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3-21 10:33:5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音樂專業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姓 名:***
性 別:女
民 族:漢
身 高:165cm
出生年月:1987年6月
專 業:音樂教育
學 歷:本科
籍 貫:湖南衡陽
特 長:聲樂、古箏、舞蹈
畢業學校:湖南邵陽學院
畢業時間:20**年6月
政治面貌:團員
聯系電話:
通信地址:xxxxxxxxxxxxx
教育背景:
20**年9月——20**年6月在祁東二中學習,擔任音樂委員等職務。
20**年9月——20**年6月在湖南邵陽學院音樂學院學習,擔任紀檢委員。
主修課程:
以音樂教育為主,已修完聲樂、古箏、鋼琴、視唱練耳、形體與舞蹈、合唱指揮、即興伴奏、和聲學、基本樂理、復調、意大利語音、中(外)國音樂史、民族音樂概論、音樂教育理論、大學英語、計算機基礎、教育學、心理學、法律基礎、鄧論和三個代表等
專業技能:
英語水平:湖南省大學英語三級
計算機水平:計算機水平一級
普通話水平:二級乙等
師范技能:教師資格證
所獲獎勵:
在20**—20**學年度,榮獲丙等獎學金
在邵陽學院大學生科技文化藝術節舞蹈《喜雪》榮獲表演突出獎 在20**-20**年度回鄉調查報告中獲得二等獎
20**年5月在邵陽學院黨校第7期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中獲得結業證書 社會實踐:
20**年參加邵陽市“十一”文藝晚會演出。
20**年參加邵陽學院第二屆民族歌舞晚會演出。
20**年參加邵陽學院第二屆大學生運動會開幕式演出。
20**年參加邵陽武警支隊“歡慶中秋”文藝晚會演出。
一、民族音樂傳承
1、民族音樂發展現狀
作為中華的優秀傳統文化形式的一種,民族音樂占據重要地位。但從目前來看,我國的民族音樂的發展明顯受到當前流行音樂、其他類型音樂以及外來音樂的制約。音樂的消費者大多為年輕人,而現在的年輕人又對流行音樂、外國音樂等類型音樂非常熱衷。我國民族音樂的發展到了瓶頸期,具體表現在對民族音樂的追求人數減少以及關注程度的減小等。這種現狀就要求民族音樂必須找到一條適合自我發展的新道路新方向。另外,民族音樂的從業人員明顯減少、人力資源極度匱乏,而且民族音樂文化在傳承發展過程中還面臨著資金短缺等問題。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民族音樂文化原有的發展環境有了翻天覆地的改變,原有的傳承模式面臨著考驗。民族音樂必須尋找新的方向,使它在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快速發展的當代得以傳承、發展和弘揚。
2、發展民族音樂的意義
文化與教育聯系密切,文化是教育的內容,教育是傳遞文化的工具,文化由于教育這一重要工具得以延續。文化對教育發展有約束作用,而教育對文化起著能動的反作用。在現代社會,民族教育不但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還是傳承和發展民族文化的重要方式。學校是傳播知識的重要途徑,而教育的一個重要作用就是通過知識和文化的傳授使人類能更有效的適應和利用生態環境。因此,繼承和發展民族的文化體系,繼承優秀文化,是教育責無旁貸的義務。目前,許多民族高校意識到了這一點,已經在音樂專業中開設了與民族音樂相關的課程,有的學校還創辦了與民族音樂相關的專業,在實踐中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音樂專業有傳承和發揚民族文化的功能,應該積極發展民族音樂,為傳承民族文化奠定基礎。
3、傳承民族音樂的措施
傳統文化總是經過一段長期的揚棄與繼承才能發展成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優秀文化。因此,對于優秀的文化要積極的繼承,但民族音樂的傳承并不是完全繼承,而是在繼承的過程中不斷的改革與創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繼承,古為今用。因此,在教育過程中要讓學生對傳承民族音樂有正確的觀念與思想,樹立正確的文化繼承觀,要慧眼獨具,發揚優秀的民族音樂文化,并且不斷提高學生對民族音樂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能夠在繼承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實現民族優秀音樂文化的傳承;還要培養學生的民族意識,增強學生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二、音樂專業教學改革
