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1-17 21:31:1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比較文學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1.曹順慶先生如何培養比較文學博士生
2.全球化時代海峽兩岸比較文學的對話——"2007年復旦-輔仁比較文學博士論文學術交流論壇"綜述
3.第三屆“北大-復旦比較文學學術論壇”筆談——關于比較文學博士養成的淺見
4.關于比較文學博士養成的淺見
5.中國比較文學教學的新篇章──熱烈祝賀北京大學設立比較文學博士點
6.臺大比較文學博士班簡介
7.“一帶一路”語境下的比較文學和中國當代文學
8.中國比較文學泰斗季羨林——季羨林比較文學思想論略
9.博士論文的選題與就業的關系
10.第三屆“北大-復旦比較文學學術論壇”筆談——博士論文的選題與就業的關系
11.關于比較文學:約書亞·司哥德爾教授訪談(英文)
12.上海高校比較文學專業創設"博士沙龍"
13.比較文學的中國學派——兼論第四種比較文學觀
14 論世界文學與比較文學的關系
15 比較文學形象學
16 跨文明比較文學研究——比較文學學科理論的轉折與建構
17 比較文學學科理論發展的三個階段
18 移動的邊界:比較文學的百年學科發展定位
19 學科調整與理論重構——從“外國文學”到“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
20 比較文學與第三種文學批評——兼論比較文學介入當代文學研究的可能性
21 近年中國比較文學研究概述
22 比較文學美國學派的理論視域及文學理論研究性質
23 比較文學“危機說”辨
24 比較文學研究的目的論向度分析
25 比較文學的訴求:全球文學史觀與學科理論體系的構建
26 重新規范比較文學學科領域
27 跨越性、可比性、文學性——論比較文學的研究對象
28 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的學科命意及發展趨向
29 二十一世紀比較文學反思
30 外國文學就是比較文學
31 “譯文學”之于比較文學的作用與功能
32 中國比較文學百年史整體觀
33 中國學派:比較文學第三階段學科理論的建構
34 從現代文學到比較文學
35 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建構建設性的跨學科關系
36 比較文學研究方法及其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和價值
37 中國比較文學學科的“全球本土化”歷程及其走向
38 作為學科的比較文學之精神基礎——論勒內·艾田伯的“比較文學是人文主義”
39 跨學科:比較文學成功的對策之一
40 比較文學可比性的再探討——對比較文學學科理論的反思
41 第二屆“北大—復旦比較文學學術論壇”推薦書目
42 比較文學變異學的學術背景與理論構想
43 比較文學學術系譜中的三個階段與三種形態
44 國際比較文學發展的新理論與新格局
45 比什么?不比什么?——比較文學的差異性研究范式通論
46 比較文學的互文性與創造性文本的生成
47 比較文學危機及出路之我見
48 比較文學:在退守中求得生機
49 比較文學研究在中國的發展及其意識形態功能
50 中國比較文學30年的主題學研究
51 論比較文學翻譯研究
52 比較文學、傳統與創新:馬歇爾·布朗訪談錄(英文)
53 中國比較文學學科建設的三種運行模式
54 比較文學研究的現狀和前瞻
55 海外華文文學的比較文學意義
56 比較文學中國學派三十年
57 對“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專業”名稱的質疑與再論“比較文學”的定位
58 比較文學:影響研究、平行研究與文化研究之爭——論20世紀比較文學方法論的危機及其化解
59 比較文學學科的“死亡”與“再生”
60 比較文學跨學科研究:紛紛擾擾30年
61 比較文學研究方法論上的五大難題
62 文學間性:比較文學學科存在的前提
63 關于比較文學研究的九個命題和三條建議
64 全球化時代背景下比較文學的“再生”與發展
65 比較文學和比較美學生態范式的發展
66 比較文學:再次處于十字路口
67 跨族群對話:中國比較文學的雙重路徑
68 比較文學視野中文學傳播模式的歷史嬗變與當下態勢
69 修辭學與比較文學研究(上)——一個現代方法論的考察與古代“哲學對話”的實例分析
70 “世界文學”的命運與比較文學的前景
71 中國比較文學研究存在的問題及其發展前景
72 中日比較文學研究之現狀與未來
73 當代美國比較文學的反思
74 變異學:比較文學學科理論的重大突破
75 對中國比較文學教材觀的反思——兼及王向遠與夏景之爭
76 當代文化研究對比較文學的挑戰與彼此的互補
77 比較文學的人文主義傳統
78 論比較文學研究中自我和他者的關系
79 當前比較文學的危機與出路
80 全球化語境下比較文學學科定位的再思考
81 比較文學的教學與比較視域的培養——評楊乃喬主編的教材《比較文學概論》
82 互動認知(Reciprocal Cognition):比較文學的認識論和方法論
83 比較文學的立場問題——以榮格與衛禮賢的立場為例
84 超越“國別文學”的“世界文學”:比較文學的理論形態和學科變遷
85 戴望舒翻譯梵·第根《比較文學論》的緣由及意義
86 對比較文學跨學科研究的再探討
87 比較文學學科中的影響變異學研究
88 比較文學作為文學批評:學理、范例和批評
89 “宏觀比較文學”與本科生比較文學課程內容的全面更新
90 中國比較文學學科理論的體系化與本土化
91 比較文學未來發展之路——世界文學與比較文學變異學
92 譯介學:淵源、性質、內容與方法——兼評比較文學論著、教材中有關"譯介學"的論述
93 比較文學·比較詩學·人文之道
