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03 14:04:1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單位行政管理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行政管理;實踐教學;教學形式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4-9324(2012)05-0021-03
當前加強行政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既是專業人才培養的需要,也是我國高等教育從精英教育轉向大眾化教育的必然。實踐教學對于提高行政管理專業教學效果,增強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創新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結合國外行政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的成功經驗,針對我國行政管理專業實踐教學中存在的實際問題,談談對于改善行政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的一些思考。
一、改善行政管理專業實踐教學必要性
行政管理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學科,在公共管理教學較為發達的美國大學通常都十分重視行政管理專業的案例教學、實地考察和技能培養等實踐教學。我國當前大學教育已由精英教育轉向大眾教育,大學生已成人才市場上的普通求職者,高校培養人才的標準應反映實際社會需求。當前社會更需要具有創新精神和實際操作能力的應用性復合型人才,行政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必須由傳統的學術型向應用型轉變,以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求。國內高校對于加強行政管理專業實踐教學已形成普遍共識,實踐教學形式主要以案例分析、專題討論為主的課堂教學方式和以畢業實習、畢業論文為主的實踐教學方式。但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存在一些明顯不足:實踐教學形式單一,不能與理論教學有機結合;某些實踐教學內容更新不足,使實踐教學達不到預期效果;實踐教學標準制訂不合適,不符合人才培養需要;實踐教學安排不合理,不符合學生意愿等。
二、改善行政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的思考
針對當前我國行政管理實踐教學中的上述不足,不僅需要加強實踐教學體系建設,加大實踐教學經費投入,同時還應注意創新實踐教學形式,完善實踐教學實施細節,本文就此思考提出幾點建議:
1.加強行政管理實踐教學形式創新。當前行政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應增加大一、大二學生的參觀調研活動,讓學生盡早獲得對行政管理的感性認識;通過挖掘校內行政資源,使學生在校內行政機關鍛煉,親身體驗各職能部門的工作流程,掌握行政管理工作基本職業技能。同時積極支持學生的校內實踐活動,通過開設行政管理論壇,邀請國外知名專家學者講座開拓學生視野,支持學生策劃、組織、參加校內外一系列文體活動和創辦學生社團和報刊,提高學生的溝通協調能力和組織領導能力。教師應帶動和指導學生積極參加全國“挑戰杯”競賽、大學生校級科研課題以及教研項目,為學生培養創新性思維提供機會。同國外大學建立交換培養機制,以及與跨國公司達成實習或赴海外研習的合作。學校還可以嘗試三學期制,使學生能夠充分利用暑期增加社會實踐能力,但關于如何利用好小學期的問題,還有待探討,防止流于形式。通過創新實踐教學形式,使學生能夠理論聯系實際,增長見識和鍛煉才干。當前國內一些行政管理專業知名院校如北京大學、中山大學在此方面都做了有益嘗試并取得良好效果。
2.更新學生基于計算機應用技術的管理技能。實踐教學內容也應注意與時俱進,通過不斷的調整和完善才能到達實踐教學預期效果。辦公自動化技術發軔于上世紀90年代初,由于當時政府、企事業單位人員對辦公自動化技能學習和掌握能力較弱,行政管理專業學生掌握此項技能就顯得十分突出,加之可用于辦公自動化實踐設備不多,行政管理專業組建辦公自動化實驗室意義重大。當前上述組織成員素質普遍提高,辦公自動化設備非常普及,辦公自動化技能已經成為大學生一項基本技能。當前行政管理專業學生應掌握的計算應用技術主要指能夠利用網絡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能夠通過統計軟件分析信息和輸出結果的能力,能夠編制網頁、利用網站信息或維護網站常規運行的能力,以及利用電子政務系統或管理信息系統解決管理實際問題的能力。當前行政管理專業完全沒必要組建專門辦公自動化實驗室,而是針對培養學生上述技能組建多功能信息管理實驗室。
3.加強行政管理專業案例教學及案例庫建設。案例分析既是教學平臺,也是分析工具,對于理解和掌握公共管理理論知識、培養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思維與能力具有重要意義。案例教學在我國起步較晚,當前還處在探索和發展階段,需要進一步加強。當前適應我國國情的行政管理案例還比較缺乏,案例教學的方法和手段還需改進,熟練運用案例教學的教師也比較稀缺,案例庫建設也非常不足,資源共享程度也較低。當前行政管理教學案例庫建設和更新嚴重滯后,國內高校普遍使用國外案例,無法適應國情,行政管理專業要加大案例庫建設力度,便于教師在實踐教學中隨時選用。
4.規范畢業論文寫作標準。當前高校行政管理專業本科畢業論文通常要求在8000字左右,論文格式也日益冗雜,有向碩士研究生畢業論文標準趨同的勢頭,這樣的要求雖然更能體現學術規范和追求,但往往卻是“揠苗助長”、“本末倒置”。目前高校許多學生在畢業論文寫作過程中,寫作目的不明確、選題材料準備不足,正文撰寫時間倉促,并限于知識積累豐度和深度不足,根本不具備撰寫這樣高標準學術論文的能力和條件,只能為了湊夠論文字數而進行大量文字堆砌,乃至抄襲,或過于注重論文格式的規范化,而忽視畢業論文的自身寫作質量。這樣不僅不利于學生創新能力和學術能力的培養,反而有強化浮夸空洞文風和形式主義之嫌。多數學生在未來工作崗位上一般不需要撰寫如此高標準的學術論文,只需要具備在一般學術期刊上發表自己的學術觀點的論文寫作能力即可。故行政管理專業本科畢業論文應考慮要求在3000字左右,能夠符合一般學術期刊格式和標準即可。同時畢業論文也可以考慮采用調研報告、典型案例分析等形式,從而更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調查研究和分析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
5.注意實踐教學安排與學生意愿相結合。實踐教學安排只有符合學生意愿,才能提高學生參加的興趣,故在實踐教學安排中應充分考慮學生的訴求和興趣。如當前多數高校行政管理專業畢業實習安排在大四第一學期,但這樣容易同學生該學期找工作、考公務員和考研究生相沖突。畢業實習時間可以開始于大三暑假,結束于大四第一學期前10周內,這樣既可以避免沖突,又使學生在畢業實習后有個“查漏補缺”和反思、定位的機會。在為學生分配實習單位時,應盡可能滿足學生合理的分配要求,采取“集中為主,分散為輔”的原則,有些學生愿意自己選擇實習單位作為未來就業跳板也可以考慮予以滿足,但都要有專職實習指導教師跟進。當然對于某些學生希望利用畢業實習和畢業論文寫作時間去打工掙錢,認為去實習單位就是打雜,充當廉價勞動力,還要受實習單位約束,不如在學校自習或娛樂等不恰當想法應及時予以教育。通過將畢業實習安排與學生志趣緊密結合,使學生能夠安心投入到畢業實習當中去,達到實踐教學的預期目的。
學生只有更多地接觸社會,具有更多的實踐機會和實習機會,做到能寫、會講、能做,具有吃苦耐勞、樂于奉獻精神,提高了綜合素質與社會適應能力,才能符合當前社會需求。就人才培養而言,行政管理專業學生應成為具備扎實理論知識、實踐操作能力和具有創新精神的應用性復合型人才。因此,實踐教學在行政管理教學中的地位將越來越重要,改善實踐教學中的不足,推動實踐教學進一步發展,還需要我們更多的投入與努力。
參考文獻:
[1]陳振明.行政管理專業由傳統的學術型向應用型轉變的探索[J].中國行政管理,2001,(10):23-24
[2]羅湖平.“挑戰杯”與創新型公共管理人才培養模式探析[J].文史博覽(理論),2009,(8):80-81
[3]楊述厚,李百齊.創新高校行政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模式的探討[J].中國行政管理,2006,(6):78-81.
[4]何穎.加強畢業論文管理是提高畢業論文質量的重要保證[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1,(5):43-45.
