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9-24 12:01:2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貨幣政策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信息經濟學研究范式在分析貨幣政策調整對公司投資決策的影響時,認為公司的資產負債表是一個整體,左右兩側相互影響,公司的資產狀況會影響公司的融資能力,而公司外部資金的可得性反過來影響公司的投資決策,其機理在于投資者和公司之間存在信息不對稱。由于信息不對稱,債權人與公司之間就會出現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即相對于外部債權人,公司的所有者(實際控制者)對公司投資項目擁有較多的信息,或者是當債權人把資金借給公司后,公司的管理者可能會發生敗德行為。債權人為了控制逆向選擇或道德風險,會限制信貸資金的供應量,對小公司會出現信貸配給,對大公司會出現債務積壓,限制了公司外部債務資金的可得性,此時資金市場就不能由資金供求調節而出現均衡,而是債權人根據自身期望收益最大化確定均衡價格,均衡價格確定資金的供給量和需求量。這種研究范式是從市場主體最優的角度去分析問題,而不是從市場均衡的角度去分析問題。本文主要是基于信息經濟學的研究范式,考察貨幣政策影響公司投資的融資約束渠道的存在性,即貨幣政策調整是否會改變公司外部融資約束程度,進而影響公司投資支出。
二、假設的提出
研究表明,1998年以來我國實施的擴張性財政政策對全國經濟全要素生產率增長、省份經濟全要素生產率增長和技術進步具有較強的促進作用(郭慶旺、賈俊雪,2005)。這意味著擴張性財政政策不僅可以改善經濟環境和投資環境,在量的方面增加公司利潤,而且可以在質的方面提高公司效率。另外,由于擴張性財政政策可以通過增發國債等方式擴大購買支出,通過轉移支付方式調整收入分配,借以刺激消費和投資增長;通過稅收政策減少稅收支出,進而刺激公司再投資,拓展資本規模。因而,擴張性財政政策有利于公司會計業績的增長。而擴張性貨幣政策通常意味著貨幣供給增加和利率下降,信用也變得更加充足,新的投資項目將更為有利可圖;與此同時,在擴張性貨幣政策下,每一利率水平下的需求也會增加,這些都會導致公司有更好的盈利機會和盈利水平。根據以上分析,我們提出以下假說1:假說1:擴張性貨幣政策與公司的會計業績顯著正相關。
三、模型設計
1.模型設計。為了檢驗不同貨幣政策下的公司績效之間的差異,本文使用績效的托賓Q模型,此模型是近來研究公司績效的學者常使用的模型(Fazzraietal,1988,KaplanandZingales,1997,Duehinetal,2009)。具體模型如下。AP代表會計業績包括三個指標:營業利潤率、利潤率、凈利潤率(營業利潤、利潤總額和凈利潤除以年度平均總資產),t代表時間下標,i代表公司下標,TobinQ代表公司成長機會,LDBL是財務杠桿,MP表示貨幣政策類型啞變量。
2.貨幣政策類型的界定方法。根據對2007年至2014年第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的解讀,我國貨幣政策根據經濟發展需要進行了相機適應性調整。雖然由于篇幅的原因,沒有列示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及其類型,但是,我國自2001年第1季度至2007年第1季度一直使用穩健性貨幣政策,中間雖然也存在一些微調,但都沒有更改基本的貨幣政策類型。貨幣政策發生重大變化是從2007年第二季度開始的。為了控制經濟增長過快,公司績效過度,國家及時采用了適度從緊貨幣政策,適度從緊貨幣政策實施了兩個季度后,政府認為經濟增長速度依然過快,貨幣政策改為緊縮貨幣政策,緊縮性貨幣政策實施了三個季度,由于受到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經濟從增長過快轉向趨冷,自2008年第3季度開始采用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偟膩碚f,從2007年第2季度至2008年第2季度實行的是緊縮的貨幣政策;從2008年第3季度到2010年第4季度實行的是寬松的貨幣政策;從2011年第1季度至2014年第3季度實施的是穩健的貨幣政策。
