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9-29 04:48:1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審計員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今年我局堅持把法制宣傳教育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作為審計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來抓,年初落實了全年的法制宣傳教育的工作要點和工作內容,使法制工作與審計工作同部署、同檢查、同考核、真正做到及時、準確落到實處。同時按照《審計機關開展法制宣傳教育的第六個五年規劃》的要求,我局明確了局長為組長、分管副局長為副組長的法制宣傳工作領導小組,法規科作為職能科室,負責組織、協調、指導和檢查法制宣傳教育等日常工作,安排專職法制宣傳聯絡員,根據實際情況深入審計現場,宣講法律法規,解決法律問題,加強對審計人員學法執法情況的檢查監督。全局的法制宣傳教育工作形成了黨政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全局干部共同參與的格局。
做好特約審計員工作和內審人員的繼續教育工作
按照《市特約審計員工作管理辦法》和我局制定的具體工作辦法,今年做好第四屆特約審計員的總結工作和新一屆特約審計員的聘用工作,繼續邀請特約審計員參與審計項目方案匯報會,項目的過程匯報會、隨訪被審計單位,進一步了解我局審計干部廉政勤政情況的有關情況,檢查審計干部依法行政行為,促進依法審計水平的提高。根據《審計署2008年至2012年審計工作發展規劃》的要求和市內部審計協會有關的規定,我局在今年下半年舉辦了內審人員后續教育課程培訓班,對內部審計規范相關內容進行了重點培訓,組織區部門和單位內審負責人定期參加區內審人員例會,交流內審工作經驗,通過培訓進一步強化內審人員的業務知識。
多種形式的法制宣傳教育工作
一是組織學習。為了更好地完成2012年全年的審計工作,組織全局干部參加了市局組織的集中業務培訓,學習了經濟責任審計操作規范講解、經濟犯罪相關法律法規知識講座、廉政教育等內容,重點學習了《市審計條例》。本局還修訂了本區預算執行審計工作方案和其他財政收支情況等4個審計工作方案并組織學習,邀請市審計局業務處室領導介紹市局優秀項目的審計經驗。二是組織全局干部撰寫審計論文。組織全局干部撰寫2012年審計經驗交流文章,積極上報我局績效審計開展的典型經驗,總結我區內管干部經濟責任審計的典型經驗,撰寫《關于建立區管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評價體系研究》上報市審計局審計科研課題。三是圍繞本區憲法宣傳周開展《審計法》的宣傳工作。我局通過加大對《市審計條例》的宣傳力度,把貫徹落實《審計法》和《審計法實施條例》、《市審計條例》作為推進審計工作的重要機遇,加強審計監督,依法行政,為促進全區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
SharePoint是微軟推出的企業級綜合門戶平臺,提供內容管理(ECM)、企業信息集成、社區等一系列功能,并具有可擴展性[4]。自微軟推出SharePointServer2013,其功能越來越強大,例如其內容查詢Webpart部件可以查詢SharePoint平臺以外的數據并在SharePoint平臺中展示;集成了挪威FAST公司的FAST搜索技術,可以為企業提供安全的、多視角的企業搜索平臺等[5]?;赟harePoint技術,本系統將科技信息進行分類整理,利用SharePointECM元數據技術對科技信息進行多維度分類和搜索精簡,利用FAST搜索技術實現對SharePoint平臺數據的搜索和SharePoint平臺以外數據的搜索、并且搜索支持多種格式??紤]信息安全的需求,本系統利用SharePoint權限控制機制對科技信息進行細致的安全控制,對用戶角色進行管理,保證用戶只能訪問到其權限范圍內的數據。利用SharePointECM的高級路由功能,基于元數據讓系統決定由哪個文檔庫來保存文檔。同時企業人員經常會遇到多人文檔協作的情況,傳統的方式是由一個人負責分發任務和整合文檔,協作效率低下,本系統利用officewebapps技術實現多人共同編輯一份文檔、自動整合的功能,并且可以對文檔進行版本控制和權限控制,集成office的版本比對功能查看版本差異等,大大提高了團隊文檔協作效率。制造企業的某些科技信息需要進行流程管理,比如科研論文投稿之前需要經過多道審批手續,發表成功后還需要論文主管部門審查才能正式進入其科研論文庫,本系統利用SharePoint工作流技術實現文檔的審批功能。
2系統整體架構
本系統建立在WindowsServer2008R2上,通過擴展的.NETFramework、IIS7.0以及AD域等集成SharePointServer2013解決方案來實現。系統架構如圖1所示。1)最底層為操作系統層,為科技信息管理提供Web服務、數據庫服務、基于Windows活動目錄(AD域)提供用戶管理服務、基于Exchange提供郵件服務和基于LCS提供即時消息服務等。2)基礎服務層建立在操作系統層之上,與操作系統層共同構成SharePoint支撐平臺。為科技信息管理提供權限管理服務、搜索服務、工作流管理服務和文檔存儲服務等,并且支持二次開發以提供更復雜和個性化的服務。3)應用層即為科技信息管理平臺,建立在SharePoint支撐平臺之上。包括用戶管理模塊、文檔管理模塊、權限管理模塊、文檔審批模塊、文檔協作模塊、信息檢索模塊和信息統計模塊。4)最上面一層為表示層,與應用層、基礎服務層和操作系統層共同構成科技信息管理系統。Webpart部件提供前端可視化操作界面,最終通過瀏覽器進行訪問。
