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1-18 03:50:4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大學生手機消費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手機依賴 高職學生 調查問卷 原因 對策
中圖分類號:G7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6)07(a)-0139-02
新媒體技術的飛速發展,催生了集通訊、娛樂、社交、購物等多種強大功能于一體的“第五媒體”――手機,手機以其便攜、快捷、私密的特點滿足了年輕一代對海量信息和廣泛社交的追求,高職學生普遍存在文化基礎薄弱、學習自覺性不高、自律性較差、容易沉迷娛樂等特點,自然容易被手機所控制,從而影響學習效果、身心健康和價值觀念,甚至導致因無法控制自己而過度依賴使用手機的“手機依賴癥”。如何在新媒體時代更好培養高素質、高技能人才已經成為擺在高職教育者面前的重要課題。該文基于對棗莊職業學院高職學生的問卷調查,分析高職學生手機依賴的成因,并提出可行性對策,為引導高職學生提高媒介素養、克服手機依賴、建立正確價值觀提供借鑒。
1 問卷調查及結果分析
該次問卷調查對象為棗莊職業學院高職學生,共發放問卷480份,收回有效問卷443份,其中男生42.3%,女生57.7%,一年級37.1%,二年級32.4%,三年級30.5%。問卷設計包括學生個人信息、常用手機功能、使用手機時間及頻率、上課使用手機時間及原因、手機依賴程度等30個問題。443份有效問卷數據顯示,高職學生手機擁有率達100%,上網普及率達98.2%。從問卷結果分析,高職學生主要使用手機的交友聊天、影音娛樂、閱讀小說、獲取資訊、撰寫微博、網絡游戲等功能。其中QQ、微信等社交軟件的使用率最高,達到91.7%,電話、短信等通訊功能排在第二、三位,游戲功能排在第四位,達34.7%,排在后面的分別是影音娛樂(27.8%)、資訊獲?。?5.2%)和閱讀小說(19.7%)。上課時間出現過看手機行為的達到99.4%,上課經??词謾C的有32.3%。男生認為自己有手機依賴傾向的占男生總數的37.4%,女生認為自己有手機依賴傾向的占女生總數的29.8%。大一學生有28.1%認為自己有手機依賴傾向,大二學生有33.7%認為自己有手機依賴傾向,大三學生有43.1%認為自己有手機依賴傾向。
手機在高職學生中100%的擁有率,和手機上網功能的普及說明手機已成為高職學生的必需品。社交軟件的高使用率反映了當代高職學生孤獨又躲避正面社交、從眾又特立獨行、叛逆又渴望被接納認可的心理特點。上課看手機形成習慣說明手機已經對高職學生的學習造成了嚴重影響。同時,調查結果顯示,男生對手機的依賴程度要大于女生,隨著年級的增長,對手機的依賴程度也在不斷攀升。
2 高職學生手機依賴的原因分析
2.1 社會原因
20世紀70年代,美國著名學者梅爾文?德弗勒和大眾傳播社會學家桑德拉?鮑爾-洛基奇提出的“媒介依賴”理論認為:社會環境存在的變動和沖突越多,個人所面臨的不確定性也越多,不確定性促使人們搜尋多種信息來了解社會生活正在發生些什么。[1]當前正處于信息爆炸時代,社會發展日新月異,個人越來越依靠大眾新媒體來獲取資訊和進行自我社會定位。同時,海量信息使人們應接不暇,造成了社會普遍存在的“快餐文化”和“淺閱讀”現象,“茗香書韻”的節奏已經遠遠趕不上人們奔忙的腳步,手機讓人們可以見縫插針地獲取資訊、娛樂放松和交友溝通,這是任何媒體都無法比擬的優越性。
2.2 主觀原因
高職學生作為接受新鮮事物能力較強、信息篩選能力較差的青年一代,在海量信息面前既歡呼雀躍又無所適從,他們享受著信息技術帶來的社交新途徑、視聽新感覺、購物新理念,卻容易在虛擬的手機世界里荒廢了青春、迷失了自我。
首先,手機媒體減少了他們的孤獨感。劉紅和王洪禮研究發現,孤獨感可能會增加大學生的手機依賴傾向。[2]王相英研究發現,孤獨水平與手機成癮存在顯著的正相關,孤獨感在手機成癮與人格特質之間起部分中介作用。[3]高職學生文化基礎薄弱,不是名牌大學里的“天之驕子”,多數從小因為學習成績一般而存在自卑心理,越自卑就越孤獨,越渴望被認可。但是自卑的心態讓部分同學對現實社交有一種排斥心態,而手機社交軟件的廣泛性、主動性、私密性既滿足了他們交往的需求,又巧妙隱藏了他們的自卑,讓他們在虛擬世界里找到了自信。
