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2-18 10:06:5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社會體育畢業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體育類;高職;學生;畢業論文;選題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5727(2013)06-0139-03
研究目的
學生在撰寫畢業論文時,首先遇到的問題是選擇什么樣的題目。選題是撰寫畢業論文的第一步,也是關鍵的一步,選題的恰當與否會直接關系到畢業論文的質量。選擇什么樣的課題、如何選擇畢業論文課題是高職學生和指導教師最為頭疼的問題。本文以云南體育運動職業技術學院社會體育系2009、2010級78名學生的畢業選題為例,分析和討論畢業論文選題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解決選題問題的對策。
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
以云南體職院社體系運動康復專業、體育保健專業、體育服務與管理專業、社會體育專業2009、2010級學生78份畢業論文和開題報告作為研究對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查閱2009、2010級社體系學生78篇畢業論文和開題報告。
2.數理統計法。對收集到的78篇畢業論文和開題報告按論文的選題、研究方向、研究方法、選題來源、指導教師等進行分類、歸納、統計處理,運用Excel軟件對所獲數據進行數據處理。
3.訪談法。與2009、2010級社體系學生、指導教師、系領導及教學秘書進行訪談,了解相關情況。
4.邏輯分析法。運用歸納、綜合等邏輯分析方法對畢業論文的研究方向、研究方法、課題來源、指導教師對學生論文的影響等方面進行分析研究,得出結論。
結果與分析
(一)體育類高職學生畢業論文的選題方向
從下頁圖1我們可以看出,學生畢業論文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運動康復、大眾體育、體育產業、體育管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全民健身運動”的開展,人們參加體育活動的熱情日趨高漲,健身房、大眾健身器材、各種體育場館日益增多,社會對體育人才的需要越來越多,如社會體育輔導人才、體育保健人才、體育康復人才、體育管理人才等,這為社會體育發展創造了機會。另外,目前從事社會體育研究的成果和文獻逐漸增多,特別是全民健身運動開展以來,體育科研人員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從事這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從客觀上為學生提供了較多的參考資料。
1.選題基本吻合專業。我院自2009年設立社會體育系,分社會體育、運動康復、體育服務與管理、體育保健四個專業。社會體育專業培養的是能在社會體育領域中從事群眾性體育活動的組織管理、咨詢指導、經營開發以及教學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運動康復專業主要研究運動與健康的關系,培養可在各類醫療康復保健部門、社區健康服務中心、大型健身場館、健康保險業、學校、體育健身及運動休閑場所等從事健康科學和康復體育相關的指導、服務等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體育服務與管理專業培養能適應體育事業和社會經濟發展需求,有一定組織實踐能力,能組織一定規模體育比賽、展會等經營活動和獨立經營、管理中小規模體育產業的專門技術應用型人才;體育保健主要包括體育衛生、保健按摩、體育療法、體育傷病的預防和處理,主要培養運用醫學保健的知識和方法,在體育健身及運動休閑場所從事體育保健康復的咨詢、指導、管理與服務工作的專業人才。
在調查中,分別有74%、57%的體育保健、運動康復專業學生選擇了運動創傷及康復體育方向的研究;分別有69%、100%的社會體育、體育服務與管理專業學生選擇了不同年齡、性別、職業的群體開展全民健身體育鍛煉的理論與方法的研究,只有10%的學生選擇了體育教育理論與方法的研究。運動訓練理論與方法、儀器設備等方面無人問津。大部分學生的選題圍繞各自專業的培養目標,重在解決我院社體系在教學和實習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實際性問題。
我們的專業課教師在教學中平常就給予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圍繞著專業熱點問題展開討論和分析。在《體育科研方法與論文寫作》課程教學中,講到選題原則時,特別強調注意選題的實用價值,選題不能脫離學生的專業知識,沒有專業知識作支撐是寫不出好論文的,要選擇自己專業領域熟悉的、有條件完成的而且結合自己將來希望從業的方向和感興趣的問題。例如,2010級運動康復專業的一個學生,希望畢業后在昆陽開一家保健康復中心,其選題即為《昆陽鎮保健康復中心的市場調查研究》。他利用在昆陽實習機會,從保健康復中心的市場飽有度、選址、價位、服務、管理等方面對已有的6家中心進行調查研究;2009級社會體育專業的一個學生,所練專項是高爾夫,畢業意向留校從事高爾夫教練工作,其選題《云南體職院高爾夫專業學生學情分析》,對所要任教的對象進行非常全面的了解和分析。
2.題目雷同扎堆。學生選擇的畢業論文題目均是由學生提供,沒有經過集中討論,同屆學生中選題出現“扎堆”現象,不同屆學生也出現選題相近相似的現象。主要集中在康復和保健專業中,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研究占10%,施加因素有用推拿手法的、按摩與運動結合的,研究對象有青少年、中年婦女,有對病因案例分析的,又有對治療效果進行個案研究的。雖然各有側重,但雷同現象可見一斑。我??祻秃捅=I學生從大一開始就在體育康復理療中心實習實訓基地實踐,這個基地對社會開放,來校健身的人很多,運動后往往會在實訓基地作放松,腰椎疾病、頸椎病、肩關節疾病、膝關節損傷、網球肘等是學生在實踐中遇到的比較多的案例。
(二)畢業論文的研究方法(見表1)
從表1我們可以看出,學生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數理統計法。首先,由于文獻法是進行科學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方法,且學生論文需以文獻綜述研究為基礎,所以,所有論文都使用了文獻資料法。其次,邏輯分析法、訪談法、觀察法、個案研究法,實驗法對比法、實證研究法、案例分析法也有少量的運用,說明定性研究逐步向定性研究與定量研究結合的方向轉變。大部分學生采用了兩種及以上的研究方法,最多用到六種方法。
通過對每篇論文研究方法的運用情況進行分析發現,研究方法運用過程中存在幾個比較突出的問題:普遍缺少對研究方法的設計,學生對研究方法設計的重要意義和方法的具體運用理解不夠透徹;方法選用隨意性較大,運用不當或僅把研究方法當擺設、湊格式的現象較為突出。
(三)畢業論文的選題來源(見圖2)
從圖2我們可以看出,學生論文的選題主要來自查閱文獻、指導教師收集的科研及教學實際中的問題以及學生實習工作中的課題等三個方面。從文獻綜述中移植嫁接式或模仿選題,指導教師根據自己的熟悉領域和學術水平,或根據自己的課題內容,擬出一些題目任由學生選擇。這樣做的優點是指導教師能從本專業的特點全面考慮,所選題目較切合學生實際水平,防止選題過偏或過大等問題出現。
學生沒有參與指導教師的課題研究,這與我校教師隊伍中主要以年輕教師為主,青年教師工作年限少,教學任務重,能用于科研的時間不多,本身獲得的科研項目較少有關。
學生也沒有從各級科研課題指南中選題,省級國家級課題大多偏向于宏觀戰略研究,高職學生的理論基礎還不夠。我校并沒有針對學生科研的選題指南,原因在于考慮學校本身的學術研究水平和客觀研究條件,學生學識水平存在差距,興趣、愛好、專業的差別,所以,在選題時,建議學生最好選擇自己比較感興趣的主題,以自身的研究能力為標準,在可搜尋的資料范圍內確定自己的論文主題,以應用性為導向進行選題,盡量避免那些高深﹑冷僻和空洞的理論研究的課題。
(四)畢業論文研究類型
根據論文研究類型的不同,選題分為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兩大類。學生論文選題的研究類型的分析結果表明:基礎研究的論文選題占絕對多數,說明基礎研究是高職學生論文選題的主要方向。
(五)指導教師對畢業生畢業論文的影響
目前,畢業論文的選題多由指導教師和學生共同協商確立。從下表2中我們可以看出,大多數指導教師指導的選題與自己的研究方向一致,也有少數指導教師指導的畢業論文與其從事研究的體育教學方向不一致,這樣對其指導學生論文有很大的影響。
有些指導教師自身很少從事科學研究,對現代一些新的科研方法了解不夠,指導學生選題時力不從心。首先,指導教師指導的畢業生人數較多,學生論文的選題方向也各式各樣,指導教師很難照顧到每一個學生。其次,學生論文的選題往往是在《體育科研方法》課程16課時內同步完成,任課教師在這么短時間內只能整體上對體育科研方法給予介紹,大部分要靠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去構思,教師只能在選題過程中起引導作用;再次,在短短的一個月左右選題時間倉促,題目確定得相當勉強;最后,指導教師在論文選題指導工作的同時,還擔任其他課程的教學任務,造成教師精力不足,指導不夠。
結論與建議
