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8-15 21:24:5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生態環境保護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1.堅持依法辦礦
依法辦礦是煤礦企業開發利用礦產資源的前提,也是進行生態環境保護與治理的底線。煤礦企業的建立不僅需要符合國家的相關產業政策的要求,還應當與當地經濟發展規劃以及礦產資源開發規劃相吻合。必須證照齊全,有一套完善的規劃和實施方案。在煤礦企業的經營過程中,堅持綠色和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不動搖,做到不違規、不違法。
2.推進規范管理
一套規范的現代化企業管理制度為綠色礦山建立的順利實施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因此,為了建設一個環境友好型的綠色礦山,需要企業首先在企業內部的管理方面做一個全方位的提升,實現管理程序、指標體系以及作業流程的規范化、標準化,一步步建立起適應企業綠色發展需要的長效機制,構建一個合理、高效的公司組織架構。
3.爭取資源的綜合利用
積極應用最新的科研成果,采用先進的開采工藝和開采設備,爭取實現對資源的綜合利用。例如,可以通過引進“采區化水力機械化采煤”新工藝,完成水利機械化采煤技術的改造,在改造完成后不僅可以顯著的提高煤礦的產量,也使得礦井回采率達到了極大程度的提升,從而滿足了礦產資源節約和資源綜合利用的要求,也使三率指標達到了國家規定的標準。此外,還可以引進煤矸石井下分選充填技術,以實現煤礦企業“來自與地下,再還給地下”的綠色開采理念。最終,通過一整套先進的開采工藝和開采機械的運用,達到建設一個綠色礦山生態體系的目的。
4.大力執行節能減排
大力推行節能減排工作,堅持走資源節約型的發展道路,不僅是保護生態環境的需要,也是煤礦企業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在實際進行開采的過程中,需要對廢水、廢氣、噪聲和固體廢棄物等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實施標準化的處理。在對廢水進行處理時,需要努力提高廢水的二次利用率,可以利用礦井涌水補充洗煤廠用水,使洗煤廢水在管道內形成一個閉路循環,嚴禁發生意外排放。在對廢棄進行處理時,可以在鍋爐內安裝麻石高效除塵器,用濕法除塵的原理提高除塵效率。經過凈化處理后的鍋爐煙氣應當滿足國家頒布的《鍋爐大氣污染排放標準》中二類區II時段的標準要求。在對噪聲進行處理時,需要根據噪聲的來源采取有針對性的方法進行治理。比如購置噪聲設備,從源頭上控制高噪聲的產生;針對噪聲比較大的設備,應當采取設置隔離間的方式,降低噪聲對工作人員以及周圍環境的危害。在對固體廢棄物的處理方面,可以對礦井實施煤研石井下分選充填項目,以減小地面對方所造成的生態環境的破壞。
5.做好土地復墾工作
土地復墾是保護礦區生態環境的一項重要手段。煤礦企業可以根據當地的地質條件以及企業的實際情況,編制一套行之有效的礦山土地復墾方案,嚴格根據國家的要求貫徹落實土地復墾工作,保障土地資源的最大化利用,堅決避免因為不科學的開采行為而對土地造成的永久性破壞,以保障地區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對于歷史遺留下來的矸石山,企業應該因地制宜,通過加工改造變廢為寶,實現煤矸石的綜合開發與應用。利用煤矸石的可燃性,可以與附近的煤矸石發電廠進行聯系,將煤矸石用于發電的過程,還可以與當今的磚廠進行溝通,將煤矸石作為制作建材的原材料出手賣給對方。剩下的沒有利用價值的固體廢棄物可以用來進行坍塌區的回填,為覆土造田工程做貢獻。在進行土地復墾工作時,需要嚴格依據以下的流程進行:規劃表土層剝離回填煤矸石推平壓實墊土回填表土層復墾。
二、嚴格礦山生態環境的監管
加強礦山生態環境及治理工作,不僅需要煤礦企業自身的努力,還需要政府有關部門落實自己的監管職責,從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的全過程加強礦山生態環境的監管工作。根據預防為主的指導思想,對新建礦山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以及三同時制度,以便從源頭上預防礦山的生態環境受到破壞;對于已投入使用的礦山加強過程控制,實時做好在煤礦企業開采過程中的生態環境監察與檢測工作,貫徹落實礦山生態環境恢復治理保證金制度,以提高企業對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視程度;對于已經停產的礦山,要加強閉坑后礦山生態環境的恢復工作。此外,各級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要明確各自的職責,加強政策的協調整合工作,把礦山生態環境的保護工作作為一件大事來抓。編制出臺生態環境監管與評價能力建設標準,建立健全礦產資源開發生態環境執法檢查制度,強化政策的貫徹落實力度,為煤礦企業礦山生態環境的保護工作提供良好的法治環境。
三、結語
在美國開發中西部進程中,有兩個大規模集中開發的時期:一是1860-1890年,這一時期開發西部的主要動力來源于皮貨貿易、土地投機以及奴隸主莊園的擴張。二是1930-1970年,在大規模開發時期內,美國聯邦政府陸續出臺了有關中、西部開發的法律和政策,極大地加快了美國中西部地區的農業開發的速度。
19世紀中葉,美國聯邦政府為了鼓勵西部農業開發者,除制定了靈活多樣的土地開發政策外,還陸續頒發了《沙漠土地法》、《鼓勵西部植樹法》等法律。以法律和政策的形式明確了只要在西部地區植樹、種草或修筑灌溉溝渠達到一定面積和一定時間,就可以免費或低價獲得一定面積的土地。這些法律和政策的實施,促進了美國西部的土地開墾和農業的發展。從1836年到1985年,美國中西部新開墾的耕地面積為2.45億英畝,相當于原有耕地面積(1.6億英畝)的1.53倍。隨著耕地的增加,糧食產量倍增;玉米由1934~1938年期間的平均每年1061.3萬t,增加到1989年的1億9120萬t,增加了約17倍;小麥由1934~1938年期間的平均每年389.5萬t,增加到1989年的5540.7萬t,增加了14.2倍;大豆由1934~1938年期間的平均每年23.3萬t,增加到1989年的5244萬t,增加了224倍。使美國成為世界主要的糧食出口國;美國主要畜產品的平均年產量:1961~1965年期間,肉類335.28萬t,牛奶1139.9萬t,雞蛋78.4萬t。到了1989年,肉類(不含雞肉)、牛奶、雞蛋的平均年產量,分別增加到1818.9萬t、6543.2萬t、397.4萬t,分別比1961~1965年期間增加4.43倍、4.74倍、4.07倍。
但是,大規模的墾荒活動,在中、西部開發初期,一些農場主為了獲得更加豐厚的農牧業利潤,對那里進行了掠奪式的開發,使該地區的農地、水等自然資源遭到破壞,土地荒漠化加劇,生態失去平衡。
2農業生產與資源、生態環境問題
在美國,由于農業的開發而引起的資源、生態、環境問題,如,土壤侵蝕,水資源枯竭,鹽害,水質污染,生態系統失衡,等等。
下面討論在美國由于農業開發引起的土壤侵蝕、水資源枯竭、鹽害、水質污染4個方面的資源與生態環境問題。
2.1土壤侵蝕
美國聯邦農業部的最新調查研究結果表明:引起農業生產力低下的土壤侵蝕面積達6900萬英畝,約占耕地總面積3億4500萬英畝的20%。土壤侵蝕主要發生在:長期不斷地種植較單一的農作物的耕地,即不實行輪作、不實行休耕的農地,機械化大農場。此外,美國政府以往的農產品價格扶持政策、增加農戶收入的各項優惠政策,導致農戶以墾荒的途徑擴大種植面積,增加農產品產量,維持較高水平的收入。
由于對土地、水資源的不合理開發利用,由于受風和水的侵蝕,美國全國的農地每年土壤流失量高達27億-31億t;造成容易發生土壤侵蝕的耕地面積達1億1800萬英畝。
2.2一些主要農業生產地區水資源枯竭