其次,手機媒體讓他們由信息的被動接受者變為主動傳播者。新媒體時代,每個人、每部手機都是一個“自媒體”,自媒體使得學生從“旁觀者”陡然轉變成新聞“當事人”,他們想寫就寫,想說就說,每個人都可以利用互聯網來表達自己想要表達的觀點,傳遞他們生活的境況,甚至構建自己的社交網絡。[4]他們在發表評論、撰寫微博、維護個人空間的過程中充分享受到自我表達的快樂,而當這種自我表達有人“點贊”或引來圍觀時,則能給他們帶來無限的成就感和滿足感。
最后,手機媒體迎合了他們對娛樂的需求。學生的消費能力有限,在課業之外,比較廉價的娛樂方式就是玩手機,手機網絡的虛擬世界幾乎涵蓋了他們所有對娛樂的需求,對他們形成了強大的吸引力和控制力,需要付出腦力勞動的、相對被動的學習則顯得有些枯燥乏味。
2.3 客觀原因
現在的職業院校幾乎做到了全網絡覆蓋,為學生隨時隨地上網提供了便利條件,餐廳里、教室里甚至廁所里,隨處可見“低頭族”和“拇指族”的身影。
有些職業院校的社團活動流于形式、缺乏新意,許多活動的開展都是配合上級精神,學生沒有在活動開展過程中發揮能動性,影響了學生的參與積極性。
部分高職教師由于沒有升學率的壓力,對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的研究探索不夠,幾十年一本教案念下來,課堂沒有吸引力,學生參與度不夠,又有少數教師對學生管理失之于寬,對學生上課玩手機的現象不聞不問,甚至在課堂上接打電話,導致學生很難將全部精力放在課堂上,總是受到手機的干擾,甚至直接用玩手機代替上課。
3 高職院校應對學生手機依賴的對策探索
調查表明,對手機媒體的依賴已經成為影響高職學生學習生活和成長成才的首要因素,引導高職學生正確對待手機媒體、處理好學習和娛樂的關系已經成為當前的迫切問題。筆者試從以下幾個方面提供建議。
(1)利用手機平臺加強對學生價值觀的引導。高職學生缺乏信息判斷和篩選能力,容易受到享樂主義、拜金主義等錯誤價值觀的引導而對社會感到失望,甚至是自我放棄、隨波逐流。高職院校在利用思想政治課堂、心理健康教育和各種社團活動加強對學生價值觀引導的同時,要充分利用手機媒體這一便利平臺,開通官方微博和微信公眾平臺,發起微話題,舉行微訪談,制作微課堂,利用微視頻、微電影、微文本、圖片、手機報等形式引導學生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青春正能量。棗莊職業學院近年來開通了“棗莊職業學院微信公眾號”和“青青棗職”兩個微信公眾平臺?!皸椙f職業學院微信公眾號”從學院層面權威信息,傳播學院形象。“青青棗職”面向全體學生,輔助團學工作,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兩個微信公眾平臺都有專業的師生創作團隊,內容新穎,形式活潑,關注度和影響力與日俱增,成為廣大師生的重要精神家園。
(2)利用手機延伸課堂教學內容。有的高職院校利用屏蔽儀、“手機收納袋”等方法約束學生上課玩手機的行為,但技術的進步是把雙刃劍,在屏蔽掉手機信號的同時也屏蔽掉了一個巨大的網絡知識寶庫,而且這種強制性的做法容易引發學生的逆反心理。筆者認為,可以為課堂規定一定的“手機松綁時間”,比如:小組討論或“頭腦風暴”等課堂活動時,允許同學們參考手機拓展自己的思路。課前通過“預習導航”設置預習內容,引導同學們利用手機網絡的搜索功能解決學習中的困惑,提高同學們的學習主動性,將手機由“學習天敵”變為輔助學習的好幫手。每門學科可以開通微信公眾平臺,大家可以利用微信討論問題,也可以查看相關的圖片視頻、學術論文和科普資料。