3系統關鍵流程設計
3.1文檔創建/上傳流程設計
系統為不同類型的文檔創建了模板,例如期刊論文模板、經驗總結模板等等。用戶可以根據模板創建文檔,也可以選擇直接上傳文檔。文檔上傳時用戶不需要關心將文檔上傳到哪個文檔庫,只需要為文檔填寫擴展屬性(如文檔產生部門、作者職稱等)并提交即可。系統利用SharePoint的高級路由功能預先定義規則,根據文檔元數據決定將文檔路由到哪個文檔庫。文檔創建/上傳流程如圖2所示。同時SharePoint與office高度集成,用戶也可以不登陸系統,直接在office中將文檔一鍵到本系統。
3.2文檔審批流程設計
系統需要對一些文檔的流程進行管理,比如科研人員公開,首先要經過基層領導審批,基層領導審批通過后送到保密部門進行保密審查,保密審查通過后才能投稿,如果發表成功,再送到論文主管部門歸檔。以往制造企業采用紙質跑簽的方式實現論文審批。這樣做不但效率低,而且只對發表成功的論文進行了歸檔管理,那些沒有發表成功但同樣有參考價值的論文則由科研人員自己保管,隨時都有可能丟失或者誤刪除。科研論文管理流程如圖3所示。由于SharePoint的工作流設計工具SharePointDesigner,只能設計順序工作流,不支持流程回退功能。對于業務邏輯稍微復雜的工作流實現起來非常困難。本系統中采用VisualStudio+quickflow來進行流程開發,采用InfoPath進行表單開發。實現了流程可視化監控和管理、任務/轉發、郵件提醒和超時提醒等功能。并且將任務鏈接嵌入郵件中,這樣審批者收到郵件提醒后,打開郵件并點擊任務鏈接就可以執行任務。
4系統功能設計
4.1用戶管理
SharePoint平臺與WindowsAD域高度集成,利用其UserProfileServiceApplication應用程序實現與AD域進行用戶同步,同步方式可以選擇增量同步或完全同步,管理員可以設置同步策略。本系統登錄采用Windows集成認證方式,無需為用戶單獨建立賬戶。
4.2文檔管理
文檔管理模塊包括文檔分類、文檔操作和版本控制等功能。4.2.1文檔分類由于制造企業的科技信息種類繁多、形式多樣并且專業性強,一個好的分類可以提高科技信息的檢索效率。本系統中,首先根據科研人員使用文檔的習慣,將文檔分為不同的內容類型(如科研論文、技術標準與規范、經驗總結、專利等),每種內容類型都包含基本屬性(如標題、創建者、創建時間、大小等)和根據制造企業實際情況定義的擴展屬性(如文檔產生部門、作者職稱等)。基本屬性由系統自動識別,擴展屬性由文檔創建/上傳者從系統提供的元數據字典中選擇。利用SharePoint的ManagedMetadataService服務為系統創建元數據字典。圖4為系統元數據字典部分截圖。從圖中可以看出,按照內容類型可以將科技信息分為技術標準與規范、經驗總結、科研論文和專利等;也可以按照文檔產生部門分類,從而實現對數據的多維度分類。4.2.2文檔操作和版本控制文檔操作包括文檔創建/上傳、下載、刪除、修改等功能。系統利用簽出/簽入操作創建文檔版本。集成office的版本比對功能對比版本之間的差異,并可以隨時查看任何一個版本的文檔。
4.3權限管理
由于制造企業人員密級不同,科技信息也由不同的密級組成,因此需要對科技信息進行嚴格的安全控制,保證每個用戶只能訪問其權限范圍內的信息。權限管理模塊包括用戶角色管理和文檔權限管理兩個子模塊。4.3.1用戶角色管理SharePoint包括32項細分權限用于對用戶進行權限管理,利用這些細分權限的組合可以建立不同的角色組。本系統中建立四類角色:1)管理員:制造企業要求系統中“三員”必須為不同的人員,因此分別設置系統管理員、安全管理員和安全審計員三種角色。系統管理員可以設計、修改系統,建立角色組;安全管理員管理角色組的用戶和權限;安全審計員擁有查看系統日志的權利。2)系統成員:可以查看、添加、更新和刪除列表項和文檔。3)系統訪問者:可查看頁面和列表項并下載文檔。4)審批者:審批者包括基層領導等多個組,用于文檔流程執行過程中,將文檔傳送到相應的角色組進行審批。4.3.2文檔權限管理對一些密級比較高或者只能由某幾個用戶訪問的文檔或文件夾/文檔庫,需要為其單獨設置訪問權限。系統利用SharePoint細致的權限控制機制實現了這一點。單獨為某一文檔或者文件夾/文檔庫設置權限時,首先需要斷開其與父級的權限繼承,然后為其單獨設置訪問權限。可以將訪問權限授予某些角色組,也可以為單獨的人員授予訪問權限。
4.4文檔協作
文檔協作在日??蒲猩a過程中隨處可見,而且團隊成員可能來自不同的部門。傳統的方式是必須有一個人通過郵件等方式負責分配任務和整合文檔,這樣做不但效率低、版本難以控制而且安全也難以保障。系統利用officewebapps技術為團隊成員提供多人文檔協作的平臺,團隊成員可以在文檔協作平臺上共同編輯文檔,文檔會自動整合并可以方便的進行版本控制和權限控制。
4.5信息檢索
制造企業科技信息不但形式多樣、專業性強,而且對信息的安全要求高。因此用戶不但要能快速、準確的查找到所需要的信息,還要保證查找到的信息在其權限范圍內。在SharePoint管理中心打開SearchServiceApplication,配置內容源和爬網計劃,并新建搜索范圍,添加范圍規則。即啟動了搜索功能。SharePointServer2013集成了FAST搜索解決方案,支持全文搜索、元數據搜索、搜索結果預覽、權限匹配等多種功能,并且可以根據元數據和搜索范圍等對搜索結果進行精簡,利用精簡面板Webpart進行展示。在精簡面板Webpart中設置ShowCounts=”Count”,即可顯示出精確的文檔個數。
4.6信息統計