94 建構比較文學學科研究新范式
95 比較文學視野下的中國少數民族文學研究:回顧與瞻望
96 再論楊周翰的比較文學和世界文學研究
97 論高校本科比較文學課程教學內容的“文學史化”
98 全球化、文化研究和中西比較文學研究
99 比較文學平行研究中的變異問題
100 網絡時代的比較文學·世界文學的理念(筆談)
101 比較文學變異學學科理論體系的新建構
102 “比較”的超越性與比較文學的可比性
103 比較文學在當代中國的復興與發展(1978-2008)——在中國比較文學學會第九屆年會暨國際學術研討會上的學術總結報告
104 喪鐘為誰而鳴——比較文學的民族性和世界性
105 全球化時代的比較文學——中國視野——在17屆國際比較文學年會上的發言
106 流散文學與比較文學:機理及聯結
107 文化經典、文論話語與比較文學
108 樂黛云教授在比較文學學科重建中的貢獻
109 中國當代比較文學三十年——尋找文學性原點
110 比較文學概念的語言分析及五種相關學科概念的界分
111 四川比較文學三十年
112 試論比較文學的“超文學研究”
113 學科交叉與比較文學學科建設
114 全球化語境下比較文學教學改革的可行性芻議——兼論比較文學學科的生存空間
115 從方法論看中國比較文學百年史
116 跨越性與比較文學學科定義的界定
117 變異學——世界比較文學學科理論研究的突破
118 從“比較文學”定義之爭看比較文學的學科特征
119 比較文學學科的“死亡”與“再生”
120 “漣漪式”發展的比較文學研究之路——曹順慶先生的比較文學研究
121 跨類還是在分類系統中言說——對比較文學學科理論的另一種陳述
122 比較文學:理論、界限和研究方法
123 2013年中美比較文學學術期刊評介
【關鍵詞】
比較文學;形成與發展;積極倡導者;創新研究
中國的比較文學從開始出現到成
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并在現代普遍發展,已經經歷了一百多年的歷史。1978年至今可看作是比較文學的新時期。新時期比較文學的研究對象主要集中于學科理論、學科歷程與體制構成的研究上。平行研究突破了影響研究只討論淵源、影響、原因、結果的樊籬,將比較文學從只強調“事實聯系”的狹窄領域引導到超越事實,甚至跨越學科的廣闊世界,從一個角度看,這應該是其一大功績,然而從另一角度看,這又未嘗不是其一大弊病。當今比較文學在世界上許多地方都在向比較文化的方向發展,比較學者動輒跨文化,甚至跨文明,更遑論跨學科,他們關心的已經不再是文學問題,而是漫無邊際的文化問題,比較文學因此喪失了其文學研究的本質特征。造成這樣的后果,我想,平行研究標舉“跨學科”研究是不能辭其咎的。然而,對平行研究這種雙刃劍的性質,在20年前我撰寫《比較文學概論》時是缺乏認識的。后來,我逐漸悟出了其中的問題,在一些文章中,明確主張將比較文學限定在文學本體的范圍內,反對比較文學的泛文化化。后現代主義本身就是有這深層次的哲學根源的,約瑟夫·海勒作為后現代主義文學的集大成者之一,他的作品本身就是一種后現代哲學的體現。海勒的作品傳到中國之后,引發了一場文學界的風暴,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國的后現代文學作品都是以海勒的作品為標桿。許多的先鋒作家在對海勒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之后,開始模仿他的寫作方式以及寫作風格,然而有一種東西是很難模仿的,那就是寫作者本身的哲學出發點。誠然,后現代主義對我國的哲學也有著一定程度上的影響,但是這一影響并沒有很快的反映到先鋒作家的寫作中去,這就造成我國的先鋒作家的作品與海勒的作品,形似而神不似。當然,海勒和中國先鋒作家本身所處的文化環境的不同以及現實環境的差異,也是導致他們在哲學層面上存有較大差異的重要原因,本文將對上述問題進行初步的探討。
本文試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論述:
一、中國比較文學的歷史形成及發展
比較文學是一門從西方旅行到中國的一門學科。在方法論上,中國的比較文學學者沿襲了法國學派的嚴謹縝密的事實驗證方法,考察中西文學之間的關系,并進行分析,同時也汲取了美國學派平行研究方法(重視文學現象的審美分析)的長處。在學術研究上,它跨越了學科的界限,已經滲透到了世界文學和文學理論的研究領域。
比較文學在過去的三十年里不斷發展并日臻成熟:
首先,中國的比較文學研究萌芽時就已經出版了數以百計的專著和論文,那些用英、法、德、俄、日等語言翻譯的國外專著也頻頻出版,在某個時期中國出版界首選的學術論題之一就是比較文學,產生較大學術影響的同時,也有著眾多的讀者。1985年,《中國比較文學》雜志在上海創刊,比較文學逐漸成型。
其次,1985年在深圳成立了中國比較文學學會,與此同時此學會也成為了國際比較文學協會的團體會員。并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全國性比較文學研究的體制化,這也就標志著這一學科具有國際性這一特征。
第三,當代中國,有許多高校開設了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方面的課程。自1994年以來,在中國就已經有七所高校先后建立了獨立的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專業,此外還有二十多所高校建立了中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
第四,中國的比較文學學者頻繁地出席國際學術會議,并從一開始就十分重視在國際學術刊物上發表具有原創性的論文,以便在國際論壇發出中國人文學者的聲音。在過去的三十年里,中國比較文學學會多次舉行年會,并在每一次的年會邀請大部分的國際知名學者前來進行文學交流。近年來,在西方高校受過教育的比較文學學者也開始在國際學術期刊上發表原創性的文學論文,在國際學術界中國文學者的聲音也越來越響亮。這就是中國的比較文學如何從無到有,如何從一種引進的研究方法發展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的過程。
