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2-06 15:20:0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整治工作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論文摘 要: 文章明確提出了加強首都老舊住宅小區綜合整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圍繞這一 觀點從提升城市整體管理水平、關注民生改善民生、構建和諧社區和展示首都城市良好形象 的角度,闡述了加強老舊住宅小區綜合整治是首都城市建設管理面臨的重要課題,分析了目 前 老舊住宅小區的管理現狀和需要解決的問題。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老舊住宅小區綜合整治 的對策和建議。
城市老舊住宅小區綜合整治是城市建設和管理的薄弱環節。改善人居環境,提升城市整 體形象,必須對城市老舊住宅小區進行綜合整治,標本兼治,城市才能和諧 發展 。作為我國 的首都北京,更應該高度重視這個問題,不惜人力、物力、財力,進一步完善綜合整治機制 和配套的法規政策,切實把城市老舊住宅小區建設好、管理好。本文結合首都北京的老舊住 宅小區現狀談一些思考和建議。
一、 老舊住宅小區綜合整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加強老舊小區綜合整治是提升首都城市整體管理水平的需要。
目前,我國各地對老舊小區的界定稍有不同,但一般是指早期建設的那些設計建設標準 低、配套不全、設備過時老化、管理不善、人文環境差的舊住宅小區。北京市的老舊小區一 般 建于20世紀90年代以前,約有1580多個,在全市3000多個小區中占有半壁江山。如西城區 ,僅直管公房老舊小區就有76個,而在東城區138個住宅小區中老舊小區就有93個,占到2/3 。WWW.133229.CoM由于受 歷史 的局限,這些老舊住宅小區無論在公建配套設施的規劃設計、建設標準 方面,還是在管理模式、運作機制方面,都無法滿足首都居民日益增長的住房需求。特別是 隨著住房制度的改革,老舊住宅小區形成產權逐步多元化,小區維護和管理資金渠道逐步枯 竭,管理水平降低,管理功能退化,致使老舊住宅小區人居環境環境與新建小區形成強烈反 差,已經成為首都城市建設管理的落后地帶。只有大力加強老舊小區的綜合整治,盡快將老 舊小區的建設和管理搞上去,提升首都城市整體建設和管理水平才有堅實的基礎。
2.加強老舊小區綜合整治是關注民生、改善民生的需要。城市老舊小區大都先天不足,后天 營養不良,導致小區居民日常生活面臨許多問題和實 際困難。比如,小區道路維護不足,路面坑坑洼洼,路燈缺失,影響居民出行;私搭亂建擠 壓侵占市政管線和消防通道,造成安全隱患;小區雨水污水混流,房屋前后下水管道破損, 堵塞嚴重,基本喪失城市防洪功能,給居民生活帶來不便。每到汛期,能否確保老舊小區安 全渡汛,成為政府不放心、房管單位最擔心、群眾感到痛心的老大難問題。老舊小區的居民 迫切希望盡快改變這種狀況。解決這些問題,迫切需要對小區進行綜合整治,努力改善住用 和環境條件,并建立健全正規有序的管理機制,以形成小區維護管理的良性循環。從首都城 區近幾年進行綜合整治的老舊小區并引入規范管理的試點情況看,群眾反映很好,小區居民 普遍感謝政府解決了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生活實際問題,改善了群眾的生活環境 ,提高了群眾的生活質量,為老百姓辦了實事、辦了好事。
3.加強老舊小區的綜合整治是構建和諧社區的需要。一個安全優美、舒適和睦的生存空間對 于形成和諧的人際關系,維護社會安定團結有著 十分重要的作用。老舊小區綜合整治的目標,首要的不是追求 經濟 效益,而是努力尋求社會 效益、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統一。綜合整治的意義不僅在于簡單改善、維持社區秩序,保 障住戶基本的居住條件,還在于可以協調社區內各方面的關系,化解各種不平衡、不和諧因 素引發的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定,營造一種和諧的人文環境。通過全面的綜合整治,使老 舊住宅小區原有毀損的道路及時修補,嚴重缺失的照明設施得到增設,方便了群眾出行;私 搭亂建被拆除,騰出的場地用來建設綠地、停車場和休閑健身活動場所等等,居民居住的條 件改善了,環境優美了,心氣也就順了,精神文明建設水平 自然 會得到提升。
4.加強老舊小區的綜合整治是展示首都城市良好形象的需要。
小區是城市的細胞。隨著首都城市建設步伐的加快,一批批環境優美、功能齊全、管 理先進的新建住宅小區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出來,給居民們帶來強大的視覺沖擊和心理感受, 已經成為展示首都城市建設和管理水平的重要窗口。然而,一些老舊小區相比之下就黯然 失色,老 舊小區的“臟、亂、差”狀況,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嚴重影響到首都城市形象。可以這么講, 沒有老舊住宅小區居住面貌的根本改觀,提升首都城市內涵和整體形象就是一句空話。從已 完 成綜合整治并實行規范管理的老舊住宅小區情況看,都達到了整潔干凈、亮化美化的要求, 較好地融入了首都 現代 化的城市格局,不僅增強了城市的吸引力和輻射力,實現了物業的保 值增值,而且也為展示首都城市形象錦上添花。因此,我們在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創建文明城市和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時候,更應該重視老舊住宅小區的建設和管理。
二、老舊住宅小區管理現狀及綜合整治面臨的問題
1.老舊住宅小區管理現狀。一是房屋本體和基礎設施陳舊老化,甚至缺失,缺乏系統保養 和維修。也就是說老舊小區都到了“問題階段”, 如房屋外墻粉刷面起殼風化;內樓道墻 面樓梯扶手脫落銹蝕,沒有公共照明;多層樓房頂層防滲漏功能退化,房屋前后下水管道破 損、堵塞,雨水、污水混流,化糞池定期得不到清理;小區道路老化,路面破損甚至沒有路燈;綠地雜草叢生、布局混亂,有些公共綠地甚至被人用來種菜。消防設施設計標準低, 高層樓房高層房屋電梯、沒有專用消防泵和消防控制柜,消防設施自然損壞、人為破壞和被 盜現象嚴重,造成很大的消防安全隱患。
二是生活環境臟、亂、差現象嚴重。主要表現在 各類違章搭建多,破墻開門多,陽臺改為廚房、廁所以及“房中房”現象多,無證攤點多, 車輛亂停亂放多,已成為影響城市容貌的頑癥。幾乎每一個老舊住宅小區都有違章建筑, 一些個人、單位、街道未經規劃 部門許可,擅自在小區內主干道兩側亂搭亭棚,破院墻開門,影響小區 交通 和景觀,破壞了 小區綠化。機動車、自行車無序停放,隨意占用便道,造成交通擁堵。老舊小區的建筑一般 比較分散,難以達到相對封閉和獨立,任何人都可以自由進出;有的小區由于沒有圍墻和門 衛值班室,車輛失竊和刑事案件時有發生,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老舊住宅小區中,由于多 方面的原因,房屋出租率普遍較高,居住人員和外來人口多,甚至是“三無”人員聚居地。
三是公共配套設施缺少、被占用現象嚴重或者說小區分布零散,公建配套無人問津。一 些老舊住宅小區,建設之初,只是為了解決居民住房困難,規劃方案比較簡單。居民活動場 所、公共綠地、自行車庫、停車場等配套設施與居民實際需求的矛盾相當突出,環衛設施不 完備,有的沒有垃圾箱和垃圾中轉站,垃圾房、公廁、果殼箱等設置過少,有的地方甚至是 空白。大多數小區原有公建配套設施規劃配置比例較低,僅有的一些公建配套設施有的也被 擠占挪作它用,一些小區居委會用房已轉租或出賣給其他單位,小區居委會與物業管理公司 之間 關系不和,爭房、爭權、爭地盤,矛盾重重。這些年市政府加大了投入改造力度,部分老舊 住宅小區條件有所改善,但上述問題并沒有從根本上得到解決。要徹底改變這種情況,需 要認真分析整治過程中面臨的突出問題,予以解決。
2.老舊小區綜合整治必須解決的有四大問題。一是整治合力能否形成問題。老舊小區整治涉 及 的整治任務重,內容范圍廣,涉及建設、規劃、工商、城管、房管、街道、水利、自來水等 政府十多個部門或單位。無論是在整治工作方面還是在整治投入方面,僅靠個別部門是難以 承擔這項任務的,必須條塊結合,共同參與,明確任務分工和職責,密切配合,形成工作的 合力,才能確保老舊小區整治工作的強力推進。二是整治經費的籌措問題。首都城市老舊小 區1000多個,整治經費動輒數億元。如果全部由政府或部門承擔,財政將無力承受,如果全 部由 企業 承擔,既不現實也不合理。再加上由于房改體制的推進,住宅產權已呈多元化, 因 此,不能再揪住開發單位或原產權單位不放,應立足于小區找資金,盡最大可能、最大限度 地合理利用小區閑置土地或簡陋房屋進行二次開發,在不要政府和企業投入、不影響規劃的 情況下,實現資金平衡。資金無法平衡的缺口部分,再由房屋產權人、原房屋產權單位、房 屋建設單位、政府及政府部門按一定比例進行合理分攤較為合適。三是綜合整治完成,后續 管理問題。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政府應通過建立市場機制來培育老舊小 區百姓的市場觀念,即政府花錢買機制,百姓花錢買服務。要讓廣大居民懂得,房屋的產權 已經多元化,作為產權人要承擔維修養護責任。只有通過成立業主委員會等自治組織,對老 舊住宅小區整治完的后續管理實施監督,才能真正維護自身的利益,落實長效管理的機制。 同時,要讓廣大街道、社區干部懂得,老舊住宅小區的維修養護及其他管理服務也應從過去 的政府行為轉變為市場行為,要轉變政府職能,逐步轉換角色,積極主動地做好退位和補位 工作,把老舊住宅小區整治完的后續的管理工作讓位于社會化、市場化、專業化的物業管理 ,并加強監督管理。否則,整治成果將前功盡棄。四是一些相關部門或單位的利益調整問題 。 整治勢必牽涉到原有利益格局的調整,尤其是騰退已被占用的原公建配套設施,回購街道辦 事處、居委會等投資自建的配套設施,這將影響到一些單位和個人的利益,同時根據規劃和 小區服務與管理的需要,補建必要的配套設施,也存在利益機制的調整問題。為切實維護廣 大業主的合法權益,促進老舊小區社會化、市場化、專業化管理機制的建立,只有強化政策 約束,才能確保老舊小區整治工作尤其是配套設施的騰退、回購與補建工作的順利進行,才 能鞏固整治成果,擴大市政府對老舊住宅小區綜合整治的社會效益。