SharePoint的計時器作業(timerjob),可以在規定的時間點及時間范圍內完成某種操作。系統中利用WSS對象模型開發timerjob實現了文檔的下載次數和評論次數統計功能。為了綜合考慮系統性能,該計時器作業每5分鐘統計一次文檔的下載次數和評論次數。最后根據下載次數和評論次數,對文檔進行排序,并利用LINQtoSharePoint技術開發“熱門文檔”Webpart進行展示。
5原型系統實現
基于上述平臺的體系結構和關鍵技術,以某制造企業為應用背景,實現了科技信息管理系統,系統部分界面如圖5所示。
6結束語
論文摘要:隨著世界航空運輸的快速發展,空中交通日趨繁忙,空管安全管理體系中安全評估與審計越來越受到民航界的關注。本文首先對空管安全管理體系進行了概述,描述了當今空管安全管理的現狀及中國民航安全管理的目標和空管安全管理體系的構成,然后對空管安全審計進行了概述,最后研究了空管安全管理體系中安全審計的方法與應用。
1.空管安全管理體系概述
空管安全管理體系包括空域管理、空中交通流量管理和空中交通服務(包括空中交通管制服務)在內的系統性的安全管理問題。
空管安全管理體系研究現狀
安全始終是民航界的首要問題,在民航界具有重要影響的組織或國家都幾乎一致地將空中交通管理系統的安全管理問題升級為一個具有現代管理學科意味的系統性安全管理問題來對待,在繼承傳統安全管理經驗(尤其是其中所包含的安全管理文化精髓)的同時,人們已經更加重視依托現代安全管理理念、策略和科學方法(包括基于電子計算機技術的安全管理決策支持工具)去全面解決空管系統的安全管理問題。目前,還沒有一個標準統一的體系來對空管單位進行安全評估和審計,各單位的標準不一,審計手段也各不相同。隨著民航業的飛速發展,空中交通流量的劇增,工作壓力越來越大,造成空管單位的安全隱患與日俱增。
2.空管安全審計
2.1 空管安全審計概述
空管安全審計可以讓管理層有效掌握空中交通服務系統的安全狀況和需要改進的缺陷,它是一種識別潛在問題的有效手段,是一項未雨綢繆的預防性安全管理活動。
作為安全管理體系的一部分,內部安全審計所體現的內部安全管理作用在于:確保運行安全風險得以識別,導致安全問題的誘因得以辨識;通過強化安全指令和程序的遵守、人力資源配置、提高人員素質和培訓等,確保具有良好的安全管理體系架構;確保應對突發緊急情況的安全措施得當;確保設備性能能夠滿足保證安全所需;在促進安全、監測安全性能和處理安全問題方面,保證各項管理措施切實有效。
2.2空管安全審計原則
(1)安全審計的目的在于了解實際情況,不得有任何指責和懲罰方面的暗示。
(2)被審計者應當給審計者提供一切相關安全管理實證或文件,安排必要人員供審計者了解情況。
(3)安全審計應當客觀地調查取證。
(4)應當在規定的時間內給被審計單位提供書面報告,闡述發現的問題并提出建議。
(5)應當向被審計單位提供有關審計結果的反饋意見。反饋意見應當突出審計中所觀察到的問題,必須找出不足之處,但也要盡可能回避消極的批評。
2.3空管安全審計計劃
簡介:說明這是哪一項安全審計的正式文件,介紹報告的各章。
參考文件列表:列出審計中使用的所有文件依據背景:描述審計原因,說明這是正常審計還是由于特殊原因(例如:發現安全風險,觀察到不安全事件等)而進行的審計。
目的:按照審計計劃描述審計的目標和范圍。如果在審計過程中發生了影響審計目標完成的事件,應當在此描述,并且闡述事件造成的后果。
人員:列出參加審計的人員
受審計的單位:列出受審計的單位名稱
計劃日期:注上當日日期
2.4在空中交通服務系統的安全審計應當遵循以下原則:
(1) 觀察結果和建議的內容應與最后討論會、審計報告草案及最終審計報告中的談論或稱述保持一致。
(2) 審計結論應當有充分的證據支撐;對觀察結果和建議的闡述應當清晰簡要。
(3) 觀察結果應當具體明確,并客觀地陳述觀察結果。
(4)要應用廣泛接受的航空術語而不要用縮略語和俗語。
(5)避免直接批評某個人或某個職位。
2.5審計員應當在訪談時應當遵照以下原則:
(1)聆聽——讓講話的人知道你在聽他講;
(2)保持中立——不要當面表達不一致的意見,不要隨意打斷對方的陳述或甚至給予批評;
(3)理解不透徹時——可向對方核實,以獲得對方對訪談記要的認可;
(4)使用“什么,為什么,在哪里,什么時候,誰,如何”等特殊疑問句,以引出事實情況;
(5)詢問一些深入的問題,比如“假設…”,“如果…,會怎樣”“請給我演示一下…”,讓對方給出解釋和例證。
2.6 安全審計情況的后續跟蹤
(1) 后續跟蹤的主要目的在于核實受審計單位是否落實了改進計劃。后續跟蹤可以通過對改進計劃實施情況的監督來進行,也可通過隨訪跟蹤來進行。
(2)如果進行了跟蹤隨訪,還應當編制一份隨訪報告,說明改進計劃的落實情況。
如果不符合規章的情況和隱患尚未消除,審計組長應當在跟蹤報告中著重說明,并直接給相關空中交通服務單位的高層管理者發送一本報告副本。
(3) 審計組長應主動向所屬空中交通管理機構報告階段性的審計情況和提交審計報告、跟蹤隨訪報告。
3.結論
本文首先對空管安全管理體系進行了概述,描述了當今空管安全管理的現狀及中國民航安全管理的目標和空管安全管理體系的構成。
綜上所述,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如何通過有效、科學的手段對空中交通管制單位運行安全審計,找出安全隱患,通過一系列的運行管理手段,消除安全隱患,使“人─機─環境”系統中的運行關鍵因素有機地結合,共同作用于空管運行的各個階段,切實提高航空安全運行質量,從而進一步完善我國民航安全運行管理,切實提高民航安全運行質量,最大限度地降低航空事故,提高空中交通管制單位的自身系統控制能力和安全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空管在線收集整理
[2]駱慈孟.以人為本,確保飛行安全,空中交通管理, 2000.5
[13]施和平.空中交通系統安全管理.廈門大學出版社.
