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8-08 07:19:3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戲曲藝術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摘要:作為文藝復興時期興起的一種獨特的歌唱流派,美聲唱法擁有完整的科學發聲體系,而我國的聲樂藝術在發展中則強調美聲唱法與民族唱法的有機結合,通過對聲音、形式的合理選擇,增強聲樂藝術的表現力,可見美聲唱法對我國聲樂藝術的影響。本次研究將著重對美聲唱法在中國的起源于發展進行深入分析,探究了美聲唱法與中國聲樂藝術的異同,并對美聲唱法對中國聲樂藝術的影響作出了思考,為我國聲樂藝術創新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美聲唱法;中國聲樂藝術;異同;影響
作為聲樂藝術中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美聲唱法最初起源于17世紀的意大利,經過多年的實踐發展,美聲唱法已經成為一門世界性聲樂藝術,對歐洲、乃至全世界的聲樂藝術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近年來,我國的聲樂藝術得到了卓有成效的發展,美聲唱法的傳入不僅改變了人們對聲樂藝術的認識,而且引起了社會各界尤其是藝術界對民族音樂的反思,因此,對美聲唱法對中國聲樂藝術影響的研究有著一定的實踐意義與社會價值。
1美聲唱法在中國的起源、發展
美聲唱法最早于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通過公派國外留學生及國外聲樂教師引進傳入我國。在美聲唱法傳入初期,國人對該藝術相對陌生,在聲樂教師及各類文化交流教育工作的支持下,美聲唱法藝術模式在我國初步形成,這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美聲唱法在我國的發展。
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國外著名美聲歌唱家到我國進行了示范性教學,主要對美聲發聲方法、發聲練習方法以及發聲技巧等進行講解,與此同時還提出了強調關閉唱法,引發了國人學習美聲的熱潮,推動了我國聲樂藝術的發展。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文化交流的日益密切,國外著名歌劇大師、男中音歌唱家到我國進行講學,傳授了美聲的歌唱技能、技巧,涉及到聲樂教學的各個方面,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我國聲樂訓練的整體水平。90年代后,世界著名歌唱家阿米玲到我國講學授課,除了對歌曲演唱技巧的講述外,還對部分作品進行了具有針對性的闡釋與指導。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我國社會所能接受的美聲強調的是聲情并茂,要求在確保美聲聲音優美的同時,能夠傳達情感,這也是美聲唱法在我國傳播的一個重要特點。
2美聲唱法與中國聲樂藝術的異同
2.1美聲唱法與中國民族聲樂的共性
美聲唱法與中國民族聲樂的共性首先表現為呼吸位置的共同性。我國民族聲樂及美聲唱法都強調呼吸的順暢性,其不僅是發聲的原動力,更是歌唱的重要基礎,在歌唱中要確保聲音連貫、流暢,做到吐字清晰,并能夠實現對音量強弱的有效控制,呈現出完美的演繹效果。其次,美聲唱法與中國民族聲樂在高位置聲音安放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共同性,我國民族聲樂主要借鑒的是京劇唱腔,美聲唱法則更多借鑒了西洋歌劇唱法,這一技巧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增強聲音的內在感染力。另外,我國民族聲樂強調歌唱聲音要上下貫通、流暢自如,而不是擠塞喉嚨;美聲唱法也明確強調歌唱要打開喉嚨,兩者具有一定的相同之處。
2.2美聲唱法與中國民族聲樂的差異
首先,表現為共鳴器官運用的差異。美聲唱法強調的是頭腔、喉咽腔、口腔、鼻腔等所有共鳴腔體的整體共鳴,盡可能確保同時并用,體現各腔體的共鳴優勢,增強藝術感染力。在發音技巧方面,多采用的是上下垂直柱狀共鳴通道發聲。而中國聲樂藝術的共鳴則相對單一、清淡,主要包括口腔共鳴、鼻腔共鳴與頭腔共鳴,這種差異主要是由于民族唱法與美聲唱法燕子、潤腔的不同造成的。另外表現為演唱藝術追求的差異。美聲唱法關注聲音的美感,強調技巧性突破,在確保歌唱技巧的基礎上,盡可能達到音質的清純、飽滿,實現對氣息的持久控制,呈現出寬闊、柔韌的演唱風格。而我國民族唱法則更多保留了傳統的美德,呈現出清靈、委婉、飄逸的嗓音特色。
3美聲唱法對中國聲樂藝術的影響
藝術的發展與進步往往依托于不斷的交流與相互借鑒。近年來,隨著我國聲樂藝術的發展及中外音樂藝術的交流融合,美聲唱法在中國聲樂藝術中不斷滲透,對我國聲樂藝術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3.1對中國聲樂學派發展的影響
我國傳統的聲樂藝術主要為戲曲,其在具體的演唱中多采用本音,且音域較窄,注重自行腔圓、悠揚綿長,以描述故事與情感為主,具有濃厚的東方特色,與世界聲樂文化融合相對困難。而作為中西方聲樂文化聯系的重要紐帶,美聲唱法在中國的傳入也將西方文化融入到我國聲樂藝術中,對我國聲樂藝術發展產生了一定的影響。當前我國的戲曲藝術中不乏美聲唱法,美聲唱法以戲曲的結合成為現代民族聲樂的藝術框架,民族聲樂藝術不斷完善,歌唱形式得到了豐富與發展,并誕生了一批著名的民族藝術歌唱家,使我國的聲樂藝術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3.2對中國藝術歌曲創作的影響
美聲唱法的引入是我國對西方聲樂文化有了新的認識,并對中西方聲樂文化做出了對比分析。老一輩聲樂藝術家針對美聲唱法傳入的現象,提出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為我國聲樂藝術發展帶來了一個新的契機。20世紀30年代,我國聲樂藝術家將美聲唱法特點融入到藝術歌曲創作中,出現了大批以美聲唱法為核心的優秀抗戰歌曲。20世紀50年代,美聲唱法技巧與中國聲樂藝術實現了更進一步融合,使我國的藝術歌曲內容得到了豐富與發展,逐漸與世界接軌,著名的有《草原之歌》、《我站在鐵索橋上》等。
4結束語
隨著世界文化的交流與融合,美聲唱法對中國聲樂藝術的影響更加凸顯。盡管美聲唱法與中國聲樂藝術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性,然而在文化藝術交流、碰撞過程中,兩者呈現出融合發展趨勢?;诋斍拔覈晿匪囆g的發展,必須注重對美聲唱法的合理引入,在借鑒的同時揚長避短,滿足人們多樣化的審美需求,促進我國聲樂藝術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顏雄心.美聲唱法在我國傳統民歌聲樂唱法中帶來的影響[J].北方文學旬刊,2016,14(08):18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