1、音樂專業教學改革現狀
從民族音樂文化傳承的現狀來看,現有的民族音樂教學模式和課程內容無法滿足現當代社會對人才的需要,特別是專業民族音樂特色人才的需要。由于音樂專業教學改革起步較晚,人力和物力資源相對匱乏,學科、課程設置、教學模式和培養規格等與普通教學模式大同小異,對民族音樂專業的重視程度還不夠,對民族文化傳承方面沒有針對性和指導性的內容,不能完全滿足發展對民族音樂人才的需求,并沒有擔當起傳承民族音樂文化的重要責任。
2、音樂專業教學改革的措施
許多院校對音樂的課程設置,存在曲目與曲風的選擇類型單一、現代多于民族的狀況。要想讓音樂教學課程的設置更加科學合理,就應該把現代音樂與民族音樂有機的結合在一起。現在許多學校并沒有把民族音樂的課程列入到學生的學習日程上來,對民族音樂的重視遠遠不夠。因此,在音樂專業教學改革中,首先應對音樂的專業課程設置進行合理的改革,將民族的音樂曲目適當的加入到課堂教學中,做到民族與現代的合理搭配,這樣對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也有很大益處。這種做法能夠提高學生對民族音樂的興趣,對民族音樂有一定的認識與了解,增強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傳承民族音樂文化,還需要音樂老師具有較強的專業知識和能力,只有專業的民族音樂老師才能培養出專業的民族音樂人才,更能使學生領悟民族音樂的真諦,達到教學改革的預期效果。因此,在音樂專業教學改革過程中,必須不斷的提升教師的職業素質與教學能力,才能保證教學質量,對民族音樂的傳承產生積極作用。
關鍵詞:音樂 藝術教育 專業成長
藝術是人類文化的濃縮,是人類文明的結晶,它為其他學科的學習注入了激情,沒有藝術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新藝術課程標準中指出:“藝術教育能有效地開發個體潛能,激發學生的創造沖動,升華精神境界,培養完整的人格。”那么藝術教育均衡、全面、和諧地發展,我們音樂教師的專業又應如何隨之相應地成長呢?
一、明確藝術教育目的,認清當前形勢
明確藝術教育的目的和任務是我們音樂教育的當務之急。藝術教育的目的:一是提高對學校藝術教育工作的認識,樹立正確的藝術教育觀。二是深化課程教材改革,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三是大力發展農村學校藝術教育工作。四是深化藝術師范教育教學改革,建立一支合格的藝術教育師資隊伍。五是積極開展學生課外藝術教育活動,并使之規范化、經?;?、制度化。六是加強器材、設施配備,進一步改善辦學條件。七是加強法制建設和科學研究工作,大力提高藝術教育現代化和信息化程度。通過一系列的措施可以看出當前我們國家把藝術教育擺到了舉足輕重的位置。
近年來,我國藝術教育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就我縣而言,藝術教育也不甘示弱,發展迅速,碩果累累,專門成立了以藝術教育為突破口的兩所藝術高中,升學率達到90%以上,為國家和社會輸送了大批藝術人才。為緩解藝術人才缺乏、教育不均衡等現象,我縣每年都會招收高素質的藝術人才,充實教師隊伍。我縣還舉行以藝術節為主的各種文化教育活動,培養了許多有素質、有特長的學生,為藝術教師的專業成長提供了展示的天地。青少年活動中心更是人才濟濟的地方,那里師資雄厚、環境優美,各種設施齊全,是我縣的藝術教育中心,為我縣藝術的發展提供了保障。綜上所述,我們廣大藝術教師應認清形勢、明確目的,要知道凡是藝術教育所涉及到的方方面面,都要得到足夠的重視,這是音樂教師專業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
二、推進教師專業發展,提高教師素質
教師要發展,首先要用科學的、先進的理念更新自己的思維。因此,推進教師專業發展,組織音樂教師認真學習現代教育思想和理論是加快教師自身專業成長的前提。