關鍵詞:內部審計;質量;控制
中圖分類號:F23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3)02-0-01
在IIA的定義中,內部審計被定位于通過“確認”與“咨詢”服務,評價和改善風險管理、控制和治理過程的有效性,幫助企業增加價值。隨著企業面臨風險越來越復雜,外部監管力度越來越大,管理層對內部審計保障企業健康發展,為企業增值的期望也越來越高。當前,企業內部審計人員偏少,內部審計壓力卻越來越大,研究加強內部審計質量控制對于提高內部審計的效率和效果,實現管理層對內部審計的期望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一、內部審計質量的涵義
目前盡管關于審計質量的研究較多,但大多都是從注冊會計師角度提出。例如Watts和Zimmerman(1980)認為當客戶發生違約行為時,審計師報告這一特定違約行為的概率可反映審計質量高低。Jacobson(1985)提出,剩余風險處于合理的低水平的審計師工作才是有質量的審計。在中國,審計大辭典(1990)中對審計質量定義為“審計質量是指審計業務工作的優劣程度,也即審計結果達到審計目的的有效程度?!边@反映了審計質量是衡量審計工作水平的一種反映,而審計質量的衡量標準是是否能達到審計目的。
內部審計與獨立審計不同,除關注財務報表的錯報,同時關注企業法律法規的遵循性以及經營管理活動的效果性。尤其是作為電力企業而言,財務報表的錯漏報動機不強,因此內部審計工作者更多關注后者。這也是管理層對內部審計的期望。因此,筆者認為,內部審計的質量需要從兩個維度來衡量,一是內部審計工作程序的規范性,也就是內部審計的執業標準是否達到;二是內部審計提供的審計結果能否滿足管理層對內部審計的期望。這也是我們在實際工作中,做好高質量的審計工作需滿足的兩個條件。
二、內部審計質量的影響因素
內部審計準則中明確規定,內部審計機構負責人對制定并實施系統、有效的質量控制政策與程序負總體責任。為保證內部審計工作質量,審計組織必須其進行控制,它是由審計組織和審計人員進行的,是全體審計組織和審計人員共同參與的自律行為。要建立內部審計質量控制體系,首先必須分析內部審計質量的影響因素。
(1)內部審計環境。企業中,內部審計環境包括文化環境、領導層對審計的態度、員工對審計工作的認可,這些環境影響著內部審計目標定位、價值實現、組織模式設置等組織模式,對內部審計質量起到了關鍵的影響。
(2)內部審計組織模式。內部審計組織模式首先體現在內部審計的獨立性上,獨立性是審計最本質的特征,包括內部審計機構的獨立性和內部審計人員的獨立性,它是開展內部審計工作的基礎。在集團公司中,內部審計組織架構的設置對內部審計質量也造成了影響,集權與分權的選擇將會對集團公司內部審計運作模式產生影響,從而間接影響整個集團公司的審計質量。
(3)內部審計的人力資源。內部審計業務需要靠審計師去進行,如何培養合格的審計師、組成一個搭配合理的審計組都是內部審計人力資源要解決的問題,內部審計師素質的高低將對內部審計項目質量產生最直接的影響。
(4)內部審計的技術與方法。內部審計的技術與方法對內部審計的質量具有極其重要的影。尤其是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信息處理的介質發生了改變,勢必對審計技術與方法有著新要求。一個能順應時展的內部審計技術與方法才能有高質量的審計工作。連續審計、抽樣統計、趨勢分析、內部控制測評等現代技術都給內部審計帶來了變革。
三、建立內部審計質量控制體系,全面提升內部審計質量
《內部審計具體準則第19號――內部審計質量控制》中規定,內部審計質量控制體系包括內部審計督導、內部自我質量控制與外部評價三個方面,結合實際,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完善內部審計質量控制體系。
1.建立項目主審負責制 加強審計項目督導。主審對一個審計項目質量有著直接影響,審計方案由主審制定,現場審計資源由主審進行分配,現場的審計重點、審計思路、審計方式方法和主審密切相關,因此首先,要明確主審在審計項目中的責任,其次,要定期對主審進行培訓,培訓內容包括審計人員職業道德、審計溝通、最新的審計理念、審計案例分析等等,可以說,一個優秀的主審是審計項目團隊中最寶貴的資源。第三,可以試行主審競爭上崗制,在薪酬計算上對主審主持項目的數量和質量有所考慮。培養一支階梯式的主審隊伍是集團審計項目質量的有效保障。
2.利用信息化對審計項目及集團審計業務進行督導。審計信息化為遠程監控和集團管控提供了可能。在審計項目方面,一是審計組長對審計組進行遠程管控。在實際工作中,審計組長大都由部門領導擔任,大部分時間不在現場。傳統審計作業方式都是主審通過電話或者電子郵件形式向審計組長匯報審計進度、審計重大發現等,待現場審計完成后,審計組長通過審核審計取證表對審計質量進行掌控,不具備實時性。審計信息化可以使審計組長全面實時掌控審計進度,及時發現審計重大事項,對審計難點進行指導,保證現場審計工作的效率與質量。集團業務上,上級單位對下級單位審計計劃完成情況進行監督和檢查,對計劃進行審批,對進度進行跟蹤,對存在的偏差及時發現,從而提升了整個集團的內部審計質量。
3.建立內部審計自我評估模型 實現內部審計工作持續改進。內部審計自我評估是評價內部審計工作的質量,同時提出適當的改進建議,包括對內部審計活動執行情況的持續監督和定期檢查。持續監督隱含在審計日常項目管理,以及審計綜合管理的流程之中,例如主審檢查審計員是否依據審計方案開展工作,審計程序是否滿足內部審計規范的要求,審計計劃是否按時間完成,審計項目結束后應由不參與該項目的審計人員有選擇性地對工作底稿進行同業互查等方式方法。定期檢查可以設計一個檢查事項,每年評估一次,定期檢查應偏向于整個審計目標的完成情況,包括內部審計章程、目標、政策和程序的適當性;對公司治理、風險管理和控制程序的貢獻;審計業務是否遵守了法律、法規及行業標準;內部審計工作為組織增加價值等。該評估不僅僅是內部審計人員進行評估,而要對管理層、職能部門、下級單位等進行深入的訪談和調查,從而能夠準確評估內部審計為企業做出的貢獻程度。通過內部評估可以適當調整下年度內部審計工作重點和工作思路,從而保證內部審計工作質量的持續提升。
參考文獻:
[1]IIA.國際內部審計專業實務框架.2009.
[2]劇杰.降低審計質量的審計行為研究――基于內部審計行為主體視角[D].南京大學博士論文,2010.
[3]路基斌.完善我國企業內部審計質量控制的建議[D].江西財經大學碩士論文,2010.