根據美國聯邦農業部的統計資料:1949年美國可灌溉耕地面積為2500萬英畝,到了1978年則增加到了5000萬英畝,稍后減少到了現在的4500萬英畝,其中包括容易發生水土流失的1200萬英畝可灌溉耕地和1340萬英畝地下水位下降的耕地,分布在北部平原、南部平原、丘陵地區、太平洋沿岸的17個州;例如,西部的加利福尼亞州中央的溪谷地區,地下水位的降低,已成為亟待解決的嚴重問題。另據美國聯邦農業部的調查,1980-1984年,有1400萬英畝的可灌溉耕地的地下水位每年下降0.5~5.0英尺。
2.3鹽害
美國西部的干旱地區,是“灌溉農業區”,引起鹽害的危險性極高。在這里不但有鈉鹽,還有鈣鹽、鎂鹽等各種鹽類。加利福尼亞州受鹽害最嚴重,加州的中部及南部帝國峽谷等主要農業區,降水極少,在那里若不進行灌溉,進行農業生產是不可能的。那里灌溉用水的水源是:地下水、圣禮河水、科羅拉多河水。因為科羅拉多河水含鹽,加州中部、南部地區的土壤也含鹽,所以,用含鹽的水灌溉農田導致了耕地表面鹽分過度積累,農作物因受鹽害而枯死,耕地也逐漸變成了荒漠?,F在,對此采取的對策是:用自動撒水器撒大量的水來希釋鹽分,使鹽分流入地下。但是,這樣做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因為時間一長,地下水鹽分含量增高,當鹽分含量高的地下水位上升到農作物的根系部位時,就會導致農作物枯死;或用鹽分較高的地下水灌溉農田使農作物枯死。為解決這些問題,也曾采用抽水機抽取地下水的方法,來降低地下水位。但是,鹽分較高的水,向何處排放?這一問題至今沒有得到解決。例如,為降低地下水位,曾將鹽分較高的地下水排放到Gustafson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該保護區發生了水鳥和水生植物受害事件,如水生動、植物生長畸形,以水生動物為食的水鳥因吃了這里的畸形動物也生長畸形,水鳥不下蛋,或生了蛋也孵不出小鳥。由于發生了這類事件,排水處于被禁止狀態。如果在今后的10年中,這里仍禁止排放地下水,隨著含鹽分較高的地下水位的上升,將有100萬英畝的耕作,因鹽害而充耕,變為荒漠。到目前為止,含鹽分較高的地下水的排放問題仍沒有找到令人滿意的解決辦法。
2.4水質污染
由于農業開發、生產活動而引起的水質污染,是眾多損害大而且涉及范圍廣的生態環境破壞問題之一。水質污染主要是由于農業生產活動而產生的地表土流失,這些流失的地表土沉積在湖底或河底,惡化有關動植物的生存環境;此外,美國的農民為擴大耕作面積,將濕地轉化為農田,也使那里的動植物的生存環境受到破壞。就農業生產而言,大量使用氮和磷隨地表水流失到河流及湖泊中,使河水及湖水產生富營養化問題,給動植物的生存帶來負面影響;殺蟲劑會使水生動、植物產生畸形,乃至死亡。據美國聯邦農業部的調查資料顯示:在美國,流入河流湖泊地表水的水質污染物約有50%來自農業生產活動,主要是由土壤侵蝕、水土流失造成的。其中有50%-70%為氮和磷,主要來源于耕地上的化肥與圍欄育肥方式所聚集的家畜糞便。水質污染不僅使地表水質惡化,而且對地下水資源的水質也有重大影響。如果農業生產上使用的化學物質一旦污染了地下水,就會污染整個地下水水脈。地下水質污染,危及著農業生產地區人口總數的97%,占美國總人口50%的居民健康。因為,這些居民要飲用地下水,所以水污染問題的嚴重性是不言而喻的。
3美國的農業土地資源和生態環境保護對策
面對農業生產、開發資源環境帶來的負面影響,美國聯邦政府從20世紀80年代初期開始注重與農業生產、開發相關的資源、生態、環境的保護,制定了一系列旨在農業可持續發展的保護耕地、水等自然資源及生態環境的法規和長期計劃,特別是聯邦政府1985年制定的“農地保護計劃”,大規模地實施退耕還草、退耕植樹、或休耕;到1990年共將1億1800萬英畝的農地納入,發揮了巨大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
3.1農業立法與資源、生態環境保護
美國聯邦政府于1985年修訂了農業法,修訂后的農業法的主要內容是:①為提高農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和出口,政府對農民支付農產品出口補助金;②為減少農產品庫存積壓,擴大農戶對農產品市場的選擇權(交易條件、方式等);③通過實施農地保護計劃(CRP),貫徹對農地進行保護的方針。此外,該法還包含了有關資源、環境保護的條款、草地保護、沼澤地保護等條款,制定這些條款的目標是:持續地提高農業生產的勞動生產率,保護土地和水等自然資源與生態環境。為實現該目標,政府制定了長期性資源和生態環境保護計劃,即與該法相輔相成。
1990年美國聯邦政府再次修訂了農業法。修訂后的農業法的目標是:通過實施農地、水等資源的保護及水質改善、濕地的生態環境系統保護、食品安全性保障對策,以保證農業生產力的持續提高,保證向消費者供給“綠色”的農產品。為實現上述目標,在農業法中還增添了關于“持續農業”和推行新的耕作方法的條款。
修訂后的《農業法》,沿襲了食品安全保障法的方針,增加了對資源和生態環境保護的內容。該法的主要政策目標是:市場理論的應用;提高美國農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資源和生態環境保護(特別是農地、水資源)。該法由9項條款組成,有關資源和生態環境保護的條款是第2項和第7項。
3.2農地保護計劃
就其內容來看,可以說是荒漠化防治計劃。其主要內容是:針對農業生產給土地、水等自然資源、生態環境帶來的破壞,在容易發生荒漠化的地區,實行有計劃的退耕還草、退耕還林及休耕(如種植以改良土壤為目的的豆科植物等),即在美國聯邦農業部的監督下,對容易發生土壤侵蝕的耕地,實行為期10年的休耕或永久性退耕還草、退耕還林。同時,作為補償,由聯邦農業部每年向該計劃的參加者(農戶),支付一定數量的補助金(按每英畝一定的單價乘以退耕、休耕地面積的方法計算,并被稱為地租,下同):聯邦農業部退耕還草或退耕還林的農民支付樹木和草的種植費用總額一半的補助金(一次性的補助)。
農地保護計劃的主要目的是,減少容易發生土壤侵蝕的農地土壤侵蝕量,防止荒漠化蔓延。除此之外,還有以下五個較具體的目的:①通過農地保護計劃的實施,長期保持美國農業的食品及天然纖維的生產能力;②減少由農業生產而產生的環境污染物質的數量;③改善水資源質量;④保護野生動、植物;⑤通過減少農作物種植面積的方法,抑制農產品生產過剩,通過總量控制來保證農戶增加收入(穩定和提高農產品價格)。
根據聯邦政府統計,1989年聯邦農業部對大約6300萬英畝容易發生土壤侵蝕的耕地實施農地保護計劃管理,每年減少土壤侵蝕量達8億t;到1990年,聯邦農業部對容易發生土壤侵蝕的1億1800萬英畝耕地,實施農地保護計劃管理。
在美國,實施農地保護計劃管理,也不是一帆風順的,常常會遇到阻力。例如,是參加會減少收入的農地保護計劃(CRP)、還是維持以前那種較大耕作面積的農業生產活動之間進行選擇時,農民更偏好后者。
在實施農地保護計劃的區域內,如果農戶不參加農地保護計劃,則取消該農戶享受政府扶持及參加聯邦農業部“農產品計劃”的資格。
到了1996年,最初實施農地保護計劃的耕地(休耕、退耕還草、退耕還林)已經過了10年的保護期,也就是說已經失去了向農業部領取地租的資格,一部分休耕的農地可以從新進行農作物種植了。但是,擁有這些耕地的主人,必須嚴格遵守1985年及1990年修改后的農業法中有關農地保護的條款來耕作。否則,他們將不得不同農業部的“農產品計劃”說“再見”了。那些退耕還草、退耕還林的農地,則永久地退出農作物的生產。
3.3防止水質污染對策
1987年美國頒布并實施的《水質法》、《水質凈化法》,根據該法的規定,各地方(州)政府有義務每年向聯邦政府報告關于緩解農業水源水質污染問題的對策及成果。1988年美國聯邦農業部公布了“土壤、水資源保護全國計劃”及“區域水資源水質凈化計劃”,并通過該計劃的落實,管理著全國22個區域性水資源水質凈化計劃的實施。現在看來,全國各地的農地、水等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保護的實踐證明,上述各項法律和計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4耕作方法的資源、環境保護對策
3.4.1可持續農業
所謂“可持續農業”,一般是指“能夠持續地利用資源進行農業再生產或能夠進行資源的再利用,把農藥、化學廢料的投入量控制在必要的最小限度,在實現資源與生態環境保護、生產安全農產品(食品)的同時,保持較高水平的農業生產力和收益性的耕作方式及其農業管理體系?!?/p>