(3)用“活力課堂”激發學生課堂興趣和專注力。近年來,棗莊職業學院在教學改革方面不斷探索,吸收先進的職業教育理論,結合學生成長規律和認知規律,突出職業教育的職業性、實踐性、開放性,打造出做、學、教、賽“四位一體”課堂教學模式,這一模式突破了傳統的以講授為主的課堂模式,讓學生通過課前預習、動手操作和展開競賽充分參與到課堂中來,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動手能力。這可以說是引導學生克服手機依賴、重回課堂的成功案例,高職院??梢愿鶕W院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積極探索有趣的課堂教學模式,讓學生不再因為上課無聊而依賴手機。
有人說:“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卻在玩手機。”隨著新媒體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各種功能強大的APP讓手機變得更加具有吸引力和控制力,手機依賴已成為新媒體時代一種普遍的社會現象。關于高職學生手機依賴現象的研究涉及到社會學、心理學、傳播學、教育學等諸多學科領域,作為高職教育工作者,有責任繼續深入研究并提出有效對策,去拯救這在手機屏幕前“垮掉的一代”。
參考文獻
[1] S.J. Ball-Rokeach,M. L. DeFleur,A Dependency Model of Mass-Media Effects[J].Communication Research,1976(3).
[2] 劉紅,王洪禮.大學生的手機依賴傾向與孤獨感[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12,26(1):66-69.
[論文摘要] 隨著經濟社會的縱深發展,當代大學生作為社會特殊的消費群體,其追求高品位生活而產生的新的消費觀念直接地影響世界觀的形成與發展。因此,關注大學生消費狀況,把握大學生生活消費的心理特征和行為導向,培養和提高大學生新的消費意識是當代大學生共同關注的問題。
一、大學生消費觀現狀
1.在消費結構中理性消費是主流
價格、質量、潮流是吸引大學生消費的主要因素。據網上調查顯示,講求實際、理性消費仍是當前大學生主要的消費觀念。如:在購買商品時,大學生們首先考慮的因素是價格和質量。這是因為我國的大學生與國外的不同,經濟來源主要是父母的資助,自己兼職掙錢的不多,這使大學生每月可支配的錢是固定的,大約在300元~800元之間,家境較好的一般也不超過2000元,而這筆錢一是用來支付伙食費和日常生活用品開銷。二是用來購買學習資料(考研、攻讀各種資格認證、英語過級考試等等),由于消費能力有限,大學生們在花錢時往往十分謹慎,力求“花得值”,他們有時會盡量搜索那些價廉物美的商品。無論是在校內還是在校外,當今大學生的各種社會活動都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圍、開始談戀愛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不會考慮那些盡管價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我們比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檔次,雖然不一定買名牌,但質量顯然是大學生非常關注的內容。
2.追求時尚和名牌受到大學生的親睞
青年始終是大學校園中的主體,站在時代前沿,追新求異,敏銳地把握時尚,惟恐落后于潮流,這是他們的共同特點。在大學生消費中最突出的消費項目就是使用手機。調查結果發現學生手機擁有率已達到每班不低于60%。此外,小至一張幾十元的上網卡,大至電腦都是當代大學生的追求的目標。再次是發型、服裝、飾物、生活用品,大學校園中都不乏追“新”族。調查資料也印證了這一點,就所占比例來看,“是否流行”緊隨價格、質量之后,成為大學生考慮是否購買的第三大因素。至于名牌產品,當問到“如果經濟許可,會否購買名牌產品”時,80%的學生表示肯定。以上充分體現了大學生對追求高品質、高品牌、高品位生活的需要。
3.體育健康消費是不老的話題
