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論文
時間:2022-06-04 16:15:4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民辦高校教師和學生有其特殊性,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審視教育主體和客體的關系。一是情感關系的異化。私有化的民辦高校,充斥著較強的市場氛圍。身為打工者的教師從事教育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生活,學校給的待遇直接影響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師能否全心全意地把所有精力都花在教學和愛護學生身上,全憑其職業道德水平和社會良知。作為教育客體的大學生,花了遠高于公辦高校的學費,按照市場規則,他們期望能夠從民辦學校獲得更好的教學和服務,認為學校和教師為他們服務是天經地義、理所當然的事,這種思想完全顛覆了傳統的尊師、敬師的倫理秩序,無法和教師形成情感上的共鳴。教師和學生的這些特點,決定了教育主體和客體之間有些買賣關系的意味,不能形成親密的師生關系,雖然公辦學校也存在此類現象,但民辦高校表現更甚。從這個意義上說,教育客體與教育主體的情感關系相異化。二是教與學的異化。與公辦高校相比,民辦高校大學生知識水平和理論水平較差,但市場意識較強,最關注的是未來的就業問題,所以多數大學生往往只注重專業知識,忽視人文學科,尤其是學習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態度不端正,表現為逃課、厭學等。同時,教師為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去迎合學生,片面追求課堂氣氛,導致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無法形成良性互動,也不能產生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民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異化的主要原因分析
(一)黨委在思想政治教育領域的領導地位弱化
公辦高校采取黨政聯席會議的管理體制,這種體制直接實現黨委對高校的領導,能夠保證的意識形態在思想政治教育領域的主導地位。而根據《民辦教育促進法》的規定,民辦高校實行理事會或董事會領導下的法人治理結構,由校長負責學校的管理,同時由政府派代表進駐民辦高校,擔任黨委書記,并對高校的辦學進行督導。但在實際工作中,民辦高校多采用家族企業化的管理模式,舉辦者及其親屬才是民辦高校的真正決策者和管理者,雖然黨委書記作為政府代表可以在總體上監督學校的辦學方向,但在具體參與學校的方針政策的討論和監督過程中,受到很大的局限。目前我國的民辦高校多是自籌資金辦學,很少得到政府的資金支持?!罢问墙洕募斜憩F?!倍畬γ褶k學校沒有資助或資金幫扶少,相應地在民辦學校的發言權也小,對民辦高校的影響也就小,因此政府派駐的代表———黨委書記在民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領域里的領導力不從心,造成民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力度的弱化,助推了思想政治教育領域內的異化現象。
(二)一些民辦高校的舉辦者辦學目光短淺
較多的民辦高校的舉辦者把辦學當作投機性的盈利企業來做,沒有辦教育的公益性意識,舉辦者及其家族急于從辦學中獲得回報,也沒有辦一流名校的夢想,不愿在教學、科研和人才的培養上加大投入,更沒有認識到思想政治理論等人文學科對國家、對學生全面發展和辦一流學校的重大意義,只是把目光放在眼前的市場需要上,片面追求學生當前的就業和節約資金,不考慮培養出來的“產品”的發展潛力和學校的未來前景。當然,國內民辦高校的外部生存環境和國外私立大學相比差距很大,它們缺乏政府的資金支持和多元化的融資渠道,辦學投資和發展的力度受到很大的制約,只能把有限的資金投在立見成效的環節上。因此,民辦高校在教學與管理的實踐中表現出較為嚴重的重理工、輕人文,重應用、輕理論的現象,這是民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出現異化的重要原因,并有可能會導致培養出來的學生成為沒有思想,只會操作機器的“工具人”。
三、民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異化的應對思考
(一)政府應發揮在思想政治教育領域內的正能量
政府欲加強對民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力,首先必須加大對民辦高校的扶持和監督力度,這既是對我國民辦高等教育事業的支持,也是鞏固在意識形態統領民辦高校的重要手段。
1.適當予以財政資助
對私立高校實施適度的財政扶持,為私立高校創設公平的競爭環境,是發達國家的通行做法。中國的民辦高校發展了幾十年來,對國家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和促進國民受教育權的實現做出了巨大貢獻,政府有責任對民辦高校進行扶持,尤其是要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加強領導和給予資金支持。當前,公辦高校擁有政府的撥款,資金較充裕,可以為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建設以及教學、科研提供保障,而在民辦高校,為了應對上級的檢查和評估,也會提供一些經費預算保障,如生均15—20元的教學、教研預算計劃等,但由于民辦高校辦學經費緊張以及辦學者、管理者辦學理念的偏差,實際上很少會動用這些預算經費,造成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經費投入相對較低,無法確保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質量。高校是為黨和國家培養合格人才的場所,政府有責任為民辦高校創設公平競爭的外部環境,并提供適度的支持,至少要對民辦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專項經費支持,促進民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學科建設和教學研究,確保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這一主流社會意識形態,在民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領域內始終居于主導地位。
2.給予人才培養支持
目前,民辦高校政治理論課教師主要由專職教師和外聘教師構成。外聘教師多為在讀的碩士研究生,年紀輕,教學經驗少。專職教師由三部分組成,一是極少數公辦高校退休教師;二是在民辦高校服務多年的本科生,后經過在職學習拿到碩士學位;三是新招聘的碩士研究生。從民辦高校政治理論課教師的構成來看,專職教師是民辦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科研的主體,但擁有博士學位的教師極少,相對于公辦高校而言,教師的水平明顯要低得多,這與民辦高校的快速發展不相適應,與公辦學校公平參與市場競爭的主體地位不相稱。為了促進我國民辦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政府應設置民辦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專門培養計劃,如博士培養計劃,以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和專職輔導員的學歷層次和理論水平,進而提高民辦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科研和管理水平。同時,政府部門還要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信仰教育,培養他們對所從事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并在生活和工作上給予關心和照顧,使教師能夠以主人翁的姿態去從事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和科研工作,為培養國家需要的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服務。