1.體育類高職學生選題方向主要集中于運動康復、大眾體育、體育產業、體育管理。大部分學生的選題圍繞各自專業的培養目標,能解決我院社體系在教學和實習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實際性問題。建議盡量剔除雷同和近似題目,各屆選題盡量做到推陳出新,多提有創意的選題。強調畢業論文選題的專業性,研究內容、研究領域應與所學專業密切相關,符合專業培養目標。
2.大部分學生采用了兩種及以上的研究方法,定性研究逐步向定性研究與定量研究結合的方向轉變。但普遍缺少對研究方法的設計,方法選用隨意性較大。教師在平時教學中應結合自己的研究課題,有目的、有計劃地將體育科研的研究方法、前沿問題、熱點問題介紹給學生,并同學生探討一些具體問題的研究方法。什么樣的問題適合定性或定量研究,定性研究與定量研究之間的關系如何結合使用,教師在教學中可根據學生的個性化題目采用案例進行教學,通過比較和分析加深學生的直觀理解。
3.學生論文的選題主要來自查閱文獻、指導教師收集的課題及教學實際中的問題以及學生實習實踐的問題等三個方面?;A研究是高職學生論文選題的主要方向。建議高職院校選擇的題目針對職業崗位,以解決生活、學習、訓練中的實際問題為主,研究題目宜小。
4.大多數指導教師指導的選題與自己的研究方向一致,也有少數指導教師指導的畢業論文與其從事研究的體育教學方向不一致。建議指導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研究水平,在學生不知道要研究什么、不知道什么是好的選題、選擇合適的研究題目并開展研究存在一定的困難時做到與學生充分溝通,引導學生在自己進行選題之前要先鑒別他人的選題,關注體育行政部門和學術領導機構下達的體育科研項目指南,督促學生閱讀體育類核心刊物,通過實際案例介紹哪些是合適的選題,學生初選題目后分析選題存在哪方面的問題,讓學生自己去鑒別、分析、討論、思考。
撰寫畢業論文是高職教育中一個重要的實踐環節。雖然體育類高職學生的畢業論文選題能力有限,學生做科研的水平不高,撰寫的畢業論文學術價值有限,但學生在應用科學研究方法一步一步地完成論文的過程中,能提高資料查詢能力、運用計算機分析和處理數據的能力、在生產實踐中運用所學專業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恰當的選題能夠使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畢業實習與就業相結合。
參考文獻:
[1]李正栓.英語專業本科畢業論文設計與寫作指導[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2]楊曄.高職計算機專業學生畢業論文設計選題設計[EB/OL].(2012-05-23)..
[3]張金艷.高職學生英語畢業論文選題中創新意識的培養[J].中國成人教育,2011(21).
作者簡介:
黃平(1966—),女,重慶市人,碩士,云南體育運動職業技術學院科研處副教授,研究方向為高職課程與教學改革與體育科研方法。
論文摘要本文適應我國東北地區的社會體育專業人才培養的方案進行了研究與實踐,擬培養出適合我國東北的區社會體育專業人才,促進東北地區社會體育的發展。
1 研究方法與對象
(1)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運用調查法和文獻資料法。
(2)研究對象。是主要以吉林省的長春地區、吉林地區、白城地區為研究對象。
2 結果與分析
2.1 東北地區社會體育專業辦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通過對吉林省的各主要地區進行實際調查,各高校專業辦學規模有了迅速的發展,雖然辦學規模達到快速發展階段,但是,我國的社會體育專業教育還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還沒有形成自己特有的辦學特色和辦學體系,適應我國東北地區體育發展需要的社會體育專業人才培養。
2.2 社會體育專業教育內容的總體框架
(1)教育內容的構成。根據社會體育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培養規格,本專業的教育內容包括普通教育、綜合教育和專業教育三部分。由本專業的教育內容形成相應的知識體系,包括普通教育知識體系、綜合教育知識體系和專業教育知識體系。(2)學分、學時修讀要求。建議本專業學士學位的修讀總學分原則上位160-180學分。教育內容的學分比例見學分分配比例表,各類課程內容學時為2560-2880學時(可按16-18學時/學分計算,本規范以16學時/學分計算)。
2.3 專業教育內容的知識體系
(1)專業教育內容的知識體系的框架。本專業教育內容的知識體系由專業基礎知識、專業知識和專業實踐構成。基礎知識包括體育科學基礎知識、社會體育基礎知識與技能;專業知識主要由健身與休閑運動指導、健身與休閑俱樂部管理和體育社會工作等知識構成;專業實踐由社會調查、專業實踐設計、專業見習、專業實習和畢業論文等構成。
(2)專業教育內容的知識體系的基本內容。根據東北地區社會體育專業培養目標和培養規格要求,本規范對專業教育內容知識體系中的不同知識領域做出相應的界定教育內容的設計如下:①基礎知識:體育人文社會學、運動人體科學、運動技能、相關學科。②專業知識:健身與休閑運動指導、健身與休閑俱樂部經營管理、體育社會工作等。③專業實踐:社會體育實踐:社會調查、專業實踐設計、專業見習/專業實習、畢業論文。
2.4 專業教育內容的課程體系
按照本專業的知識(技能)領域要求,東北地區根據地區特色構建課程體系。專業課程體系包括專業基礎課程、專業方向課程、專業選修課程、實踐教學環節和畢業論文。
(1)專業基礎課程。專業基礎課程是社會體育專業的學科基礎課程,屬于必修課程,是專業教育內容的基礎知識,為專業方向課程的學習奠定基礎。
專業基礎課程及知識單元概括:課程名稱:體育學概論、社會體育概論、體育社會學、社會體育活動的組織與管理、運動解剖學、運動生理學、體育保健學、體育心理學、體育科研方法、體能訓練、社會體育基本運動項目。
基本要求:社會體育專業基礎課程應按照上述內容設置。社會體育基本運動項目應在健身類基本運動項目和球類運動項目中各選一項,每個項目課程建議2個學分。
(2)專業方向課程。專業方向課程重點突出與本專業相關的知識與技能的培養,是專業教育內容的專業知識,使學生具備較強的專業知識、技能以及應用操作能力。
專業方向課程及知識單元:專業方向課程(下轉第192頁)(上接第179頁)屬于專業必修課程,主要偏重于社會體育領域中的專業知識和工作技能。專業方向課程內容的涉及領域比較廣泛,考慮到東北地區不同地區存在的較大差異性,以及社會體育發展狀況的不平衡。本規范設置健身與娛樂運動指導、健身與休閑俱樂部經營管理、體育社會工作三個專業方向課程模塊,建議修讀學分為25-30。
專業方向課程及知識單元基本要求:在設置專業方向課程根據培養方向規格的要求,以某一方向課程為主進行設置,也可以適當兼顧其他方向課程,形成本方向的專業必修課程。
(3)專業選修課程:專業選修課程主要突出與本專業相關聯的知識與技能的學習,是專業必修課程內容的拓展與補充,使學生具備較寬的適應面和較強的適應能力。專業選修課程分為限制性選修課程和任意選修課程。建議修讀學分:35-45,限制性選修課程約20學分,任意選修課程約25學分。
(4)實踐教學內容及體系。
社會調查:在第一學期安排不少于1周的時間進行社會調查。使學生深入實地了解社會對專業人才的需求,了解社會體育發展情況、公共體育場館經營狀況、街道或社區體育開展情況、各類體育健身俱樂部的運作機制與市場發展前景。完成一份社會調查報告。以優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評定成績。
在第二學年安排不少于2周的專業見習。為學生提供接觸社會體育企事業單位的機會,了解社會體育所涉及的各類工作崗位的情況。見習期間記錄見習日志,完成一份見習報告,以優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評定成績。
專業實踐設計:在第三學期安排不少于2周的專業實踐設計。專業實踐設計包括健身技術指導、體育營銷與管理策劃、全民健身活動推廣、體育中介服務等內容。主要的目的是為專業知識和技能提供應用機會,為專業實習奠定基礎。建議學生結合專業學習的方向,最少選擇一項內容,設計一份完整的策劃書和計劃書,通過一定的實踐,最終形成一份為專業實踐設計報告。以優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評定成績。
專業實習:在第四學期安排不少于10周的專業實習,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根據學生的實際需要,合理地安排專業實習崗位,實習崗位主要是管理崗位、技術指導崗位、銷售崗位等。實習期間記錄實習日志,完成一份實習報告。以優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評定成績。
畢業論文:在第四學年安排畢業論文撰寫及答辯。根據學生的選題配備指導老師,并通過論文答辯。以優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評定成績。
3 結論
隨著東北地區經濟的不斷發展,社會保障體系逐漸健全和完善,社會體育的生活化主要體現在公益性和社區、單位福利型持續發展、準經營型大幅度增長、商業經營型逐步發展。因此,在此現狀下,在高校建立一套社會體育專業的教育內容和知識體系,來培養符合東北地區需求的社會體育專業人才,促進東北地區社會體育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教育部2004年制定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方案(試行)》.