大學生的體育健康意識是大學生參與體育的前提,對體育與健康兩者相關程度的認識,取決于大學生的體育健康意識是否全面,體育健康意識的需求必然轉化為消費行為的橋梁,也必然是通過市場得以實現。據調查學校內設置的健身中心很受學生歡迎,他們中利用校內的體育資源,選擇定期參加體育鍛煉的,也有參加校外休閑健身俱樂部去進行體育鍛煉的。這表明大學生的健康消費涵蓋了運動器械用品、衣物等內容,也逐漸提高了對體育促進人的身體、心理、審美等社會性各方面功能的了解,形成了一定的價值體系。
二、大學生消費觀念存在的問題
1.缺乏消費理性,自控能力不強
大學生沒有經濟來源,經濟獨立性差,消費沒有基礎,經濟的非獨立性決定了大學生自主消費經驗少,不能理性地對消費價值與成本進行衡量。大學生沒有形成完整的,穩定的消費觀念,自控能力不強,多數消費都是受媒體宣傳誘導或是受身邊同學影響而產生的隨機消費,沖動消費。這也正是大學生消費示范效應的結果。拿手機產品來說,目前,有手機的大學生中,一部分有通信的需要,且家庭經濟條件允許;另一部分有通信需要,但是家庭經濟條件負擔不起的情況下“趨前”消費;還有一部分是既無通信需要又無家庭經濟條件負擔的“奢侈”消費,在調查中我們了解到,一些同學為了擁有一款手機或者換上一款最流行的手機,有的同學情愿節衣縮食,甚至犧牲自己的其他必要開支;有些男同學為了一雙名牌運動鞋,有些女同學為了一套名牌化妝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別人借錢甚至偷錢以滿足自己的欲望等,都可以反映出一些學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虛榮心的驅使又極易形成無休止的攀比心理。 而“奢侈”消費則是由大學生消費的示范效應,攀比心理導致的。
2.大學生過分追逐時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
大學生學生思想活躍,對新事物有強烈的求知欲,喜歡追求新潮,并敢于創新,消費的趨附性強,娛樂消費占全部消費額的比重很大。在消費問題上相信自己的真實體驗,如果使用某種品牌產品產生好的體驗,就會堅持使用,從而逐步形成固定偏好,最終形成使用習慣,保持對此產品良好的忠誠度。比如洗發水,感性認識上的氣味清香,質量好,效果明顯,都會促使他們繼續使用下去。因而追逐時尚,不僅是各種不同類型社會成員的消費特征,也同樣符合青少年的心理需求。在調查中,一些同學指出,為了擁有一款手機或者換上一款最流行的手機,有的同學情愿節衣縮食,甚至犧牲自己的其他必要開支;有些男同學為了一雙名牌運動鞋,有些女同學為了一套名牌化妝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別人借錢甚至偷錢以滿足自己的欲望等,都可以反映出一些學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虛榮心的驅使又極易形成無休止的攀比心理。
3.盲目消費,過分展示自我
與成年消費者不同,大學生一般沒有從眾的心理特征,這一特征與追新求奇、自我表現的心理特征有關,處于這一年齡段的青年,心智、生理已經成熟,心理上要求獨立,但生活、經濟上卻仍然有很大的依賴性,必須依靠家庭的資助才能良好的生活下去,并能在自由支配金錢的情況下,隨行所欲地進行消費,追求、展示自我,如:吃講究情調,穿追求時尚和名牌;談戀愛追求情感,大量進行物質投入;交朋友不惜重金;網費、話費節節升高,追求“舒適、時尚、流行”的生活方式。當今社會,隨著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社會財富持續增長,大學生也變得越來越有錢,也不斷受到企業的廣泛重視。
4.消費差距拉大,出現兩極分化
我們曾經搞過一次關于大學生在消費調查,其結果有近16%的同學在350元以下在比較困難的生活線上堅持學業;有近29%的同學在360元~520元之間,這屬于中等水平,還算過得去。有近35%的同學在530元~850元之間,這是屬于中上等水平了,手頭稍為寬泛一點。有近15%的同學在860元~1350元之間,這就比較自由了。還有5%的同學月消費1360元以上可以說是無憂無慮,“該出手時就出手”了??梢?,大學生的消費差距增大,兩極分化也比較分明,這在我國當前劇烈轉型的社會大背景下有一定的必然性,但我們相信,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進一步提高,這些問題必將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