【關鍵詞】工商部門; 企業; 信用監管。
一、與工商部門自身職能的關系。
實施企業信用監管是提高工商管理論文" target="_blank">行政管理執法效能的重要途徑,是整頓規范市場經濟秩序的治本之策,是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促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基礎工作的必要手段。企業信用監管應是工商職能的重要組成內容,同時能體現出現代工商行政管理的新理念、新發展。從工作內容上看,一方面是對工商職能的充實、深化,通過信用監管,利用現代化手段使依法監管更為到位。如對法定代表人的任職資格的合法性審查,法定代表人的信用數據庫的建立,將提供查詢功能; 另一方面是對工商職能的提升、拓展,在依法監管的基礎上,體現以德監管,從處罰到處罰與激勵結合,從他律到他律與自律結合,從打擊到打擊與教育結合,從行政管理到行政管理與社會監督結合。
從實施形式上看,一方面在現有職能中相對突出、強化信用的要求,顯示出信用監管的特色; 另一方面,更是與現有職能的有機融合,將信用監管滲透在對市場主體監管的全過程,并通過工商業務工作的各個環節加以施行,如信用信息的采集,就是在登記、年檢、各個專項治理、辦案等過程中同時完成的,分類監管就體現在基層工商所的日常巡查中。從戰略意義上看,一方面彰顯了服務型工商的本質要求,突出了公共服務型政府職能的再造,通過企業信用監管,促進企業信用建設乃至誠信、和諧社會建設,另一方面工商部門以信用監管為核心,著力制度創新,推進職能整合,實現全程監管,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企業監管機制,確保企業準入“優生”,存續“優育”,退出“善終”。
二、與管理信息化的關系。
工商部門企業信用監管工作是以工商系統自身信息化建設為基礎,同時又對工商系統自身信息化建設產生強大推動力。工商部門企業信用監管,是一個對企業的信用信息進行征集、存儲、加工并使用的循環反復的過程,這一過程的順利實現,要以計算機及網絡技術的運用為前提,沒有信息化的基本條件,沒有強大的數據庫,沒有高智能的軟件,沒有互通互聯的信息網絡,企業信用監管的實施是難以想象的。因此,應以“金信工程”為契機,努力創造工商部門管理信息化的條件,加快系統信息化建設的步伐。同時,由于企業信用監管對工商系統的信息化要求高,它也成為加快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進程的催化劑。首先,它促使計算機軟件的編寫、采用,促使在各項業務中運用信息化管理,以保證企業信用信息能夠在業務流程中實現自然輸入、交換、處理、共享; 其次,它促使計算機硬件的配置,由于企業信用監管將級別管轄與屬地管理相結合,最終通過基層工商所實現監管,這要求工商系統內部上下、橫向之間必須實現信息交換,對外必須實現全方位地信息輸入,促使基層工商所、窗口受理單位都具備接收、發送信息的條件,以保證對企業的信用監管工作落實到位。工商部門企業信用監管體系的建設,要利用與信息化共同發展的過程,搭建好技術平臺。
同時,要加大人員、財力投入,加強計算機人員培訓和專業人員的選聘,使電腦、人腦有機地結合。
三、與法律環境的關系。
加強企業信用監管作為工商職能的一個新探索,要努力做到依法行政、依法監管。首先,必須遵循行政執法的基本原則。一是行為法定原則,即企業信用監管的對象、內容、范圍和方式,要依法進行并對行為后果承擔責任; 二是公平、公正、公開原則,即對企業信用監管的依據、程序和形式,應當公平、公正、公開地開展監管,自覺接受社會監督; 三是處罰與教育相結合原則,即對違法行為依法制裁的同時,要進行警示教育,從正面引導規范,不搞不教而誅,做到攻大奸戒小過。其次,必須依法運作。一要充分利用已有的法律法規。法律、法規、規章賦予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對企業法人及法定代表人的監管職責、已在工作中運用的文件、報表等,是開展企業信用信息征集的基本依據和資料。二要創造條件規避法律問題。如信用等級評定結果的公開,最有影響的是等級好的、等級差的兩端。對等級好的,可以通過征求意見的程序,以自愿方式進行公示、提供查詢; 而對信用等級差的,因其一般都因違法違規受到行政處罰,則采取公布其違法違規事實的方式,對其進行公示。三要注意內外有別。信用監管中的評估標準、等級、公示等,法律條件尚不充分,可作為內部監督措施實施并注意內部保密性,以避免引起法律訴訟。同時,要積極著手研究開發,為企業信用監管提供法律保障??商剿髟诹⒆銉炔抗芾砗笤僖婪?、有序地向社會公開,從行政規章、法規最后到法律的立法過程。當前工作的重點,在于充分利用制定工商行政規章的空間,為企業信用監管創造條件。
如對一些報表的設計上,按照企業信用監管的要求,增加欄目,明確內容,便于信息的處理; 對企業信用評估,可采取全系統統一指標體系、評估模型,但分地區分級統一參數的方式,以使評估既具有權威性,又能更切合各地實際; 對分類監管,可將企業的信用等級與工商系統內部已有的監管措施進行重新整合,使之配套一致。
[關鍵詞]預算過程;漸進預算理論;間斷平衡理論
[中圖分類號]D01[文獻標識碼]A
盡管漸進主義已是一個被廣泛接受和運用的概念,但還是有許多學者不斷提出批評,在公共預算研究領域中尤為如是。甚至在獲得普遍認可的描述性研究層面上,漸進預算理論都面臨著挑戰。這一挑戰主要來自于對這樣一個經驗事實的觀察:預算過程中既有讓人們習以為常的漸進變化,也包括了一些偶有發生的重大變遷。其實,漸進預算理論的支持者并不是沒有意識到預算過程中非漸進性的存在,但當其糾結于“自圓其說”時,“非漸進性”的事實顯然難以激發理論自覺。這暗示了新的理論使命,建構一個可以同時對預算過程穩定的漸進性與偶爾的重大變遷加以描述和解釋的理論框架,間斷平衡理論體現了這樣一種努力嘗試。
一、“非漸進性”在漸進主義中的缺失
作為對理性決策模式的批判,林德布羅姆在20世紀50年代將漸進調試模式引入有關決策過程的描述性研究和解釋性研究中。“含混應付”(muddlingthrough)的漸進主義,不僅有助于呈現一個更為豐富生動的決策過程,而且很重要的是,它給予了有限資源、有限理性和有限認知下的人類抉擇行為一種理性的解釋和尊重。到了60年代,漸進主義已經成為與理性主義分庭抗禮之重要決策理論。除了林德布羅姆、達爾等人以外,瓦爾達沃夫斯基等人在公共預算領域的研究工作也大大推動了漸進主義作為一種描述性和解釋性工具的影響力。與此同時,漸進預算理論也使公共預算的理論建構有了突破性的進展,并成為公共預算研究中占據主導地位長達30多年之久的理論流派(第152頁)。
漸進預算理論認為,預算的做出也是漸進而非全面的。瓦爾達沃夫斯基敏銳地捕捉到,預算過程缺少對目標和政策的深思熟慮,以及對備選方案的搜索(第139頁)。預算過程總是圍繞著加強參與者的角色和期望而建立,預算參與者的特定角色導向降低了公共預算對信息、時間和分析能力的要求。這使得支出機構決不會在每個預算年度里根據現有項目的價值和替代項目的價值來積極地評估所有的方案。相反的,支出機構的預算要求都是建立在上一年的預算基礎之上,并特別關注邊際上的增加和減少(第15頁)。這種簡單的、非分析性策略根植于預算既有規則和討價還價的過程中,它巧妙地保證了財政資源分配的決策在橫向層面上的相對獨立性,從而使預算中由競爭所導致的沖突可以被最小化,(行政管理論文 )進而保證了預算過程的穩定性n(第859頁)。
在將漸進主義邏輯運用到公共預算研究的過程中,瓦爾達沃夫斯基采用了和林德布羅姆相同的做法,漸進主義不僅被用于描述和解釋討價還價的預算決策過程,同時也被用于描述和解釋由這樣一種預算決策過程而導致的漸進預算結果。換言之,漸進主義不僅是一種用來界定決策制定特征的方法,而且也是用來描述和解釋預算產出特點的方法(第61頁)。雖然辨別漸進主義這兩種內涵或方法并非難事,但作為一種描述和解釋性工具,漸進主義的張力在很大程度上恰恰是來源于上述兩種方法使用時的結合。它們自我強化式的互證,使得漸進預算理論在決定發現什么以及得出什么結論方面顯得更加游刃有余,進而促成漸進主義表現出在決策過程中的普適性和結果中的常態性。然而,對于漸進預算理論來說,這可能是一個危險的信號——當一個理論無論在什么時候都適合任何情況并且其證據也不存在被駁斥的可能性的時候,它就不再是一種理論,對于解釋甚至描述都不會有多大的作用了(第502頁)。
漸進主義確實好像解釋了預算過程中的大部分問題,但是對于那些并不常見的、打破漸進性的重大改變卻顯得躲躲閃閃。事實上,對公共預算一般經驗事實的回顧不難發現,無論是邊際的或者漸進的預算變化,還是大規模的預算變化,甚至偶爾雪崩式的劇變,在現實中都是存在的。即便在短期內,預算產生的一系列結果也不能被簡單地描述為“漸進性的”。重大的變化依然可以在整體穩定的框架內發生(第503頁)。從這些方面而言,漸進預算理論可能確實無法對現實發生的情況做出完整描述(第4頁)。
其實,漸進主義的支持者并不是沒有意識到預算過程中非漸進性的存在,然而,當焦點集中在明顯的規律性問題時,一些重要的變化就有可能變得模糊不清(第503頁),甚至借助操作化定義或通過從一種分析跳到另一種分析的方式,將非漸進性故意回避掉和處理掉(第61頁)。
