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06 23:02:3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期中數學教學總結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從以教材為本轉向以學生為本
傳統數學教學中以教材為本,新課標的教學理念提出了以學生為本,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理念,充分實現了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傳統的數學教學要求學生人人達標、過關,教師安排學生做同樣練習、作業,課堂上采用統一的教學方法,忽略了學生之間的個性差異。新課標提出,初中數學教學必須重視學生的個體差異,分析不同學生的興趣、思維方式、處理問題的方法,教師根據這個差異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并結合學生自身的特征,安排作業和練習,同時對學生也采用不同的評價標準。
二、重視學生的心理變化
初中學生相比較小學生有了很大的發展,尤其當今科技進步、世界創新形式下,初中學生的心理都有較早成熟的現象,學生的想象占了主要地位。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必須重視學生的心理變化,引導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得以充分發揮,為學生提供自由研究和討論的機會,讓他們對問題的見解充分表達,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們的獨創性得到發揮,多鼓勵學生討論、研究、大膽假設、合理想象、即興回答、發表自己的看法,對同學的表現多表揚、鼓勵,少批評,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創造性思維。
三、重視培養學生們的興趣
數學學習要求學生們必須身心投入,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必須采取激發學生興趣的方式,而不能強制教學。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同學們對數學的學習興趣,使得他們在愉悅氛圍中學習,可以激發學生們學習的欲望,轉被動為主動,以積極的心態投入到學習中,有助于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真正把數學知識變成自己的東西。
四、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技術
隨著現代化教學技術的發展,新課標要求初中數學教學必須充分應用現代信息技術和教學資源,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課件、軟件、多媒體技術等是現代教學領域中發展的新產品,把這些資源充分利用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改變數學教學的枯燥模式,通過形象的圖片可以激發同學的學習興趣,抽象、枯燥的數學概念變得直觀、形象。多媒體教學模式可以大大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使得同學對知識的理解掌握更透徹。
五、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
數學是從古至今的一門基礎學科,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也應用于生活。數學思維的培養和知識應用能力是初中學生必須培養的素質。新課標對數學應用樹立了重要的目標,要求初中學生必須能夠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觀察、分析問題,并能夠解決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問題。這就要求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必須重視數學知識和日常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生們的數學應用能力。
六、注重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