在審計機關成立20周年到來之際,人們談論最多的話題是,如何提升審計工作水平。這是一個全面而又復雜的問題,很難用簡短的話語表述完整。但是,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審計質量是審計工作水平的綜合反映和集中體現。因此,提升審計工作水平必須在控制和提高審計質量上下功夫。
審計質量涉及的因素很多,包括法治環境、決策和管理水平、審計技術方法、審計人員素質等。從審計項目質量控制的角度來看,有三點必須明確:第一,審計項目質量控制是一個過程,包括計劃——實施——報告——復核——公告等各個環節。第二,審計項目質量控制是一個體系,包括審計人員、審計組、業務司局、審計復核部門和決策機構在內的相關機構和人員。第三,審計質量控制的核心是分清責任,責任明確才能很好地對審計全過程和各個層次人員的工作質量進行控制,也便于進行責任追究。綜合以上三點,可以把審計項目質量控制概括為:以責任為核心,按照審計作業程序,規范各個環節的作業標準和方法,分層次實施審核、監督和責任追究。這些構成審計質量控制系統。
審計項目立項和編制計劃,是審計項目質量控制的第一個環節。這個環節質量控制的目標主要是審計項目立項的重要性、針對性和可行性。所謂重要性,是指立項的項目必須是重點領域、重點部門、重點資金,以及事關改革、發展、穩定大局的重大事項。所謂針對性主要有兩層含義,一是必須緊緊圍繞黨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二是立項審計的目的明確。所謂可行性,是指審計立項必須符合法律規定的職責范圍,適合審計人力資源的現狀。
審前調查與編制方案,是審計項目質量控制的第二個環節。審前調查是編制好審計方案的基礎。審計署頒布的準則對審前調查的內容和編制方案的方法都有明確要求,但是,在實際工作中存在三個突出的問題:一是有相當一部分審計人員不搞審前調查,特別是對那些年年審計或者多次審計過的單位和項目,自以為情況熟悉無須調查,殊不知審計對象的機構設置、資金來源、管理方式和核算方法總是處在變化之中,縱然是年年審計也不會一成不變;二是雖搞調查但蜻蜓點水不深不細,只了解一些基本的人員、機構和資金總量,而具體到資金來自哪些渠道,資金安排到哪些二級單位,使用財政資金較多的是哪些單位,哪些單位預算外收入和其他收入最多,財政財務管理方式有些什么變化,有哪些重大開支和特殊開支等等情況,則了解得不夠。由于以上兩個問題,便產生了第三個問題,即審計方案簡單、重點不突出、針對性差,仔細看看和以往的方案大同小異,如果不是立卷歸檔必須有方案,一些審計人員可能不去編制審計方案。這些同志并沒有真正認識到審前調查和編制方案,既關系到審計的深度、效率和效果,也關系到責任和風險,做好這項工作,既可以使審計事半功倍,又可以保護自己。
審計日記和審計底稿,是審計項目質量控制的第三個環節。從筆者所接觸的審計實踐看,當前這個環節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只有一種文本——審計工作底稿,既要求用它記錄審計人員的工作過程,又要記錄審計的主要成果和查出的重點問題。這是兩個適用于不同范圍的內容,審計的主要成果和查出的問題,是需要被審計單位認可并簽字畫押的,而審計工作過程的記錄,主要反映的是審計人員實施審計檢查的范圍和方法,它是不需要被審計單位簽字認可的。但是這兩方面的記錄都是十分必要的,前者是編制審計報告、復核下達審計決定和審計復議的依據,后者是檢查審計人員工作狀況,分清審計責任,防范審計風險所必不可少的。由于一種文本要求記錄兩個方面的內容,加上對工作過程的記錄并沒有具體的檢查措施,因而,在實際工作中,就造成注重審計查出問題的記錄而忽視審計工作過程記錄的現象,有些審計人員甚至不記錄工作過程,只記錄查出的幾個問題。這對復核、復議雖然有用,但不能很好地分清審計責任和防范風險,一旦經審計過的單位暴露出新的問題,便無法分清審計時是否檢查過這個環節,是通過什么方式檢查的,找過哪些人了解情況等等。因此,應該對目前的審計工作底稿進行改進,實行審計日記和審計底稿兩種文本,前者記錄審計人員工作過程,包括查看了哪些賬目、資料和文件,做了哪些取證工作,找哪些人了解過情況等等,后者主要記錄審計成果,包括資金來源、收入和支出情況、查出的主要問題。審計日記可以一日一記,也可以一個工作段落一記,審計底稿則應一事一記,同一類事項可做一個底稿,后面附上原始材料或取證材料。審計日記應由審計人員填寫,審計組長審核簽字,交審計組所在部門主管領導審簽;審計底稿由審計人員編制后,經審計組長審核后,交被審計單位簽字,由審計組所在部門主管領導審核后,附在審計報告后面一并送上一級審計機關復核。審計日記和審計底稿均應存檔備查。
審計報告征求意見稿和審計報告是審計項目質量控制的第四個環節。審計報告是審計工作情況和結果的集中反映,它應該起到三個作用:一是下級審計機關向上級審計機關報告審計項目結果的文件,二是審計機關向被審計單位下達審計結論的方式,三是審計機關向社會公告審計結果的載體。不能從“報告”兩字狹隘地把它僅僅視為審計機關內部的文書。審計組實施審計后應起草審計報告初稿,連同審計日記和審計底稿一并交所在部門領導審核后,形成審計報告征求意見稿,以所在部門名義向被審計單位宣讀并以書面方式送達。目前采用的以審計組名義征求意見的方式,存在一些弊端,不利于有效控制審計質量,應該是在審計組所在部門審核把關以后再正式征求意見,因為審計通知書是審計組所在部門或者上級審計機關下達的,審計組只不過是審計機關內部實施審計的一種組織方式。征求意見后,執行審計項目的審計部門應對審計報告再行修改后,向上一級審計機關提交審計報告,經復核把關后,向被審計單位出具正式審計報告,涉及到處理、處罰的事項,同時出具審計處理或審計處罰決定。審計報告下達后,按照審計公告的程序經審批,即可審計公告。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審計報告的復核審定是審計項目質量控制的最后一個也是最重要的環節。多少年來審計機關一直比較重視這個環節,形成了一整套比較規范的做法。從嚴格控制審計質量的角度來看,還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一是每個審計報告都必須進行復核。比如審計署,不僅以審計署名義下達審計通知和出具審計報告的項目應進行復核,各業務司局下達審計通知和出具報告的項目亦應由法制司復核。二是完善審批制度,凡是以審計署名義組織實施的項目,經法制司復核后應提交主管署領導審批;以司局名義組織實施的項目,涉及到重大事項的亦應經法制司復核后報主管署領導審批;重大審計項目或者一般審計項目別重大的問題,應由主管署領導決定提交審計長審批或者召開審計長會議討論批準。三是加強審計復核力量,除了必要的數量保證外,更應注意提高復核人員的綜合素質。
