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20 19:17:0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互聯網營銷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1.1優勢分析
1.1.1擁有強大的渠道資源
作為中國最大的電商阿里巴巴,它擁有的大量客戶涵蓋了企業和個人,這些客戶不但能成為互聯網保險產品的消費者,而且阿里還掌握著大量客戶群的信用水平和交易記錄,這成為眾安保險研發新產品的重要資料庫。騰訊一直致力于擴充用戶基數,它擁有大量的個人用戶基礎的同時,還有豐富的媒體資源和營銷渠道。騰訊和阿里為眾安保險提供了強大的渠道資源,為未來眾安保險的發展和推廣鋪平了道路。
1.1.2擁有精算的保險產品
中國平安擅長于發掘保險產品市場需求、保險產品設計、保險費率厘定、保險產品定價、保險準備金提取,旗下龐大的開發、精算、銷售及理賠團隊,可為“眾安保險”產品供應提供強大保障。
1.1.3擁有可信的交易平臺
阿里集團旗下支付寶擁有龐大的用戶群,能夠為客戶提供即時消費、安全支付的保證,使得客戶在購買保險產品的同時,保證支付的安全性。
1.2問題分析及相關策略
1.2.1產品設計中可能存在的成本問題
互聯網保險營銷渠道可以降低成本,但是作為保險產品整體,成本分析不僅于此,還應當注意到隨著產品周期的更新和產品的創新所帶來的精算成本。作為最終策略,需要權衡各個部分節省的成本和新增的成本計算代數和,這樣才可以保證保險產品整體上是節約成本的。
1.2.2產品形式單調,創新不足
在公司成立后不久推出的眾樂寶是眾安保險的第一款保證金產品。2014年3月,以保代費的“參聚險”新鮮出爐,它是眾安保險為聚劃算商家定制的,幫助商家釋放占用的保證金,緩解互聯網商家資金壓力,與眾樂寶有異曲同工之妙。在眾安在線的產品中目前只有眾樂寶和參聚險是互聯網創新產品,可見其產品創新有限,針對此問題,需要公司不斷積累客戶信息,公司定期進行內部溝通交流,制定有市場需求的互聯網保險產品。
1.2.3互聯網保險產品條款及定價合理性問題
互聯網保險條款應通俗易懂,節省客戶理解時間,方便用戶快捷準確理解保險產品,并作出投保選擇。與此同時,互聯網保險應以小額險為主,力爭抓住中低端收入人群,把握并利用大眾客戶謹慎支出的心理,因此設計保險產品時,多考慮廣為需求且需支付保費低廉的險種,有必要的時候,甚至可以選擇性地提供免費保險。這種思路落腳點在于未來現金流滯后變現的問題。通過免費提供保險產品,同時也可以免費獲得客戶真實信息,從而為了解客戶需求,將來進一步設計出有競爭力的保險產品做鋪墊。另一方面,低廉的保險產品并不一定意味著低的保費收入,雖然單位支出保費低廉,但基于大數據的流量基數,累計保費收入相當可觀。這也體現了保險的大數定律的設計規則。
1.2.4流量導入過程中的有效性問題
阿里、騰訊、平安都擁有自身龐大的客戶群和在互聯網領域占有的流量更是毋庸置疑,但是如何才能最快、最省、最好地將流量導入互聯網保險市場值得深思。這一點可以充分利用年輕人善于應用互聯網購物,帶動并幫助年齡大的、不善于應用互聯網的客戶群進入互聯網保險市場,或者代替后者進行消費。這里的假設是中國平安設計的保險產品確實是社會所真實需求的產品。
1.2.5安全性問題
2014年3月22日,發生的攜程網信息漏洞問題,讓人們不得不注重互聯網的支付安全性問題。由于漏洞的存在,攜程網泄露了用戶的姓名、身份證號、銀行卡號、銀行卡CVV碼等相關信息。這些問題導致消費者對互聯網保險營銷信任感不足,導致互聯網保險營銷面臨威脅。目前,眾安保險還未出現過信息泄露的問題,但是也必須保證:操作系統安全性、信息系統安全性、信息傳輸安全性、交易各方的身份認證和信息的防違約性。傳統的紙面交易是通過郵寄封裝的信件來保守機密,而互聯網保險營銷是建立在一個相對開放的網絡環境上的,在開發這個的網絡上,維護商業機密就顯得尤為重要,是互聯網保險營銷的重要保障。因此,要特別注意信息在傳遞過程中的安全性問題。
1.2.6不可忽視的潛在信用風險
保險公司應積極配合保監會制定和出臺的相關政策,并遵守行業內行為道德準則規范,提升員工素質,避免潛在的信用風險。基于以上幾點,才可以真正做到充分利用互聯網保險從產品設計、流量導入,最后到流量變現的實現“,三馬”各自優勢才可以真正充分發揮,眾安在線才可能最大化保費收入,從而進行投資,產生有限條件下最高的收益率。
2我國互聯網保險營銷的發展建議
互聯網保險營銷作為傳統保險營銷的補充,有其發展的必要性和必然性?;ヂ摼W營銷的環境已基本存在,應該運用互聯網保險營銷策略,兼顧其間可能存在的問題和隱患,積極拓展互聯網保險領域。
2.1建設互聯網保險交易安全環境
2.1.1網絡攻擊問題
要保證互聯網保險交易的安全進行,首先要保證網絡自己能正常運行,無論在什么情況下都應該保證網絡的正常運行,所以要預防網絡攻擊問題,要保證在遭受攻擊后還能正常工作和運行,將網絡攻擊后的損失控制到最小。
2.1.2網絡安全漏洞問題
網絡信息系統是一個龐大而又復雜的系統,難免會存在安全隱患和安全漏洞,應該加強系統管理,經常進行系統檢測,及時發現并修補漏洞。致力于研究更加嚴密高效的系統,做好系統維護和管理。
2.1.3網絡中信息安全問題
網絡信息安全是保證互聯網保險營銷的關鍵,信息安全才能不給那些不法分子可乘之機,通常采用有限的訪問權、加密、用戶身份認證等辦法??梢酝ㄟ^加密與解密算法、身份認證和數字簽名等方法來保障信息傳遞和存儲中的安全。
2.1.4支付安全問題
當今的電子支付無論是銀行支付還是支付寶一類的第三方支付,安全工作已經做得越來越完善。但是保險公司需要在支付安全問題上增加風險控制流程,還是需要完善在支付方面的管理。另外,保險公司如何才能保障客戶支付信息和隱私的安全也是需要完善的方面。
2.2加強信息基礎建設和新產品的開發研究
互聯網保險營銷依賴于一國完備的信息基礎設施,技術問題是各國發展互聯網保險營銷的共同問題。為了確保網上交易的安全,人們需要加強信息基礎建設??梢园l展秘鑰加密技術,采用數字簽名,建立專門的認證中心和檢測技術及記錄,以此來提高其安全性。大力開發新產品特別是適合互聯網營銷的保險產品的研發,徹底改變目前我國互聯網保險市場產品單一和缺乏專門為網上銷售而設計的產品的狀況。要保持對保險產品創新的持續投入,并且提高風險管理意識,時刻跟蹤市場需求變化,及時調整保險產品的創新方向。在創新的過程中要注重經常與客戶交流,得到更多的反饋信息,并以此及時對保險產品進行改進。
2.3互聯網上保險條款的通俗化處理
在互聯網銷售的保險產品應該簡單易懂,應簡化復雜的保險條款和免除責任,而且保險產品的期限較短,一般最好都在一年之內,繳費方式也以一次性繳費比較好。保險條款的通俗化主要可以通過兩個方面實現,一是直接通俗化,二是間接通俗化。直接通俗化就是通過修改和修訂保險條款使其便于一般客戶了解,但由于專業的嚴密性,實施起來有一定難度,保險公司可以通過化繁為簡的方式拆分復雜的保險產品為多個簡單產品來出售,比如拆分住院保險、定期壽險、門診保險、家庭財產保險等。間接通俗化的方法就是通過客戶服務、在線咨詢來解決保險條款的解釋問題,保險客服應該及時解答顧客的疑問,并且為了解釋比較權威可以將專家資源共享,同時還要提高回答顧客疑問的效
2.4加強內部控制制度
