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3-21 04:12:5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自我管理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企業從誕生之日起,就帶有盈利的特性,而且盈利是企業組織區別于其他形式組織的根本特點,無論是什么類型的企業,其經營的基本出發點都是為了獲得更多的經濟利益。換句話說,如果企業不以盈利為目的,那么企業在經營過程中一定會產生虧損,這也標志著企業即將走向衰亡,由此,盈利也是企業保持發展的動力。企業的一切經營活動都是以盈利為目的、以盈利為終端,企業的盈利性質決定了企業在對員工施行管理時,會堅持以最少的成本投入來獲得最好的管理效果的原則。為了減少管理投入的成本,企業制定出了一系列的規章制度,來約束員工的行為,對于員工的獎勵和懲罰都會按照具體的規定來執行。一般來說,規模越大的企業,其制度化程度就會變得越高。站在企業的立場上,當然是希望員工越服從管理制度越好。然而,員工畢竟不是機器,而是具有獨立思想能力的個體,他們不希望被約束的過多,渴望有一個相對寬松自由的工作環境。這樣一來,企業所制定的管理制度與員工之間就會產生矛盾。為了有效的調和員工與企業管理制度之間的矛盾,就需要將企業管理與員工自我管理相結合。這是因為員工自身也有對利益的需求,員工工作的目的就是為了獲得符合自身價值的經濟利益,而企業的本質也是盈利,所以將二者在經濟利益上的共同目標結合起來,讓員工實現自我管理和自我約束。這樣一來,企業管理與員工自我管理就有了可以銜接的點,所以,實現企業管理與員工自我管理具有很大的可行性。
二、企業員工管理與自我管理影響因素
企業員工管理與自我管理的問題實際上就是企業管理強度的問題,在企業經營的過程中,很多因素會影響到企業的管理強度。在主要的影響因素中,企業制度、企業文化以及企業素質屬于內部影響因素,而不同行業的性質和特點是從宏觀的角度來闡釋對企業員工管理與自我管理的影響。
(一)企業制度的影響企業制度是指企業為了規范員工在生產活動中的行為制定出來的各項規章制度,是企業中每個員工所必須遵守的。在企業經營的過程中,企業制度的具體表現形式包括相關的法律和政策、企業的組織機構、各個崗位的工作說明、具體工作的流程規定等等。企業制度是企業做出的硬性規定,每個員工都根據企業制度來約束和規范自身的行為,但是企業制度具有很大的限制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員工工作的積極性,影響了企業管理的效果,不利于企業的發展。
(二)企業素質的影響企業素質是指企業各個要素的質量以及各個要素相互結合的本質特征,是企業進行生產經營活動所必備的,而且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通過對企業素質定義的分析可知,這是質的概念而非量的概念,所以對一個企業來說,不能只注重規模的發展,還要注意自身的內在質量。另外,企業素質的定義具有整體性的特征,所以在對企業素質進行分析時,除了要分析各個要素的質量之外,還要將各個要素之間的內在聯系分析出來,并能夠對各個要素進行相互整合。在企業素質中,包括領導基本素質、員工素質狀況、企業管理素質以及技術裝備素質。
(三)不同行業性質和特點的影響在社會經濟發展的過程中,企業所扮演的角色起了推動性的作用。在不同的行業中,所擁有的行業性質和特點都不相同,所以,不同的行業對企業管理強度產生的影響也不相同,而且影響因素也不相同。這是由于不同的行業所涉及到的領域也不相同,很難形成一個統一的標準,所以,在不同的行業中,要根據行業的具體性質和特點來分析影響實現企業員工管理和自我管理的因素。
(四)企業文化的影響企業文化也被稱為組織文化,是在企業經營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在企業文化中包含著企業的價值觀、信念、處事方式等內容,其中企業的價值觀是企業文化的核心內容。企業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指導著企業管理者的行為,也對企業制度的制定產生一定的影響。在企業文化中如果忽視了員工的利益和地位,將不利于企業員工管理和自我管理的實現,從而阻礙企業有效的實現管理,影響企業健康的發展。
【關鍵詞】工程管理;社會性;內涵
1 問題的提起
1.1 工程管理的現狀。最近幾十年來工程管理研究與教育正在華夏大地興起,已經常出現在教科書,報紙,雜志等各種媒體上,出現在國際組織、國家、地方、企業以及部門的各種計劃及各種大大小小的報告中。專家學者推出的教材、著作、論文頗為可觀。 但是在什么是工程管理問題上,可謂見仁見智,百家爭鳴。不說中國,就是“先行者”的西方一些國家也有類似情形,以致于有些學者認為“工程管理”這個概念象“瞎子摸象”,難以確定。簡而言之:工程管理就是對工程進行管理的社會活動。具體說來,工程管理就是工程主體為了解決工程問題,實現項目目標,獲得預期收益,運用職權對工程事務施加管理的社會活動。
1.2 工程管理的獨特之處
1.2.1 管理的目的不同。工程管理的目標是為了解決上層系統的問題,實現上層系統的戰略。而其他管理卻不盡如此。
1.2.2 管理性質有所區別。工程管理是融工程技術與經濟管理為一體的現代化復合式管理。要求參與者掌握多學科,多領域的知識。對人員的素質和整個管理系統的控制和運行提出了更高的標準。
1.2.3 管理手段不盡一致。工程管理在很大范圍內主要依靠運用法律手段進行組織內的協調和強制性的管理。這些就要求我們既要把握它們的聯結點,更要著力了解和找出其間的差異之處,只有這樣,才能對工程管理的內涵有深刻全面的認識。
2 工程管理的社會性內涵
2.1 社會性的理論基礎。社會性是生物作為集體活動的個體,或作為社會的一員而活動時所表現出的有利于集體和社會發展的特性。是人的不能脫離社會而孤立生存的屬性。而正如所揭示的,國家的本質特征“是和人民大眾分離的公共權力”,必須是以為社會公眾提供服務為基礎,以執行社會性職能為基礎。因為這是國家、政府賴以存在和發展的前提。又如恩格斯在《反杜林論》中指出:“一切政治權力起先總是以某種經濟的社會職能為基礎的”、“政治統治只有在它執行了它的這種社會職能時才能持續下去?!彼€指出,不管在波斯和印度興起和衰落的專制政府有多少,它們首先都是“河谷灌溉的總經營者?!边@些論斷表明,理論作為有鮮明階級性的革命的理論,也從來沒有忽視政治統治的社會性基礎。相反,而是把社會性提到了政治統治得以維持的基礎的高度來認識來對待。
2.2 社會性在工程管理活動中的表現和發展趨勢。盡管理論將社會性提到如此高的位置,但工程管理的管理方式不同于個別資本家或工廠主管理工廠企業的方式。相反地,工程管理是通過立法形式或是某些合同、協議、條款等法律手段以及其他一些形式進行管理。因此其或多或少帶有強制的性質。而正是因為這樣,它可以看作是社會的無形意志,在一個有限的,具體的,有形的組織中的集中表現。所以,工程管理表面上體現出來的是一種凌駕于社會之上的力量,是一種抽象的且帶有理念性質的壓力。而實質上,工程管理集中反映和代表社會的一定范圍內的實際利益分配。
為了加深對工程管理概念的認識,我們須進一步對其作外延分析。一個概念或表達的“外延”是它所延伸到的或它所適用于的事物的集合,如果它是用一個單一的對象憑自身就能滿足的那種概念或表達。(這種概念和表達是“一元(單體)”或“一位”(one-place)概念和表達。)工程管理的外延即指它所管理的一切工程事務。為了對“一切”有概括性認識,我們又要對它們作“類型”求解。筆者認為,工程管理是由國家、政府、社會管理構成的,因此,“國家”、“政府”、“社會”都分別是管理的內涵之一,然而,比較而言,只有“社會”才是管理的共同內涵。至于社會事務的管理者各種社會性組織,它們本身就是社會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組織。只不過在階級社會,各種社會組織是依附于國家和政府組織的,有著不同程度的政治色彩。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特別是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社會自我管理、自我調節、自我服務能力的增強,這些社會組織必然要逐漸擺脫這種依附的地位,而成為獨立主體。因為,在對人的統治與管理由對物的管理和對生產過程的領導所代替的時候,這些組織就變成了純粹的管理性的組織。雖然今后相當長的時間內,各種社會性組織還不能真正成為獨立的組織,社會仍然將處于國家組織、政府組織與這些社會組織同時管理、多軌運行的局面。但我們并不能因此而抹煞它們的社會性。我們應當順應社會歷史潮流,不斷擴大和完善社會性組織的社會自主性,擴大這些組織的社會性成分,使它們成為真正的社會性組織
3 社會性內涵對工程管理績效標準的指導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清楚的認識到社會性的內涵對于工程管理來說是意義重大且不可或缺的本質性內涵。因此,在工程管理活動的績效要求方面,我們就不能簡單地用利潤等標準來進行衡量,而必須從工程管理的社會性內涵出發,用服務效果,工程質量和公眾滿意的程度等多種帶有社會性質的尺度做標準。這樣才能達到“以人為本”的和諧社會要求。相反地,如果工程管理活動的參與者忽視了所應肩負的社會責任,其結果必然會造成人民的生命財產損失,也會構成對現有政治制度的重大威脅。
近幾年,工程管理學界內改革的呼聲非常高,而不管是制度上還是具體的標準上,改革必須牢牢的把握住工程管理的社會性內涵,將“效率至上”轉變為“公平至上”,這就使工程管理活動有了明確的目標,其最主要的還是體現在組織形態上。
4 總之,無論是國家、政府、社會,都是管理事務的有機組成部分,社會性都是它們的共同性內涵、基礎性內涵。我們應從最普遍、最基本的意義上去準確把握這種社會性特征的內涵,并以其為一個重要依據,搞好工程管理的理論與實踐建設,包括構建嚴謹的工程管理學學科體系。作為一個徹底的辯證唯物論者,“路就在腳下”,應該著眼長遠,著手當前,正確地做好當前所承擔的每一項工程管理工作。工程管理的社會化改革也稱得上 是朝著這個遠大方向努力的一個工程!
