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2-31 13:41:0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學生音樂素養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是合奏課可以培養小學生豐富的內心情感世界,使學生充滿愛心,同情心,關心身邊的一事一物并在音樂中體現,養成富有責任心與道德感的習慣。例如,《我有一只小羊羔》,彈奏時要求有強烈愛心與責任心的體現,若沒有這樣親切溫柔的情感,把樂曲彈成兇巴巴的,定讓人大跌眼鏡。二是合奏課可以培養集體觀、大局觀、合作觀。彈奏電子琴合奏就像踢足球,講究的是配合,講究的是集體觀大局觀。如果單槍匹馬表現個性,絕對是個人主義影響了全局。三是合奏課曲目廣泛,有中華民族的經典樂曲,有外國流行的名曲,能“移風易俗”,了解多元文化。四是電子琴合奏可以讓同學們樂觀向上,養成了能經歷成功失敗的平常心,快樂成長。
二、在電子琴合奏中應該注意的六個合奏原則
第一,挑選生源原則。要訓練一個頗有規模的電子琴合奏班,生源很關鍵。我挑選的學生要求:(1)音準、節奏感、樂感好,這是要挑選出的學生的首要條件。(2)有彈奏基礎,最好有學過鍵盤樂器,那么學生對觸鍵、運指、跳、連、斷奏都會有清晰的概念。(3)對電子琴豐富的功能較熟悉,這樣在排練曲目中,效率就提高了。如果沒達到以上三點尤其前兩點要求、則會訓練成效低、影響合奏效果。第二,確定聲部人選的原則。小學各年級學生彈奏水平參差不齊,電子琴班不可能每個學生都達八、九級水平,或都是初學者。出于對電子琴熱愛,被選上的學生要使他們對自己的彈奏能力都有進一步提高,我要求他們不出差錯地進行演奏訓練,提高他們對作品的興趣。第三,合奏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原則———要有合奏精神。團體協作,步伐一致、平等友愛、進步團結。聲部定好后,一般不去變,鼓勵他們課后熟悉其他聲部,但這原則在每一次排練中要貫徹始終。從單聲部到多聲部、從一個人到全班使每聲部成員看指揮,步伐一致中以彈好自己聲部為己任,以合奏聲音平衡為天職。要使成員牢記:一個完好的合奏,肯定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缺一不可,都很重要。每個成員要精誠合作,共同進步,千萬不可單槍匹馬開足音量,壓過其他聲部,因為那樣效果肯定是單一,不豐滿,乏味的。彈奏中尤其要告誡旋律聲部同學切不可為了炫耀自己開滿音量,不顧其他聲部,一邊倒。因為這樣的組合效果肯定是低質量的,會使同學陷入學習的誤區:合奏曲成單聲部作品,交響曲成旋律歌曲,電子琴合奏成為只有右手彈奏!實踐這個原則中應強調看指揮用心去彈奏,用心去聆聽作品,使同學們全身心都滲入音樂中,全身心地興奮投入,半點馬虎不得。讓他們學會做學問,追求美、追求藝術的嚴速學風。第四,創造性原則。發揮學生主動性,創造性、自覺地為樂曲聲部使用不同音色節奏、實踐的前提是在老師的樂曲處理指導下自由地發揮創造力,鼓勵他們多實踐,能自己選音色、創造節奏為歌曲服務。這個方面同學們有各自特點,可以嘗試地選擇其中好的,在非常熟悉曲子中,嘗試一新組合新體驗。它往往有新發現,好的保存之。但這個嘗試適可而止,忌走極端!合奏最主要目的還是為歌曲內容服務,用心歌唱。一切技巧與內容是統一的,離開了曲子,都成無本之木,無源之水了。第五,歌唱性的原則。要求同學在追求美、表現音樂中整個身心歌唱地演奏。這個原則也是學習音樂者的初衷和目的。給同學們排練曲子中,我強調歌曲的內容、情感、風格,發揮同學的想象,調動班級同學的不同音樂情緒:歡快、抒情、低沉、跳躍……整個身心歌唱、整個身心地投入,耳、眼、手、腳、全身動起來。同學們在排練古今中外不同曲目中,接觸不同情感,運用不同手段,在表現音樂中全身心感受音樂帶來的樂趣。在努力學習、表現和創造音樂中,他們的音樂情感會自然地流露,音樂創造的遐思會自由地飛翔。第六,小學生年齡特點的原則。前五原則與學生的心理、生理都密切相關,小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好奇、好動、模仿力強,宜直觀教學、興趣體驗、求新創造。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和情感豐富、藝術形象鮮明的作品容易感染小學生。
篩選;引導
【中圖分類號】 G633.9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09―0120―01
音樂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是陶冶情操的熔爐。音樂是人身心健康的營養素,滲透著各種文化內涵,影響著人類生活。在新教育理念下,教師應是一名設計師,應站在學生的角度去設計教學目標,創設教學情境,探討教學方式,使學生在寬松的環境中來學習知識,獲取知識,提高素養。
一、精心篩選,言傳身教