保險公司應該清楚地認識到互聯網保險營銷存在一定的風險,應該對這些風險加以分析,最后達到規避的目的。可以提高公司的網絡系統和技術保障,提高風險防范能力。對于公司內部的風險可以通過對員工進行培訓、幫助員工改變落后的思維方式和服務理念。同時也要關注外部風險,做好外部風險防范,制定系統的外部風險防范措施,這些都是很有必要的。
2.5完善監管體系
由于各種原因,很多旅游酒店還沒有認識到自己可以利用微博與消費者建立及時、有效的溝通。在微博上,酒店可以一對一地了解消費者的意愿、情緒和各種需求。因為往往微博才是反映消費者真實意愿的平臺。目前很多旅游酒店還沒有重視收集消費者微博的反饋信息,缺乏對微博的即時監測。酒店反應不及時,令眾多微博用戶希望而來、失望而去,從而棄之不理,沒有達到利用微博進行營銷的目的。以上三大問題使消費者對旅游酒店微博缺乏關注度,從而造成了旅游酒店微博的無人問津。
2旅游酒店應建立微博管理機制
要解決酒店微博營銷中的問題,旅游酒店必須進行全局考慮,努力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酒店微博管理機制。
2.1構架系統要想完成與微博上成千上萬甚至十幾萬、幾十萬的消費者進行溝通的任務,幾個管理員是不可能勝任的。旅游酒店需要構建一個專門的管理系統,利用酒店各個職能部門、各個連鎖酒店及每個酒店員工的共同參與,在微博交流中打造一個運作高效的管理系統,自上而下地對酒店微博進行有效協同管理。
2.2建立微博管理團隊酒店的官方微博應有專門的管理團隊負責對微博信息進行審核,同時擔負起商務運作、客戶服務和監測等幾項職能。如人手不足,可以設一名專職管理員,并由其他部門提供團隊、技術支持協助管理工作。酒店微博管理團隊的四大職責是指:(1)日常的信息與審核,包括策劃選題、加粉絲、找樂子、做評論;(2)商務運作,指對酒店微博商務活動進行有效支持,如與客戶有效溝通,對客戶在微博上的購買信息進行有效整理,利用圖片介紹和推薦酒店產品等;(3)客戶服務職責,即向微博用戶提供增值服務,如滿足客戶的個性化需求,協調各職能部門工作,對公眾的批評、建議、咨詢等信息進行逐一答復等;(4)微博信息監測,包括周期性的數據統計,監測、分析、歸納有關本酒店的信息,及時有效地處理微博危機事態等。
2.3加強對酒店微博題材、內容的管理對酒店微博的題材、內容進行篩選可以有效地突出旅游酒店的品牌形象。為了打造旅游酒店的品牌形象,酒店的官方微博可以有選擇性地設計出系列化的內容板塊,每天在各相關版塊中微博信息,使官方微博顯得內容豐富、特色分明。這些內容都可以以“體驗”作為吸引點,激發粉絲的參與興趣。
2.4充分利用微博及時交流的特點微博的一個重要特點是與粉絲的即時交互性,旅游酒店經常與粉絲們進行互動和分享,才能激發粉絲們的興趣和熱情。因此,旅游酒店微博除了經常信息以外,還要發揮微博的即時交互性,與微博粉絲進行互動、及時評論,以便與微博粉絲們實現高效的溝通。
企業的營銷需求五花八門,要想為企業俘獲更多消費人群,把握住一個基點非常重要,那就是用戶可能與企業營銷信息發生關聯的接觸點。如果能將這些接觸點找到并以合適的方式將營銷信息置于接觸點上,就可能實現企業營銷效果的最大化。
因此,網絡媒體能否為企業提供盡可能多滿足企業需求的接觸點,取決于網民在使用相關網絡產品時能否得到全面滿足。媒體能夠滿足網民的需求越多,網民停留在該媒體上的時間越長,客觀上與企業營銷信息接觸的時間越久。因此,網絡媒體營銷價值≈網絡媒體產品線長度,這一說法得到了業界的廣泛認可。
實際上,對于某一網站而言,不可能百分之百提供網民需要的產品,而能夠最大程度趨近于網民的需求,其價值自然會體現出來。
在這方面,傳統門戶網站的優勢依然明顯。根據艾瑞2011年下半年提供的數據,廣告主在搜狐為期一周的campaign投放,能夠影響到中國大陸上約84%的網民。這是因為搜狐旗下的多個產品能夠滿足絕大多數網民的需求,既包括Web端產品,也包括Wap端產品;既有頁面產品,也有客戶端產品。
在搜狐看來,今天的互聯網發展到了以人際關系為核心、以即時流動的信息為紐帶、以平臺間的開放和共享為基礎的階段,用戶使用互聯網的路徑發生巨大變化,為更好地適應企業需求,網絡營銷觀念必然要隨需而變。搜狐于2011年下半年提出的“搜狐+”營銷服務理念,就是面對新的發展態勢的理性應對。
中國網民網上生活需求日益多元化,門戶、視頻、垂直業務、SNS和搜索這五大門類構成網民需求的核心,越來越多的廣告主需要網站或者4A公司提供涉及門戶、視頻、搜索、論壇乃至微博各個互聯網領域的整合營銷方案。“搜狐+”營銷理念就是以“門戶、視頻、垂直、SNS、搜索”這五大應用門類為核心,整合網站內相關資源而形成的多元化互聯網營銷平臺,在滿足中國網民對網上生活多元化需求的同時,更為廣告主提供了更為廣闊的互聯網營銷空間,實現廣告主的需求與營銷接觸點有效對接。
在上述五大門類中,每個領域都有不同特質的行業領先產品,搜狐門戶、搜狐視頻、搜狗搜索、搜狐微博等產品、以及垂直產業的汽車、焦點房產、金融以及游戲17173等業務用戶達到率均居于行業領先地位。
“搜狐+”是一個可以提供全互聯網媒介的綜合營銷平臺,能夠為廣告主帶來大流量的曝光,在短時間內聚焦關注度。尤其是在社會化媒體的應用日益廣泛、受眾注意力碎片化趨勢日益明顯,各類信息魚龍混雜、真假難辨的環境下,廣告主更加需要具有公信力的權威媒體來為自己的品牌保駕護航。搜狐SNS以及SEM,又能幫助廣告主快速鎖定消費者,為廣告主帶來精準、高效的投放效果。
【關鍵詞】場景;學術期刊;在線出版
作為學術出版形式的一種,學術期刊通常是指以研究報告、學術論文和綜合評述等為主要發表內容的期刊,其目的是向科學共同體報告新的發現,以獲取認可。因此,一般而言,學術期刊的內容必須經過同行評審認可后才能予以發表。由于作者和讀者對象往往是同一學科或領域的專業學者,屬于同一群體,學術期刊就具有者和接受者高度重合的特征。
學術期刊的功能大致包含三個方面:一是公示性,即要展示學科、學術前沿發展最新成果和成就,能發揮宏觀學術領域引領功能;二是交流性,即要為學術研究同行搭建權威、公平、公正的學術交流互動平臺;三是傳播性,即學術期刊要能增進學術傳播、推動學術研究??茖W發現與發展的歷史表明,學術期刊是國家、民族、個體進行學術交往的工具,是體現基于社會實踐歷史累積并從中升華的國民思維,因此,學術期刊既是傳承學術思想的主要載體,也是國家軟實力和文化自信體現的重要媒介。就發展歷程來看,從1665年在法國誕生的《學者雜志》開始到20世紀90年代,學術期刊一直處于印刷環境之中。1997年湯森路透集團Web of Science電子資源網絡版,英美等國的學術期刊開始走向數字出版時代。
新的媒介傳播環境中國際學術期刊有哪些變化?我國學術期刊可以借鑒哪些經驗?本文試圖探討這兩方面的問題。
一、國際學術期刊三大變化
場景原本指電影拍攝的場地和布景,但在羅伯特?斯考伯和謝爾?伊斯雷爾的著作《即將到來的場景時代》一書中這一概念則專門指向傳播,主要指同時涵蓋基于空間和基于行為與心理的環境氛圍[1],也就是互聯網場景,包括虛擬場景和應用場景兩個方面。所謂虛擬場景,就是網絡游戲、QQ秀之類的虛擬化情境。應用場景則指互聯網的一個應用(產品)使用或用戶所處的場景,在作者看來,它涉及五種要素,即大數據、移動設備、社交媒體、傳感器和定位系統。而且這五種要素會改變和提升消費者或用戶的體驗,從而改變企業組織自身。如果說傳統媒介環境下,人們主要看重媒介所承載的內容與呈現形式,內容為王和眼球效應受到強調;網絡時代到來后,社交成為媒介的中心要素,內容生產必須依附于社交動力才能進行有效傳播,關系網絡因而成為信息內容的主要傳播渠道。