二、學科身份的過去與現在
比較文學“中國學派”這一概念所蘊含的理論的自覺意識最早出現的時間大約是20世紀70年代?;厥走@三十多年,我們大致可以將比較文學“中國學派”的發展脈絡歸納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1978-1987)是比較文學中國學派的開創與奠基的階段。第二階段(1988-1997)是比較文學中國學派基本理論特征及方法體系的建構階段。第三階段(1998至今)是比較文學中國學派的研究繼續向前推進發展的階段。
中國比較文學切切實實推進了世界比較文學學科理論研究,中國學派開拓了新的領域;成為全球新時期比較文學的積極倡導者。對比較文學學科理論的發展做出了歷史性的貢獻。
王寧作為我國最早從事文化研究的學者之一,在國內文學史上產生了較大的影響。他在研究中國文學和文化的同時應用了一些西方的文學和理論,也指出了西方文學理論的不符之處,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以西方文學為中心的思維模式,對西方學者產生了一定的影響。1998年,在《后現代主義之后》這部專著中,王寧首次將后現代主義放在一個全球化的廣闊語境下進行考察研究,試圖通過自己的批評和研究實踐,將中國的文化與文學放在一個廣闊的跨文化語境下研究,在文學批評和文化批評及其研究關系之間協調,最終達到比較文學的超越和跨文化視野的實現。認為后現代主義已經走出了西方世界,成為了一股國際性的理論大潮。
王向遠認為:“現在中國比較文學學科理論建設的當務之急,是如何在接受、借鑒、消化外來理論的基礎上,逐漸探索出一套中國特色的比較文學學科理論體系。”他研究并發表的《比較文學學科新論》足以啟發人們重新去思考什么是真正的中國人自己的比較文學,以及比較文學的定位,和向何去的問題。
孟昭毅主張在世界范圍文化多元共存中找到東方的本位,要在世界文化交流中突出“東方”學者的聲音。強調不僅要對過去西方的中心論作質疑與突破,也要有意識的去避免一定程度上新的東方中心論,根本目的是要作超越前人理論框架模式的探索,建立一種宏觀而廣闊的視閾。他認為在文化、文學交流中,勢能落差在所難免,應該努力縮小和消解邊緣和中心之間的差異,摸清東方文化和文學的基本規律。并對文化和文學各種現象之間的事實聯系展開特有的關注,超越文化與文學的學術界限,盡力從一定程度上超越交流空間、時間和人為的思維界限。其早期代表作《比較文學探索》較好地體現了他的這些學術主張,他在強調和闡釋了比較文學的“可比性”問題的同時更深入地從“文學關系史”的角度探討了中國和伊朗、越南、印度等國的文學關系。
三、不足與未來走向
[關鍵詞] 比較文學;三步教學
比較文學從內容構成上看,由三塊組成,一是“比較文學的定義”,二是“比較文學的歷史”,三是“比較文學的研究策略”?!氨容^文學的定義”就是向學習者介紹這是個什么樣的學科,它緣何產生,研究對象和范圍是什么,有什么意義,進而回答什么是比較文學。“比較文學的歷史”就是向學習者介紹外國比較文學的發展史和中國比較文學的發展史,外國比較文學史,包括它的起源、萌芽、發展,學科的形成,出現的主要學派,目前的研究熱點和遭遇的問題等;中國比較文學發展史,包括勾沉歷代中國文學研究中的具有比較文學研究意味的現象和取得的成果、近代以來能自覺運用比較文學方法的專家介紹和成果介紹、中國比較文學的復、中國學派的成就以及目前的研究現狀等?!氨容^文學的研究策略”就是介紹比較文學研究的獨特策略方法,包括平行研究、影響研究、闡發研究、接受研究和跨學科研究。很顯然,這三塊內容中,前二塊是側重于學理性的,后一塊是既有理論性又有操作實踐指導性。同樣可以看出,這三塊內容隱含著一個先理論后實踐、先理解后嘗試、由淺入深、由學而作的序列。這就提示教學者們在比較文學的教學過程中,可以籍此作為基本的教學策略。本人在過去的近二十年中,就依循了這一內在邏輯,實施了“比較文學三步走”的具體教法,取得了出色的教學成效,這從大量學生在做畢業論文時選擇比較文學選題、不少學生考上“世界文學和比較專業”的碩士生中可以得到有效的應證。
“比較文學三步走教法”具體是這樣實施的(以開課一個學期,三十六課時設計):
第一步,由教師課堂教授相關比較文學原理。教師在一個學期的近一半課時中,依次分別講解“比較文學的定義”和“比較文學的歷史”,使學生明了為什么會出現這樣一個學科,這個學科對于文學研究和傳播有什么獨特價值,它的研究對象和范圍是怎么界定的,如何理解比較文學的內涵,它的學科發展歷程是怎么樣的,等等。具體進度如下:
比較文學的緣起一課時
比較文學的研究對象和范疇一課時
比較文學研究的目的一課時
比較文學研究的意義和價值一課時
比較文學的學科特征和定義一課時
幾個與比較文學相關的概念的厘清一課時
從事比較文學研究要注意的幾個問題一課時
――上述為“比較文學的定義”的內容
外國比較文學學科的史前史二課時
外國比較文學的學科史三課時
中國比較文學的淵源一個課時
中國比較文學在近現代的發展二個課時
新時期中國比較文學研究一個課時
目前世界比較文學研究的現狀一個課時
――上述為“比較文學的歷史”的內容
第二步,組織學生討論。在第一步的上課過程中,教師有意識地開出書單,要求學生在聽講之后能及時的研讀相關著作,一方面是加深和鞏固教師所教的內容,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要學生啟動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對相關問題有進一步的認識和理解,同時作出自己的判斷。在完成了這一步后就可以進入下一步,那就是分組討論。我試把學生按話題分成三組,一是“比較文學學科有何獨特價值?”,意在讓學生通過討論確認這門學科的獨特價值,以否決有些人的“比較文學無用論”和“比較文學虛無論”。二是“中外比較文學研究中有哪些重要成就?”,意在讓學生了解其間出現的重要學派和研究專家及成果,引導學生趨向這些名家,進而得以學習和借鑒。三是“比較文學的發展方向何在?”,意在引導學生考慮比較文學的學科建設。在分組時,每組學生一般在15人左右,由小組長主持討論,由副組長負責記錄。大家暢所欲言,可以辯論,教師適時參與其中,或引導或交代或總結或設疑或商榷,以活躍學生心智激發興趣為主要目的。這個步驟用四個課時來完成。
