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時間:2022-10-06 00:24:2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高校績效審計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高校需要一系列的業務流程來完成教學、科研、社會服務和后勤等活動。首先要對客戶目前的需求進行調研,根據客戶的需求開發相應的能夠滿足客戶需求的服務。在了解客戶需求之后,整個服務的過程要保持一致性與及時性,這就要求各部門在服務客戶的過程中要高度一致,為客戶提供高質量、高效率的服務。 2學習成長維度 學習成長維度主要是交工能力的維持與發展。教職工是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的前提,員工只有具備了勝任本職工作的能力,才能夠做好自己的工作。激勵、授權和協作是保證員工個人目標與學校戰略發展的重要因素。在高校績效審計平衡計分卡的設計當中,幾個維度之間具有聯系性。為實現最終的戰略目標,必須使客戶具有良好的專業知識與技能,必須為用人單位提供高素質、強能力的專業人才;為了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就必須預留充足資金,以保障人才培養與社會服務工作的順利進行;財務與資源合理利用和規范有序的業務流程緊密相關;學習與成長能力又為規范有序的內部業務流程提供持續動力。 3改進高??冃徲嫿ㄗh 3.1完善高校審計機構設置與人員配置許多院校并沒有單獨設立審計機構,或者審計機構與監察處、紀委、財務處合并職能的學校,都應該將審計機構單獨設立,從事相關的審計工作。該審計機構不隸屬于任何部門,直接受學校主要負責人的主要領導,同時,除直接向學校領導匯報工作外,還收上級主管審計部門與機構的業務指導,并報告工作。在工作中不受任何部門或者任何人的干涉,依法獨立行使職權,做到獨立、客觀、公正,確保審計工作的順利進行。逐步加強審計隊伍建設,聯合社會各界資源,擴大審計隊伍,改善審計隊伍結構。 3.2構建適合我國國情的高校績效審計評價機制面對績效審計中的種種問題,解決的關鍵是建立一整套高校績效審計評價機制,以保證評價結果的公平性。高??冃гu價的標準是不斷發展的,不會一成不變。因此,相應的績效審計評價機制也要不斷補充和完善。高校的績效審計評價機制應該立足于我國的基本國情,這個指標評價機制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短期目標,第二階段為中期目標,第三階段可根據高校審計工作的實際發展制定長遠目標,并在實踐環節做出適時調整。參考高??冃гu價基本指標的內容,建立適合我國國情與省情的績效審計評價指標。 3.3創新高??冃徲嫻ぷ魉悸犯咝Ec企業活動以及行政部門的活動有所不同,高校主要運用財政投入和自身籌集來的經費來完成教學、科研活動,達到為社會培養大批合格的專門人才的目的,即是高校通過師資力量、校內設備、教學經費等進行投入,從而培養出一批高質量人才,產出一定的科研成果。高校通過強而有效的監督,為學校的長遠發展做好規劃,重視辦學效益。伴隨著績效審計在我國的逐步推廣和應用,各高校要轉變思想,創新工作方法,以應用財務審計為基礎,采用績效審計思想,加快建立起一整套績效審計防控機制,嚴格審計標準,更新工作思路。審計人員要熟悉績效審計的基本方法和流程,不斷推動高校審計事業的發展。 在高校教育資金相對不足的同時,高校卻普遍存在著嚴重的資金使用效益低下的現象。因此,應積極開展高校績效審計,促進高校資金使用效益的提高。 一、高校績效審計的特點 高校的活動和企業以及行政部門的活動有所不同,高校是運用財政投入和自身籌集的經費來完成教學、科研任務,達到為社會培養大批合格的專門人才的目的,即高校以師資力量、校內設施、教學經費等進行投入,從而培養出一定數量和質量的學生,產出一定的科研成果。高校辦學的效益性體現在:投入的經濟性、管理的效率性、產出的效果性。在投入上,表現為資金使用是否節約,是否合理利用物質資源,是否恰當配備教師及管理人員;在管理上,表現為機構設置是否科學,辦學機制是否靈活實用,管理手段是否先進、高效等;在效果上,表現為是否培養出數量多、質量高的人才。高等學校投資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取得社會效益,這是與企業經濟效益目標的主要區別之一。 高校績效審計是衡量高校內部各個資源占用部門的資源利用效率,考察其投入與產出的對比關系,進行成本效益分析,通過對其資源占用、消耗與工作業績的綜合分析,對學校內各單位的資源利用效率做出評價。 高??冃徲嫷奶攸c: 1、模糊性。高校從事的是非物質生產活動,它在教學、科研、人才培養方面所顯示出的效益很難從數量上進行全面概括,例如要求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對學生在“德”的方面進行衡量,即對學生的思想、道德、精神境界做出數量上績效評價是有困難的,只能根據客觀情況從主觀上推斷出一個大致的評價,因而得出的結果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模糊性,因此審計標準也只能是模糊的。 2、長遠性。高校的教學和科研工作以及培養專門人才的目的不是一蹴而就的活動,它在促進科學文化水平的提高、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等方面的成效往往要經過一段時間才能表現出來,并且持續的時間很長久,所以高?;顒拥男б婢哂虚L遠性,其審計標準也應立足于長遠。 3、宏觀性和間接性。高等學校是為全社會服務的,它所提供的勞動成果(社會所需要的專門人才以及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研究成果)是為全社會服務的,其產生的效益將在很大的范圍內發生作用。同時產生的效益并不能全部在高校范圍內直接反映出來,有相當一部分效益以潛在的、轉換的形式間接地表現出來,因此,只有立足于宏觀和間接效益的標準,方能對高校的效益做出全面、正確的評價。 二、考核高校績效的主要指標 建立科學的財務評價體系是對學校的財務管理工作全面地進行分析,客觀反映學校財務的全面狀況的需要。 (一)反映學校財務收支管理的基本指標 如經費自給率是用來衡量學校組織收入的能力和滿足經常性支出的程度;預算收支完成率是用來衡量學校收入預算和支出預算實際完成的程度;資產負債率是用來衡量學校利用債權人提供的資金開展業務活動的能力及反映債權人提供資金的安全保障程度。其計算公式如下: 經費自給率=(事業收入+經營收入+附屬單位上繳收入+其他收入)/(事業支出+經營支出)×l00% 收入預算完成率=(財政補助收入+上級補助收入+事業收入+經營收入+附屬單位上繳收入+其他收入)/本年收入預算數×l00% 支出預算完成率=(事業支出+經營支出+對附屬單位補助支出+其他支出)/本年支出預算數×l00% 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l00% (二)反映學校經濟實力的指標 國家經費撥款占總經費收入的比例=國家經費撥款/總經費收入×l00% 國家經費撥款僅指財政撥款數,國家撥款是學校資金來源的主要渠道,反映國家對高校辦學的支持程度,是學校財務實力的首要指標。 