1.注重學習和積累。音樂教師平時不斷積累和學習的內容包括:藝術新課程理論知識、兄弟學校經驗交流、網上音樂專業學校的特點和特色等。全體藝術教師要經常性地、不間斷地學習先進的理念,利用專題講座、參觀培訓、報刊學習、網絡學習、研討會等多種形式普及新課程的教學理念。通過介紹和學習國內外教育改革的信息和研究成果等手段,使音樂教師人人都開展學習、研討探究是提高教師自身業務素質和落實素質教育精神的一個有效途徑。
2.提升素質和能力。俗話說得好:“不進則退”,素質的提升是沒有止境的,更是提高音樂課堂教學的關鍵。一個優秀的音樂教師必須有高尚的師德和情操,只有高尚師德和情操的教師才能培養出高尚、完整的學生。因此,音樂教師應該對各種藝術門類的理解多一些,參與各種藝術活動的熱情高一些,課堂上教學手段和教學內容豐富一些,不斷提升自己的素質與能力。
3.塑造內涵和形象。我們音樂教師應該有一個很好的氣質,因為藝術教育就是培養人們感受“美”的教育,培養人們欣賞美、表現美、創造美的審美教育。音樂教師自身首先必須具備“美”感,這包括外在的“美”和內在的“美”,盡量做到兩者兼而有之,在某種程度上更應注重高尚的藝術修養和審美情趣,也就是內在“美”。但外在的“美”也不能太另類:頭發染成五顏六色、服裝穿得稀奇古怪、化妝描得濃妝艷抹,這在一定程度上有損光榮人民教師的形象。因此,高雅的氣質、高尚的審美情趣是音樂教師特有的精神風貌,我們音樂教師要形成自己特有的風采、風度、風格,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去感悟學生、影響學生、感化學生。如果說體育是陽光體育,那么音樂應該是美麗、快樂的音樂。
三、注重教學質量,提高藝術教育的水平和能力
教學質量是學校發展的生命線,也是我們音樂教師價值和能力的體現。
1.不斷提高音樂教師自身的基本功水平。音樂教師自身的基本功在課堂教學中應該做到信手拈來、揮灑自如,在每一節音樂課上都能體現自身所特有的基本功或自身特長:彈、唱、跳,當然最好做到樣樣都能“鎮”住學生,做一個學生喜歡的音樂教師。而對于那些基本功稍微欠缺一些的音樂教師應該在教學之余“惡補”一下自己的某一特長,使自己最起碼達到“一專多能”的水準,這樣才能適應新課程標準對我們音樂教師的要求。
2.千方百計提高藝術活動的質量。中小學藝術教育大致包括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兩大方面,上好每一堂藝術課,是開展課外藝術活動的前提,前者是基礎,后者是延續、補充、提高。校園藝術教育核心是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精神文化素質,提高藝術修養,陶冶學生情操,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為了讓學生參與面更廣,給學生一個平臺,音樂教師應該竭盡全力、聚精會神地搞好每次藝術活動。學校開展課內、課外藝術活動,要做到有計劃、有措施、有師資、有制度,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一切有利條件,成立各種藝術活動小組和社團,營造出一個生機勃勃的藝術學習氛圍。通過開展一系列藝術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供展現自我的舞臺,讓學生在快樂中成長,在參與中體驗快樂,在藝術活動中學習技能,真正從“育才”走向“育人”。
四、強化科研意識,努力打造素質過硬的隊伍
重視和加強教育科學研究,積極參與教學科研,要在工作中勇于探索和創新。
1.深化校本教研。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使校本教研如虎添翼,不僅為我們的教學拓展了時間、空間,還為藝術教師的教研活動注入了活力。音樂教師要開發校本教學資源,加強備課組建設,在交流、反思的過程中,積極倡導有效的藝術教學,規范學校的“備、說、吸、評、研、展”活動。
2.加強活動交流。音樂教師應該通過校內教師與教師之間的課堂教學交流活動,跨學科之間的教學交流活動,跨兄弟學校進行校外兄弟學校之間的交流、研討活動,堅持“走出去,請進來”等方式,組織音樂教師參加新課改研討課、觀摩課、教改課,定期請邀請教研員和名師來做指導等,舉行多種活動方式來不斷提高音樂教師的專業成長空間。
總之,伴隨新一輪基礎音樂課程改革的全面推進,人們更加深刻地意識到,音樂教育的發展歸根結底將取決于音樂教師,音樂教師專業發展問題成為當前音樂教育改革與教育可持續發展的前沿課題。所以我們廣大音樂教師一定要不斷認識自我,更新觀念,共同推進藝術教師的個人專業得到不斷發展。
參考文獻:
[1] 趙宋光主編.音樂教育心理學.上海:音樂出版社,2003.
