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9-09 01:23:4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優秀教師總結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作為一名已經執教多年的教師,本人在教育方面已經有了比較成熟的經驗,工作中我不斷鉆研科學育人的方法,探索教育規律,以不怕苦累的實際行動感召學生,以樸實端莊的人民教師形象教育學生,不但得到學校的好評,而且得到學生的尊敬,以下就是工作的個人鑒定。
教育工作中,我把課前精備、課上精講、課后精練作為減輕學生負擔,提高教學質量的教學三環節。面對有限的課時,我以改革精神探索提高教學效率的科學方法,激發學生自覺參與學習的意識,最大限度地提高單位時間里的教學效益。把提高教學效益當作首要任務,把課前精備、課上精講、課后精練作為減輕學生負擔,提高教學質量的教學三環節。
學習是手段,創造才是目的。在教育學生時我以培養能力,發展智力,造就新型人才為目的。以思維能力及創造力的培養為突破口,以地理課堂教學為主陣地,以地理課外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為兩翼,全面滲透創造力培養的教學原理、原則與策略,在探索中小學生創造性思維規律,開發中小學生創造潛能的途徑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研究成果。學生思維能力及創造力培養是時代的需要。一是注重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二是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三是能使學生養成不盲目接受、深入思考、敢于否定、勇于發表見解的優良心理品質,培養了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
對待學生猶如對待自己的親人,對自己帶的學生一視同仁,對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予以更大的支持,對成績或生活情況較差的有自悲心理的學生予以鼓勵和幫助。日常通過班會、團活、升旗、宣傳欄等形式開展活動以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鼓勵學生竟選學生干部,樹立起自強自立精神。我提出的“抬頭做人埋頭學習”的要求已成為學生的自覺行動。教學中我認真的調查研究,虛心向同仁學習,對五中的老教師們,我一個一個地拜訪求教。不斷吸收別人的經驗,以豐富自己,使自己成長進步的速度快,班級管理中我能夠創設寬容、理解、和諧的班級氣氛,尊重學生個性,具有與學生一起共同學習的態度,具有能激發學生創造渴望的教學藝術。
學無止境,社會在進步,科技也在進步,在教的同時我也在不斷的學習,爭取在社會中,在教學上立于不敗之地!
下面是本人的教學過程中所得的一些體會
1、要提高教學質量,關鍵是上好課。為了上好課,我做了下面的工作
在教學工作方面,優化教學方法,按常規做好課前、課中、課后的各項工作,認真鉆研教材,課堂教學真正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并結合學生實際,發展學生心理;創設情境,誘發學生的認知需求和創新欲望,使學生從情感、思維和行為上主動參與學習;以學生創新學習為主線組織課堂教學活動,鼓勵學生主動參與、主動探索、主動思考、主動操作、主動評價,運用啟發學習、嘗試學習、發現學習、合作學習等方法,在教學中求創新,在活動中促發展,課堂教學重視學生的訓練,精心設計練習作業,練習作業有層次有坡度,對學生的作業嚴格要求,培養良好的作業習慣。端正認真學習、刻苦鉆研的學習態度,培養獨立思考和克服困難的精神。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集體輔導和個人輔導,熱情輔導中下生,有組織地進行課外活動,活動講究實效;重視對學生的知識考查,做好學生的補漏工作。根據教材的特點進行德育滲透,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品德教育。