總經費收入=中央政府撥款+地方政府撥款+學費收入+教育服務收入+科研服務收入+其他服務收入+捐款收入+投資收入+所屬機構上繳收入+其他收入 自籌經費收入=學費收入+教育服務收入+科研服務收入+其他服務收入+捐款收入+投資收入+所屬機構上繳收入+其他收入 自籌經費收入占總經費收入的比率=自籌經費收入/總經費收入×l00% 學校自籌經費反映了高校多渠道集資辦學的規模和效益。一般情況下,自籌經費收入占總收入50%以上,且比率越高,反映該校辦學效益越好。 自籌經費增長率=(本年自籌經費收入-上年自籌經費收入)/上年自籌經費收入×l00% 這一指標反映學校對國家的依賴程度,學校自我籌措資金的能力以及努力程度。這一指標越大,說明學校自我積累和自我發展的能力越強;這一指標從動態角度反映學校在自籌資金方面的努力程度和狀況,在縱向或與其他院校相比之下,反映學校經營狀況和財務管理水平。自籌經費增長率越高,反映該校辦學效益越好。 固定資產增長率=(本年末固定資產總額-上年末固定資產總額)/上年末固定資產總額×l00% 這個指標用于衡量高校固定資產的增長速度,也客觀地反映學校財務支出結構、支出質量。 (三)衡量投入經濟性的指標 1、財力資源利用效率的指標。這個指標綜合反映國家培養一個學生當年開支的經費數額。與全國同類院校相比較,經費開支較少的院校,說明該校經濟效益好。一個學校如果當年比上一年節約,就說明提高了經濟效益。計算公式如下: 學生人均分攤的經費開支數=全年經費實際支出數/當年學生平均人數 學生人均分攤教職工人員經費=(全年工資+補助工資+福利費)/當年學生平均數 學生人均分攤設備購置費=全年設備購置開支數/當年學生平均數 學生人均分攤教學行政費=(全年公務費+業務費開支數)/當年學生平均數 2、反映經費內部結構的有關指標。 人員經費與經費總支出的比率=人員經費/經費總支出×100% 人員經費與公用經費比率=人員經費實際支出數/教育事業費實際支出×100% 教學業務費比率=教學業務費支出/公務費支出×100% 人員經費比=人員經費支出/公用經費支出×100% 預算內外收入比=預算內總收入/預算外總收入×100%. 人員經費包括在教育事業費和科學事業費中支出的教職工工資、補助工資、職工福利費、離退休人員經費、助學金和物價補貼等費用;公用經費包括公務費、業務費、設備購置費、修繕費和其他費用。在經費總支出中,人員經費比例越高,公用經費必然少,不利于改善辦學的物質條件,因此人員經費支出在全部經費支出中的比重應越小越好;當人員經費與公用經費之比大于1時,說明人員有超編現象。一般情況下,人員經費應控制在45%以內,公務費、業務費占25%左右,修繕費、設備購置費和其他費用占25%左右,圖書資料費占5%. 教學業務費與公務費之比較,越大越好;預算內外收入比,反映學校在完成計劃內教學,科研任務后,充分發掘人力、物力、財力的潛力情況,這個比例越高,說明學校取得的預算外收入越多,有利于補充教育事業費的不足。 3、人力資源利用效率的指標。 師生比=學生人數(折合年平均數)/教師人數(年平均數) 師生比例不能過高,師資嚴重不足會影響教學質量,也不能過低,否則會人浮于事。根據教育部《關于新時期加強高等學校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1999]10號文,到2005年,高等學校教師隊伍建設的具體目標是:全國高等學校平均師生比為1∶14左右。 教師占全校職工的比重=教師人數(年平均數)/教職工人數(年平均數) 該指標是衡量學校社會化程度的重要指標,該比例越低,反映學校非教學人員越多,學校社會化程度越低。 4、物力資源使用效率的指標。 機器設備使用效率=實際使用時數/可充分使用時數 圖書資源使用效率=年出借量/館藏 房屋使用效率=教學用房面積/房屋總面積 人均固定資產=年末固定資產原值/年末職工數 學生人均固定資產占有量=固定資產總數/在校學生總數 教學實驗開出率=已開實驗項目/應開實驗項目 每個學生年均教學儀器設備原值=年末教學儀器設備原值/年末在校學生數 每個學生平均圖書資料在冊數=學校年末公共圖書總冊數/年末在校學生數 年末學生人均占用房屋建筑面積=年末房屋建筑面積/年末在校學生人數 通過考核這一系列指標,可以了解學校現有辦學條件和挖潛的可能性,促使學校充分利用現有的物力資源。 (四)衡量產出效果的總量指標 1、教育投資利用效率。設定教育投資利用效率為P,在校學生平均數為W,用于培養學生的總費用為C,學生質量系數為K,計算公式為:P=(K×W)/C 應用這個公式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在校學生平均總數可按下列計算: W=年初學生人數2/3+年末學生人數1/3 第二,由于經費支出數中的設備購置費和修繕費是根據學校當年實際情況安排使用的,若全部計入當年學生的培養成本中,就不能反映當年培養學生的實際成本,為能科學的對比考核各年的學生培養成本,培養學生的總費用應由人員經費、公用經費(扣除當年設備購置費和修繕費)、固定資產折舊和其他資金來源培養學生的費用組成;第三,學生質量系K可從兩種途徑求得:一是根據學校對學生德、智、體進行考核,按百分制計分,以評定的平均值除以100為質量系數K;二是教育主管部門對學校的畢業生跟蹤抽樣調查,再按百分制綜合評分。指標P綜合反映了每萬元投資培養合格人才的數量。但在實際計算中將會遇到目前會計核算制度和學生質量評估方面的困難。在這種情況下,可令K=1. 成才率=優、良、及格以上的學生人數/當年全部學生總人數×100% 2、科技成果的社會效益指標。高校既是教育中心,又是科研中心。科技成果在生產領域創造的價值是檢查科技成果經濟效益的重要依據,但有一部分科技成果。特別是基礎研究,是為科技本身或者國民經濟的長遠發展服務的,在近期生產領域不易實現成果的價值,因此只能用科研的質量和水平來間接考核經濟效益。其指標分為兩種: 應用科技成果的經濟效益=科技成果實現的價值/研制成果投入的價值×100% 科技成果的獲獎率=獲獎項目數量/科研項目數量×100%. 3、高校的社會效益指標。高校作為社會單元中的一部分,自身也必須不停地發展、完善、壯大,才能適應社會的需要。高校在進行投資,培養人才、做出科研成果的同時,其自身的社會影響也在不斷變化,評價其自身的社會效益的指標為: 績效審計在我國高校內審工作中的發展尚處于初級階段,在審計實踐中,高校內審的主要審計工作仍然是以財務收支審計為基礎來開展,在審計報告中鮮有涉及有關資源利用的效益情況的評價。 二、影響高校績效審計的客觀因素 (一)績效審計體系不健全,缺少操作性強的績效評價標準 這是目前績效審計缺乏實施條件的主要因素??冃徲嫷膶ο缶哂袕碗s多樣、綜合性強等特點,所以很多理論知識和操作模式都沒有定性,給績效審計工作帶來很大的困難??