三、引導大學生正確消費心理和行為的建議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增長,大學生消費數額的增加,結構的變化,方式的多樣化也成為發展的必然趨勢。對這樣一支群體是如何花錢,消費結構又是怎樣?記者進行了調查,結果發現不同年級之間,男女同學之間,消費水平、消費結構、消費方式上都存在著差異。這些差異主要體現在:年級越高,消費水平也隨之增長時尚化、個性化,使消費標準不斷增長,大學生個性化消費的增多已成為趨勢與潮流。從總體上看,大學生的消費觀念正逐步向開放化、前衛化發展,但傳統的理性消費觀念仍是主流。絕大多數學生在消費時考慮最多的因素是商品或服務的質量、價錢的追求。
1.加強對大學生的消費觀念,調查研究在先
在思想理論教學中,大學生的消費意識教育應與理論教學相結合,與調查研究相結合,變理論教學空洞無物的說教,為理論教學聯系實際。今后我們應當重視和加強對大學生消費狀況的關注,注重在研究他們的消費心理與行為中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當然,調查研究是一個艱辛的過程,但是作為教育工作者應該首先培養自己刻苦鉆研的科學精神、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理論聯系實際的科學思維。
2.加強對大學生消費觀念,倡導責任意識
大學生應具備的素質包括:對自己負責、對社會負責,具有獨立的意識與理智消費的觀念。教育學生要樹立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科學的消費意識。引導他們在考慮個人消費時不忘光榮傳統,科學規劃安排,是個人消費標準與家情相適應。當然,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從不斷推動社會經濟發展和繁榮市場這個角度看,需要鼓勵人們積極、合理消費。如果不考慮個人經濟狀況和支付能力,盲目追求奢侈的消費模式是十分有害的。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及時客觀的分析社會上的消費主義現象,引導學生形成積極的心態,作一個清醒的消費者。
3.加強對大學生消費觀念,樹立財商觀念
所謂財商,指的是一個人在財務方面的智力,即對錢財的理性認識與運用。財商是與智商、情商并列的現代社會三大不可缺少的素質。財商主要包括兩方面的內容:其一,正確認識金錢及金錢規律的能力;其二,正確運用金錢及金錢規律的能力。我們應該圍繞這兩方面的內容,在思想政治課和德育課的教學活動中設計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以達到教育目的。增強獨立意識,培養和加強理財能力是現今的大學生在激烈競爭的社會中生存的必備因素。理財不是簡單的四則運算,不是簡單的收支平衡,它需要長期的理性基奠。
4.加強對大學生消費意識,提高體育健康水平
大學生的體育健康意識和能力將隨著其家庭收入的增加和個人的經濟能力的增加而提高。當大學生的基本物質的到滿足和滿意的時候,他們才會把錢花在體育上,因此要引導他們逐步樹立正確的體育健康消費觀。消費風氣應成為建設節約型校園的一項重要內容。高校校風建設應該把握育人第一位的原則,重視大學生為人處世每個環節的教育,重視培養和塑造大學生健康的消費心理和行為,以促進大學生學業的成功追求。建議把大學生良好消費心理和行為的培養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校園文化建設中設計有關大學生健康消費理念的活動專題,并且持之以恒。塑造節約型的校園理念,利用校園環境影響大學生理性健康的消費習慣的養成,形成良好的生活作風,向社會輸出具有健康理性消費習慣的社會成員.
