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1-19 02:27:2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模塊化教學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筆者從事中職教學快十年了,現談談我的中職模塊化教學
感悟。
一、中職學生特點分析
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在變,學生也在變。中職學生基礎知識、各方面的素養參差不齊。他們共同的特點是理論基礎差、自卑心理重、自信心不足、上進心缺乏。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其一,是多數孩子從小沒受過父母關愛,造成心理缺陷;其二,對傳統的教學方式厭倦,不習慣于機械式地獲取知識。據此分析,要讓中職學生能真正走出暗區,最重要的是學校教學方式方法上的改革。模塊化教學是當前解決中職學生厭學的最佳教學方法。
二、中職教學采用模塊化教學的優勢
模塊化教學基本思想就是將整本教材歸納分類,每一類通過一個實例模塊體現,學會了做實例就掌握了知識。把枯燥無味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例上來,這樣學生在“學中做,做中學”就更有趣味性。另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將學生合理分組,在各組中優生帶動差生學習,拉進學生之間的關系,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參與度,學生學得開心就不會再厭學了。
三、中職模塊化學習、教學目標的設計
中職實驗模塊化學習教學目標的設計,我認為應該突出以下幾個目標:
1.突出實際性
模塊的設計能起到掌握知識,培養思考問題的方法、運用知識的能力,調動學生對新知識的渴望。
2.突出實踐性
設計模塊應與社會需求保持一致,讓學生明白學知識對將來的重要性。
3.突出自主性
中職模塊化教學學生是主角,學生親自動手操作完成任務。
4.突出合作性
中職模塊化教學,就是重視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
四、中職模塊化教學內容的設計
1.中職模塊化學習的一般內容
學生已有的知識和技能,這是項目是否能做成功的關鍵;
學生的生活積累和經驗,是誘導問題創設并解決的重要條件;任何一個項目都是知識的組合,需要一定的解題思路。
需要借鑒的書中實例,項目所涉及的思路可從教材中的實例借鑒,還可通過網絡搜集信息。
2.中職學科教學在構建教學模塊化時,對此要進行充分地借鑒并進行整合
①教材內容與學生實際的整合。模塊的難易做到簡而實用。
②教材內部內容之間的整合。專業課與基礎課的組合,例如:利用C語言編寫求任意半徑、任意高的圓柱體體積,這不僅需要
C語言編寫程序的能力,還涉及數學中求圓柱體體積公式的知識。
③教材與教材之外信息材料的整合。最重要是以教材原有的教學章節為基本內容進行保留和刪減處理。
五、中職模塊化教學課型的設計
課型是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以一定的標準、一定的知識點、一定的教學方法而精心設計并組織的授課形式。中職模塊化教學,可以設計出以下五類課型:
1.綜合性課
從內容上看,模塊化反映一個完整功能產品;從知識形成來看,它應該在突出教師的組織者、引導者,更突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式;從學習形式上來看,有課內、課外的學習,有自主、合作性的學習;從學習方法來看,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
2.研究性課
模塊化教學往往要解決某一類事物問題,教師要引導學生主動去探究、思考問題、解決問題。
3.互動性課
模塊性學習強調師生互動,即師生雙方的共同參與,強調這種參與是在思想、情感、知識的交流中完成的,強調學生的學習包括認知的、行為的和情感的,突出了學生的主體性。
4.開放性課
教學中要充分利用學生在廣闊空間所獲得的知識、信息,引導學生運用這些知識、信息去解決問題、探究新問題。
5.創新性課
專業課學科與人文學科的組合。
六、中職模塊化教學評價設計
我認為,教學評價的設計應包括如下幾點:
1.以促進學生專業素養的形成和發展為本,以激勵師生改進模塊化教學為目的
2.既要重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評價,又要重視學習方法和情感態度的評價
3.內容的編排、學生的參與率
4.學生對教師上課的方式方法上的評價,提高教師的教學、
教法
七、模塊化教學計劃書設計分八階段
第一階段,引入階段。教師要確定項目名稱,引導學生做社會調查,以確定項目所需實現功能模塊。通過引入項目名稱,引導學生思考本項目應實現哪幾個功能,應注意哪些實際問題,涉及的知識點等,由學生自由討論。主要培養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多學科知識的應用及信息描述的能力。
第二階段,收集信息階段。教師指導學生收集信息,借助一切可用渠道收集相關信息并整理,可以培養學生解決事情的條理性及鞏固知識點。
第三階段,制訂計劃階段。學生制訂計劃的可行性。將項目劃分成多個子功能模塊,并分配給各位組員編制相關代碼,實現人人參與。
第四階段,確定計劃階段,即教師評價計劃的可行性。
第五階段,學生著手實施計劃。
第六階段,教師對學生的作品進行檢測,指導不足之處,表揚優點。
第七階段,學生解說自己的作品設計思想和緣由,進一步鞏固對知識點的理解。
第八階段,師生測評階段。對本次項目課程,學生與教師互評,是學生與教師溝通的平臺,提高教師的教學方式、方法。
參考文獻:
[1]黃國清.職業教育理論與方法,中國農業出版社,2011(8).