冃徲嬰m然在很多領域已有所實踐,并頒布了較為詳細的績效評價操作細則或準則,如:《國有資本金效績評價操作細則》、《企業效績評價標準》等,但是此類文件,所提及的指標體系多為企業財務管理方面的財務指標,僅與經濟性和效率性效益相關,對于其他效益方面難以評價。高校作為主要依托國家財政撥款的事業單位,企業的財務管理指標并不完全適用于高校財務制度;且高校主要職能是加強人才培養,提高科技創新、服務社會發展,僅對經濟效益進行評價,不能滿足高校資源使用效益全面評價的要求。缺乏針對高校情況所制定的績效評價體系、操作細則,沒有明確的量化的評價標桿,直接影響高??冃徲嫷拈_展。 (二)審計證據的限制 傳統財務審計中,對經濟業務的真實性、合法性評價,主要是對報表、憑證等財務資料進行檢查,通過翻閱會計憑證即能獲得大量原始證據,收集起來較為簡單且完整。而績效審計卻要收集大量業務資料來作為審計證據,證據收集時還需要審計人員依靠財務專業知識以外的其他經驗來判斷證據的相關性、充分性及可靠性。同時相對于高校財務部門財務制度的完善程度,被審對象單位內部控制情況不一,所提供資料真實性、可靠性存在風險,甚至存在無法提供足夠的審計所需資料的情況。審計證據的不充分增加了績效審計評價風險,按照“四個不評價”原則之“對在審計過程中,未取得確鑿證據或審計證據不充分事項不發表評價意見”,績效審計難以進行評價。 (三)結合型績效審計的制約 目前績效審計在高校展開的主要形式是結合型績效審計,該形式無法充分發揮績效審計的特色。目前高??冃徲嬛饕捎脗鹘y審計與績效審計相結合的方式,在經濟責任審計和專項審計等工作中,將績效情況作為額外需要關注的方面提出,未明確要求做出有關績效情況的審計分析及評價;另一方面,一些資源使用的績效情況,從宏觀角度進行匯總分析,才更容易全面發現問題,如:高校資源各部門之間共享程度低,一些設備購買買來了閑置不用,一些老師卻缺乏經費購買必要設備;基礎建設工程缺乏長遠計劃,反復工程等。僅在單個部門或項目的傳統審計中運用績效審計,對于資源使用情況的信息掌握容易出現不夠全面的情況,導致對績效情況無法評價或評價不夠準確。 三、開展績效審計工作的相應對策 (一)健全績效制度建設,構建評價指標體系,規范績效審計程序 要想更好的開展績效審計工作,就需要在實踐中規范體制,發現和總結問題,健全績效審計相關的法律法規。建立適用于高校經濟和教育活動的績效審計制度,這是發展績效審計的前提,之后應在此基礎上確定具有操作性的評價指標體系,細化評價指標,這是有效展開具體審計工作的依據。相對于較為成熟的企業績效評價標準,2011財政部頒布的財政支出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對高校更為適用,目前該評價體系已對“項目決策”及“項目管理”這兩類一級指標細化了其評價標準,而對于“項目績效”這類一級指標仍然沒有細化出具體評價標準,高校需要根據高校的特點及發展情況,對評價體系進行細化,才能更具有操作性。 (二)加強高校內控制度建設,優化績效審計環境 審計環境是開展績效審計工作的重要前提條件,優化現有的審計環境,審計人員才能更好的實施績效審計。首先績效審計的發展需要得到學校各層領導的重視,正確認識績效審計所能發揮的作用,以及其本身的局限性,才能正確推進績效審計的工作開展。其次,高校應建立健全各部門的內控制度,加強部門內部管理,推進信息化建設,妥善保存必要的基礎業務資料,提高審計所需財務信息和其他相關業務信息的真實性,完整性,為績效審計提供良好的可實施環境。最后審計部門需要規范績效審計程序,明確審計對象,確定審計重點,做好審計計劃,從而提高審計工作效率,也便于對審計人員的工作進行有效考核。 (三)加強高校審計隊伍建設 高校審計部門普遍存在審計人員少、審計任務重的情況,因此需要保證審計隊伍的精銳性。高校應加強審計人員的任前選拔制度,選拔具有一定的審計專業背景的人才;上崗前,應重視崗前培訓,如財務審計人員需要在財務處進行實習,了解高校財務運作體系等;在崗員工應加強后續的理論教育培訓,形成一定的后續培養機制。同時績效審計的復雜性,決定了需要審計人員在需要具備基本的審計、財經、高校管理、計算機等專業知識外,同時還要具備較強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問題的分析能力,要依靠審計人員豐富的個人實踐經驗。因此除了理論知識的學習,需加強在崗人員的實踐鍛煉,輪流擔任主審、高校之間進行經驗交流與學習等,提高審計人員的業務素質。 (四)開展獨立型績效審計 獨立型績效審計更有利于從宏觀的角度匯總材料,分析現象,從而發現體制、機制的問題,提出個性化的解決方案。其可以著力查處資源浪費、資產流失、效率低下等專項問題,促進各學校提高管理水平和財政資金使用效益,發揮審計監督在建設節約型社會中的重要作用。相對于傳統審計突出查找問題,獨立型績效審計則突出對影響績效成因的分析并提出建議,其審計報告可以以審計調查研究報告、審計建議函等形式,向被有關決策部門提出改進和完善的建議;對于一些雖然符合現有政策,但存在制度性缺陷或政策落后不符合發展現狀,短期內難以做到根本性改進的問題,可以通過分析報告模式,向被審單位、決策者闡明問題存在的本質原因,提出改進或發展的思路和框架。所以,通過獨立的績效審計,更能宏觀的、針對性的發現問題,利于更好的發揮績效審計建設性作用。 四、結束語 關鍵詞:高校 績效審計 評價方法 績效審計評價方法很多,目前理論研究和實踐最多為平衡計分法,平衡計分法是一種全面、系統、有效地考察和評價高??冃У脑u價指標體系,從不同的維度對高校的教學、科研及管理績效進行綜合、全面、系統地測量和評價。但這種評價方法適用于對整個高校的評價,不適應高校內部審計對高校部門績效審計的評價,而且,該方法很多指標的計分高低依賴于審計人員的主觀判斷,可能會因為不同審計人員的判斷標準不一致,致使評價出現偏差,那么就需要一種系統方法對不同緯度中的各個指標進行單項評價,這種單項評價方法不僅可以適用于高校內部審計對高校部門績效審計的評價,而且可以緩解平衡計分法中審計人員主觀判斷不一致的情況。 一、基本思路 績效審計,是指審計機構按照一定的標準,運用適當的程序和方法,對一個組織占有資源的經濟性(Economy)、效率性(Efficiency)、效果性(Errect)進行審查、分析、評價的行為。高校部門績效審計則是對高校內部各個單位所占用資源的利用情況進行評價,衡量其投入與產出的對比管理,以促進高校管理者改進工作,更好地利用其所占資源。我國高校內部職能部門較多,除以院系命名的教學單位外,行政管理部門也掌握著高校資源的分配,部分高校還擁有具有企業性質的下屬單位,這就決定了高校績效審計必須根據不同部門的職能采用不同的評價方法。同時,我國高校對資金的控制與管理采用的是預算管理模式,依據高校部門承擔的工作分項給予預算,對一個部門的評價必須依據其各項職能及給予的預算資金分析結果,這就更加劇高校部門績效審計的復雜性。為厘清高校部門績效評價的思路,我們對高校部門及部門承擔的職能資金預算按照投入與產出的關系分為三個維度,確定基本評價思路,以探討高校績效審計評價方法。即以結果為導向的,產出結果既定,評價投入資源的合理性,最低成本法;以投入資源為導向的,投入成本既定,評價目標完成的程度,目標評價法;投入與產出相互配比的,評價投入與產出的合理性,投入產出分析法。 