四、樣本選取及假設檢驗
本文數據來自CSMAR數據庫,公司財務數據使用2007年第一季度到2014年第三季度報告數據,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來自中國人民銀行網站。剔除下列公司數據:(1)公司財務數據中存在缺失值的數據,(2)季度銷售收入增長兩倍和減少一倍的數據,(3)總資產季度增長一倍和減少一倍的數據:(4)金融行業公司數據。為了保持更多樣本觀測值,將主要研究變量的上下1%的數據使用1%分位和99%分位值替代。考慮到季度數據可能存在季度變化特征,在設定研究視窗時,既要考慮貨幣政策的變化,又要考慮數據季度特征的影響。因此,本文將研究視窗設計如下表。
1.描述統計。從上圖中可以看出,所研究變量的均值基本都大于中位數,說明這些變量都存在右偏。由于篇幅原因沒有列出主要變量各季度均值變化表,表中可以看出,托賓Q值和流動比率成周期性的,反向變化。從2007年第二季度到2008年第二季度中央銀行實施緊縮貨幣政策,在此期間,公司托賓Q值都高于均值,其它季度公司托賓Q值都低于均值,這表明緊縮貨幣政策主要是為了抑制經濟增長過快。在經濟高速增長時期,受貨幣供給的影響,公司的價值在逐漸減少。
2.相關性分析。因為篇幅原因沒有列出各個變量的相關性分析,從表中發現各變量之間相關系數都顯著低于0.5,說明各變量之間沒有顯著地相關性,不存在多重共線性。
關鍵詞:貨幣政策利率目標區社會福利最大化
從凱恩斯主義到新古典綜合理論,人們認為利率是宏觀經濟政策的有效工具,并在實踐中進行了廣泛的運用,而貨幣學派又從新貨幣數量說的角度提出了以控制貨幣數量為目標的政策操作規則。但從目前世界主要經濟發達國家的應用來看,利率仍是主要的操作工具,這與金融市場自由化與金融創新的發展是分不開的。本文試圖從理論上對以利率目標區為貨幣政策目標的優劣加以分析,并得出相關結論。
關于貨幣政策的幾個問題
一般而言,貨幣政策的執行可以分為如下幾個層次:
依賴于通過
政策規則執行目標執行工具效果及反饋
由于貨幣傳導機制不同,就會對央行期望達到的目標與執行工具間的相關性,以及央行對執行工具在多大程度上具有控制能力提出疑問。這也是討論貨幣政策是否有效問題的關鍵。因此,本文在分析上依據如下的基本假定:如果總支出的各個部分與長期利率變動的聯系十分密切,在此假定下,影響短期利率的貨幣政策措施與總量經濟之間的聯系就取決于利率的期限結構。決定貨幣政策是否有效,是實際利率與資本邊際收益率的比較;穩態實際利率由資本邊際產出決定,從長期考查貨幣政策對實際回報率不會有影響(貨幣超中性);控制名義利率將會顯著影響總體價格水平。
也就是說,從貨幣數量,價格水平,實際利率與產出的關系上考查,在長期中(在足夠長的觀察期內),貨幣、利率均呈現出中性的特征。因此問題就在于短期的利率水平是否影響產出、短期利率與長期利率的關系如何和以控制利率水平為目標的貨幣政策規則是否會引發價格的過度波動。
從理論上看,由于宏觀經濟政策的時滯性及信息不對稱等問題的存在,貨幣政策的操作目標與實際效果間總是存在一定的偏差。同時在政策操作上,也存在著利率與總量目標不相容的問題(見圖1,2)。這就對貨幣政策規則的制定設定了選擇范圍,即利率或是貨幣量。
圖中I代表利率,M代表貨幣量。圖1表示了以貨幣總量為目標的狀態,當央行貨幣供給水平確定在MS水平的時候,由于貨幣需求的不確定性,Md會在央行預期的Md與實際的Md1Md2之間波動,由不同貨幣需求水平決定的市場利率會在I0I1I2間波動。也就表明以貨幣供給量為目標的貨幣政策將面對不確定的利率水平。圖2表示了以利率為目標的狀態,當央行確定I0目標利率的時候,央行預期的貨幣需求位于Md的位置,而當實際貨幣需求在Md1Md2間波動時,央行為確保利率目標的實現,必會調整貨幣供給水平,使實際貨幣供給量在Ms1Ms2間波動。
視利率為目標的貨幣政策,正是由于要調整貨幣供給量而可能在維護政策規則時付出其他代價。在其中價格的過渡波動會是直接的結果,如果在利率政策規則下,由貨幣供給引發的價格波動是可以接受的,則利率規則就是可取的,否則就是不可取的。無論從短期還是長期考察,貨幣政策都能影響名義利率,依靠費雪方程式就可以將實際利率、預期通脹及名義利率聯系在一起。由于利率與總量目標的不相容性,名義利率目標與通貨膨脹目標彼此無法單獨選定,故而控制名義利率就會對總體價格水平產生顯著影響。