近幾年在高校的教學實踐中開始逐步推廣模塊化教學,許多教育工作者在這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實踐[1-4]。這種模塊化教學的方法,在保證教學目標的前提下,不僅能突出各自專業特點,又能滿足不同專業方向發展的需求。具體的做法是:結合海漁專業的特點,漸進地改革理論教學、實驗和實習環節的內容,將整個教學體系整合成數個模塊,研究適合的教學安排,更新教輔手段。通過研究和實踐,逐步優化、改進教學內容和方法,妥善地處理好與后續課程的銜接問題,使學生在有限的學時內,能更好地完成《海洋與氣象學》的學習與實踐任務。
1教學大綱的制定
2009年海漁專業開始實施新的一輪專業培養方案,因此專業基礎課的教學大綱也按照專業培養方案作了相應地調整。新的《海洋與氣象學》教學大綱對教學目標、學時分配、授課方式、課外學習、教學重點和難點、授課內容、授課方法和手段、實驗教學、課程考核制定出了詳細的規范。本課程的教學目標是充分掌握海洋氣象學知識,利用有利的天氣海洋條件,避開惡劣天氣,判斷適漁海況,實現安全航行和生產。教學內容分成六大模塊:氣象學基礎知識(理論教學8學時、實驗教學6學時)、天氣系統及其天氣過程(理論教學10學時)、天氣圖基礎知識(理論教學6學時)、船舶氣象導航(理論教學2學時)、海洋學基礎知識(理論教學10學時、實驗教學4學時)、海洋氣象與水文調查規范(理論教學2學時)。每個知識模塊都指出了教學重點與難點,并提出了相應的授課方法和手段。例如,對潮汐一節提出了用PPT和掛圖講解原理,隨后進行例題演算,教會學生利用潮汐表計算潮位和潮時。課后不僅要求學生完成規定的作業,還要完成一定量的專業文獻閱讀(一般每個知識模塊,要求閱讀2~3篇文獻)。課程的考核以平時分20%、實驗分10%、期末考試分70%對學生的學習成績進行綜合評定。
2理論教學實踐
海漁專業現有的《海洋與氣象學》的理論教學學時只有38個學時,如何在較少的課時內完成整個基本理論的授課是理論教學改革的重點。由于海漁專業注重基礎知識的理解和實際應用,特別是對海上航行時天氣狀況的實時判斷,而對海洋與大氣運動的具體原理不要求詳細掌握,只要求定性了解就可以,因此采用的教材為航海類專業的《航海氣象學與海洋學》。教學內容是按教學大綱中規定的六大知識模塊分章節進行,具體結構如下:1.氣象學基礎知識,包括大氣概況、氣溫、氣壓、風、大氣環流、大氣濕度、空氣的垂直運動和大氣穩定度、云和降水、霧和能見度;2.天氣系統及其天氣過程,包括氣團和鋒、鋒面氣旋、冷高壓、副熱帶高壓、熱帶氣旋、西風帶高空天氣系統、熱帶輻合帶、東風波、熱帶云團、中小尺度天氣系統;3.天氣圖基礎知識,包括天氣圖一般知識、地面天氣圖、高空天氣圖、低緯流線圖、船舶獲取氣象信息的途徑、船舶分析和應用氣象信息、天氣預報的基本方法;4.船舶氣象導航,包括氣象航線和氣候航線、氣象導航的安全性與經濟效益、影響船船運動的海洋環境因素、氣象導航優選航線方法、船舶氣象導航服務程序、船舶使用氣象導航程序及注意事項、船舶自行氣象導航;5.海洋學基本知識,包括海流、海浪、海溫、海冰和潮汐;6.海洋調查規范,包括海洋水文調查規范和海洋氣象調查規范。
在建立好理論教學模塊的前提下,將各模塊進行細化,建立數個知識小模塊,根據海漁專業培養的要求在教學中選擇合適的小模塊,這樣可以將教學的重點集中在專業要求掌握的知識點,充分利用有限的教學時間。如地面天氣圖的知識小模塊中,要求識別天氣圖中的圖題、填圖符號、氣壓系統、鋒、警報。準確識讀天氣圖,將有助于海上安全生產,教學中采用了日本東京JMH傳真臺的地面分析圖ASAS進行讀圖訓練;海洋學中的海流系統知識點對于了解漁場的形成非常重要,教學時加強了對海流與漁場關系的分析。構建模塊化知識,不僅要在教學內容進行濃縮提煉,還要在教學方法進行革新,理論聯系到生產實踐。課堂教學以講授為主,配合以多媒體。學生課余采取自學和網絡學習。為了配合學生未來參加海船船員適任證書考試的要求,課后的作業按照各個章節建立了大量的試題庫,按航海類專業考證的要求設計試題,以選擇題為主。這樣做既達到了專業培養的要求,又為學生參加考證做好前期準備。
3實驗課的設計
《海洋與氣象學》是一門實踐很強的課程。實驗課的設計參照了國家標準《海洋調查規范》(GB12763.2-91、GB12763.3-91)。實驗內容分為氣象和水文兩塊模塊。氣象項目包括海面有效能見度、云、天氣現象、風、氣壓、氣溫和濕度等。水文項目包括水深、水色、透明度、表層海水溫度、表層海水鹽度和鉛直海水溫度等。現有的實驗教學大綱設有5個實驗項目,共安排了10個學時,將實驗分成了陸上觀測實驗和海濱觀測實驗。陸上觀測實驗主要針對氣象項目。海濱觀測實驗針對水文項目。實驗設計亦分為3類。實驗類型分為驗證性、綜合性、設計性或創新性?;A、驗證性實驗3個,重點培養學生的觀察和實驗操作能力,加強對理論教學內容的理解和記憶,包括溫度濕度的測量、云和降水量的觀測、風與氣壓的觀測。綜合性實驗2個,培養學生綜合應用知識、分析問題的能力,包括采水器的使用及水溫、水深的測量,水色、透明度、鹽度的測量。由于現有教學中,實驗設備的缺乏和老化,有些實驗的可操作性、創新性還不夠。因此在今后的實踐中,應增添實驗設備,增加實驗學時數,多開展綜合性實驗如“海水測量實驗”、“海流測定實驗”、“遙感氣象云圖分析”等,開發一些設計性實驗如“潮汐波浪分析”,為課程專項實習打下基礎。
