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體育學科德育滲透總結
時間:2023-02-18 00:23:2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體育學科德育滲透總結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努力提高整體素質。
1、班主任培訓
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引導教師充分認識學習在教師職業生涯中的重要作用,努力激發教師的學習熱情,鼓勵教師以自我學習、同伴互助、實踐、反思、積累等學習方式與日常工作對話,以學習的提高促工作水平的提升,努力提高班主任工作責任心和管理藝術水平。組織了題為“我們離生命化教育有多遠”的專題培訓講座。并結合自身實際工作,進行交流研討。交流中,教師們能各抒己見,積極發言,尤其是青年教師將自己工作中的困惑和點滴經驗與大家探討,活動中多數教師表示收獲頗多。
2、德育主任培訓
積極組織德育主任參加教育局組織的德育干部培訓,在學習中認真記錄、認真完成培訓作業。各校德育主任按時參加進修校德育研修部組織的班主任培訓活動,認真記錄?;匦:箝_展校本培訓,組織班主任老師認真交流研討,按時完成每次培訓作業,并把作業已發表博文的形式上傳到班主任“博客”上。學校定期檢查班主任博客,留有檢查紀實材料。對班主任“博客”完成情況進行記載。組織班主任每周例會,以會代培,在會上對班主任教師進行班主任培訓;培訓內容為(1)班主任工作藝術系列講座;(2)網上研討作業;(3)進修校班主任培訓內容;通過學習、交流、研討等,推進教育創新,增強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和主動性。開展班主任經驗交流,將老班主任管理班級和學生的經驗與好的方法與年輕班主任一起分享。
3、心理健康教育
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對特殊學生進行適時的心理輔導。深入家庭,掌握了解信息。本學期對特殊群體學生家訪率達到了100%。學校還利用家長會經常與家長取得聯系,形成家校教育合力。
(1)各校成立心理健康咨詢室,班主任教師輪流做崗,疏解學生的心理問題,為一些有心理負擔或單親家庭的和留守兒童解決心理疑問,
(2)建立心理“情景劇”小劇團,同學們樂于參與,通過表演情景劇讓他們有了正確的心理認識。
(3)利用廣播站和板報宣傳心理知識,加強了心育工作的力度,定期進行心理健康調查問卷、心理咨詢,進一步完善了省級心育課題的結題工作,準備接受省級課題組的驗收。
二、開展德育常規工作
1、在開學初,能按時制定并調整學校德育工作計劃,班主任能結合班級實際制定班級德育工作計劃,工作目標明確,工作內容和措施具體得當,語句精煉,言簡意賅,附有工作計劃滾動表,可操作性強。幸福校王品、孫家校宿曉慧做得較為突出。各校德育領導能按照計劃要求,開展學校各項德育工作。按期研究、檢查學校德育工作和班主任“博客”建設工作,留有工作痕跡。從記錄上看,德育領導作了大量工作。
2、德育工作室建設
完善德育工作室建設工作,充分利用德育工作視導機會,對基層各校德育主任手把手指導建立學校德育工作室,督導各校提高德育工作室的利用率,組織計算機教師進行班主任博客鏈接及相關培訓,對于此項工作個別年齡大的教師有一定難度,采取副班主任一幫一協助完成地方法,逐步帶動。每月份都能夠根據進修校的研討主題完成作業。
3、學科滲透
(1)各校制定了德育學科滲透工作方案,收集了德育滲透案例和教案,能結合重大節日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民族精神、傳統教育活動,每次活動過程材料、佐證照片非常齊全,活動后并認真總結;各校制定了學生考評制度和細則,能把德育作為學生綜合評價的重要內容;德育常規工作能以《守則》、《規范》為依據,加強常規管理,孫家校做的好些;能組織開展班會活動,有詳細的“會案”和“簡案”;按期開展優秀班集體和優秀學生的評選活動。
(2)各校充分利用“學科課”主渠道對學生進行教育,在宏偉校檢查視導德育工作時,聽了一年級孟慶華的一節思想品德課,感受頗深,她的幼教語言、教育方式方法、和學生互動的場面非常受學生的喜愛,教育效果明顯。
(3)中心校組織各校校長、德育主任及相關班主任教師聯合檢查視導,深入課堂聽課、評課研討活動,重點關注學科德育滲透。要求各學科教師在備課中要體現德育滲透點;組織教學時落實德育滲透點;小結時升華德育滲透點。研討時各位教師踴躍發言,各抒己見,針對教學實際,談學科滲透;校領導聽課對德育滲透做重點指導;不僅提高了教師聽評課能力,也提高了教學中學科德育滲透能力即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落實能力。各校還組織教師每月撰寫學科德育滲透典型案例。
(4)組織開展了課題課大賽,本次賽課的特點一是體現全員性;二是體現德育滲透點。學校領導及評委對德育滲透進行重點關注。通過賽課,教師們各展所長,異彩紛呈。從本學科的不同角度展現,使孩子們在潛移默化中認知、感受。取得了良好的收效。
三、工作特色和亮點
本學期,幸福中心校結合學校管理體質,對轄屬四所村小德育工作,有重點地開展了月檢查視導工作。在檢查視導中,發現各校德育工作有好的做法和好的經驗及時召開現場交流會共享,進而達到相互學習相互借鑒共同提高的目的。
1、各校校長加大了重視德育工作力度,能按計劃要求,定期組織班子成員研究學校德育工作,形成工作思路,對各項德育工作者培訓和德育活動能夠積極參與,審閱批示活動方案,并留有簽字痕跡,能親自掛帥擔當活動領導小組組長,靠前指揮、親臨一線檢查指導德育主任工作的做法和德育活動。德育主任在校長和班子成員的支持、鼓勵、幫助下能積極大膽開展各項德育工作,在校領導班子的團結協作下、各位班主任和全體德育工作者的積極配合下,德育主任在實踐工作中不斷完善自我、豐富工作經驗,提高工作能力。
2、在繼續推廣用音樂代替口令的大課間活動基礎上,結合各村小辦學規模和學校實際特點,扶持各校校本課程開發工作,使各校形成各自學校的特色建設。創建有特色的小課間游戲活動,有學校群體性的特色活動,收到良好的效果。
[關鍵詞]體育教學德育滲透原則
[中圖分類號]G633.9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6058(2015)180089
立德樹人是學校教育的重要任務。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我們不僅要按照體育課程標準要求,向學生傳授體育知識、技術與技能,增強其體質,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與能力,而且和其他學科同樣承擔著學生的德育重任。體育自身的學科特點決定了其在培養學生自尊、自信、自強以及組織紀律和團隊精神等優良品質上的天然優勢。因此,體育教師在認識上應進一步提升,在教育手段方式上須與時俱進,將德育巧妙融于體育教學中,達到“育體”與“育心”的有機融合。