2、要提高教學質量,還要做好課后輔導工作,部分學生缺乏自覺性,經常不能按時完成作業,甚至有的學生欠交作業,針對這種問題,我就進行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樹立學習的信心,在課堂上我有意識地通過一些淺顯易懂的問題為他們提供發言機會,給他們自我表現的機會,同時對他們在學習中的點滴進步,我都給以表揚和鼓勵,使他們逐步樹立起學習的信心。這樣一來他們也體會到成功感,學習成績也不斷提高。
3、積極參加教研組的活動,活動中積極發言、共同探討問題。參與聽課、評課,虛心向有經驗的老師學習先進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水平。
1.要提高教學質量,關鍵是上好課。為了上好課,我做了下面的工作:
(1)課前準備:備好課。
①認真鉆研教材,對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話、每個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結構,重點與難點,掌握知識的邏輯,能運用自如,知道應補充哪些資料,怎樣才能教好。②了解學生原有的知識技能的質量,他們的興趣、需要、方法、習慣,學習新知識可能會有哪些困難,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③考慮教法,解決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傳授給學生,包括如何組織教材、如何安排每節課的活動。
(2)課堂上的情況。
組織好課堂教學,關注全體學生,注意信息反饋,調動學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對穩定性,同時,激發學生的情感,使他們產生愉悅的心境,創造良好的課堂氣氛,課堂語言簡潔明了,克服了以前重復的毛病,課堂提問面向全體學生,注意引發學生學數學的興趣,課堂上講練結合,布置好家庭作業,作業少而精,減輕學生的負擔。2.要提高教學質量,還要做好課后輔導工作。
小學生愛動、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學習上不能按時完成作業,有的學生抄襲作業。針對這種問題,抓好學生的思想教育,并使這一工作貫徹到對學生的學習指導中去,還要做好對學生學習的輔導和幫助工作,尤其在后進生的轉化上,對后進生努力做到從友善開始,比如,握握他的手,摸摸他的頭,或幫助整理衣服。從贊美著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別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差生交談時,對他的處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還有在批評學生之前,先談談自己工作的不足。
3.積極參與聽課、評課,虛心向同行學習教學方法,博采眾長,提高教學水平。
那么,怎樣為后進生營造一方良好的"精神家園"呢?
一、轉變觀念,尊重學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
在現代信息社會,青少年的獨立性,自主性大大增強,教師只有轉變觀念,尊重學生,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才能贏得后進生的信任,增加心理相容性,幫助他們解除顧慮,擺脫消極態度。理解、信任和友好的人際關系,可以溫暖后進生灰冷的心靈,促使他們從舊的習慣勢力的束縛中解放出來,逐漸培養起良好的行為習慣。簡言之,從人格平等的基本觀念發展出發,不是將學生視為容納知識的器皿,而是人,是真正意義上的新生主體,是新世紀的開拓者和創造者。這就需要教師將感情的立足點完全轉移到每一個學生身上,與之同呼吸,共悲歡,再度品味求知的艱辛和幸福。學生感受到教師平等待人的民主風氣,更激勵學生對教師的信任和愛戴,這樣師生之間的所謂尊卑之別自然冰消雪融,作為教師之天敵的感情疏離與心理對峙就失去了產生的土壤,后進生處在這樣的環境里,就不再有自卑感和孤獨感,使他們感受到集體生活的溫暖,逐步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二、轉變角色,關心愛護,正確引導。