論文關鍵詞:體育公共產品,供給制度,創新
1.農村體育公共產品的界定
公共產品是與私人產品相對應的一個概念,區分他們的標準主要是產品或服務在消費上是否具有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農村體育公共產品較之于一般公共產品,其特殊之處在于供給區域主要限定在農村,其產品類型主要是體育設施和服務等。因此,農村體育公共產品應是指以農村為服務區域的,在消費和使用上具有一定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的體育設施和服務。由于農村體育公共產品具有非競爭性,在既定的產出水平下,增加一個消費者的邊際成本為零,這就意味著,若按邊際成本定價,農村體育公共產品必須免費供給。而且,由于其非排他性,無法排除打便車者畢業論文提綱,私人部門供給農村體育公共產品的成本無法通過市場獲得補償,市場無法有效提供農村體育公共產品。但由于農村體育公共產品的有效供給可以改善億萬農民的身體健康狀況,豐富廣大農民的文化生活,促進農村文化建設,提高農民的生活質量,具有較大的正外部性。因此,在當前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過程中應主要由政府承擔農村體育公共產品供給的責任,并輔之以其他供給方式。
2.農村體育公共產品供給制度現狀分析
2.1城鄉二元發展戰略所形成的城鄉分割的公共產品供給體系
建國以來,我國一直實行“以農補工”、“重城輕鄉”的二元發展戰略,以二元社會制度下城鄉一國兩策的“體制內、體制外”公共產品供給體制。重點或優先把財力、社會資源用于城市公共產品的供給,在“以農養工、以農哺工”制度安排下,一些“重城抑鄉”、“重工輕農”的不公正政策措施名正言順、大行其道。而農村公共產品供給的渠道則是主要由農民自行解決,國家僅給適當補助。而且在特有的經濟運行機制和差別政策的作用下,國家通過工農價格的“剪刀差”等非經濟手段提取農業剩余提供工業資本積累及城市建設,逐漸形成了城鄉分隔的二元經濟結構和公共產品供給體系。“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經濟職能加強的同時卻弱化了公共服務職能,嚴重阻礙了農村公共產品供給制度的完善論文參考文獻格式。正是由于城鄉二元發展戰略的影響,使得我國農村資金流出多、補償少,在公共產品的供給存在投資的“城市偏向”情況下,農村已形成了“城鄉收入分配存在差距,農村公共產品投資不足、農村經濟發展滯后、農民經濟收入增長緩慢,農村公共產品供給缺乏資金來源、城鄉收人差距進一步加大,農村公共產品建設更加滯后”的惡性循環現狀。因此,我國傳統二元社會制度下農村公共政策的偏頗性和不公正性是導致農村體育公共產品總量上供給嚴重失衡以及城鄉極大差距的首要因素,同時也反映了特定的歷史背景下,我國社會發展的初級性和城鄉之間發展的嚴重不均衡性。
2.2“舉國體制”下農村體育公共產品的供給體制形式的弱化
我國體育“舉國體制”產生于20 世紀50 年代初。在半個多世紀中,這一體制對我國競技體育的迅速發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畢業論文提綱,是我國制定和實施奧運戰略不可動搖的基石。我國農村公共產品的供給雖然經歷了人民公社時期、時期以及現在的農村稅費改革后時期二個階段的變遷,但本質上都是一種以政府為農村公共產品供給主體的“單中心”供給體制。在政府內部,各級政府之間的公共責任劃分不清,農村公共產品供給主體錯位。在以政府為供給主體的單一供給體制下,我國的農村公共產品是由各級政府聯合供給的。按照公共財政理論,全國性的農村公共產品應由中央政府供給,地方政府只負責地方性農村公共產品的供給,各級政府之間的事權劃分很清楚。然而直接提供農村公共產品的縣鄉財政目前困難重重,農村公共產品的供給便失去了必要的財政支撐。由此,處于邊緣狀態的農村體育公共產品更是首當其中成為“弱化”的對象。
2.3責任主體角色“缺位”下農村體育公共產品供給的擠兌
農村體育公共產品的基礎性、效益的外溢性特征,決定了政府必然是公共產品的責任供給主體。從農村公共產品供給的職責來看,全國性的公共產品由中央政府負責提供,地區性的公共產品應由地方政府負責提供。但農村基層政府、權力部門在各項達標考核和經濟利益的驅動下,以及目前對農村公共體育服務的監督制度、激勵制度、評價制度的還不夠完善,體育公共產品資源配必然成了他們擠兌首選的對象。其次,農村實行分稅制后,因制度變更改變了地方政府的收入來源,沒有相應的財權作基礎狀態下下級政府在農村公共產品供給方面承擔過多的責任,本已捉襟現肘的基層政府,勢必再次陷入與上級政府在稅收激勵和自籌邊界確定問題的矛盾之中。雖然稅費改革后農村的“一事一議”為農村公共產品供給提供一定制度空間,但廣大農民對農村體育公共產品需求的非迫切性及認識上的誤區,導致農村體育公共產品供給根本得不到多數人的統一和有效的供給??梢?,在這一不公正公共財政制度和財事權不對應的裁判框架下,其必然的結果是各級政府在農村體育公共產品責任角色的長期“缺位”。此外,隨著社會的發展,“政府包辦”單中心體育公共產品供給體制在我國地廣人多農業社會環境下畢業論文提綱,以及人們多樣化與多層次的體育需求與服務面前,不僅顯得杯水車薪,而且“缺位”現象越來越嚴峻。當然,中國經濟發展水平、文化傳統觀念和體育價值觀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在一定程度影響中國農村體育公共產品供給。
3.農村體育公共產品供給制度創新
3.1改變傳統觀念,建立農村體育公共產品供給的政策體制
歷史地看,中國舉國體制既反映了中國國情特定的發展道路和背景,也反映了人們在特定時期對于優先與兼顧、效率與公正問題的理解和認識。發達市場經濟國家政府的基本施政綱領是公民享有均等化的社會性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隨著我國社會的發展和社會公正成為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取向,以及協調社會利益機制的立足點,從以往注重競技體育走向兩者之間的“同步化”或“相對平等度”,在公平與效率之間尋找平衡點和最好結合點,建立合理配置體育公共資源的新制度和公共政策體系。基于社會公正基本理念和規則,政府和體育行政部門應改變長期以來重城市輕農村的體育觀念,以政府再分配職能的正當性,通過專門性的農村體育公共產品公共政策的出臺,制定農村體育公共產品供給的相關政策和法規,以公共政策所特有的權威性、強制性和持續性,來確保農村體育公共產品建設資金具有穩定的來源,以制度和法規的手段保障農村這“邊緣群體”享有體育公共產品和服務的權益。
3.2完善農村體育公共產品供給主體,實現供給主體的多元化
一方面,政府代表社會的公共利益,有責任也有義務提供那些市場調控失靈的體育公共產品,而地方政府主要負責提供那些與本地區的農業、農村和農民自身發展有關的體育公共產品,政府作為農村體育公共產品供給多元主體中的最重要一元,是由政府自身的屬性和本質決定的。政府作為公共利益的代表,應該成為農村體育公共產品優先的供給者論文參考文獻格式。另一方面畢業論文提綱,私人及企業可以提供一些產權歸屬明確、能夠市場化運作和排他性收費的體育公共產品,私人企業、農村社區和農村非盈利組織在農村體育公共產品供給的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需政府的引導、扶持和監管。還有各種非政府合作性的農村、社會服務機構和組織也是農村體育公共產品提供主體之一,可以提供收益界限清晰、可以排他性收費的體育公共產品,主要是某一領域或生產環節所需的重要的技術和生產信息。優化供給結構,實現由政府單一主體向政府、私人企業、農村社區和農村非盈利組織多元主體的轉變的新模式,充分利用各供給主體的資金、知識、技術等優勢,較好地使政府、市場和社會之間相互協調,發揮開放系統的整體功效。