數學是一門集思維與應用于一體的綜合學科,做好初中數學教學工作必須重視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只有學生具備了科學的數學思維模式和思想方法,才能在今后工作中遇到數學問題進行合理的思考。培養初中學生的數學思維,是適應經濟發展的要求,具備一定的數學思維,才能夠在分析問題的過程中做到概括判斷、推理論證、歸納總結,把問題簡單化、清晰化,最終迎刃而解。初中數學中涉及得到的數學思維有:方程函數思想、數形結合思想,化歸思想,實驗與歸納推理的思想,全面考慮問題的整體思想,分類討論思想,以及數學模式之間互相轉換思想等等。這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把現實問題理論化,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分析、討論,培養學生用數學思想觀察、分析生活的意識,提高學生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七、采用多樣化的評價方式
【關鍵詞】新課改;數學教學;對策;研究
數學作為高中階段一門比較傳統的課程,其在高中教學的過程中占據著一席之地,并且,其分值在高考當中也是最高的。近年來,隨著高中課程改革的進行,一些新的變化出現在數學教學課程當中,特別是課程的內容結構和目標的變化,在課程內容方面,強調要將其中存在的一些“繁、難、偏、舊”的教學內容改掉,而是增加一些與生活和科技相關的知識;在教學結構方面,強調教學結構要更加均衡合理,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使學生能夠達到社會對人才素質的要求;在教學目標方面,強調的是“三維”目標的達成,這三維目標包含知識和技能、情感和態度、過程與方法,以此使學生形成正確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新課程改革,更注重學生的自主性學習,這樣有助于學生完善自我學習能力,培養自身的獨立意識,為創新型社會提供大量的人才。然而,由于我國的新課程改革依然處于初期階段,還未成熟,因此,高中數學教學中依然存著這一些問題,甚至出現了一些新的問題,這樣就給高中數學教學帶來一定的困難。因此,需要對新課改下高中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詳細的分析,并提出有效的改善措施,以提高高中數學教學質量。
一、新課改下高中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
在新課改的形勢下,高中數學教學出現了一些新的問題,下面就對這些問題進行闡述:
(1)教材方面存在的問題。隨著新課改的進行,高中數學的教材也發生了變化,與以前的教材有著很多不同之處,在許多方面進行了創新,但創新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對高中數學教學產生了一定的影響。首先,對教學內容的重新編排,存在著許多不合理編排現象的出現,而且,其中許多教學內容被刪減,這給教師帶來了較大的困難,嚴重的影響到教學質量;其次,沒有與其它學科協調好。新課程改革將西方的數學因素借鑒了過來,只是注重學生思維方面的訓練,沒有體現出高中數學的實用價值,與其他學科之間有著極少的聯系,缺乏一定的協調性。另外,新課標明明指出高中教育是基礎教育,要體現出其基礎性的特點,立足于滿足大多數學生的需求,并被大多數學生所接受。但是,在教材中卻出現了一些非常難的例題,是大多數學生都不能夠接受。
(2)將學生的自主性學習看得太重。雖然,新課程改革中的確要求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卻將學生的自主學習過分的尊重,以至于達到了曲解的程度。有些學校忽視了教師的角色及其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過分的倡導學生的自主性學習。在這方面,最為常見的就是,當面對一個學期中的學習內容較多時,教師在課堂上只是對一些概念和定義籠統的講解,很少進行課上習題練習,讓學生自己去練習和掌握,表面上看,是給予了學生充分的自主性學習的機會,但是,卻將教師的主導性給忽略了。還有一些數學老師將自己的作用僅僅局限于對解題多樣性的倡導,只要能講題解出來就行,不注重解題的方法和技巧是否合理,甚至還有一些缺乏創新精神,只是照搬照抄原有的教學方法。
(3)初高中之間失去了有效的銜接。對于高一的學生這一點深有體會,初中和高中之間不論是從教學方式還是教學內容方面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他們一時難以接受這樣大的跨度,在進行高中數學的學習是比較吃力,給學生帶來心理上的負擔,甚至會影響到其整個高中的數學學習。
二、提高高中數學教學的有效措施
通過對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現有的一些問題進行分析,筆者發現,要從根本問題著手,采取一些有效的對策,才能著實提高高中數學教學的質量。
