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優勢科目學習經驗總結
時間:2022-11-29 16:52:0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優勢科目學習經驗總結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了解教師的特長
一個好的校長一定是善于傾聽的校長,認真傾聽教師和學生的心聲是一個好校長必須具備的條件,因此,校長須細心觀察,深入教師群體,定期開展教師座談會等,傾聽他們對學校的意見,了解不同教師的性格和特長。在傾聽的同時,校長也要及時分享自身的教學經驗和心得,當一些年輕教師在教學中遇到瓶頸時應及時給予其適當的建議。此外,校長也可通過書面形式了解教師,例如設計調查問卷,以問卷的形式了解教師的優勢和特長,根據教師的訴求進行合理的課程安排,使教學形式更加豐富,教師的教學積極性也能得到極大提高。當然,校長要以溫和真誠的態度去了解教師,讓教師感受到校長是站在他們的角度去考慮問題的。當得到教師的充分理解和信任之后,學校的管理工作將會得到更多的支持,人事管理也會變得更加輕松,教師的教學也會更加靈活多樣。如此一來,學生能在一個相對寬松的氛圍里學習,這對學生的學習和身心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施行推門聽課制度
一個教師的教學特色很難在量化的表格或書面調查中體現出來,校長要想真正了解教師的特色和水平,聽課無疑是一個最直接有效的方法。通過推門聽課,一方面,校長能夠了解不同教師的教學優點和特色,在集體備課時加以總結,以便教師們相互借鑒;另一方面,校長也能了解到教師的不足和需要改進的地方,并及時反饋給教師,幫助他們改進。例如,有的語文教師十分活躍,教學方式也很獨特,在作文課時運用諸如情景再現的方式導入,校長就可將此優點記錄下來,讓其他教師學習借鑒。值得注意的是,校長聽課的立足點應放在教學方法上,在聽課結束后向教師提出一些參考性意見,盡量避免發出“應該如何”的指令,同時進行定期總結并及時分享經驗,充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以提高他們的教學水平。
三、合理的獎懲制度
合理的獎懲制度能夠激發教師的積極性,從而提高教學水平。那么,什么才是合理的獎懲制度呢?筆者認為,學校應讓教師了解學校的期望,如學校希望教師能夠關愛學生,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在教學中開拓創新、善于總結,提升教學質量。教師們在此“期望”的影響和鼓舞下認真工作,學??稍诖嘶A上實施合理的獎懲制度。在實施獎懲制度時,學校要將教師的成果進行量化考核,注重動態評價,并及時關注目標進度,和教師們共同探討、一起進步。
人們常說細節決定成敗,學校在實施獎懲時也要注重細節。所謂細節就是一些看似習以為常的小事,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沒有受到過多關注。一些好的教學方式和教學習慣由于沒有得到關注常常被忽略掉,例如,有些語文教師在教學時會組織學生進行“詩詞背誦”比賽,將需要背誦的詩詞單張貼出來,學生完成背誦后進行打鉤確認,教師每隔一段時間確認一次,以此鼓勵學生背誦詩詞。這樣的做法符合小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特點,也能發揮小學生的記憶優勢,是十分值得借鑒和推廣的,校長須關注這些細節,并在全校倡導推廣。當然,除了教學方面的細節,還有環境創設、紀律、衛生等方面,這都是評價學校是否出色的標準。校長在管理中不僅要強調細節的重要性,也要付諸實踐,正所謂“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校長對教師活動的肯定和獎勵無疑是教師工作的莫大動力。
在實施獎懲制度時,尤其要注重評價和反饋。與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和反饋相似,學校對教師的評價和反饋有利于教師及時發現自身存在的問題,了解自己的教學特色和優勢,有利于教師之間的交流和相互借鑒。如何進行反饋和評價呢?筆者認為應從學生角度展開對教師的評價,例如學??稍O置一個評教系統,讓學生定期匿名評價,也可通過對各班學生學習情況的分析進行評價,如哪些班級成績提高較快,哪些班級某門科目特別突出,這正是教師教學水平的直接體現。通過以上方式獲取有效信息,鼓勵教師們交流經驗,從而相互借鑒、共同提高。
[關鍵詞]室內設計 實踐能力 培養途徑 改革
[作者簡介]周丹(1976- ),女,山東榮城人,渤海船舶職業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室內設計。(遼寧 葫蘆島 125000)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3985(2014)02-0188-01
當前我國高等職業教育迅猛發展,培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其有著其他本科大學、職業培訓等教育類型不可替代的特性。室內設計專業教育是最能體現高等職業教育特色的典型專業,更應受到重視,加強綜合實踐能力培養,突出職業特色,滿足社會崗位的需求。
一、室內設計專業加強綜合實踐能力培養的必要性
室內設計專業是從建筑專業分流出來的,是空間、色彩、造型、照明等藝術與技術結合為一體的典型設計專業,室內設計專業的發展受建筑行業的影響,是在建好的建筑物基礎上進行的,是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專業,對人才的技術要求更為嚴格,就業范圍很廣,能延伸到其他設計學科,涉及職業有建筑師、工業設計師、工程師、建筑工人、技工等,但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要求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嚴格。在美國設計專業畢業生應聘的先決條件是經過3年教育,畢業后應具備3年或3年以上的實踐工作經驗,而4年本科畢業的學生需有2年或2年以上實踐工作經驗,可見非常重視人員的實踐能力。我國當代文化形態的轉變同樣對高職室內設計人才培養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除了要具備一定的設計理論知識外,還要有創新、合作的意識,有獲取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有豐富的實踐工作經驗。
