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20 03:03:5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基礎教育改革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確立生活觀的意義
1.引教育“回家”。陶行知指出:“教育的根本意義是生活之變化?!彼J為教育不僅改造社會生活,也改造個人生活。讓教育關注人的生命狀態,使受教育者幸福地生活并追求更為美好的幸福生活,這應是教育的精神家園。
2.使農村學生過充實的、自我的生活。其一,過具有鄉土氣息、農民習性的農村生活。其二,過承認差異、肯定發展的個人生活。這種生活是“因材施教”的生活。通過“因材施教”,為農村學生營造一個成為國家建設的棟梁之才和成為一個普通平民并存的和諧發展的教育環境,使農村學生的學習生活具有“具體個人”的適應性。其三,過立足現實、面向未來的學習生活,使學生學習的過程成為學生個人的生理性生活問題、家庭生活問題和社會生活問題等得到解決的過程,使學生學習的過程成為學生個人的人生理想和就業愿望逐步實現的過程,使學生學習的過程成為一個學生個人的不斷豐收的、富有成就感的過程。
3.培養農村學生的生活能力,為未來的工作和社會生活作準備。這不僅是當前我國農村基礎教育應該擔負的使命,也是世界基礎教育的發展趨勢。
(二)“知識至上”的一元化的教育價值觀的問題
1.應試的教育?!爸R觀”在教育價值觀中的霸權地位,使知識成為學校教育的目的和學校教學的中心,人和人的生活被邊緣化。其一,知識成為學校教育的終極目的。對于知識的極端追求,在學校教育中通過無限放大的知識廣度和知識深度予以落實,并直接導致了農村中小學的教學內容起點高、難度大、數量多;對于知識的極端追求,使當前的教育分流呈現出嚴重的負面效應,“教育分流導致過度激烈的教育競爭或學生的自暴自棄”。其二,學習即生活。知識的目的性,使學習被賦予生活意義的目的性,“學習是為了學習”是“應試教育”情結的一種理論闡釋。其三,讀書=上大學=找好工作=留在城市。這是農民供孩子上學的主要目的,也是農村教育的受教育者和教育者廣泛認同的價值取向。但是,13億人口9億在農村和在勞動力結構中第一產業占三大產業50%的基本國情表明,農村學生離開農村都進城的理想追求在一定時期內是極不現實的。所以,單純地“跳出農門”的農村教育價值觀是狹隘的。
2.虛化的生活。受“知識至上”的教育價值觀的驅使,我國的農村基礎教育在長期的發展中形成了兩種異常的現象。一是農村教育的孤獨現象。二是農村教育的崇洋(城市學校)現象。農村學校在教具選擇、實踐場所建設等方面忽視了農村特有的、豐富的教學資源,諸如農作物、林特產品、校田、學生家庭的農田山林等。脫離“農村真實的教育環境”和“離農教育”的價值取向,使得農村教育成為“虛假的教育”,并使得農村學生的學習生活成為“虛化的生活”。首先,農村學生的“虛化的生活”表現為虛假的、無生命力的生活。其次,農村學生的“虛化的生活”表現為神化的精神生活。最后,農村學生的“虛化的生活”是一種缺乏職業意識和職業準備的生活。
(三)生活觀的基本內容
1.確立生活歸屬觀。學校教育的目的是為了幫助學生適應當下的和未來的個人生活和社會生活。在當前的基礎教育中,學生對于個人的歸屬存在一種錯誤的認識,他們認為升入高一級學校特別是上大學是教育的歸屬。錯誤的歸屬觀使學生心中只有知識,沒有生活;只有學習,沒有工作。教育的歸屬不是升入高一級學校,而是生活,是個人生活和社會生活。因此,引導學生確立生活歸屬觀是他們形成科學的教育觀和健康的人生觀的基礎,是基礎教育把握正確的教育方向的基礎。
2.確立職業生活觀。一是差異性的職業生活觀,二是職業規劃意識。差異性的職業生活觀和職業規劃意識的確立,有利于幫助農村學生確立正確的知識觀,理性地對待教育分流,更好地適應未來的職業生活。
3.確立生活幸福觀。社會分工導致個人生活的差異性,精神追求獲致個人生活的同質性。幫助農村學生確立生活幸福觀,既是個人生活的需要,也是和諧社會發展的需要。生活幸福觀包括物質生活的豐富性、精神生活的充實性、社會生活的公益性等方面。
二、培育第二種選擇
在傳統的農村基礎教育中,學生的選擇是惟一的,即接受應試取向的教育。這是“知識至上”的教育價值觀的產物。農村學生的多樣性發展需求需要基礎教育為他們提供“第二種選擇”。農村基礎教育價值觀中生活觀的確立和農村教育服務“三農”的國家政策,賦予了“第二種選擇”豐富的內涵和外延。
(一)第二種選擇的基本內容
1.價值取向。突破傳統基礎教育升學取向惟一性的束縛,把就業作為明確的價值取向,使農村基礎教育擔負起全面的基礎教育功能,即“農村普通中小學必須處理好學生為升學和就業打好雙重基礎的關系,提倡學用結合,全面發展”。
2.文化追求。農村基礎教育不僅要傳承現代工業文明中的科學技術,還要傳承和改造傳統農業文明中的鄉土文化,使其得到現代化發展。傳統農業文明中的鄉土文化,包括民俗文化、小農文化、科舉文化等。在我國市場經濟深入發展和新農村建設蒸蒸日上的大好形勢下,對于科舉文化、小農文化的改造具有迫切的現實意義。其一,根深蒂固的科舉文化使農民鄙視農業生產勞動,鄙視職業技術教育。這使得很多農村學生家長寧愿多交錢讓學生讀普通高中,甚至是離開學校也不愿接受職業教育;這使得農村大量的青壯年勞動力種田只能沿襲傳統技術,打工只能從事簡單的手工勞動,特別是具有一定危險性的重體力勞動。其二,淵源流長的小農文化使當前的農村出現了一種特殊的經濟和社會現象。這就是,越來越多的農民進入非農產業就業,但是,進入非農產業就業的農民大多不愿放棄土地,不愿凈身成為“非農民”,存在著濃厚的“戀土(地)情結”。“離農不離土(地)”的固化的民工潮現象,阻礙了農村城鎮化和國家城市化的發展。因此,使更多的農村勞動力接受職業技術教育和在農村培育“離土文化”是大勢所趨。農村基礎教育應當挑起改造落后文化的大旗。事實上,改造落后文化的過程也是改造教育自身的過程。
3.服務對象。在農村特別是貧困的山區,基、職、成三教中基礎教育一枝獨秀的情況非常普遍。此外,由于我國的市場經濟發展還不成熟,農村社會化服務體系還極不完善,特別是由于改革造成一部分科技和文化部門退出了農村市場,使農村出現了嚴重的科技、文化的貧困現象。這就需要基礎教育不僅要發揮教育中心的作用,還要利用自身獨特的人才、設施等資源優勢發揮科技中心的作用,發揮文化中心的作用。因此,農村基礎教育的服務對象不僅是學生,還要擴展到學生家長及其廣大的農民朋友。