(1)對教材的進一步完善。對于新課改之后數學教材中存在的較難章節,以及教學內容的不合理編排現象,應該先在學生和教師之間進行調查。首先,對于學生普遍認為較難的章節,應該刪除,如果教學內容很重要,則應該重新進行編寫,以降低其難度。其次,在進行新教材內容順序編排時,應該廣泛的聽取教師的意見,因為,教師有著豐富的課堂教學經驗,他們已經有了一套成熟的教學體系,對于教學內容順序編排方面有著較好的意見,更易于學生循序漸進的學習。
(2)適當看待學生的自主性學習。了解新課改中對學生自主性學習的要求,把握好度,適當的給予學生自主性學習的機會,不要將教師的主導性作用給忽略了,如果沒有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的自主性學習就不能符合新課改的要求,而只能成為是放任式學習,完全不符合新課改的觀念。為此,高中數學教師應該挑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習題,在課上引導著學生進行練習,在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的同時,又體現出學生的自主性學習。
(3)立足于課本,對教學資源進一步的拓展。在新課改形勢下,數學老師要自覺的將新教材作為教學的基礎,并適度地對其進行挖掘,然后,再通過對課程資源的進一步拓展,來實現對學生在學習能力方面的培養。在此過程中,有一點是特別重要的,就是數學老師要將自己以往的教學經驗徹底的體現出來,通過對教學內容的整合,按照自己的理解,(更容易被學生接受)這樣學生能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所學過的數學原理。
(4)對現有的教學手段進一步優化。其實,高中數學的教學和學習是一件非常枯燥的事情,只有將教學手段進一步優化,才能在內容上玩出花樣。隨著科學技術和經濟的快速發展,教學實踐當中已經引入了多媒體技術,對此,學生也比較感興趣。然而,大多數的教師卻與學生的心情大不一樣,他們并沒有將多媒體技術看成是多么新奇的事情,甚至還存在著抵觸的心理,他們認為多媒體教學并沒有實質性的作用,只是在擺花架子,特別是高中數學教學,更是不能發揮出多媒體教學的作用。這就使多媒體設備成了擺設,沒有發揮出其預期的效果。其實,這其中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師,教師應該敢于嘗試利用新的教學手段,站在學生的角度進行考慮,如何才能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學生感興趣的并有利的教學方式要進一步的發揚,積極的發揮出其應有的效果,進而提高高中數學的教學質量。
(5)要注重初高中之間的有效銜接。在新課改的教育背景下,一定不要受原有的傳統思想觀念束縛,應該更新思想觀念,認識到新課程改革的就是以教育教學為主導;另外,還要在高中數學教學中貫徹以人為本的原則,多從學生的角度看問題,多和學生交流,充分的了解和掌握學生的真實想法,這樣才能全面的對學生的興趣有所掌握。并且在教學的過程中,還要做到因材施教。特別是高一的學生,他們剛從初中升入高中,高中的一些教學方式都與初中完全不同,并且,高中數學的知識難度、深度和廣度都要比初中大得多,要給他們一個適應的階段,悉心的給予指導。
三、總結
總之,高中數學教學受到新課改的影響較大,因此,在新課改的背景,高中數學的教學要進一步的加強教學方式的創新,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對策,從思想上重視起來,只有這樣,才能切實的解決現有的問題,提高高中數學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金文賢.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初探[J].中學生數理化:學研版,2011(12)
【摘 要】初中數學教學在整個初中教學中處于一個非常重要的位置,學生從小學步入初中后如果能在數學學習中打下良好的基礎,那么在后續的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學習中就會如魚得水。而從教師的角度出發,在教學中能夠采用循序漸進地方式以一個向導的角色逐漸將學生引入初中數學的天地,是一個極佳的教學方式。本文就針對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設計教學環節,讓學生“循序漸進”的學習數學做一個簡要分析。
關鍵詞 循序漸進;初中數學;應用
