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6-22 09:08:2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財政轉移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按照財政法定主義的精神,我們可以簡要分析一下中國目前的財政轉移支付立法。嚴格意義上講,中國的財政轉移支付制度是在1994年開始實行的分稅制財政管理體制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現行財政轉移支付的主要規范性文件是1995年財政部頒發的《過渡期財政轉移支付辦法》(以下簡稱“辦法”)。中國過渡期財政轉移支付的核心是地區收支均衡問題。作為一種過渡性的制度,“辦法”帶有較深的舊體制的烙印。其存在的主要問題如下:
1.政府間事權、財權劃分不清。事權是指各級政府基于其自身的地位和職能所享有的提供公共物品、管理公共事務的權力。財權是各級政府所享有的組織財政收入、安排財政支出的權力。目前,在上下級政府之間,很多事項也是難以區分清楚,許多本應由地方財政負擔的支出,卻由中央政府承擔,而許多本應由中央財政負擔的支出,卻推給地方財政。上下級政府之間事權劃分和財政支出范圍的劃分隨意性很大,同樣的事項,在一處由上級政府承擔,在另一處則由下級政府承擔,在一時由上級政府承擔,在另一時則下放地方政府承擔,它們之間區分的標準很模糊,或者根本沒有標準可循。這種事權劃分的模糊和財政支出范圍劃分的混亂,導致許多政府機關人浮于事,也很難對其進行績效審計和考核,由此導致了財政支出整體效益的低下。中國現行的分稅制主要是劃分了中央和省一級的財政,但對事權界定不夠明晰,財權和事權不統一。同時,對省、市、縣分別有哪些財權,應對哪些事情負責,還規定不夠明確,各級之間扯皮很多。
2.財政轉移支付資金的分配不規范,缺乏合理的標準。中國地區間財政資金的橫向轉移是通過中央政府集中收入再分配的方式實現的。但是,由于這種橫向轉移的過程是與中央政府直接增加可用財力相向而行的,因而對中央增加的財力是用于中央本身開支,還是用于補助某些經濟不發達地區,在認識上難免不一致。另外,在財力轉移上,也沒有建立一套科學而完善的計算公式和測算辦法,資金的分配缺乏科學的依據,要么根據基數法,要么就是根據主觀判斷,而不是依法根據一套規范的計算程序和公式來分配。
3.財政轉移支付方式不規范,各地不平衡狀況難以有效解決。中國現行財政轉移支付制度保留了原有體制資金雙向轉移模式,即仍然存在資金由下級財政向上級流動現象,不利于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增大財政部門的工作量,也不利于中央政府實施宏觀調控。而稅收返還是以保證地方既得利益為依據的,它將原有的財力不均問題帶入分稅制財政體制中,使得由于歷史原因造成的地區間財力分配不均和公共服務水平差距較大的問題基本未能解決,不能充分體現財政均衡的原則。中央對地方的專項撥款補助還缺乏比較規范的法律依據和合理的分配標準,與中央與地方事權劃分的原則不相適應。此外,財政補助分配透明度不高,隨意性很大。雖然政府支出中屬于補質的轉移支付種類很多,補助對象涉及到各行各業,但各項財政補助的分配缺乏科學的依據。
4.財政轉移支付立法層次低,缺乏法律權威性??v觀各國財政轉移支付制度,其最大的共性就是制定具有較高層次效力的法律。而中國現行政府間財政轉移支付制度依據的主要是《辦法》,該辦法屬于行政規章的層次,立法層次顯然太低。立法層次太低會導致一系列不良后果,如法律規定缺乏權威性、制度的穩定性較差、立法的科學性和民主性難以保證等,這些不良后果已經嚴重制約著中國財政轉移支付立法的完善以及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推進。
由此可見,中國財政轉移支付立法,不僅形式上的財政轉移支付必須由立法機關以法律規定(如財政權力法定、財政義務法定、財政程序法定、財政責任法定)的要求難以滿足,財政轉移支付法治實體價值,如正義、公正、民主、自由,也由于中國目前民主和建設的滯后同樣存在很大的差距。
二、中國財政轉移支付立法的完善
為了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財政支出制度改革的要求,規范政府公共資金支付管理,以抑制地區發展差距的拉大,平衡地區財政收支差異,實現全國范圍內各級政府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能力的均等化,很有必要加強和完善財政轉移支付立法。針對中國目前的實現情況,按照財政法定主義的要求,財政轉移支付立法可以分兩步走:第一步,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轉移支付條例》,在此基礎上,經過若干年實踐,總結經驗,再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轉移支付法》。我們認為:在立法時,應重點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財政轉移支付立法與財政改革進程相適應。財政轉移支付立法應緊緊圍繞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這一既定目標,轉變立法觀念,正確解決立法的穩定性與改革的多變性之間的矛盾,做到財政轉移支付立法服務于財政改革。財政轉移支付立法要把財政改革成果,保障財政改革的順利進行、引導財政改革的深入作為中心任務。在財政轉移支付立法時,要妥善處理中央與地方之間的利益關系,把國家利益、整體利益放在首位,避免不適當地強調局部利益。
2.財政轉移支付立法的現實可行性與適度超前性相兼顧,并提高立法質量。財政轉移支付立法既要體現市場經濟的共同規律,又要結合中國實際情況。法律規定既要符合客觀實際,又要有適度的超前性。財政轉移支付立法應正確把握社會經濟和財政的運行規律及其發展趨勢,避免財政轉移支付法律、法規在制定頒布后很快就落后于形勢發展的不良現象。提高財政轉移支付立法質量包括三個方面,一是立法內容,二是立法技術,三是立法程序。財政轉移支付立法技術包括結構技術、語言技術和延續技術等方面,立法技術的好壞直接影響到立法的質量。結構技術,就是運用科學方法,使財政轉移支付法的結構形式能夠最大限度地體現立法的內容;語言技術,就是法律中的每個概念、每個條文都必須法律化,使之能正確表達立法者的愿意,較好地體現準確、簡潔、易懂等特點;延續技術,就是充分把握法律條件的變化規律,為立法的修訂、解釋做準備。財政轉移支付立法要嚴格遵守立法程序,立法程序是提高支付立法質量的重要保證,避免不按立法程序的突擊立法或應急立法。
3.財政轉移支付立法的本土化與國際化相結合。財政轉移支付立法應立足中國的國情。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發展中的農業大國,國土遼闊,人口眾多,各地區之間自然條件差異很大,經濟發展水平也很不平衡,公共服務水平也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因此,中國財政轉移支付立法一定要立足中國國情,符合中國的實際情況。同時,隨著中國加入WTO后,經濟全球化已成為當今國際發展的趨勢,而財政轉移支付立法已是市場經濟國家處理中央與地方財政關系的普遍作法和基本準則,在國外
已經有幾十年的歷史,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因此,凡是國外立法中實踐證明比較好且適合中國現實情況的,都應當大膽吸收。有些適合中國國情的條文,可以直接移植,并在實踐中充實、完善。發達國家走過的彎路我們應當避免,他們在發展市場經濟過程中根據實際情況而不斷修改財政轉移支付法律、法規的做法,也值得我們借鑒。