3.落實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建設標準和評估指標體系
要提高民辦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和科研水平,教育主管部門必須針對民辦高校的實際和特點,在對民辦高校施以幫助的基礎上,建立相應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標準和嚴格的評價指標體系,引導和促進民辦高校重視和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推動民辦高校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為防止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建設標準和指標體系流于形式,主管部門還要加強對民辦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的評估檢查,通過檢查和指導,推進民辦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質量不斷提升,推動民辦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科研水平不斷提高。
(二)民辦高校應凸顯在思想政治教育領域內的職能
1.強化黨委在思想政治教育領域的領導地位
作為政府代表的黨委書記,應想方設法為民辦高校爭取政府的各種支持,履行好督導職能,加強在民辦高校中的話語權,領導黨委充分發揮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主導作用[4],指導和監督民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學科建設、教學和科研等,加強教師和輔導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溝通、合作,構建黨委、學工部門、政治理論課教師、輔導員和管理人員的全員育人機制,營造濃厚的重視思想政治教育的氛圍,強化社會主義主流意識形態在民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領域的統治地位,創造和諧的育人環境,為培養合格人才把好正確的政治方向。
2.轉變思想,著眼長遠
眾所周知,發達國家的私立高校、尤其是一些名校,如哈佛、耶魯等高校,特別重視大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而獲得全面發展的學生,才有更大的發展潛力和發展空間,也更容易取得成就,獲得成功,相應也提高了畢業學校的知名度和社會影響力。我國民辦高校的舉辦人和管理者應摒棄重理輕文,尤其是輕視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學習發達國家私立高校的成功經驗,要有長遠眼光,善于總結中國高等教育的未來發展方向,充分認識自身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民辦高校面臨的機遇是發展的外部環境將會越來越好,挑戰是在生源逐步減少的情況下如何自保和發展。民辦高校應緊緊抓住機遇,樹立質量立校、特色立校、人才強校的名校意識,不斷強筋健體,才不會被歷史所拋棄。民辦高校要學習發達國家私立高校重視人文學科的做法,對學生進行多學科、跨專業教育,把學生培養成為有思想、懂技術的全面發展的人。而思想政治教育作為通識教育中重要的一個學科門類,更應引起民辦高校的重視。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是確保人才培養質量的思想保證和政治保證,是民辦高校內涵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一切工作的生命線[5],民辦高校應把它作為事關學校發展全局的戰略性工作來抓。
3.構建和諧的育人環境
在高校中的功能探析作為高校的“生命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事件的源起、發展和結束整個過程中施展著包括事前的導向指引功能,事件發生發展中化解矛盾與沖突的功能,以及事件解決后總結反饋功能,時刻發揮著無可取代的重要作用。
1充分發揮指引導向功能
從根源上預防事件發生之所以事件參與主體聚集成群并引發,究其根源,是因為某些共同關注點或相同的利益訴求的出現形成事件的起源,包含很多方面,如政治上的國際、國內形勢,社會中不公正事件以及學生對學校日常學習生活中存在問題的不滿等。然而,作為還未形成成熟穩定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學生,對于這些問題的認知及把握難免出現偏差甚至錯誤,這就會嚴重影響事件的發生發展和最終走向。因此,如何指引大學生形成正確穩定的“三觀”,從容面對問題、理性分析問題以及合理處理問題進而避免出現偏差和錯誤顯得尤為重要。通過開展教學講座、思想宣傳活動、師生交流等方式方法,使正確的思想政治內容深入滲透到大學生當中,從而充分發揮導向指引的首要功能,促使大學生正確對待問題,從根源上預防高校的發生。
2合理利用教育說服功能
化解矛盾,維護高校環境穩定和諧高校一旦爆發,在沒有阻礙、任由事件發展的情況下,偏激性、多變性和沖突性將逐步表現出來,影響事件的走向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歪曲事件原本的出發點和性質,給事件帶來眾多不可預知的危機。在事件整個發展過程中,我們應當根據事件起因、參與群體以及事件發展階段等實際情況,結合眼下存在的矛盾激化、事件走向歪曲等問題,秉承“早發現,早解決”的工作方針,適時運用分析勸說、教育感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以避免事件進一步擴大而帶來的更多的可能性與不確定性。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發展中重要的教育勸說功能可以及時有效地化解種種矛盾,為防止事件激化、維護校園和諧穩定起到重要作用,是事件解決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能組成部分。
3重視反饋功能
總結經驗教訓,避免事件再度出現馬克思曾經指出:“對人類生活形式的思索,從而對這些形式的科學分析,總是采取同實際發展相反的道路。這種思索是從事后開始的,就是說,是從發展過程的完成的結果開始的?!痹诟咝V饾u平息并最終得以解決后的一段時間,是一個不容忽視的重要反饋時期,我們必須加以重視和利用,為避免類似事件再度發生打下堅實基礎。首先,校方應當依據法律法規和校紀校規,公正處理事件并做好善后工作,給予違規者嚴肅的處罰,以警示其他參與者和全校人員。其次,必須通過分析事件的源起、發展和解決的各階段來總結事件的成因、發展過程及其特點。更為重要的是,務必對事件應對過程中適當的方式方法和不得當之處的經驗教訓加以總結。再次,校方應當結合反饋信息,重點加強相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從學生思想根源上解決問題,引導學生正確、理性的對待層出不窮的問題。另外,為從預防入手、切實避免類似事件的再度發生而制定一套針對性預案也刻不容緩。反饋功能作為高校中思想政治教育功作的重要一環卻往往遭到忽視,但實際上不容小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須吸取已發事件及其處理方法中的經驗教訓,積極改進工作中的不足。以此形成良性循環,為維護校園的長久穩定,培養我國未來社會的接班人創造良好的學術環境和研究氛圍。
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在高校中陷入的困境及應對策略強調:“要通過教育引導、輿論宣傳、文化熏陶、實踐養成、制度保障等,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為人們的精神追求,外化為人們的自覺行動?!苯涍^改革開放30多年來的努力,有關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并獲得了豐碩成果。但是,通過分析當前發生的一些高校,一些表層或隱蔽的問題逐漸顯現。這些問題的存在,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陷入困境,阻礙其功能的正常發揮,變相促進了高校的滋生與發展。面對當前社會轉型的大環境,尋求并解決此類問題突出體現了其緊迫性和重要性。