初中數學教學,對于教師知識儲量的要求并不是很高,同一所學校中數學教師的能力和知識層級也相差無幾,但是有的數學教師的課,學生能夠聽的津津有味,同時也能獲得很大程度的能力提升,而有的教師的課卻索然無味,學生聽了昏昏欲睡。往往前者更能夠懂得循序漸進教學方法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而所謂“循序漸進”就是在教學環節按照一定的步驟逐漸由淺到深來進行教學,使學生能夠輕松掌握各類概念和公式。
1.循序漸進教學方法的解讀誤區
對于循序漸進的教學方法,教師不能解讀為以自己的認知過程代替學生對學習的認知過程,從而主觀臆斷按照自己既定的理解方向對教材進行照搬,這樣會導致學生只能刻板地按照課本進行循序學習,而能動性以及創造力無法在教學環節中很好地體現出來。依據新課改的要求,在教學環節中教師和學生是平等的兩個主體,不論以何種教學方法進行教學,都是在平等的基礎之上進行相互交往和互動,達到相互溝通、相互啟發和補充的作用。所以依照“循序漸進”的思路展開的課堂教學一定是以學生的認知線路為依據進行的。
2.對教學內容重組的循序漸進方法
教學內容是課堂中學生數學能力提升的主要信息獲取頻道,因此在循序漸進教學方法的實踐中我們首先要從教學內容入手進行適當地重組。
2.1結合學生的能力進行重組
對于初中數學教學內容的重組形式,有很多,在教學環節中,對于教材的理解,每個教師和學生的理解都是有差異的,尤其是學生,有的班級學生能力較強,認知能力強,而有的學生對于初中數學的認知能力比較弱,所以教師在教學設計中依據學生的整體認知能力進行重組。比如在蘇教版的初中數學課本中,“整式”一節內容中并沒有提及到“代數式”的內容,而在后續的課程中,二者是分不開的,所以教師在重組課本內容時,可以將該兩節內容和在一起來進行。
2.2針對不同時期進行重組
在對教學內容進行改組時,結合學生在不同學習時期的認知能力進行重組也是十分重要的,依照課程的獨立性、邏輯性以及層次性等關系,可以從一課時到有聯系的幾節內容。例如在“圓”中我們會涉及到很多三角函數的問題,所以三角函數一節可以改與“圓”一起進行講解,甚至“相似”這一節的內容也能夠移至該節內容中,因為在實際使用過程中,許多關于相似的題目都與圓息息相關,而且該階段學生的認知能力也已足夠學習“相似”方面的知識;另外,“概率初步”的內容同九年級第二學期中與“視圖與投影”的內容一同教學,能夠體現很好地學習效率。
3.培養學生自主能力的循序漸進方法
我們采取循序漸進的學習方式,最主要的還是要以這樣的教學方式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而對此,我們的循序漸進方法分為幾個不同的階段:
(1)探究階段:初中生處于一個逐漸開始認知社會,認知世界的階段,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我們要抓住這個階段學生探究心理強的特點,在部分容易操作的章節讓學生先進行自我探究環節,從猜想——假設——實驗論證到分析,通過自主探究課本的知識,更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例如在講解直線、射線、線段三者之間區別時,對于線段的認識,教師可以采用例子“將一根木棍釘在墻上需要幾根釘子”這樣的命題來開始本節,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
(2)感悟階段:探究環節的目的就是讓學生體驗并感悟,是學生對教學內容的充分消化。培養學生在自我探索課本知識的過程中獲得感悟,能夠激發他們無限的創造力,同時也能夠增強學生在學習中的自信心。在教學中有一部分腦子比較好的學生能夠很快完成教學環節中的內容,顯得比較自傲,在剩余的教學時間中不去思考。針對這些學生,教師可以采取引導的方式,讓他們去思考本節學習的內容在生活中的應用實例,不斷引導學生去感悟。
(3)創造階段:從發現到創造,是用自己的頭腦親自獲取知識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能夠鍛煉學生的探究思維能力,讓學生針對已知的事物來培養科學態度以及創新精神。例如在教學過程中,在學生探究基礎之上,引導他們重新建立概念,歸納規律,并且可以在課下主動動手制作一些學習模具,設計探究性實驗等,還可以讓他們接觸更多開放性的問題,培養他們的創造能力。
其實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很多情況下教師都低估了學生的認知能力,而學生又無法解除到更開放性的問題,這樣是不對的。教師應該給予學生更寬廣的舞臺,從探索到感悟,再到創造性思維,這種循序漸進的方式更有利于初中學生的成長。
4.循序漸進的交流方式
初中教學中關于交流的內容我們很容易忽視,而調查發現交流更有利于學生糾正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的誤區,并且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在循序漸進教學方法中我們也要加入交流的內容,比如還是在“直線、射線、線段”內容的教學環節,教師可以通過問答方式提出問題,然后讓學生去討論直線、射線和線段的表示方式,學生通過交流和觀察,很快就能得出清晰的答案,然后讓教師來總結,無形中提升了課堂的學習效率。
