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2-23 06:03:5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醫學心理學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1.1研究對象
抽取我校學生278名應用維吾爾醫學中的氣質測定與心理學中的氣質測定進行對照研究。
1.2研究資料
參加對象的278名學生均為屬于正常人群。因6名對象填寫表格不符合要求,去除分析范圍。列入分析的272名,年齡17~25歲,平均年齡21歲,男性77名、占27.6%,女性195、占72.4%,根據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關于人的氣質論分類,多血質的80名、占29.4%,膽汁質的68名、占25%,粘液質的44名、占16.2%,抑郁質的9名、占3.3%,混合質的71名、占26.1%。按照維吾爾醫基礎理論氣質論分類,血液質的85、占31.3%,膽汁質的79名、占29%,粘液質的36名、占13.2%,黑膽質的52名、占19.1%,混合質的20名、占7.4%。
1.3研究方法
先將278名學生進行編號分組,邀請具有豐富臨床實踐經驗的維吾爾醫學專家應用維吾爾醫學方法將參加實驗的278名學生的氣質進行維吾爾醫學中的氣質測定及分類(觀察脈象、舌苔、鞏膜、面部氣色、大小便等的體征),分出血液質、膽汁質、粘液質、黑膽質、混合質等5個種類,再應用心理學中的《艾森克個性問卷》中的TEM量表60道題對278名學生進行測試,根據測試結果進行心理學的氣質分型,分出多血質、膽汁質、粘液質、抑郁質、混合質等5個種類。最后根據兩組數據進行對照。
2研究結果
用維吾爾醫氣質論分出的血液質中心理學氣質論分出的多血質數量最多,占49.4%,膽汁質中心理學氣質論分出的膽汁質占36.7%,粘液質中心理學氣質論分出的粘液質占33.3%,混合型氣質中心理學氣質分出的混合型占40%,即相應度最高。但黑膽質中心理學氣質分出的抑郁質比例不太相符。按性別統計可看出,不論維醫學氣質論還是心理學氣質論多血質和黑膽汁氣質的男性多見,膽汁質氣質的女性多見,粘液質和混合質百分比維吾爾醫氣質論和心理學氣質論分出結果不相符。
3討論
在現今新的醫學模式下,針對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下應履行的醫師職責,“醫學心理學”課程的教學模式、授課形式與教學方法都值得我們去探析。醫學院校培養的學生是未來醫學事業的繼承者與開拓者,其社會角色是救死扶傷的白衣戰士,面對的是患病的群體。身為醫者是要治‘‘患病的人”還是去治“人患的病”?醫學模式的轉變、預防疾病戰略的轉變、臨床醫療工作的需要、改善醫患關系的需要等因素決定了醫學心理學已經成為當代醫學科學的三大理論支柱之一。這樣以教師為中心、以學生為對象的教學模式就面臨著與心理學理論相矛盾的巨大挑戰“醫學心理學”課程的教學改革,成為醫學院校課程建設的重要環節。
1.重新修訂教學大綱
通觀全國醫學院校,目前醫學心理學教材仍沿用傳統結構模式,即:以基礎心理學為主干,結合了變態心理學、臨床心理學、護理心理學等心理學分支學科理論,其中基礎部分占總學時的1/4,使得與醫學生密切相關的臨床心理學、醫患關系、心理干預等因為課時太緊只能草草帶過。內蒙古醫科大學所有專業學生使用的《醫學心理學》(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第二版)分12個章節,要求在24個學時之內講完,內容涉及面很廣,給教師的講授和學生的掌握都帶來了很大的困難。由于大多數醫學生畢業后不可能進入精神科或從事心理工作,這樣的課程安排使未來的臨床醫生既不重視課堂學習,又不能在實踐中加以應用,失去了學校課程設置的意義。
醫學心理學具有自然學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的雙重屬性具有實驗科學和理論科學的雙重屬性同時也具有基礎學科和應用學科的雙重屬性。這種雙重性給該課程的教學提出了雙重的要求。醫學心理學研宄的范圍主要是與醫學領域有關的心理學課題,普通心理學、發展心理學及社會心理學不包括在內,但是作為一門課程它必須考慮到授課對象的知識結構和一門學科與其他學科的銜接關系。醫學心理學的臨近學科有臨床心理學、行為醫學、變態心理學、健康心理學和護理心理學等,這幾個學科的研究對象和側重點是不同的。醫學心理學側重研究心理因素在軀體障礙中的作用與機制臨床心理學的研究重點是心理測驗和心理治療行為醫學主要采用行為主義的研究方法研究健康和疾病的問題變態心理學側重于探討各種精神障礙的心理原因和機制健康心理學側重于研究各種維持和提高心理健康的措施而護理心理學側重研究各種心理護理的原理與方法。可以看出醫學心理學與這些臨近學科既是相互包容又是相互獨立的,因為它們都有各自的研究對象和側重點。拓展醫學心理學學科外延,建立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體系是課程改革的當務之急。目前大多數醫學院校臨床醫學等專業開設的醫學心理學課程仍是將諸多醫學心理學分支學科內容合并為一??梢愿鶕W校具體情況選擇開設合適的選修課如心理學概論、心理測量學、神經心理學、心理診斷學、生理心理學、發展心理學、社會心理學、咨詢心理學、健康心理學、康復心理學、異常心理學等。作為教學這些知識對醫學生都是必修的但又不可能給醫學生開設6門心理學課程,隨著教學改革,醫學院校逐漸開設了臨床心理學、醫患溝通等選修課,給醫學心理學的授課帶來挑戰,現實的做法就是在醫學心理學的講授中兼容并蓄,同時講授其他幾個學科的內容但又要同時兼顧已選修過這幾門課程的學生。