一、在體育教學中實施德育的優勢分析
1.體育學科的實踐性突顯了德育形式的生動性
在其他學科中的德育主要以語言、文字、圖片、影像資料等為載體,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相對抽象和理性,而體育教學內容豐富、活動多樣,具有鮮明的實踐性、體驗性和操作性。無論是體育課堂規則,還是課堂上的師生互動,無論是場地和器械的管理,還是各種球類比賽、接力比賽,都非常利于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團隊精神、挑戰精神等。體育學科鮮明的德育優勢,使枯燥的思想品德教育變得具體可感、入腦入心,常常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2.體育教學的多樣性彰顯了德育內容的豐富性
體育教學中有很多運動項目,針對不同運動項目的特點進行教育,更有利于品德教育的實施。如球類運動可以培養學生的集體觀與團結協作精神、田徑類項目可以培養學生堅忍不拔與拼搏進取的品質、一些藝術性比較強的運動項目能夠激發學生對真善美的追求,培養其審美能力以及樂觀向上的態度。平時性格孤僻、不善言談的學生在體育項目和集體運動中舒展身心,改變性格,收獲快樂,培養其健康人格。
3.體育學習的連續性契合了德育的長期性
體育課是每一名學生從小學到大學各個階段都要學習的課程,而德育也會伴隨一個人的整個學習階段乃至一生。體育的學科特點決定了它是實施道德教育的良好平臺,學校體育可以在不同的階段針對不同年齡的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道德教育,這更有利于道德教育的有計劃、分階段、有步驟地系統實施。
二、在體育教學中實施德育的基本原則
1.主體性原則
外因都是通過內因發揮作用,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也要順應學生的內在需要,這樣學生才會內心認同、積極參與,也才能起到良好效果。因此,在體育課中進行德育,要突顯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創造性,自覺把外在的教育要求轉化為學生自身發展的需求。
2.有機結合原則
體育教材內容多,教師要根據不同教材的項目特點,努力挖掘教材德育因素,潛移默化地滲透思想品德教育。如通過隊列、隊形練習,進行組織紀律、集體觀念教育;通過游戲、接力跑、拔河等項目,進行團結友愛、互相合作、維護集體利益、自覺遵守紀律、勝不驕、敗不餒的思想教育等;結合學生表現,因勢利導,結合榜樣力量滲透教育等。
3.系統性原則
廣義而言,教師要有系統的、長遠的德育計劃,將德育滲透貫穿于體育教學的全過程;狹義而言,教師應該從課堂導入到終課小結,都有德育滲透意識,將體育教學與體育德育融為一體,健體育德,促進學生的德育素質全面發展。
4.差異性原則
不同班級、不同年段、不同性格、不同性別的學生,都會存在諸多的客觀差異。在體育中滲透德育,要面向全體,關注個體,從不同學生的實際出發,因人而異,從而讓每一位學生依照自身條件得到最適宜自身特點的最優發展。
三、在體育教學中實施德育的操作策略
1.結合課堂常規有機滲透德育
嚴格的課堂常規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嚴格的課堂紀律,二是嚴格的考勤制度,三是嚴格的考核制度。課堂常規是體育教學的基本要求,遵守課堂常規的過程,既是保證教學活動順利開展的過程,也是有效開展德育的過程。體育活動必須遵守一定的規范要求才能順利實施,這是培養學生組織紀律性和良好道德品質的條件。如在體育課上學生必須穿運動鞋、著運動服,按時上課不遲到、不早退,有事請假,不無故曠課,上課認真聽講、刻苦鍛煉,活動中互相保護、互相幫助。從集合到站隊,再到隊列隊形的變換等一系列活動中,可以培養學生服從命令聽指揮、遵守秩序的習慣,在布置場地、搬運器材、清掃場地、整理器材和修理器材等活動中培養學生為他人和集體服務的良好品質。
2.挖掘教材中的教育因素強化落實德育
初中的體育教材中蘊含著很多德育因素,教學中充分遵循教材特點,將德育目標與教學活動有機結合,能培養初中學生的優秀品質和良好人格。如球類運動可以提高學生的自信、勇氣、堅強、果斷等優良的品格;武術訓練可以增強學生敢于吃苦、自信果斷的品質;長跑可以培養學生堅持不懈、堅忍不拔的精神。在教學此類項目時,不僅要完成體育教學任務,而且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心理素質。再如,在跳躍障礙或支撐跳躍等項目教學中,雖然一些學生的素質和技術完全能完成動作要領,但有些學生就是不敢過箱。在教師的耐心指導和鼓勵下,學生從動作僵硬、缺乏技巧、不得要領到最終達到動作純熟協調,就會真切深刻地體會到,任何事都要歷經磨煉和準備。在困難面前不泄氣,不氣餒,才能獲得成功,培養學生正確面對困難、勇于克服困難的態度和勇氣的德育目標就得到了很好的實現。
3. 利用群體性活動適時實施德育
早操、課間操、運動會等群體性活動,是對學生進行德育的重要載體。這些群體性活動,不僅能陶冶學生的情操、豐富學生的校園生活,更重要的是能夠使學生增強參與意識,在活動中受到校園文化的熏染,體驗到被同伴接納、受同伴歡迎的歸屬感。在此基礎上,激起自己對學校的熱愛,對集體生活的珍惜,對他人的責任感。學校往往會在每周對各班級早操和課間操進行檢查和評比,并將集體活動情況作為評選文明班級的一項依據。教師可在班級開展相應的評比活動,如評出“最佳合作獎、最佳參與獎、精神文明獎”等獎項,真正將體育與德育融合在一起,培養學生之間的信任、尊重以及集體主義觀念。運動會等大型群體活動更是如此,在活動中,學生的參與度極高,凝聚力極強,他們的合作意識被充分激發后,合作能力往往會得到超常發揮,德育效果常常能超出預期。
4.借助體育比賽巧妙開展德育
豐富的、多樣化的體育競技比賽活動,能夠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縮短人與人心靈的距離,敞開胸懷,真誠溝通。學生在比賽中不僅培養了積極向上的拼搏精神,而且能明白,比賽中勝者只有一人,每個人在一生中都會遭遇挫折和失敗,但只要擁有不被失敗擊垮的信念和精神,擁有反思和總結教訓的能力,就能及時調整好心態,去迎接新的挑戰。對于勝者,教師要引導他們學會的是如何做到勝不驕,將心比心,關心對手,在比賽中升華友誼,實現精神的提升。在小組賽中,每個人不能只想彰顯自己的實力,而忽視集體力量的發揮,要明白團隊的概念和內涵,學會與同伴協調配合。
總之,體育教學與德育相互滲透、有機融合,不僅能夠較好地促進學生的身體素質、心理素質得到全面發展,還能實現在“教書”中“育體”又“育人”的雙重目標。
[參考文獻]
[1]楊小明,田雨普.中外“寓德于體”教育思想對學校體育課程改革的啟示[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13(2).