據2014年度互聯網趨勢報告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5月,全球移動互聯網使用量占到互聯網使用量的25%,亞洲高達37%。另據2014年CNNIC的《第35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報告》顯示,中國手機網民規模已超八成。移動互聯網與手持終端的普及預示著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隨之凸顯的移動場景就需要相應的適配信息或服務。正如彭蘭教授所說:“移動時代場景的意義大大強化,移動傳播的本質是基于場景的服務,即對場景(情境)的感知及信息(服務)適配,移動互聯網時代爭奪的是場景?!币簿褪钦f,移動場景中用戶具有時間碎片化和場景變換性的行為特點,相適配的內容就必須簡要化、視覺化以與特定場景的閱讀需求相匹配。具體表現來看,除其他休息或閑暇時間外,原來傳統意義上屬于報紙和雜志的“衛生間”和“床”成為重要的移動傳播場景。同時,從交通工具乘坐到吃飯娛樂,移動終端的伴隨性特征也越來越體現出來。
那么,場景是如何構建的?暨南大學譚天教授認為可以從人性、社會和文化三個層面來進行設計,即要滿足欲望、響應需求和創造價值。互聯網不斷發展,用戶需求也在不斷發展,響應用戶的需求變化和場景需求就是文化內容產品所必須考慮的問題。作為一種組織實體,國際學術期刊在這樣急劇變化的內外環境中因時而變、與時俱進做出了應對策略與行為調整。
(一)出版環節融合化
在傳統的印刷環境中,出版產業鏈大致包含信息采集、加工、加載和四個環節,也就是寫作、編輯、印刷和發行環節。對于在線出版的學術期刊,在寫作和編輯環節,為使稿件能夠適應學術期刊數字出版網絡平臺和格式要求,作者自身往往需要對已寫作好的稿件進行加工、修改并做一些編輯工作,因此,相應的學術論文翻譯、學科專業內容審查、結構邏輯、格式編輯、參考文獻及語言校對潤色等服務應運而生,信息采集和加工環節協作更為密切、更加融合,并形成一個行業,如美國的Editage和Crimson Interactive Inc就是這樣的學術咨詢服務企業并深受作者和期刊歡迎。[2]國際知名學術期刊Nature則早就采用高效的數字化編審系統,所有投稿、審稿和同行評議全部在網上進行。傳統意義上的印刷環節演變成為適用于數字網絡下載的數字化加載及各種格式的電子書或電子文件制作,編輯和合二為一,如eGloo Technologies開發的XML標準語言就大大促進了電子終端的信息加載,也加速了信息加工和流程。[3]即使要進入傳統印刷環節,美國赫斯特集團和《時代》雜志這樣以出版為主的公司也會利用數字技術做附加、增值服務。就編輯和流程來說,一方面,諸多編輯業務被融合到印刷部門;另一方面,印刷企業也擁有了文字編輯業務,信息加載過程同時成為信息過程。為適應這種產業鏈融合,美國康涅狄格州的Westchester出版服務公司應時而動,把編輯、信息加載和發行等環節協調統一,形成組合業務并根據需要Apple,Kindle,Nook及PDF等不同格式服務。
值得一提的是,就論文投稿、審稿和發表而言,國外一些學術期刊還實行了一種“先發后審”的出版模式。所謂“先發后審”,就是作者投稿的論文只要沒有實質性的技術差錯,在邏輯和行文上合理流暢,即可首先在線發表,論文學術質量由用戶或學術共同體即時在線進行評論。[4]美國物理學會所屬期刊最早在2011年開始嘗試這一全新的出版模式,半年內即收到2000多篇論文投稿;美國化學學會則將未經排版的論文直接放在網上供用戶閱讀。這種先發后審的流程完全顛覆了傳統的論文三審制度,使作者免除了專家復審的漫長等候周期,加速了出版進度。事實上,先發后審的出版模式在2003年就已在中國進行實踐,經教育部批準、由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主辦的“中國科技論文在線”就是為論文快速發表和科研成果及時轉化而建立的學術出版平臺,用戶只需簡單注冊成為網站會員,利用模板在線投稿后,初審即可在線。作為傳統出版制度的有效補充,先發后審的在線出版模式對科學研究具有快速傳播和推進作用。
(二)存在形態在線化
2008年的一項數據顯示,國際學術期刊中,人文社會科學類數字化比例達到86.5%,科學技術醫學領域則達到了96.1%。[5]這一時期,學術期刊的數字版與印刷版共存,是學術期刊的“雙軌制”時代。目前,一些國際期刊開始進一步取消傳統印刷版,而只以單一的數字出版形態存在,如英國醫學期刊(BMJ)在線出版全文,印刷版僅提供論文單頁概述;美國科學院院報(PNAS)、美國化學協會(ACS)、南非家庭實踐(South African Family Practice)印刷版只提供論文目錄及摘要,《骨關節外科》(Journal of Bone & Joint Surgery)雜志印刷版也只提供論文首頁內容。截至2012年11月,以e-only為基本出版形態的開放出版期刊超過8000種。[6]學術期刊在線出版使得用戶可以在頃刻之間即能獲取全球范圍內專業的文獻數據、最新研究成果,了解學術前沿進展,有效提高了科研工作和學術研究效率,還節約了大量紙張資源和存儲空間,具有環保功能。相比紙質學術期刊,在線期刊更快捷、更方便地滿足用戶需求,已從根本上動搖了紙質學術期刊的市場地位,成為學術期刊出版模式發展的必由之路。
需要補充的是,一定數量的學術期刊還可以進行按需印刷,如上文所述,學術期刊在線出版論文全文,印刷版提供目錄、摘要或概述等簡要信息,重要文章全文印刷;一些期刊雖僅提供首頁內容,但在右下角卻提供快速識別OR碼,用戶利用手機掃描就可獲取在線全文及相關評論信息。按需出版的另一種方式是在線期刊出版的同時保留印刷期刊,但根據客戶需要運用JournalsXpress等數字技術小批量印刷紙質期刊,既能降低印刷成本,又可做到零庫存。
(三)營銷傳播社交化
借助互聯網、信息通信技術及社交媒體進行數字化營銷是學術期刊提高知名度、擴大影響力,從而達到傳播效果的一種新興手段,其形式多種多樣,包括網站、博客、搜索引擎廣告、社交網絡、電子郵件、聯盟營銷以及網上新聞。[7]其中,所謂聯盟營銷是指網絡聯盟營銷,包括廣告主、聯盟會員和聯盟營銷平臺三大要素,也就是廣告主或商家(在網上銷售或宣傳自己產品和服務的廠商)利用專業聯盟營銷機構提供的網站聯盟服務拓展其線上及線下業務,從而擴大銷售渠道和銷售空間,并按照營銷效果支付一定費用的網絡營銷方式。數字化營銷不僅運行成本低廉,而且精準、快速、有效、曝光度高,讓學術期刊“無處不在”,同時實現了學術期刊對新市場的開拓和新用戶的挖掘,這就是學術期刊的“可見性”功能。所謂可見性,就是不管基于搜索引擎、社交網絡、零售電商還是其他數字媒體,用戶都能以最簡捷的方式、最低的成本獲取信息內容。“可見性”最初是網絡營銷業界針對廣告投放的概念,但對于學術期刊的品牌傳播同樣適用。論文題目、作者介紹、內容概要及相關評論等元數據信息在可見性概念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也是搜索引擎和社交媒體利用關鍵詞搜索以吸引潛在用戶的基礎。學術期刊的受眾分散、專業、小眾,因而精確的數字化營銷和社交化手段就有利于學術期刊的傳播。