參考文獻
論文關鍵詞:生產,信息化,問題,人才培養
生產與運作系統是通過有效的資源配置實現“投入變換產出”功能的綜合體;它是企業大系統中的子系統。生產運作管理,是指為了實現企業經營目標,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對生產運作活動進行計劃、組織和控制等一系列管理工作的總稱。生產運作管理有狹義和廣義之分,廣義的生產運作管理不僅包括生產運作系統的運行管理,而且包括生產運作系統的定位與設計管理,可以認為是選擇、設計、運行、控制和更新生產運作系統的管理活動的總和,狹義的生產運作管理僅局限于生產運作系統的運行管理,實際上是以生產運作系統中的生產運作過程為中心對象。本文的生產管理體制信息化是以狹義的生產動作管理系統為研究對象的。
整個社會正在興起一場信息化的浪潮,信息技術對企業的影響越來越大,它的影響已深入到企業的全過程。不僅影響企業的技術,也影響企業的管理,作為企業運行的核心—生產管理系統受到社會信息化的影響越來越大。
一、企業生產管理信息化的的推動作用
1、生產過程趨向全面自動化
工業時代的動力機械工具不會自動調節和控制,缺乏靈活性,不能處理偶然性事件,因此需要勞動者在生產過程中發揮“神經系統”的作用,彌補動力機器的缺點。
隨著社會信息化的推進,電子計算機技術、通訊技術、自動控制技得到迅速發展,當前生產過程中使用的工具體系(見圖1)新增加了操縱與控制系統,成為智能化的生產工具。它們能夠在生產者的控制下通過感測系統獲取勞動對象的信息,通過通信網絡傳遞信息,通過智能系統處理信息。并在此基礎上“再生”與勞動對象打交道的策略信息,再通過通信網絡把策略信息傳遞給控制系統,后者按照策略信息的指引調節和改變勞動對象的運動狀態,達到改變勞動對象的目的,完成生產勞動的過程。在這種生產過程中,自動化的操縱與控制系統克服了機械化的缺點,能進行自動控制和調節,并能處理各種隨機事件,使勞動者開始從直接的生產過程中退出來人力資源管理論文,從處于生產第一線的車間轉移到對控制系統發出指令的控制室和操縱臺,從直接的生產過程轉入間接的控制和操作,使生產真正達到了自動化。
2、生產過程趨向柔性化
生產中使用的靈活的制造系統,在電腦的指揮下,可以通過自動控制和調節隨時改變機器的行為模式。從而改變產品的款式,根據不同的需要生產不同型號的產品。人們把這種生產稱為柔性生產。當前,隨著社會信息化的推進,電子工業、汽車工業、飛機工業領域已經開始廣泛應用這種靈活制造系統,工業時代盛行的標準化的剛性生產方式正在被靈活的柔性生產方式所取代。其優點是既能節約成本,又可以靈活及時地滿足市場上多樣化的需求。
3、生產活動趨向“分散化”
在機械化、工業化的大生產中,生產同一種產品的各種功能的機器必須集中在一起,這樣可以縮短生產過程的空間距離,節約中間產品的傳遞成本和時間,機器的集中決定了勞動力的集中,機器對勞動力的吸收和需要程度決定了勞動力的集中規模。大工廠、大企業、大城市都是這種集中型生產方式的產物。集中可以有效的利用各種生產要素,收到規模效益,但超過了一定的限度就會造成各種弊端,比如廢氣、廢水、廢物的過度集中,地區間勞動力需求的不平衡等。
企業信息化的推進和智能化的生產機器的應用,為抑制不斷集中的發展趨勢提供了可能,主要原因就在于信息科技的大發展使機器的體積不斷縮小,使生產過程中所需要的勞動力的數量不斷減少。這樣,當代企業在勞動力的數量上、廠房機器所占據的空間規模上都比傳統的制造業要小。生產管理信息化的不斷發展,使企業間的生產協作變的更加順暢,受空間的影響將越來越小,減少企業“扎堆”現象。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特別是個人擁有計算機和計算機進入家庭,使得人們可以在家里從事和完成本來必須到企業或工廠的車間、辦公室才能從事的和完成的工作。
總之,由于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制造業出現了一系列新的技術和新的生產方式。在管理信息系統(MIS)的基礎上,采用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制造(CAD/CAM),建立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CIMS);在開發決策支持系統(DSS)的基礎上,通過人機對話實施計劃與控制,從物料資源規劃(MRP)發展到制造資源規劃(MRPⅡ)和企業資源規劃(ERP);在生產和營銷上,有集開發、生產和實物分銷于一體的適時生產(JIT),有不斷消除浪費的精良生產,也有供應鏈管理中的快速響應和敏捷制造,以及通過網絡協調設計與生產的并行工程、虛擬企業和電子商務等。
二、生產管理信息化過程中的問題
1、信息意識方面
在制造業生產信息化的過程中,生產基層由于有自動化的基礎,所以對生產一線KPI和信息標示認識深刻,反而車間管理層面的信息意識由于信息應用的斷層而顯得信息驅動能力不足、數據決策能力薄弱。
信息意識的一致性是影響生產信息化順利進行的重要人文因素。企業全員對“生產數據如何沉淀為信息,信息如何精煉為情報”認識越為統一,圖2中三個區域的重疊面積越大。
(l)個人關心的信息:個性化的報告,分析結果,指標等。
(2)驅動生產日常運行的信息:生產信息、設備信息、產品信息、供應鏈信息等。
(3)驅動企業領先的情報:競爭KPI、成本領先優勢情報、技術領先優勢情報、行業最佳實踐等。教育員工等待信息的輸入已經無法滿足解決現代制造中數據多、信息有、知識少、商業情報生成慢的矛盾。
2、信息能力方面
現代的信息能力不只體現在獲取信息的能力,而運用信息工具的能力、處理信息的能力、創新信息的能力、表達信息的能力、發揮信息作用的能力、信息協作意識與能力、信息免疫能力同樣都非常重要。對生產運作管理人員而言,獲得信息已經沒有任何問題。挑戰是如何關聯商業要素,并利用信息加速決策,提升各項管理水平。
3、信息責任方面
舉個例子,操作員修改原始生產數據從而掩蓋操作錯誤。生產管理人員修改原始生產數據從而得到更好生產性能評價;質量管理人員拷貝歷史質量數據從而減少工作量;管理層修
改原始數據使得企業生產看起來更加符合環保安全生產的要求;或者通過修改統計模型博得更多投資者的青睞。我們既然認識信息對企業責任的重要性,就應該實行與信息和信息技術相關的符合倫理道德的行為,在追求和形成信息的過程中參與有誠信的團隊合作。
4、信息化目標方面
生產信息化,尤其是制造業生產信息化的核心目標是建立解決生產能力與客戶要求的主要矛盾的手段。在IndustryWeek制造業調查后發現“在給生產運行帶來有的所有挑戰中,客戶的要求和成本的增加名列前茅。在這樣的環境之下,工作的連續改善和效率提升已經不再是可選方案,而是參與競爭的必備能力。”
通過建立以下為核心的生產信息化目標,才能建立參與競爭必備能力。生產建模:建立產品模型,建立工廠模型,建立生產事件模型人力資源管理論文,建立工序模型。通過這些模型建立設備變量,連接控制系統激活數字化工廠。生產執行:詳細計劃、排程及變更、批次執行、批次分析、批次跟蹤等。性能分析:根據控制系統數據自動更新產品在生產線上的變化和移動;手自動從控制系統的數據捕獲生產信息、消耗信息、質量信息、質量失控報警、OEE、生產灰色區域判別、停機跟蹤等、連續計算等。其他信息系統整合:與其他系統如ERP的數據和信息的整合。
三、面向生產管理信息化的人才培養創新
1、現代生產運作管理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
現階段我國制造業生產運作管理人才培養模式,歸結起來主要有以下幾種:
①高等教育培養方式。這種方式由高校開設工商管理專業,以培養生產運作管理人才。培養的人才理論功底扎實,學習能力強,但缺乏實踐經驗,并且理論容易脫離實際,畢業后無法馬上從事制造業生產運作管理崗位的工作。
②各類培訓咨詢機構開設培訓班的培養方式。這類模式是由專門的從事人力資源咨詢培訓的公司開設培訓班來培養生產運作管理人才。這種方式專門針對制造業某個領域的生產運作管理人才組織培訓,培訓的內容注重實用性和針對性,且培訓方式靈活、程序簡單,故可以迅速培養大批生產運作管理人才。
但這種方式培養出來的人才往往由于培訓周期短而使得理論功底不夠扎實,更關鍵的是各地培訓機構魚龍混雜,水平不一,無法對其培訓質量進行控制,培訓的內容也各不相同,培養出的人才良莠不齊,也嚴重阻礙了各地生產運作管理人才的交流。
③企業內部培養方式。一些有實力和眼光的企業通過定期對其生產運作管理人員進行培訓,使得生產運作管理人員能夠掌握最新的生產運作管理知識和技巧,從而提升企業的運營實力。像海爾公司的海爾大學、摩托羅拉公司的摩托羅拉大學等一些著名公司的培訓機構,都定期對其管理人員進行培訓。另外也有一些企業與高校合作對其管理人員進行委托培養。這種培養方式對于企業生產運作管理人員素質的提高很有益處。
鑒于以上三種模式的不足,我們認為,加強學校、產業、地方政府之間的合作,整合各方資源,優化辦學體制與機制,建立國家教育培養體系、企業培訓、中介機構培訓、地方政府培訓相結合的生產運作管理人才綜合培養體系,是培養制造業發展所急需的復合型生產運作管理人才的有效途徑。
2、現代生產運作管理人才培養知識體系的創新