關鍵詞 小學語文 德育 品德 修養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The Influence of Moral Education to Primary School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LI Jingrong
(Changchun Kuancheng Lanjiazhen Central Primary School, Changchun, Jilin 130114)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study of language education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Language subjects research workers that language subjects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et of great importance, with substantial educational content, and in the past that pure language teaching is different. This point of view of language education from primary school to start, a brief analysis of primary moral language and its unique potential not fully developed, pointed out the significance of this important research.
Key words primary Chinese; moral education; morality; training
語文課程作為習得祖國語言文字的一門學科,一方面要使同學們掌握某種語文知識和能力,提升語文素質,能夠正確掌握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另一方面還要能夠從祖國語言教育的視角最大程度的挖掘一切教育因素進而培養同學們的民族觀念和感情,使他們從小樹立成為祖國和人民需要的優秀人才的遠大志向。語文教學的這種重要作用是其他課程無法比擬的。
1 文學與德育
當今文學理論研究指出,語言文字都是和它承載的意義密不可分的。文學一種社會,不是個體單純的語言方式,而是人們之間的語言交流行為,是社會的產品。所有作品的創作者都是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文學表示著超越個體的階級、民族以及群眾的利益。利益涵蓋經濟權利、意志、愿望、感情等,他們是組成意識形態的基礎內容。所以,文學具備意識形態特性,是意識形態的構成要素,它對個體的情感、思想和價值觀的影響大大超越其他課程。
語文學科的工具性是一種客觀現實,提高同學們的語文素質是這個學科的一大目標;語文學科的人文性也是一種現實存在,提高同學們的人文修養是語文學科的重要任務。因此,《課程標準》認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學科的基本特性?!倍抑攸c強調應該“最大程度的提高同學們的語文素養”。
雖然語文教學者對此觀點各有不同,可是都一致承認“文以載道”的社會作用,認為語文教育的理想目標是通過語文課程教學來充最大程度挖掘本國語言的教育要素,最終實現學生的綜合發展?,F階段語文教育研究者認為語文學科德育具有以下特點:
(1)感染性。語文學科德育是情感熏陶與理論教育并存,并且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對學生施加影響。語文教材文學成分較多,提供情感教育的材料很豐富,這是語文學科進行德育得天獨厚的條件。
(2)分散性。語文學科德育內容相當豐富,它不同于政治課的系統思想教育,而是分散在各冊及各篇具體課文之中的。上下篇課文之間,上下單元之間在德育內容方面沒有必然聯系。
(3)隱蔽性。語文教育內容所選篇目盡管一般都有明確主題,但其表達方式往往是隱藏于文學作品的字里行間,很少直白的表述出來。文學性強的篇目尤為明顯。
(4)復雜性。語文教學內容的選材近年來范圍不斷拓展,不同時期、不同地域、不同風格流派的作品都逐漸進入了中學教學視野。由此決定了語文的與內容的豐富復雜。不同的人生觀、世界觀投射與文學作品之中產生了不同的價值取向,提高了對課文解讀者――教師的要求。
2 德育的教育傳統
德育,也就是思想品德教育,是教育者依據某個社會或階級的需要,按照一定的目的、計劃、有針對性的對受教育者實施全面的影響,將某種社會思想和道德規范變成個人的意識品質和道德修養的教育。德育是教育的一個有機構成組成要素,是與社會發展同步的,在階級社會中體現明顯的階級性,得到所有統治階級的高度重視??v觀我國古代教育,德育處于所有教育之首。
在我國,德育是促進全社會整體發展必不可少的,是構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具有綜合素質優秀人才的重要方式。它通常涵蓋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政治教育等層次。為滿足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培養四有新人,提升整個中華民族的品德素質和文化水平。社會主義國家的德育,受到經濟、政治以及青少年品德修養形成和發展特點的約束,與智育、體育、美育等相互聯系、互相滲透,共同促進。
3 心理學的理論支持
長期以來,語文教育實踐中提出的許多問題,往往難以用真正的科學理論加以解釋,因而有實踐豐富而理論蒼白的遺憾。一門學科如果只是進行經驗的總結和理論的思辨,其價值是有限的。然而近年來心理學的飛速發展給語文教育的研究范圍和角度提供了一個全新的定位。心理學為發現和揭示新的語文教育特點和規律提供了必要基礎。正是由于心理學理論對語文教育的補充,使得語文教育理論研究的發展更具有普遍性、客觀性和穩定性。
要研究小學語文教育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德育現象及效果就更不能離開心理學的理論支持。
第一,應該明確的是心理學研究中品德概念的內涵及構成要素。近年來心理學研究成果豐碩,影響較大的認知心理學派獎品的解釋為個人依據固定的道德行為規定實施行為時所體現出的穩定的特征或傾向。
第二,針對小學生心理發展水平的研究對開展語文德育工作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心理學研究表明,同學們的道德行為習慣是日積月累的。小學階段已逐漸形成一定的道德行為習慣,然而水平不高。來到中學以后,養成道德習慣的人數與年齡的增長成正比。研究表明,小學階段80%的學生基本養成道德行為習慣,并且穩定性也進一步增加。小學階段是道德動機趨向成熟穩定的時期,小學生的道德動機系統中起主導作用的是富有社會性內涵的價值觀。小學生,尤其是小學一年級的孩子,他們的道德行為習慣具有某種可塑性,要從同學們已具備的品德發展水平和實際出發,尊重他們的自主選擇,找到最科學的方法進行正確引導,幫助其逐漸加強優良品質,鞏固優秀的道德行為習慣。
這一切都說明小學時期仍是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的重要時期。而語文教育與德育的聯系又是極其密切的。我們所說的德育,直接受到社會道德的影響和制約,因此可以說德育體現著社會對學生形成良好品德的要求,語文學科是基礎工具學科,語言文字作為表情達意的工具,具有強烈的思想性。因此,語文學科的教學在完成德育任務方面具有許多優越條件。
另外,為了更好的研究小學語文中的德育問題,還有許多借鑒教育學、教育史、國外教育概況等領域的相關部分。為了掌握科學的研究數據,需要教育科學研究方法指導調查的設計、展開、回收及分析。研究文學理論、美學等學科對于分析語文教材的文學意義也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有待于教育研究者們進一步探討。