實現可持續農業的手段是:①改革現行的農業種植、養殖體系中不利于農地、水等資源保護的部分;②采用病蟲害綜合防治方式;③促進家畜糞尿等農家有機肥料及豆科植物等綠肥的利用;④實施保護農地、水資源的保護性耕作方式;⑤采用種植業和畜牧業相結合的復合經營模式。
通過上述手段來防止土壤侵蝕、荒漠化蔓延、水資源水質污染的目的,并且在保護農地、水等自然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前提下,進行農業生產,提供安全的(衛生的)農產品。
3.4.2關于“保護性耕作方法”
集約型持續單作經營方式農業,容易發生土壤侵蝕,導致農藥使用量的不斷增加、水質污染。
1.國家環境保護義務的溯源與展開
2.地方政府環境保護支出效率核算及影響因素實證研究
3.最嚴格環境保護制度:現狀、經驗與政策建議
4.中國地方政府環境保護支出的效率分析
5.無人機遙感系統在環境保護領域中的應用研究
6.論環境保護視角下消費稅改革的再次深化
7.我國環境保護規劃的分析與展望
8.基于經濟責任的環境審計路徑選擇——淺析經濟責任審計中的環境保護責任審計
9.當前國內外環境保護形勢及其研究進展
10.中國環境保護事業60年
11.最嚴格環境保護制度:內涵、框架與改革思路
12.“十一五”環境保護投資評估
13.新疆十大水生態環境保護目標及其對策探析
14.從環境權到國家環境保護義務和環境公益訴訟
15.中國西部能源及礦業開發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研究
16.地方政府環境保護激勵模型設計——基于博弈和合謀的視角
17.環境保護事權與支出責任劃分研究
18.湖南省農村環境保護社區機制質量的實證研究
19.資源、體制與行動:當前中國環境保護社會運動析論
20.生態環境保護司法體制改革構想
21.我國生態環境保護與治理的法治機制研究
22.工程項目施工組織環境保護方案設計研究
23.環境保護權利話語的反思——兼論中國環境法的轉型
24.農村環境保護法治建設的成就、問題和改進
25.環境保護檢舉權及其司法保障
26.建立中國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的思考
27.環境保護相鄰權制度之體系解釋與司法適用
28.大秦嶺西安段生態環境保護規劃探析
29.論我國公眾參與環境保護法律制度的完善
30.經濟增長、環境保護與生態現代化——以環境社會學為視角
31.關于尾礦庫的建設與環境保護問題的思考
32.企業環境保護意愿影響因素實證分析
33.構建環境保護稅制體系 促進我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
34.美國水環境保護立法及其啟示
35.我國海洋漁業環境保護管理機構間的協調機制探析
36.中外公眾參與環境保護的立法比較
37.基于生態環境保護視角的土地整理生態效益評價——以成都市三河鎮土地整理項目為例
38.我國環境保護投資效率問題研究
39.可擴展的環境保護檔案元數據研究與實踐
40.推進環境保護稅立法的若干看法與政策建議
41.關于國家環境保護“十三五”規劃的戰略思考
42.環境保護與旅游經濟協調發展研究——基于中國四大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旅游目的地的面板數據分析
43.云南環境保護主要問題及對策研究
44.交通運輸發展與環境保護探析
45.改革開放三十年中國環境保護政策演變
46.城市環境保護滿意度及案例分析
47.京津冀地區資源開發利用與環境保護研究
48.日本土壤環境保護立法研究
49.澳大利亞生態環境保護的舉措及經驗借鑒
50.日本水環境質量影響因素及水生態環境保護措施研究
51.中國環境保護事業的初創——兼述第一次全國環境保護會議及其歷史貢獻
52.中央財政環境保護專項資金優化設計探討
53.湖南省環境保護投資現狀分析
54.流域地方政府水環境保護績效考評體系設計及其應用
55.構筑促進環境保護的公共財政制度
56.公眾環境意識和參與環境保護現狀的調查報告
57.公司的環境保護責任
58.關于我國環境保護費改稅的思考
59.公眾參與環境保護研究綜述
60.生態文明建設視角下土地利用規劃與環境保護規劃的空間銜接研究
61.中國環境保護規劃評估制度建設的主要問題分析
62.國家級流域水環境保護總體規劃一般模式研究
63.論南海海洋環境保護公眾參與制度的完善
64.環境保護:海外投資者面臨的法律問題
65.新時期國家環境保護戰略研究
66.無人機遙感技術在環境保護領域中的應用進展
67.環境保護社會治理的思路和政策建議
68.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利益沖突分析——基于各級政府博弈視角
69.中國流域水環境保護規劃體系設計
70.公眾參與環境保護模式研究:社區磋商小組
71.中國環境保護投資對可持續發展的影響研究
72.公眾對環境保護的網絡參與研究——以PX項目的網絡輿論演化為例
73.作為生態和環境保護手段的空間規劃:聯邦德國的經驗及對中國的啟示
74.中國工業環境管制強度與提升路線——基于中國工業環境保護成本與效益的實證研究
75.關于林業生態環境保護的若干哲學思考
76.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的法律問題研究
77.中國農村環境保護的定位和策略分析
78.農村環境保護:國內外的經驗、做法與啟示
79.湄公河下游水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各國政策取向與流域治理
80.加強生態環境保護 促進貿易與環境協調發展
81.借鑒國內外成功經驗 完善廣東農村環境保護管理機制
82.進一步促進農村環境保護的財政政策研究
83.三峽庫區流域水環境保護分區
84.地方政府競爭的博弈行為與流域水環境保護
85.論中央環境保護專項資金項目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86.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的協調統一——以潘得巴自然保護與社區發展項目為例
87.新常態下我國環境保護的戰略與原則
88.環境保護中政府規制對企業行為的影響及其博弈分析
89.中國城市與農村環境保護的差距比較
90.環境保護與公眾參與
91.環境保護市場化機制研究
92.環境保護稅與排污費制度比較研究
93.論生態文明建設中農村環境保護的問題與對策——基于政策與法律對比分析的視角
94.三峽庫區生態環境保護研究
95.我國開征環境保護稅研究
96.我國農村環境保護之立法及執法完善研究
97.環境保護稅法的實體原則與程序原則
98.中國海外投資中的環境保護問題
本文結合宜昌市的生態環境現狀及問題,對2013年新版《宜昌市城市總體規劃(2011-2030年)》中制定的 “育源頭、厚圍屏、清長江、保廊道、留綠楔”的生態環境保護策略進行分析解讀,最后提出了城市總體規劃中生態環境保護策略的制定方法。
【關鍵詞】
宜昌市;總體規劃;生態環境;保護策略
中圖分類號:TU984文獻標識碼: A
【正文】
1宜昌市生態環境概述
宜昌地處我國生態系統的重要的過渡帶,具有特定的地貌條件和水熱條件,生物多樣性非常豐富,生物多樣性的地位極其重要,是我國重要的生物基因庫,同時宜昌也是我國重要的生態服務功能源頭區,為我國提供了多種生態服務功能。
根據《全國主體功能區劃》,宜昌處于中度脆弱向重度脆弱的過渡帶。因此,宜昌的生態環境保育顯得極為重要,要努力防止宜昌市的生態環境衰退。宜昌處于平原向山區的過渡帶上,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市域山地占69%,丘陵占21%,平原占10%,構成“七山、二丘、一平”的地貌特征。其西部主要是山區,地質災害容易發生,在全國自然災害危害性評估里,大體是中等水平。
2宜昌市生態環境面臨的主要問題