5.加強對大學生消費意識,培養節約行為
面對大學生的花費問題,社會、家長、學校應該怎樣看待?如何引導當代大學生更加合理健康地消費,我認為,應結合‘消費教育”開節約課,甚至不僅是大學生,中小學生都應該配備從小節約的相關課程,不定期地給學生灌輸節約理念?!蓖瑫r,也向大學生提出倡議:“節約不是‘丟面子’,并希望更多的大學生都能做到‘節約上大學’,不僅節約自己私人財物,更要節約社會公物、社會能源。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消費群體,他們的消費觀念和行為也發生了變化,出現了一些消費倫理問題,因此,我們必須注重大學生消費倫理意識的培養。在大學生消費倫理意識的培養中,不僅要加強大學生消費倫理教育、提高大學生消費倫理認識能力;而且要加強大學生的消費倫理修養,還要努力營造節儉的社會氛圍。高校校風主要體現的正是學生的群體心理和行為特征。在校風建設上注重塑造和強化學生良好的消費意識和消費行為,培養學生良好的消費習慣,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當代大學生消費新概念。
參考文獻:
[1]網絡互聯:
[2]王紹玉馮佰俠:當代大學生的價值取向[J].中國青年研究,2002(5)
缺乏溝通是高校育人中久治不愈的頑疾
反思最近十多年來的高校師生之間的關系,一個不容忽視的現象是師生之間普遍地缺乏交流。除了高校輔導員之外,一般教師同學生之間的關系尤其是同本科學生之間的關系往往僅限于課堂教學,缺乏課外的交流,特別是缺乏師生之間的個別交流。尤其是最近幾年,不少高校遷移到偏遠的新校區,教師往返一次就是幾個小時,常見的現象是“教師跟著班車走、班車跟著課時走”,學生只有在上課的時候才見得著老師。盡管有些學校采取了一些措施,例如實行本科生學導制,讓每位教師與5-6個本科生建立固定的聯系,再如規定每位任課教師每周要有固定的時間在固定的地方坐等學生的來訪,等等,但是收效總是不盡如人意。這種情況與上世紀80年代以前是完全不一樣的。那時候的教師在課堂之外同學生有普遍的交流,甚至還會到學生寢室中去看望學生,而這都是教師自覺的行為,并沒有什么條例和規定教師都必須這樣做。
師生之間的課外交流無疑對學生的成長具有十分明顯的促進作用,同時對于教師提高教書育人的能力也有十分顯見的好處。因此,應該追問為什么這兩個時期師生之間的關系會不一樣,為什么這最近十多年師生之間的課外交流會如此稀疏。
筆者認為,這兩個時期之間的兩種不同的狀況主要是由兩個方面的因素決定的。其一是社會氣候,社會環境不一樣;其二是時空距離,物理環境不一樣。在上世紀80年代以前,中國所處的是一個政治環境,是一個政治取向的社會,高校教師不可避免地也要適應這樣一種社會環境和政治取向。這樣,一方面對教師的“重紅輕?!薄跋燃t后?!鄙踔痢凹t專對立”的評價體系引導教師重政治、輕業務;另一方面對教師政治覺悟方面的懷疑和對學生政治地位方面的肯定又自然而然地引導教師去親近學生。熟悉那一段歷史的人都應該知道,上世紀50-60年代的接連發生的政治運動對中國知識分子、對中國高校教師所產生的影響,而50年代從工農當中招收大學生、培養“新一代無產階級知識分子”的口號和目標,特別是70年代招收“工農兵學員”并提出讓他們“上大學、管大學、改造大學”的口號和舉措,曾經讓高校教師多么的膽戰心驚。正是在這樣一種政治環境、政治取向的影響下,高校教師“窮極無聊”(無需做學術研究也不敢做學術研究)同時為求自保(以實際行動表明自己的政治立場和政治覺悟),他們自愿地去接近學生;與此同時,另一個因素――時空距離和物理環境的因素又使教師在接近學生、親近學生的時候無須付出較大的成本,因為他們都住在學校分配的宿舍,就住在校園中和校園的周邊。
很顯然,這兩個因素在最近的十幾年中已經完全改變了內容。高校教師再不會“窮極無聊”,像王選院士那樣在上海的家中養病幾年而所在的北大不聞不問。高校教師要拼職稱、寫論文、爭課題,要利用不坐班的課余時間做報告、做項目、做兼職;另一方面,既然學校不會再給自己分房和換房,既然只能靠自己買房,那就不一定要買學校附近的商品房,要買就買自己有能力購買的最好的房。于是,高校教師散住的越來越多,隨著學校的搬遷家離學校越來越遠,與學生交流所需付出的時空成本越來越高。