從學生方面來看,筆者通過調查了解到大多數學生喜歡輕松愉快的流行音樂。根據這一實際情況,本人在音樂教學中把教材內容與流行音樂結合起來進行教學。如,我選用了一些具有時代氣息、符合學生審美情趣的流行音樂作品,如在學唱《歌唱祖國》時,引導學生列舉一些歌頌祖國的歌曲《我的中國心》《青藏高原》等,并讓學生唱一唱。這樣既活躍了課堂氣氛,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使學生從中感受到愛國情懷。
從教材內容來看,傳統教材在某些方面已不能滿足時代的要求了。因此教師應當精選一些思想性、藝術性俱佳的現代流行歌曲,如《青藏高原》《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等,這些歌曲不僅旋律優美,而且都從不同方面表現了對祖國、對家鄉的熱愛,從而使我們的教學不用絲毫說教,就能起到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作用。
二、正確引導,正面學習
課堂應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可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引導學生主動地去探究、去辨別。外來音樂文化的沖擊使得某些音樂作品日趨商品化,再加上音樂應用的范圍不斷“擴張”,流行音樂呈現出十分復雜的情況――良莠混雜、雅俗交織、撲朔迷離。因此,音樂教育則要立足于這種新的形勢,選擇恰當的流行音樂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否則音樂的審美教育目的就難以達到了。現實生活中充斥著形形的音樂,學生“被迫地”接受許多音樂信息,這在無形中就養成了一種不良的聽覺習慣。教師引流行歌曲進課堂,不是媚俗地迎合潮流,亦不是簡單地隨大流,而是有選擇、有目的地將那些健康向上、適合學生年齡身心特點的優秀作品帶進課堂,以使學生接觸各種風格迥異的流行音樂。這樣不僅能擴展學生的音樂視野,使學生接觸多元的音樂方式及信息,而且還能為他們終身喜愛音樂、學習音樂、享受音樂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享受音樂,絕不盲從
新課程改革倡揚學生個性自由、以人為本,這更多地體現了人的思想和人的情感需要。課堂上引進流行音樂,不但能滿足學生的心理,揭開流行音樂的神秘面紗,也能更好地引導學生提高其分辨能力,使學生不致于陷入亞健康流行音樂之漩渦。因此,教師要教會學生享受音樂并深入地去了解音樂,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真正理解其中的意味,達到音樂教學的目的。我們也可以通過音樂這一途徑,使學生了解到更多的書本上未涉及的知識,幫助他們拓寬視野。因為一個音樂作品往往都會融入許多不同的創作特點及文化思想。但要教育學生不要盲目地追求大眾流行的音樂,要懂得選擇適合自己的音樂類型,樹立正確的音樂觀。因為許多流行音樂歌曲的內容不適合中學生,大多數歌曲為情歌,也有些歌曲帶有暴力傾向,若是沉迷于歌詞內容,容易使學生誤入歧途,整天聽歌也會浪費學生學習的時間。
四、創設情景,增強興趣
【關鍵詞】音樂教育;教學模式;素養培養;對策
如何提高音樂教育專業學生的音樂素養,是擺在師范院校音樂教育面前的現實課題。筆者從事音樂教育專業??平虒W近6年,通過教學及學生管理深刻的體會到,我校升格為高師后,受管理水平的限制,目前還存在著諸多問題,分述如下。
一、培養目標不明確
據有關文獻資料,發達國家的教師培養目標非常明確,對不同層次教師有著不同的培養目標,針對性較強,而我校培養小學音樂教師的目標不明確,原因在于現階段學校仍未充分認識到小學音樂教師的特殊性,將之視為知識和技能的傳授者而不是兒童教育的專家,要求他們以接受專業的技能訓練為主,等同于中學音樂教師甚至專業音樂教師。
首先,一名小學音樂教師應該是身心健康的人,其熱情和耐心可以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學習行為,提高學生對學科的興趣,還可能使學生的思維更具有創新性。簡言之,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和道德修養是小學音樂教師培養目標的基本要求。其次,小學音樂教師應該是一個合格的小學教育工作者,然后才是音樂教師,其知識結構應寬廣而強調通識教育。第三,熱愛小學教育工作,愿意將教育事業作為自己的終身職業,具備扎實穩固的專業思想。第四,必須具備一定的音樂專業知識和技能,并能將專業知識和技能充分運用在教學中。最后,在教育理論方面,應該熟知小學教育、教學實際,具有正確的教育觀念,能運用所學教育理論自覺地指導自己的工作,把握基礎教育改革和發展的趨勢。
造成培養目標不明確的另一個原因是市場經濟的影響。許多培養單位為了提髙就業率,淡化了培養目標,為學生在未來能找到較為滿意的其它工作奠定基礎,以期完成上級規定的就業率指標。
二、生源素質整體較為低下
目前音樂教育專業的招生考試因為生源嚴重不足大幅降低對考生文化素質的要求,小學音樂教師教育專業的招生情況不容樂觀,學生入學的成績普遍較差,有的學校學生入學成績竟然還達不到普通職業中學學生水平,這樣的學生進入教師隊伍無疑會影響未來的小學教育教學質量。