正確對待后進生,是做好后進生思想轉化工作的基礎。在此,我提倡轉變角色,從另一個角度看待后進生。不要總以為后進生已是"朽木"不可雕,不要對后進生失去信心,不要總把后進生看成是"壞材料"。只有堅持用全面發展的觀點認識和看待后進生:既要看到他們相對落后的一面,又要善于發現他們的"閃光點",要相信后進生身上蘊藏著可以成功發展的巨大潛能,他們完全可以趕上先進的行列。面對后進生,最有效的辦法莫過于做他們的知心朋友,作為他們可以"傾訴"的對象。我采取和后進生交朋友談心的方式,和他們建立比較密切的關系,并進行及時的引導和幫助。在理解信任和平等的基礎上,真正站在關心后進生成長進步的立場上,和他們一起共度難關,努力營造一種寬松和諧的氣氛,增加認同感,使得后進生放下包袱,傾吐真言,從而全面了解到他們的真實情況,找出原委,并對他們身上的積極因素加以肯定,鼓勵和引導他們確立新的行為目標,在交流和溝通中,不斷肯定后進生新的行為模式和進步表現。這樣在不斷交流中,后進生就會從教育者那里吸取力量,不斷進步。
三、學校,家庭,社會教育三方結合,共同為后進生做好后盾工作。
認真鉆研教材課堂教學真正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要提高質量還要課后輔導工作,不斷研究新大綱,新教材。對于教學,我是一個新手;對于新大綱、新教材,我更是一個新手。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為此,為了更好的了解新教材,為了更好的了解新的課堂改革的方向和要求、目的,我在教學之余利用電腦網上資源和學校訂的有關書刊,通過各種途徑去研究新大綱。在每一個學期初,我就始去翻閱新教材,了解這一冊教材的內容和各個知識的關聯點,做到了解并熟悉教材。
二、支持并積極進行課堂改革。
當課堂改革的春風吹遍全國的時候,作為一個新的教師,我對這一次的課堂改革不僅是抱支持的態度而且我自己也用實際行動去支持和積極進行課堂改革。因為對于我們這些年輕教師來說,剛踏上講臺才幾年,對于這一種新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手段都較易接受,因為我們受傳統的教學方法的影響較小,教學模式尚未定下來。因此,在平時的教學當中,我都是注意不斷探索各種新的,好的教學方法,嘗試用多種有效的教學手段進行教學。
在教學中發揮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學生是教學的對象,也是教學的主體。教師只是教學的引路人。在教學中,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俗話說的好,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意思是送給人家魚來填飽肚子,不如教他們捕魚的方法。我覺得這句話用在教學上也是非常適當的。所以,在平時,我都是先讓學生去預習,試著去做新的內容,當他們出現問題和遇到困難時,及時給予他們正確的指導。讓學生遇到困難時,先產生一種求知欲,再適時也告訴他們方法,這樣,學生對于該知識點就會有更深的印象,有利于知識的掌握。
三、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
【關鍵詞】職業院校 優秀教師 成長過程 影響維度
【中圖分類號】G7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10-0211-02
信息化時代背景下,社會各界對于優秀教師的呼聲越來越強烈。如何應對這種挑戰,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研究和借鑒學習一線優秀教師的個人特質和成長經驗,從而為我們的研究提供最具針對性的啟發。因此,本文在對一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優秀教師進行深度訪談的基礎上,通過一些鮮活的事例對優秀教師的形成過程進行了多維度分析,并進而形成了結論。此項研究主要對優秀教師的職業選擇、專業態度與行為、個體、群體進行了多維度分析,總結出一名教師之所以成為優秀教師主要受到個人特質及內外部因素的綜合影響。
研究方法
一、訪談對象的選擇
我們根據獲得省級以上優質課獎勵,其教育教學水平與教育理論素養受到教育專家、同行好評的教師標準,選擇了菏澤家政職業學院教師中獲得過省級優質課一等獎、省級微課二等獎以上的5位教師作為訪談對象。接受訪談的優秀教師中年齡 25-29 歲的1人,30-35 歲的 2人,36-40 歲的 2 人;教齡 6-10 年的 3 人,11-15 年的 2人, 包括語文教師 1 人,英語教師 2人,婦產科教師 1 人,計算機教師 1人。
二、優秀教師成長過程的維度分析
通過訪談發現他們在工作上是出色的,但他們其實又是普通的、平凡的,和我們身邊的每位教師沒什么兩樣。只是,在他們的眼里,你會多看到許多積淀、許多領悟。