二、高校部門績效審計基本評價方法 根據上述思路,我們確定高校部門績效審計基本評價方法為最低成本法、目標評價法及投入產出分析法。 (一)最低成本法 最低成本法,也稱最低費用選擇法或最低投入法,適用于那些不易觀測或計算公共支出效益大小的情況,該方法通過分析比較項目的投入,評價和選擇費用或成本最低為最優。該方法的基本特征是:為獲得某項結果或功能所愿意支付的最低費用作為評價值,并以此作為功能量化的標準。由此,價值工程的基本方程式就轉化為下式: 價值系數(Vi)=最低費用(Fi)/現實費用(Ci) 顯然,根據上式,有下述判斷標準: 當Vi=1時,表明為實現某項結果所愿意支付的最低費用與該結果的現實成本相吻合,功能價值較為理想。 當Vi 當Vi>1時,表明為實現某項結果的現實成本低于為實現該項結果所愿意支付的最低費用,功能價值偏高。只要目標費用或成本不是過于保守,出現這種情況的可能性不大。 (二)目標評價法 目標評價法,即在部門資源投入既定的情況下,按照一定的評價標準衡量部門完成既定目標和執行工作標準的情況。目標評價的主要內容由目標被實現的程度來體現,這種方法要求高校管理者首先根據目標管理原理和工作職責確定各部門的工作目標,然后將部門的完成的工作同預先設定的工作目標相比較,得出達到目標要求,超出目標要求及與目標有差距等結論。一般來說,工作目標的內容可能是單一的,也可能是多樣的。如果是多樣的,在各項內容與目標相比較有了結論以后,還須將各項內容綜合起來得到一個結論。綜合的方法可以是較主觀的定性方式,也可以是各項得分加權平均的定量方法。 目標評價法實施的難點在于工作目標的制定,一是很難說什么才是適中的目標,二是部門職能并不具有同等可量化的特征。 (三)投入產出分析法 投入產出分析法,是研究經濟體系中各個部分之間投入與產出的相互依存關系的數量分析方法。 我們簡化投入與產出分析法,從投入——高校資源的輸入及產出——高校資源的輸出角度評價高校部門的績效水平。 高校對教學科研投入的資源很多,從廣義上講包括人力資源、財力資源及物力資源等與之有關的,保證人才培養得以正常運行的各類社會資源的總和。高校的產出除培養社會需求的各類人才外,為社會提供有用的科學研究成果也是高校重要的產出。同時考慮到高校人才的培養是一個持續的、長時間的過程,投入和產出在時間上不具有配比性,即當年的投入,可能是若干年后,才會體現一定的成效,所以,對高校教學部門績效評價,還應關注其教學過程指標。 三、高校部門績效審計評價方法的應用 為厘清高校內部績效審計評價方法的應用,我們對高校的內部職能部門進行大致的劃分,以確定績效審計評價的基本方法。 (一)教學管理工作績效評價方法 高校的中心工作就是教學工作,高校教學管理實質上就是教學資源的分配及分配資源所產生的效果的管理與監督,對教學管理工作的績效評價可以采用投入產出分析法。 教學管理工作的投入指標包括人力資源、財力資源、物力資源等與之有關的,保證人才培養得以正常運行的各類社會資源的總和。人力資源應從其數量、質量等內部屬性進行分析,反映人力資源投入狀況的指標具體包括:專任教師比例、生師比(學生與專任教師的比例)、高職稱教師占專任教師比例、高學歷教師占專任教師比例;物力資源主要指高校在人才培養過程中投入的物資資源,是人才培養投入的物化形式,反映人才培養物力資源狀況的指標多采用生均校園面積、生均教學實驗及辦公用房面積、生均教學儀器設備額、生均教學微機、生均語音室座位數、生均圖書資料冊數;財力資源主要是指為人才培養是所進行的經費投入,包括:生均教學經費、生均儀器設備經費、生均圖書資料費、生均校園文化及綜合素質教育經費。 高校系統最主要的產出是培養社會需求的各類人才,考慮到教學產出指標還涉及到一個“質”的問題,所以從在校生的教學產出指標、畢業就業的教學產出指標及教學成果產出指標三方面評價高校產出效果。在校生的教學產出指標主要包括:課程考試合格率、四六級英語通過率、計算機等級考試通過率、各類比賽競賽獲獎率、學生輟學率、研究生人均科研成果數;畢業就業的教學產出指標主要包括:本屆畢業生率、獲學位率、獲雙學位率、考取研究生及出國率、就業率、用人單位滿意率;教學成果的產出指標主要包括:年開設新課程率、優秀教學成果獲獎增長率、名師率、出版教材增長率、出版教材被其他學校采用率、國家級重點優勢學科數、省級重點優勢學科數、博碩士點個數、一級學科博碩士授權比例、二級學科博碩士授權比例。 (二)科研管理工作績效評價方法 科研工作有助于提高高校的教學水平及學校綜合實力,除為社會培養高素質人才外,提供科研成果也是高校的重要職能之一,對科研管理工作的績效評價可以采用投入產出分析法。 科研的投入是多方面的,它不僅包括財務資源、物資資源、人力資源,還包括高校科研平臺。高校為科學研究投入的人力資源包括高校所配備的科研團隊、引進的科研人才及科研教輔人才;物資資源包括實驗室用房面積、實驗室建設、科研附屬設施及研究數據庫及圖書資料等;財務資源包括科研平臺運行費投入、隊伍建設經費投入、實驗室建設經費投入、儀器設備經費投入、課題研究經費投入、科研組織和管理投入等??蒲衅脚_具體指高校為科研所提供的重點實驗室、重點研究基地;為了全面衡量科研的財務資源投入,這里的科研平臺運行費應當按照全成本量化。 科學研究的產出具有多樣性和復雜性,其投入與產出可以相互轉化,如科研平臺即可作為投入,也可作為產出指標,用以衡量被審計單位審計期間的科研成果。根據科學研究的特性將產出指標分為科研課題、科研成果、成果轉化、成果獲獎、研究平臺、研究隊伍??蒲姓n題指標包括獲資助課題項目增長率、師均在研課題項目數、師均獲科研經費額;科研課題包括師均發表學術論文數、學術論文被引用率、文科師均出版著作數、理工科教師人均獲批發明專利數;成果轉化指發明專利成果轉化及產業化率;成果獲獎指標指人均科研成果獲獎數;研究平臺指審計期間新增科研平臺數及科研平臺成果產出率;科研隊伍指標指審計期間新增各類學術團體任職人數及新增科研團隊數。 (三)行政管理工作績效評價方法 高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學和科研,行政管理工作是教學、科研工作的組織、管理及后勤保障。行政管理工作涉及面廣,工作性質差異性較大,很難從投入與產出角度對行政部門的績效進行評價,對行政管理工作績效評價可以靈活選用最低成本法、目標分析法。 行政部門績效評價方法的選擇很大程度上受制于高??傮w目標、部門職能的劃分及預算資金分配管理模式。總體目標及預算管理資金分配管理模式的差異可能導致同一職能在不同的高校選擇不同的績效評價方式;而一個行政管理部門承擔多項職能,亦可能在一個部門使用不同的績效評價方法,如:高校后勤管理處承擔了物業管理、物業維修、綠化衛生、水電費收繳及管理、水電維修、班車運營、食堂運營、醫療保健等多項職能,根據高校不同的總體目標及預算資金分配管理模式,采用不同績效審計評價方法對后勤管理處工作進行評價,物業管理,如其結果既定-保證學校正常的教學科研活動,可選擇最低成本法對其績效進行評價;而綠化衛生,可能給予了固定的預算資金,可選擇目標評價法,評價使用資源的結果是否達到既定的目標。 