目前,我國許多高等職業院校設置的室內設計專業教育與現行的社會經濟相脫節,教學體制不完善,學校的教學環境規模、人才培養模式、學生就業率是影響高職設計專業教育發展的核心問題,要想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必須對現行高職3年制室內設計專業的傳統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合理安排課程計劃,讓學生在校期間就承擔一些實踐工作,以適應社會需求適應市場需求。
二、加強室內設計專業人才綜合實踐能力的途徑
1.確定培養目標。渤海船舶職業學院(以下簡稱“我院”)室(艙)內設計專業學制3年,主要培養具備美術設計基礎、設計創作與研究的能力,能夠從事相關建筑裝飾設計與施工、平面設計與制作、裝飾工程監理與艙室內設計方面的高級技術應用型人才。為跟上時代步伐,讓學生更好就業,培養畢業生的方向應該是在掌握室內設計的基本理論知識和室內設計創作專業技能和方法的基礎上,重點培養具有獨立進行室內裝潢設計的基本能力和綜合實踐能力,在校期間就能參與各種實踐工作,具備一定工作經驗,同時讓學生養成隨時了解國內外同行業的發展動態的習慣,以適應社會的需求。
2.進行室內設計課程體系改革。一是安排好專業課程科目和課程順序。新生入校后,大一要安排上素描基礎課、色彩基礎課,上素描基礎課的同時插入速寫基礎課,學習色彩基礎的同時插入構成基礎課,還要加入制圖基礎課,合理安排課程,讓學生科學學習,業余時間入廠進行實習,以了解室內設計專業、艙室設計專業人士工作的環境、工作方法和狀態,感受將來要想適應社會發展、實現自己的理想需要掌握的技能,帶著目標學習就有了動力、主動性,再結合學校的辦學條件,給予學生最實際、最先進的教育,這樣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是在完成理論教學課程基礎上,重點安排實踐教學科目。首先,加強實踐環節培養。鼓勵在校室內設計專業學生進行創新創業。組織在校學生獨立開展各類科學研究,鼓勵學生申請各級科研課題,積極參與本專業教師課題研究等;支持學生進行創新型實驗活動,根據學院的實際情況組織開展在校生創業教育和創業實踐活動。利用好每一次校外實習和頂崗實習的機會。我院每學期都要求學生到企業實習一周或兩周,安排有資歷經驗的師傅現場指導,提高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尤其是畢業前的頂崗實習,對提高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其次,將相關專業的培訓、考試內容納入課程教學計劃。每年組織在校學生參加國家職業資格認證(美工證、平面設計師證、CAD證書等),參加社會化的設計比賽,在培訓和準備考證的過程中,確保學生職業能力培養質量,使學生畢業后在取得畢業證書的同時,也取得了國家勞動部門頒發的裝飾美工證、廣告設計師職業資格證書、焊接技術證等。再次,建立室內設計實踐教學基地。為了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要培養在校期間就能具有豐富工作經驗的創新型人才,必須開發和建設學校室內設計專業實踐教學基地。室內設計專業的相關科目多,涉及平面設計、室內設計、家具制作、沙盤制作等多專業的融合與提升,如按傳統的室內設計專業實踐課程進行教學并設置實驗,有限的課時安排必然無法滿足要求,而且無法形成具有我院特色的培養方式。在設計教學基地建設過程中,應考慮學院自身行業應用背景優勢,在原來實驗室的基礎上進行改建或者自建。充分利用我院現有的教學資源,立足于自主開發建設,建立設計專業自己的設計工作室、設計展示廳、艙室設計模擬工作室等實踐教學基地,采用校企合作模式,建立設計專業專用的現代化實踐教學基地,邀請裝潢公司有名望的設計師現場授課,支持教師參與企業項目合作開發,支持學生到企業頂崗實習,做到教學信息與市場同步。室內設計實踐教學基地還可以開展對外短期技術培訓,為各單位職工進行軟件技術培訓,向社會招收培訓對象,增加創收,提高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
3.提高學院師資力量。教師水平的高低將直接影響教學效果,要鼓勵教師接受繼續教育,考取相關專業的雙師資格,我院每年利用寒暑假安排專業教師到企業掛職培訓,到名校教學培訓,提高教師綜合素質,還要增加外聘教師的數目和提高外聘教師的綜合素質。學校要建立任課教師嚴格監督管理制度,加強教學秩序,提高每節課的教學質量,要求教師對實踐教學細化分工,把實習具體任務落實到每個教師身上,讓教師在實習課前研究制定細致的實習計劃書,清晰地指出實習目的,實習實施的具體過程,并在每個實踐科目結束時對學生進行階段考核,對學生考核結果、實習過程進行詳細總結,以督促教師積累教學經驗。
4.確立新型定向培養的模式。為了提高學生實踐應用能力,培養用人單位需要的人才,我院與招聘單位建立長期合作關系,采取定向培養模式,設計專業依托船舶,有自己的特色,畢業生就業單位范圍除了裝潢公司、平面設計室、建筑公司、工業設計單位外,還能到船舶類行業的艙室設計等多個部門上崗。因此要進行充分的研究探討,在專業領導的指導下,使學院與企業聯合起來,共同調研,確定人才培養模式,以接收單位的人才需求為前提,以企業的現任崗位任職標準為綱要,制訂人才培養計劃,簽訂畢業生接收協議,在加強師資力量、改善教學環境等方面深入合作,確定專業理論教學計劃,增加實踐教學環節。
2007年我院第一次與大連STX船廠簽訂定向培訓協議,讓在校學生在學校設置課程的基礎上學習韓語,考試合格后派往韓國進行實習培訓,培訓結束后回國直接安排到廠里設計管理崗,薪水比正常招收的畢業生高一倍,工作環境也不同,這種定向培訓協議一直持續5年,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了我院學生的就業率。我院還與葫蘆島住建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飛天公司等多個裝潢公司簽訂培養協議,學生在校學習兩年后直接到公司進行實踐,把企業作為學校的后場,畢業后學生有了較高的技術水平、豐富的實踐經驗,可以選擇工作單位、順利就業。
從社會行業需求出發,組織調查研究,根據當今社會對設計專業人才的類型、能力要求,研究高職院校室內設計專業培養的途徑,細化本專業的培養目標、課程體系、師資隊伍、實踐教學基地,找出現行的不足,重點圍繞學生實踐應用能力的培養,建立我國應用型高職室內設計人才的實踐能力培養方案,依照方案指導教學,必將推進高職室內設計專業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孫祥春.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目標分析[J].遼寧高職學報,2011(9).