4.課程內容。農村基礎教育目標的擴展,需要課程內容得到相應擴展,需要引入職業技術教育內容。在這方面,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對我國是一個有益的借鑒,“發達國家在其普通教育的內容中,基本都在引入每個學生都必須學習的職業教育因素。盡管這些課程的名字不一定標明是‘職業’或‘技術’,但是設立這些課程的根本目的在于體現職業教育因素應該成為普通教育的內容這一重要思想”。這就要求農村基礎教育調整課程結構,在原有的、單一性的學術類課程結構中,引入農業科技和職業技術類課程。
(二)培育第二種選擇的基本措施
1.拓寬農村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精神空間。在我國,二元社會結構使城鄉差距持續擴張,其中教育方面的差距更是突出。但是當前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在宏觀層面忽視了城鄉教育差距的客觀性、顯著性、復雜性,出臺的政策具有嚴重的城市傾向性缺陷,其中影響最大的是現有的國家課程標準缺乏彈性,對城市而言可能是低標準,對農村而言則成為高標準。由于現有的國家課程標準對農村教育要求過高,致使農村學校疲于奔命。因此,當前的農村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需要國家課程標準符合農村教育的實際發展水平,從而拓寬農村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精神空間。
2.調整農村學校教師結構。長期以來的應試教育,使農村學校教師結構嚴重失衡,即所謂的“主科教師”偏多,“副科教師”缺乏,農業科技和職業技術類教師幾乎沒有。因此,當前急需調整農村中小學校現有的教師結構,配齊、配足學術類課程的專業教師,引進農業科技和職業技術類課程的專業教師。
3.建設農業科技實踐基地。在欠發達的農業國家,特別是廣大的農村地區,聯結學校與社會、學習與生活的作為農業文明之表征的中介是農業科技實踐基地。農業科技實踐基地建設為農村學生提供了實踐場所,有利于培養他們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及其職業意識、科技意識、創新意識,有利于幫“科技下鄉”找“婆家”,發揮科技示范的作用。
4.基礎教育、職業教育、成人教育三教結合。通過“三教結合”,發揮農村基礎教育一枝獨秀的優勢,開發利用“招生難”閑置的職教資源,并使成人教育落到實處。
【關鍵詞】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趨勢所在
近年來,人們對基礎教育的理解越來越深化,基礎教育改革也步步深入,我國的基礎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九年義務的普及、辦學條件的改善、教師在課堂中角色的變化都體現著我國基礎教育改革的成就。但在改革與發展的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
第一,師資力量仍然比較薄弱。教師是實施新課程改革的主題,是推行新課程改革的關鍵。然而,目前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跟不上基礎教育發展的需要。在近幾年基礎教育改革的過程中,教師創新意識的欠缺也漸漸顯露出來了。此外,現階段進行的教師培訓注重知識方面,忽視了對教師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教學中的相關培訓和指導,因此很難達到理想的培訓效果。師資問題仍然是制約我國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關鍵問題之一。
第二,班級編制不合理。我國中小學班級人數過多的問題普遍存在,在基礎教育改革中給任課教師帶來了很大的負擔。在美國,中小學每個課堂的人數是我國的一半,而且他們的很多教室同時也是實驗室,能夠保證課堂教學的需要。而在我國,教師在推行新課程改革所倡導的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等新的學習方式時,由于班級人數過多,教師很難控制課堂,這樣,教學效果勢必受到影響。實驗室和其他教學資源的利用也不是很方便,這就需要教師付出加倍的精力?;A教育改革實施的過程中,教師都反映,由于工作壓力太大,很多時候都感覺沒有充分的時間來研究教學。
第三,教學過程出現了形式化的傾向。在基礎教育改革的實施過程中,教師的確應該堅持學生主體地位,勇于探索課堂教學的最佳模式,這是新的課程理念所倡導的。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由于教師對教育改革精神領會不透徹,教學出現了形式化的傾向,課堂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效果并不理想。例如,有的教師注重以各種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師生間的簡單問答頻繁,沒有多大的價值;有的教師在課前精心編排,課內學生以表演、對話等多種形式實現互動,卻很難與課堂知識密切聯系;有的教師在課堂上過多地運用多媒體組織教學,教師必要的講授和板書卻被取代了,教學效果大打折扣。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的參與只是行為的參與而非思維的參與,是氛圍上的活躍而非學習上的探究,并未真正落實教材中關于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要求。
一個國家的教育不僅是為經濟建設服務,還有其政治價值、傳承歷史文化的價值。同樣,基礎教育改革不僅涉及科學上的問題,也涉及政治、文化、觀念、意識形態等方面的問題?;A教育改革中充滿著不同的價值觀、利益和意識形態,這些都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教育的改革與發展。我們必須正視當前基礎教育改革中出現的這一系列問題,積極探索相應的解決對策。針對前面提出的主要問題,我們可以從一下幾方面做出努力。
第一,改變當前教師的培訓模式。在培訓過程中要貫穿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新理念,改變培訓授課的方式,注重教師的主動性和參與性。通過培訓,讓教師首先自己學會怎樣進行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讓教師通過親身實踐透徹地理解新課程中這三種主要的學習方式,這樣才能很好地引領學生在新課程中運用這些學習方式進行學習。否則,他們自己都不能把握好新課程倡導的學習方式,如何來教學生?相應地,教師培訓課堂的學員人數也要加以限制,盡量不要設置超過一百人的大課堂,保證教師在培訓過程中能夠有效地學習和參與。
