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25 12:11:5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資產核算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般事業單位固定資產不計提折舊,無法真實反應固定資產實際價值。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只能反映其購置時的歷史成本,沒有反映其實際凈值,這樣固定資產賬面原值與實際凈值隨著時間推移差距越來越大,致使一些完全失去使用價值或早已不存在的固定資產仍保留在賬面上,導致固定資產帳實不符,無法真實反應固定資產實際價值和固定資產的信息及使用情況,也不能體現設備的現有生產能力。事業單位事業收入和經營收入的多少和固定資產損耗與需求程度并不存在對應的比例關系,也就不會使固定資產以及固定基金的數額發生任何變化。固定資產的購置與修繕費用僅僅是與固定資產規模和使用狀況密切相關,與單位收入沒有因果關系。我們國家的事業單位行業眾多,其所擔負的各種職能、收入差異也比較大,這就導致不同的單位存在著收入多就多提、收入少就少提修購基金這樣一種現象,進而導致修購基金的提取規模、數量不夠穩定,偏差也比較大。但為了保證固定資產的更新和維護,又按事業收入和經營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修購基金。而事業單位現在施行的會計制度對修購基金的具體規定并不完善,在實際的工作中,就很容易造成大量的修購基金得不到合理、科學的使用,導致資金的使用效率低下起不到本該有的作用。固定資產具有價值高,使用周期長、坐落地點分散、管理難度大等特點。在實際盤點過程中出現管理人員維修報損不及時,部分固定資產因調出、調入等原因出現無法查找,部分固定資產標簽脫落、模糊不清、陳舊等情況,造成統計數據缺漏、混亂。
要增強法律意識,提高思想認識,設置固定資產管理部門,加強管理人員隊伍建設,使管理人員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和業務能力,使其充分掌握固定資產操作技能和注意事項,避免錯誤操作導致的資產損壞。固定資產維護均應按操作規范進行,確保資產運轉正常,對于技術落后和產能不足的固定資產,可根據情況進行更新改造,提升技術水平和擴大利用率。定期對固定資產進行保養和維護,切實消除安全隱患,從多個方面來保證固定資產效能的有效發揮。把資產管理作為一項重要內容,列入本單位工作目標。大力加強執法檢查和監督力度,在履行職責中遵紀守法、廉潔奉公,加大監管力度。加強固定資產管理的目的是不斷提升固定資產的使用效能,積極促進固定資產處于良好運行狀態。
建立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責任制,制定本單位固定資產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固定資產購建、投資、保管、使用、維護、報廢、和資產清查制度,至少每年一次對固定資產全面清查,可以及時發現固定資產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對于清查中發現的固定資產盤盈、盤虧、毀損、丟失、被盜等情況,清查人員應當及時查明原因,追究相關部門和人員的管理責任。建立領導問責制,主要領導負全面責任、部門領導負主要責任、資產使用者負直接責任,實行層層管理、層層負責的責任制,提高資產管理能力,落實管理責任制。明確有關責任人員的職責范圍,定期考核責任履行情況,加強固定資產的日常動態管理建立資產管理成效獎懲制度,并把資產管理作為組織考核領導干部政績與相關責任人業績的一項內容,促使各單位領導和相關責任人充分認識到國有資產的重要性,實行有效管理,促進事業單位強化內部管理,完善內控制度,建立完善的固定資產管理制度。固定資產管理制度是保障資產有效利用、減少流失和浪費的重要手段。
完善固定資產的購置報批、對外投資、處置報廢等流程,簡化審批手續,加強固定資產的日常管理,應從購置、領用到報廢進行全過程帳、卡、物管理,特別要加強固定資產日常監督,保證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加強使用部門與管理部門的協調配合,保證固定資產審批手續及時,財務核算準確。實現固定資產存量和變量的事前、事中、事后的動態管理,以滿足不同層次的管理需要。完善固定資產報表披露信息,保證會計信息真實可靠、內容完整,從各個角度提供固定資產情況。
按照原值和使用年限計提固定資產折舊固定資產折舊是指固定資產在使用過程中由于逐漸損耗而轉移的價值。而現行事業單位會計準則、事業單位財務規則并沒有要求事業單位提取折舊。事業單位固定資產不計提折,造成固定資產賬面所反映出來的價值是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通常情況下與固定資產本身所具備的真實價值相差很遠,這就使得資產負債表在會計核算中資產及凈資產的價值不能真實體現,只能反映出固定資產與固定基金的原始價值,給固定資產這一會計信息的有效性、真實性造成了很大的影響,致使事業單位的財務信息不詳實。應建立固定資產的折舊制度,事業單位固定資產在使用過程中,應增設“累計折舊”科目作為固定資產的備抵科目,固定資產原始價值減去已提折舊額后的差額,是固定資產的凈值,反映固定資產的新舊程度、裝備水平情況。這樣就能夠使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和實際意義上的價值保持基本的一致,對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的凈資產額以及自身的構成做出一個更客觀、真實的反映。