標準化的研究模型
yt=yc+α(pt-Et-1pt)+et
yt=α0-α1rt+ut
mt-pt=-cit+yt+vt
it=rt+(Etpt+1-pt)
式中y代表產出m代表通貨數量p代表價格水平的對數;r代表實際利率i代表名義利率;yt,yc分別代表當期產出和預期的產出。既當期產出是預期值與通脹率的函數,實際貨幣供給是產出與名義利率的函數,名義利率是通脹率與實際利率的函數。其中通貨數量(名義的貨幣供給)確定產出y,價格水平p;名義利率i由系統內生決定。
當央行實行以固定名義利率水平的目標政策時,固定it=IT,以上總供求方程式變為:
yt=yc+α(pt-Et-1pt)+et
yt=α0-α1rt+ut
It=rt+(Etpt+1-pt)
上式的明顯變化是貨幣供給方程式不再是計算內容。因為已知實際產出、價格水平和名義利率,名義貨幣水平就可以由貨幣需求公式內生的決定。問題在于央行要嚴格的控制名義利率i,由此影響消費及決策,但影響總需求的卻是預期實際利率r。這也就對利率目標區設定規則的靈活性產生了影響。
觀查上式pt-Et-1pt;Etpt+1-pt;式中的價格水平僅是一種預期誤差,或說是一種預期變動率的形式(類似費雪方程式Etpt+1-pt)。假定序列{p*t+i}i=0∞是一種均衡,pt-Et-1pt或Pt*就是不確定的。得出此結論意味著,P對yt及r無影響,故而僅要求預期通脹率滿足:
iT=([α0-yt+ut]/α1)+Etpt+1*-pt*
價格水平的不確定性,被認為是純粹釘住利率過程的潛在問題。即如果經濟主體不關心絕對價格水平,同時央行也不關心這一問題,那價格的上揚就是不可避免的,這與美國上世紀70年代中后期出現的情況是相符的。而事實上這是不可能的,價格水平的無限上揚是不可接受的。
以上分析的意義在于,釘住名義利率不變規則下,央行若令貨幣數量隨價格變化進行調整而令實際貨幣余額保持不變,也即通脹水平保持在一定的范圍內,利率規則就是可取的。那么余下的問題是這種狀態是否存在。
對如上問題的討論實際上提出了央行實行怎樣的貨幣供給方式,能夠在實現利率目標的前提下不出現通脹的失控。麥卡倫(1986)曾強調指出,不確定性問題與多重均衡問題有所不同,后者涉及到的情形是多個均衡的價格路徑同時與給定名義貨幣供給路徑相匹配。央行對名義、實際貨幣供給量控制的方式或說途徑就成為了問題的關鍵。
貨幣供給方式的視角
以名義貨幣供給為實際操作工具
假定央行以名義貨幣供給為控制利率的操作工具,并釘住名義目標利率進行調整。
引入模型:
mt=μ0+mt-1+μ(it-iT)
其中m代表名義貨幣供給,上式的含義在于,名義貨幣供給增長率取決于名義利率偏離目標利率的程度。如果it圍繞著目標利率iT隨機的波動,則名義貨幣供給增長率為μ0。隨μ趨向于無窮,名義利率對目標利率的偏差如果會收斂,那么價格水平的確定性就可以保持。通過對上式的求解,可以得出結論mt是非穩態的,同時m的這一屬性也就導致價格水平的非穩態性質。也就是說價格水平誤差會隨著預測期的延長而加大。這就表明了,在釘住目標利率的政策規則下,以名義貨幣供給為實際操作工具的作法是不可行的。
以實際貨幣供給為實際操作工具(或說以趨勢穩定的方式進行貨幣供給)
假定央行以趨勢穩定的方式進行貨幣供給,上述模型變形為:
mt=μ*+μ0t+mt-1+μ(it-it)
式中隱含了平均貨幣供給增長率穩定為μ0的假定,同樣進行如上式相同的驗證過程,可以得出結果,名義利率與價格水平隨機表現為一種均衡。也就是在特定確定貨幣供給規則下,均衡的價格水平是趨勢穩定的,同時預期誤差方差并不隨預測期的延長而無上限的提高。
通過如上的分析,可以得出下述結論:在理論上貨幣政策的實施可以減少名義利率波動,同時并不引起價格水平的不確定性,既在理論上可以認為在特定貨幣供給規則條件下,目標利率貨幣政策規則是可行的;名義貨幣供給的基本表現,并不單一的取決于釘往目標利率的約束,這一目標可以通過不同的貨幣供給過程實現。
利率政策的最優性
如果盯住目標利率的政策規則是可行的,那么適當的目標利率水平又應當如何確定呢?