1.他們的工作意向選擇帶有強烈的主觀能動性
工作意向選擇是體現一個人“個體價值觀”與“社會價值觀”綜合作用的過程。人們在進行工作意向選擇時往往存在著兩種導向:其一為“意愿導向”,它是指因對某種工作的熱愛而立志選擇某種職業的行為。其二為“功利導向”,它是指在進行工作選擇時,融各種社會價值于考慮范圍之中,如工作的聲望、地位、金錢、權利及發展前景等。有時,這兩種價值導向會存在一致的情況,如某人對教師產生了強烈的興趣,而成為一名教師正好可以為他帶來好的聲望、以及穩定的收入。但是,更多的時候,工作意向往往是兩種價值導向進行斗爭的一個過程。當現實因素摻雜于選擇考慮之中,甚至主導選擇考慮時,“功利導向”往往成為最終的勝利者。語文Z老師,說她小學時就特別崇拜老師,高考填報志愿的時候也是選擇的師范院校,大學畢業后順理成章的成為一名理想中的教師。從走上講臺的那天起,她就特別喜愛這份工作,喜歡跟學生們在一起的感覺。在教學過程中為了更好的適應學生們對知識的渴求,她充分利用一切時間與機會,來充實自己的知識儲備,向名師學習教學方法,拓展教學思路。在工作中,學生不僅是她的學生,更是她的弟弟妹妹甚至自己的孩子,結果就是從事教育短短不到十年的時間,就成為學生、同事、領導,乃至專家眼中的優秀教師。結果證明“意愿導向”型的教師更容易成長為優秀教師,因為他們的主觀能動性更強,對工作的熱情也更充足。
2.優秀教師的專業態度與行為
態度是指個體對外界事物的一種較為持久而又一致的內在心理和行為傾向。優秀教師的專業態度是指教師專業行為的心理傾向,它由認知、情感、行為意向組成。優秀教師的專業態度與行為建立在其教育理念之上。他們首先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真正地把重視人、理解人、尊重人、愛護人貫注于教育教學的過程中。他們以培養學生的自尊、自信、自愛等意識為手段,促進學生幸福感的養成,“為學生的終生幸福奠基”。其次,他們注重“人的全面發展”,在課堂教學中,他們并不以知識傳授為唯一的目的,而是貫徹以美育、文化教育、創新意識教育、綜合技能訓練等目標,以造就全面發展的人才為己任。例如婦產科M老師,她在授課時,就不僅僅是傳授專業知識,更多的是融入人文關懷理念,教導學生他們未來的工作對象不應當僅僅看成是病人,更應該看成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個體,需要我們的敬畏。再次,他們堅持“開放性”的教育理念,積極與學生建立良好向上的師生關系。課堂上努力營造民主的課堂教學氛圍,盡力為每一種聲音提供機會,并無條件地接納每一個差異化的個體。優秀教師們的教育理念是合理的、科學的、先進的,這基于他們對于“教育”本身的“理性的認識”,以及內在的“感性的熱愛”。
3.集體文化:合作與共享
教師作為一個社會角色,其成長不僅受個體特征的影響,而且受到教師群體文化的熏陶。所謂“集體”,是指為了實現特定的目標,兩個或更多的人相互依存、相互影響、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組合。教師所處的工作群體包括正式集體和非正式集體。教師集體文化是指在學校教師集體內形成的共同的價值觀、共同的思想、共同的工作態度等。幾位優秀教師所處的集體主要以“教研組”、“備課組”的形式存在,在談到所處的集體的特點時,他們多提到“合作、共享、共贏”的 集體文化特征。英語Z老師認為,她帶領的“備課組”讓他感到十分的驕傲和自豪:由于在教學理念上,大家形成了一種共識,因此組里的各位教師都能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而不會出現“你往東邊走,他往西邊走的現象”。同時,在教學資源上,組里實現絕對的共享,不僅是作為學科帶頭人的Z老師無私的把她全部的資料、材料、教育思想分享給大家,組里其他的老師也是一樣的行動。所以英語Z老師自豪的將自己帶領的“備課組”的群體文化特征總結為:“合作、共享、共享”。
三、結論
教研應立足課堂教學
數學課常常被冠以“抽象無趣”,認為不像語文課那樣靈活多樣。這固然與數學的學科特點有關,但更多的是認識誤區。當前,越來越多的教研活動表明,數學課堂一樣的靈動有趣。通過觀摩名師的課,我們學會了更多更好的教學方法。說到底,課堂是教研活動開展的根基,也是教研活動開展的目的所在;教研活動如果脫離了課堂,就會成為無本之木,乃至誤入歧途,流于形式。我們在參加教研之前,就將從課堂中搜集起來的問題整理好,在學習和討論中將其解決,并留心觀察,不斷學習,處處皆可為教研。