工作需要各類固定資產的支持,而且對于固定資產的管理還有助于培養師生愛護國家財產的品德,體現學校勤儉辦學的方針。另一方面,學校對固定資產的管理直接關系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學校固定資產既是國有資產管理的重點,也是管理的難點所在。其固定資產主要來源于國家財政撥款或上級主管部門調撥,學校購置的固定資產在使用過程中會持續損耗,科學的管理可以延長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特別是近年來教學改革工作正在迅速發展,學校不斷引進新設備、新儀器,新增固定資產價值較高,如果不能施以嚴格的管理,則有可能導致固定資產的快速減值,或是造成固定資產的閑置、浪費,最終影響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
二、學校固定資產管理及會計核算存在的問題
長期以來學校固定資產購置主要依靠財政撥款,學校對固定資產管理及會計核算工作未能給予足夠的重視,固定資產管理制度不健全。因此,學校應深入分析當前固定資產管理及會計核算中存在的問題,明確今后改革與發展的方向。
1.固定資產管理意識不強。
國家財政撥款是學校固定資產購置的主要經費來源,盡管隨著改革的發展,學校辦學經費正在向多元化轉變,但長期以來固定資產購置資金具有無償性的思想仍根深蒂固,因而缺乏固定資產管理意識。學校各部門人員對固定資產管理工作未能給予高度的重視,對固定資產的內涵、管理的要求缺少清晰的認知,工作中往往出現固定資產采購計劃編制不科學、固定資產使用消耗過快、固定資產重復購置等問題。
2.固定資產管理制度不完善。
固定資產管理本身是一項系統而復雜的工作,需要專門的部門負責具體的管理工作。實際上學校常面臨多頭管理的局面,如固定資產管理與核算由財務、后勤部門共同承擔,但財務部門僅僅是對固定資產的價值進行核算和管理,至于固定資產的日常使用、維護、清點等工作未能有效落實,部門之間的工作存在脫節,配合不力,信息無法共享。這就容易使固定資產在購置、調撥、領取、使用、報廢等環節產生管理漏洞。
3.固定資產會計核算方法不科學。
學校對固定資產的會計核算應當能夠反映資產的全貌,而按照現有的核算方法,固定資產的信息存在失真問題。學?,F有的會計核算方法并沒有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固定資產自采購以來,在使用中不斷損耗、減值,但是從會計核算的結果來看,資產的賬面價值仍然體現為原值,無論是采購、調撥還是接受捐贈的固定資產,在正式報廢前賬面價值始終保持原值,這就導致資產的賬面價值與實際價值嚴重不符。
三、學校固定資產管理及會計核算發展的舉措
針對當前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今后學校應加強對固定資產管理及會計核算的重視,健全管理制度,完善會計核算方法,從而實現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
1.健全固定資產管理制度。
針對當前固定資產管理存在的漏洞,學校應盡快健全固定資產管理制度,使固定資產采購、入庫、使用、維護、報廢等各項管理工作都納入制度化軌道。固定資產的采購必須遵守預算編制制度,校領導、財務人員及相關負責人可組成采購計劃小組,按照預算要求,認真分析固定資產采購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對確定采購的資產,學校應采取招標采購。固定資產采購入庫時,由于學校固定資產種類多,存放地點較為分散,管理難度大,管理人員應借助信息技術的支持,使用管理軟件與條形碼標簽相結合的方法,對固定資產分門別類,實施信息化管理。同時為確保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學校應定期對固定資產進行清查、盤點和維護。固定資產如需報廢,也必須經過嚴格審核。
2.改進會計核算方法。
(一)固定資產規模逐年增加
我國高校的固定資產一般包括了固定資產、專用固定資產、圖書以及房屋建筑等各種基礎設施方面的固定資產。我國高校幾乎每一年都會在各種固定資產上投入一定的資金,使得我國高校的固定資產規模逐年的增加。
(二)無形損耗在日益加劇
我國高校固定資產具有種類多、規模大、技術含量高、更新速度較快等特點。因為技術的發展與進步,各種更新換代產品的不斷出現,使得很多在形態上保持完整,性能上也能夠符合設計要求的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大大減低,使用價值也大大的降低。伴隨著我國高校的發展與科技的進步,這一類的固定資產的規模也在逐年擴大,其在我國高校固定資產中所占的比例也日益增大,加劇無形損耗。
(三)賬面價值只有在報廢時才會有體現
過往我國高校固定資產管理的過程中,基本不會對固定資產的使用成本進行考慮。例如某固定資產進行維修或者整改耗費了大量的資金,但是由于該固定資產沒有增加價值,最后這些支出就被直接計入教育事業類的支出,而沒有記錄在固定資產相關的賬目里面。只有在固定資產報廢時才會體現在賬面上。
二、對加強我國高校固定資產核算的建議
(一)核算各種工程項目