筆者認為這是個較為復雜的問題,以上是以央行為行為主體,依靠央行執行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得以實現目標利率政策規則。但如果將央行的政策執行置于同政府宏觀經濟政策相一致,或者說是兩種政策的搭配角度上來看這個問題的話,可能就會出現其他結果。
政府的目標函數決定了他的政策取向,也就決定了其宏觀經濟政策的取向。這樣一種自然福利標準的設定是相當困難的。脫離現實的宏觀經濟狀況,單純的用理論模型來解釋是不可取的。政府面對的宏觀經濟現況可能會比任何現有的經濟模型所解釋的情況都復雜。故而以目標利率為貨幣政策規則的設定必定與政府宏觀經濟政策取向是大體一致的。從理論方面對這個問題的研究,有的使用了一般均衡、代表人模型(卡爾斯托姆19951997)。其借用了預付現金模型,假定消費者資金必須從名義貨幣余額中籌措,此時正的名義利率表明對消費開征了一項隱性稅收,這就影響到家庭在現金商品與信用間的選擇。在模型中引入一期價格粘性可得出結論,固定名義利率會消除資本積累的扭曲,利率釘住帕累托優于固定的貨幣規則,而且對于任何都存在某種貨幣增長過程,類似于可變價格模型中的實際均衡狀況。即可以在外生名義貨幣供給過程下決定價格水平與名義利率。這實際上與上文中的研究結論是一致的,都論證了利率目標區貨幣政策規則的最優性與可行性。
當然,尚未解決的問題還是存在的。設定何種利率及利率水平依然是個沒有得到解決的問題。同時關于短期利率與產出,長期利率與產出,短期利率與長期利率間的關系;價格水平與利率的相關程度或說通脹水平與利率的相關程度有多大等在理論上也未達到統一。放棄在本文第二部份中標準化的研究模型,分別在封閉及開放環境中及受到外部沖擊條件下進行討論,利率目標區貨幣政策規則是否是最優政策選擇的結論可能是不一致的。
1.1最小化產出偏差算法描述下面用一個簡單的貨幣流通模型來說明貨幣需求。假設汽車制造公司A想要生產一定量的汽車,要先向銀行貸款來購買機床公司B生產的機床;那么機床公司B為了能夠生產機床,則先要通過銀行貸款,來購買鋼鐵公司C的鋼材。鋼鐵公司C為流動資金向銀行貸款,提前生產了鋼材。三個公司的支付是有先后順序的,是一環扣一環的,所以展現為,銀行將會首先將客戶的存款借給A、B公司,鋼鐵公司C的短期流動資金貸款從銀行的流轉貨幣中貸出。此時銀行手中已沒有貨幣,在第一時點,機床公司B運用貸款所得的錢購買了C公司的鋼材所以鋼鐵公司賣出了鋼材,將鋼材轉化為了貨幣,獲得增值的ma量貨幣。在第二時點,銀行已經獲得了鋼鐵廠C所償還的貨幣C,貸款給汽車公司A,汽車公司A用貸款所得的錢購買了公司B的機床,則機床公司B實現了所生產的商品到貨幣的循環,獲得增值的mb量貨幣。在第三時點,公司B將貸款還上,當有客戶來銀行取款支付購買汽車時,銀行會將還款用來支付給消費者,從而,汽車制造公司A實現了所生產的商品到貨幣的循環,獲得增值的mc量貨幣。因此,可以從這個整體的模型中看出:生產過程中的每個公司產值都是通過出售商品后的增值貨幣的累加ma+mb+mc+……來完成的。當年的mt是最低的貨幣需求滿足條件,將研究限制在短期內,這樣就把物價水平進行了標準化。那么,當無沖擊時,產出缺口的經濟均衡水平為y=0,央行度量損失函數的是一個圍繞著真實值的二次項。貨幣政策的操作也是有序可循的:央行首先設定i或m為期初值;設定m是政策工具,所指為y和i的取值;則若假定i為政策工具,則指y和m的取值而后出現了隨機沖擊u和v,其他外生變量就隨之確定下來了。若將政策工具更換為貨幣量,將(1)式與(2)式聯立,求解可得出均衡產出。這里用到了關于u和v不相關的前提和假設。將政策工具假設為利率i,根據(1)式就可以直接獲得產出值。盡管為了確保貨幣市場的均衡,仍然需要確定必要的m水平,在這里則無須考慮傾向市場的均衡狀況。由于央行確立了貨幣操作政策,在變量確定的情況下,如固定利率和收入水平,央行可以調整將貨幣供應量這個內生變量到等于貨幣需求的水平。
