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傳媒公司實習自我總結
時間:2022-11-30 03:32:3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傳媒公司實習自我總結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要成為一名合格的廣告人,必須經過理論學習與長期的實踐。你知道廣告設計實習心得體會是什么嗎?下面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廣告設計實習個人工作心得體會范文,希望大家喜歡!
廣告設計實習個人工作心得體會范文
為了更好的掌握這兩年來所學的專業知識和能夠將這些知識融會貫通于實際工實習報告作中應用這些知識,我們班的同學進行了將近三個月的生產實習。
在這三個月的生產實習的實際實踐中,不但讓我對建筑裝飾技術這門專業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有了不少新的認識。在生產實踐的這段日子里,我在現場的工作不僅使我在學校課堂上學習的“書本上”的知識有了更深、更新的了解與認識,而且還讓我學習到了許多不可能在學校里學習與認識到的關于人與事的社會經驗。
建筑裝飾項目的施工組織與管理
在施工現場的生產實習生活,雖然能夠學習到不少新的知識和知道許多我說不知到的事,但并不是每天都有特別的是發生或是有機會學到新鮮的事物與知識的。大部分在施工現場的實習生活,是用在將我在課堂上學習的知識的深化鞏固并使其使用化的學習實踐過程。是將我所已經掌握的建筑裝飾技術的相關知識用于實踐,在施工現場體驗作為一名施工管理與組織者的現場實際經驗。
所謂項目管理就是指為了達到項目目標,對項目的策劃(規劃、計劃)、組織、控制、協調、監督的總稱。項目管理的對象是項目,而項目管理者應是項目中各項活動主體本身。項目管理的職能同所有管理職能均是相同的。同時,項目管理的特殊性帶來了項目管理的復雜性和艱巨性,要求按照科學的理論、方法和手段進行管理,特別是要用系統工程概念、理論和方法進行管理。管理項的目的就是保證項目目標的順利完成。項目管理有一下特征:
(1) 每個項目的管理都有自己特定的管理程序和管理步驟。
(2) 項目管理是項目經理為中心的管理。
(3) 項目管理使用現代管理方法和技術手段。
(4) 項目管理應實施動態管理。
而其中建筑裝飾施工的工程項目管理也是項目管理的一類,是對建筑裝飾施工活動進行的有效的計劃、組織、指揮、協調、控制,從而保證建筑裝飾施工的順利進行,實現項目的特定目標。其重要只能有:計劃職能、組織職能、協調職能、控制職能、監實習報告督職能。建筑裝飾項目管理不僅有它所要發揮的職能,同時也有其必須完成的任務。
建筑裝飾施工項目管理的任務是以最優先地實現項目地總目標,即用有限地資金和資源,以最佳的工期、最少的的費用來滿足工程質量的要求,完成裝飾施工任務,使其實現預定的目標。
在建筑裝飾施工管理的過程中,是為了去得各階段目標和最終目的得實現,必須圍繞組織、規劃、控制、生產要素得配置、合同、信息等方面進行有效得管理,其主要內容如下:(1)建立施工項目管理組織;(2)做好施工項目管理規范;(3)進行項目施工目標控制;(4)施工項目生產要素的優化配置動態管理;(5)施工合同管理;(6)施工信息管理;(7)組織協調。
這是因為施工組織管理有著如此的職能、任務和內容。因此,體現出施工管理與組織在建筑裝飾施工項目的各項工作中重要性與重要地位。
伴隨著國家市場經濟和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裝飾行業已經成為建筑業中的三大支柱行業之一,其在整個建筑業中所占的比重已越來越大。面對裝飾業市場競爭的加劇和行業的規范化進程,面對市場準入和行業的規范化進程,裝飾工程施工中施工管理工作顯得更加重要。
而我作為一名施工管理人員在施工現場的三個月的實習體驗也讓我更加明確的認識到管理的重要性。是否有優秀的管理體制、系統和人才。便關系到建筑裝飾企業團隊的施工質量、進度、安全、成本、效益還有能否按期交付使用等問題。
建筑裝飾的施工管理與質量控制
要使公司能有更好的效益,使其工程施工的質量得到良好的管理與恰當的控制,還使其工期、進度得到保證。關鍵之處還是要注重施工管理,而要想使企業團隊的管理系統有所強化,縱觀公司的施工管理工作,做為一個工程項目的管理者在完成施工管理任務與職責時主要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加強項目管理,落實管理目標責任制,強化職能部門的指導監督作用公司的項目管理不同于一般企業的項目承包,以包代管。而是實行項目目標管理,在工程任務下達之初,公司營業部即已將工程計劃成本及利潤詳細算出,項目在公司計劃成本的指導下完成質量目標、工期目標。這樣經營風險全部由公司承擔實習報告,各施工項目處于同一起跑線上,有利于調動項目經理的積極性,從體制上保證了工程質量。
工程部作為項目的直接管理部門,在公司計劃成本的控制下,負責施工管理人員的培訓、考核,針對項目部每一崗位,工程部都有量化考核標準,每一工程完工后,對項目管理人員按崗位工作標準評定。從而對項目管理人員起到了檢查實習報告督促的作用。在項目施工前期,工程部對各工種進行必須的培訓,培訓即包括技能也包括文明施工細則的培訓,從而保證施工技術人員對公司制度貫徹的連續性及準確性。品管部做為公司質量管理部門,主要負責工程施工質量的檢查驗收工作,對工程項目進行不定期檢查,從體制上保證了施工質量的穩定性。總工辦做為技術管理部門,針對不同工程特點,制定相應的施工方案,并組織進行技術革新,從而保證施工技術的可行性及先進性。
廣告設計實習個人工作心得體會范文
曾經有人說過: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作為一名廣告學專業的學生,我們要注重實踐技能,因為廣告業對于實踐技能的要求不亞于其他行業。傳統的紙上談兵已經不能適應社會行業對于廣告學學生的要求,因此學校給我們人文系06級廣告班安排了一個星期的廣告認識實習,這次認識實習對于從未正式接觸廣告設計與制作的我收獲頗豐。現就本次認識實習中的經歷、內容、經驗得失作簡單的總結。
一、實習目的
1、認識廣告公司的運作流程,各個部門的職能以及工作分派,公司的管理方式做簡單的了解、初步的認識為今后的專業知識學習打下一定的基礎。
2.達到認識企業、認識市場、認識新的學習方法這三方面的認識。
3.從認識中樹立自己的人生理想,為自己的道路作出規劃
二、實習時間
__年8月27日至9月2日
三、實習地點
____聯合廣告公司
四、實習內容
1、實習概述
__年8月27日,我和小組成員(李敏、劉芳)在聯合廣告公司進行了為期7天的廣告認識實習。聯合廣告公司是一家小型的設計、制作、策劃容為一體的廣告公司,在該公司實習期間,由于所學知識與實踐的差距且我也未學過任何關于廣告專業制作與設計的課程,所以我只能從事一些瑣碎的日常事務,但公司的老師給了我很大的幫助和支持,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公司的前輩們認真、嚴謹的從業風格,親切友善的待人待物,和諧友愛的工作氛圍等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2、實習認識的經歷、內容、成果、經驗得失
在認識實習中,公司老師給我很多的動手實踐的機會:在業務很忙的期
他不忘教我怎么去撕那些弄好的字帖,剛開始我還以為那是多么簡單的工作,但做起來的時候發現自己卻無從下手,還弄錯了很多的地方。原來這種工作并不是那么簡單,盡管看起來很簡單但也需要更多的動手實踐。在幾天的工作中老師還教會了我如何去制作泡沫字,也給我介紹了那些制作的機器器材。
在老師的指導下,我和公司的職員共同完成了“白石江公園-鼎盛世家”的廣告牌。其中的工作包括雕刻、噴漆等。工作不忙的時候,老師還演示了簡單的photoshop給我看,但由于從未接觸過,所以最終也是一知半解。老師還演示了最常見的圖片處理給我看,但這些對于我來說都是陌生的,我只能做一些簡單的制作工作。這使我認識到了技術與實踐的重要性,也使我認識到了自己的喊多不足,這給了我以后的工作積累了十分豐富的經驗?!≌J識實習期間,我們還參觀了白石江公元的房地產交易會,參觀了那些作品。也看到了我們制作的廣告牌也立在其中心里充滿了成就感。參展的那些廣告作品設計以及展廳設計真是精美絕倫、精彩紛呈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其中我看到了我們老師的作品,像匯寶集團的廣告詞“火熱商機,誰來主宰”、東盛房地產的廣告詞“東風點三江,盛世房地產”都出于我們老師之手。那些小冊子的制作,展廳的設計,顏色的搭配,精美的文案,應有盡有。這都是我學習的榜樣,也使我更喜歡廣告這個行業,對廣告行業有了更深更進一補的認識。
實習期間,讓我認識到要做一名合格的廣告人并不是那么容易。從事這一行業需要更多的智慧和頭腦,必須掌握很多的專業知識和實際理論,要理論和實際相結合。在短暫的認識實習過程中,我深深的感受到自己所學知識的有限以及專業技能素質的薄弱。在面對一些設計與制作的工作時,無從下手茫然不知所措,這讓我決心在以后的學習中努力提高個人知識技能、把理論和實際相聯系字一起,力爭做一名合格的廣告人。
五、總結
在為期7天的認識實習過程中中我基本掌握了廣告制作的一些基本工作,會到了廣告是既有創造性的工作。要做出精彩的作品,就必須有專業的知識和嚴謹認真的工作態度,知道了一絲不茍措,這讓我感到非常的難過。在學??傄詾樽约簩W的不錯,一旦接觸到實際,才發現自己知道的是多么少,因此在以后的學習中應更加努力,讓自己掌握好更多的專業知識,更好的運用廣告這門科學。
這短暫的7天中,給我最的的感受和認識是:1、機會永遠屬于有準備的人,做任何時都要有耐心。2、掌握的理論知識要與實際相互結合。3、要多動手,多實踐,積累更多的工作經驗。
最后,我想借此機會,再一次向為我的實習提供幫助和指導的老師和同學以及在實習過程中幫助我的朋友致以衷心的感謝!