[2] 鄒愛民編譯.音樂教育學.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6.
剛進入校園,就被優雅的學習環境和良好的學習風氣深深的吸引住。每一個學生都那么純真可愛。初到班級里來自學生熱情的歡迎掌聲,我真的有一種說不出的幸福感。聽指導老師的課,每一幕,每一個瞬間,哪怕是一個小小的細節,對我來說都是那樣的深刻,至今還記憶猶新。指導老師非常關心我,細心指導,每次師范講課之前都要認真備課,上課前把她課上的重點,特點還有需要注意的地方都提示讓我牢記。應該用怎樣的語言對學生說話,如果與學生溝通,真是面面俱到,著實讓我學到不少東西。
聽課實習完成之后,指導老師讓我一個走上講臺對著整個班級的學生。我一直都很緊張。直到走上講臺,我才發現一切并不是我想像的那么可怕。從低頭一個人講,到很自信的自如的和學生溝通,是一個有點小困難但是完整也難忘的過程,就像一朵花,從含苞待放到正直花期一樣,是一個美好的過程。同學們很配合我的工作,上課認真聽我講,認真唱歌,積極回答我的問題。作為一個新人,真的讓我感動。
不過,在這樣一個懷有叛逆的年齡階段,難免有一些孩子是不喜歡服從的。對于這樣的學生,身為教職人員是不可以用暴力或是過激的語言的手段達到教育的目的?;蛟S會起到反作用,后果不堪設想。在這樣一個法制社會里,人人有權利,人人有利益,學生也不例外,如果不尊重學生的利益,他會用自己的權利保護自己的利益,也就會反作用與教師。所以,不尊重學生,不善待學生就等于毀滅自己。不過善待也總是要有度的。對于如此頑皮惡作劇的孩子,同樣也要對癥下藥。最重要的是,不能輕易的放棄他們。
我在初一年級。這些剛剛小升初的孩子,都還是站在童年的尾巴上對著父母撒嬌的寶貝。在眾人面前卻以為自己已經是大人的無邪的天使。他們在上課的過程中會抑制不住自己興奮的情緒,多變的思想,也控制不住自己的說話欲。所以上課中維持紀律是早在意料之中的。我喜歡用一些顯得自己比較人性化的道理壓制他們亢奮的情緒。偶爾也會選用一些蘊涵道理的小故事指點他們。這樣便會有一個好的開始,整節課下來也有不錯的效果。
在講課方面,我選擇了欣賞課類型,這樣的課型可以讓學生在很短的時間內通過視聽唱等直觀的手段吸收他們應該掌握了解的知識。同樣抓住孩子的年齡特點,我選擇了從動畫片入手。因為動畫片一直以來都深受孩子的喜愛。國外的一些動畫在我小的時候就很受歡迎至今還在熱播。說明他們真的很經典,不過這樣經典的動畫片在現在孩子的眼里不過就是一些沒有語言對白的搞笑劇,真的讓人心寒,也應該反思一下。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我想不只是這樣的,就算一是一部動畫片也應該有值得學習的地方。經過反復的思考和斟酌,我找到了一個切入點,就是引用動畫片中所用的西方古典時期音樂片斷,通過展開讓同學了解一些西方古典時期偉大的音樂家及其相關知識。
其實,只一支曲子,讓人獲得的知識也有多方面。比如曲式知識,讓學生了解曲子的框架結構;比如作曲知識,告訴學生簡單的作曲手法,讓同學也試著寫寫屬于自己的旋律;比如配器知識,讓學生認識管弦樂隊中的樂器及其聲音特點和聲部安排等等,這樣再欣賞管弦樂曲的時候,就不會盲目,稍加提示對曲子會有更多更新更深的認識和理解。但最直接的還是西方音樂歷史類的知識,通俗易懂,學生容易接受掌握。
據調查,80%的學生不喜歡音樂書的內容,15%的學生只喜歡個別章節,5%的學生沒有態度。如果我們不能改變大的環境,那么我們只好通過改變自己的方式來改變現狀,這樣就需要更好的與學生溝通交流,多思考探索更新的教學方式以及靈活運用拓展的外界知識素材。
【關鍵詞】音樂學專業分流培養社會型師資人才培養方案