4實習的教學改革
與本課程關聯的實習是海洋調查實習。實習時間有兩周。實習分為3大模塊:海上調查、海岸帶調查和實驗室分析,其中室外調查按照《海洋調查規范》(GB12763.2-91、GB12763.3-91)執行。第一模塊,利用漁業調查船在近海海域測量海水溫鹽特征,觀察水色、海面能見度、海浪等;第二模塊,在港口和漁碼頭測定潮汐漲落規律,了解潮汐對船舶進出港以及近海漁業的影響;第三模塊,實驗室分析,利用海洋遙感資料分析近海海況、海上天氣,規避生產和航行危險。
5輔助手段的研究
模塊化教學實施后,原有的教學、實驗和實踐內容發生了變化,教材刪簡的有些重要內容需要借助網絡實現自學。根據教學內容的模塊化設計,課堂增加了學生獨立制作多媒體課件,上課堂演講,分享個人學習心得的教學環節。此外還要增加課外閱讀內容,通過教學博客、教學QQ群、維基百科等網絡方式進行師生互動,增進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實驗課應給學生充分自主的空間。做法是:學生在學習和掌握基本理論和技能的前提下,自由組隊,自行選題和設計實驗方案,進行創新型實驗的研究。而實習方面應根據校外實習的特點,多利用氣象站、海洋觀測站的設備和專業人員的指導,讓學生接觸到生產實際,培養踏實肯干,虛心好問的精神。
目前,我校開設大學物理實驗課程的專業有物理學、機械工程、車輛工程、電子信息工程、自動化、應用數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物聯網工程、航海技術、輪機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水產養殖學、海洋科學、化學工程與工藝和油氣儲運工程等專業。根據專業的不同,開課的學時從16到3時之間不等。實驗項目的開設以傳統的基礎性實驗為主,綜合性和設計性實驗幾乎沒有。實驗項目的設置也沒有根據專業能力需要的不同而不同為16學時課程的實驗項目,開課的專業有化學工程、輪機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專業),這與我校根據不同模塊培養不同專業技能人才的目標嚴重不符。綜上所述,目前我校大學物理實驗課程開設的狀況存在著“學時少、無設計性實驗、實驗項目無專業針對性”的問題,遠達不到學校運用模塊化教學培養高層次應用型人才的要求和目標。因此,大學物理實驗模塊化教學改革勢在必行。
二、大學物理實驗的模塊化改革思路
1.模塊的設計。
模塊的設計方針必須緊扣各專業所要求培養的專業能力。大學物理實驗作為一門基礎實踐類課程,最基本的任務就是培養學生理解實驗原理、正確操作實驗儀器、分析實驗數據和書寫實驗報告的能力。因此,我們首先設置基礎模塊,通過若干個基礎性實驗的訓練,讓不同專業的學生獲得以上基本的實驗技能。在這個模塊里,教師需對整個實驗過程講解得比較透徹,以利于幾乎沒有物理實驗經驗的大一新生理解。這樣可以使其快速入門并調動學習的積極性,為后面的綜合、設計性實驗打下堅實的基礎。第二個模塊為根據不同專業設計的專業模塊。物理學主要可分為力、熱、光、電學四個大塊,涵蓋了各個理工科所需要掌握的物理知識,但是不同專業的側重點有所不同(如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偏重于電磁學),此模塊的內涵是設置與專業相關的實驗項目,讓學生獲得與所學專業相關的物理知識,為以后的專業課實驗打下良好的基礎。我們設置了電子(針對電子工程、計算機、物聯網等專業)、化工(針對化工、食品等專業)和機械(針對機械、輪機等專業)三大專業模塊。全校所有理工科專業都可在里面選擇一個專業對口的模塊。以電子模塊為例,該模塊里設置了惠斯登電橋測電阻、二極管的伏安特性測量、用電位差計測量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阻、示波器的使用、RLC電路特性研究、萬用電表的組裝等實驗項目。通過這些實驗項目的訓練,使電子相關類專業的學生掌握的基本的電學元件、電路的連接和電學儀器的工作原理等知識。第三個模塊為設計性模塊。學生經過前面兩個模塊的訓練,已經掌握了大學物理實驗的基本思路、儀器的操作方法、數據處理計算等方面的技能,因此在最后一個設計性模塊中,我們設置了若干個設計性實驗,在設計性實驗中,教師只給出實驗題目和目標,整個實驗方案由學生自行設計,學生根據自己的方案,獨立進行儀器的選擇和操作,完成整個實驗。設計性模塊旨在訓練學生運用所學知識,獨立自主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如在實驗《液體表面張力系數與密度的關系探究》中,教師僅給出“通過至少3種不同密度的液體的表面張力系數測量,探究液體表面張力系數與密度的關系”這個目標,學生需要自己選擇所要測量的液體種類,密度的測量方法,液體表面張力系數的測量方法以及正確處理數據并得出結論。由于我校在開展設計性實驗上起步較晚,因此設計性實驗項目正在經歷從無到有、從少到多的發展階段,設計性實驗項目的開展需要師生共同努力。