三、老舊住宅小區綜合整治的對策和建議
采取漸進式,逐步推進試點的方式,實施和加強老舊住宅小區的綜合整治是一項順民心 、得民意的利民工程。針對當前面臨的許多困難和問題,筆者建議采取如下對策:
1.發揮政府主導作用,有序推進老舊住宅小區綜合整治。對老舊住宅小區整治進行整體規劃 ,制定專項計劃,列為“折子工程”。按照政府組 織、居民參與的原則,因地制宜,積極進行房屋維修養護、配套設施完善,延長房屋使用壽 命,改善房屋使用條件。老舊住宅小區整治每年由區(縣)提出計劃,編制預算,并組織街 道(鄉鎮)具體實施。要進一步加大投入,安排專項資金,保證整治資金來源;同時,要積 極引入市場機制,調動社會資金、力量共同參與老舊住宅小區整治。
2.政府主導、多方參與,形成合力,強力實施綜合整治。老舊住宅小區綜合整治牽涉面廣, 經費缺口大,是一項事關全局的復雜而艱巨的系統工 程。市、區各級政府應發揮主導作用,牽頭成立相關職能部門參加的整治工作常設領導機構 ,作為市區各級常設綜合整治辦公室。建立相應工作機制,明確各自職責,制定整治總體規 劃方案,研究落實產權產籍清理、整治資金籌措、小區硬件設施建設等重要 事項,解決工作進展中出現的困難和問題,確保老舊小區綜合整治順利進行。
3.因地制宜,建立適合老舊小區特點的管理模式和長效管理機制,保持老舊住宅小區 綜合整治成果。老舊居住小區整治工作完成后,要通過解決管理責任主體、資金來源、管理 機制等問題 ,建立適合老舊居住小區特點的管理模式、機制,杜絕整治后的反復情況,保持整治成果, 從根本上改變老舊小區的居住環境。政府的角色不僅僅在于前期整治時期的支援“造血”, 更在于從政策、資金、技術、人員等多方面入手,引導小區提升自己的“造血”功能;在管 理模式上,可以根據綜合整治后房屋、環境、配套設施、業主或使用人的 經濟 承受能 力 ,以及對物業管理的實際需求情況照符合老舊小區實際、尊重居民意愿的原則,區分小區的 不 同情況和特點,采取靈活多樣的后續管理模式,促進老舊小區管理的良性循環。對于配套設 施相對獨立,較為完善,又有一定規模的老舊小區,可以采取組織召開業主大會并選舉業主 委員會,依法選聘物業 企業 ,對小區進行物業服務。對于不具備實行物業企業服務條件的小 區,可以由社區居委會代表社區居民,依法與房屋和設施設備維 修、保潔、保安等專業服務企業簽訂委托管理和服務合同,專業服務企業按照合同的約定提 供服務和收取報酬。也可以由社區居委會組織社區待業、失業人員組成維修、保潔、綠化等 隊伍,進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務。
4.加快完善相關配套政策和法規,為老舊住宅小區綜合整治工作提供政策和法規保障。對新 建小區,國家和地方都有各種建設、管理方面的法規條例;但對老舊小區綜合整治 及后續管理,各地均沒有具體的 法律 規章和管理辦法。從近幾年全國各地對老舊住宅小區綜 合整治的經驗與教訓來看,首都老舊住宅小區綜 合整治,同樣面臨與各地類似的重重阻力與困難,不僅需要落實整治的大額資金,也需要治 理 歷史 “積淀負債”,如整治勢必牽涉到原有利益格局的調整,尤其是騰退已被占用的原 公建配套設施,回購街道辦事處、居委會等投資自建的配套設施,這將影響到一些單位和個 人的利益,同時根據規劃和小區服務與管理的需要,補建必要的配套設施,也存在利益機制 的調整問題。為切實維護廣大業主的合法權益,促進老舊小區社會化、市場化、專業化管理 機制的建立,只有強化法律和政策約束,才能確保老舊小區整治工作尤其是配套設施的騰退 、回購與補建工作的順利進行,才能鞏固整治成果,擴大市政府老舊小區整治工作的社會效 益。
老舊小區綜合整治并非幾個部門簡單的短期突擊工作就能達成目標,也并非簡單對小 區面貌予以臨時性的修補,而是對舊住宅小區居住秩序與居住環境的修復與重建。這樣一項 綜合系統的整治工程,需要制定相應配套的政策和規范性文件來加以規范,需要制定相應的 完整周密而又 科學 的整治方案,需要建立一個統一的指揮和配合管理機制,才能有效推進。
總之,要通過對北京市老舊小區的綜合整治,把“老舊小區”建設成為一個個各具特 色的環境優美、舒適方便、安全文明的和諧社區,建設成為首都居民的幸福家園。
關鍵詞:城區水環境;綜合整治;策略
我國的城市化與國民經濟正在快速的發展過程中,經濟、資源、社會發展、環境狀況之間的矛盾也在不斷顯現出來。而且在近年來暴發了一些水環境污染問題,這與能源、淡水、土地資源的短缺一樣,已經成為影響我國社會與經濟不斷發展的重要因素,所以應該對水環境污染的問題重視起來。要想從根本上對水污染問題進行解決,就要將污染控制設施的建設、法規的建設全面貫徹到污染治理的整個過程中去,對一些相關的技術問題與管理問題進行研究,為城區的水環境綜合整治提供保障。
1 城區水環境綜合整治的意義與原則
1.1 城區水環境綜合整治的意義
城市之所以有靈氣,少不了水的存在。城市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之一就是水環境的建設,水環境建設也是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要想保障城市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推進城市的水環境綜合整治是必不可少的。水環境的綜合整治對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環境、改善生態環境、建設優秀宜居城市、提高人民生活環境質量有著重要的意義,對城市各方面競爭力的增強、城市生態文明的建設、城市品位的提升、城市水環境建設的協調發展也有著一定的促進作用,同時對城市防洪排澇的安全、城市環境的穩定也有一定的保障作用。
1.2 城區水環境綜合整治遵循的基本原則
(1)堅持以人為本,以可持續發展為原則。對生態型河流的建設加以重視,要遵循自然規律,對水生態環境進行合理的保護與治理,令水資源能夠產生一個良性循環的過程,以促進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2)堅持合理規劃,因地制宜,要結合水資源的綜合狀況,全面對水資源的保護與利用等進行考慮,再制定一些目標,分期實現。
(3)堅持對重點區域的水環境的治理,同時也要加強對水環境的綜合整治力度,以點面結合的形式來改善城市的水環境。
(4)堅持綜合治理的原則,要令各部門對管理職能進行監督與強化,明確各崗位的職責、遵循各項規范、齊抓共管。
(5)堅持由政府引導的原則,政府要大力支持水環境的綜合整治,對資金的整合、市場的運作都要加以重視。各行政管理部門也要對城市水環境進行分級管理,各執其責,實行規范、科學的管理體制。
2 加強城區水環境綜合整治的策略
2.1 突出重點
2.1.1 合理制定城市水環境綜合整治的規劃
要以科學發展觀為出發點,對生態發展加以重視,對水景觀、水生態、水污染處理、給水、排水、再生利用等的結合要全面的考慮,努力平衡安全與景觀、整體與局部、長遠與當前之間的關系,對綠化控制線與河道要進行合理的規劃,以促進水環境能夠處于良性循環的狀態,對水環境綜合整治與利用的規劃要進行全面、合理的編制。
以總體規劃為基礎,要將內河整治規劃、城市建設規劃、市政設施規劃進行結合,對城市水環境的各項規劃進行完善,如城市水系整治規劃、城市水景觀規劃、城市水資源保護規劃、城市防洪規劃、城市節約用水規劃等,明確各階段的整治目標,按照規劃進行實施。
2.1.2 對河道進行綜合整治
按照城區水環境的各項規劃,結合具體的發展情況對河道進行專項的整治,對河道整治規劃的征地拆遷工作也要加以重視,維護群眾的合法權益。各部門都要互相配合,以保證河道政治的計劃能夠順利進行。進行河道的清淤與岸坡的政治,對堤防建設進行完善,以保證河道能夠通暢。
對雨水和污水進行分流,分別建設收集雨水的管線和截污管線,這對提高污水的收集率有一定的促進作用。盡快進行污水處理廠的建設,提高處理污水的能力與效果。對部分污水可進行深度處理,這樣可以促進水的有效回用。合理采取一些現代化的手段對河道水質進行改善,有利于提升城區水系的自凈能力。
加強對水系中工業污染源的管理,對污染物的排放總量要嚴格進行控制,工業廢水在排入水體的時候要達標,對生活污水要加強管理,對河道沿岸工業企業的突發事故的監管制度要不斷完善。
2.1.3 合理整治水庫與湖泊
要不斷推進城區水庫、湖泊的整治,并重視起相關的恢復與保護工作。制訂相關的保護政策,令資源可以持續的利用。對濕地面積進行擴大,并采取相應的措施使濕地湖泊、水庫的資源利用率提升。加強對水庫與湖泊的生態保護以及生態旅游的建設,嚴格控制其污染狀況。
2.2 完善城區水環境綜合整治的管理體系
2.2.1 對城區水環境綜合整治的管理要加強