在湖北省實施“一主兩副”中心城市跨越式發展的戰略背景下,宜昌市新版總體規劃提出到2030年末,將宜昌市中心城區建成占地300平方公里,擁有300萬常住人口的現代化特大城市。但是隨著城市建設用地的急劇擴張,城市生態環境問題日益凸顯,城市發展與生態環境的矛盾逐步激化,嚴重影響了整個城市的和諧發展。
2.1庫區源頭存在的問題
本文所指的源頭主要是三峽庫區,三峽庫區是我國重要的生態服務功能源頭,是宜昌生態環境保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自三峽水庫建成以來,隨著人工的調控,庫區的水位漲落速度、幅度和頻率都與原來的天然河道有著明顯的不同,增加了消落帶的不穩定性,對三峽庫區人們的生產和生活產生一系列生態環境問題,如水土流失、地質災害等。
2.2生態屏障存在的問題
生態屏障既是宜昌生態服務功能的源頭區之一,也是城市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生態屏障的具體生態服務功能在于氧氣制造、水源涵養、生物多樣性保育、水土保持和城市景觀營造等。
宜昌長江兩岸的山體區域與自然保護及風景名勝區構成了宜昌市的生態屏障,護衛著宜昌的發展。但是宜昌處于地質災害易發區,且多數地區坡度較大,土地的開發利用尤其是坡耕地極易加劇水土流失。
2.3長江流域(宜昌段)存在的問題
目前三峽庫區的長江江段已由天然河道變成了水庫,其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水體污染和河床下切。
在水體污染方面,三峽水庫運行后,庫區水體流速減緩,自凈能力變弱,流速的急劇減小不利于污染物的稀釋擴散,在排污口附近易出現高濃度的污染區。同時宜昌市沿江磷化工企業群的污水排放,更加劇了長江的污染。
在長江河床方面,葛洲壩下泄水量含沙量減少,宜昌以下河床沒有泥沙補充,使原河床泥沙下移導致河床下切,再加上航道違法采砂現象時有發生,河床下切更為嚴重。
2.4生態廊道及綠楔存在的問題
宜昌的廊道主要有山體廊道和水系廊道兩大類。綠楔也是重要的生態廊道,主要是由連續的自然和半自然植被形式將城外的綠色郊野引入到城市組團間和城市中間而形成的。宜昌的生態廊道和綠楔主要分布在宜昌的各山脈、河流及滲入城市的自然和半自然植被帶。
新生城中村的違章建筑破壞生態廊道問題:城市用地擴張過程中,原來的農村被城市包圍形成新生的城中村,挖山平地私搭亂建的違章情況很多,對原有生態廊道破壞加劇。
城市建設阻斷綠楔滲入:宜昌主城區組團感不強,連成一片,滲入城市的綠楔被城市建設活動阻斷。
河堤生態廊道的破壞和公園綠地空間的缺失:宜昌水域較多,河堤堤岸長,水域廊道保護和河堤加固修復工作力度不夠,沒有考慮到河堤生態廊道中公園綠地空間的建設。
3宜昌市總體規劃的生態環境保護策略
針對以上的問題,新版規劃將宜昌生態環境保護的應對策略制定為:“育源頭、厚圍屏、清長江、保廊道、留綠楔”(如下圖)。具體來講就是要以自然保護區和森林公園建設為抓手,提升森林覆蓋率,強化水土流失治理,加大生物多樣性保護,加大地質災害敏感點的監控和治理,保護生態系統完整性和連續性。
圖:規劃區生態功能結構圖
資料來源:《宜昌市總體規劃(2011-2030)》
3.1育源頭
源頭區應當實施以保育為主、防治為輔的對策,工作的重點主要是水土流失治理和地質災害防御。
水土流失治理:提高植被覆蓋率,盡可能的降低地面;加強小流域的治理,通過對小流域的治理,縮小水土流失面積,阻攔由水土流失而損失的土壤顆粒物質;盡可能不在三峽庫區展開大規模的開發活動,減少人類活動的影響,由此減少由開發不當而造成的水土流失。
地質災害防治:定期對地質災害敏感點進行普查,理清地質災害敏感點的分布,對其可能的危害大小做出評估;對特定地質災害點加強監測,對可能發生的災害做出預報;對可能造成重大影響的地質災害處,以工程措施或其它方法進行加固、拆除、改造等。
3.2厚圍屏
加大林地保育,擴大地表植被覆蓋率和加大生物多樣性保育力度是生態屏障的保護的重點。加大林地保育,是宜昌生態建設的重要內容,對宜昌長江兩岸的生態屏障來說,提高圍屏的林地覆蓋率,是保障宜昌生態屏障,鞏固生態服務功能的重要手段,是增強這一地區水土保持能力的重要途徑;加大林地建設,是保障水源涵養的重要途徑。
3.3清長江
宜昌段長江流域整治的重點是水體污染治理和河床保底護底等問題。
水體環境污染:通過立法根治長江的污染問題,保護長江流域環境。目前長江流域重建設、輕環保;重眼前、輕長遠;重行政手段、輕法治管理的傾向比較明顯。同時,對長江流域環境保護必須實行專門性、綜合性的法律約束。
河床下切方面:應采取護沙、保沙的河床護底措施改善河床下切現象,加大長江采砂監管力度,杜絕違法采砂現象。
3.4保廊道
宜昌市沿江發展,是典型的組團式發展的模式,各組團間多為沒有開發的自然和半自然狀況山地、農田等,大山余脈穿城抵江,構成了山體廊道。宜昌山體廊道建設的重點是:通過有意識保留一些山體不予開發,以連續的自然和半自然植被形式將山體廊道保留下來。
長江在宜昌穿城而過,長江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廊道、中華鱘保護區所在地和宜昌主要的飲用水源地。長江既是宜昌和湖北發展的重要經濟帶,也是重要的生態廊道,保護好長江,對我國和宜昌當地,都有極大的生態、經濟和社會效應。宜昌水系廊道建設的重點是:保障水環境質量,加強水源涵養地建設,整治水土流失。
3.5留綠楔
綠楔建設的重點是強化植被建設,保持植被的連續性;基礎是加強城郊山體的綠化;關鍵點是避免人造的各種構筑物對綠楔用地的占用。
宜昌不宜建設太多的城市廣場,控制城市廣場的數量,代之以城市公園,以綠芯代替廣場,這也是控制城市熱島效應的手段之一。對城市道路的建設,在市外,通過橋梁和涵洞,保障綠楔的聯通,市內部分,通過路邊綠化、城市街心花園,保持綠楔的聯通。
4宜昌生態環境保護策略的啟示
結合宜昌市總體規劃的生態環境保護策略,筆者將城市生態環境保護策略的制定方法總結如下:
4.1綜合分析,明確問題
在編制總體規劃制定生態保護環境策略前,需要對城市規劃區生態環境現狀結合城市經濟、社會、空間、制度等要素來綜合分析研究,得出城市規劃區生態環境的真實現狀情況,發現主要問題。
4.2整體考慮,分區治理
城市作為一個復雜的巨系統,其生態環境策略也必須把握全局,整體考慮。根據分析得出的整個城市生態環境現狀問題,結合相關規劃原理制定出統一的規劃總體策略,為生態環境保護制定大方向,然后在具體的規劃編制過程中,根據總體策略,對城市各片區進行分區考慮,一一提出合理的分區策略。
4.3政策先行,法制保障
城市政策是城市發展的綱領,是解決實際問題的前提。城市總體規劃作為法定性規劃,政府應當在編制規劃前制定相應的環境保護政策,用法制的形式保障規劃策略在具體的建設工作中得以實施。
5總結
城市的發展必須以生態與環境資源作為前提,編制城市總體規劃時應當注重生態環境保護策略的制定,努力營造和諧的城市空間。結合宜昌市生態環境現狀問題,宜昌市總體規劃采用了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方法,提出了“育源頭、厚圍屏、清長江、保廊道、留綠楔”五條生態環境策略,集中體現了城市總體規劃在制定生態環境保護策略中的綜合性、整體性、政策性和法制性。在生態環境保護策略的制定上對其他城市具有一定的啟示意義。
【參考文獻】
[1]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宜昌市城市總體規劃(2011-2030年)》, 2013,3.
[2]葉興平,陳燕飛. 城市總體規劃中的生態環境保護規劃探討――以拉薩市城市總體規劃為例[A]. 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城市規劃和科學發展――2009中國城市規劃年會論文集[C].中國城市規劃學會,2009,9.
[3]蔣貴國,周介銘,張志龍. 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生態環境影響評價研究――以安縣為例[J]. 西南農業學報,2012,03:989-992.
[4]饒戎. 基于城市規劃的生態規劃方法[J]. 城市與區域規劃研究,2009,01:11-33.
[5]楊月蘭,唐焱. 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生態反思及啟示[J]. 國土資源科技管理,2007,01:18-22.