在開設課程時間安排上目前部分醫學院校將醫學心理學課程安排在第三或第四學年,但此時才學習醫學心理學概論、心理學基礎知識部分,顯得太遲不利于學生整體素質的培養,與教學要求形成脫節現象,如果安排在第一或第二學年課程中有關醫學心理學的內容如心身疾病、心理咨詢與治療、病人心理、異常心理等與醫學專業課程緊密相關而本階段學生內外婦兒、診斷學等課程尚未開設學生常常感到難以理解掌握。因此,需要根據心理學的知識從基礎到分支學科從理論到臨床實踐合理安排課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安排在第一學年,醫學心理學課程安排在第三學年,臨床心理學課程安排在第四學年。
英國心理學家J.韋曼博士曾把醫學心理學研究的具體領域歸納為5個方面:(1)伴隨著老齡化、精神性疾病及神經學損害等因素的行為改變;(2)心理因素在醫學問題發生中的作用;(3)醫生-病人關系(4)病人對疾患和治療的反應;(5)治療的心理學方法。根據韋曼博士的歸類,我們認為醫學心理學的主要內容應分為:基礎心理學理論、異常心理、心身疾病、醫患關系、心理干預和心理健康6個方面。醫學心理學的教學時數會隨著各校的重視、師資力量的充實而有所增加,就目前的學時而言必須進行教學大綱修改重新分配教學內容,逐步縮小目前的基礎部分的知識而逐步擴大臨床部分的知識內容學時才比較適宜。就我們學校而言現在醫學心理學為限選課,24學時,在不增加學生負擔基礎上,結合目前一年級有心理健康教育課,二年級有社會心理學,四年級有臨床心理學、醫患溝通選修課,重新制定醫學心理學教學大綱,使之與前后知識呼應,又體現醫學心理學的特點,我們認為理論授課分18個學時進行,另外6個學時用于觀看影片、討論、辯論和考試等需要。學時上重新安排如下:講授醫學心理知識在開始先簡單回顧心理學的基礎知識,用2學時時間,異常心理、心身疾病、心理干預各占4學時,而醫患關系、心理健康2個內容各占2學時。這樣醫學心理學的課程圍繞一條主線展開,學生學習有章可循,教師授課主次分明。
2.改進授課方式、手段
醫學心理學中的許多概念都十分抽象,例如:情緒、思維、意志、認知、人格、特質、自我、智力、潛意識、心理應激……。所以,傳統教學方式已經遠遠不能滿足學生的需要,在教學中必須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和現代化的教學手段,豐富課程內容和形式,聯系臨床實踐。醫學心理學的課本不只是教師的“教材”,也應該成為學生學習的“學本”。包括形式多樣的學習活動如材料閱讀、討論、練習、實驗、案例分析等。而且在各章之前提供內容提要、學習目標、案例問題。從臨床實際中編撰醫學心理學課中的一些思考問題和案例。
在教學方法的選用上,可以采用電影、動畫、討論、辯論、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啟發式教學,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突破邏輯思維的框架。
借助于計算機技術生成文字、圖像、聲音、動畫等多種媒體,使單純用文字描述的心理測驗、心理咨詢、心理治療等心理學基本知識、技能能以準確、清晰、直觀、形象地場景再現出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教學效率的提高和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
在教學中,創設問題的情境容易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而使得學生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2。問題討論法實施的關鍵在于選材和問題的設定以及課堂氣氛的營造和控制,時間的安排和掌握也很重要。
角色模擬法是指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特點設定情景分派角色組織開展教學模擬活動。其優點是現場感應性強容易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學習熱情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動手能力。
例如在講“心理應激”這一章時可以將“應激的心理反應”中可能出現的各種“情緒反應”與“心理防御機制”結合起來用事件的形式加以講述??梢愿嬖V學生在每個個體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心理煩惱與困惑”也許還會遇到不同形式的“心理應激”。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思考在一個較大的負性生活事件中如大學生“失戀”“親人遭受意外”等假若“我”就是事件中的人物作為個體的“我”該如何面對?積極應對消極等待還是回避或逃避?請學生按照心理活動的規律分析這幾種解決方法的優劣。在教師引導和幫助下最后得出結論:當一個人面對應激時,如同身上背負著許多東西,單腿立地。這時會對自己說我實在堅持不住了,怎么辦呢/方法很簡單,把腿放下來就行了。
角色模擬法從現實出發,聯系生活實際,運用所學知識點去解決每個個體都會或多或少面臨的難題(“應激源”),幫助學生體驗實情,找出癥結,研究問題,尋求對策,并在課后讓學生以論文的形式寫出來。這樣做既能鞏固所學知識又有利于學生的成長和專業能力的培養。
在實例教學中運用靈活機制培養學生創新素質,醫學心理學課教師除在教學中應用心理學實驗儀器以及各種心理測試的模具和量表為學生開設示教實驗,還可以引導學生從事一些實驗和臨床研宄醫學心理學教學中加強實際案例教學的探索3,如發展心理學興趣小組,培養學生積極性,使之在努力學習心理學基礎知識的同時,針對現實社會的大中專學生存在心理因素問題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情況調查,并在教師指導下開設、組織心理咨詢講座以幫助他們解除心理障礙。
授課時既要通過簡單的課堂實驗和實驗室實驗這些實證的方法使學生了解和掌握人的心理活動規律及心理-生理的關系與機制,還要善于用描述的方法、思辯的方法從整體上講清人的心理結構、人格結構、醫患關系及心理的病理機制等;既要通過理論講授使之確定心身統一觀,從心身兩個方面認識人、觀察人、培養其人文精神,還要通過課堂練習使學生掌握簡單的心理課評定方法、心理咨詢和心理治療的基本方法。