在林德布羅姆早期與羅伯特·達爾合著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福利)-書中,就已經提出,漸進主義方法可能產生小漸進,也可能產生大漸進(第82頁)。但是,對于何謂大漸進,卻并沒有給予明確的回答?;蛟S,循著大漸進的思路,漸進決策理論有可能將公共政策領域中那些已經發生以及未來可能將要發生的重大變遷納入自己的理論視野。
與林德布羅姆不同,瓦爾達沃夫斯基一開始就將漸進主義設定在了“邊際上的增加或減少”,這顯然只能歸于“小漸進”。但是,對瓦爾達沃夫斯基和芬諾早期研究數據的再解讀,貝勒和寇納(BaileyandO-Connor,1975)發現他們對漸進增長范圍的界定過于寬泛——瓦爾達沃夫斯基和芬諾對漸進性增長和非漸進性增長的分界點分別定在30%和20%的標準上(第62頁),這使得一些非漸進性預算結果很容易地就被貼上漸進性的標簽。
當漸進預算理論從“描述性漸進主義”提升至被莫蘭德(Moreland,1975)稱為“分析性漸進主義”層面時,即利用回歸方程對預算過程進行數學分析時,非漸進性問題也沒有得到更為謹慎的對待。戴維斯等人(Davis,DempsterandWildavsky,1966)通過對美國56個支出部門在1946年至1963年間預算情況的實證研究發現,漸進預算模型只能解釋撥款決議中的86%。而對于無法解釋的那部分則被定義為“其他確定性系統的隨機沖擊”,或由“干擾”及“特殊環境”導致的結果(第531頁)。幾年以后,針對上述問題有了一些簡單的結論:由特定政治、經濟和社會事件所導致的隨機和非經常性因素會對漸進預算過程產生影響,它表明預算過程會對經濟和社會需求做出反應,在壓力積淀到一定程度之后,就會發生突然的變化(第421頁)。盡管如此,漸進主義者還是錯過了完善漸進預算理論的機會,因為他們的興趣點和焦點依然固執地停留在對漸進主義的維護上。
顯然,預算結果存在更為寬泛的變化范圍,比漸進主義者所描述的范圍要寬泛得多。因此,有必要將“非漸進性”加入到對預算過程的描述和解釋中,這并非意味著要完全推翻漸進主義,而是希望發展出一套平衡的理論,既能說明預算的穩定性又能說明預算的變化機制(第509頁)。間斷平衡理論體現了這樣一種努力嘗試。
一、強調突變與漸變的“間斷平衡論”
源自古生物學領域的間斷平衡理論(EldridgeandCould,1972),最早是為了批判性發展達爾文的“漸變論”進化學說而提出的。建立在突變與漸變辯證統一基礎上的“間斷平衡論”認為,生物的進化過程并非像達爾文所言是一個緩慢的連續漸變積累的過程,而是一種在長期處于停滯或平衡狀態中夾雜著短期、爆發性的大規模滅絕和替代的過程。90年代初期,鮑勃加特納和瓊斯(BaumgartnerandJones,1993)借用了“間斷式平衡”概念,將其引入公共政策與預算研究中,用以描述與解釋兼具漸進性和非漸進性特征的政策過程。他們相信“間斷式平衡”才是對政策過程的全景式真實而簡單的寫照:穩定狀態與重大的變遷都是政策過程的要素,通常該過程是由一種穩定和漸進主義的邏輯所驅動,但是偶爾也會出現不同于過去的重大變遷。大多數政策領域的特點是停滯、穩定而非危機和重大改變,但是政策危機和重大改變也時而會發生。(第105頁)。
90年代中期,瓊斯等人(Jones.BaumgartnerandTrue1995,1996,1998)通過對美國二戰以后至90年代中期聯邦政府預算的考察,為間斷平衡理論尋找到經驗證據支持。研究發現,預算變化是呈尖峰分布而非正態分布。后者與漸進主義的持續動態調整假設是相一致的,其中的變化是平穩而持續的。而尖峰分布表明,在預算時問序列里確實存在大量極微小的變化以及較少的中等程度變化,但顯著的大規模變化則比原來描述得要多。同時,研究也發現無論分析單位是機構或整個政府,預算項目或支出功能類別,都可以從中觀察到微變與劇變同時存在的現象。
間斷平衡理論在描述性研究層面上所取得的進展為拓展有關預算政策變遷的討論提供了基礎。接下來要解決的重要問題就是,如何同時解釋預算過程中存在的穩定的停滯狀態與間斷變化的發生。間斷平衡理論將預算決策過程放在政治制度和有限理性決策的雙重基礎之上,以注意力和議程設置為突破口來加以解讀。
[關鍵詞]農村居民旅游;農村居民旅游市場;開發。
1 問題的提出與研究數據的來源。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的實現,就必須關注農村。而農民旅游是小康社會進程中出現的一種新生事物,是農民生活質量不斷提高的一個新標志,也是社會文明進步、經濟健康發展的一種表現形式。據統計,從1997—2008年,農村居民出游人次一直高居我國國內總出游人次的60%左右, 2008年,達10·09億人次,占全年我國國內旅游總人次的58·9%,比城市居民出游多3·06億人次。從增量看, 1997年農村居民出游率為40%,達3·85億人次,而2008年的出游率則為111·9%,達到了10·09億人次,相比1997年凈增了6·24億人次。從消費總量上看, 1997年農村居民旅游消費為560·9億元, 1997年第一次超過了1000億元, 2007年則超過了2000億元, 2008年更達到了2777·55億元,相比1997年增加了2216·65億元,達39·5%,年均增長35·9%??梢姡r民旅游市場是我國旅游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
2 農村居民旅游市場特征。
(1)消費總量大,但人均消費量低,消費結構不合理。其中,以交通費、參觀游覽費為主,旅游購物、娛樂、通信等非基本消費支出相對較小,導游服務等勞務消費支出過少。
(2)出游時間較短,人均出游天數多在4~8天;集中在農閑季節,分別在2~3月和7~9月。調查數據表明,有42·2%的被調查者是一日游,一日游時間短、距離近、安全、方便、費用低廉。
(3)出游目的較為單一,探親訪友居首位,占到64·4%,但在此過程中也會有城市觀光等旅游活動。由于受到收入水平、出游方便程度以及消費觀念的制約,農村居民的閑暇時間大多在居住地度過,外出機會相對較少,長途出游通常會有多重目的。
(4)收入水平不同但旅游消費差距不明顯??傮w上看,各個收入水平的農村居民旅游人數相差較小,旅游人數最多是家庭年人均純收入在3000~3999元的群體,占到26·3%;其次是年均純收入超過5000元的群體,占到17·6%。各個收入水平的旅游者人均花費差別不大,年人均純收入超過5000元的人均花費為1178·8元;其次是年人均純收入4000~4999元的,人均花費798·2元;而1500~3999元的群體人均花費都在450~550元。
3 開發措施。
3·1 提高對農村居民旅游市場的認識。
從旅游企業到各級政府部門都要提高對開發農民旅游市場的認識,把它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小康旅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認真研究和合理地開發它。旅游企業要改變以前忽視國內旅游需求、厭倦賺薄利的做法,正確認識農民旅游市場的地位,把農民旅游市場的開發當做入世后,壯大產業規模、營造品牌的一條有效途徑,積極引導農民改變消費觀念,提高農民外出旅游的意識。
3·2 刺激農村居民消費需求。
①增加農民收入是提高農村旅游消費的前提。②引導農民轉變消費觀念,促進需求增長。
3·3 強化對農村旅游市場的宣傳。
從目前來看,我國一些地方農村旅游市場已基本形成,但由于宣傳促銷工作的缺乏,農村居民旅游意識還不夠強。通過加大宣傳促銷工作力度,提高農村居民外出旅游興趣,增強農村居民在旅游方面的購買力。
(1)整合促銷。建議縣、鄉鎮、村各級行政單位,通過墻體宣傳語、廣播等形式,加強農村居民對于旅游的感性認識,拉近農村居民與旅游的距離;旅游局和旅游企業聯合起來到鄉鎮和村里進行宣傳,同時向村民介紹旅游知識,增加農村居民旅游的興趣;電視臺、電臺、報紙、雜志等媒體開辟關注農村居民旅游的新欄目,及時更新旅游信息,讓農村居民感覺到旅游就像衣食住行一樣,是日常生活消費的一部分。
(2)出游組織。農村居民出游以團隊旅游為主,可以由村委會組織招攬客源,開展宣傳。除此之外,農村青年中心、鄉鎮老年活動中心等也是宣傳旅游產品、組織農村居民出游的重要渠道。
3·4 針對性地開發農民旅游產品。
從我國農民旅游市場的特征可以看出,農民旅游市場還處在起步階段,絕大多數農民旅游素質還不是很高,因此要形成一批適應農民消費心理和消費需求的旅游產品。
比如都市風情游、樣板農村游、療養健身游、新婚蜜月游、獎勵旅游等。
3·5 切實推出旅游惠農政策。
(1)完善交通通信條件。交通通信設施是農村地區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一環,它直接影響著農村居民的出游意愿。由于受到收入水平的限制,農村居民外出主要的交通工具是長途汽車和火車。目前我國的鐵路建設發展迅速,但是,在鐵路建設取得諸多成就,使得核心城市居民的出游更加便捷的同時,也把大量的農村小村鎮拋在了火車外面。因而,政府應該更加重視這些地區的公路交通建設,方便這些農村小村鎮居民的出行。
(2)推出旅游惠民政策。由于現階段為了應對經濟危機的壓力,政府相繼出臺“家電下鄉”、“汽車下鄉”、“圖書下鄉”等優惠政策。建議政府同樣給予農村居民旅游方面的優惠政策。比如,給農村居民發放旅游消費券,組織旅游企業開展“旅游下鄉”等活動。