【論文摘要】: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日漸提高,在物質生活充裕的情況下,人們開始追求高品質的居住環境,正因為如此,全國各個城市都爭先恐后的開始建設生態城市。杭州是東南沿海岸上一顆璀璨的明珠,滔滔的錢塘江自西向東穿城而過,悠悠的京杭大運河橫貫南北,同時,作為良渚文化發祥地和七大古都之一,杭州在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山水的同時,沉淀了深厚燦爛的歷史文化,自古就有“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美譽,如今,世紀的步伐已帶著新杭州邁入21世紀,面對錯綜復雜的全球一體化的市場,新杭州如何參與區域經濟圈的發展和競爭,如何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保持旅游優勢和生態環境優勢,都將是杭州建經濟強市、創文化名城、實現現代化戰略的重大課題,文章試圖從生態城市建設的角度出發,探討21世紀杭州建設生態城市的發展戰略。
1.杭州環境保護工作回顧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通過社會各界共同努力,各級政府把環境保護的基本國策很好地落實到社會經濟發展的各項工作中。杭州市已基本形成了比較全面的環境保護法規體系,形成了有效的環境管理機構體系,有效地實施了各項環保法律法規,區域污染治理和工業污染防治取得較大成績。
以“藍天、碧水、綠色、清靜”四大工程為核心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取得實效,生態環境質量已有較大提高,各項環保工作力度明顯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得到大力加強,建成四堡城市污水處理廠、天子嶺垃圾填埋場、運河截污等工程,開展產業布局調整、市區河道綜合治理、拆違擴綠等環境綜合整治項目,城市面貌發生極大變化,徹底改變了“美麗的西湖、破爛的城市”形象。2001年6月成為“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為21世紀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生態環境基礎。
在城市面貌發生極大變化的同時,杭州市的社會經濟取得長足發展。經濟總量和綜合經濟實力躋身全國大中城市10強行列,2000年全市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380億元,居省會城市第二位,居15個副省級城市第三位。90年代以來分別榮獲“全國衛生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全國環境綜合整治優秀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全國綠化先進單位”等稱號。雖然成績很多,但問題也不少,急需在發展過程中加以解決。
2.城市發展面臨的環境問題
(1)水環境質量總體上沒有質的改善,城郊眾多小河支流雖經過整治,但由于使用不當,仍有黑臭象現象存在,西湖表面上看起來波光粼粼,但實際上富營養化依舊嚴重,城市飲用水源安全也存在不同程度的隱患。
(2)城市環境空氣質量基本達到二級標準,但西湖風景區一級標準的達標率不高。由于城市發展過快,私家車的使用率直線上升,從而導致汽車尾氣污染影響日漸明顯,局部地段工藝廢氣污染擾民現象仍比較嚴重。
(3)聲環境問題特別是建筑施工噪聲和社會生活噪聲仍是居民投訴的熱點,由于交通道路系統不夠完善,道路交通噪聲仍居高不下。
(4)城市生態系統和結構功能布局不盡合理,老城區人口密度與建筑密度過大,土地開發強度過大,綠化覆蓋率低,各項健身娛樂設施更是無從談起,使得老城居住適宜性差。
(5)老的環境污染如養殖污染和農業面源污染控制還沒有效解決,新的環境問題如放射性、電磁輻射和光污染等對居民生活的影響逐漸明顯。
(6)區域生態環境建設工作和改善城市人居環境的生態工程相對滯后,特殊資源如濕地的保護工作比較薄弱,生態監測體系亟待建立完善。
3.城市生態環境發展原則和發展目標
3.1發展原則
(1)生態優先原則:優美的山水良好的生態環境是城市發展的支撐平臺,用生態的理念指導城市建設、生產、生活等各項工作,把城市發展融入自然生態系統之中。
(2)可持續發展原則:以人為本,保持人與自然高度和諧統一,合理利用資源,實現社會、經濟與環境效益的統一。
(3)突出重點、分類指導原則:把握城市發展過程的主要問題和主要矛盾,做好宏觀控制和微觀治理的有機結合,用生態技術經營城市,指導城市發展。
(4)技術創新、節約資源原則:充分利用內外兩種資源,加大技術改造和產業升級,以高新技術和生態技術改造傳統產業,發展知識經濟和循環經濟。
3.2發展目標
堅持“環境立市”的方針,開展城市生態環境保護、治理和建設,通過一、二十年的努力,把我市建設成為山川秀麗、風景優美、社會—經濟—環境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現代化生態型城市。
(1)以改善城市人居環境為目標,改善城市空間結構,營造城市景觀通道。把生態設計的理念融入城市建設的各項工程,引森林入城,建設花園式的人工生態系統。
(2)以建設城市生態保護屏障為目標,大力實施生態建設的重點工程,營造城市生態景觀的多樣性,促進地區生物多樣性。
(3)以建設生態農業和生態工業體系為目標,大力推進ISO14001和清潔生產,加強生態農業和生態工業園區建設,實現資源消耗廢物排放的最小化。
(4)以建設國際風景旅游城市和歷史文化名城為目標,繼承和發揚歷史文化,營造良渚文化—運河文化—西湖文化—錢塘文化的歷史景觀多樣性。
4.生態城市建設內容
4.1城市的生態設計
(1)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做好城市土地利用的生態規劃
充分發揮行政區域擴大的有利優勢,科學制定城市土地利用發展戰略,從生態角度分析研究城市各區塊的最佳利用功能,疏解老城區的人流物流,改善老城區人居環境,合理開發新城區的土地資源,合理分配布置工業用地、居住用地、農業用地和其它用地,最大限度地減輕城市建設對自然生態系統的壓力和破壞,保持自然生態系統的物質還原、降解、凈化能力,為城市發展儲備土地資源,提供良好的土地支撐。
(2)合理設計城市空間結構,保持江南水鄉的自然山水特色
根據城市的土地和水等基本資源分布特征,考慮土地的承載力和人均水資源擁有量,確定城市各區塊合理的人口環境容量。為了保護江南水鄉小家碧玉的秀氣、自然山水的靈氣、綠意濃濃的生氣,合理設計城市布局,采用“一主三副六組團六條生態帶”組團式、跨越式的城市空間結構模式,避免新城區建設過程中造成的山水破壞。
(3)合理控制城市人口規模,降低城區人口密度,提高人口素質
隨著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要合理調控城市人口機械增長率和自然增長率,重視人口的年齡結構,重視老齡人群的保健、托養等社會問題。為保持城市的活力,在人口遷移方面保持開放,鼓勵人群的合理流動。重視衛星城鎮的發展,在疏解老城區人口壓力和促進城郊人口城市化進程的同時,科學控制人口密度,處理好城鎮規模和人口數量的關系。完善大中小學教育體系,減輕升學壓力,完成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通過城市文化水平的提高和生產技術的創新,建設區域文化中心和歷史文化名城。
(4)改善城市能源結構,發展清潔能源和再生能源
充分利用“西氣東輸”的能源政策和重點工程,實施天然氣進杭工程,同時大力發展其它替代能源,降低煤炭的消耗量。天然氣的引進、太陽能的開發利用、生物質能的開發利用和水電一起構成城市多元化的清潔能源和再生能源。
(5)建設良性的城市水循環,完善上、下水系統
雖然杭州地處亞熱帶濕潤型季風氣候帶,水資源相對豐富,但人均水資源擁有量卻略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同時面臨的問題也不少:東苕溪屬山澗季節性河流,水資源時空分布極不均勻;運河流域和上塘河流域的平原河網存在水質性缺水;錢塘江受潮汐影響,還存在上下游水資源分配協調、跨流域水資源調度、流域性水質控制等不確定因素。因此,必須在完善城市供水系統和排水系統保護水質的同時,發展節水灌溉技術、中水利用技術等節水產業,建設節水型城市。
(6)完善物質再生體系,發展垃圾的分類收集和廢物的資源化產業
大量的物流、能源流維持城市的生產、生活、服務、消費等過程。城市的物質輸入和輸出極不平衡,大量的生活廢物、建筑廢物、工業廢物被視為垃圾,或填埋、或焚燒、或拋棄于環境,既占用土地資源、污染環境,也浪費各種寶貴的資源。把“廢料作為資源重新利用、盡量減少消耗性材料的使用”將引導城市發展走向“封閉物質循環系統”,加強與自然生態系統的聯系,把城市人工生態系統融合于它所依賴的自然生態系統。
(7)加強城市細節的生態設計,建設與自然環境相容的人工環境