要根據城區水環境綜合整治的規定,不斷完善水環境的管理機構,對城區相關管理部門的管理條例要加以明確,各城區要建立完整的水環境管理機制。將屬地管理與流域管理相結合進行分級管理,明確水環境綜合整治的目標與任務,各部門要互相協調,履行好自己的職責,共同努力做好水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并使工作具有有效性。
2.2.2 不斷對政策法規進行完善
要根據國家一級城市現有的相關法規,結合實際的水環境整治狀況,制訂合理、完整的水環境綜合整治法規,并要加大執行力度,不斷完善一些相關的法規體系。明確城區水環境綜合整治工作的目標、內容以及負責人,確保制度的規范化執行。
2.3 從多種渠道來籌措資金
2.3.1 財政支持力度要加強
要以城區水環境綜合整治的總體規劃為依據,確定綜合整治的項目。對綜合整治與管理的資金要列入財政年度預算,市財政在安排年度水環境整治項目資金的時候要根據具體的財力情況來安排,各城區要加強對城市水環境綜合整治的財政的支持。
2.3.2 從多渠道來籌措資金
為了對城區水環境綜合整治的資金提供相關的保障,要建立多元化的投資體系,同時應努力獲得有關部門的支持,這樣可以對部分城區水環境綜合整治的資金提供有力幫助。可通過政策性銀行貸款、國內商業銀行貸款等來引入多元投資主體,大力宣傳水環境綜合整治的情況,動員群眾積極參與。不斷對環境資源的有償使用機制進行完善,按照相關的規定對各單位的排污費進行收取,用來進行企業污染的治理,將城市的污水處理費用在城區水環境的綜合整治上。
2.4 對城市水環境綜合整治的領導要加強
2.4.1 將責任具體落實
城區水環境綜合整治的相關領導部門要對工作進行指導,充分發揮其職能作用,加強對綜合整治工作的管理,健全各項制度,以促進城區水環境綜合整治工作的進行。各城區的有關部門要對城區水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加以重視,建立合理、科學的組織機構,主要領導要親自對工作進行全面協調,對城區水環境綜合整治的任務與考核制度也要不斷完善,這對水環境綜合整治任務的順利完成起保障作用。
2.4.2 各部門要相互配合
各城區的相關部門要正確認識自己的職責所在,按照相關的制度履行自己的職責,并要相互配合,共同協調作用,這對整體工作水平的提高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水利、城管、規劃等部門要嚴格遵循法律程序,加大執法的力度,嚴查破壞水環境的種種行為。充分調動起各部門與群眾們的積極性,加強部門之間的協作,共同為城區水環境綜合整治而努力。
3 加強監督
為了使工作效率與服務水平得到有效提高,要加強對機關行政效能的建設與干部作風的監督,并對工作方法進行創新。對城市水環境的綜合整治要加大力度進行監察,建立完整、科學的監察制度,并嚴格執行。在進行審計、市場監督、招標投標時,要遵循各項規章制度,將一些相關的腐敗、違法行為扼殺在搖籃中。對審計的監督要加以重視,資金的投資與使用要遵守相關的規范。
4 結束語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斷的提高,人們對環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而且由于歷史原因,環境問題積壓比較多,在當前,水環境的綜合整治仍然是突出的問題。本文結合實際情況,對城區水環境綜合整治的意義以及原則進行了分析,說明要想對水環境進行全面、綜合的整治,就要因地制宜,合理進行規劃,并加強對水環境綜合整治的管理,不斷完善相關的制度與法規,加大財政的支持力度,從多渠道來籌措資金,各部門要互相配合與監督,共同促進城區水環境綜合整治的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高 鑫.構建城市水環境治理的新機制[N].北京:光明日報,2008.
[2]孫靖南,鄒志紅,任廣平.模糊綜合評價在天然水體水質評價中的應用研究[J].環境污染治理技術與設備,2005.
[3]梁德華,蔣火華.河流水質綜合評價方法的統一和改進[J].中國環境監測,2002.
[4]李如忠,張元禧.河流水污染控制區域最優化規劃方法探討[J].合肥工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0.
[5]馮玉琦.我國水環境的現狀、存在問題及治理方略[J].農業與技術,2003.
[6]何雨薇,刑會歌.我國城市水污染現狀及其對策[J].水利科技與經濟,2006.
[7]劉應宗,吳景山.“21實際國際城市污水處理及資源化發展戰略研討會與展覽會”會議論文――我國城市污水處理資金來源難題破解的探討[J].2001.
關鍵詞:既有淺基橋梁;成因;整治措施;分析
Abstract: This article from the existing bridge with shallow foundation formation reason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briefly analyzes the existing bridge with shallow foundation treatment measures, hoping to help our bridge safety.
Key words: existing bridge with shallow foundation; cause; control measures;
analysis
中圖分類號:TU7 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2095-2104(2012)
1.序言
近幾年來, 隨著我國經濟的又好又快發展,國家加大了基礎建設的力度,投資建設了公路、鐵路等基礎設施,橋梁作為交通運輸的紐帶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許多既有的橋梁由于私自濫采河沙、河流沖刷、污染物質侵蝕等原因,給橋梁的基礎安全以及橋梁運營的安全帶來嚴重的隱患。馬磊在《橋基安全防護技術研究》一文中提出:“隨著公路建設的快速發展,高速公路建設已大規模的進入山區。山區高速公路中縱向橋梁的數量增加較多,橋墩順河道排列,數量多,范圍大,對水流的干擾較大;同時橋梁下部結構也受到了水流和推移質的強烈作用,特別是峽谷河段河道狹窄、比降較大,且多跌坎;山洪暴發時,水流速度快、波動大,并攜帶較大的卵石或漂石,水流的沖擊力和滾石的撞擊力都會對橋梁下部結構的安全造成嚴重威脅,河道行洪和橋梁安全問題出?!雹僖虼?,必須重視既有淺基橋梁的整治工作,確保交通安全。
2.既有淺基橋梁的整治措施
2.1加強對既有淺基橋梁的保護措施
加強對既有淺基橋梁的保護是既有淺基橋梁整治的一項重要措施,其中最重要的是要禁止在橋梁周邊區域采砂、挖坑。隨著建設事業的逐步升溫,作為主要建筑材料的河沙的需求量激增,非法采集砂石能為橋梁周邊地區的當地居民帶來可觀的收入,導致非法采集砂石屢禁不止,違規非法采集砂石加快了河床的下降速度,造成橋梁基礎埋置深度減小,形成淺基橋梁,據有關部門統計,非法采集砂石已經成為既有橋梁的第一殺手。違規非法采集砂石嚴重影響到了橋梁及通
限載通車的安徽六安縣黑石渡大橋
行的安全,因此,橋梁管理部門同橋梁所在地地方人民政府聯合打擊非法采砂成為淺基橋梁的重要整治措施。在加大打擊非法采集砂石力度的同時,在距離橋墩一定距離的下游修建攔砂防護壩可以有效保證橋梁基礎的地埋深度,是對既有淺基橋梁實行保護的重要措施?!吨腥A人民共和國鐵路法》第四十六條規定:“在鐵路線路和鐵路橋梁、涵洞兩側一定距離內,修建山塘、水庫、堤壩,開挖河道、干渠,采石挖砂,打井取水,影響鐵路路基穩定或者危害鐵路橋梁、涵洞安全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責令停止建設或者采挖、打井等活動,限期恢復原狀或者責令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護措施。”刑法也對破壞橋梁的行為處以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的處罰。法律的規定,使非法采集砂石的行為遠離了橋墩,使在距離橋墩一定距離的下游修建攔砂防護壩成為了可能。
2.2做好橋梁的加固防護
做好橋梁的加固防護也是既有淺基橋梁的重要整治措施,該防護措施可分為局部的加固防護措施和整體的加固防護措施。既有淺基橋梁的自然環境方面的侵害主要來源于河床的侵蝕作用、河流的沖刷以及河流攜帶的泥沙及卵石、粗顆粒等對橋墩的撞擊、摩擦而出現磨蝕,從而造成橋墩地埋深度減少、基礎掏空等現象,嚴重影響橋墩的穩定性,給橋梁本身和交通安全帶來巨大的隱患。為了有效防止這些自然因素對既有淺基橋梁帶來的可能損害,需要對淺基橋梁進行局部防護和整體防護。主要是通過減弱河流沖刷能力的方法,逐步提高橋墩的抗沖刷能力,或者采取深埋橋梁基礎,加大橋梁安全深度的方法,來減小自然因素對既有淺基橋梁造成損害的可能性。按照“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經濟合理”的原則,以實現根治為目的,充分考慮既有淺基橋梁防護工程的長期效益,對既有淺基橋梁實行永久或半永久的防護,確保加固防護的耐久性。防護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種:一是減輕水流對橋梁的沖擊;二是提高橋墩的抗沖刷能力;三是增加橋墩的埋深;四是在下游設置攔砂壩。要結合對河流的集中整治,充分考慮既有淺基橋梁的整體抗沖擊強度,盡可能地減少對河道的擠壓。切實實現加固防護一處、杜絕一處隱患的終極目標。在實施橋梁的加固防護時,要綜合考慮橋梁所在區域的地質條件、氣候條件、河流的水文特征等因素對既有淺基橋梁的影響,制定科學、合理的施工方案,既可以通過修建護岸、護坡、河床護砌及丁壩、順壩、導流堤等永久性建筑控制河流對橋墩的沖擊,減少河床下降和沖刷的概率。同時還要采取生物措施,如建設防護林進行防風固沙等手段對既有淺基橋梁進行必要的防護。