這次實習豐富了我在這方面的知識,使我向更深的層次邁進,對我在今后的社會當中立足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但我也認識到,要想做好這方面的工作單靠這這幾天的實習是不行的,還需要我在平時的學習和工作中一點一點的積累,不斷豐富自己的經驗才行。我面前的路還是很漫長的,需要不斷的努力和奮斗才能真正地走好。
短暫的實習生活過去了,心情很復雜,可以說是喜悅加留戀。喜悅的是很快就要回到學校見到可愛的同學們,留戀的是友尚公司的同事和朋友們。
回顧實習生活,感觸是很深層的,收獲是豐碩的?;仡^總結我的實習報告,感到十分的欣慰。它使我在實踐中了解了社會,學到了很多在課堂上根本就學不到的知識,也打開了視野、增長了見識,為我即將走向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更達到了學校為我們安排這次實習的目的
以上是我在實習過程中的一些感悟,這也為我的人生開啟了一條新的旅程,回到學校我要在平時的學習和工作中一點一點的積累,不斷豐富自己的經驗,更加努力學習專業知識。在豐富自己社會經驗的同時,更向我自己的人生目的地又邁進了一大步!
四、實習過程中發現的現象
在實習中發現,自己接觸的東西太少,所學的知識根本不夠用,而用到的也只是微乎其微,能用到的或者說是大多數廣告公司所看重的
一方面,單從青島市范圍來說,就目前情況,這一地區多為中小型公司,公司規模小,工作人員少,而且各公司經營業務繁多。一般都是公司規模越小,業務越繁雜。
另一方面,在廣告這方面的專業技能人才較少,一般都是通而不精,也很少發揮各自優勢和主觀能動性。 這一現象很難適應如今飛速發展的社會,很難面對這一行業的激烈競爭。抵擋不住大廣告公司的強烈攻勢。這一現狀到目前為止,可以適應黃島本地目前的發展轉礦,可是在日后與外界交流的不斷深化中,可能會面對難以面對地激烈競爭,所以可以適時地改變經營策略,強化自身優勢,不能一直固守、僵化。
五、實習所感
此次實習,讓我們走出了課堂,真真切切地接觸到了社會,接觸到了心中向往已久的廣告公司。
經過一年的理論學習,我們更渴望做到社會中去,走到實踐中去。通過實踐來鍛煉、提高我們的能力。所謂“人是社會中的人”,如果脫離了社會,那么任何事物的價值恐怕就要重新估量。脫離了社會,脫離了實踐,任何理論都只是紙上談兵而已,它們就失去了它們本身的意義。
然而,當我們真正接觸到社會時,難免會有些手足失措。而這樣一來,通過不斷的實習,我們慢慢的接觸社會,熟悉社會,又在這其間不斷地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交際能力,增加自身的工作經驗,為以后的工作積累經驗。
同時,我們小組的集體認知實習活動,加強了我們相互之間的協作呢能力,增強了我們的團隊精神,相信在一后的學習生活中這會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
六、小結
通過盡兩周的認知實習,我們更全面地了解到了各廣告公司的不同特點,基本信息等,清楚地明白了不同類型的廣告公司對人才的不同所需。同時,增加了我們學習廣告的興趣。也開闊了我們的眼界,努力認清了自己的優勢和劣勢,找到了自己的興趣所在、發展所在,對自己的發展方向有了基本的定位,這樣在以后的學習中會少一些迷茫,多一些理智。有了目標,有了方向,不會像沒有了導航的船只一樣迷失自己。
同時,我也認識到了一些自身的不足之處。例如,缺乏社會經驗,動手實踐能力低,沒有足夠的人際交往、溝通能力等。因此,在以后的學習中我會更加注重這些方面能力的培養,在學習的空余時間里,抓住每一次實踐的機會,積極主動地尋找更多地融入到社會中去的機會。
總之,在這兩周的實習中,我們收獲頗多。這次認知實習不僅彌補了我們在課堂上學習的一些不足,還為我們自己在以后的學習指明了方向??偠灾@次認知實習對我們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廣告設計實習個人工作心得體會范文
__年5月,世通華納移動電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是中國領先的移動電視傳媒集團.集團下設移動電視技術有限公司,移動電視節目制作公司和移動電視廣告公司三大核心部門,通過在城市公交車、高級寫樓、商住樓等場所安裝數電視播出終端,構建中國城市新型的視聽媒體——數移動電視.
作為中國最大的移動電視運營商,世通華納專注于為受眾提供吸收信息的另一條途徑,同時為廣告主搭建一個全效的信息傳播平臺。世通華納的移動電視廣告平臺在為公交乘客提供大量的生活消費資訊及休閑娛樂節目的同時,也幫助廣告主接觸城市中最廣大的中堅消費群體,獲得更高效的廣告到達率,從而增加市場占有率及提升品牌知名度。
__年,世通華納移動電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得到了多家國際頂級風險投資商的充分肯定。隨著國泰財富基金、鼎暉創投、華登國際以及成為基金共同注資4500萬美元,世通華納的品牌架構獲得更大的延展空間,從而演化成為具備聯播功能的跨區域媒體平臺。
時至今日,世通華納已經在全國設立23個全資子公司,10家辦事處,所打造的賣動傳媒已成為國內規模最大的移動電視廣告聯播網,覆蓋全國33個省會及中心城市,擁有5萬輛公交車,8萬臺電視收視終端,城市覆蓋人群達到2億人次,以其貼近市民的節目內容和極強的廣告穿透力揭開了中國移動電視傳媒行業發展的新篇章。世通華納也以無可爭議的雄厚實力,捍衛了中國移動電視第一媒體的地位。
實習工作內容:
了解公司的背景、做有關于公交移動電視開機率的調查和問卷及后期跟同事跑業務。
實習時間:__年5月8日—__年5月25日
實習地點:沈陽市沈河區青年大街219號華新國際大廈14樓e座
實習內容及心得:
以下是我對這次實習的總結,雖然實習是短暫的,但我獲益良多。這次實習的收獲對我來說有不少,自己感覺在知識、技能、與人溝通和交流等方面都有了長足進步,總體來說,這次是對我綜合素質的培養,鍛煉及提高.讓我知道了自己身上還有許多有待提高的地方,更讓我對未來有了的憧憬與期待……
站在面前的就是那個向往已久的社會,雖然實習的單位離學校很遠,但一路的疲憊很快就被即將實習的興奮沖的無影無蹤,因為終于可以在這個巨大的舞臺上展現自我。為了更平穩的走上社會的大舞臺,為適應今后的社會工作而奠定基礎,同時完成大學教育的最后一個重要環節,也是出于對畢業后就業去向的考慮,我和大家一樣,滿懷激情的走進了這家廣告公司。因為以前從未接觸過廣告方面的事情,因此對于這次能在這里實習,我非常珍惜這個機會,并打算在有限的時間里盡快的適應這里的一切。
世通華納是我初涉社會的開端,將從這里邁向美好的未來,我一直堅信自己的能力,即使人生的道路很曲折,但我的目標是很明確的,那就是前進,永不言棄,永不退縮!
由于我們對于公司的背景不是十分了解,公司對我們20名實習生進行了內部培訓,讓我們對公司有了最基本的認識,了解了公司的概況、發展歷程、企業精神、媒體優勢等等。“在中國,85的市民完全依賴公共巴士出行、學習、工作和生活、在無聊的旅途中提供和傳遞真實、快樂、時效的信息,這是每一位世通華納人至高無上的光榮使命。”鄢總的話讓我們了解到了公交移動電視作為新興的主流大眾傳媒,前途不可限量。同時,對我對公司的核心價值也有了初步了解:誠實、責任、服務、績效是世通華納人對每一個廣告主做出的承諾。公司以其特有的“覆蓋面廣、創新互補、效果佳、長時性、強制性傳播、高性價比”的優勢;以“親善、大眾和活力”的品牌個性,全效連接著買賣雙方,著城市的每一個消費場所。賣動傳媒,以其獨特的傳媒模式,一改傳統媒體在傳播過程中信息的大量損耗,無可替代的成為在封閉空間唯一性,無干擾的強化傳播媒體平臺。
作為一個以“成為中國移動電視傳媒的領航者”為企業愿景的廣告公司,世通華納秉承“以勇于創新、突破自我、居安思危、速度致勝”為經營理念,覆蓋城市的龐大收視人群,以深度、全效、連續音畫的傳播方式,全天廣告高強度滾動播出頻次,以及節目植入等多種高效廣告傳播手段,生動演繹了全效傳播在移動電視領域的完美應用。因此,無論對城市居民還是對企業商家而言,賣動傳媒都是一個真正高頻次、高觸達率、高黏合度的溝通平臺,也都傾注著世通華納責任的極至。“勝則舉杯相慶,敗則拼死相救”激勵著每一個世通華納人在這個競爭激烈的商海中,不斷的奮勇前進……
而我們實習的公司是世通華納沈陽公司,它成立于__年2月,公交移動電視正式開播于今年4月。據統計,公司中員工的平均年齡是31歲,其中45.6的員工是大學以上學歷。為此,我十分慶幸能夠有在這樣一個充滿活力的公司實習的機會,使我能真正的開闊了眼界。在實習的過程中,既有收獲的喜悅,也有一些遺憾。那就是對企業中有些工作的認識僅僅停留在表面,只是在看人做,聽人講如何做,未能夠親身感受、具體處理一些工作,所以沒有領會其精髓。但通過實習,加深了我對廣告的理解,豐富了我的
廣告知識,使我對廣告有了深層次的感性和理性認識。
第一天來公司,我不知道該做些什么,什么也插不上手,只是做坐在那里等著培訓,之后公司的田總為我們分配了任務——對45條公交車移動電視的開機率進行調查以及向隨機向路人做調查表。這任務讓我十分興奮!但工作并非象我想的那樣容易,在馬路上吸尾氣、曬日光浴是避免不了的,還要因為做調查表而受到他人的拒絕……
以前我總是盼望早點到社會參加工作,因為我總覺得工作是一件極其容易的事,可是當我離開學校,真的進入社會實習后,才體驗到工作并不是我想象中那樣,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每天早上都要很早起床,上班,到下午四點才能回家。在工作中也不能有絲毫的馬虎,每天都要打起精神工作。剛開始上班的時候,我的心情激動、興奮、期盼、喜悅。我相信,只有我認真學習,好好把握,做好每一件事,實習肯定會有成績。但后來很多東西看著簡單,其實要做好它很不容易。
丁 柳
影視專業是在20世紀90年代后半期迅速發展起來的一門新興的熱門專業。這一專業之所以越來越受到學校、老師和家長以及學生們的青睞,是與社會的發展、文化的潮流和人們的觀念相一致的。人們對影視行業的崇尚,是近幾年影視專業火熱的主要原因,各院校順應這種火熱的需求,大力發展影視專業,從招生人數到專業設置每年都有所增長。而家長們大多認為,孩子選擇影視專業,就很有可能進入媒體工作,這無疑為今后的就業選擇了一條光明之路。然而,現狀并不容樂觀,擴招帶來的就業危機每年都給一萬多影視專業的學子們帶來壓力,然而這些壓力和教訓l并不影響后來者前仆后繼地涌入影視專業的大潮中。
影視專業,如何定位?