第二,增加并落實教育投資?;A教育改革對教學活動和每堂課的教學效果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課堂教學既有成績有又效率。我國現階段的大班教學很難照應到每個學生的學習過程,在課堂上也不能有效地進行探究學習、合作學習。另外,很多學校在進行理科教學時,實驗室的儀器設備無法保證,幾十個學生一起涌到實驗室以后根本不能保證每個人都有實驗資源,這樣教學的效果可想而知。國家要增大教育投資力度,切實將資金落實到每個地區每個學校,完善實驗資源和教學資源,保證課堂教學的順利實施、有效實施。
第三,從實質上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尊重并提升學生的主體性,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意識,鼓勵他們通過學習自我發展、自我提高。但是,教師也不能一味地為了追求課堂形式的生動多樣,設計一些沒有意義的問題和表演等等。教師要勤思考,多探索,從實質上而不是在形式上發揮學生的主體性。
北京師大的博導謝維和副校長曾說過,“作為老師,頭腦中應該多有幾把評價學生(評價人才)的‘尺子’或者說‘標準’,只要善于用不同的尺子來衡量學生,就會有更多的人才出現,假如只有一把尺子來衡量學生,那就只有少數的優秀人才。在基礎教育的人才培養上,學校與其說當好伯樂,不如說當好園丁”。讓我們在基礎教育改革實踐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長和完善,循序漸進地推進我國的基礎教育改革。
參考文獻:
2009-2014五年來,美國政府對基礎教育采取了一系列舉措,進行了深層次改革。這些改革思想通過2009年11月美國教育部的《力爭上游計劃實施綱要》(RacetotheTopProgrameExecutiveSummary)、2010年3月美國教育部的《改革藍圖——對<對初等與中等教育法>的重新授權》(ABlueprintforReform:TheReauthorizationofElementaryandSecondaryEductionAct)、2010年5月美國教育部的《力爭上游——美國早期學習挑戰》(RacetotheTop—EarlyLearningChallenge)等展示出來。分析相關政策和奧巴馬的部分講話,基本呈現出四位一體推動基礎教育改革的特征。
1、以推動學前教育為改革基礎
五年來,學前教育改革始終是一個重點。由于“在21世紀第一個10年內,美國各州不約而同削減了學前教育經費,這既抑制了教育機會的擴大,也侵蝕著學前教育的質量。”在2013年度的國情咨文中,奧巴馬指出,一個孩子越早接受教育,就會發展得越平穩。但是在美國,4歲的孩子中,只有30%可以享受到高質量的教育。而大多數中產階層的家庭承擔不起私立學校每周超過百元的昂貴學費。由于學前教育的缺位,一些沒有能夠接受到足夠的學前教育的孩子,在以后的生活中會受到不良影響。奧巴馬多次測算一筆經濟賬,在高質量的學前教育方面每多投入1美元,可以為今后教育對象在成長過程中的就業、減少犯罪、降低未婚先孕等方面節約7美元。奧巴馬以投入產出比說明,在學前教育方面加大投入是值得的。正因如此,美國政府在《2009年美國復蘇與再投資法案》中明確,投資50億美元,用于拓展兒童早期教育,幫助超過15萬名工薪家庭子弟獲得高質量的幼兒教育,為特殊兒童提供更多的幫助和支持。美國政府同時出臺了政策,對在兒童教育方面付出特殊努力、做出特殊貢獻的教師和校長,給予國家獎勵。
2、以提高教育標準為改革關鍵
美國相關機構在教育調查中發現,美國的課程設置落后于中國、印度等國家,美國小學生在計算、表達等領域成績下滑,有的高中畢業生進入大學后需要補充高中課程,中小學課程領導體系不完善,家長、社區的作用發揮不佳,導致美國中小學生競爭力弱化。美國政府要求,各州要提高課程標準,從根本上提升難度,達到與世界先進水平的接軌。奧巴馬要求,“我們的官員和教育人士,在制定標準和課程體系時,不要僅僅滿足于衡量我們的孩子能否在試卷中寫出答案,而應考慮如何讓我們的孩子具備21世紀所需要的技能,比如解決問題的能力、批判性思維能力、企業家精神以及創造力。”對于如何滿足由于教育標準提高帶來的測量方式科學化的要求,美國政府提出建立數據信息系統,實時掌控學生的學習進步情況,從而隨時做出調整,提供針對性幫助。這一標準要實現的最終目標是“每一位從高中畢業的學生,無論學生的家庭收入、種族、民族、語言背景或身體是否健康,都能夠為其大學生活或未來就業做好準備。”為確保實現基礎教育課程標準的提升,2009年11月,美國政府推出《力爭上游計劃實施綱要》(RacetotheTopProgrameExecutiveSummary),核心是以經費投入為刺激主要素,推動各州重視基礎教育,提升學生學業標準,提高學生成績,降低高中輟學率,為學生提供更加優質的教育資源,提供更高的教育質量。
3、以強化師資力量為改革保障
美國政府看重優秀師資在學生成長、發展過程中的重要作用。故而多次呼吁,優秀的大學生能夠加入到教師隊伍之中,到社區、小鎮來從事教師職業。奧巴馬提出“政府教育改革的目標是提高校長和教師的工作績效,確保優秀的教師和校長能夠分布于每一所學校和每一間教室。孩子一旦入學,那么影響他們成功的最主要因素就是教師,而非諸如其膚色、父母親的收入等情況”在2012年的國情咨文中,奧巴馬提到,一名好教師能夠使得一個班的學生在一生中增加25萬美元的收入;一名好教師也能夠讓一位夢想擺脫困境的孩子獲得相關機會。他呼吁年輕人,如果想讓國家的前途有所不同,如果想改變一個孩子的命運,就去做一名國家需要的教師。為了實現師資隊伍的優質化,美國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實質性舉措。例如。強化師資招募,鼓勵各州提出更多創新舉措,促進師資質量提升,確定高效能教師(HighlyEffectiveTeacher)的評價標準,讓教師有一個明確的衡量杠桿;進行教育經費的傾斜,為各州提供資金支持;提供經費,鼓勵老教師對新教師進行培訓,進行傳幫帶;對于不合格教師,則進行淘汰。這些舉措,可以提升教師素養,也暢通了出口和入口機制。同時,美國政府關注不同學校優質師資的平衡,重視教育公平。提出“不僅要在資金上支持這些發展欠佳的學校,還應逐步讓一些優秀的教師在這些高需求的學校里任職,從而更好地、公平地分配優質教育資源”。
4、以扶持弱勢群體為改革難點