注:①引自:《橋基安全防護技術研究》。作者:馬磊。2009年10月7日。
參考文獻:
[1] 馬磊,《橋基安全防護技術研究》,[D],《中國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2009年10月7日。
[2] 郭琦,肖洋,蔡名揚,王志良,《南昌市洪都大橋橋墩局部沖刷試驗研究》,[A],《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水文泥沙專業委員會第七屆學術討論會論文集(上冊)》,[C],2007年12月29日。
[3] 蔣志文,葉洪齋,張愛民,丁若冰,《高噴灌漿技術在濰河大橋樁基防護暗壩工程中的應用》,[J],《山東水利》,2005年第4期。
[關鍵詞] 礦區;生態平衡;整治技術
[中圖分類號] X171.4 [文獻標識碼] A
我國是世界上煤炭產量最大的國家,煤炭作為我國的主要能源,約占一次能源構成的74%,為我國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但近年來由于礦產煤炭資源開采等高強度干擾的負效應導致環境質量明顯下降,由于直接挖損、采掘引起地表沉陷和煤矸石堆積等原因,破壞和占用大量的土地,使本已十分脆弱的自然生態系統不斷退化,礦區退化生態系統穩定性差、自我調控能力低,產生諸如耕地數量急劇下降、農作物減產、生態環境惡化等形式的退化,表現出極端的脆弱性,甚至已威脅到礦區生態安全,同時也給人體健康帶來直接或間接的負面影響(胡振琪,2009,2010)。因此,基于以往研究提出礦區土地生態整治關鍵技術,將為礦區土地生態整治提供科學依據。
1 礦區土地生態整治研究進展
發達國家對礦區生態修復與調控技術研究非常重視。美國平均每年采礦占用土地4 500 hm2,其中47%已得到整治,1970年以來其生態治理率也達到70%左右;英國的土地生態恢復率達到87.6%;德國生態治理率達53.5%;澳大利亞礦區生態恢復與土地生態整治被認為是世界上先進的。我國礦區土地復墾與生態整治工作起步較晚,直到1989年《土地復墾規定》的生效實施,土地復墾才被真正得到重視。目前,我國的土地復墾與生態恢復工作發展迅速,已復墾土地34萬hm2,復墾率已達12%。近年來,我國土地復墾與生態重建研究在土地破壞機理、復墾土壤生產力模型、土地復墾界面演替、殘余變形預測、礦山區域土地與生態價值評價等以及非充填復墾和充填復墾技術方面取得了較大進展(胡振琪,1997,2001,2009,2010;白中科,1997,2004;卞正富,1998,1999,2000)。土地復墾與生態恢復研究內容更加注重生態與環境問題和生態持續能力的恢復,礦區土地生態整治將得到深入研究和推廣;農林科學、生態學和環境科學等領域的研究成果也不斷被引入土地生態整治中,使復墾土地重構、重新植被、土壤改良、侵蝕控制等技術更加科學高效(胡振琪,1997,2001,2009,2010;白中科,1997,2004;卞正富,1998,1999,2000;秦文展,2010)。
礦區土地退化是當今土地與生態環境科學領域研究的重要內容。國內外相關研究主要集中在研究退化土壤的定向培育技術,人工土壤構造技術,復墾土壤的侵蝕控制,污染土地適宜的覆土厚度,污染土壤生物修復技術等方面(胡振琪,2001,2009,2010;白中科,1997,2004;卞正富,1998,1999,2000)。目前,國內外礦區土地生態整治工作主要集中在工程處理、受損土壤物理處理和化學處理、生物處理以及礦區景觀研究、主要污染治理和生態恢復技術包括開采沉陷預防及控制技術、煤礦塌陷區地表恢復及復墾技術、煤矸石山植被覆綠及景觀重建技術、水資源綜合利用技術、礦區環境綜合治理技術及其應用等(胡振琪,1997,2001,2009,2010;白中科,1997,2004;卞正富,1998,1999,2000;李樹志,2000)。
2 礦區土地生態整治關鍵技術
2.1 礦區植被恢復技術
植被作為礦區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礦區土地退化的進程和逆轉,是礦區生態系統演化的主要指征之一,因此,生態系統退化阻控與恢復的核心問題最終歸結到退化生態系統植被生態保育上。篩選適應礦區生態環境的適生植物是合理重建礦區植被的重要前提。一般地,所選植物應具有較強的適生性、固氮潛力、成活率和發達的根系。植被栽植應注重工程設計,更應重視植被保護及管理。
2.2 人工土壤重構技術
土壤重構是在重塑地貌的地表再造一層人工的土體,以便于種植。復墾土地往往缺少熟化的表土或土壤貧瘠,一些人造表土可作為自然表土的改良劑或直接作為表土使用(胡振琪,2005)。
2.3 沉陷地貌重塑技術
沉陷地貌是由于采礦運走了埋藏于地層內部的礦體和部分圍巖,或者采礦的同時將地下水疏干,原來的力學平衡被打破,上部巖石發生彎曲變形,重新形成新的應力張力平衡,使地面下凹而形成的再塑地貌。與挖損地貌不同的是,沉陷地其地表物質組成不變,只是地面下沉呈坑狀、凹型盆地,同時在四周出現裂隙。針對不同的沉陷地貌,可以采用煤矸石填充法復墾,作為農田進行再種植,或者作為遷村用地或路基。地貌重塑是土地復墾與生態重建的基礎工程(湯惠君,2004)。具體的工程技術常見的有梯田法復墾技術、疏排法復墾技術、挖深墊淺法復墾技術、泥漿泵充填復墾技術、利用粉煤灰(矸石、塘泥)造地復田技術等。
2.4 生物修復技術
礦區生態恢復主要的生物技術措施包括植物修復和微生物修復。植物修復主要是利用超富集植物對重金屬的吸收作用把重金屬由地下轉移到地上部分,收割地上部以降低土壤中重金屬含量。另外,利用重金屬耐受型植物穩定修復也是較好的途徑。豆科植物是理想的先鋒植物,可加速脆弱礦區生態演替(黃銘洪和駱永明,2003)。
微生物修復是指利用微生物的代謝活動降低土壤中有毒有害物的濃度或使其無害化,從而使污染土壤環境盡可能恢復到原始狀態的過程(黃銘洪和駱永明,2003)。近年來,關于叢枝菌根(AM)真菌在礦區土地生態整治中的應用研究越來越深入。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一種土壤微生物,90%以上的陸生有花植物都能與它形成共生體系。叢枝菌根能夠促進植物吸收利用礦質養分和水分,提高作物抗逆性和抗病性,改良土壤結構,增強土壤肥力,提高苗木移栽成活率,促進植被恢復,叢枝菌根的這些生理生態特性使得菌根技術具有克服礦區生態重建中氮、磷及有機質含量極低、土壤結構不良、持水保肥能力差、極端值、干旱或鹽分過高引起的生理干旱等潛力。在受損的生態系統中人為地引入AM真菌接種劑,能夠加速被破壞生境中植被的恢復。在長期世代演替的自然生態系統中,AM真菌是其結構發生變化的一個重要調節因子,已被認為是礦區、退化草場等生境植被恢復的“生物調節劑”。迄今為止,已有很多關于應用菌根生物技術恢復退化生態系統的成功范例。澳大利亞在礦區土地復墾中廣泛地使用了菌根生物技術。在煤矸石山和礦區塌陷地栽培植物時接種AM真菌,不但提高了植物的成活率,而且提高植被蓋度,增加了物種豐富度,對植物生長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對土壤具有一定的改良效應,提高了生態系統的穩定性(畢銀麗等,2007,2008,2010;杜善周等,2008)。大量的試驗已經證明在被擾動生境的恢復過程中,外來菌種的引入和土著菌種的培育可以增加植物的產量,也可以促進原生植被恢復。
2.5 化學改良技術
多數礦區退化土壤缺乏有機質和礦質營養元素。整治土地未來利用方向為農林業的,其首要前提是培肥土壤。有機廢棄物可作為土壤添加劑,同時可通過螯合作用降低其毒性。包括化肥等無機添加劑也可有效改善土壤肥力特性,大部分礦區廢棄地缺乏N、P等營養物質,一般添加肥料或利用豆科植物的固氮能力來提高土壤肥力(黃銘洪和駱永明,2003)。
2.6 景觀恢復技術
采礦跡地是劇烈人為干擾下的一種特殊景觀類型,是人類為獲得礦產資源而對土地進行劇烈改造的區域。基于景觀生態規劃與設計的生態重建就是使采礦廢棄地具有具體利用方式和一定水平的生產力,維持相對穩定的生態平衡,與周圍景觀特征相協調,最終達到生態整體性目標。礦區廢棄地有多種類型,不同類型具有不同的生態重建途徑。礦區廢棄地隸屬各種尺度的景觀類型,基于景觀生態學原理設計科學的景觀格局和適合的生境條件,即依靠景觀生態規劃與設計實現生態重建目標(龍花樓,1997;陳秋計,2006;謝宏全,2007)。通過土地整治和生態建設提高自然和半自然生境的面積,增加土地利用的多樣性和景觀要素的鑲嵌性,以提高農田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和景觀娛樂休閑功能。
農田景觀恢復施工技術。礦區開采沉陷量不大或開采下沉后土地坡度變化較小的非積水塌陷區。采用直接平整利用或自然恢復利用的方式:積水較少區利用煤矸石、粉煤灰等固體廢棄物進行充填復墾;積水較深區域,采用挖深墊淺法,建立塘基式農田;未穩定沉陷區采用預復墾。
另外,對于位于沉陷區的村落,可采用村落恢復技術,在新農村建設中注意保護、規劃村落,發展中心村,節約用地,維護鄉村特色。礦山尤其是露天礦采礦時常常會破壞山體,可采用山體恢復技術對山脊生態廊道進行修復,保持山脊線的自然連續性,并盡可能留出更寬的視線通廊。
參考文獻:
[1]白中科.黃土區大型露天煤礦退化土地的生態重建研究[D].山西農業大學博士論文,1997.