第三步,教師課堂教授加范例解析與學生研讀名著名篇加嘗試寫作相結合。這里的教師課堂講解加范例解析,主要是就“比較文學研究的策略”這部分內容而言。首先是由教師在課堂上具體講解五種比較文學研究策略,包括平行研究、影響研究、闡發研究、接受研究和跨學科研究各自的內涵、研究方法、研究步驟和要注意的問題等,然后是在講清楚這些內容后,分別選取五種研究策略的已有的一項研究成果作為范例,借助于現代教學技術,在大屏幕上予以展示分析。比如平行研究,選取秦家琪的《阿Q與堂吉訶德的比較研究》予以解析,這文章是怎么寫的,起頭寫了什么,然后分幾個部分比較了這二個人物形象,有什么樣的異同,為什么會有這些異同,最后研究者得出了什么的結論,從而使得學生對平行研究當如何進行,怎么寫平行研究方面的論文有深切的體會和感知。又比如談論接受研究,選取季羨林的《印度文學在中國》,梳理出該文章的思路脈絡,然后依次去發現作者是如何對印度文學在中國的古代直至現代的傳播影響進行了追本溯源式的研究,其中有哪些真知灼見。又比如跨學科研究,選取劉小楓的《詩化哲學》來進行解剖,先瞧該書的目錄,看該著作是如何謀篇布局的,分幾章從幾個方面對文學藝術進行了跨學科的貫通研究,有哪些啟人心智的見解。這樣,依次對五種比較文學的研究策略運用得較好的五種成果進行典型解示,就讓學生在既得理論精髓的同時,得到真實成果的照應,既有利于消化接受,也會起到一定的“模范效應”。這是第三步的第一階段,約用九個課時。在完成了第一階段的工作后,就要進入第二階段(約用四個課時),那就是帶學生進入圖書館或資料室,讓大家去查找相應的研究成果,寫成讀書報告。讀書報告要求體現出如下內容:
成果名稱
研究者姓名
出版社或刊物
研究類型(判斷清楚該成果為五種研究類型中的哪一種)
文章的思路(還原出該成果的寫作提綱)
評價(對該成果的成功和不足之處作出評點)
這個第二階段工作是要體現學以致用,要提示學生能判斷出哪項成果具體運用了哪種比較文學研究策略,從而能得到洇滲和影響。
最后進入第三階段(約用二個課時),那就是對學生的讀書報告進行點評,選取其中寫得比較好的,作出重點點評。然后提供相應的選題,供學生選擇,進行嘗試性的研究性寫作。這個寫作可以是獨立完成,也可以是一到三個學生合作完成。一個月后上交作業。以檢測學生學習“比較文學研究策略”后的成效,同時也提高學生的研究能力。
最后,該門課的綜合成績由三部分組成:討論及討論稿,占百分之二十,讀書報告占百分之三十,比較文學研究論文(作業)占百分之五十。
如此依序漸進,有學有思,學以致踐,相信學生學習比較文學會學有所得。是以拋磚引玉,共同提高。
關鍵詞:全球化 比較文學 第三次創作 文學研究 意義
全球化已經成為當今世界的發展趨勢,各國、各地區的交往日益緊密。這種交流不僅局限于經濟合作,更包括意識形態領域的相互碰撞、相互解讀。全球化背景下人文社科類研究已經呈現出新的趨勢,現如今,種族和國別已經不是劃分研究范圍的唯一標準,跨學科、民族的研究如雨后春筍,紛紛涌現。有些研究不僅不局限于本國、本地區內,還以整個人類社會為研究范圍、以整個人類史上的相關經驗為研究對象,試圖尋求隱藏于個性之中的普遍共性。全球化背景下,這類的人文社科類研究興起,而比較文學就是其中之一。
一、“第三次創作”的內涵
所有學科的產生、興起、發展都是總結基礎上的創新。筆者認為比較文學可以說是“第三次創作”。文學作品的生命是作者賦予的,所以文學作品的產生過程無疑是“第一次創作”;文學作品出現之后,人們通過比較等方式對其進行整理、加工,按照一定標準(包括國別、民族、地區)將成型的文學作品歸類,進行研究,這個過程可被視為 “第二次創作”;當文學研究的成果積累到一定量的時候,比較文學作為一門新興學科,走進了研究者的視野,比較文學是對已有的文學作品、文學比較研究成果的跨國別、跨民族、跨學科整合,是對文獻的進一步加工,所以我們可以把它理解成文學的“第三次創作”。
文學的核心就是創造,這三種不同方式的創作在整個文學史進程中更多時候是重疊交替的,三種創作也在相互影響,共同探索著文學的走向。本文將著重討論“第三次創作”對文學研究的意義。文學研究是一個不斷翻新的歷史過程,如果把文學研究看作大海的話,“第三次創作”旨在其內部掀起了一個漩渦。比較文學的興起和完善打破了文學研究固有的格局,使文學研究的視野更寬闊;它為文學研究提供了新思路,讓研究方式變得更靈活;此外,比較文學的一些理論對文學研究已經產生了重要影響;作為一門新興學科,比較文學的發展前景廣闊,而比較文學的發展必然會帶動文學研究的進一步發展。
二、“第三次創作”的意義
筆者認為,理論大潮對文學研究的影響最主要主要體現在對文學以及文學研究的定義上。什么是文學,什么是文學研究?如果這個問題出現在當今全球任意一所高等院校的文學課堂上,不同老師、不同學生都能給出這兩個概念的不同定義。俗話說得好,“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對于文學以及文學研究的定義亦是如此;然而,這些定義歸根到底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理論大潮的影響。理論大潮對文學和文學研究定義的影響是最根本的,在此基礎上,才影響了它的體系、方法等后續因素。盡管各派學者對比較文學給文學研究帶來的影響褒貶不一,但是毋庸置疑的是,比較文學已經對文學研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東西方比較文學的興起拓寬了文學研究的范圍,為文學研究提供了新思路。無論是針對文學研究方法還是研究對象而言,文學研究都是不斷更新的。全球化背景下,東西方比較文學的興起使文學研究出現了新趨向,文學研究突破了空間的束縛,研究者可以對不同國別的作者、作品、文學理論等做出重疊、交叉比較,這就勢必會涉及各種社會意識形態和政治經濟水平的差異。比較文化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產生并興起的。