如英國著名學術期刊Nature,最早建立學術期刊門戶網站并專門開通用于新聞、廣告和職場的網站;還于2006年開設Nature專屬播客,創建各種社交網絡客戶端和新媒體APP。Nature甚至還著力于打造類似于虛擬世界第二人生(Second Life)類型的Second Nature。[8]基于傳播方面的種種努力與出色表現,Nature門戶網站早在2008年即獲得Webby Award最佳科學網站獎,客觀上大大提高了其在信息快速傳播時代的影響力和地位。
二、國際學術期刊在線出版對于中國學術期刊的啟示
21世紀以來,世界范圍內學術信息的在線使用量以每年50%―100%的速率遞增,學術期刊的在線使用遠遠超過印刷期刊的使用。[9]就中國而言,根據騰訊企鵝智酷2015年首份微信數據報告顯示,我國移動網民規模目前已達6億,其中移動閱讀用戶占到91%,傳統的紙質期刊不再是用戶查閱和探索研究成果的主要途徑,在線學術期刊成為學術成果傳播的趨勢將不可避免,基于互聯網的微博、微信等方式逐漸成為具有強大影響力的學術傳播媒介。
一方面,從作者投稿、編輯審稿及同行評審角度來說,在線學術期刊應當盡快建立屬于自己的網絡推動平臺和服務平臺,向一流國際學術期刊Nature學習,利用高效的審稿系統,快速在平臺上發表學術論文并推出期刊成果,擴大期刊影響力和滲透力。據統計,相比傳統的人工校稿,一位大學學報編輯使用信息軟件的校稿效率提高了70%。[10]在同行評議審稿環節,編輯部通過網絡交流和在線審稿方式即可綜合專家或審稿人意見。由此可見,在線信息技術以其快捷化和網絡化的特點可以極大地提高編輯部的編輯和審稿流程,縮短出版流程。同時,為應對移動化的閱讀場景,在線學術期刊也有必要從月刊或雙月刊的固定方式轉變為每時每刻的即時出版,力爭讓用戶在需要查詢特定學術信息的時候第一時間找到。
而就先審后發還是先發后審的出版模式來說,需要反思同行評審制度的真正原因,或許只有清源,才可以正本。從實體出版的成本考量,傳統媒介環境下出版所需的紙張和印刷技術相對比較昂貴,為保證刊印出來的論文或書刊不至于一無是處或毫無價值,出版商才會邀請學術共同體中比較有名望的學者對將要印刷的論文進行檢查,以剔除那些沒有價值的論文,這樣才能最大程度地避免因為刊印“無價值論文”所造成的在時間與金錢上的雙重浪費。[11]可以說,同行評審是出版商為免遭商業利益損失的一種不得已的做法。但進入網絡時代后,學術論文的出版不一定要像以往一樣依附或依賴于印刷和紙張,論文在線出版大大節省了紙張和機器所花費的高額成本。如《浙江大學學報》就實行了單篇論文為單位的“在線優先出版”(Online First)措施,并實現了在浙江大學出版社、學報網站、中國知網、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臺及教育部科技論文在線等多平臺的優先出版,論文周期大大縮短。
雖然由在線發表后的社區評論代替傳統的編輯審稿和同行評議一直頗有爭議,但這種出版模式尊重了作者的發現權,即因科學發現、經評審而獲得的榮譽和物質獎勵權利,保障了具有領先意義成果的首發權,保護了作為作者版權的知識產權。當然,先發后審模式在合理性與嚴肅性方面也具有自身的先天性缺陷,因此,為保證科學研究的公正性、權威性和前沿性,就需要對先發后審模式進行一定程度的修正。也就是說,論文在線只是對于論文觀點的一種確認,是一種認證行為,嚴格地遴選、把關和編輯依然必不可少,傳統的三審制和同行評議制仍舊要發揮至關重要的決定作用,這樣既能保證原創思想的作者權利,又能提高學術期刊的出版效率。為進一步去除先發后審模式的弊端,為改革傳統的“同行匿名審稿制度”而創辦的Science Open雜志,是一個可資參照的樣本。Science Open雜志的流程大致如下:第一步是編輯部請專人檢查投稿論文,以剔除反科學的內容。第二步是在線發表達到編輯部內部檢查標準的論文,由編輯部進行排版。第三步是進行同行評審,而且,評審人員必須實名,評審意見必須公開。如果審稿人與作者有學術聯系,系統會“特別”顯示強調出來;如果論文評審出現技術性錯誤,期刊還會給作者兩次申訴機會。事實上,Science Open雜志在一定程度上重新定義了“出版”,即出版本質上是出來,然后再由科學共同體進行討論和檢驗。對于學術期刊來講,這種先發后審的修正模式可以吸引和留存優質稿件,客觀上提高期刊的權威性與影響力,提升學術期刊質量。
另一方面,通過在線網絡和社交媒體客戶端,出版社或發行機構可以將學術期刊極具專業水平的分析見解和富有參考價值的學術內容進行加工或可視化處理,提供到移動平臺以發掘潛在的用戶群體,增強期刊的滲透力。在這方面,創刊于2012年6月的在線開放獲取國際學術期刊Peer J的行銷方式值得借鑒。首先,Peer J 基于開放獲取的文章內容可以保證在第一時間被Google Scholar,Microsoft Academic Search,Pub Med,Pub Med Central,Scopus及ACS等數據庫和知名檢索機構檢索到,學術傳播的時效性、首創性等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其次,每篇所投論文都配發有唯一的電子標識符,作者待刊發文章的首發權和著作權得到充分保護,用戶的原創性創作投稿也受到激勵;再次,基于網絡單篇文章影響因子評價方法的使用促使學術期刊傳播中的文章被閱讀、引用、轉載、轉發、評論、在線圖書館收錄等數據資料得以有效采集,期刊傳播效果得到透明化監測與評估。[12]
就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營銷傳播而言,除建立數據庫、官方主頁、官方博客、官方微博、官方APP客戶端外,學術期刊還可以建立微信公眾號或訂閱號等,以便讓用戶隨時隨地登錄,了解投稿信息、期刊公告、學術會議、過刊文獻及論文下載等最新服務。而且,學術期刊還可以鼓勵編輯使用微博、微信等工具,通過“微編輯”平臺創新用戶服務模式,利用微博形成自媒體用戶圈,并進一步利用圈的效應進行分享、轉發、轉載等,使期刊信息內容得到快速的傳播。此外,通過激勵用戶邀請同仁同好就某一論文或研究熱點進行閱讀或評論,形成互動機制,期刊微信號可以成為期刊編輯、專家與用戶良性討論的公共平臺。在互動溝通服務中,用戶間的人際傳播得到強化,對于期刊的信息反饋與信息分析得以有效收集,學術期刊既可以培養忠誠用戶,又可以發掘潛在作者。更為重要的是,話題的及時更新和轉發擴散的加速還可同時提高學術期刊的知名度和輻射力。
總之,移動互聯網時代所產生的新媒介使用制造了嶄新的閱讀場景,而內容產品的生產者對于用戶的爭取就必然爭取用戶所在的碎片化和移動化場景,投審稿程序數字化、數據資源在線獲取、與社交網絡緊密結合從而成為學術期刊出版的必然趨勢,也是現代出版生存與發展的基礎。更為重要的是,學術期刊不僅是科學信息的傳播媒介,更是一種品牌資源。吸引大量高水準的作者、刊發高品質的論文,并及時把握學術前沿成果,是學術期刊品牌美譽度的直接體現,二者相輔相成、良性循環,最終助推中國學術期刊向國際一流期刊發展。
參考文獻:
[1]彭蘭.場景:移動時代媒體的新要素[J].新聞記者,2015(3).