審計項目質量控制系統還應包括以下兩個方面的內容:
其一,貫穿于審計全過程的科學的審計方法。規定了審計前要進行審前調查就要解決調查的方法問題。審計檢查和取證過程,更需要有科學有效的方法,編制審計方案和審計報告也同樣存在一個方法問題。因此,必須立足于認真總結我國審計機關的基本經驗,吸收國外審計機關的有益做法,總結整理出既明了又實用的常用審計方法。這樣,審計質量控制才能更加有效。
論文關鍵詞:農村信用社;風險管理;思考
一、農村信用社風險的表現形式
(一)操作風險。與信用風險、市場風險相比,操作風險因其內隱性和細節化,往往被認為簡單而疏于管理。隨著電子化的快速發展和新業務的不斷出現,原有的規章制度和內控手段已不能適應業務發展的需要.加上農村信用社正處于體制改革期。員工思想裂變提速,職業道德風險不斷加大,使得操作風險日益突出,內部案件頻發。
(二)法人治理結構轉型風險。農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結構是在原有法人治理結構基礎上進行改造而成.實行統一法人的縣聯社體制,仍沿襲的是農村信用社原有產權結構特征,主要是內部結構調整,而不是一種徹底的產權明晰重組過程,也不是一種把既有農村信用社進一步推進規范化的合作制過程。因此.無法克服所有權主體現實缺位、權力約束機制無法保障、民主管理不到位、激勵不兼容和信息雙向傳播不對稱等弊端。法人治理結構制衡機制的不完善或缺位關乎內部管理體系的科學合理和有序運作,制度設計風險也就隱現于此。
(三)流動性風險。受農村村級經濟股份制改革、土地政策趨緊及物價上漲刺激消費、民間借貸活動等多種因素影響,農村信用社儲蓄存款增速下降,資金來源不足。由于相對缺乏低成本的、穩定的資金來源,目前農村信用社普遍感到頭寸緊張,存貸比居高不下,流動性風險較為突出。從資產結構上來看,因政府財力不夠,農信社通過改革仍然無法清償歷史包袱.資產質量仍不理想,信貸資產結構仍不合理。
(四)利益抉擇風險。農村信用社經營中存在中央要支農、地方要發展、監管部門要防范風險、農村信用社自身要生存發展的多元目標沖突.這些目標在實現過程中難以保持一致,造成農村信用社經營思維混亂和市場定位難以把握。而其作為地方性金融機構,當地方政府干預目標與信用社內部效益、規避風險的要求發生沖突時,信用社的決策層就面臨著利益抉擇的風險。
二、農村信用社風險的成因分析
(一)管理體制長期以來難以徹底理順。農村信用社產權制度不明晰,法人治理結構不完善。內控制度難落實,導致了農村信用社經營方向、管理方法的錯位.形成一定的經營風險。管理體制的每一次變革在發展、完善的同時,也成為經營風險的積累過程。當前新一輪信貸資產風險的聚集,除部分信貸人員和管理決策層的操作風險和道德風險形成外,管理體制不順。法人治理結構不完善,仍是農村信用社風險產生的關鍵因素。
(二)從業人員素質低,缺乏有效的風險管理理念。一是由于歷史的原因和信用社用工制度及人脈因素等方面的制約,農村信用社整體人員素質不高,業務操作和技能知識“老齡化”,法律法規意識淡薄,風險意識不強。二是管理層風險意識淡薄,部分管理人員翅:存在嚴重的重經營、輕管理,重速度、輕質量的思想,甚至有以犧牲內控為代價,拓展業務經營領域的傾向,面對內部可能產生的風險隱患缺乏應對和防范措施。
(三)規章制度不健全,內控機制不完善。制度落實難到位。主要表現在規章制度缺乏全面性、系統性和科學性,對一些業務經營存在監控盲區。有些規章制度已不適應業務發展需要,急需修訂完善;在新業務開發推廣或新的管理模式推行時,沒有相應配套的規章制度。內部各職能部門對各項規章制度的執行情況檢查監督不力,內部審計監察以事后監督為主,缺乏業務處理過程中的事前、事中監督。無法達到內部控制制衡的目的。
(四)缺乏系統有效的風險管理體系。操作風險由人員、系統、流程和外部事件等四類因素引起,兒乎涉及到各個職能部門。而當前農村信用社對不同苣型的操作風險由不同的部門負責。缺乏一個獨立有效的綜合協調管理部門。這種管理職責分散的做法使得農村信用社系統缺乏統一的風險管理戰略和策略,高層管理者更是無法清楚了解信用社面臨的操作風險整體狀況。有些操作風險因無人管理而陷入真空狀態。
三、強化信用社風險管理的對策及建議
(一)理順管理體制,增強行業自律?,F階段農村信用社要盡快建立層次分明、權責明確、科學規范的自身行業管理體系,理順各級農村信用社的權責利關系。進步明確農信社的產權關系,實行出資者的所有權與法人財產權的分離;建立科學規范的法人治理結構,健全“三會”制度。根據章程的普遍性結合各自農村信用社的具體實際,制訂和細化“三會”組織的議事規則和職責權限.真正發揮“三會”的實際作用;進一步降低制度執行成本.努力形成高效務實、相互制衡的管理決策層面.緊緊圍繞“業務發展、效益提高、風險控制”三大目標,建立決策、執行、監督三系統相互制衡,激勵和約束相結合的經營機制。
(二)強化資本約束理念,完善風險管理體系。一定的資本充足率是金融機構生存的基礎,是進行資產規模擴張的安全依據。資本作為抵補風險損失的最后手段,對農村信用社的穩健經營具有重要意義,因此農村信用社要強化資本約束和資本監管。努力提高資本充足率。在建立健全資本補充機制的同時.應建立全面風險管理模式,將操作風險、信用風險、流動風險、利率風險、市場風險及其他風險以及包括這些風險的各種金融資產組合,把承擔這些風險的各個業務單位納入到統一的管理體系中,依據統一的標準對各類風險進行測算,并對其相關性進行控制和管理。
(三)完善內控制度,落實各項規章制度。要不斷完善規章制度,整合業務操作流程,嚴格職業操守,規范業務行為。對現有的規章制度、操作規程、內控機制進行全面梳理,查遺補缺,充實完善,真正做到“一個業務品種,一套業務流程,一套規章制度”的要求,并建立健全考核處罰制度,維護規章制度的嚴肅性,嚴格落實責任追究制度,使每項業務環節都納入監控范圍。
