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3-29 16:06:1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羌文化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羌族;民俗;非物質文化遺產;利用
羌族是我國歷史悠久少數民族,其歷史可以追尋到商文化甲骨文記載中。在3000年的歷史發展中,春秋戰國以來羌民族就在寧強一帶居留繁衍,其特有的民族文化成為了我國少數民族文化有的一道風景線。但是隨著時代與人口變遷,特別是“5.12”地震災害的發生,目前羌族文化遺產,特別是民俗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受到了較大的破壞,其文化遺產保護現狀不容樂觀。因此作為陜西省寧強縣作為我國羌族重要聚居地,針對羌族民俗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地方文化現狀與保護利用開展針對性研究,為羌族文化傳承保護,投資2550萬元,建成羌族文化博物館,提供了基礎保障,為了弘揚羌文化,搭建了平臺。
一、簡述羌族民俗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現狀
寧強被國家列入羌族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后加大了保護力度,成立了羌文化領導小組辦公室和羌文化研究會,具體實施羌族文化藝術的挖掘,整理和研究工作,組建了羌族刺繡,羌族歌舞,羌族儺藝術團隊,先后赴甘肅,福建,四川,西安,鳳縣等地展演交流,羌繡參加陜西省首屆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并赴上海世博會展示,均獲好評。
在羌文化民俗類藝術傳承和展示的同時,羌文化理論研究方面也取得了顯著成果,出版了《陜南羌族(上下)、《陜南羌族信仰禮俗與保護》等,在省內外理論研究刊物《陜西理工學院學報》,《四川阿壩師高等師范專科學院學報》等發表羌文化研究論文20余篇,論文收錄《情系爾瑪》、《漢水文化研究》、《漢中民間文化論文集》、《羌文化傳承創新與區域經濟發展研討會文集》、《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論文集》、為做好羌族民俗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研究,為建設具有寧強羌族特色的品牌文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但在實際工作中我們發現,當前的羌族文化保護現狀并不樂觀,在民俗類文化保護中存在以下問題。(一)地質災害破壞。在羌族文化發展中,地質災害對于其文化傳承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影響。特別是在“5.12”地震影響下,大量的羌族傳統建筑受到了嚴重破壞,羌族藝人年齡偏大,有的已過逝,對于其民俗文化遺產的破壞是不可估量的。(二)傳統工藝的流逝。在民俗文化發展中,大量民族工藝發揮著重要的支持作用。但是由于傳統手工業受到現代工業發展影響,其手工業水平、繼承者等因素都受到了不可估量的影響。(三)文化關注度的降低。隨著社會文化的發展與一體化進程的推進,大量的民俗類文化都受到了社會文化發展影響,造成了社會文化關注度的降低。如在寧強縣羌族民俗文化中,儺戲是其“羌年”節日慶典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羌族主要的一種節日文化形式。但是隨著電視、電腦等新型媒體形式的出現,儺戲民俗文化在地區文化生活中的關注度嚴重下降,造成了這一重要民俗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難度的提升。
二、文化遺產保護利用主要措施研究
為了確實做好寧強縣羌族民俗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地方政府與文化保護部門結合地區特點,利用以下保護措施開展了羌族民俗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
(一)以政府文保部門為主導開展搶救性保護措施
政府是羌族文化民俗保護工作的主導力量。也是保護工作的開展的基石。因此在羌族文化民俗保護過程中,我們首先需要以政府與文保部門為主導,開展了搶救性的保護措施。其主要工作包括了以下兩點。1.寧強縣宣傳文化中心做好非物質遺產文化搶救性收集保護的基礎上,利用寧強羌族文化博物館對羌族文化文物進行保護性收藏、展示與宣傳工作。一方面提高社會對羌族文化的關注度;另一方面利用集中收藏與管理的方式,提高了文物的保護質量。2.對民間民俗遺產進行保護性管理。除了做好民俗文物保護外,縣宣傳文化中心和文保部門,還對現存的民俗文化繼承人、表演形式、表演道具等民俗文化遺產,利用攝像、攝影、繪圖等進行登記管理,形成整體化的民俗文化檔案,為民俗文化保護提供多媒體的技術資料支持。
(二)加大對民間非物質文化遺產繼承者的培養力度
民俗文化表演者、道具制作手工業者、音樂演奏者等民間非物質文化繼承者流失,是造成當前羌族民俗文化流失的一個重要原因。因此在民俗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我們開展以下三方面工作,提高文化遺產繼承者的培養力度。1.加大政府部門投入。在文化遺產保護中,我們需要繼續加大政府投入,利用政府補貼、減免稅收等政策性優勢,吸引更多的中青年加入到民俗文化遺產學習中,為文化遺產^承隊伍提供新鮮的力量。2.發揮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宣傳優勢。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是我國乃至國際社會關注的重要文化保護工作。利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宣傳優勢,我們不僅可以吸引本族群體,甚至是國內外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喜愛羌族文化熱心的人士,共同參與到文化遺產的繼承中,就是提高羌族民俗文化保護質量的一種有效方法。3.組建了羌繡合作社、山花藝術團和羌州羅氏儺藝表演有限公司
(三)合理發展民俗文化經濟,推進文化與經濟平衡發展
發展民俗經濟提高民俗文化保護投入與保護質量的一種主要方式。在羌族民俗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民族經濟開發中需要注意以下兩方面問題。1.以保護前提。由于受到“5.12”地震等地質災害影響,目前羌族非物質類文化遺產保護質量依然較差。因此我們民族民俗文化經濟開發依然應以保護為前提開展,不能因追求經濟利益過度開發,而對羌族文化遺產造成二次破壞。2.加大民俗經濟投入。在政府與民間民俗經濟發展過程中,政府應以促進民俗文化發展為前提,利用政策支持方式,將民俗經濟收入側重于羌族手工業、民俗表演等民間民俗經濟投入中,促進民俗文化的良性發展。
(四)以新媒體為平臺,加大羌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宣傳力度
為了提高羌族民俗文化保護力度,引發全社會對羌族民俗文化的關注度,我們可以利用網絡新媒體形式為平臺,加大羌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宣傳力度。如將羌族歌舞、儺戲等文化藝術形式制作成文化宣傳短片,利用網絡平臺進行宣傳;由地方文化部門制作羌族民俗文化的微電影,進行網絡播放等,都是利用新媒體平臺做好羌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宣傳的重要模式。
參考文獻:
1.1缺乏展現豐富成果的平臺
我校位于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開展藏羌民族文化研究具有天然的地緣優勢,積淀了豐富的藏羌民族文化研究學術成果。但是這些成果比較分散,沒有統一的展示平臺和技術標準。一是載體具有多樣性,包括實體的和數字格式的,而數字格式又有文本的、圖像的、音頻的;二是保存地點分散,或是存于商業數據庫,或是存于歷史檔案,或是存于學校主頁,或是存于學校各部門和個人。零散的、分亂的成果沒有整體的展現,學??蒲袑嵙蛯W術特色無依托的統一平臺,就難以產生更強的綜合效應和更深的學術影響[4]。
1.2缺乏長期、統一的保存機制
大多數歷史的學術成果沒有數字化,常因年代久遠而難以找到,或因實物的損壞和老化而無法長期保存。而年代較近的成果大都存于個人手中,學校沒有統一分類保存[4]。學校對于數字資源和科研成果的保存沒有統一的規劃。
1.3缺乏獲取資源的有效途徑
彰顯民族特色的藏羌民族文化研究成果形式多為版畫、音樂、舞蹈。以藏族祥巴為例,它是木刻版畫,是在藏族傳統文化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新的藏族版畫,以其獨立、獨特、獨創的藝術語言,實現了對藏族傳統版畫的超越式深化,推動著當代中國版畫向著多元化發展,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廣闊的發展前景[5]。我校的藏族祥巴作品豐富,藝術成就較高,曾入選全國美術作品展覽,并多次遠赴國外展出。由于藏羌民族文化研究成果存在形式的特殊性,很難直接獲取,而且傳播的影響力受限,除做過簡要的新聞報道外,很少以數字化格式介紹詳細內容。以上問題阻礙了我校藏羌民族文化研究的全面展現和廣泛交流,用戶難以了解具體的學術產出和獲取資源。因此,在網絡信息環境下建設一個集中的學術交流平臺———機構知識庫非常有必要。通過對藏羌民族文化研究學術成果的有效整合、組織和管理、及時和長期保存,可以促進學術成果的傳播和交流,全面展現學校的學術水平,提高學校的學術影響力和知名度。