[2]孫萬軍,朱曙光.數字革命催生的英美出版產業鏈融合與出版服務業的繁榮[J].科技與出版,2015(4).
[3]孫萬軍,朱曙光.數字革命催生的英美出版產業鏈融合與出版服務業的繁榮[J].科技與出版,2015(4).
[4]徐銘瞳,吳星.國際學術期刊數字出版創新模式的思考與啟示[J].科技與出版,2015(4).
[5]徐銘瞳,吳星.國際學術期刊數字出版創新模式的思考與啟示[J].科技與出版,2015(4).
[6]Directory of Open Access Journals[EB/OL].http:///,2014-12-18.
[7]劉佩英,張揚,徐建梅.論學術出版之數字化營銷[J].中國編輯,2015(1).
[8]吳志祥,蘇新寧.國際頂級學術期刊Nature的發展軌跡及啟示[J].圖書與情報,2015(1).
[9]任勝利.國際學術期刊出版的數字化發展[J/OL].中國社會科學報,/xspj/201411/t20141105_1391000.Shtml,2013-11-29.
[10]張慧萍.信息技術在科技期刊編輯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J].吉林建筑工程學院學報,2010(12).
[11]Sebastian Alers.Rethinking Scientific Publishing[EB/OL]..https:///editorial/04c2b65c-2966-4ac4-9037-8cdf9d9edb3e;jsessionid=yJ-817mdTJKn7cGhI5F98uUa.master:so-app1-prd?0.
[12]謝文亮,王石榴.學術期刊的傳播力與傳播力建設策略[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5(4).
關鍵詞 兩化融合 互聯網+ 現代電子商務 現代師徒制 項目實踐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1論文的提出及意義
以阿里巴巴、淘寶、京東商城等為代表的大型電子商務平臺逐漸成為現代企業產品銷售的重要渠道。同時生產者和消費者借助互聯網這一現代化的信息溝通渠道實現C&B的零距離,傳統工業企業的生產及商務模式也在悄然發生變化。
傳統電子商務教學存在的問題:
1.1電子商務專業的師資隊伍有待壯大
電子商務是一個復合型的學科,這就需要一支具有復合型知識背景的師資隊伍。因此,電子商務的專業教師必須是既精通計算機和網絡信息知識,又熟悉商務活動的復合型教師,并且還需具有較強的研究創新能力。目前大多數高校的師資隊伍存在師資短缺、教師結構不合理等問題。
1.2目前電子商務教學中缺乏實踐教學
目前,在電子商務教學中使用的教材大多存在重理論,輕實踐的問題。多數教材都是有關電子商務內容的介紹,涉及的案例較少,對操作技能的培養的內容則基本沒有,無疑這明顯不適應現代互聯網+電子商務人才培養的需要。過多的理論知識既不適應學生學習的需要,又難以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給教師的教學增加了不少困難。
2論文研究內容與實施方法
2.1創新課程體系建設
以兩化融合型電子商務人才培養目標位導向,合理設置和建設相關課程體系,開設更多的創新型課程。從基礎、技能和實踐三個層次開設相關高職層次課程。
大一課程以基礎素養培養為核心,主要課程包括:《計算機操作基礎》、《實用英語》、《商務溝通禮儀》、《計算機綜合訓練》、《Ruby或Python編程基礎》、《電子商務導論》、《大數據》。
大二課程以專業技能和網絡基礎知識培養為核心,主要課程包括:《互聯網基礎》、《網站制作》、《網絡營銷工具》、《兩化融合基礎知識》、《數據采集工具》、《數據加工工具》、《企業信息化發展概論》。
大三課程以實習、實踐為核心,培養學生職業技能,主要課程包括:《大數據挖掘與分析》、《網絡營銷實戰》、《互聯網思維》、《營銷的故事》、《大數據采集實習》、《大數據加工實習》、《比特能工廠實訓》。
2.2以實踐為主導的教學模式研究
探索以實踐為主導的教學模式,不斷創新課堂教學形式,加大實踐教學的學時比例,充分借助兩化融合發展促進中心企業服務的實踐基地為學生創造真實的教學環境。
(1)改變傳統單一式、枯燥式的教學模式,融入一些活動、互動、討論、溝通的多樣化教學模式,讓學生從快樂中學習,在快樂中成長。
(2)融合網站設計、網絡營銷、情報檢索、大數據分析等技術,用實際例子培養學生對電子商務相關技術的理解和掌握,鍛煉實戰技能。
(3)模擬業務團隊,以工業淘堡網商務平臺為基礎,根據學生的特長、興趣等進行分組、劃分成多個團隊,組件比特能工廠各類業務團隊,以實際企業服務需求為基礎開展實訓,增強團隊協助意識。
3教學實施成果
根據目前企業互聯網建設、電子商務建設實際工作需求,我們開展了以“網”、“絡”、“營”、“銷”四大課程及實踐體系的核心教學,在“網”方面,我們教授學生們掌握如何企業設計、搭建、運營、維護企業網站與網店技術;在“絡”方面,我們教授學生們掌握如何采集、挖掘互聯網大數據資源(供應商、客戶、原材料、產品技術、市場商機…),為營銷提供數據基礎;在“營”方面,我們教授學生們掌握現代最流行的微信營銷、QQ營銷、論壇營銷、郵件營銷、事件營銷、博客營銷、SEO優化等實踐技能;在“銷”方面,我們教授學生們掌握溝通技巧、客戶服務、商務談判、軟文寫作等商務技能。學生們在真實項目中訓練、成長,將項目成果轉換為快樂的教學成果,使學生們不再面對枯燥的學習氛圍,而在實踐中收獲、提高。
兩化融合型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與實施的前提條件就是以企業互聯網+改革市場為導向,突出企業兩化融合需求+電子商務+計算機的優勢。為了把握市場需求,在制定教學方案初期進行深入的調查研究,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持續調研,以保證專業教學方向的準確性、超前性和科學性。
參考文獻
[1] 于春香.網絡環境下的電子商務教學模式分析[J].電子商務,2014(04).
[2] 費佳艷.基于市場發展趨勢看電子商務教學發展[J].青年與社會,2013(11).
[3] 胡桃,堯舜.電子商務教學方法改革與實踐[J].中國大學教學,2012(10).