四、結論及建議 最低成本法、目標評價法及投入與產出分析法只是高校部門績效評價的基本方法,是確定績效評價的方向和思路,在具體評價時,可根據具體情況選擇歷史動態比較法、公眾評議法、專家意見法、生產函數法、杠桿管理法等進行深入的分析與評價。如學生工作處的獎助學金使用績效評價,可以先確定使用目標評價法,在具體評價其目標實現程度時,可采用公眾評議法,對獎助學金分配方法產生的效果以發放問卷形式進行調查。 在應用投入產出分析法時,我們可以采用分層次橫向比較、與國家或有關部門硬性指標比較、投入與產出配比比較等方法對教學單位的績效進行評價。如:高校教學資源投入包括人力資源、財力資源及物力資源。人力資源又可從其數量、質量等內部屬性進行分析,人力資源投入的指標具體包括專任教師比例、生師比(學生與專任教師的比例)、高職稱教師占專任教師比例、高學歷教師占專任教師比例。我們可以根據投入指標在各教學單位之間橫向比較,以確定教學資源投入的差異性;也可以根據教學資源的投入與產出的配比評價教學單位的績效。 參考文獻: [1]趙耿毅.績效審計指南[M].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2011年1月第1版 【關鍵詞】 高校教育經費支出; 績效審計; 經濟性; 效率性; 效果性; 內部審計 中圖分類號:F239.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5937(2016)01-0118-04 一、高校教育經費支出績效審計的研究背景 高校教育經費支出績效審計是指對高校教育經費支出的經濟性、效率性和效果性進行綜合分析與評價,以促進學校管理者優化配置資源、提高績效,從而建設資源節約型高校。我國的財政管理改革已進入以支出管理改革為重點的階段,高校教育經費支出作為公共財政支出的一個重要部分,一直是社會各界關注的重點和熱點。因此,對高校教育經費支出開展績效審計,對高校教育經費支出的經濟性、效率性、效果性進行監督和審計,無論是對高等教育事業經費支出的管理改革還是審計事業的發展,都是一條不可或缺的必由之路。 高校教育經費績效審計的審計主體可分為內部審計部門和政府審計部門,目前我國學術界對高??冃徲嫷难芯慷鄶凳且哉畬徲嫴块T為出發點,探討政府對高校的績效審計,但是仍未形成完善的制度規范和統一的指標體系,高校的政府績效審計處于初步建設時期,開展還需一段時間。 2015年3月24日,《教育部關于加強直屬高等學校內部審計工作的意見》(教財〔2015〕2號)(以下簡稱《意見》)正式頒布實施,《意見》明確提出“內部審計是規范權力運行的重要手段,是強化過程監管的重要方式,是提高資源績效的重要保障。”高校內部審計作為政府審計的延伸,在高??冃徲嬛芯哂兄鲃有?,是推進高??冃徲嫷膭恿εc保障。因此本文選取內部審計部門作為審計主體,以內部審計部門為研究視角對高校教育經費支出的績效審計進行研究。 二、高校教育經費支出績效審計的必要性 (一)理論基礎 1.公共產品理論 高等教育是非義務教育,既不是消費上具有完全競爭性和排他性的私人產品,也不是在消費上完全不具有競爭性和排他性的公共產品,它兼有私人產品和公共產品的成分,屬于準公共產品。高等教育的準公共產品性質,決定了高等教育經費投入由政府、學生和社會共同承擔,同時不可避免地引入了成本效益觀念,而高校教育經費支出的績效審計滿足了利益相關者對經費支出效果的需要。 2.委托理論 委托理論認為,財產所有權和財產經營權分離后,一方面委托人希望人能誠實、公允地履行受托經濟責任,不僅要實現財產的保全,還要實現財產的增值;另一方面,人也有義務向委托人說明受托經濟責任的具體履行過程和結果。政府對高校投入資金,委托高校負責人對投入資金進行有效管理,從而為社會最大效率地提供公共服務,輸出優秀人才;校企合作方、銀校合作方等委托方投入或借出資金,希望高校為其盈利;學生繳納學費,希望能接受到良好的教育。為保障受托經濟責任的全面履行,滿足眾多利益相關者的信息需求,產生了績效審計的要求。 (二)現實意義 1.績效審計是高校厲行節約的重要保障 目前,高校教育經費支出結構不合理,存在不同程度的浪費,如設備儀器的采購與管理不善,重復購置;基建修繕項目沒有長遠規劃,重復拆建;參加或舉辦沒有意義的會議與活動,鋪張浪費。這些不僅容易滋生高校腐敗,還會影響高校的長遠發展。當前的高校內部審計側重于財務收支的總量審計,缺乏對經費支出的經濟性、效率性、效果性的評價。高校教育經費的某項支出不超預算,并不代表這項資金的使用效率高,這項資金的支出不一定達到了預期效果,因此這筆資金即使不超預算,也是低效的支出,甚至是浪費的不合理支出。因此對高校教育經費支出進行績效審計,對支出的績效進行評價,可以保障經費支出的合理性與節約性,提高經費使用效益。 2.績效審計是高校內部審計縱深發展的必然走向 20世紀90年代以來,績效審計以其獨特的優越性成為西方國家審計的主流方向(安杰等,2010)。在我國,高校雖然一般都設置了獨立的審計部門,對經濟責任、財政收支、基建修繕、科研經費等方面進行審計與監督,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內部審計的職能作用卻沒有充分發揮,大部分高校內部審計的重點局限于財務預決算以及日常收支活動的準確性、差異性,卻很少考慮學校教育經費支出的經濟性、效益性、效果性,因此我國高校內部審計的創新和發展顯得尤為重要與迫切。2014年1月1日,新修訂的《中國內部審計準則》正式實施。新準則將內部審計定義為“一種獨立、客觀的確認和咨詢活動,它通過運用系統、規范的方法,審查和評價組織的業務活動、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的適當性和有效性,以促進組織完善治理、增加價值和實現目標?!眱炔繉徲嫷哪康呐c績效審計的內容相統一,因此引入績效審計不僅是高校內部審計的創新方向,更是內部審計縱深發展的必然走向。 三、高校教育經費支出績效審計的主要內容 (一)高校教育經費支出的經濟性審計 經濟性審計是指審計高校教育經費支出是否以最低費用獲取一定質量的資源,審計高校教育經費支出是否節約以及支出結構是否合理。經濟性審計是高校教育經費支出績效審計的主要內容之一,高校內部審計人員應按照厲行節約以及經費優化配置的方針進行經濟性審計,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的審計: 1.經費支出的節約性審計 審計在保證資源數量和質量的情況下,資源的購買成本是否有壓縮空間,是否達到最低;審計資源的購買與獲取是否嚴格執行預算,有無擠占挪用資金;審計是否嚴格執行了政府采購政策。 2.經費支出結構的合理性審計 科學合理地配置和使用教育經費,最大限度地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益,是高等學校經費管理的一個重要目標。經濟性審計的另一個重點就是審計經費的支出結構是否合理,是否最大限度地為教學、科研服務。 (二)高校教育經費支出的效率性審計 效率性強調的是成果與支出的比例關系,追求比例的最大化。