“十二五”期間是國家實施中長期教育改革發展綱要的關鍵時期,是把社會文化發展放到最重要位置的時期,在《國家教育改革與發展綱要》中和黨的第十七大、十文件里,把教師教育和社會文化改革發展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隨著社會文化的發展,音樂教育對人生所起到的重要影響得到廣泛認同,人們對音樂教育有著前所未有的重視,它逐漸形成了我們這個時代人們人生成長新的教育鏈條,這個教育鏈條一方面是學校的音樂教育,另一方面則是社會的音樂教育。長久以來,高師音樂學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始終定位在學校音樂教育,而對社會音樂教育師資培養存在著盲點。站在整個社會音樂文化發展平臺上,高師音樂學專業一方面應繼續為學校音樂教育培養師資,另一方面,應關注社會對音樂師資的多樣需求,改革創新突破局限,分流培養出不同層次和不同類型的音樂師資。
一、音樂文化的發展,形成了學校與社會相融合新的音樂教育鏈條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精神生活需求不斷提升,音樂教育逐漸從學校音樂教育擴展到大眾教育,形成了這個時代人生成長新的教育鏈條,這個鏈條已分支為兩個部分,一條是學校音樂教育:幼教――中小學――高中――大學等國家規定的音樂教育;另一條則是社會音樂教育:胎教――親子園――校外各類兒童音樂教育(舞蹈、聲樂、器樂等)――校外各類青少年音樂教育――各類成人音樂教育――各類中老年音樂教育等人們自發需求的音樂教育。音樂教育不再停留在人生某一階段某個地點或某個過程,而成為貫穿一生不斷需求和接受教育的過程;它不再只是學校里學生的專利,而成為社會大眾的一種普遍需要;音樂藝術不再是極少數人的擁有,而逐漸形成為大眾共同愛好與參與,音樂不再只是青少年學習的專利,而成為許多人包括中老年人陶冶性情修身養性的首選,尤其是近年來,不論是專業的國際國內音樂賽事,還是普通的老百姓星光達人之路,音樂已成為人們生活重要部分,可以說,學校音樂教育已擴展為社會的音樂教育、大眾的音樂教育。
目前除了學校所進行的音樂教育以外,社會上有從人生開始的胎教到0-3歲的親子園,從校外的少兒舞蹈學校到器樂班,從中老年合唱團到中老年的腰鼓隊舞蹈隊,社會上多種類型的音樂輔導班層出不窮,社會民眾對音樂教育的多種需求,表現出社會對各類音樂師資需求是一個日趨增長的勢態。如:準媽媽音樂胎教指導,0―3歲親子園的音樂教育,社會上的各類少兒舞蹈學校、聲樂學習班,合唱團、各種器樂的學習班等等,社會上各種不同年齡層面的人群、各種不同類別的音樂教育需求,都意味著社會需要大量的多樣的音樂師資。面對社會需要的音樂師資,由誰來擔負培養任務呢?毋庸置疑,應當由我們高師音樂學專業來培養。問題是目前我們高師如果只把為中小學培養音樂師資作為立足點,而不提為社會培養音樂師資,不僅使高師音樂學專業脫離了社會的需要,同時也限制了高師音樂學專業的發展。我們應站在整個社會文化發展的平臺上,根據學校與社會相融合的新的音樂教育鏈條所形成的對音樂師資的新需求,對高師音樂學專業人才培養實行改革創新,在為學校培養學校音樂師資的同時,更要為社會培養各種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社會型音樂師資,以滿足社會對音樂師資的需求。
二、根據社會音樂教育需要,重新定位音樂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社會型音樂師資是指從事學校音樂教育以外,在社會上進行音樂教育的專職音樂教師。根據社會對音樂師資的不同需求,高師音樂學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應圍繞根據人生音樂教育的鏈條進行改革,目前除幼兒園―中小學―高中―大學的學校音樂教育教學外,社會上各種類型的音樂教育有:胎教,親子教,各類舞蹈學校,各類器樂學校,各類合唱團隊等等,要培養不同類別的音樂師資,使我們的學生深受社會的歡迎,我們應突破僅僅為中小學培養音樂師資的局限性,把人一生所受得音樂教育鏈條連接起來,把校內音樂教育內容與校外音樂教育內容結合起來,把普及教育與專業教育結合起來,把學生教育與民眾教育結合起來,重新定位和改革人才培養方案,提升高師音樂學專業的發展空間,拓寬高師音樂學專業的學生的就業渠道,把培養社會型音樂師資作為我們的重要特色和人才分流培養的一個重要分支。