此外,更新課程內容、豐富課程資源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重要的一環。在課程中吸納醫學心理學最新的研究進展,在現有教材資源基礎上提供多種學習資源,如教材配套光盤、基本練習、實踐活動、參考文獻、推薦閱讀、相關網站等,根據學校實際狀況加強醫學心理學實驗室建設,建立網絡學習環境,供師生交流、合作、查閱信息等。建立醫學心理學課程網絡教學系統提供教學資源、相關鏈接、論壇、留言板、試題庫、郵件列表等欄目促進師生、學生之間進行網上交流、合作、討論、答疑以及傳送作業等。
3.改革傳統的考核方式
教學評價作為檢驗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手段,應以教學目標為依據,充分體現靈活性與全面性等特點,調動學生積極性,真實反映學生能力,成為學生學習的動力;同時有效地考察教師教學質量、促進教學改革。教學評價可兼顧課堂表現、結業考試、論文撰寫等形式。課堂表現包括學生出勤情況、參與課堂討論、提出創造性見解的情況,結業考試主要采取筆試不僅考查知識面也注重考查對基本概念、理論的理解和掌握,課程論文包括小組合作學習主題報告、自主閱讀的文獻筆記以及案例分析等內容。
考試是檢查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手段??荚嚥粌H要考核學生掌握理論知識的程度,更重要的是考核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4。目前學生考試內容死記硬背的多,發揮創造性思維和邏輯性思維的少,學生為了獲得好的學習成績,就必須背講義,教條地套教師的標準答案。針對以上問題,我們可以采用一些靈活的方式補充考試的不足。平時課堂要求學生以理解為主,多提問或讓學生提出問題由全班進行討論;對于大家普遍感興趣的問題,可以組織集體辯論,把辯論內容整理成文,酌情給學生加分,作為平時成績。此外,可以布置一些可供發揮思維的作業題。如:學習了人格一章后,要求學生通過簡單的人格(包括能力、氣質、性格)測驗,了解自己的人格特點,根據自己的成長過程,分析影響自己人格形成的因素和機制,并制定提高自己心理健康水平的方案??荚嚳梢苑乓恍┙浀溆捌托睦韺W錄像,讓學生針對其中的人物或情節給出心理分析,說明這些人物存在什么樣的心理問題,或采用了什么樣的心理防御機制,并且可以結合自身經歷談談體會。通過多種考核形式的進行,把單純考察學生死記硬背知識的水平,轉向側重考察學生的分析問題、理解問題、鑒別問題和解決問題等綜合能力方面來,真正發揮出考試的驗收作用,達到考試應有的督促、提高、檢查、評價的目的。
英文名稱:Journal of Psychiatry
主管單位:山東省衛生廳
主辦單位:山東省精神衛生中心
出版周期:雙月刊
出版地址:山東省濟南市
語
種:中文
開
本:大16開
國際刊號:1009-7201
國內刊號:37-1360/R
郵發代號:24-208
發行范圍:
創刊時間:1988
期刊收錄:
核心期刊:
期刊榮譽:
聯系方式
關鍵詞:中醫學,情志,情緒,翻譯
中圖分類號:NO4;H059;R229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3-8578.2016.03.010
Abstract: In the Ming dynasty, Zhang Jingyue put forward the term “Qing Zhi Jiu Qi” in Lei Jing, and soon the word “qingzhi” has been used widely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ince then. Although “qingzhi” had been translated as “emotion” before as a term of TCM, not like what “qingxu” did in psychology and physiology. This paper aims to provide support evidence for modern translation by comparison between “qingzhi” and “qingxu”.
Key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qingzhi, qingxu, translation
“情”“志”二字始于《禮記》,至元代一直獨立使用,并不合用。《說文解字》言“情,人之陰氣有欲者也”;解“志”為“意”。今謂“七情”源于《內經》,定名于陳言《三因極―病證方論》,云:“喜、怒、憂、思、悲、恐、驚,七者不同”。“五志”則源出《內經》“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思憂恐”。明代張景岳在《類經》中首次將情志并稱,提出“情志之傷,雖五臟各有所屬,然求其所由,則無不從心而發”,“情志”名稱由此確立[1]。由此可見,傳統中醫學認為“情志”為“七情”與“五志”的合稱,作為人精神情感變化的外在表現,囊括喜、怒、憂、思、悲、恐、驚七種基本情志。
而現代研究卻給出了有異于此的定義。比如:金光亮[2]認為情志本質為一種內心體驗,是在外界多種刺激因素的作用下,五臟精氣變動而產生的傾向性的態度表現。喬明琦等[3]通過文獻研究提出:情志是人和高級動物共有的對內外環境變化產生的復雜反應;它具有特有的情志體驗、情志表情和相應的生理和行為的變化;它發生在特定的情景之中,其表達方式與個體生理、心理狀態密切相關。以上各家對情志內涵定義皆有不同之處,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傳統意義上的“七情”“五志”之說已經無法滿足現代研究的需要,百家爭鳴的現代化理論研究的目的正在于完善和發展,在這一過程中難言對錯。
既然如此,情志和情緒能否畫等號呢?