2.建立新的考核方式。
一直以來我校非物理專業大學物理實驗課程的考核方式為:實驗報告60%,平時實驗規范過程10%,期末理論考試30%。作為一門實踐課程,進行期末理論考試并不能真實反映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有必要進行調整。新的考核方式是將期末理論考試取消,取而代之的一個自選綜合設計性實驗。學生在教師所給出的若干個綜合設計性實驗項目中選擇一個,在規定的4個課時內自行設計實驗方案并獨立完成。教師以整個實驗的設計方案、操作過程規范性和實驗報告的質量為依據給出評價。這個考核性的綜合設計性實驗占總比重的30%。相比于理論考試,新的考核方式更能體現出設置大學物理實驗這門實踐課的初衷,即讓學生掌握能解決實際問題的實踐能力。
三、加強實驗室的建設
[關鍵詞]汽車設計 模塊化模塊化 設計教學
[中圖分類號] G64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13)24-0103-02
汽車行業成為我國的支柱行業之一,正面臨著嚴重的人才短缺,如何為行業輸送高質量的專業人才已成為我們教學研究探討的問題。在以往的傳統教法課程設置中,一般各課程獨立開設,理論與實踐教學分開在不同階段進行,但是這種教法有其諸多不足之處,這方面的研究也很多,如一些職業學校紛紛將汽車制造、檢測、維修、維護等環節進行模塊化、一體化教學,探索實行了專業整合模塊化的教學方法模式,并單獨制定實踐教學計劃與大綱,構建綜合實踐能力整體培養目標體系等,通過各教學環節的落實來保證整體目標的實現。
理論與實踐一體化教學,在多年的汽車專業教學中,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達到了學生整體培養目標的實現?!捌囋O計模塊化設計教學”也是 “理論與實踐一體化”教學的一種很好的嘗試。
一、傳統教育模式特點分析
理論與實踐的脫節:學生在學習汽車設計理論時,只能通過死記硬背的學習方法來學習,學習缺乏思路,課堂效率極低,學生們普遍感到專業理論課程難學易忘,只能靠死記硬背甚至考試作弊來應付考試。
而在課程設計實踐教學階段,雖然興趣濃厚,但由于專業理論知識沒有掌握好,也導致不能充分激發學生的專業課學習興趣,難以調動同學專業課學習的積極性,導致對學生專業技術的方法和能力難以得到很好培養。
其次,傳統理論課的教學和實踐設計教學環節通常安排在不同的時間或學期,這樣就人為地將教學環節劃分成理論與實踐兩大階段,而在這兩階段教學實施過程中,理論課和實踐設計的老師往往不是同一個人,這樣不容易在教學內容、方法和目標等方面達到有機的結合一致,造成理論和實踐的脫節,在總體教學認識上對機器的某一部分的認識是不完整的、不連續的和分散的。
另外,傳統教學過程,不斷重復那一點書本知識,知識出現落伍等,容易產生重理論輕實踐的傾向,不利于老師綜合能力的提高。
二、“汽車設計模塊化設計教學”和“理論與實踐一體化”的教學關系
以素質為核心的模塊化教學,重在知識和技能的實際應用的培養。與傳統教學過程相比,模塊化教學過程更加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以素質教育為核心,引導學生由知識的被動接受轉化到自主學習上,在知識和技能的實際靈活應用上下工夫。首先是要根據班內學生的特點和能力,制定出力所能及的教學目標;其次是設計出合理的、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以及組織出靈活多樣的教學模式等。
老師將模塊化學習的教學目標、具體的學習方法及學習安排及教學特點等先交代給同學,學生再根據老師的情況介紹,抓住其中的線索進行學習,由于老師提前介紹了情況,具體的過程中對課程可以提前預習,并提出相關的問題,老師根據學生提出的具體問題進行解答。
在教學過程中,教學方法上可以穿插利用課堂理論,多媒體、專家講座、實物、教具等手段,將書本上的完成部件總成設計,實實在在的展現在學生面前。
這樣整個教學過程中就實現了理論和實踐的有機結合,把生硬的理論和具體的實踐結合起來,這樣學生更容易理解,使抽象的理論變得直觀易懂,加深了記憶,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興趣,加深對學習內容的理解與掌握,從而提高了教學效率,重要的是使學生初步掌握了一套好的學校方法,為將來繼續認識學習打好基礎。
三、 “模塊化設計教學”的組織和實施
(一)該教學法可使具體部件總成設計與專業理論相對應
該教學法可使具體部件總成設計與專業理論知識相呼應,充分實現了理論與實踐的同步,理性與感性的同步,并且學習過程中同學們可以將理論知識反復學習并和實踐情況反復對照加以理解,提高了同學對專業理論的理解,加深了印象,完美實現了專業理論和設計實踐的有機結合,并將學到的理論應用到設計中去。
(二)理論與實踐的交叉反復,加深印象,增強記憶