二、我校藏羌民族文化研究資源整合
把相對獨立的數字資源,按照一定的組織結構和組織功能進行整合,形成具有高效能和高效率的新的知識資源體系[6],提供統一的用戶視窗和檢索入口,有利于數據的及時更新和擴充。我校藏羌民族文化研究資源整合是對學校特色數字資源的融合、類聚和重組,不僅要統一數據格式,還要強調數據的優化,以達到更高的服務質量[7]。
2.1藏羌民族文化研究機構知識庫的內容架構
我校作為民族地區的高校,承載著民族文化的傳承和創新和為民族地區經濟社會文化服務的基本職能。因此組建了九寨神韻藝術團、藏羌民族文化研究所、藏漢雙語系等內設機構或系部。其中九寨神韻藝術團、音樂舞蹈系承辦的重大演出,如大型羌族情景詩畫樂舞《云朵•薩朗姐》、羌族組舞《羌人谷》等都展現了我校的藝術特點、阿壩州的民族文化。美術系藏族版畫、藏羌民族文化研究所、藏漢雙語系課程建設都具有鮮明特色,為藏羌民族文化研究機構知識庫的構建提供了資源保障,也構成知識庫的內容模塊。以藏羌民族文化研究所為主體,可構成“學術研究”模塊,是成果展現的中心庫,它反映了部分教師藏羌文化理論研究的成果獨具特色的科研水平。以藏漢雙語系為主體,反映學校專業特色、服務地方經濟文化社會發展的課程建設構成的“課程建設”模塊,主要是藏語方向優秀課程展示,內容包括教案、演示文稿、試卷、課程作業等。重要的學術成果、有重大影響的畫展、專場歌舞演出應作為單列的“成果介紹”。設置“最新動態”模塊,及時學術活動、畫展、獲獎、劇場演出等最新資訊??偟膩碚f,藏羌民族文化研究機構知識庫在內容架構上,要充分體現科研和教學特色,集中展現重要成果,同時要反映學術動態,實時跟蹤最新的信息,發揮學術影響力。[8-9]
2.2藏羌民族文化研究機構知識庫的實現
2.2.1DSpace(數字空間)平臺
我校藏羌民族文化研究資源整合采用DSpace作為資源整合的工具。DSpace是一種開放源代碼軟件,技術成熟,功能非常強大。DSpace系統可處理圖書、期刊、學位論文、數據集、視聽資料、網頁等資源,還可處理包括文本、圖片、音頻、視頻等多種數據格式的資源。其在數據的存儲、檢索等方面也很出色[10]。DSpace的數據結構將內容對象與媒體類型分離,可存儲不同格式的文獻資源,從而實現了信息組織的靈活性、可重構性和媒體類型的多樣性。
2.2.2DSpace實現方法
采用WindowsServer2003作為操作系統,Dspace3.1作為機構倉庫平臺,PostgreSQL-8.4.14作為后端數據庫,Apache-Tomcat-7.0.41為服務器。下載相關源代碼后,并做相應的代碼修改,以確保按預期目標運行。成立以圖書館為主的項目小組,并對用戶進行必要的培訓,制定上傳指南和著作權授權等制度,同時為系統的正常運行、數據的完整和安全提供技術支持[11]。按照藏羌民族文化研究機構知識庫內容架構,創建Community(社區)———“藏羌民族文化研究機構知識庫”和四個Collection(集合)———“最新動態”、“成果介紹”、“學術研究”和“課程建設”,創建相應的用戶并設置相應的權限,初步實現機構知識庫的建設。
2.3藏羌民族文化研究機構知識庫的應用功能及現狀
藏羌民族文化研究機構知識庫收集、組織、存儲、管理機構內的研究成果和其他資料,具有對各類資源進行揭示、、服務的功能[12]。主要包括內容提交功能(提供作者或人以提交文件的方式來呈繳內容)、元數據描述功能(每篇文獻信息都必須附有反映文獻屬性的基本描述功能,如題名、作者、文摘、關鍵詞等元數據)、存取權限控制功能(不同的用戶有不同的操作級別和權限,對收錄內容的存取實行有效控制,實現增加、刪改、編輯、等分級操作)、檢索功能(提供作者、題名、關鍵詞等多種途徑供用戶檢索了解系統收集的內容、學科信息)、基于工作流的資源審核與功能(將提交者(submitters)。審核者(reviewers)、終審者(coordinator)等電子工作組(e-persongroup)派發給不同用戶,對系統的檢索、瀏覽和提交會觸發不同的工作流,并通知涉及到的電子工作組,進入任務池(Taskpool),經過審核、編輯和終審等工作流程最終到機構知識庫存儲。在知識庫建設的回溯建庫階段,以科技處提供的年度科研統計,以及藝術團、音樂舞蹈系、美術系歷年重要演出或獲獎作品,藏漢雙語系歷年課程建設為基礎,有步驟有計劃地上傳數據。后期則依靠學科館員、科技處,暢通聯系渠道,及時掌握教師的科研產出,并上傳成果。在次年科技處收集科研成果時,要求有關藏羌民族文化研究的科研成果必須上傳或交由人上傳。經完成,但訪問率比較低,無法獲得用戶的及時反饋,如數據庫是否能滿足相關用戶需求、數據庫檢索界面是否符合用戶習慣、檢索結果查閱是否方便等。這也是大多特色數據庫建設及利用過程中存在的共性問題,一方面可能與數據的專業性太強有關,另一方面可能是與宣傳力度不夠有關。只側重建設而忽視使用,不利于特色數據庫的持續發展[10]。建議中藥標本數據庫在建設初期就嘗試讓學生使用該庫,并要求他們提出使用建議,促進數據庫的完善。
三、結語
關鍵詞:羌族;幼兒藝術教育
一、調查區域概況
北川羌族自治縣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向藏東高原過渡的高山峽谷地帶,“面積2867.83平方公里。距綿陽市中區42公里,距省會成都160公里。縣人民政府最新選址為永昌鎮,轄6個鎮、16個鄉、1個民族鄉。全縣304個村,1381個村民小組,17個居民委員會和49個居民小組”1。
全縣有各類中等學校14所,小學178所,幼兒園54所,學前適齡兒童入學率達99.15%。北川于2003年被國務院批準為羌族自治縣,是全國唯一的羌族自治縣,也是最年輕的自治縣。
二、調查目的及對象
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羌族是這眾多少數民族中的一支古老民族,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F在中國官方認定的羌族主要聚居在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東部、北川縣、平武縣等地,這些地區的羌歌、羌舞、羌繡、羌建筑、羌服飾、羌樂器、羌飲食等都非常富有民族特色。由于羌族沒有文字,羌語與文化習俗的傳承均依靠口口相傳。精通羌語的長者、學者,熟知羌族歷史文化的端公是羌族文化傳承的關鍵人物。但在2008年“5.12”特大地震災難中,僅北川就有2萬多羌族人遇難,其中包括北川縣知名羌族文化研究專家謝興鵬、羌族音樂收集人計學文和羌舞收集人李紅果等11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這給羌族文化傳承帶來重大損失。
在中國約有三分之一羌族人口的北川,要傳承和發揚本民族文化,就必須從幼兒抓起。為了解北川羌族幼兒園民族藝術教育的現狀,探索出適合本地民族特點的課程與活動組織方式,研究小組分別于2011年5月和11月對北川縣三所公辦園和兩所民辦園進行了專題調研。調研主要涉及所在園的環境創設、課程研發和幼兒活動的組織等各方面。
三、現狀與問題
為傳承羌族文化,作為北川羌族自治縣的公辦幼兒園,在園舍的布置、區角的創設、課程的開發等方面都引入了本民族元素。比如,某公辦園門口的外墻上繪制了一副反映羌族人民生活風情的畫作;另一公辦園專門設置了“羌族文化一條街”的區角,里面展現了富有本民族特色的羌繡、羌族兒歌、羌族建筑圖片、羌族風俗圖片等;也有的幼兒園在課程設置中融入了羌文化內容,教幼兒羌族兒歌。但由于一些主客觀原因,這些幼兒園在羌文化的傳承方面還存在廣度和深度上的諸多問題。
(一)教師的觀念
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主體之一,在幼兒的素質教育中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著名的教育家葉瀾先生在其著作《教育概論》中說到:“從整個教育系統來看,教師的活動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一方面,國家對教育廳、學校的要求都要通過教師來執行,只有教師理解、領會了這些要求,并把它轉化為自己的教育思想和觀點時,這些要求才可能在事實上得到貫徹。另一方面,學生在學校中的成長、發展,也直接受教師工作的影響,只有教師對自己的工作有了充分準備和專業性的認識,才能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因此,教師地位的特殊性,從根本上決定了教育的成功與否。而對教師起決定性作用的,便是他們的教育觀念以及由此而導致的教育方式。
在調研中了解到,因5.12地震,北川失去了40余名幼兒教師,現有幼兒教師中羌族教師只占18.5%,其中有一部分幼兒教師是由于國家政策被劃定為羌族,她們并不是土生土長的羌族,對本民族的歷史及風俗習慣知之甚少,從而導致了她們在幼兒園的各種教育教學活動中缺乏開展羌文化傳承教育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加之地震后因大量缺乏幼兒教師,北川縣政府放寬了公招幼兒教師的條件,凡是全日制幼兒師范學校中專及以上學歷應、往屆畢業生,年齡28周歲及以下的人員均可參加考試,這就使得有17.6%的新進幼兒教師初始學歷為中專,她們認知的局限影響了她們對文化傳承的深入理解,因缺乏應有的教育觀念與教育方式,從而導致了相關活動開展的片面性與表面性。