4.明確財政轉移支付立法的宗旨,依法設置專門性的政府間財政轉移支付機構。財政轉移支付立法的實施就是要兼顧效率與公平的問題,確保中央有能力實現其宏觀調控目的。一般來講,效率問題多由地方政府來承擔,而公平問題則主要依靠中央政府來承擔。當效率與公平相沖突時,要全面權衡二者之間的利弊關系,在需要效率優先時,公平就讓道,在需要公平優先時,效率就讓道。具體而言,財政轉移支付立法的宗旨應包括:(1)彌補財政缺口,解決各級政府間財政的縱向不平衡;(2)保證最低限度的公共服務標準,解決地方政府間的橫向不均衡;(3)加強中央政府對地方政府的控制,解決地方政府提供公共產品的外溢性問題,提高公共服務效率,保證地區間經濟差距的縮??;(4)實施中央政府穩定經濟的政策,通過對經濟的反周期補助,刺激需求,擴大就業,吸引地方財力建設符合全國利益的項目。
各國經驗告訴我們,執行各級政府間復雜的財力轉移支付政策,特別是確定和調整中央與地方政府的轉移支付方案,組織保證是必不可分的,故需要依法設置一個專門的機構來具體負責,并以立法形式規定該機構任務、職權和職責。這一機構設置,國外通常有兩種做法:一是由財政部兼管其職能;二是由中央政府組建的專門機構行使其職能。為了使這一機構在中國具有相對獨立性,我們比較傾向于第二種做法。
5.簡化與完善財政轉移支付的法定形式,在財政轉移支付額度上依法選擇“因素法”。中國分稅制的稅收返還制度,實行中央對地方劃的稅收按基期如數返還,并逐年遞增。這種做法不但起不到合理調節地區間財力分配,扶持經濟不發達地區和老工業基地發展的作用,而且還會進一步拉大地區差距。此外,在財力轉移上,也沒有建立一套科學的、完善的計算公式和測算辦法。
論文關鍵詞:雙轉移,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一、前言
廣東省經濟總量一直都居全國前列,但GDP增幅卻徘徊于全國后位,2009年居第27位,可見廣東省目前的經濟增長后勁不足。如何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以及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成為解決該問題的關鍵。為此,廣東省委、省政府從2000年開始高度重視解決區域協調發展的問題,每兩年舉辦一屆“山洽會”,大力推進珠三角洲與山區及東西兩翼的經貿技術合作,但一直執行不夠,效果不大。直到2008年,出臺了《關于推進產業轉移和勞動力轉移的決定》,把推進產業和勞動力區際轉移作為縮小地區差距、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戰略。
“雙轉移”是廣東省為協調城鄉區域發展,解決經濟增長瓶頸的空前創舉。主要是指把珠三角勞動密集型產業向東西兩翼、粵北山區轉移;而東西兩翼、粵北山區的勞動力,一方面向當地二、三產業轉移,另一方其中的一些較高素質勞動力,向發達的珠三角地區轉移。經歷了9年時間的探討與實踐,區域城鄉發展趨于協調畢業論文模板,切實保障和改善了民生,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二、廣東省實施“雙轉移”狀況分析
1.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雙轉移”勢在必行。
廣東省地區間經濟發展極不平衡,廣東地區間發展差異系數高達0.76,遠高于全國0.66的平均水平。2005-2009年,廣州和深圳的人均GDP分別是梅州地區的7.17倍和7.88倍,珠三角地區的人均GDP是粵東、粵西和粵北山區的3.60倍、3.08倍和3.62倍。2005-2007年,廣東省各區域的產業平均集中率,珠三角為77.33%,粵北山區為10.87%,粵西為7.03%,粵東為4.77%,地區間經濟發展不均衡狀況突出。非珠三角洲區域未能充分發揮本地的生產要素優勢,存在極大的發展空間以及市場容納能力。廣東省四大區域人均GDP逐漸拉大的趨勢,造成區域經濟差距拉大,東西兩翼和山區經濟的落后是廣東省整體經濟發展的短板論文怎么寫。
2.發達城市生產要素緊缺,以“雙轉移”推動產業升級。2003年以來,珠三角地區的東莞、廣州、深圳、佛山等開始出現了“民工荒”,隨后每年在春節后都出現缺工現象,而且,這種缺工數量從2003年的十幾萬人增加到了目前的100多萬人。盡管外來工的市場價格比2003年普遍提高了40%以上,各發達城市也同時設定了最低工作標準,但是各工廠企業的“招工啟事”還是高掛,難以緩解“民工荒”現象。另一方面,隨著發達城市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擴大發展,也引發城市交通擁擠、城市住房緊缺等重大問題。畢竟珠三角發達城市的容納能力是有限的,這幾年的各類要素成本節節攀升,生產成本和生活成本同時往上爬。東西兩翼和粵北山區應該根據自身土地和勞動力成本低廉的優勢,積極承接珠三角洲勞動密集型產業的轉移,提高當地經濟的發展。發達城市即騰出更多的空間和資源進行產業升級,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提高國際競爭力。
3. 以政府為主導,“雙轉移”穩步推進。
“雙轉移”戰略以政府主導形勢推進畢業論文模板,從政策優惠,資金扶持,加快雙轉移的全面落實。通過設立產業轉移工業園發展資金,擬定2008-2010年省財政安排15億元,對14個發達市以及江門市每市每年補助1億元,加快欠發達地區經濟發展步伐。
在產業園建設方面,廣東省雙轉移戰略的實施主要是以珠三角各地的產業轉移園為載體,以一對一的產業轉移幫扶為主要方式進行,由廣佛一帶向梅州、河源、肇慶一帶遷移。目前,已認定的產業轉移工業園有24個,其中,粵北山區14個,主要是深圳、東莞、中山、佛山對口梅州、河源、惠州、清遠;粵東2個,是 深圳南山(潮州)產業轉移工業園和東莞大朗(海豐)產業轉移園。粵西8個,主要是廣州、深圳、東莞、佛山對口湛江、茂名、陽江。
在經濟效益方面,2008年省產業轉移園入園項目973個,已動工建設項目611個,實現工業總產值302.66億元,利稅27.72億元,分別是2007年的4.67倍和5.33倍。2009年一季度, 省產業轉移工業園入園項目(含意向)1476個,總投資額3030.73億元,已動工建設項目982個,投資額1169.55億元,實現工業總產值208.21億元,利稅17.27億元。
轉移工業園的產業集聚,也改善了農村勞動力的就業情況。2008年全省培訓農村勞動力58.5萬人,新增轉移就業106.4萬人,同比分別增長51.6%、18.2%。2009年一季度,累計新增本省勞動力就業37.7萬人,比重同比上升6.3%;新增外省勞動力就業19.1萬人,同比下降25.7%。東西北地區新增就業人數20.8萬人,數量同比上升5.1%;珠三角城鎮新增就業36萬人,同比下降19.3%,新增就業呈現“兩升兩降”。
三、“雙轉移”效果初現,區域經濟發展趨于協調
自“雙轉移”戰略實施以來,各地積極響應政府號召,在公共基礎設施、工業轉移園區、招商引資、勞動力素質培養等方面投入大量的財力物力。目前,東西兩翼和粵北山區的經濟總量雖然還不及珠三角,但是從增長速度來看,東翼、西翼和粵北山區的增長速度與珠三角九市的差距縮小甚至逐漸超過珠三角九市。在增長格局變動的情況下,區域間經濟格局也發生了變化,東翼和西翼占全省比重逐漸由下降轉為上升,粵北山區所占比重由2003年的6.03%提升到2009年的6.68%。
在“雙轉移”和市場機制的作用下,區域經濟差距正在縮小,趨于協調。從2008年開始,東西兩翼和山區的人均GDP增速均超過珠三角地區。除此畢業論文模板,東西北地區的生產總值、出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固定資產投資和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等主要指標增速均高于珠三角地區(如表1)。
表1 2009年廣東四大區域主要指標增長情況
單位:%
