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1-16 03:46:2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計算機系統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論文摘要]計算機審計已經成為當前我國信息化環境下的審計發展的方向。文章首先闡述了傳統手工審計的特點及計算機審計產生的背景與含義,然后對兩者進行了較深入全面的比較分析。
隨著“金審工程”的實施,計算機審計正逐步取代傳統的手工審計方式,成為開展審計工作的“利器”。但不少人經常混淆計算機輔助審計與計算機審計的概念,并沒意識到計算機審計與傳統手工審計兩者的巨大區別,沒意識到計算機審計的應用將引發一場審計革命。為了促進計算機審計的發展,必須澄清計算機審計與傳統手工審計的概念以及其區別。
一、傳統手工審計與計算機審計
傳統的會計、統計和計劃等管理數據的處理是以手工操作為主,傳統審計也是以手工的會計資料處理系統為特征的。隨著審計事項規模的不斷擴大和日益復雜,傳統手工審計的取證模式也逐漸從賬目基礎審計發展到制度基礎審計再發展到風險基礎審計,審計取證的切入點從反映經濟業務的紙質賬目演變為內部控制制度再演變為內部控制制度與風險因素,審計對象從紙質賬目系統一個變為內部控制制度與紙質賬目系統兩個,審計的核心方法也從詳查法發展為測試法;而測試法的大量運用,使審計方法發生了實質性的變化,并使其最終脫離了簿記方法,產生了真正意義上的審計方法,并使“簿記審計”轉變為“測試審計”,使審計逐步脫離審計就是查賬的概念。
在紙質環境下,審計實務可根據具體審計項目的審計目標選擇相應的審計模式,既可以采取賬目基礎審計模式,也可以采取制度基礎審計模式或風險基礎審計模式。但隨著信息技術被廣泛、深入地應用在會計工作中,會計工作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不僅原有的會計數據處理流程發生了改變,會計環境也被極大地改變了,使傳統的審計理念和技術面臨巨大的挑戰,審計人員不僅面臨“進不了門,打不開賬”的尷尬局面,審計理論和方法也急待改進以適應信息化的進程。因此,為適應信息化建設的迅猛發展和審計環境的巨大變化,計算機審計應運而生并逐漸成為世界各國信息化環境下的審計發展的方向。
計算機審計是指在信息化環境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傳統審計學、管理學、行為科學、系統論、數理統計等科學相互融合、滲透而產生的一門嶄新的審計學科。計算機審計是以被審計單位計算機信息系統和底層數據庫原始數據為切入點,在對信息系統進行檢查測評的基礎上,通過對底層數據的采集、轉換、清理、驗證,形成審計中間表,運用查詢分析、多維分析、數據挖掘等多種技術和方法構建模型進行數據分析,發現趨勢、異常和錯誤,把握總體,突出重點,精確延伸,從而收集審計證據,實現審計目標的審計方式。因此,計算機審計的含義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對執行經濟業務和會計信息處理的計算機系統進行審計,即計算機系統作為審計的對象;另一方面,利用計算機輔助審計,即計算機作為審計的工具。概括起來說,無論是對計算機進行審計還是利用計算機進行審計都統稱為計算機審計。
二、計算機審計和傳統手工審計比較
(一)相同之處
從根本上說,計算機審計的目標與傳統手工審計的目標是一致的,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所規定的監督被審計單位的財政收支或者財務收支的真實性、合法性和效益性,以維護國家財政經濟秩序,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促進廉政建設,保障國民經濟和社會健康發展;其職能都表現為經濟監督、鑒證和評價。在實施審計的過程中,審計人員都必須以《審計法》或《注冊會計師法》以及相關的審計準則作為執業標準和職業規范,以會計準則與相關的法律法規作為判斷被審計單位財政收支或者財務收支是否真實、合法的標準。無論是計算機審計還是傳統審計,國家審計的審計過程都必須經過審計準備、審計實施與審計報告三個階段,通過執行檢查、觀察、詢問、函證、重新計算、重新執行、分析程序等基本審計程序來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并將審計思路和審計過程予以記錄形成審計工作底稿,作為發表審計意見的依據。
(二)不同之處
1.審計環境不同。計算機審計下的審計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一方面表現為審計人員必須利用計算機實施審計,要求審計人員能熟練操作計算機特別是相關的審計軟件;另一方面由于信息技術在會計工作中的廣泛、深入的應用不僅改變了原有的會計數據處理流程,還極大地改變了會計環境。信息化建設使得所有會計數據不再是紙介質的憑證、賬簿及報表,而是以“比特”方式保存在磁性介質上,數據表現形式虛擬化,即審計環境數字化,審計人員所面對的已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賬本,而是無形的電子數據和處理這些電子數據的會計核算管理系統,而這些會計電算化軟件版本各異,使得審計環境比傳統手工模式下顯得更為復雜。
2.審計的思維方式不同。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信息網絡廣泛普及,信息化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顯著特征,各行各業普遍運用計算機和網絡等信息技術進行管理,審計人員不得不面對海量的會計電子數據。在手工審計方式下,審計人員總是先分析審計對象的各個部分,再歸納、綜合為整體,其思維方式是:部分一整體,這適合于數據量不大的審計對象,卻很難全面把握海量數據。而計算機審計打破了手工審計思維方式,強調以系統論核心,從系統上把握審計對象,即從審計對象的整體出發,先進行系統分析,把握總體,再建立審計模型,分析數據,最后作出總體評價,其思維方式是:整體一部分一整體,計算機審計能夠從宏觀上和系統上把握審計對象,以擴大審計監督范圍,提高審計監督能力。
3.審計線索不同。計算機審計環境下,傳統的審計線索因會計電算化系統而中斷甚至消失。在手工會計系統中,從原始憑證到記賬憑證,從過賬到財務報表的編制,每一步都有文字記錄,都有經手人簽字,其紙質業務軌跡,是重要的審計線索與審計證據的來源,審計線索十分清楚。但在會計電算化系統中,傳統的賬簿、相關的文字記錄被磁盤和磁帶取代,加上從原始數據進入計算機,到財務報表的輸出,會計處理集中由計算機按程序自動完成,傳統的審計線索在這里消失。而審計線索的改變,導致在電算化系統中可人為篡改數據而不留痕跡,如電算化系統數據來源、公式定義、編制結果、打印格式均采用機內文件的形式,若有人篡改公式、編制失真的財務報表,然后再將篡改的公式等予以復原,則很難判定報表數據的正確與真實性。從而使得傳統審計的追蹤審查已不適用,審計入手點更多的是靠判斷和經驗。
4.審計測試的對象與范圍不同。在會計電算
化信息系統中,由于會計事項由計算機按程序自動進行處理,因疏忽大意而引起的計算機或過賬錯誤的機會大大減少了,但如果會計電算化系統的應用程序出錯或被人非法篡改,后果將不堪設想。因此,會計電算化系統及其處理的合法性、正確性、完整性和安全性與系統內部控制的合理性、健全性和有效性直接影響著數據的真實性、完整性和正確性。為了控制數據風險,保障審計目標的實現,計算機審計的一項重要內容是對系統內部控制進行調查、測試和評價,包括會計電算化系統的審計與測試,這是手工審計所無法實現的。
計算機審計的另一項重要內容是對電子數據直接進行測試,即審計人員不須先將被審計單位的電子數據轉換成電子賬套再實施審計程序,而是擺脫傳統的電子賬套及其所反映的財務信息,深入到計算機信息系統的底層數據庫,獲取更多更廣泛的數據,然后通過對底層數據的分析處理,獲得大量的多種類型的有用信息。這些信息不但包括傳統的財務信息,而且還包括非財務信息、自行組合的新財務信息、財務數據與非財務數據組合的混合型信息。這些類型的信息在傳統賬套中是無法輕易取得的,從而擴大了審計人員的視野,豐富了審計人員的可用信息。此外,由于運用了先進的信息化手段,計算機審計可以非??焖俸头浅1憬莸靥幚砗A繑祿?解決了在紙質和手工條件下審計人員想做而不可能做的事情。
總而言之,計算機審計的范圍較傳統手工審計要廣泛得多、深刻得多。審計人員可以根據審計目標的需要將審計的范圍和內容作出必要的擴大。
5.審計技術方法不同。傳統手工審計隨著風險基礎審計模式在實務中的廣泛運用,分析性測試方法逐漸成為其核心方法。但信息技術的應用導致審計內容及審計線索的變化,要求審計人員必須革新審計技術方法,計算機 審計的核心方法是數據分析方法。數據分析方法不同于傳統的分析性測試僅局限于對信息的處理,它是對來自于底層的、元素性的數據進行處理,可以有多種多樣的組合,在用途上可以作多種多樣的拓展,從而形成多種多樣的信息。因此,數據分析技術可以用于多種測試工作。在采用數據分析方法時,可使用兩種計算機審計特有的新型審計工具:審計中間表方法、審計分析模型方法。審計中間表是利用被審計單位數據庫中的基礎電子數據,按照審計人員的審計要求,由審計人員構建,可供審計人員進行數據分析的新型審計工具。它是實現計算機審計的關鍵技術。審計分析模型是審計人員用于數據分析的技術工具,它是按照審計事項應該具有的時間或空間狀態(例如趨勢、結構、關系等),由審計人員通過設定判斷和限制條件來建立起數學的或邏輯的表達式,并用于驗證審計事項實際的時間或空間狀態的技術方法。