初中數學在實施循序漸進教學方法的過程中,要做好以學生為主體,再進行教學內容的重組或者其他方法,才能夠更有利于學生的發展,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循序漸進的環節中,教學過程已經從簡單的信息傳遞變為了學生體驗的過程,提升學生創造力的過程。
參考文獻
[1]雷鳴.在教學反思中促進教學智慧的生成[J].重慶教育學院學報,2010(01):04-05
[2]喬潔.論多媒體教學的利弊[J].科技創新導報,2010(03):03-04
自主學習就是指在教學過程中,學生表現出來的積極性、自覺性,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有利于發掘學生的數學潛能。因此,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如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呢?主要有下面幾點做法:
一、采用新的教學方式,轉變教學觀念
傳統的教學方式是教師講課、學生聽課,教師示范、學生觀看,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以至于他們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難以發揮,久而久之,學生的自主性就被扼殺了。教師應該放下架子,以“指導者、組織者、激勵者”的身份,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夠有成就感。教學過程是一個彼此影響、師生互動的過程,教師要喚醒學生,讓學生大膽去想、大膽去做。
二、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在課堂上運用具體材料設置直觀形象的教學情境,可以激發起學生對知識的好奇心,從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傳統的數學課堂上,教師講的都是書本上的知識,脫離了學生的實際生活,這使他們感到抽象、難懂、枯燥。因此,教師應該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和學生對生活現象的觀察,創設生活情境。帶有開放性、探索性和啟發性的問題可以調動學生思考的積極性。教師還可以為學生提供從事數學交流活動的機會,搭建數學學習與現實生活、抽象概括與具體問題之間聯系的橋梁,讓學生在教師創設的情景中主動思考,激起學生對學習的興趣,產生自主思考、探究、解決問題的求知欲望。
三、傳授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興趣只是一種動力,要使學生真正養成自主學習的能力,關鍵還是在于教給學生學習數學的方法,在實踐活動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如果學生能夠在自主的學習實踐中積累一些好的學習方法,養成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去學習數學,那么學生就真正地培養了自主學習能力。對數學課程而言,常用的學習方法以及應該養成的學習習慣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制定合適的學習計劃
會制定適合自己的學習計劃并按照自己的學習計劃去實現自己的學習目標,是學生擁有自主學習能力的一個重要標志,對學生形成終身的學習習慣也非常重要。在傳統的數學教學模式中,學生不需要制定適合自己的學習計劃,只需要被動地完成教師規定的學習任務。因此,在從接受向自主學習轉變時,教師應該對指導學生制定學習計劃重視起來。常見的學習計劃如每個單元的學習計劃、期中期末考試的復習計劃,包括時間安排、學習內容、完成情況、自我總結等。計劃制定好后,教師應該經常督促學生,并且鼓勵家長一起來幫助學生執行學習計劃。
(二)提出問題
愛因斯坦說過,提出問題要比解決問題更重要。質疑的過程就是學生思考的過程,它可以使學生改變以往被動的學習方式,使學生變得主動起來。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善于努力創設問題情境,給學生提供質疑的契機,教給學生質疑的方法。自主學習方式具體體現在敢于主動發言,習慣在認真思考后發言,樂于吸取別人的有益觀點來提高自己的認識。積極參與學習過程中的討論,是一個重要的自主學習的習慣。因此,教師要創造性地想一些方法去調動所有學生參與討論,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三)利用各種學習資源