近年來,美國政府對弱勢學校和弱勢群體學生給予了更多支持和幫助,其具體扶持措施有,一是增加經費投入,根據《力爭上游計劃實施綱要》,美國政府改變了《不讓一個孩子落后法案》中對弱勢學校加大懲罰力度的做法,轉而投入資金,扶持這些弱勢學校的發展。“聯邦政府要對各弱勢群體聚集的地區繼續進行撥款,并賦予在爭取競爭性撥款時一定的優先權;同時,對接受撥款者提出相應的要求,確保資金得到有效使用”。根據美國復蘇與再投資法案,有122億美元被用于特殊教育資金,130億美元被用于弱勢群體的中小學生教育補助資金。在2009年推出7800多億美元的經濟刺激計劃時,美國政府在改善學校軟件、硬件建設方面,投入210億美元,促進了弱勢學校,特別是農村學校條件的改善。二是采取有力措施促進各類不同群體共同發展。《不讓一個孩子掉隊法案》之所以存在問題,一個重要方面就是教育公平問題并沒有真正得到解決。為此,美國政府要求,幫助貧困家庭學子得到更多的學習機會;支持不以英語為母語的少數人群,提升對他們的支持;幫助農村地區的學校申請競爭性的撥款,制定提升學習效果的有效策略等。三是積極發展公辦私立特許學校(CharterSchool)。特許學校無條件接收所有的學生,經費由政府從教育經費中支持,具有低學費但重視學習效果的優點,同時也刺激公立學校提升教學質量,吸引生源,促進發展。
二、改革的特征與啟示:促進基礎教育科學發展的人文關照
如上文所言,美國政府的基礎教育改革是在小布什時代《不讓一個孩子掉隊法案》基礎上的改革,其很多舉措與其前任們的努力有相似和承繼之處、但面對美國處于衰退的大背景,五年來,美國政府作出了諸多努力,促進教育復蘇,其推動教育均衡,促進教育公平,提升課程標準,強化師資力量的諸多做法值得肯定,也會給我們啟發。
1、要有強烈的危機和公平意識
在奧巴馬的多次講話中,都把教育放在事關美國霸主地位,事關美國復興與發展的高度上看待,并采取了切實加大經費投入的舉措。他對存在的問題有清醒的認識,對美國高中生的輟學,對師資的弱化,對學校之間的差距都有多次闡述??吹絾栴}是解決問題的基礎。當前,我國已基本實現9年制義務教育,但教育的質量仍然有待提高,優質資源和弱勢資源差若云泥,特別是應試化傾向的極端發展,已經成為阻礙中國學生創新意識發展、個性發展、身心健康成長的重要瓶頸,如何破解這個難題,必需有危機意識和公平意識。
2、要制定科學的評價標準
美國政府強調提高中小學課程標準,促進中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在力爭上游計劃實施中,美國政府明確要求,建立各州通用的課程標準、分層次的質量評價與改進體系、建設高質量的教師隊伍;美國政府公布了考核優秀教師和校長的評價標準,并且要求科學評判教師績效,也就是不僅僅看學生的學業成績,同時要參考同行的意見,進行課堂評估等。當前,我國基礎教育的課程標準已經公布,但如何進行科學的評價,如何建立科學的質量監控體系,進行動態監管和科學調整,值得思考。
3、要注重經費杠桿的調節作用
雖然政黨輪換,也面臨金融危機,但美國政府注意加大教育經費投入,確保了教育經費的有增無減。另一方面,在經費使用上,通過再投資法案和力爭上游計劃等工程,美國政府以經費為調節手段,變差校懲罰為鼓勵先進,促進群體競爭,促進學校的全面性變革,而不是僅在某一個方面進行革新。我國自2012年首次實現了教育經費4%的目標,但在經費的科學配置上必須深入思考,提高單位資金的利用率,并向西部、農村的弱勢學校進行經費傾斜。要研究美國力爭上游計劃的做法,重視它僅僅用不到教育經費的1%,就讓40個州提高教學與學習標準的具體舉措??梢試L試“將教育預算草案向社會公開,向公眾說明教育經費預算的依據,解釋資金的分配方式和用途。”同時要健全中央政府的責任,通過合理的財政轉移支付措施,實現各省級政府教育經費的相對平衡。
4、注重發揮家長、社區、學校和教師等的合力
為了迎接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現在大家都在議論建立國家的創新體系。教育在國家創新體系中有著無可替代的作用。一個創新人才既要具備創新意識,又要具備創新能力。首先,創新意識是屬于世界觀的范疇。我們知道:一個人的世界觀是在十七、八歲的時候形成的,而這個年齡的人正是處在高中時期。不能設想一個從小沒有好奇心、對新事物不敏感、對科學新發展沒有興趣、沒有批判意識、沒有為事業獻身精神的人,長大以后能成為一個具有創造性的人才。而人的這些可貴的精神,必須從小經過啟蒙、引導、愛護、培養、發展。
另一方面,創新能力是屬于思維能力的范疇。心理學告訴我們:一個人的思維能力,發展到十八歲就基本成熟。而在這之前,整個青少年時期有兩次思維能力發展的。一次是在十四歲,正值初中階段;一次是在十七歲,正值高中階段。在這兩個階段培養成的思維習慣,會與人終生相隨。這說明創新教育必須從基礎教育抓起。
我們的教育自古至今,不論大中小學,都太注重繼承,都太注重記憶,總認為學習就是吸收知識,把知識記到腦子里就是真正學到了東西。所以,我們大中小學課本的知識容量和難度遠大于歐美。我們的學生學得很苦、很累,他們把功夫都下在強化重復性思維方面。我們的學生發展了這方面的能力,所以參加各種學科競賽,歐美的學生根本不是我們的對手。但是西方人拿諾貝爾獎的卻遠遠多于我們。
注重效益的西方人認識到:腦子不是主要用來記憶和計算的。人類不具備鳥類的飛行功能,但卻設計出飛機、火箭,比鳥飛得更高更快;人類的奔跑速度和耐力不如很多動物,但能設計出汽車、火車,比任何動物跑得更遠更快;人腦的記憶和計算能力有限,但可以設計出記憶、運算能力無比強大的計算機??梢娙祟愓抢米约鹤羁少F的創造性思維能力,使自己機體的各種能力得到發展和延伸,使全社會不斷發展和進步。這就是中國教育工作者在本世紀末最應該深刻認識到的現實。今天國家強大起來了,經濟上有了一定的發展。唯獨深入每個中國人骨髓的傳統教育觀念沒有變。今天,考試的功能得以進一步發揮,重復、記憶負擔比幾十年前有過之而無不及。這樣的教育怎能應付本世紀世界經濟的挑戰?
綜上分析,基礎教育應該是國家創新體系中的重要環節。從國家的最高利益來考慮,改變基礎教育現狀,實施創新教育,是我國基礎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培養創新人才是我國基礎教育最重要的任務之一。
二、實施創新教育須進行的幾項改革
高考制度的改革。
有人說:"高考不改革,中國的基礎教育很難有根本性的改變。"此話不無道理。不是有人把高考比作"獨木橋"嗎?現在就是有千軍萬馬急于要通過它,因為只有通過它才可能達到充滿希望并獲得發展的彼岸。如果我們不去改造這座"獨木橋",不去建筑新的通道,只是一味地宣傳、動員大家不要擁擠,那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幾十年來,我們從批判片面追求升學率,到反對"應試教育",問題真正解決了嗎?