3.3實現農村體育公共產品供給的決策機制創新,建立有效的需求表達機制
加快推進農村基層民主建設,真正實現農村村民自治,首先要實行農村體育公共產品的多中心決策體制,必須堅持農村體育公共產品供給過程中政府決策的主體地位,尤其是在關系地區農村村體育發展大局的,如農民體育活動組織規定、農村體育場地建設方案等體育公共產品的決策中,要不斷整合其決策程序,從而真正體現和維護農民的利益。其次,要積極推進農村基層民主建設,建立農村體育公共產品供給的農民需求表達機制。深入基層了解農民需要什么,進行市場調研,科學論證,增強對農民需求的反饋,做出反映農民真實需求的決策。建立關于農村體育公共產品供給的重大決策的聽證制度。這樣可以保證資源的合理配置,保證資金的合理流向,真正體現廣大農民的意愿。
3.4建立有效的農村體育公共產品供給的監督、評估與反饋機制
首先,要改革現行的農村干部考核制度畢業論文提綱,將農村基層干部的晉升與本地區的農村體育公共產品供給狀況直接掛鉤;其次,政府要加強對私人企業、非盈利組織供給體育公共產品的監管力度,保證農村公共產品有效性供給。完善農村體育公共產品供給的績效評估制度,制定科學的組織方法、操作規則、評估標準及指標體系,建立相對獨立的評估機構,配備多學科和具備政策科學知識的評估領導隊伍,對農村體育公共產品供給的實際情況進行有效評估。此外,要加大對偏遠農村和貧困地區農村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的培養,采用“走下去”和“走出來”兩種方式來進行培訓;對投資西部偏遠和貧困地區農村體育公共產品的企業,除上述政策上給與優惠外,國家可對其企業的發展和運行給與一定的稅收減免政策;農村也可利用自身的自然資源優勢,吸引企業投資,采用共用、共管模式進行有效管理。農村體育公共產品的供給是一項長期的民生工程,需要政府、社會各團體以及農民朋友自身的大力合作來共同完成,意義深遠。
[參考文獻]
[1]閔健,李萬來,卿平,等.社會公共體育產品的界定與轉變政府職能的研究[J]. 體育科學,2005,11.
[2]趙艷芹,等.論我國農村公共產品供給體制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 農業經濟,2006,5.
[3]閔健,李萬來,卿平,等.社會公共體育產品的界定與轉變政府職能的研究[J]. 體育科學,2005,11.
[4]楚永生,丁子信.農村公共物品供給與消費水平相關性分析[J]. 農業經濟,2004,7.
關鍵詞:體育新聞;實踐教學;實驗室建設
中圖分類號:G2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3)08-0137-02
我國體育新聞專業經過 20 多年的發展,目前有近 20 所高校開設體育新聞專業,為新聞學教育增加了新的教學與研究領域,滿足了一定的社會需求。首都體育學院體育新聞專業創辦于 2005 年,經過多年的發展與探索,已經初步構建并明確發展方向與目標定位,2012 年在學校的總體規劃下開始實施 2013 版體育新聞專業培養方案的修訂,針對專業培養目標、課程體系構成、課程培養目標、教學計劃及教學大綱進行了重新梳理,使之規范化和系統化,并突出和強化了實踐教學,突出了學生專業素質及實踐能力的培養。
一、實踐教學體系提出的依據
首都體育學院體育新聞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提出,首先是為了適應社會對應用性人才的需求,新聞學是特別強調應用的人文學科,體育新聞專業更是在實踐中產生并對專業能力有明確的要求,如對體育運動項目的了解,對采寫編評及攝錄采播技術與能力的要求,實踐能力也恰是體育傳媒行業對當前教育的要求,只有開展實踐教學模式,才能夠培養出綜合素質高,既有專業的理論知識和實操能力,又能勝任各種崗位技能操作和管理的綜合型人才。
其次,實踐教學體系和內容必須緊緊圍繞人才培養規格和專業人才培養目標進行,要從專業知識和職業技能要求出發,提出本專業實踐能力培養的具體目標,并將其為構建實踐教學體系的目標。在 2013 版培養方案中對培養目標的要求是系統掌握新聞學、傳播學和體育學的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具有體育人文社會學的專業素養,熟悉我國新聞、宣傳的政策法規,了解新聞與體育行業的發展變化,能夠在新聞、出版、宣傳領域從事策劃采編、媒介經營管理及文化傳播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體育新聞專門人才。
二、實踐教學實施方法
(一)完善教學計劃,制定合理實踐教學課程體系
實踐教學課程體系的建立要圍繞圍繞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在制定教學計劃時,通過課程設置和各個實踐教學環節的配置而建立起來的與理論教學體系相輔相成的內容體系。體育新聞專業的實踐課程體系加強了實踐性,突出了應用性,將體育新聞專業的 23 門專業必修課分為三大類,學科理論課程、技術性的實務課程及實踐平臺課程。
理論性課程如《新聞學概論》、《傳播學概論》、《中外新聞事業史》等采用精講的方式進行,以點帶面著重介紹重要的理論,其余內容通過課外閱讀書籍和討論,研究論文等形式完成。如《中外新聞事業史》首先為學生梳理歷史發展的大體脈絡,挑選重要史實和人物精講,其余內容以作業和課外閱讀形式進行,同時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查找報紙原件,探尋歷史人物足跡等方式來還原歷史,并在課上進行講演。
對技術性的實務類課程如《體育新聞編輯》、《新聞評論》、《體育攝影》、《體育賽事報道》等增加了課程種類及學時,增加實踐教學周。每個重點實務環節必須進行實踐練習,如在《體育新聞編輯》教學中,以任務驅動為主要教學方法,從教學開始階段為學生布置實踐作業“設計并完成一份報紙”,每人要從報紙的媒介定位、產品設計、報道的策劃與組織、稿件的分析與選擇、稿件的修改、新聞標題的制作、版面設計、實際版面制作幾個環節,將報紙從設想到完成一份真正的報紙,實踐整個報紙編輯環節,實現了人人動手、一對一的進行實踐操作與指導。
實踐平臺類課程如《電視攝像與編輯》、《圖片編輯》、《電視節目制作》、《體育播音與主持》、《網頁設計與制作》、《新媒體技術與應用》等,依托實驗室將三分之二的教學環節安排在實驗室或課堂之外,所有課程都要安排各種作品的實踐,期末試卷不做純理論與文字考核。
(二)完善實驗室與實訓基地建設
實訓基地和實驗室是推進體育新聞專業改革的基礎工程和保障,將實訓基地的建設作為重要基礎設施來實施,通過加大投入、加強管理,使得實訓基地與實驗室在培養實踐創新人才中發揮重要作用。
體育新聞專業計劃建設及升級演播廳(包括錄音室)、電視節目編輯實驗室、平面排版與設計實驗室、攝影實驗室、體育主持模擬實驗室、新媒體實驗室,這六大實驗室針對不同課程和實踐要求,進行統籌規劃,明確功能,同一個實驗室能承擔不同專業、不同課程的實驗教學任務,增強學科專業的適應性,提高使用效益。從功能上看演播廳、電視編輯實驗室、體育主持實驗室將直接服務于電視媒體模塊課程包括《電視節目制作》、《電視攝像與編輯》、《體育播音主持》等課程,平面排版設計實驗室與攝影實驗室服務于平面媒體模塊課程包括《圖片編輯》、《新聞編輯》、《攝影基礎》等課程,新媒體實驗室服務于新媒體模塊課程包括《網頁設計與制作》、《新媒體技術與應用》、《新媒體營銷》等課程。