【關鍵詞】會計電算化 會計信息系統 會計信息化
一、研究背景
目前,與會計信息化有關的研究課題多種多樣,主要有“計算機會計”“會計電算化”“會計信息系統”“電子商務會計”“會計信息化”等。究其原因是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對會計信息化的認識程度、研究視角和方法產生了一些變化,這些都推動了會計信息化的深入發展,并對其產生了深遠影響。
1978年,我國開始會計電算化;1981年,于長春召開的“財務、會計、成本應用電子計算機問題討論會”標志著會計電算化理論與實踐的起點。這次會議是財政部、中國會計學會和第一機械工業部一同召開,第一次使用“會計電算化”這一名稱并替換了之前的“電子計算機在會計中的應用”。因此,大家從會計電算化的概念開始認識會計信息化。2005年,專家在中國會計學會會計電算化專業委員會年會上發表了“會計電算化” 發展為“會計信息化”的觀點,認為“會計信息化”是對“會計電算化”進一步發展的總結,對“會計電算化”的應用水平也起到了進一步加強的作用。
學術和教學領域目前對“會計電算化”和“會計信息化”這兩個概念同時使用。目前,學者們對會計電算化和會計信息化有兩種主要的觀念,一種觀念是會計電算化是會計信息化發展的必經過程,另一種觀念是會計信息化是會計電算化的進一步的發展階段。這兩種觀念的模棱兩可使得人們對其定義與關系疑惑叢生,由于搞不清這兩者之間的概念和關系,只能盲從于現有的文獻和教材,這一現象不僅導致企業對其自身的信息化程度定位不確切、教學概念不清晰、學術機構的研究和工作方向不明確,而且對我國會計信息化的健康發展產生了不利的影響。為了明確會計信息化教學、研究以及使會計信息化向著健康的方向發展,對與會計信息化相關的概念進行認真的剖析意義重大。
二、什么是“三論”
“三論”即系統論、控制論、信息論。“三論”推動了科學技術和思維的發展,對現代很多新興學科的產生都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是其堅實的理論基礎。系統論著重研究各種系統的共同特征,因此需要用整體的眼光看待事物,并用數學方法定量地描述其功能??刂普撌强缂案黝悓W科的一個交叉學科,主要研究控制與通信共同的一般規律,是綜合各類科學系統的控制、信息交換、反饋調節的科學技術。信息論運用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的方法從量的方面對信息進行研究,其研究的兩大方面是信息傳輸和信息壓縮。系統論、控制論、信息論相互作用又相互聯系,三者是獨立的學科,分別產生于現代科學的生物學、通訊和計算機這三個領域。系統論用整體的眼光揭示事物的一般規律,對系統概念進行界定;控制論對系統演變過程的規律性進行研究;信息論主要研究控制是如何實現的。因此,系統論的研究方法是信息論和控制論,而后兩者是研究的基礎。
我國從20 世紀 80 年代至今對“三論”在會計中的應用的觀點比較一致。吳水澎教授對會計中“信息系統論”與“管理活動論”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并認為這兩者的概念及作用極為相似可以“合二為一”。李樹林指出會計信息系統在實踐上對“三論”的實施條件全部符合,會計信息系統是管理系統的重要子系統并兼具管理系統所具有的全部特點。中南財經大學的郭道揚教授運用“三論”的理念,在其會計控制論一文中指出會計是為人類實現控制社會經濟而進行的一項基本活動。2008 年,楊時展教授對會計信息控制論和反映論相互關系的評論被《會計之友》雜志轉載。李端生等(2006)分析了現代會計信息系統與信息需求內容之間的矛盾,建議在會計信息系統的理念中建立“需求決定型”概念。程宏偉等(2007)基于系統模塊角度研究價值鏈會計,深刻探討了價值鏈會計。廈門大學管理學院的曾愛民和南星恒(2009)從廣義的角度對會計信息系統的構架進行探討。
綜上所述,會計信息系統是現代化的管理信息系統中的重要子系統,它集“三論”中系統論、控制論和信息論的所有特點于一身,有利于人們研究會計信息系統,并統一了會計信息系統和會計信息化的相關概念,減少了不確定性和爭論。
三、基于“三論”的會計信息化相關概念
我們要對會計信息化的自身含義和外延含義都進行深入的了解才能分析其相關概念,一般概念的思維形式反映了其對象的本質屬性。以哲學的觀點看,概念即為人類把所能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質特征抽象出來的概括。概念都具內涵和外延,并且隨著主觀、客觀世界的發展而變化。概念一般用簡明的語句說明其內涵。概念的邏輯方法是對其反映對象的特點或本質進行揭示。用一般定義概念的公式進行如下概念定義:被定義概念=種差+鄰近屬概念。其中,“種差”即與同屬性范圍下的其他概念之間的區別,也就是差異性;“鄰近屬概念”即對被定義對象所屬的最小屬性范圍所界定的概念。
(一)基于“三論”的會計信息系統及其構成要素
會計把系統論、控制論和信息論結為一體,是管理信息系統的重要子系統之一,因此也稱為會計信息系統(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s,簡稱AIS)。會計信息系統的主要目的是系統論的整體最優,會計信息系統按模塊討論其集成性,集成業務處理、信息處理、實時控制和各模塊間的層次結構等;將物流、資金流、人員流、控制流等一些重要的信息流聯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信息流的網,它們肩負著各自的任務存在于組織的全部活動中,通過I (input)-P(process)-O(output)〔O=P(I)〕模型可以分析會計信息的來源、會計信 息的提供、會計數據的處理及利用過程;控制論主要實現會計信息的并進行反饋,基于 I(input)-C(control)-O(output)〔O=C(I)〕模型對會計信息系統的運行進行反映,必要時還要進行有效的控制和調節,對會計信息系統的運行規律進行動態的控制和調節。
會計信息系統的廣義信息加工和控制處理器的五大要素是M,T,O,S,I,由P 和 C 構成。其中,M(management)確定了會計信息系統的運行規則和規范,是指會計方面的管理制度和法律,包括會計法、會計準則、會計制度、內部控制和審計等方面。
T(technology)反映了會計信息收集、加工、傳輸、利用和共享的手段和方法,是指會計信息處理及控制器依賴的基礎和工具,包括珠算,鉆孔機,計算機系統,其構成了會計信息系統的狹義的信息加工和控制處理器,會計信息系統在T發展的不同階段分別被分為手工、機械和計算機會計信息系統。
O(organization)主要包括信息收集者、信息的處理加工者、信息者、信息使用者以及開發監審會計信息系統者等會計的利益相關者。
S(surrounding)是會計信息系統發展的環境基礎,主要指會計信息系統所依賴的宏微觀環境,如社會經濟、技術等。
I(information)因素與以上四個因素共同稱為會計信息系統的五大要素。
會計信息系統是以相關的會計準則、會計制度和會計法規為規范是管理信息系統的一個子系統,被企事業單位用來處理會計業務,對各類會計數據進行收集、傳輸、存儲以及加工,對會計利益相關者輸出會計信息并實時反饋,指導企業的經營、投資活動以及管理決策的信息系統。楊周南主編的《會計信息系統》一書中對計算機會計是這樣定義的,計算機會計信息系統是組織對數據用信息技術的方法處理會計業務,為企業提供財務會計信息并管理控制企業經濟活動的系統,因此是會計信息系統的發展階段。以上對會計信息系統和計算機會計信息系統在符合定義公式和演繹推理邏輯思維的基礎上進行了概念定義。
(二)基于“三論”的會計信息化
會計信息化是基于“三論”角度的計算機會計信息系統的會計信息化,包括會計信息化的過程、會計信息化的水平、會計信息化的作用和地位以及會計信息化的目的這四個方面,是計算機會計信息系統的構成過程。首先,會計與信息技術結合的過程即為會計信息化的過程,由于信息技術在會計中的運用使得會計的各要素都產生了影響,對會計模式進行了重建。其次,會計信息化水平是指對計算機會計信息系統的應用程度,會計軟件的核心是計算機會計信息系統,綜合反映了會計信息系統五大要素,體現了會計信息化發展水平。再次,會計信息通過會計信息的收集、加工、存儲、提供和利用對經濟活動進行影響,對企業決策和管理提供輔助建議,以此來反映、控制以及對會計信息系統的監審等會計功能。會計信息的作用和地位在會計信息化發展的前提下不斷擴展、提高。最后,不斷開發的信息技術和會計信息資源的充分利用是會計信息化的主要目的,其還有加強信息和知識的交流共享,實現最大的組織經濟利息等目的。所以筆者認為,會計信息系統體現了會計信息化的程度,通過會計信息提高其在優化資源配置中的作用。由于信息技術在會計信息系統不同層次都有應用,會計信息一般被我們劃分為會計電算化、會計管理信息化以及會計決策信息化三個方面。