情緒,通常由情緒體驗、情緒表現和情緒心理三部分組成,作為有機體的一種復合狀態,是一種復雜的心理現象或生理過程。由于概念的產生必然經歷理解和再理解的過程。心理學各家的理解也是各有異同?!逗喢髋=蛴⒄Z詞典》載:“情緒是一種不同于認知或意志的精神上的情感或感情?!薄肚榫w心理學》[4]則稱:“情緒是人或動物所有的一種心理形式,不同于認識活動,具有獨特的主觀體驗形式(喜怒等感受),外部表現形式(如面部表情等),及獨特的生理基礎(皮層下等部位的特定活動)?!?/p>
宋煒熙等[5]進行過多角度和多方位評析后認為,情緒與情志的內涵有很多相通之處,但情志并不等同于情緒,因為情志除包括七情與五志外,也涉及五神的內容。既包含了部分現代心理學的情緒,也包含了認知、意志的心理過程。邢玉瑞[6]通過比較認為情志應該視為一個獨立的概念,基本等同于現代心理學的情緒。故對情志的定義也應包含發生基本機制,以及情緒體驗的基本要素。喬明琦等[3]認為情緒具有東西方雙重含義,古代文化中指特定的情緒狀態和一般的心情心境,西學東漸,情緒被早期心理學賦予廣、狹二義。而且現代情緒理論極大地深化了情緒概念,情志是對現代心理學情緒、情感的特有稱謂。此觀點契合邢玉瑞的觀點,他認為情志概念相當于人的情感系統或過程,其代表心理成分分為情感、情緒與心境,三者在心理功能和外顯表征方面常難截然分開[7]。
由此看來,情志與情緒并不完全等同,卻也難分彼此。所以,喬明琦認為情志是中醫對情緒的特有稱謂,未嘗不可。事實的確如此,因為情志是中醫心理學的一個重要概念,而“中醫情志學”的學科概念已然被提出,現有《中醫情志學》[8]一著,構筑了中醫情志學學科的理論框架。情志屬中醫心理學范疇,而情緒是西方心理學范疇概念,但二者發展至今早已是現代化闡釋過的概念。湊巧的是,用現代科學方法研究情志理論,用現代科學理論闡釋中醫情志學,在《中醫情志學》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而且該書與普通心理學、心理生理學、實驗心理學、醫學心理學、心理醫學等交叉甚多。Noteexpress論文數據顯示,情緒被譯為“emotion”引用次數最多達1310次,這個現象很好解釋,畢竟這一譯法已得到大家公認。而情志的最多引用也是“emotion”,見表1。
而《柯林斯英漢雙解大詞典》對emotion定義有二:(1)An emotion is a feeling such as happiness, love, fear, anger, or hatred, which can be caused by the situation that you are in or the people you are with;(2)Emotion is the part of a persons character that consists of their feelings, as opposed to their thoughts。而檢索詞典可發現,emotion的中文譯名有情感、感情和情緒,但并無情志一說,見表2。原因多在于中醫術語尚未形成規范,而Noteexpress結果顯示,現今文獻中emotion中文譯名為情緒。所以相關術語的規范化應用勢在必行。
現今,諸如心理學和生理學等學科的專業術語早已形成規范,不僅相關書籍有據可查,網絡資源也查之有據。而中醫學術語仍有一部分尚未得到規范。特別是,中醫情志學早已形成獨立學科,情志學相關術語卻未成體系。綜上所述,現有的研究中,多把情志譯為emotion,共識已有,何不趁勢促成相關規范,以免初學者視聽混淆,難辨術語真意,影響交流。
參考文獻
[1] 楊巧芳.情志內涵探析[J].遼寧中醫雜志,2008,35(9):1320-1322.
[2] 金光亮.論情志與情志病因[J].中國醫藥學報,1997,12(3):9-11.
[3] 喬明琦,韓秀琴.情志概念與可能的定義[J].山東中醫藥大學學報,1997, 21(4):258-262.
[4] 斯托曼,燕云,心理.情緒心理學[M].遼寧人民出版社,1986.
[5] 宋煒熙,胡隨瑜.論情志與情緒的異同[J].山東中醫藥大學學報,2003,27(4): 250-252.
[6] 邢玉瑞.中醫情志概念研究[J].中華中醫藥雜志,2015,30(7):2278-2280.
【論文摘要】人文教育是高等醫學教育的內在規定性之一,人文教育與醫學專業教育的交叉融合為醫學院校開展人文教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通過構建新型的合理、有效的人文教育評價體系,提高了臨床研究生的教育質量,提高了其綜合能力,使其更好地適應臨床醫療工作,成為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也是對臨床醫學專業學位培養的教育教學、改革發展有益嘗試和探索。
作為高層次醫學人才的培養,加強醫學研究生人文素質教育有著極其重要和特殊的內涵。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不斷完善,社會要求更多高層次、高素質的人才,而衛生行業的特殊性更是要求醫學研究生在走向工作崗位后,既是掌握扎實醫學知識和技能,能獨擋一面的學術骨干或學科帶頭人,更是具有較強的人文素質,懂得對患者、對社會負責,具備完善人格和高尚情操的高素質人才。但是,隨著高等教育的大眾化和研究生的大幅度擴招及功利主義和利己主義思想的蔓延,對研究生的培養質量產生了很大程度上的影像,制約了研究生教育的良性發展,也引發了社會對醫學研究生教育質量的質疑。
現在的教育當中,有些醫學研究生更多地關注于寫文章、做實驗和找工作,將大部分時間與精力花費在門診、實驗室和圖書館,這是應當肯定的。但是,在人生追求上只是更多地傾向于個人學業的成功,而對時事政治漠不關心、對社會公德消極回應、對病人缺失愛傷意識等都是很不應該的。還有部分研究生片面追求“證書”的現象十分普遍,他們努力學習的目的,往往就為了獲得一張文憑和一個個的證書。這種帶有強烈功利色彩的片面發展的學習風氣,使他們缺失了部分人文素質,在擁有了某種專業知識或技能的同時,自己也感到了迷失。處理事情往往以自我為中心,對他人不關愛,對自我不自制,缺乏誠信和公正,奉行享樂主義和拜金主義。所有這些現象不得不引起我們教育工作者對教育的深思。盡管高等醫學院校開設了“兩課”、公共關系、社交禮儀等課程,執業醫師法也規定了醫師執業考試中醫學倫理學、醫學心理學和衛生法學是必考的內容,但總的看來仍存在著很多不足,效果不盡人意。
在新的醫學模式下,在當前的高等醫學研究生教育中,既要傳授給學生認識疾病、預防疾病、治療疾病的方法,同時教授學生如何去尊重人、關懷人有著更深層次的意義。因此,只有構建出合理、有效的臨床研究生的人文教育評價和建設監控體系,才能更好地提高臨床研究生的教育質量,提高其綜合能力,使其更好地適應臨床醫療工作,成為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也是對臨床醫學專業學位培養的教育教學、改革發展有益嘗試和探索。構建新型人文教育評價體系,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促進課程改革,建立醫學人文教育課程體系