同時,實驗室與實訓基地要發揮學科專業優勢,加大開放力度,幫助學校及其他專業進行技術培訓、會議保障、科研與科技服務等工作,使得實驗室成為學??蒲邪l與人才培養的基地,為鼓勵、促使學生積極參與開放實驗,將學生參加開放實驗并取得一定的成果作為畢業的必要條件納入要求,強化對學生實踐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三)第二課堂及校內外實習
為了提高教學質量,充分溝通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積極開展第二課堂活動,建立校外實習基地,將傳統的實驗教學方法轉變為充滿活力的開放型教學方法,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第二課堂活動將密切結合體育新聞專業的特點,利用體育學院的體育術科項目優勢,使得學生深入了解體育運動項目,為今后從事相關項目報道提供理論和實踐經驗,同時可以豐富課外生活,加強身體鍛煉。第二課堂提供了足球、籃球、跆拳道、羽毛球、乒乓球、體育舞蹈等運動項目,供學生選擇,在固定時間提供場地,由運動訓練專業指導員進行輔導。其次,針對專業技能定期開展各種知識和技能競賽,如海報設計大賽、報紙版面設計大賽、體育解說員大賽、微電影創作大賽,學生通過這一系列校內實踐活動,能夠對創新能力得到很好的培養與鍛煉。同時,還與圖書館、大學生體育館、繼續教育學院進行全面合作,建校內實習平臺,提供志愿者,新聞宣傳等服務。
此外,賽事志愿者活動是長期堅持下來的特色,每年在北京舉行的“斯諾克中國賽”、“中國網球公開賽”、“世界沙灘排球巡回賽”、“羽毛球冠軍賽”等國際、國內大型賽事中,體育新聞專業學生已經成為了固定的志愿者團隊,在賽事期間提供了球員接待、賽場服務、票務服務、場地保障服務、媒體服務等工作,在多種志愿者活動中,許多學生通過接觸賽事、球員、規則、體育記者,對賽事流程,運動項目,培育興趣愛好,新聞技能實踐等方面都起到了很好的鍛煉,已經成為該項賽事的準專家。
在校外實習方面,將實習與社會實踐作為教學改革和發展的重要內容來落實,相繼與《北京日報》體育部、中央電視臺《體育星探》欄目、人民體育出版社、《田徑》雜志社、樂視網等 20 余家媒體機構建立合作關系,為學生提供校外實習平臺,提供了良好的實踐機會和實踐條件。
(四)構建畢業設計實踐教學模式
畢業設計是本科教育的重要環節,體育新聞專業的畢業設計之前全部為畢業論文的形式,大部分畢業論文更偏向于理論和科研性質,對學生的實踐能力鍛煉與考核明顯欠缺。在新版的培養方案中,對畢業設計進行了明確細化,畢業設計可以以畢業論文和畢業作品兩種形式來完成,畢業論文對選題、格式規范、研究方法的使用、論據論點等方面提出了明確的要求。畢業作品可從平面、電視、新媒體三個模塊中選擇相應的新聞作品做為畢業設計,同時對畢業作品在設計、主題、數量、規范、展示等方面提出要求。
三、實踐教學的保障措施
(一)轉變觀念改革教學內容助力實踐教學
對學生的教學活動,不能僅停留在傳授理論知識體教師,要形成聯系實際,以實戰出發為指導思想的教學觀念,著力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創新精神和創業意識。
(二)加強教師隊伍與專業建設支撐實踐教學
教師隊伍與專業建設是體育新聞專業的基礎工程和根基,對實踐教學的提高起到關鍵作用。逐步整合教師資源形成平面、電視和新媒體三個研究方向,爭取每門課程能夠由兩到三名教師進行講授互助提高,形成專業強勢。
同時發揮教師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并鼓勵教師橫跨兩個或三個研究方向。每學期對教師要進行單獨或集體的專業技能培訓,如運動項目知識培訓、攝影攝像技術培訓、網絡技術培訓、新媒體行業進展培訓、電視包裝培訓、演播室節目創新、平面創意培訓等等,通過各種培訓、培養途徑,使他們既具備扎實的基礎理論知識、較高的教學水平,又具有很強的專業實踐能力,并對表現出色的教師及實驗室進行表彰和獎勵。
在教材編寫方面,目前已經有兩套系列教材,體育新聞傳播系列教材及體育新聞實訓系列教材,同時對國外體育新聞實務研究的系列著作正在編譯中。屆時將形成三套系列教材,能夠對體育新聞專業實踐從理論和實務層面進行指導,并具有一定國際視野。
廣泛與校外名師及體育新聞行業工作者合作,通過校內講座,項目合作,邀請進入課堂教學等環節。
(三)完善實踐教學規章制度護航實踐教學
科學管理必須要有規章制度進行保障,為使實踐教學能夠順利進行,在首都體育學院《體育新聞專業培養方案》的精神下,將逐步修訂和制定各門課程的課程要求、教學計劃及教學大綱、《第二課堂管理規定》、《畢業設計工作方案》、《新聞實驗中心管理規定》、《新聞實驗儀器設備管理規定》、《本科畢業實習管理規定》等一系列規章制度,從而使實踐教學管理更趨于規范化,為實踐教學質量穩步提高,提供了基本條件。
參考文獻:
[1] 郭盛,黃剛,王峰.高等院校實驗室建設與管理工作的進一步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13(17).
Reflections on Improving Independent Institute Public Affairs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XU Hong
(Department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Huashang College,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 Guangzhou, Guangdong 511300)
Abstract Public utilities management training programs and professional practice teaching mode should be used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arrangements, establish realistic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has become an inevitable choice for the professional building.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our hospital management of public utilities in the practice of professional practice teaching conditions, problems of practice patterns, make recommendations to improve the practice of teaching to build the system, to enhance their professional capabilities.