在實際理論教學與實踐訓練過程中交叉往復,并不斷更新學習內容,使學生不斷有新鮮感,從而增強學習的積極性和激發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提高學習的效率,爭強學習的自信心,使技術技能的形成進程加快,學生學到過硬的本領。
(三)師生教學過程中教學相長,更能增強教師的工作責任心
教學過程中,由于師生直接接觸,接觸時間長,接觸機會多,因此,教師對學生掌握專業知識的情況及綜合設計能力水平更容易全面了解和掌握,并且可以因材施教,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同時,也給我們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老師們爭強工作責任心,努力提高自身業務水平和教學水平,提高教學效果,達到更高的教學質量。具體工作中給專業課老師提供廣闊的學習空間和機會,利于教師的互相促進、提高。努力促進教師素質的提高,有力推動教師自覺努力成為“復合型”教師。
(四)“模塊化”教學模塊之間的關系
汽車設計模塊化教學過程中,把汽車整機按照總成分成若干個模塊:發動機、離合器、變速器、傳動軸、前后橋、半軸、轉向機構、制動系統、電氣系統、空調系統、整機等模塊進行教學,各個模塊之間是獨立的,但也有相互聯系,每一個模塊的教學可以作為獨立的單元模塊進行教學,在這個獨立的模塊中,把“汽車結構”、“汽車理論”和“部件設計”等內容,貫穿整個教學過程,目標單一,對象明確;對于這單一模塊,可以充分利用形象感知記憶、聯想記憶法、理解記憶法、多通道記憶法等記憶方法,在短時間內對整個部件模塊有了一個全面的了解和認識。
在整體的教學環節中,應注意模塊之間銜接的問題。由于各個部件模塊之間沒有太多緊密的聯系,每個獨立的部件模塊的教學是相對獨立的,因此,對于每個獨立的模塊來說,學生獲得的信息是獨立的,也可以是完整的,但是,對于模塊以外的知識和信息卻得到的不夠、信息不完整,因此很難將模塊與模塊之間進行有機的聯系,也就達不到對整車的信息的獲得。
針對這種情況,我們模塊化教學一開始先給學生們一個模糊一點的整車概念,各個部件模塊化教學完成后,通過進行整機模塊教學,使同學們走出獨立的模塊化部件,將整車多個模塊進行聯系交流、溝通和組合,把各個獨立的部件模塊化有機的聯系在一起,形成一個完整的汽車概念,最后,建構了一個完整的汽車知識體系。
(五)加強紀律,強化監督
在模塊化教學實施的過程中,指導教師可通過學生之間教學相長、優勢互補來組合小組,使每個小組都能同步參與到教學任務中來,避免出現“放羊”的情況。遇到上述情況時,教師根據給小組分配不同的教學任務,讓同學們知道做什么、怎么做,并且對教學內容重點和難點要組織小組同學一起討論,學習中啟發學生想辦法、出主意,特別是對有一定差距困難的學生要給予必要的跟蹤指導,使每個學生都能在有限的時間內順利地完成教學任務。
(六)組織教師培訓,參加實踐活動
關鍵詞:汽車運用與維修;模塊化
【中圖分類號】U472-4
首先應明確模塊教學過程不能簡單套用別人的經驗,必須考慮本專業的教學目標、學校的設備情況、學生的能力層次等因素。
為設做好汽車專業模塊化教學,可以按以下步驟進行:
一、確定汽車專業的教學目標。能否準確定位專業的教學目標是教學成敗的關鍵,多數學校都主要是為本地區培養從事汽車維護、修理、檢測、裝潢、汽車外形整修等工作的中高級技能型人才。因此,我們應摸清汽車行業的這類需求,確定教學目標,并緊緊圍繞此目標開展各項教學、教研工作。
二、確定并劃分教學模塊。如何科學劃分教學模塊,是實施模塊化教學模式的重點?!捌囘\用與維修專業”作為一個大模塊,該大模塊由兩類模塊構建而成,第一類為基礎模塊,包含文化基礎課和公共關系類課程等教學模塊,采用學科課程體系教學模式進行教學,這一類基礎模塊在一年級進行教學。第二類是多個專業模塊,采用工作過程體系教學模式進行教學。而且各專業模塊是可以根據市場需求,適時調整、更換和開發的活模塊。我們以教學目標為核心,以專業內容為主線,以實訓場室設備為條件,將專業相關知識和技能分成發動機構造與拆裝、底盤構造與拆裝、發動機機械維修、電控發動機、自動變速器、傳動系與行駛系統、制動系統、汽車電器系統、空調系統、整車檢測與保養等模塊。每個模塊依據不同的知識點又分成若干個課題或適合于行為導向教學的模擬項目,每個課題都有具體理論和技能要求,并將各模塊涉及的構造、原理、修理和維護工藝、故障排除等相關內容有機的結合,這樣教學過程不再是單一的學科教學,而是瞄準教學目標、圍繞專業課題的一體化教學,使學生獲得系統的專業知識的同時,也掌握了基本操作技能。比如汽車電器系統,設計的模塊有蓄電池的檢查、起動機的檢修、發電機的檢修、燈光線路的檢測等等。