[2]張阿霞.室內設計專業人才培養方法研究與實踐[J].河南農業,2009(16).
一、微課程的應用優勢
(一)是新課程標準的體現
微課程的應用能夠根據教學重點以及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在課堂內容及方式的設定上更具針對性,更符合新課程標準下要求以學生為課堂主體的教學模式。隨著近幾年微課程應用的不斷廣泛,該教學模式逐漸形成了較為完整的體系,但在信息技術方面應用可借鑒經驗較少[2]。正是在這一背景下,教師在應用微課展開信息技術教學的過程中更需要針對學生的切實學習需求以及教學重難點,合理設置微課內容,而不是照搬照抄經驗。
(二)提升教學效果
微課的應用更適應于學生學習計算機信息技術初級專業知識,對知識點的講解更為細致。相對于傳統教學模式而言,學生在課堂重點上把握的更明確,在有的放矢下思維緊跟教師[3]。同時,應用微課教學的過程中無形中樹立了學習目標,學生對本節課程的重點內容展開深層次學習,可有效提升課堂有效率。
(三)有利于提升學習興趣
在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面對一個班級的學生難以做到管理上的面面俱到,因此不少學生在計算機課程上思維并不活躍,對知識點的興趣程度不足。由于計算機課程在課時安排上并非每天存在,該課程重要程度也不及中考科目,因此學生的重視性明顯不足,應用微課展開教學時課程的吸引力更充足,更容易滿足初中階段學生的好奇心及對新知識、新方法的探究欲望。由于微課程的占用時間較短,因此在講解信息技術知識點時可隨時開展重點知識點的深層講解和對知識點的回顧,讓學生在學習進度上合理安排。
二、現階段微課教學的問題所在
(一)信息量控制不當
微課的應用應選取重點知識點展開針對性講解,而非在微課過程中綜合講解。目前微課的應用年限并不長,不少教師在制作微課的過程中希望將更多知識融入其中,反而失去了講解的重點,讓學生無法了解學習目標,導致對微課內容的理解程度不足。
(二)課堂時間限制
由于微課教學需占用課堂時間,因此在具體實施上微課的講解耗時并不長,學生可能無法在短時間內了解專業知識點的含義及應用。換言之,雖然初中生的學習自控能力明顯提升,但由于微課的教學時間限制,不少學生在一知半解下?o法達到知識點的實際應用,在操作過程中問題百出,久之影響學習信心。
三、微課在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
(一)課前準備
由于微課教學在時間及課程內容上的限制性,教師必須在了解學生所學重點內容以及難點內容的基礎上合理設置微課教學內容,設立明確的教學目標,分解學習任務。微課的制作提倡以網頁形式來完成,通過信息化網絡,利用多媒體資源為學生提供更豐富的教學資源。在備課過程中,微課中應用的各類元素不宜過多,以免影響課堂重點。通過網頁形式呈現的微課程應考慮到超鏈接網狀結構,實現學生自主操作下的個性化跳轉,并以網頁為容器吸納更多素材。學生在自主操作微課程教材時可根據自主需求實現鏈接跳轉,在網絡的交互性下反饋學習情況。
(二)課堂導入
由于對信息技術課程重視程度的不足,多數學生在這類課程上并不會投入較多精力,因此學習效率明顯偏低。將微課程融入信息技術教學首先應注重課堂導入階段的吸引力,讓學生形成足夠的關注程度,最大化提升學習興趣與動力。課堂導入階段應將微課程的視頻內容配上背景音樂或花絮,讓學生更容易融入教師創設的導入情境之中。例如在學習多媒體作品設計相關知識點時,由于多媒體設計涵蓋的知識點內容較多,微課程應選取重點知識點詳細講解,編輯微課視頻。例如針對制作PPT、插入視頻元素、插入音頻元素等知識點,應選取其一作為微課的主要教學內容及導入內容。
(三)自主學習
教師將微課程教學內容上傳至網絡或直接發送至學生操控的計算機中,讓學生自主完成非線性學習,根據自主學習基本功底以及學習興趣對教師預設的學習內容自主安排與調節,實現學習上的個性化。在學生完成對微課程的學習后,教師應通過任務驅動手法達到課程的延展教學,可分為應用內化、評價內化、創新內化三種類型。應用內化指的是讓學生通過較簡單的學習任務完成知識的架構,通過獨立分析完成信息技術相關操作任務;評價內化指的是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微練習的方式展開課堂評價;創新內化指的是教學資源上的延展性與開放性,強調學生的自主創新以及設計能力的應用,緊密結合微課程的教學重點,更強調知識點的實際應用。
(四)課程制作要點
微課程的主要特點在于授課時間短且知識點覆蓋范圍小,可將微課看做對某一知識點的詳細、深入講解,課程更適合解決核心問題。教師在微課程的制作上應短小精悍、突出重點,建議在五分鐘至十分鐘左右即可。微課的教學資源除了微視頻外,還應涵蓋微練習、微素材、微講義、微課件等多種學習資源,讓學生更方便的根據自身學習難度及需求選擇適合的素材展開學習。
【摘 要】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是化學實驗教學的一個重要教學目標,筆者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總結出幾種教學方法:一、激發學生實驗興趣;二、自主學習創新實驗;三、設置問題探討思索;四、科普活動發散思維。
關鍵詞 化學實驗;教學;創新能力