GDP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
出口
社會消費零售總額
固定資產投資
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
珠三角
9.4
8.1
-11.7
15.1
18.0
12.2
東翼
12.1
17.8
1.3
20.6
28.7
19.0
西翼
10.4
7.4
-3.9
19.2
31.7
16.4
粵北山區
11.0
17.5
4.7
18.3
近年來,我國研究生招生規模有了長足的發展,在研究生培養規模迅速擴大的情況下,如何保證和不斷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是研究生教育教學及管理部門所面臨的共同任務。研究生畢業論文是研究生科學研究能力的體現,是衡量其能否獲得碩士學位的重要依據,其質量是衡量一所學校研究生教育的教學水平、學生畢業與學位資格認證的重要依據。經濟法律的學習和研究,特別是畢業論文的寫作,最重要的是選題。論文選題就是文章將要闡述的主題,是經過挑選確定的研究方向、方法、內容和途徑。要做好論文,提高論文質量,首先要有好的選題。碩士研究生的畢業論文往往是學生學術生涯的起點。因此,重視碩士研究生畢業論文的寫作,對學生的論文選題給予適當的指導是非常必要的。
一、經濟法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論文的寫作特征
1.學術性與現實性相結合
經濟法是調整國家在管理和協調經濟運行過程中產生的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經濟法的突出特征就在于對現實經濟問題的及時反映,經濟法碩士研究生的畢業論文普遍關注社會經濟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但畢業論文是學術論文,學術性、先進性、獨創性是學術論文的基本特點,學術性是其根本和生命力所在。因此,要注意保證畢業論文中學術性和現實性相結合,既可以是直接對一些具有重要社會意義的現象和問題進行學理探討,也可以是在宏觀的現實背景下對一些純學術問題的新發現、新探討和新拓展??紤]到經濟法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論文與學科專業論文的區別,其對現實的關注和聯系并不是直接為現實問題的解決提供具體答案,而是通過對一些現實問題的探討推進理論創新和學科發展,或是對一些現實問題的解決從學理上探尋對策和給出一個較為理性的思路。經濟法專業碩士生在選擇畢業論文研究方向時,一方面要敏感認知現實經濟關系的法律需求,另一方面要考慮論文的理論水平高度。
2.專業基礎與法學前沿問題相結合
作為經濟法專業碩士的畢業論文相較本科生論文而言,對論文的學術性要求更高。碩士畢業論文是對所學專業知識的綜合檢測,但不是對所學知識的簡單總結和復述,是以所學的專業知識為基礎研究并且探討學科發展中的學術問題,或是為一些現實問題的解決提供理論支撐。一句話,作為學術論文,它旨在考查學生初步的學術研究能力。畢業論文實質上是學位論文,因此,畢業論文的選題應當與學生所學專業和所要申請的學位掛鉤,要在本專業領域內選擇具有一定理論意義和應用價值的論題。因此,經濟法碩士畢業論文選題不僅要立足于專業基礎這一根本,而且要通過了解和把握經濟法學術研究動態來確定研究方向和課題,把對法學前沿問題的把握與所具備的專業基礎相結合。
二、經濟法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論文選題中的主要困惑
畢業論文的選題過程是一個發現和提出問題的過程,這一過程真正實施起來并不容易。在一定意義上,發現和提出問題要比解決問題困難得多。論文選題并不是憑一時的興趣、湊熱鬧、趕時髦就能做好的,而是需要認真地思考和論證,以明確自己的興趣所在、有無能力、基礎如何。
1.不能正確理解創新標準
有些碩士研究生考慮到寫作時間有限和自身的理論基礎,在短時期內往往很難形成新的理論,為符合畢業論文創新的要求,于是在選題是一味求創新,選擇自己根本不熟悉的經濟法前沿問題,結果在實際寫作中無法把握選題,也很難找到相關資料作為幫助,最后只能放棄選題。這些問題的出現,是因為對論文創新標準的理解不準確。其實,創新從根本上講就是人們對某些問題的認識能有所拓展、深化,其具體表現是多種多樣的,并非只有推翻現有學說,另創一個新的學說或體系才算新,也不一定非得成一家之言。只要對某一問題的解決有推動、有幫助,對人們的認識有啟發、有拓展,能對學科發展增添“一磚一瓦”,都稱得上創新。因此,創新不僅是推陳出新,提出新學說、新觀點,也是在已有研究基礎上發現和補充新材料,開啟新視角,做出新論證,引進新方法和新手段,以及做出新概括和新的語言表述。即使能較為系統地提出和闡述一個未被注意的新問題,一時又未能解決,也算是有新意。
2.不能正確判斷選題的價值
在當前這個利益多元化的時代,經濟關系紛繁復雜,經濟法所涉內容也十分廣泛。經濟法碩士研究生在選擇論文選題時,有時很難判斷所涉問題的重要性。例如:有學生因為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工作,計劃寫“企業工商登記法律問題研究”。這個選題表明上看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是個可行的選題。但仔細推敲,在這個制度中如果是探討工商登記的內容,則成為具體的經濟技術規范的推敲,容易寫成工作報告:如果從工商登記的程序探討,則偏向于政府的行政管理體制,與經濟法研究內容有所偏離:如果從企業行為角度分析,則偏向于律師實務研究。很難從理論高度進行發揮,提出有學術價值的觀點。只有從企業的市場準入一般規則角度探討企業工商登記的相關問題,才是比較好的選題。但這樣的話,論文選題變成了“市場準入一般規則研究”。因此,經濟法研究生在做畢業論文選題時,首先應該注意考慮選題的理論基礎,能否有適當的理論可以用來分析該問題;其次再考慮選題的現實意義,是否值得花時間去深入研究來滿足現實的需求。只有這樣,才能正確判斷選題的價值。
三、對經濟法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論文選題的幾點建議
1.選定一個比較明確的方向
選題,就是選擇什么樣的專題作為自己學習、研究的具體方向。經濟法所涉內容比較繁雜,學科之間差異性也較大。例如:市場管制法律制度和宏觀調控法律制度研究的重點和基本思路就有很大差異,而每個人由于各種主客觀條件所限不可能精通一切。因此,要確定自己的選題,首先要對幾年學習所積累的知識作簡要的整理,總結一下自己究竟在哪些方面有所得、有所思、有所長,對哪些只是一般了解,從而將注意力凝聚到最能體現和發揮自己知識特長的某一點上,以此為基點通過了解和把握經濟法學術動態,找到合適的研究課題。
2.結合學界研究主流方向來判斷選題
不同時期學術研究的注意力、側重點等總會不同,相應地在法律研究過程中會有一些相對研究集中的熱點問題。畢業論文要合理選題,應盡可能全面了解和把 握學術動態,對經濟法領域所討論的各種問題及其代表性觀點、學說均應有基本了解,同時又要結合自己的專業基礎和興趣有所側重,突出重點。這樣能夠保證自己的論文有足夠的資料來分析論證。經濟法學術研究的過程,實際上是一個“存同求異”的過程:“存同”,才能建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統一平臺。對經濟法碩士研究生來說,先準確理解經濟法的基本理論、基本學說,才有可能正確運用理論解釋現實經濟問題;而“求異”是在論文寫作過程中不能人云亦云、拾人牙慧,這樣才能體現自己論文研究的價值,才能推動學術發展。特別是對學界研究的熱點問題不必要一味跟風作為選題,因為如果是熱點問題,許多學者都從多方面對該問題進行了比較深入全面的探討,對碩士研究生而言,選擇這樣的題目風險比較大,很難發現新的思考角度或者形成新的觀點,容易造成最后寫作的困難。