1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視度不足
學校組織能力有待加強學生重視度不足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普遍存在的首要問題。雖然各高校均開設了如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基本原理、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等類似課程作為學生的必修課,同時建立起大學生心理輔導機構并開展了思想政治教育講座等宣傳活動,但實際效果并不理想。大多數學生將課程僅僅視作一項任務去完成,而沒有真正了解并內化課程所要傳達的信息;心理輔導機構更是無人問津,調查顯示,極少有學生主動尋求心理幫助,甚至有些高校的心理輔導機構形同虛設。故而,學生重視度不足直接影響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進展與效果,為高校的發生埋下隱患。因此,如何提高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視度是高校開展相關工作首先應該解決的問題。其中,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組織能力是解決問題的關鍵。通過組織教師、輔導員、學生干部等人員,以講座、社區實踐等形式,深入滲透到學生中去,做到理論與實踐教育并重,從而切實提高大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視度。
2高校輔導員隊伍急需專業化
“實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專業化,是發揮高校在研究、倡導和宣傳和諧價值取向方面的優勢作用之關鍵,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構建和諧校園?!弊鳛閷W生與學校之間的聯系紐帶,專職從事學生思想教育和行為管理工作,是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然而,當前高校輔導員隊伍存在專業化水平較低、人動頻繁的問題。一方面,非專業人員很難抓住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點和難點,給學生工作帶來了阻礙甚至負面影響;另一方面,兼職和以此為跳板的輔導員難以全身心、長時間的投入學校事務中,給工作帶了極大的不穩定性。輔導員隊伍專業性和穩定性的缺失限制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健康發展。聘用具有專業素養的輔導員、形成穩定的輔導員隊伍是高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點工作。只有在專業而穩定的輔導員隊伍的努力下,才能有效的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貫徹落實到位。
3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缺陷
須建立健全相應制度及機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缺陷和漏洞,為高校發生提供了動力與便利。在事前階段,由于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疏忽或不完善,使社會、政治、學校中復雜的問題和矛盾有機可乘,成為事件發生的“推手”;在事中階段,應急機制的缺乏導致事件的不可控,進而擴大了事件波及的范圍,加深了事件的破壞程度;在事后階段,未能及時有效地處理事件及總結經驗教訓,將給事件消除負面影響與類似事件預案的準備造成障礙。必須建立健全高校全過程中所需的機制制度,以保證事件可防可控。在事前階段,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宣傳、交流等方式為一體的預防制度,將事件制止在萌芽狀態;在事中階段設置應急機制,將事件的發展狀態置于可控的范圍內;在事后階段設立處理及反饋制度,做好事件善后工作,為日后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吸取經驗教訓做好總結。
三總結
1.1學生創新性的培養需要教師的創新能力做后盾
我國數次進行教學體制的改革,其目的就是通過教學改革不斷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新時期,國際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各高校貫徹落實創新教學,已是當前世界的必然趨勢。而高素質的人才,就必須要有一支配備高素質、創新性的教學團隊做后盾。高校教師只有不斷地豐富其自身的創新意識,不斷地積累創新教學的經驗,勇于開拓創新,以身作則,為學生創新性的學習做指導,才能在教學中形成自己具有創新性的教學模式,更好地促使學生發揮創新思維。只有這樣,大學生的主體地位才得到尊重,其創新性的思維不斷得到釋放和發揮,從而有效促進大學生創新思想教育工作的發展。
1.2教師創新能力推動了教學改革的發展步伐
高校教師是知識的傳播者,也是創新的推動者,他們肩負著新時期歷史所賦予他們新型人才的培養重任。因此,創新教學勢在必行。當前,我國雖然一再倡導創新教學,但是創新教學還沒有具體落實,要實現從理論到實踐創新還需要一個較長的發展過程。因此,高校教師應對創新教學給予足夠的重視。高校教師創建新型教學模式,運用新的教學方法,這些都是教學創新能力的具體體現。只有靈活地、創造性地運用教學方法,才能全面貫徹落實創新精神,才能有效地推動創新教學的進步。
1.3時代需要大學生接受創新的思想政治教育
目前,我國體制教育已經經過數次變革和革新,傳統高校對大學生實施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經不能適應時展的需求。隨著經濟的發展,世界競爭越來越激烈。創新型的人才已經成為時代的呼喚。只有通過創新和變革,才能牢牢把握時代的脈搏。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教育的主要內容,因此,高校創新型思想政治教育迫在眉睫。
2阻礙創新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綜合因素
2.1傳統教學觀念根深蒂固,阻礙了高校教師創新素養的構建
目前我國教學中依舊包含了較多的傳統教學的因素,教師滿堂灌,學生被動地接受這一教學模式一直被沿用。雖然我國的教育體制一直在不斷地更新和變革,但是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依舊沒有多大的改變。這樣教師和學生的創新思維就受到了一定的束縛,在高校不斷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傳統教學模式已經逐步顯得不適用,創新的思想逐漸被引用,但是傳統的教學觀念依舊殘留,難于徹底根除,這在一定程度上嚴重阻礙了高校開展創新型思想政治教育發展的步伐。
2.2不健全的考核制度嚴重阻礙了高校創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
信度和效度是高校推定素質教育的必要保障,信度主要突出可靠性,它主要衡量教師對教學內容和科研能否作出科學的評價。效度是高校對教師考核的一種標準。高校創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離不開信度和效度的考核方法。但是,目前高校信度和效度地考核力度依舊遵循傳統的考核方式進行,考核的標準沒有量化,一味地追求結果,不看重過程。因此,這種考核方法具有一定的缺陷,不利于創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