虛擬市場營銷
2000年伊始,信息社會的到來將改變傳統市場營銷的運作模式,以互聯網技術為基礎的電子商務不僅會取代舊有的貿易方式,而且將市場營銷競爭從一個物理的空間轉化到一個虛擬的空間。
21世紀市場營銷因素的組合是信息與互聯網技術的組合。以互聯網技術為基礎的高新技術與市場營銷資源融合在一起,在信息社會發展的催化與影響下,生成新的市場營銷模式——營銷虛擬化:消費者身份虛擬,消費行為網絡化;廣告、調查、分銷和購物結算都通過互聯網而轉變為數字化行為。
20世紀工業時代創造的市場營銷4P′s要素與互聯網技術資源重新整合。產品、價格、分銷渠道、廣告和人員推廣等市場營銷要素的組合面對的不再是單一或具體的市場,而是全球性的一個統一而又抽象的市場。不受時空限制的24小時網上營銷,可以將產品或服務通過互聯網最直接、最快速地傳遞給處于世界任何一個角落的客戶;商品或服務的推廣不再是面對面地與客戶直接產生交易,而是借助電腦與互聯網在網上與客戶直接見面;客戶不再是被動地去接受商品或服務,而是利用互聯網、多媒體手段主動與企業建立互動式商業關系。
消費者通過互聯網這個虛擬的購物空間確定自己的消費行為,標志著21世紀虛擬營銷時代的到來。雖然目前中國的電子商務尚在起步階段,應用的行業和推廣的產品較為有限,相配套的支付系統和安全保障體系也還不完善,但如同中國加入WTO一樣,加入互聯網營銷是中國本世紀追趕或與世界潮流保持同步的一條捷徑。如果說20世紀中國與西方發達國家在工業化進程上的差距是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話,新世紀中國在互聯網方面的差距則相對較小??梢哉f,互聯網為中國市場營銷的發展提供了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個性化的市場營銷
市場進一步細分化和個性化是未來市場發展總的趨勢。國際著名市場營銷專家菲利普·科特勒在其《想象未來的市場》一文中指出,未來“市場經營者將把注意力集中于大的群體轉移到尋找特殊的、合適的目標。在這些目標所在處,有財富存在”。由于消費者需求的特殊性增加,不同消費者在消費結構、時空、品質諸多方面的差異自然會衍生出“特殊的、合適的目標市場”,這些市場規模會縮小,但其購買力并不會相對減弱。目標市場特殊性的強化預示著消費者行為的復雜化和消費者的成熟。
21世紀的消費者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和日益個性化的價值觀念,雖然他們總體上傾向于和大眾保持同質化的產品或服務消費,但他們期望在送貨、付款、功能和售后服務等方面,供貨方能滿足其特別的需求。這是導致市場營銷個性化的基礎。
21世紀市場營銷策略走細分化的發展趨勢,完全不同于傳統工業社會將消費群體相近的需求等同看待。根據單個消費者的特殊需求進行產品的設計開發,制定相應的市場營銷組合策略,是新世紀營銷個性化的集中體現。能夠滿足千差萬別個性化需求的營銷可能取決于21世紀高新技術的發展。因為互聯網技術使信息社會供求關系變為動態的互動關系,消費者可以在全世界的任何一個地方、任何時間將自己的特殊的需求利用互聯網迅速地反饋給供給方,而生產方也可以隨時隨地通過互聯網了解和跟蹤消費者的市場反饋。供需雙方利用現代媒體相互溝通使得工業時代難以預測和捉摸的市場將變得逐漸清晰和有章可循,傳統的市場調查在未來將漸漸失去其存在的價值。
個性化的營銷是以產品最終滿足單個消費者需求為歸依的。企業能否根據具體消費者而不是群體消費者設計非常個人化的產品或服務,成為衡量其競爭實力的一項準則。20世紀末,中國海爾集團提出了“您來設計我來實現”的新口號,由消費者向海爾提出自己對家電產品的需求模式,包括性能、款式、色彩、大小等。海爾集團實施家電個性化生產的戰略舉措,其產品的人文概念和更具實用的價值與傳統工業社會的產品價值已經不能同日而語,這不僅是因為衡量產品價值的標準發生了變化,更重要的是因為信息社會中人的生活方式影響了消費者對產品價值的需求。
個性化的消費需求已經不是消費量的滿足而是質的差異的獲得。企業要生存和發展就必須同時具備個性化的營銷能力,一種能夠將互聯網、信息和企業資源整合的能力;機器、生產規模和成本讓位于情報、網絡和知識。
精簡、反應快速的營銷組織
21世紀信息社會的最大特征就是網絡化和自動化。由互聯網產生而帶來的速度、效率和不確定性,使得工業社會建立的營銷組織必須變革才能適應新的市場營銷環境。
美國著名管理學權威彼得·杜魯克說:“世界的經濟與技術正面臨一個不連續的年代,在技術和經濟政策上,在產業結構和經濟理論上,在統領和管理的知識上,將是一個瞬息萬變的年代?!鄙鐣牟淮_定性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市場營銷組織設計的思路,適應網絡時代變化的營銷組織要求反應迅速、溝通暢通、加強企業內外的協調和互動。傳統的產品部門、分銷部門、廣告部門、公關部門和推銷部門等都會被逐一淘汰、未來企業營銷構架特征是不設中層管理機構,層級減少,20世紀層級組織體系將由網狀組織體系取代。
因為信息化社會的市場競爭強調的就是速度,產品更新換代快、消費者行為變化快、競爭對手反應敏捷、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等因素,都制約著市場營銷組織建立的模式。因此,精簡、富有彈性和互動,極具效率并且高度自動化、網絡化,將是營銷組織在信息化社會設置的基本原則。
以客戶為中心的市場營銷管理
21世紀以產品為導向的營銷哲學將逐步轉向以客戶為中心,全方位滿足客戶需求,不斷創造更新、更好的產品;市場營銷管理的中心將從以往注重業務的量的增長轉向注重質的管理;營銷目標將從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轉向開拓業務、提高客戶忠誠度。
工業時代市場競爭的焦點是產品和價格,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勞動效率制約著競爭的優勢;進入21世紀之后,科技發展、全球經濟一體化使得企業競爭的焦點變為對客戶的爭奪。因為互聯網的廣泛應用和信息的爆炸,特別是電子商務的迅速崛起,改變了消費者傳統的購買行為,顧客由以往購買信息的被動接受者變為主動積極的信息搜尋者,現代高科技賦予消費者前所未有的權利,他們決定著信息價值的取舍;另外,消費者行為的個性化和多元化,以及顧客身份的國際化,也促使企業必須隨時隨地將市場營銷管理的重點轉移至客戶的開發和維系上來,可以說,沒有同顧客的信息交流與互動,就沒有企業的存在。
市場營銷人員成為咨詢顧問
21世紀知識經濟時代營銷管理人員存在的價值不再是推銷產品和服務,而是充當信息咨詢顧問。因為營銷功能的實現在很大程度上依賴各種電腦網絡系統,營銷人員的作用是要借助互聯網等各種信息系統為客戶提供各種解決問題的方案,而不是簡單地勸誘顧客或向顧客推銷產品。
由于營銷人員角色轉換成為輔助消費者采取購買行為的顧問,他們不但要適應信息化社會千變萬化的需求,充滿真知灼見,全面掌握和了解市場全球化的發展趨勢,應對技術創新而帶來的營銷觀念、營銷理論和營銷策略的不斷變化;還要將自己培養為洞悉消費者行為、精通業務分析的專家。他必須能夠讓產品與知識融合一體,一同出售給消費者,成為知識產品的創造者。
產品多樣化、產品生命周期縮短
21世紀與工業時代相比的一個最大區別就是高科技的發展極大地影響著人類的生產方式和生產領域,數字化的經濟模式使得產品生產不僅越來越多樣化,而且越來越容易。由此而引發的一個問題就是技術的高度發展,一方面降低了生產成本,市場上出現越來越多同質性很強的商品;另外,先進的技術又會加速產品的發明創造,使得一種新產品在市場上停留的時間越來越短。
產品多樣化滿足了消費者個性化的消費需求,同時也加劇了市場競爭的激烈性。以電腦、電視機和國內近年一些VCD品牌的大起大落來看,20世紀末的電子產品已經預示出未來這一發展趨勢。工業時代早期的產品壽命周期少則數年,多則幾十年甚至上百年,而2000年的今天,以電腦為代表的電子產品壽命周期已經縮短到了半年為一個周期,而有些軟件產品壽命周期僅有幾個月已經是不足為奇的事了。