三、開發模塊化的校本教材。編寫好適應于本專業的校本教材是實施模塊化教學的基礎。教材的基本框架是:模塊-----子模塊------課題。編寫模塊化教材我們將從模塊的教學目標出發,注重基礎性、實用性、針對性,并采用任務驅動的編寫方式陸續編寫校本教材。在教學中采用“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歸納總結”形式的案例分析、項目教學和模擬教學等行為導向教學法,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新式教材將打破傳統學科式教材的界限,對完成本模塊的工作任務所涉及的知識和技能有簡明扼要的描述,涵蓋了汽車修理工國家職業標準,著重體現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圖文并茂,使學生易于理解和掌握。例如:在“發動機燃料供給系、系和冷卻系”這一模塊中,除了常規的結構、原理、檢測與維修外,我們把日常維護中的項目——濾清器的清理與更換、冷卻液和油的檢查與更換等也列為主要內容。我們考慮到,現階段學生進行發動機拆解維修的機會很少,但進行日常維護的機會卻很多,這樣學生所學的知識馬上就能為自己和他人服務。
四、培養高素質的“雙師型”教師。模塊化教學對教師的要求較高——既要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和教學經驗,又要熟練掌握實踐操作技能。我校實行“模塊負責制”的教學管理方法,專任教師必須自編各模塊的配套教材,制作相應模塊的課件,具備講(講授)、寫(編教材講義)、帶(指導實習)的能力。為此,我校對現任專業課教師加強培訓,取長補短。要求那些從學校到學校的純理論課教師,下到實習基地鍛煉或外出參加各種級別的職業技能培訓考級,現在已培養了一批勝任本專業模塊式、理論與實踐一體化教學的“雙師型”教師。
一、模塊化教學概述
1.模塊化教學的基本含義。模塊化教學(Modules of Employable Skills,簡稱MES)產生于20世紀70年代,最大的特點是在解決一個復雜的問題時,將系統自頂向下劃分成若干個模塊,每個知識模塊有特定的子功能,再將模塊按照規律組裝起來,形成一個整體,完成教學目標。
2.模塊化教學的研究意義。模塊化教學模式注重培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實踐活動以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這種教學模式初期主要應用于數學類課程、計算機教育等技能型學科中,模塊化教學模式應用于英語口語教學中相對較少。模塊化教學模式強調采用學生多練習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采用多種方式對學生進行語言操練,這正好符合了英語口語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高效率操練的要求,將模塊化教學模式應用到英語口語教學中能提高教學效率,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并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和參考價值。
3.模塊化教學研究背景。教育部提出職業教育的教學核心是“能力本位”,如何讓學生學以致用,畢業后能夠勝任工作崗位的需求,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這一要求,而模塊化教學模式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崗位技能,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英語護理口語課程的實際操作性,從而實現教育部對職業教育提出的培養擁有應用技能的人才的要求。
4.護理口語中存在的問題。高職的英語口語教學存在著一些急需解決的問題。(1)師資力量受限,英語專業教師的護理專業知?R有限,而護理專業的教師又難以獨立完成專業英語課程的教學,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專業課教師和公共基礎課教師的相互配合,才能實現理想的教學效果。(2)教材匱乏,市面上大多數醫學英語類的教材是針對本科院校的學生編寫的,而高職學生基礎相對本科生來說比較薄弱,詞匯量小,使用這些教材時學生有畏難情緒,看到大段難以理解的內容之后就失去了學習興趣。(3)教學內容和實際應用脫節,就以我校為例,我校是一所高職院校,培養的學生畢業后從事醫務工作,尤其是護理專業的學生,畢業后她們的職責是成為一名合格的護理人員。隨著跨國交際和交流的機會增多,護士的護理對象隨之改變,她們護理的不僅有中國的病人,還有來自不同國家的病人。我國已有多家醫院通過了國際醫療衛生機構認證聯合委員會標準的認證,這對于護理專業的學生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另外,隨著醫療模式的改變及護理專業的發展,對高層次護理人才的要求也隨之發生了變化。