要多向名家學習,找出名師示范課與自己課堂的差距,通過學習努力縮小差距。名師的課要多聽、多看、多想,然后與同事們一同探討總結,從中發現適合學生、適合自己的教學方法,優化課堂教學。除了聆聽、學習全國知名教師的講座和示范課,學校還要努力發掘本校骨干教師的潛力,將骨干教師的優秀課件公開,讓年輕教師多聽聽優秀教師的課,課后多交流總結,每一位聽課者都寫下自己的心得體會,相互學習,共同提高。當然,最好的學習是實踐。要培養和提高年輕教師的教學水平,最好的辦法是讓他們多上課。優秀教師根據年輕教師的課堂詳細認真地給出評價和建議,指出不足,點出需要改進之處,更標明他們的特點和長處,使其堅持優點并在以后的教學中發揚。可以通過“師徒結隊”“優秀教師一帶一”等形式,讓有經驗的優秀教師幫助年輕教師。年輕教師遇到問題能夠及時獲得幫助,可以更快地掌握教學方法與教學技巧,從優秀教師的教學經驗中總結教學的藝術,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此外,教研小組內的探討也要有明確的主題,通過研討找出合理的解決方案,杜絕教研流于形式,做到切實提高教師處理問題的能力。這種靈活的小型教研活動,使得學校教研之風更加濃郁,教學效果得到顯著提高。
將學生帶入教研活動
教研是為了更好地教學。學生作為教學活動的主體,也理應參與到教研活動中來。脫離了學生的教研活動,就會失去其應有的活力和意義,成為“紙上談兵”。怎樣才能將學生帶到教研活動中來呢?將學生帶入教研活動,不是真的要學生在形式上參與教研活動,而是要教研活動以學生為中心,為學生服務。
眾所周知,教研活動是培養優秀教師、提高教師教學水平的重要方式和途徑。以往做課題時,教師會根據需要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了解學生實際,明確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以及學生喜歡的課堂安排。這是讓學生間接地參與了教研。如果能夠大膽創新,讓學生適當地直接參與到教研活動中,效果會更好。我們既可以將教研活動帶到課堂上讓學生一起參與,也可以成立興趣小組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課題,以小課題或者課題一部分的形式參與教研。學生教研小組及時將學生的需求和“教研結果”告知教師,及時溝通交流。
什么內容適合以實驗的形式進行教學,怎樣課堂安排有利于發揮數學實驗的效用,哪些方案能夠讓學生自行設計,怎樣設計最可行等,這些涉及操作問題的課題研究可以讓學生參與進來。通過實際操作、計算、比較和歸納,不僅能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興趣,切實有效地完成課題研究,而且能加深師生之間的交流,有利于以后的教學和教研,還能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老師的教研水平。
總結實踐增強自身素質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曾提出這樣一個公式:教學質量=[學生(1分)+教材(2分)+社會環境(4分)+教學方法(3分)]×教師素質。從中可以看出,教師素質與教學質量是成正比的。同樣,教師的素質也決定著學校教研的水準,提高教師素質能夠促使教研活動更加有效完善;而教研活動開展的目的就是為了提高教師的素質。兩者互為因果,相輔相成,共同提高。教研活動立足課堂,離不開學習和討論。學校要在能力范圍內盡可能多的給教師提供學習交流的機會,尤其是年輕教師要多出去學習,多參加說課活動和微課比賽,與各地的優秀教師探討交流,取長補短。外出學習的教師,在回校后應及時與全校教師一起交流經驗,分享所得。此外,學校主管教研的人員也應該定期組織教師們集體學習。比如:從有關資料上摘取一些“教例”,鼓勵大家各抒己見,然后共同探討、鉆研;新課標頒發后,大家一起學習,了解當前數學教學的新理念,學習新的教學方法和教育思想。
人們常說,善于總結的人最容易成功。教研活動要收獲應有的效果,就要求教師們勤于總結。每次公開課后,聽課者都應做出總結和評價;每次學習后,應及時撰寫學習心得,交流學習經驗;教完一節課后,應多寫教學后記,對教學過程的實施情況進行回顧,查缺補漏,逐步完善。寫總結,既可將知識精華鞏固加深,又能將不足之處探討完善。只要持之以恒,收效必顯。
參考文獻
[1]劉亞男.小學數學教研活動有效開展的策略探究[J].教育,2015(20):298-298.
[2]王秀喜.以微格教研為載體開展小學數學教研活動的策略[J].生活教育,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