1. 會計電算化。會計電算化也被人們稱為會計核算信息化,指在會計工作中使用以計算機為主體的信息技術,之前人們一直手工進行的是會計核算工作和會計信息的提供工作,而會計電算化產生后這些工作可用計算機代替,體現了會計的反映職能,操作計算機完成會計工作中的記賬、算賬和報賬等程序。因此會計電算化把電子計算機和現代數據處理技術應用到會計工作當中,是會計核算信息系統對信息技術的應用過程。其目的是提高企業財會管理水平和經濟效益,從而實現現代化的會計工作。
2. 會計管理信息化。會計管理信息化主要體現了信息論的特點,會計工作不僅是生成、供應信息,而且也是利用信息并參與企業管理的一項活動。會計管理具有對自動提供的信息進行進一步加工,反映和控制組織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使利益相關者參與組織活動的預測和決策等職能。因為會計電算化是會計管理信息化的數據基礎,所以會計核算層的信息化是會計管理信息化的重點。會計管理信息化主要指運用計算機、網絡和通訊等信息技術重新建造會計管理模式,使現代會計管理信息系統成為技術和會計高度融合的、開放的信息系統。為了使會計利益相關者對信息資源的充分利用和研究開發,以會計信息優化資源配置,以此促進企業的長遠發展和社會的不斷進步。
3. 會計決策信息化。會計決策的信息化主要是對會計決策和預測的信息化,把信息技術運用到會計決策信息系統中。會計決策信息化的基礎是會計核算和會計管理信息化,主要體現在管理層運用會計核算數據參與企業決策并綜合分析企業所在領域內其他企業經營和競爭狀況、相關行業的經營數據、國內外大環境的經營數據,可以使企業明確自身的競爭優勢,認清其核心競爭力,預測企業的發展并進行決策功能的信息化。
(三)電子商務會計
目前,學術界沒有統一明確的概念來界定電子商務會計,筆者通過中國知網(cnki.net)檢索了包含電子商務會計為主題的論文并查閱相關書本及資料,發現涉及電子商務會計概念的論文少之又少。宿靜和蘇亞民在《論電子商務會計的理論框架》一文中描述電子商務會計是關于電子商務與會計學彼此交叉作用的一種邊緣學科。這種學科充分利用計算機硬件設備以及網絡等現代工具和技術,將電子商務作為會計核算對象,利用遠程數據進行在線報賬,通過電子貨幣實現交易目的,同時對相關事項的監督和審計非常及時,是為在線理財和電子商務事項提供服務的會計信息系統。下一步,我們從被定義概念的科學性以及合理性方面來對上述概念進行分析。
根據普通意義上對概念進行定義的公式為:被定義概念=種差+鄰近屬概念。該公式中的“種差”即與同屬性范圍下的其他概念之間的區別,也就是差異性;“鄰近屬概念”即對被定義對象所屬的最小屬性范圍所界定的概念。所以本文中的被定義概念為電子商務會計,而本 文中對電子商務會計所應用到的鄰近屬概念即為會計學。也就是說,電子商務會計的屬性還是會計學,可以說是會計學大類的一個細分學科;而電子商務就是上述公式中所言的種差,以區別于會計學大類下的其他細分學科。所以,我們可以認為,電子商務會計就是為電子商務活動服務的會計。但是倘若從另外一種角度剖析被定義概念,即從演繹推理邏輯思維方面來看,上述的被定義概念沒有科學性,如何對上述的被定義概念進行界定有待繼續深入探討。比如從以下這種角度出發,假設電子商務會計是一種對會計信息通過電子商務模式進行采集和加工以及處理,則電子商務按理來說是臨近屬概念。也就是說,電子商務會計的本質屬性還是電子商務,那么會計就成了上述被定義概念公式中的種差。如果電子商務會計的本質屬性是電子商務,而會計是種差,則對應的會計信息以及提供與會計信息相關的服務即是商品以及提供的勞務。供應商以及消費者則分別與信息提供者以及信息使用者相對應,供應商和消費者通過買賣信息來進行交易,即利用電子商務系統來進行會計信息的交易。根據漢語的主語以及定語的語法規則,會計電子商務可以被認為是一種恰當的被定義概念。但是該被定義概念還有待從其他角度進行深入的研究討論。根據宿靜和蘇亞民對電子商務會計的定義,我們不難看出,其先定義技術基礎,即“計算機硬件設備以及網絡等現代工具和技術”;接著定義基本內容,即“將電子商務作為會計核算對象,利用遠程數據進行在線報賬,通過電子貨幣實現交易目的,同時對相關事項進行實時的審計和監督”;最后定義目的,屬于一種為電子商務事項以及在線理財提供服務的會計信息系統。雖然宿靜和蘇亞民關于對電子商務會計的定義從演繹推理邏輯思維角度來看是比較合理的,可是該定義仍然沒有將基本內容以及目的方面涉及的邏輯思維要素表達清楚,不能夠清楚地界定被定義概念的種差和臨近屬概念。同時,筆者也對其他關鍵詞為電子商務會計的文獻認真研讀,從中得知大部分文獻是基于電子商務對會計的影響進行研究,只有極少部分的文獻研究電子商務會計的內涵和外延。因此電子商務會計這一概念還有待繼續深入探討。
四、結論
從上文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目前大家對“會計電算化”“會計信息化”及“會計信息系統”等概念的界定都很清晰,而電子商務會計由于是新產生的學科,目前對于其概念的定義尚不明確,需進一步研究分析。從教學的視角來看,現在市面上有很多會計信息化方面的教材,各自的命名也多種多樣,比較為大家熟知的有會計信息系統、會計信息化、會計電算化等一些名稱,可謂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但是在教學的過程中,名稱和概念太多會使得教師和學生雙方無法適應,會產生教學概念模糊,缺乏說服力等問題,在學術研究領域無法統一大家的思想。通過分析筆者認為,與會計信息化相關教材名稱的第一選擇是“會計信息系統”,因為其從“三論”的角度結合了信息論、系統論和控制論的思想,符合會計信息化的概念。此外,若以電算化作為會計信息化教材的主要內容,則可以命名為會計電算化,如果把以電算化為主的教材一味地命名為會計信息化,會使教材有名無實。
參考文獻
[1] 楊周南.論會計管理信息化的ISCA模型 [J].會計研究,2003(10).
摘要]網絡經濟改變了整個社會經濟的生產結構和勞動結構,打破了傳統的企業管理模式和會計模式,由此,也動搖了傳統會計理論的框架。本文從網絡會計時空觀的角度,對當前我國會計假設理論的不足進行剖析,認為在網絡經濟環境下,會計系統以計算機、網絡技術等新型的信息處理工具置換了傳統的紙張、筆墨和算盤,而這種置換不僅僅是簡單的工具改變,也不再是手工會計的簡單模擬,更重要的是它所帶來的對傳統會計理念、理論與方法前所未有的沖擊與反思,并由此而引發叉一場會計發展史上的大革命。
[關鍵詞]網絡經濟會計時空觀會計假設缺陷會計系統變化
在我們跨入21世紀之際,由現代信息技術,特別是網絡技術引發的全球信息化浪潮沖擊著傳統社會生活的每一個角落,網絡化、數據化、知識化已成為時代的主旋律。網絡時代改變了整個社會經濟的生產結構和勞動結構,打破了傳統的企業管理模式和會計模式,由此,也動搖了傳統會計理論的框架,其中,首當其沖的是改變了會計的時空觀。
一、網絡經濟與會計
現代社會經歷的信息革命是人類歷史上文明發展的嶄新階段。隨著20世紀40年代末信息論、系統論、控制論的產生,經典理論中關于宇宙\"實體\"和能量要素的觀念被物質、能、信息三要素理論所取代。從信息角度對事物客體加以新的描述,已成為現代人的認識和思維方式。[1]目前,微電子技術、現代通訊技術、生物工程、人工智能、CI設計等知識密集型產業的迅速倔起,形成了繼第一產業(農業)、第二產業(工業)、第三產業(商業)之后的第四產業,從而將人類社會從\"工業文明\"推進到\"信息文明\"。在現代信息技術的催化下,全球的網絡經濟已具雛形,網絡己不僅僅是信息傳遞的媒介,更為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提供了新的場所,開創出一些全新的經濟組織(如虛擬企業)和經營方式(如電子商務)。因特網給世界經濟上足了發條:以往建立一個公司直到其上市,通常需要幾年甚至十幾年時間,可是今天的網絡公司,從幾個人的小作坊搖身一變成為幾億美元的上市公司,只需十個月;電子計算機從50年代開始發展,40多年間,從286到386……到奔騰,芯片的發展速度呈現出每18個月翻一番,同時保持成本基本不變的趨勢,這就是著名的\"摩爾定律\"。因特網驅趕著IT業一路狂奔,加緊工作,不斷創新,因為18個月后\"不成功便成仁\"??梢哉f,因特網己滲透到整個世界的每一角落,正深刻改變著經濟社會的\"游戲規則\"。[2]
會計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產物,\"經濟越發展,會計越重要\"。會計作為社會經濟計量的支柱,從內容到形式總是體現著各個時代經濟發展的主要風貌,它的不斷發展標志著社會文明和經濟管理的進步。就信息文明對會計學科的影響而言,它便會計發展史經歷了由會計電算化到會計信息化兩次重大變革。
會計電算化是以電子計算機替代人工記賬、算賬、報賬的過程,它的出現是會計技術手段上的一次\"革命\"。會計電算化的到來,把廣大會計工作人員從那種日夜埋頭于抄寫、計算、整理、匯總、核對等繁重的手工作業中解放出來,使他們得以騰出精力,逐漸由\"核算型\"轉向\"管理型\",從而提高了會計工作的效率,促進了會計工作的規范化,為整個管理規則的信息化和現代化奠定了基礎。值得注意的是,盡管手工會計系統的紙張、筆墨、算盤己被電子計算機所替代,但會計規則(如會計假設、會計原則)并沒有因使用計算機而改變。因此,有人將此時的電算化會計系統稱之為\"手工會計系統的仿真\"。[3]