(二)環境創設和區角設置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提出:“幼兒園應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滿足他們多方面發展的需要,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于身心發展的經驗?!蓖瑫r,幼兒園的環境創設和區角布置,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個幼兒園的辦園理念、園長的管理水平、教師的專業化程度。
在調研中發現,三所公辦園和兩所民辦園在環境創設和區角設計上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羌族的文化元素,但由于環境創設者對當地羌族資源與特色、幼兒園環境和教育的理解的片面性和狹隘性,忽略了環境創設的整體性和教育性,缺乏對環境創設的研究和創新,多數的環境創設和區角設計存在以下問題:
1.重形式而輕內容
在與園長的交談中了解到,各個幼兒園都清楚幼兒教育中融入羌族文化的重要性,但在調研中發現多數幼兒園的環境創設和區角設計重形式而輕內容。比如,某所異地重建的公辦園,其主體教學樓外墻上繪制了一副反映羌族人民生活風情的畫作,走廊上方懸掛了各種形狀的羌繡掛件,非常具有羌族特色,但走廊和室內的區角卻缺乏與之配套的具有羌族特色的玩具或材料供幼兒操作。
2.缺乏整體布局意識,存在片面性
多數幼兒園環境和區角設計的指導思想及創設方法不是從教育性和兒童化角度出發,更多追求的是幼兒園環境的整潔與美觀,從而導致幼兒園環境和區角的內容簡單、零散,缺乏整體布局意識,出現為了環創而環創,為了區角而區角的片面做法。
3.空間利用率不高,未充分挖掘園內場地資源
調研的三所公辦園有一所是原址重建,另外兩所為異地重建,建筑面積均超過地震前的原幼兒園,各功能房及配套設施均按標準設計。但在調研中發現,所有幼兒園的環境和區角創設只重視室內和墻壁的布置,忽視幼兒園內其他空間(如,走廊、樓梯轉角處、室外空余場地等)對幼兒所起到的隱性教育作用,未充分挖掘園內的場地資源,造成資源浪費極大,使幼兒園環境教育的功能大打折扣。
4.只注重教師的提供,忽略幼兒的介入
調研的幼兒園在進行環境創設時,多數都由教師“自編、自導、自演”,幼兒只是教師創設好的環境的觀賞者,被動地接受教師的安排。而區角也常常是給那些關心北川幼教的同行及領導設置的,喪失了區角應該具有的本質意義。調研的一所公辦園,其區角設計非常具有羌族特色,整整一條走廊展示的有羌繡(教師和幼兒的作品)、羌族兒歌、羌族建筑圖片、羌族風俗圖片、羌族飲食模型等,但該區角材料的更換率極低,幼兒利用這些材料進行區角游戲的時間極少,這個走廊主要用于外人參觀。
5.未充分利用當地的自然資源
調研的三所公辦園在地震后期,基礎設施及室內硬件得到了極大改善,全國各地的援助,使得這些幼兒園的硬件建設至少前進了十年,比如,教室內都有液晶電視、數碼鋼琴或電子琴、木質桌椅、消毒柜等。每間教室都有各種高檔的建構材料和其他玩具,卻缺乏利用自然材料創設的區角。從外行的角度來看,這些設置對孩子而言,非常舒適和溫馨,但從專業的角度來看,這些設置卻讓孩子遠離了自然,遠離了對民族資源的再創造。
(三)園本課程開發
園本課程是以國家法律及相關政策為指導,以幼兒園的現實條件和周圍環境為背景,以幼兒的現實需要為出發點,以幼兒園教師為主體構建的課程。其實質是提升了教師、家長、幼兒等與課程有關的人員在課程開發中的地位與權力。
1.幼兒園管理者及教師對園本課程開發的概念缺乏深入理解
在長期的教學中,幼兒教師早已習慣于扮演課程執行者的角色,上至園長,下至教師,都對園本課程開發的概念缺乏深入理解,課程觀念陳舊,課程理論水平偏低,缺乏課程開發意識。在進行園本課程開發時對于課程決策者和評價者的新角色感到無所適從,工作積極性不高,經常出現回避、抗拒的傾向。
2.教師參與程度較低
在調研的有園本課程的三所幼兒園中了解到,教師對課程開發的參與度很低。主要表現在:教師并沒有全程參與園本課程開發,多數幼兒園教師只是課程的實施者,課程的選擇、設計與評價由少數骨干教師和業務園長完成,教師是在課程領導者和組織者的帶領下被動參與的,因而在課程開發過程中未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
3.已開發的課程演變成靜態的教科書
由于幼兒教師對園本課程開發缺乏專業認識,加之園領導的重視程度不夠,使得個別已開發的課程演變成靜態的教科書,缺乏旺盛的生命力。比如,調研的一所公辦園在園本課程的開發中,把羌族的羌繡進行了提煉加工,將其作為幼兒手工活動的一個主要內容,但在調研中了解到,這一課程僅在大班進行了嘗試,且織繡針法和圖案單一,未抓住這一傳統性美術工藝的主要特點,也未在全園推廣,造成該課程出現斷層和滯后的情況。
四、對策分析
(一)政府加大在政策和經費上的支持力度
綿陽市在“5.12”特大地震災后恢復重建實施總體規劃中就指出:“重建突出民族特色,尊重羌族及少數民族的語言、服飾、生活習慣、建筑風格等,搶救和修復民族文化遺產,挖掘民族文化發展潛力。”要實現這一規劃,作為各級教育主管部門應充分認識到,民族文化的傳承應從幼兒園開始,讓孩子在藝術教育中了解和傳承民族文化。比如,在政策上,可以將每年國培計劃的指標向這些園所傾斜,鼓勵幼兒園的新教師、骨干教師以及園長們積極參加,通過學習提高認識,改變觀念;在經費上,可以多投入資金支持,便于這些幼兒園加大硬件和軟件建設。
(二)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的關鍵就是有效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幼兒教師的專業成長實際上是幼兒教師在其職業生涯中,能全面、正確地了解兒童的發展,能為幼兒創設有利于發展的支持性環境,能主動進行專業化學習,并最終形成幼教專業精神的歷程。幼兒教師的專業化水平直接影響幼兒園的辦園質量。
要促進幼兒教師的專業成長,應創設和諧的幼兒園管理制度,將教師的專業能力與專業培訓的資歷作為專業內晉升和獎勵的重要依據,通過職稱評定、工資晉升、職務提升等方面的激勵政策激發教師參加專業培訓,提高專業能力的積極性。
1.規范和穩定教師隊伍
由于地理位置和經濟狀況的影響,北川縣幼兒教師的流失率極高。因此應建立和完善新型的幼兒教師任用制度和幼兒教師資格認定制度,切實保障該地區幼兒教師的合法權益,幫助解決其人事編制,并逐步提高工資待遇。只有這樣,才能建立一支規范而穩定的教師隊伍。
2.加強職后培訓
北川縣農村幼教師資的培訓工作起步較晚,加之地震影響,使得當地的幼教師資培訓受到重創。為加快師資隊伍建設,可以采用“內培外引”的方式,一方面擴大招考幼兒教師的比例,另一方面,利用本地資源,建立以縣、鄉/鎮中心園為中心的骨干教師培訓網,骨干教師既是被培訓者,也是培訓者。
3.有效開展園本培訓
針對北川縣的實際情況,各地幼兒園可以自發組織,以園為本,形成“專業對話”的良好氛圍,密切教師間的關系,幫助教師取長補短,實現共同提高、共同成長。
(三)加大課程研發力度
課程開發是一個不斷循環完善的過程,任何一環脫節,都會影響課程的質量。為保證課程質量,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各種資源的開發
第一,教師資源的創新。教師是課程研發的主導者和課程的重要資源,因此,必須先改變教師的觀念,讓教師學會創新,敢于放棄,不斷提高課程的研發能力。
第二,家庭資源的整合。家庭資源是幼兒園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家長也是課程的組織者、實施者和評價者。家長參與課程建設不僅可以從中獲得正確的教育理念,而且由于各自不同的知識背景和專業經歷,他們能夠為幼兒園藝術教育課程的開發提供更為多元的視角和支持。因此,可以建立家庭資源信息網絡,把每位家長的職業、愛好、技能等方面的信息收集起來,構筑一個資源網絡,在藝術教育課程開發中,充分整合這些資源,有效提高課程的適宜性和園本性。
第三,社區資源的挖掘。北川地處四川盆地西北部,面積不大,但各個社區的羌族資源相當豐富。地震后的北川在城市規劃和設計布局上都非常具有羌族特色,為此,各個幼兒園可以建立社區資源網絡,組織幼兒有計劃地參觀社區的服務實施,了解社區的發展,熟悉本民族的民俗民風。
2.各種資源的利用
借助羌族自身的資源優勢,教師和家長可以共同開發多種適合幼兒的課程,比如,語言活動《美麗北川歡迎你》,美術活動《裝飾羌族服裝》、《我的羌繡作品》,社會活動《羌族美食》,音樂活動《跳鍋莊》,體育活動《搶頭巾》、《打竹筒》等。把這些已開發的資源借助幼兒園的網絡平臺,進行即時共享,讓更多的教師相互學習和借鑒,在學期結束時,把所有開發的課程進行歸類,并編輯成冊,建立資源庫。
教育是民族文化傳承的重要途徑。北川羌族民族藝術瑰寶的傳承需要從幼兒抓起,在幼兒園教育中,從教師的觀念、環境的創設、課程的開發、教玩具的投放等方面應下大力氣,確保羌族的文化傳承延續下去。(作者單位:四川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
注:該論文是四川幼專重點課題“多元文化視野下的幼兒藝術教育研究—以川西北地區為例”的階段性研究成果,課題編號:SCYZZD201004。
參考文獻
[1][2]摘自北川政務網
[3]余丹牟映雪.傳統文化傳承與發展——將民間游戲融入幼兒園課程[J].文學教育,2011(5):155—156.