3·6 重視農村導游人員培訓。
內容提要:該文提出了公共管理的簡明概念;并把公共管理劃分為國家公共管理。政府公共管理和社會公共管理;在此基礎上,闡釋了社會性是三大公共管理學科共同內涵。另外,簡要闡述了社會性與政治性的相互關系,提出了有關公共管理學科建設的建議。
關鍵詞:共管理;管理學;社會管理論
內涵是關于事物的本質屬性。揭示事物的內涵是認識事物和處理問題的基礎和前提。然而,我國關于公共管理問題的討論與爭鳴雖早已開鑼,但對其內涵卻未有很深入的研究,已有的看法意見不一。有鑒于此,筆者不揣淺陋,將管見和盤托出,就教于行家、學者。
一、公共管理的概念與類型辨析
(-)關于公共管理概念
公共管理研究與教育正在華夏大地興起,專家學者推出的教材、著作、論文頗為可觀。但是在什么是公共管理問題上,可謂見仁見智。不說中國,就是“先行者”的西方一些國家也有類似情形,以致于有些學者認為“公共管理”概念象“瞎子摸象”,難以確定。在此,本人擬作一次把復雜問題簡單化的嘗試,把公共管理的概念界定為:對公共事務進行管理的社會活動。具體說來,是公共管理主體為了解決公共問題,實現公共利益,運用公共權力對公共事務施加管理的社會活動。
作為管理,公共管理和其他管理(如工商管理)的基本原理、方法和運作等方面,有許多共同之處。但作為“公共”管理,它在研究對象及其特點上,又與其他管理有明顯區別。以公共管理與工商管理為例,公共管理的研究對象是國家、政府與社會公共組織的公共事務及其管理過程,而工商管理的研究對象是工商企業及其經營過程。兩者的具體差異在于:一是管理目的不同,公共管理的目的是謀求社會公共利益,工商管理的目的是謀求組織利潤;二是管理性質不同,傳統的公共管理具有壟斷性,工商管理則具有競爭性;三是管理手段不同,傳統公共管理以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為主,輔之以經濟手段;工商管理以經濟手段為主,輔之以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我們既要把握二者的聯結點,更要著力找出二者的差異處,以求對公共管理有全面的認識。
(二)關于公共管理類型
為了加深對公共管理概念的認識,我們須進一步對其作外延分析。概念的外延是指該概念囊括的所有事物。公共管理的外延即指它所管理的一切公共事務。為了對“一切”有概括性認識,我們又要對它們作“類型”求解。筆者認為,就宏觀而論,世上所有的公共事務可分為三類:一是國家公共事務二是政府公共事務,三是社會公共事務。
1.國家公共事務。據英國《大眾百科全書》對國家作出如下定義:“由政治單位在其管轄的范圍內制定規則和進行資源分配的機構。政府的功能:①立法;②司法;③執行、行政管理。”這是廣義的政府(國家)觀。應當指出,這里所指的國家是特指狹義的國家,即廣義國家中最重要的部分①立法以及②司法。這種國家公共事務主要包括維護國家統一和,制定法律、法規,維護社會秩序等,側重于與國體、政體方面有關的,關乎整體職能把握的宏觀控制和影響類型的公共事務。
2.政府公共事務?!睹绹倏迫珪分赋觯骸罢辉~適應于管理團體和國家的機構及其活動。通常它指的是諸如英國或日本這些民族國家或其分支如省、市地方政府的組織機構及法定程序,就這一方面而言,政府對已經確認為某一民族國家中成員的事務進行管理。由此可見,政府就是一個國家或社會的治理機構?!睉斨赋觯@是狹義的政府,它專指一個國家的中央和地方的行政機關。這種政府公共事務包括政治選舉、行政區劃與國家禮儀方面的政治性公共事務、國家安全公共事務、對外關系公共事務、人事行政公共事務、財務行政公共事務以及機關內部的公共事務。
3.社會公共事務。這里的“社會”并非“人類社會”的廣義“社會”涵義,而是專指“政府管理社會”中的中觀的“社會”,這里的“社會”,即將社會管理與政治、經濟管理職能并列的一個領域,它主要涉及與人們日常生活密切聯系的社會公共事務。這種社會公共事務主要包括:教育、科技、文化藝術、醫藥衛生、體育等公共事業;社會服務、社會公用事業以及維持社會秩序的公共事務等。這種類型的公共事務與全體社會成員的切身利益和日常生活聯系最緊密,同時這部分社會公共事務管理是直接以全體社會成員為實施對象,因此,它所顯示的社會公共性也最強。
如前所述,公共管理是指公共組織對社會公共事務的管理。由于紛繁復雜的公共事務可以歸納為國家公共事務、政府公共事務和社會公共事務三大類,因此,我們也應該把種種公共管理歸結為國家公共管理、政府公共管理和社會公共管理。正是這“三足鼎立”共同構成了一個有機統一的龐大的公共管理體系。我們既要從個性去分清它們的差異,又要從共性去歸納它們的統一,用共性與個性相聯結的辯證法去把握公共管理的真諦。
二、社會性是公共管理的共同內涵
如上所述,公共管理是由國家公共管理、政府公共管理、社會公共管理構成的,因此,“國家”、“政府”、“社會”都分別是公共管理的內涵之一,然而,比較而言,只有“社會”才是公共管理的共同內涵。對此,可以從如下幾方面闡述:
(一)公共管理主體的社會性內涵
公共管理的主體是國家、政府和社會公共組織。下面分別闡釋它們的社會職能特征。
1.國家的社會職能。正如恩格斯所言,國家不是從來就有的,國家是社會在一定發展階段上的產物。只有到了社會陷入了不可解決的自我矛盾,分裂為不可調和的對立面。而為了使這些對立方面,這些經濟利益相互沖突的階級,不致于在無謂的斗爭中把自己和社會消滅,就需要有一種表面上凌駕于社會之上的力量,這種力量應當緩和沖突,把沖突保持在“秩序”內,這種從社會中產生但又自居于社會之上并且日益同社會相脫離的力量就是國家。因此,國家來自社會,國家的產生是社會發展的需要,是社會內部矛盾發展的結果。
西方資產階級政治理論從天賦人權的自然法理論出發,認為國家的產生是社會契約的結果。該學說認為,在國家產生之前,人類處于一種自然狀態之下。在這種狀態下,每個人都有運用上天賦予他自己的價值和趨利避害的權利。然而,每個人在運用上天給予的權利去實現自己的價值的時候,產生了人與人之間的沖突。為了不致于使人與人之間的沖突將自己和整個社會歸于毀滅,于是人們運用理性來解決沖突。即人們坐下來協商,將上天賦予他們實現自己價值的權利部分或全部地轉讓給“者”,權利讓渡的過程就是國家產生的過程,而這個“者”就是國家。這種以天賦人權的自然法理論為核。動的社會契約學說,把人們契約的原因歸結為人與人之間的沖突,把國家說成是人們契約的結果,從而否認了國家是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這固然不對,但是,它肯定了消除沖突,維護社會秩序的社會契約內容。因此,社會契約理論雖然否認了國家是社會矛盾運動發展的必然結果,是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但表達了國家的產生是社會發展的需要,國家來自于“社會契約”的觀點。國家的產生和存在表明國家和社會是不可分的。國家不是從外部強加給社會的力量,是社會矛盾運動的結果,社會是國家產生、存在的基礎。這清楚地表明了國家的社會性特征。還有,國家不僅不是從來就有的,而且也不會永遠存在下去。當社會發展到具備消滅階級的條件時,國家就隨著階級的消滅而自行消亡。這也是國家依賴社會的表現。此外,國家根據社會發展的不同,對社會也發生不同的作用。也就是說,國家對社會的作用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就整體發展趨勢和規律而言,社會越向前發展,社會自我管理、自我調節的能力越強,國家對社會發生作用的領域就越小,作用的強度也越弱。由此,國家對社會的作用呈現出這樣一種發展趨勢:在政治統治職能不變的同時,國家的經濟職能、社會事務管理職能和科技文化職能不斷擴展;政治性。統治性職能越來越依賴于管理性、服務性職能作用的發揮??傊?,國家存在于社會之中,以社會的存在為基礎,我們不能離開社會來談國家的存在和作用。
2.政府的社會服務作用。作為國家伴生物的政府,與國家一樣,僅僅同社會發展的一定階段相聯系,既不是從來就有的,也不是要永遠存在下去。政府作為國家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其產生是社會發展的需要,而且其對社會作用所形成的政府職能,也是以社會的發展需要為基礎的。當代政府與近代政府、古代政府的差異,都是因為社會的發展在政府的各個特性中,注入和融入了不同時代社會的具體發展要求和時代特征所使然。還有,歷史上政府行使權力的方式和對社會發生作用的范圍不同,并不取決于統治者個人的意志,而是在相當大的程度上體現了社會對統治者的要求。如果一個政府不能有效地吸納、代表和反映社會對它的要求,如果一個政府對社會的要求沒有任何回應能力,那么,這個政府就是一個沒有能力的政府。因此,從某種意義上我們完全可以說,政府的生命力來自于它的社會服務作用。西方新公共管理運動強調以社會公眾的需求為其行為導向,而不以政府自身規定的規則為行為導向,其目的就是為了增強政府適應社會、服務社會的能力,而不是要削弱它,是把政府從低效率和高成本中解放出來的有效舉措。