近期來,現代信息技術、尤其是網絡技術在會計領域的應用和發展,預示著會計技術手段由會計電算化進一步跨越到會計信息化階段。會計信息化的目標是通過將會計與現代信息技術(主要是網絡技術)的有機結合,對會計基本理論與方法、會計實務工作、會計教育等多方面均進行全面發展,進而據以建立滿足現代企業管理要求的會計信息系統。因此,會計信息化的本質是會計與現代信息技術相融合的一個發展過程。作為會計發展史上的又一個里程碑,會計信息化是一次\"質\"的飛躍,其意義在于:它不再是會計技術手段的簡單替代,或電子計算機的延伸,而是由此引發的對現行會計規則的挑戰,以及對傳統會計理論與方法的整合。對此,一些有識之士,適時提出\"網絡財務\"[4]或《網絡會計\"的全新概念。
二、從網絡經濟角度重新審視會計的時空觀
康德哲學認為,宇宙本體之下,最基本的范疇是時間和空間。經濟學意義上的時空觀意味著滿足人類需求的衡量:農業文明,產品生產者就是自身產品的需求者,沒有商品交換,沒有產品的社會性,不需要也不可能跨越時間和空間去滿足他人需要;工業文明,產品變成商品,擴大了人們的經濟交往范圍。商品生產者投人資本進行商品生產,資本是一種時間的等待,就是犧牲當前的消費,投資于長遠的利益。此外,為實現商品價值,需要通過動力型的生產力,也就是蒸汽機來跨越商品生產者與商品消費者之間的空間距離;信息文明,由于因特網,世界變成了一個地球村,此刻,時間和空間的距離又變小了。只要在線,發個E@M隊IL,瞬間即可溝通信息,與地球另一邊的企業距離變得很近。如不上網,與隔壁企業的距離卻很遠,這完全是另外一種意義上的時空概念。因特網的本質就在于使時間和空間的距離為零,或近似于零,也就是便距離帶來的磨擦系數降低,減少科斯所說的交易成本,加速度地實現商品流通。[5]目前,隨著信息文明的到來,會計所面臨的社會環境和經濟環境與工業時代相比,發生了巨大變化。但現行的會計理論與方法仍局限于工業文明的層次,這種過時的思維模式如同機器上的固定齒輪,僵化呆板而又缺乏大局觀。如果從網絡經濟的角度重新審視,展示在我們面前的將是一片會計時空的新視野。
(一)網絡會計的空間觀對會計主體假設的影響
空間,是指運動著的物質的伸張性和廣延性,一定的空間范圍對物質運動的發展有制約和影響作用。傳統會計的主體假設從空間上限定了會計工作的具體范圍,在這一假設基礎上,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利潤等基本要素才有空間的歸屬。[6]在網絡經濟時代,企業作為會計主體,其外延不斷變化,至少表現在兩個方面:
1.模糊性。例如,已構成母、子公司關系的企業集團出現后,會計為之服務的主體已具有雙重性;再如,基于網絡的一種臨時性結盟組織(VIRTUALFIRMS虛擬公司)已不同于傳統意義上的企業組織,它借助于計算機網絡根據工作任務或市場變化的需要,可以迅速地進行分合、重組,即其\"主體\"可能時而膨脹、時而縮小、甚至解散;[7]以及近期出現并快速發展的基金項目。如此,便會計核算的空間范圍處于一種模糊狀況。對于會計主體的這種模糊性,需要重新認識和拓展會計主體假設的空間界限。
2.整合性。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和國際資木流動的加劇,企業間不斷進行分化、重組、兼并,跨地區、跨行業、強弱聯合、強強聯合,成立企業集團,乃至跨國集團公司,會計主體呈不斷整合之勢。以往由于受傳統方式的空間局限,集團型企業(總公司)對異地機構(子公司、分公司)的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在技術難度和管理成本上都是高昂的。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資本的流動和企業的整合?;诨ヂ摼W的會計系統突破了這一空間局限,無需遠行,通過遠程報表、遠程監控,使物理距離變成鼠標距離,使其管理能力能夠輕易地延伸到全球的任何一個結點。從而,也使得\"大企業變小\"、\"復雜機構變得簡單明了\"。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又縮小了會計為之服務的空間范圍。
(二)網絡會計的時間觀對持續經營、會計分期假設的影響
時間,是指事物運動的持續性和順序性,是運動著的物質存在的形式。時間是無限的,但具體事物運動的時間是有限的,它是一種不可再生的資源。持續經營假設和會計分期假設確立了會計工作的時間范疇,前者設定會計主體是一個\"健康肌體\",后者的設定是為了便于對會計主體\"健康狀況\"的定期診斷。網絡會計對持續經營、會計分期假設的突破表現在:
1.即時性。持續經營假設設定了企業在未來的一定期間內不會發生解體清算的前提條件,這是進行資產計價和收入配比、費用分配的基礎。但現代經濟中的不確定因素不斷增加,隨時都可能導致企業解體,比如,按照\"摩爾定律\"IT業企業的生命周朔只有18個月;而短期的基金項目、網絡會計的虛擬公司是一種臨時性組織,從事的多是一次易,完成后即告解散,生命周期極短,顯示出即合即分的\"即時性\"特征。因此而引發對持續經營假設的否定,縮短了會計的時間界限。
2.實時性。會計分期假設為定期報告企業財務狀況,確定經營損益提供了前提,同時,它也是權責發生制、會計要素確認與計量的依據。在網絡環境下,計算機強大的運算和傳輸功能,使手工處理信息高成本的障礙被掃除。如果說PC時代的會計系統主要解決工作量問題,那么網絡會計將在此基礎上重點突破速度問題。時間上便會計核算從事后達到實時,財務管理從靜態走向動態,只要需要,無需顧及和等待會計期末,擊點鼠標即可生成所需的會計信息,豐富了會計信息的內容,提高了信息的質量和價值。由此,可以滿足期貨業務、衍生金融工具的特殊需求,滿足廣大投資者(股民)的投資需求,去年11月,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就了\"因特網上的會計報告\"的文件。網絡會計的實時性便會計分期假設消除了時間的斷點。
三、穿越網絡時空隧道的會計反思
會計的時空觀是構架會計理論與方法的哲學。網絡環境下,它的重大改變必將引起會計系統的一系列變化:
l.集成化。會計信息是對企業經濟活動的反映,其數據源于業務部門(如,人、財、物、供、產、銷)?;诨ヂ摼W的企業管理信息系統,將企業整個生產經營活動的每個信息采集點都納入企業信息網之中,大量的數據通過網絡從企業各個管理子系統(如生產管理系統、庫存管理系統、人事管理系統)直接采集,并通過公共接口,與有關外部系統(如銀行、稅務、經銷商等)相聯結,便會計系統不再是信息的\"孤島\",絕大部分的業務信息能夠實時轉化,直接生成會計信息,會計數據處理呈集成化之勢。
2.簡捷化。由于電子計算機具有強大的運算功能,系統由計算機來執行從會計憑證到財務報告全過程的信息處理,人工干預大大減少,客觀上消除了手工方式下信息處理過程的諸多技術環節,如平行登記、錯帳更正、過帳、結帳、對帳、試算平衡等。[8]再者,計算機又承擔起存貨計價、成本計算和計提折舊等繁雜的核算工作。因此,相對于手工會計而言,會計電算化的技術性及其復雜程度也大幅度降低,傳統的手工會計處理將逐漸退出歷史舞臺。
3.多元化。即:(1)收集與提供信息多元化。在經濟社會一體化、數字化、網絡化的基礎上,會計系統通過對企業內外各個機構、部門的信息接口轉換、接收貨幣形態的信息,同時亦可接收非貨幣形態的相關信息,其信息渠道更加寬敞;隨著多媒體技術的采用,電算系統除了提供數字化信息,也可提供圖形化信息(如財務分析、預測的直方圖、折線圖)以及語音化信息(如有聲財務分析報告);(2)處理信息方法多元化。電算化條件下,會計系統在主體認定的計算方法(如固定資產折舊的直線法)的同時,如果需要亦可選用其他備選方法(如雙倍余額遞減法、年數總和法)進行計算,比較差異。為加強管理與考核,甚至可以啟用手工方式下所不得不放棄的核算方法,例如,零售企業的\"售價數量金額核算法\"、工業企業的\"作業成本法\"等全新的核算方法;此外,由于系統可以接收(或調用)大量非貨幣形態的相關信息,便于系統運用有關數學模型,進行財務分析、預測和決策;(3)提供信息空間多元化。借助于信息處理方法多元化的結果,會計系統提供信息的空間非常廣闊,根據需要,有貨幣形態的信息,亦有非貨幣形態的相關信息(如職工的招聘與下崗、社會公益事項),既有歷史信息(歷史成本),也有現在信息(重置成本、公允價值)和未來信息(預定成本、目標利潤),最終的會計信息將擺脫現有模式,能夠滿足不同用戶的個性需要,用戶可以通過\"菜單\"或\"會計頻道\",[9]選擇搭配會計信息的\"套餐\"或\"節目\"。
4.電子化。我國會計電算化的初級階段便會計手段由算盤到鍵盤,從賬本到磁盤。而網絡會計將便會計介質繼續變化,迅速走向電子化,如各種發票、結算單據均以電子化的形式出現,會計數據流動過程中的簽字蓋章等傳統確認手段失去意義。此外,隨著電子商務的興起,貨幣的\"質地\"也將變化,不再是原來的紙幣或硬幣。網絡會計環境是一個集供應商、生產商、經銷商、用戶、銀行等機構為一體的網絡體系,巴不存在貨款的直接交易,而代之以電子貨幣進行網上結算。計算機信息處理的集中性、自動性,使傳統職權分割的控制作用近于消失,信息載體的改變及其共享程度的提高,又使手工系統以記賬規則為核心的控制體系失效。[10]對此,現代信息技術給企業的內部控制賦予了新的內涵:如口令控制、數據加密、職能權限管理、訪問時間權限管理、操作日志管理等。