3.選擇合適的角度建立選題
論文選題是對平時所學知識的一個梳理過程,也是對平時所思考的問題的梳理和總結過程以及二者的綜合過程。經濟法研究領域中許多問題都可以從不同角度進行分析和討論,學生可以在對所學課程有了基本了解和興趣的基礎上,從自身的角度綜合運用各種思維方法來進行選題。例如:在財政制度領域,長于理論抽象思維的學生可以考慮研究財政法的本質、財政法的基本原則、財政法律制度在經濟法中的法律地位等問題;偏愛實證研究的學生可以分析具體財政制度,如轉移支付制度的分析、預算法的完善、財政體制的改革等等問題:擅長比較研究的學生可以通過歷史分析中國財政法律制度變遷、結合其他國家財政法律制度進行比較研究……無論在經濟法的哪個領域選題,都存在一個怎么思考和總結的問題。需要綜合運用同向思維和逆向思維、聚合思維和發散思維、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形式思維和辯證思維等各種方法,以明確自己的知識儲備與能力、興趣與所長,以及當前學術動態中的定論、爭論、未論所在,并從中找到需要研究的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要查閱大量文獻,提煉選題,形成自己的見解,這本身就是一種能力的訓練和基本功的培養。
4.查閱相關文獻來輔助選題
選題的判斷必須建立在大量查閱文獻的基礎上,特別是在確定研究方案時,需要考慮論題是不是有相關資料來加以鋪墊?!扒蓩D難為無米之炊”,沒有大量文獻資料的參考很難寫出高質量、高水平的論文。在經濟法研究中確實有一些領域研究學者很少,這樣導致相關的文獻資料也很少。例如:對我國特殊形態的一些企業的現狀以及法律調整,如集體所有制企業、建設兵團等方面研究資料就非常少。由于畢業設計環節在研究生培養過程中設在畢業前夕,很多同學將絕大部分時間放在找工作上,大部分同學都很難有時間和精力進行原始資料現場調查和研究,只能進行二手文獻的查閱。因此,在選題時應該考慮現有文獻的基礎,對文獻進行初步的查閱,這樣可避免最后寫作過程中因資料來源的單一而削弱了畢業論文的說服力。
總之,論題選得好,可以使畢業論文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實用價值;論題選得不好,不僅會為收集整理資料、提煉論點、安排文章的結構和動筆寫作帶來一系列的困難,而且有可能造成論文寫作半途而廢,即使勉強完成寫作,論文質量也堪憂。經濟法碩士研究生選題時要廣泛閱讀相關經濟法學文獻,及時與論文指導老師進行溝通,通盤考慮自身的興趣愛好、思維習慣、時間精力等因素,適當選擇畢業論文的選題。
[關鍵詞] 基層 畜牧獸醫 加強 服務 質量 措施
[中圖分類號] S8-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3)04-0214-01
加強畜牧業自身發展,對于促進我國鄉鎮經濟發展以及農業經濟發展,全方位建設小康社會一直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但是,做好我國畜牧獸醫工作已經成為了保證我國農業穩定發展最為根本的保障,獸醫診療工作以及獸醫服務不僅僅關系到了我國畜牧業生產以及發展,對農民收入進行增加,更加關系到了人們身體健康,下面,筆者就對如何加強基層畜牧獸醫的服務質量進行探析。
一、基層畜牧獸醫服務的現狀
近些年來,我國各個地區的畜牧獸醫機構都實施了改革工作,改革主要從三個方面開展,原來畜牧獸醫的站點不改變,在畜牧獸醫機構改革過程中保持著我國基層畜牧獸醫站基本不變,不管是在資產所有權方面還是在經費供給渠道方面,甚至是隸屬關系方面都不變,重點將其放在運行機制方面來實施改革,在增強我國基層畜牧獸醫內部活動方面做文章,將工作重點放在增加服務功能方面。建立起基層畜牧獸醫技術綜合服務的中心,把鄉鎮里面所有畜牧獸醫機構都合并成為農業技術綜合服務的中心,人員實施統一和調配,資產要實施統一的管理,工作也要實施統一的安排。還要做到職能分離,實行一個區域站管理以及中心站管理,我國基層畜牧獸醫行政執法以及部分公益性僅僅能夠由縣級的畜牧獸醫主管部門來進行負責,飼料銷售以及藥品銷售等等經營性活動都要實行社會化的管理,過去原有的基層畜牧獸醫工作人員都要進入到中心站中,受委托來實施品種改良工作以及產地檢疫工作,并且從事一個具有經營性的活動。
二、加強基層畜牧獸醫服務質量的措施
1.加強基層畜牧獸醫服務質量要強化獸醫管理機制
近些年來,加快我國農村社會發展,增強我國農業綜合的生產能力,這些離不開我國農業服務體系對其進行支撐,我國基層畜牧獸醫服務質量的加強對于我國農村經濟甚至整個國民經濟發展、社會公共安全以及民眾身體健康等等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不管是在實際基層畜牧獸醫服務改革過程中,還是基層畜牧獸醫服務學術研究過程中,我國農村畜牧獸醫的服務質量都沒有引起人們高度的重視。想要建立管理機制必須要實施公開招聘,定崗定責,以錢養事以及動態管理的措施,把我國過去傳統基層畜牧獸醫站所實施的整體改制,進而實現獸醫站人員的身份置換,所謂的身份置換就是指從單位人轉變成為企業人,在實施改制以后,鄉鎮服務中心要實施競爭機制,進而將人員分化進行落實,使一部分人員成為基層畜牧獸醫公益主體,進而獲得政府財政,使其能夠用在畜牧獸醫服務部分實施支付資金的轉移,另一部分的人員還要實施相對來說比較個人化的經營,基層畜牧獸醫機構除了每一年將費用上繳中心之外,其余所獲得的收益都要歸個人。
2.加強基層畜牧獸醫服務質量要強化獸醫部門籌資機制
我國一直都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在我國的國民經濟組成中占有十分基礎性的地位,但是,畜牧業在我國農業產值領域中的比重大小已經成為了直接衡量我國現代農業發展程度十分重要的標志,當前形勢下以及今后的時期中,加強我國農業綜合能力建設已經成為了鄉鎮經濟工作中以及農業經濟工作中十分重要并且緊迫的戰略任務。將畜牧業綜合生產的能力已經成為了增強我國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十分重要的一個方面。長久以來,我國的城市以及我國基層服務籌資的過程恰恰相反,我國城市畜牧獸醫服務自上而下進行設置,我國鄉鎮獸醫服務自下而上來實施設置,這一種戰略存在的弊端就在于1978年至今所實施的改革政策得到了不斷放大,進而導致了我國鄉鎮社會政府轉變自身職能,與此同時,不僅僅沒有對資金的來源進行解決,反而加重了資金的匱乏。特別是在1994年所實施分稅制度以及2000年度所實施的將一改革、兩調整以及三取消作為主題的我國鄉鎮稅費改革,進而使得我國基層獸醫服務供給產生了嚴重的變化。我國基層政府自身的稅源得到了萎縮,與此同時,我國中央財政以及我國地方財政上級財政對于我國基層財政轉移的支付規模比較小,不能夠實施透明管理,缺少規范,很難對基層財政進行彌補。所以,要求我國中央政府財政資金必須要實施戰略性的調整工作,使得財政資金向我國鄉鎮地區的基礎設施配套進行傾斜,這樣也就從本質上使我國基層畜牧獸醫服務具有國家層面制度的保障以及國家層面財政的資金保證,從本質上有利于對制度障礙進行克服。
三、結語
本文中,筆者首先對基層畜牧獸醫服務的現狀進行了闡述,接著又從加強基層畜牧獸醫服務質量要強化獸醫管理機制以及加強基層畜牧獸醫服務質量要強化獸醫部門籌資機制這兩個方面對加強基層畜牧獸醫服務質量的措施進行了探討。
參考文獻
[1] 王光明.拉親當前牧區基層畜牧獸醫服務體系建設存在的問題與改革措施[期刊論文]-中國動物檢疫2010,27(3).
[2] 魏生明.石文輝化隆縣鄉鎮畜牧獸醫科技服務體系狀況的調查與思考[期刊論文]-青海畜牧獸醫雜志2008,38(5).
[3] 馬光選.當前農村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思路的檢視與反思[期刊論文]-武漢商業服務學院學報2009,23(4).