對于高校教育經費支出來說,效率性審計是指在一定條件下,為取得同等的教育成果,高校教育資源的消耗程度,即審計是否以最小的資源投入獲得一定量的成果;審計購入的資源是否優化配置,有無資源閑置與浪費。效率性審計是高校教育經費支出績效審計的關鍵,是連接經濟性審計與效果性審計的橋梁。效率性審計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1.人力資源的效率性審計 高校教育經費支出獲取教師、行政人員等各種人力資源,其中教師資源是核心,關系到學校的教學質量以及發展潛力,因此人力資源的效率性審計的重點是審查教師的人數與知識結構是否合理。 2.物力資源的效率性審計 物力資源的效率性審計主要是審計房屋、設備、圖書等物力資源的利用效率,審計物力資源是否優化配置,有無閑置浪費。 3.財力資源的效率性審計 財力資源的效率性審計主要是審計高校教育經費在人才培養和發展科研兩方面的支出效率性。 (三)高校教育經費支出的效果性審計 效果性審計是審計教育經費支出后所實現的實際效果和預期效果之間的關系,即是否達到預期目標。效果性審計可分為兩個方面的審計: 1.人才培養效果性審計 我國高校的主要職能之一就是人才培養,是否培養出適合社會需要的人才是評價教育經費支出效果的重要內容。 2.科學研究效果性審計 高校的另一職能是科學研究,即通過科學研究不斷輸出新知識,促進社會發展??茖W研究效果性審計主要是審計高校科研成果的數量和質量。 四、高校教育經費支出績效審計指標體系 績效審計本身是一個多指標綜合性的審計模式,涉及到從資源的購買、使用到產出的全過程審計,因此一套科學實用、清晰可比的高校教育經費績效審計指標是績效審計的關鍵。本文基于內部審計的視角,初步探索了高校教育經費支出績效審計的指標體系,見表1。 各審計指標的具體描述如下: (一)經濟性審計 1.實際支出與預算支出比例=(實際支出/預算支出)×100% 該指標越大,說明教育經費支出的經濟性越差;該指標值大于1時,實際支出超預算,經費使用可能存在浪費。 2.本年實際支出增加比例=(實際支出-上年支出)/上年支出×100% 該指標值大于0,說明本年支出大于上年支出,指標值越大,超出上年支出越多;指標值小于0時,本年支出較上年支出節約。 3.教學支出比例=(教學支出/總支出)×100% 該指標反映了教學經費的使用情況,該指標值保持較高才是合理的支出結構。 4.三公經費支出比例=(三公經費/公用經費)×100% 三公經費包括出國(境)費、車輛購置及運行費、公務接待費,是應該嚴格控制的支出,該指標應維持在較低值。 5.設備購置支出比例=(設備購置支出/公用經費)×100% 設備購置支出比例包括可分別計算教學設備購置比例和行政設備購置比例,并進行對比分析。教育經費的支出重點應該是教學,教學設備在滿足師生需要的同時還要及時優化更新,因此教學設備購置支出應該遠大于行政設備購置支出。 6.人員經費比例=(人員經費/總支出)×100% 人員經費包括在教職工工資、福利、補貼等,人員經費比例越高,公用經費必然少,不利于教學活動的開展,因此該指標值應維持在較低水平。 (二)效率性審計 1.學生教師比例=(學生人數/教師人數)×100% 該指標值高,表明高校教師資源利用效率高。但是不能過高,生師比太高說明學校師資力量嚴重不足,影響學校辦學質量。根據《普通高等學?;巨k學條件指標(試行)》(教發〔2004〕2號)文件的規定,符合基本辦學條件的生師比不能超過18:1。 2.教師人均工作量=全校教學工作量/教師人數 該指標反映了教師資源的利用效率,指標越高,效率越高。該指標不能過高,過多的工作量不僅影響教學質量,也會擠占教師的科研時間。 3.專業教師占全體教職工比例=(專業教師人數/全體教職工人數)×100% 專業教師在培養人才和科學研究中發揮重要作用。該指標值高,說明人力資源利用效率高;該指標值低,說明存在機構臃腫、人浮于事的現象,可以精簡非教學人員,提高教育經費使用效率。 4.高層次人才占專業教師比例=(高層次人才數/專業教師人數)×100% 高層次人才是指根據學校學科專業建設與發展需要,面向國內外引進的高級專業技術職務、高學歷的教師。該指標越大,說明師資力量越好,教學和科研發展的實力越強,人力資源效率越高。 5.房屋利用率=(實際使用的房屋面積/可使用的房屋面積)×100% 房屋包括高校的教室、圖書館、實驗室、宿舍樓、運動館等,該指標高,說明房屋資源利用率高,反之說明基建項目缺乏合理規劃,導致資源閑置與浪費,效率低下。 6.設備更新率=(當年更新的設備數/當年購入的設備數)×100% 該指標低,說明當年購入的設備未能及時投入使用,造成這樣的原因主要是設備重復購置或者設備更新不及時。這一方面導致了資源的閑置,另一方面學生未享用到優質資源,物力資源效率低下。 7.設備使用率=(設備實際使用小時數/該設備可充分使用小時數)×100% 該指標反映設備使用效率,值越高說明設備使用越充分。 8.圖書借閱率=(圖書借閱量/圖書總數)×100% 圖書資源是學習知識和發展科研的重要資源,該指標反映了師生對圖書的利用率,指標值越高說明該項教育經費支出的效率性越高。 9.科研成果數與科研支出比=科研成果數/科研支出 科研成果包括發表的論文、出版的圖書、獲取的專利。該指標反映了科研經費的利用效率,指標越高效率越高。 10.學生人數與總支出比=學生人數/總支出 該指標反映單位經費支出所能負擔的學生數量,該指標值越高說明經費的使用效率越高。 (三)效果性審計 1.學生畢業率=(畢業人數/學生總數)×100% 學生必須滿足一定的條件才能畢業,該指標反映了高校培養的合格大學生的比例。 2.畢業生就業率=(就業人數/畢業生人數)×100% 該指標反映了高校培養的學生質量滿足社會需求的程度。指標值越高,表明高校培養的人才素質越高,教育經費的支出效果好。 3.學生人均獲獎數=獲獎數/學生人數 包括國家級或地方級舉辦的知識競賽、體育競賽、實踐競賽等各類獲獎數,該指標反映了學生的綜合素質,比例越高效果越好。 4.教師人均論文數=數/教師人數 該指標反映了教師的學術研究能力,指標值越高,表明高校教師科學研究獲得成果越多。 5.核心期刊論文比例=(核心期刊論文數/總數)×100% 該指標反映了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數,指標值越高,說明教師科研能力越強。 6.教師人均科研專利數=科研專利數/教師人數 該指標反映了教師科研成果的創新性和實用性,指標值越高,經費支出的效果性越好。 7.教師人均出版教材數=出版圖書數/教師人數 圖書出版包括教材、理論研究、文學作品等的出版,反映了教師知識結構的系統化和完整化,指標值越高,科研效果越好。 五、加強高校內部審計部門建設,推進高校教育經費的績效審計 (一)加強內部審計部門的獨立性 內部審計是一種獨立、客觀的確認和咨詢活動,而在高校管理體制以及傳統觀念的影響下,學校領導和教職工對內部審計的認識局限于過去的監督職能,忽略了內部審計的確認和咨詢功能,內部審計在高校的獨立性受到制約,不利于績效審計的順利開展?!兑庖姟分忻鞔_提出“充分保障內部審計機構獨立性。應設置獨立內部審計部門,足額配備專職審計人員。要保障內部審計部門依法審計、依法查處問題、依法公告審計結果,不受其他機構和個人的干涉。