比較文學是文學內部的“第三次創作”。這次創作使文學研究產生了新的重要方向。隨著文學研究理論的不斷完善、范圍的不斷拓寬。文學研究將發生新的變化,這種新的變化也會影響作者的創作。這樣一來,比較文學可以說是在文學的內部掀起了不小的波瀾。比較文學對文學研究的意義已經有目共睹;可是,比較文學是一門比較寬泛的學科,如何保持學科的獨立性是比較文學未來發展面臨的問題。至于全球化背景下如何趨利避害,讓比較文學對文學研究發揮最積極的作用,這是比較文學研究者們面臨的最大挑戰。
三、結論
論文摘要:比較文學是一門研究跨越國界和超越同一文化背景的文學思潮、流派、運動、作家、作品以及和文學發展有關的各種現象的學科。縱觀世界比較文學發展史,我們可以看出比較文學學科理論累進式發展的三大階段,即影響研究的歐洲階段(法國)、平行研究的北美洲階段(美國)和跨文化研究的亞洲階段(中國)。
在當今世界學術界,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無疑是最引人矚目的學科之一。自它在中華大地上復興以來,發展迅猛,至今仍然方興未艾。
一、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的概念
比較文學法國學派的代表人物卡雷在他的《比較文學》藝術中對比較文學進行了定義:“比較文學是文學史的一支;它研究國際間的精神關系,研究拜倫與普希金、歌德與卡萊爾、司各特與維涅之間的事實聯系,研究各國文學的作品之間、靈感來源之間與作家生平之間的事實聯系。比較文學主要不考慮作品的獨創價值,而特別關懷每個國家、每位作家對其所取材料的演變?!?nbsp;
美國學派代表人物雷馬克對比較文學進行定義:“比較文學是超越一國范圍之外的文學研究,并且研究文學和其他知識領域及信仰領域之間的關系,包括藝術(如繪畫、雕刻、建筑、音樂)、哲學、歷史、社會科學(如政治、經濟、社會學)、自然科學、宗教等等,簡言之,比較文學是一國文學與另一國或多國文學的比較,是文學與人類其他表現領域的比較。”
我國學者季羨林先生對比較文學曾下定義:“顧名思義,比較文學就是把不同國家的文學拿出來比較,這可以說是狹義的比較文學。廣義的比較文學是把文學同其他學科來比較,包括人文科學和社會科學?!卞X鐘書先生的說法是:“比較文學作為一門專門學科,則專指跨越國界和語言界限的文學比較。更具體的說,就是把不同國家不同語言的文學現象放在一起進行比較,研究它們在文藝理論、文學思潮,具體作家、作品之間的互相影響?!?nbsp;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把比較文學定義為:比較文學是以世界眼光和胸懷來從事不同國家、不同文明和不同學科之間的跨越式文學比較研究。它主要研究各種跨越中文學的同源性、類同性、異質性和互補性,以影響研究、平行研究、跨學科研究和跨文明研究為基本方法論,其目的在于以世界性眼光來總結文學規律和文學特性,加強世界文學的相互了解與整合,推動世界文學的發展。
二、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的關系
比較文學作為一種專門的學科,是沒有什么疑問的,但是,中西比較文學是否也能成為一種專門的學科,猶如“紅學”之于中國古代文學研究、“魯迅學”之于現代中國文學研究?我們認為,把中西比較文學從比較文學中獨立出來,進行專門的、深入的研究,有著特殊而重大的意義。固然,對于中外文化交流,取異域文學之長,補我國文學之短,中國文學與朝鮮、日本、越南文學的比較,以中國文學為主體的東亞文學與以印度文學為主體的南亞文學的比較,乃至中國文學與中東文學、拉美文學、非洲文學的比較等等,也都是有待深入開發的研究領域。但是,對于我們這個古老的民族來說,從來沒有任何一種文學像西方文學那樣,對我們民族的文學沖擊那么大,發生過那么無孔不入的影響。直到現在,世界各國的文學傳統仍在受歐美文學傳統的沖擊。我們現在的文學教科書,甚至包括中國古代文學在內的教科書,都在使用著歐美文學的概念。我國當代的作家,仍在自覺或者不自覺、直接或者間接的接受著西方文學的影響,我國一般大學的外國文學課實際講授的是歐美文學課。因此,作為專門學科的中西比較文學的建立已迫在眉睫!
中西比較文學,包括兩個相互聯系的大的研究領域。一是現代中國文學與西方文學的比較;二是中國古代文學與西方文學的比較。前者應側重于法國學派正統意義上的比較文學,即影響研究,后者應側重于美國學派提出的平行研究。中國新文學的歷史不長,而古代又有著悠久的文學傳統和豐富的文學遺產,這個傳統總在有形無形地對中國新文學發生影響。因此,隨著中西比較文學研究的深入,應該把研究的重點從現代中國文學與西方文學的比較移道中國古代文學與西方文學的比較上來。
三、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的歷史與發展
曹順慶在《比較文學史》中談到“整個比較文學發展的一個基本特征和實施,就是研究范圍的不斷擴大,一個個‘人為圈子’的不斷被沖破,一堵堵圍墻的不斷被跨越,從而構成整個比較文學發展的基本線索和走向?!盵1]縱觀全世界比較文學發展史,我們可以看到一條較為清晰的比較文學學科理論發展的學術之鏈。這條學術之鏈歷經影響研究、平行研究和跨文明研究三大階段,呈累進式的發展態勢。
第一階段,在比較文學歷史上,法國學派是最早出現的一個學派,從19世紀末開始至20世紀20年代已具雛形。法國學派的代表人物有:巴爾登斯貝格、梵第根、伽列及基亞等人。法國學派所進行的影響研究可以概括為:其一,在研究方向上,注重國與國之間文學的事實聯系和實際的影響關系,在有些學者那里,對這種聯系和影響的研究甚至被嚴格的限定在兩國之間,如梵第根就持有這種觀點。所以法國學派學者嚴厲,比較文學一詞是一門系統而科學的學科沒有起好的名字。其二,在研究方法上,強調實證主義。認為要使學科建立在堅實的科學性上,只有對文學關系的事實聯系進行細致的、慎重的考察求證,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他們主張把比較文學看成為文學史的一個分支。