圍繞速度展開的市場競爭又進一步催促著產品更新換代的節奏。信息化時代生活節奏加快,消費者希望盡快獲得商品或服務;企業急于較競爭對手更早推出新產品;現代媒體瞬間可以將廣告信息傳遍全世界;發達的分銷快運體系將商品準確快捷地送到目標對象手中。速度在市場營銷的每一個環節都加速轉動著產品壽命周期。與傳統工業社會產品升級換代相比,今天,汽車制造商僅用過去一半的時間就可推出一種新款汽車,未來,這一周期還有可能縮短。
市場營銷國際化
工業社會的市場壁壘隨著互聯網和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而被逐漸打破,知識經濟和信息社會將全球融合為一個巨大的沒有時空差異的統一市場。社會的發展客觀地把現代企業營銷置于一個國際化的環境之中。
21世紀前夜,中國加入WTO進程的歷史性突破將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一個市場帶入到了全球化的游戲規則之中??梢灶A計,未來10~15年內,隨著自由貿易區域的擴大和各國政策法規對外國投資的放寬,全球市場將進一步開放,所有的企業面臨的市場競爭不僅來自于本國,更嚴峻的是要接受外國強大競爭者的挑戰。
加入世貿組織對中國市場營銷的意義不僅僅停留在對電信、金融、保險和農業一些行業的開放與沖擊,更為重要的是我們融入了國際市場營銷的潮流中,與發達國家要在同一市場條件下展開競爭,傳統的市場營銷觀念、體制和策略等都必須站在國際市場營銷的起點重新調整、審視和制定。我們不僅要全方位地應對西方發達國家諸多方面的挑戰,還必須了解和掌握國際市場發展動態,培養與建立全球化的營銷思維方式以及戰略實施組織體系。
全球性的戰略聯盟進一步加速了市場營銷的國際化,特別是國家之間、區域之間和跨國公司之間的戰略性聯合,縮短了國際市場之間的差異和距離。盡管目前全球聯盟仍未形成大規模發展的趨勢,但互聯網的迅猛發展客觀上為各種聯盟創造了良好的條件。近年西方航空制造業、汽車業聯盟之后,市場營銷戰略的全球一體化大大增強了其品牌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品牌趨向全球一致
與市場營銷國際化相對應的必然是品牌的全球化。基于全球經濟一體化與網絡化的宏觀環境影響,市場營銷圍繞品牌而組合的策略是21世紀營銷國際化發展戰略的重點。
造成品牌全球化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根植于市場的開放和消費者購買模式的標準化,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全球范圍內跨國公司之間的合并。與工業社會不同,越來越多的品牌可以在世界市場范圍內流通,消費者在任何一個國家都可以買到他所熟悉的時裝、快餐、旅游或銀行服務等。特別是網絡營銷和電子商務的出現,既降低了品牌全球化的運作成本,使無數過去在傳統工業社會難以跨出國界的品牌,可以一夜之間進入國際市場,面向全球的消費者;同時,也使過去無法在本國買得到的世界知名品牌,坐在家里就可以輕松地享受到。
未來品牌全球趨于一致之后,將刺激為爭奪領導品牌而在全球范圍內開展競爭,同時,亦可能對品牌還未形成全球化的國家或企業構成強有力的沖擊。世界著名市場戰略家杰克·特羅特在分析未來市場品牌的意義時指出:“有兩類競爭者是成功的。一類是強有力的品牌、大的品牌。這類公司能夠在全世界范圍內謀求利益。另一類是專門化的或定位很好的品牌。這是一些小的競爭者?!敝袊尤隬TO之后,首先要在國內市場迎接來自國際品牌日趨激烈的競爭挑戰;其次,還要考慮如何將民族品牌努力打入已經被知名國際品牌占領的世界市場。我們要么努力成為“強有力的品牌、大的品牌”,要么確定一個明確的定位,走專業化品牌的道路。這可能是絕大多數中國企業入關之后,順應品牌全球化潮流首先要作出的兩個選擇。切記特羅特先生的特別告誡:“將會有麻煩的品牌是那些處于中間狀態的品牌?!?/p>
數字化分銷渠道
21世紀人類迅速進入數字化生存時代,商業過程的高度自動化和網絡化將市場營銷中的分銷移植到了互聯網,實現真正的虛擬營銷。電子商務改變了工業時代傳統的、物化的分銷體制,企業必須為適應BTOB或BTOC的業務開展在網上建立全新的分銷模式。
數字化分銷渠道縮短了生產與消費之間的距離,節省了商品在流通中經歷的諸多環節,消費者或用戶通過互聯網在電腦屏幕前直接操作鼠標就可完成購買行為。在網上購物不僅可以節省時間,方便快捷,而且還省錢省力?;ヂ摼W對于傳統的市場營銷最具革命性的影響就在于此。雖然全球電子商務的推廣與發展還未能完全取代傳統的分銷體制,但數字化分銷的電子商務帶來的是21世紀全球性的商業革命。
無論是BTOB還是BTOC,全球電子商務正以百倍的發展速度推動著網上交易的擴張和滲透。據統計,1992年全球網上購物總值達50億美元,而到1998年已增長30倍,總額達1500億美元。如何利用互聯網建立自己的分銷體系?如何將數字化的分銷渠道和傳統的分銷體系有機地結合起來?如何在網上和客戶建立長久的合作關系?是現代企業在21世紀相當長一段時間必須面對和要思考的問題。
多元新型媒體
21世紀媒體的變化最引人注目,因為它們在影響市場或營銷組合策略的同時,也透過形形的大眾娛樂潛移默化地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
除了電子媒體外,多元新型的媒體出現不同于工業時代不分群體無差異的大眾媒體,而是演變為依據不同市場、不同消費群體、不同場景的“小眾媒體”,根據受眾閱讀習性、欣賞傾向和接受的程度,最大限度地為受眾度身定做媒體。這樣既可以滿足特定消費群體個性化的媒體需求。同時,提高媒體的效率。例如,醫院專供病人閱讀的雜志;學校食堂專對學生播放的電視廣告;超級市場手推車上懸掛的廣告和電視臺針對不同觀眾的不同廣告等,都是在傳統媒體基礎上的細化。如果讓媒體受眾將接受廣告視為一項樂于欣賞和閱讀視聽的事情,21世紀的媒體公司和廣告公司可就大有作為了。
網絡媒體伴隨著網絡技術的日新月異將更加多元化,尤其是個性化營銷時代的加速來臨,網絡媒體一對一的方式不知會催化出多少意想不到的網絡廣告模式,當然它也會迅速淘汰掉無數效果甚微的媒體。
21世紀媒體究竟把廣告帶向何方,誰都不得而知,惟有一點可預知的就是,媒體選擇會更人性、更科學。
高科技市場營銷
20世紀末人類開始進入高科技時代。電腦、互聯網、激光、生物工程、衛星通信等新技術的出現和應用,不僅改變和影響了我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質量,還改變了傳統的市場營銷管理體系和原則。全球知名企業咨詢專家科克·泰森在他所著的《21世紀企業制勝法則》中指出:“在20世紀時,科技不斷發展,改變更是屢見不鮮,21世紀的改變步調,將呈現前所未有的迅速,20世紀末的后20年,科技發展所帶來的進步,遠勝于過去200年的發展。21世紀末的發展,又相當于今日的10倍?!?/p>
可見,未來高科技營銷管理將是企業制定市場營銷戰略的重點。在產品策略的組合方面,高科技所占比重會越來越高。高科技產品在市場總體份額中逐漸超過傳統產品的市場比重,出現供應引發需求而不是需求決定供給的現狀,源于新產品的問世皆是基于高科技的不斷創新。在這一點上完全不同于傳統營銷理論強調的由調查研究市場需求之后而確定供給的模式。
產品日益高科技化的發展趨勢進一步加速了產品壽命周期的縮短,同時,由于產品科技含量高,更新換代速度快以及科技發明層出不窮等原因,加之消費者對高科技產品認識不足和缺乏消費經驗,促成高科技市場營銷環境充滿風險和不確定性。營銷人員無法按照常規預測、把握該市場對新產品的需求特性和相關數據。這就是為什么近年高科技行業利潤高、風險也高的原由。
顯而易見,高科技營銷除了注重持續創新,建立專業分工協作體系抵御其風險性經營之外,圍繞高科技產品創建相應的服務體系顯得尤為重要。因為服務體系不止是解決客戶對高科技產品缺乏了解和購買的后顧之憂,更為必要的是,21世紀的高科技產品競爭最終歸結為服務的較量。