影視專業的設置目前在各高等院校內很不統一,有的隸屬于各校的藝術學院(系)中,有的隸屬于新聞傳媒類的學院(系)中,也有的設在文學院中,常常稱為“影視文學系“或”戲劇影視文學系”等。
而各院校對影視專業教育的方向與目的也不一樣,有的學校偏重于理論學習,偏重影視文本的讀解,偏重影視美學的教育,如那些設在文學院下的“影視文學”類專業的學生,有著深厚的文學基礎,理論與理解能力都很強,但往往缺少視聽語言的學習與訓練,也缺少實踐的過程,最后只能是“紙上談兵”。有的學校則比較注重實踐,偏重技術的學習,注重學生的動手能力,卻忽視了藝術修養的培養。也有學校能將以上兩者結合,并注重開發學生的創造力,但這樣的學校是非常稀少的。
藝術與技術,孰輕孰重?
我們知道影視既是一門藝術,也是一門技術。既需要一定的藝術修養,理論知識,也需要有技術的支持,需要實踐的能力。而在當前眾多院校的影視專業教育中,藝術和技術。理論與實踐的關系總是難以把握。在一些高等院校中,部分因為對影視實踐課不重視,或是沒有足夠的資金建設影視實踐所需要的實驗室,教師的教學往往只能停留于理論的傳授和案例的分析,培養出來的學生也只能是“紙上談兵”。而與之相反,有一些院校急功近利,把學生職業技能的培訓置于首要、突出地位,而常常忽視了學生作為一個整體人的存在意義和價值,對理論教育和學生藝術修養的培養不夠重視。這種只注重實用知識和技能的傳授而忽視實現人的精神和價值的教育,從本質上只能說是技藝教育而非現代大學教育。在這種教育下培養出來的學生就業后只能淪為高級“操作工”。
我們應該清楚的是,大學的教育不是學習技術的,當然,為了適應就業形勢,一定的技術學習必不可少,但一味地追求技能教育的學校無疑最終將限制其發展。如何使學生能夠全面發展,適應社會需要,不僅是教會他們一兩門手藝,而是應該培養他們健全的人格和較強的適應能力。大學是啟發人智慧的地方,是學習知識,增長見識,是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的地方。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建立健全的心智,才能適應千變萬化飛速發展的社會。
我國著名教育家潘懋元教授在他提出的教育的外部關系規律中指出:“教育必須與社會發展相適應?!蓖瑫r他指出:這種適應,應當是主動的適應,而不是被動的適應,之所以如此,是由人才培養的滯后性以及經濟社會發展與人才培養的非同步性所決定的。
硬件軟件,是否配妥?
在影視教育中,硬件即實驗室的配備是必不可少的,然而,一些學校因為資金上的原因或是對實驗室不夠重視,缺少教學必需的實驗條件。開設影視專業必須要有的實驗設備是攝像機、非線編機房,演播室等。很多學校存在機器不夠用,或是機房安排時間不合理而導致多個班級撞車的情況。
優秀師資,何處引進?
影視專業的師資直接影響到影視教學的質量。目前,影視專業的師資來源至少有三種:一是影視專業的專職教師。這類教師有較高的理論水平與學術能力,并有影視片制作經驗,能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指導學生。但這樣的教師數量并不多,我們只能在北京電影學院、中央戲劇學院、上海戲劇學院以及傳媒大學等屈指可數的一些高等院校中找到。
另一類影視專業的專職教師,是具有文學背景的教師。有些學校在建立影視專業時,往往會抽調文學院(系)的教師參與其中(或者有很多是直接建在文學院下的),這類的教師有著深厚的專業理論基礎與學術方法,其教學往往從影視美學、影視史等出發,但缺乏對影視本體的認識,即視聽語言的概念,如果一個影視專業的所有任課老師都由這樣的教師組成,那至少說是不全面的。
第三類影視專業教師比較特別,他們與社會媒體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蚴怯羞^媒體從業經驗,轉行到學校,或是身兼兩職,在媒體工作之余在高院兼任教職。往往這一類的教師受到學生和學校的歡迎,這是因為其身份的特殊性及社會對媒體工作者的認同心理。這一類的教師有著媒體工作經驗,帶來一些比較前沿和實用的知識,給學生一定的新鮮感和崇拜心理。但聘請這樣的教師也有一定的弊端,一些媒體從業人員往往心浮氣躁,難以安心在學校從事教學工作,如果是外聘教師,身兼兩職,在教學時間上也難以保證,隨意調、停課,遲到,早退的現象時有發生。并且外聘教師存在著流動性大,難以保證教學正常進行的情況。這會直接影響到教學質量,不利于學生知識積累的系統化,形成“一知半解”的局面。因此學校應該對外聘教師的比例有所控制,也許這些外聘媒體的教師更適合給影視專業的學生開設一些專題講座,傳授一些傳媒的前沿論題和工作中的實戰經驗,而不是開設一門專業課。這對他們來說是一種揚長避短的選擇。
招生就業,何去何從?
招生和就業,是一個學??紤]開辦一個專業的兩大問題,因為近幾年藝術專業招生的火熱,大部分隸屬于藝術類的影視專業也因此在招生大戰中碩果累累。然而,大規模的擴招在四年后的就業大潮中嘗到了惡果。據統計,去年影視專業的畢業生有一萬多人,而這類畢業生的就業地點首選為大城市,方向首選為媒體,這就形成了千萬人擠獨木橋的趨勢。而問題是,媒體對人才學歷的要求越來越高,以2008江蘇廣電集團在全國大規模進行的校園招聘為例,其崗位要求應聘者學歷為碩士及以上的占百分之八十以上。而在中小城市,進入媒體工作卻并不完全靠個人的能力與學識,而是有更多的不公平競爭在其中。那么,這成千上萬的影視專業畢業生將何去何從7
影視專業的問題還很多,學校應考慮所在地區經濟發展及教育資源情況,合理確定專業的發展規模,切忌一哄而上,盲目發展。學校應不斷在教學手段,教學內容,人才培養模式,實驗室的建設等方面進行深入而有效的探索,尋找突破點,迎接未來挑戰。學校還應與學生、家長溝通,疏導其某些不合理的觀念,媒體并不是影視專業畢業生的唯一出路,他們應該會有更多的選擇。
影視教育專業性缺失誰之過?