人文教育主要通過課程得以實現,因此必須改革醫學類高校課程設置、優化課程結構,重建人文教育課程體系,從而推動人文教育的順利開展。在課程設置上體現人文精神,加大培養學生人文素質的人文社科教育教學內容。第一,課程設置要體現人文課程與醫學密切結合、強化人文基礎、弘揚醫學科學道德的特征。如設置醫學倫理學、社會醫學、醫學心理學、醫學辯證法、衛生法學等課程。第二,從社會科學教育教學的局部出發,建立通識型的醫學教育體系。在醫學教育過程中應體現科學與人文的統一,在自然科學教學中挖掘人文因素,在人文課程教學中反映科學思維與精神,使科學與人文的融合一體。人文教育是高等醫學教育的內在規定性之一,人文教育與醫學專業教育的交叉融合為醫學院校開展人文(下轉第103頁)(上接第101頁)教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開展校園文化活動,營造濃厚的校園文化氛圍
實踐證明,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建設濃厚人文氛圍的校園文化,對學生的人文教育與科學教育起到促進作用。校園文化總體設計始終要以人文教育與科學教育為主線,構建文明、整潔、優美、有序的校園環境。一是硬件建設,二是軟件建設。在硬件建設上,要進行合理的學??傮w規劃,更新、增加教學設備,建立一些人文景觀等;軟件建設包括校風、教風、學風、考風及各種校園文化活動等。通過這些活動,讓師生的愛國主義和集體義情感得到升華,責任感、使命感、義務感及奉獻精神得到強化,創造性才能得到發揮,真正做到寓教于樂。此外,要開設形式多樣的學術論壇、講座。比如博導論壇、碩導論壇、博士講座等,通過舉辦高質量的人文講座、高水平的報告會、講座,也能使學生從多方面接受人文精神的熏陶。
3.組織社會實踐、公益活動,深化人文教育建設
開展社會公益活動,比如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及社區義診、獻血、福利院健康咨詢等公益活動,可以拓展人文教育的空間,深化課堂教學,把理性教育和感性教育有機結合起來。醫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重要環節是臨床見習、實習,醫學生的人文教育如醫德醫風、實習態度、遵守紀律、人際溝通能力培養等是醫學教育的重要內容,讓學生早期進入醫生角色,先學做人,再學做事。通過課程體系改革、開辟第二課堂和參觀社會實踐活動,使醫學生能夠把醫學科學與人文素養有機地交融在一起,從而逐漸產生指導他們今后醫療實踐的內在價值導向和行為準則的因素。此外,組織學生深入社會,培養學生隊員之間的協作、師生合作精神,鍛煉學生組織領導能力、溝通能力,開拓視野、提升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對社會、對國家、對他人的關懷和責任感。使他們可以在實踐中認識社會、改造社會,同是也改造自我,促進自身的健康成長。 轉貼于 4.加強醫德醫風教育工作,提高學生自我修養[2]
醫德醫風是人們從事醫學工作的社會職業道德,是一種群體效應,它們具有共通性。良好的醫德醫風是人文素質不斷得到教育和提高的結果,是對生命價值意義的高尚追求,也是人文精神的一種體現。教師要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將專業教育與醫德教育、課內教育和課外教育、校內教育和校外教育相結合,把醫德教育滲透到學校教育、專業教育的各個環節中。特別是在醫學生的醫學見習和臨床實習階段,教師應當根據臨床實際案例啟發學生分析醫德原則,引導學生自主應用醫德原則、選擇醫德規范,促進學生醫德修養的自我培育。因此,加強醫德醫風教育在提高醫學人才的整體素質中有著重要的基礎性地位和作用。它有利于促進醫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提高,增強醫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對提高醫學生的業務素質和培養良好的身心素質也起著重要作用。
5.鼓勵黨團組織培養工作,促進學生身心健康
利用雙休日或黨團活動時間,有計劃、有目的地組織學生跨出校門走向社會,投身于實踐之中。如黨團知識講座、影視教材宣教、參觀博物館、展覽館、紀念館等實踐基地;可以搞歷史和現狀調查;走訪勞動模范或先進人物等等。也可以結合醫學專業特點,組織學生利用寒暑假期,到基層醫療單位,進行醫學專業實踐,通過調查研究和做實習醫生等活動,加深學生對專業知識理解的同時,也了解了社會,認識了社會。同時鼓勵和提倡社團組織開展科技、文化、藝術、體育等文體工作,豐富校園文化,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豐富多彩的黨團組織及社團活動是校園的活力和魅力所在,也是醫學人文教育的重要載體。
6.完善考核評價體系,促進醫學人文教育
建立有效、合理的新型人文教育考核評價體系,是促進醫學人文教育的重要手段。學校應當把人文教育考核評價納入學籍管理指標,作為學生獎懲、畢業、學位授予的重要標準。對醫學生的人文素質考核評價宜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方法。尤其對醫學生的醫德評價不能簡單以醫德教學考評取代醫德教育評價,應將醫德課程教學考核與醫學見習、臨床實習環節的醫德行為、案例實務的處理結合起來,進行綜合評價考核。
制定中醫臨床研究生的人文教育評價和建設監控體系是國內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發展目標和趨勢。本項目的實施,將解決部分存在的問題,對于提高中醫臨床專業學位研究生的綜合素質具有重要意義,也為其他院校研究生教育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鑒和指導,具有重要理論和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摘要】高職高專護生的人文素質培養是醫學教育的重要內容,通過對高職高專護生的人文素質培養現狀進行分析,明確了高職高專護生人文素質培養的意義,提出了高職高專護生人文素質培養的途徑,為高職高專護生人文素質培養的進一步研究提供參考。
【關鍵詞】高職高專;護生;人文素質
Study on humanistic of Vocational College nursing students
PENG Xin-hua,WANG Qiu-yue
【Abstract】Vocational College nursing students in the humanistic quality of train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medical education, through the humanistic quality of training analysis of the status about vocational college nursing students, clearly the meaning of humanistic about training of vocational college nursing students , raised the quality of vocational training nursing students in the way human,vocational nursing students to develop human qualitie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further research.