5.開放化?;诨ヂ摼W的會計系統,大量的數據通過網絡是從企業內外有關系統(如證監會、銀行、企業的生產部廣]、人事部門等)直接采集。特別是企業外部的各個機構、部門(如會計師事務所、財政、審計、稅務、銀行、證券監管、保險監管等)可根據授權,在線訪問,通過Intemet進入企業內部,直接調閱會計信息。瞬間溝通便會計信息系統由封閉走向開放,由數據的微觀處理逐步登上宏觀數據運作的殿堂。對此,企業會計信息系統必須注意系統的安全性,加強回叫設備(C/L「一BM旺DEVIC磅)以及防火墻(FI旺WML)等技術,防止網上泄密和惡意攻擊。[11]會計信息透明度的增強,有效地避免會計處理的\"黑箱\"操作,有利于對企業會計信息系統的社會監督和政府監督。
6.智能化。電算化會計系統可以理解為一個由人、電子計算機系統、網絡系統、數據及程序等有機結合的應用系統。它不僅具有核算功能,而且更具控制功能和管理功能,因此,它離不開與人的相互作用,尤其是預測與輔助決策的功能必須在管理人員的參與下才能完成。所以,會計信息化不再是一個簡單的模擬手工方式的\"仿真型\"或\"傻瓜型\"系統,而是一個人機交互作用的\"智能型\"系統。目前,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面對已經來臨的全球化知識經濟的浪潮,會計工作加快了由核算型向管理型的重心轉移。由此,要求會計系統必須放大功能,而網絡會計所表現出來的集成性、簡捷性、開放性、多元性、實時性等技術特征,為此提供了堅實的技術基礎。并且,在這種戰略性轉移的過程中又不斷推陳出新,例如,建立以會計為核心的\"企業管理信息系統(EIP)\"[lz]、\"智能型會計專家系統\"等,從而,又推動會計職能向更深的層次延伸。
綜上所述,在網絡經濟環境下,會計系統以計算機、網絡技術等新型的信息處理工具置換了傳統的紙張、筆墨和算盤。而這種置換不僅僅是簡單的工具改變,也不再是手工會計的簡單模擬,更重要的是它所帶來的對傳統會計理念、理論與方法前所未有的、強烈的沖擊與反思,如果我們能夠認識到這一點,充分發揮現代信息技術的潛能,將會引發又一場會計發展史上的大革命。
主要參考文獻:
1(美)A沃爾勃特·信息經濟學·吉林:吉林大學出版社·1992
2石子強·改變游戲規則·北京晚報,北京:北京晚報社,2000年2月15日
3薛云奎·電算化會計的局限:仿真手工·財會世界,北京:中國財經報社,2000年2月24日
4王文京、胡迸平·網絡財務時代撲面而來·會計研究,1999;10:37一41
5奇平;無需遠行,無需久等·南方周末,廣東:南方周末報社,1999年11月5日
6王世定·論會計假設·見:中國會計學會,1994年會計學論文選,北京:中國財經出版社,1996:157一169
7雷光勇、黃斌·試論網絡公司及其對財務會計的影響·會計研究,1999;1:24一27
8劉志濤·會計電算化對會計理論和實務發展影響的研究·見:中國會計學會,中國會計學會重點科研課題文集,北京:中國財經出版社,1998:33一48
9薛云奎·管理集成與會計頻道·會計研究,1999;11:30一36
10王朝磺·計算機的發展將導致會計革命·中國會計電算化,1999B刀一5
關鍵詞:范式;學科;論綱;外語教學;教育技術學;外語教育技術;外語教育技術學
中圖分類號:H31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5795(2013)02-0003-0010
進入新世紀以來,基于信息技術的外語教學已經成為當前高等學校外語教學的主要實踐方法。
外語教學是語言教學,語言與信息有著天然的關聯性。信息技術與外語教育的內在共生性、本體性和封閉性,使信息技術與外語教學(課程)產生了交融與整合的學理基礎和邏輯基礎。
信息技術與外語教學的整合,形成外語教育研究的技術化范式。
外語教育研究技術化范式的產生,使外語教育(教學)研究這一學科產生了質變或飛躍的可能性。這種有別于傳統的新范式的形成和轉換,按照科學史學者庫恩(T.S.Kuhn)“科學革命”(Kuhn.1959,1962)的條件來衡量,是一種新興學科成立的前提,這就是外語教育技術作為學科產生的邏輯基礎。
外語教育技術具有自身基本的學科構成要素:理論體系、研究方法、研究對象和研究內容;有其學科發展的實踐支撐:專業設置、課程建設、人才培養、研究成果以及相關學術研究期刊、學術會議、學術組織等。外語教育技術研究從理論到實踐都嚴格體現了科學形成和發展的基本規律,證明已經基本形成了外語教育技術學的學科雛形。
這是本論綱的主題結構和思路。
本文從科學發展史的高度,嘗試通過元理論分析和思辨的方法,來論證當今信息技術語境下外語教學這一學科轉型的必然邏輯,總結和歸納外語教育技術這一新興學科的基本屬性和基本內容,并力圖為教育技術學與學科教學論的具體結合勾勒出一條最佳方向和途徑。這是本論綱的主旨。
既屬于論綱,則很多數據、觀點囿于篇幅無法一一展開,僅以論綱形式呈現。希冀能拋磚引玉,引起更多批評指教,以繁榮外語教學的學科理論研究,促進外語教學實踐發展。1問題的由來
1.1 現實因素的考量
技術的進步使現代生活、生產和學習方式等都發生著深刻的變革。信息技術對教育領域各學科的教育、教學產生著巨大影響,是新一代大、中學生習以為常的生活和學習工具。信息技術不僅僅是用之于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更是被教育的課程對象之一。外語教學必須順應技術發展的形勢,適應新的技術范式。
1.2 外語科學研究的考量
外語教育研究往往將實踐中幾乎無處不在的技術化研究方法邊緣化。外語學術界極力強調各種“主義”、“理論”或“學說”,忽略對“教育技術”的研究,使得教育技術學體系中的“學科教育技術”也找不到自己的歸屬和根基。兩個學科的研究都亟待創新。
1.3 學科自身發展的必然需求
外語教學研究和教育技術學研究這兩個學科的發展缺乏生機和活力。
一方面,中國外語教學研究本身就是一門尚未發展成熟的學科。其中關于信息技術與外語教學的關系問題、信息技術的地位問題等至今沒有成熟的研究。
另一方面,教育技術學科立足于教育學理論和信息技術學,已經發展成為教育學的主要分支學科。外語教育技術的開發和研究成為其學科體系里面最重要的代表性學科教學實踐活動。外語教育技術研究亟需進行跨學科整合,從分離、多頭的研究狀態走向融合、統一的的學科研究。
1.4 CALL發展實踐的要求
CALL研究者普遍認為它已經是一門學科性實踐研究(顧日國,2004,2005)。國內外CALL研究證明,CALL已經發展成為一門規模龐大的實踐性學科(Robert Debski,2003;Bax,2003;Chapelle,2000;Hubbard,P.2009;Dick,W.,Carey,L.,&Carey J.2001),但缺乏完整系統的學科理論體系建設。CALL研究的豐富實踐經驗,要求擺脫其單純技術輔助角色的定位,應該對CALL進行科學定位,形成一門具體學科知識體系(Hubbard P.2008;Warschauer M.,1996;Robea J.Blake,2007;Mike Levy,Glenn Stockwell,2006,2010)。
世界CALL研究給中國外語教育技術的啟發:第一是其積極吸收和消化各種教學與學習理論,第二是積極關注技術在外語教學中的具體應用,第三是把CALL研究和教育技術研究結合起來,進行跨學科的研究。
1.5 意義
探討外語教育技術的學科性,能夠豐富和完善我國教育技術理論體系,更好地總結教學實踐,補充學科教學技術研究的空白,擺脫一直以來其理論研究被邊緣化的尷尬處境,更加豐富和完善具有中國特色的外語教育、教學理論體系,促進“外語教學研究”這一學科的發展、成熟和完善。這是建立在實踐基礎之上而又超越實踐的自覺的理論總結和升華,是認識論意義上的學科變革。
2 信息技術與外語課程的整合是外語教育技術化范式產生的基礎
2.1 信息
信息與語言天生具有本質的同一性。信息技術與外語教學本質的關聯性為信息技術與外語教學的交融、整合提供了邏輯可能。信息技術與外語課程的整合成為外語教育技術化教學范式形成的理論依據。
2.2 技術
技術哲學視野中的外語教學與技術有著本質的關聯,該關聯性是從技術向學科過渡的必經之地,也是歷來研究者最易忽視的、一個必須解釋的理論盲區。
技術對教育具有革命性的影響,必須高度重視(教育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在教育領域,技術不僅用于完成現有的模式和方法,而且要推動技術時代的教育革新。
2.3 外語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本質關聯性是其整合的基礎
信息是個多面體概念,一頭聯系著思想和社會,一頭聯系著物理的或者叫技術的世界。語言之所以能完成這一任務,是由語言符號內部語言和信息之間的這些自然相關性所決定的。語言完成信息傳達任務的過程就是符號系統激活這些功能的過程,在完成激活的同時,這些語言本身就被賦予了“生命”,如同人具有了思想,語言也就變成了信息的一部分,這就是信息和語言的同體共生性。
語言和信息的關系就是形式和內容的關系,當形式和內容不可分割甚至形式超越了內容時,形式本身也就成為了信息的一種。
信息識別一般只有文字、語音與圖形三種形式,歸納起來主要可以分為視、聽、說三大功能板塊,即圖像(靜止或動態)、文字以及聲音三個基本“譜系學”形態(程東元,2008;戴正南、黃光遠,1988)。因此信息技術的表現形式就囊括了語言或語言教學的所有內容,為語言教學活動和信息技術的整合創造了前提條件。