主要原因在于,在我國的小學,只有語文、數學學科的教師處于崇髙的地位,雖然國家提倡素質教育,強調德、智、體、美全面發展,但小學音樂課仍然處于從屬地位,屬于所謂的副科,不足以吸引高素質的學生報考音樂教育專業。日本和德國的基礎教育教師都是國家公務員編制,其社會地位和經濟收入都很高,這樣即使入學要求很高,仍有許多人報考,給培養學校很大的選擇余地。我國政府為了促進教育發展和教育公平,釆取的重大措施之一是在教育部直屬師范大學實行師范生免費教育,建立相應的制度。
三、課程設置不合理
1.課程比例失衡、設置隨意
我國高校音樂教育專業的學生甚至教師都普遍強調專業技能,忽視教育課程在培養音樂教師中的重要性。由于目前社會對音樂教師的價值評判標準仍然停留在教師的某項技能的水平是否高超上,教師在學校的課堂教學以及課外活動中體現出來的價值獲得的認可遠不能與其在技能上所表現出來的價值所得到的認可相比,這種價值評判標準又不可避免地影響到音樂教師培養單位的培養計劃的制訂。另外,學校對小學教育及音樂教學實際情況了解的不夠充分也是一個原因。
2.課程設置有疏漏
據調查訪談部分學生,在交流中發現許多學生直到臨近畢業仍然不能說出音樂教育對小學生的影響。有的學生認為如果從小學就開始認真學習音樂,就可以有一技之長,在以后的考試、就業中就可能多一種選擇,這仍然是從功利的角度出發看待小學音樂教育的,無疑會造成教學中的技能至上,從而背離國家提倡的以審美為核心的音樂教育新理念。同時,師范學校的學生對音樂教育在小學生個人成長中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必然認識不到自己將來所從事專業的價值,因此也就長期使音樂屈就于語數外等所謂的主課之下。這又不可避免地影響到他們對自己人生價值的理解,進而影響他們對所從事專業的態度,難以使學生真正尊重音樂和音樂教育。
學校的小學音樂教師培養計劃中沒有設置中國民族音樂和外國民族音樂課程。小學音樂教師的培養過程中也沒有涉及到關于世界音樂文化的課程,在未來的教學中,遇到讓小學生理解多元音樂文化的問題必然會感到處理有困難,教師就可能弱化這方面的教學,無疑不利于教學的順利推進。
3.課程內容偏離培養對象
從培養小學音樂教師的角度看,學校的學科專業課程基本上延續了專業藝術院校的教學內容和方式,教育類課程內容寬泛、適用的面太廣等方面,從根本就脫離了我國小學音樂教學的實際需要。許多學生甚至教師都誤認為只要掌握了成人軟唱的方法,以后教小學生是輕而易舉的事.其實兒童歌唱發聲與成人歌唱發聲是兩個完全不同的范疇。用成人歌唱發聲的概念和方法來考慮和指導兒童歌唱發聲,是不會獲得明顯效果的。同樣,在合唱指揮課程中,教師和學生都熱衷于指揮的技巧,合唱曲的難度等技能方面的內容,忽略了合唱隊的組織訓練、合唱隊員的選拔、童聲合唱的發聲方法等內容的學習;鋼琴訓練注重技巧,學生可以彈奏高難度的曲子卻不能在教學中彈好即興伴奏.
小學音樂教學的特點要求小學音樂教師霈要具備寬廣的知識面和多種技能,但并不一定要求教師具有非常高深的技巧,只要教師能夠把基本的音樂知識和技能通過一系列有效的教學手段成功地讓學生接受就可以了。因此,作為小學音樂教師的培養單位,應該改變教學要求,不要求學生學科專業技能的高精尖,而是貼近小學音樂教學的實際需要,注重拓寬學生知識面和提高實際教學能力,比如鋼琴課就應該加強即興伴奏教學,使學生在較短時間內能夠為簡單的兒童歌曲配彈合乎歌曲風格的伴奏:聲樂課在學生掌握正確的發聲方法后盡快讓學生接觸兒童發聲方法的訓練,使學生了解成人與兒意發聲的區別并在實踐中驗證:開設多種樂器的教學法課程,要求學生了解基本的樂器演奏以及教學方法,使學生在畢業后的教學工作中運用多種技能為教學服務等。
因為小學音樂教師所面臨的教育對象是學齡初期的兒童,他們正處于人生發展的啟蒙階段,需要教師付出更多的關注和努力。教師不僅要關心學生知識的學習,更應該首先把小學生作為一個人放在關注的中心,懂得支配學生行為的心理學原理,同時必須具備綜合的學科知識,才能在工作中做到教書和育人都得心應手。這些都要求小學音樂教師培養的課程內容必須貼近未來教育教學的實際。
四、教育實習安排不夠合理,實施不規范
從調査的情況看,學校的實習時間為八周左右,去掉一周的見習時間,學生的實習時間才六、七周,在這么短的時間內,根本無法讓學生完成從學習知識到應用知識的轉變,更談不上全面了解小學教育教學的實際情況。同時,現在的教育實習都打著分散實習的旗號,學生自己聯系實習單位,導致實習的指導與監管都得不到有效保證,對一個師范專業的學生來說非常重要的環節就被忽視了。
對教育實踐環節不重視,主要原因在于小學音樂教師的培養單位還沒有真正意識到應該培養小學音樂教育專家。這不是短短幾周的時間可以完成的。另外,隨著教育規模的擴大,音樂教育專業學生數量較多,而周圍的小學數量不足以容納這些學生實習;分散實習后因為時間、人員以及經費的原因,又不可能指導、監管到位;實習學校則抱著不是自己的責任這個態度對待實習生的實習工作,也沒有切實擔負起指導和管理的責任,種種原因導致實習工作流于形式。
針對上述問題,筆者做出了相應的對策思考,主要包括明確培養目標、改變招生考試方法、完善課程設置、延長并規范教育實習等方面,限于篇幅,另以專文形式以作詳述。
參考文獻:
[1]貝內特·雷默(Bennett Reimer).走向音樂教育的改革——音樂教育的哲學[M].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2003.