由于我國高校高等教育體制的改革與市場經濟體制的發展,使得我國高校的我國高校在經營管理方面都逐漸體現出一些企業的經營管理特點。因此,我國高校在進行固定資產核算管理時,可借鑒《企業會計制度》設置“在建工程”科目,以此來對基建工程、技術改造工程等工程項目所發生的實際支出進行核算。在工程完工后再結轉“固定資產”科目,這樣做不僅僅能夠滿足我國高校的實際需要,同時又能夠保證我國高校會計核算體系的完整性。
(二)建立完善的折舊制度
我國高校固定資產的折舊費用主要是因為教學、科研以及生產活動而產生的,它屬于教研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高校固定資產的折舊費用應該在固定資產的有效使用年限內進行合理的分攤,同時計入相關成本,讓這一部分損耗能夠得到合理的補償。我國高校固定資產可以采取計提折舊的方式。房屋以及各種建筑物采用年限平均法計提,交通運輸工具采用工作量法,對于其他各種設備如專用設備、一般設備、圖書等,采用雙倍余額遞減法。根據《企業會計制度》,可設置“累計折舊”科目。通過折舊制度的建立,能夠真實的反映出我國高校的資產、凈資產以及真實結余的情況,從而體現出權責發生制、收入與支出配比、謹慎、真實性等會計核算原則,以便于會計報表使用者利用真實的會計信息做出正確的決策。
(三)樹立起資產保值、增值的意識
固定資產管理必須樹立起良好的資產保值、增值意識,我國高校固定資產管理部門必須有這樣的意識。當對固定資產進行大修理、改良等需要進行大支出的時候必須對固定資產的價值進行增加,不論是負責房屋建筑物大修理的管理部門還是負責各種設備改良的管理部門,都必須本著使學校固定資產保值增值的意識。在房屋建筑物完成改造或者設備改良完成進行工程結算時,必須將改造、改良工程的支出作為相應的固定資產價值的增加,并通過在財務部門辦理報增固定資產的手續。
(四)改革核算模式
目前我國高校的財務制度已經越來越不適應我國高校的發展,我國高校財務制度必須進行改革。在固定資產核算方面,為了能夠更加的真實、準確、及時、全面,當前我國高校固定資產核算情況應當做以下幾方面的調整:
(1)增加“固定資產清理”、“固定資產損益”這兩個科目。對于各種固定資產捐贈、盤虧、盤盈、報廢等一系列的情況,應該進行進一步的規范賬務管理,使得固定資產的實際情況能夠從賬面上直接的反映出來,從而保證賬實相符。
(2)對我國高校內的固定資產的大修、改造等的賬務處理必須進行規范,明確劃定資本性支出和費用化支出界限,使固定資產賬面價值更接近實際價值。
(五)參考企業經驗
在固定資產的管理與核算方面,我國高校有很多地方都不如企業做的好。因此,我國高??梢越梃b企業的成功經驗對我國高校的固定資產核算進行改進,改進如下:
(1)設置固定資產臺賬或固定資產卡片。對從不同渠道獲得的固定資產必須進行資料整理。不管是通過受贈獲得的,還是購進的都必須登記造冊,準確計價,統一入賬。固定資產卡片是對固定資產進行明細分類核算的一種賬簿形式,屬于訂本式賬簿,是指登記固定資產各種資料的卡片。它是每一項固定資產的全部檔案記錄,即固定資產從進入企業開始到退出企業的整個生命周期所發生的全部情況,都要在卡片上予以記載。
(2)建立起完善的固定資產定期盤點制度。對固定資產進行盤點是對固定資產實物管理的一個重要環節。各個我國高??梢愿鶕陨淼膶嶋H情況制定出嚴格的、可操作的實物盤點制度,及時掌握資產盈虧情況,并按規定程序進行賬務處理。
論文關鍵詞: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問題,改進方式
2006年2月14日財政部頒布了《企業會計準則》,隨后又出臺了《企業會計準則應用指南》、《企業會計準則解釋》和《企業會計準則講解2008》等對新準則進行補充解釋。新準則中《金融工具確認與計量》的實施能夠改善上市公司的會計信息質量,但其在對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界定和核算的有關規定中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本文將對此進行探討。
一、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含義及核算
(一)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含義
在投資分類上,新準則引進了金融工具的概念,改變了過去的按投資期限對金融資產進行分類的方法,采用了按金融工具的屬性進行分類的方法。將金融資產分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持有至到期投資、貸款和應收款項以及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四類。此種分類方法使金融資產的分類更加精細化、管理更加明確化,其中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是指初始確認時即被指定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資產,以及未被列入其他三類的金融資產。通常包括在活躍市場上有報價的股票投資、基金投資、債券投資等雜志網。同時,基于企業風險管理需要且有意圖將其作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以及基于資本管理需要或特定風險管理金融論文,企業也可將某項金融資產直接指定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二)現行會計準則對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處理