[4]高云慶.關于幼兒園課程開發[J].學前教育研究,2003(5):16—17.
[5]陳育梅.民間游戲與文化傳承[J].民族文化,2010(5):28—29.
關鍵詞:昭通壁畫墓;四神圖;云南彝族;虎崇拜;東晉壁畫墓
1 引言
云南昭通后海子東晉壁畫墓是在云南省首次發現的壁畫墓,同時有確切的紀年且題材比較豐富的東晉壁畫墓在全國內也較為少見。從其墓葬形制上來看繼承了當地漢代的墓葬傳統,但同時也反映出強烈的地域性特征。[1]在其壁畫方面也體現了這一點。其壁畫中四神圖從題材和風格同樣繼承了漢代壁畫與畫像石刻的風格,如西壁上的“玉女以草授龍圖”;同時也有其獨特的地方,如其“東青龍、左帛虎”的四神位置的特殊性。
云南昭通后海子東晉壁畫墓,在其墓室的四壁上繪有四神的壁畫,與當時中原地區普遍的四神位置不同,其中以青龍和白虎最為明顯,其方位是相反的,而且在青龍和白虎的上方還用墨書書寫“右青龍”和“左帛虎”,將其差異更明顯的體現出來。在壁畫的北壁(后壁)上層下方正中畫蛇繞龜相斗,有墨書題字“玄武”。在南壁(前壁)上層下方正中畫朱雀,暗紅色,頭上戴勝,作展翅待飛狀,高33厘米,有墨書題字:“朱雀”。左壁(東壁)白虎位于其中心,身長70厘米,作奔弛狀,有墨書題字“左帛虎”。西壁(右壁)上繪有玉女,高31厘米,發簪作飄帶狀,穿暗紅色長袍,墨色鞋,雙手拿草正在喂龍;玉龍左邊有一青龍,長74厘米,淡褐色,張口吐舌正在吃草,其上方有朱子題字“右青龍”;玉女右上角有題字二行:“玉女以草授龍”(墨書)。[2]從其壁畫風格上來看,有很明顯的漢代文化風格,但同時也有明顯的云南地方特色。但是在青龍白虎的擺放方位上,昭通壁畫墓卻與漢代傳統有明顯的不同。
2 簡析云南昭通墓中“右青龍、左帛虎”現象出現的原因
筆者認為“右青龍、左帛虎”是地方特色在其壁畫上的顯示。而這一地方特色,應該是對虎圖騰的尊崇以及左尊的習俗?!逗鬂h書.西羌傳》中有記載,古羌人在先秦時期就有虎崇拜?;⒃谶@里不僅作為是部族的圖騰,更是一種權威的象征。在晉寧石寨山中發掘出土了許多的虎耳型貯貝器則是以實物資料對其的證明。在戰國到唐代,虎作為滇族的圖騰崇拜而存在。唐代,南詔國也是崇虎的,南詔國的貴族以軍功大小來披虎皮,有“超等殊功者”才能披整張虎皮。[3]從這些具體例證來看,云南彝族對虎的尊崇更甚于龍。因此漢族的以龍為尊的傳統在昭通地區未能得到傳承,取而代之的是以虎為尊的傳統。其次,還有一個彝族文化的特色便是貴左賤右,這與中原漢代文化又有所區別。因此,地位更為尊崇的老虎在昭通壁畫墓中位于左側,從而形成了“左帛虎、右青龍”的四神方位構圖。
高句麗的磚石墓中也出現了四神圖,與云南昭通墓中相同的是也出現了“右青龍”的畫法,但“右青龍”的含義與云南昭通墓不同。高句麗墓室中的四神圖是受到了遼東漢晉文化與墓葬的影響,其封土石室墓都與漢晉墓葬極其相似。在漢晉時期,中原地區以及遼東地區的四神圖比較傳統,其擁有正四方的功能。而高句麗的墓葬方向則相對比較隨意,因此正四方的功用逐u消退。墓葬中四神圖以墓道方向為準,形成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龍、右白虎的陣勢,而并非南朱雀、北玄武、東青龍、西白虎的形式。且設計相對比較隨意。在長川一號墓中的四神圖中,若以墓道的方向為準,則出現后朱雀、前玄武、右青龍、左白虎的位置。而背向墓道,則出現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龍、右白虎。因此造成高句麗四神圖中“右青龍”的出現并非是有特殊的含義,而僅僅是在高句麗墓葬的整體設計中未有明確的方向標記決定的。但從云南昭通后海子墓的方向來看,其墓室坐北朝南,方向整體來看較為規整。根據其方位和墨書可以看出,墓葬壁畫的設計方向是面向墓道口的,因此形成的是上朱雀、下玄武、左白虎、右青龍。朱雀和玄武的位置符合漢代的地理方位。而如果背向墓道,則形成的是上玄武、下朱雀、左青龍、右白虎的結構,雖然左青龍、右白虎的方位與漢代相同,但是其玄武和朱雀的方位則出現問題。因此,可以證明云南昭通壁畫墓并非簡單的方位的錯亂,而是有其特殊的原因。
在云南昭通墓剛發掘出來后,有些學者簡單的將“左帛虎、右青龍”的現象認為是五行學說在云南傳播過程中發生的簡單的錯誤,而沒有對其進行深入的探究。筆者認為這種觀點極其具有偶然性,而且較為隨意。首先,四神圖和五行學說并非是一門很難的學說,從正常來看,一般而言不可能出現在學習的初期就將左右顛倒。雖然這種可能是無法排除的,但是隨后出現的東漢孟孝琚碑上,在碑的兩側雕刻的紋飾也同樣為“左白虎、右青龍”從漢代到東晉時期,發生這種同樣的錯誤,我們不能簡單的將其歸納為在傳播過程中的錯誤。其出現是有其獨特意義的。
3 結語
因此,筆者認為在云南昭通后海子墓中出現的“右青龍、左帛虎”現象是一種基于當地特色文化而產生的一種特殊的現象。結合漢代的地理方位說,“前朱雀、后玄武”,云南昭通墓中面向墓道口來看,朱雀作為前壁,玄武為后壁,符合當時的四神的方位說。云南昭通時彝族的發源地之一,因此,在昭通擁有很強的彝族的民族特色,反映在墓室壁畫中有兩點一是左尊右卑的觀念。而漢代的傳統觀念與其相悖,《道德經》中寫道:“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币约啊白筮w”等證據都證明了漢代是以右為尊。二是彝族崇虎的觀念。與中原地區以龍為尊不同,彝族自原始社會以來,虎的地位就在龍之上。筆者認為出現“右青龍、左帛虎”的現象是云南昭通地區在對漢族文化進行學習的過程中將本民族、地區的特色和風格融入其中造成的,并非是普通的天文方位、方向的錯亂、以及簡單的傳播錯誤等方面的問題。
參考文獻
[1]程萬里著;王延信主編,漢畫四神圖像,東南大學出版社,2012.12,第56、57頁
[2]劉厚生,孫啟林,王景澤主編,黑土地的古代文明 全國首屆東北民族與疆域問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遠方出版社,2000.01,第255頁
[3]云南省昭通后海子東晉壁畫墓清理簡報[J]. 文物,1963,12:1-6+49-52+2.