【Key words】Vocational College; university student; humanistic
培養全面發展的高職高專學生應該是綜合性、學術性和人文性的“三位一體” [1]。在如今文化多元化的時代背景下,醫學生的培養應該更加重視科學素質與人文素質的統一,所以醫學生,特別是護理專業學生不僅要掌握專業醫學知識,還應掌握心理學、美學、禮儀與溝通等相關的人文科學知識,這就要求要不斷加強對高職高專護生的人文素質培養,使其更好地適應社會需求。這是未來社會醫學生培養的方向,也是護理職業發展的需要。
1我國高職高專護生人文素質培養的現狀
1.1 護生人文素質教育的重視程度還需加強 :人文素質是指人文社會科學知識在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人格、氣質和修養方面的內化[2],同時也包括文化素質,即語言修養、文學藝術修養、倫理道德修養、文明禮儀修養等,表現為一個的人格、氣質、修養。但目前在高等護理教育中,存在著重視醫學專業知識技能的傳授、培養;忽視社會科學、人文精神的熏陶和人文科學知識技能的傳授、培養,使有的學生偏科嚴重,只重視醫療專業基礎理論課的學習,不愿意上有關的政治理論課、社會科學等課程,由于受社會大環境不良影響,還有的學生對未來產生疑惑,精神生活空虛,生活品位較低,相信迷信。有的則沉迷網絡,流連在虛幻的中,缺乏社會責任感。這種情況有悖于當代醫學發展趨勢,所以護理學院的學生,特別是高職高專護生人文素質培養環節需要更加得到重視。
1.2政治理論學習缺乏,時代氣息不強:在校的護生普遍存在“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醫學書”,對政治的敏感和關心程度不夠。據調查分析,多數護生平時對政治理論學習之類的活動缺乏興趣,因而,政治敏感性不強,很難掌握時展主潮流,時代信息不強。政治素質、思想道德素質相對較低,集體主義精神、團隊精神、協作能力相對較差[3]。
1.3因高校擴招,使在校護生整體素質下降:很多護生的文、史、哲知識匱乏,知識面也非常狹窄,語言文字表達能力、醫學論文、病歷、處方、護理病志及至一般日常應用文的書寫能力等都很差,語句不通,錯別字連篇,字跡難看等。在護理專業知識學習過程中也存在理解和與老師溝通的問題,這都將影響今后的今后的醫療護理行為。
2高職高專護生人文素質培養的意義
2.1護生今后從事的職業特點需要人文素質:現今人類對健康需求的迫切,已使護理工作不僅局限在減輕患者痛苦、治療疾病上,護士還充當著健康知識的宣傳者,疾病護理的計劃者、管理者,醫患之間的協調者以及促進全民健康的指導者等角色。護士要適應這種新形勢的變化,就必須具備高尚的職業情操, 扎實的文化基礎, 精湛的護理技術, 堅韌不拔的心理品質, 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 勇于創新、不進取的綜合素質, 而人文素質的培養對護生綜合素質的形成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護士角色的轉變,職業特點的更新對護生的知識結構和整體素質提出了新的要求。這就要求進一步加強護生的人文素質教育,提高護生的人文素質水平。
2.2高職高專的辦學特點需要護生具備人文素質:高職高校辦學主要是培養技能型、應用型的復合型人才,護生在校學習期間,更多的是學習理論和實踐技能,人文素質有所忽視,為了使高職高專護生全面發展,更好地適應以后的工作環境,應加強在校期間對高職高專護生進行人文素質的培養和教育。
2.3加強人文素質培養有利于護生思想道德素質的提高:人文素質的培養對護生業務素質的提高有著重要的作用,它有助于護生理解護理專業知識, 掌握護理專業技能, 對專業學習有正確的認識和濃厚興趣, 產生持久的學習動力。人文素質的培養也是護生身心素質發展的基礎, 護生通過學習人文社會科學知識, 一方面正確認識人與自然、環境的關系, 懂得生命的存在及其價值, 從而愛惜生命; 另一方面使自身的精神境界得以提高, 從而產生為人類的健康而奮斗的頑強毅力和百折不撓的精神, 這種毅力和精神正是可貴的心理品質,所以培養護生良好的身心素質必須有人文素質作支撐。[2]
3高職高專護生人文素質培養的途徑