[2]王玲.淺談發揮音樂教育的作用[J].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1).
[3]張瑩.高師音樂專業教育實踐課程改革初探[J].陜西師范大學繼續教育學報,2004(3).
[4]唐華生.擴招形勢下高師院校教育實習的應對策略[J].云南師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2(6).
【關鍵詞】高職院校;學生;音樂素養;途徑
一、前言
作為藝術教育的重要方面,音樂素質對高職院校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學生人格的健全及完善,均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現階段,提高高職院校學生的音樂素養,是我國高職院校教學改革及教育改革的有待于提起重視的一項內容,而高職院校要想在教育教學方面獲得突出的進展,那么就必須促進高職院校學生整體水平和綜合素質的提升,全方位的將音樂素質教育納入高職院校教育教學改革的行列,從而提升高職院校學生的音樂素養,為國家的發展和民族的強盛培養出更多優秀的人才。
二、強化音樂素養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1.有助于學生智力的發展。音樂素質培養在人的創造力提高、智力開發以及智慧啟迪等方面均有著較為獨特的作用。大量的教育教學實踐充分的表明,音樂能夠改變人的心態,可以升華人的理智和思維,產生激情。這種超越文學層次和語言層次的理性認識,不但能夠拓展知識視野,還能夠充分的將邏輯思維與形象思維結合起來,促進右腦與左腦的互補作用,有效的展現出了音樂對智能所發揮的特殊功能及滲透作用。
2.有助于學生思想素質的提高。音樂屬于情感藝術的范疇,而鮮明的音樂往往能夠將人的思想情感生動形象的反映出來,并且也會對人的思想感情產生突出的影響。此類音樂美感以其自身強大的藝術感染力,沖擊著人的內心,通過不斷的積淀審美體驗,進而生成巨大的行為力量,對學生真善美鑒別能力的提高,高尚情操的形成,以及紀律教育、道德品質和思想教育,均發揮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力。
3.有助于學生審美品位的提高。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可以促進學生音樂素養的提高,這是最基本的音樂教育本體功能。在我國的高職院校當中,學生的教育程度及教育背景均有著較大的落差,學生審美品位不足,欣賞力低淺,這些會在不同程度上對學生理解問題、思考問題的深度、層次、視角及邏輯性產生直接的影響,甚至會影響到學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和深化。因此,加強音樂素養的培養就顯得尤為重要,音樂能夠深入學生的生活和思想,磨練學生頑強的毅力、堅強的意志、從容不迫及熱情積極的優良氣質。
三、提升高職院校學生音樂素養的有效途徑
1.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當中所采取的各類教學方法是實現教學目標的可靠手段。所以,在高職院校的音樂教學中,教師不但應當對合適的方法加以運用,進而正確的引導學生的思考,還應當強化提升學生能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教材內容,還可以通過課堂教學氛圍等來對適當的方法加以選取。比如,在日常的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選取印象深刻而又形象生動的教學手段,有助于學生全面的發展,有助于教學效率及教學質量的不斷提升。
2.重視音樂欣賞,提高審美能力。通常音樂欣賞課程所貫穿的指導思想是借助于音樂欣賞實現崇高的一種審美境界,通過對學生進行音樂的陶冶,達到對人生美和社會美的追求。因此,音樂欣賞課程構建有著相應的規律,包括最基礎的音樂理論、音樂風格、旋律的走向以及音樂欣賞思維的沉淀。這些均是高職院校學生所需熟練掌握的內容。正是因為音樂是無邊界的一種藝術,因而在音樂欣賞中所遇到的無背景可考或者無標題音樂的作品,教師則應當正確的引導學生立足于音樂本身,在流淌的音樂旋律中將構思把握好,并且將豐富的聯想展開,從而發揮出理想的素質教育功效。
3.合理整合教學內容,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高職院校的音樂教師應當針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和素質現狀,有針對性、有目的性的對音樂課堂教學資源及教學內容加以整合,可以把不同風格、不同地域、不同時間的代表性音樂融入到音樂教學中,通過欣賞和分析不同流派、不同歷史時期、現代與古典、西方與東方等音樂作品,將音樂在不同國度、不同歷史時期的線條勾勒出來,以有助于學生切身的感受中華民族的歷史腳印和音樂語言的歷史烙印。
4.轉變教育教學理念,推進音樂素養培養的力度。高職院校的相關管理人員及教學人員,應當盡快的將以往傳統的教學理念徹底打破,積極的將現代化的職業教學觀樹立起來,有機的結合高職院校的教育與音樂教育,不斷的將音樂素養培養的推進力度加大。與此同時,高職院校應當始終本著解放思想及實事求是的原則,積極對音樂欣賞教材的選編進行探討,并且動態跟蹤音樂教學內容的實踐,不斷的推進對學生音樂素養培養的進程,在人文美育的陶冶中促使學生知識結構的完善。