《企業會計準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與計量》規定: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應當按照公允價值計量,相關的交易費用應當計入初始確認金額,取得的支付價款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發放的債券利息或現金股利,應作為應收項目單獨核算;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持有期間取得的利息與現金股利,計入投資收益,資產負債表日,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計入資本公積,并對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進行檢查,有客觀證據表明該金融資產發生減值的應確認減值損失,計提減值準備。
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會計核算存在的不足
(一)初始確認與計量方面
我國準則對持有至到期投資、貸款和應收款項的認定比較明確,但對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劃分認定標準比較模糊,沒有明確劃分標準,應用指南中也沒有對此問題進行明確的補充說明且可操作性較差。而且現行準則的規定主觀性很強:例如初始確認時,對某項金融資產企業管理當局可以按其持有該金融資產的目的,并結合自身業務特點、風險管理要求和投資策略,將其作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來處理,也可將該金融資產劃分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
(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減值的會計處理與基本準則不一致,影響會計信息質量
《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第1條明確了2006年準則頒布的目的。首次在準則中單獨以一章規定了會計信息質量的要求,彰顯了本次準則頒布的核心精神—保證會計信息質量。而在《企業會計準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中規定:資產負債表日金融論文,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計入資本公積,并對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進行檢查。有客觀證據表明,該金融資產發生減值的應確認減值損失,計提減值準備,借記“資產減值損失”,貸記“資本公積”、“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一公允價值變動”;當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發生減值轉回時,根據該準則第47條和第48條規定,可分為兩種情況處理:若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是股票等權益工具時,原已確認的減值損失不得通過損益轉回而通過權益轉回,借記“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貸記“資本公積”;若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是債券等債務工具,原確認的減值損失應當轉回計入當期損益,借記“可供出售金資產一公允價值變動”,貸記“資產減值損失”。這與基本準則相關規定相悖,嚴重影響了會計信息質量。
(三)關于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的核算,影響會計信息可靠性原則。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是以公允價值計量的,如果公允價值下降是非暫時的,則按減值損失處理;如果公允價值下降是暫時的,則按公允價值變動處理。這樣的判斷標準很難讓人準確把握金融論文,給會計實務操作帶來許多麻煩雜志網。此外,無論是公允價值變動還是發生減少,我們都很難從賬面上區分相關數據;原因是會計分錄的貸方都是“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同時提供的會計信息籠統、模糊。而且由于核算標準的不確定性和標準的操作性差,很容易造成人為操縱利潤。導致會計信息的真實性下降,嚴重影響會計信息質量。
三、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會計核算的改進建議:
(一)完善金融資產初始計量,使之更具操作性以保證會計信息的質量。
從金融資產初始計量方面來看,一項金融資產,往往由于管理當局主管意愿的不同、劃分歸類的不同,而造成初始確認金額的差異和當期利潤的不同。我們認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認定與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應更加具體明確的設定分類的條件,盡量減少其自身的不確定性,使之操作性較強,減小企業管理層利用金融資產歸類調節利潤的選擇空間,保證會計信息的質量。此外,發生的交易費用在初始確認時的處理應保持一致,建議初始確認的成本中計入交易性金融資產發生的交易費用,以保證資產計價的一致性,因為它也是為取得資產時實際發生的支出金融論文,應當與其他