當代學校教育要培養創新型人才,只有學生有獨立思考的能力,才能擁有創新意識,從而才有可能幫助國家在同一領域中有所發展和進化。而化學實驗教學的一個重要教學目標就是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這一教學目標也越來越多的被教師所重視。筆者通過自己的教學經驗淺談一些在化學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方法,使我們能夠更加明確的完成教學目標。
1.化學實驗教學現狀
化學實驗是有一定危險性的,因為對各種化學品的不了解而會出現一些實驗事故。所以在化學實驗的教學中,教師往往注重的是安全,而忽略了其他的教學目標。正因如此當代的大部分化學實驗教學都是學生嚴格按照教師的要求,跟隨教師的步驟及動作指示一步一步完成。在這樣的化學實驗教學中,完全不能使學生得到創新能力,甚至對學生沒有任何啟發,只是來驗證已經知道的結論。
2.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方法
無論在什么樣的時代背景下,我們都需要發現有創新能力的人才,一個國家的發展創新是最重要的,只有創新型人才多了我們國家才能發展得越來越好。而我國的應試教育已經把學生的創新能力都磨沒了,所以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十分重要的。以下是筆者對在化學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方法探討。
2.1激發學生實驗興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蔽覈慕處煴亲婵鬃佑眠@句話闡釋了學習的起點,那就是興趣。所以在化學實驗的教學中,要先將學生帶入實驗世界,然后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教師注意自己的引導方式,而不是依葫蘆畫瓢的教學方法,要讓學生及時參與到教學當中。所以教師應該運用每節課的導入吸引學生,使學生對化學實驗產生興趣。在化學實驗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展現化學的魅力,做一些視覺和聽覺效果極佳的實驗,使學生喜歡上化學實驗課。當學生認為化學實驗室非常奇妙的事情時,必然會對化學實驗產生濃厚的興趣,隨之便會很認真的學習其中的奧妙,并且使學生的大腦也時刻轉動起來。只要學生對這門課產生了興趣,那么就為達成所有的教學目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2自主學習創新實驗
在化學實驗教學中,要在保證實驗的安全性之后,讓學生自主學習,對所學習的內容舉一反三,能夠自主設置一些實驗來解決自己發現的疑問。在這個過程中,也可以分小組進行,這樣一來一個學生的提問有可能會引起其他組員聯想到其它的問題,集思廣益使實驗的方向增加。在這個方法中,學生就已經初步的開發了自己的創新能力。學生們為了驗證自己的問題就要動腦筋來設置新的實驗,在這個實驗中每一個細節都是自己設計的,這樣就進一步的鍛煉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如果在化學實驗教學中經常性的自主學習創新實驗,那么學生就會養成經常動腦的好習慣,也就使學生得創新能力逐步的養成了。
2.3設置問題探討思索
做化學實驗時不僅僅是動手能力,更重要的是動腦思考。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引導是不能斷的。在設置問題時要有一定的啟發性和探討性,在每個實驗開始和過程中都要設定有意義的問題,并且組織學生探討思索。使學生在實驗的過程中,能夠用腦思考并且積極找出問題的答案。在這個方法中,教師設置的問題是很重要的,所以可以針對不同學生設置不同的問題,使所有學生都能得到啟發和鍛煉。教師不但真正的做到了引導者,還會使學生跟隨教師的教學思路來進行學習,完整的完成一節化學實驗課。通過教師設置的問題,學生動腦去思索時便正是在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2.4科普活動發散思維
學校定期的組織一些科普活動,讓學生看到課外的化學世界,更加引起學生對化學實驗教學的興趣。并且在參加科普活動時,教師可以提出問題或者進行簡要的講解,學生則會主動參與其中,鍛煉了學生的發散思維。而發散思維活躍的學生,創新能力一般都比較強。所以在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的過程中,打開學生的視野是非常重要的,不能只是把學生關在學校,只學習書本上的內容。所以,定期的組織一些科普活動,使學生較好的鍛煉自己的發散思維,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3.小結
在忙碌的課本學習過程中,學生還是比較喜歡動手一類的學習科目。所以,化學實驗教學本身就有一定的優勢,使學生感興趣。教師在設置課程內容時,就要更加的激發學生興趣,使學生有較大的學習積極性。從而使學生積極思考,舉一反三,逐漸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真正完成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彭鐵貞.化學實驗教學與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探索[J].中華少年,2011,(2):246.
[2]周躍紅.創新教學與教育創新的研究與實踐[J].高等教學研究學報,2011,24(2):88-89.