[4]李昆聲. 從云南考古材料看氐羌文化[J]. 思想戰線,1988,01:61-66+60.
[5]劉厚生,孫啟林,王景澤主編,黑土地的古代文明 全國首屆東北民族與疆域問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遠方出版社,2000.01,第255頁
[6]申江著,時間符號與神話儀式,云南大學出版社,2012.04,第198頁
[7]馬立三主編,云南:彝學研究 第6輯,云南民族出版社,2009.06,第346頁
注釋
[1]李二超. 云南地區魏晉南北朝時期墓葬的綜合研究[D].云南大學,2015.
[2]云南省昭通后海子東晉壁畫墓清理簡報[J]. 文物,1963,12:1-6+49-52+2.
[3]李昆聲. 從云南考古材料看氐羌文化[J]. 思想戰線,1988,01:61-66+60.
[摘要]作為中國曲藝重要的組成部分――西南少數民族曲藝歷史悠久、形式多樣、審美獨特、文化內涵極其豐富,是中華民族文化藝術血脈不可或缺的傳承載體。因歷史原因和它的口頭性特征,以及某些民族文字的缺失,在理論方法和個案研究等方面長期以來都處于研究者寥寥,甚至無人問津的狀態。本文擬回顧、梳理、總結建國以來西南少數民族曲藝研究成果,簡介曲種,分析其獨特性,探討如何進一步充實、豐富少數民族曲藝研究的學術內容,為推動西南少數民族曲藝的健康發展、豐富中華藝術文化提供參考借鑒。
[關鍵詞]西南少數民族;少數民族典藝;曲藝;民族藝術
中圖分類號: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391(2017)03-0084-06
作者簡介:韓利(1969-),
西南民族大學藝術學院音樂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民間音樂、二胡;
譚勇(1957-),西南民族大學藝術學院音樂系教授、碩士生導師、國家一級演奏員,研究方向:民間音樂、二胡。四川 成都610041
1953年9月,“中國曲藝研究會”成立,將已經發展成熟的眾多如俗講、變文、講唱、說書、古詞等說唱藝術統稱為“曲藝”。 1981年10月,中國曲協舉辦的座談會上,時任主席陶鈍明確指出:“曲藝是語言、音樂、表演三結合,并且以語言為主,以語言來說唱故事和人物的群眾性藝術?!彼J為:“這個定義比以前進了一步,以前的定義沒有后半截。”他還說:“曲藝觀眾以聽覺為主,視覺為輔?!碧这g的話表明,對曲藝內涵的定義有一個演變與固化過程。
中國是以漢族為主體民族的多民族國家,以上定義其實更多是建立在漢族思維角度之上的。中國少數民族因地域、歷史、語言、宗教、文化的影響而孕育出的曲藝形式更為多樣性,內涵更為復雜。2012年,在中國少數民族藝術遺產保護及當代藝術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上,中國藝術研究院曲藝研究所所長吳文科先生在《中國少數民族曲藝的歷史文化價值及當代命運》一文中指出:“中國是擁有56個民族的多民族國家。中國曲藝是中國眾多的民族藝術中最具民族性和民間性的藝術門類之一。據《中國曲藝志》的不完全統計,幾乎每個少數民族均有屬于自己本民族的曲藝藝術形式,有些民族甚至擁有多個曲種形式。 55個少數民族所擁有的各自曲藝形式,是中國曲藝乃至中國傳統藝術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1]
一、有關西南少數民族曲藝研究文獻檢索分析
據中國知網(CNKI)的最新檢索結果,從1915年至今,有關中國少數民族曲藝研究文獻不到500篇,其中中國學術期刊網絡出版總庫有343篇,中國優秀碩士學位全文數據庫有97篇,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有5篇,而涉及西南少數民族曲藝研究的論文僅70多篇,論文的發文數量從2010年起呈較大的上升趨勢。(見圖1)
在這些文獻中,較有影響的有中國藝術研究院的吳文科撰寫的《中國少數民族曲藝的歷史文化價值及當代命運》[1]、《中國曲藝:當下困境與發展對策》[2];吳文科、蔣慧明、高蘋共同完成的《2014年度中國曲藝發展研究報告》[3]。文中提出了:“尊重曲藝藝術規律,矯正曲藝創演觀念,強化曲藝文化傳承、培養曲藝專業人才,成為中國曲藝當展的主要任務?!痹颇鲜∥穆摰臈顟c隆分別撰寫了《少數民族曲藝與漢族曲藝比較初談》[4]、《試論少數民族說唱藝術的起源與發展》[5]、《試論少數民族說唱藝術與宗教的關系》[6],探索少數民族說唱藝術區別于漢族曲藝的獨特性,分析其與原始文化、宗教文化千絲萬縷的聯系。李萍在《論西部地區少數民族曲藝資源的文化特性――基于田野考察的定性分析》一文中,ξ韃康厙少數民族曲藝資源“豐富”、“豐厚”、“豐美”等三個鮮明特性,從文化的角度進行分析[7]。四川省戲劇創作中心的嚴西秀撰文《曲藝現代化》,把四川曲藝現存的二十個漢族曲種和若干少數民族曲種,做了‘以唱為主’、‘以說為主’和‘載歌載舞’分類[8]。涉及西南少數民族曲藝專題研究的文獻,較為有價值的有:彭科偉《淺論四川曲藝的保護與傳承》[9];唐小林《搶救舌尖上的遺產――〈羌山采風錄〉:一部獨具學術價值與現實意義的民族志》[10];郎雅娟《侗族曲藝藝術研究述評》[11];索朗次仁《關于發展民族曲藝事業的思考》[12]、《簡論民族說唱藝術(曲藝)品種》[13];吳瑩;鄭直《廣西京族曲藝唱哈的保護性開發策略研究》[14];李漢杰《云南少數民族曲藝音樂及類型》[15];石尚彬《試論布依族民間說唱的藝術特色》[16];進銓《“津”是侗族曲藝的代表曲種――兼與普虹商榷》[17];曲聞《文藝“輕騎”馳云嶺》;[18]贊丹卓尕《藝術家土登訪藏族著名曲藝表演》;[19]王芳禮《簡論布依族曲藝“分彭饒”與“分浪論”的文學特征》。[20]
登載上述有關西南少數民族曲藝文獻的刊物包括:《曲藝》、《中國音樂學》、《民族藝術》、《貴州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廣西民族研究》、《民族音樂》、《民族藝術研究》、《藝術研究》、《貴州民族研究》、《音樂時空》、《文化藝術研究》、《興義民族師范學院學報》、《云嶺歌聲》、《黔東南民族師專學報》等等。作者大多來自高校、藝術研究所,曲種一線表演者的研究文獻目前幾乎空白。雖然期刊學術發展趨勢從2010年開始迅速增強,但研究文獻數量依然不多,西南少數民族曲藝目前已知的有100多種曲種,而真正進行專題文獻研究的不到20篇,大多數的曲種無人問津。其次,文獻內容大都是介紹性的,理論深度還需進一步加強。再加上史料文獻的缺失,整理發掘的不夠,嚴重影響著人們對其文化價值的深刻認識,更阻礙了西南少數民族曲藝的良性發展。