佩維沃(Paivio)的雙重編碼理論認為,人們可以通過同時用視覺和語言的形式呈現信息,來增強信息的回憶與識別(劉儒德、趙妍等,2007;何克抗,2005)。語言教學技術化就是語言教學信息化的過程。語言的信息模塊、信息傳遞的技術路徑和學習者的信息接受路徑三者之間的同一性完成整個語言信息“族譜”基因的對比認證,形成一個完整的信息傳遞圈,完成語言信息化教學過程。這就為人機“有機交匯融合”找到根據。
信息技術與外語教學二者在融合過程中體現出本體性、封閉性、信息化、整合性等特征。
語言教學的所有內容、過程和環節都可以并且僅僅只需借助于信息手段完成,而不需進行額外的物化輔助。語言是信息的載體,也是信息的組成部分,信息的交流和轉換,就是語言材料的交流和轉換,而語言教學就是語言材料信息的交換和生成的實踐活動,因此,語言在這一過程中先被信息化——如文字和聲音的信息化、藝術化、技術化加工,再被交互傳達。
信息技術手段從使用功能上完全吻合了語言信息交際、交流的需求,能充分完成語言教學和學習的任務。在這個信息化、技術化教學行為中,信息技術和信息本身產生良性互動,互為本體,互為依存,成為一個完整的整體(如文字的音、畫處理),達到彼此有機整合的程度。
信息、語言、信息技術與語言教學之間的本質關聯性是其相互整合的基礎。
2.4 信息技術與外語課程的整合形成外語教育的技術化范式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是一種全新的教學理念,大致要經歷三個發展階段,即計算機輔助教學階段(CAI)、計算機輔助學習階段(CAL)和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階段(IITC)(何克抗,2005)。
信息技術與外語課程的整合是基于網絡生態的整合。計算機不再僅僅是輔助工具,整合后的計算機系統成為整個課程系統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從根本上改變了課程的本質。要對課程設置、教學目標、教學設計、教學評價等諸要素作系統的考慮和操作,也就是要用整體的、聯系的、辯證的觀點來認識、研究教學過程中各種要素之間的關系。
整合首先是技術范式形成的邏輯基礎。外語課程與信息技術有機整合的過程就是外語教學信息化范式形成和轉換的過程。信息技術和外語課程整合的直接結果就是外語教學新范式一外語教育技術范式的形成。
換言之,外語教育技術范式的形成過程就是信息技術與外語課程的整合。
2.5 信息技術與外語課程整合的本質
整合有自己的技術機制,其實質是一種“基于設計的研究”。
外語課程的所有環節,包括教學目標、教學計劃、教材編寫、課程設計、教學過程、教學模式、教學管理、教學評價等體系的內容,都可以經過信息技術軟硬件的加工處理,完成信息轉換和傳達過程。這一技術化過程主要并且必須表現為遵循教育學規律的“教學設計”,否則就無法實施。
2.6 信息技術在外語教學中運用的原則和作用
正確恰當地運用教育信息技術必須有一種基本的共同的原則,一種具備可行性的教育技術理念,理想的境界應該是運用技術而又看不見技術。要寓技術于教學之中,讓學生既運用技術完成學習任務,又沒感覺到技術所帶來的學習障礙。
計算機信息技術在外語教學中的作用非常復雜而又豐富,它既是工具,又是環境,還是手段和要素,所以其所起的作用是多種多樣的,是潛移默化的,它體現出一種“技術酶”的催化作用,可以滲透在外語教學的各個環節。信息技術對外語教學的最大的作用,是優化外語教學,包括教學設計、教學管理、開發、評價,以及教材的研發和教師技能的培訓、學生學習技巧和熟練程度的提高等各個環節。
3 外語教育技術范式形成和轉換的標志——外語教學研究新“共同綱領”的發展和演變
3.1 中國高校外語教學大綱的“技術化”發展進程
以《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和《高等學校英語專業英語教學大綱》為代表的中國高校外語教學大綱的發展和演變,標志著中國高等外語教學的技術化范式的形成。
首先,是基于技術化范式的外語教學“公共綱領”的頒布。
20世紀80年代設計編寫的《大學英語教學大綱》(大學理工科英語教學大綱修訂組編,1985)首次提到了要開展“計算機輔英語教學的研究和實驗,加強各種教學軟件的開發和使用”。
1999年,教育部又推出了《大學英語教學大綱(修訂本)》,明確提出要創造良好的語言環境,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非常明確地肯定了計算機信息技術手段在大學外語教學中的積極作用和地位。
2004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頒布《大學外語課程教學要求》(以下簡稱《教學要求》),2007年正式推出了《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正式版。大綱最為明顯的特色是,要求各地各學?!安捎没谛畔⒓夹g和課堂的教學模式,……各高等學校應根據本校的條件和學生的英語水平,探索建立網絡環境下的聽說教學模式,直接在局域網或校園網上進行聽說教學和訓練(教育部。2007)。”
其次,是高等學校外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英語組)制定的《高等學校英語專業英語教學大綱》的頒布。新《大綱》強調現代教育技術將為現有的教學方式和手段提供重要的補充(教育部,2000)。
再次,大學外語教學具體模式的推出(圖略)。為了推進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實施,《教學要求》直接給出具體的教學模式作為大學外語教學的指導和參考,教學模式的構成有兩部分:基于計算機和課堂的英語教學模式和基于計算機的英語學習過程。
《教學要求》代表的是國家的教學意志,展現高等外語教育的戰略,體現了充分利用教育技術的哲學思想,是中國外語教學領域所有教育技術專家、外語教育專家們多年來共同研究所達成的外語教學理念,是共同認可的“信念、信條、價值觀和方法論”,為大學外語教學提供了范式轉變的充分依據和證明。
3.2 新范式的實踐過程及最終成型
從2000年《高等學校英語專業教學大綱》的頒布和2002年《教學要求》(包含草案)頒布后的幾年時間里,中國以大學外語教學為代表的教學實踐發生了巨大的結構性變化,外語教育技術范式異軍突起,成為高校外語教學研究的主流(下表數據包括外語專業和公共英語教學研究)。
量變促成質變。數量的巨變,說明2002年新“教學要求”提出以后中國大學外語教學正在以驚人的速度發生著變化。這一過程的發展和成熟,深刻地體現了教學要求的基本指導精神,是對外語教學學科新“共同綱領”的積極“呼應、反饋和證明”。它再一次用實踐證明了“教學基本要求”作為綱領的“共同體”性質,也反證了基于計算機技術的信息化外語教學發展方向的正確性(王守仁,2009)。數據事實充分表明技術化范式的產生和轉換速度,不僅證明跨學科研究越來越靈活,也證明了中國外語教育技術研究領域的自主性、創新性和特色化發展。
中國外語教育界對基于計算機的信息化外語教學模式幾十年的努力研究,最終使一種外語教學研究的新“共同綱領”完成蛻變,脫穎而出。這種外語教學研究的技術化發展過程,就是外語教學學科新范式形成的過程。新范式的轉變證明高校外語教學研究在與信息技術整合的過程中,已經演變成外語教育技術研究,并促成了一門新的學科教學論——外語教育技術學的產生。
4 外語教育技術學學科屬性探討:學科理論研究
4.1 學科構建的背景和條件
外語教育技術學的產生是范式轉換的產物,也是學科實踐發展的自然結果和邏輯必然。它首先具備自己的邏輯起點。依據教育技術的產生思路以及外語教學的主體屬性,我們可以推定外語教育技術的邏輯起點應該是“借助教育技術的外語教學”活動。其次,具備知識基礎。外語教育的知識基礎,包括教育學、語言學等眾多相關學科的知識。再次,學科交叉基礎??鐚W科的研究方法,即交叉學科研究,是外語教育技術學形成的動力,也是外語教育技術學形成的方法論基礎。外語教育技術學在學科交叉研究方法的推動下,將教育學、教育技術學、信息技術學和語言教學等各門學科進行交叉、滲透、融合,從而催生出一門新興分支學科,它是傳統語言教育研究中科學性與技術性的進一步整合。
學科是科學知識體系的分類。一般認為,作為一門新學科,必須具有獨立理論體系,有自己的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學科創始人和代表作等。
4.2 外語教育技術學的理論要素
理論來自于經驗實踐,理論的目標是對經驗現實作出解釋。外語教育技術學有自己的理論體系以及理論形成的基礎條件,有自己的概念、假設、變量、命題以及歸納和演繹等方法。
首先外語教育技術學有自己獨立的學科概念,如多媒體教學、網絡教學、信息技術與外語課程整合、教育技術、教學設計、計算機輔助外語教學、基于計算機和課堂的教學模式等等。
外語教育技術學研究有自己的變量考察,如課堂教學中教學技術的使用、教學時間的控制、教學策略的使用、教學環節的設計、學習情感的控制、學習態度的監控等等;也有自己的許多命題和假設,關于教學任務、教學模式、教學效果等等。