現在的高考,用一張試卷、一個標準、一個模式來要求和鑒別幾百萬學生,至少有兩個弊端是明顯的。第一,在這種統一標準的影響下,因為試卷主要考查學生的知識復制、遷移、運用能力,學校教師也用主要精力培養學生這方面的能力,結果造成了我國青少年,在整個基礎教育階段,創造才能得不到有力的發展和培養。第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人有所長就有所不長,很多創新型人才并不全面。所以說,這種考試制度在選拔出一大批有才能青年的同時,也扼殺了一批有突出特長、有創造性才能的人。
其實這種統一考試的弊端,早在選拔音樂、美術、表演、體育等特殊人才的過程中就被人們認識到了,而且做了改進,形成了一個細小的通道。實踐證明,以上院校按照他們各自的招生方法都挑選到符合自己培養目標的新生?,F在的問題是對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的各個領域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青少年也應該開辟這樣一個通道,使他們的能力得到鑒別,使他們不拘一格地受到重視和培養。
關鍵詞 共建共享 基礎教育 杭州模式
經過30年的改革開放,杭州已經基本實現現代化,并贏得了經濟強市、文化名城、國際風景旅游城市等美譽。2000年,杭州市提出要打響“住在杭州、游在杭州、學在杭州、創業在杭州”的城市品牌,確定實施“科教興市”戰略,提出了“創建學習型城市”的要求。在這四個品牌中,“學在杭州”是最具生機的城市品牌?!熬潞椭C、大氣開放”的杭州教育,開始呈現出普及、均衡、優質的教育品質。
一、杭州基礎教育的發展階段
改革開放以來,杭州市基礎教育的發展可以分為五個階段,前兩個階段為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和高標準、高質量地完成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進一步推進,杭州不斷深化基礎教育改革,又實現了后三個發展階段的歷史性跨越。本文重點考察1996年以來的杭州基礎教育改革歷程。
1.“九五”期間(1996-2000年):普及15年基礎教育
“九五”期間,杭州市的教育事業發展迅猛,全民受教育水平顯著提高。幼兒教育發展很快,全市4-6周歲幼兒入園率從“八五”末的70%提高到89.6%,市區已普及學前三年教育。九年義務教育的入學率達到了99.95%,其中“三殘”兒童少年入學率達98.2%。高中段教育普及率增長迅速,全市初中畢業生升入各類高中的比例從“八五”末的54%提高到84.7%以上,市區已達到95.7%。全市各級各類學校已開始努力滿足外來人員子女的入學需求。2000年末,杭州市在全省率先普及了從學前三年到高中教育的十五年基礎教育。
2.“十五”期間(2001-2005年):實現基礎教育均衡化發展
在“十五”期間,杭州市打響了“學在杭州”的城市品牌。15年基礎教育從全面普及階段向均衡化、公平化階段發展,具體表現為學前教育低齡化、義務教育公平化和高中教育普及化。
學前教育低齡化。全市學前三年幼兒入園率2005年已達到95%以上。市區及縣(市)城鎮已推行3周歲前幼兒早期教育。在此基礎上,杭州市開始實施托幼一體化教育,學前教育朝著“管理規范化、辦園多元化、設施標準化、保教科研化”方向發展。
義務教育公平化。到2005年,全市小學、初中的入學率與鞏固率分別達到100%、99.99%和100%、99.97%。在高標準地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基礎上,杭州市積極實施教育創新工程,妥善解決流動人口子女入學問題,穩步推進小班化教育,不斷深化義務教育課程改革,義務教育向均衡化、優質化方向發展。
高中教育普及化。在基本普及高中段教育的基礎上,杭州市繼續擴張優質高中教育資源,協調發展中等職業教育,構建普職溝通和中高職銜接的“立交橋”,不斷提高高中段普及程度。到2005年,全市初中畢業生升人高中段的比例達到95%以上,其中優質高中的招生數占80%以上。
3.“十一五”期間(2006年以后):達到基礎教育優質化水平
目前,杭州正在實施“十一五”教育發展規劃,積極創建教育強市。規劃到2010年,基本實現基礎教育的現代化,教育整體水平和綜合實力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在學前教育上,不斷提高幼兒教育普及程度和保育教育質量,全面推進學前教育低齡化。全市適齡兒童均能接受三年以上的學前教育,學前第四年幼兒入園率將達到50%以上,基本形成0-6歲學前教育體系。所有鎮(鄉)都建有中心幼兒園,70%鄉鎮中心幼兒園達到杭州市示范幼兒園標準,50%鄉鎮中心幼兒園達到浙江省鄉鎮幼兒園標準。
在義務教育上,推進義務教育公平化,使每一個適齡兒童少年(包括殘疾兒童少年和外來人員子女)都能在相對均衡的條件下接受良好的九年義務教育。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化,全面實施小班化教育。
在高中教育上,協調發展中等職業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高質量、高水平普及高中段教育。全市初中畢業生均能接受高中段教育;優質高中招生數將達到90%以上,其中6個老市區優質高中招生數將達到95%以上;中等職業教育和普通教育的招生比例保持在1:1左右;創建10個省級先進制造業和先進服務業人才培養基地。
二、杭州基礎教育改革的重要實踐舉措
杭州基礎教育改革的思路主要是圍繞如何解決孩子“好上學”、“上好學”問題展開的。
(一)推進共建共享品質教育,解決部分群眾子女“上學難”問題
1.加大農村教育投入,解決農村孩子就學問題
在上世紀80年代,杭州最早提出解決“上學難”問題主要是針對農村孩子而言的。杭州市農村教育比較薄弱,城鄉教育有較大差距。為進一步加快農村教育事業快速發展,各區、縣(市)從實際出發,努力改變規模小、條件差、質量低的農村學校面貌,切實改善農村學校辦學條件。多渠道籌措建設經費,加大投資力度,為學校標準化建設工程的順利實施提供保障。
根據《杭州市九年制義務教育辦學條件均衡化發展規劃(2003-2007年)》,以改造和建設經濟欠發達地區薄弱學校為重點,按照均衡發展的原則,將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標準化建設與農村中小學食宿改造、危舊房改造、改水改廁及農村薄弱學校改造結合起來。到2007年,全市85%以上農村初中、小學達到浙江省義務教育標準化學校的要求。同時,杭州市政府進一步制定規劃,落實資金,認真組織實施了農村中小學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愛心營養餐、食宿改造和農村中小學教師素質提升等四項工程。
針對欠發達地區農村孩子就學問題,加大了教育幫扶的力度。對淳安、建德、桐廬三縣(市)欠發達農村基礎教育資金幫扶時間延長至2008年。市本級教育經費中已安排的初中教育發展和新課程改革專項經費向農村基礎教育傾斜。
2.完善教育資助體系,破解困難群眾子女就學問題
為了進一步做好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工作,2003年1月,杭州市教育局、財政局聯合下發《關于做好困難家庭子女入園、入學收費減免和補助工作的通知》,對低保家庭、困難家庭子女在公辦幼兒園上學的減免保育費;對低保家庭子女和未成年孤兒接受中小學教育的免收學雜費和書本費;對困難家庭子女接受中小學教育的減免學雜費;對少數民族小學生、特殊教育學生免收雜費;對因受災、疾病等原因造成家庭困難的學生適當減免學雜費;同時實行人民助學金制度。
2003年8月,杭州市教育局、財政局又下發
《關于在杭州市區中小學、幼兒園實行教育資助券辦法的通知》,決定以教育資助券的形式進行減免,并進一步明確了各類教育資助對象、相應的資助項目和資助標準。2004年8月,出臺了進一步完善教育資助券實施辦法,將學雜費減免的范圍從過去的低保家庭、特困家庭擴大到所有困難家庭,并將所有義務教育階段的少數民族學生也列入學雜費減免對象。2005年8月,為落實省、市政府的有關文件,市教育局和財政局修訂了教育資助券實施辦法,將中小學(幼兒園)殘疾學生和就讀杭州市農村鄉鎮化技術學校的全日制高中學生也列為教育資助對象。