[2]白中科.山西礦區土地復墾科學研究與實驗示范18年回顧[J].山西農業大學學報,2004,24(4):313-317.
[3]畢銀麗,陳鑄,曹楠等.叢枝菌根對礦區塌陷地環境修復的生態效應[J].中國科技論文在線,2010,5(11):850~854.
[4]畢銀麗,劉銀平,黃霄羽等.叢枝菌根對尾礦環境的生態修復作用[J].科技導報,2008,26(7):25-29.
[5]畢銀麗,吳王燕,劉銀平.叢枝菌根在煤矸石山土地復墾中的應用[J].生態學報,2007,27(9):3738-3743.
[6]卞正富,張國良.礦區水土流失及其控制研究[J].土壤侵蝕與水土保持學報,1998,4(4):31-36.
[7]卞正富,張國良.礦山土復墾利用試驗[J].中國環境科學,1999,19(1):81-84.
[8]卞正富.國內外煤礦區土地復墾研究綜述[J].中國土地科學,2000,14(1):6-11.
[9]陳秋計,劉昌華,謝宏全等.煤礦塌陷區景觀生態研究[J].礦業研究與開發,2006,26(5):83-86.
[10]杜善周,畢銀麗,吳王燕等.叢枝菌根對礦區環境修復的生態效應[J].農業工程學報,2008,24(4):113-116.
[11]胡振琪,賀日興,魏忠義,等.一種新型沉陷地復墾技術[J].煤炭科學技術,2001,29(1):17-20.
[12]胡振琪,魏忠義,秦萍.礦山復墾土壤重構的概念與方法[J].土壤.2005,37(1):8-12.
[13]胡振琪,趙艷玲,畢銀麗.美國礦區土地復墾[J].中國土地,2001(6):43-44.
[14]胡振琪.山西省煤礦區土地復墾與生態重建的機遇和挑戰[J].山西農業科學,2010(1):42-45.
[15]胡振琪.土地復墾學研究現狀與展望[J].中國科學基金,1997(1):17-22.
[16]胡振琪.中國土地復墾與生態重建20年:回顧與展望[J].科技導報,2009,17:25-29.
[17]黃銘洪,駱永明.礦區土地修復與生態恢復[J].土壤學報,2003,40(2):161-169.
[18]李樹志.中國煤炭開采土地破壞及其復墾利用技術[J].資源產業,2000(7):8-11.
[19]龍花樓.采礦跡地景觀生態重建的理論與實踐[J].地理科學進展,1997,16(4):68-74.
[20]秦文展,陳建宏.平果鋁礦高效復墾示范區土壤質量評價[J].農業系統科學與綜合研究,2010,26(3):304-309.
[21]湯惠君.土地復墾與生態重建[J].衡陽師范學院學報,2004,25(3):85-88.
[22]謝宏全,胡振琪,陳秋計.煤礦區土地利用景觀格局變化分析[J].中國礦業,2007,16(10):42-45.
2009年上半年工作
(一)上半年工作基本情況。全局共出動檢查2000余人次;發放組織機構代碼713家,標準備案26件,代辦商品條碼注冊或續展73件;完成計量器具檢定修理5782臺件,產品檢驗454批次。
(二)扎實開展各類專項整治行動。按照省市局關于“三個年”活動的要求,以“質量和安全年”的活動開展為契機,扎實開展各類專項整治行動,確保質量安全。一是開展了加工食品安全大檢查和集中整治行動,對全縣火腿、肉制品、含乳飲料、茶葉等食品加工企業進行集中檢查;二是開展了食品加工小作坊整規行動。主要針對食品添加劑使用情況,檢查企業40余家,抽檢21批次,組織了全縣鄉鎮質監員對食品加工小作坊整治工作進行了培訓,對部分鄉鎮的小作坊進行調查確認,要求小作坊業主對生產條件進行改造并簽訂質量安全承諾書。三是開展了特種設備隱患排查治理行動,印發了《武義縣深化特種設備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實施方案》,對鄉鎮街道安全協管員進行培訓、動員、部署;四是開展了針對農資、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濫用食品添加劑、仿瓷餐具及食用糖等重點產品專項執法行動;五是開展電子計價秤等計量專項執法行動。
(三)十小整規行動緊密有序地開展。2009年是“十小”整規工作的全面推進之年,我縣在去年試點工作基礎上,有序穩步推進整規工作。根據市政府與縣政府簽訂的《金華市“十小”行業質量安全整治與規范工作2009年度目標責任書》的要求,4月24日,縣政府召開了全縣全面推進“十小”行業整規工作會議,會上與各鄉鎮(街道)、各責任部門簽訂了2009年“十小”行業整治工作目標責任書。我局作為縣“十小”整規領導小組辦公室所在,為了整規工作能更好的展開,每月牽頭召開一次整規工作協調會,總結階段性工作,幫助各責任部門分析梳理問題,統一協調整規工作。組織各責任部門對我縣“十小”整規工作開展情況進行了督查;武義縣“十小”整規工作領導小組由副縣長楊霄雁帶隊,多次對全縣各鄉鎮(街道)的“十小”行業整規工作進展情況展開實地督查,縣“十小”整規辦公室走訪了全縣十八個鄉鎮(街道),對“十小”整規工作積極推進,有力地促進了全縣的整規工作開展。
作為食品加工小作坊整規的責任部門,武義縣質監局結合我縣實際,研究制定了2009年度食品加工小作坊全面推進整規的工作計劃、行動方案及各階段的工作重點、具體措施和全年必須完成的工作任務,召開全縣鄉鎮(街道)質監員動員會,對食品加工小作坊底數再調查再核實。進一步落實四項基本制度措施,明確食品加工小作坊業主主體責任。同時結合我縣農村食品加工小作坊實際,修訂完善了我縣食品加工小作坊標準規范,使整規工作更切合實際。我局組織業務人員對全縣各鄉鎮(街道)“十小”整規聯絡員進行了食品加工小作坊整規工作和食品安全法的宣貫培訓。截止目前全局共出動檢查人員75人次,取締非法食品加工點2戶,檢查小作坊39家(戶),發放整規資料150余份。
(四)幫扶企業,開展企業服務年。我局本著“為企業減負、讓企業受惠”的宗旨,堅持將服務企業落到實處,積極為企業出謀劃策解難題。2月起,我局開展了“千名干部進千企,送政策、送溫暖、送服務”活動,由局班子領導分頭帶隊,對電動工具、鏈條、門業、旅游休閑、文教、食品行業走訪調研,主動聽取企業意見建議,引導企業增強發展信心,為企業排憂解難,全面落實惠企政策措施;由檢測中心組建技術服務隊,為企業開展幫扶活動;根據上級“技術機構百家企業質量幫扶”活動的相關要求,目前我局共開展鏈條企業技術服務32家;組織鄉鎮質監員針對食品安全法及特種設備新條例的宣貫開展業務培訓兩期,共70余人次。尤其針對食品安全法,組織食品企業質量安全管理人員培訓一期57家企業,61人次;對安全健康類重點產品、特種設備生產使用單位,準備在8月份組織培訓。我局成立了“能源計量服務隊”,重點為三美、滬江等高能耗企業提供技術服務,積極推進中小企業提高計量管理水平,促進企業節能降耗。三是不斷提升技術機構檢驗檢測能力、科技創新能力和產業服務能力,推動創新型技術機構建設。我局積極發揮技術機構服務產業的支撐作用,結合我縣產業特色,在電動工具、防盜門、鏈條、農殘等項目和參數上進行擴項認證和認可,提高檢測服務能力。
(五)積極推進品牌培育工程。2009年我局將根據省、市局名牌戰略實施調整情況,結合我縣實際,有效開展名牌培育工作,繼續深入實施品牌戰略,加大對創牌企業幫扶力度,重點對高新技術企業重點幫扶,已走訪創牌企業18家。今年準備申報推薦浙江名牌1只,金華名牌5只。同時在電動工具、鏈條、休閑產品等重點提升產業,通過抓企業采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推進企業專利轉化為標準,企業的標準提升和技術改造促進企業產業轉型提質。
(六)深入開展計量惠民活動。我局充分開展計量檢定、產品檢驗等基礎性工作為民生服務、為節能減排服務。一是加強民生計量工作。我局加強對商用衡器、出租車計價器、加油機、醫用計量器具等與老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計量器具開展強制檢定工作,并取得縣財政的支持,已對商貿流通領域的計量器具實行免費檢定,今年還將免費檢定的觸角延伸到基層衛生單位。二是積極開展計量惠民進社區活動,進入中南、溪南社區及桃溪、茭道、柳城等鄉鎮開展免費維修血壓計、現場為老年人量血壓等活動。
(七)積極開展質監文化建設。我局積極開展質監文化建設年活動,結合目前正在開展的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爭創市級文明單位,向縣文明辦上報申請材料,并針對市級文明單位的創建要求,逐項做好準備工作,迎接市、縣級檢查。
為提升質監工作社會公信力,增強企業產品質量管理和安全意識,4月由我局主辦的“質量和安全杯”攝影大賽正式開賽,向社會征集攝影作品。5月15日,我局專門組織老年攝影家前往武義意達電器和永暉工具兩家電動工具企業參觀采風,在為攝影家們提供素材的同時,也展示了武義企業的風采。