2.3高校對創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大學教學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它不同于其他形式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影響學生的道德水準的提高。面對當今教育體制改革深入發展的趨勢,根除傳統思想教育的呼聲越來越強烈,盡管各大高校呼吁創新的思想政治教育,但是,這種呼聲陣陣的背后,依舊無法看見強有力的實踐。這足以證明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學依舊無法實現質的突破。目前,各大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依舊保留了較多傳統的成分。相比教學的質量和學生的發展,學校和教師則更看重自己的利益和前程。該種問題在我國各大高校教學中屢見不鮮,這些負面的因素嚴重阻礙了創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
3創新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的途徑
3.1提高高校教師綜合素質,營造創新環境
我國一直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科學文化知識的學習一直被看作是教學的主要內容。教師是知識的傳播者,也是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的推動者。因此,要有效開展創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要從教師開始執行。教師要營造創新教育的環境,刺激學生創新思維的發揮,通過外部環境的刺激,促使學生創新意識的形成。除此之外,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還要推行以人為本的方針策略,在教學中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此促進創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體系的構建。
3.2強化高校創新教學的研究,深化教學方法和內容
高校教學工作是推行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的基本保障。依據目前高校大學生創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的現狀,高校要加大對創新教育的研究力度,深化教育的方法和內容。鼓勵教師和學生勇于創新,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將創新的思維方式和理論注入到教學中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學習之余,沒有負擔地推動創新教育工作的發展。
3.3以創新大學校園文化促進創新能力的培養
校園文化對學生的發展和思想政治教育有重要的影響。因此,構建創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體系,就要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以創新的學習氛圍帶動大學生實現創新素養和創新能力的提升。大學教師是校園文化的倡導者和建設者,開展豐富多彩的創新型校園文化活動,可以有效地開發大學教師和大學生的創新思維,挖掘創新能力。
4結論
本研究利用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NKI)對相關論文進行檢索和統計后發現,目前對思想政治教育評估體系的研究主要有以下特點:一是以思想政治教育評估為主題或篇名的研究數量增長迅速;二是研究范圍越來越廣泛和具體;三是研究與現實結合越來越緊密,研究成果具有指導性和前瞻性。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評估體系的研究成果評述
(1)概念界定研究。①整體論。該觀點認為思想政治教育評估指標體系是一個有機整體。[1]例如,羅洪鐵在1999年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思想政治教育學專題研究》中,將其內涵界定為“各個評估指標相互區別、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相互作用構成的能夠反映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指標整體”。②價值論。楊國輝定義為:“運用測量、統計、系統分析等一系列先進技術等定性定量分析法對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參與者、現象、活動程序的價值判斷過
程?!?[2]③集合論。江樂園等認為其概念是“思想政治教育評估所依據的標準和尺度、規定和準則,是反映思想政治教育現象本質屬性的因素集合,是經過層層分解直至具體可測、可操作的指標集合?!?[3]④方法論。張玉海等人認為即“采用一定的手段對思想政治教育進行調查、總結和評定的工作,是以促進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和完善的一種方法”。 [4]
(2)內容設計研究。對評估內容設計的研究,目前主要有以下五種代表性觀點:①兩指標說。江樂園認為主要包含達標性內容和水平性內容。[5]②三指標說。張耀燦、鄭永廷等人主張將其內容分為三類:思想政治教育主體狀況評估、教育過程評估、教育效果評估。[6]
③四指標說。社會科學研究與思想政治工作司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出版的《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7]認為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部門、工作隊伍、教育效果和思想道德素質四項指標。[8]
④五指標說。蔡海生等人認為從主體評估、客體評估、教育環境評估、實施過程評估、教育效果評估五個指標構建思想政治教育評估體系。[9]⑤六指標說?!度珖髮W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測評體系》和《普通高等學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測評體系》提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測評指標體系包括5個定量化的一級指標和 1個定性化的一級指標 。[10]
(3)評估體系設計原則研究。評估體系設計原則的代表性觀點主要有以下幾種:①三原則說。建構科學的思想政治教育評估指標體系應堅持科學性、整體性(全面性)、可測性(方向性)[11]②四原則說。江樂園等學者認為,要堅持時代性和導向性、系統性和科學性、相對獨立性和相容性、公平性和有效性;[12] 劉瑞平等人強調導向性、操作性、系統性、動態性原則。[13]③五原則說。即張巖提出的科學性、獨立性、可測性、可比性、可接受性等基本原則。[14]
(4)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評估體系目前存在的問題及研究趨勢。目前學者對思想政治教育評估體系存在問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四個方面:①思想政治教育評估體系的范圍和內容需要與時俱進。隨著以網絡為代表的科技的發展及思想政治教育環境的不斷復雜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評估體系的范圍和內容也應相應發生轉變。②思想政治教育評估的性質有待進一步明確。其性質是重政治還是重道德,直接關系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方向。③評估的方法和技術需要進一步科學化。④評估價值研究有待加深?,F實中,對于衡量評估價值的標準還未統一,評估結果是否可以被用來作為國家地區為高校撥款的依據,仍有待商榷。
參考文獻:
[1]張耀燦,邱偉光.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楊國輝,孫夢云.思想政治教育評估問題研究狀況分析[J].當代教育論壇,2006(03):57―59.