3.社會公共組織的社會性特征。至于社會事務的管理者——各種社會性組織,它們本身就是社會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組織。只不過在階級社會,各種社會組織是依附于國家和政府組織的,是作為國家和政府組織的附屬物而存在的,并且在不同程度上打上階級的烙印,有著不同程度的政治色彩。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特別是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社會自我管理、自我調節、自我服務能力的增強,這些社會組織必然要逐漸擺脫這種依附的地位而成為獨立主體。在國家、政府消亡了的情況下,整個社會就將依靠這些社會性組織來進行自我管理,規劃和實現社會發展。只不過到那時它們已經完全喪失掉了階級性、政治性。因為,在對人的統治與管理由對物的管理和對生產過程的領導所代替的時候,這些組織就變成了純粹的管理性的組織。當前和今后相當長的時間內,各種社會組織還不能真正成為獨立的組織,社會仍然將處于國家組織、政府組織與這些社會組織同時管理、雙軌運行的局面。但我們并不能因此而抹煞它們的社會性。隨著我國政府公共管理體制改革的深化與完善,隨著政府職能的進一步轉變,政府承擔的大量社會職能將更多地由社會組織去?械!N頤?nbsp;應當順應社會歷史潮流,不斷擴大社會組織的社會自主性,擴大這些組織的社會性成分,向著它們成為真正的社會組織遠大目標邁進。
(二)公共管理對象的社會性
公共管理的對象,即公共管理客體,就是社會(這是廣義的“社會”)公共事務。根據各自性質的不同,社會公共事務又可分為國家公共事務、政府公共事務和社會公共事務。在這里,可以說,公共事務的公共性和社會性是同義語。因而,我們研究公共管理對象的社會性,也就轉換到研究以公共管理為對象的公共特性上來。
“公共”的對立面是“贏利的”、“私人的”和“企業的”。公共事務的公共性,可以大略從以下幾個側面去分析。
1.公共事務的公共性體現于公共事務的管理者是公共部門或公共服務機構,而不是私人或私人組織。這正如文章的前一部分所論述的,公共事務的管理者,即公共管理的主體,就是國家、政府以及社會各種公共組織。
2.公共事務的公共性體現了公共管理活動的性質和目的,在于為社會公眾提供公共利益和公共服務。
正如所揭示的,國家的本質特征“是和人民大眾分離的公共權力”,是統治階級用來進行政治統治的工具。但即使這樣,在有階級剝削和階級壓迫的社會之中,運用公共權力所進行的政治統治,也必須是以為社會公眾提供服務為基礎,以執行社會性職能為基礎。因為這是國家、政府賴以存在和發展的前提。正如恩格斯在《反杜林論》中指出:“一切政治權力起先總是以某種經濟的社會職能為基礎的”、“政治統治只有在它執行了它的這種社會職能時才能持續下去?!彼€指出,不管在波斯和印度興起和衰落的專制政府有多少,它們首先都是“河谷灌溉的總經營者?!边@些論斷表明,理論作為有鮮明階級性的革命的理論,也從來沒有忽視政治統治的社會性基礎。相反,而是把社會性提到了政治統治得以維持的基礎的高度來認識和對待。
馬克思、恩格斯在對資本主義政治、經濟進行了深刻批判的基礎上,揭示資產階級國家的本質,指出:“現代的國家政權不過是管理整個資產階級的共同事務的委員會罷了。”這一著名論斷不僅揭示了資產階級國家的本質,而且說明了管理資產階級的共同事務是資產階級國家的主要特征。只不過,它的管理方式不同于個別資本家或工廠主管理工廠、企業的方式,它主要是通過立法形式進行管理并具有強制的性質。因此,國家、政府的公共性(社會性)特征,主要的表現在于,它是整個社會的正式代表,是社會在一個有形的組織中的集中表現。它體現的正是表面上凌駕于社會之上的力量,因而它總是集中反映和代表一定社會的利益和意志。
此外,還要認識到,為社會公眾提供服務的性質和目的,也在于為了維護和實現公共利益,有時甚至實現個人利益本身就是公共任務,如向貧窮者提供社會救濟等。當代西方國家的政府改革運動,主張以社會公眾的偏向和需要作為政府行為導向,強調顧客意識,樹立服務對象為上帝的觀念,正是在這種公共事務的社會性要求壓力下,采用新的統治手段與方法,從而也使西方國家政治統治進一步鞏固,實現其自身的利益。
應當指出,這里講的“公共”、“社會”是抽象的范疇,現實的“公共”、“社會”卻是十分具體的,是依時間、地點、條件為轉移的,因此,資產階級要做到真正凌駕于社會、代表整個“社會”是不現實的,馬克思、恩格斯用“表面上”三字來表述,是很確切的。但其社會性是顯而易見的,我們不能因此而抹煞它的存在。
(三)公共管理活動和過程的社會性
1.公共事務的公共性體現了公共管理活動的社會責任和績效要求。在公共管理活動的績效方面,公共性要求對績效決不能簡單地用利潤或效率標準來進行衡量,而是必須用服務效果、質量和公眾滿意的程度等多種尺度作標準。20世紀70年代興起的新公共行政學理論,基于對傳統行政學以經濟和效率為基本目標,忽視了公共行政所應肩負的廣泛的社會責任,其結果是在前所未有的經濟發展時代,長期存在著普遍失業、貧窮、疾病、無知和絕望,構成對現有政治制度的根本威脅的批判,從而提出了公共行政改革應將“效率至上”轉為“公平至上”,建立民主行政模型。為此,提出了公共行政組織設計方案應遵循的兩個基本目標:其一是顧客導向的行政組織形態,即以公眾——公共行政服務的顧客的需求作為行政組織存在和發展的前提;其二是應變靈活的組織形態,即加大組織結構的彈性,以便能夠對外界的刺激作出迅速的反應。將社會公平和廣泛的社會責任提高到作為公共行政追求的首要價值目標,倡導民主行政,是新公共行政學理論的主要貢獻。為此,這一理論也成為了西方國家政府改革運動所依據的一項重要理論。這種強調政府以社會公眾的需求?形枷潁?nbsp;稅人以政府實際的工作結果而不是以其工作及過程為納稅尺度的理論,有效地推動了政府提高為社會公眾服務的質量和效果。
2.公共管理事務和活動的公共性。這種公共性體現了社會公眾對公共管理活動和公共產品供給的廣泛參與,以及公共管理活動的公開性。社會公眾對公共管理活動的廣泛參與,主要表現在社會公眾對政府決策的影響,通過立法、司法機構對政府行為的約束,以及通過各種渠道對政府活動的輿論監督等,從自身利益的關。心和實現角度,影響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實施過程。在部分公共產品的供給方面,由政府的壟斷供給轉變為通過合同出租和非國有化手段,把原先由政府包攬提供公共產品的單一化轉變為民營化,將其投放市場,由各個競爭主體和社會公眾自己來提供;對那些不便或不能推向社會的公共產品的提供,也改用合同的形式,以競爭招標手段,交給社會公眾承擔。在實現公共管理活動的公開性方面,也由原來的“黑箱”操作,變為“金魚缸里生活”,讓社會公眾知曉,讓立法機關、司法機關、新聞媒介和公眾了解活動內容,隨時可以進行檢查、調查和監督。電子政務的推行,使得公共管理活動的公開性進一步增強。上述種種公開性、參與性及其非國有化等關于公共管理過程的環節和變化,實際上都是公共管理社會性的體現。
總之,無論是國家公共事務、政府公共事務,還是社會公共事務,都是公共事務的有機組成部分;無論是國家公共事務、政府公共事務,還是社會公共事務,社會性都是它們的共同性內涵、基礎性內涵。我們應從最普遍、最基本的意義上去準確把握這種社會性特征的內涵,并以其為一個重要依據,搞好公共管理的理論與實踐建設,包括構建嚴謹的公共管理學學科體系。
三、應當注意的兩個問題
上面集中闡述了公共管理的社會性特征,但是不能由此掩蓋公共管理的政治性內涵。國家是階級壓迫的工具,一定階級的國家機器(包括政府)是實現該階級政治統治的政治組織。因此,歷來國家、政府都具有鮮明的階級性、政治性,這已是常識性的問題了。一般而言,就是前述意義上的社會公共管理組織,也或多或少具有階級性、政治性的特征,其中不少本身就是社會政治團體,不可能沒有政治性。一言以蔽之,講公共管理是不能不“講政治”的。因此,這里就有一個正確把握社會性與政治性的關系問題。
(一)公共管理的社會性與政治性是相輔相成的
1.公共管理的社會性是政治性的基礎,政治性寓于社會性之中,沒有社會性就沒有政治性。我們研究公共管理政治性時,一定要明確社會性的這種基礎地位與作用,堅持以是否推動社會進步,是否符合社會發展方向作為先進的與落后的政治的最后標準。
2.政治性是社會性的保證,社會性以政治性為指導。在階級社會和存在著階級與階級斗爭的社會里,沒有政治性也就很難或者無法體現社會性,實際上,沒有全面地體現社會性,在階級社會里,不靠國家、政府把社會控制在一定的秩序之內,社會難以存在,更不用說進步與發展了。因此,需要把一定的政治灌注于公共管理之中,堅持用先進的、科學的政治去保護和發展社會。
(二)積極創造條件,不斷向最高(終)目標邁
公共管理的社會性與政治性的關系是相互依存、對立統一的關系,從徹底的唯物辯證的宇宙觀來看,從時間論,社會性比政治性更長久。因為國家、政府產生之前就有人類社會了,國家、政府還將隨著階級的消滅而自行消亡,而社會將長期(不是永遠)存在著。再者,從空間論,廣義的“社會”是指人類社會,包括國家、政府以及社會上的一切存在,而國家、政府則是人類社會系統中的一個或兩個重要組成部分,簡言之,社會性要比政治性寬泛的多。從時間論,政治性存在于社會歷史長河中的一個漫長的階段,社會性的存在比政治性的存在長久得多。作為一個徹底的辯證唯物論者,“路就在腳下”,應該著眼長遠,著手當前,正確地做好當前所承擔的每一項公共管理工作,為實現無階級、無國家、無政府的,我們的先賢所謂的“世界大同”的目標而奉獻有限人生的一份又一份熱和光。公共管理的社會化改革也稱得上是朝著這個遠大方向努力的一個工程!