城市由各類基礎設施、公共建筑等組成,它們是城市生態環境的有機組成部分,在發揮其作用的同時,也必須考慮其生態環境效應,如城市交通道路避免穿越生態脆弱區、路網的優化布局和合理的路網密度,科學設計的城市建筑采光和節能,城市建筑景觀和自然山水景觀的協調性、一致性,城市綠地的結構等,特別要重視受污染水體、土地等的生態修復,為城市發展提供良好的設施支撐。
(8)建設城市生態防護圈和生態走廊,營造良好的生態防護體系
合理開發利用錢塘江和東苕溪水資源,保護森林、濕地等特殊資源,保持生態景觀的多樣性;完善城市綠地系統,充分依托南、西、北山區的森林資源,建設生態公益林,大面積引綠進城,建設森林中的城市和城市里的森林。建設沿河沿路的生態綠化走廊,建設路網生態防護林帶,建設居住區綠色主題公園,提高建成區綠地率,保護基本農田,營造城市的生態綠肺、生態脈絡、生態走廊和生態保護圈。
4.2建立生態的工業體系,促進工業可持續發展
(1)宏觀上,加強產業導向,制定相關政策,鼓勵發展與城市性質相一致的產業,淘汰禁止高投入、高能耗、重污染的行業;加強引導和服務,鼓勵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保持杭州絲綢、紡織等傳統產業的優勢。積極引進國內外各種資源,依托浙江大學高新產業孵化園區,發展信息、生物、新材料、教育和旅游等產業,建設“天堂硅谷”。
(2)中觀上,強化工業園區建設,合理規劃工業園區布局,加強工業園區環保管理,完善園區環?;A設施,實現治污設施等資源共享,引導廠與廠之間原材料、能源、廢物利用的合作交流,建設以(熱)電廠為中心的生態工業園區。
(3)微觀上,推行清潔生產工藝、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產品生命周期分析、能源審計等,以高新技術改造傳統工藝,進行產品的生態設計、實施產品的綠色生產、倡導產品的綠色包裝和綠色消費、建立完善產品的再生體系,培育企業良好的環境行為,達到降低能耗、提高生產效率、削減污染的目的。
4.3發展生態農業,促進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工作
(1)實施生態村鎮建設,加強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和綜合整治工作,改善和提高農村生態環境質量。特別是要加強鄉鎮環?;A設施建設,建設村鎮污水處理廠(站),推廣垃圾無害化資源化處理,合理布局鄉鎮特色工業園區,做到村村綠色環繞,鎮鎮綠地成片,創建一批環境優美的小城鎮。
(2)加大政策引導和農業科技服務,在河網平原區,大力建設標準農田和生態農業區,改進農業種植結構和養殖結構,優化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的配比,發展綠色農業、高效農業、休閑觀光農業。在山地丘陵區,大力實施生態公益林工程和高效山地農業工程,發展高山食品、有機食品生產、加工、銷售一條龍的效益農業。
(3)加大農業科技投入和科技應用,推廣高效低毒低殘留的化學農藥,發展和推廣無污染可降解的生物農藥;實施科學平衡施肥,推廣高效的復合肥料、綠色肥料和有機肥料。推廣使用高效的節水灌溉技術,大力發展節水農業。通過綜合措施,保持和改進農田的肥力,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
(4)大力推進農村秸稈綜合利用和沼氣綜合利用工程,解決農業生產的副產品的出路;通過農田退水、畜禽水產養殖廢水綜合污染防治措施,降低農業面源污染。
4.4倡導綠色消費,形成全民參與環境保護的氛圍
(1)建立綠色市場準入機制,試點和推行綠色營銷制度,積極推廣環境標志產品和綠色食品,加強消費品回收網絡的建立;嚴禁高能耗、重污染的消費品進入消費市場。大力宣傳適度消費和綠色消費的觀念,減少一次性消費用品消耗,強制淘汰一次性木筷、塑料飯盒、包裝袋等的使用。
(2)推行旅游和生態保護并重的思想,積極推行旅游景區和賓館飯店的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建立一批生態旅游示范區和示范點。加強宣傳,引導旅游者的生態行為,“除了照片,不帶走任何東西,除了腳印,不留下任何東西”。
(3)利用法律和經濟手段,推行垃圾分類收集和處置,完善擴大廢物回收和資源化系統,尤其是汽車、家電和電腦等新一代廢舊物品的回收利用;提倡綠色包裝,控制“白色”污染。
5.生態城市建設的保障措施
5.1 建立綜合決策機制,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力度
堅持“環境立市”的方針,強化城市生態經營理念,強化政府保護生態環境的職能,把把環境損益核算納入國民經濟核算中。建立各級社會經濟與環境的綜合決策機制,減少政府行為的環境損失和生態破壞。
5.2 增加生態環境保護投入,切實改善生態環境質量
多渠道籌集環保資金,加大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生態建設、污染治理力度,從根本上扭轉自然生態保護與恢復治理速度落后于生態破壞速度的局面,提高生態環境質量。
5.3 加強生態環境管理能力建設,依靠科技進步保護生態環境
加強生態環境管理、監理、監測的信息化、網絡化、自動化建設,提高應急反應能力;強化機構和隊伍建設,改進提高管理水平。發揮環保部門的統一監督管理職能,協調部門關系,強化專業部門環保職能,形成多部門齊抓共管的態勢。
5.4 完善地方生態環境政策和法規體系,依法保護生態環境
把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納入制度化、法制化軌道;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地實際,制定杭州市的實施細則和地方法規;加強環保執法監督和檢察工作,嚴肅查處生態環境違法行為。
5.5 充分利用經濟手段,實現環境成本內部化
按照“污染者付費”、“開發者保護”、“損害者補償”及“受益者付費”等原則,培育資源有價環境有價的觀念,使排污者和開發者成為環保投入的主體;制定實施有關稅收優惠政策,扶持和促進清潔生產,大力發展環保產業,加強“三廢”資源化綜合利用。
5.6 加強生態環境教育和宣傳,提高生態環境保護意識
加強全民生態環境保護知識宣傳、教育和培訓,開展中小學生生態環境保護知識普及教育;建立和完善公眾參與生態環境保護的制度,鼓勵公眾參與各類環保公益性活動,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媒介宣傳和輿論導向,開辟生態環境保護專欄,提高全民環保意識。
按照生態縣建設環境保護指標,以“生態學”為視角,以生態文明制度和生態縣建設制度創新為根本,提出具有中國社會主義特色并符合縣域實際的生態環境體系構建,具體包括縣域水生態環境體系、大氣污染防治體系、固體廢物處置體系、噪聲防控體系等四個方面。
關鍵詞:
生態學;生態縣;生態環境體系;構建
生態環境保護和污染防治是生態縣環境建設的重要內容,是生態縣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的支撐與保障,是促進生態縣經濟建設、社會建設與環境建設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自《生態縣、生態市、生態省建設指標(試行)》頒布實施以來,我國生態縣經濟建設成就顯著,但環境建設卻經常被忽視,生態環境體系尚未構建,資源浪費與污染現象并存,解決這些問題需要明確理論依據,不斷探索。
一、研究綜述
目前已有的國內文獻中尚沒有關于生態縣環境建設的專題研究,針對該問題的論述大多集中在生態縣建設措施、規劃編制、路徑探索等總體研究中或通過典型案例形式呈現出來,綜述如下:部分學者認為,生態縣環境建設要充分發揮政府職責、劃定功能示范區以及選擇合理的建設模式等;部分學者提出應當重視生態補償機制的構建,使其能夠為生態縣環境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和保障;部分學者提出生態縣環境建設應優先進行重要環境工程項目,通過重要工程項目帶動整體建設;部分學者認為應當通過控制污染物排放、降低資源消耗、開發清潔能源來推動生態縣環境建設;部分學者提出農村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在生態縣環境建設中的重要性,認為應統籌規劃城鄉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并以此作為生態縣環境建設的突破口;其他學者也提出生態縣環境建設應以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為契機,改善日益嚴重的農村環境污染狀況,提高農村居民生活質量。國外研究從不同方面和不同角度分析了生態縣(市)環境建設的基本情況并提出解決方案,1990年著名的“城市生態組織”闡述了生態城市環境建設的十項原則;1997年,澳大利亞政府提出生態城市發展規劃,為生態城市環境建設設計了框架;與此同時,生態城市國際會議也提出了生態城市建設計劃書,為生態城市環境建設開辟了新思路;其他研究也都集中在重新利用、循環回收、能源保護、能力修復等方面,為發展中國家生態縣(市)環境建設提供了經驗和借鑒。國內外關于生態縣環境建設方面的研究大都結合現實問題展開,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但這些研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表現為:(1)缺少對生態縣環境建設理論依據的研究,或相關理論探討不深入、不全面,不能夠為生態縣環境建設提供有效的理論支撐,因此難以把握生態縣環境建設問題的實質;(2)缺少針對生態縣環境建設的專門研究,即沒有將生態縣建設指標進行分解和細化,研究內容與研究結論不具體、不詳細、針對性和操作性不強;(3)缺少針對生態縣環境建設的全面研究,大多數研究仍停留在單個問題解決的層面,欠缺系統性、整體性、規范性的闡述和論證。本文將生態縣建設指標進行分解,并以“生態學”理論為視角專門研究生態縣環境建設,同時將環境建設置于整個生態縣建設中統籌規劃與設計,提出生態縣環境建設的根本在于建設制度的創新;生態縣建設中的生態環境體系構建,將水環境建設、大氣環境建設、固體廢物處置、噪聲污染防治結合起來,突出生態縣環境建設的全面性、整體性和系統性。