(八)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開展有序。從3月初,我局按照縣委縣政府的部署和安排,緊密結合“嚴格監管確保質量安全、優化服務推進轉型提質”的實踐載體,積極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F階段。我局正在開展深入分析檢查,多方面、多渠道采納意見、建議。我局自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開展以來一直堅持理論學習,黨員干部上交了科學發展理論文章,結合質監工作實際,暢談自己對如何讓做好質監工作的想法和意見。開展調研活動,向各機關、企事業單位發送征求意見和建議的函,反饋良好,并在五月上旬召開了民主懇談會,邀請縣退休老干部、企事業單位代表、鄉鎮質檢員等分別開展民主懇談會,征求他們對質監工作的建議和意見。由局領導帶頭撰寫科學發展建議書,著重梳理影響和制約質監事業科學發展的突出問題,依照質監職能對我縣發展提出了可行性意見。開展解放思想大討論。圍繞我局“嚴格監管保障質量安全、優化服務推進轉型提質”這一活動實踐載體,以新一輪思想大解放,推進質監工作取得新成效。
(九)指導協會開展各項工作。縣電動工具行業協會和縣鏈條制造行業協會是我局業務指導的兩個行業協會,在我局領導的關心和指導下,行業協會工作有聲有色:(一)恒友、永暉、意達公司三個培訓點,有10個企業200余名員工參加了培訓,下一步還將在海闊、東達設點培訓。協會還向縣政府等有關部門申請了專項培訓資金,為職工培訓提供了有力的資金保障;邀請武義職校老師進企業上課,大大方便職工參加培訓學習。(二)5月22日,電動工具行業協會與勞動人事保障局等單位聯合舉辦了“紅五月”職工職業技能比武,比武分檢驗工、維修電工兩項工種,會員企業有70余名選手參加了比武。(三)5月18日下午,在浙江阿波羅運動休閑用品有限公司,青企電動第一個互幫互學小組開展活動。這是為了取長補短,共同發展,應對危機,經協會發文,由會員企業自主與秘書處聯系,成立了青企電動第一個互幫互學小組,互幫互學,抱團取暖,共同發展。
2009年下半年形勢分析和工作舉措
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市場環境發生急劇變化,很多企業特別是外向型的企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沖擊。然而,對于銳意進取的企業來說,經濟的寒冬并不會成為裹足不前的借口,相反正是進行管理變革與提升的大好時機。武義質監局應該緊緊抓住這個時機,為全縣企業搭建公共服務平臺,積極引導企業應對危機,為武義經濟的發展保駕護航。
同時一些不利因素的存在,也影響著武義質監事業的發展主要表現在(1)食品安全法實施后,在食品生產企業辦證、監管職責界定等方面存在實際操作盲點。(2)食品質量安全監管責任大,人手缺乏。(3)企業缺乏發展后勁,對轉型提質、創牌工作認識不到位。(4)特種設備依然存在不安全因素,監管難度大。(5)安全監管、專項整治等工作經費和人員保障仍面臨很大壓力。面對這些壓力和不利因素,我局下半年主要抓好以下工作。
一、繼續深入開展各類專項整治工作,建立長效監管機制
(一)要按期完成“十小”整治年度目標。今年下半年,我局將配合縣委縣政府工作,做好全縣“十小”行業整規工作開展情況的督察;做好各行業整治牽頭單位的協調工作;聯合縣宣傳部做好“十小”整規宣傳工作;作為責任部門,切實做好食品小作坊的整規工作。
(二)持續開展重點產品專項整治行動。按照省市局的要求,結合自身實際,堅持各類產品的專項執法檢查和幫扶整改,確保質量安全。
二、繼續深化名牌培育工程,爭取完成目標任務
按照我縣中國名牌及省市名牌的培育計劃的規劃,今年重點培育2009年浙江省名牌1個、金華市名牌4個。下半年我局將加強對重點培育企業的走訪調研,及時了解企業創牌中存在的困難,配合、督促企業做好申報工作,確保培育工程取得實效。
三、實施標準化戰略,加強標準化體系建設
我局今年共有三個標準化項目,正在有條不紊的開展當中。一是會同武義縣文教用品行業聯合制訂與實施“二針二釘”的原材料驗收標準;二是開展武義縣無公害竹筍標準化栽培推廣示范項目;三是開展武義縣無公害蓮子標準養殖推廣示范項目。目前三個項目均已完成了資料上報等基礎性工作,下半年我局將加強落實力度,會同有關單位做好項目任務的實施工作。
四、開展電子計價秤整治,加強計量監管
按照《武義縣電子計價秤專項整治方案》的要求,結合上半年調查摸底、動員部署階段工作,加強組織實施力度,將企業自查和集中執法檢查相結合,范圍涵蓋生產、銷售、修理、使用全過程,做好落實整改和總結工作,進一步規范電子計價秤的生產、經營行為。
五、深化學習《食品安全法》,正確履行食品安全監管職責
《食品安全法》的頒布實施,為食品監管提供了非常有效地法律依據,更為我們督促生產經營企業落實主體責任、保證食品安全提供了堅強有力的法律保障。下半年我局將繼續以集中學習和個人自學相結合的方式組織食品監管人員、檢驗人員、食品企業主等相關人員進行學習,爭取學好、學深、學透《食品安全法》。
關鍵詞:河道管理 ;市場化;建議
中圖分類號:TV85文獻標識碼: A
城市河道作為城市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具有提供水源、交通航運、防洪排澇等功能,還具有調節氣候、削減污染等生態環境效應。近幾年來,河道環境問題也引起了我國許多城市的重視,一些城市對市區河道進行了大規模整治,南京市即在此列。然而由于缺乏強有力的針對城市河道建設和管理的法規依據和保障,南京市城市河道建設和管理的成效受到了影響。
1、南京市城市河道建設與管理存在的問題
南京城市河道經過多年的綜合建設整治和保護開發,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并得到廣大市民的充分肯定。但按照《南京市清水行動計劃》的目標“飲水更安全,污水不下河,死水變活水,臟水變清水”,目前城區景觀河道水體仍存在較大的差距,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1.1河道成片成網整治的計劃統籌有待進一步加強。
城市河道整治按照點面結合、水系成網的要求推進。但部分河道的綜合整治計劃受到周邊市政配套建設、城中村改造、地塊啟動等計劃影響,按要求同步治理存在一定困難。致使已整治的城市河道水質提升不明顯。此外,各區城市化進程存在差異,受此影響,河道建設整治的重點和推進力度不均衡,市區兩級聯動有待進一步加強。
1.2河道水質現狀仍不容樂觀。
近年來,雖經雨污分流、河道清淤、引水補水、生物治理等多種手段改善城市河道水質,但劣V類河道仍占多數。從現有情況看,水質改善主要面臨以下形勢:首先,企業偷排污水,造成河道水質和環境污染嚴重;其次。農村和農業面源污染較為嚴重,生活污染和農業種養業污染影響河道水質;再次,隨著河道整治范圍的擴大,城郊結合部地塊管網不發達[1];最后,雨污分流工程尚未完成,部分地區污水截流管入河口改造不徹底,造成部分污水下河,影響河道水質。
1.3河道引補水水源不足水質較差。
河道引補水對于加速水體流動、增強河道自凈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南京市江南六區市政管養的河道約123公里,其中約49公里河道實施了引水沖洗,非市政管養河道中約48公里實施了引水沖洗。引水沖洗覆蓋河道總長度約97公里。引各類水沖洗河道、湖泊,每日引水量約100萬噸/日。南京市城區引水設施不夠完善,引水格局不盡合理,水源不足,水質較差,部分河段引水不能覆蓋,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河道水質的改善。
1.4未整治河道周邊環境函待改善。
市區河道綜合整治工作開展以來,基本完成南京市主城范圍內主要河道的綜合整治工程。然而目前南京市仍然存在著未整治河道周邊環境臟、亂、差的狀況,河道保護范圍內違章建筑,傾倒垃圾、渣土,堆放雜物,毀綠種菜現象眾多。垃圾堆散、淤泥堆積、臭氣熏人,周邊居民對于河道建設整治的期盼日益迫切。
1.5河道的管理責任主體不明確。
南京市域河道管理主體較為混亂,管理單位有城管部門、水利部門、建成未移交的由建設主體管理,同時還存在相當一部分的無主河道。2012年,城市維護管理事權下放下放后,所有市政河道按照屬地化管理原則均由各區負責管養。市城管局負責對各區河道管理部門進行檢查、指導和考核。同時負責辦理全市市政管理河道的挖掘占用審批。但目前仍有許多非市政河道(郊區非主流河道為主)管理主體尚不明確,造成河道養護工作不到位,河道雜物、垃圾較多,不止造成水體環境惡劣,同時影響汛期行洪,導致城市淹水。