對拒不接受審計監督,阻撓、干擾和不配合審計工作,或威脅、恐嚇、報復審計人員的,要依規查處?!币虼耍毩⑿允莾炔繉徲嫴块T的根基與核心,加強內部審計的獨立性是推進績效審計的根本保障。 (二)加強內部審計的信息化建設 高校教育經費支出績效審計是對高校教育經費支出的全過程及其所產生的效果進行審計與評估,審計范圍更加廣泛,審計業務的性質更加復雜,這不僅加大了審計的工作量,而且要創新審計方法,如果僅依靠傳統的審計方法,績效審計工作很難開展,其優越性也無法體現。目前,高校數字化校園的建設實施,使信息化建設深入影響到校園內各類用戶和管理部門,高校會計信息化的發展更是快速。但是,內部審計的信息化建設卻不甚理想,一部分高校自行開發了簡單的計算機輔助審計軟件,一部分高校僅是利用Excel表進行審計,高校內部審計作為審計主體,卻無法跟上審計對象的信息化步伐,嚴重制約了內部審計的職能發揮。因此,加強內部審計的信息化建設,提高內部審計的水平,不僅是績效審計的需求,更是內部審計事業發展的需求。 (三)加強內部審計人員的多元化建設 高校教育經費支出績效審計與傳統內部審計相比,具有綜合性、多樣性和靈活性的特點,要順利開展績效審計,必須創新審計方法,加強內部審計的信息化建設,但是僅靠硬件設備的投入是不夠的,還需要加強審計人員隊伍的多元化建設。審計人員是績效審計的主要推動力和實施者,具備一支由經濟、管理、法律、建設工程、信息系統等專業背景和專業資格的人員組成的審計隊伍是高校實施績效審計的人才保障。 【參考文獻】 [1] 安杰,國效寧,徐銘禧.我國高??冃徲嫞含F狀、意義與建議[J].會計之友,2010(10):92-94. [2] 張建林,劉韓婷.淺析高校科研經費績效審計[J].河北企業,2013(1):63. [3] 伍清.績效審計視角下高校教育經費審計內容研究[J].會計師,2014(1):53-54. 隨著我國高校辦學規模的擴大,財政教育經費投入大幅度增長,高校財政經費的使用績效情況日益成為社會各界的關注重點,同時也對高校績效審計提出了需求。本文試圖在分析高校實施績效審計必要性的基礎上,借鑒國外高校績效審計開展情況,針對我國高校現狀,探索推進我國高校績效審計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 高校;績效審計 隨著我國高校辦學規模的擴大,財政教育經費投入大幅度增長,高校教育經費的使用效益日益受到社會廣泛關注。實施績效審計,是不斷完善現代高校的治理結構、進一步提高財政經費使用效益的內在要求。開展高??冃徲嬁梢詢灮咝YY源配置,提高資金使用效益;促進工作效率,提高高校辦學水平;解決投入和發展的矛盾,實現可持續發展。 一、國外高??冃徲嬮_展情況 20世紀90年代以來,西方許多國家的績效審計占整個國家審計項目的比重逐漸加大,審計范圍也逐步向各個領域延伸,包括教育、醫療等各個行業。筆者分析研究了加拿大高校和澳大利亞高校的績效審計實施情況,具體如下: (一)加拿大高??冃徲嬊闆r 通過對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的績效審計情況進行研究,筆者發現加拿大高校的績效審計由國家審計部門,即審計局負責組織實施,審計的范圍包括會計系統、管理控制系統,以及確保經濟高速運行的其他系統。審計局通過設定關于計劃、風險管理、控制、治理等項目的績效標準,實施一系列對項目有效性進行衡量及報告的程序,確認系統存在的必要性,系統設計是否優良,系統是否根據設計被使用,是否能夠在合理成本下獲得充足的資源,并根據產出合理地使用資源等情況,并在此基礎上將產出與預期成果及績效衡量相聯系,把管理層和治理機構是否能獲取相關、可靠、及時的信息,以及是否為取得預期結果以合理的成本進行權利和責任的分配納入審計范疇,設定目標,衡量成果,并設立問責制以確保審計結果的有效運用。 (二)澳大利亞高??冃徲嬊闆r 在當今的知識經濟時代,世界各國都十分關注高等教育的辦學質量和辦學效益。澳大利亞作為世界上開展現代審計的主流國家之一,澳大利亞的政府部門歷來非常重視審計高校財政預算資金的使用和管理情況,州政府的教育主管部門均設有內審部門對轄區內的高校財政資金使用績效進行專項審計,聯邦政府也會每年定期根據上述審計情況,對高校的財政資金預算執行進行績效考核。 二、我國高校績效審計現狀 績效審計概念在我國的發展也有近20年的時間,但綜觀目前國內高校,尚未形成一個有效的、適合我國實際情況的績效審計體系。國家審計署在績效審計領域作了不少探索和研究,并在實際工作中逐步推進績效審計。相比政府績效審計而言,我國高校的績效審計工作還處于剛剛起步階段,即便開展了績效審計的高校,在具體的審計工作中也很難明確審計依據和審計范圍,在實施過程中存在諸多難點。主要表現在尚未樹立科學的績效審計理念,尚未形成完整的績效審計制度體系,同時尚未明確績效審計的評價標準等方面。 三、探索推進我國高校績效審計 隨著績效審計在我國日益受到重視,政府績效審計已逐步開展起來,并逐漸擴展到各個行業領域。當前要探索推進我國高??冃徲?,應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樹立科學的績效審計理念 高校審計人員要樹立科學的審計觀念,并積極創新審計工作思路,拓寬審計領域,緊跟國內逐漸引入政府績效審計的步伐,在開展常規審計的同時也逐步引入績效審計的觀念,同時加快單位內部控制規范體系建設,引導管理者建立績效管理的意識,同時開展績效審計宣傳,推動高校審計事業不斷發展。 (二)加強高校績效審計法制建設 加強高??冃徲?,不能忽視機制的力量,要把制度因素作為一種發展動力,盡快建立高校績效審計法規體系,是我國積極推進高??冃徲嫴崿F依法審計的重要前提條件。完善的績效審計法規體系,使得審計工作有據可依,便于審計工作的開展;同時可以提供給被審計單位,指導其改進和提高管理績效,爭取大眾對績效審計的重視和認可。 (三)開展重點領域的績效審計 高校績效審計涉及的范圍很廣,內容繁多,在全面推進績效審計的大環境下,應抓住高校內部績效管理的重要部門和關鍵業務,逐步推行高校的財政資金預決算績效審計、高校對固定資產等投資效益的審計,以及高校對外融資項目的績效審計。通過實施上述審計項目,有利于提高學校的預算執行的效益和效率,改進高校預算管理績效,同時促進高校投資和融資項目實施的效益。 (四)建立具有操作性的績效審計指標評價體系 實施高??冃徲?,以審計的方式來評價財政資金使用的效率、效果和效益,需要一套完整的評價指標體系,而且這個體系是動態的,是隨著當前社會的價值取向、圍繞學校的中心工作而不斷變化著的。這個指標評價體系的構成應該是多要素多維度的,通過對單個指標的評價和分析,匯總得出總體績效情況,從定性和定量兩個角度全面進行評價。 (五)加強審計隊伍的能力 建設為適應績效審計對審計隊伍提出的更高要求,審計人員的知識結構應該多元化,進一步深化素質教育,走內涵式發展的道路。同時可以參考當前已經比較成熟的政府部門績效審計的經驗,在績效審計的先進理念驅動下,積極開展高校績效審計理論研究,探索績效審計的實施方法,從理論上和實踐上不斷提高審計隊伍的能力。 參考文獻: [1]石緒英.高校內部績效審計初探[J].現代經濟信息.2013 [2]宋麗.