四、結束語
總之,音樂素養是現代教育教學尤為重要的一項課題,高職院校應當積極的響應時展和課程改革的號召,高度重視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積極的采取科學合理的教學策略,促進學生音樂素養的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關鍵詞:鋼琴教育;音樂素養;策略
一、高校鋼琴教育優勢所在
(一)鋼琴本身存在的硬件優勢
演奏者通常在進行鋼琴演奏的時候,能夠通過力度變化、節拍變化等方式彈出不同的音韻,并且音域變化也較為寬闊,且鋼琴是由88個琴鍵與金屬弦音板組合而成,性能良好,并且內部結構較為復雜,演奏者可以通過鋼琴演奏抒發出內心的悲喜,不論是合奏或是獨奏,不論是舞蹈教學或是音樂教學,鋼琴這一樂器都能夠發揮很好的效果,其在音樂領域的實用性是非常寬廣的。
(二)通過鋼琴演奏,能夠使得大腦更加活躍
演奏者在進行鋼琴演奏的時候,其雙手及雙手手指都需要頻繁的進行活動,因此可以使得大腦活動非常活躍,并且由于演奏者還需要注意腳步踏板與雙手指間的密切配合,因此也可以使得演奏者的左右腦得到一定的鍛煉。除此之外,在進行鋼琴演奏的時候,往往需要眼睛、耳朵、雙手以及腳步踏板的相互配合,并且在這同時,還需要演奏者的精神和注意力足夠專注,因此學習鋼琴演奏還可以使得演奏者的專注力得到有效鍛煉,進而使其在工作和學習過程中可以更加容易集中注意力,從而使得其學習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二、現存問題
現階段,我國高校鋼琴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基本可以總結為以下三點:首先,鋼琴基礎理論缺乏重視;其次,教學手段缺乏創新且單一;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學生音樂素養的培養受到嚴重忽視,以上這三點現象嚴重影響了高校鋼琴教育水平、質量以及教學效果的提高。
三、學生音樂素養的提高策略
(一)營造科學的音樂氛圍
在我國高校鋼琴教育領域,也應該積極學習俄羅斯的這種良好的音樂現象,積極為鋼琴教學提供科學良好的音樂氛圍,從而使得學生可以在潛移默化中得到音樂素養的提高。校方應該積極動員各個音樂班級為定期舉辦的音樂表演做準備,鼓勵學生在音樂表演上踴躍參加積極表現,并且盡可能使得每一個學生都能夠感受到音樂活動帶來的歡樂,在潛移默化中使得高校內的學生可以實現音樂素養的有效提高。
(二)提高學生的藝術審美
音樂鑒賞環節地作用在審美能力培養工作中是不容忽視的,通過音樂鑒賞活動可以使得學生審美素養和能力得到提高。在對音樂作品進行鑒賞的時候,較強的審美素養和能力可以刺激學生的心理并衍生出更多的效果,并且音樂鑒賞作品對學生產生的影響程度也是可以在音樂鑒賞的過程得以實現。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審美心理會直接影響學生對音樂作品的理解程度,學生如果想要對作品進行很好的把握,便需要充分結合音樂作品的作曲家個性風格及其時代背景等多方面因素來欣賞音樂作品。
(三)培養創造性思維
鋼琴音樂教師在進行授課的時候,不僅僅需要引導學生對彈奏曲目進行熟悉,還應該在對作品結構足夠熟悉的基礎上,把握好鋼琴音樂作品的準確情感傾向,與此同時,還需要使得學生的想象力得到展開,融入于鋼琴作品的演奏情感中;在演奏鋼琴作品的時候,如果不能將自身情感在演奏中充分融入,僅僅是復制原作品的演奏,則很難打動聽眾,也不利于自身鋼琴音樂素養的提高;在演奏鋼琴作品的時候,不僅僅要能夠共鳴于原創情感,還需要在對作品充分理解的前提下,發揮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通過反復練習,逐漸形成自己專屬的演奏風格。
(四)培養人文素養
教師在高校鋼琴教學課堂上,最主要的教學目的便是傳授學生鋼琴演奏能力與技巧,而往往會忽略了音樂素養方面的培養,但是在學生音樂素養的培養和提高中起著最為關鍵作用的正是鋼琴教師。因此,高校應該在選拔鋼琴教師的過程中,進行必要的嚴格把關,不僅僅是音樂技能、彈奏技巧等方面的審查,還需要對鋼琴教師的心理素養、行為品德以及人文素質等進行嚴格篩選;任課的鋼琴教師還需要在日常教學工作中以學生為教學根本,充分結合教學經驗與理論知識,向學生講解鋼琴的研究方法和技巧,與此同時,教師還應該在授課過程中將健康積極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灌輸給學生,在學生面前將健康積極的良好榜樣樹立起來,通過言傳身教提高學生的鋼琴音樂素養。
(五)引導學生自我學習能力的提高
我們知道,鋼琴演奏學習并不是朝夕可成的事情,而是一個需要長期學習、聯系和積累的過程,經過日復一日的練習才可以實現鋼琴演奏水平的提高。在實際的鋼琴演奏教學中,學生難免會有懶惰情緒出現,為了避免這一惡劣現象的發生,教師便更加應該在這個時候加強對學生的監督和管理,積極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及時對學生進行鼓勵,教師需要讓學生明白在鋼琴學習過程中,最重要的往往不是能夠獲取多少知識,而是需要習得如何學習知識的能力,這樣一來,才可以使得學生可以不斷超越自己,從而進一步實現自己鋼琴演奏水平的有效提高。
[參考文獻]
[1]姚泓孚.高校鋼琴教育與學生音樂素養[J].藝術教育,2013,03:83.