2007年7月,根據浙江省財政廳、教育廳關于做好中小學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工作兩個《通知》的精神,市教育局、財政局再一次修改了教育資助實施辦法,將農村居民年人均純收入1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00元以上、4000元以下的低收入家庭列入困難家庭資助范圍,并將殘疾學生生活護理費列入教育資助項目,進一步擴大了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范圍和資助項目,對不同類型的困難學生實行不同的資助政策。
3.設置專項教育經費,保障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就學問題
杭州以良好的就業環境吸引了大量的外來務工人員,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的就學人數急劇膨脹。2007年,杭州市教育局了妥善解決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就學的通知,共有14.17萬余名符合條件的進城務工人員子女走進了杭州的各個學校,而在2004年,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在杭就讀的數據是8.3萬人,三年間接近翻了一番。目前,六個主城區公辦學校中,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占到了學??偩妥x人數的28.6%,小學中的比例達32.95%。
目前,在杭州,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就學有兩種形式:一是在公辦小學隨班就讀,二是進入專門設立的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學校。全市已有90%的公立學校接納了近9.68萬名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就學。2007年,全市在原先38所的基礎上新增9所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學校,達到47所。2007年秋季開始,杭州取消了借讀費,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入學享受到同城待遇。為了提升獨立設置的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學校的辦學水平,杭州市增加政府投入,改善這些學校的辦學條件,使這些學校的設施基本達到辦學規范要求。
(二)促進基礎教育均衡化與推進名校集團化戰略,解決孩子“上好學難”問題
雖然對欠發達農村和城市部分弱勢群體、困難家庭以及外來務工子女來講,“好上學”問題仍然存在,但是在新世紀知識經濟蓬勃發展的今天,“上好學”越來越成為主要矛盾。為此,杭州基礎教育改革把推進基礎教育的均衡化優質化作為重中之重。
杭州在促進基礎教育均衡化發展方面,名校集團化辦學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到2007年6月,全市名校教育集團已達56個,成員單位214個(不含未以集團命名的“名校+新校”學校數和城鄉學?;ブ餐w)。這一現象被稱為“杭州模式”。杭州名校集團化辦學在破解“上好學難”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主要得益于該模式辦學的制度創新。
第一,辦學體制上的創新。杭州名校集團化辦學,是改變公辦學校單一的辦學體制,突破我國基礎教育發展“瓶頸”的有效舉措:辦學經費來源打破了多年一貫制的財政撥款,為解決“錢從哪里來”的難題找到了新的突破口;辦學形式靈活,打破了過去單一的公辦體制一統天下的局面,形成多元化辦學模式;實現優質教育的普及化、平民化,推進教育均衡發展,促進教育公平。
第二,辦學模式上的創新。杭州市名校集團化戰略實踐的辦學模式從內部結構看,有名校+新校、名校+民校、名校+弱校、名校+農校、名校+名企等形式;從形成途徑看,有連鎖式、加盟式、合作式、嫁接式等形式;從辦學性質看,又分公辦、國有民辦、民辦公助、民辦、混合制等形式。
第三,管理機制上的創新。杭州名校集團引入市場經濟的理念,借鑒企業的管理和運行機制,建立了符合名校集團發展規律的內部管理制度。(1)采取扁平化管理。減少管理層次,簡政放權、統一指揮。 (2)借助網絡信息技術進行網絡管理。 (3)采取全面質量管理。以教育服務對象為關注焦點,以學生、家長滿意為目標,以全員參與質量管理為保證,確保了名校教育質量“牛奶不被稀釋”。
第四,資源利用上的創新。實施名校集團化辦學,是把優質學校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課改成果、師資優勢、社會影響力等教育資源配置到不同區域、不同學校和不同學生,逐步實現公共教育資源效益的最大化、最優化,使名校不再是老百姓眼里的“貴族學?!?,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多樣化的優質教育。
三、杭州基礎教育改革的經驗啟示
(一)促進教育公平,是實現基礎教育共建共享的基本要求
教育公平是現代化教育體制中的基本理念,已經成為世界各國、各地區制定教育政策、教育制度的基本出發點。杭州提出共建共享品質教育、推進名校集團化戰略,首先追求的目標就是孩子們人生起點的公平。因此,可以說辦好每一所學校,其實質就是追求教育公平,在杭州而言,更集中地表現在追求均衡優質的公平教育。
(二)強化政府職能,是擴大教育資源有效供給的有力保證
影響教育公平的因素眾多,包括地區差距、城鄉差距、階層差距等。如何縮小基礎教育的差距主要取決于政府和社會的教育價值取向和教育政策選擇。教育公平原則要求在教育機構之間和教育群體之間公平地分享資源,而政府則必然要承擔起促進基礎教育均衡發展的責任。杭州市委書記王國平曾指出,當前盛行的“擇校風”和教育“亂收費”、“高收費”的根源是優質教育資源供不應求。解決這些問題,必須堅持標本兼治,既要從需求上解決問題,更要從供應上解決問題,也就是既要采取行政手段進行治理,以抑制社會對優質教育資源的不合理需求,更要求政府通過有效增加優質教育資源供給來滿足社會對優質教育資源的合理需求。只有從供應上考慮問題,有效增加優質教育資源供給,才是真正的“治本”,才是真正的“釜底抽薪”。杭州市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完善教育資助體系、設置專項教育經費以及推進名校集團化戰略,都是有效增加優質教育供給的治本之策。
關鍵詞:基礎教育改革;制約因素;實現路徑
基礎教育改革作為社會變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因其涉及家庭、學校、社區等社會生活的諸多層面以及相關個體、群體的切身利益,在備受世人關注的同時,也因各種因素的介入而變得異常復雜。在構成基礎教育改革的總體性社會事實中,既有來自各種環境的影響,又有多方不同目的趨勢,加之方法的不同,使基礎教育改革進程曲折復雜,充滿諸多不確定因素。教育改革的現狀,并非在基本目標或改革理念上普遍達成共識的結果,而是諸多因素疊加的結果,本文主要從基礎教育改革環境、目的和方法三方面入手,對影響基礎教育改革因素特別是不利方面進行思辨,提出促進基礎教育改革向前發展的實現路徑。
一、基礎教育改革四個不利環境因素
環境是相對于某一事物來說的,是指圍繞著某一事物(通常稱其為主體)并對該事物會產生某些影響的所有外界事物(通常稱其為客體),即環境是指相對并相關于某項中心事物的周圍事物。環境既包括以空氣、水、土地、植物、動物等為內容的物質因素,也包括以觀念、制度、行為準則等為內容的非物質因素;既包括自然因素,也包括社會因素;既包括非生命體形式,也包括生命體形式。環境是相對于某個主體而言的,主體不同,環境的大小、內容等也就不同?;A教育改革作為社會變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外部環境大致可分為制度環境、輿論環境、物質環境與家庭環境。
(一)制度環境