[關鍵詞] 多媒體;形態學;機能學;臨床醫學;課堂教學效果
[中圖分類號] G434[文獻標識碼] C[文章編號] 1673-7210(2010)11(c)-091-02
多媒體教學集文字、數據、圖形、影像、音頻、視頻等不同的媒體為一體,使教學過程立體化,在高等醫學教育中顯示了顯著的優越性[1]。但是,不同的醫學專業學科有其學科自身的特點,如果不能恰當地應用多媒體教學,勢必會產生這樣、那樣的弊端[2]。那么,如何在不同的醫學學科的課堂教學中合理地應用多媒體,更好地發揮多媒體的優勢而避免其弊端呢?課題組通過對本校各屆省級教學基本功競賽中獲獎教師的多媒體課件進行研究,將他們教學的優點和經驗總結如下,為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提供參考和借鑒。
1 多媒體課件在基礎醫學形態學科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人體解剖學、組織胚胎學、病理學等屬于醫學專業基礎科目中的形態學科,其研究內容涉及人體正常和疾病狀態下機體代謝、功能和形態結構的改變,與臨床各學科有著密切的聯系。醫學形態學的教學主要是通過大體觀察、顯微鏡觀察、尸體解剖和臨床病例分析等方式,從形態學角度研究和探討疾病的發生、發展規律,具有較強的理論性、實踐性和操作性。傳統的課堂教學中使用黑板加粉筆和掛圖的教學模式,這種模式使教師在上課前需要花很多時間準備掛圖,上課時需要花時間更換掛圖,而掛圖的質量和大小無法保證大教室后排的同學能夠看清圖中的所示結構,因此,既費時,又費力,還達不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將多媒體教學引入形態學的課堂是對傳統形態學科課堂教學的改革[3-4]。高質量的光學圖像在課堂教學中發揮的作用是掛圖所無法比擬的,也遠勝于教材上的圖像,并且能將局部圖形任意放大或縮小、重復顯示或分步顯示,與教師在黑板上畫圖相比也有使用簡便、省時、省力等許多的優點。多媒體課件的動畫演示功能可把復雜的、難懂的教學內容直觀化、形象化、生動化,既增強了知識的趣味性、視覺的直觀性,也使課堂教學立體化、多維化,從而多途徑、多方位刺激學生的感官,活躍了課堂氣氛,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也從整體上提高了教學質量。
例如,人體解剖學介紹呼吸系統時,可以先通過靜態的圖像介紹該系統的結構組成、參與呼吸運動的肌肉等,然后用動畫形式展示吸氣和呼氣時膈肌和肋間肌的運動以及氣體在肺泡內的交換過程,最后用簡練的文字進行歸納總結。這樣的教學方式比起教師一條一條地將課本知識和概念灌輸給學生要生動得多,學生對人體形態結構的理解和記憶也會深刻得多,大大增強了課堂教學的效果。
病理學是醫學教育中重要的形態學課程,在理論課堂教學中,采用多媒體的靜態圖像有利于教師對病變的講解,如將動脈粥樣硬化病變的大體標本、光鏡下的圖像通過幻燈片展示給學生,清晰、直觀,使學生對動脈粥樣硬化各期的大體和鏡下形態學特點等內容更易于理解和記憶。病理學課堂教學中,如介紹惡性腫瘤的轉移途徑等內容時,采用動態的視頻或動畫,更有利學生掌握病變發生的動態過程,使課堂教學生動、具體,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使學習變得輕松、高效。
2 多媒體課件在基礎醫學機能學科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醫學專業基礎科目中,生理學、病理生理學、藥理學等為機能學科,其研究內容涉及人體正?;蚣膊顟B下機體的器官功能、細胞代謝等方面的改變,區別于醫學形態學教學,這些機能課程理論知識系統性強、內容抽象、學科涉及范圍廣、覆蓋面大。學生在認識客觀事物時,往往對肉眼看得見的、直觀的客觀物體容易觀察和認知,但對于微觀的現象、抽象的概念則不容易認知和掌握,經常會產生畏難情緒。傳統的黑板加粉筆的教學模式已不能滿足機能學科課堂教學的需要,對于枯燥的、抽象的疾病發生過程中的生理生化改變、藥物的藥理作用及其作用機制等,單靠板書和教師的講解,學生不容易理解和記憶,達不到有效地課堂教學效果。
將多媒體課件用于機能學課程的課堂教學中,使抽象的教學內容以圖片、動畫、視頻、錄像等方式展示出來,做到了邏輯清楚、層次分明、重點突出,顯著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5]。制作精良的多媒體課件,不僅畫面清晰,圖文、聲像并茂,尤其是制作了動畫效果,更是化抽象為具體,變復雜為簡明,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原來很難想象,甚至不能想象和理解的問題都能很好地記憶和掌握[6]。
例如:在生理學課堂教學中,采用多媒體來介紹肌肉的收縮機制,與傳統教學方式相比,其優勢顯而易見。首先采用色彩鮮明的靜態圖片將肌束、肌纖維、肌小節、橫橋等結構展示給學生,并用精煉、準確的語言解釋每一結構及其在肌肉收縮中的作用,然后采用動畫形式逐步演示肌小節中橫橋的擺動引起肌肉收縮的每一步驟,還可以加上視頻和聲效演示肌肉收縮及其產生的全過程,這樣的方式豐富了教學內容,活躍了課堂氣氛,自然而然地完成了教學任務,達到了教學目的。