現代制造業人才培養必須依據一套完整的課程體系使得從關鍵技能工到工廠廠長都有一套不同生產崗位應該掌握的知識理念和方法工具。制造業通用生產管理能力國際培訓課程暨國際生產管理師培訓課程體系(IMMP)就是一套系統的制造業人才發展的培養體系,它將生產管理人員知識結構分為四個層次:第一層為生產經營活動的總體管理:包括生產活動的基礎知識;生產活動的計劃與控制;生產活動的評價進程方法;生產活動的問題解決;第二層為中間環節制造與采購管理,包括制造活動的基礎知識;制造活動的計劃與控制;制造活動的進程方法;制造活動的問題解決;第三層為工作崗位的管理,包括工作崗位的基礎知識;工作崗位的計劃與控制;工作崗位的進程方法;工作崗位的問題解決;第四層為基本作業指導與自我管理,包括生產活動的一般常識;正確作業的進程方法;作業評價的基礎知識;作業問題的改進方法。
IMMP課程體系涉及到制造業的各個環節,包括:一個理念(價值最大化),兩個流程(生產對象的流程、生產主體的流程),三個步驟(計劃、控制、評價),三個環節(設計、規劃、制造),四項作業(加工、檢驗、搬運、倉庫),四種職能(生產、銷售、財務、人事),五個要素(人、機、料、法、環)和五個目標(質量、數量、交貨期、成本、安全)。我們相信,隨著IMMP課程體系在我國的推廣,以及對具有中國特色的生產管理理論的研究和相關培訓標準的運用,將會有效地解決生產管理信息化條件下生產運作管理人才的培養問題。
參考文獻
[1]隋志華.一汽模具生產管理信息化實踐[J].航空制造技術,2010(7)
[2]馬曉輝.社會信息化條件下生產方式的變革[J].聊城大學學報,2008(2)
【關 鍵 詞】課堂管理職能;失落;回歸中圖
分類號:G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843(2012)03-0089-03
課堂教學活動的有效性不僅取決于課堂教學活動質量,而且還取決于課堂管理的合理性。課堂管理是在特定的課堂環境中,以教師為主導、教學內容為中介來維系的針對學生學習活動的管理體系,包括教師的自我管理、教師對學生的管理、教師對教學內容的管理以及教師對課堂環境的管理等若干方面。[1]本文所提到的課堂管理僅指教師對學生課堂問題行為的管理。
學生課堂問題行為是指發生在課堂上的與課堂行為規范和教學要求不一致且影響、妨礙并干擾課堂活動正常進行或影響教學效率的行為。[2]這些課堂問題行為不僅直接妨礙了學生自身的學習,而且也干擾了教師的教和其他同學的學,間接影響了教學效果和教育質量的提高。
一、課堂管理現狀
課堂是教師傳道授業解惑、發揮教書育人職能的重要場所,而課堂管理是使教師得以完成社會所賦予職責的重要保障。但課堂教學中,注重傳道授業解惑工作與教書育人職能而忽視課堂管理的教師大有人在,具體表現為以下三個方面:
(一)不能管理即無能力管理
不能管理的教師過分關注教學任務的完成與否,對學生的課堂問題行為視而不見,繼續授課或者手足無措,停止授課,任由學生問題行為的發生??陀^原因在于教師對課堂教學中課堂管理重要性的認識不夠。他們認為教師的任務是教書,學習的結果要由學生自己來負責,甚至還認為這樣的管理有可能培養學生的責任心,養成自我管理的習慣;主觀原因在于教師自身,如“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觀念、膽小怕事的性格等。
(二)不會管理,管理但無效
“管理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辈粫芾淼慕處熡姓n堂學生問題行為管理的意識,但無管理的方法,或管理方法運用不當,不但達不到管理的效果,而且可能造成課堂秩序混亂、師生關系對立的情況,嚴重影響課堂教學活動。原因的一方面在于教師掌握了大量的管理技巧,但還不能準確地識別學生的問題行為,技巧運用缺乏具體情況的具體分析,忽視了學生的個體差異等;另一方面在于教師過于看重自己的權威地位,問題處理中忽視了學生的“面子”、情感需要等。
(三)不愿管理,有能力有策略管但不作為
此類教師可能是經驗豐富的老教師,對學生的課堂問題行為習以為常而“忽視”;也可能是怕管現象嚴重的老師,想管但不敢管,怕學生鬧事、投訴,怕因自己的原因而讓學生流失。
二、教師管理職能回歸的對策
(一)正確認識課堂管理的意義,樹立科學的教學觀
1. 課堂管理的意義:課堂與教室不同,它是教師、學生、教學內容及教學環境共同形成的堅強而有力的互動情境,是一個有多種結構的功能體,是建立有效課堂環境、保持課堂互動、促進課堂生長的歷程。課堂管理有助于創立良好的課堂環境,保證課堂活動的順利進行;有助于促進交流與互動,促進課堂活動的有效開展;有助于激發課堂活力和促進課堂生長,為學生的持久發展創造條件。[3]美國教育研究學者布羅菲認為,出色的課堂管理中不良行為已經降到最低程度,從而促進了學生之間的合作;更能在不良行為發生時采取有效的干預措施;更重要的是,課堂總是持續著有意義的學習活動。課堂管理有兩方面的意義:①監督和控制學生,以使其遵守紀律和規范;②引導和激勵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活動。無論忽視了課堂管理的哪個意義,都不能保障課堂教學活動的效率。
2. 教學觀:教學觀就是教師對教學的認識或主張,也即教師對教學目標、教學過程、教學對象等基本問題的認識。教師從這一認識出發,并決定了教師在教學中對教育對象采取的態度。教師的教育理念決定了他如何確定教學目標、選擇教學方法、如何實施教學、如何組織與管理課堂、如何處理課堂中的問題行為,也決定了有什么樣的課堂。因此,有什么樣的教學觀,就有什么樣的教學行為,不同的教學行為必然導致不同的教學效果。
教學觀也體現在教師的課堂管理行為上。從教師課堂管理的關注點出發,可將教師的課堂領導行為劃分為超強控制模式、控制模式、綜合性模式、放任模式。[4]也有研究從教師是否管理與如何管理可將教師課堂管理的類型分為放任型、獨斷型、民主型、理智型、情感型和興趣型。在放任型和獨斷型的課堂上,教師以課堂教學為中心,但無視或限制了學生的問題行為,教學效果較差;在民主型和理智型的課堂上,教師以教學為中心,靈活地處理學生的問題行為,教學效果較好;在情感型和興趣型課堂上,教師用愛和興趣激發、吸引學生,從而達到無為而為的管理,教學效果最好。
(二)加強管理策略學習,強化問題識別與處理技能訓練
新課程改革呼喚人文性的課堂管理。因此,人文內涵的彰顯已經成為新課程理念支撐下課堂管理的核心價值取向。實現人文性課堂管理提出策略性的思考和實踐對策,主要有:理解并滿足學生的基本需要、創設人文性的課堂環境、運用人文性的課堂管理方式、實現人文性的課堂教學形態。[5]卡耐基教學促進基金會主席博耶等提出有效的教師應掌握三個技能:①計劃:即為課堂教學活動作好充分準備;②管理:即控制學生的行為。③教學:即指導學生的學習;“管理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管理的“法”來源于實踐,又高于實踐,更需要在實踐中檢驗。因此,管理策略理論的學習與實踐的結合就顯得尤為重要。
1. 課堂管理策略。美國教育社會心理學家班尼通過實驗指出:“在教師從事的一切任務中,沒有比管理技巧更為重要的了?!绷己玫墓芾碚邞邆淙矫娴哪芰Γ孩偃娑鴾蚀_地制定效率標準的能力;②敏銳洞察目前工作水平與標準之間差距的能力;③糾正偏差的能力。確立行為標準時需要考慮所確立的行為要求:[6]①是否有利于學生的身心發展;②是否影響課堂秩序和學生的學習;③是否體現了對課堂成員的尊重;④是否具有切實可行性;⑤是否具有改變或修正的可能性。
教師常用的課堂管理策略有信號暗示、幽默、創設情境、有意忽視、提問、轉移注意、移除觸媒、正面批評、勸離課堂、懲罰等。每一策略的應用都應該考慮問題產生的情景和學生的個體差異,并正確靈活地應用。
2. 問題的識別與處理。(1)問題識別。按是否促進課堂教學活動,把學生的課堂行為分為積極的、中性的和消極的三類,其中后二者也即普遍意義上的課堂問題行為。中性的課堂行為既不促進也不干擾課堂教學活動,包括對教學活動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的活動,如走神,寫畫看與本節課無關的信、作業、書或電影等,做手工、聽歌、玩手機游戲、發短信,照鏡子、梳頭發、化妝、睡覺等。消極的課堂行為明顯干擾課堂教學進行的行為,包括說話、喧鬧、傳紙條、打電話、戲弄同學、扮小丑和頂撞老師,頻繁地出入教室等。
在識別學生行為的性質時,不應該只考慮是否促進課堂教學活動,還應考慮問題產生的原因,是學生本人的原因還是學生以外的原因,若是學生本人的原因,還要考慮某個問題行為究竟源于道德品質或性格,還是由于看待問題的不成熟觀念導致的。
(2)情景分析。凱利的歸因理論認為,人們對行為歸因總是涉及三方面的因素:客觀刺激物、行動者、所處關系或情境。其中,行動者的因素屬于內部歸因,客觀刺激物和所處的關系或情境屬于外部歸因。而上述任何一個因素的歸因都取決于下列三種行為信息:①區別性:行動者是否對同類其它刺激做出相同的反應,他是在眾多場合下都表現出這種行為還是僅在某一特定情境下表現這一行為。②一致性:指行動者是否在任何情境和任何時候對同一刺激物做相同的反應,即行動者的行為是否穩定持久。③共同性:指其他人對同一刺激物是否也做出與行為者相同的方式反應。如,某學生的問題行為歸因:
(3)對癥下藥。當明確了學生課堂問題行為的來源,再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即可。若問題行為的產生是因為教師或教學內容,教師就要提高教學藝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學習興趣;若問題行為的發生由情境激發,就要設法消除情境的影響,并把這種影響降到最低;若是學生本人的原因,則要從學生本人的品行、性格、世界觀等方面進行分析。
(三)尊重教師的合法權益,維護教師正當行使權力的權力
僅有課堂管理的意識和課堂管理的策略是遠遠不夠的,教師還必須擁有管理的權力?!段闯扇吮Wo法》和《義務教育法》的約束、某些家長對孩子的非正當保護、某些學校生源困難、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等一些客觀原因致使教師對學生的管理成為不容易的事,成為一個燙手的山芋。學生專職管理人員為難,任課教師刻意回避。
一方面,要維護教師作為教師的職業權力。教師法指出:教師要“制止有害于學生的行為或者其他侵犯學生合法權益的行為,批評和抵制有害于學生健康成長的現象”。即,教師是有這個職業所賦予的某種權力的,比如懲戒權。[7]懲戒權是源于教師教育權力的強制性權力,有助于維持教育活動正常秩序、保證教育教學的順利進行。
另一方面,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和“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一切為了學生”的教育理念決不能成為解決師生問題的托詞。學德皆高的教師是社會在教育領域的代言人,是應該受到尊重的。如果這樣的教師在學生面前沒有了尊嚴,何談學生對教師所傳授知識技能的尊重,何談學生對教師行為的接受與模仿。社會和輿論要維護教師這個職業的地位,學校更要為教師的合理行為說話。
總之,課堂教學活動的有效、高效性取決于課堂教學本身和課堂管理的相互配合。因此,課堂環境的基本要素作用的發揮,寬松、和諧、融洽的人際心理環境的構建,顯得尤為必要,這也正是課堂管理的主旨所在。
參考文獻:
[1]李保強.教師課堂管理的結構性指標分析[J].教學與管理,2001,(17):41-43.
[2]龔志雄,賴祥榮.中學生課堂問題行為調查及矯正策略[J].廣東教育·教研版,2008,(5):17-19.
[3]陳時見.課堂管理:意義與變革[J].教育科學研究,2003,06:5-8.
[4]郭玉蘭,張星瑞.談教師的課堂領導行為模式[J].教學與管理,2000.07:57-58.
[5]杜迎潔.走向人文性的課堂管理.云南師范大學2007年碩士論文.
關鍵詞:共管理;管理學;社會管理論
內涵是關于事物的本質屬性。揭示事物的內涵是認識事物和處理問題的基礎和前提。 然而,我國關于公共管理問題的討論與爭鳴雖早已開鑼,但對其內涵卻未有很深入的研究, 已有的看法意見不一。有鑒于此,筆者不揣淺陋,將管見和盤托出,就教于行家、學者。
一、公共管理的概念與類型辨析
(-)關于公共管理概念
公共管理研究與教育正在華夏大地興起,專家學者推出的教材、著作、論文頗為可觀。 但是在什么是公共管理問題上,可謂見仁見智。不說中國,就是“先行者”的西方一些國家也 有類似情形,以致于有些學者認為“公共管理”概念象“瞎子摸象”,難以確定。在此,本人擬 作一次把復雜問題簡單化的嘗試,把公共管理的概念界定為:對公共事務進行管理的社會活 動。具體說來,是公共管理主體為了解決公共問題,實現公共利益,運用公共權力對公共事 務施加管理的社會活動。
作為管理,公共管理和其他管理(如工商管理)的基本原理、方法和運作等方面,有許多 共同之處。但作為“公共”管理,它在研究對象及其特點上,又與其他管理有明顯區別。以公 共管理與工商管理為例,公共管理的研究對象是國家、政府與社會公共組織的公共事務及其 管理過程,而工商管理的研究對象是工商企業及其經營過程。兩者的具體差異在于:一是管 理目的不同,公共管理的目的是謀求社會公共利益,工商管理的目的是謀求組織利潤;二是 管理性質不同,傳統的公共管理具有壟斷性,工商管理則具有競爭性;三是管理手段不同,傳 統公共管理以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為主,輔之以經濟手段;工商管理以經濟手段為主,輔之 以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我們既要把握二者的聯結點,更要著力找出二者的差異處,以求對 公共管理有全面的認識。
(二)關于公共管理類型
為了加深對公共管理概念的認識,我們須進一步對其作外延分析。概念的外延是指該 概念囊括的所有事物。公共管理的外延即指它所管理的一切公共事務。為了對“一切”有概 括性認識,我們又要對它們作“類型”求解。筆者認為,就宏觀而論,世上所有的公共事務可 分為三類:一是國家公共事務二是政府公共事務,三是社會公共事務。
1.國家公共事務。據英國《大眾百科全書》對國家作出如下定義:“由政治單位在其管 轄的范圍內制定規則和進行資源分配的機構。政府的功能:①立法;②司法;③執行、行政管 理?!边@是廣義的政府(國家)觀。應當指出,這里所指的國家是特指狹義的國家,即廣義國 家中最重要的部分①立法以及②司法。這種國家公共事務主要包括維護國家主權統一和領 土完整,制定法律、法規,維護社會秩序等,側重于與國體、政體方面有關的,關乎整體職能把 握的宏觀控制和影響類型的公共事務。
2.政府公共事務?!睹绹倏迫珪分赋觯骸罢辉~適應于管理團體和國家的機構及 其活動。通常它指的是諸如英國或日本這些民族國家或其分支如省、市地方政府的組織機 構及法定程序,就這一方面而言,政府對已經確認為某一民族國家中成員的事務進行管理。 由此可見,政府就是一個國家或社會的治理機構。”應當指出,這是狹義的政府,它專指一 個國家的中央和地方的行政機關。這種政府公共事務包括政治選舉、行政區劃與國家禮儀 方面的政治性公共事務、國家安全公共事務、對外關系公共事務、人事行政公共事務、財務行 政公共事務以及機關內部的公共事務。
3.社會公共事務。這里的“社會”并非“人類社會”的廣義“社會”涵義,而是專指“政府 管理社會”中的中觀的“社會”,這里的“社會”,即將社會管理與政治、經濟管理職能并列的一 個領域,它主要涉及與人們日常生活密切聯系的社會公共事務。這種社會公共事務主要包 括:教育、科技、文化藝術、醫藥衛生、體育等公共事業;社會服務、社會公用事業以及維持社 會秩序的公共事務等。這種類型的公共事務與全體社會成員的切身利益和日常生活聯系最 緊密,同時這部分社會公共事務管理是直接以全體社會成員為實施對象,因此,它所顯示的 社會公共性也最強。
如前所述,公共管理是指公共組織對社會公共事務的管理。由于紛繁復雜的公共事務 可以歸納為國家公共事務、政府公共事務和社會公共事務三大類,因此,我們也應該把種種 公共管理歸結為國家公共管理、政府公共管理和社會公共管理。正是這“三足鼎立”共同構 成了一個有機統一的龐大的公共管理體系。我們既要從個性去分清它們的差異,又要從共 性去歸納它們的統一,用共性與個性相聯結的辯證法去把握公共管理的真諦。
二、社會性是公共管理的共同內涵
如上所述,公共管理是由國家公共管理、政府公共管理、社會公共管理構成的,因此,“國 家”、“政府”、“社會”都分別是公共管理的內涵之一,然而,比較而言,只有“社會”才是公共管 理的共同內涵。對此,可以從如下幾方面闡述:
(一)公共管理主體的社會性內涵
公共管理的主體是國家、政府和社會公共組織。下面分別闡釋它們的社會職能特征。
1.國家的社會職能。正如恩格斯所言,國家不是從來就有的,國家是社會在一定發展 階段上的產物。只有到了社會陷入了不可解決的自我矛盾,分裂為不可調和的對立面。而 為了使這些對立方面,這些經濟利益相互沖突的階級,不致于在無謂的斗爭中把自己和社會 消滅,就需要有一種表面上凌駕于社會之上的力量,這種力量應當緩和沖突,把沖突保持在 “秩序”內,這種從社會中產生但又自居于社會之上并且日益同社會相脫離的力量就是國 家。因此,國家來自社會,國家的產生是社會發展的需要,是社會內部矛盾發展的結果。