二、“生態學”與生態縣建設
關于“生態學”,高茲、萊易斯和福斯特都從不同的角度提出生態危機、資源枯竭、環境惡化雖表面可解釋為人與自然相處的不和諧,在理念、方式與行動上存在缺陷,但實質原因則在于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偏差以及由此帶來的社會制度的偏差。因此,“生態學”理論要求我們不僅要從技術層面分析生態環境問題,而且要從制度和人際關系角度來不斷改革所有不完善之處,從而解決生態環境問題?!吧鷳B學”理論不僅認為社會制度創新是解決生態環境問題的關鍵,而且其最值得深思之處在于提出了只有社會主義制度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這一難題。他們圍繞生態文明建設,批判資本主義生態環境危機,闡述社會主義建立的必要性?!吧鷳B學”理論在為社會主義增加新內容的同時,充分展現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在社會主義制度下,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下,通過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生態環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才能夠順利實現。生態縣(含縣級市)是在縣級行政區域范圍內實現經濟、社會、資源、環境、生態協調和可持續發展,是縣級生態示范區和生態園區建設發展的重要支撐和最終目標。基于“生態學”的生態縣建設,就是通過生態文明制度創新,在縣域范圍內建立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和諧、可持續的關系,即通過構建具有中國社會主義特色并符合縣域實際的生態文明制度和生態縣建設制度,加快生態縣建設進程,實現生態縣建設目標。“生態學”與生態縣建設之間的辯證關系要求我們必須以“生態學”為指導,使之成為我國生態縣建設的理論支撐,構建全新的人的生活方式和社會制度,從而為生態縣建設提供有益路徑。反過來,生態縣建設實踐也極大地豐富了“生態學”的內涵,為“生態學”理論提供了新的實踐源泉。
三、生態縣建設環境指標及其分類
根據《生態縣、生態市、生態省建設指標(試行)》的規定,生態縣建設指標分為經濟發展指標、環境保護指標和社會進步指標。其中,涉及生態縣環境保護的指標共有21項,可分為水生態環境保護指標、大氣污染防治指標、固體廢物處置與利用指標、噪聲防控指標等四類。水生態環境保護指標是縣域水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基本要求,是合理利用縣域水資源環境、防治水生態環境破壞的重要舉措,主要包括縣域水環境質量總體要求、集中式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與村鎮飲用水衛生合格率、城鎮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與工業用水重復率、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化肥施用強度及農村灌溉達標率等內容。大氣污染防治指標是縣域大氣污染防治方面的基本要求,是整治縣域重要污染點源、實施總量控制和開發新能源的條件和依據,主要包括縣域空氣環境質量總體要求、主要污染物排放強度、農村生活用能中清潔能源所占比例及秸稈綜合利用率等內容。固體廢物處置與利用指標是縣域固體廢物處置與利用方面的基本要求,是推動縣域固體廢物無害化處置與高效回收利用的重要保障,主要包括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與工業固體廢物處置利用率、規?;笄蒺B殖場糞便綜合利用率及農用塑料薄膜回收率等內容。噪聲防控指標是縣域防控噪聲污染方面的基本要求,是提高縣域居民生活環境質量、減少噪聲污染危害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縣域噪聲環境質量總體要求、隔音或消音處理等內容。水生態環境保護指標、大氣污染防治指標、固體廢物處置與利用指標、噪聲防控指標等四類指標共同構成了生態縣建設環境指標的主要內容。以“生態學”為導向,強調對以上指標的分解和落實,強調制度形成與完善在生態縣環境建設中的重要作用,通過制度保障生態縣環境建設的有效推進,構建具有中國社會主義特色并符合縣域實際的生態環境體系,才能不斷滿足生態縣建設的要求,加快生態縣建設的進程,推動生態縣建設的創新,實現生態縣建設的目標。
四、生態縣建設中的生態環境體系構建路徑
構建具有中國社會主義特色并符合縣域實際的生態環境體系,應著手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一)縣域水生態環境體系構建。開展河道整治與雨污分流整治,加快縣域生活污水、生活垃圾處理等環?;A設施建設;加強縣域工業企業的環境監管,加快污染源在線監控系統建設;科學劃定飲用水源保護區,保障城鄉飲水安全;深化小流域綜合治理,合理開發利用水資源。貫徹實施國家水法律法規,加強縣域水資源統一管理;健全水價機制,實行鼓勵節約用水的水價制度;推廣高效農業灌溉節水技術;加強節水型工業管理,形成節水型經濟結構;加快縣域污水處理工程建設,實施污水資源化。建設人工濕地,形成點、線、面結合的縣域濕地系統,逐步修復縣域水生態系統;實施以削減水污染負荷、提高水體水質功能為主要目標的縣域污水再生利用工程。(二)縣域大氣污染防治體系構建。加強對縣域內各種爐窯的工業粉塵和二氧化硫污染防治監管,對未實現達標排污的企業限期治理;根據國家總量控制要求,實行縣域排污總量控制;加強民用燃煤二氧化硫污染控制。開展縣域生態環境建設,防治建筑、拆遷、市政、運輸、堆放和地面的揚塵污染;及時清掃路面,防治道路揚塵污染;加強城郊結合部揚塵污染防治,防止通過空氣輸送對城區的污染。開發經濟、清潔、可再生新能源,積極探索再生能源的利用,大力發展農村沼氣;發展替代能源;提高優質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消費比重,優化縣域能源結構;積極推廣新工藝、新設備、新技術,發展能源綜合利用技術和能源環保技術。(三)縣域固體廢物處置體系構建。推行縣域生活垃圾袋裝化,實行收集、貯存、運輸和無害化處置監管;逐步實行垃圾分類收集;建設密閉式的垃圾壓縮式轉運站,減少垃圾收集環節和在城區停留時間,避免二次污染。建設縣域可再生廢舊物資回收系統,推進再生資源回收利用,提高廢物綜合利用率;建立縣域物資和廢物交換中心,促進物資交換和副產品與廢物的處置。建立縣域生活垃圾集中收運處置體系和運行機制;構建縣域環境衛生清掃保潔、垃圾收集、運輸處置市場化運作模式;城區生活垃圾處置以焚燒為主,結合衛生填埋以及綜合處理等多種處置技術;非城區以衛生填埋為主,焚燒、綜合處理為輔。(四)縣域噪聲防控體系構建。禁止縣域街道、廣場、公園內組織的娛樂、集會等活動使用音量過大、嚴重干擾周圍生活環境的音響器材;對可能產生環境噪聲污染的營業性場所,居民區內有噪聲排放的單位或個人,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采用技術先進的設備,降低聲源強度;調整縣域工業布局,使高噪聲設備盡可能遠離噪聲敏感區;對高噪聲設備進行隔音或消音處理,減少工業噪聲外泄對環境的污染。禁止縣域內高噪聲施工機械設備在夜間和午休時間使用;合理調配建筑工地磚瓦灰沙石等建筑材料的運輸裝卸時間。
主要參考文獻:
[1]趙智剛.城市轄區生態示范區建設規劃中若干問題探討[J].干旱環境監測,1999.13.2.
[2]麻朝暉.論欠發達地區生態示范區建設中補償機制建設[J].浙江樹人大學學報,2003.3.3.
[3]任海,周國逸,夏漢平等.廣東連平建設國家級生態縣的總體生態規劃[J].生態科學,2002.21.1.
