。應在學生參與實習之前,對于實習基地的典型產品的結構和設計以及生產加工過程的相關資料進行收集和匯總。獲得匯總資料后,向學生進行公開和信息傳遞,利用網絡的便捷性,確保學生能夠快捷地掌握實習基地的相關訊息,以大大加快其對于實習基地環境和主要工作內容的適應速度,確保較好的實習效果。學生在實習基地參與的典型產品設計和制造以及裝配等項目的內容主要包括水表和汽車懸架系統等產品的部件構成,還包括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藝安排及設計并制造大批量生產的典型零件的工裝夾具[5]。此外,對于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學生的優秀作品進行整理和匯總,并將其應用于實踐性教學當中。學生的典型性課程設計和畢業設計以及競賽典型作品,對于實踐性教學體系建設有著重要意義,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針對學生的課程設計和畢業設計等環節進行有效改革,并將典型性和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作品進行梳理和匯總,能夠大大方便今后學生在參與課程設計和相關競賽時,擁有明確而具體的參考,并指導自身的作品設計,確保其設計作品擁有較高的基礎,為其獲得良好成績提供重要保證[6]。
3.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