[2]毛玉娟.高校鋼琴教育中提高學生音樂素養的對策和方法[J].音樂時空,2015,23:116.
[3]景鵬.探討高校鋼琴教育與學生音樂素養的培養[J].黃河之聲,2016,04:47-48.
[4]張文.淺談學生音樂素養在高校鋼琴教育中的提升策略[J].文史月刊,2012,S3:188-189.
一、利用學校教學設施,拓寬學生音樂視野
學校教學設施是教育教學活動開展和實現課程目標的具體保證。教師應當高效率地利用這些設施為教育教學服務,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服務。
1.利用教學設施,培育音樂文化氛圍
高效益利用校園教學設施,學生學習的內容和形式會更加生動有趣、豐富多彩。除了用優美的音樂聲代替緊張刺耳的上、下課的電鈴聲外,在課間,可利用校園廣播播放一些優秀的、具有代表性的、反映時代精神的、不同體裁的歌(樂)曲。在每周的校園電視節目中安排“音樂欣賞”欄目,內容如:兒童歌曲、流行風、民樂、外國音樂賞析、戲曲、歌舞劇和芭蕾劇片段欣賞等。由于從正面積極引導學生客觀看待流行音樂,也就在無形中抵制了一些不適合兒童健康成長的流行音樂。學生通過欣賞民族音樂將會了解和熱愛祖國的音樂文化,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通過欣賞世界上其他國家和民族的音樂,拓寬了他們的審美視野,認識世界各族音樂文化的豐富性和多樣性,增進對不同文化的理解、尊重和熱愛。并彌補了課堂內音樂曲目的不足和涉及面窄的現實情況。
2.利用網絡平臺,實現教與學的互動
教師網頁是一個內容豐富的、師生間可以相互交流的學習平臺。網頁可設“知識講座”、“音樂欣賞”、“下載中心”、“師生交流”、“心靈感悟”等欄目。教師應指導學生學習基本的上網、注冊、下載、上傳文件等網絡知識,并進行實踐操作。學生隨時把收集到的音樂知識、最新信息,以及心得體會等內容通過網頁平臺來與大家一起分享;當自己在學習生活中遇到感興趣的話題或問題可以上傳到相關欄目,師生一起來討論。既實現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目的,又掌握了一種新的學習方式;學生個體的資源與師生共享、交流,避免了以往教育教學中信息單向交流的弊端,實現了教與學的互動。
3.利用音樂學習角,實現學習資源共享
音樂室和專用教室是教師日常學習、生活的場所之一,如何有效地利用這一資源,更好地服務于教師和學生呢?除了布置內容以音樂為主外,教師與教師、學生進行協商,采取自愿原則,把與音樂有關的學習資料(包括圖書、音像、實物、音樂網站和網頁資料等)上交,并對所有資料進行登記、整理、歸類,供師生閱覽、欣賞和實踐,以此來彌補教材和音像資料的不足。在與學生交流協商、提供資料的過程中,學生關心同學、集體、共同進步的良好個性也得到了培養;教師身體力行的行為在教育中起到了榜樣的作用。
二、整合教育教學資源,形成音樂教育合力
1.拓展音樂學習空間,開發學生的創新潛能
教師利用小學生的心理特征和其他學科的特點,采取了填詞、畫畫、創編簡單舞蹈、制作簡單打擊樂器、作曲、音樂劇、配樂朗誦、情景劇等學習方式,并利用課堂、中隊活動、班際聯誼會、學習角等形式予以展示。學生可以獨立進行,也可以自由組合,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這些方式既有動手實踐的機會,又有成果的展示。教師通過積極的評價策略,及時予以肯定,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在探索、體驗、表現音樂內涵和實現自我價值時,學生創新潛能也得到了開發。
2.學科資源進行整合,提高學生的藝術素養
音樂教材內容只能選取具有代表性的音樂家和音樂作品。教師也只能從音樂這個基本主線出發,讓學生涉獵與音樂有關的、更廣泛的其他藝術形成。教師曾實踐采用不同學科教師進行聯袂教學來共同完成一個單元的教學任務。并積極與書法、繪畫、攝影、舞蹈、體育、語文、英語、綜合實踐活動課、音樂興趣小組等學科和社會性的活動相聯系,圍繞音樂文化這一中心內容展開,積極引導學生在活動中去探索、體驗、發現更多的文化藝術的精髓。學校與社會教育教學合力的形成,培養了學生更廣泛的興趣,其藝術素養在實踐中也不斷提高。
3.建設開放型藝術節,提供學生展示的舞臺