高校的師生之間缺乏溝通,為什么會成為久治不愈的痼疾,應當從這兩個因素之中找原因。
短信溝通為高校育人開辟新的途徑
由上面所述的影響高校師生溝通的兩個因素作進一步的推論,可以進一步概括出溝通的兩個最基本的動力因素,即意愿和成本。意愿具有三個基本特點:普遍性,選擇性,受動性。普遍性是指每一個正常的人都有與人溝通的意愿;選擇性是指與誰溝通、何時溝通、以什么方式溝通的意愿因人、因時、因地、因事而異:受動性是指溝通的意愿能夠被外部的因素催發或者遏止。溝通的成本主要包括時間成本、經濟成本、體力和腦力支出的成本。意愿是溝通的最基本的動力因素,而成本是推動或遏止意愿的動力因素。溝通是由意愿和成本這兩個因素決定的。
教師和學生因其“教”和“學”的關系而一開始地位就不同,教師處于強勢的地位。因此從師生之間溝通的主動權來看,實際上這一主動權掌握在教師手中。教師主動與學生溝通,一般情況下學生即使心中有抵觸也不會直接表現出來;而學生主動與教師溝通,教師的任何冷淡的暗示都會終止師生間的溝通。這也就是說,師生之間溝通的意愿,主要表現為教師的選擇性和學生的受動性。教師表現出與學生溝通的意愿,學生就會呼應教師的意愿;而教師表現出不愿與學生溝通的意愿,學生就會回避或終止與教師的溝通。
但是,同樣不容忽視的是,溝通還有另一個基本的動力因素――成本。成本能夠推動或遏止溝通的意愿,即它可以對意愿的選擇性和受動性產生影響。上世紀80年代,郵寄書信是人們首選的拜年方式之一,那時候一年能寫幾封信、又能收到幾封信?不是那時候的人溝通的意愿不強,而是因為溝通的成本太高(時間成本、體力和腦力支出的成本);到了90年代,電話拜年和郵政賀年卡逐漸成為拜年的重要方式,互相拜年和互相聯系的范圍擴大了,主要是因為聯系和溝通的成本有了大幅度的降低;到了本世紀初,電子賀卡和短信祝賀又成為主要的聯系方式,只要有手機和有電子郵箱的人哪一個不會收到誠摯的問候?由此可見,在很多情況下,成本決定意愿,成本決定溝通與否。
短信溝通之所以能夠成為高校育人的新途徑,在高校育人中發揮顯見的與潛在的作用,也應當圍繞著這兩個最基本的動力因素來認識。
這種顯見的與潛在的作用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為高校師生的溝通創設了一個支出成本最低廉的新平臺
首先從經濟成本來看,聯通和移動的網內短信每條0.10元,跨網的短信每條0.15元,尤其是根據華東師大《2005年
上海市青少年短信文化調查報告》課題組的調查,15-25歲青少年中的手機使用者大部分都選用“動感地帶”短信套餐,其中又以30元、40元的套餐最多,而“動感地帶”短信套餐30元/月,可發送500條網內短信,平均每條只有0.06元。
其次從時間成本來看,短信具有即時性,在一般情況下傳送的速度只有幾秒鐘,以充足的70字一條的閱讀速度來看也只需幾秒鐘;從傳送方來看,拼音和打字對高校師生來說不外乎舉手之勞,最多也只需花費一、二分鐘的時間。根據華東師大課題組的調查,手機短信消費在青少年學生手機消費費用中的支出超過50%的占79.5%,支出超過80%的占37.5%,而且相當一部分人表示買手機就是為了發短信,從來不用于打電話或接聽電話。顯然,這是因為方便,也是因為便宜。
再次從體力和腦力的支出成本來看,短信溝通的成本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而且,根據華東師大課題組的調查,有69%的青少年每天發送短信10條以上,有22%的青少年每天發送短信20條以上,有7%的青少年每天發送短信40條以上。日因此,從學生的角度來看,接發短信不但不會帶來疲勞,而且是一種樂趣、一種休閑方式,甚至已經成為一種新的生活方式的重要組成部分。
由此可見,學生對教師發送短信的可能性完全存在。一方面,因為成本低廉;另一方面,短信溝通已成為他們強烈的需要。尤其是當他們在套餐可能用不完的情況下,他們會增加發送對象和發送頻率,這時候只要有可能,他們就會試探著向教師發送短信。教師只要收到學生的短信,出于自尊和禮貌一般都會回復;學生只要收到教師的短信,從筆者的經驗來看,不但一定會回復,而且短信的來回必定是以學生的最后一條短信結束。一個教師只要給一個學生發過短信,以后就會時不時地收到這個學生發來的短信,而且還會帶動其他的學生發來短信。而這就意味著一個高校師生溝通的新平臺由“可能”轉變為“現實”。