[3][5][12]江樂園.淺析高校院系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評估指標體系構建中的問題[J].中國電力教育,2008(10): 173―174.
[4]張玉海,李田貴.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政治教育評價模式探微[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1999(02):39―44.
[6]張耀燦,鄭永廷.現代思想政治教育學[M].北京: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
[7][11]張耀燦.推進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科學發展[J].思想理論教育,2007(07).
[8]邱柏生.思想政治教育學科評估指標體系問題[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3(11):17.
[9]蔡海生,邱隆云,陳家興,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評估指標體系分析[J].北京印刷學院學報,2005(z1).
[10]宋淵淵.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評估體系創新研究[J].邢臺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03).
[13]劉瑞平,蔣傳東,馬,等.構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檢查評估體系探析[J].合肥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04).
【關鍵詞】書法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大學生 文化
在高校各類課程中,書法教學作為一門傳統文化藝術教育,不但有著鮮明的藝術性和廣泛的實用性,而且自身還蘊藏著豐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因素。在教學中如果注重挖掘這些因素,并恰當地將其融合、滲透在教學當中,發揮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對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大有裨益。
一、大學生書寫危機
本文所指的寫字教育不同于語文教學中的識字、寫字教學,它重視寫字技能的傳授,更注重文化的傳承和對人全面發展的促進,是一門關于漢字書寫的藝術教育,是書法藝術教育的基礎。然而隨著信息化社會的來臨,電腦的普及,少年兒童從剛開始學習就步入了“鍵盤時代”,鍵盤敲擊取代了手寫漢字,手寫漢字的實用性逐漸降低,鍵盤敲擊的速度越來越快,學生的字卻越寫越難看,經常出現提筆忘字的現象。那些非常熟悉、一觸鍵盤立馬就會從屏幕上閃出來的漢字,竟然不知道怎么寫了。有的學生試卷答得很好,但書寫卻是橫七豎八,更不要說什么美觀了。這樣的情況在中考和高考試卷中比比皆是,甚至某些碩士生、博士生的字寫得也差強人意。
學生的書寫狀況和對待漢字書寫的態度明確地顯現了當前寫字教育所遭遇的尷尬處境――生存危機。寫字教育生存的危機導致的最終結果不僅是一種技能的缺失,更重要的是書寫文化的斷層和傳統文化的后繼無人。
有著幾千年優良傳統的寫字教育在漢字書寫進入了“鍵盤時代”后,已經失去原有的地位。無論是學校、老師、學生還是家長,普遍存在忽視和輕視寫字的現象,“寫字無用論”成為“共識”,寫字教育的生存、發展陷入了困境。
二、書法教育的現實意義
中國漢字源遠流長,書法更以其獨特的“形象意蘊”一直培育著中華文化,并形成獨特的視覺藝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學”的重要內容,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梁啟超先生曾說過,“各種美術之中,以寫字為最高。旁的所沒有的優點,寫字能表現出來。”因此,書寫的意義已超過寫字本身,完全可以上升到對民族文化的認知了解和感情認同上去;書法教育的全過程,也就成為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過程,更是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過程。學生通過鑒賞能力的提高,進一步挖掘我國自古至今的優秀文化作品和研究文化內蘊,維護傳承祖國傳統文化的尊嚴,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從而引導大學生為國家的文化發展建設服務。
書法鑒賞包含著書法技法的練習和掌握。書法的練習首先是心手合一的有意識的行為活動,不但伴隨著注意、感知、記憶、思維、想象等心理過程,而且一個人的能力、氣質和性格、情緒等均會影響書寫過程,并在筆跡中有所反映。如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的王羲之的《蘭亭序》,從《蘭亭序》的字里行間無不讓人感到書圣與好友相聚時的愉悅心情,“那歡快跳躍、瀟灑妍美的行書正是書圣的真情流露,那即興而賦的優美散文,讓人觀后更有心曠神怡、身臨其境之感”。而被譽為“天下第二行書”的《祭侄文稿》,是唐代著名書法家顏真卿為紀念在安史之亂中為國捐軀的侄兒所寫的祭文,祭文令人讀后心生悲愴之感,其書法更有大氣磅礴之勢,字字如石,更是一種悲憤之情的真實寫照。長期練習寫字可以逐漸免除這些毛病?,F在的大學生大多為獨生子女,生活自理能力差、意志力和自我控制力較弱。練習書法是調節他們心理素質、規范行為的好辦法。古今無數書法家鐘情書藝,涵泳墨池,有著一股鍥而不舍、持之以恒的精神。所以,書法教育能使大學生克服浮躁和急功近利等不良習氣,養成刻苦耐勞的品質、堅韌不拔的意志,塑造良好的心理素質。
三、將書法教育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增強寫字教育的文化使命感
目前,寫字教育之所以得不到重視,其根源在于不能充分認識寫字教育的重要意義,普遍存在“寫字無用論”的觀念。因此,提高對寫字教育意義的認識、轉變錯誤觀念,增強寫字教育的文化使命感是寫字教育走出困境的前提。傳承文化是我們的責任義務,不論是各級教育主管部門,還是學校領導老師、家長都要對寫字教育的重要意義進行深刻理解,真正在思想上重視起來,把寫字教育提高到傳承文化,培養人的綜合素質的高度上認識,本著為學生負責、為國家負責、為子孫后代負責的態度,認清現狀,認識到改變這一現狀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二)培養大學生的書法興趣
書法教育講究寓書法的美應用于現實,并指導書寫實踐和高雅生活。學生在掌握了一定的書法欣賞能力和一定的書法技能之后,必定會盡力維護已獲得的這些能力,進而加以反復練習,進一步擴充知識,同時提升人文涵養,戒驕戒躁,力求穩重大方、舉止文明。清人沈宗騫認為“筆墨之道,本于性情。凡所以涵養性情者則存之,所以殘缺性情者則去之,自然俗日離而雅可日幾也?!睂W習書法“不可謂不苦,但都可以使人靜心、調養性情。當人身處喧囂之地,面臨繁雜之事時,習練書法絕不同于遁人山林,也不似一些民間信仰和玄學那樣給人以虛幻的安慰。”因此,書法教育一方面提升了大學生外在精神風貌,打造文明的氣質和形象,另一方面,有利地契合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學實施和健康發展。
結束語
書法教育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之間有著相互促進、相得益彰的辯證關系,借助書法獨特的文化內涵和審美構成理念,有機地與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相契合,其契合點在乎學生的健康成長,培養學生的愛國意識,增強民族自信心,培養良好的心理品質,提升外在氣質與形象。學生在提高書法鑒賞能力和表現能力的同時,使其思想品德得到升華,如此,即有望達到教書育人的理想境界。
【參考資料】
[1]尹彥,劉春明. 淺談書法教學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當代教育論壇,2009(2).