在藥理學的教學中,藥物的藥理作用及作用機制很抽象,尤其是藥物作用的機制,往往是發生在分子水平,看不到、摸不著,并且在闡述藥物的機制時常會用到前期基礎醫學科學的相關知識,同時又聯系了臨床醫學與疾病治療相關的知識,因而學生學習起來常常覺得無從下手,也不容易理解。借助多媒體進行課堂教學常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里能掌握更多的知識和概念。例如,氨基糖苷類抗生素的作用機制涉及對細菌蛋白質合成全過程的抑制作用和對細菌胞漿膜通透性的干擾,既有生物化學的相關知識,也有微生物學的知識在其中的應用。在課堂教學中,可借助圖片顯示革蘭陰性桿菌細胞的示意圖,指明氨基糖苷類抗生素作用的靶點,然后用視頻或動畫回顧細菌蛋白質合成的基本過程,之后再用動畫演示氨基糖苷類抗生素結合與相應的靶點后對細菌蛋白質合成的起始階段、肽鏈延伸階段、終止階段等的干擾,從而生動地將抽象的、不可見的藥物作用機制直觀地、形象地展示在學生眼前,加深了學生對問題的理解,也促進了對專業知識的掌握。
3 多媒體課件在臨床醫學專業學科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臨床醫學專業學科課堂教學內容龐雜,疾病種類多,知識覆蓋面廣,授課內容包括疾病的定義、特征、病因、發病機制、診斷和治療等方面的知識,是實踐性極強的課程。傳統的教學方法按部就班地將課本知識通過教師講述和板書傳輸給學生,常常使學生聽完課后仍然是一頭霧水、弄不明白,只好下課后死記硬背課本上的概念和知識點,這樣即使能完成教學任務,也達不到預期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效果。
現代多媒體技術集聲音、文字、圖形、影像等于一體,在臨床醫學專業學科的課堂教學中有著重要的應用[7]。多媒體形式將臨床疾病的抽象概念具體化,把枯燥的臨床病種特征生動地展現給學生,不僅使教師的課堂教學方法更靈活多樣,對重點、難點的把握和講解更到位,并且對典型病例或罕見病例能通過課件使學生有直觀的、感性的認識,也更有利于診療操作規程的標準化、規范化。
比如臨床專業課程中的骨科學屬于運動醫學,由于專業的特點,骨科的大多數疾病的受傷機制、患者的陽性體征都是通過動態的教學模式才能講授清楚,利用多媒體將原先單調枯燥的教學內容生動地體現在聲音、圖像、影視及動畫中,使學生通過聽覺、視覺等多感官的刺激獲取更多的信息量,也能更容易、更形象地理解疾病的發生、發展和轉歸[8]。例如,在課堂講授“肩關節脫位”時,如果教師只是進行肌肉起止點、運動方向等理論講解,很難使學生理解此類外傷的致傷機制過程,勢必影響正確的手法復位治療,而采用視頻或錄像,學生看到簡單的肩關節后伸、外旋方向受到推力,造成脫位,自然就能理解脫位的力學原理,順理即可推斷出脫位后的臨床表現和分類情況,更有利于理解臨床上的特殊表現和專有體征,給學生的印象是直觀的、生動的,也是深刻的。隨后的治療手法就是在理解了損傷機制后,反其道而行之,采用牽拉、屈曲、旋轉的力量達到復位的要求。再如,介紹“骨折伴發脂肪栓塞綜合征”的相關內容時,講授的重點是理解脂肪栓塞發生的微循環機制,這一過程也是積少成多,由量變到質變的疾病演進過程,采用不同階段的典型病理改變的圖片,配合簡潔的文字,把病理學和臨床醫學有機結合起來,使學生既能知其然,也能知其所以然,比起教師單純用語言來講述更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綜上所述,將現代多媒體技術應用于醫學各學科的課堂教學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改革[9]。在醫學不同類型學科的課堂教學中,只有恰當應用了多媒體,才能充分發揮多媒體的優勢,通過聲色、動靜、圖文等方式多角度、多途徑地刺激學生的感官,將抽象的概念和過程直觀、生動地表現出來,加深學生對問題的理解,增強學生對知識的認知能力,提高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利于增強課堂教學效果,提高醫學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冷靜,楊莉.多媒體技術在醫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華醫學教育雜志,2008,28(6):83-85.
[2]王娟.多媒體技術在醫學教學應用中的利與弊[J].全科護理,2010,8(1):178-179.
[3]閆勇,王煥霞.人體解剖學多媒體課件制作的技巧和體會[J].中國醫藥導報,2010,7(9):105-106.
[4]劉艷紅,周建華,李景和,等.病理學多媒體網絡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中醫藥導報,2006,12(9):99-100.
[5]李萍,侯進,任利君,等.多媒體技術在藥理學教學中的利弊分析及對策[J].中國醫藥導報,2008,5(26):78-79.
[6]王潔,楊彩紅,張軒萍,等.多媒體教學在藥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山西醫科大學學報:基礎醫學教育版,2008,10(6):744-745.
[7]林偉,陳金坤,林銘.充分應用多媒體課件,提高外科學臨床教學質量[J].西北醫學教育,2007,15(5):950-951.
[8]尹良軍,秦晉,程昀,等.現階段骨科多媒體教學的思考[J].中國醫藥導報,2009,6(31):94-95.