作為一定歷史條件下,社會成員所共同遵守的辦事規程或行動準則,制度往往體現了社會管理者的意圖即國家意志,并由國家強制力保障實施,對于某一事物主體的發展具有強大驅動力,我國基礎教育改革,經歷了從推行“效率優先”到提倡“教育公平”、從“應試教育”到“全面發展”的思想和實踐上的全面轉變,教育理念、教育制度日益完善,但由于制度具有先進性、超前性的特點,社會發展往往滯后于制度本身,從而在施行過程中,產生了一線教育者一方面寄望于制度改革的“制度路徑依賴”,另一方面卻又因為社會歷史慣性,對制度不適甚至是抵觸的“悖論現象”。如有的人認為,考試評價制度不改,教育教學改革無法進行,一些人常提到,如果高考制度不改革,是無法進行教育教學改革的,如果改的話,最終也會走回頭路。有的學校雖也強調教育教學改革與制度環境的匹配性,但他們是一邊觀望、一邊改革,廄忌新課改會影響學校升學率,對升學考試“斤斤計較”,主張升學改多少,新課改就應改多少,新課改力度不應太大,否則的話,升學就要吃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既教新的、也補舊的,畏首畏尾、瞻前顧后、步履蹣跚的。有學者認為“科學教育、素質教育,碰到考試都會無能為力。如果考試制度不改革,進行素質教育反而可能會加重學生的負擔?!鳖愃蒲哉撝L了助長了中小學對教育改革的抵觸,成為一些學校校長和教師觀望改革甚至反對改革的佐證。
(二)輿論環境
輿論是指公眾的意見或言論?;A教育改革社會輿論環境是指通過口頭、報紙、電臺、廣播、電視等傳播媒介,用語言、符號、圖像等傳播形式將對基礎教育改革輿論的相關信息在社會上傳播、碰撞,形成廣泛的意見,讓公眾了解基礎教育改革的現狀并評價基礎教育改革的現狀所形成的外部環境。就當前社會輿論環境而言,對基礎教育改革,既有正面影響,但同時也有負面影響。
從正面影響來說,,上至國家政府、大眾媒體,下至黎民百姓,關注基礎教育改革,感知到基礎教育改革的變化和成果,形成了強大的改革推動力,從而促進政府關注基礎教育改革的需求,制定或者修改相關政策,促發出社會對于改革的更大共鳴,形成對于改革的共識,促使和激勵學校不斷總結經驗,推進基礎教育改革如火如荼開展。
而從負面影響來說,輿論特別是傳統媒體從自身需求出發,對于負面信息的關注度遠遠高于正面信息,有傾向性地傳播關于基礎教育改革中出現的失敗個例,而一定程度上信息管理的示范,又使這種錯誤輿論導向經由大眾傳播擴散,產生不良影響,使公正對基礎教育改革的認識產生偏差,逐漸失去信心,影響了基礎教育改革進程。
(三)物質環境
一個事物的發展、變化往往依賴于一定的物質環境。在一個時期以來,我國基礎教育的薄弱與物質投入不足有著一定的關系。隨著改革開放的逐步深入,我國綜合國力日益提升,經濟發展水平和經濟實力大為改善,國家加大了對于教育的投入,基礎教育的物質環境整體改善,但地區差異、校際差異和個體差異依然明顯,并在部分地區和學校之間有這愈演愈烈的趨勢,造成個別學校與個人陷入物質主義的誤區,過于倚重和夸大物質環境的作用,凡言改變必稱學校的辦學條件不理想,必稱“無資源可用,有勁沒處使”。在他們看來有怎樣的物質環境條件就能進行怎樣的教育改革,物質條件優越,改革則能成功,物質條件不足或落后,改革則必然不能成功?;谶@樣的認識,一些辦學條件較為落后的學校領導和教師,對改革采取觀望甚至拒斥的態度。如一些學校會不時地組織教師去外地,進行以學習他人的教育教學改革經驗為目的的考察活動,但他們考察學習后的最大心得往往是他人的經驗是無法學習的,因為自己所在學校與別的學校相比,辦學條件太遜色了。所以,這樣的考察、學習活動不是增強了考察者的改革意識,而是變成了純粹的游覽活動。
(四)家庭環境
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基礎教育改革的成敗,實際上與受教育者父母的支持與否息息相關,然而隨著工業化社會興起以來,學校教育在班級授課制的支持下迅速取代了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凸現了其與工業社會的相關性,上升為使其它教育類型黯然失色的顯性地位。家庭教育在這個過程中也失去了其原有的重要性,家長(尤其在母親參與社會工作之后)越來越傾向于將子女的教育任務轉嫁給學校,教育的私人性被抽象化了,排除了父母對公共教育的直接的教育意識。家庭在工業社會中逐漸成為了一種經濟實體的代表,它的教育功能被逐步邊緣化,家庭往往單方面看重對于子女學校的選擇,“擇校風”盛行,卻弱化了家庭教育與學?;A教育之間的聯系。
二、基礎教育改革兩類錯誤目的導向
按照基礎教育實施過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者兩類主體,筆者將基礎教育改革的目的大致分為教育目的和受教育目的:
(一)教育目的
上個世紀80年代,西方發達國家教育改革出現一股以市場為導向的改革傾向,美國是這其中的代表。改革受新公共管理主義以及新自由主義思想的影響,致力于將市場競爭機制引入到教育領域中來,一改教育領域中腐朽僵化的局面,通過學校間的競爭,達到促進各個學校發展的目的。這次改革一直持續到現在,教育憑證、特許學校等的實施,使我國看到,在教育領域改革中同樣可以引入市場競爭機制,通過選擇權的賦予達到刺激學校改革的目的。因此,我國在實施教育改革的時候,也考慮到要借鑒其成功經驗,對教育領域的改革實行市場化傾向的調整。然而受市場利益驅動,部分學校過分追求經濟效益,利益改革前師資、辦學條件優勢,大肆擴大辦學規模,打造“超級學?!?,而部分地方政府出于政績考慮,也有意識的加大對部分優勢學校的扶持和投入力度,使得地區、城鄉、校際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一味“效率優先”,忽視“教育公平”,學校商業化,教育商品化、產業化,背離了傳道、授業、解惑,提升國民整體教育水平和素質的正確軌道。
(二)受教育目的
受教育者通過一定教育,學習知識技能,提升個人素養,從而符合社會需求,本是受教育的初衷。然而在教育產業化的大背景下,隨著對受教育者的教育投入成本的日益加大,受教育者“教育功利化”的目的不斷凸顯,攀比意識增強,從而造成對于所謂“名?!钡拿つ孔非?,“擇校風”盛行,期盼得以實現所謂“精英教育”。以上海為例,部分中小學“擇校費”動輒數十萬計,家長依然趨之若鶩,個別繁榮的背后,是大量基礎教育階段學校的大面積萎縮。
三、基礎教育改革三種方法存在缺陷
隨著基礎教育改革及其研究漸成熱點,“改革方法論”的問題浮出水面,成為理解和探尋基礎教育改革已行之路和將行之路的新眼光與新視角,有關此方面的研究日益豐富,既有我國基礎教育從“仿蘇”到“學美”的歷史性梳理,又有對基礎教育改革演進、走向的具體方法論研究。筆者從基礎教育改革施行的角度出發,認為改革方法有以下三種:
(一)全面改革
即從制度、理念層面入手推行基礎教育改革,形成思想理念的轉變與現實支撐,在實踐中大幅提高基礎教育投入,轉變基礎教育改革思維方式,改變基礎教育改革主體的固有關系和走向,綜合協同,共同完善改革。但此種方法因其地區、城鄉、校際差異及各種現實因素的影響,存在著投入過大、協同困難的缺陷。
(二)漸進改革
分層次、分步驟改革,制度、理念先行,通過制度保障和理念推廣逐步消弭改革阻力,同時逐步提高基礎教育投入,消除地區、城鄉、校際差異,不斷鞏固基礎教育成果。但容易出現“添柴效應”,改革成果為社會慣性所吸收,改革成效不明顯。
(三)重點改革
在具備一定條件的地區和學校進行改革試點,并逐步推廣,然而容易出現前述所說的一邊改革、一邊觀望的情況,改革過程中所出現的失敗個列和負面效應被無形放大,使社會、學校和公眾產生抵觸情緒,進而阻礙改革向前發展。
四、基礎教育改革的辨正及其改進
綜上所述,基礎教育改革過程中所面臨的問題是多方面的,其解決方法也是多元的,只有從環境、目的、方法三方面去正本清源,綜合運用各種手段,才能確保基礎教育改革成效。
(一)環境上
在重視制度、物質保障的同時,注重對教育改革思維方式的轉變,防止出現路徑依賴,加強對基礎教育改革輿論環境導向的把握,對改革中出現的失敗個例及時總結和釋疑,爭取社會支持、理解,強化對家庭教育者的溝通,形成強大的改革合力,為基礎教育改革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二)目的上
警惕基礎教育改革過程中所出現的錯誤目的傾向,尤其是要警惕施教者對教育產業化、商品化的過度濫用和受教者“受教育功利化”的思想,回歸基礎教育改革原有價值,理性看待教育改革。
(三)方法上
綜合運用三種方法,揚長避短,善于吸收和吸納有益的教育改革施行方法,更加關注受教育者和被管理者的主體地位,順應改革潮流,提高學校自身改革的能力,調動各方面改革主體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推動我國基礎教育改革不斷深入地向前發展,滿足不斷變化的教育改革現象的需要。
[參考文獻]
[1]梁瑞萍.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基礎教育改革規律問題研究[D].2010.