四、根據公共管理的客觀屬性構建公共管理的學科體系
學科體系問題是學科建設的基礎和重點。公共管理研究在這方面雖然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不能說已經完全解決問題了。事實上,尚有不少問題需要深入地研討。其中,一個帶有根本意義的問題,就是公共管理學科體系的構建問題。
公共管理學科體系的構建需要解決的一個難題是“界域”問題。即這里講的學科體系是“門類”學科體系,還是一級學科體系,或者是一門公共管理課程的體系。就“公共管理”而言,還有一個綜合“三界”(國家、政府、社會)的公共管理與分門別類的公共管理的關系問題。筆者這里擬按“公共管理概論”的范圍定位提出一個研討意見。
一、公共管理的概念與類型辨析
(-)關于公共管理概念
公共管理研究與教育正在華夏大地興起,專家學者推出的教材、著作、論文頗為可觀。但是在什么是公共管理問題上,可謂見仁見智。不說中國,就是“先行者”的西方一些國家也有類似情形,以致于有些學者認為“公共管理”概念象“瞎子摸象”,難以確定。在此,本人擬作一次把復雜問題簡單化的嘗試,把公共管理的概念界定為:對公共事務進行管理的社會活動。具體說來,是公共管理主體為了解決公共問題,實現公共利益,運用公共權力對公共事務施加管理的社會活動。
作為管理,公共管理和其他管理(如工商管理)的基本原理、方法和運作等方面,有許多共同之處。但作為“公共”管理,它在研究對象及其特點上,又與其他管理有明顯區別。以公共管理與工商管理為例,公共管理的研究對象是國家、政府與社會公共組織的公共事務及其管理過程,而工商管理的研究對象是工商企業及其經營過程。兩者的具體差異在于:一是管理目的不同,公共管理的目的是謀求社會公共利益,工商管理的目的是謀求組織利潤;二是管理性質不同,傳統的公共管理具有壟斷性,工商管理則具有競爭性;三是管理手段不同,傳統公共管理以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為主,輔之以經濟手段;工商管理以經濟手段為主,輔之以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我們既要把握二者的聯結點,更要著力找出二者的差異處,以求對公共管理有全面的認識。
(二)關于公共管理類型
為了加深對公共管理概念的認識,我們須進一步對其作外延分析。概念的外延是指該概念囊括的所有事物。公共管理的外延即指它所管理的一切公共事務。為了對“一切”有概括性認識,我們又要對它們作“類型”求解。筆者認為,就宏觀而論,世上所有的公共事務可分為三類:一是國家公共事務二是政府公共事務,三是社會公共事務。
1.國家公共事務。據英國《大眾百科全書》對國家作出如下定義:“由政治單位在其管轄的范圍內制定規則和進行資源分配的機構。政府的功能:①立法;②司法;③執行、行政管理。”這是廣義的政府(國家)觀。應當指出,這里所指的國家是特指狹義的國家,即廣義國家中最重要的部分①立法以及②司法。這種國家公共事務主要包括維護國家統一和,制定法律、法規,維護社會秩序等,側重于與國體、政體方面有關的,關乎整體職能把握的宏觀控制和影響類型的公共事務。
2.政府公共事務?!睹绹倏迫珪分赋觯骸罢辉~適應于管理團體和國家的機構及其活動。通常它指的是諸如英國或日本這些民族國家或其分支如省、市地方政府的組織機構及法定程序,就這一方面而言,政府對已經確認為某一民族國家中成員的事務進行管理。由此可見,政府就是一個國家或社會的治理機構?!睉斨赋觯@是狹義的政府,它專指一個國家的中央和地方的行政機關。這種政府公共事務包括政治選舉、行政區劃與國家禮儀方面的政治性公共事務、國家安全公共事務、對外關系公共事務、人事行政公共事務、財務行政公共事務以及機關內部的公共事務。
3.社會公共事務。這里的“社會”并非“人類社會”的廣義“社會”涵義,而是專指“政府管理社會”中的中觀的“社會”,這里的“社會”,即將社會管理與政治、經濟管理職能并列的一個領域,它主要涉及與人們日常生活密切聯系的社會公共事務。這種社會公共事務主要包括:教育、科技、文化藝術、醫藥衛生、體育等公共事業;社會服務、社會公用事業以及維持社會秩序的公共事務等。這種類型的公共事務與全體社會成員的切身利益和日常生活聯系最緊密,同時這部分社會公共事務管理是直接以全體社會成員為實施對象,因此,它所顯示的社會公共性也最強。
如前所述,公共管理是指公共組織對社會公共事務的管理。由于紛繁復雜的公共事務可以歸納為國家公共事務、政府公共事務和社會公共事務三大類,因此,我們也應該把種種公共管理歸結為國家公共管理、政府公共管理和社會公共管理。正是這“三足鼎立”共同構成了一個有機統一的龐大的公共管理體系。我們既要從個性去分清它們的差異,又要從共性去歸納它們的統一,用共性與個性相聯結的辯證法去把握公共管理的真諦。
二、社會性是公共管理的共同內涵
如上所述,公共管理是由國家公共管理、政府公共管理、社會公共管理構成的,因此,“國家”、“政府”、“社會”都分別是公共管理的內涵之一,然而,比較而言,只有“社會”才是公共管理的共同內涵。對此,可以從如下幾方面闡述:
(一)公共管理主體的社會性內涵
公共管理的主體是國家、政府和社會公共組織。下面分別闡釋它們的社會職能特征。
1.國家的社會職能。正如恩格斯所言,國家不是從來就有的,國家是社會在一定發展階段上的產物。只有到了社會陷入了不可解決的自我矛盾,分裂為不可調和的對立面。而為了使這些對立方面,這些經濟利益相互沖突的階級,不致于在無謂的斗爭中把自己和社會消滅,就需要有一種表面上凌駕于社會之上的力量,這種力量應當緩和沖突,把沖突保持在“秩序”內,這種從社會中產生但又自居于社會之上并且日益同社會相脫離的力量就是國家。因此,國家來自社會,國家的產生是社會發展的需要,是社會內部矛盾發展的結果。
西方資產階級政治理論從天賦人權的自然法理論出發,認為國家的產生是社會契約的結果。該學說認為,在國家產生之前,人類處于一種自然狀態之下。在這種狀態下,每個人都有運用上天賦予他自己的價值和趨利避害的權利。然而,每個人在運用上天給予的權利去實現自己的價值的時候,產生了人與人之間的沖突。為了不致于使人與人之間的沖突將自己和整個社會歸于毀滅,于是人們運用理性來解決沖突。即人們坐下來協商,將上天賦予他們實現自己價值的權利部分或全部地轉讓給“者”,權利讓渡的過程就是國家產生的過程,而這個“者”就是國家。這種以天賦人權的自然法理論為核。動的社會契約學說,把人們契約的原因歸結為人與人之間的沖突,把國家說成是人們契約的結果,從而否認了國家是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這固然不對,但是,它肯定了消除沖突,維護社會秩序的社會契約內容。因此,社會契約理論雖然否認了國家是社會矛盾運動發展的必然結果,是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但表達了國家的產生是社會發展的需要,國家來自于“社會契約”的觀點。國家的產生和存在表明國家和社會是不可分的。國家不是從外部強加給社會的力量,是社會矛盾運動的結果,社會是國家產生、存在的基礎。這清楚地表明了國家的社會性特征。還有,國家不僅不是從來就有的,而且也不會永遠存在下去。當社會發展到具備消滅階級的條件時,國家就隨著階級的消滅而自行消亡。這也是國家依賴社會的表現。此外,國家根據社會發展的不同,對社會也發生不同的作[來用。也就是說,國家對社會的作用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就整體發展趨勢和規律而言,社會越向前發展,社會自我管理、自我調節的能力越強,國家對社會發生作用的領域就越小,作用的強度也越弱。由此,國家對社會的作用呈現出這樣一種發展趨勢:在政治統治職能不變的同時,國家的經濟職能、社會事務管理職能和科技文化職能不斷擴展;政治性。統治性職能越來越依賴于管理性、服務性職能作用的發揮??傊?,國家存在于社會之中,以社會的存在為基礎,我們不能離開社會來談國家的存在和作用。
2.政府的社會服務作用。作為國家伴生物的政府,與國家一樣,僅僅同社會發展的一定階段相聯系,既不是從來就有的,也不是要永遠存在下去。政府作為國家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其產生是社會發展的需要,而且其對社會作用所形成的政府職能,也是以社會的發展需要為基礎的。當代政府與近代政府、古代政府的差異,都是因為社會的發展在政府的各個特性中,注入和融入了不同時代社會的具體發展要求和時代特征所使然。還有,歷史上政府行使權力的方式和對社會發生作用的范圍不同,并不取決于統治者個人的意志,而是在相當大的程度上體現了社會對統治者的要求。如果一個政府不能有效地吸納、代表和反映社會對它的要求,如果一個政府對社會的要求沒有任何回應能力,那么,這個政府就是一個沒有能力的政府。因此,從某種意義上我們完全可以說,政府的生命力來自于它的社會服務作用。西方新公共管理運動強調以社會公眾的需求為其行為導向,而不以政府自身規定的規則為行為導向,其目的就是為了增強政府適應社會、服務社會的能力,而不是要削弱它,是把政府從低效率和高成本中解放出來的有效舉措。