關鍵詞:模具教學 項目教學法 教學評估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3)05(a)-0160-01
1 項目化教學法的概念及其特點
1.1 項目化教學法的概念
“行動導向”教學法中最為重要的一種就是項目化教學法。從字面意思上看,它是以項目為貫穿完整教學工作的主線,師生共同合作,學生自主探索完成教學任務。在這過程中,教師應以調動學生的自主學習和自主探索興趣為目的,以小組為單位將學生分成若干團隊,將教學問題或任務分置下去。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在團隊的環境氛圍中,共同協作制定詳細的工作計劃與實際操作流程,共同致力于整個項目的順利完成。項目化教學法有利于學生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充分理解掌握所學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提高團隊合作精神。這種教學方法以學生為主體、以項目為形式、以實際開發操作為中心,在團隊環境中,以項目開發小組的形式,讓學生能夠自主探索,激發學習興趣,提高發散性思維,豐富自身的學習生活經驗及社會閱歷。學生的理論轉化為實踐操作能力、人際溝通能力也都能在這個過程中得到極大的提升。
1.2 項目化教學法的特點
項目化教學法有其區別于其他教學法的鮮明特點,具體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項目教學法在教學過程中具有可實際操作性。教師在教學工作中設立項目主體時,可將真實生活中的一些現象與教學任務聯系在一起,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自己設想場景,針對性地就某一實際問題而進行自主性摸索學習,這種自由的學習環境有利于充分調動學生的自主學習性,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另外,項目教學法的項目課題設置具有開放性,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相應的課題,自主選擇研究方法和研究形式,例如項目研究小組、師生課題研究組,這也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項目化教學法具有學科的綜合性,由于項目課題的開放性,內容的豐富性,項目課題教學過程中需要涉及到的學科科目也較為繁多,這也使得學生的知識面得到拓寬。
2 項目教學法在模具專業教學中的應用實例
傳統的模具專業教學中所設計的題目是彼此獨立不相通的,由于其專業特點,這些題目的設計都是在相關課程結束后才提出進行的,這在《塑料模具課程設計》、《模具CAD/CAM實訓》和《模具制造技術課程設計》等著作中都體現出來。
隨著機械科技的發展,現在的企業對高素質模具人才的需求逐步提高,傳統的模具專業教學雖然注重對學生的專業基礎知識的培養,在設計課題時也綜合了各類課程的主要內容與特點,這有利于加深學生對專業知識的理解,但是忽視了學生綜合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的發展,這就使得其課程改革迫在眉睫。
在模具教學中引入項目教學法便可以改變這一現狀,可在教學過程中結合《塑料模具課程設計》、《模具CAD/CAM實訓》和《模具制造技術課程設計》這三門學科的知識,以綜合性工程設計項目為主線完整地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學生以項目研究學習小組為形式,在教師的指導幫助下,自主參與塑件模具設計、加工生產流水線、產品檢驗等工序流程,這使得學生在鞏固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充分調動積極性,結合實際操作更好地吸收知識,提高實踐操作能力。
2.1 確定項目,制定計劃
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應以提高學生的大型工程軟件操作能力這一教學目標為基準來制定相應的項目任務。在選擇項目時要注意結合學生的能力,選擇那些難易程度與學生能力相匹配的、與課程知識相結合的、與實際工程相結合的。例如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到的一些塑件模具為教學范式,讓學生設計模具以及一些工藝生產規格流程的編制工作。在此過程中,老師可以根據書本上的知識要點來布置學習任務和提出要求。學生在項目研究學習中,根據具體任務要求,自行制定工作計劃,主要包括繪制產品圖紙、設計模具圖、樣品的加工方案、產品的三維模擬等等內容,力求詳細有序。這可以培養學生設計注塑模具和模具零件型面加工設計及其數字化模擬能力,提高操作動手能力,從而符合企業的需要。
2.2 計劃實施
在實際操作中,老師可將學生分成5~6人為一組,每組具體要求設計的塑件各不相同。各小組成員可推選一名成員為小組長,即項目負責人。具體職責是將任務分成若干步驟,分發給各成員,并要求在布置任務時學習要點在每名成員的工作任務中都有所體現。小組工作開展過程中,小組成員共同討論模具造型、工藝方案和結構形式方案設計,可以以頭腦風暴法為形式,最終從幾套方案中投票選擇一種最優方案,確定為最終任務。老師在這樣項目的教學中,要結合每名學生的特點與能力素質,分組時要注意將學習能力強的學生與相對較弱的學生合理分配,并在項目完成過程中掌握各組項目進度,能夠做到問題的早發現早解決,從而保證項目的順利完成。
2.3 結果評估
在小組項目完成收工后,老師和學生要對任務的完成進行一個全面的檢查評估與學習經驗交流。學生可以逐個進行自我評價,說出自己的一些經驗總結與不足,小組負責人對小組的整體成員評價進行總結發言,師生共同討論出現的問題與不足,積累經驗避免以后再次發生。最后由老師對整個項目過程與成果設定評價要素,進行檢查驗收與評分,從而得出每個學生的學習成績。這一過程可以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興趣與熱情,提高思維邏輯和合作精神。
3 結語
通過以上所述,在實踐中將項目教學法應用到模具專業課程教學中,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積極性,培養綜合能力,將理論知識靈活運用到生產實踐中,解決各類問題,以適應以后的工作要求。同樣,這種教學方法對老師的要求也有所提高。老師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起到一個引導和幫助的作用,老師要在這一過程中早發現早解決問題。這就需要老師有較強的實踐技能和快速反應及科研能力。項目教學法的開展需要相關課程體系的融合,學科交叉性較強。學校也應該改革課程,引進新型機器,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使課程展開具有實際可操作性。相信在學校師生的共同努力下,模具課程的項目教學會發展得越來越成熟。
參考文獻
[1] 王相,凌華.項目化教學法在模具教學中的應用[J].廣西輕工業,2011(1).
關鍵詞:中醫;西醫;臨床;斷代
中圖分類號:R2-03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673-7717(2008)05-
0991-02
My View Points on TCM Clinical Atrophy
CONG Li
( Zhejiang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53,Zhejiang,China)
Abstract:TCM clinical atrophy is caused by artificial factors, training model, self-orientation and unhelpful guide are the main reasons for TCM slow atrophy.