西方資產階級政治理論從天賦人權的自然法理論出發,認為國家的產生是社會契約的 結果。該學說認為,在國家產生之前,人類處于一種自然狀態之下。在這種狀態下,每個人 都有運用上天賦予他自己的價值和趨利避害的權利。然而,每個人在運用上天給予的權利 去實現自己的價值的時候,產生了人與人之間的沖突。為了不致于使人與人之間的沖突將 自己和整個社會歸于毀滅,于是人們運用理性來解決沖突。即人們坐下來協商,將上天賦予 他們實現自己價值的權利部分或全部地轉讓給“主權者”,權利讓渡的過程就是國家產生的 過程,而這個“主權者”就是國家。 這種以天賦人權的自然法理論為核。動的社會契約學說,把人們契約的原因歸結為人與 人之間的沖突,把國家說成是人們契約的結果,從而否認了國家是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 物,這固然不對,但是,它肯定了消除沖突,維護社會秩序的社會契約內容。因此,社會契約 理論雖然否認了國家是社會矛盾運動發展的必然結果,是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但表達 了國家的產生是社會發展的需要,國家來自于“社會契約”的觀點。國家的產生和存在表明 國家和社會是不可分的。國家不是從外部強加給社會的力量,是社會矛盾運動的結果,社會 是國家產生、存在的基礎。這清楚地表明了國家的社會性特征。還有,國家不僅不是從來就 有的,而且也不會永遠存在下去。當社會發展到具備消滅階級的條件時,國家就隨著階級的 消滅而自行消亡。這也是國家依賴社會的表現。此外,國家根據社會發展的不同,對社會也 發生不同的作用。也就是說,國家對社會的作用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就整體發展趨勢和規律而言,社會越向前發展,社會自我管理、自我調節的能力越強,國家對社會發生作用的領域 就越小,作用的強度也越弱。由此,國家對社會的作用呈現出這樣一種發展趨勢:在政治統 治職能不變的同時,國家的經濟職能、社會事務管理職能和科技文化職能不斷擴展;政治性。 統治性職能越來越依賴于管理性、服務性職能作用的發揮。總之,國家存在于社會之中,以 社會的存在為基礎,我們不能離開社會來談國家的存在和作用。
2.政府的社會服務作用。作為國家伴生物的政府,與國家一樣,僅僅同社會發展的一 定階段相聯系,既不是從來就有的,也不是要永遠存在下去。政府作為國家的一個重要組成 部分,不僅其產生是社會發展的需要,而且其對社會作用所形成的政府職能,也是以社會的 發展需要為基礎的。當代政府與近代政府、古代政府的差異,都是因為社會的發展在政府的 各個特性中,注入和融入了不同時代社會的具體發展要求和時代特征所使然。還有,歷史上 政府行使權力的方式和對社會發生作用的范圍不同,并不取決于統治者個人的意志,而是在 相當大的程度上體現了社會對統治者的要求。如果一個政府不能有效地吸納、代表和反映 社會對它的要求,如果一個政府對社會的要求沒有任何回應能力,那么,這個政府就是一個 沒有能力的政府。因此,從某種意義上我們完全可以說,政府的生命力來自于它的社會服務 作用。西方新公共管理運動強調以社會公眾的需求為其行為導向,而不以政府自身規定的 規則為行為導向,其目的就是為了增強政府適應社會、服務社會的能力,而不是要削弱它,是 把政府從低效率和高成本中解放出來的有效舉措。
3.社會公共組織的社會性特征。至于社會事務的管理者——各種社會性組織,它們本 身就是社會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組織。只不過在階級社會,各種社會組織是依附于國家和 政府組織的,是作為國家和政府組織的附屬物而存在的,并且在不同程度上打上階級的烙 印,有著不同程度的政治色彩。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特別是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社會 自我管理、自我調節、自我服務能力的增強,這些社會組織必然要逐漸擺脫這種依附的地位 而成為獨立主體。在國家、政府消亡了的情況下,整個社會就將依靠這些社會性組織來進行 自我管理,規劃和實現社會發展。只不過到那時它們已經完全喪失掉了階級性、政治性。因 為,在對人的統治與管理由對物的管理和對生產過程的領導所代替的時候,這些組織就變成 了純粹的管理性的組織。當前和今后相當長的時間內,各種社會組織還不能真正成為獨立 的組織,社會仍然將處于國家組織、政府組織與這些社會組織同時管理、雙軌運行的局面。 但我們并不能因此而抹煞它們的社會性。隨著我國政府公共管理體制改革的深化與完善, 隨著政府職能的進一步轉變,政府承擔的大量社會職能將更多地由社會組織去承擔。我們 應當順應社會歷史潮流,不斷擴大社會組織的社會自主性,擴大這些組織的社會性成分,向 著它們成為真正的社會組織遠大目標邁進。
(二)公共管理對象的社會性 公共管理的對象,即公共管理客體,就是社會(這是廣義的“社會”)公共事務。根據各自 性質的不同,社會公共事務又可分為國家公共事務、政府公共事務和社會公共事務。在這 里,可以說,公共事務的公共性和社會性是同義語。因而,我們研究公共管理對象的社會性, 也就轉換到研究以公共管理為對象的公共特性上來。
“ 公共”的對立面是“贏利的”、“私人的”和“企業的”。公共事務的公共性,可以大略從以 下幾個側面去分析。
1.公共事務的公共性體現于公共事務的管理者是公共部門或公共服務機構,而不是私 人或私人組織。這正如文章的前一部分所論述的,公共事務的管理者,即公共管理的主體, 就是國家、政府以及社會各種公共組織。
2.公共事務的公共性體現了公共管理活動的性質和目的,在于為社會公眾提供公共利 益和公共服務。
正如所揭示的,國家的本質特征“是和人民大眾分離的公共權力”,是統治 階級用來進行政治統治的工具。但即使這樣,在有階級剝削和階級壓迫的社會之中,運用公 共權力所進行的政治統治,也必須是以為社會公眾提供服務為基礎,以執行社會性職能為基 礎。因為這是國家、政府賴以存在和發展的前提。正如恩格斯在《反杜林論》中指出:“一切 政治權力起先總是以某種經濟的社會職能為基礎的”、“政治統治只有在它執行了它的這種 社會職能時才能持續下去?!彼€指出,不管在波斯和印度興起和衰落的專制政府有多少, 它們首先都是“河谷灌溉的總經營者?!边@些論斷表明,理論作為有鮮明階級性 的革命的理論,也從來沒有忽視政治統治的社會性基礎。相反,而是把社會性提到了政治統 治得以維持的基礎的高度來認識和對待。
馬克思、恩格斯在對資本主義政治、經濟進行了深刻批判的基礎上,揭示資產階級國家 的本質,指出:“現代的國家政權不過是管理整個資產階級的共同事務的委員會罷了?!边@ 一著名論斷不僅揭示了資產階級國家的本質,而且說明了管理資產階級的共同事務是資產 階級國家的主要特征。只不過,它的管理方式不同于個別資本家或工廠主管理工廠、企業的 方式,它主要是通過立法形式進行管理并具有強制的性質。因此,國家、政府的公共性(社會 性)特征,主要的表現在于,它是整個社會的正式代表,是社會在一個有形的組織中的集中表 現。它體現的正是表面上凌駕于社會之上的力量,因而它總是集中反映和代表一定社會的 利益和意志。
此外,還要認識到,為社會公眾提供服務的性質和目的,也在于為了維護和實現公共利 益,有時甚至實現個人利益本身就是公共任務,如向貧窮者提供社會救濟等。當代西方國家 的政府改革運動,主張以社會公眾的偏向和需要作為政府行為導向,強調顧客意識,樹立服 務對象為上帝的觀念,正是在這種公共事務的社會性要求壓力下,采用新的統治手段與方 法,從而也使西方國家政治統治進一步鞏固,實現其自身的利益。
應當指出,這里講的“公共”、“社會”是抽象的范疇,現實的“公共”、“社會”卻是十分具體 的,是依時間、地點、條件為轉移的,因此,資產階級要做到真正凌駕于社會、代表整個“社會” 是不現實的,馬克思、恩格斯用“表面上”三字來表述,是很確切的。但其社會性是顯而易見 的,我們不能因此而抹煞它的存在。
(三)公共管理活動和過程的社會性
1.公共事務的公共性體現了公共管理活動的社會責任和績效要求。在公共管理活動 的績效方面,公共性要求對績效決不能簡單地用利潤或效率標準來進行衡量,而是必須用服 務效果、質量和公眾滿意的程度等多種尺度作標準。20世紀70年代興起的新公共行政學 理論,基于對傳統行政學以經濟和效率為基本目標,忽視了公共行政所應肩負的廣泛的社會 責任,其結果是在前所未有的經濟發展時代,長期存在著普遍失業、貧窮、疾病、無知和絕望, 構成對現有政治制度的根本威脅的批判,從而提出了公共行政改革應將“效率至上”轉為“公 平至上”,建立民主行政模型。為此,提出了公共行政組織設計方案應遵循的兩個基本目標: 其一是顧客導向的行政組織形態,即以公眾——公共行政服務的顧客的需求作為行政組織 存在和發展的前提;其二是應變靈活的組織形態,即加大組織結構的彈性,以便能夠對外界 的刺激作出迅速的反應。將社會公平和廣泛的社會責任提高到作為公共行政追求的首要價 值目標,倡導民主行政,是新公共行政學理論的主要貢獻。為此,這一理論也成為了西方國 家政府改革運動所依據的一項重要理論。這種強調政府以社會公眾的需求為行為導向,納 稅人以政府實際的工作結果而不是以其工作及過程為納稅尺度的理論,有效地推動了政府 提高為社會公眾服務的質量和效果。
2.公共管理事務和活動的公共性。這種公共性體現了社會公眾對公共管理活動和公 共產品供給的廣泛參與,以及公共管理活動的公開性。社會公眾對公共管理活動的廣泛參 與,主要表現在社會公眾對政府決策的影響,通過立法、司法機構對政府行為的約束,以及通 過各種渠道對政府活動的輿論監督等,從自身利益的關。心和實現角度,影響政府公共政策的 制定和實施過程。在部分公共產品的供給方面,由政府的壟斷供給轉變為通過合同出租和 非國有化手段,把原先由政府包攬提供公共產品的單一化轉變為民營化,將其投放市場,由 各個競爭主體和社會公眾自己來提供;對那些不便或不能推向社會的公共產品的提供,也改 用合同的形式,以競爭招標手段,交給社會公眾承擔。在實現公共管理活動的公開性方面, 也由原來的“黑箱”操作,變為“金魚缸里生活”,讓社會公眾知曉,讓立法機關、司法機關、新 聞媒介和公眾了解活動內容,隨時可以進行檢查、調查和監督。電子政務的推行,使得公共 管理活動的公開性進一步增強。上述種種公開性、參與性及其非國有化等關于公共管理過 程的環節和變化,實際上都是公共管理社會性的體現。