2016年7月,中央民族大學音樂學院教授柯琳撰寫的《中國少數民族曲藝研究》,第一次對少數民族曲藝進行理性的思考與抽象的論證,初步搭起了中國少數民族曲藝的理論框架,其意義非常巨大。[21]
2016年8月,中國藝術報登載了中國曲藝家協會的五年(2011-2016)工作綜述――《春風化雨牡丹綻放,文化自信民族復興》。中國曲協成立了中國第一個中國曲藝藝術研究基金,在10項具有前瞻性、戰略性、應用性的課題中,就有少數民族曲藝事業(傳承創新發展)已立項,還拍攝了9集電視文獻紀錄片《曲藝轍痕》,為曲藝研究留下了一筆可資借鑒的寶貴財富。中國曲協與遼寧科技大學開展戰略合作,共同開發高等教育曲藝類本科專業教材。以上這些中國曲協的工作導向給了西南少數民族曲藝的研究指明了道路,這一板塊大有可為。
二、西南少數民族曲藝的曲種及其獨特性
柯琳教授在其撰寫的《中國少數民族曲藝研究》一書中第一次較為詳盡地指出:“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的曲種存共約400余種,少數民族曲種約占我國民間曲藝曲種的60%,近200余種。”[21]該書中收集到現存西南少數民族曲藝曲種(見表1)。
曲藝品種與其各自產生的地區方言關系密切,曲藝音樂更是我國民族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位于中國西南的云南、貴州、廣西、四川、,都是多民族省區。據不完全統計,共有30多個少數民族生活在這里。其中云南一省就有漢、彝、白、壯、傣、苗、回、藏、傈僳、哈尼、拉祜、佤、納西、瑤、景頗、布朗、普米、怒、阿昌、獨龍、基諾、蒙古等23個民族聚居,該地區的民族密度之高,在我國首屈一指,世界絕無僅有。受云貴高原崎嶇險峻的地形和復雜多樣的自然條件以及大遷徙影響,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群形成了不同的經濟活動、生活方式,同一區域同一民族的不同成員也是相互隔絕、封閉性強,這些為獨特的語言和風俗習慣的創立提供了不可復制的條件。如圖1中羅列的100多種包括西南邊疆少數民族c跨國民族的曲藝曲種,復雜繁多,內容豐富,審美獨特,除以說、唱方式來敘述傳說、歷史、史詩、故事、生產勞作等本民族宗教、民間文學及民間儀式內容外,歌與舞的存在是區別于漢族曲藝最突出的特點,再加上服飾、技法、道具的特色,西南少數民族曲藝閃爍出耀眼而獨特的光芒。
三、西南少數民族曲藝文獻研究成果
1.目前涉及少數民族曲藝內容且較有影響的書籍(見表2)。
四、西南少數民族曲藝研究前瞻
30多個少數民族集居在中國大西南(見圖2),從不同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語言、、服飾文化中孕育發展起來民族曲藝曲種是如此豐富多彩,然而筆者僅僅檢索出上面寥寥數篇的研究資料,事實上大多數西南少數民族曲藝曲種處于幾乎無人問津的狀態。作者還認為僅從漢族或其它民族的曲藝框架來定義、研究這些曲種顯然是遠遠不夠的。有關西南少數民族曲藝的音樂、文本、舞蹈;曲種的獨特性、差異性、豐富性;西南少數民族曲藝的社會功能以及在民族文化中擔當的角色等等,都有待于去做深入細致地甄別、研究,其挖掘的空間非常之大。也許有些民族本身也在民族的融合中被同化,忘記了自己的這種文化身份,甚至他們對自己都不感興趣了。也許由于語言的障礙,造成研究乏力。也許是生在其中的人們本來就沒有意識到這是一座巨大的文化寶庫,或是不知以什么樣的方式去保護、傳承與創新。國家一級編劇嚴西秀先生說:“曲藝是一個龐大的、動態的體系,曲種之間差異很大?!盵8]少數民族曲藝是中國曲藝大花園里的一道靚麗的風景線,西南少數民族曲藝更是復雜、動態,種類繁多、各具特色。這些曲種雖然各自的發展歷程不同,但它們是這片土壤里生長出來的,身上流著這個民族的文化血脈。我們有責任去守護這些中華民族文化根基、傳承民族文化血脈,在全球一體化的今天,保持民族文化獨特性也是維護世界文化多樣性的需要,讓文化的趨同性與差異性并存,讓西南少數民族曲藝在世界閃爍出奪目的光芒。
參考文獻:
[1]吳文科.中國少數民族曲藝的歷史文化價值及當代命運[A]//.中國少數民族藝術遺產保護及當代藝術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 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4.
[2]吳文科. 中國曲藝:當下困境與發展對策[J]. 北京觀察,2004,(3).
[3]吳文科,蔣慧明,高蘋. 2014年度中國曲藝發展研究報告[J]. 文化藝術研究,2015,(2).
[4]楊慶隆. 少數民族曲藝與漢族曲藝比較初談[J]. 民族藝術研究,1994,(3).
[5]楊慶隆.試論少數民族說唱藝術的起源與發展[J].民族藝術研究,2007,(4).
[6]楊慶隆.試論少數民族說唱藝術與宗教的關系[J].民族藝術研究,1998,(1).
[7]李萍. 論西部地區少數民族曲藝資源的文化特性――基于田野考察的定性分析[J]. 廣西民族研究,2013,(2).
[8]嚴西秀, 沐恩.曲藝現代化[J].曲藝,2015,(4) .
[9]彭科偉 淺論四川曲藝的保護和傳承[J].中國音樂,2013,(4).
[10]唐小林.搶救舌尖上的遺產――《羌山采風錄》:一部獨具學術價值與現實意義的民族志[J].中華文化論壇,2012,(2).
[11]郎雅娟. 侗族曲藝藝術研究述評[J]. 貴州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6).
[12]索朗次仁. 關于發展民族曲藝事業的思考[J]. 藝術研究,2006,(4).
[13]索朗次仁. 簡論民族說唱藝術(曲藝)品種[J]. 藝術研究,1994,(2).
[14]吳瑩,鄭直. 廣西京族曲藝唱哈的保護性開發策略研究[J]. 新西部(理論版),2014,(20).
[15]李漢杰. 云南少數民族曲藝音樂及類型[J]. 云嶺歌聲,2005,(3).
[16]石尚彬. 試論布依族民間說唱的藝術特色[J]. 貴州民族研究,1994,(1).
[17]進銓.“津”是侗族曲藝的代表曲種――兼與普虹商榷[J]. 貴州民族研究,1987,(1).
[18]曲聞. 文藝“輕騎”馳云嶺[J]. 民族藝術研究,1989,(S1).
[19]贊丹卓尕. 藝術家土登訪藏族著名曲藝表演[J]. 藝術研究,1992,(1).