1.2最小化產出偏差模型構建分析全球大循環是產業帝國的必然選擇,自工業革命以來,一國經濟的好壞,完全取決于這個國家能夠在多大地理范圍內獲得生產資料和銷售市場。如果一個國家能夠從全球獲得資源、該國產品能夠在全球銷售,這個國家就是全球性的強國;全球配置資源和占領全球市場的能力,就是一個國家強弱的分水嶺。要想做到這一點,需要強大的工業競爭力和強大的軍事力量,兩者相輔相成。自大航海時代以來,所謂的海外利益,主要是殖民地利益,而殖民地利益主要就是對殖民地財富的掠奪,未來中國要走的是產業道路,我們的海外利益,不是殖民地利益、不是掠奪所在國家的財富,而是我們在全球發展中國的產業,中國在海外的產業規模有多大,中國的海外利益就有多少。這是產業國家與殖民地帝國的本質區別。中國是產業國家,不僅因為中國是一個大國,更是因為中國的強大,已然在產業方面居于領先地位。工業革命改變了世界,讓中國從農業大國轉為了工業大國。中國的產業強國之路要建立在強大的工業基礎之上,而由此產生了各種金錢融通的貨幣問題,所以貨幣政策其實是在為實體工業服務的,這就是“產業決定論”的強國形式。進入工業時代后,現代貨幣體系經歷了由第一代貨幣的英鎊(金本位)、第二代貨幣美元(金匯兌制),到當下的第三代貨幣一籃子貨幣特別提款權,在前二代貨幣中,貨幣的發行受黃金儲備約束,金本位可以自動進行量與價的調節,而不發生通脹。而當下所處的第三代貨幣時代下,貨幣政策所產生的主要表現為兩方面:(1)如果處置不當一方面會造成過剩資金流入資產市場導致資產泡沫,這是美歐那樣建立在金融業上的金融帝國所喜好的。(2)另一方面會造成投資增加產能過剩價格下跌通貨收縮企業利潤下降。所以貨幣政策的目的主要就是針對這兩方面,制定目標的是最小化產出偏差來開“藥方”。
2最小化產出偏差算例分析
2.1問題提出中國要走的是產業道路,那么實體產業就要占主要經濟成分,所以生產的目的是商品,而不是貨幣,貨幣只是生產的媒介,貨幣服務于商品,假設貨幣在社會總生產的傳導中商品的產出按每單位計,現投資為500億個單位總量,社會總需求為212億個單位總量,消費為330億個單位總量,而各產業的需求量為表1中的最后一行,社會生產的總過程可以通過投資、需求、消費向各產業節點輸出商品來計量各產業的貨幣容量要求,因此這很像在一個網絡中對貨與幣的運輸問題。用運輸問題求解得到運輸方案后,各局點之間的運輸路線可用最小支撐樹方法求出具體的運輸路線。
2.2計算輸出算例求解及最優方案,采用VisualBasic程序開發工具,將上述理論開發成運行軟件,計算輸出的結果如圖1所示。
2.3數據來源及分析上述數據來源于根據國家統計網的統計結果,根據上述案例,合理運用最小化產出偏差的方差,可以計算出最小貨幣需求量??梢杂脕碚{控貨幣資金的投放注入,避免資金過?;蛘弋a能過剩。