【關鍵詞】網絡環境 高職院校 思
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 建設
【中圖分類號】G【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2)12C-
0093-02
網絡環境是指蘊涵著特殊表現手段與內容的一種文化形式,也是人們進行社會活動時以網絡技術、網絡資源和信息作為支點的網絡活動平臺與空間。網絡環境是繼經濟環境、政治環境、文化環境和自然環境之后的又一個十分重要的社會環境因素。本文所指的網絡環境既包括校園教學、娛樂網絡環境,也包括互聯網和對學生產生深刻影響的網絡文化。當前,隨著網絡環境的形成,高職院校學生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正悄然發生根本性變化,同時也給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教育教學帶來了機遇和挑戰。
一、網絡環境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教學面臨的機遇
(一)可以優化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結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在傳統的教育環境下,大多采用課堂講授方式,即使是采用PPT也往往是板書的再現。這種教育環境,使得教師要花費很多的精力、人力和時間去收集資料、編寫教案,而學生在一個相對封閉的空間里被動接受“灌輸”,教學效果不明顯。而網絡環境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效果會明顯提高,因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教育教學的最新信息主要從網絡上獲取,并及時應用于教育教學工作中,多媒體的應用、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網站的建立讓高職生多感官地、有興致地感知知識,尤其是網絡技術應用于PPT制作時,它為高職生展現了聲音甜美的聲音、色彩鮮艷的圖像、效果生動逼真的三維動畫,猶如身臨其境,達到傳統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無法比擬的效果。
(二)可以拓寬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教育教學渠道。隨著計算機的廣泛應用和網絡的普及,家庭、學校和社會融為一體對高職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網絡可以將家長的期望、社會給高職生提出的要求以及黨與國家的聲音一起作用于高職生這個主體上,產生巨大的教育合力,而承擔傳播黨和國家聲音的重任就落在了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肩上。因此,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通過網絡使原來狹小的教育空間變得開放,使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工作更卓有成效,為社會、國家培育高技能應用型人才創造了良好的育人模式和網絡環境。
(三)可以賦予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動權。高職生與本科生一樣,具有求知欲強、思想敏感等特性,他們樂于也善于接受新事物,熱切關注著社會熱點和國內外的大事與形勢,而更新快速、覆蓋面廣的網絡信息特點使他們的各種需求得到了滿足。傳統的思想政治理論教育模式大部分是教師灌輸,學生被動接受信息,而在網絡環境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大綱及學生的意愿,布置相關的學習和實踐主題,指導他們上網查閱相關信息、收集相關資料、網上展示自己制作的電子小板報或PPT等,從而使高職生從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轉變。
(四)可以豐富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教育教學資源。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教育教學涉及的知識面非常廣,包括政治、經濟、科技、哲學、法律、歷史、地理等綜合性學科知識,因此,教師必須與時俱進,不僅要及時、準確和全面地了解并掌握新形勢以及學生的思想動態,還要儲備大量的相關信息,方能順利開展教育教學工作。以往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教育教學所需的各種資料、信息主要來源于書刊報紙、電臺影視等,信息的數量及來源、知識的質量及先進性是相對有限的。如今,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人們進入了一個知識爆炸的時代,信息量大、內容多、更新快、獲取方便,教師可以從中獲取最新、最快、最多的教學資源。因此,互聯網的誕生和發展給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教育教學提供了極大的方便。
二、網絡環境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教學面臨的挑戰
(一)網絡信息的良莠不分影響高職生樹立正確的觀念。高職生的價值觀、道德觀和擇業觀等各種觀念的形成需要教師的正確引導,而引導的重擔主要是落在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肩膀上。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主要為高職生成為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的高技能應用型人才進行正確觀念的教育和引導,教他們懂得“學做事先學做人,在學做事中學做人”的道理。但是,互聯網是一個沒有國界和地域之分的、體現著不同思想、不同文化的混合載體,在這種網絡環境中,信息是真偽并存,良莠不分的,很多人發言不對自己的話負責,有的人甚至打著各種旗號宣揚錯誤的價值觀,這些信息無疑是對高職生的觀念和思想帶來巨大沖擊,如果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視而不見,未能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勢必會使他們思想混亂。
(二)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權威受到挑戰。傳統的思想政治理論教育教學主要由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在課堂進行,其模式主要以教師講解理論為主,學生獲得的信息主要來源于教師,教師具有很強的權威性。而在當今網絡環境下,高職生所需要的各種信息往往可以從網絡中獲取,有的信息在教師尚未獲知的情況下,學生早已通過網絡知道。因此,傳統的課堂教學與教師作為學生獲得信息的主體地位正受到網絡的猛烈沖擊,教師的感召權威和專業權威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
(三)在網絡虛擬世界下高職生的身心健康受到影響。在網絡環境下,人們可以體驗到虛擬的現實中不能做的事情,也可以發泄他們對現實的不滿,甚至能撫慰現實中的挫折。由于在網絡中可以獲得現實所無法得到的自由、快樂與無拘無束,因而高職生很容易沉迷其中,長期以往,學生容易孤立自己,不與親人朋友來往,漸漸地陷入無法擺脫的缺乏人際關系的世界,容易患上抑郁或自閉癥,這也造成了學生班級觀念、集體觀念淡化。此外,由于沉醉網絡,不少學生用于學習和技能訓練的時間減少,對社會無所適從,不知所措,極易產生各種焦慮、自卑、抵觸心理,最終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這些問題的出現,對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教學的開展帶來很大的挑戰。