李建剛
上周,因工作關系認識一位新朋友J。他是國內知名電影攝影師,現在也拍一些紀錄片。在 電影制片廠工作了19年后,回到大學母校任教?;氐侥感.攬@丁,他一方面覺得這是人生一個不錯的歸宿,另一方面也希望毫無保留地把經驗傳給后繼的學生。
昔目的母校幾年前已經擴張為大學,英文中University的意思就是要綜合一切。國內的大學現在都分若干學院,學院下分系,系下再分專業。他所在的學院有著一塊金字招牌――影視藝術,據說從來不用擔心生源的數量與質量。他覺得自己雖然剛剛開始教師生涯,但是憑著自己幾十年的修煉,認真授課,不會有什么問題。作為本科高年級的專業教師,J直接指導創作課程。那意味著在固定時限內,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必須有能力創作出一部影像短片作品,借此證明他/她們之前對于專業教育的掌握與理解。
我和J聊得很投機,他說,幾個學期下來,他發現一個奇怪的問題:學生雖然在本科一,二年級都上過專業基礎課和部分專業課,但是在他的課程上要動手創作時,卻發現他們之前所謂的“專業教育”太不專業,表現為無知、混亂和謬誤。J為人厚道,從不在學生面前討論其他專業教師的水平,只能在自己的課上查漏補缺,苦口婆心,春風化雨,亡羊補牢。
J所說的問題,其實反映了目前國內影視教育中致命的一點――專業性缺失。奇怪了,難道國內專業的影視藝術學院/系/專業不能提供專業的教育嗎?當然不是。如果他們都不行,那么熱愛影視的學生豈不是都要自學成才不成?影視教育是一個大筐,可裝的東西太多,如制片,編劇、導演、攝影、燈光、剪輯、合成、舞美、表演,錄音,化妝、動畫,評論……,都可以稱為影視教育。但不論是哪一塊兒,專業的學院教育有責任,也有能力為學生提供與未來職業匹配的技能。
J所說的現狀,我深有同感??赡芎芏嗳藭褜I性的缺失或諸如此類的問題歸因為教育部在1999年開始的擴招政策。擴招的利與弊不去討論,但是為了提供與擴招相匹配的師資力量,的確近年大量高學歷、實踐少的年輕教師入職。“秤砣小,壓千斤”,年輕不能簡單當成負面因素,年輕的好處很多。就影視教育而言,真正判定的標準是:教師自己是否夠專業f如果不夠怎么辦?可以去看,可以去學啊。可怕的是當教師的自己坐井觀天,畫地為牢,不汲取新鮮養分,盲目創新。這種狀態的惡果不用很長時間,只需三到五年,就會讓人思想僵化,觀念保守,而所謂的特色與成績,不過是一葉障目,夜郎自大罷了。
目睹國內喧囂日上的影視教育現狀,碰上一個真正懂專業的好老師,真乃學生之大幸也??上У氖牵@樣的老師實在太少了。J君說,雖然薪水微薄,不過,他還會像自己先前在母校的老師那樣,滴水之恩,涌泉相報,對得起學生,對得起良心。
身在象牙塔?學生說
學生所關注的無非是幾年的大學專業學習后能不能在社會上找到一個好工作,而社會告訴你為工作,你需要積累更多實力。然而這實力究竟應當到哪里去積累?學校?社會?其實俗話說的好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不管是專業院校的天之驕子還是綜合院校的莘莘學子,不管學校是否給你提供了足夠的設備師資及實踐機會,其實學校教給你的只是一種學習方法,如
王健
畢業院校:中國傳媒大學
專 業:新聞學
畢業時間:2008年7月
職 業:自主創業(和同學合創網站“三生之戀網城”)
你們的課程設置是怎么樣的?你覺得是否合理?理論課與實踐課兩者比例大概多少?課程設置基本合理,我們專業基本把電視新聞學院的課全學了。理論課與實踐課交叉上,先理論,再實踐,最后是總結。兩者比例看什么課程了,如果總體來算,實踐課程肯定比理論課程少很多,但只就專業課來說,實踐課程與理論課程的比例能達到2:1
那你們的教學硬件設施呢,比如攝像機,實驗室等使用情況怎樣?硬件應該算同等學校中比較好的了吧。攝像機實踐時候用的是180P或190P,錄音室的設備也比較專業,調音臺好像是瑞士的,用的軟件是Audio cut。實驗室還算大,錄音棚對編室非編室都是分組共同使用,我們新聞學就一個班,45個人,基本每人都有練習的機會。你們平時在外面實習機會多嗎,自己找還是老師介紹?大多都是自己找,個人關系。你們同學現在工作情況如何?差不多有一半回原籍,其他還在北京工作。有跟劇組的,去電視臺的,千龍網,北青報的,進公關公司的,銀行的,不太一樣。還有我,自主創業,呵呵。不過加上回原籍的,有超過三分之二做媒體。你覺得你們學校畢業生好找工作嗎?都一樣吧,不見得比同類別的學校好多少,工作都能找到,就是喜不喜歡,待遇高低的問題。對現在影視專業的在校學生有什么建議?應當在學好理論課程的同時,多在社會上找些實習,這樣能在畢業和進入社會之間創造一個過渡期。
秦航
就讀院校:河南師范大學
專 業:廣播電視新聞
畢業時間:2009年7月
職 業:大四學生
你們課程是怎么設置的?你覺得是否合理?課程設置我們感覺很合理,專業課占60%。新聞方面有采訪,寫作和攝影,電視方面有錄音攝像,后期剪輯和播音主持,還學了一學期的廣告。專業課面很廣,我們能學到很多東西,如果能再深入一點當然會更好。學校的教學設備如何?每人都能親手操作嗎?
基本每人都可以親手操作,我們班29個學生分成三組分開上課。我們有圖片攝影實驗室,廣播電視播音實驗室,錄音攝像實驗室和音頻視頻編輯實驗室,每個實驗室都對學生開放,除了上實踐課外,課外時間辦一定手續就能用。你認為老師的教學效果如何?老師教得都很不錯。我們如果有想學的課就會直接跟老師說,老師再向學校反映,學校覺得合理的話就會開。我們的老師都非常負責任,我們系的那些設備都是我們的專業課老師天天跑學校領導那兒努力爭取來的。你們學到的知識是否是最新的?我們的老師都曾經在媒體待過,我們系主任米格智老師是中新社河南分社的記者,我們還有外聘的媒體人員,他們都是根據自身工作經驗給我們教課,所以我們所學的知識可以說是最新的。你們是如何實踐的?學習到的理論有沒有及時實踐?我們一般理論之后馬上就實踐,專業老師會相互協作,把不同課程的實踐聯系在一起,比如我們做一個節目,從策劃,播音主持,攝像,錄音到后期非編整個過程結束后,各科老師會逐一講評,實踐課一直是我們的重點,從大一到大四一直都沒放松過。你們平時在外面實習機會多嗎,自己找還是老師介紹?平時實習都是在寒暑假。我們現在的實習都是老師聯系的,學生自己有關系的也可以自己找。你對自己以后的就業有沒有信心?信心挺足的,因為我們學的面很廣,到哪種媒體都不怕。雖然我們專業剛開辦,規模還不是很大,但是我們的老師和學校很重視我們,我覺得我們的專業會越辦越好。
緣于觀念教育發展滯后于技術進步
張 清
DV時代您能否結合音樂和DV的發展歷程,談談您所了解的影視傳媒教育的發展歷程和現狀?
錢鋒 音樂和影視分別代表聽覺和視覺??梢源騻€比方說:人的大腦是中央處理器,而人的耳朵和眼睛就是傳感器,而一個完人的視聽藝術是離不開這兩樣東西的。100多年前,愛迪生發明留聲機,人類開始 記錄聲音,就是一大突破,后來用影像記錄歷史更是人類的一大進步。紀錄片和影像作品等新的藝術形式的誕生,當然也就催生了影視藝術教育的興起。人類進入21世紀,DV日益普及,當DV進入家庭之后,更是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提高了人們的生活品質。可以說現在的時代是數字記錄的時代,DV的時代,數字意識日益普及,教學、科研、日常生活都離不開數字技術,現在很多人包括我,每天隨身攜帶一部照相機和錄音筆,時刻記錄生活。但是與影視技術的高速發展相比,影視教育卻遠遠滯后于其影視應用普及的自身的發展,遠遠落后于社會的需求。
DV時代您覺得這種滯后源于什么?主要表現在哪里?
錢鋒教育應當超前,至少也要同步于社會的發展,學校育人是育“未來的人”而不是“過去的人”,技術雖然發展了,但相關教育卻跟不上,舉一個簡單的例子:現在很多學校開設的采訪課只注重培養學生文字語言的采訪技巧,而對他們視聽拾音感和鏡頭感的訓練卻很少。這主要是觀念問題,而非技術問題。所以現在影視教育的一大問題就是如何改變傳統的教育觀念和模式,以適應社會的發展,滿足社會的需求。只有這樣,教育的力量才能真正發揮出來。
專業方向:影視專業應當更大眾化
DV時代 近幾年有一大批院校都設立了影視相關學科,但大多數都在綜合院校,甚至理工學院,而非專業院校。您覺得擴招對影視教育的整體發展有什么影響?擴招和您所說的教育滯后有關系嗎?錢鋒隨著DV的日益普及,影視這個專業應當向更大眾的方向發展。擴招使更多的學生接觸到這個行業,當然同時也帶來一些問題,比如成本投入,師資、設備的配比、生源質量、就業等,但是擴招本身是沒有問題的,問題在于擴大學生規模的同時,有沒有同步擴大師資、設備的配比,有沒有及時調整教育的整體結構。
DV時代 我們知道您在2003年創辦了首都師范大學音樂科技系。那么現在開辦一個傳媒院系的成本是多少?與以前相比如何?
錢鋒現在成本肯定更高了。因為這個專業本身是實踐性很強的專業,它需要技術設備的持續支持。要辦好一個影視專業,從聲音,影像、前后期,到技術支持、圖書資料添置,我個人認為沒有千萬是拿不下來的。當然要辦個一般的,幾百萬也夠了。
課程設置:DV課程應當設為公選課
DV時代 現在影視專業課程設置如何,是否合理?
錢鋒 有的專業課程本身設置的很合理,很嚴謹,但卻沒有配套的教材,沒有合適并充足的師資。而有的課程本身就不太合理,主要還是沒有根據社會需求來設。影視專業應當向更大眾的方向發展。讓更多人掌握鏡頭的運用,把DV作為工具,記錄社會素材,記錄生活事件,這才是數字影像化時代。
我覺得像DV這種課程應當設為公共選修課,不一定只影視專業才上,其他比如數理化專業的學生都可以選。我們學院雖然沒有影視傳媒系,但是卻有交叉學科,比如音樂教育系,美術系,教育技術系,信息工程系,影視藝術文學系等都有這門課。
DV時代先理論后實踐的這種普遍的教育模式有何利弊,是否會出現理論與實踐脫節?您在教學過程中是如何避免這種情況的?