1、抓住機遇,迎接新課程改革。
地處川西北高原的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是嘉絨藏族的主要聚居地和全國唯一的羌族聚居地。這里有走過的歷史足跡----雪山草地,令世人神往的人間仙境----九寨黃龍,藏族人民心中的神山----四姑娘山,全國最大的大熊貓保護區----臥龍特區。
而今,與世界一道,阿壩各族人民也昂首邁進新世紀。建州五十年來,阿壩教育從無到有,已形成從幼教、小學、中學到職教、大學、成教的一系列完整體制。我們感謝黨和國家以及內地人民給予的大力支援,教育的發展使阿壩從封建農奴制走向社會主義,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極大的改善。特別是《四川省民族地區教育發展十年行動計劃》的實施,使我們的教育發展正在完成從傳統教育走向現代教育的轉軌。
新課程對各學科教育所倡導的一個重要理念,就是課程向生活的回歸,教育向經驗的聯結。我們民族地區高中物理教學在這一方面有獨特的優勢。阿壩地區有岷江、大渡河兩大河流,大片原始森林,日照充沛,水利資源富集,動植物種類繁多,旅游資源豐富。就課程綜合化的國家課程、地方課程、校本課程三級體制中,在校本課程的開發上可以充分體現地方、民族特色,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作為民族地區的高中物理教師,我們應該面對機遇,利用國家的政策支持,并以歷史和民族的責任感,以社會和時代的緊迫感,抓住機遇,用科學的態度,提高認識,轉變教育觀念,重新組合民族地區高中物理教學的知識新體系,為高一級學校培養和輸送大量合格的少數民族人才,為家鄉、為民族培養和塑造更多適應時代競爭,擁有應用知識的新人。
2、提高認識,轉變教育觀念。
幾十年來,我們民族地區的教育一直在國家一個大綱的指導下,與全國各地一樣,學習同一套教材,面對同一種考試制度。而教育基礎設施的不足,師資力量的缺欠,導致教育水平與沿海和內地的差距越來越大。如今,阿壩各族人民對基礎教育改革傾注了前所未有的熱情,新課改理念深入人心,各級領導也高瞻遠矚,充分認識到這是順應社會發展的要求,阿壩教育的發展要為阿壩建設服務。正值全州創建全國“模范自治州”之機,教育界要為此做出應有的貢獻,必須切實地開展新課程師資培訓,嚴格遵照“先培訓,先上崗;不培訓,不上崗”的原則。
目前,我校正積極開展這一工作,全體教師認真參與新課改,改進教學行為。學校物理教研組還把從本地藏羌民俗、歷史、建筑中,人文、自然、生態中,積極開發和利用課程資源,以便為將來豐富和完善學校課程,作為一項長期的教研計劃。我們認為,“物理離不開生活,生活離不開物理”。民族地區的高中物理教學應反映當地人民生活,從而使學生終身掌握物理知識,也使物理教學有了創新的生機與活力。更可以幫助學生轉變學習觀念,明白讀完高中并非為了“上一所好大學”,還應有高中畢業后為家鄉、為民族貢獻力量,同時也為了自己“適應社會,勝任工作”。
因此,更新教育觀念,積極增強課改責任感和使命感,做到為學生服務,努力投入到民族地區新課程改革中是我們的當務之急。
3.適應形勢,促進教育改革。
3.1新課改對物理教學的要求。
高中教育是高一層次的基礎教育,旨在進一步提高學生思想道德品質、文化科學知識、審美鑒賞情趣,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并具有一定實踐能力和適應能力,得到全面發展。
新課程對高中物理課程進行了新的設計,在保持我國物理教學傳統優勢的同時,主要針對某些“繁、難、偏、舊”問題進行了合理的修改。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案編寫不能再沿用以前的陳舊模式,對已經刪減的內容,因有其科學的道理,不可把學生已經放下的包袱又重新背上,甚至背得更重。物理高中教材知識點和編排順序的調整,增加了許多現代物理和生活物理知識,更主要體現在增加的研究性學習內容上,給出了眾多的課題研究,讓學生能在創造中完成。我們的高中物理教師應該在“新”上下功夫,適應新形勢,面對新要求,突出新意識,訓練新思維,掌握新教法,正視新課改。
新課改要求教師在教學手段上、方式上要體現創新,切實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徹底改變傳統的、機械的生灌硬背的教學模式。讓學生有充分的自主活動時間,啟發為主,教師給予組織、引導,由學生自己“修橋、鋪路”,自己實踐,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需要精心發掘生活物理,尋找各種優質教育資源,認真設計教案教法,創設探研式課堂情景。
3.2新課改對民族地區的要求。
3.2.1新課程的一些課程與教學理念對我們民族地區來說是全新的,而且教育發展的巨大經濟投入和條件課程資源的相對不足,使我們在實施過程中面臨很大的挑戰。但國家政策的支持和內地人民的援助,以及當地豐富的自然資源和獨特的藏羌民族多元文化,又是課程資源開發的一個潛在優勢??梢哉f,新課程改革全國一盤棋,我們將責無旁貸。
3.2.2阿壩地區是典型的老少邊窮地區,地廣人稀,高中教育十分薄弱,國家的經濟投入和內地的教育支援畢竟有限,因而我們積極開發和利用當地課程資源是縮小與沿海和內地教育差距的一個重要途徑。獨特的川西高原風光,迷人的九寨黃龍仙境,奇異的嘉絨藏族民風,古老的羌族傳統文化等等,都是我們可資開發和利用的豐富課程資源。
3.2.3教師對課程的“深加工”在新課改中尤顯關鍵。我們地區高中物理教師要有較強的課程意識,積極加強新課程自我培訓,認識新課改要求。首先,要結合地方課程、校本課程,利用民族地區的優勢課程資源,創造性地實施國家課程;其次,在當地發現有價值的特色課程資源,自覺進行篩選、積累、開發和利用。另外,還必須具備課程開發的素質和技能,積極發掘具有阿壩地區特色的課程資源,補充國家物理課程。
3.3民族地區高中物理的新課改
由于歷史的、地理的原因,阿壩地區的教育現狀與沿海內地還在不斷加大差距,在與全國一道開始新課程改革的大好機遇之下,對于高中物理教學,我們更要針對物理課程目標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三個方面,根據民族地區高中物理教學水平現狀,結合新課程改革,面對少數民族學生,重點認真貫徹和采取以下幾點目標和理念:
(1)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
(2)以科學的態度認識自然;
(3)讓學生在物理學習中有滿足感和興奮感;
(4)使學生學會學習,有初步的科學探究能力;
(5)讓學生關心家鄉、關心民族;
(6)使學生具有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創新能力。
4.培養學生創新能力,迎接新一輪課程改革。
4.1開展物理創新活動,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4.1.1組織物理學史教育,結合本地嘉絨藏族的寺廟構架、碉樓形式,羌族村寨的歷史沿革、修建藝術,告訴學生物理學史是無數物理學家用畢生心血甚至是生命寫出的歷史,藏、羌先人的建筑工藝、優良傳統令人欽佩,值得發揚,以引起學生創新的興趣和激發他們創新的精神。
4.1.2繼續組織我校多年來的物理“四小”(小發明、小創造、小制作、小論文)活動,讓學生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生活,親自動手,做一些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旅游產品模型,培養少數民族學生的自豪感,激發他們熱愛家鄉、熱愛民族、熱愛祖國的熱情,進一步培養了他們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創新能力。
4.1.3充分利用課程中的探索性研究課題,根據我們阿壩地區的生活物理問題,比如,水利發電、穿山隧道、冬季冰雪路、灶具改革、太陽能利用等等;設計探索情境,培養少數民族學生的科學態度,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望,從而也創造性地激勵他們的創新意識。
4.2進行物理創新教學,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4.2.1新課改后的高中物理教學不宜照本宣科,少數民族學生都勤學好問,教師應該給學生一個活潑的課堂情景,讓其自己看書,尋找資料,討論問題,還可以寫論文。作為教師所需要的就是鼓勵他們認真鉆研、積極提問,以利于師生之間共同探討、共同進步,也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創新能力。
4.2.2阿壩地區從封建農奴制一躍跨進社會主義,如今,雪山草地信息網絡迅速發展,藏山羌寨現代教育正在興起。少數民族學生與電子產品也緊密結合在了一起,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使民族地區高中物理教學變得有聲有色、有意思,這是非常值得我們探究的話題。我們物理教師應該有創新的講課藝術,當然也不可忘了藏羌民族與生俱來的幽默和能歌善舞。使物理課堂充滿樂趣,使學生在愉快中獲得知識。
4.2.3實驗是物理教學的靈魂,可以這樣說,搞好物理實驗,既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又利于學生知識的掌握和素質的培養,也有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提高。我們民族地區高中物理教學要積極爭取上級和內地的支持,加強物理實驗室建設,改進物理實驗室管理,搞好物理實驗室開放,把物理實驗室變成優質的物理第二課堂,切實地提高民族地區高中物理實驗水平,把弱勢學科搞上去。