總之,無論是國家公共事務、政府公共事務,還是社會公共事務,都是公共事務的有機組 成部分;無論是國家公共事務、政府公共事務,還是社會公共事務,社會性都是它們的共同性 內涵、基礎性內涵。我們應從最普遍、最基本的意義上去準確把握這種社會性特征的內涵, 并以其為一個重要依據,搞好公共管理的理論與實踐建設,包括構建嚴謹的公共管理學學科 體系。
三、應當注意的兩個問題 上面集中闡述了公共管理的社會性特征,但是不能由此掩蓋公共管理的政治性內涵。 國家是階級壓迫的工具,一定階級的國家機器(包括政府)是實現該階級政治統治的政治組 織。因此,歷來國家、政府都具有鮮明的階級性、政治性,這已是常識性的問題了。一般而 言,就是前述意義上的社會公共管理組織,也或多或少具有階級性、政治性的特征,其中不少 本身就是社會政治團體,不可能沒有政治性。一言以蔽之,講公共管理是不能不“講政治” 的。因此,這里就有一個正確把握社會性與政治性的關系問題。
(一)公共管理的社會性與政治性是相輔相成的
1.公共管理的社會性是政治性的基礎,政治性寓于社會性之中,沒有社會性就沒有政 治性。我們研究公共管理政治性時,一定要明確社會性的這種基礎地位與作用,堅持以是否 推動社會進步,是否符合社會發展方向作為先進的與落后的政治的最后標準。
2.政治性是社會性的保證,社會性以政治性為指導。在階級社會和存在著階級與階級 斗爭的社會里,沒有政治性也就很難或者無法體現社會性,實際上,沒有全面地體現社會性, 在階級社會里,不靠國家、政府把社會控制在一定的秩序之內,社會難以存在,更不用說進步 與發展了。因此,需要把一定的政治灌注于公共管理之中,堅持用先進的、科學的政治去保 護和發展社會。
(二)積極創造條件,不斷向最高(終)目標邁進
公共管理的社會性與政治性的關系是相互依存、對立統一的關系,從徹底的唯物辯證的 宇宙觀來看,從時間論,社會性比政治性更長久。因為國家、政府產生之前就有人類社會了, 國家、政府還將隨著階級的消滅而自行消亡,而社會將長期(不是永遠)存在著。再者,從空 間論,廣義的“社會”是指人類社會,包括國家、政府以及社會上的一切存在,而國家、政府則 是人類社會系統中的一個或兩個重要組成部分,簡言之,社會性要比政治性寬泛的多。從時 間論,政治性存在于社會歷史長河中的一個漫長的階段,社會性的存在比政治性的存在長久 得多。作為一個徹底的辯證唯物論者,“路就在腳下”,應該著眼長遠,著手當前,正確地做好 當前所承擔的每一項公共管理工作,為實現無階級、無國家、無政府的,我們的先賢所謂的 “世界大同”的目標而奉獻有限人生的一份又一份熱和光。公共管理的社會化改革也稱得上 是朝著這個遠大方向努力的一個工程!
四、根據公共管理的客觀屬性構建公共管理的學科體系
學科體系問題是學科建設的基礎和重點。公共管理研究在這方面雖然已取得了可喜的 成果,但不能說已經完全解決問題了。事實上,尚有不少問題需要深入地研討。其中,一個 帶有根本意義的問題,就是公共管理學科體系的構建問題。
公共管理學科體系的構建需要解決的一個難題是“界域”問題。即這里講的學科體系是 “門類”學科體系,還是一級學科體系,或者是一門公共管理課程的體系。就“公共管理”而 言,還有一個綜合“三界”(國家、政府、社會)的公共管理與分門別類的公共管理的關系問題。 筆者這里擬按“公共管理概論”的范圍定位提出一個研討意見。
關鍵詞:內部控制環境;自組織;創新機制
中圖分類號:F27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176X(2013)11-0086-06
一、引 言
以系統科學的視角分析內部控制的演進,內部控制是沿著兩條線索交錯發展的[1]:一條線索是源于企業內在需求的“自組織”的發展;另一條線索是源于社會監管需要的“他組織”的發展。然而,目前內部控制演進的兩種線索卻出現了發展失衡的情況。一方面,在外部監管的推動下,內部控制以內部牽制為起點,經歷了內部控制制度階段、內部控制結構階段進入到整合框架階段,內部控制的監管理論和手段逐步完善;另一方面,企業對各項內部控制規范的反應比較消極,外部監管效率和內部管理效率普遍不高。尤其在《薩班斯法案》出臺后,更加突出的矛盾表現為政策與制度實施的交易成本遞增,而其制度收益卻遞減。外部監管的強勢推動沒有能夠帶動企業內在需求的同步提高。企業自身推進內部控制的動力不足,導致將內部控制過多地局限在財務報告領域,并且執行效果欠佳。
突破內部控制發展瓶頸的關鍵在于加強企業內在發展動力,實現更高層次上的自組織發展??刂骗h境是內部控制所有控制要素的基礎,由多個構成因素整合而成,其中的每一個控制環境因素都是獨立的企業管理制度,能夠對內部控制產生重要影響。因此,內部控制環境的要素構成、結構特點和運行機制決定了其成為內部控制內生動力源泉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內部控制環境的自組織狀態是內部控制自組織發展的內在動因。
Singleton[2]認為,有效的內部控制環境是為了能夠建立充分、相應的政策,結合有效的監督和報告系統以確保管理者的目標實現。Susan 和 Joseph[3]的研究結果表明,有效的控制環境能夠對其他內部控制要素起到支持和加強的作用,并且能提高員工的工作效率,甚至打破他們原有的工作底線。而薄弱的控制環境可能導致其他控制活動和控制手段失效,導致員工無視工作程序,結果會增加舞弊的可能性。
劉瑞文[4]指出內部控制環境問題是我國多數企業內部控制失效的最根本原因之一。內部控制環境主要關乎內部控制構建和實施的“態度”問題,對有效性的影響來自治理結構問題與觀念和意識問題兩個關鍵的控制環境因素。李心合[5]指出,企業內部環境與內部控制之間是一種相互依存、相互影響的互動關系,一個有效的內部控制系統實際上是完善的內部環境的體現。反過來,內部控制的創新和深化也將促進內部控制環境的完善。楊瑞平[6]等學者都從不同的角度對內部控制環境問題進行了研究。
內部控制環境的研究成果加強了人們對控制環境作用的認識,然而現有研究存在以下不足:(1)側重單一環境因素的作用,忽視因素間耦合作用。(2)對整體控制環境的研究缺乏專門、系統的理論支持,零散、片面,不成體系。(3)內部控制環境管理處于被動狀態,缺乏自身創新能力。本文嘗試突破傳統研究的局限,關注內部控制環境的內生動力和整體組織能力,建立高效的內部控制環境管理機制。
二、自組織理論為內部控制環境提供了新的研究視角
自組織理論是研究自組織現象、規律學說的一種集合,它的研究對象主要是復雜自組織系統(生命系統和社會系統)的形成和發展機制問題,即在一定條件下,系統是如何自動地由無序走向有序,由一種有序結構演變至另一種有序結構。
哈肯[7]從自組織產生的動力出發,認為如果一個系統在獲得空間的、時間的或功能的結構過程中,沒有外界的特定干涉,便說系統是“自組織的”。吳彤[8]在哈肯的基礎上,從事物本身如何組織起來的方式把組織劃分為“自組織”與“他組織”。認為他組織是指如果系統在獲得空間的、時間的或功能的結構過程中,存在外界的特定干預,其結構和功能是外界加給系統的,而外界也以特定的方式作用于系統。范陽東[9]認為,自組織作為一個過程演化的概念時,它包含了三個過程:一是從非組織到組織,即從混沌到有序,它意味著組織的起源;二是由組織程度低到組織程度高的過程,即組織層次上升躍遷的過程,是有序程度得到提升的過程;三是在相同層次上組織的結構與功能由簡單到復雜的演化過程。自組織與他組織之間相互聯系、互為依存。自組織與他組織并不能完全割裂,它們共存于一個組織系統中。
三、內部控制環境是具有特定結構的復雜系統
1. 控制環境構成因素的確定
借鑒COSO報告[10-11],
根據我國《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和《企業內部控制配套指引》的規定[12],筆者認為內部控制環境包括八個構成因素:發展戰略、治理層的監督與指導、組織結構、權責分配、員工的勝任能力、組織和開發其員工的方式、管理層的理念和經營風格和員工的誠信和道德價值觀。這八個要素可以歸納為四類:發展戰略、組織架構、人力資源和企業文化。
2.控制環境構成因素的異質性分析
管理組織理論的發展趨勢逐漸由理性的科學管理即“硬”管理向非理性的人文管理即“軟”管理轉變,管理思想的轉變為控制手段的轉變提供了理論基礎。帕斯卡爾和阿索斯[13]提出“7S”模型,即結構、戰略、制度、技能、員工、最高目標和作風。其中結構、戰略和制度稱之為“硬三角”,而技能、員工、最高目標和作風是“軟性的”。
筆者認為控制環境構成因素也具有顯著的異質性特征,可分為硬因素和軟因素兩類,并形成不同的控制環境因素體系。
(1)控制環境硬因素體系在組織層面為內部控制構建了一個制度平臺。
COSO報告[10]指出,控制環境是其他所有構成要素的基礎,為內部控制提供了秩序和結構,這里強調的就是控制環境硬因素的作用。內部控制環境硬因素為內部控制提供了必要的制度基礎,在組織層面為內部控制構建了一個制度平臺??刂骗h境硬因素包括發展戰略、組織架構和人力資源,可細劃為發展戰略、治理層的監督與指導、組織結構、權責分配、員工的勝任能力、組織和開發其員工的方式六個子因素。這六個子因素在組織中均以正式制度的形式存在,可以通過組織理論進行很好的詮釋。控制環境硬因素的管理目標是以戰略為導向,實現制度層面上的自組織。