錢鋒理論與實踐課應當交叉著上,理論、實踐,再理論,這樣學而時習之,循環往復才最合理,兩者說通俗點就是雞生蛋蛋生雞的關系。我的學生大一的時候就讓他們接觸機器:給他們話筒,給他們調音臺,讓他們去辦一場音樂會,有的學生興奮得很,上來拿起話筒就噗噗的吹,哐哐的敲,但是我不會立即去阻止,等學生自己摸完了,才跟他講,話筒是不能這樣敲的,并且開玩笑地說“只有的村干部才這么用”,之后再將話筒的發聲原理,話筒為什么不能這樣敲的科學道理細細道來:哦,原來聲音是靠振動膜發出來的,機械波是這樣轉換為振動波、電波的呀……這樣教學效果才會更好。
設備情況:基本滿足不了學生實踐需要
DV時代當前影視傳媒院系的設備能否滿足學生的實踐需要?
錢鋒 基本滿足不了。實踐課開得少,設備少,要嚴格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來講是不符合的。學生從最基礎設備的應用,一直到獨立運用全套系統完成整個前后期制作的流程需要大量的設備。有的學校資金不足,有老師沒設備,或者師資不夠,有設備沒老師,這種現象很普遍。
我現在正在籌備一個DV應用研究專項,給學生提供一個實踐的平臺,讓學生去教一些退休老干部怎么用DV,讓學生去采訪、記錄這些老人走過的歷程,聽老人講述他們的故事,一方面是鍛煉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另一方面也記錄下這些老人的故事,記錄下他們所經歷的那段歷史。
DV時代您做過海外交流學者,在實踐這方面,您覺得中外的影視教育有什么不同?錢鋒在實踐這一方面,國內與國外有著很大的差距。就拿實驗室來說,國內實驗室定時開放,比較死板,學生接觸的次數有限。而在國外,學校會告訴你這學期要做滿8個實驗,時間自己預訂,實驗室隨時開放,但管理非常嚴格。有的學校還虛擬用錢,告訴學生成本,普通的設備多少錢,專業的設備多少錢,讓學生自己去衡量借哪一種,培養學生的成本意識,讓學生提早體會畢業后的工作狀態。而且國外比如美國,二手和租賃市場都非?;钴S,家境不好的學生甚至可以租卡帶出去采訪,而國內這種現象很少,主要還是社會需求不同。國外在設備不足的情況下還會與公司合作,而國內這一方面就做得很欠缺。
師資狀況:老師自身應當注重學術創新
DV時代您認為國內師資狀況如何?
錢鋒國內的高校用人制度很虛榮,大多只引進的是博士生,不重視人才的梯隊工作群構成。多數博士生實踐少,有的老師所掌握的信息落后于時代的發展,而且教材更新滯后,老師自己實踐經驗就缺乏,又怎么去教學生實踐呢?老師自身應當注重學術創新,在國外,學校要求老師在教學之外還要開設講座,考察老師接受新知識的能力,而且沒聽說過老師上課的時候只拿一本教科書上課。我認為選老師應當像去醫院看病一樣,醫術好,找你看病的人就多;醫術不好,沒人選就只能下課。
DV時代傳媒機構介入傳媒教育有什么利弊?會不會對您剛才所說的情況有所補救?錢鋒傳媒機構應當介入傳媒教育,而且利肯定遠遠大于弊。老師及時到社會上充電,才能回到學校更好的教學生。這方面學校應當借鑒軍隊的用人管理模式,要講究人才匹配,形成人才梯隊。上一個連,就得配一個炊事班,作戰的時候前有偵察兵,后有后勤兵,兩者配合才能完成戰斗任務。老師深入傳媒第一線,了解了行業最新的動向,摸透這個市場到底需要什么樣的人才,才能回到學校更有針對性的教學,并把最新的理念和技術帶給學生。學校與社會互動,吸收新鮮血液,才能使學生接觸最新的知識和技術,才能有效避免學生與社會脫節,與實踐脫節的情況。在國外,比如美國Stanford(斯坦福大學)有很多教授就是公司大老板,有很多工程師也做老師,它的教育結構鼓勵老師去做兼職,只要按校規管理合理納稅耕行。
DV時代您所教學生的就業情況如何?
錢鋒 還好,只要不懶都有錢掙。我現 在主要是做研究,指導學生作科研,提高他們就業和自主創業能力。本科生這方面就是給他們做一些比較前端的講座。音樂這個領域細分市場很大,像音樂治療,新媒體音樂,汽車音樂,功能背景音樂……。比如北京奧運會把音樂治療引用到運動員身上,效果非常好,國家體育總局科研所就想把它產業化發展,這樣音樂治療這塊領域在中國又會有所拓展。其實一切都是圍繞社會需求出現的,一旦踏入一個領域,你就會發現市場。影視專業的學生除了可以進報紙,雜志,電視等媒體,也可以選擇其他領域比如法院,圖書館,街道辦事處,醫院等,這些領域也需要攝像師,錄音師等人才。
DV時代您覺得近幾年傳媒教育發展情況如何?
錢鋒 近幾年中國的影視教育可以說是蓬勃發展,整體水平還是有所提高,但還是遠不及社會需求。這里面主要還是一個觀念的問題,近幾年我國影視產業不斷發展,現在社會需要的是一專多能,能動手實踐的人才,而不是只空懂理論的人,這些新形勢、新情況,新問題,也迫切需要我們的影視傳媒教育跟上時代的步伐,做出相應的調整與變革。學校應當改變傳統的教育觀念和模式,重視社會的需求,了解社會的需求,并滿足社會的需求。
藝術和技術的結合――訪北京電影學院科研處姚國強處長
李蘭俊
編者按:“影視”和“傳媒”到底是不是一個概念?它們之間有什么樣的關系?很多人都曾經有過這樣的疑惑,包括新聞專業出身的我在內。以前我總是認為影視只是傳媒的一個部分,直到見到北京電影學院科研處處長姚國強教授,這個疑惑才終于被解開。
DV時代近幾年,影視行業發展很迅速,取得的成績也很明顯,但是在大眾的意識里對這個行業還是很陌生的。比如很多人都分不清“影視”和“傳媒”的區別,您能否向我們介紹一下?
姚國強其實影視和傳媒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我主管科研處工作,對這點還是比較清楚的。從高校教育系統來講,學生受教育的門類主要分為十二大類,有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軍事學和管理學。而門類下面再分就叫做一級學科和二級學科。新聞傳播學和藝術學是文學門類下面并列的一級學科。新聞學和傳播學是新聞傳播學下屬的二級學科,其中傳播學也就是我們俗話講的“傳媒”:而電影學和廣播電視藝術學是藝術學下屬的二級學科。從這就可以看出,影視和傳媒是分屬文學門類下不同的一級學科的。
DV時代能不能談談您所了解的影視教育的發展歷程?
姚國強關于影視傳媒教育發展的問題,傳媒方面我不是很清楚,但影視教育方面我倒是可以說說。我們學院是在京所有藝術院校中唯一獲得教育部評估和黨建評估雙評優的藝術院校。學院到2010年就有整整六十年的歷史了,據了解是在京藝術院校里最早建立的學校,始建于1950年,最初叫電影表演研究所,后來改為中央電影學校,1952年院系調整和南京金陵大學播音專修科與蘇州美專動畫專修科三校合并成電影學院,1958年北京電影工程學院成立不久并入為北京電影學院的電影工程系。期間,把北京的藝術院校合并成為“中央五七藝術大學”。當時電影學院占用的是農學院的校址,1984年后才搬到現在的校址。我們學院的發展經過了三個歷程,最初是文化部部屬院校,到了1986年國家調整電影管理體制時把電影局整體劃轉到當時的廣播電視局內,并在此基礎上成立了國家廣播電影電視部,2000年后我院又劃給了北京市管理,成為了北京市教委下屬的市屬院校。當年屬于廣電部直屬的傳媒院校有北京廣播學院(現在改名為“中國傳媒大學”,現歸屬教育部管理),浙江廣播電視高等??茖W校(現在改名為“浙江傳媒學院”,歸屬浙江省教育廳管理)、山西廣播干部管理學校(主要是培養在職干部,現歸屬山西省教育廳管理)和北京電影學院。當時我們國家高校的一些影視專業名稱是各叫各的,不太統一。如導演等專業有的學校叫電影導演,有的叫影視導演。我印象中98年以后教育部頒發了規定,將全國相同專業的名稱進行了統一,比如我們原來的“文化藝術管理專業”,后來被統一改為“公共事業管理專業(藝術類“)電影美術專業”改成了“廣播影視戲劇美術專業”等。
DV時代 您認為應該從哪些方面來評價一個藝術高校的教育水平?
姚國強我認為應該從師資、教學設施、專業設置、學生結構、畢業分配等多方面來分析,最后得出一個量化比例。因此,最好是把全國不同院校中的相同專業設置方面的東西都拿來,把各種指標作一個統計學的調查。調查完之后,以某個學校最高的那個指標數為百分百來衡量別的學校的相同指標來看差距。這樣就量化了那些我們定性分析所看不到的數據。比如對教授教學水平的分析,可以從學歷、學位,外語水平,教齡、學術成果等多方面去對比,盡量去量化有關內容來進行定量的分析。在各大藝術院校的專業發展競爭中,我們要講究對策研究。要研究你的特長是什么、你的弱點是什么,我們應該用古代“田忌賽馬”的策略去犧牲局部以贏到最后。
DV時代貴校的教學硬件設施如何?
姚國強電影學院的硬件設施應該算是全國最好的了。我院各類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的件數截止2006年底為8513件,總價值近2個億。學院的這些教學儀器設備中,不僅有教學用的計算機和各種服務器,而且還有各類音視頻計算機工作站和高清電影非線性后期特技編輯系統,至于各類電影攝影機、數字電視攝錄一體機、高清晰度演播室錄像機的數量和質量均占亞洲領先水平。
DV時代貴校實驗室的使用率如何?