法國學派對比較文學的貢獻是巨大的。它在比較文學形成之初就為學科發展開辟了一條科學、嚴謹的研究道路,為學科理論和研究范式奠定了最初的基礎。雖然法國學派在學科定位、研究范圍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存在著一些偏狹的觀點,但影響研究至今,認識比較文學研究中最基本的研究方法,而且也是一個始終充滿生命活力的研究領域。
第二階段,1958年9月在國際比較文學協會第二次大會上,耶魯大學教授韋勒克做了題為《比較文學的危機》的發言,向法國學派的理論觀點提出了直截了當的挑戰。這個發言被認為是美國學派的宣言書,此后不僅打破了法國學派的一統天下,也確立了美國學派在世界比較文學領域中的地位。
美國學派對文學進行的平行研究在與法國學派爭論中確立起自己的理論體系,其理論重點和對學科發展的貢獻可小結如下:第一,擴大了研究的領域,把不同學科引入到文學研究中來;第二,把比較文學研究的目光轉向了文學的內部,更加關注作品的結構、語言、層次等方面的問題;第三,開拓了多元的研究方法,主張針對不同作品、不同問題運用不同方法,或綜合運用多種方法。
在第三階段,學科自我發展的又一次機遇是東西比較文學研究的崛起。自20世紀70年代開始,臺港及大陸比較文學研究的迅速崛起,為開拓比較文學的領域,尤其是東西方文學的跨文明比較做出了實績。這種跨越東西方異質文明的比較文學研究,將全世界比較文學引向了一個更加廣闊的領域,為比較文學拓展了更加寬廣的視界,將比較文學導向了又一個新的歷史階段。在這一階段中,中國學術界正在探索甚至正在建構跨越東西方異質文明的比較文學學科理論新體系。臺港學者對于東西方文化“模子”的比較文學研究和對比較文學“中國學派”的探索,已邁開了比較文學新的學科理論建設的步伐。而近年來中國大陸學者對比較文學中國學派基本理論特征——“跨文明”的提出及其方法論體系輪廓的初步勾勒,更進一步奠定了學科理論建設的堅實基礎??梢哉f,全世界比較文學正面臨著一個重大的戰略性轉變,新的比較文學學科理論正如旭日般冉冉升起,這是一個更加廣闊的視界,是比較文學學科理論的新階段。
中國比較文學乃至世界比較文學今后邁向何方?我們可以肯定地說:“跨文明研究”,或者說著眼于在中西文明沖突、對話與交流的跨越東西方文明的比較文學研究,將是中國比較文學乃至世界比較文學發展的必由之路。
參考文獻:
[1]曹順慶.比較文學論[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2.
[2]陳惇,孫景堯,謝天振.比較文學[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關鍵詞:地方本科院校;比較文學;教學改革
中文是我國普通高等教育中歷史悠久的傳統學科。由于其厚重的專業基礎、廣泛的就業面以及相對固定的社會需求量,成為地方性院校普遍開設的專業。然而,隨著許多地方性本科院校開始放棄傳統的精英大學發展目標,選擇了多學科性、應用型大學發展之路,傳統中文專業課程教學亟待進行改革,以使中文教育為社會服務,為實踐服務,培養中文應用型人才。面對地方本科院校當今的轉型發展之路,如何在教學中將必可不少的理論與時代需求相結合,就成為中文專業教師普遍面臨的困境和迫切解決的任務。
一、比較文學本科課程教學現狀與反思
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比較文學正式作為一門課程進入我國高等教育的課堂。縱觀現今比較文學的本科課程,無論是教學目標還是教學內容,都呈現出多樣化的特征。正如陳惇所言:“隨著比較文學研究的深入發展,各校開設的課程也與以往不同。除了講比較文學原理的課程之外,還有作家作品的比較研究、文學類型的比較研究、文學思潮的比較研究、比較詩學、中外文學關系史、跨學科研究等,確實比以前豐富多了?!保?]造成比較文學在教學目標、教學內容等方面多樣化發展的原因,很大一部分取決于各學校在具體培養目標、教學內容、教學進度、教學大綱等的制定上具有一定的自。這種多樣化又是沿著三個方向在演變:一個方向是繼續講比較文學的基本原理;第二個方向是比較文學理論體系中的某一個方面的拓展和深化,如中外文學關系史、比較詩學、跨學科研究等,它們本來屬于比較文學理論體系的一個部分,現在把它們單獨分離出來,自成一個專題,進行深入的探討;第三個方向是把比較文學與其他學科結合起來,或者說是有意識地運用比較文學的觀念和方法去研究另一種學科的某個專題。[1]而對比較文學本科課程的教學內容,學界有多種看法。有學者認為“高校中文系或外文系比較文學本科課程的最好形態,是將中國文學史,特別是中國現當代文學史與外國文學史的內容,與現有的比較文學相關理論探討與方法講解結合起來,以文學史上的作家作品為主的種種現象方面的內容來充實現有的比較文學教材與課堂,讓比較文學課程教學內容更加多樣化、綜合化、‘文學史化’”。[2]還有學者認為“比較文學本科課程要輕概論,而重在講具體案例”[3]。持后一種看法的不只一位學者。有學者因為在本科階段進行的比較文學課程教學實踐中,“教學的實際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學生在學完學科的基本理論知識后,仍然不清楚什么是比較文學,學習本學科有什么用,比較文學的論文應該怎么寫”,所以主張比較文學“課堂教學的內容重點就不再是對純學科理論知識的學習,而在于具體研究方法和研究角度的學習,包括比較文學的基本類型和研究方法,文學范圍內比較研究的領域,以及每一種研究方法應該怎樣去操作等”[4]。針對上述教學目標演變的三個方向課程安排各有特點與優勢,但都有不足。全面講授學科原理的課程易失于枯燥晦澀,專題研究的如中外文化史、比較詩學等課程雖長于專精,但有失廣博與系統,與其他學科結合的課程如“西方現代主義與中國現代主義”“魯迅與中外文化”“俄國文學與中國近現代文學”“中西戲劇比較”等課程針對性強,但也因為專精,容易失卻比較文學的學科特色。