澳大利亞高??冃徲媽嵺`及其啟示[N].山東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2 (遼寧師范大學計財處,遼寧大連116029) 摘要:實施高校經濟責任審計有助于發揮審計的預警和防范作用,最大限度地減少領導干部決策失誤或管理不善造成的損失,特別是對于完善管理控制、約束經濟行為、強化責任監督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從審計評價角度出發,結合審計實踐過程中評價指標的運用,對績效審計模式下經濟責任審計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和應用進行了初步探討。 關鍵詞 :高校;經濟責任審計;評價指標;績效審計 DOI:10.16083/j.cnki.22-1296/g4.2015.03.003 中圖分類號:G64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1580(2015)03—0006—02 收稿日期:2014—10—20 作者簡介:靳海燕(1970— ),女,遼寧法庫人。遼寧師范大學計財處,高級會計師,研究方向:高校財務,審計實務。 隨著黨的十報告中“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著力提高教育質量”目標的提出,作為績效審計的重要內容之一,如何構建全面、規范、有效的高校經濟責任審計評價體系,已成為審計工作的研究重點和突破內容。 一、構建高校經濟責任審計評價體系的基本思路 構建高校經濟責任審計評價體系時,除考慮經濟行為的合規性外,其經濟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指標可作如下表述:(1)經濟性??紤]在確保質量的前提下如何實現資源消耗的最小化。(2)效率性??紤]在取得同等教育質量的前提下如何實現教育資源的最大化利用。(3)效果性。考慮達到什么樣的效果,或者進行到什么程度,反映期望值與實際值之間的不同。[1] (一)高校經濟責任審計評價指標的設置原則 1.全面性原則。審計部門評價領導干部承擔的經濟責任,要以單位或部門的全部經濟活動為主線,沿著高校經濟活動(投入、過程、產出、結果)的全過程,在評價經濟活動的真實合規性的同時,注重經濟活動的績效性,使經濟責任審計評價更加全面、客觀,符合實際。 2.定量與定性相結合原則。高校經濟活動包含管理效益、科研效益、社會效益和人才培養效益等多重目標,這些目標有的可以用量化指標評價,有的難以或者不能用量化指標評價,需要將定量與定性評價有機結合起來,增強評價結果的直觀性、科學性。 3.差異性原則。高校經濟活動涵蓋廣泛,每項工作都有自身的經濟活動特點、資金運行規律以及不同的績效表現形式,在實踐中很難用統一的標準來衡量。因此,必須兼顧各類經費之間的差異性。 4.代表性原則。反映高校經濟活動的績效指標類別廣泛,在選取時不能單純堆砌數據,要選擇能夠突出反映經費使用績效的具有代表性的指標,以提高審計評價效果。 (二)高校經濟責任審計評價指標的設置步驟及方法運用 1.設置評價指標。根據不同經費的特征和評價要求確定評價目標,并從合規性、績效性(經濟性、效率性、效果性)出發,確定不同的評價指標。[2] 2.科學劃分指標類別。從高校普遍關注的資金運行情況來看,績效審計指標包括投入、過程、產出和結果指標,需將其歸集到合規性、經濟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四類中,并對定性和定量指標賦予一定權重。 3.確定各項評價指標的標準分值。(1)以預先制定的目標、計劃和預算限額等數據作為評價標準。(2)以行業或法規的相關指標數據為樣本,運用統計方法計算出評價標準。(3)由專家學者根據高校經濟活動發展規律和實踐經驗,經過分析研究后得出評價標準。 4.計算并評分。運用審計抽樣、統計分析等方法,得出各定量指標分值,并參照標準分值對指標結果進行評分,運用調查、內容分析等方法對定性指標進行綜合評價。 5.對數據進行分析評價。匯總各類指標的評價分值,通過比較分析得出高校經濟活動的整體水平。 二、高校經濟責任審計評價指標的主要內容 根據高??冃徲嫷哪繕?,高校績效審計評價指標體系可以區分為經費指標、管理指標、效果性指標、資源利用效率指標等具體指標。[3]結合高校經濟活動特點和規律,在績效審計評價指標體系下區分審計對象履行經濟責任的不同層次,構建經濟責任審計評價指標體系的基本框架。[4]指標體系分為四層:第一層為總目標層,是對審計對象履行經濟責任的總體評價;第二層為一級目標層,分為合規性評價、績效性評價兩個一級指標,是審計對象在經濟決策的真實合法程度、經濟管理的績效水平的分項評價;第三層為二級目標層,是對一級目標的進一步分解,依據審計目標不同,劃分為集體理財、財力調控、經濟性、效率性、效果性等十個方面的具體目標;第四層為初級指標層,設計經費預算完成率、行政消耗性費用超限額率等41項指標,其中定性指標13個、定量指標28個。 三、高校經濟責任審計評價體系的應用與分析 現以某高校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為例,分析評價指標體系的應用。表1所示為經濟責任審計合規性評價。 合規性指標得分為90分,反映了某高校領導干部的合規性評價等級為好。其中,重點項目投入率指標為7分,主要原因是在個別科研課題和校園環境改建上投入不足。資產購置合規率指標為7分,主要原因是部分納入采購目錄的物資未實行集中采購。此外,有償服務報批率指標為8分,主要原因是部分校企合作項目超出本級權限未向上級報批。由此分析,該高校領導干部需要在基礎設施建設、資產購置和自籌經費等方面進一步改進和提高。 四、結論 從高校普遍關注的資金運行情況看,通過績效審計指標(投入、過程、產出、結果),可以對高校資金運行的經濟性、效率性和效果性進行監督、檢查、評價,幫助其找出管理漏洞,防止資源浪費,挖掘工作潛力,從而實現教育資源的高效利用。但由于高校經濟活動的多元性、復雜性和多樣性,很難從單一角度對領導干部履行經濟責任的整體情況進行審計評價。在績效審計模式下構建高校經濟責任審計評價體系,需要將一般目標與具體目標結合起來,并對定性和定量指標的權重以及評價方法做出相應的規定。同時,要根據被審計單位所承擔的任務和階段目標的變化、項目本身的性質、管理活動的特點等情況,及時做出調整,如此才能對領導干部履行經濟責任的情況做出符合實際的評價。 [ 參考文獻] [1]王學龍,郭江波,汪旭.經濟責任審計評價指標體系構建探討——基于平衡計分卡的視角[J].財會通訊,2010(7). [2]吳明芳,吳華萍.高??冃徲嬙u價指標體系的構建與應用[J].審計月刊,2011(1). [3]馮勛榮.關于高校開展績效審計的思考[J].工業審計與會計,2006(5).高校績效審計精品(七篇)
篇(2)
篇(3)
篇(4)
篇(5)
篇(6)
篇(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