社會市場營銷
盡管20世紀80年代西方市場營銷學家就紛紛提出社會市場營銷概念,事實上,除了在少數發達國家和地區給予重視外,在全球并沒有推廣開來。因為對許多發展中國家和地區來講,生存要比環保來得更為現實。
進入21世紀之后,全球的環保呼聲會越來越高。大氣污染、臭氧層被破壞、全球溫度升高以及核廢料處置等問題成為世界極為關注的重大議題。因為環保關系到人類的生存。企業市場營銷組合策略要素中納入了如何自行解決廢水、廢氣和廢料等環保措施,獲取利潤必須建立于環境保護前提之下。企業自覺將公眾利益置于企業利益之上,成為企業求得長期穩定發展的戰略之道。
21世紀企業社會營銷戰略制定中,還包括了對社會公益福利事業的自覺支持,如贊助文化教育事業、幫助無家可歸的人、解決社區困難和援助貧困地區等,企業以此贏得社會認同,正如菲利普·科特勒所講的:“樹立一種公民的特征,而不僅僅是一種商人的特征,就能夠引起人們的興趣、尊敬和忠誠?!?/p>
本文關鍵詞:21世紀營銷大變革營銷
相關文章列表:
從IMC看電子商務對跨國企業營銷的作用
關于中小企業營銷發展的思考
精準營銷的體系及理論
基于顧客的營銷渠道模式戰略性整合
國際營銷中的廣告翻譯
體驗式營銷在我國ERP企業營銷中的應用研究
網絡營銷中的品牌個性化問題探討
概念營銷的特點及其適用性
百貨連鎖企業如何構建物流戰略聯盟
對我國財產保險若干營銷問題的再認識
如果覺得本篇論文可以,點擊收藏本文![收藏到ViVi][收藏到365Key][返回頂部]
站內搜索
論文標題論文作者
電子商務專業論文開題報告論文范文
摘要:隨著社會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消費觀念隨之改變。電子商務的興起和發展為企業營銷帶來了新的契機,也向傳統的企業營銷方式提出了新挑戰。本文以大學生消費心理與行為理論為基礎,通過對電子商務中的大學生消費的特征和心理變化趨勢進行分析,探討現代企業面對電子商務環境下大學生網絡消費心理的特征,應該制定怎樣的營銷策略以應對他們的這種心理特征,以突破傳統的經營思維模式的局限。
電子商務是基于國際互聯網環境中的 B/S 架構開發出來的一種應用方式。在電子商務這種新型的商業運營模式中,買賣雙方可以互不謀面地進行各種商務活動,可以全程實現消費者的網上購物、在線電子支付等商貿環節。電子商務將國際互聯網開放性、全球性、低成本、高效率的特點引入到商貿領域,對商業運作模式產生了深遠影響,同時也被各行業廣泛運用。相對于傳統商業模式,電子商務優勢明顯,因此眾多現代企業都基于 B2C 模式開發電子商務平臺提高企業的運行效率。而企業在制定產品最終價格時,除了考慮成本、利潤等客觀因素外,還有一個因素不可忽略,即定價策略中的心理因素。
在電子商務這種彼此互不見面的特殊消費環境中,消費者的消費心理充滿不確定性,其表現更為復雜和微妙,商家對于消費者心理狀態的把握更加困難,而這種心理變化會直接影響企業在電子商務環境中的經營效果和發展空間。因此,研究電子商務中人們的消費心理和消費行為對企業良好地應用電子商務系統具有重要意義。
電子商務環境下消費者的消費心理特征
改革開放使得產品種類和形式日趨多樣化,消費者可挑選的范圍也越來越廣,因此市場也由最初產品匱乏的賣方市場向消費者掌握主動的買方市場轉化。在消費者主導市場的時代,消費者的消費心理與賣方市場相比表現出一些新的特點和發展趨勢,在電子商務模式中這些特點和趨勢表現得更為突出,可以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1 追求便捷?,F代社會將人們的生活節奏變快,對于快節奏生活的現代人來說,需要一種方便、快捷的購物模式,而傳統的購物模式通常需要在規定的營業時間內到達購物場所、挑選購買產品,整個過程繁瑣、復雜、耗時長,再加上往返路途上的時間,通常會消耗掉消費者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而電子商務環境下的網上購物恰好可以彌補這個缺陷,其方便、快捷、高效、24 小時不間斷服務等特征符合現代人的消費心理。
追求物美價廉。在買方市場中,消費者對于產品的選擇余地變大,因而價格就成為消費者較為敏感的因素之一?;ヂ摼W上的網店相對于傳統商店而言,可以讓消費者通過網頁輕松地瀏覽商品、比較不同賣家的商品,更為重要的是,電子商務模式提供了企業直接面對消費者的平臺,這樣省去了中間商環節的網上直銷模式可以節省成本,最終降低產品價格,因而,電子商務模式可以滿足消費者選擇價廉物美產品的心理需要。
追求個性化。買方市場中消費品無論在數量上還是種類上都極為豐富,現代消費者特別是年輕消費者往往想象力豐富、喜歡展示自我個性,通常希望企業生產的產品能夠獨一無二,這種心理對個性化消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消費者已經不再是單一的只看商品的實用價值,而更重要的是看商品是否與眾不同,是否能充分體現個體的特性,這也已成為消費者消費的一項重要指標。
追求獨立思考。在消費品種類及數量急速增長的現代社會,隨著消費者選擇范圍的擴大,消費者獨立思考的意識也在加強。面對傳統模式下商家的各種宣傳消費者會產生強烈的不信任感,消費者通常會主動通過各種渠道和手段獲取產品信息并進行分析比較。消費者會從自身分析比較的過程中獲取心理上的平衡,從而降低購買產品特別是貴重產品的風險感,增強購物過程中的心理滿意度。
追求表現自我。電子商務購物環境中往往消費者會占據主導地位,通常消費者會花費較多的時間到虛擬網店中瀏覽、對比并選擇產品。在買賣雙方彼此看不到對方的購物環境中,消費者往往以自我為中心,完全按照自己的方式、想法行事,這種思想會使得消費者在電子商務購物模式中表現自我的心理體現的愈加明顯。
制約電子商務發展的心理因素分析
雖然電子商務的網購模式具有方便、快捷、高效等諸多優勢,但是目前仍有大量消費者基于對互聯網環境的不信任,進而對網上消費產生懷疑,對電子商務模式敬而遠之,這會嚴重制約電子商務的發展。消費者的這些心理因素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傳統購物方式已深入人心。消費者在傳統購物模式中已經習慣 眼看、手摸、耳聽 的方式,這種方式與網上購物環境中通過圖片、文字、視頻、影音等方法了解產品是截然不同的。網購平臺不能滿足消費者手摸、眼看的特定心理,而習慣了傳統購物模式特性的消費者往往會因此對電子商務產生懷疑和顧慮。
價格達不到消費者預期。在網絡購物過程中,消費者通常期望能夠得到質量相同但價格比傳統商場中低很多的產品,據統計顯示,目前的網上商品僅比商場中便宜 4%- 10%,再加上網購環節中的物流、配送費用,消費者在網購過程中實際享受到的價格優惠是十分有限的。價格上達不到消費者預期會使部分消費者寧可多花時間和精力采用傳統購物模式,也不愿選擇電子商務模式。
配送體系效率較低。電子商務模式中有形產品的運輸無法通過互聯網直接實現,必須借助物流配送體系才能完成,因此,電子商務與物流配送有著密切的關系。目前,我國商品的配送存在周期長、費用高、效率低等問題。數據顯示我國倉庫周轉率僅為發達國家的三分之一,而差錯率卻近乎于發達國家的三倍。低效的物流配送體系會嚴重影響消費者對電子商務的感知,進而導致部分消費者不愿接觸電子商務。
小結
電子商務為消費者帶來了方便、高效、快捷的購物方式,消費者在網絡購物的過程中表現出的消費心理給企業傳統的經營理念帶來了新的挑戰,商家必須適應消費者新的心理特征和變化,了解消費者的心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建立適合企業自身需要的電子商務運作機制,只有如此,企業才能在電子商務運作模式下獲益。
參考文獻:
[1]樊春陽,葛新旗?;谙M心理學的企業營銷策略淺析[J].安徽農業科學,2015,(27)
[2]江霞,諶洪茂。電子商務環境下客戶消費行為分析與營銷策略優化[J].中國商貿,20XX,(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