(一)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目標是全面提高大學生的素質和能力人才培養質量體現在知識、能力和素質三個方面,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重點在于實現從注重知識傳授向更加重視能力和素質培養的轉變。要實現這一轉變,需要在人才培養模式、課程體系、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等方面實現轉變,其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是實現轉變的首要環節。要實現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從注重知識傳授向更加重視能力和素質培養這一轉變,需要在培養目標、培養規格和培養過程方面實現轉變。培養目標:高素質應用型創新人才。應用型,是指培養人才以適應廣大用人單位實際需要的技術型的大眾化教育為取向,面向基層、面向生產第一線,強化實踐能力和動手能力培養,既注重智育,也重視非智力因素的培養。高素質是指培養人才要加強通識教育,強調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創新人才是指培養的人才要比高職高專培養的技能應用型人才有更“寬”、“專”、“交”的知識結構和更強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規格:寬口徑、多方向、復合型。要做好為地方經濟服務的專業設置,遴選優勢、強勢專業,整合優化傳統專業,并以寬口徑的專業為基礎,通過設置多種專業方向,建立對就業市場反應靈敏的適應機制。要構建適應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課程體系,實現課程體系模塊化以便利于保持人才培養的靈活性和保證教學質量,實現課程學分標準化以便利于課程與課程組間的相互替換,保證課程結構的機動靈活。培養過程:注重基礎教學,加強實踐環節,實施個性化培養。一是樹立學生知識、素質、能力協調發展的教育理念,實行按就業取向和學習基礎分層次教學,按學科打基礎,寬口徑大類培養。二是建構保證高層次、高質量教學的管理模式和質量保證體系,建立教學督導隊伍和學生學風督查隊伍,開展學生評教、教師相互聽課、教學質量獎評選等活動,形成教學互動的良好格局。三是建構能力知識型教學模式,如將創新教育滲透于整個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推行以全面選課制為核心的學分制;大力實施大學生科研計劃,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各類學科競賽和創業設計活動;組建特色班培養復合型人才;全面推進本科生導師制,形成多維的交流性教學途徑等。四是以產學研合作為龍頭,強化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技術創新能力培養。
(二)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核心是著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新精神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涉及以下工作:人才培養方案改革;人才培養管理體制改革;人才培養方法改革。三項改革要完成以下任務:全面推行學分制,降低必修課比例,加大選修課比例,減少課堂講授時數,增加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調整學生知識結構,拓寬學生知識面,調動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組織學生開展社會調查、社會實踐活動,參與科學研究,進行創新性試驗和實踐,提升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提高教師教學水平和能力,擴大教育教學資源和渠道,鼓勵學生跨校選課和學分互認,增強學生學習主動性和創造性。
(三)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主要手段是高度重視實踐環節,提高學生實踐能力要大力加強試驗、實習、實踐和畢業設計(論文)等實踐教學環節,特別是要注重專業實習和畢業實習環節教學質量。保證實踐教學環節學時人文社科類專業不少于總學時(學分)的15%,理工農醫類專業不少于25%。這項工作要求有三個方面:一是要加強實驗室和實踐、實習基地的建設。二是要大力推進實驗、實踐教學內容、方法、手段的改革。三是要確保學生專業實習和畢業實習的時間和質量。
二、會計學專業本科學生培養模式改革框架研究
(一)修訂和調整人才培養模式我國各高校會計學專業本科學生培養目標的基本定位是培養具備管理、經濟、法律及會計學方面的知識和能力,能在企、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從事會計實務以及教學、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學科高級專門人才。這一定位派生出來的課程體系和教學方法全國趨于一致,自20世紀九十年代中后期確立以來保持不變,造成了教學內容遠滯后于會計實踐的局面,導致培養出來的學生難以滿足企事業對應用型人才的需要。會計學人才培養目標定位亟須調整為“培養基礎扎實、素質優良的復合型、高級應用型會計人才”。這一調整將為會計學專業人才培養分層定位和本科學生培養模式奠定改革思路。通過市場供給和需求的分層定位,確定會計學普通本科層次的培養目標定位。會計學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大致可以劃分為三個層次:學術研究型、高級應用型和普通應用型。我國目前會計培養梯次分為五級:一是中職中專層次。培養適應企事業單位會計操作崗位的初級會計人員,包括企事業單位出納員、銀行柜臺出納員、商場收銀員、車間核算員、倉庫核算員等。二是高職高專層次。培養適應企事業單位會計專業技術崗位的中級會計人員,包括企事業單位的成本核算員、材料核算員、工資核算員、往來結算員、收入核算員、稅務核算員等。三是普通本科層次。培養適應企事業單位會計專業技術崗位的高級會計應用型人才,包括跨國公司和上市公司等大型企業的專業性較強的會計崗位人員、中型企業會計主管人員、政府和事業單位核心會計崗位人員直至會計主管人員、會計師事務所一般審計人員、金融企業專業崗位會計人員、中專教師等。四是碩士研究生層次。人才定位是高級會計專門人才,既可以搞科研,又可以應用。崗位定位是大型企業高級財務管理人才、會計師事務所高級審計員、高職高專教師、科研院所輔助研究人員。五是博士層次。人才定位于高級研究型會計人才。崗位定位于高等學校、科研院所教師和科研人才,政府經濟管理部門高級管理人員。