三、對策
面對網絡環境給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帶來的機遇和挑戰,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加強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
(一)以人為本,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素質和技能。網絡環境給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教育教學提出了新要求。因此,培養一支精通網絡技術、熟悉網絡文化特點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一方面要注意提高他們的政治理論水平,堅定他們的理想信念,切實抓好對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政治理論特別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學習和培訓工作;另一方面學校也要從經費上大力支持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到區內外參加各種網絡技術培訓班,進行相應的教育教學網絡技術培訓,使他們學會利用互聯網絡收集、處理和傳遞信息,創建一個三維多功能課件;要不斷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教育質量,適應網絡化思想政治理論教育和教學的需要,要讓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掌握互聯網絡、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的基本知識和工作原理,能夠熟練操作計算機,捕獲、開發和利用思想政治理論教育信息資源數據庫,掌握網絡道德和倫理及法律法規。
(二)重視結構,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的戰斗力。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素質和技能是一項巨大的系統工程,要做好長期的規劃。首先,制定科學的教師梯隊規劃,努力構建起學歷結構、知識結構、年齡結構、網絡技術結構等搭配合理,可持續發展的、倒金字塔式結構的思政教學團隊。其次,不斷更新提升教師的教育和教學理念,讓學生通過網絡渠道進行思想政治理論課學習、師生QQ即時答疑解惑和人生觀交流,最終養成注重實效、形式靈活、培養興趣和主動學習的好習慣,受益終身。最后,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要樹立與時俱進的意識,教育教學的課程體系、內容結構及方式方法等要融入網絡環境教與學中去,并在新的數字環境中,去圍繞教學大綱搜集鮮活材料、典型材料,擺脫枯燥的說教,要結合網絡的互動性、集成性及多維性等特點,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工作,努力做到因專業施教、因人施教、因時施教,讓學生喜聞樂見、融會貫通,達到思想政治理論課應有的效果。
(三)注重實效,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的科研水平。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應將教育教學與科研工作相結合,因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素質的高低,不僅取決于其知識結構和水平,而且也取決于其科研能力及成果。從某種意義上說,教師科研能力的強弱決定著教育教學實效的好壞?!皣@教學開展科學研究,是提高教師業務水平和教學質量的一項重要工作。”、教育部有關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文件不僅強調要結合教學積極開展理論研究,更要密切聯系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提出的重大理論問題和實際問題,努力探討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的疑難問題,調查和分析高職生的思想狀況,研究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特殊性與實效性,以提高教學質量和學術水平。因此,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應該充分利用當今發達的網路環境優勢,努力研究教育教學改革的新課題,探索符合高職特點的思想政治理論教育教學模式,通過項目研究、撰寫論文、建立教學網站、參與學院及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舉辦的各類精品課程和教學軟件大賽等多種途徑,提高科研能力和理論素養,樹立理論聯系實際的良好學風,從而增強教育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參考文獻】
[1]岳愛武.網絡沖擊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創新探析[J].當代教育論壇,2009(1)
[2]張紅林,張紅衛.網絡傳播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研究[J].教育與職業,2009(5)
[3]陳香珠.網絡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改革[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0(2)
[4]王俊生.論網絡與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改革[J].教育與職業,2008(5)
[5]卓雄輝.基于網絡環境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實踐與探索[J].高教探索,2009(4)
【論文摘 要】本文從淺析獨生子女大學生感恩意識教育入手,闡述了加強對獨生子女大學生的感恩意識教育的意義及措施,獨生子女大學生感恩意識教育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
感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當前加強對獨生子女大學生的感恩意識教育,意義重大。第一,加強獨生子女大學生感恩意識教育,有助于提高大學生的整體素質。獨生子女大學生在當前高校大學生中所占比例越來越大,通過對其進行教育引導,有助于其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學會關心家人,朋友,服務社會,感恩祖國。第二,重視感恩教育,有助于更好的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重視和加強感恩教育,提高了大學生的整體素質,為全社會營造了一個良好的道德氛圍,有助于更好的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第三,加強獨生子女大學生感恩意識教育,不僅有利于提高社會整體素質,還有利于更好的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通過感恩教育,使獨生子女大學生的道德素養得到提高,使其與他人、與社會之間形成良好的關系,和諧的氛圍為我們更好的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提供了條件,當前加強對獨生子女感恩意識教育,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