Key words public affairs management;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reflection
實踐教學是所有專業的學生在本科階段必備的教學環節。公共事業管理專業作為一個應用性強的管理學分支學科,對實踐教學環節要求較高。我們既要加大對實踐教學的投入,提高實踐教學的比例,又須認真執行各實踐教學的具體內容,以達到良好的實踐教學效果。因而,構建一個合理的實踐教學體系,既是專業發展的需要,更是提高適應市場的人才培養質量的需要。
2009年廣東商學院華商學院(現更名為廣東財經大學華商學院)根據自身發展的需要,適時開設了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并首次招收了34 名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本科生。通過幾年的辦學實踐,廣東財經大學華商學院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的師生通過自身不斷地努力和探索,構建了一套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并在2012年取得了學士學位授予權。本文將立足于我院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的實踐教學,通過分析當前實踐教學的現狀及困境,為構建合理的實踐教學體系做出一些嘗試。
1 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
我們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創辦五年來,一直執行創辦初期制定的專業教學計劃,即人才培養方案。幾年來的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了若干問題。
1.1 教學計劃中的實踐教學比例不合理
“理論要和實踐相結合,教育要和生產勞動相結合”。到活生生的社會實踐中,理解和體會課堂內學到的東西意義十分重大。如何在教學計劃中合理體現實踐教學,這也是需要認真研究的課題。目前,本專業已建有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實驗室,實際上只有一門電子政務實驗課在實驗室上課,對于公共事業管理專業而言,在制訂和修訂教學計劃時,需要對一些核心專業課程適當增加實驗課時。比如管理信息系統、社區管理、公共人力資源管理、社會調查原理與方法等。
1.2 集中實踐環節相互分割
各集中實踐教學環節之間缺乏統一性和連貫性,相互割裂。本專業實踐教學環節主要包括學年論文、專業實習、畢業實習和畢業論文四項。為了滿足學生實踐的需要,本專業先后建立了增城市荔城街光明村村委會、廣州市香江野生動物世界有限公司、珠海長隆國際海洋度假區、廣東省佛岡縣招商局等實習基地。學生進行專業實習和畢業實習時,基本上全安排在這四個實習基地。按照教學計劃,學年論文安排在第六學期,畢業論文安排在第七學期,畢業實習安排在第八學期。教育部規定先要寫學年論文,主要為以后寫畢業論文積累經驗。但是我們培養方案把學年論文時間僅安排一個學期,而且還是第六學期,第七學期就要開始寫畢業論文,這么短時間的訓練根本難以為畢業論文撰寫打下基礎。往往在臨近畢業的時候,學生還不知道畢業論文該怎么寫。所以必須重視學年論文的撰寫,凡經過學年論文的寫作訓練,到寫畢業論文時便駕輕就熟了。畢業實習時,由于時間安排在第八學期,很多畢業生不是要參加招聘會,就是要參加公務員考試,加上還要畢業論文答辯,往往不得不頻繁請假,根本就達不到實習的預期目的。最后,由于實習基地不能完全理解實習的目的、任務和要求,往往隨意指導敷衍學生實習,使得部分實習效果不理想,不能滿足實習的要求。
1.3 課外實踐重視不夠
關于教學過程中涉及的課外實踐活動等實踐,或多或少的表現得有些流于形式。因為沒有安排課時進行社會調查、調研、研究和參觀,也沒有相應的指導老師,多數實踐都表現得可有可無,難以保證效果。加上學生對實踐環節重要性認識不夠,重視理論學習而忽視動手能力的培養,導致部分學生眼高手低,或因找工作或參加各種考試而耽誤參加各種實踐,使得實踐不能落到實處。所有這些情況都使得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的實踐面臨著許多困難。
1.4 實踐教學師資弱
目前本院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教師的學科背景大多是行政管理,專業性不強。且大多是應屆畢業生直接走上講臺,幾乎沒有太多的關于公共事業管理方面的實踐知識和實踐經驗。專業教師較為年輕、職稱較低,自身實踐教學能力不足。目前,從事專業實驗課教學教師僅1人,實驗課指導老師不足,難以有效應對學生的疑問。
2 合理構建實踐教學體系的建議
針對以上諸多問題,建立一個合理的、明確的和實踐操作性強的實踐教學體系是非常重要的。為了保證實踐的有效性,應重新區分各個實踐環節,合理地安排以建立不同層次的實踐。
2.1 提高實踐教學效果
(1)實驗教學。首先,加強實驗室硬件建設,為教學提供必要的實驗條件。使用多種方法來轉換和更新實驗室設備,提高其共享程度和使用效率??梢岳媒浌軐I實驗室進行諸如辦公自動化操作及辦公軟件應用等課程實踐。其次實驗室配套軟件也要加大投入,以確保及時更新。如本專業的電子政務實驗室,使用南京奧派電子政務系統已經好幾年,其中個別實驗已經過時,好幾個實驗步驟還基本類似,學生做完其中一個實驗基本上已經沒有興趣再做下一個,配套軟件的更新很有必要。此外,對于專業課程實踐,比如公共人力資源管理課程,可以和經管專業聯合建立一個模擬招聘場所,最大限度地優化學校的實驗資源。
(2)實習教學方面。首先,增加認知實習環節。本專業的實習教學體系包括四個層次:平時的社會實踐課、專業實習、畢業實習和畢業論文。其中專業實習往往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因此建議在第一、二學期增加認知實習來彌補專業實習的不足。時間為期一周??梢詫⒐彩聵I管理大致分為文化、教育、體育、衛生、環保、社會保險和保障、社區等諸多方面,通過參觀學習的方式來了解公共事業管理的實際運作情況。讓學生較快地了解公共事業的實際運作情況和政策的演變過程。還可以結合一定的專業課程,根據學生的興趣和性格的不同,對學生進行分組,由不同的專業教師帶隊,對行政服務中心、人才服務局、文化局等進行為期一周的認知實習。通過這一認知過程,讓學生多看多聽多問,切身體會公共事業管理的運行過程。
其次,適當調整實習時間。畢業實習和畢業論文同時都安排在第八學期,學生在此期間既要找工作又要準備論文答辯,不得不頻繁向實習單位請假,從而影響實習效果。建議將畢業實習提前到第七學期,這樣可以避開學生考研、找工作、準備論文答辯、考公務員等時間段,以提高畢業實習效果。
再次,加強實習基地的建設。結合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特點,盡量拓展和挖掘不同類型的實習基地,可以分別和民企、社區、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合作。此外,充分利用院內豐富的管理資源,建立“校內公共管理實習基地”。把學生派遣到學院內各個行政管理部門,讓學生親自體驗和參與管理,了解各行政管理部門的日常運作過程和辦公要務。這樣管理資源和教學資源的相互轉換,既拓寬了實踐教學渠道,又節省了實踐教學成本,實現了雙贏。
最后,建立健全規章制度。制定《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本科教學計劃》、《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實習教學管理細則》等規章文件,規范實習管理。為確保畢業實踐實習工作,成立實踐實習領導小組,由系主任擔任實習帶隊教師,輔導員、教研室主任和責任心強的教師組成實踐實習指導教師,確保實習教學質量。嚴格制定和執行實習及實踐計劃,確保社會實踐和實習的時間。根據人才培養的需要,制定專業實習計劃、畢業實習計劃及社會實踐計劃。安排專業教師與實習單位負責人員組成實習指導教師,對學生實習過程進行全程指導和監督。切實加強對學生畢業實習的過程控制與管理。采取實地巡視或不定期電話聯系等多種方式,隨時監控學生是否在指定單位(崗位)按規定要求進行畢業實習,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時加以處理。對每位學生每月檢查次數不少于1次,并做好詳細記錄。學生在實習階段逐日填寫實習工作日程,每周書寫實習周記,實習結束后撰寫實習報告。
2.2 增強實踐教學師資隊伍