參考文獻
[1] 王承緒,趙祥麟編譯.西方現代教育論著選.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 路海東.教育心理學.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3] 路海東.學校教育心理學.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以學校工作計劃為指導,針對我校實際情況,創新性地開展德育工作,使學校德育工作與學生實際情況相結合,探索更適合學生年齡與身心特點、更適合社會發展規律的新舉措,使德育工作真正落實到學生的學習生活中。堅持以愛國主義教育為主線,以強化行為規范養成教育為重點,不斷增強德育工作的主動性、實效性,形成全員、全方位、全過程參與的德育模式,力爭使德育工作形成我校特色。
二、工作目標
1、強化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提高學生自我管理能力。
2、通過各種教育活動,使學生學做真人。
三、工作重點:
1、加強德育隊伍建設,對班主任隊伍,尤其是年輕班主任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提高班主任老師的理論水平和管理水平。教會班主任科學、合法、合情、合理、有效的進行班級管理。
2、常規管理工作常抓不懈。
通過對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檢查評比,促進班級建設。充分發揮全員育人的作用。利用班校會時間上好形式新穎、主題鮮明的班會課,德育處將抽查各班班會情況。
3、繼續開展“文明禮儀”教育活動,寓教育于各項活動中。通過主題班會、演講、廣播、板報宣傳及各種小型文體活動,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團結、進取的精神及審美意識。
4、通過形式不同的家訪,促進老師、家長、學生之間的相互理解,架起一座理解的橋梁。利用社區資源對學生進行教育,辦好家長學校,形成教育的合力。
四、具體工作
(一)加強德育隊伍的建設,營造全員育人氛圍。
1、加強校園德育環境建設。要花大力氣建設好一支堅強有力的班主任隊伍和全員抓德育的工作隊伍,要求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本學期將繼續實行值周領導、值周教師和值周學生的檢查制度,做到隨時、隨地、隨人、隨事地對學生進行教育。
2、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
樹立責任意識。班主任是班級工作的第一責任人,本學期實行班主任培訓制,健全和完善班主任崗位職責、工作條例、班主任工作考核評估激勵機制,堅持從形式和內容兩方面公正、客觀地衡量班主任工作,鼓勵班主任主動認真地開展工作。針對存在的問題和取得的成績及時提出批評或表揚。本學期將開展班級管理經驗交流會,達到相互學習、相互促進的目的。
3.充分發揮團隊工作的作用,擴大班干部的影響。團員、班干部在學生中的影響是不可低估的,他們應該是同學的榜樣。要定期對團員、班干部進行培訓,充分發揮他們的積極性,使他們帶動更多的同學一起進步。
(二)常規教育常抓不懈
1、抓好行為規范教育。開學第一個月,各班要利用班會組織學生認真學習貫徹《中小學生守則》、《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教導處和團隊組織將利用不同形式進行檢查。通過對學生集中進行行為規范系列教育,強化訓練,培養學生自我約束、自我管理的能力。通過具體的強化訓練,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自主組織活動、管理評價,逐步使學生從“要我這樣做”轉變為“我應該這樣做”,使良好的行為習慣內化為自覺的行動,重視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讓學生終身受益。以德育處、年級、班級管理為一體,形成一個良好的校風。加強值班領導、值班教師和值周學生常規檢查反饋、督促作用,使常規管理達到精細化。
(三)抓好文明禮儀教育、愛國主義教育、感恩教育。
1、以校園禮儀為重點,上好“文明禮儀第一課”。通過舉行校園禮儀風采展示、”手拉手、一幫一”等一系列的主題教育活動,加強學生文明禮儀規范教育。從平時的一點一滴做起,培養學生文明禮貌的習慣,傳承中華民族的美德。
2、進一步規范學校升降旗制度,利用清明節、勞動節等重大節日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革命傳統教育、中華傳統美德教育。
3、感恩教育。本學期繼續開展感恩教育活動,感恩就是要從愛父母,愛老師、愛同學、愛身邊的人開始,對給予自己關懷和幫助過的人應抱有感激之心。通過主題班會等形式對學生進行教育,使學生學會關心、學會做人。
(四)根據學生年齡特點,抓好各年級學生管理。
學生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有不同的心理和生理的特點,根據學生的特點,抓好學生不同階段的管理和教育,有利于學生的健康發展。因此,本學期要求各年級要根據學生的特點,合理安排活動,制定循序漸進的德育養成程序,以培養學生的競爭及誠信自立的意識。
(五)加強班級建設。
1、要求班主任老師根據年級、班級的具體情況,充分利用每一節班會課,認真設計班會內容,寫好教案,多講身邊人,身邊事。教導處要利用主題班會、推門班會課等形式進行檢查,并把評比結果列入對班主任的評價中。
2、加強班級文化建設,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樹立班級形象,爭創班級特色。
3、以活動為載體,在班級、年級中開展豐富多彩的德育教育活動,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榮譽感、集體感。在班級中開展做文明事、說文明話、爭當文明中學生的活動?;顒又幸o更多的學生參與的機會,培養學生的責任感和主人翁意識。
(六)提高學科德育滲透功能。
繼續開展學科德育滲透教育活動,充分發揮各學科自身的特點,做到傳授科學文化知識與加強學生思想修養相統一,靈活隨機地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引導學生樹立崇尚科學,追求真理的科學態度,提高他們識別真善美的能力,逐步形成理想與信念,進而轉化為發憤學習,積極向上的內在動力。
(七)抓好“三結合”教育,促進學生全面健康地發展
重視家庭、社會與學校教育的配合,利用校外德育教育基地,進一步形成德育教育的合力,舉辦家長學校講座,定期召開形式多樣的家長會。通過家教征文等活動,開展家教交流。班主任要做好家訪工作,和家長一道做好學生深入細致的思想工作。利用不同形式,溝通學生在校和家庭情況,提出學生在家、在校的學習常規要求,使學生在教師、家長的指導下,利用一切資源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素質教育。
(八)加強問題學生的教育與轉化
問題學生轉化工作做到有計劃,有措施,勤總結,重在落實,班主任要填寫好問題學生檔案。要求教師耐心細致地做好后進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做到不講過頭話,少批評、多鼓勵,少指責,多幫助。
(九)法制教育緊抓不放,重點做好教育防范工作。
充分利用法制教育報告會、政治課、班會課、校會、國旗下講話等進行普法教育,增強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使學生知法、懂法、守法。
(十)加強心理健康教育,使學生形成健全人格