多年來高師的教學改革主要致力于針對中小學音樂教學需要的改革,在學生的教育教學能力和綜合能力上下功夫,提倡五位一體:即能彈、能唱、能跳、能教、能編的綜合能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隨著中小學音樂師資崗位的逐年飽和,目前音樂學專業的畢業生有很大一部分在社會上做音樂教師,甚至自主創業辦學辦班,成為社會音樂教育和音樂文化的發展的主力軍。調查顯示,做的比較好的學生大都是在校時主項專業非常優秀的學生,之所以能在社會上立足,除了具備了教師應具備的教學能力外,主要是他們自身突出的專業水準得了社會的贊譽和認可,為他們的發展和創業提供了機會。因此改革和探索不同于為學校音樂教育培養人才的培養方案,根據學生的自身水平和條件,選擇自己的專長和個性特點,培養學生教育教學能力和一門主項專長,應是培養社會型音樂師資的定位。梳理人生教育鏈條,一方面使我們在改革人才培養方案時,注意拓寬人生各個階段的音樂教育教學內容,加強培養學生的教育教學能力;培養社會型音樂師資,從另一方面使我們在改革人才培養方案時,不能等同于培養學校的音樂師資,應另尋辟徑,根據不同學生的能力和特長,著重培養學生的主項專長,分流不同類型的社會型音樂師資。
三.注重創新實踐,實行分流培養各類音樂師資
相對而言,中小學音樂師資它有較為固定的教學內容(課本),教學對象(學生),屬于普及教育和審美情趣的教育,而社會需要則是不同層面、不同類型,不同內容的技能性音樂教育。目前不論是大城市還是小縣城甚至鄉村,社會上各種各樣的校外音樂藝術學校(器樂聲樂舞蹈)層出不窮,需要大批的專職音樂師資,如,專門的胎教師資、0-3歲幼兒的音樂輔導師資,幼兒的專業舞蹈教師、器樂教師,聲樂教師;青少年的專業舞蹈教師、器樂教師、聲樂教師、音樂理論教師;中老年的專業舞蹈教師、器樂教師、聲樂教師、音樂理論教師等等,對教師的音樂專業水平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因此高師音樂學專業應根據社會和學校對音樂教育的不同需要,改革人才培養方案,變革課程內容與標準,根據社會需求和學生自身要求,實行分流培養,有所側重。
(1)分類選擇培養途徑。
根據社會需要和學生自身要求,學校在三年級時在課程內容的設置上,應分為兩大類,一是學校音樂師資,一是社會音樂師資。培養學校音樂教師,應注重學生綜合音樂能力的培養,他們某單項的專長可以不尖,但要有扎實的基本功和多項的能力,如能彈、能唱、能跳能編等能力,課程設置要向綜合能力培養靠近;培養社會型音樂師資,在課程內容的設置上,對那些專業素質較好的學生,應分配給予足夠的課時,加大其專業長項的課時量,保證其專業素質的高水準。
(2)培養學習和創新能力,形成主動創業競爭意識
學習能力是適應和承擔當今社會工作主要能力,學校的書本知識永遠也趕不上這個時代飛速的發展和知識的更新。在學習過程中,打好基礎,練好基本功,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學習能力,這是學生立于不敗之地的法寶。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在大學階段是必不可少的,要讓學生根據自身的特點,去找準自己的發展定位,要有自己的思想和創新思維能力,只有這樣,學生的學習才不會懶散,才能主動,才能在今后的工作中有競爭能力和靈活的創新意識。
(3)加強教育類課程的比重,為學生提供實踐實習的平臺
一、音樂在視唱練耳教學中的作用
“對于不辨音樂的耳朵,最美的音樂也毫無意義”。音樂的辨別能力主要是指對節奏、力度、音高、音色等基本要素的辨別。廣義的視唱包含模唱、視唱、練耳、樂理等內容。視唱練耳教學的重點,就是要提高學生的音樂辨別力,而只有通過大量的音樂欣賞活動,不斷刺激,形成條件反射,才能把聽覺鍛煉得越來越敏銳。通過視唱練耳可以強化學生的音階訓練和調式調性的感覺,培養學生對音與音之間的距離感和音高的想象力。模唱與視唱雖有區別,但在學習中,興趣的養成始終是最關鍵的,多聽、多唱、感受到美了,就愿意唱了,再教一兩遍譜,規范節奏和音準,途徑是模唱還是視唱有時候并不重要。如果過分重視節奏和音準,卻忽視對作品旋律的感受,往往達不到好的效果,音樂欣賞卻能夠彌補這方面的不足。同樣通過音樂欣賞,有意識地讓學生分辨作品的節拍、節奏及旋律的調性。等有了一定基礎后,再逐步增加難度,選聽多聲部的視唱和合唱,這樣不僅培養學生的橫向思維,還可培養縱向思維,促進視唱練耳水平的提高。