資產支出一樣計入成本,同時也與稅法規定的計稅基礎保持了一致,避免不必要的納稅調整,簡化了會計核算。
(二)完善相關準則體系,提高準則的可操作性
會計準則體系的建設是一項專業技術性強、社會影響面廣泛、操作性復雜的系統工程。在會計準則、應用指南、講解和會計準則解釋制定、頒布過程中,相關準則當事人都應一起研究,協調一致,相互配合、相互支持,保證準則內容的一致性、嚴肅性和權威性,以有利于會計準則體系的有效貫徹實施。同時,《企業會計準則講解2008》中對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會計核算方面的例子和賬務處理,大都是有關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取得、公允價值變動、出售這些環節的業務處理。而22號準則和相應指南、解釋對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會計核算更多只停留在文字形式的說明、解釋上,基本上沒有具體實例和具體賬務處理過程,而且涉及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減值會計的較少,對于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減值損失轉回的處理文字部分說明非常簡單,缺乏詳細說明和指導并且實例方面也非常欠缺。因此,建議對各個易混淆的、易誤解的重點、難點問題,給出嚴格的劃分標準,準則制定相關專家們應進一步檢查并完善相關準則體系金融論文,并結合實例加強準則的可操作性、系統性雜志網。
(三) 以股票投資和債券投資為主線分別規定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會計核算標準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債權工具與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權益工具減值轉回的規定容易使人產生誤解而且債券投資和股票投資會計核算有很大不同,特別是債券投資核算比較復雜。而現行22號準則將金融資產按照持有目的和管理當局的管理意圖來劃分。因此,建議可按照金融資產投資性質,將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以股票投資和債券投資為主線分別規定其會計核算,這樣讓學習者思路清晰,容易掌握。
(四) 為區分公允價值變動和減值損失應設置“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減值準備”科目。
按照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進行計量是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核算最大的特點??晒┏鍪劢鹑谫Y產的核算主要涉及的賬戶是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該賬戶按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品種和類別,分別設置“成本”、“應計利息”“利息調整”、“公允價值變動”等進行明細核算。在資產負債表日,當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減值損失和公允價值變動時,都是通過“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核算。因此,為把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和減值損失核算分開,建議在對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會計核算時設置像“持有至到期投資”和“持有至到期投資減值準備”、“長期股權投資”和“長期股權投資減值準備”那樣也應設置“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減值準備”科目,以方便區分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是公允價值變動還是減值損失。
參考文獻:
[1]財政部.企業會計準則2006[F]. 經濟科學出版社,2006.
[2]財政部.企業會計準則—應用指南[F]. 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6.
[3]王玲.淺談民營企業集團的財務管理[J]. 科技經濟市場,2006(10).
[4]財政部會計司編寫組.企業會計準則講解[M]. 人民出版社, 2008.
[5]徐晟.金融穩定性與公允價值會計準則的優化[J]. 會計研究, 2009(5).
[6]馬力.民營企業集團財務管理模式及其控制[J]. 企業導報,2009(3).
[7]柳曉秋.新會計準則下上市公司利潤操縱空間分析[J]. 內蒙古科技與經濟, 2010.
[8]李錦燦.個人投資者股市投資收益分析[J]. 財會通訊,2010.
[9]李曉敏.金融資產的分類與計量問題研究[D]. 東北財經大學碩士論文, 2010.