要會利用各種學習資源,特別是網絡資源。數學的學習資源是非常豐富的,教師要培養學生根據學習主題利用網絡搜索有用信息的能力?,F在是信息時代,運用電腦網絡共享資源就顯得特別重要。教師可以經常帶學生進機房登陸有益的學習網站;有條件的,還可以制作一些專題的學習網頁,讓學生共享。
【中圖分類號】 G63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17―0057―01
隨著我國新課程標準的制定和執行以及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國高中數學的教學工作也面臨了新的要求與挑戰。在當前強調素質教育的新形勢下,學生是整個教學活動的主體。要想取得預期的教學效果,教師應該做好與學生的交流和互動,而互助式教學法就滿足了這一要求。因此,高中數學教師應該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合理地運用互助式教學法,來提升高中數學教學的質量和效率。下面,筆者結合教學實踐,就如何在數學教學中應用互助式教學法,談些自己的體會和看法。
一、立足學生實際,精準確定學習目標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和課堂的主人,教師在深入了解學生實際情況的基礎上,精準確定有層級、有梯度的學習目標,才能適應學生對知識的獲取及建構,能有效促進學生解題技巧、思維能力、綜合素質的提升。
例如,在制訂“根據數列遞推公式求通項”一節內容的教學目標時,筆者結合自己所教學生的實際情況,考慮到學生對等差、等比數列通法求通項有了一定了解,故而將本節課的能力目標定為:熟練掌握“累加法”、“累乘法”的操作要領,部分有能力的學生應注意總結“構造法”求通項的常用技巧。
二、合理組建學習小組
為了有效開展互助式教學活動,筆者認為應先將學生按成績分為5人的若干個學習小組,把優等生和學困生平均分到各小組,一名優等生搭配一名學困生,明確師徒關系,結成幫扶對子。當然在安排座位時,還要兼顧性別以及性格等因素,其目的是形成一種互補,以便讓學生有更廣闊的交往空間。有效的做法是:先讓學生自由組合,教師根據自己掌握的情況大膽調整,當然要提前做好學生的思想疏導工作。
三、培養一批得力的小組長
分好學習小組后,讓每組學生推選出自己信任的伙伴當組長,教師要掌控好小組長并明確其職責:上課時,小組長要組織本組的優等生和學困生同時學習,并鼓勵每一個組員積極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按時完成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教師提問時,小組長要盡量先讓學困生發言。如果學困生不會回答,小組長要及時提醒他們認真傾聽優等生的發言,從而取長補短。做習題時,如果優等生做對了,學困生做錯了,優等生就當小老師,幫助學困生更正,還要講出為什么。若有小組內解決不了的問題,小組長要及時反饋給教師。另外,課后小組長還要督促、檢查小組內“師傅”幫助“徒弟”消化課堂知識的情況,要求小組內成員要互相幫助,互相督促檢查,毫不馬虎。
四、教師要當好課堂的“操控手”
教師要認真觀察和了解小組的活動情況,發現個別學生不能認真參與交流,做與合作學習無關的事情,或個別小組交流不認真,教師要及時加以引導、制止,確保合作學習能夠順利開展,不流于形式。小組討論的過程是學生間思維碰撞的過程,時常會有思維火花的閃現。這種火花可能是一種獨具特色的解法,也可能是一個富有創意的想法。教師要在傾聽中努力去感受和尋找,進而不斷調整自己的教學設計。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時常會出現思維受阻而不能深入的情況,這時就需要教師及時點撥,才能使學生很快排除障礙。這樣就能把教的過程變成學生自查自糾的過程,通過學生討論,教師點撥,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最終形成運用所學知識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建立科學的合作學習評價機制
關鍵詞:分層;初中數學;有效性
教育乃立國之本。如何通過教育培養出更好的高素質人才,投入國民建設的行列中,是每一位教師的責任。然而學生存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差異,傳統教學就像吃大鍋飯一樣,每個人吃相同分量的飯菜,飯量大吸收能力強的學生就會吃不飽,而飯量小吸收能力弱的學生也會吃不了,這樣的教學方式明顯不符合如今社會的需求。分層教學法以“量體裁衣”“因材施教”為核心理念,對不同層次的學生給予不同層次的教育,是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有效性最為可行的方法。
一、分層教學對于初中數學教學的重要性