今后,護士將由對病人的局部護理轉變為整體護理,即以整體人為中心,以護理程序為基礎,實現身心整體護理,為病人提供包括生理、心理、社會、文化等方面的護理服務和護理教育(personal Health Promotion,Prevention measures Continuity of Care and Health Education)。為了讓護理班學生在今后的跨國護理中能夠準確、流利地和病人交流,給口語教學提出了一個新的問題,那就是傳統的聽、說、讀、寫訓練已不能滿足當前的教學要求,如何使用一種既切實可行又能符合高職高專護理專業學生就業要求的口語教學方法――模塊化教學。本研究著眼于模塊化教學模式在高職高專護理專業英語口語教學中的運用,通過改變高職高專護理專業英語口語教學現狀,探討口語教學的新方向,即把模塊化教學模式正確地運用到護理專業的口語教學中,通過對護理情境的模擬,將口語教學實景化,培養學生自如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但是從現有的研究成果看,模塊化教學模式并沒有廣泛地應用于英語口語教學,這方面的研究成果更是寥寥無幾。因此,對模塊化教學模式應用于護理口語教學中的研究有著較為重要的意義。
二、MES理論在實際教學中的運用
《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中指出,要堅持“以應用為目的,實用為主,夠用為度”的原則,進一步更新觀念、更新內容、更新要求。具體到護理口語課程,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模塊化教學內容。教師根據本校學生情況編寫校本教材,并充分加以利用。根據教材中的不同主題劃分不同的教學模塊,例如入院、問診、身體檢查、標本采集、取藥等。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分組,高職高專的生源中包含高中畢業生、中專和中等職業學校對口招生、“3+2”等基礎不同的生源,他們的英語基礎差別也較大,有的在第一學期就已經通過了大學英語四級考試,有的連基本的對話都難以完成。對全班進行分組,每組4―5人,基礎好的同學和基礎差的同學合理搭配,每次的分組作業必須每個人都參與,但是分工不同,有的負責查閱資料,有的負責編寫對話,還有的負責角色扮演、呈現對話,讓學生在模擬的職業情境中實際操練,學會有效地與病患溝通交流,而不再是按照傳統的教學思路,只會讀讀背背,是很難靈活運用的。
2.采用形式多樣的課堂形式。課堂上以學生為主,教師引導為輔,讓同學們針對教材中的不同模塊設計情景對話,模擬醫院護士與病人之間、護士與護士之間以及護士與醫生之間的對話情境,表演之后對其進行評價,評價分為自我評價、同學評價、教師總評這幾種形式,評價標準包括語言表達能力、身勢語、總體印象等方面。比如第一單元中的就診環節,安排一名學生扮演前來就診的病人,另一名學生扮演導醫臺的護士,通過模擬病人就診的場景,熟悉這一模塊需要掌握的句型、詞匯、完成問診、分診等相關環節,再讓學生就這一話題展開討論并加以改進,從而實現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最終由教師補充相關的教學內容。對學生的表現要以鼓勵為主,鼓勵他們敢于開口去說,敢于犯錯,在犯錯中進步,克服“啞巴英語”的心理障礙,鼓勵他們根據不同的情境加入自己的原創內容,比如一些肢體語言和一些戲劇性的表演,這些也可以起到活躍課堂氣氛的作用,讓同學們在“玩”中學,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學習氛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扮演“引導者”的角色,組織教學活動,掌控課堂教學的進度和內容,但是與傳統教學不同的是,學生更多的是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而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教師“滿堂灌”。
關鍵詞 中學語文 模塊化教學 運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1建立模塊編制,組合教學內容
在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目標的基礎之上我們建立了模塊編制,對各模塊進行自由選擇與重組,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將得到充分的發揮。從培養學生的實用性學習能力出發,把語文教學內容劃分為 “主題式文學鑒賞”、“ 實用口語交際訓練”和“實用應用文寫作”三個主模塊和若干個子模塊。
2達成模塊目標,夯實語文基礎
2.1主題式文學鑒賞
主題式文學鑒賞是根據作品主題的內涵而劃分的模塊,是從作品的主題入手,把具有相同或相近主題的篇章整合在一起,有利于學生在同一個主題下去欣賞、解讀不同作家的人文情懷及其所表現的各具特色的藝術風格、美學理想等,便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也便于對相同主題篇章的拓展閱讀。