姚國強我們實驗室的使用率我覺得應該是百分之百的。我們學院很重視學生的社會創作實踐工作,一般大學的實驗室在假期里都被關閉,十多年前我們學校也是這樣的,但后來我們慢慢意識到學生是我們的寶貴資源,如果不把學生鍛煉好,等他們走出校園就做不出成績,那就是我們學院極大的損失了。我們的學生如果拍一部電影就會成立一個正式的攝制組,而所有的影視設備都由學校提供。我們拍電影的膠片大多由依斯曼一柯達公司提供,因為我們學校和他們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學校要求學生每年拍攝一,二十部由學院青年電影制片廠制作的35mm膠片,16mm膠片和數字高清影片聯合作業。這些作業的設備都是由學校投資的,學生不用出一分錢。
DV時代學校的設備能不能滿足學生實踐的需要?學生的實踐如何?
姚國強我們學校的設備雖然很多,但對于渴望電影創作的學生來說還遠遠不夠,還不能完全滿足他們藝術創作實踐的需求。我們學院如此,國內別的學校就更不用說了。我們學生在創作時是很積極主動的,自己選題、自己動手拍攝,因為學院從成立之初就是一個很注重藝術創作實踐的學校,所以我們學院始終把學生的藝術創作實踐放在第一位。這樣注重實踐,得到的效果就很好。學生創作的很多影片在國內外很多大賽上獲過獎。我們學院以及我們做老師的責任就是不斷地為學生創造藝術實踐的機會,為他們搭起一個展現自我的舞臺,讓他們畢業后很快就能進行創作。
DV時代您認為先理論后實踐的教育模式有何利弊,是否會出現理論與實踐脫節?
姚國強理論與實踐應該如何安排,具體應該看課程的教學內容。比如電影學系就要先學懂理論后再進行社會實踐,而文學系也是要先學理論然后實踐的。因為你如果不先給學生們講授一些編劇的技巧就讓他們去編劇本,那他們寫出來的東西肯定就不能看。至于是否應該先進行實踐然后再理論培養不好說。因為我們學校是藝術院校,招收的學生都是有藝術特長的,學生在進入學校之前一般都在某些方面實踐(創作)過。所以理論與實踐脫節的情況在我們學校是不存在的。別的學校我就不好說了。
DV時代 學校是否有外聘媒體人員7傳媒機構介入學校教育有¨么利弊?
姚國強外聘的媒體人員也有,但是不多。今年我們引進了一些老師,其中有一位是當年從我們學校畢業后一直在中央電視臺動畫部工作的專家:還有一位是我們從北京電影制片廠引進的一級剪輯師;我本人其實也是學院在1997年從社會藝術團體引進到錄音系的教師。當然,我們也請一些知名的社會人士來我們學校擔當客座教授,舉辦一些“學院大講堂”之類的專業學術講座,很受學生們的歡迎。從五年前到現在,我們已經辦了50多期的“學院大講堂”,請的都是社會或藝術界的知名人士,不僅有電影界的、電視界的,還有各類影視傳播媒體界的專家。但是好像傳媒機構類的介入不多。因為我們學校的辦學宗旨是以電影學為主,廣播電視學和其他學科為輔。當然我們也很歡迎社會傳媒機構的介入,至少我們可以通過傳媒機構的這種社會平臺給我們的學生提供更多的實習機會。
我個人認為傳媒機構介入學校教育的利處就是可以拓展學生們的藝術眼光,學生最終要面臨的是社會,不可能一輩子呆在學院的“象牙塔”里,我們必須讓學生知道社會的真正需求和時展的脈絡。其實傳媒機構和學校的合作是一個共贏的摧施,比方說機構可以給學生提供大量的實習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得到鍛煉,同時學生也會給機構提供各種藝術創意,給機構帶來社會和經濟效益,這就實現了雙方的共贏。我們學校現在和電影頻道已建立了十分緊密的合作關系,學生的畢業作品在拍攝完成以后提供給他們審看,如果他們覺得達到了播放的標準就可以在中央電視臺正式播出。弊處就是如果學生自制力不強的話,很容易被外面的世界搞的眼花繚亂,把握不住自己,產生一些不切實際的想法,影響自己的學業。
DV時代你們學校培養學生的方向是傾向于藝術還是技術?
姚國強我覺得是藝術加上技術。但具體到哪個專業可能偏重程度會不一樣。比如編劇和表演,更需要的是藝術靈感:而攝像,錄音和動畫設計等專業,就首先需要注重技術操作的培養。由于我們是高等藝術院校,所以招進來的學生都是有藝術特長的,因此對學生的培養肯定是把藝術放在第一位,從各個方面用各種手段來挖掘學生的藝術潛力,激發他們的藝術靈感。但達到高藝術水平的前提是你必須得具備一定的技術手段。比如你拍影片不知道攝像機應該如何使用的話,你怎么能夠拍出好的片子呢?所以說,藝術和技術的結合才是我們學院培養學生的主流方向。
數字影視教育給學生一個職業――訪北京數字影視學院校長郭翔
李蘭俊
DV時代北京數字影視學院是培養專業數字影視策劃與制作人才的機構,您創辦這所學校的初衷是什么?
郭翔我以前是搞膠片的,那時候我直堅信膠片的魅力是無法取代的,現在也有很多人認為無論數碼技術發展如何迅速,它也永遠取代不了膠片。但現在的客觀事實使我們不得不承認:數碼科技的發展確實給從事影視行業的人們帶來了很多方便。以前用膠片做一個片子需要耗費很多的時間、人力、物力,而現在我只要有一臺攝像機,一臺電腦就行了,我一個人可以干完所有的事情,而且效率也高??萍荚诎l展,我們不得不接受現實,搞了這幾年的數字影視我感覺挺好的,膠片能做到的數字也能做到。那時候畢竟數字科技還不是很流行,普通大眾對這行的了解還很少,更不用說拿它作為職業了,所以我們就開辦這么一個院校,目的就是把數字影視作為一個職業推出去。
DV時代像北京數字影視學院這樣的影視職業教育機構現在有多少家?
郭翔 目前像我們這樣培養影視全流程的影視學院在全國獨此一家。其余的類似這樣的學校只是培養軟件技術的運用,不是全方位的綜合性影視人才。近幾年,隨著數字科技的不斷進步,影視行業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人看中了這個市場的潛力,不斷嘗試去辦影視院校。除了技術的進步因素,還有就是人們觀念的變化。以前,人們總是感覺好像影視離自己很遠,對這個行業沒有太多的關注。隨著專業影視設備越來越普及,現在人們已經接受并試著努力去進入影視行業。但其實要真正辦好一所影視院校會很難,它不止需要充足的設備,優秀的師資,科學的管理理念,更需要用心去維持。
DV時代辦這樣的影視院校所需的成本是不是很高?
郭翔很高,因為影視院校不同于一般的院校,它需要很多的高科技設備:攝像機、電腦,編輯機、各種實驗室等等。要想把教育搞好,能讓學生切切實實學到東西,必須要配備好的設備,這樣花費就更大。一般的影視院校都很難配備一套完整的影視設備,沒有好的設備就會影響教學水平,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
DV時代學校的師資怎么樣?老師的來源是什么?是否充足?
郭翔我們的師資很好,很充足,老師有來自中國傳媒大學、北京電影學院、北京師范大學,中央戲劇學院、影視劇組等資深教師15名,有來自英國的多媒體藝術博士聶伯納、奧斯卡獎提名攝影師趙小丁,知名第五代導演夏剛、北廣傳媒集團副總經理張光北,北京電影學院特技教研室教授劉曉清等等,他們中有些是客座教師,有些是專職的。我們還開辦了“電影百事影視名家系列講堂”,請一些有名的導演,攝像師等給我們的學生上課,每月一次,下期我們準備請《亮劍》的剪輯師來。
DV時代 老師的教學質量如何?怎樣對老師的教學水平進行考核?
郭翔 關于老師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的考核,我們有專門對策,就是學生給老師打分,如果老師做的不好,學生覺得沒有學到東西,學校就會請老師“下課”。這一點與國家高校不同。我認為,職業教育主要就是彌補了大學教育里的“做到”環節,如果你想要得到,就必須要做到,你只有拿行動去證明自己,你才能得到你想要的。
DV時代 貴校招聘老師的標準是什么?
郭翔 我們招聘老師時要看的就是你有沒有自己獨立完成的作品,我們原則上不會要剛從大學畢業的研究生或者本科生,不要只會空講理論的人,我們要的是能踏踏實實干活的人,只要你有能力,有在社會上被認可的作品,能把自己積攢的財富教給學生,我們就要你。
DV時代 學?,F在有多少學生?招收學生的標準是什么?
郭翔 學?,F在有三百多個學生,我們招收學生的前提就是你必須從心底喜歡這個職業,沒有基礎沒關系,只要有想法、 有心就行。不管是什么樣的學生,我都要求他們自己動手去做,必須要有作業,要有自己的作品。這樣,你畢業去找工作的時候就可以拿出來給人家看。
DV時代授課方式是怎樣的,
統一授課還是按學生的知識層次分班授課?學生的課程都有哪些?高清課程占多少?
郭翔都是統一授課,不管學生的基礎如何,以前是否學過,我們都從最基礎的知識教起。我們安排的課程很全面,從前期的編劇,燈光、拍攝,到中期的剪輯處理,再到后期的包裝,我們都設有相關的課程。我們用的攝像機都是高清的,可以說高清課程占百分之百。
DV時代學生的實踐課和理論課的比例是多少?理論知識跟實踐是如何結合的?
郭翔 實踐課占百分之七十,我們很重視學生的實踐,學生一學完理論知識就讓他們馬上實踐,我們有專門的實踐課,學生在課外時間也可以自己拿機器出去拍攝,理論跟實踐脫節的情況在我們這可以說是不存在的。
DV時代學生是怎樣進行實踐的?