3.1構建優質的人文教育師資隊伍。教師是知識的傳授者,自身的人文素養和人文精神在教學過程中會直接或間接地對大學生的價值觀、道德觀和人生觀的形成有潛移默化地影響。組建結構合理的人文學科教師隊伍,通過整合校內資源和引進校外組素質教育人才梯隊;鼓勵有臨床醫學專業背景的教師參與相關人文課教學;現有人文課教師通過相關基礎醫學課程培訓和深入醫院體驗生活等方式建立醫文相融的知識結構,成為具有交叉學科學術能力的教師。同時,輔導員是大學生成長、成才的人生導師和知心朋友,適當吸收人文學科背景教師(如管理學、教育學、心理學等)加入,發揮學科優勢,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潛移默化地滲透人文精神教育,以人格魅力和學識魅力教育感染學生,在大學生成長過程中起著“潤物無聲”的作用。
3.2加強護生的人文學科和教學建設:要加強學科建設,構建合理的醫學人文素質課程體系。使人文素質教育的內容進入課程體系,滲透在學生學習、生活、實踐中,逐步建立起系統的、具有醫學特色的人文素質培養評價體系。課程設置上,必須開設具有普遍適應性的文、史、哲等人文課程,以培養護生基本人文素質的邏輯思維;同時開設與醫學直接相聯系、交叉的醫學人文素質課程如:醫學倫理學、醫學心理學、醫學法學等課程,為護生今后的發展奠定基礎,使醫學人文精神作為一個整體融入護生的生活和醫療理念中。而且,課程內容應體現出醫學專業的特點,符合醫學人才培養的規律。應寓人文精神于教學過程中,緊密結合醫學與人文學科的內在聯系,貫穿“以病人為中心”的理念,人文社會科學課程要結合醫學專業特點,恰當涉及醫療理論和實踐中的相關問題如醫療改革、醫患關系問題、安樂死、衛生資源分配等,使人文課教學和醫療實踐結合,使護生學會從不同角度去思考問題,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
3.3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營造良好的醫學人文素質教育環境:人文素質的培養不能只靠文化知識來填補, 還需營造一個人文氛圍。校園文化是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重要影響因子,它是一種潛在的教育和影響力量。積極引導護生針對性閱讀一些歷史、文學書籍, 利用每年慶?!?.12”國際護士節之際,對大學生的導向作用、激勵作用、凝聚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并積極開展以“人環境健康護理”為主題內容的各項活動,如心理法律等方面講座、護士禮儀展示個人才藝表演醫學知識競賽等,把人文教育的思想滲透到隱性課程中,建立生動活潑、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拓寬人文素質培養的渠道, 營造出濃郁的人文氛圍, 使護生的人文素質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3.4注重提高護生的基本能力:按照人文素質的內容,通過講、寫、聽、說提高學生的閱讀、寫作、口語表達能力,為整體護理打下良好的基礎。通過處理一些具體的案例及同學們身邊發生的矛盾,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交流思維能力和人際溝通能力,使她們在矛盾的沖突中尋找共識,使她們學會溝通,學會做人,學會處世。通過建立悄悄話信箱、心理健康教育園地、心理咨詢室,開通熱線電話,促進她們身心健康的發展。這樣,使護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人際溝通能力、心理健康適應能力都得到培養訓練,使其適應新形勢下的護理工作。
3.5利用實習教學醫院加強護生在實踐中的人文素質培養:高職高專的護生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醫院實踐學習,所以學校應該很好的與醫院相關部門進行溝通,利用醫院現有的資源,在日常的臨床實踐過程中對護生進行詳細指導、教育,培養其人文素質,最終達到實踐育人,提高護生人文素質的目的。
素質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 護生人文素質的培養是護理教育工作者面臨的一個新課題, 它還需要我們不斷地去發展和探索方法。將人文教育滲入整個教育教學過程中的每個環節。為構建和諧醫患關系培養優秀的護理人才,以適應新時期人們對疾病護理過程中的心理與生理的雙重需求。
參考文獻
[1] 徐華平,賴平.淺論新形勢下的醫學生人文素質教育[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4,(2):24-26.