【關鍵詞】 生態系統完整性 環境影響評價 水電建設 保護措施
1 工程簡介
小龍河水電樞紐工程位于湖北省巴東縣溪丘灣鄉,地理位置東經110°26’~110°27’,北緯31°12’~31°14’,系坪陽河梯級開發的骨干項目。該流域位于巴東縣東北部,屬沿渡河一級支流。坪陽河發源于巴東溪丘灣鄉仙女山(高程2088m),自北向南流經小龍鄉、東溝口、獅子口、小龍河口、水峽、坪陽壩,在葉子壩注入沿渡河,河口高程119.9m。河流全長25.3km,流域面積199.7km2,多年平均流量6.99m3/s,多年平均徑流總量2.10億m3。坪陽河水能理論蘊藏量1.31萬kW,相應年水能1.15億kW·h,具有較好的水能開發條件。
工程一級壩址位于坪陽河上游的東溝口,二級壩址位于坪陽河上游的獅子口,距溪丘灣鄉20km,距巴東縣城50km;電站廠房位于廟溝,距溪丘灣8km,距巴東縣城38km,交通條件較為便利。擋水和泄水建筑物分為:一級水庫大壩為細石砼砌塊石重力壩,壩頂長112.0m,右岸非溢流壩段長69.13m,河床溢流壩段長7.0m,左岸非溢流壩段長35.87m。河床建基面高程986.50m,河床段壩基寬37.8m,壩頂高程1034.56m,防浪墻頂高程1035.66m,壩高48.06m,正常蓄水位1032.00m,校核洪水位1034.36m。壩體上游壩坡1:0.15,下游壩坡1:0.8;二級取水拱壩壩頂高程585m,河床最低建基面高程為563m,最大壩高22m。大壩上游面底部弧長10.47m;頂部弧長(拱壩軸線長)41.89m,其中左半拱20.94m,右半拱20.94m。最大壩厚5.3m。沖砂及放空涵洞布置在右岸,由施工導流涵洞改建而成,孔口尺寸2m×2m。
巴東縣立體的氣候和多類的土壤適宜多種動植物生長,生物資源尤為豐富。水電建設將當地生態系統物理分割,故小水電站環評如何進行影響分析與預測評價、涉及生態影響因子范圍、掌握公眾參與尺度,應控制適度的評價內容[1-2]。現以生態環境影響評價作為環境影響評價的重點內容進行了現狀評價及預測,并提出了切實可行的環境保護措施。
2 生態系統完整性調查與評價
在全面、深入開展坪陽河流域環境現狀、發展規劃、公眾參與等項工作的基礎上,根據巴東縣環境保護目標與標準,結合本次水電規劃目標、任務和范圍等基本情況,對坪陽河流域水電開發規劃對于各環境因素產生的影響進行初步識別分析,小龍河水電樞紐環評影響較大的環境要素是水環境、生態環境、社會環境,影響較大的環境因子是水文情勢、水質、水生生物、陸生生物、社會經濟、土地利用,其中具有積累性、長期性和區域性的環境因子有水文情勢、水生生物、社會經濟[3]。
小龍河水電樞紐環評所采取的調查和評價方法主要有:生態機理分析法、類比法、數學評價法以及應用衛星圖片進行景觀生態學分析等。在野外實地考察的基礎上結合歷史資料的收集,最終對評價區生態環境現狀作了較客觀真實的反映,并對評價區動植物的生態環境、種群分布特點、演替趨勢以及生物量情況等進行了有針對性的分析評價。
2.1 自然系統生產力現狀定量估測與評價
植被既直接反映植物群落在自然環境條件下的生產能力,也是生態現狀質量評價的重要參數。在本工程的生態評價區自然系統生產力定量估測數據主要來源于實地勘察、收集的現狀資料,并采用了國內關于自然生態系統生產力和植被生物量的研究成果進行分析。
生態評價區植被調查是通過實地勘察、衛片解譯、室內分析并結合收集的資料經綜合分析而完成。在野外實地調查和衛片解譯的基礎上,結合生態評價區地表植被覆蓋現狀和植被立地情況,可將評價區植被類型劃分為以下8類,依次分別為:針葉林,針闊葉混交林,常綠闊葉林,落葉闊葉林,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灌叢和灌草叢,農作物,河流水域,現將本工程生態評價區面積和占評價區比例及平均凈生產力列出表1。
從表1中可看出本工程生態評價區的平均凈生產力為1042.97gC/ (m2·a),在全球陸地平均水平(700~1200gC/(m2·a))中處于較高層次。評價區內以針闊葉混交林為主要植被類型,說明該地區植被對生態系統的穩定和變化起重要作用。
2.2 土地利用現狀調查與評價
本工程生態評價區內土地利用現狀調查采用《土地利用現狀分類》(GB/T 21010-2007),在衛片解譯的基礎上,結合現有資料,運用景觀法即以植被作為主導因素,并結合土壤、地貌等因子進行綜合分析對土地進行分類[4],將土地格局的拼塊類型分為林地、灌草地、耕地和河流水域4種類型,統計情況見表2。
評價區內林地面積達到79.80km2,占整個生態評價區的面積高達83.71%,是該評價區的主要土地利用類型。該地區山勢險峻,人口較少,林地保護非常好,人為活動區域小,對周圍的環境影響輕微。
2.3 景觀生態穩定性調查與評價
在自然體系等級劃分中,本區屬于自然景觀生態系統,主要由森林生態系統、農田(旱地)生態系統、河流生態系統相間組成。擬建項目所在區域位于湖北省巴東縣溪丘灣鄉,屬于大山區,人為活動影響相對較少,植被狀況比較好。
景觀的質量[5]現狀由生態評價區域內自然環境,各種生物以及人類社會之間復雜的相互作用來決定。從景觀生態學結構[6]與功能相匹配的理論來說,結構是否合理決定了景觀功能的優劣,在組成景觀的各類組分中,模地是景觀的背景區域,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景觀的性質,對景觀的動態起著主導作用。本評價區模地主要采用傳統的生態學方法[7]來確定,即計算組成景觀的各類拼塊的優勢度值(Do),優勢度值大的就是模地,優勢度值通過計算評價區內各拼塊的重要值的方法判定某拼塊在景觀中的優勢,由以下3種參數計算出:密度(Rd)、頻度(Rf)、和景觀比例(Lp)。
密度Rd=嵌塊I的數目/嵌塊總數×100%
頻度Rf=嵌塊I出現的樣方數/總樣方數×100%
景觀比例(Lp)=嵌塊I的面積/樣地總面積×100%
并通過以上三個參數計算出優勢度值(Do):
優勢度值(Do)={(Rd+Rf)/2+Lp}/2×100%
運用上述參數計算本工程生態評價區[8]各類拼塊優勢度值,上表分析表明:在本工程生態評價區景觀各拼塊的優勢度值中,林地的優勢度值、密度、頻率、景觀比例等各項指標均高于其它拼塊類型;評價區內農田主要分布在評價河段中部兩側山坡上,此段評價區內的生態系統與人們的活動密切相關,其生產能力受人類活動影響很大,抗干擾能力和系統調控能能力都比較差。
上述研究表明,本工程評價區景觀中的模地為林地,它具有較高的生物量和生命周期長的物種和種群,是生態系統中高亞穩定性元素;并且景觀具有林地、灌草地、耕地、河流水域等多種拼塊,組分的異質化程度也較高。這些都證明評價區自然生態系統具有較強的恢復穩定性和抗阻穩定性。
3 生態影響減緩措施
水電站建成后,應嚴格控制鄉鎮企業的發展項目和規模,按有關標準控制排污量,合理規劃、優化方案[9],使其符合國家環境保護的要求,同時大力發展林業,防治水土流失,保護水資源。提出具體以下生態影響減緩措施:
(1)加強各梯級水電站庫區上游的植被保護工作,營造水源涵養林和水土保持林。上游地區植被保護工作有利于延長電站的使用壽命和下游的植被保護。
(2)建設單位應嚴格按照設計進行施工范圍的劃定,嚴禁超計劃占用土地和破壞植被。對于被占用的林地和耕地,應按照相關規定,辦理手續并進行補償,施工結束后必須對臨時占地進行恢復;在施工期嚴防施工人員破壞工程區域以外的植被,特別嚴禁砍伐森林。
(3)恢復植被需要選擇本地土著植物,而且應該在雨季來臨之前確保植物的存活。
(4)施工人員日常生活所用燃料盡量不使用木柴,而應使用液化氣、煤或電。
(5)嚴格管理,禁止施工人員捕殺野生動物。對規劃區域內存在的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采取以下保護措施:1)認真做好野生動物保護法的宣傳,提高施工人員對野生動物保護法的認識。有關部門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認真負責地保護好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2)嚴格執行《國家野生動物保護法》和有關條列,明確獎懲政策,獎勵保護野生動物的有功人員,懲罰捕殺野生動物的罪犯。
4 結語
根據以上評價分析,比較完整的闡述了水電工程對生態的影響及保護措施,并且最后得到是否可行的結論。
水利水電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基礎產業。水利工程建設周期長、投資大、協作部門多,受自然資源、地形、地質、水文氣象條件的影響很大,同時目前我國正處于水電的高速發展時期,難免會存在忽視生態環境保護的現象。故水電站的環境保護工作必須嚴格遵循國家環保、交通等有關部門頒布的法律、法規,建立健全生態環境保護綜合機制[10],處理好水利發電和生態環境保護的互動關系。
參考文獻:
[1]房春生,王菊,李偉峰,于連生.水利工程生態價值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環境科學動態,2002,(1):5-10.
[2]陳國階.水利環境工程影響評價研究若干問題探討[J]. 環境科學,1992,3(6):61-65.
[3]孟浪.怎樣編寫中小型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北京:中國環境出科學出版社,1986.42-75.
[4]馮宗煒,王效科,吳剛.中國森林生態系統的生物量和生產力.北京:科學出版社,1999.
[5]肖篤寧.景觀生態學理論、方法及應用.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99.
[6]張娜,于貴瑞,趙士洞,于振良.基于遙感和地面數據的景觀尺度生態系統生產力的模擬.應用生態學報,2003,14(5):643-652.
[7]李曉文,胡遠滿,肖篤寧.景觀生態學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生態學報,1999,19(3):399-407.
[8]許燕華.涉及野生生物類型自然保護區的水電工程生態影響評價研究.南京師范大學學位論文:環境地理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