感恩的環境是孕育感恩品質的前提和保障,加強對獨生子女大學生感恩意識的教育,離不開社會大環境的良性引導。只有全社會齊心協力共同打造一個良好的感恩環境,才能更好的提高獨生子女大學生的感恩意識。
一方面,全社會要注重對感恩教育的宣傳,輿論上倡導感恩,通過社會輿論的導向作用,提高獨生子女大學生的感恩意識。如近幾年國家和社會非常重視社會主義道德建設,通過“全國道德模范”評選,評選出一批道德品質高尚的模范,向人們宣傳他們的先進事跡和高尚品德,促進社會文明程度和道德水平進一步提高。2007年用孝心感動中原、感動中國的謝延信,他的事跡向人們宣傳著孝敬老人的傳統美德,用他的行動呼喚美德,用他的行為向人們講述著他的感恩。通過這些宣傳在全社會形成了一種感恩的氛圍,在這種氛圍的影響下,使獨生子女大學生意識到感恩的重要性,自覺的加強感恩教育,提高感恩意識。
另一方面,獨生子女大學生要提高判斷能力,主動摒棄錯誤的價值觀念,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提高個人道德素養。要正確認識到享樂主義、拜金主義對個人思想的危害,主動摒棄這些腐朽頹廢的觀念,繼承和弘揚中華名族的優秀文化傳統,感受中國歷來尊老愛幼、和睦相處的優良傳統,提高自身的感恩意識,感恩社會。
二、轉變學校教育模式加強感恩教育
提高獨生子女大學生感恩意識,學校教育是關鍵。獨生子女進入大學,遠離家鄉,學校是其成長學習最重要的環境,學校應認識到自身的重要性,肩負起這個重要的責任,重視和加強獨生子女大學生的感恩教育。
首先,要轉變教育模式,學校教育應從單一的注重專業技能教育轉向全面的素質教育上來。受社會功利化的影響和學生就業前景的考慮,高校對學生進行教育時非常重視對學生專業技能的培養,忽視對學生思想道德品質的教育,雖然設有德育課,但由于傳統的教育觀念和方式的影響,不能很好的達到預期目標。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高校應樹立正確的人才培養觀,培養一批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德才兼備”的優秀人才。隨著獨生子女大學生在高校所占比例同益增多,學校應根據獨生子女大學生自身的特點來制定教育計劃,提高獨生子女大學生專業技能的同時更要注重對其感恩意識的教育,提高其道德素養。老師在講課的過程中,可以增加學生實際參與的機會,通過學生的親身經歷,將道德思想內化為自身的一種行為,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通過實際的感恩行動,提高自身的感恩意識。
其次,加強獨生子女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獨生子女大學生是大學中一個特殊的群體,在當前的高校教育中還沒有實際建立起針對該群體的教育,在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時,要著重注意對獨生子女大學生群體的教育,研究獨生子女大學生的心理特征,對其進行有針對的教育和引導,特別要加強對該群體的感恩意識教育,使其明白家人的良苦用心,教導他們用實際行動來表達感恩的心,另一方面,更要注重加強獨生子女大學對學校和社會的感恩教育。
轉貼于
最后,營造良好的感恩校園環境,多種方式進行感恩教育。感恩教育是“教育者運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和手段,通過一定的感恩教育內容對受教育者實施的知恩、感恩、報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是一種以情動情的情感教育,是一種以德報德的道德教育”。獨生子女大學生生活在校園中,感受最多的也是校園文化環境,和諧的文化氛圍,更好的營造出一種感恩的校園環境,獨生子女大學生在這種環境下受到熏陶,從“耳濡目染”到最終的“潤物細無聲”,感恩意識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高。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動員同學們用實際行動表達感恩,用真情表達對家人、朋友、社會的感恩。
三、轉變家庭教育觀念重視子女的道德教育
家庭教育是整個教育的基礎,是奠基性教育,是對人影響最廣的教育,重視和加強家庭教育至關重要。
首先,要轉變觀念,注重對子女道德修養的培養。孩子的早期教育對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作為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除強調學習的重要性之外,更應該注重對孩子道德修養的培養,片面強調學習忽視道德教育,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在教育孩子成才的過程中,
須明白孩子要全面發展,德育與智育同等重要,教育孩子要尊敬師長,愛護同學,關愛社會,感恩祖國,教育孩子用實際的行動來表示感恩的心情。這樣孩子才能夠更好的適應社會,更好的與人交往,全面發展。
其次,重視對孩子良好習慣和個性的培養。很多獨生子女進入大學以后,不能適應大學生活,無法很好的融入其中,這與自身的性格和習慣有關,而這些又與家庭教育關系密切。因此,父母在教育子女的過程中要注意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性格,不能過分寵愛孩子,要對其進行一些必要的挫折教育,增強其承受挫折的能力,養成自立、堅忍的性格。
最后,父母也應該不斷的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父母自身素的高低,影響其對子女的教育水平。父母是孩子學習的榜樣,作為家長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素養,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通過自身的感恩行為,對孩子進行感恩的教育,孝敬自己的父母,關心社會,通過耳濡目染,無形中提高了孩子的感恩意識。
四、加強自我教育 提高自身素質
自我教育法是“受教育者按照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和要求,主動提高自身思想認識和道德水平以及自覺改正自己錯誤思想和行為的方法”。簡單地說就是受教育者自己教育自己,自己在成長中摸索,體會做人的道理和原則。獨生子女大學生通過自我教育不斷的提高自身的素質,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通過自我教育法,主動自覺地參與感恩活動,提高自身的感恩意識。在自我教育的過程中,要能夠做到自省和換位思考,從他人的角度來看待問題,體會別人的感受,學習他人的優點,改正自身的缺點,學會自我控制和包容他人。通過自我教育,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表達感恩之情,在實踐中提高自身的感恩意識,完善自己的人格和道德素養。
參考文獻
[1]袁振國主編.當代教育學(2004年修訂版)[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4年6月第3版.
[2]王道俊,王漢瀾主編.教育學(新編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第3版.
[3]教育部社會科學研究與思想政治工作司組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
[4]張瑞芬.談大學生感恩意識的培養[J].安陽工學院學報,2007年第3期.
[5]陳琦,楊鮮蘭.大學生感恩意識探析[J].湖北大學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7年4月.
[6]張桂權.感恩意識與感恩教育[J].當代教育論壇,2006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