外語教育技術學研究方法主要是以分析、演繹和模型理論為主。分析、歸納以及演繹主要用于解釋外語教育技術研究中的疑難現象,屬于從理論到實踐的應用;而模型理論主要用于建構外語教育技術模式,屬于從實踐到理論的推演或驗證。從深層次考察,外語教育技術學是建立在系統論基礎上的一門教育學科。從表面結構來考察,外語教育技術學又是一種研究語言教育行為的學科。
4.3 外語教育技術學的知識基礎
語言學、外語教學論和教育技術學理論等是外語教育技術學的學科基礎。媒體學、傳播學等視聽教學理論及行為主義、認知主義、建構主義、人本主義等是其學習理論的基礎;夸美紐斯的“大教學論”、贊科夫的“發展教學理論”、巴班斯基的“最優教學理論”、布魯納的“發現教學理論”、維果茨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布魯姆的“教育目標分類理論”、加涅的“指導教學模式”等是其教學理論基礎;新興的多元智力理論、分布認知理論、聯接主義理論以及生態學理論、課程整合理論等為其提供了方法論基礎。
4.4 外語教育技術學的哲學基礎
除了上述一些理論和知識基礎之外,外語教育技術學還深受另外一些哲學思潮的影響,如來自社會學視角、文化視角、技術視角、生態學視角等后現代思想。在教育技術日益進步、教學觀念日益更新的今天,這些影響因素不斷折中、融合,成為一種具有“后現代主義特征”的“生態化整合”理念和模式,構成外語教育技術學研究的主要理論特征。
4.5 外語教育技術的概念界定
外語教育技術的定義與教育技術的定義將保持理論內核上的一致性。
外語教育技術就是在外語教學實踐中,以教育信息技術為手段,以教育學、心理學、語言學等理論為指導,以語言教學為目標,通過創造、使用、管理適當的技術性的外語教學過程和教學資源,以及提高外語教師和學生的教育信息技術素養等手段,來促進外語學習和改善外語學習績效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活動。
外語教育技術作為一門教學實踐活動具有如下本質和特點:外語教育技術是教育技術與外語教學理論相結合的一門跨學科的教學實踐和理論探索活動。因此,外語教育技術是一種語言教學研究方法或范式,而不是一類技術形態。
外語教育技術是創造、使用和管理外語教育資源和教學過程的實踐活動,這一活動的本質過程是信息技術與外語課程的整合,是外語教學全過程——從教材、教法、課堂、教師、學生到教學內容的整合。
整合的具體體現和過程,就是基于教育信息技術的外語課程設計,而不單純是教育信息技術的研發。
整合的目的是改善和提高外語教學效率。
整合的原則和標準,如前所述,是最優化地利用技術,是看不見技術的隱性整合。
4.6 外語教育技術學的定義和屬性
外語教育技術是為了促進外語學習,對外語教學過程和資源進行設計、開發、利用、管理和評價的理論與實踐。但是孤單、割裂、自發和零碎的外語教育技術實踐并不是科學。外語教育技術學是關于外語教育技術研究的一門學問,是由關于外語教育技術的一系列概念、原理和方法等構成的,能反映外語教育技術內在規律并且具有嚴密邏輯性的一門新興學科知識體系,是一種教育學性質的綜合性應用學科,又是一種應用語言學性質的綜合應用學科。
外語教育技術學是眾多學科綜合發展的產物,哲學、教育學、心理學、語言學、系統理論、學習理論、人本主義和生態學等理論是其學科理論基礎,計算機、網絡、多媒體等信息技術則是其重要組成要素。外語教育技術實踐中對外語學習過程和學習資源進行設計、開發、利用、管理和評價的理論與實踐,是外語教育技術學研究的基本內容。
從學科歸屬上考察,外語教育技術學具有復雜的屬性。首先,外語教育技術具有自然科學的屬性;其次,還有其社會科學屬性。除此之外,外語教育技術還具有人文學科的基本屬性。其行動性研究方法和課程設計本質使其具有極強烈的人文色彩。
外語教育技術的發展成就證明,它是一門較成熟的教學方法論。外語教育技術學有自己的研究對象和方法論,有自己的理論體系,已經初步具有一門學科的雛形。
5 外語教育技術學主要理論模型的構建
構建外語教育技術學的理論框架和學科體系,是外語教學研究發展的現實需求。外語教育技術的學科綜合性滲透了語言、教育及科學的普遍性哲學原理,深刻影響著語言教育理論體系的構建。
本論綱從比較宏觀的學科發展高度來展示外語教育技術學的學科框架和理論模型,從文獻學角度探尋、剖析外語教育技術學的理論構建思路。
5.1 基于文獻的外語教育技術研究理論發展脈絡考察
國內學者程東元等(2008)都早已從教育技術學的學科視角,梳理了外語“教學技術”的基本理論框架。
Sasha等(2004)、Robert J.(2007)認為作為外語教育技術的CALL是一種基于設計的研究,基本上指出了外語教育技術研究的本質屬性;Robea Debski(2003)則進一步指明CALL作為一門學科(as an academic discipline)的定位和發展方向。
顧日國(2005)提出了教育生態模型,把“傳統的校園稱為校園教育生態環境,把通過計算機局域網或廣域網所構建的學習環境稱為虛擬教育生態環境。”
張紅玲等(2007)搭建了網絡外語教學的基本模型,梳理了理論基礎、網絡外語教學的相關要素以及教學系統化設計理論。
張祖忻(2008)提出了構建學科理論體系和搭建學科知識基礎的基本思路。他認為外語教育技術的核心是教學設計。他勾畫了外語教學技術的本質和學術思想的范圍,并列舉出外語教學技術領域的主要范疇和知識基礎,為本領域的知識的組織提供了一個框架。他認為:外語教育技術“是一類提高外語教學質量的創新實踐,是一門應用知識和發展知識的新興學科”(張祖忻,2008)。
顧日國的教育生態模型架構、張祖忻關于外語教育技術核心的確認,以及張紅玲的網絡外語教學的系統化設計研究等,都站在教育技術學的立場為外語教育技術學的理論建構和學科建構打開了一扇研究窗口,作為一種學科的理論鋪墊,為外語教育技術學生態化整合理論的產生打下了基礎。
5.2 生態化整合理論的構建
Warschauer(1996)把計算機輔助語言教學劃分為三個階段,即行為主義階段(behavioristic)、交際法階段(communicative)和目前的整合法階段(integrative);Bax(2003)從另一維度將這三個階段分別命名為受限制的(restricted)、開放的(open)以及整合的(integrated)(莫錦國,2009)。國內教育技術研究者也把教育技術的發展分為三個清晰的階段:第一階段是技術媒體觀。第二階段是技術的認知工具觀,本階段的表現形式是信息技術化學科教學,即課程整合。第三階段就是技術的生態觀。前兩個階段都是針對個體來優化學習過程,生態觀則從技術與人的共生關系來考察。技術促進了人與人之間關系的變化,隨著普適計算技術的實現和發展,技術將融入到我們的學習和生活的各種空間中。教學中的信息技術將像黑板和粉筆一樣融入日常教學中,形成一個良好的信息生態(余勝泉,2011),即教育生態。“教育生態信息觀”要求教育信息化不再局限于技術方面,而越來越重視人、信息、技術、教育實踐活動以及人與信息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建立和構建起一種創新性的生態圈或者學習文化。
陳堅林(2010)經過多年的探索,構建了一個綜合計算機輔助外語教學研究和教育技術學研究的生態學研究觀點及課程整合的理論體系(以下簡稱“生態化整合”)。
所謂生態化整合理論,是指基于生態學研究理論和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研究方法而提出來的一種“計算機網絡技術與外語課程生態化整合”的理論體系。它包含基本理論框架和基本模式研究(限于篇幅“基本模式”略)兩部分內容。其基本理論認為:信息技術與外語教學課程整合改變了傳統外語教學中課程的構成模式、計算機在課程中的地位、教師中心的傳統模式、教材的結構、教學要素等教學系統和環境,外語課程各環節產生許多變化和失調現象,因此要依據生態學的原理,考察教學系統內部諸要素與周圍環境的相互關系、作用和影響,研究各種教學現象及其成因,探討外語教學生態的特征和功能及其演化和發展的基本規律,對外語課程系統進行分析、建構,探索出一種使外語教學進入“兼容、動態、良性發展軌道”的科學發展思路。
生態化整合理論是在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研究方法以及生態學研究理論基礎上形成的一種較為新穎的綜合性理論體系,既是外語教育技術學的基本學科研究思想,又是一種跨學科的研究方法,基本上代表了目前國內外語教育技術理論研究的最新成就。
6 外語教育技術學的研究對象和研究內容
6.1 外語教育技術學的研究對象
外語教育技術的研究對象不是技術本身,而是在外語教育中運用技術進行教學的理論和方法。外語教育技術學其實是一種特殊的方法論或學科教學論。
外語教育技術學的研究對象是一種基于技術使用理念的外語教學資源和教學過程的整合過程。這一過程最終表現為現代外語課程設計。
外語課程的設計應該處理好幾個教學要素之間的關系。從哲學的“價值關系學說”來考察,外語教育技術學所研究的不是具體的技術個體,而是技術個體與外語課程各要素之間的關系。因此,外語教育技術學的研究對象,就是計算機信息技術在與外語教學過程和教學資源各要素整合進程中所建立的各種生態化關系:
首先是技術與語言的關系。教育學理論和教學目的決定語言和技術之間的關系。語言是教學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技術也是教學目的的一部分。