全球金融危機使世界各國清醒地認識到,只有立足全球經濟發展和金融穩定的大局、切實加強貨幣政策國際的協調、共同承擔風險,才有可能度過難關,實現全球經濟的復蘇和恢復國際金融秩序的穩定,這是世界各國共同利益的根本所在。但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世界各國在貨幣政策協調上存在著巨大的分歧,應對金融危機的協調與人們的期望值相差甚遠,國際協調與國家利益獨立的矛盾也進一步顯現出來。在當前國際金融危機仍未緩解和全球經濟形勢變數增多的情況下,如何處理好國際協調與國家利益的關系、把握貨幣政策的導向和推動國際金融體系改革依然是世界各國面臨的問題。
一、國際協調與國家利益的博弈
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世界各國為應對金融危機的持續蔓延和深化,加大了經濟、金融領域國際協調的力度,拓寬了協調與合作的范圍。然而,在經濟衰退和金融危機面前,國際協調與國家利益博弈相碰撞現象的存在,是客觀現實的反映。
2008年11月和今年4月的G20倫敦峰會上,國際社會就加強國際協調共同應對金融危機、反對貿易保護主義、進一步提高中國等發展中國家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投票權和發言權達成共識。同時,中國提出的各國共同承擔責任應對金融危機,以及解決全球經濟發展的失衡問題,保證發展中國家充分享受全球化帶來的機遇得到普遍認同。因此,從世界各國共同利益層面看,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和推動國際金融體系改革過程中,各國利益與權益的平衡,需要通過國際協調來實現。然而,在現實國際經濟與金融環境下,由于西方一些國家的國家利益被無限“放大”,各種關乎國家利益的重大分歧難以調和時,國際協調的難度進一步加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國際協調的有效性,形成了國際協調同國家利益博弈的碰撞。不可否認,全球金融危機的蔓延,在客觀上給世界各國經濟與金融帶來了嚴重的沖擊,每一個國家的國家利益都受到傷害。在金融危機加劇和經濟衰退預期加重背景下,采取適度的措施和手段應對并不為“過”,也十分必要。但另一方面,如果是在國家利益對抗性競爭中運用轉移危機的政策手段,在損害他國的前提下推行具有強烈保護主義色彩的金融貨幣政策,就另當別論了。
按照博弈論(GameTheory)理論的核心內容,在當前國際金融危機環境下各國貨幣政策的選擇是各國不同利益的博弈,同時也是在國際協調與合作下參與國際事務中各國共同利益的博弈行為。國際協調與合作是為了實現世界各國共同利益,而國家利益的博弈反映的是國家核心利益不受到傷害。從當前不同貨幣政策取向和摩擦引發的國家間利益博弈現象看,如果不同貨幣政策博弈波動面擴大,只顧及國家利益至上而不考慮世界各國共同利益,國際協調的難度就會越來越大,國際社會非均衡局面也會進一步擴大。由此,當前有關國家貨幣政策的主流導向引發的一些問題值得認真思考。
當然,從博弈論的觀點出發,在金融危機情形下的國際協調與國家利益博弈的碰撞,并非金融危機特定的產物,其發軔的內在根源在于世界各國在通過相互協調與合作過程中為國家利益的實現而產生的普遍現象,體現的是國家利益與世界各國共同利益的深層次關系。因此,在國際社會中國際協調與國家利益博弈的碰撞不僅由來已久,而且將永遠存下去。