3.社會公共組織的社會性特征。至于社會事務的管理者——各種社會性組織,它們本身就是社會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組織。只不過在階級社會,各種社會組織是依附于國家和政府組織的,是作為國家和政府組織的附屬物而存在的,并且在不同程度上打上階級的烙印,有著不同程度的政治色彩。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特別是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社會自我管理、自我調節、自我服務能力的增強,這些社會組織必然要逐漸擺脫這種依附的地位而成為獨立主體。在國家、政府消亡了的情況下,整個社會就將依靠這些社會性組織來進行自我管理,規劃和實現社會發展。只不過到那時它們已經完全喪失掉了階級性、政治性。因為,在對人的統治與管理由對物的管理和對生產過程的領導所代替的時候,這些組織就變成了純粹的管理性的組織。當前和今后相當長的時間內,各種社會組織還不能真正成為獨立的組織,社會仍然將處于國家組織、政府組織與這些社會組織同時管理、雙軌運行的局面。但我們并不能因此而抹煞它們的社會性。隨著我國政府公共管理體制改革的深化與完善,隨著政府職能的進一步轉變,政府承擔的大量社會職能將更多地由社會組織去承擔。我們應當順應社會歷史潮流,不斷擴大社會組織的社會自主性,擴大這些組織的社會性成分,向著它們成為真正的社會組織遠大目標邁進。
(二)公共管理對象的社會性公共管理的對象,即公共管理客體,就是社會(這是廣義的“社會”)公共事務。根據各自性質的不同,社會公共事務又可分為國家公共事務、政府公共事務和社會公共事務。在這里,可以說,公共事務的公共性和社會性是同義語。因而,我們研究公共管理對象的社會性,也就轉換到研究以公共管理為對象的公共特性上來。
“公共”的對立面是“贏利的”、“私人的”和“企業的”。公共事務的公共性,可以大略從以下幾個側面去分析。
1.公共事務的公共性體現于公共事務的管理者是公共部門或公共服務機構,而不是私人或私人組織。這正如文章的前一部分所論述的,公共事務的管理者,即公共管理的主體,就是國家、政府以及社會各種公共組織。
2.公共事務的公共性體現了公共管理活動的性質和目的,在于為社會公眾提供公共利益和公共服務。
正如所揭示的,國家的本質特征“是和人民大眾分離的公共權力”,是統治階級用來進行政治統治的工具。但即使這樣,在有階級剝削和階級壓迫的社會之中,運用公共權力所進行的政治統治,也必須是以為社會公眾提供服務為基礎,以執行社會性職能為基礎。因為這是國家、政府賴以存在和發展的前提。正如恩格斯在《反杜林論》中指出:“一切政治權力起先總是以某種經濟的社會職能為基礎的”、“政治統治只有在它執行了它的這種社會職能時才能持續下去?!彼€指出,不管在波斯和印度興起和衰落的專制政府有多少,它們首先都是“河谷灌溉的總經營者。”這些論斷表明,理論作為有鮮明階級性的革命的理論,也從來沒有忽視政治統治的社會性基礎。相反,而是把社會性提到了政治統治得以維持的基礎的高度來認識和對待。
馬克思、恩格斯在對資本主義政治、經濟進行了深刻批判的基礎上,揭示資產階級國家的本質,指出:“現代的國家政權不過是管理整個資產階級的共同事務的委員會罷了?!边@一著名論斷不僅揭示了資產階級國家的本質,而且說明了管理資產階級的共同事務是資產階級國家的主要特征。只不過,它的管理方式不同于個別資本家或工廠主管理工廠、企業的方式,它主要是通過立法形式進行管理并具有強制的性質。因此,國家、政府的公共性(社會性)特征,主要的表現在于,它是整個社會的正式代表,是社會在一個有形的組織中的集中表現。它體現的正是表面上凌駕于社會之上的力量,因而它總是集中反映和代表一定社會的利益和意志。
此外,還要認識到,為社會公眾提供服務的性質和目的,也在于為了維護和實現公共利益,有時甚至實現個人利益本身就是公共任務,如向貧窮者提供社會救濟等。當代西方國家的政府改革運動,主張以社會公眾的偏向和需要作為政府行為導向,強調顧客意識,樹立服務對象為上帝的觀念,正是在這種公共事務的社會性要求壓力下,采用新的統治手段與方法,從而也使西方國家政治統治進一步鞏固,實現其自身的利益。
應當指出,這里講的“公共”、“社會”是抽象的范疇,現實的“公共”、“社會”卻是十分具體的,是依時間、地點、條件為轉移的,因此,資產階級要做到真正凌駕于社會、代表整個“社會”是不現實的,馬克思、恩格斯用“表面上”三字來表述,是很確切的。但其社會性是顯而易見的,我們不能因此而抹煞它的存在。
(三)公共管理活動和過程的社會性
1.公共事務的公共性體現了公共管理活動的社會責任和績效要求。在公共管理活動的績效方面,公共性要求對績效決不能簡單地用利潤或效率標準來進行衡量,而是必須用服務效果、質量和公眾滿意的程度等多種尺度作標準。20世紀70年代興起的新公共行政學理論,基于對傳統行政學以經濟和效率為基本目標,忽視了公共行政所應肩負的廣泛的社會責任,其結果是在前所未有的經濟發展時代,長期存在著普遍失業、貧窮、疾病、無知和絕望,構成對現有政治制度的根本威脅的批判,從而提出了公共行政改革應將“效率至上”轉為“公平至上”,建立民主行政模型。為此,提出了公共行政組織設計方案應遵循的兩個基本目標:其一是顧客導向的行政組織形態,即以公眾——公共行政服務的顧客的需求作為行政組織存在和發展的前提;其二是應變靈活的組織形態,即加大組織結構的彈性,以便能夠對外界的刺激作出迅速的反應。將社會公平和廣泛的社會責任提高到作為公共行政追求的首要價值目標,倡導[來民主行政,是新公共行政學理論的主要貢獻。為此,這一理論也成為了西方國家政府改革運動所依據的一項重要理論。這種強調政府以社會公眾的需求為行為導向,納稅人以政府實際的工作結果而不是以其工作及過程為納稅尺度的理論,有效地推動了政府提高為社會公眾服務的質量和效果。
2.公共管理事務和活動的公共性。這種公共性體現了社會公眾對公共管理活動和公共產品供給的廣泛參與,以及公共管理活動的公開性。社會公眾對公共管理活動的廣泛參與,主要表現在社會公眾對政府決策的影響,通過立法、司法機構對政府行為的約束,以及通過各種渠道對政府活動的輿論監督等,從自身利益的關。心和實現角度,影響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實施過程。在部分公共產品的供給方面,由政府的壟斷供給轉變為通過合同出租和非國有化手段,把原先由政府包攬提供公共產品的單一化轉變為民營化,將其投放市場,由各個競爭主體和社會公眾自己來提供;對那些不便或不能推向社會的公共產品的提供,也改用合同的形式,以競爭招標手段,交給社會公眾承擔。在實現公共管理活動的公開性方面,也由原來的“黑箱”操作,變為“金魚缸里生活”,讓社會公眾知曉,讓立法機關、司法機關、新聞媒介和公眾了解活動內容,隨時可以進行檢查、調查和監督。電子政務的推行,使得公共管理活動的公開性進一步增強。上述種種公開性、參與性及其非國有化等關于公共管理過程的環節和變化,實際上都是公共管理社會性的體現。
總之,無論是國家公共事務、政府公共事務,還是社會公共事務,都是公共事務的有機組成部分;無論是國家公共事務、政府公共事務,還是社會公共事務,社會性都是它們的共同性內涵、基礎性內涵。我們應從最普遍、最基本的意義上去準確把握這種社會性特征的內涵,并以其為一個重要依據,搞好公共管理的理論與實踐建設,包括構建嚴謹的公共管理學學科體系。
三、應當注意的兩個問題上面集中闡述了公共管理的社會性特征,但是不能由此掩蓋公共管理的政治性內涵。國家是階級壓迫的工具,一定階級的國家機器(包括政府)是實現該階級政治統治的政治組織。因此,歷來國家、政府都具有鮮明的階級性、政治性,這已是常識性的問題了。一般而言,就是前述意義上的社會公共管理組織,也或多或少具有階級性、政治性的特征,其中不少本身就是社會政治團體,不可能沒有政治性。一言以蔽之,講公共管理是不能不“講政治”的。因此,這里就有一個正確把握社會性與政治性的關系問題。
(一)公共管理的社會性與政治性是相輔相成的
1.公共管理的社會性是政治性的基礎,政治性寓于社會性之中,沒有社會性就沒有政治性。我們研究公共管理政治性時,一定要明確社會性的這種基礎地位與作用,堅持以是否推動社會進步,是否符合社會發展方向作為先進的與落后的政治的最后標準。
2.政治性是社會性的保證,社會性以政治性為指導。在階級社會和存在著階級與階級斗爭的社會里,沒有政治性也就很難或者無法體現社會性,實際上,沒有全面地體現社會性,在階級社會里,不靠國家、政府把社會控制在一定的秩序之內,社會難以存在,更不用說進步與發展了。因此,需要把一定的政治灌注于公共管理之中,堅持用先進的、科學的政治去保護和發展社會。
(二)積極創造條件,不斷向最高(終)目標邁進
公共管理的社會性與政治性的關系是相互依存、對立統一的關系,從徹底的唯物辯證的宇宙觀來看,從時間論,社會性比政治性更長久。因為國家、政府產生之前就有人類社會了,國家、政府還將隨著階級的消滅而自行消亡,而社會將長期(不是永遠)存在著。再者,從空間論,廣義的“社會”是指人類社會,包括國家、政府以及社會上的一切存在,而國家、政府則是人類社會系統中的一個或兩個重要組成部分,簡言之,社會性要比政治性寬泛的多。從時間論,政治性存在于社會歷史長河中的一個漫長的階段,社會性的存在比政治性的存在長久得多。作為一個徹底的辯證唯物論者,“路就在腳下”,應該著眼長遠,著手當前,正確地做好當前所承擔的每一項公共管理工作,為實現無階級、無國家、無政府的,我們的先賢所謂的“世界大同”的目標而奉獻有限人生的一份又一份熱和光。公共管理的社會化改革也稱得上是朝著這個遠大方向努力的一個工程!