1.6河道建設與管理立法建章有待進一步完善。
目前南京市市政河道管理使用的地方性法規是1989年制定的《南京市內秦淮河管理條例》,河道建設內容較少,河道管理范圍較窄,作為河道建設整治與管理的法規依據和保障,有待進一步完善。為此,應加強城市河道建設整治立法,唯有實施依法治河,加強河道執法管理,才能使城市河道建設與管理得以科學、規范、高標準、高品質推進。
1.7市政河道養護模式單一、經費偏低。
目前南京市政河道養護單位主要由各區河道管理部門指定,多數為改制后的各區河道所負責日常養護工作。主要包括河道打撈漂浮物、岸坡清掃、截流溝養護等內容。河道養護定額水平較低,為32.34元/米,遠低于國內同級其他城市。模式單一、經費偏低的情況造成了養護企業競爭意識差,積極性不高,養護質量一般,行業管理模式急需調整。
2、建議與對策
2.1明晰城市河道建設和管理權限,劃分工作職能。
城市河道建設和管理工作是一項涉及到水利、規劃、環境保護、交通、國土資源等多個行政主管部門的綜合性工作,需要強化市、區二級人民政府在城市河道建設和管理中的職責,合理確定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在城市河道建設和管理中的權限和職責劃分,特別是要明確界定水利行政主管部門與建設、城管行政主管部門的職責權限,厘清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與城市行政主管部門在城市河道建設和管理中的權限分工[1]。
針對“建”“管”分離的原則,建議市住建部門為市城市河道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城市河道建設活動的組織、協調、監督、考核以及其他有關職責。各區住建部門負責做好轄區內本級城市河道建設的管理。市城管部門為市城市河道管理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組織實施城市河道的日常管理,對各區河道的管理部門進行指導、監督和考核。各區城管部門負責轄區內城市河道的管理。
2.2充實城市河道建設項目的管理規范。
城市河道建設是整個城市河道建設和管理中的一個重要方面,而現行規章和政策文件規范不夠,效力不足,需要進一步加強和充實,包括河道建設項目用地、內容的明確,河道建設標準的制定,河道建設項目的建設條件確定、建設條件手續辦理及河道建設項目設計審查、竣工驗收的規定等,并做到河道建設項目的建設和管理的無縫銜接,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推進城市河道建設和管理水平,使河道品質再上新臺階。加強河道藍線管理,明確河道藍線與城市綠線的關系,規劃部門與綠地審批部門應在審批工作進行前,與市政管理部門溝通,確保不占用河道藍線。
2.3加大控源截污的力度。
改善城市河道水環境質量是城市河道建設和管理工作的重要目標之一,加大控源截污的力度是有效改善水質的手段。穩步推進雨污分流工作,加快入河口的節點改造工作,同步開展現有截流溝溢流口的封堵工作,杜絕污水下河。同時逐步開展初期雨水的收集利用,減少城市面源對河道的影響。加強排水許可和河道挖掘占用審批工作,加大監管和執法力度,規范排水行為,保護河道環境。
2.4以生態化整治為主要目標。
在整治、修復或再建生態河道時,整治的不僅僅是一條河道,而是河道流域內相關的基礎設施的綜合治理與改造。杜絕簡單的裁彎取直、塊石駁岸等做法,采用自然生態的修復方式,如種植適宜的水生植物,恢復河道自然生態系統,建造節地型河流綠化帶,開辟大型的自然生態公園等。完善生態景觀建設,實現“水土交融、城鄉交替,河景交匯”。此外,河道的整治應多采用自然材料來代替硬質材料,以此來改善水質,提高河道的功能性[2]。
2.5加大投入,提高河道引補水力度。
加強河道引補水是快速有效改善現有河道水質的手段。在八月份亞青會期間,由于多部門聯動,加大了引補水水量,加快水體引換頻率,多個河道斷面的水質監測數據顯示,河道水質得到了明顯改善。建議政府加大資金投入,開展引補水設施建設,加大引補水水量,開展常態化、日?;ぷ?。
2.6開展市場化運作模式,提高養護定額。
進一步開放河道養護作業市場,形成有序的市場競爭格局,構建“企業化經營、社會化服務、公平化競爭、產業化發展、標準化作業”市政管養運行模式。真正實現事企分開、管干分離、重心下移、市場運作,提高養護服務質量、管理水平和經費使用效益。提高河道養護定額,建立健全養護市場招投標制度,不斷提高市政管理水平和養護質量。
3、結語
加強城市河道建設和管理水平,需多部門齊心協力,多措并舉,著力改善河道水質,立足于改善群眾居住環境,提升城市水環境質量,以建設宜居城市為目標。
參考文獻
一、政治思想和業務學習
200*年,全科同志始終以“認真做好醫政工作,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宗旨,積極主動地參加衛生局組織的各種培訓會議和學習活動,不斷學習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努力掌握各種業務知識和衛生法律、法規以及規章制度,政治思想和業務素質得到進一步提高。
二、醫政管理工作
(一)醫療質量管理工作
1、認真做好醫療質量管理工作,積極開展醫院管理年活動。200*年醫政科繼續堅持“以病人為中心,以提高醫療服務質量為主題”的原則,嚴格按照衛生部《醫院管理年活動方案》和省、市衛生工作要求,制訂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醫院管理提高服務質量的通知,在全市積極組織開展各種醫療質量管理活動。全年堅持每月都深入到各醫療衛生單位,嚴格督導、檢查醫療質量管理工作的開展情況,認真查找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并積極督促其整改。
2、針對個別醫療機構婦產科存在的醫療隱患,及時籌備并舉辦了“全市婦產科醫療糾紛防范培訓班”。邀請有關專家,對孕、產婦的產前保健、產程觀察、產后并發癥的預防與處理、催產素的正確應用等問題以及醫院婦產科醫療糾紛的防范,進行了全面、集中的培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效地降低了我市婦產科醫療糾紛的發生率。
3、以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病歷書寫基本規范》、《*省醫療護理文書書寫規范》為內容,積極組織有關專家深入基層,到鎮(街)衛生院舉辦醫療護理質量培訓班。引導和督促鎮(街)衛生院廣大醫務人員(包括鄉村醫生)繼續深入學習和全面掌握衛生管理法律、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等;進一步提高了鎮(街)衛生院醫務人員的敬業精神和責任意識,強化了醫療質量管理工作。
4、組織有關專家,采取隨機抽取的形式,從全市各醫療機構中抽取200*年以來的出院病人住院病歷265份,進行病歷評審。共評出甲級病歷241份、乙級病歷24份,甲級病歷率90.9*,評審結果在全市進行了通報。通過病歷評審活動,提高了全市的病歷書寫質量,強化了病歷質量管理。
5、為進一步提高鎮(街)衛生院的急診、急救水平,不斷強化醫務人員的服務意識,簡化服務流程,優化服務過程,切實防范各類醫療事故的發生。按照衛生局下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醫院管理提高服務質量的通知》精神,11月底準備組織全市鎮(街)衛生院開展人工心肺復蘇術操作、有機磷農藥中毒的搶救、電動吸痰器吸痰法技術比武活動。通過此次活動的開展,切實提高(街)衛生院的急診急救能力,不斷改善醫療服務質量,讓病人在醫療服務全過程中,真正感受到人性化關懷和優質高效的服務。
(二)護理管理工作
1、參加了國家和省衛生廳舉辦的各類護理管理培訓班,并多次在鎮(街)衛生院舉辦護理質量和護理文書書寫規范培訓活動,做到每月到鎮(街)衛生院督導醫療護理質量管理工作,及時發現問題,查找不足,嚴防各類護理糾紛的發生。
2、200*年完成了180*的護士執業注冊及計算機錄入工作,并按照上級要求,完成了50*人的護士執業資格考試的報名工作。