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勢下必須重視的重要內容,要開展好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教育。做好學生心理的疏導,教師要積極創設良好的課堂氛圍和保證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人文環境。充分利用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咨詢室,保證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正常化、規范化,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健康地發展。
(十一)重視科技教育
科普活動,旨在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科學文化素養,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將科技教育與學校各項教育教學工作有機地結合起來,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十二)繼續抓實體育衛生工作。
堅持陽光體育活動,通過活動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對課間操和眼保健操要加強檢查。做好傳染病的預防宣傳工作,堅持晨午檢制度,堅持每天一次衛生掃除,設定每周五為校園清潔日。
(十三)安全教育
[關鍵詞] 德育 工作 建設
德育是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貫穿于學校教育教學的全過程和學生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滲透在智育、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中。對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和學校工作起著導向、動力和保證的作用。中小學德育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奠基工程,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質的奠基性教育,是培養造就合格公民的起點。因此,學校必須把德育工作擺在重要位置,并認真學習德育工作政策文件,提高認識,樹立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思想。
一、明確責任,調動每位德育工作者的積極性
發揮德育組織作用必須明確學校各類人員德育工作職責,調動廣大德育工作者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才能使德育工作落實。
1.調動管理者育人的積極性
學好《中小學德育綱要》、《中小學德育工作規程》以及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等,統一認識,一致行動,建立和落實德育工作目標及工作步驟,使他們既明確自己的責任,又有一定的職權范圍和利益。
2.應調動教書育人者的積極性。
(1)調動班主任教師加強班級管理的積極性
因為班級是學校教育教學的基本單位,班主任是班級工作的組織者和指導者,是學校貫徹教育方針、促進學生全面健康成長的骨干力量,是學校德育工作的骨干。為調動他們育人的積極性,學校制定了班主任工作職責、考核細則以及高于國家標準的班主任津貼,對工作出色的班主任在評先、評職、晉級等方面優先,如評職指標受限時,對夠條件的班主任,實行校內低評高聘的政策,并與工資掛勾,大大調動了班主任的積極性,使班主任隊伍穩定。
(2)調動各科教師教書育人的積極性
學科教師是不容忽視的德育工作者,學校提出要在學科教學中以知識為載體滲透德育。各學科德育以知識為載體,能實現知識與道德、教學與教育、教書與育人的統一效果。學校制定了科任教師教書育人的職責以及配合班主任抓好班級工作的具體要求,并對他們的工作在評選好教師工作中有所體現,同時也把他們此項工作的成績納入每期末的工作質量評價中。
3.調動服務者育人的積極性
學校的后勤人員在學校德育工作中有其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在營造校園育人環境方面,需要他們有構思、有設計、有計劃地實施。學校制定了有關服務育人的職責和制度,期末評價將成績顯著的同志評為好職工,進行獎勵。
學校在德育管理中,重視了對各類人員的管理,運用激勵性原則,調動了各方人士的積極性,達成了育人共識,形成了合力,充分發揮了學校各類人員的聰明才智,使學校德育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要做好中小學德育工作,必須提高學校干部和教師的素質。學校重視對教師的培訓,通過教育理論學習,舉辦專題講座,加強德育科研等形式,不斷提高德育工作者自身素質。德育工作者是學校精神文明建設的主要傳播者和建設者,要切實履行教書育人的職責。因為,教師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對學生的德育工作起著重要作用,教師職業道德的好壞是學校精神文明程度的一個重要標志。因此,必須加強教師職業道德教育,認真落實《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要求,樹立德育工作者的良好形象。
二、更新觀念,不斷提高德育工作者的自身素質
未來社會的發展對基礎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戰,面對新世紀的挑戰,面對新世紀對人才素質的要求,我們認為應更新教育觀念,按李嵐清同志提出的“六個學會”教育、培養、訓練學生,即教育、培養、訓練學生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勞動和創造,學會生活,學會審美,學會健體。同時還應根據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對于人才素質的要求,確立人在經濟社會生產中的主體地位,要求給人的個性和人格以充分的尊重,使人的個性和創造才能獲得充分的發展。德育工作者的著眼點,應放在作為教育主體的學生身上,致力于促進學生個性的全面發展和人格的健全,實現人格個性的社會化。為此,必須確立以學生為主體,以發展健康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為著眼點的現代德育觀。
三、樹立整體觀念,加強綜合研究,強調整體效益,制定有效可行的德育工作體系
當今社會,只靠學校教育難以完成培養下一代新人的任務,要用大教育觀思想來指導小學德育研究。要樹立整體觀念,加強綜合研究,要著眼在學校教育教學整體改革中,加強德育;著眼德育研究的過程和成果轉化,這才有利于學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有利于全面提高學生素質。所以制定有效可行的德育工作體系能更全面的落實德育工作目標。
這個體系應有以下幾個特點:強調最基本道德,如熱愛祖國、關心集體、孝敬父母、尊敬師長等;根據學生的年齡、心理和道德的發展過程,由淺入深,由低到高,分層次地安排德育內容,這種安排不僅適應學生心理、思想道德不斷發展的狀況,同時也體現了教育的功能;以活動為載體,通過觀看電影、自編自導文藝節目、開主題班會等使學生認識道德準則;通過軍訓義務勞動、參加集體比賽等活動使學生體現道德準則;開辟心理素質教育的新領域,如舉辦心理素質教育講座,介紹心理健康的有關常識,根據學生實際存在的心理脆弱、不能承受挫折等問題設計教案,利用班會對學生進行輔導;建立心理咨詢室,對個別心理問題進行輔導等;校家、校社配合,從德育工作空間來看,學校的作用固然十分重要,但代替不了家庭和社會的作用,學生的德育教育是學校、家庭和社會共同作用的過程,所以必須動員、組織家庭及社會力量來支持學校德育教育工作。