論文摘要:我國現行財政體制的缺陷導致縣鄉財政困難,這是農村公共產品供給不足的重要原因。因而需要通過財政體制改革和公共財政體制的構建,理順各級政府間的財政關系,加強縣鄉財政的實力,使其財權與事權相統一,以發揮其農村公共產品供給的主體作用。
我國農村公共產品供給不足,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村社會事業發展嚴重滯后,導致農民行路難、通訊難、就醫難、上學難、飲水難、用電難等不良后果,制約了農村社會經濟的發展和農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是導致當前我國“三農”問題的重要原因。因而,增加和改善我國農村公共產品供給,應成為當前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著力點和突破口。在統籌城鄉發展、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政策背景下,中央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方針,加大了改善農村公共產品供給的政策力度。本文主要從財政體制改革的視角討論增加和改善農村公共產品供給問題。
一、我國縣鄉財政困難與農村公共產品供給不足問題同時并存
雖然增加我國農村公共產品供給可廣開渠道、多方籌資,實行一定的政策傾斜,也可嘗試公共產品供給的市場化運作方式,但不容置疑的是,農村公共產品供給的主體依然只能是縣鄉政府。然而,1994年分稅制改革后,我國縣鄉財政日益陷入困境,縣鄉一級政權的財政收支矛盾相當尖銳,主要表現為工資欠發、赤字規模不斷擴大、實際債務負擔沉重、財政風險日漸膨脹等,縣鄉財政多維持在“吃飯”的水平上,用來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的能力非常有限。據推算,目前中國平均每個鄉鎮負債約400余萬元,共計2200億元左右(許正中,2004)。鄉鎮負債規模龐大,來源復雜,債務利息高,累積時間長,滾雪球般越滾越大,形勢極為嚴峻。
長期以來,我國實行的是城鄉分離的二元公共產品供給制度:城鎮實行由政府供給為主導的公共產品供給制度,城市的公共產品完全由政府保障,并列入財政預算;而對農村的公共產品來說,政府投入很少,導致農村基礎設施投入嚴重不足,農田水利和農村道路常年失修,農村公共衛生、基礎教育、社會保障均十分落后,城鄉差距日益擴大。農村稅費改革后,鄉鎮財政自籌制度取消,縣鄉財政主要依賴農業稅來應付日益龐大的財政支出,縣鄉財政更顯困難,無力提供農村基本的公共產品和服務。而隨著取消農業稅改革的實施和落實,以農業為主的縣鄉財政失去了其主要收入來源,縣鄉財政尤其是大部分鄉鎮財政更加困難。
我國縣鄉一級政府和財政是面向農村、服務農村、提供農村公共產品和服務的主體。尤其在當前“三農”問題日益凸出、城鄉差距日益擴大的背景下,如何加強縣鄉一級財政,實現縣鄉財政解困,增強其服務農村和提供農村公共產品的能力,是財政體制改革必須面對的問題。為此,我們應從現行財政體制的內在弊端著手,找出當前縣鄉財政困難的體制原因,以明確縣鄉財政解困和財政體制改革的方向。
二、我國現行財政體制的缺陷
1994年形成的分稅制財政體制雖然比財政包干制是一個進步,但遠不是一種成熟的分稅制財政體制,還存在較為明顯的非規范性和過渡性質,其固有的內在體制缺陷直接導致了當前縣鄉財政的困難,也制約了農村公共產品供給的改善。
1.政府間的財政關系缺少法律規范,財政分權與政治集權存在矛盾。由于行政垂直集權和政府間財政關系缺少法律保障,導致政府間財政關系極不穩定、極不規范,而基層政府在責、權、利的分配上則處于不利地位。這種財政分權與政治集權并存的體制,極易導致各級政府“上收財權”與“下放事權”的機會主義行為。事實上,我國各級政府在財力分配上層層“抓大集中”,將大稅種、大稅源抓到手中,到了基層財政也就基本沒有大稅可分,稅種雜而收入規模小,造成基層財政收入來源極不穩定。同時,上級政府通過各種形式的“事權下放”,加重了基層的財政負擔。
2.現行分稅制財政體制側重“收入”的劃分而缺乏對于各級政府事權責任的清晰界定。1994年的分稅制改革明確了各級政府間的收入劃分,但對各級政府的事權范圍則沒有做出清晰的界定,導致各級政府間事權責任不清乃至于相互推諉,而基層縣鄉財政尤其是鄉鎮財政則不合理地承擔了過多過重的事權責任。目前,縣鄉財政承擔了許多本該由中央、省級財政承擔的事權負擔,比如,民兵訓練、優撫、計劃生育和義務教育等。無論是根據財政分權的“受益”原則,還是參照市場經濟國家通行的做法,這些事項都應劃歸中央和省級政府的事權范圍,或由中央和省級財政承擔大部分責任。而在我國卻都壓到了基層財政頭上,由此形成縣鄉財政的困難局面。同時,也造成農村公共產品供給的不足。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調查,目前全國農村義務教育的投人中,鄉鎮財政負擔78%左右,縣級財政負擔約9%,省級財政負擔約11%,而中央財政只負擔約2%(陳紀瑜、趙合云,2004)。如能將農村義務教育的投資主體上升到中央和省級財政,僅此一項便將大大減輕縣鄉財政的支出負擔,也將更有利于農村義務教育事業的財力保障和長遠發展。
3.省級政府對下級地方政府轉移支付制度不健全是縣鄉財政困難的重要原因。分稅制改革后,按照中央對省的體制模式,各地在省內建立起的轉移支付制度很不完善,直接制約了基層財政獲取必要財力。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各省級政府對下級地方政府的轉移支付資金總量有限,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基層財政運行困難的問題。二是轉移支付形式以稅收返還、專項撥款為主,這兩種形式在財力分配上都有利于富裕地區,不利于調節地區間財力差異。三是各省通過“因素法”分配財力的資金非常有限,無法在貧困地區、富裕地區間實現財力均等化。
三、改革我國財政體制,增加農村公共產品供給的對策
進一步改革和完善我國現行的分稅制財政體制,加快公共財政體制建設步伐,在各級政府間合理劃分職責范圍和收入,做到財權與事權相統一,是加強縣鄉財政、改善農村公共產品供給的體制保障。 轉貼于
1.以法律形式明確各級政府在農村公共產品供給中的職責范圍。我國農村公共產品供給是一種從中央到省、市、縣、鄉鎮政府的多級供給體制。其中,縣鄉政府作為國家財政體系的基礎環節,直接為農村居民提供各種類型的公共產品。而農村公共產品構成上的層次性,決定了作為供給主體的各級政府間的責任劃分:屬于全國性的農村公共產品由中央政府承擔,屬于地方性的農村公共產品由地方政府承擔,一些跨地區的公共項目和工程可由地方政府承擔為主,中央一定程度上參與和協調。依據這一原則,諸如環境保護、大型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救災救濟、優撫安置、社會福利等項支出應由中央、省級政府承擔,縣級政府負責管理,縣鄉政府承擔具體事務;農村基礎教育、基本醫療服務的支出應由中央和各級地方政府共同承擔;縣鄉政府作為基層政權,主要承擔本轄區范圍的行政管理、社會治安和本區域內小型基礎設施方面的支出責任。這種政府間職責的劃分應以法律的形式加以明確,以杜絕上級政府下放事權的機會主義行為,防止增加縣鄉財政的負擔。
2.大力培植以財產稅為主體稅源的縣級財政稅收體系??h級財政缺乏大宗、穩定的主體稅源,是財政困難的一個重要因素。目前,省以下政府大宗收入是營業稅,而從前景看,應注意發展不動產稅,逐步形成省級以營業稅為財源支柱、縣級以財產稅為財源支柱的格局。不動產稅是最適合基層地方政府掌握的稅種,是非常穩定的稅源,只要地方政府一心一意優化投資環境,自己地界上的不動產就會不斷升值,每隔3年至5年重新評估一次稅基,地方政府的財源就會隨著投資環境的改善而不斷擴大,地方政府的職能和財源的培養便非常吻合,這正適應政府職能和財政職能調整的導向。我們應借鑒國外的經驗,逐漸把不動產稅調整為統一的房地產稅來征收,同時考慮不同地段的因素并幾年一次重評稅基。這樣,不動產稅就會逐漸隨經濟發展而成為地方政府的一個支柱性的重要稅源(賈康,白景明,2003),從而緩解基層政府的財力困境,為改善農村公共產品供給提供保障。