學校一年一度的藝術節應當成為面向全體學生、師生全面參與展示的舞臺。藝術節不應當僅是音樂類的活動,其內容應更加廣泛,如美術、書法、表演、攝影等,因此,構建開放型藝術節是學校藝術活動的目標。除了學校興趣小組的文藝匯演展示外,各年段可以根據學生心理特征和實際情況設立如歌詠比賽(獨唱、重唱、表演唱、合唱等)、攝影作品展、書法作品展、表演類(舞蹈、小品、相聲、時裝設計與表演、戲曲、課本劇、音樂劇等)、影視劇展播、音樂講座,以及其他藝術類講座等活動。建立一套相應的動員、指導、展示、評價、總結的有效機制。評價方式以學生評價、過程性評價為主。學生在全程參與中積極主動實踐、體驗、享受藝術所帶來的美,并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美的熏陶。學生有了自我展示的舞臺,體現自我風采、實現自我價值的時空,其藝術素養在實踐活動中也得到了提高。
4.開發家庭社區教育資源,構建立體教育網絡
學校、社區、家庭是學習的三個主要資源,要把可利用的學習資源進行開發整合,使教師的學習方式、內容和形式更加豐富多彩??梢圆扇∑刚埳鐣鹘缳t達、家長,建立校外輔導員隊伍的方式,并把相關的學習內容按類編目整理,建立課程資源,邀請他們利用空余時間來學校講座、上課、與學生座談,指導學生動手實踐、調查研究一些音樂現象等,極大地豐富了學生的學習生活。
關鍵詞:器樂教學;音樂素養;培養
器樂教學是我國中小學音樂課程標準目標和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音樂教學主要的音樂實踐內容之一,是培養學生音樂實踐能力和創造能力,以及創新精神的最佳途徑之一。但純粹的器樂學習必須進行基本技能訓練,這是比較枯燥的。在教學實踐中,筆者也發現學生的堅持性不是很強,布置的課后練部分學生也不能完成。基于這種情況,教師必須要認真合理安排好每堂課的練習時間、練習力度,講究多樣化和練習方法,努力提高學生練習的整體效果。低年級學生音樂教學,利用聽聽、唱唱、跳跳等形式引導學生感受和表現音樂美,這符合學生心理特征,學生會很喜歡;到了中高年級,學生不再喜歡“跳跳”的形式,若只一味地聽、唱也會使學生感到單調乏味。因而,適時地教給學生一件易掌握的樂器的演奏方法,使學生多一件表達音樂美的工具,尤其對于聲音不夠理想的學生來說無疑是再造了一個“歌喉”,拓寬音樂教學的范圍,進而擴大學生的音樂視野。所以,《全日制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把器樂演奏納為小學音樂教學的內容,我們必須在教學中深入進行探究。
一、器樂課的課型分類
一般來說,小學音樂課堂器樂課型是按學習內容的不同進行分類,有時也受各校的辦學條件所限制。有的學校條件好,教學設備齊全,可以開展民樂、管樂和電子琴等大型的器樂教學活動;有的學校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可以開展小型的器樂教學活動,如:牧童笛(也稱豎笛)、口琴、口風琴等。綜合各種樂器的演奏特點和教學方法,小學音樂課堂器樂課型的分類大體上可分為:① 以“節奏樂”為中心內容的課型;②以“綜和器樂”為中心內容的課型;③以“單一樂器”為中心內容的課型。
二、器樂課的教學方法
(1)教學內容一分為二。學生一周有兩節音樂課,以前每節課都是又學歌曲又學器樂,常常是學歌曲的時間比較多,器樂學習時間比較少,這樣學生感受和演奏的水平就相對弱一些。這學期,我大膽進行改革,將兩節音樂課分別叫做“聲樂課”和“器樂課”。每周的第一節聲樂課主要是綜合發聲練習,歌曲的教學以創編實踐活動為主。而第二節課主要以器樂教學、展示、練習為主。這樣“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學生每節課的學習也都有了側重點,這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而教學質量也有了明顯的提高。
(2)歌唱與演奏有機結合,實現音樂課的素質教育。音樂教育是素質教育,重視能力培養。歌唱是一種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學習簡單的樂理知識,培養演唱的自信心,使他們在歌唱表現中享受到美的愉悅,受到美的熏陶。而器樂演奏又何嘗不是一種能力的培養。器樂演奏對于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提高學生對音樂的理解、表達和創造能力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器樂教學與唱歌、鑒賞、創造等教學活動密切相關,對發展學生音樂綜合素養具有促進作用。比如,用器樂為歌唱做伴奏,讓學生自己演奏欣賞曲目的主旋律,這大大調動了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而且我還為學生復印了器樂練習曲目,督促他們自主學習吹奏大量的歌曲,進一步鞏固他們的興趣和發展他們的能力。