總之,要求加強德育工作,全方位、多層次地實施德育教育,做到六結合:即整體與局部結合,校內與校外結合,課堂與課下結合,理論與實踐結合,引導與規范結合,內容與形式結合,應始終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
一、構建德育管理體制,落實德育隊伍建設
(一)健全管理機制以“以德修身、以技立業”的辦學思想為指導,我們諸暨市職教中心在思想道德建設方面建立了一套嚴密而科學的管理制度,實行校長負責領導的三級管理:校長室———學生處、學部———班主任。從校長到職工、從門衛到生活管理老師、從校車司機到食堂管理員,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形成了一種教職員工人人參與、層層落入的工作機制。
1.全員育人導師制根據“育人至上,和諧發展”的辦學思想,我們實行了“全員育人導師制”。其具體辦法是:(1)由學部長統一協調,征求班主任意見,各任課教師根據本人任教班級及各班實際,分別選定4-5名學生(2-3名“差生”,1名中等生,1名優生)進行“學習幫扶”、“思想幫扶”、“心理解惑”,做學生的導師。每名導師每周至少與所帶學生各談心一次,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況,在學習方法、心理解惑等方面幫助學生制訂切實可行的計劃和設想。(2)各學部建立導師工作記錄袋,記錄師生活動的全過程(包括談話時間、地點、談話主題以及談話人的感受)。德育處通過導師的談話育人材料,對該導師的評價,以及學生思想狀況、學業成績的變化等項目對導師進行量化考核,教務處把該工作納入年度考核工作中去?!稗D化一個后進生與培養一個優尖學生同樣重要”,這是我們學校領導和教職工的共同認識。全員育人導師制的實施,使教師自覺地利用更多的課余時間接觸學生,因材施教,使每一個學生受到充分的關注和尊重,促進了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也促進了學生個體健康和諧地發展。
2.新生軍訓制學校要求新生入學后要進行為期一周的軍訓。這個軍訓是融軍事訓練、行為規范的養成訓練、主題班會召開以及教唱革命歌曲、看愛國影片、學做新式體操等為一體的綜合教育訓練。每期軍訓結束后,各班要進行成果展示并評獎。這一制度磨煉了學生的意志,培養了他們的獨立生活能力和吃苦耐勞的精神,增強了團體的凝聚力,促進了學生對學校和班級的熱愛。
3.學部責任制學部責任制要求各學部教職員工,在校內外遇上學生權益受侵犯時,或學生違紀違規時,不管你是不是這名學生的班主任,也不管你有沒有教過這名學生,都負有處理該事件的責任。否則你的師德考核便會受到影響,而這將直接影響到你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和各學部的考核。
4.指導學生自我服務,自我管理我校在加強思想道德建設過程中,注重讓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在學校的制度中,有關學生管理的內容,召開座談會聽取學生的意見。建立了學生干部參與班級衛生和紀律監督的制度,每天由學生干部到各班,對班級紀律、衛生質量和晨讀進行檢查與督促,并給予考核。
(二)緊抓師德隊伍建設教師在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的第一線,教師的一舉手、一投足、一個眼神、一個表情都包含著道德信息。為保證學生思想道德建設落到實處,我們學校很重視抓德育隊伍的建設,建立了一套切合實際的激勵和考核教師師德師風的機制。為了強化過程監督,學校還建立了行政值周領導巡查督查制度,并要求教師自覺接受領導與學生的監督。同時,選拔和鼓勵德才兼優、業務過硬、工作熱情高、創新能力強的優秀青年教師擔任班主任、學部團支書,并要求班主任、團支書認真上好每一節班會、團會,教務處對教師的教案進行每月檢查,教案要體現實效性和針對性,沒有教案不能進課堂。除此以外,學校還經常以專題講座、觀看錄像等活動為載體,推介高級德育先進個人、家長滿意教師等事例,感召教師熱愛教育,熱愛學生。
二、以校園主陣地為主體、實現環境的德育滲透
青少年的可塑性很強,純凈濃厚的文化氛圍對他們思想道德的影響是巨大的。為此,我們積極營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文化氛圍,促進他們思想道德素質的提高。
1.抓住第一課堂,改革教材教法設置豐富多彩的德育課程。通過學生自我形象設計課程、社會服務課程、組織管理課程、心理輔導課程、理論學習課程的設置,發展他們服務社會與集體的意識與能力,并逐步形成以德育課教學方法與教學內容的改變為龍頭,班團隊課為主陣地,相關學科德育滲透為補充,每個月的德育主題分解、細化、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的德育教育鏈條。
2.利用好第二課堂、開辟好第三課堂乃至第四課堂,寓教于樂通過升旗儀式、專題講座等活動形式,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增強學生和諧共處的能力。近年來我們全校性地開展了“遠離,珍愛生命”、“崇尚科學,反對”、“校園巾幗建功”等知識講座。并充分利用黑板報、校園廣播、主題班會、網絡、電影電視等途徑進行隱性宣傳,拓展活動新途徑。組織學生開展愛國主義歌曲演唱比賽,陶冶學生的情操,使音樂、舞蹈、體育達到完美的結合,形成學校一道亮麗的風景。
3.凈化校園內外文化氛圍,營造優良育人環境實施了“校園凈化工程”:一是通過主題團隊活動,對未成年人開展經常性的思想教育,引導他們認清不法出版物和不良活動場所對自身成長的巨大危害。二是發揮團隊組織的模范作用,動員共青團員、建黨積極分子自覺遠離有害出版物和不良場所,主動檢舉和上交不良出版物。與此同時,學校努力賦予校園內部以優美的環境,積極營造健康和諧的校園文化。學校采取多種籌資渠道,新修了設施一流的學生食堂、實驗樓、學生公寓、圖書館。走進校門,規范的校園布局和隨處可見的綠色植被使整個校園處處呈現一派潔凈舒適、明朗清新、生機勃勃的景象?!耙缘滦奚?、以技立業”的校訓令人振奮。校園信息廳里的宣傳欄、黑板報及時反映著校內外、國內外的新聞大事。班級宣傳欄的布置各具特色,內容廣泛、主題鮮明、富有情趣,學生能根據班級的特點,自己設想、編輯、組稿。清凈、健康、文明的校園文化環境會無聲地對學生們的思想情操、行為習慣起到熏陶和滲透作用。
三、構建全覆蓋式社會化教育網絡
在思想道德建設實踐過程中,我們深深地感受到:要在職校學生中進行思想道德教育,最適宜的方法就是以情動人、以理服人。而要用真理和真情來說服學生、打動學生就必須密切學校、社會、家庭三者之間的聯系,使之形成一股推動開展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合力。
(一)家庭教育方面
1.時刻與家長溝通。學生在校的點點滴滴,我們都與家長及時保持聯系,請家長來校參與學生的教育已成為我們的共識。同時,通過創辦《家教園地》等形式向家長講解青少年生理、心理發展特點,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和科學的育人方法,向家長宣傳介紹為人父母應有良好表率作用等,提高了家長管教子女的水平,為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創造了較好的家庭環境。
2.定時開展“感恩教育”。讓學生了解做父母的辛勞,懂得感恩圖報。我們定時歡迎家長到校到班進行心得交流,讓學生體味父母的疾苦,這已成為我校的常規。通過這些措施幫助學生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抵制社會大環境對學生的不良影響。
(二)社會力量方面
1.充分利用好學校周邊的教育陣地。把“張秋人烈士陵園”作為學生的第二活動課堂。
2.邀請社會人士對學生進行教育。邀請“關公委”等德才兼備、有責任心的老干部、老教師、老、老黨員、老專家對未成年人搞講座,作報告,講故事,他們用自己豐富的人生閱歷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增添了鮮活的內容。此外,我們還聘請城西派出所的副所長擔任我們的法制副校長,由他們定期對學生進行法律常識方面的知識講座和相關教育。