3、組織參加了市衛生局和護理學會舉辦的2005年慶祝5.12國際護士節護士風采活動,獲得了較好的名次,通過此次活動,對內增強了護理人員的責任心和榮譽感,對外提升了我市護理隊伍的整體形象,使病陪人對醫院護理的滿意度不斷提高。
(三)中醫工作
充分發揮中醫藥在農村的預防保健和診療作用,進一步做好了我市中醫重點??平ㄔO的有關工作;按照市衛生局要求,積極指導鎮街衛生院和村衛生所運用中醫藥50項適宜技術,為廣大農村居民提供簡便的中醫藥服務;協助做好了中醫藥行政許可證項目管理的研究調查工作;完成了全市鄉村醫生中醫專業中專學歷教育的報名工作;做好了向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申報全國農村中醫工作先進個人的有關工作。
(四)鎮(街)村衛生組織一體化管理整頓工作
按照市政府辦公室《整頓鎮(街)村衛生組織一體化管理的通知》要求,200*年制定并下發了《關于繼續開展衛生組織一體化管理整頓工作的通知》,繼續對全市21處鎮(街)的一體化管理工作進行了清理整頓,進一步加大了對全市各鎮(街)一體化工作的督導和管理力度,積極督導和協助各鎮(街)衛生院對本轄區內的衛生所逐村逐所的進行認真梳理、整改,對于一村存在多室的衛生所堅決進行合并或停業。最后,為檢驗整頓效果、進一步強化一體化管理,對各鎮(街)衛生院已設置的各類衛生所,重新采取逐村逐所的形式進行現場校驗和驗收,凡是驗收不合格的衛生所一律提出整改意見,限期改正;已經驗收合格的衛生所予以校驗或頒發《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納入正常的一體化管理軌道。截至目前,200*年全市共校驗農村一體化管理的各類衛生所850處,新批準農村一體化管理的各類衛生所222處(其中緊密管理型衛生所34處、目標管理型衛生所188處)。通過今年的一體化整頓活動,更加強化了我市村級衛生組織的管理,嚴厲打擊了所外行醫和非法行醫活動,凈化農村醫療服務市場,進一步鞏固了農村一體化管理工作。
(五)醫療機構監督管理工作
為認真貫徹落實衛生部《關于開展嚴厲打擊非法行醫專項整治工作的通知》和省、市等有關部門聯合下發的《開展嚴厲打擊非法行醫專項整治工作方案》文件精神,2005年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了聲勢浩大的打擊非法行醫專項整治活動。
1、為認真做好此項工作,專門健全了領導組織—“市打擊非法行醫專項整治活動領導小組”,成立了由分管局長任大隊長的“市衛生行政執法大隊”。在全市范圍內全面開展了計劃周密、聲勢浩大、效果顯著的打擊非法行醫專項整治活動。整個活動堅持:依法行政與“監督、規范、疏導、打擊”相結合、打擊非法行醫專項整治與規范管理醫療機構執業行為相結合、日常監督發現非法行醫和群眾舉報相結合的原則。為摸清*內醫療機構的具體情況,根據我市實際情況,衛生局專門抽調了3*衛生監督員,醫政科全體同志共同參與,分為九個小組,采取分片包干、責任到人的方式,從8月9日開始,對*內所有的醫療機構逐街逐巷的進行調查摸底,此次摸底共登記各級各類醫療機構37*,徹底弄清了我市*醫療機構的現狀。
2、對*現有的211處具有《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醫療機構進行了年度校驗;對舉辦人不在現場、聘用非衛生技術人員、擅自擴大診療科目、擅自變更執業地點、擅自醫療廣告、治療室不合格、出租《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等違法行為進行了認真查處,依法下達衛生監督意見書,有針對性的提出了整改意見。通過校驗,規范了部分醫療機構的執業行為,促進了醫療機構的健康發展。
3、在前期認真調查摸底的基礎上,全面開展嚴厲打擊非法行醫活動。此次活動,對*存在的159處非法醫療機構嚴格依照法定程序立案后,逐個進行了調查取證,依法做出了行政處罰。據統計,我市自開展打擊非法行醫專項整治工作以來,全科同志帶領監督人員共進行監督110*次;查處違法違規案件18*;取締無證行醫82處、非法義診2處;作出罰款決定11.*元;沒收藥品6*箱、醫療器械一宗,價值*余元。
4、積極查處醫療機構內部出租、承包科室等違法行為。200*年共立案查處了*中醫醫院外五科承包案、*濱湖南醫院皮膚科承包案、*衛生院承包科室案等多起非法出租、承包科室的案件,依法糾正了這些醫療機構的違法行為。
5、多次主動與市計生局聯合,對全市使用b超和流產藥物情況進行監督檢查。沒收了違規使用的b超機一臺、計生用品及流產藥物一宗。
6、依法與藥監局聯合,對*內的部分藥店進行了監督檢查,查出存在“座堂行醫”的藥店三家,并進行了立案處罰。
7、加大對重大案件的查處力度,針對群眾反映比較強烈的*診所非法行醫案、*門診部非法行醫案等,都依法進行了立案查處,從嚴從重作出了行政處罰。
8、在打擊非法行醫過程中,我們除了在工作日進行正常的監督檢查外,根據我市非法行醫的特點,還采用了中午查處和夜晚查處相結合、節假日查處和周六、周日查處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嚴格的監督檢查。對檢查中發現的新開辦的非法醫療機構,做到發現一個,查處一個,取締一個。對那些抱有僥幸心理的非法醫療機構采取突擊檢查和蹲點守候相結合的辦法,嚴格進行查處,使非法行醫無處藏身,收到了很好的震懾效果。對6處拒不執行衛生行政處罰決定、違法行為較為嚴重的非法醫療機構,依照衛生行政處罰程序,依法申請市人民法院強制執行。8月31日,衛生行政執法人員配合人民法院對此6處非法醫療機構進行了徹底取締,沒收了藥品、器械、醫療廣告牌一宗。
(六)醫療糾紛的調查處理
今年,全市共發生較大的醫療糾紛*,涉及市人民醫院、*衛生院、*醫院等。在局領導的親自指揮和帶領下,通過有關部門的密切配合,全科上下共同參與,齊心協力,積極主動的靠上去調查處理,在醫患雙方都較為滿意的前提下,全部調解完畢,妥善處理了醫患糾紛,及時化解了社會矛盾。
(七)醫學科研、教育和各類人員的體檢工作
積極督導各醫療衛生單位開展醫學科研、教育活動。全年科研立項38項、通過技術成果鑒定13項,在市級以上雜志發表科研論文293篇;完成了醫學會、中醫學會、護理學會的年檢工作;組織并成功舉辦了全市第一期“全科醫師培訓班”,單獨完成了2005年我市全科醫師的教學、培訓任務;2005年組織*醫院完成大中專查體任務1300*;為嚴把征兵體檢質量關,積極為部隊輸送合格兵員,2005年按照政府征兵辦公室的統一部署,共組織安排征兵體檢206*,較好的完成了05年的征兵體檢工作任務。
(八)藥品管理工作
繼續以醫療單位內部的藥品管理為重點,積極加強藥事管理組織建設。不斷督促各單位嚴格按照規定從合法渠道采購藥品,堅決杜絕假冒、偽劣藥品在臨床使用,嚴把藥品入庫驗收和出庫登記手續,做好藥品的在庫保養。嚴格執行效期藥品管理制度,最大限度的降低藥品損耗,認真執行“金額管理、數量統計”的定期盤存制度、特殊藥品管理制度。指導部分鎮街衛生院實行了藥品微機聯網管理,監督鎮(街)衛生院(醫院)建立了規范的藥品代購分發中心藥庫,進一步加強了農村藥事管理。
(九)衛生支農工作
為加強鎮(街)衛生院的醫療技術力量,繼續做好衛生支農工作,200*年制訂下發了《關于繼續開展城市衛生機構支援農村衛生工作的通知》,安排了我市7處市直醫療機構,采取對口幫扶和下鄉支農兩種形式,支援10處鎮街衛生院。200*年度醫政科堅持經常性的到受援鎮(街)衛生院(醫院),檢查7處市直醫療機構選派的6*名工作人員的工作情況,做到了及時認真進行考核,嚴格按照規定實行管理。
(十)鄉村醫生執業注冊和聘任工作
200*年,為認真落實*衛生廳《鄉村醫生執業注冊管理辦法(暫行)》的規定,全科同志根據我市一體化管理的實際,嚴格按照《鄉村醫生聘任實施辦法》的規定,安排和督促各鎮(街)衛生院(醫院)采取定崗、定編、擇優聘任、三崗分離的形式,對已通過省、市考試的204*鄉村醫生,結合各衛生所的實際需求,擇優進行鄉村醫生聘任,認真開展首次鄉村醫生執業注冊工作。為堅決杜絕非衛生技術人員從事衛生技術工作,嚴格做到依法聘任,防止弄虛作假。目前,全科同志對各鎮(街)衛生院已聘用的鄉村醫生,正逐所逐人的進行審核,現已審核完畢18處鎮(街)。
(十一)社區衛生服務工作
繼續督促各醫療衛生單位積極開展社區衛生服務工作,配合文明生態村建設,積極鼓勵、引導有條件的醫療衛生單位到社區設立社區衛生服務站,開展社區衛生服務工作。截至目前,全市*范圍內共設立社區衛生服務站*,各鎮(街)衛生院(醫院)共設立農村社區衛生服務站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