二、比較文學教學建議
(一)堅持理論與實例教學并進
在堅持理論與實踐結合的原則之下,既要講授比較文學作為學科的相關理論知識,又要有研究方法、研究實例的介紹。學科的基本理論介紹既是必要的又是重要的。經過一學期的學習,作為初學者,學生能掌握比較文學的學科性質、學科歷史、學科特征、學科研究范疇等具有完整性和體系性的知識。另一方面,從比較文學本科階段的培養目標來看,如果將學貫中西從事高級研究的人才培養作為比較文學本科教學的培養目標并不現實,因通過大學四年級一個學期幾十個課時的教學就能讓學生一躍成為比較文學的研究專家未免不切實際,而幾十個課時的教學讓學生對比較文學有大致的了解,形成初步的比較文學研究意識和較為開闊的比較視野則是有可能實現的。有學者主張“比較文學課的主要內容則大致可分為三大塊:一是比較文學的概念原理和規律;二是比較文學的歷史,包括中外比較文學的發展史和目前的研究動態;三是比較文學的研究策略和方法。這三塊內容中,第一塊和第二塊是較固定的內容,更多的屬學理知識,同時也因比較文學歷史較短而容量較小。第三塊既是學理性的,又具有操作實踐意義,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內容的選擇往往受到教師科研方向和成果以及課時長短的影響,具有較大的靈活性和隨意性”[5]。筆者對此分類非常贊同。實際上,這三塊內容較好地將理論講解與實踐操作結合在了一起,一并考慮了本科課程設置的規范性與高校教師授課的個性化特點,既有相關的概念原理、學科發展歷史的介紹,又有研究方法與研究實例的詮釋,精專與文博兼而有之。當然,在實際操作中,因為課時有限,內容安排過多并不合適,以上三塊內容還是應該擇其重點,合理分配比例。簡之,教學對象、教學目標的不同決定了教學內容的不同。在設計與選擇比較文學本科階段的課程教學內容時,一定要將其與研究生階段的教學內容進行區分,本科階段主要是為了普及比較文學的學科基礎知識,自然應當側重前兩塊內容,而研究生階段則重在提高學術水平,可以進行一些專題性的介紹。
(二)堅持課堂講授與討論結合
要想真正有效地完成比較文學的本科課程教學,在教學方法上應堅持講授與討論相結合。因為教學方法一定程度上由教學內容、教學目的來決定。比較文學本科課程堅持理論與實踐兼備的教學內容決定了教學方法中需同時采用講授與討論兩種方法。對于那些理論性強的名詞術語、概念、學派觀點應由教師進行細致分析與解釋,但是也不能任由教師一言堂、滿堂灌,教師應適時地舉些例證或者提出問題啟發學生進行思考,讓學生運用所學的方法嘗試著進行分析,以期養成研究的習慣與思維方式。為了取得更好的討論效果,最好由教師提前布置好題目讓學生準備,真正做到言之有物、論之有效。比如在比較文學中關于“形象學研究”講授時,筆者發現同學們往往對“他者形象”特別是隱藏在“他者形象”背后的“自我形象”等概念理解有難度,為了讓學生們更好地理解形象學的研究內容和對象,在老師對相關概念進行講授之后,以討論的形式,組織學生們親自閱讀具有“他者形象”的代表性作品,并在課堂中分析討論“作者是如何塑造異國異族形象”“塑造異國異族形象的目的是什么”等問題,讓學生們在討論中體會和理解“形象學”的相關理論知識,讓學生在實踐中驗證理論,在理論中培養實踐能力。
(三)充分體現比較文學專業特點,做好跨界融合
比較文學是一門新興學科,“是超越一國范圍之外的文學研究,并且研究文學和其他知識及信仰領域之間的關系,例如藝術(如繪畫、雕塑、建筑、音樂)、哲學、歷史、社會科學(如政治、經濟、社會學)、自然科學、宗教等等。換言之,比較文學是一國文學與另一國文學或多國文學的比較,是文學與人類其他表現領域的比較”[6]。因此,比較文學具有跨文化、跨學科的特點,所以,在進行本科課程教學時必須堅持其“跨”的特點,要跨越單一的文化背景和學科背景,達到真正的跨界融合。所謂跨界融合的第一層意思是跨對象之界的融合,即既要做好文學內容的比較研究與講授,又要做好文化現象的比較研究與講授。當然,文學作為學科的出發點,其內容所占比例應相對高于文化現象的講授比例。在文學類關于中西方詩歌異同的研究與講授中,除了要對詩歌這一文體在中西方的差異進行分析外,更重要的還需要引導學生從文化差異的角度來思考分析導致中西方詩歌差異的原因??缃缛诤系牡诙右馑际强鐚W科之界的融合。即既要與中國古代文學、外國文學、現當代文學等學科在研究對象、研究范圍、研究方法等方面有所區別,又要及時吸收這些學科的新理論、新觀念和新成果。一般來說,高校的比較文學課程的開設晚于中國文化概論、文學概論、中國古代文學、現當代文學和外國文學等課程,此時的學生已有了較為系統的中國文學史知識和外國文學史知識,這樣在比較文學課程教學時教師既不是炒冷飯,重復介紹,又可以充分引導學生利用所學的知識進行比較研究。跨界融合的第三層意思是跨地域之界的融合。即做好中國與外國的比較。中國的比較文學無論在研究還是教學方面都應該立足于本民族,從中國文學、中國文化出發進行中外文學、文化的比較研究,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形成中西文化的對話與溝通。也只有在對別國文學、文化的觀照中我們才能更好地了解本國的文學與文化。這一點正如學者嚴紹璗所說:“一旦把這種跨文化的立場變成自己的學術觀念和方法論基礎,我發覺自己對從前擁有的關于中國文學和東亞文學的各種知識產生了不少躁動不安的情緒,即時常懷疑自己已經獲得的知識的真實性價值?!保?]
[參考文獻]
[1]陳惇.勢在必行———中文系怎樣開設比較文學課程[J].中國比較文學,2000(1):89-90.
[2]鄒建軍.論高校本科比較文學課程教學內容的“文學史化”[J].世界文學評論,2007(1):235.
[3]梅啟波.中國比較文學課程與教學的困境與對策[J].語文知識,2010(3):62.
[4]袁盛財.關于普通高校比較文學教學的幾點思考[J].邵陽學院學報(社科版),2008(1):22-23.