分層教學是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依據他們的基礎知識水平、先天智力水平、周圍環境因素等量身定制教學方法,確立不同的教育目標,使優生和差生都能合理地發揮其主體性。
在一個班級中,總會存在學習好的學生和學習差的學生,優等生邏輯思維較強,接受和吸收新事物的能力強,相比于學習能力差的學生,他們在課堂上能夠更加快速地明白并吸收教師所講的知識點。而學習差的學生則需要去慢慢消化,仔細思考,才能一點一點吃透教師所講的內容。因此如果教師依照傳統教學去授課,既會讓優生卓越的思維能力沒有發揮的環境,也會讓差生跟不上進度。因此根據實際情況,將學生分層次進行教學,不同層次的學生接受不同層次的教學方案,設立不同層次的目標,既能節省教師和學生的時間,又能讓優生和差生都能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優生在吸收課本上的知識點后,再挑戰更難的問題,激發了他們心中的競爭意識,讓他們毫不懈怠努力向前。對于差生而言,在傳統教學模式中他們也許聽不懂上課所講內容,所做的練習對于他們來說也是有難度的,慢慢就產生了厭學情緒。而且在分層教學中,通過大量基礎題的練習,可以讓他們慢慢理解并夯實課本上的知識點,在練習中慢慢樹立起信心,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斗志。
在傳統教學中,往往和教師靠的近的是少數的優生。而差生卻因為學習跟不上,成績不行,而缺乏和教師交流溝通的勇氣。導致上課依然聽不懂……如此就進入了一個惡性循環。分層教學因為對于不同的學生有著不同的要求和目標,使差生在大量的基礎練習中重拾信心,便會很好地改變師生之間僵硬的氛圍。
二、初中數學教學中采用分層教學法的策略
1.課堂教學分層
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可將學生分為A、B、C三個層次。A層:學習能力卓越,抽象思維強,基礎知識拔尖。對于A層的學生而言,課堂上的知識已經不能滿足他們的需求。我們可以讓A層的學生接觸更深層知識,通過做難度較高的題目激發他們強烈的好勝心。B層:能夠接受并吸收課堂上的知識,具有牢固的基礎知識。這一層的學生數量較多,他們能夠聽懂并理解教師所講內容。因此對這層次的學生應培養他們舉一反三的能力,根據基礎知識進行適當的思維擴散。C層:缺乏學習興趣,基礎知識不扎實的學生。C層是數量較少卻是最為讓教師頭疼的一個群體,需要教師極大的耐心和愛心。對于此層的學生,利用大量的練習來打基礎是必要的,可以用大量簡單的習題來培養其學習的信心。
分層的方法可以是學生自主選擇,或教師協助選擇,但是其原則是必須要充分尊重學生和其家長的意愿,實事求是卻不過分憑借考試成績來劃分。成績只能作為一個依據,分層教學的目的是讓所有的學生都能最大限度地吸收知識,促進全面發展。所以忽略學生自主意愿甚至傷害到學生自尊心的方式都是不可取的。并且分層教學并不是讓教師要在A層學生身上花費大量精力,卻忽略C層的學生,對于ABC層的任何學生,教師都必須做到平等對待,公平教學。在分層教學中,晉級和降級制度也是需要的。也就是說B層學生通過自身的努力,是可以進入A層的,C層的學生也是有進入B層甚至A層的機會的。相反,如果有學生發現自己跟不上本層次的教學節奏,也可以申請進入下個層次。這個制度并不是讓學生在學習中產生階級思想,而是通過晉級、降級,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并且能方便教師合理分配教學任務,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
2.課后作業分層
課后作業是學生展現自我的一個平臺。傳統教學方式中,優生能快速地完成課后作業,因為對于優生,那些習題簡單枯燥,缺乏挑戰,很多都是做過很多遍的題目,還必須做,浪費時間和精力。然而對于差生,卻顯得難度偏高,不會做,錯誤率高,使得他們越來越怕寫作業,慢慢導致不做作業甚至抄襲。所以在分層教學中,針對ABC不同層次的學生,布置的作業也是有不同層次的。對于A層可以用奧數題、綜合題等高難度題,使A層的學生在解題的過程中享受挑戰,通過重重推理、演算,最終得出答案,會讓他們體會到學習的刺激和成功感;對B層的學生則布置一些提高題,著重在于培養他們的解題思路和對知識點的熟練運用;對C層的學生則需做大量的基礎題、簡單題,反復練習,夯實基礎。
3.總結評價分層
【關鍵詞】高中 數學課堂 互動式 優勢
我國加入WTO以后,各行各業對人才的需求量與日俱增,傳統教育模式與新世紀新環境的沖突也漸漸凸顯出來。數學作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基礎學科,伴隨著人類的發展而發展,尤其人類進入了信息時代,數學作為人們交流和工作的一種簡潔高效的手段,也在逐日顯現其本身的價值和優勢,被人們冠以“科學之母”的稱號。