3.重視學生德育的社會體驗實踐。我們將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與他們的生活、社會實踐結合起來,解放學生的時間、空間、雙手、大腦,讓他們在廣闊的天地里磨練,練就真正的才干。比如我們充分利用假期這個社會大課堂開展組織青年志愿者到敬老院去看望孤寡老人、給貧困家庭送溫暖等社會實踐活動。為父母、長輩做一件實事;學習一項生產生活技能或自理自護常識……我們的目的是讓學生在活動過程中接受愛國主義教育、接受社會公益教育、接受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教育和體驗親情等人間溫情并接受社會適應能力的教育??傊?,在社會力量方面,我們充分調動了一切可供利用的社會資源,力爭形成對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最大限度的合力。
四、德育管理的實踐反思
通過幾年的思想道德建設,我校學生的素質得到全面提高,身心健康得以全面發展。但我校中職學生的思想道德狀況也還有讓人憂慮的地方。受生活小家庭、社會大環境的影響,學生的理想信念相對淡??;親近新觀念、新文化、新時尚,但傳統美德相對缺失;個性發展比較豐富,有自我意識和競爭意識,但禮讓精神、集體精神、協作精神相對較差;浮躁心理比較普遍,承受挫折的能力比較弱。為此,我們的德育工作還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1.遵循科學規律,用科學的發展觀育人,避免盲目行事。中職學生普遍具有好奇心強、接受新生事物快,但分辨能力差、自控能力差、理性思維少、易產生沖動等特點,我們要進一步深入了解自己的工作對象,掌握其成長規律,及時捕捉他們的興趣熱點,在保證教育內容健康向上的前提下,使教育的形式新穎活潑,保持對未成年人的新鮮感和吸引力。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落實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和黨的教育方針,按照“高標準謀劃、精教育管理、強特色發展”的總體思路,根據遷安市教育局關于德育的發展目標和措施,與時俱進,樹魂立根,堅持以德治校和依法治校相結合,對教師重點進行“師德行風”教育,對學生重點進行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教育以及養成教育。
將學校德育工作貫穿于學校各方面工作之中,樹立“全員育人”的德育觀,堅持以課堂教育為主渠道,以豐富多采的課內外活動為載體,積極開拓德育基地和實施途徑,豐富德育內容和方法,真正達到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從而進一步提升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努力開創德育工作新局面,培養志向遠大、人格健全的陽光少年。
二、工作目標
1.以學生日常行為規范教育為抓手,進一步強化學生文明習慣養成教育,提高學生的文明素養和自我管理能力;學生的養成教育要取得顯著成效,學生在儀表、語言、行為、學習等方面養成良好的習慣;關注學生身心健康,特別要為學生保護視力健康想辦法,盡責任。
(1)正確掌握讀書、寫字、握筆的姿勢。
(2)從語言行為上教育:說話要文明,不說臟話、流話,要誠實,不說謊,不打架。要學會用禮貌用語,如:“您好”“對不起”“沒關系”“謝謝”等。要尊敬師長、團結同學、熱愛勞動,做一個文明、禮貌、誠實的好學生。
(3)在學生中開展行為規范養成教育?!叭茏 薄茏】?、管住手、管住腳;“四彎腰”“五做到”“六節約”——糧、水、電、紙、筆、錢。
2.大以建設優良的班風、教風、學風為核心,利用好校園廣播、櫥窗、黑板報等校園文化設施,充分發揮校園文化的引領作用。進一步推進校園文化建設,全力打造團結、奮進、活潑、具有濃厚學習氛圍和文化氛圍的校園。
3.實施節日活動與德育主題“雙輪驅動”,扎實有效地開展德育活動,全面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和綜合素質。
4.強化衛生工作的考評考核機制,打造靚麗校園。
5.認真抓實抓牢安全工作,做好學生安全教育和安全隱患排查、整改工作,杜絕安全責任事故的發生,做到安全責任事故零紀錄;規范建立安全工作檔案。
6.扎實推進精細化管理,做到常規教育序列化;德育活動特色化;評價體系科學化;德育網絡立體化;安全工作具體化。
三、班級概況
本班有學生42人,過了一個假期,看起來比以前懂事多了,他們都活潑可愛,有著很強的上進心和集體榮譽感。但多數男孩養成習慣不夠好,課間經常打鬧。有的同學勞動不積極,有個別同學還會有偷別人的東西的不好習慣,有的遇見師長不會問聲好。所以要從語言行為習慣上慢慢地培養。
四、存在問題
回顧上學期,本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部分學生在教室內大聲喧嘩、瘋打鬧,經常你追我趕。
2、放學路隊不好,時有罵人的現象。
3、衛生保持得不好。
4、老師不在時學生紀律不好。
5、不愛護公物。
五、具體措施
(一)抓養成訓練,營造良好班風
1、強化日常行為規范管理。把行為規范養成教育作為學校德育工作的基礎工程,進一步強化學生日常行為管理,切實抓好以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和基本道德素質為主要內容的養成教育。各班要重點開展講文明、講禮貌、愛勞動、愛集體的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初步的道德判斷能力。深化、強化“學生行為規范養成訓練月”(每學期的第一個月)活動,狠抓學生一日常規管理與教育,開展學生日常行為規范量化考評,把考評結果作為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和評優評先的重要依據。
2、學生的養成訓練用制度強化進行。從晨讀到課上紀律、作業習慣,以及桌椅擺放,排隊集合,做操活動等,都用制度約束,落實檢查。促使學生盡快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懂得制度和規章是不能碰的紅線,培養孩子們從小遵章守紀、長大遵紀守法的公民意識和自覺行為。
3、抓好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教育,進行以《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為內容的規范教育,以落實《小學生在校一日常規》為切入點,結合學校禮儀教育要求,逐步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4、小干部責任落實。對每個小干部進行具體的管理工作分配,每月一次小干部工作例會,研究班風建設,教給工作方法,落實班隊活動準備。抓好班級核心力量的培養。
5、衛生關系健康,關系班級風貌的展示,也關系文明的程度,是民族素質體現的一個標志。抓好衛生習慣的養成,從抓好抽屜無垃圾抓起。圍繞培養學生“十個好習慣”,加強班級管理,經常性地進行班容班貌檢查,將小學生日常規范教育抓細、抓嚴、抓實,努力達到的日常行為規范的“五無”、“五有”要求,(即地上無痰跡紙屑、墻上無污痕、桌面無刻畫、門窗無破損、衛生無死角;課堂有紀律、課間有秩序、言行有禮貌、心中有他人、學困生有進步
6、充分發揮少先隊在學生行為規范教育中的作用,積極探索以學生為主體的自主管理模式,建立有利于培養學生自主、自理能力的運行機制。把行為規范養成教育延伸到家庭和社會,引導學生做到在校是個好學生、在家是個好孩子、在社會是個好公民。
(二)重視安全,落實措施
1、繼續利用好班隊會,有針對性地進行安全教育。
2、要求學生課間不到臺階上玩耍,不往地上扔東西。
3、引導學生課間文明的、有意義地玩耍。減少無所事事時的追逐打鬧現象。
4、本學期安排一次以安全為教育主題的班隊活動,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