[5]韋建國,吳孝成.試論比較文學教學中的具有實踐功能的可操作性———關于21世紀高校文學課教學改革的思考(之四)[J].伊犁師范學院學報,2002(2):51-52.
[6]陳惇,劉象愚.比較文學概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9.
曹順慶教授1995年提出中國文化與文論的“失語癥”,認為五四之后中國出現了文化斷層,繼而在面對強勢的西方思想時,沒有一個屬于自己的文論話語和言說系統,也就喪失比較之可比性基礎,陷入以西釋中、以中注西的中國思想西方化之路。在法國比較文學家于連看來:“這是一個要害問題,我們正處在一個西方概念模式標準化的時代。這使得中國人無法讀懂中國文化,日本人無法讀懂日本文化,因為一切都被重新結構了。中國古代思想正在逐漸變成各種西方概念,其實中國思想有它自身的邏輯?!彼裕容^文學不能盲目地用“比較”一詞了否定文明之間的異質性,要重新反思比較文學的學科史,重新闡釋“可比性”問題,繞開比較文學學科理論中把可比性建立在求“同”存異之上的研究模式,去尋求不同文明之間的異質性和無關性所在,去主動求“異”,通過“異”來還原文明自身的原生態存在樣貌,讓這些獨立性、自主性的文明用自己的話語規則來言說,繼而進行優勢互補,對話融通,這就是比較文學變異學的基本思路。也是對比較文學的一個重大理論突破。那么,什么是變異學?比較文學變異學是曹順慶先生在2005年主編的《比較文學學》一書中首先提出來的。該書第三章就命名為“文學變異學”,分為譯介學、形象學、主題學、文類學、文化過濾與文學誤讀這六小節來展開論述。他認為:“從‘變異’這個角度出發,我們可以從以前比較文類學研究的‘求同’思維中走出來,從而拓寬文類學的的研究視野,為比較文類學研究在廣度和深度上開拓一片新的園地”,緊接著,在2006年年初,他就為變異學做了一個明確的定義:“比較文學變異學將比較文學的跨越性和文學性作為自己的研究支點,它通過研究不同國家之間的文學現象交流的變異狀態,以及研究沒有事實關系的文學現象之間在同一個范疇上存在的文學表達上的異質性和變異性,從而探究文學現象差異與變異的內在規律性所在”。從這個定義當中可以看出,比較文學變異學的關鍵詞在于“異”,擺脫影響研究、平行研究對“同”之可比性的依賴,轉而求異,用異質性來建構另一種形式的可比性。正如吳興明教授所說:“‘變異學’所著力關注的不是旅行在地的理論與理論原本的‘同’,而是‘異’。不是凸顯它們之間的在理論觀念‘同源’基礎上的同一性,而是在歷史狀態中的差異性?!边M一步說,如果說,跨文明比較必然產生文本意義的變異,那么,對于這樣一個變異的客觀事實,我們既不能像比較文學法國學派那樣去忘卻和忽略,因為只要有語際轉換,只要有時空挪移,只要涉及不同的文明,變異是絕對存在的,實證性的求同只是一種烏托邦,一種學理上的夢幻;也不能像美國學派那樣去逃避和拒絕,因為從一種辯證哲學的角度來看,異質性憑什么不能作為一種可比性論域而存在?比較不僅僅是從同的角度來畫出一個圈,然后在這個圈中帶著鐐銬跳舞。對“異”的分析和清理,其實也是一種比較。不同文明之間的異質性也是一種比較的價值。更不能像中國學派那樣去“不知”,不知意味著行為的盲目性。比較的出路不在于單純求同,而是要主動求異,要研究文化過濾中的意義變遷問題,當然也不是被動地接受“異”,而是要追求“創造性叛逆”。
二、文明異質性與比較文學變異性
比較文學最初是跨文化研究,后來,曹順慶教授把它變成跨文明研究,其實不僅僅是術語上的變更,其中蘊含著深刻的學科理論思想,曹順慶先生認為“文化”較之“文明”,還缺乏一種對更宏觀的異質性的考查,如比較文學美國學派就認為只有在同一個文明圈內才能比較,曹先生認為他的局限就在于它的“跨文化”而不是“跨文明”,他認為“跨文明”就是“強調對不同文明之間異質性的研究”。那么,學貫中西的錢鐘書的比較文學研究是不是跨文明研究呢?在于連看來,他的致命之要害也和劉若愚一樣,在于求“同”,只不過,劉若愚是更典型的以西釋中的模式,而錢鐘書則是意義相似基礎上的類比,于連說“我很敬佩他,他學識淵博,對中國傳統了如指掌,而且具有高尚的人格。他的比較方法是一種近似法,一種不斷接近的方法:一句話的意思和另一句話的意思最終是相同的。我覺得這種比較收效不大。在這個問題上我提到過劉若愚,在我的博士論文的前言里與他拉開了距離,我認為他出發點錯了,他試圖用一種典型的西方模式考察中國詩學,這種方法得出的結果沒有什么價值?!币虼耍谶B的比較研究策略就是,完全回避思想與思想之間的影響、關聯和指涉,比較不是在一個文明圈之內加以類比,換言之,兩種文明,如果所追求的意義之重疊性越大,那么,兩者相加之總和就沒有重疊性小的兩者相加的總和大。這就意味著,我們要展開異質文明之間的對話,如果文明之間總是求同,那么,會逐漸縮小差異,盡管我們可以“存異”,但是這個存卻是從理論上的一種放任的意識,而沒有意識到這個“異”對總價值的作用。所以,于連的無關性的比較研究策略的重要價值就在于:比較研究并不是必須要建立在“同”和“異”的基礎之上進行展開求同去異、等相關性比較,真正的比較不是為比較而比較,而是在“不比較”的過程中實現“比較”。曹順慶教授指出:“可以說,中國比較文學就是在中西文明的碰撞之下催生出來的,是中西文化之間的沖突所產生的結果。文明沖突中的異質性和變異性大于共同性,而異質性與變異性是中國比較文學的表現形態,也是跨文明研究中的一個核心問題。”,“所以,在‘求同’思維下從事跨文化研究,是會面臨諸多困難的,而變異才是現今的比較文學學科理論應該著重研究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