郭翔 學生的實踐活動主要有以下幾種:一是自己拍片子。從確定選題,拍攝,剪輯,到后期處理,所有的步驟都得自己去做,老師審核,最后把作品交上。其次,我們學校會跟一些與我們簽訂的用人單位,像劇組,電視臺的欄目組去溝通,讓我們的學生親身體驗一下一個欄目、一部電影是如何完成的。10月10號我帶領我們學校的新生去北影廠攝影棚,到中國著名導演夏剛拍攝的經典京昆舞臺電影《桃花扇》的拍攝現場親身體驗。再有,我們會不定期舉行一些競賽活動,鼓勵學生去參加,我們的學員有很多在全國舉辦的視頻大賽中獲獎。
DV時代 您認為現在影視行業最需要什么樣的人才?
郭翔 現在市場最缺綜合型人才。比如說,你會拍攝,也會后期編輯,最好還會開車。這樣你一個人可以干幾個人的活,用人單位需要的就是這種人。我們對學生進行訓練的時候,從編劇、創作,到后期,再到包裝,每一個流程學生必須都得學會,而這一串流程里又必須有一個是很專的。這就是“一專多能”!
DV時代學生就業情況如何?學校如何推動學生的就業?
郭翔從我們學校畢業的學生的就業情況還是很好的,像中央電視臺十套《人物》欄目組、《紙醉金迷》影視劇組,業內比較權威的光線傳媒集團、國務院新聞辦五洲傳播中心等影視名企都有我們的學生。用人單位方面認為他們動手能力強,能馬上上手,而這正是他們所需求的,也正是市場所需求的。我們有專門的就業部,隨時反饋學生在就業單位的情況,反饋各用人單位需要什么樣的人才,我們會根據市場的反饋合理地作出教學調整。我們每三個月會給學生上一節職業素質課,請一些用人單位代表來給學生講一些就業方面的知識。這樣學生就會知道這個時代到底缺乏什么樣的人,他們要怎樣做才能被社會接納。
DV時代您認為中國的高校教育和民辦教育的區別在哪?
郭翔 首先,高校門檻兒太高,想進大學文化課就必須得好,這樣就導致很多文化課低但很有特長的學生被拒之門外。而民辦院校的門檻兒低,正好為那些文化課低但很有天賦的學生敞開大門,讓他們能學習自己喜歡的,出去之后能有一技之長。中國當前的教育模式是一種素質教育,而不是培養專業人才的教育。高校在大學期間為你提供學習和鍛煉的機會,但至于畢業之后是否會從事與自己所學專業相關的職業,任何大學都無法保證。大學是素質教育,而我們是給你一種職業,出去就能用的職業。職業院校要想能生存下去,就必須重視教學質量,因為你沒有國家的支持,唯一的辦法就是提高教學質量,讓我們學校的學生走向社會立即可以有穩定的職業和高于大部分大學畢業生的薪資。這樣學校才能一直辦下去。
DV時代您對當前的職業教育有什么看法?未來高校教育和職業教育會共處一個什么樣的局面?
郭翔我覺得職業教育的發展是一種趨勢,大勢所趨嘛,肯定會有越來越多像我們這樣的學校出現。隨著科技不斷發展,市場需求不斷增長,影視教育會越來越受重視,無論是高校教育還是職業教育,都得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模式,更新教學理念,根據市場的需求不斷創新。只有這樣,我們的影視教育才會越辦越好,中國的影視行業才會整體有所進步。
教育,就是要對行業負責任――火星時代動畫學院對中國動漫教育的思考
火星時代
火星時代集團自1999年起創建,自主的業內知名品牌“火星人”從1995年延續至今,已有10年的歷史,也正好是CG產業在中國的10年發展歷程。集團涵蓋了全部的CG領域項目,集影視動畫的設計制作、專業培訓、教材出版,網絡媒體于一身?;鹦菚r代網()是集團旗下全球領先的中文CG網絡媒體,網站自2002年成立以來,一直以致力于為CG行業服務,目前已經擁有百余萬專業的影視、動畫、建筑、平面等行業會員,主要由CG領域的從業人員和各類藝術院校的在校學生以及廣大的社會CG愛好者組成,是目前世界最大規模的CG網絡媒體。
影視動畫作為一種藝術創作,在中國的發展前景是非常廣闊的。影視動畫是我國重點扶持的行業之一,中國影視動畫的發展也是必然的。隨著國家對影視動畫產業的支持,在全國各地影視動畫的培訓機構如雨后春筍,從事影視動畫專業的學員數量也在成倍增長。雖然從事動畫影視的人員數量每月都在增長,但是目前在我國,這個行業依然呈現出人才緊缺的局面。
教育,就是要對行業負責任。動畫學院從一開始做培訓時,就抱著教育的心態和對行業的尊重。這一點也許是國內其他培訓I機構無法比擬的。國內許多培訓機構的建立,一開始只是作為制作部分的補充而衍生。
由于我們一開始就抱著“既然要教,就要全部教給別人”的念頭,發展到現在它已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教育理念――“責任、愛心”。本著幫助更多的人實現夢想,希望為中國動漫的發展,為CG動畫人才的培養奉獻出自己的力量。
師資隊伍:對教師負責就是尊重影視教育行業
優秀的品質源自完善的教學體系?;鹦菚r代動畫學院先天具備圖書優勢和教學優勢,制定了成熟的優秀教師培養機制,擁有一支專業的教師隊伍,所有教師均來自制作一線,有極高的技藝水平和豐富的實戰經驗。不過,并不是每一位技術超群的制作高手都能成為火星教師。因為高手并不等于好老師。
對教師負責,就是尊重影視教育行業。所有老師在上崗前都會接受全面培訓,不僅在知識結構上要比一線的高手更具系統性和深度,更重要的是必須具備研究科學的教學方法,必須懂教育心理學。經過嚴格考核,反復聽課,反復試講后才可正式上課。
我們一直牢記:我們是在做教育,而不是商業機構。一直以來都有眾多CG愛好者問火星為什么不開分校,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因為火星特別重視教師品質。很多機構紛紛表示想和火星時代合作培訓,都被婉言謝絕了。因為真正優秀的教師并不多,如果盲目開分校很有可能無法保障火星一如既往的高質量教學品質。
課程設置:真正的教育要考慮用人單位的需求
真正的教育必須做到企業有所需,學校有所教,人才有所供。由于有強大的就業平臺,火星時代一 直保持與國內三千多家企業聯系,不停收集用人單位的真實需求。還有專門的教研室會根據市場需求來調整和改進課程設置。
目前,動畫學院總共設有26門課程,這里面包含了從Max基礎、專業到高級應用,室內表現、室外表現,MAYA技術等等,幾乎涵蓋了CG領域的方方面面。每個月都有新班開課。最短的為期一個月,最長的八個月。 課程根據行業特點分為影視動畫、建筑動畫、影視廣告(Maya/Max)四個方向。設置長期班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從零基礎開始,通過學習達到就業要求。比如,Maya影視動畫片長期班,首先讓學生從藝術理論方面入手,然后在教授軟件技能的同時,貫穿運動規律等理論知識的集合應用,最后進行項目實戰訓練。這個環節完全按照公司標準流程分工,培養出來的學員不需要公司實習就可以直接上崗成為一線制作人員,大大縮短了人才和制作公司的磨合期。
學生就業:教育就是幫助更多的人實現夢想
對于火星時代的老師們來說,最欣慰的就是看到自己的學員學有所成,實現自己的夢想。
為了幫助學生順利的就業,從事自己喜歡的職業,動畫學院建立了動漫培訓,就業服務一體化機制,保證由專人負責的學生就業辦公室,能夠幫助大量學有所成的學員找到理想的工作,并且這項服務是終身制的,也就是說,只要是火星學員,就可以終身推薦。為此,火星時代網建立了強大的網絡資源,建立企業黃頁頻道、建立網上人才招聘頻道,為學生提供了更加廣闊的就業平臺。
學院還會定期舉辦人才招聘會,專門針對動漫人才。把用人單位請到學校來,這成為行業內的首舉。參加招聘會的企業大都是國內著名影視動畫制作機構,不僅僅是學員,眾多動漫愛好者和動漫從業人員都可以慕名前來參加。
目前,火星時代的學員已經廣泛分布在國內各大影視動畫制作機構和電視臺,包括CCTV,BTV,東方衛視,陽光衛視,光線傳媒等國內知名電視臺和CG公司,并逐漸成長為中國CG業發展的中堅一代。2008年,火星時代的教育碩果累累:許多長期班的學員在校期間就被企業預訂:剛畢業的學員作品三維版《哆啦A夢――奇幻眼鏡》、《祖國版變形金剛》,《圣斗士星矢》,《建筑也搖滾》等等,一放到網站上就掀起三維動畫熱潮,分別被網易,新浪,優酷、56網等各大網站熱烈報道,被東南衛視、廈門電視臺等報道,引起廣大網友的熱烈反響和支持。
火星圖書:要讓讀者感受到教育家的胸懷
火星時代也一直致力于計算機圖形圖像教學軟件和圖書教材的研發與銷售,已有逾10年的歷史和經驗。早在1994年,國內還沒有幾個人聽過“三維動畫”、“CG”的時候,火星時代就出版了第一本三維圖書《三維動畫速成》。當時三維軟件剛開發,國內只能找到幾本類似幫助文檔的圖書,所以這本書的誕生就具有啟蒙意義。所謂啟蒙,并非僅僅因為是“第一”,更是因為它極高的品質和教育思想才決定了它的啟蒙地位。無論從知識量,還是從解說細節的詳細程度,它都能讓讀者感受到教育家的胸懷。
火星時代之后又推出“火星人”、“新火星人”、“火星課堂”、“白金手冊”、“大風暴”等多個圖書多媒體教學軟件品牌,內容涵蓋三維動畫、影視后期、平面設計等相關領域;促進了國內CG教育的發展,同時也擴大了品牌在業內的影響力,被譽為“中國cG圖書第一品牌”。這些圖書持續影響了好幾代CG從業人員和愛好者,行業里的高手前輩相當大的一部分人都是看著“火星”的圖書成長為專家級好手的?;鹦菚r代網:教育最重要的精神就在于奉獻