二、音樂欣賞在樂理和歌唱教學中的作用
樂理是音樂的基礎,在音樂教學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但在實際教學中,我們發現由于樂理的教學內容比較枯燥,學生普遍存在畏難情緒。而發揮音樂欣賞直觀生動的長處,就能取得比較好的效果。如學習裝飾音這一知識時,我選用了《一杯酒》《放馬山歌》《趕牲靈》等大量的民歌作品,讓學生在欣賞中認識滑音、倚音、和顫音等等音樂記號,真切體會裝飾音的實際音響效果,從而真正掌握裝飾音的用途,效果十分明顯。
音樂欣賞是以音樂作品為對象的,學生只有對音樂作品的主題思想和感情意境有一個正確的感受與理解,表現起來才能自然真切。因此,在歌唱教學中,我常常有意識地組織學生欣賞同一體裁、同一主題的歌曲,讓學生在欣賞活動中認識不同文化、不同民族的音樂表現習慣,以及時代背景、社會思潮、藝術風格對作品的影響。學生通過體驗和感受,往往能較快地把握某一類作品的特點,學會正確的歌唱方法,從而提高歌唱教學的效果。如聲樂教學中,我以舒勃特《搖籃曲》和我國東北民歌《搖籃曲》為主,結合勃拉姆斯《搖籃曲》及美國民歌《黑媽媽搖籃曲》,讓學生反復欣賞,了解搖籃曲的音樂特征。在此基礎上通過對比來提高學生對作品的主題思想的認識。如《黑媽媽搖籃曲》,在處用低音表達,增加了樂曲的沉重感,表達了黑人婦女的悲哀和母愛的無私與偉大;而勃拉姆斯《搖籃曲》則充滿浪漫色彩、生機勃勃,更富于幻想,表達了母愛的撫愛和期待。在發聲訓練上,強調舒勃特《搖籃曲》的深呼吸及元音上的咬字;而針對東北民歌《搖籃曲》的鄉土氣息,強調注意字頭、字腹及字尾的吐字等等。這種教學方法,融音樂欣賞與聲樂教學為一體,有欣賞、有比較、有分析,增強了學生的興趣,學生很快學會了用自然、柔和的發聲方法演唱不同風格的《搖籃曲》,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音樂欣賞在器樂教學中的作用
器樂教學是學前專業音樂綜合課的一個重點,也是學生的一個學習難點。如鋼琴教學中,我發現有的同學雖花了大量時間去練習,可就是彈奏不連貫,這除了學生的素質較差外,還有音樂感覺方面的問題。學習方法可以通過教師的悉心指導和學生的苦練逐步掌握和提高。音樂感覺的提高,則需要一個更艱苦的過程。而音樂欣賞,就是提高音樂感覺的有效途徑之一。從一定意義上來說,作曲家寫下的樂譜只不過是一種音樂設想,只要通過演唱或演奏才能“激活”它,使設想變為聲音的現實。通過音樂欣賞,學生不僅能從中獲得美的享受和精神的愉悅,更重要的是通過情感體驗,能更深入地理解作品。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對作品進行再創作,才能藝術地再現作品,才能提高自己的演奏水平。
總之,音樂欣賞在學前專業音樂綜合課教學的很多方面都能起到促進作用,這些作用是一個整體,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只要我們積極探索,大膽實踐,充分發揮音樂欣賞的作用,就一定能更好地促進學前專業音樂綜合課教學質量的提高。
【關鍵詞】音樂教育專業;聲樂;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02-0245-01
音樂教育,以學生為核心,以培養學生綜合能力和素質教育為目的,從而有效開展專業聲樂教學,并且在音樂教學過程中,通過歌唱的方式讓學生感知音樂,通過表演的方式幫助學生正確理解音樂背景,進一步培養學生對音樂的熱情,在潛移默化中形成一種和諧、團結向上的集體精神。因此,本文針對專業聲樂教學改革展開論述。
一、去其教材糟粕,取其精華