(2)控制環境軟因素體系形成企業的文化氛圍。
COSO報告[10]指出內部控制環境設定了一個組織的基調,我國《企業內部控制配套指引》[12]指出控制環境支配著企業全體員工的內部控制意識,這些規定都闡述了控制環境軟因素的作用。控制環境軟因素可以概括為企業文化,可細化為治理層責任、管理層的管理理念和經營風格、員工的誠信和道德價值觀等構成因素??刂骗h境軟因素在組織中以非正式制度的形式存在,為企業設定了一種文化氛圍,引導員工的內部控制意識??刂骗h境軟因素管理的目標是建立企業內部控制文化,實現文化層面上的自組織。
3.控制環境構成因素的雙重屬性分析
(1)發展戰略的雙重屬性形成對內部控制環境的統領作用。
發展戰略作為正式的管理制度,具備成熟的戰略管理理論,體現出控制環境硬因素的特征,戰略管理分為戰略分析、戰略選擇、戰略實施和戰略控制四個階段。戰略作為控制環境硬因素體系的核心,對其他控制環境因素如治理結構、組織結構和人力資源政策具有重要影響。
同時,發展戰略又表現出控制環境軟因素的特征。首先,戰略是一種精神產品,是企業家個人的思維過程。不同的戰略管理流派都指出戰略既是一種觀念,又是一種特殊的、組織未來的一種愿景,不僅涉及人類意識中最復雜、最細微的內容,也涉及人類的潛意識以及社會發展方面的內容。其次,戰略的軟因素屬性在控制環境中體現為戰略領導意識。托馬斯[14]指出戰略領導意識是指為保證戰略的順利實施,并達到預期的目標,高層管理人員必須對企業內外環境信息、戰略實施基本問題、實施過程行為控制等方面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較強的洞察力。戰略領導意識為控制環境提供了指導思想與行動框架。
(2)人的雙重屬性為控制環境提供了創新的保障。
人既是內部控制的主體,又是內部控制的客體,還是所有控制環境構成因素的載體。人由物質和精神兩部分屬性組成。人的物質屬性形成人的工作能力和業務水平,是人力資源政策的核心,屬于控制環境硬因素體系。人的精神屬性表現為道德品質和職業素質,是企業文化的核心。治理層責任、管理層觀念、員工誠信與價值觀都發揮著重要的軟控制的作用。
4.控制環境自組織機制產生的動力分析
由內部控制環境構成因素的異質性和雙重屬性,可知內部控制環境是一個復雜系統,具有特定的結構和功能。更進一步可以推導出提高內部控制環境有效性的兩條路徑:單因素優化和多因素之間的耦合作用,而這兩條途徑恰好反映了控制環境構成因素之間的競爭與協同。根據自組織理論,如果把競爭看做是促進原來系統分解的開始與動因,那協同則發揮著整合而形成新系統的過程。因此,單因素優化和多因素耦合正是內部控制環境自組織行為過程中最基本的雙重驅動力。
四、單因素優化體現控制環境因素之間的競爭
競爭是系統論的基本概念,任何整體都是以其要素間的競爭為基礎,而且以“部分間的競爭”為先決條件。競爭具有重要的意義,它是協同的基本前提與條件,是系統演化的動力。
1.發展戰略是控制環境理論的一條重要發展線索
內部控制理論、管理控制理論、控制環境理論與戰略理論在發展過程中相互推動。戰略與環境之間存在著天然的互動關系,戰略決策理論的管理思想注重企業外部大環境的變化及其對企業經營的決定作用,認為企業戰略的基點是適應環境,實施戰略需要組織結構的變化與適應。
20世紀70年代以來,企業戰略管理理論對COSO報告產生了深刻影響。與戰略管理理論相吻合,《內部控制—整體框架》突破了慣用的內部控制的程序政策論等靜態概念的界定,指出內部控制是一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發現新問題、解決新問題的循環往復的動態過程。為了保證戰略實施有效,COSO報告開始加強風險意識和風險控制,并于2004年《企業風險管理—整合框架》,新增戰略目標為最高目標,戰略化的集中控制能力成為評價內部控制系統強弱的重要標準,由此可見,發展戰略在內部控制理論和控制環境理論中的重要地位。
2. 將內部控制上升到公司治理層面是控制環境自組織的一個重要前提
公司治理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的公司治理是指所有者(主要是股東)對經營者的一種監督與制衡機制,其主要特點是通過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及管理層構成公司治理結構的內部治理。作為控制環境構成因素的公司治理,其對內部控制的影響主要來自治理層對自身內部控制責任的認識和行動,所以是狹義的公司治理,可以將其明確為治理層的監督與指導。
公司治理結構是股份制公司的基石,也是企業內部控制的基礎。完備的公司治理結構有利于把握企業內部控制的正確航向,落實內部控制的實施,為企業所有者創造更多的價值。公司治理結構決定了高級管理層的基調,是內部控制實施的制度環境。要徹底改變內部控制目前的控制盲控區和弱控區[15],必須將內部控制上升到公司治理的層面,這也是內部控制環境自組織機制發揮作用的一個重要前提。
3.組織結構是控制環境運行的依據
組織結構既是內部控制的環境,又是內部控制的手段,實施內部控制需要以組織結構為載體,組織結構是內部控制得以實施的直接組織依托。同時,組織結構設置需要體現內部控制思想。從簡單組織結構,到層級制組織結構,再到新型組織結構的變遷,是組織結構適應內部控制實現方式變化的表現。傳統組織主要通過等級、權力和指令等方式進行控制,是他組織。被動的、等級制的組織已經走向終結,自我管理和引導式管理才是未來組織的發展方向。以學習型組織為代表的新型組織結構,在管理體制上通常是扁平式的柔性管理模式,表現出自主性、開放性和創造性等特征,是一種典型的自組織管理模式。
4.人力資源系統影響其他控制環境構成因素的設計和執行
企業中的所有成員既是內部控制的實施客體(作用對象),又是內部控制的實施主體(執行者),因而組織成員對內部控制能否有效發揮作用尤其重要。人力資源作為控制環境因素包括員工的能力和素質以及企業的人力資源政策。
員工的能力和素質是非常重要的控制環境構成因素。企業董事和高管人員的能力和素質決定戰略制定的科學性,決定對內部控制監督與指導責任的履行,決定企業的管理理念和經營風格。員工的能力和素質直接影響內部控制的實施過程和實施效果,影響企業文化被理解與接受的程度。
企業的人力資源政策是企業組織人力資源管理的根本依據,是企業員工能力和素質獲得與提高的重要保障。若企業所有的人力資源政策(尤其是聘用、培訓、業績管理、提升、報酬等)都強調內部控制是所有員工的職責,那么內部控制的執行就會成為員工的“自覺”行動。若不能通過企業人力資源政策的各個環節予以體現和加強,內部控制就只能停留在理論或概念層面,而對員工工作中的行為不能產生真正的影響。
5.管理層觀念決定控制環境的氛圍
管理層對內部控制的重視程度直接決定了內部控制環境以及整個內部控制體系的設計是否合理、運行是否有效。管理層觀念是企業管理層指導內部控制的思維根源,是企業行為規范和員工價值觀形成的基礎。因此,管理層觀念是企業文化的核心內容。企業文化的形成首先是來自于高層的管理理念,來自于管理理念與社會文化、個體目標的溝通與配合,并逐漸成為組織中主流共識的價值體系和行為體系。積極的管理層觀念推動內部控制環境自組織機制的形成。
6. 員工的誠信和道德價值觀影響內部控制文化的穩定性
員工的誠信和道德價值觀形成員工的責任心,即從“主觀”上愿意履行對本職工作所做的承諾,具有責任心的員工更能對自己的行為負責。責任心能夠進一步發展成為“內部控制”型人格特征,最終實現“自我控制”的組織目標。
從結構階段開始,員工的誠信和道德價值觀便成為內部控制關注的內容之一。如果員工缺乏應有的誠信及職業道德,那么就可能無視內部控制制度,導致內部控制失效。員工的誠信和職業道德既與其本身的特質有關,也與企業的獎懲制度和管理氛圍等有關,良好的控制環境基礎能夠矯正員工的價值觀,進而鞏固和發展企業文化。
五、多因素耦合作用體現控制環境因素之間的協同
協同是指系統中諸多子系統相互協調的、合作的或同步的聯合作用與集體行為。協同是系統整體性、相關性的內在表現。
根據系統科學理論,內部控制環境不僅表現為各構成因素的多樣性、異質性和雙重屬性,還具有軟、硬因素體系所不具有的、通過構成因素之間耦合作用形成的整體特性??刂骗h境構成因素的異質性和雙重屬性為控制環境的耦合提供了作用基礎,軟、硬因素體系內部以及軟、硬因素體系之間都存在著高度耦合。
1. 控制環境硬因素體系內的耦合作用形成制度層面上的自組織
發展戰略在控制環境硬因素體系內發揮著主導作用。同時,內部控制可以通過合理的治理結構、組織結構、人力資源的配置和分工等方式來促進企業實現發展戰略。
公司治理是企業管理體系的最高層次,是主要的戰略管理主體。一般來說,戰略對公司治理的決定關系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第一,公司治理結構要與戰略相匹配,如設置戰略管理委員會,從高層組織機構上為戰略提供保障。第二,治理主體的觀念和行為要和戰略相匹配,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將內部控制提升到治理層面的目標。