[2]林丹. 基礎教育改革30年:策略轉向與路線生成[J].東北師大學報.2008.
[3]張艷奎. 關于基礎教育改革的若干思考[J]. 文學教育.2012.
[4]齊學紅. 基礎教育改革的制約因素及作用方式[J].2教育理論與實踐.2012.
[5]霍淑紅. 基礎教育改革的社會輿論環境研究[D].2007.
[6]李云星 李政濤. 世紀初中國基礎教育改革方法論的演進[DB/OL].
[7]孫振東. 學校知識的性質與基礎教育改革的方向[J].教育學報.2006.
基礎教育改革的落地逐步體現了多種方式和手段,有的是品牌中學聯合普通小學組建整體校區,有的是品牌小學上延3年,擴大學區,形成9年一貫制學校,有的是建設深度教育聯盟和教育集團,不同學校的師資和各種應用資源全面進行橫向拉通。上述措施對于整體提高教育水平,促進教育公平起到非常積極的作用。這些教育改革措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學校不再是一所孤立的學校,而呈現出多校區,多教學點的特色,學校間和班級間的網絡聯通性,資源的共享性就變的尤為重要。因此,“寬帶校校通”“網絡班班通”“空間人人通”的三通工程,成為師資和教育資源全面拉通的基礎網絡設施, “教育資源平臺”,“教育管理平臺”成為應用落地,實現基礎教育改革的基本保障。
三通網絡基礎設施的建設在不同的區域,其建設程度和和效果也不盡相同,有的區域部分學校實現了三通,但網絡帶寬有限,維護和管理不到位,正在面臨著網絡改造;而有的區域三通只是個面子工程,大多數學校還沒實際的互連應用,三通網絡面臨著重建。在三通網絡建設或網絡改造過程中,區域教委信息化主管和各個學校的信息化技術人員,經常會面臨各種技術的選擇,如何選擇可靠、安全、能夠很好地支持各種教育應用的網絡,如何讓網絡和應用不但具有先進性又能夠支持平滑演進等,一直是基礎教育信息化過程中讓人困擾的問題。到底哪些可以助力教育三通網絡建設呢?下面三個方面是教育三通網絡建設過程中必須要考慮的:
穩定可靠的網絡能夠保證示范課,名師在線,網絡學校等實時課堂的高質體驗
在分校區不斷增加的情況下,不同校區的學生和老師間的互動,老師們的經驗交流活動都在增多,遠程實時課堂的教學和交流方式已經變的不可或缺,這種多媒體的實時互動對網絡和設備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在網絡級,只關注聯通性已經不能滿足應用需求,網絡要能夠感知業務,根據不同業務的需求提供不同的服務和優先級保證,并且要能夠提供方便的手段能夠維護和管理網絡,改變當網絡出現問題時IT維護人員不能快速定位和排除故障的現狀。在設備級要能夠支持大緩存,這樣才能減少丟包,通常網絡的核心設備節點要做集群,在某些板卡出現故障時,不會對整網出現影響,目前業界比較先進的集群技術是CCS2集群,除了專業的集群通道外,多個集群設備中即使只剩一塊主控板卡在工作,整個網絡就不會受到影響,只有這種能夠感知業務、方便維護管理的高可靠網絡才能夠為遠程實時多媒體課堂提供最優質的教學保障和體驗。
為師生提供隨時隨地可接入的網絡,課前、課中、課后的體驗同樣優質
網上作業,輔助測試,探索空間,成果展示,家?;涌臻g等基于網絡的各種課前、課中、課后的活動,不再限于少數重點學校,在教育改革橫向拉通后,會有更多的學校有這個需求。老師在不同的學校接入網絡訪問教育資源、批改作業、回答學生問題,學生在教室、校內操場、家里都能通過網絡訪問學習空間。以前的網絡通常對用戶的接入位置是有限制的,在不同的接入地點,其應用體驗很難達到一致,而現在網絡的發展趨勢是在不同的地點接入時,用戶訪問資源的體驗是相同的,那么對于老師和學生來說如何保證課前、課中、課后相同的優質體驗呢?那么就需要網絡能夠劃分用戶組,并根據不同的組定制不同的網絡策略。例如劃分出老師用戶組和學生用戶組,當老師或者學生在不同的地點接入時,網絡能夠區分其用戶組,并使用相關的網絡策略,分配相關的資源,不管老師和學生從哪里接入都可以獲得相同的教育網絡應用體驗。
教育共享資源應用,教務管理應用,需要網絡能夠提供高安全的保障
隨著教育應用的不斷增加,對網絡的安全要求也越來越高,特別是網絡考試和教務管理這些信息具有非常高的安全性,試題泄露、教務關鍵信息泄露都會帶來非常惡劣的社會影響,因此教育系統信息安全的問題已經變的越來越重要。傳統的安全防護在網絡出口放置防火墻,進行安全防護。但是隨著黑客技能的提升,以及安全威脅來源的多樣性,很多威脅靠單個設備發現和防御已經難以應對,單個設備的安全能力已經不能夠代表整個網絡的安全能力。那么如何提升整網的安全能力呢,安全問題的發現是要基于眾多安全信息的收集和統一分析來進行的,也就是基于當前流行的大數據的方法,例如網絡能夠通過不同學校的安全事件進行采集,對這些安全事件關聯分析,發現隱藏的安全問題,并給出相關的安全策略建議。通過這種整網安全協同的方法,能夠大大提升教育網絡的安全防護和安全處理能力。教育網絡的安全能力提升了,教育資源得到了保障,那么在使用教育應用時才能沒有后顧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