再過兩三年,阿壩州將分段在小學、初中、高中全面實施新一輪課程改革,作為一名黨和國家培養起來的藏族青年物理教師,我將和全體同仁一道,面對新課改,提高認識,抓住機遇,為雪山草地的教育事業添磚加瓦,為民族地區高中物理教學的前進而努力,為把雪域高原的孩子培養成為愛國家、愛民族、愛家鄉,有知識、能創新、會做人的新一代藏羌兒女而盡自己的力量。
參考文獻:
《新課程理念與創新》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新課程師資培訓精要》北京大學出版社
《中學物理教學通論》高等教育出版社
《阿壩州概況》四川民族出版社
《阿壩州民族教育研究文集》四川大學出版社
【論文摘要】文化的生產、消費與發展都離不開傳播。傳播是文化的基本特征和內在屬性,是促進文化變革與創新的活性機制,一切文化都是在傳播的過程中得以生成和發展的。然而,文化的傳播需要一定的文化載體作為支撐,沒有文化傳播的載體就不會有真正的文化傳播,就不會形成中華民族輝煌燦爛的民族歷史文化,真正的文化傳播就不能得以實現。本文結合安多地區藏文化傳播的實際,對安多地區藏文化傳播的主要傳播媒介和文化載體進行了介紹和分析。
藏族主要分布在我國遼闊的青藏高原,青藏高原獨特的地理環境和長期的歷史積淀賦予了藏族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安多地區是我國三大藏族聚居地區(博巴、康巴、安多)之一,擁有豐富的藏族民俗文化和博大精深的歷史文化內涵,在中國歷史文化的長河中,多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造就了安多地區藏文化的獨特性。因此,深人分析安多地區獨特的藏文化,找出安多地區藏文化的主要傳播媒介及文化載體,對安多地區藏文化得以更好地傳播、傳承、延續和發展,對促進民族團結以及弘揚藏區民族文化精神具有重要意義。
一、文化傳播的理論
(一)文化傳播的概念
文化傳播又稱文化擴散,指人類文化由文化源地向外輻射傳播或由一個社會群體向另一群體的散布過程。文化傳播可分為直接傳播和間接傳播,前者通常由具備文化的人們通過商隊、軍隊等途徑直接傳播某種精神或物質方面的文化內容,如新的農藝技術和發明創造等;后者表現出一種比較復雜的文化擴散能力,主要指某一社會群體借用外來文化特征中的原理,進行文明創造活動的一種刺激傳播,如歐洲最終發明瓷器是在知道中國瓷器之后大約200年。文化傳播過程取決于文化的實用價值、難易程度、文明聲望、時代適應性和抗逆性等多種因素。
(二)文化傳播的類型及方式
文化傳播主要包括物質文化傳播、精神文化傳播、媒介文化傳播、報紙文化傳播、影視文化傳播、廣播文化傳播、網絡文化傳播、形象文化傳播、體育文化傳播、飲食文化傳播、服飾文化傳播、旅游文化傳播等。人類文化的傳播方式主要有口頭傳播、文字傳播、印刷傳播、電子傳播、國際互連網傳播,傳播技術的每一次進步都預示著人類傳播能力的飛躍。可以說,傳播技術的應用對文化傳播范圍、傳播效果的影響越來越大。
二、安多藏文化及其傳播媒介
(一)安多藏文化概述
“安多”是取阿尼瑪卿雪山和多拉讓摩山(積石山)名的頭一個字組成,安多也有邊地之意。范圍包括阿尼瑪卿雪山和多拉讓摩山(積石山)之間的地區,中心在阿尼瑪卿山至青海湖一帶,這里的人自稱“安多哇”。安多方言區地理范圍包括青海省的果洛藏族自治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東地區和黃南藏族自治州;甘肅省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天祝藏族自治縣;四川省的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的部分地區。其地域范圍很大,這里草原遼闊,牛羊成群,是藏族聚屬區最大最豐美的牧區,因而產生了高原獨特的游牧文化。由于地緣關系,安多自古以來就與東邊的漢文化和北方的阿爾泰文化聯系密切。歷史上這里也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藏、蒙古、土、回、撒拉等族的先民們,在歷史的變遷中相互融合與交流,逐步形成了今天獨特的多元性安多文化。
安多是宗日文化和卡約文化的故鄉,也是漢文史籍中諸羌文化的中心。安多有歷史上最繁榮和開放的青唐確廝鑼文化,藏傳佛教后宏期“下路宏法”的策源地和被稱為“第二佛陀”的宗喀巴大師的誕生地塔爾寺和佑寧寺、隆務寺。還有安多文化中心之一的拉卜楞寺和譽滿藏區的熱貢藝術。這里名人輩出,曾經涌現出了像宗喀巴、更敦群培、十世班禪大師等學術大師和高僧大德。安多又是世界上最長的史詩《格薩爾》的重要發源地,更是一個民間文學高度發展和民俗文化極為豐富的地區。多源的安多文化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古老的安多文化有著輝煌的歷史、豐富的內涵和獨特的底蘊。其與衛藏、康巴文化的區別是,安多自古以來與漢文化和阿爾泰文化的聯系要密切得多。昆侖神話和河徨“少年”(花兒)或許可以說是中原文化在安多和當地土著文化交融的產物;從古代匈奴、吐谷渾,到蒙古諸部、土、撒拉,阿爾泰文化在安多文化里從語言到風俗都有或多或少的影響。
安多藏族聚居區輝煌燦爛的文化歷史,只有采用多渠道、多途徑的傳播方式將其傳播出去,才能讓更多的人們認識它、了解它,也才能讓它在傳播的過程中得到更好的傳承和發展。
(二)安多藏文化傳播媒介
傳統的傳播媒介包括人、書籍、圖片、報刊雜志、廣播廣告、電視廣告、影像媒介等,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科技的發展,近年來出現了一些新的傳播媒介,如網絡媒介、旅游媒介等。安多藏文化的傳播,在繼承傳統文化傳播媒介的基礎之上,也運用了這些新的傳播媒介進行傳播。
1紙質圖片。紙質媒體包含書籍、報刊、宣傳冊、郵冊、剪紙冊、畫冊等,其中圖片是文化最基本的傳播方式,比較容易被人們認可和接受??梢韵嘈?,圖片這一記錄、保存、傳播安多藏文化信息和安多藏文化研究的重要手段仍將被人們長期、廣泛地使用。如《慶祝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成立五十周年》紀念郵冊將藏文化濃縮、提煉,并通過圖文并茂的表現方式傳播海北所特有人文、歷史、地理和風俗等文化。
2.音像制品。音像制品包含光盤、錄音帶等。通過攝像和多媒體技術制作的cd}vcd、dvd等音像制品已走進了千家萬戶,成為人們接受信息的重要手段。音像制品與紙質圖片相比,具有鮮活的畫面和聲情并茂的特點?,F在的安多地區,以藏文化為題材的節目占了相當大的比例。中央電視臺大型紀錄片《走遍中國》之《走進海北》,將這個神奇而美麗的地方融進冊子與dvd紀錄片相互輝映,讓這片熱土走出高原、走向世界。
3.廣播電視?,F代文明把大多數人限制在家庭的圈子里,電視成為人們了解世界和認知世界的窗口,電視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的思維和行為方式。在安多地區藏文化的傳播中,我們一方面可以多做一些記錄片和專題片,讓更多關注的目光投向這片急需保護和開發的領域;另一方面更需要當地的文化機構、教育機構自覺地主動地利用電視媒體。2008年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邀請中央電視臺國際頻道的《走遍中國》欄目,以演播室訪談十專題片的形式介紹海北州的文化、歷史、自然、地理等,把安多地區的藏文化推到觀眾面前,就是一個典型的范例。
4.網絡傳播?;ヂ摼W開創了一種嶄新的傳播形態,它融人際傳播、群體傳播、大眾傳播為一體,極大地拓展了文化傳播的方式。在網絡傳播媒介的環境中,知識不再像過去那樣,僅僅存在于圖書館書架上和書本中,而是存在于電子空間中互相鏈接的一條條信息中。網絡傳播打破了傳播者和受傳者的界限,任何機構和個人都可以在網上傳播知識和信息,為人們提供了一個十分理想的文化交往和溝通的平臺。網絡傳播的開放性和平等性,使傳統文化的全球性傳播成為現實。
2000年1月29日,世界上第一個藏文網站—同元藏文網站,在蘭州西北民族學院建成,這也是中國第一個少數民族網站。它分別用藏、漢、英三種文字介紹藏族歷史、文化、宗教、風土人情等,在藏文信息的傳輸、顯示方面獨具特色。該網站的建立、開通與藏文多媒體軟件的研制應用,為藏族地區經濟、社會、教育、科技、文化的繁榮發展,為藏民族與世界的交流開創了新的途徑。
5.旅游傳播。旅游傳播是一種非常特殊的傳播媒介。旅游本身就是文化信息的傳播活動。由于傳播的雙向性特征,旅游者在旅游活動中,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又是信息的發出者。他們在自己原有精神文化的基礎上,接觸新事物,接受新信息,達到更新知識的目、的;同時又把本文化的信息向旅游目的地傳輸,影響旅游目的地的發展。近年來隨著我國旅游業的飛速發展,西部地區民族旅游逐年升溫,在安多地區出現了一些著名的旅游景區、景點,如塔爾寺、拉卜楞寺、青海湖、昆侖山口、??撇菰龋慰椭鹉暝黾?,旅游業的發展為安多地區藏文化的傳播創造了條件。
三、安多藏文化的載體
文化之所以能夠得到存儲和傳播,是因為傳播載體的存在,載體在傳播中起著儲存和記錄文化的作用。所謂“文化載體”,即指可供文化、信息記錄、存儲并能借以傳播信息的物體。紙張、圖片、磁盤、電腦硬盤、軟盤等都屬于文化的載體范疇??紤]到安多藏族聚居區藏文化傳播的特殊性,現將安多地區藏文化傳播的載體歸為民俗、“四古”、旅游景區和小城鎮三部分。
(一)民俗文化載體
民俗文化是一個地區最基本的文化符號,是反映該地區文化最基本的載體,根據安多藏族聚居區特定的歷史文化積淀和民族風俗習慣等,將其分為語言、服飾、宗教、飲食、藏藥、土特產、舞蹈、繪畫藝術、詩歌戲曲、傳統體育競技、傳統節日、節慶活動等載體(詳見表1)。
(二)“四古”文化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