組織結構的設置要以戰略為導向,確保組織結構對外部環境變化的敏感性,使組織在開放的環境中發展演化,推動企業從傳統的組織模式向新型組織模式的成功轉變。鄭石橋[16]認為戰略對組織的決定作用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企業在不同的戰略發展階段需要不同的組織;企業不同的產業組合需要不同的組織;企業不同的戰略態勢需要不同的組織。
人力資源建設以戰略的需要為出發點,制定人員的選聘、培養、評價、激勵機制,注重企業長遠發展而非短期利益,既為員工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又為企業儲備豐富的戰略型人才。
控制環境硬因素是組織理論相關內容的縮影,經濟發展、組織演化和內部控制環境之間存在多路徑反映和相互影響。根據組織管理理論,組織本身就能產生自發的控制行為??刂骗h境硬因素體系內的耦合作用,為控制環境的自組織提供了必要的制度基礎。
2. 控制環境軟因素體系內的耦合作用形成文化層面上的自組織
內部控制環境的軟因素體系包括自上而下的三個層次,依次是治理層責任、管理層觀念和員工價值觀,這三個層次都是企業文化的核心內容,它們之間緊密鏈接與互動,形成不同的管理情境,推動企業內部控制文化的形成。
治理層責任決定了控制環境的風格及其演化,董事會下設的各類委員會,如審計委員會、戰略管理委員會能否設立及作用發揮的效果,都與治理層責任有關。
治理層的恪盡職守帶動管理層樹立積極、健康的管理理念。管理層觀念代表了管理層對待經營風險的態度、對內部控制的重視程度。管理層觀念指導員工的行為方式,使其朝著企業的基本信念努力,產生實現目標的動力。管理層清楚、準確地表述自己的內部控制政策能夠積極推動組織建立和維持一個有效的內部控制環境。
管理層觀念左右著企業的員工價值觀的取向。然而,企業家精神和管理層觀念只有得到員工的支持和認可,才能正向強化員工的誠信和職業道德,促進員工自愿接受意識形態方面的教育和控制,自覺地對個體行為進行引導,最終成為內部控制文化的忠實追隨者。
控制環境軟因素作為一種無形的力量,對于組織凝聚力的培養、相互信任關系的建立、組織成員實現自我管理等都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
3. 軟硬因素體系之間的耦合作用形成具有高度一致性的控制環境
內部控制環境單個構成因素越獨立、對內部控制的影響越強,組合在一起構成的控制環境就越復雜。每個控制環境構成因素除了屬性不同之外,穩定性也存在差異。比如,治理結構相對穩定,以法律和法規的形式確定;組織結構需要配合戰略的變化進行及時的調整,在一定程度上跟隨經營周期的變化;而企業文化則是在企業發展過程中通過內部引導和外部滲透共同形成的,由日常的量變發展為質變。多個構成因素之間的關系,不是簡單的疊加、也不是靜止不變的,而是處于不斷變化之中的相互磨合、相互適應。
程新生[17]認為單獨的正式控制系統和非正式控制系統都有其缺陷:過度的正式控制,由于其剛性會導致過高的契約成本;非正式控制是一種柔性控制,容易流于形式,控制效果不容易度量。正式控制與非正式控制結合起來,能夠在剛性和柔性之間達到合理的平衡。
戰略不僅對控制環境硬因素體系具有統領作用,也是整個控制環境的核心構成因素。發展戰略對內部控制具有根本導向和基本影響因素的作用,決定著內部控制的內容、方式和方法[18]。管理層的經營風格要與企業的戰略目標保持一致,有效控制經營風險;員工的價值觀要與企業的戰略思維同步發展,不能只關注既得利益。
治理層責任和管理層觀念可以概括為企業家精神。企業家精神是控制環境的軟因素,又是整個內部控制環境生發器。第一,戰略是企業家精神的反映,是企業家思維和意識的體現。第二,企業家精神支配著治理結構與組織結構的形成和演化。治理結構和組織結構是根據企業家意志建立起來的,是企業家精神發揮作用的基礎與空間。就整體治理結構和組織結構的變遷而言,是一個漸變、演化的過程,但就某一企業的變革而言,往往是組織領導者的設計或推動的結果。第三,企業家精神決定了企業文化的內容及其演化方向。
在內部控制環境中,企業文化是一個無形的網絡,將由控制環境的各個構成因素形成的節點連接起來。同時各項管理制度也是企業文化的載體,制度對企業文化的鞏固與發展發揮重要作用。隨著治理結構與組織結構從低級向高級、從簡單向復雜演化,企業文化更趨完善與穩固。學習型組織能夠防止企業文化的剛性和蛻變。在學習型組織環境下,員工價值觀、勝任能力、管理層的管理哲學和管理風格都會表現出自我學習、自我控制的特征。
控制環境對內部控制的影響既有控制手段、控制方法的變化,又有觸動核心的本質特征、功能定位、控制理念的變化,后者就是由于文化的變革而形成的影響。內部控制環境是各項管理制度在內部控制文化作用下的自組織系統,一致性的內部控制理念和控制文化可以減少對正式制度及其實施機制的要求。
六、研究結論與建議
從他組織到自組織是內部控制環境從管理的低級階段向高級階段演化的兩個不同時期。筆者認為,在自組織機制的作用下,內部控制環境的功能得到提升,能夠在基礎功能之上形成衍生功能。
基礎功能是控制環境構成因素自身具有的功能。內部控制環境通過硬因素為其他控制要素提供必需的制度基礎,為內部控制的有效實施構建秩序和結構。通過軟因素設定了一個組織的基調、形成一種氛圍,影響組織成員的內部控制理念和內部控制意識,塑造企業的內部控制文化。
控制環境的自組織演進以組織變革和文化變革為背景,這兩種異質性的變革力量,同時增強控制環境的適應能力與創新能力,推動控制環境構成因素從量變到質變,實現自我更新。也就是說,自組織狀態下的內部控制環境,能夠產生內部驅動的動態創新機制,并且通過內部控制系統內的能量傳遞,成為內部控制發展的原動力。這就是內部控制環境的衍生功能。
在內部控制環境自組織機制的引導下,內部控制也將進入到更高層次的自組織發展階段,使內部控制真正內生于企業,并伴隨企業的演化而動態演化。同時,在宏觀上實現外部監管驅動與內部需求推動的動態平衡演進。
參考文獻:
[1] 張硯.內部控制歷史發展的組織演化研究[J].會計研究,2005,(2):76-81.
[2] Singleton,T. Stop Fraud Cold with Powerful Internal Controls[J].Journal of Corporate Accounting & Finance,2002,13(4): 29-39.
[3] Lightle,S.S.,Castellano,J.F.,Cutting,B.T. Assessing the Control Environment[J].Internal Auditor,2007,64(6):51-56.
[4] 劉瑞文.論我國企業內部控制有效性的實現[J].財會通訊,2008,(11):44-46.
[5] 李心合.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導讀[M].大連:大連出版社,2008.
[6] 楊瑞平.企業內部控制環境研究[M]. 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10.
[7] H.哈肯.信息與自組織[M].郭治安譯,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13.18-19.
[8] 吳彤.自組織方法論研究[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1.
[9] 范陽東.企業環境管理自組織機制培育的理論與實證研究[D].廣州:暨南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0.〖ZK)〗
[10] COSO.內部控制—整合框架[M].方紅星主譯,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8.30.
[11] COSO.企業風險管理—整合框架[M].方紅星,王宏譯,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5.33.
[12] 財政部.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企業內部控制配套指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
[13] 理查德·帕斯卡爾,安東尼·阿索斯.日本企業管理藝術[M].張小冬,周全譯,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88.
[14] 保羅·托馬斯.執行力:運營流程[M].源泉譯,北京:國際文化出版社,2004.183-189.
[15] 李連華.公司治理結構與內部控制的鏈接與互動[J].會計研究,2005,(2):64-69.
[16] 鄭石橋.管理制度設計理論與方法[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