2.2寫作能力訓練
語文教學中能力的培養,重在寫作能力的培養。因為對學生作文能力的考核,實際上是對其思想認識水平、知識水平、能力與智力的綜合性考核,這種考核能在一定的廣度與深度上反映出學生實際的語文水平。
3講究教學策略,拓展學科外延
3.1主題式文學鑒賞
3.1.1體驗式閱讀教學策略的運用
沒有體驗,生命就不會感動,靈魂就不會震撼。在語文教學中運用體驗式教學可以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通過一定的情感體驗逐漸形成親近自然、融入社會、認識自我的意識,形成關注自己的生活和關注自己周圍社會的態度;可以培養學生社會責任和人文思想,并逐步發展他們與他人交往和經驗共享的能力;能使學生在思想、知識、能力、智力、情感上都得到發展。例如,在閱讀《致橡樹》一詩時,我們從一棵樹體驗出的是堅貞不渝的愛情、旺盛不屈的生命以及當代女性獨立的人格與追求。因此從閱讀文本中的一棵樹、一株草、一朵花、一件小事、一個細節、一個人物,引導學生體驗的是一種精神、一種生活、一種人生,是對人的生命意義的思考。
3.1.2“多角度切入,個性化解讀”鑒賞策略
針對古詩文的鑒賞可采用“多角度切入,個性化解讀”的教學策略?!岸嘟嵌惹腥搿?,就是可以從古詩鑒賞的常見角度――語言、形象、技巧、內容主旨――切入思考;“個性化解讀”,就是讓學生“任選一個角度賞析”,這種開放性的形式給了學生一個自由表達自己閱讀體驗的機會。在具體教學中,讓學生自由分成若干組,從語言角度賞析,從寫作技巧角度賞析,從作品思想內容的角度進行評價,從意象、意境角度賞析,學生組內交流后,再選派代表分享賞析結果,教師最后總結。這樣一來,既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鍛煉了學生的能力,又讓教師輕松的教學,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
3.1.3拓展對比,提升學生散文審美鑒賞能力
散文審美性閱讀教學內容的構建,可以采取拓展對比的策略,這種策略強調結合具體文本和教學情境靈活運用,根本上是創設一種和諧自由的氛圍,以幫助學生閱讀和鑒賞,充分實現文本、教師、學生的互動交流,使學生在情感愉悅的審美體驗中豐富完善審美心理結構,形成審美鑒賞能力。學習《江南的冬景》,同質性的拓展對比,可以閱讀欣賞作家本人的《故都的秋》;異質性的拓展對比,可以回憶老舍先生的《濟南的冬天》,甚至朱自清先生的《春》等。這種拓展對比的方向和角度可以多方面地探尋文本本身更豐富的審美意蘊,建構散文審美性教學的內容。
3.2實用口語交際訓練
3.2.1課前5分鐘與課外訓練相結合
利用課前5分鐘開展“今天我登臺,今天我最靚”活動,每學期按階段訓練目標變換內容,訓練內容包括:自我介紹、講述小故事、新聞述評、演說等。教師制定相應的措施對“說”與“聽”進行評價激勵。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強化訓練,使學生掌握必要的表達技巧,提高自己的口語交際能力。因此,要保證口語訓練的效果,除了在課內進行有計劃的聽說訓練外,還要組織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來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要啟發、引導學生將語文課內訓練之所得,廣泛應用于課外學習活動的口語表達之中。
3.2.2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在教學中,除了利用每節課的課前5分鐘對學生進行口語訓練,還注重在教學中創設各種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訓練的內容密切結合學生所學專業,如創設“應聘”情境,學生除了自我介紹,回答問題之外,還要進行一些專業技能方面的面試。創設的情境與學生的生活和學習息息相關,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有了想說的欲望。
3.2.3豐富內涵,深厚底蘊
學生在口語訓練中往往無話可說,要想改變這種現狀,就要豐富學生的知識庫,提高他們的學識修養。要引導學生自主閱讀,廣泛涉獵,拓寬他們的知識面,養成隨手記錄的好習慣:準備一個小本子,把每天從報紙、雜志、書本、網絡中看到的新觀點、新思路、新鮮事、好詞好句都記錄下來。有空就拿出來看看、讀讀,日積月累,潛移默化就形成了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見解。擁有廣泛的知識,才能有話可說。此外,還注意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懂得尊重他人,說出的話才能真誠、得體,有禮有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