1.訪談法圍繞本專業近幾屆畢業生及實習生存在的問題及對學生培養的意見和建議,共召開了2次座談會。2011年5月23日,在光明初級中學召開了上海市黃浦區部分體育骨干教師座談會,主要有來自大同中學、光明中學、市南中學、尚文中學、市八初級中學、光明初級中學及商貿旅游學校等校的骨干教師。同年5月29日,在上師大徐匯校區體化樓310會議室召開了上海市部分體育教研組長、教研員座談會,出席人員為七寶中學、市二中學、上海市實驗學校、莘莊中學、汾陽中學、一師附小等校的體育教研組長及徐匯區、黃浦區、原盧灣區、靜安區、楊浦區等區的體育教研員。
2.問卷調查法針對上師大體育教育專業課程設置存在的問題設計了一份調查問卷。問卷設計后,請有關體育教育方面的專家進行了效度檢驗,表明此問卷效度頗高。問卷發放對象為上海師范大學體教專業2012屆留在上海工作的畢業生,共發放問卷70份,回收69份,回收率為98。6%;其中有效問卷67份,有效率為95。7%。采用重測法對問卷的信度進行檢驗,重測時間與第一次問卷時間相隔10d,將2次問卷結果進行相關性檢驗,得到相關系數為0。87,表明此份問卷信度較高。
3.數理統計法對問卷調查結果在EXCEL統計軟件中進行百分比統計。
二、結果與分析
1.本專業學生存在問題及上海市中小學的要求
1.1生源質量在下降,教學技能需加強近些年上海生源的減少導致學??蛇x擇的體育生不足,生源質量亦下降較大。不少學生是因學習成績較差高考前臨改體而“誤”入此行的,只能稱其為體育積極分子。這些學生進入了體教專業后,因為身體素質較差、體育基礎較弱,發展空間不大。由此出現教學技能較差狀況,尤其是在教案書寫、吹哨、口令、講解、示范、隊列隊形及隊伍調動等方面。中小學要求在平時教學中及教育實習前能加強教學技能方面的學習與培訓。
1.2運動技能多不足,培養方案要突出學生的運動技能較差、專項能力不突出,失去了上師大多能一專的優勢。尤其是體操方面技能較差。中小學希望能恢復上師大多能一專的傳統,重視術科教學,并嚴格把好考核關。培養方案中的術科、學科比例有些失衡(3∶7),術科比例偏低,未能突出運動技能類課程。公共必修課及教育類課程的比例偏高,選修課中學科類課程偏高。中小學希望增加術科比例,與學科調整為5∶5較為合適。
1.3大中小學相脫節,各級學校應對接大學與中小學教學相脫節,對二期課改理念、體育與健身課程標準、中小學教學內容等了解較少。同時,對中小學的教材教法了解不多、分析不夠。中小學要求加強教材教法及中考項目的教學,大學不僅要重視教的環節,還要創設學的環節,并希望多到中小學觀摩、學習與交流。
1.4實習形式不完善,畢業論文待改觀本專業的實踐環節主要包括教育實習及畢業論文兩個方面。目前的分散實習形式存在一定弊端,原來的集中實習值得借鑒。中小學希望集中實習與分散實習相互結合,并加強高校教師、基層教師的指導及聯系。此外,實習的時間要提前并要有反復,以使學生的專業技能進一步改進提高。學生的論文基礎比較薄弱、科研能力有待加強,對論文的重視程度不夠、體育科研方法掌握不足。中小學要求加強本科生畢業論文的撰寫。此外,本專業學生還存在著諸如職業認同感不強、主動學習意識較弱、男生陽剛之氣不足等其他方面的問題。
2.本專業課程存在問題的反饋
學校在上海工作的畢業生對本專業在課程設置上存在的主要問題可歸結為三類,即課程總體、必修課程及選修課程。課程總體上存在的主要問題有課程設置缺乏本校特色、課程整體結構不太合理、課程設置與中小學脫節、忽視學生實踐能力培養;必修課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公共必修課的比例過大、專業必修課個別作用微、專業必修課術科學時少;選修課程總體上存在的問題為選修課門類少且學科多、選修課術科少且項目缺,限定選修的主要問題是限定選修的專項課時少、限定選修缺乏第二專項,任意選修的主要問題是任意選修術科少學科多、任意選修缺乏新興項目。本專業2012屆留滬畢業生對課程問題的看法如下。
2.1對課程總體的看法(表1)從表1選擇同意及比較同意的人數可以看出:在課程總體存在的問題方面,約68%的同學認為課程忽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近54%的同學認為課程設置缺乏本校特色,約46%~48%的同學認為課程整體結構不太合理、課程設置與中小學脫節。
2.2對必修課程的看法(表2)從表2選擇同意及比較同意的人數可以看出:在必修課程存在的問題方面,約67%的同學認為專業必修課術科學時少;約58%的同學認為公共必修課的比例過大;過半的同學認為專業必修課個別作用微弱,用處不大,例如體育概論與體育史2門課。
2.3對選修課程的看法(表3)從表3選擇同意及比較同意的人數可以看出:在選修課程存在的問題方面,近54%的同學認為選修課術科少且項目不全,近48%的同學認為選修課門類少且學科偏多;近63%的同學認為限定選修的專項課時少(僅108學時),近57%的同學認為限定選修缺乏第二專項,這些都無法滿足中小學教學、訓練的需要,尤其是目前上海的高中正在實施體育專項化教學,要求大學實行項目的專業化教學,差距還很大,甚至連基本的課時都保證不了;約58%~60%的同學認為任意選修術科少學科多、缺乏新興項目。相比山東師范大學及福建師范大學體教專業的培養方案,他們的專項課時多且有第二專項,任意選修課術科的門數亦遠多于上師大本專業。
3.本專業培養模式改革所采取的具體措施
俗語曰:“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上述問題的形成既有一個長期的積累過程,亦有社會環境的原因。所以,本專業學生培養模式的改革只能是漸進式的,不宜一蹴而就,可先在幾個可做的點上有所突破,再由點到面、全面鋪開。經過慎重考慮、多方討論,擬先采取以下幾項具體措施。
3.1培養目標多能一專,秉承傳統適時創新從以往經驗看,上師大體育教育專業學生的最大特點在于“多能一專”,即在掌握多項運動技能的基礎上,還有一門拿得出手的專項。這也正是上師大與上海體院、華東師大體教專業抗衡甚或超出的特色所有、資本所在。然而,近些年來,由于主導思想的失衡,漸漸模糊了體育的本質屬性———技藝性,逐步迷失了自己的最大優勢———多能一專,慢慢走向了文化主導、理論主導、學科主導的并不完全適合體教專業特色的辦學模式與課程設置,使畢業生的特點也發生了不小的退變。正如大同中學的一位老校友所言,現在上師大的學生專業基礎薄了、專項能力弱了、專業特色少了。多能一專———這正是本專業的傳統優勢與精髓所在,也是歷屆畢業生的核心競爭力之源,培養目標應該彰顯這一特點。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多能一專的亦有了更多更新的含義。多能的“能”并不僅僅指運動技能,更多的是指體育教學技能,包括理論技能與實踐技能兩類,理論技能包括教學設計技能、教案書寫技能及看、評課技能,實踐技能包括項目運動技能及課堂教學技能,每一種又包含更為具體的技能。一專的“專”亦不僅僅指專項,而是指在這些教學技能中要有自己最拿得出手、最具競爭力的一兩項技能。多能還有更寬泛的意義,還指外語能力、計算機能力、科研能力等等多種當前體育教師必須具備的能力。所以,培養目標在秉承傳統、多能一專的基礎上,還要與時俱進、適時創新。
3.2選修課增術科門類,專項課加學時學分目前,本專業培養方案的6門學科類限定選修課(音樂與體育教學、體育游戲、人體測量學、體育統計學、運動訓練學、醫務監督與健身處方),每門2個學分,共占去12個學分,這意味著每門都是必修課而非選修課,學生并沒有選擇余地。而專項技術類選修課只占8個學分,且大專項(田徑、體操、籃球、排球、足球、武術六選一)僅108學時6個學分,小專項(健美操、乒乓球、羽毛球、體育舞蹈四選一)僅36學時2學分,明顯偏少。所以,應從學科類限定選修課中釋放出一定的學分到專項技術類中,以增加大專項及小專項的學時學分,擬將大專項增至216學時、12學分(共3個學期、每學期72學時、4學分),小專項加至72學時、4學分(共2個學期、每學期36學時、2學分),不足的部分學分可從任意選修課(目前為16個學分)中略加釋放。在本專業培養方案目前的10門任意選修課(奧林匹克運動、體育課件制作、體育美學、體育英語Ⅰ、體育英語Ⅱ、體育市場營銷學、常用運動負荷實驗、營養學、體育產業經營管理、公共關系學)中,皆為理論性偏強的課程,而實踐類、實用性、術科化的課程幾乎沒有,應該在這一環節增設實踐類課程,鼓勵廣大術科教師開課。擬先增加教師形體訓練、藝術體操、花樣跳繩、棒壘球、高爾夫球、板球6門術科課程,以彌補這方面的空白;以后根據基層中小學需要,再增新課。
3.3教學技能切實提高,實踐環節不斷加強提高學生的教學技能,首先要加強課堂教學,不僅要在《學校體育學》與《體育教材教法》兩門學科中加強教學設計、教案書寫、教材分析、教法學法等方面的理論教學,更要在各門術科中加強這些要素的實踐教學,如在各專項選修課中加強學生教案書寫能力的培養,尤其是教案要按照上海市二期課改“體育與健身”課時計劃的規范格式書寫等。除教師外,還要充分發揮學生的能動作用,如做好術科課后回憶筆記、寫好學科課外作業等。在加強課堂教學的基礎上,還要多進行教學技能方面的比賽,如教案比賽、說課比賽、技能測試等,以切實提高學生的教學技能。在實踐環節的教育實習方面,首先要加強學生的見習環節,為適應學院“4+0”模式下的辦學需要,擬在奉賢校區建立6個實習基地,中學4個(奉賢中學、弘文學校、陽光外國語學校、柘林學校),小學2個(南橋小學、奉賢區教育學院附小)。采用定期與不定期相結合的方式,讓大二、大三甚或大一的學生深入中小學進行教育見習,以了解基層所需、發現自己所缺,提高學生學習的自覺性與針對性。在畢業論文方面,主要強化論文選題、撰寫、答辯三環節的監督控制,加強教師指導與學生配合兩方面的制度建設等。