音樂教學過程中,常常因為教學重點不明確而使學生失去學習音樂的興趣,因此,教師應從教材中篩選一些適合學生學習的內容,讓他們了解聲部類型、演唱程度和聲樂表現等。在音樂教學中擁有明確的教學目的,會使教學進程事半功倍。在挑選出適合學生學習的音樂基礎知識時,也應該注意對知識的鞏固和強化,使學生能夠主動將課本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真正現“學中用,用中學”的教學目的,并且也能夠將“溫故而知新”的思想融入到音樂教學中,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
例如,教師可以從理性的角度,在樂曲選集中合理劃分曲目的難度,能夠有效、有節奏地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學,實現“由淺入深”“化繁為簡”的學習過程。教師還可以在選取教學內容時參考音樂教學大綱的要求,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了解曲調的節拍、掌握氣息的調整,以及歌唱時對作品力度的把握。另外,在教學內容中適當融入中西方文化背景的介紹,通過“引經據典”的方式正確引導學生有效進行聲樂訓練。
二、立足長遠發展,完善教學
音樂專業教學是一項長期工作,應該立足學生的長遠發展來設計教學準則和教學方法。因此,教師在傳授學生音樂專業知識的同時,也需要關注他們的思想教育,從而讓他們能夠在這樣的教學進程中感受到聲樂專業的“魅力”,從而構建出一個完善的、全面的教學體系,幫助學生能夠勝任今后的工作崗位。
音樂教材中既有基礎的教學內容,也有復雜的教學內容,因此教師要從不同的角度來討論如何完善聲樂教學結構。例如,對于音樂基礎能力的教學,教師可以先利用以前學習過的生物知識進行延伸,向學生講述“歌唱的器官構造”,以此來引入“聲樂演唱的語言基礎”,在循序漸進中進行有節奏的聲樂訓練。對于較為復雜的教學內容,教師可以結合生活中的實際,讓學生根據生活經驗來記憶聲樂知識,從而正確引導學生在韻母的發音、聲調的變化、音素和音節的不同等方面“化繁為簡”。還可以用生活中常見的水滴聲來介紹音調;用敲擊裝著不同水量的杯子來引入音色。
三、更新教學觀念,提升技巧
音樂的學習,不僅僅需要理論基礎作支撐,同時還需要能夠將音樂知識運用到歌唱、演奏之中。教師要啟發學生在課上和課下進行自主思考和自主訓練,進而領悟音樂帶來的魅力。用實踐來引發學生進行音樂知識的運用也能夠將“以人為本”的音樂教學理念貫徹落實到位。因此,教師可以在專業聲樂教學中增加師生之間的互動,將學生轉變為教學中的主體,用飽滿的熱情引領他們走進音樂教學的課堂中,正確對待學生的建議和要求,從而真正實現尊重個體差異和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的教學準則。
音樂來源于生活中的每一處細節,要幫助學生發現音樂中的“美”,體會到音樂中的“情”。讓學生用自己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編寫一段美妙的樂曲,并且,教師要適當給予鼓勵,使音樂教學工作和學生的生活緊密相連,從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例如,教師可以在音樂教學過程中讓學生親近生活,帶領他們去戶外探索大自然的美好,感受大自然的聲音,在開闊的視野和放松的心情下進行音樂知識的學習,通過這種戶外學習的方式,能夠改變傳統的音樂教學理念,使音樂教學變得更有意義。
綜上所述,音樂教育不僅需要教師的辛勤付出,也需要學生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之下進行學習,同時,在聲樂教學過程中要結合教學設備,用“音”感化學生,用“形”吸引學生,用有效的教學策略克服現代教學中的難點,以此推動聲樂教學不斷發展、進步。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