[2] 蔡雅谷,護生的人文知識教育,中等醫學教育,1998,16(10):35
【關鍵詞】心理健康; 心理干預
【中國分類號】R395.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5511(2012)06-0105-01
醫護人員每天直接面對患者,在對患者實施診治和護理的過程中,他們要承擔很大的壓力,醫護人員心理健康的調查發現,醫護人員存在明顯的心理壓力,并且工作壓力是壓力的主要來源[1]。壓力能導致負性情緒及醫護人員職業道德和診療水平的下降[2]。醫護人員良好的心理健康狀況不僅有利于自身整體健康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患者的診療及康復。本次調查旨在探明醫護人員心理健康狀況、主要心理問題、對心理健康的影響,為今后有針對性地實施心理健康干預打下基礎。
一、對象和方法
1.調查對象:本次調查采取方便取樣的方法,在2011年01月至2012年4月期間對保定市北市區市4所二級甲等醫院正常在崗、不存在精神疾病的醫護人員進行問卷調查,共發放問卷364份,回收有效問卷334份。
2.心理健康評估工具:采用癥狀自評量表(SCL一90),填表前給予被調查者統一的指導語并囑其各自獨立答卷,為了填寫真實問卷,用無記名形式。該量表具有90個項目,每個項目根據有無及嚴重程度依次記為0、1、2、3、4分,分別表示無、輕、中、重、極重,然后統計各因子分和總分;對符合SCL.90總分>200分和/或至少1個因子平均分芝3視為有心理衛生問題。SCL-90總量表的同質性信度為0.97,各分量表的同質性信度在0.69以上,重測信度大于O.7,內容效應和結構效應也較好[3]。癥狀自評量表(SCL一90)
3統計學方法:應用SPSS 1 6.0軟件包進行數據錄入和統計學分析,采用一般性描述、t檢驗、方差分析、回歸分析等統計學方法。
二、.結果1癥狀自評量表評分結果
2.1醫護人員在軀體化、強迫、人際敏感、抑郁、焦慮、敵對等項目上得分高于全國常模[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表明參與本次調查的醫護人員總體心理健康水平較差。
三、討論:
20世紀40年代召開的世界第三屆國際心理衛生大會上認為“人的心理健康是指身體上、智能上以及感情上與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圍內,將自己的個人心境調整發展成最佳狀態”.心理學認為“心理健康的標準認知功能正常,,情緒反應適度,意志品質健全,自我意識客觀,個性結構完整,活動效能吻齡”.醫生這個特殊職業,對心理健康要求高于其它行業,除此外還有自己職業特殊要求,具體為:①熱愛自己的工作,積極樂觀,心境愉快;②勝任醫生工作,對于復雜病情有獨到見解和處理能力;③有較強的適應能力,善于協調醫患關系;④具有健康的人格,積極態度多于消極態度;⑤善于總結經驗,有開拓創新精神。最近研究發現醫護人員總體心理健康狀況較差,醫生各年齡段的平均預期壽命均低于當地居民,隨年齡增長醫生平均預期壽命低于當地居民的幅度也在增大[5]。醫護人員的健康狀況逐漸引起了相關學者的關注,心理健康是全面身心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但醫護人員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容樂觀。一項相關調查顯示75.56%的醫生認為心理壓力增大,41.69%的醫生認為做醫療工作自信心下降[6]。另一項有關壓力源和醫師心理健康的調查中,多數醫師都存在明顯的心理壓力(66/98),存在壓力的醫師在癥狀自評量表的人際敏感、抑郁、焦慮、敵對等因子上與對照組有顯著差異[7]。在本次調查中26.6%的醫護人員癥狀自評量表SCL一90總分≥200分和/或至少1個因子平均分≥3,顯示其存在心理衛生問題,醫護人員在軀體化、強迫、人際敏感、抑郁、焦慮、敵對等項目上得分高于全國常模。國內有相關研究表明,女性在壓力下更易出現抑郁、焦慮狀態,過度疲勞下更易出現軀體化癥狀[6],同時,本調查結果還可能與下列因素有關:醫生超負荷工作,心理壓力過重,產生抑郁感 醫生每天面對心情不好的病人,在超時工作狀態下,病人把自己病情反復擴大的描述的負面心情,是希望引起醫生的重視和得到合理解釋,醫生在這種互動的狀態下,自己的心情也會產生負反應,行為上出現反應差、呆滯、遺忘,產生抑郁感.醫生之所以產生心理健康問題,都是來自于工作造成的心理壓力所致,除此之外,醫生本身的心理素質、文化修養、性格和家庭的影響也是主要原因.這些負面心理和情緒長期積淀并得不到有效的改善和傾訴,或使情緒能有緩解的渠道,日趨嚴重的心理應激狀態可使醫生免疫功能出現異?;蛳陆?也極容易產生身心疾?。?].這些壓力導致了醫護人員中更高的心理問題發生比率。不同科室醫護人員的理健康狀況存在差別在對不同專業醫護人員心理健康狀況的研究中發現,急診醫護人員心理健康水平低于一般人群,尤其是急診科護士,他們在焦慮、抑郁和軀體化等問題上的嚴重程度在臨床各個科室最為突出[10]。綜合上述醫院應對醫生普及心理知識,在??菩睦磲t生的輔導下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在工作中能從容應對各種突發事件,堅持原則和協調醫患關系.培養醫生樂觀、開朗、豁達的性格,以積極的工作態度化解負面心理情緒,在工作中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做好自己本職工作.總之健康是衡量一個國家強盛的天平,健康也是標志一個民族強盛的皇冠[11]。醫生的心理健康是保持人們身體健康的一個水銀柱.我們今天提出和研究醫生心理健康問題,只是一個側面,意在提高醫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同時,呼吁全社會都關注和重視.并把解決問題的方式和方法輻射到我們社會中的各行各業,其目的為建立一個和諧、穩定的社會和發展作出貢獻。
參考文獻
[1]夏保京.壓力源與醫師心理健康調查分析【J].中國醫學倫理學,2008(02):13l一132
[2]曹嵐,唐春炫,蔣冬梅.重癥監護病房護士的壓力源分研究論文析及應對方式[J].護理雜志,2008(06):33—34
[3]韓金紅,孫-龍r1_ip玉,韓金香.護士長工作壓力源、心理健康狀況及應對方式的研究[J].護理管理雜志,2007(04)
[4]馬長永.對醫務人員所承受的不良壓力及其醫德退化關系的研究[J].中國醫學倫理學,2007(02):121—123
[5]Smyth K A,Williams P D.Patterns of coping in blackworking women.[J].Behav Med,1991,17(1):40—46
[6]Vaillant G E,Bond M,Vaillant C O.An empiricallyvalidated hierarchy of defense mechanisms.[J].Arch GenPsychiatry,1 986,43(8):786—794
[7]Compas B E,Worsham N L,Ey S,et a1.When mom or dadhas cancer: Ii. Coping, cognitive appraisals, andpsychological distl’(2SS in children of cancer patients.[J].Health Psychol,1996,15(3):167—175
[8]余欣欣.離異家庭初中生心理健康狀況及相關因素研究[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 1(05)
[9]姜乾金.醫學心理學[M].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