Keywords:TCM; western medicine; clinical; division of history
中醫經過幾千年的發展和完善,逐步形成其獨特的辨證體系,該體系指導下所取得的療效令世人矚目。但縱觀今日之中醫發展狀況,不容樂觀,中醫后繼乏人乏術已成共識。各省中醫院大都不景氣,所占有的患者數量逐漸減少,中醫疾病譜日益窄小等,與日新月異、飛速發展的西醫相比,中醫的衰敗之勢是顯而易見的。中醫如何走到今天,筆者認為,人為因素占主導地位。
1 培養方式存在問題
中醫學理論是在實踐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其理論體系龐雜,靈活多變。因中醫理論多為個人經驗總結,尚缺乏系統完整的整理,加之實踐性極強,這就決定了中醫的培養方式以師徒相承方式更為便捷。這種培養方式從古至今,一直沿續到建國前,它造就了一批又一批的中醫英才。建國后,中醫得到了國家的充分重視,中醫從個體走向醫院,培養方式也從師帶徒變成學校教育。學校教育改變了過去驗證了幾百年的教育程序,把過去奉為金科玉律的四大經典逐步淪為考查、甚至選修課,無休止地增加西醫、英語等課程。中醫科目日漸減少,到目前為止,在5年制的本科教育中中醫的總課時尚不足1000學時,其培養時間僅相當于過去師帶徒的一年時間,其基礎之薄弱是可想而知的。另外,中醫目前的師資多為中醫院校自已培養的畢業生,對于中醫理論的掌握和認識還遠不夠,加之缺乏必備的臨床實踐,因此其授課質量實難保障。
中醫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但目前中醫學生的臨床實習幾乎是沒有保證的,平時的課間實習暫且不提,既便是畢業實習,學生們也很難有機會自己動手,他們每天的工作幾乎就是清一色地幫老師抄寫處方,帶教老師或缺乏必備量的患者,或忙于診務,使學生在整個實習過程中,不能對中醫的基礎理論和臨床實踐加以驗證并進行有機地結合。這便是中醫培養的人不可能迅速適應工作的一個極其重要原因。
以上的培養方式決定了中醫培養的學生理論匱乏、實踐不足,使中醫的長足發展從根本上受到了遏制。近幾年來,國家對以上問題也開始有所認識,近幾年來的高徒教育就是最好的例證,遺憾的是,由于種種原因,以上的做法收效甚微。目前中醫的教育體制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的教育模式,這是形成目前中醫乏人乏術、甚至于斷代的根本原因。
2中醫自我取向不利
建國以前中醫是以個體方式經營,為適應臨床需要,逐步出現了分科。因病制宜,中藥的使用也呈現出多種制劑并存的喜人景象。建國后,中醫進入醫院,為了便于醫院管理,中醫用藥開始簡單化,湯劑因配藥方便,成為主流劑型,除屈指可數的幾十種丸劑,湯劑幾乎一統天下,從而改變了幾千年來因病制宜、多種制劑并存的局面,中藥的應用受到不應有的限制,中醫的疾病譜也開始日漸縮小。并在以后的歲月中逐步形成了“大病找西醫、小病找中醫”的格局。中醫幾乎是自主放棄了原有的一些優勢,這樣便自然而然地在以后的歲月中逐漸形成劣勢、甚至居于可以被忽視的地位。
1977年以后,隨著中醫教育的恢復,中醫的臨床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視,一些效益比較好的醫院已不能滿足現有門診狀況,開始設立病房。與之相適應,中醫開始去學習西醫知識和西醫技術。于是派外進修、引入西醫人員成為中醫培養人才的一大熱點。近幾年來,隨著醫院改革的不斷深入,這種情況愈演愈烈,中醫擁有一定的西醫知識已成為必備和一種時尚。其結果無非有2種,一種是西不西、中不中的做法,失去了原有的中醫療效,使原本興旺的中醫門診變得異常冷清,從此一蹶不振;另一種,是患者量劇增,甚至出現一些中醫院與西醫院試比高低的喜人景象。以上情形是喜是憂?門庭冷落者,其衰敗之象自不待言;那么與日俱增的患者,日漸增加的經濟效益,又說明什么?嚴格來說,效益良好的中醫院,大多是憑借良好西醫技術和設備,并非借助于中醫實力和療效,恐非中醫繁榮景象。
中醫從社會進入醫院,從門診擴展到病房,每前進一步都讓古老的中醫為之付出了慘重的代價。這一步步地逼著中醫去接受西醫、學習西醫、應用西醫。在反反復復的西醫實踐中,中醫逐步喪失自我,尤其那些對中醫臨床實踐尚缺乏認識的年輕醫生,于是中醫開始西醫化。中醫大量使用現代診療技術、治療手段并無可厚非,但令人不能接受的是中醫思維模式西醫化,出現諸如用雙花、連翹抗炎、抗病毒,用五味子降轉氨酶,用瓦楞子制酸,用牡蠣補鋅;胃炎的治療思路便是胃腸動力藥、制酸藥和抗螺旋菌的中藥的組合,如此種種荒唐之事已是屢見不鮮。這種理念從根本上違背中醫的辨證論治體系,這便是中醫的療效日漸下降的原因所在。正所謂皮之不存,毛將安覆焉?
以上的中醫取向存在著不容質疑的問題,人的精力究竟有多少,魚和熊掌能否兼得,答案不得而知。中醫與西醫相比,優勢何在,是以長比短,還是以短比長?一比西醫之短長,只需購置設備和引進西醫人才即可。那么因此而失于發展的中醫將面臨的是什么呢,很可能是斷代、是失傳。古老而充滿神奇色彩的中醫很可能會斷送在我們這一代人的手里,這不是十分可悲嗎?今天,中醫走向世界已經不再是一句口號,中醫走向世界憑借的是什么,是可靠的療效,而龐雜的辨證體系則是這一療效的根本保證,如果我們失去這一精髓,將使中醫失去靈魂,而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那么廢醫存藥將是指日可待。
3 導向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