提到火星時代不得不提的就是資源豐富的社區交流網。7年的風雨歷程,火星時代網一路走來,成為了全球最大的中文數字藝術交流社區,目前擁有百余萬會員,平均在線人數已達7000余人。一直秉承學習、交流,分享的原則,目的是能更好的帶動整個CG行業的提升和健康發展,帶領民族CG行業的發展。
“種花的人和聞花香的人,哪一個更快樂?這不需要疑惑,兩者都會共同快樂著,既是在種花,也是在聞花香,火星時代用自己獨特的方式實現著一度為自己定下目標,這確實是一個快樂的結局?!边@句話是火星時代社區的資深版主――糖豆兒秀秀在火星?周年的時候寫下的。
她的這段話不僅僅是在說火星時代網,也是在贊揚廣大的火星CGer――那群活躍在論壇的身影。他們不辭勞累的解決問題,討論方案。很多人的CG之路就是在這樣一個分享的平臺中開始的,一步一步,從菜鳥到精英,從看帖到發帖。
教育最重要的精神就在于奉獻?;鹦菚r代正通過不同的方式未帶動CG人,帶動CG行業?;鹦侨铡⒒鹦侵?、CG盛典……無一不在刺激整個中國的CG愛好者,提升他們的水平,促進中國CG整體水平的提升。這是活動的根本出發點。
今年,火星時代又全力推出了CG視頻、CG圖庫、CG人才等新模塊,也都是為了中國CG行業能有更好的資源共享和經驗交流。免費的教程、免費的資源、免費的招聘信息,這一切的一切還是為了CG行業的明天。
海外印象培養具有真正能力的藝術人才――日本大學藝術學部影視教育散記
李建剛
2008年10月8日清晨9點30分,我們乘坐國航CA925班機,從北京起飛,2個小時50分鐘后,飛機降落在東京成田機場。成田機場看上去簡潔而樸素,與首都國際機場明顯不同。我們看見很多輛工作車天藍色的車皮已經斑駁,露出黃褐的銹跡,卻沒有一絲灰塵。19度的地面溫度穿T恤足已,地上有少量的積水,似乎剛下過雨。我把手表調快1個小時,現在是東京時間13:45分。
日本大學,可以理解為對日本許多大學的統稱。不過,我們要去的地方名字就叫日本大學,英文是Nihonuniversity。中國傳媒大學每年和日本大學藝術學部(學部包含若干系,系下面再分專業。學部的英文為college)有交換教師講座項目,我和另一位老師有幸各安排三次不同主題的專題講座。
日本大學藝術學部(Nihon University college of Art),成立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21年,最初只有美術系(Department of Fine Arts),放在文法學院內。隨著其追求藝術與創造的理念的發展,逐步成為日本綜合性的有廣泛影響力的藝術學院,現在包含八個系,分別是:攝影(Dhotography),電影(cinema),廣播電視(Broadcasting)、美術(Fine Arts)、音樂(Music)、戲劇(Drama)、設計(Design)和文學藝術(LiteraryArts)。中文所稱的影視,日文中分別對應“映畫”和“放送”。兩種藝術的物理基礎不同,決定了其表現和傳播方式的不同,也決定了其截然不同的學科體系。而所謂“放送”,可以理解為電波傳播出去,收集回來,可以涵蓋廣播、電視及其他許多媒體,是21世紀的朝陽產業。
日本大學藝術學部在日本國內享有很高聲譽,是很多日本學生向往的大學,學費也比較昂貴。放送學科四年級的留學生小曾,來自北京,他說,一年的學費是120萬日元,大約合人 民幣8萬多。國內很多人認為只有中國留學生才需要打工,如在餐館洗盤子,在超市擺貨、收銀,其實大多數日本學生同樣需要靠打工掙錢,除非家里非常富有。在東京,大學生每小時打工薪水一般是1000日元,一個月至少需要掙出10萬日元的生活費。因為日本的大學是不提供學生住宿的,所以房租,吃飯和交通費用是主要的生活支出。而日本年輕勞動力缺乏,只要語言上過關,打工并不難找。
日本大學是一所私立大學,藝術學部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小班上課,老師和學生可以進行一對一的指導。學院內八個學科體系,相互協作,為學生技能訓練與興趣培養提供扎實基礎,尤其強調實踐技術的學習(Practical technique),很多教員是所從事領域內的知名藝術家,擔任著學科領頭人角色。
放送學科的橋本孝良教授曾訪問過中國傳媒大學多次,我和他有數面之交,老朋友見面,自然格外親切。我問到橋本先生,現在技術發展很快,放送學科在課程設置上如何判斷新技術融入課程的程度7橋本說,技術的融合是社會現象,學生在畢業之后會被要求擁有廣泛的知識和技術,在校期間還是應該著重掌握基礎的東西。因此,大學的課程需要在理論與實踐上掌握好平衡,這意味著在“軟”與“硬”的藝術之間保持合適的關系。大學真正的目標是培養具有真正能力的藝術人才,而許多取得成就的畢業生的成功正是來自于這樣一種教育環境的熏陶。
日本大學藝術學部強調一種綜合性的學習與訓練,這從他們在八個分設學科的結構上可以充分體現。學校也積極推薦各系相互協作。例如,攝影系和美術系可以在環境/背景設計上合作:放送系與戲劇(Drama)系可以在公共演出上配合。在這類案例上,學生可以分享專業知識與技能,橫向拓寬,發展實踐能力。學校非常鼓勵不同系的學生相互交流,無論在教室,社團還是其他場所,絕不將學生限制在本系內溝通與活動。因此,在平日的課程討論中,學生們可以彼此激勵與啟發。
除了專業課程之外,學校提供豐富的選修課程,主要是文學藝術,立足于國際視角的藝術探索和語言類課程。學生也可以跨系選修。
電影系將自己的使命描述為,尋找影像的新的可能性,從新一代群體的視角探求影像文化,強調藝術創造與信息溝通。電影系山田教授問我們,中國傳媒大學的理論課與專業技術課如何授課?他認為理論課和專業課應由不同的教師擔任,而他自己則重技術,重專業,關鍵是做出好作品。
他的這種觀點在日本大學電影系是有代表性的。我們在參觀他們實驗/創作設施時深刻感受到這一點。這既是學生就業壓力所迫,也是堅持藝術學部成立之初所確定的創造精神。我們旁聽了制作技術的課程,上午是一節理論課,(一節課90分鐘,國內一節課為50分或60分鐘),下午是在錄制場景現場制作。學生分為現場制作組,轉播組和導播組。拍攝的腳本由老師提供,每年修改或更新。同學按腳本完成制作。我看到老師站在一側的角落里,仔細觀察學生的行為。學生們在場上忙個不停,導演、演員、攝影、錄音、轉播、導播……,一個不落。老師偶爾走入現場給予指導,必要時親自示范。
我很好奇,這是幾年級的學生?因為我看到現場學生雙機位Betacam攝像機拍攝,使用滑軌、推車和吊桿拾音,他們的操作專業而有序。山田教授介紹說,本科生在二年級時學習專業理論和操作,三年級開始獨立制作,換句話說,三年級主要是在制作現場上課,老師重在指導。四年級時,學生搭班子,在10個月的時間完成3到4部短片作品,拍攝設備為16毫米膠片和BetacamSP,如果是紀錄片,會使用HDV。放送學科專業課的安排時間也和電影系大體相當。
日本大學藝術學部分為兩個校區,一、二年級的同學在所澤,電車(我們說的輕軌)車程距東京近1小時,三,四年級的同學在東京市內江古田校區上課。電影系為學生課程和大四作品提供16mm攝影機,Betacam sP和HDV的免費使用,膠片要由學生自己去富士或柯達的膠片公司購買,系里提供免費的膠片全系列沖洗設施(這一點在國內可能還沒有大學能夠做到)。我們在沖洗機房內,看到日本最早的東寶電影廠的老式攝影機,作為“古董”和最新的沖洗設備擺在一起。
課程之余,我們觀看了電影系這兩年學生的三部作品。第一個是來自內蒙的留學生小王和其他日本同學合作的16mm短片――《畫板》,小王擔任攝影。整部片子10分鐘,拍攝用了1周時間,制作周期3個月。由于要租賃拍攝場地和雇校外演員,費用支出約60萬日元(由學生自己支付)。觀看的另一部科幻短片――《Interspace》,描述一個高中生與父母的矛盾,以及自己航天員夢想與現實升學壓力之間的痛苦選擇,費用支出約200萬日元。第三部是一個20分鐘的紀錄片,拍攝的是一戶日本人家的雪山旅館,拍攝地點在瑞士阿爾卑斯山脈的一個峰頂上,拍攝時間選為當年的1月,3月,7月,10月,風格樸素,制作流暢,反映出制作者扎實的專業基礎。
學生不同的發展方向在各個系里是通過專業課程系列來確定的。例如電影系的課程設置為:電影理論與批評、腳本/劇本寫作,影像制作,表演,攝像與錄音;而廣播電視系(放送學科)的課程系列為:廣播節目制作、音響技術、腳本/劇本寫作,影像技術,廣播電視廣告制作、電視節目制作、主持、大眾傳播。學生一年級接受通識教育(General education),二年級開始選擇專業,他們稱為“專攻方向”。這種方向通過課程系列來組織,每個課程系列在二,三,四年級呈遞進式前進。不同方向的學生在同一個系內可以學習其他方向的知識,不同系的學生可以在不同學科之間互動。這種學科系統化的巧妙設計讓學生可以獲得較為飽滿的知識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