自2007年美國次貸危機全面爆發后,美聯儲便開始了直接購買商業票據的貨幣政策操作,并將其債權轉給美國財政部,再由財政部以減免企業債務的形式,向這些企業和金融機構注資入股。由此可見,美國“救市”計劃的部分是依靠貨幣和財政政策的聯合行動,在很大程度上是以減免票據、券債等債務的形式推行“救市”計劃。特別是繼2009年3月18日美聯儲宣布購買3000億美元的長期國債和1.25萬億美元的抵押貸款證券后,3月23日美國又推出銀行“解毒”計劃,以處理金融機構的“有毒資產”問題,其目的均是為了進一步釋放流動性,貨幣政策的重心向“定量寬松”政策傾斜。美聯儲陸續出臺回購國債和回購“有毒資產”的非常規貨幣政策的同時,歐洲央行、英國央行、日本央行等西方央行自行實施的購買公司債貨幣政策也已相繼出臺,由此美國等西方國家貨幣政策的重心向“定量寬松”政策傾斜更加明顯。美國等西方國家“定量寬松”貨幣政策,是通過擴大貨幣的發行量大規模增加對資本市場貨幣的供應,以及維持金融業表面的穩定和流動性,是典型的“定量寬松”貨幣政策的體現。這一貨幣政策的核心——即為緩解貨幣市場流動性緊縮“有限度”地對貨幣的發行“松綁”,增加貨幣市場上的貨幣供應量,擴充資本市場規模,加大流動性;政策的導向是在金融與經濟雙重危機情況下,通過貨幣政策手段“激活”資本市場,并以此帶動實體經濟的恢復;政策的實質是所謂“定量寬松”,就是貨幣當局“開閘放水”,開動印鈔機大量發行貨幣的一種借口,2009年以來美國等西方國家借用“定量寬松”貨幣政策的說辭來印鈔票購買國債行為的實質,正是這一貨幣政策最核心內容的體現。因此,“定量寬松”貨幣政策被一些經濟學家認為是貨幣當局采取的一種“保護主義”政策,與貿易保護主義的性質有相近之處,同屬于經濟領域的“保護主義”,體現的是國家核心利益,而不是世界經濟與國際金融全局理念。
“定量寬松”貨幣政策,通常是在經濟和金融狀況惡化、降息空間沒有余地的情況下,利率調節難以發揮顯著作用時推行的一種政策。今年以來,西方各國通過購買各種債券,向貨幣市場注入大量流動性的干預方式與前期利率杠桿的“傳統手段”不同,是貨幣政策的“非傳統手段”。經濟學界普遍認為,當前西方國家的“定量寬松”政策是在前期“傳統手段”效果不顯著,甚至“失靈”的特殊條件下“極端”的選擇。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美國、歐洲、日本等西方國家陷入了實質性的全面危機,連續降息的宏觀經濟調控“傳統手段”一度被西方各國頻繁使用,但不僅至今效果仍不顯著,而且降息的空間已經微乎其微了,降息這一宏觀經濟調控“傳統手段”已然使用殆盡。因此,利率杠桿的“傳統手段”在用盡后,西方各國政策的選擇余地越來越少,在極度困難的情況下西方推行的“定量寬松”貨幣政策自然浮出“水面”,被多數專家和學者定論為當前西方經濟與金融環境的產物。由此,一方面表明不僅當前西方經濟與金融惡化狀況仍未改善,而且目前可選擇的刺激經濟和活躍市場的“良藥”已經不多,一旦連“定量寬松”政策都難以奏效,達不到政策目標,西方國家經濟與金融形勢將何去何從令人擔憂;另一方面表明當前西方國家經濟與金融政策并非協調一致,“定量寬松”政策只是西方各國根據各自的現實經濟與金融狀況采取的中短期行為,一旦形勢發生新的變化西方各國經濟與金融政策上的“搖擺性”將進一步體現,經濟與金融政策的導向將有可能“迷失方向”,西方國家將如何協調經濟與金融政策,能否在政策上達成共識令人懷疑。