四、根據公共管理的客觀屬性構建公共管理的學科體系
學科體系問題是學科建設的基礎和重點。公共管理研究在這方面雖然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不能說已經完全解決問題了。事實上,尚有不少問題需要深入地研討。其中,一個帶有根本意義的問題,就是公共管理學科體系的構建問題。
公共管理學科體系的構建需要解決的一個難題是“界域”問題。即這里講的學科體系是“門類”學科體系,還是一級學科體系,或者是一門公共管理課程的體系。就“公共管理”而言,還有一個綜合“三界”(國家、政府、社會)的公共管理與分門別類的公共管理的關系問題。筆者這里擬按“公共管理概論”的范圍定位提出一個研討意見。
在具體思路上,筆者認為按內涵與外延去尋找構建學科體系的思路也許是一條出路之一。這里有一個“個別——一般——個別”的認識辯證法。具體來說,可以先把方方面面的公共管理羅列出來,進行歸類分析,然后再提煉出貫通所有類型的共同點。按筆者管見,先找出公共管理的“三界”(如上述),再綜合貫穿“三界”的共同點。這些共同點大體有:(l)公共管理及其相關概念分析;(2)公共管理的邏輯起點:公共問題;(3)公共管理的歷史發展:傳統與現代;(4)公共管理的組織機構:國家、政府、社會組織;(5)公共管理的理論基礎:公共選擇、委托、交易成本;(6)公共管理的基本職能:職責、功能與任務;(7)公共管理的基本范圍:公共物品、公共服務;(8)公共管理的運作過程:決策、執行與監督;(9)公共管理的保障:戰略、策略與方法;(10)公共管理的抽象行為:公共政策與政策分析;(11)公共管理的物質基礎:稅收與公共財政;(12)公共管理的行為規范:道德與法;(13)公共管理的績效評估:定量與定性,公共與效率。
學科建設之中還有課程設置問題。總體而言,經過多次專家組研討、論證并通過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審定頒布的公共管理碩士(MPA)專業學位的課程設置方案是合理的和可行的。只是,如果筆者提出的公共管理社會性內涵的意見能夠成立的話,那么社會學似乎應成為一門獨立的專業基礎課程,加進核心課程之列,使專業基礎課程變成政(治)、法(律)、經(濟)、管(理)、社(會)五大基礎理論支撐的學科體系。同時,應該從各個方面去加強學生的社會學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的學習,提高學生從社會學方面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的綜合素質更加趨向完整和優化。
關鍵詞:計算機專業;實用型人才;教學改革;校企合作
隨著計算機的應用,尤其是網絡應用的普及,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及其應用在我國有了很大的發展,計算機專業的教育也得到了發展。但現狀是大部分計算機專業畢業生缺乏實際應用開發設計能力,不能很好地將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知識應用到生產生活中。計算機專業就業市場上一方面是企業急需大量的人才,卻難以選擇到滿意的求職者;另一方面是高校培養出來的畢業生難以滿足企業的需要,就業率持續走低。在計算機日益普及的今天,信息化的社會需要什么樣的計算機人才,高校如何根據信息化社會的發展及時調整計算機專業的培養方向及教學方法,培養符合社會需求的計算機類人才是值得我們關注的一個問題。
一、信息化社會對計算機人才的需求。
對計算機人才的需求是由社會發展大環境決定的,我國的國家信息化進程已經并將繼續對計算機人才的需求產生重要的影響。
隨著我國信息化進程的深入,計算機專業的就業領域也逐漸擴大,畢業生可在科研、教育、企業、事業、技術和管理論文"target="_blank">行政管理等單位或部門從事計算機教學、軟件開發與維護、信息系統建設與維護、計算機相關技術咨詢與監理等工作,可從事的職業崗位包括軟硬件開發工程師、軟件測試工程師、技術支持工程師、信息工程監理工程師、網絡集成工程師、系統管理員等專業技術崗位。除此之外,許多非計算機行業的企事業單位也需要大量熟悉計算機專業相關技術的計算機專業工程師。然而,就業選擇面如此之廣的計算機專業的畢業生,卻面臨著就業的難題。
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企事業單位有很大的生存壓力,一方面企業要努力提高自身在市場的競爭能力;而一方面企業要縮減開支,降低其運營成本。在現在的就業形勢和企業競爭條件下,市場出現了某種“供大于求”的現象。因此,企業在招聘員工的時候,有了更多的選擇余地,同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調查結果顯示,企業中不同部門的負責人對應聘者專業技能的要求不同。人力資源主管認為畢業生必須具備的專業技能分別是:編程實踐能力、操作系統、數據庫,而IT項目主管認為畢業生必須具備的專業技能則分別是:編程實踐能力、數據結構、算法知識,此外依次需要具備數據庫、軟件工程和操作系統。分別有87.9%的人力資源主管和81.7%的IT項目主管在招聘員工時會看重應聘者的實踐經驗。不少企業會參看畢業生是否參加過項目或實習,以及是否擔任過學生干部等條件。57.7%的IT項目主管表示,會先安排新員工直接進入工作,然后在實踐當中根據需要再進行有針對性的培養。
二、計算機專業發展現狀及存在問題分析。
計算機專業畢業生“就業難”的根本原因不是人才過剩,而是供需結構性失衡。近年來,雖然國內外高校和學術團體都在積極探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但由于受美國“91教學計劃”和本專業理論體系的影響,制訂的專業教學計劃仍然不能脫離原課程體系的框架,既要兼顧學生具有較完整的理論基礎,又要強調培養學生較好的實踐能力,一些理論深、難度大的課程在教學計劃中仍占有較大的比重,而另一些應用性較強的課程難以全面進入教學計劃。對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主的高校而言,更存在既不能讓學生掌握扎實、完整的專業理論基礎,又不能培養學生熟練的應用能力的問題,由此出現了顧此失彼、實際效果差的局面,從而導致了一方面社會對計算機專業人才的需求在不斷增加,而另一方面大量的計算機專業畢業生無法找到工作的供需矛盾,反映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人才培養中存在的實際問題。因此,無論是按照高等教育理論的發展,還是在實際辦學過程中,都應該培養學生正確的、基本的實驗方式、方法與應用技能,對專業學生應要求具有必要的理論基礎和一定的技術開發、應用能力。
當前,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培養人才過程中的主要矛盾是:
按照過去對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的認識,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是關于算法的學問,培養的人才必須具有開展算法研究與應用的能力。這是一種以專業學術發展和研究為導向的培養模式,在此模式下,學校重視理論知識的系統傳授,輕視應用技能的強化培養,培養的人才偏重于學科型、學術型,缺乏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對計算機開發、管理工具和方法的應用不熟、經驗不足、缺乏對現實事物的抽象能力。信息化社會需要的是以職業化為導向的培養模式,要求培養的學生不僅具備扎實的基礎理論知識,而且具有較強的實踐動手能力。企業要求招聘的畢業生經過短時間的崗前培訓就能勝任自己的工作,對于計算機類專業的畢業生,要求學生有很強的動手能力,有項目開發的經驗、專業基礎比較好,能夠熟練運用計算機技術或方法來解決日常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問題。
綜合分析,造成計算機專業畢業生“就業難”的主要因素有如下幾個:
1.專業定位與社會發展脫節。
高等教育在計算機科學理論研究與知識推廣方面有比較好的優勢,但對于社會需求的應用型人才的培養上卻有些單一。
2.教學方法與內容陳舊。
目前大多數院校的計算機專業課程設置仍然沿照多年前的專業設置方案,未能與計算機科學的發展與計算機應用的發展同步前進。
3.實習實踐環節缺乏。
大多數院校以課程設計、畢業設計作為實習實踐的環節,這些實踐環節存在著學科片面性、與企業應用脫鉤、缺乏系統的、全面的、充分的實習實踐環節。
4.師資建設滯后。
教學一線的教師多屬于理論型教師,教學任務繁重,無暇從事應用項目的開發科研工作,缺少實踐應用經驗,無法在計算機應用上給學生提供更好的指導建議。
三、教學模式改革的建議。
綜合以上分析,為促進我國信息化進程的發展,為提高計算機專業畢業生的就業率,需要對現行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革。結合筆者在軟件公司工作數年,以及在高校從事一線教學的相關經驗提出幾點改革建議:
1.轉變教學觀念,以市場為導向、培養實用型人才為目的目前,多數院校以培養理論型、研究型的計算機人才為目的,這種培養理念符合計算機技術在我國發展初期的需要,在當時的條件下,計算機技術處于理論研究與推廣階段,發展趨勢緩慢,理論研究有助于計算機技術在我國的發展。近年來,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計算機技術已應用到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社會需要的是大量的計算機應用技術人員,企業需要有一定的實踐經驗,能很快進入工作崗位的、動手能力強的畢業生,而院校培養的依然是大量理論型、研究型計算機人才,因在培養過程中缺乏過硬的實踐實習環節,導致他們在實踐動手能力上還很欠缺,已經不能適應信息化社會對計算機人才的需要,院校應拋棄以前的教育模式,跟近社會的發展,建立以市場為導向、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目的,密切結合社會的發展動態,積極探索新的人才培養模式。
2.改革教學體系與課程設置。
教學體系設計從專業培養目標出發,以市場為導向,以培養學生掌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應用能力的應用型人才。同時注重對學生的職業道德、團隊協作能力、組織管理能力等方面綜合素質的培養,使學生具備良好的職業素質、較強的專業能力和實際工作能力,在知識、能力、素質方面協調發展。
院校在把握市場需求的前提下,應根據社會需求的應用方向設置不同的計算機應用教學方向,如計算機網絡、數據庫技術、軟件開發、軟件工程、嵌入式技術等;在課程設置上,應密切結合應用方向選擇教學課程,要有所偏重,有所放棄;將教學課程劃分為公共必修課、公共選修課、專業必修課、專業選修課,對于專業必修課和專業選修課,須有相應的課程設計環節,課程設計內容應與時俱進,緊跟企業應用的需要,結合課程的要點,讓學生在理論學習后立刻進入實踐環節,使其在了解課程應用方向的基礎上深入理解課程精髓。
3.開展校企合作,建設以項目為主導的實踐實習基地。
專業課程的學習及其課程設計旨在讓學生對該門專業課程有一個深入的了解,掌握本門課程的基本應用能力。在企業應用中,需要綜合運用多門專業課程的理論及其應用知識。實踐出真知,為了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能力,可以嘗試開展校企合作,建立以項目為主導的實踐實習基地。開展校企合作,既是把學生送入企業中實習,觀摩、學習、參與企業的生產環節,這可以讓學生更早地與企業接觸,深入了解企業對計算機應用的需求,思考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加強對課程的理論與實踐的學習,掌握業界內計算機最新的發展趨勢;建立以項目為主導的實踐實習基地,可以讓學生有參與項目開發實踐的機會,并力爭使學生們參與一個或多個企業實際應用項目的開發過程,從項目需求定義、項目設計、項目開發、項目測試運行到項目維護。經過這個過程的學習與鍛煉,同學們能將理論課程的學習與實踐能力應用結合起來,一方面加深了同學們對計算機專業應用的了解,增加了學生們學習的興趣性,另一方面,企業應用項目有一定的復雜度、時間限制,對同學們也提出了比較高的要求,在有壓力的驅動下鍛煉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也鍛煉了同學們與他人溝通協作的團隊精神。
4.構建雙師型師資隊伍。
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目的教學模式對師資隊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需要不僅具有理論教學的能力,而且還應具有項目設計開發應用能力的雙師型教師。雙師型教師具備相關實際應用開發經驗,在教授理論課程時,能夠深入把握課程的要點,并結合具體應用實例進行講解,在教授實踐實習課程時,能將應用項目的問題分析得很透徹,條理清晰,便于同學們理解與掌握理論與實踐知識,而且能夠在學生專業技術上、就業上給予積極的支持與幫助,同時也樹立了應用型人才的一個榜樣。學校在建設雙師型隊伍過程中,可靈活采取多種形式,可鼓勵與支持理論型專業課教師參與企業項目的應用開發,使教師得到應用能力實踐與提高的機會,也可招聘在一線的開發應用人員到院校從事實踐實習型課程的教學工作。
計算機專業是一個實用實踐性很強的專業,為使培養的學生能很快進入工作崗位,就需要提高計算機專業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院校需要改變原有的計算機專業教學模式,以市場為導向,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目標,改革教學體系與課程設計,積極加強與企業合作,建立學生實踐實習基地,構建雙師型師資隊伍。
參考文獻:
[1]王琦。優化人才培養模式———提高計算機專業學生就業競爭力[J].計算機教育,2007.
[2]李曉明,陳平,張銘,朱敏悅。關于計算機人才需求的調研報告[J].計算機教育,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