三、要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分組教學
上學期學生都已經初學了器樂,大部分學生都已會吹奏一些簡單的歌曲。然而這學期又轉來的插班生幾乎都沒學過器樂。這下就給我出了個大難題,程度不一樣的學生怎么教?這是個很實際的問題。從頭講吧,老生都已經會了,個別講吧,有的班插班生竟占了一半。無奈,我只有將學生分成兩組。為了不互相干擾,讓程度好的學生在走廊上練習我布置的曲目,下課前給我吹奏,進行登記打分。而我則在教室給程度差的學生從頭教起。為了提高效率,筆者還特意組成了兩個小組――“一幫一”“一對紅”。
四、樂理知識與器樂教學的配合
小學樂理教學是當前音樂教育界爭論頗多的話題。傳統的樂理教學因其枯燥乏味、費時太多而影響了學生學習音樂的熱情,而通過樂器學習有助于加快學生對基本樂理的學習。例如,在學習音階、音程、和弦、大調式、小調式的辨認等音樂知識時,可以請同學在電子琴、鋼琴上作簡單的彈奏,使學生在音樂實踐中較快地學會并掌握有關音樂知識。在使用沿海版音樂教材五、六年級的學生在學習音程、三和弦、大三和弦、小三和弦的音樂知識時,加入樂器的配合是再好不過的,學生可以自己在鍵盤樂器上彈出在C大調音階基礎上各個三和弦,老師和同學一起分析、辨聽其中的大三和弦與小三和弦,這樣讓學生從彈奏上去進行音程和和弦的辨別,從聽覺上去辨別大三和弦和小三和弦的音樂色彩。反復聆聽與分辨是理論與實踐結合的一個主要學習環節。假如學生只從理論上知道什么是大三和弦,什么是小三和弦,而不去親自嘗試,那學生對音樂知識的掌握只是具有模糊的印象,而沒有更深的認識,這樣的教學就不會有什么意義了。
五、唱歌活動與器樂教學的配合
傳統的唱歌教學一般是先識譜、認識音符、反復唱譜子,再朗讀歌詞、學唱歌詞,這種形式比較單一,學生會覺得枯燥乏味。利用樂器試奏新歌的曲譜,或是在新歌學唱以后,邊唱歌邊用樂器伴奏。這樣做既鍛煉了學生試奏、演奏的能力,又與唱歌、視唱等教學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增加了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大大提高了教學質量,并促進了學生主動參與音樂教學的積極性。
六、音樂欣賞與器樂教學的配合
當前,音樂欣賞是音樂教學中的薄弱環節,欣賞課被學生說成了瞌睡課。如果在音樂欣賞中,與器樂教學相結合,會使學生聽完這首樂曲之后,產生喜愛之情,并想去演奏他所喜愛的這首樂曲。這樣,學生才能努力去克服演奏技巧上的難點,去追求樂曲演奏的整體表現,追求音質、強弱和速度上的表情等,如:在器樂欣賞課《鴨子拌嘴》一課中,教師讓學生在欣賞完整首樂曲后,運用鑼、鈸、小镲和水镲等打擊樂器演奏來進行“鴨子拌嘴”的創作活動,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對這首作品的理解,在更高的層次上進行審美實踐。
器樂教學進入音樂課堂,與歌唱音樂、欣賞音樂創作緊密結合,不僅使學生大大提高了審美情操、審美意識,而且學生潛在的智力因素也不斷得到新的開掘。一批又一批特長生的涌現,又使我們的器樂教學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認可和贊同。近幾年來,江西省新余市暨陽學校學生多次在省市級的大賽中獲得好成績。多名有器樂演奏特長的學生小學畢業后便通過層層嚴格的選拔考試,先后考入各個中學的特長班。實踐證明,融樂理知識、演奏技能、音樂欣賞為一體的小學器樂教學,是從小提高學生音樂素質的一個重要教育手段。而寓樂于教的教學方法,既能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又能提高學生的審美情操,因而在學生整體素質的形成中起著不可估量的潛移默化的作用。
當然,器樂課堂教學也并不排斥少數有興趣愛好專長學生的能力發揮,如安排他們領奏,休息時請他們獨奏表演等。當學生理解和熟悉一首新歌時,我試著讓學生在自由放松的氣氛中,用肢體、手勢、表情、眼神,自我表演,邊唱邊舞邊吹奏,學生自由發揮,教師擇優鼓勵。這種即興表演不但能使學生學得更快,而且使學生對音樂的情緒也有了更深刻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