2.為高校師生的深度溝通架設了一座連通的新橋梁
毫無疑問,短信溝通不可能取代高校師生之間已有的各種溝通方式,但是,短信溝通可以成為各種已有溝通方式的連接的橋梁。例如,學生的作業和論文是不可能通過短信來發送的,但是可以通過短信問詢老師的電子郵箱或告知老師已經發送來電子郵件請老師注意接收;學生有事要同老師面談或電話溝通,可以先給老師發短信問詢老師覺得合適的時間或老師家里的電話。短信溝通和電話溝通各有利弊。電話溝通的特點是即時交流聲音,可以隨時感受對方聲音中的情感信息,在不考慮話費支出的情況下可以無限延長通話時間,溝通相對充分;短信溝通的特點是它可以即時交流也可以錯時交流,可以延緩回復以便考慮更成熟、使回復更具有確定性,它可以渲染或者掩蓋發信人當時的情感,以免過度的親熱或抬舉對方造成的尷尬和不良的情緒造成對方的不快。因此,短信溝通和電話溝通可以互補。以此類推,短信溝通和當面溝通、電子郵件溝通也可以實現互補。
3.為高校組織的宣傳、通告、服務提供了一個快捷的新媒體
高校組織的宣傳、通告、服務等現在已經有了不少的媒體,有廣播、校報、廣告欄等傳統媒體,也有校園網、大型電子屏等新媒體,但是這些媒體的共同缺陷是無法保證將信息傳送給每一個接收人。而短信溝通卻具有這方面的優勢,它可以快捷而準確地將信息發送給每一個目標公眾。從經濟成本方面來看,“動感地帶”50元/月套餐可發送1000條短信,每條的費用是0.05元。而且,聯通最近開展的天氣預報服務,每天早晚各發送一次,月租費為1.00元,平均每條只需要2分錢不到的費用,說明短信服務實際上還有很大的降價空間。因此,根據效價比率,建立起學校、學院、系所、專業、班級等不同層次的短信媒體,以進一步加強學校組織與學生之間的聯系和互動,進一步推動高校育人職能的深化,應當是完全可行的。從華東師大調查組的調查結果來看,事實上也已經有一些高校開始試行這種育人新形式,而且開始收到預期的效果。
毋庸諱言,短信溝通為高校育人所開辟的新的途徑,就其意愿方面來說,更多的是同學生的愿望和學校組織的愿望相契合,而與教師的意愿并不一定契合。對此,應該引起我們的深思。
短信溝通成為高校育人新途徑的啟示
短信溝通成為高校育人的新途徑,至少給我們以如下兩個方面的啟示。
1.教師的意愿受動于環境的引導
回到本文一開始就提出的問題,為什么高校教師最近十多年來與學生溝通的意愿不強?還是應當從他們所處環境的變化對他們的影響來思考。從學校環境來看,求“大”、求“多”、求“高”是總的趨勢。所謂“求大”,校園要大;所謂“求多”,學科要多,學生要多,科研成果要多;所謂“求高”,建筑物要高,學校和學科的地位要高,教師的學歷要高,的期刊檔次要高,學校之間相互攀比,引進教師要求具備博士學歷、海外學習和工作經歷;評聘職稱劃出1957年前后和1962年前后三個時間檔次,之前和之后出生的教師學歷要求不一樣;每年對教師的考核,在教學工作量和科研成果考核方面都有明確的數量要求,但是在思想政治考核方面自己說了算。校園大了、遠了,每周一次的政治學習改為兩周一次甚至一個月一次,學校對教師的管理由直接變為間接,教師與教師都難得見面。在這樣一種環境引導下,可以說沒有一個因素是在推動教師主動積極地與學生進行溝通,相反只會轉移和遏止教師與學生溝通的意愿。
但是,這種環境引導是不是就不可能改變?答案是否定的。從短信溝通有可能成為高校育人的新途徑來看,學生主動地給教師發短信有可能成為校園環境中的新因素,學校管理在推動師生互發短信方面更加有所作為(例如要求教師向學生公布自己的手機號碼和聯系電話、定期在學生中統計教師回復學生短信的數據、不定期地向教師發送短信進行通報和提醒等等),也能夠有效地催醒教師在教書育人方面的責任心。所謂“細節決定成敗”,環境的轉變、觀念和意愿的轉變,也是要通過各種細節來實現的。
2.科技在改變勢態和時態、改變人與人關系中具有震撼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