其次是技術與教學的關系。技術與學科教學的關系表現在教學環境的創造、教育資源開發、教學內容和課程的設計、教學過程的管理、教學效果的評估等方面。
最后是技術與教學主體的關系。教育技術與教師和學習者之間的關系,是工具和工具使用者的關系,是被動和主動的關系,技術既是教學的工具,也是教學的背景和內容。
語言、教學、技術、教育者、學習者互相之間構成一個相互需要、相互促進、互為依存的關系,任何一個要素都不是絕對地控制另一個要素,只有互為依存才能和諧存在和發展,這正是外語教育技術理想的生態化境界。
6.2 外語教育技術學的研究內容
外語教育技術學研究對象的具體表現就是外語教育技術學的研究內容。
從教育技術學的定義來分析,外語教育技術有兩大研究內容:技術化的外語教學資源和技術化的外語教學過程。
從學科視角概括,外語教育技術學的研究內容包括外語教育技術學的學科理論、專業設置、課程建設、人才培養、教材編寫等學科內部要素,以及外語教育技術學的產生背景、學科地位、學科發展、學科政策、現實意義以及與其他學科的關系等外部因素。
從研究內容的相互影響來看,根據上述語言與技術的關系,有基于語言研究的技術,也有基于技術衍變的語言。
從教學要素來考察,還有教師的信息技術素養、學生的應用技能,以及教材的信息化、立體化編寫等內容。
外語教育技術學的研究對象和研究內容是外語教育技術學學科構建的重要基礎之一。
7 外語教育技術學的方法論探索
7.1 外語教育技術學的學科方法論
方法論是人們用一定的世界觀去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則和根本方法,簡單講就是關于方法的理論。從哲學上理解,一定的方法論反映一定的世界觀,一定的世界觀決定了一定的方法論。學科方法論是指導該學科實踐研究的基本觀點,是該學科理論思想的具體體現。方法論是一種認識論,而不是一種實踐層面的方法或技巧。因此方法論和方法是兩個不同的范疇。
外語教育技術學的方法論是指導外語教育技術學的學科研究和學科發展的理論、觀點或思想。
外語教育技術學的方法論不等同于外語教學法。
外語教育技術學有自己的理論思想作指導,就會有自己的教學觀,也會產生自己相應的方法論和各種研究方法。
外語教育技術學方法論應該包含思想基礎以及研究方法。外語教育技術學方法論和所有的方法論一樣,都屬于哲學范疇,離不開哲學的指導。
既能整合各種教學資源和教學過程,又能體現科學性、技術性、人文性的外語教學新元素、新理念、新思想和新方法,是外語教育技術學獨有的生態化整合思想,也是外語教育技術學的特色學科理論。這種生態化整合思想指導下的學科發展觀,是指導外語教育技術學研究方法的重要指導思想,是關于外語教育技術學研究方法的理論,即“外語教育技術學方法論”。
外語教育技術學的學科理論與該學科的方法論體現著邏輯上的一致性。
7.2 外語教育技術學的研究方法——基于設計的研究
外語教育技術學汲取了教育技術學及外語教學諸多有效學科研究方法的精華。外語教育技術學的研究方法有兩種趨向:一種是“向后看的”評價性研究,這是一種靜態的終結性評價研究,是注重結果分析和理論總結的研究方法,是對學習者進行“學后”分析的研究范式;另一種是“面向未來”的行動性研究,這是一種動態的、形成性、探究式和構建式研究,是設計、實踐、修改、提高式的研究方法,是一種為學習者提供“學中”幫助的研究范式,而不單純是研究方法。除了各種實證研究、哲學思辨研究和人文主義研究(張文蘭、劉俊生,2007)等研究范式之外,當前,教育技術學領域最近又產生一種較新穎的多元綜合研究方法,這就是基于上述行動性研究理念的“基于設計的研究”(designbased research,DBR),并且這一研究形式已經變成“正在興起的學習研究新范式”(楊南昌,2007)。
基于設計的研究其實是一種整合性研究方法。它以生態化理念整合了多種研究方法的精神內核;其次,在當今真實性學習情景變化多端的情況下,它能以生態學理念整合多種研究要素:以行動研究的立場,動態地、多層面地驗證、調整、修改和完善一種潛在的學習理論、模式或方法。這是一種能動的、鮮活的,而不是死板、僵化的研究范式。另外還因為,基于設計的研究整合了外語教育技術的多種教學因素和教學環節。最后,外語教育技術學是一個跨學科的科學體系?;谠O計的研究整合了眾多學科知識基礎,使語言學、教育學、信息技術學等各學科知識,以及教師和學生的知識素養等參數,為基于設計的研究提供了豐富的數據和理論修正的可能。
基于設計的研究聽起來更像是一種策略的設計而不是方法的研究,這種面向未來的基于行動的策略性研究是教學研究的真正內涵?;谠O計的研究是一種真實學習情境中長期的、宏觀的理論驗證和修復的方法建構過程,不是一種細微、瑣碎和孤單的細節性設計和評價。基于設計的研究還必須依賴于眾多獨立研究方法的幫助和支持,作為方法組群,共同支持基于設計的行動性研究方法的開展。基于設計的研究“是教育技術學核心研究取向,它將成為教育技術學領域有潛力的、具有學科自身特色的研究方法論之一”(焦建利,2008),也必將成為外語教育技術學的代表性研究方法。
8 外語教育技術學的專業建設及發展雛形
8.1 外語教育技術學產生的幾個現實性標志因素
按照對科學構建的一般理解,除了學科理論要素之外,外語教育技術學的產生也必須具備幾個現實條件,同時也是其產生的標志性因素,那就是作為學術研究平臺的專業期刊、研究群體即研究力量,以及作為學術研究實踐活動的專業學術會議等。
8.1.1 外語教育技術學研究平臺
《外語電化教學》期刊成為中國外語教育技術學研究的核心平臺,通過論文、會議、科研項目、開設講座、成立組織等活動凝聚研究力量、匯聚整合資源。不僅在學術上,而且在教學實踐上促進了外語教育技術學研究的長足進步和持續發展。
8.1.2 外語教育技術學的研究群體
在中國高等外語教育領域,有幾批學術力量在從事外語教育技術學的研究。
第一批是高校外語教育領域的教育技術管理人員,也就是原來大學外語院系的電教室或語言實驗室管理人員。這一批研究力量也是中國外語教育技術學研究的基礎組成部分,屬于技術研發和管理學派。
第二批外語教育技術力量,來自當前全國教育技術學科專業院系的培養系統,有教育技術學教師、學生、研究機構和期刊編輯人員等,屬于教育技術理論學派,主張學科建設和課程設計。
第三批力量,是來自外語教育學科本領域內的研究者。他們主要是外語教學研究專業的教師和研究生。是構成外語教育技術學研究的一批新興力量,多數屬于應用學派,是銜接和溝通上述兩個學派、體驗和履行外語教育技術學研究理念的骨干力量。
8.1.3 外語教育技術學的研究組織
指的是各種學術團體或學科組織。如中國教育技術協會外語專業委員會;各省市教育技術學會的外語專業教學分會;還有新成立的China CALL(中國計算機輔助外語教學研究會)等。
8.1.4 外語教育技術學的學術會議
首先是指國內外語類主要學術期刊所舉辦的專題學術研討會,比如《外語電化教學》連續、定期舉辦的大規模的外語教育技術主題會議。其次是各類協會、機構主辦的大量的分散的相關主題會議,主要分為各級協會、各種學術組織、出版社甚至有關教育部門主辦的各種會議。
8.2 外語教育技術學的專業課程體系與人才培養
8.2.1 外語教育技術學作為學科和專業的建設實踐
在高等院校外語院系里,外語教育技術學已經在教學需求的推動下,產生了專業和課程建設的萌芽。主要分為兩個層次。
第一是本科層次。指普通高校本科外語教育(師范)專業建設中開設外語教育技術學課程的嘗試。如部分重點師范大學外語學院教育技術學課程的設置。
第二是研究生層次。指碩士學位培養階段的外語教育技術學學科和專業建設。如部分師范大學和重點外國語大學外語教育碩士課程中的教育技術“專業必修課”和“專業選修課”的開設。
8.2.2 外語教育技術學的專業劃分、人才培養目標及課程設置構想
外語教育技術學的人才培養任務主要落實到兩個領域、一個目標。兩個領域是指外語專業和教育學專業,即一個是外語專業的外語教育(師范)方向,一個是教育專業外語教學論方向;一個目標是指兩個領域的培養目標都是培養合格的現代化外語教學師資力量。
外語教育技術學的師資培養,應該面向兩個層次,一個是中小學外語基礎教育(包括嬰幼兒外語教育),另一個是大學外語教育。
高校師范外語(教育)專業,以及高校外語碩士、尤其是博士研究生培養課程體系里面,有必要增加“外語教育技術學”專業課程,這樣可以切實地提高廣大中小學外語教師和高等院校一般外語教師的教育信息技術素養以及外語教學、科研水平。
外語教育技術學的課程設置,首先急需要一套自成理論體系的綜合性教材,作為外語教育技術學的專業基礎課程。目前的課程設置目標是需要對外語教育技術學的學科特質、理論基礎、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等理論框架進行繼續挖掘和充實。
其次,作為一門學科的課程設置,還需要有與專業基礎理論課相配套的其它實踐性課程,比如語料庫語言學、語言技術軟件、互聯網應用與外語教學、實驗室操作、課件制作、機助翻譯軟件、機助寫作與作文自動評分、機助測試、數理統計與語言分析等等,以盡快適應外語教學更加復雜化的要求。
9 結論
信息技術的進步、學習方式的轉變,逼迫教育方式不得不進行相應的變革。傳統理念下人工傳遞知識的教學方式,已經很難完成大規模、高要求的復雜語言教學任務?;谛畔⒓夹g、教育技術、教育學、心理學和語言學等知識和學科基礎的跨學科的外語教育技術應運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