論文關鍵詞:會計制度;問題;改進;措施;
1 會計核算制度中存在的問題
1.1 會計科目的設置
現行的事業單位會計科目設置雖然考慮了事業單位資金運作的一般規律,對事業單位走向市場可能出現的對外投資、非獨立核算等內容也做了相關規定,但是有時候卻忽略了市場經濟體制下事業單位服務市場資金運作的特殊規律,結果造成了事業單位會計科目體系上的某些空白,結果也會導致部門資金評價效果的缺失,不利于真實地反映單位本身資金的實際使用效益。
1.2 固定資產的會計核算的失真
我國會計制度中有關固定資產的核算仍然不夠全面。在取得固定資產時只是按照實際成本價值入賬,增加固定資產和固定基金,但固定資產在后續使用時則沒有核算磨損價值和計提折舊,由于在單位實際業務成本核算時沒有考慮折舊費用,就會使得成本核算不到位,進而出現會計核算失真的現象。這種固定資產會計核算方式就直接虛增了單位的資產總額,所以單位的資產核算狀況也不能得到真實準確地反映。
1.3 會計報表信息不夠準確
企業的財務報表由資產負債表、現金流量表以及損益表組成,事業單位的財務報表主要是由資產負債表和收入支出表組成。此種負債表的財務平衡公式是:資產+收入=負債+支出+凈資產;將財務狀況信息和業務信息合在一起,混淆了時期和時點會計信息。再者,單位不編制現金流量表,使得單位現金收支情況無法得以準確反映,不利于單位領導依據會計信息來進行決策管理,也容易使外部使用者對單位財務狀況和信息做出錯誤判斷。
1.4 會計監督存在的問題
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經濟多元化的發展,會計監督職能缺乏有效保障的問題日益突顯。在監督過程中一些有關會計監督和審計監督概念的模糊,都造成了會計監督的削弱。另外,內部監督制度的不健全,對經濟活動的事前、事中、事后控制不嚴密,也導致會計監督過于形式化,甚至可以說是形同虛設。這樣一來,單位的經濟活動及會計工作本身也就處于監督無力的狀態,從而出現大量違紀現象。另外,部門會計人員的監督意識不強,法制觀念淡薄,缺乏職業風險意識,職業判斷能力弱,自我管制能力差,惟命是從,在權大于法的思想支配下,有意造假,使得會計信息失真在所難免。
2 事業單位會計工作完善的措施
2.1 會計核算信息化的應用
隨著科技的發展,利用通用財務軟件及網絡結構建立各自的會計核算信息網絡,從而實現會計核算信息化已是會計工作的發展趨勢。會計核算的具體內容不僅包含事業單位核算,還包括各項專項資金的核算。在會計核算方法上從會計科目設置、會計憑證填置、會計賬簿登記、成本計算到會計報表編制,都能逐漸過渡為計算機處理。
2.2 固定資產折舊核算
針對當前事業單位核算不配比的情況,應該建立固定資產折舊計提制度。購置固定資產時不必按照資金來源列支,應該直接借記“固定資產”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資產類科目。在計提折舊時借記“事業支出——折舊費”,貸記“累計折舊”科目。總之,要借鑒企業固定資產核算的成熟方法來客觀準確地核算和反映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以更科學的方式合理反映固定資產的保值、增值情況。
2.3 完善財務報表制度
事業單位應該借鑒企業會計制度中資產負債表的編制依據,將資產負債表中的收入與支出這部分內容去掉,以“資產=負債+凈資產”為編制依據,充分體現事業單位的會計主體地位,全面反映單位的實際財務狀況。另一方面,也應該高度重視現金流量表的作用,要知道現金流量表是以現金為基礎編制的會計報表,反映單位會計期間內事業活動、經營活動、投資活動和籌資活動等對現金資產的流入與流出產生的影響。報表使用者可獲得直觀準確的會計信息,預測單位現金流量。所以,隨著今后單位的快速發展,增加現金流量表更能夠科學有力地評價單位的真實財務狀況。
2.4 健全會計監督機制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要求單位必須要加強和完善會計監督制度,明確會計監督的執法職責和權限,以實施清晰明了的監督職能;加大法律法規的處罰、賠償和執行力度,對違規違紀的單位及其連帶負責人予以曝光;同時還要強化一些相關配套法律及相關法規的實施。另外,在單位部門內部,要加強單位內部各部門之間的檢查和監督,使內部監督制度真正落到實處。
西方非營利組織的概念是從美國的會計理論中借鑒過來的。按照美國會計理論界公認的、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明確提出的標準,凡是具備以下三個特征的,均應歸屬于非營利組織,并應遵循有關的會計規則:
(1)資財供應者提供的各種資源既不指望返還,也不期望取得經濟利益上的回報。