3.4俱樂部促課外鍛煉,督導組保教學質量在目前術科課時尚顯不足的情況下,加強體育俱樂部建設使其成為課堂的延伸,是促進學生專業技能提高的有效方式,也是促進學生課外鍛煉自覺性的良好舉措。不過俱樂部要加強教師指導與政策引導,需要與院學生工作組一起做這項工作。退休教師擁有豐富的教學經驗,是學院的寶貴人力資源。以他(她)們為主體成立教學督導小組、以恢復體育學院教學督導的優良傳統,是保障本專業教學質量的絕佳途徑。教學質量是本科教學的生命線,唯有高質量的教學才會培養出高質量的學生,唯有高質量的畢業生才能經得起用人單位的最終檢驗。
3.5請進來專家上講臺,走出去師生下基層采取“請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的方法,加強與本市中、小學的聯系,是解決大學與中小學體育教育脫節問題的良方。擬請基層一些高水平的專家(體育教研員、教研組長、骨干教師等)走上大學講臺,為本專業學生教授中小學最鮮活的案例、最實用的方法、最需要的人才等;同時,教師、學生也需要經常走出去,看看市級、區級、校級的公開課。
3.6緊扣體育課標中考,漸進修訂大綱內容應該有效利用各門術科的有限課時,教授中小學最需要的內容。二期課改“上海市中小學體育與健身課程標準”的教學內容及體育中考的項目,應該是本專業各門術科的精教內容。具體有:(1)課程標準教學內容:隊列隊形與基本體操,體操(墊上運動、杠上運動等),籃球,武術,游泳,田徑,體育舞蹈等;(2)體育中考項目:籃球、排球、足球三選一,雙桿、單杠、墊上、橫箱四選一,男1000m(女800m)、200m游泳二選一,男引體向上(女仰臥起坐)、1min跳繩、25m游泳、實心球、50m、立定跳遠六選一。各門術科的專業必修課應以上述內容為基準,重新修訂教學大綱內容??上冗x幾門術科作為試點,若效果頗佳再逐漸推開。
三、結論
(1)上師大體育教育專業培養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本地中小學的要求有:生源質量在下降、教學技能需加強、運動技能多不足、培養方案要突出、大中小學相脫節、各級學校應對接,實習形式不完善、畢業論文待改觀。
(2)上師大體育教育專業課程設置上存在的主要問題有:課程忽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課程設置缺乏本校特色,專業必修課術科學時少、公共必修課的比例過大,限定選修的專項課時少且缺乏第二專項,任意選修術科少學科多且缺乏新興項目。
一、實踐教學、實踐教學模式內涵
實踐教學概念不盡相同,實踐教學主要與理論教學相對而言,狹義的理解為實驗教學,廣義實踐教學是指高校根據自己的專業培養目標,組織學生通過基本技能訓練、實踐能力培養,加強專業訓練、實際動手能力設置的以學生活動為主,教師活動為輔的教學活動和形式。它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相對于理論教學獨立存在,但又與之相輔相成,共同構成大學完整的教學體系。高校人才培養方案實踐教學內容主要有軍事訓練、社會調查、教育見習、教育實習、科研訓練、學術活動、創業活動、畢業論文、生產勞動、科技發明與創新、普通話水平測試、演講比賽、普通話朗讀,粉筆字、鋼筆字、毛筆字、教育見習與觀摩、資格證書的考取、微格教學、社會服務與社會實踐、職業技能培訓與職業資格證書等等。內容雖然很多,根據實踐地域不同將其分為校內實踐與校外實踐,根據實踐教學空間分布可分為課堂實踐、集中實踐、課外實踐三部分。在高校體育課程改革中,若是按照一定的教育理念,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對課程目標加以整合,以此為依據對課程內容、實施和評價做出整體的設計,并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方案,對這種總體實施方案稱之為課程模式。實踐教學模式是按照人才培養的目標,根據各高校的實際,設置一定的實踐內容體系,輔之相關的管理制度、評價體系,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與實踐能力為目的的課程模式。
二、我國部分高校體育教育專業實踐教學模式
1.體育教育專業實踐教學模式的類型特點濟寧學院從基礎層次、提高層次、綜合層次以及教學模塊、裁判模塊、實習模塊、第二課堂模塊構建了三層次及四模塊的實踐教學模式。貴陽學院形成了理論課程課內實踐、專業技術課內實踐、集中實踐環節以及創新性實踐學習四個模塊;寧波大學采用教育行政管理機構、中小學共同合作,協助共同組織大學生進行實踐教學活動,形成“三位一體”的教學模式。山西大學形成了課內、校內與校外三個領域與四個層級相結合的課內外一體化的實踐教學模式;臺州學院實施了全程實踐教學模式;沈陽大學建立了課堂實踐、集中實踐、課外實踐三位一體的教學模式;石河子大學建立多方位的實踐教學模式。上述高校7模式方面具有系統性、全面性、一體化的共性。在實踐教學時空方面具有自始至終,從一年級至四年級實踐教學內容不間斷的特征;在空間方面,拓展了實踐教學的空間范圍,實踐教學既包括課內、課外還包括校內與校外不同領域。另外,實踐教學模式它具有特色性、地域性特點。由于各高校人才培養的理念、師資力量、地域環境的不同,實踐教學模式各具特色,各有優點,與高校人才培養的特色相輔相成,在共性中保持自己的個性。
2.體育教育專業實踐教學模式的內容體系分析實踐教學內容體系是教學模式的具體化,是實現實踐教學模式的載體。7所院校實踐教學內容豐富,各學校實踐教學體系都包括教學技能、實習、畢業論文、裁判實踐等部分,濟寧學院重視學生課外競賽實踐,臺州重視學生行為規范、人文素養培訓及各類資格證書的考取。寧波大學重視學生思考能力與動手能力,開設了專題討論、教學反思等環節。沈陽大學課程體系較為全面,包括理論課、實驗課、技術課教學實踐,還包括畢業論文、教育見習與實習、專項技能訓練、教師基本功訓練、參加體育競賽以及各類資格證書考取、課外體育工作。上述實踐教學體系具有共性特點:注重課程整體性與系統性。內容既包括課堂教學內容還包括校外實踐、課外實踐等內容,對學生實踐能力培養具有多方位、多角度、多層次的訓練,避免了學生實踐能力單一、片面的不足。
三、構建體育教育專業實踐教學模式與體系思路與途徑
1.構建實踐教學目標體系實踐教學目標是體育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子目標,實踐教學體系的培養目標必須與專業課程總體目標一致。2003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教育本科專業課程方案》對體育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目標進行明確規定,因此,實踐教學目標要以體育教學能力、科研能力、組織創造能力、保健能力、健康管理能力、指導鍛煉的能力及體育教師的人文素養與行為規范為主體進行構建,并結合聯系中學體育實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動手能力和理論轉化為實踐的綜合能力。
2.設置一體化的實踐教學的內容體系目前實踐教學內容體系建設又可以采用兩種模式,一種是以教學目標定位為中心,通過設定教學目標,進而設置相應的課程體系;另一種是以能力培養為中心的課程開設模式,通過培養社會需要的某種能力為核心,進而確定實踐教學內容、途徑與方法。因此,實踐教學體系在培育中小學體育師資為目標,圍繞著體育教學能力、運動競賽能力、指導健康能力、科研能力、組織管理能力進行設計,具體可括實驗課與技術課教學實踐,畢業論文及科研創新、各類教育見習與實習、專項技能訓練、教師基本功訓練、體育競賽組織以及各類資格證書考取、課外體育工作、與中小學的接軌活動、行為禮儀與規范、社會調查等等進行構建。
3.注重實踐教學活動系統性、完整性實踐教學模式構建需要考慮實踐教學整體系、系統性、完整性。整體性需要考慮實踐教學的時間貫穿于大學四年培養過程。需要考慮知識與能力培養的系統性,從理論與實踐,從聽說到讀寫,到教學科研、生產實習到社會實踐都要兼顧。注重實踐知識掌握的層次性,遵循實踐知識學習領域與能力提升的層次性并對課程設置進行分層設計。遵循實踐教學活動的完整性既要考慮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內容、教學條件等一系列元素構成又要對學生進行全方位能力的培養。
4.注重實踐學習場所情境性與針對性實踐教學主要采用現場教學的方式進行,注重學生動手能力提升,它需要在體育行業第一線進行,需要學生體育課堂上所學知識與技能在真實的環境進行演練。因此,實踐教學場所或者是實習基地的選擇必須考慮學生就業的途徑,如中小學教師、體育俱樂部、體校、體育事業單位等,提高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