3.建立規范化的地方財政轉移支付制度。一是簡并轉移支付制度形式,規范專項撥款,逐步取消稅收返還和體制補助,進一步加大均等化轉移支付資金力度。1994年以來建立起的地方轉移支付制度,盡管在某種程度上緩解了地區間的財力差距,但并沒有從根本上緩解基層財政的困難,基礎教育等最基本的社會公共服務在各省內部也未實現“均等”。因此,應進一步增加均等化轉移支付資金規模,確立均等化轉移支付在地方政府間轉移支付中的主體地位。二是進一步調整不合理轉移支付資金分配格局。將調整“既得利益”的資金用于均等化轉移支付,有助于增強中央、省對下的調控力度,進一步緩解基層財政困難。三是建立基礎教育、公共衛生等專項性轉移支付制度,解決在基礎教育和公共衛生上的社會公共服務不平等問題。四是建立穩定的均等化轉移支付資金,資金分配要高度重視解決縣級財政困境問題。
4.改進農村公共產品供給的決策程序和方式。傳統的農村公共產品供給決策程序是“自上而下”的,這難免會造成農村公共產品供求失衡的現象。在建設農村公共財政體制過程中,推進農村基層民主制度建設,建立農村公共產品的需求表達機制,將農村公共產品供給決策程序由“自上而下”轉變為“自下而上”是非常重要的。要實行鄉、村兩級政務公開、事務公開、財務公開,增加公共資源使用的透明度,定期向村民公布收支情況。此外,根據公共財政學說的一般理論,很多具有準公共產品性質的農村公共產品可采用政府與市場混合的方式提供。在政府財力有限的條件下可提供有效的制度安排,動員社會資源進行農村公共產品的供給,建立起以財政為主體、動員社會各方面力量共同參與的農村公共產品供給體制。比如,由政府和私人通過談判的方式聯合供給公共產品,這種公共產品通常可通過產權界定賦予私人部分收益權,本著“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這樣,有助于將投資于農村公共產品的各種積極因素調動起來。
參考文獻:
[1]孫 開.農村公共產品供給與相關體制安排[J].財貿經濟,2005,(6).
[2]徐 超.財政約束條件下的農村公共產品供給創新[J].財政與發展,2005,(6).
[3]李風蘭.農村公共產品供給機制與制度創新[J].社會科學家,2005,(5).
[4]匡遠配,汪三貴.中國農村公共產品研究綜述[J].新疆農墾經濟,2005,(11).
[5]郭家虎.財政合理分權與縣鄉財政解困[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04,(9).
[6]陳紀瑜,趙合云.取消農業稅后縣鄉基層財政體制亟待創新[J].財經理論與實踐,2004,(7).
[7]許正中等,我國鄉鎮財政困難的成因及對策[J].農業經濟問題,2004,(2).
關鍵詞:經濟管理自治權 民族自治地方 宏觀經濟環境 市場制約
引言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逐步確立,民族自治地方的經濟立法也逐漸展開,大量的適合少數民族經濟發展要求的法律法規、條例相繼出臺,進一步鞏固和加強了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有效地保障了少數民族的經濟權利。
一、民族自治地方經濟管理自治權的概述
(一)民族自治地方經濟管理自治權的內涵
經濟管理自治權在有的教材中被稱為經濟發展自主權,。這個概念的核心就是“權”字,“權”可以解釋為權利或者權力,是以義務或責任相對應的概念,在這里一般指權力,是法律賦予一定主體行使某項職能的依據,其外在表現為某種職能,內在是一定的法律依據,經濟管理自治權是一種經濟權利,是多民族國家依照法律的形式確認和保障的,少數民族在特定經濟關系中享有的正當的利益、主張、資格、力量或自由。
(二)貴州省民族自治地方經濟管理自治權實施的法律依據
貴州省民族自治地方經濟管理自治權具有相應的法律依據,這些依據是經濟管理自治權實施的權力來源和法律保障。
1.依據國家法律法規
主要是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若干規定》、》)、《國務院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若干規定》、《貴州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若干規定》等法律法規。
2.依據自治條例
主要是依據貴州民族自治地方自治州自治條例和自治縣自治條例
3.以政策措施作為補充
除了自治條例以外,有對經濟建設的意見和建議,也有一些相關的政策措施。
二、貴州省民族自治地方經濟管理自治權實施存在的問題
貴州省民族自治地方經濟管理自治權的實施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存在許多優勢,但同時存在許多不足。
(一)政府行政方面所面臨的問題
1.行政效率有待提高、行政管理尚待完善
2.對民族自治地方經濟發展所面臨問題的認識有待深入
3.各項政策有待于更加深入開展落實
(二)貧困問題與扶貧問題
貴州省民族自治地方貧困有其深刻的根源,更有其特定的機理特征,人力資本嚴重不足,自然資源雖然豐富,但利用效率低下,經濟發展的資本也不足。
雖然貴州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條例中有關于扶貧的規定,并且各地也有相應的政策措施,但扶貧是一個長期的工程,不能一蹴而就。并且實施過程中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和制約。所以,貧困問題和扶貧問題是貴州省民族自治地方經濟管理自治權實施存在的一個問題。
(三)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問題
貴州省民族自治地方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的補償問題是礦產資源開發中的一個重要問題。雖然貴州省民族自治地方各種資源豐富,礦產資源的儲存量也很大,但人均獲得量還是嚴重不足,所以礦產資源開發后的補償問題必須嚴格對待。
(四)生態環境保護問題
貴州民族自治地方有很多地方是還沒有受到人類活動影響的原生態自然風景區,對于這些地方的保護尤其重要。貴州省民族自治地方政府應當更加注重生態環境的保護。在礦產資源開發過程中,貴州省民族自治地方生態環境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壞,許多地方都存在污染現象。并且更為嚴重的是在生態環境受到破壞后沒有得到合理的補償。貴州省民族自治地方在礦產資源開發過程中也有補償機制,但還有待于進一步完善。
三、貴州省民族自治地方經濟管理自治權的充分實施
(一)充分實施經濟管理自治權所需解決的問題分析
要合理定位 “民族鄉”的角色,要加強科學研究,要抓住各種機遇,要認清客觀存在的問題及原因,要認清客觀的各種制約因素,要認清貴州民族自治地方的地方性差異。
(二)充分實施貴州省民族自治地方經濟管理自治權的方法
1.完善宏觀經濟環境
貴州省民族自治地方宏觀經濟環境良好,但這個宏觀經濟環境在不斷的變化,還存在一些漏洞,這些漏洞如果沒有得到及時和完整的修復,將極大的影響貴州省民族自治地方微觀經濟發展,從而影響整個宏觀經濟環境的正常運。
2.消除市場制約
政府要主動管理市場經濟,但不能強行干預經濟的運行,而應監督市場的發展,引導市場向著良性循環的結構發展,消除市場制約現象。貴州省民族自治地方各自治
州政府之間、各自治縣政府之間以及縣與州政府之間要相互協助和配合,不能相互排斥、相互設置障礙,要共同努力為經濟管理自治權的充分實施創造一個良好的宏觀經濟環境。
3.注重低碳經濟、循環經濟的發展模式
貴州省民族自治地方發展循環經濟和低碳經濟有其客觀必要性,貴州省民族自治地方存在各種環境問題,能源消耗大,能源利用效率低下,在此情況下,必須充分調動當地人們的積極性,形成循環發展與低碳發展的觀念,加強技術創新,進行產業結構調整,也有必要進行制度創新。這樣才能將貴州民族自治地方的經濟發展起來。
4.完善貴州民族自治地方財政轉移支付制度
完善貴州民族自治地方財政轉移支付制度必須做到確定可行的財政轉移支付政策目標,完善財政轉移支付制度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選擇適合貴州民族自治地方的財政轉移支付模式,并選擇適當的財政轉移支付方式;優化財政轉移支付制度的內部結構,統一并完善財政轉移支付體系。