(2)對外提供服務或商品不以營利或獲取某種營利等價物作為目的。
(3)不存在可以出售、轉讓、贖買或一旦清算可以分享一份剩余資財明確的所有者利益。
我國《事業單位會計準則》中,將事業單位會計定義為:以事業單位實際發生的各項經濟業務為對象,記錄、反映和監督事業單位預算執行過程及其結果的專業會計,是預算會計的一個組成部分。與西方非營利組織會計概念相比,我國的事業單位會計概念能直觀地體現會計管理和預算管理的聯系,簡潔明了,概念與內涵一致?!妒聵I單位會計準則》僅僅適用于國有事業單位,對于民辦非企業單位、社會團體則適用于《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
首先,西方非營利組織通常采用權責發生制。以西方會計界較為公認的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的第93號公告《非營利組織折舊的確認》要求,非營利組織的大部分固定資產應計提折舊;非營利組織收到資源提供者規定在將來期間方可使用的資源時,不能將其確認為收入,應確認為遞延收入。收到限定用途的資源時,不能馬上確認為收入,要等到這部分資源滿足其所附限制條件時才可確認為收入。
我國《事業單位會計準則》規定:會計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實現制,但經營性收支業務核算可采用權責發生制。收付實現制具有簡便易行、可直觀反映預算執行情況、人工成本低等優點。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收付實現制的局限性也日益顯現。
其次,西方非營利組織會計準則比起企業會計準則和政府會計準則要簡單得多。西方對非營利組織會計報告卻比較重視。以美國為例,1993年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公布的第117號公告《非營利組織財務報表》,對非營利組織的財務報告作了比較詳細的說明。其內容有:
(1)鼓勵非營利組織編制和公布資產負債表、收入支出表和現金流量表。
(2)在資產負債表中對資產、負債和基金余額按照永久限定用途基金、暫時限定用途基金、未限定用途基金分類列示。
(3)收入支出表按照資產負債表中劃分的各類基金來報告與其相關的收入、費用、結余。
(4)現金流量表可以按直接法和間接法編制。
(5)鼓勵非營利組織對那些不要求進行會計確認的事項做出揭示等。
論文關鍵詞:公立醫院,固定資產,會計核算,管理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和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原來的醫院會計制度尤其是固定資產會計核算的局限性開始顯現。固定資產是醫院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醫院開展醫療、科研、教學等各項工作的物質基礎,是反映醫院經濟實力、規模大小和醫療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標之一。當前,我國大部分醫院為公立醫院,固定資產的來源渠道不同,貴重醫療設備較多,這就要求改革完善原來的固定資產核算方式,使其更客觀、真實地反映醫院的財務狀況和經濟能力,同時加強醫院固定資產的管理,提高資產使用效率,給醫院帶來長遠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一、醫院固定資產會計核算現狀與新制度的修改
1、原醫院固定資產標準過于偏低,造成核算范圍過寬,帶來固定資產核算的不準確。原醫院財務制度規定,固定資產指“一般設備單位價值在500元以上,專業設備單位價值在800元以上,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并在使用過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質形態的資產。單位價值雖未達到規定標準,但耐用時間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類物資,應作為固定資產管理”。一方面,隨著商品經濟市場化和現代科技的更新發展,醫療設備設施價值已遠遠超過了過去的標準。另一方面,同樣的設備,金額小于800元,單件購入為低值易耗品,批量采購就是固定資產,不便于固定資產的管理。新制度定義固定資產為“單位價值在1000元及以上(其中:專業設備單位價值在1500元以上),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不含一年),并在使用過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質形態的資產。單位價值雖未達到規定標準,但耐用時間在一年以上(不含一年)的大批同類物資,應作為固定資產管理”。將原劃分標準提高后,使大部分辦公、通用設備等價值較低的設備劃出醫院固定資產核算范圍,作為當期費用處理,使醫院固定資產的界定不過于繁雜,更能體現醫院資產的特點,更便于專業設備的核算、統計與管理。