根據目標崗位職責、能力要求,確定會計學普通本科層次專業知識和技術能力定位。中職中專畢業生的知識和技術能力要求是:具備基本的會計理論知識,具有熟練的珠算技術、點鈔技術、崗位需要的賬務處理能力等。高職高專畢業生的知識和技術能力要求是:具備系統的會計理論知識,熟練掌握會計法規、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具有熟練的賬務處理技術和會計信息處理技術。會計學專業本科畢業生知識和技術能力要求是:掌握系統完整的會計學基本理論、會計準則,并能夠熟練掌握和運用;具有會計職業判斷能力、綜合分析能力和社會溝通能力;能夠熟練運用英語把握國內外會計發展最新動態能力;熟悉大型企業整個會計核算體系。會計學專業碩士研究生知識和技術能力要求:掌握系統完整的會計學基本理論、會計準則基礎上,還應具有廣博的相關學科知識;具有會計職業判斷能力、綜合分析能力和社會溝通能力基礎上,還要具有熟練的財務分析、預測和決策能力;能夠熟練運用英語,參與國內外會計前沿知識研究的能力;組合協調能力和構建、改進大型企業整個會計核算體系的能力。會計學博士的知識和技術能力要求:具有深厚的會計理論功底;具有廣博的相關學科知識;具有較強的科研能力和較高的外語水平。
普通高等學校應當將會計學專業本科學生分為學術型、高級應用型和普通應用型三類目標加以差別培養,學術型主要為攻讀會計學碩士、博士以及學術研究做好基礎準備,高級應用型則主要培養會計專業高級應用型管理人才,普通應用型旨在培養中小型企業和非公司制企業會計工作人員。其中高級應用型會計人才是會計專業本科人才培養的主流,代表一個學校、一個專業的整體教學質量和水平。這部分學生不同于高職高專生的主要區別在于會計理論的掌握和運用方面,這一特點決定了本科生比??粕鷳斁邆涓蟮陌l展潛力。這部分學生不同于研究生的主要特點在于會計專業技術的應用能力方面,這一特點決定了本科生比研究生應當具備更全面的賬務處理水平。
(二)人才培養模式創新人才培養目標和規格定位是全面提高會計學本科專業學生素質和能力的邏輯起點。在此基礎上,教育體系和課程體系改革是會計學本科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的關鍵。我們的思路是構建“平臺+模塊”的教學課程體系?!捌脚_”課程體系由三個部分組成:即公共基礎教育課程、專業基礎教育課程和專業課程;“模塊”課程體系由縱、橫兩個緯度、四個職業教育模塊構成,即從縱向上劃分為研究型課程模塊、高級應用型課程模塊、普通應用型課程模塊。橫向上劃分為財務會計模塊、財務管理模塊、會計信息系統模塊、審計模塊。
為了實現這一“平臺+模塊”框架,要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一是學生分流機制。在學生入學以后就要告知學生本專業的不同培養目標,讓學生根據自身素質和愛好在學習中自我判斷和調整。一般在大學一年級結束后就應當根據學生意愿、導師指導意見和學生家長目標,確定不同的學習方向,在每個學期結束后,應當允許學生進行再選擇。要制定明確的人才培養過程標準,對于達不到考研目標標準的學生強制調整為應用型人才;對于達不到高級應用型培養目標標準的學生強制調整為普通應用型人才;對于應用型人才目標學生,如果其興趣志向發生轉變,且達到規定的學業標準,可以轉為考研目標人才培養。二是差別化課程設置。學術型培養目標課程設置應側重研究工具掌握和專業理論學習,尤其是加強高等數學和專業理論課程的教學比重;應用型人才目標課程設置應當側重應用工具和專業應用技能教學,實踐教學比重應保證在課時總量的20%以上,要求課堂教學中重點加強案例教學比重,實驗室教學中加強模擬教學訓練,實踐基地教學中保證實踐活動次數、時間和質量。三是規模問題??佳心繕藢W生數量一般應當略高于全國研究生錄取率;高級應用型人才是普通高校本科生的主流,規模應當大一些,至少不能低于考研目標學生數量;普通應用型人才一般針對那些理論基礎較差、全方位學習有一定困難的學生,一般適用于專升本中的部分學生,規模視情況而定。四是學位論文。考研目標學生畢業論文要求理論性、創新性和學術性都必須達到一定的水平,這部分學位論文應當能夠代表一所高校某一個專業的最高水平,并爭取有部分學生公開發表學術論文;高級應用型目標人才沒有必要撰寫學術化學位論文,可以采取案例分析、調查報告、項目設計等形式,從資料收集、邏輯分析、結論判斷、實踐效果等方面加以要求;普通應用型目標人才可以只要求其提供實習報告或調查報告,并作出嚴格的質量要求,對于不能達到要求的學位論文,不予頒發學位證書。五是學制問題。對于各類學生,盡量減少公共選修課和專業必修課課程數量。只要學生獲得課程范圍內的足夠的學分即可,一般規定3~6年為宜。鼓勵學生選修第二專業或第二專業單項課程,學生達到一定標準允許免修、免聽部分課程。特別是對一些學習潛力較大、有創新意識的學生,要實現跨校選修課程。
三、會計學本科專業分類培養目標課程體系研究
(一)人才培養目標的確定會計學專業的市場供給和市場需求進行分層定位,進行市場細分。市場需求研究各專業大、中、小型企業管理崗位、會計崗位和對外貿易崗位設置情況,了解每一崗位不同的素質和能力要求;市場供給研究本專業中專、高職、本科、研究生和博士不同層次培養目標的不同,從中明確本學校會計學本科層次的人才培養目標。同時還要研究不同地區、不同層次本科院校會計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比較分析,進而確定適合自身發展規劃與特點、具有自己特色的人才培養目標。
(二)人才培養規格的確定本科生不同于高職高專生的主要區別在于理論的掌握和運用方面,這一特點決定了本科生比??粕鷳斁邆涓蟮陌l展潛力;本科生不同于研究生的主要特點在于專業技術的應用能力方面,這一特點決定了本科生比研究生應當具備更全面的實踐能力。首先從公共層面和具體類型縱向描述,將人才培養規格分層確定為應用型人才、基礎型人才和復合型人才。然后從知識結構、能力結構和素質結構方面進行細分,要求每一項規格都有相應的課程教育為保證,每一門課程的開設都要到達到相應的目標。
(三)人才培養模式的重點教育教學課程體系設置。我們構建了“平臺+模塊”的教育體系和課程體系。必修課程體系構建了公共課、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三個平臺。基礎型人才培養目標課程設置旨在掌握基本理論和創新思維能力,為將來從事會計及相關理論研究奠定基礎,在內容上以專業基礎課為主,沒有必要細分方向,留待以后在碩士階段再選擇。專業基礎課主要應當加強英語、高等數學、經濟學和管理學的教育,以便為將來從事數理分析或實證分析奠定基礎,以適應會計研究的國際潮流。按照這一思路,基礎型培養目標課程體系如(表1)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