5、舉辦安全知識講座、開展安全知識競賽等活動,全面系統地加強學生防摔到、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火、防震、防擁擠踩踏、防食物中毒、用電安全等教育。加強學生安全自救技能訓練,形成學校安全演練的長效機制,提高學生自我保護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
1、通過校園文明禮儀教育活動,提高學生對文明禮貌重要性的認識,從而自覺地規范自己平時的言行,并逐漸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教育和培養學生繼承和弘揚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和道德。
2、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德育活動,積極實施“生態德育”工程。以愛國主義為核心,全面開展理想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集體主義教育、社會主義教育、法制教育和禁毒教育等;以“堅持人人共成長”為教育主題,以道德教育為核心,切實開展公德教育、孝敬教育、體驗教育、養成教育、愛心教育、誠信教育;以“堅持人與自然協調發展”為教育主題,以環保教育為核心,積極開展熱愛自然教育、愛護動物教育、學校文化傳統教育和審美教育。
3.結合學好傳統文化,踐行公民道德,弘揚孝、誠、愛和感恩教育。充分利用各種法定節日、傳統節日、重要人物和重大事件紀念日,以及入學、入隊等重要時機,舉行各種慶祝、紀念活動和必要的儀式;開展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宣傳教育和實踐活動,將愛國主義教育、誠信教育、感恩教育與公民道德教育有機結合起來,納入教育的全過程。
(四)心理健康教育、誠信品質教育
繼續重視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誠信品質教育。將生命教育與行為規范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禁毒教育等有機結合,塑造學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人生。
小學六年級班級德育工作計劃(2)抓好學生的德育工作是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職責所在。這個學期是學年度的第二學期了,我所要緊抓的是六年級德育工作,使青少年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健全的人格、熱愛生活的態度和樂于助人的熱情,我將小學六年級德育工作計劃這樣規劃。
一、指導思想:
進一步加強小學生行為規范養成教育,結合年級組實際情況全面落實“文化育人,和諧發展”的教育思路,創建“溫馨教室”;構建學生個性化發展的氛圍。
二、重點工作:
(一)、行為規范工作:
1、工作目標
大力開展實踐活動,進一步加強行為規范訓練,提升養成教育的質量。
2、工作重點
(1)、以“美麗的校園,我的家”為主線,抓實抓細日常行為規范養成教育。
(2)、倡導學生以愛護學校為榮,損壞學校為恥。
(3)、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思想,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增強學生的自律意識,提高自律能力。
(4)、繼續組織學生參與“行規示范員”、“行規示范班”的爭創活動,使養成教育更有針對性,不斷提高學生在校一日規范水平。
(二)、家庭教育指導工作計劃
1、工作目標
深化家庭教育指導工作,不斷提高家庭教育指導的質量。
2、工作重點:
(1)班主任做好本班家長的思想工作,調動家長開展家庭教育的積極性,對本班學生和家長開展家庭教育指導工作。
(2)不斷豐富家庭教育指導的內容和形式。本期組織開展一次家庭教育指導活動,完成經驗總結,參加評比。
(3)不斷豐富家庭教育指導的形式
A對一些特殊家庭學生做到重點上門家訪,對重點指導的學習型家庭做到上門指導,弘揚師德,讓師愛在學生家庭中閃光。
B、深入開展學習型家庭的創建工作。根據學校學習型家庭的創建目標,引導更多的家庭成為學習型家庭。
(三)、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
1、充分發揮德育課程和德育主渠道的功能,合理利用我國的重要節日,民族傳統節日,主要事件和重要人物的紀念日,開展專題教育活動。
2、通過三維目標的落實,將民族精神教育有機地融入各科教學中,充分突出學科德育的作用。
3、合理使用資源,組織學生參加德育基地活動,加強實踐體驗。
(四)、進一步推進校園、班級文化建設,豐富學生的校園生活,創建“溫馨教室”。
1、充分發揮班集學習園地、黑板報、等宣傳陣地的作用,營造和諧規范、積極進取的育人氛圍。
2、根據六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發揮教師和學生的聰明才智,爭創特色文化,創建“溫馨教室”。
(五)、繼續重視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誠信品質教育。將生命教育與行為規范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禁毒教育等有機結合,塑造學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人生。
小學六年級班級德育工作計劃(3)六年級的學生,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在思維和行為方面都有了一定的轉變,出現叛逆和不聽從安排的事情越來越多。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不管是家長,還是學校老師都要加以重視,做好他們的德育工作是我們的責任,現制定德育工作計劃內容如下:
一、指導思想:
在班級德育工作計劃中,以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為核心,以基礎文明行為的養成教育為抓手,不斷增強德育工作的主動性和實效性,鞏固和提高班級德育工作的整體水平,使班級的德育工作能夠邁上一個新臺階。
二、工作目標:
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把德育工作落實到班級工作的各個方面。
三、工作思路:
1、以學生為本,道德為先,發展為本,抓好學生的德育工作。
2、將培養良好行為習慣作為德育教育的主要抓手,融入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增強學生的責任感。
3、注重班隊干部隊伍的建設,強化“以德立教”、“以身立教”意識。
四、工作重點:
(一)注重創新,豐富活動形式,培養文明學生。
1、大力開展安全教育。繼續把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作為德育工作長期堅持的重點。
2、開展節日活動。各種重要節日、紀念日中蘊藏著寶貴的道德教育資源,班級要結合教師節、國慶、建隊日等重大節日、紀念日開展活動。
3、積極開展綠色環保教育。引導學生樹立環保意識,從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二)狠抓基礎,強化養成教育,提高德育實效。
1、狠抓養成教育。
學期初,利用一周時間開展“開啟文明生活的寶典”常規訓練活動,結合《小學生守則》《小學生一日行為規范》要求學生實現“三管住”。
2、繼續推行班干輪流值日班級的衛生、文明禮儀、紀律、兩操等情況進行檢查監督,確保常規工作持之以恒、抓細抓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