2、原會計核算科目的設置不能真實反映固定資產的凈值。原醫院會計制度對固定資產購置的核算為,購入固定資產時,借記“專用基金—修購基金”等科目,貸記“銀行存款”、“應付賬款”等科目,同時資產類科目“固定資產”與凈資產類科目“固定基金”同時增加。實際工作中很容易漏作后一筆分錄,導致少記固定資產,而且因為沒有相應的鉤稽關系,往往造成少記后很長一段時間才能發現。另外,醫院固定資產一經入賬,直到報廢,會計報表的固定資產凈值一直等于原值,只是提取一定的修購基金,其反映在資產負債表的凈資產中,它不是固定資產的備抵科目,不能反映固定資產的凈值,因而固定資產的老化程度也無法在賬面上反映,造成凈資產虛增會計核算,不能客觀地反映醫院固定資產的真實狀況,也就不能向醫院的管理者提供客觀真實的財務分析和風險評價。新制度增設“累計折舊”科目,在資產負債表中作為“固定資產”科目的備抵項列示,規定“醫院原則上應當根據固定資產性質,在預計使用年限內,采用平均年限法或工作量法計提折舊。計提固定資產折舊不考慮殘值。計提折舊的辦法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主管部門會同財政部門規定或審批”站。從而相對客觀地反映醫院固定資產的價值。
二、加強醫院固定資產的管理
醫院固定資產多而雜,對專業性要求較高,而醫院領導及醫護人員普遍存在“重錢輕物、重購輕管”的思想,資產管理工作大多由財務人員兼管,缺乏一個統一的管理部門,而財務人員日常工作繁瑣,往往無暇顧及更深入細致的核對監管工作,故強化固定資產制度化管理尤為重要。
1、加強固定資產定期盤點制度。在固定資產盤點中我們往往發現,資產存放地點變更或移交時,管理人員不按規定程序進行移交,導致盤點時科室臺賬與實物不符,給盤點工作帶來較大的難度。因此,醫院一方面要健全固定資產管理制度,明確固定資產購置、驗收、發出、使用、報廢管理職責和工作流程,加強職能部門監管。另一方面應定期對相關人員進行業務培訓,增強責任心,強化業務知識學習,提高資產管理水平。規模較大的醫院應設置資產管理中心,逐步對各項資產進行登記、清產核資,管好用好本單位的固定資產,使資產管理的工作真正落到實處,有重點、有步驟,做到賬卡、賬賬、賬實相符,扎扎實實地推動固定資產基礎管理工作。
2、完善固定資產購置可行性論證。醫院固定資產中醫療設備占的比重較大,其投入資金大,投資回收慢,其投資能很大程度的影響醫院的業務發展,所以固定資產購買前應由設備管理、資產管理、使用部門、財務部門等共同進行可行性論證和效益分析,運用科學的方法對資產進行分析、預測,以避免盲目投資,造成資金的浪費和資產的閑置,為領導決策提供科學的依據。其主要指標有資產總值、總資產結構、資產完好率、設備平均使用率、萬元資產凈收入、單臺設備投入產出等。
3、建立固定資產信息化系統管理。醫院固定資產種類多,數量大,必須通過信息化系統,才能更好地規范管理。實際工作中大中型公立醫院已基本實現了計算機信息管理,但還存在信息共享程度較低的問題。醫院內部資產管理部門、財務部門、職能部門、使用部門以及維修部門之間的信息脫節,信息沒有達到共享,獲得信息的成本較高,直接影響了固定資產的管理效率的高低,同時財務部門與其他職能部門的重復勞動,造成人力、物力、財力的浪費。
4、加強固定資產監管。大部分公立醫院是國有事業單位,資產保值增值,上級主管、主辦部門審批報廢,各級部門對強化審計監督,充分發揮醫院內部審計的作用,定期對醫院的固定資產及其效益進行審計,提高醫院固定資產的營運收益。審計固定資產是否提足,是否有帳外固定資產以及固定資產流失現象。切實解決固定資產保管不善、賬實不符、閑置浪費以及非法侵占等問題。
參考文獻:
[1]財政部、衛生部:新《醫院會計制度》,2010年12月
[2]財政部:《醫院會計制度》(征求意見稿),2009年8月
[3]財政部、衛生部:《醫院會計制度》,1998年11月
[4]李玉萍,《論加強醫院固定資產的管理》,湖南職工醫學院學報,2004年03期
[5]李艷萍,李艷麗,《淺談醫院固定資產的管理》,經濟與社會發展,2007年08期
[6]馬翠蓮,《醫院固定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當代經濟,2009年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