總結
充分分析貴州省民族自治地方經濟管理自治權實施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和充分論證貴州省民族自治地方經濟發展所面臨的機遇也是必不可少的,在貴州省民族自治地方解決貧困問題、生態環境保護問題和礦產資源開發問題更是迫在眉睫。使民族自治地方所享有的經濟管理自治權力在新的歷史條件和新的發展形勢下與貴州省客觀實際相結合,也是貴州省經濟騰飛的一個契機。
參考文獻:
[1]宋才發:《民族區域自治法通論》,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第192頁。
[2]宋才發:《中國少數民族經濟法通論》,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3]宋才發、潘善斌:《民族地區城鎮化建設及其法律保障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4]高韞芳:《當代中國中央政府與民族自治地方政府關系研究》,中央民族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6年3月,第12頁。
[5]韓彥東:《基于可持續發展的人口較少民族地區扶貧開發政策研究》,中國人民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8年5月,第51—64頁。
〔論文摘要〕財政支持農村社會保障具有以下效應:提高邊際消費傾向和政府轉移支付、促進經濟增長的乘數效應;引導其它社會資金進入農村社會保障領域、提高農村社會保障供給量和供給水平的供給效應;以直接或間接方式促進農民收入增長的增收效應。
一、引言
社會保障是國家為社會成員的基本生活提供保障的一種安全制度,主要包括社會救助、社會保險和社會福利。從產品性質上看,除社會保險具有部分私人產品性質外,社會救助和社會福利均具有典型的公共產品性質。按照公共財政的要求,社會保障應主要由政府財政供給,以彌補市場失靈和市場缺陷。農村社會保障是整個社會保障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理論上與城市社會保障應均衡發展,并最終實現城鄉社會保障的均等化。但長期以來,由于受二元經濟結構等影響,我國農村社會保障覆蓋范圍、保障水平和社會化程度均低于城市,呈現明顯的城鄉二元分離結構和特征,因此更需國家政策扶持和財政投人。目前,針對農村社會保障,國內許多學者進行了許多研究,但大部分是圍繞農村社會保障制度建設、投人機制進行,鮮有學者就財政支持農村社會保障所產生的效應進行理論和實證研究,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政府財政對農村社會保障的投人和供給。本文在借鑒凱恩斯的乘數效應理論、擠人效應理論、哈羅德一多馬經濟增長等理論的基礎上,以江西為例,對財政支持農村社會保障的綜合效應和傳導機制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對策。
二、財政支持農村社會保障的綜合效應
財政支持農村社會保障指政府運用公共財政對農民在年老、疾病、傷殘和生活困難等情況下給予物質保障.以公共財政分擔的方式分散和轉移農民生存、發展風險。財政對農村社會保障的投人主要具有以下幾種效應:
(一)提高邊際消費傾向和政府轉移支付乘數,對經濟增長產生乘數效應。
凱恩斯主義認為,政府支出的增加會引起國民收人成倍的增長,這就是政府支出的乘數效應。政府支出既包括財政投資、政府購買,同時還包括政府轉移支付等。財政對農村社會保障的投人屬于政府轉移支付,按照凱恩斯的乘數效應理論,財政支持農村社會保障將對經濟增長產生乘數效應,這種乘數效應主要通過影響全社會邊際消費傾向來實現。假定不考慮稅率的影響,政府轉移支付乘數可表示為:
政府轉移支付乘數=邊際消費傾向/(1-邊際消費傾向)
可見,在不考慮稅率影響的前提下,政府轉移支付乘數大小完全由邊際消費傾向決定,當邊際消費傾向提高時,政府轉移支付乘數也隨之提高。通常而言,影響邊際消費傾向的因素除了收人水平之外,主要就是社會保障因素。當社會保障健全有效時,人們對未來的預期相對樂觀,因而敢于消費,邊際消費傾向提高;當社會保障不健全時,人們對未來的預期相對悲觀,預防性儲蓄動機增強,不敢消費,邊際消費傾向自然降低。因此,加大財政對社會保障的投人,建立和完善以財政為主導的社會保障體系,有助于提高邊際消費傾向,擴大消費需求,帶動國民經濟增長。這在當前國際金融危機尚未完全消除.我國出口受到較大影響的形勢下,對經濟的恢復和發展尤為重要和關鍵。
由于我國農村人口占全社會人口的絕大多數,全社會邊際消費傾向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農村居民邊際消費傾向決定的,因此,擴大全社會消費、提高全社會的邊際消費傾向的關鍵和重點在農村。我國農村社會保障起步相對較晚,保障層次低、范圍小、覆蓋面窄,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農村消費和農村居民邊際消費傾向的提高。近年來,隨著國家對“三農”問題的重視,財政加大了對農村社會保障的投人,農村居民邊際消費傾向有所提高,兩者之間呈現出明顯的正相關。以江西為例,2002年以前財政對農村社會保障人均支出不到10元,全省農村社會保障基本只有農村社會救助、農村養老保險,覆蓋面窄,保障水平低,因而農村居民邊際消費傾向始終在較低的水平徘徊,最低的2001年甚至還不到0.1。2003年以來,江西加大了對農村社會保障的財政投入,先后建立了以財政為主的農村最低生活保障、農村五保戶供養、農村新型合作醫療、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等保障內容的社會保障體系,農村社會保障覆蓋面有所擴大、保障水平穩步提高,農村消費和居民邊際消費傾向也相應提高。從表1可看出,由于2003年實施了農村新型合作醫療試點、農村特困群眾救助和五保戶供養,當年農村居民邊際消費傾向迅速提高至0.8,較上年提高0.18,政府轉移支付乘數也提高至5.07,農民人均消費額增加99元,均比以前有大幅提高,財政投人的當期效應十分明顯。雖然近年來隨著農民收人的增長,農村居民邊際消費傾向有所波動,但基本穩定在0.7左右,農民人均消費額更是保持較大幅度的增長??梢?,財政對農村社會保障的投人經傳導可轉化為擴大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驅動因素,即財政對農村社會保障的投人可促進經濟的增長。
財政支持農村社會保障對提高整個農村居民邊
際消費傾向均具有正效應,但這種效應因不同人群而有所差異,其中效應最大的人群筆者認為主要是農村低收人者和身患疾病的農民。據筆者在江西部分鄉鎮、村的調查,農村低收人者在沒有獲得社會保障前,邊際消費傾向基本在0.3左右,低于社會平均水平,而在獲得社會保障之后,尤其是獲得低保收人后,其收人相對有一塊穩定的來源,具備了最基本的消費能力,絕大部分低保對象將低保收人的70-80%用于購買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進行消費,因而邊際消費傾向大幅提高。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農村醫療救助的實施,大大減少了患病農民醫療費用上的支出,使他們將沒有保障前須自己支付的醫療費用部分轉用于消費,從而大幅提高了這類人群的邊際消費傾向。
(二)提高農村社會保障產品的供給量和供給水平,產生供給效應。
哈羅德——多馬經濟增長理論認為投資具有雙重效應,即投資通過創造收入而產生對產出的需求效應,并通過投資增加資本存量、提高經濟的產出能力而產生供給效應。財政對農村社會保障的投人,筆者認為也可視作一種“投資”,只不過這種投資不是投向經濟領域,而是投向農村社會保障這種特殊的產品。按照哈羅德一多馬理論,財政對農村社會保障的投人也具有供給效應,只不過這種供給效應不是增加資本存量產生的供給效應,而是通過增加農村社會保障產品的供給量、提高供給水平而產生的直接供給效應,并同時影響和引導私人資金對農村社會保障的投人而產生間接供給效應,也就是擠人和外溢效應。
1.直接供給效應。