面對日新月異的新思維和新方法的沖擊,傳統“填鴨式”的數學教育模式也漸漸淡出教育方式的舞臺。本文通過對傳統的教育方式的列舉和其不利因素的總結,提出了一種新式的高中數學教育思路,分別通過對兩組實驗班級實施傳統教學方式和新式教學方式實驗的對比來對這種新式的教學方式進行觀察。
一 高中數學課堂傳統教學的不利因素
高中數學課堂上的傳統教育模式,教師方面,比較注意自身的儀態莊重,目的僅僅是將書本或教學任務完成,對于學生的接受程度關心較少;講授內容也僅限于書本或者教學大綱上的內容,一般對知識的延伸性較少。學生方面,聽課效率一般不高,對知識的接受能力也往往有限,課堂的聽課情緒并不高漲,容易出現厭學、棄學的現象。而在教具的種類上也僅限于簡單的圓規及大型三角板,種類較少,講授方法單一,整個課堂氣氛低沉、缺乏活躍。
傳統的教學環境下往往會導致師生配合缺乏默契,使得教師的講課情緒低沉,積極的教學方式改進緩慢;同時也使得學生接收到的知識有限,更重要的是,不利于學生的發散思維及創新思維的培養,使得學生的能力僅限應付于考試,卻不注意知識的靈活運用。長此以往,會拉大學生與外國學生的差距,不利于我國在國際上的競爭。
二 高中數學課堂互動式教學
鑒于傳統的公眾數學教學方式日益顯露局限性,越來越多的課堂上正逐步使用新型的教學方法。隨著越來越深入的研究,人們發現教學本身是一種科學的基礎,同時,教學也可以用科學的方法進行傳授。如本文中所提倡的高中數學課堂互動式教學,內容包括教學課程的設計、教師語言表達、課堂輔助設施使用,以及與學生的溝通效果等。
與傳統的“填學式”教學相比,新式的互動式教學擺脫了那種機械的“老師講課學生聽課”的模式,增加了課堂的活躍氣氛。尤其是在課程編排上,增加了學生自主思考、主動提問的環節,不僅是課堂上教師進行書本上知識的輸出,還要讓學生自己去對書本上不全面的知識點進行細致的補充和完善。使教師與學生處于一種“探究合作”的關系,共同來完成教學任務。這種“自我接受知識”模式的課堂設計方式可以使學生的知識掌握得更加牢靠,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發散思維。
在優化課程設計方案的同時,教師的語言表達、輔助設施的靈活運用等“教學軟實力”也應得到加強。深厚的語言功底直接體現了一名現代數學教師的綜合素養。隨著國家實力的逐步提升,對于綜合性人才的擴大需求,不僅體現在學生的全面發展上,對于教師綜合素養的提高也要加強。語言的連貫和思維的縝密是高中數學課堂的基本要求,不同風格的語言也直接刺激著學生的興趣。語言的應用對于提高高中數學課堂互動式教學有著積極的作用。而課堂上加強輔助設施的使用,都有助于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
課堂上與學生的溝通效果包括提問效果和知識傳授溝通等。教師在課堂上進行提問,其目的是要學生能進行合理的思考,加強對知識的嫻熟掌握,因此,提出的問題針對性一定要強,要響應時代的節奏,同時還能夠貼近學生群體的心理。這就要求教師不僅對知識要靈活掌握,還要能將知識運用到實際的生活中,進而設計一套既能滿足課堂要求,又能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的提問方案。因此,課堂上教師與學生要進行良好的溝通。
三 高中數學課堂互動式教學的具體實踐
為了驗證這種互動式教學方式的效果,本課組對兩個數學平均成績相差無幾的高一班級進行了實驗觀察(兩個班級學生的在開學初的數學成績均在80分左右)。
在開學初期,對甲班實施互動式的數學教學方式,對乙班數學課程仍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經過兩個月的教學觀察發現,課堂上,無論課堂氣氛,還是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接受程度等,甲班都明顯優于乙班;在課后作業的完成情況方面,兩班的效果差別不大。
期中考試中,甲班的數學平均成績為85.5分,而乙班僅為81.3分,兩班的數學平均成績相差4.2分,可見,在高中數學課堂上采用互動式教學方式對學生數學成績的提高有著積極的作用。
四 結束語
高中數學成績的提高是學生、家長以及教師等都關心的問題,如何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也是人們所研究的熱門話題之一。對此,本文通過對一種新型的互動式教學進行深入的研究并與傳統教學方式進行對比,通過揭示傳統教學方式的缺陷,以及對這種新式互動式教學方式內容和優勢的介紹,最后通過對兩個高一班級進行對比實驗,提取對比結果,說明了這種互動式教學方式的先進性,同時,此項研究結論也可擴展到其他學科教學的課堂上,對學生成績的提高有著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沈潔.新課程下高中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的實踐與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