如前所述,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等社會保障產品具有公共產品的性質,如僅靠市場進行配置和供給將不可避免存在市場失靈、供給不足等缺陷,農村經濟不發達、農民收人低下及觀念的相對落后決定了農村社會保障產品的供給主體必須是政府公共財政。財政對農村社會保障的直接供給效應就是通過財政投人提高農村社會保障產品的供給數量和供給水平,滿足農民對社會保障產品不斷增長的需要。江西農村社會保障自2003年以來隨著財政投入的增加,供給量增加、供給水平提高,初步滿足了農民的需求,直接供給效應比較明顯。以全省保障覆蓋范圍較廣的農村最低生活保障、農村五保戶供養制度、農村新型合作醫療為例,隨著財政投人的持續增加,農村五保戶的供養數、集中供養率、集中供養標準分別由2003年的16.3萬、25% ,800元/人.年,增長到2008年的22.6萬、81%,1800 元/人.年;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參合數、人均年補助水平分別由2006年的1221萬人、35.6元,增長到2008年的2930萬人、80元;最低生活保障享受人數和月均補助水平分別由2003年的99萬人、12元,增長到2008年的150萬人、55元??梢?,不論是保障范圍還是保障水平均有較大幅度的提高。這些變化得益于財政投人的增加,體現了財政對農村社會保障的直接供給效應。
2.間接供給效應。
農村社會保障中部分產品如社會保險產品還具
有私人產品性質,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競爭性和排他性,不應完全由財政提供,而應由政府、集體和個人共同提供。政府作為這類保障產品的提供者之一,對這類保障產品的財政投人不僅可產生直接供給效應,增加其供給量,滿足農民的部分需求,而且還將產生間接供給效應。財政對農村社會保障的間接供給效應就是利用部分社會保障產品具有私人性質的特點,通過財政的投人緩解這類產品市場擁擠、供給不足,進而引導、帶動和擠入民間私人資金的進入,以此增加農村社會保障產品的供給量,提高供給水平。以覆蓋面較廣的農村新型合作醫療為例,2006年一2008年江西各級財政(含中央財政)對農村新型合作醫療投人分別為4.35,9.97,21.52億元,而同期引導和擠人的農民個人參保資金分別達1.42,3.02,5.38億元,擠人效應比較明顯。其它保障項目如農村養老保險,財政同樣產生了擠人效應??梢娯斦Y金在自身投人的同時還擠人了部分個人資金,提高了總供給量,產生了間接供給效應。
(三)以直接或間接方式促進農民增收。
財政支持農村社會保障不僅可以提高農村居民邊際消費傾向和政府支付乘數,增加農村社會保障產品的總供給;而且還可以通過多種形式直接或間接增加農民收人,對農民具有一定的增收效應。
1.以國民收入在農村再分配的方式直接和間接增加農民收入。
財政支持農村社會保障實質上是國民收人在農村的再分配,這對絕大部分農民收人的增加都具有正效應。對于低保對象來說,相當于有一塊穩定的收人來源,并可將這部分收人用于生產和經營,實現間接增收。對于身患疾病的農民來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或醫療救助可大幅減少其對醫療的支出,相當于間接增加了收人。2008年,財政對江西農村社會保障的投人大約39億,相當于每位農民從社會保障的轉移支付上平均獲得近130元左右的收人,占農民收人的2.8%。今后隨著財政投人的增加,農民從中獲得的轉移性收人將更多。
2.促進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而增加農民收入。
財政對農村社會保障的投入可解決農民生活、醫療、養老等后顧之憂,促進農村剩余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增加農民務工性收人。據統計,江西近年來累計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64.0萬人,其中僅2008年就轉移160萬人。國家統計局江西調查總隊的調查表明,2006年江西農民外出務工性(包括外出務工和在本鄉內企業務工)收人占農民人均純收人的37.9%,務工性收入增長對當年農民收人增長的貢獻率達50.7%,可見,勞動力轉移外出務工有效地增加了農民的收人。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與農村社會保障的逐步完善是分不開的。此外,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不僅減少了農村居民常住人口,增加農村居民人均土地等資源的實際占有量,提高農村居民從農林牧漁業等產業獲得的人均收入。同時,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還將增加城鎮人口,而城鎮人口的增加必然擴大對農村農產品的需求,緩解農產品銷售難、價格低等現實問題,增加農民農業收人。
3.促進農民增加文化教育用品和生產等投資而提高收入。
當前,農民的保障主要還是以傳統的土地、家庭保障為主,缺乏穩定性和持久性,且成本過高,農民對此還有很大的后顧之憂,不敢消費,不敢對以前不科學、不合理的支出結構進行大膽調整,而進行諸如文化教育、生產經營等最能影響農民增收項目的投資。以財政為主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的建立,尤其是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和農村醫療保險的建立則可有效消除這種后顧之憂,促使農民對支出結構進行調整,如減少養老性儲蓄和醫療支出等,增加用于文化、教育等用品的投資,提高自身科學文化素質和創收能力。2003年江西農民用于文化教育娛樂用品及服務上的支出為223元,而2004-2006年分別增長到237元、276元、288元。此外,以財政為主的農村養老保險還可改變當前農民傳統的“養兒防老”的家庭保障觀念,減少家庭撫育的時間耗費和資金支出,促使農民將更多的時間、精力和資金用于文化教育和生產經營,實現增收。
三、結論和建議
綜上所述,財政支持農村社會保障具有三種效應:一是提高邊際消費傾向和政府轉移支付、促進經濟增長的乘數效應;二是引導,其它資金進入農村社會保障領域,提高農村社會保障總供給量和供給水平的供給效應;三是以直接或間接方式促進農民收人增長的增收效應。這三種效應及傳導機制如圖1所示。
基于上述分析,為提高財政支持農村社會保障效應,建立和完善以財政為主導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筆者提出如下建議和對策。
(一)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政策和格局,提高社會保障支出尤其是農村社會保障支出在GDP和財政總支出中的比例。
由于目前我國農村社會保障尤其是農村社會養老欠帳較多,大大落后于城市,因此在確保社會保障財政支出在占據GDP和財政總支出一定比例的前提下,應逐步向農村傾斜,農村社會保障支出增長速度應高于城市社會保障支出增長速度,城鄉社會保障人均支出和保障水平應逐步實現均等化。通過財政投人,拓寬農村社會保障的內容和范圍,重點是推廣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完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消除農民對生活、醫療等的后顧之憂。鼓勵農民消費,提高農村居民的邊際消費傾向和政府轉移支付乘數,以此擴大內需,帶動國民經濟的增長和農民的增收。
(二)加強宣傳和引導,提高農民對社會保障的認識,幫助農民逐步拋棄傳統的養兒防老、土地養老等不合時宜的觀念,為個人、集體等社會資金擠入農村社會保障提供良好的氛圍和環境,鼓勵農民個人進行參保。
在提高財政的直接供給效應同時,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擠人效應和外溢效應,引導和擠人更多資金進人農村社會保障領域,提高農村社會保障產品的總供給量和供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