在當前全球經濟衰退和金融危機尚未見底的情況下,西方國家經濟刺激計劃中的金融政策以及“定量寬松”貨幣政策的出臺,內容和性質具有一定的針對性和較強的保護行為的操作性,最為核心和耐人尋味的是國家利益博弈的政策取向。另外,如果美國等西方國家不適度掌握貨幣的投放量,極有可能會“培育”出新的資產“泡沫”,并引發新的類似于通脹、貨幣和信貸危機。事實上,美國等西方國家金融危機的蔓延過程更像是不斷“轉嫁”危機的過程。相繼出臺的一系列救市方案和政策手段,既有“轉嫁”危機的貿易保護主義色彩,又有貨幣政策上不負責任的放任貨幣貶值的嫌疑,是國家利益至上理念的充分體現,與世界各國不斷開展的國際合作背道而馳。
從經濟學的博弈論(也稱為對策論)含義看,不同政策的出臺是帶有一定的對抗性,在現實經濟生活不同政策的博弈無處不在。因此,在某種意義上,應對金融危機不同貨幣政策的博弈,在當前金融危機的環境下經濟領域的博弈更為盛行,其中西方“定量寬松”貨幣政策傾向,就是經濟學博弈論的典型理念,在國際社會引起強烈反響。由此可見,盡管全球性金融危機超越了國家范疇,國際協調的加強顯得更加必要,但在共同應對金融危機的國際協調中,由于牽扯到各方利益問題以及錯綜復雜的國際關系,貨幣政策的國際協調與國家利益的博弈和碰撞在現實國際社會中表現得更為突出。貨幣政策的國際協調與國家利益的博弈和碰撞,在當前的國際環境下將如何演變和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國際金融與經濟形勢的發展變化。如果國際金融與經濟形勢繼續惡化,特別是如果西方國家遲遲不能從危機中擺脫出來,西方國家將有可能進一步擴大金融與貨幣政策保護主義的范疇,加大國家利益博弈的政策力度,由此在全球范圍的國際協調與國家利益的博弈和碰撞將更加激烈,甚至有可能在國際金融危機進一步深化的情況下“升級”。
國際協調與國家利益的博弈和碰撞,是貫穿于國際社會各個領域的普遍性和綜合性現象,是較為隱性和富有彈性的范疇,需要從國際協調與國家利益的各個角度去加以思考,對錯綜復雜的國際經濟關系進行更深層次的揭示。因此,既要反對國家利益的無限“膨脹”和利益上的患得患失,實現世界各國共同利益,又要最大限度地維護本國利益,這是當下世界各國不可回避的重要選擇。
二、不同貨幣政策下國家利益的博弈
與此同時,同樣是應對金融危機和刺激經濟的貨幣政策,卻有著截然不同的性質,當前西方“定量寬松”貨幣政策與中國“適度寬松”貨幣政策,不僅在實質上有著本質的區別,而且也是國家利益博弈戰略不同貨幣政策的選擇和取向。
“定量寬松”貨幣政策與“適度寬松”貨幣政策最大的區別在于四個方面的不同。一是實質上的不同?!岸繉捤伞必泿耪呤秦泿女斁轴槍κ袌隽鲃有晕s注入的一劑“強心劑”,是應對經濟和金融危機過程中任何舉措都難以發揮作用的無奈之舉,所謂的“定量”是發行貨幣的“定量”,貨幣發行的變量是依據貨幣的發行能否緩解危機的惡化,而不考慮潛在通脹的風險;而“適度寬松”貨幣政策是從宏觀調控的貨幣政策角度適度增加貨幣供應量,是擴大消費,為經濟的復蘇注入活力,力度的調整是可控的,貨幣供應的變量是依據市場的發展變化而定的,適時把握潛在通脹風險的因素。二是政策導向的不同?!岸繉捤伞闭呤秦泿女斁滞ㄟ^印鈔票擴大市場投放量,政策的導向是加速貨幣貶值,貨幣的發行量如果大幅度高于商品流通所需要的數量,貨幣的貶值在一定的期間內將難以控制;而“適度寬松”貨幣政策的導向是,推動貨幣信貸的積極性和消除貨幣投放存在的障礙,從而促使加快貨幣投放的規模和速度,并從銀行自有資金或財政收入中拿出適量的資金有計劃地向市場注入資金。三是最終效果的不同?!岸繉捤伞闭咦罱K效果的側重點往往體現為經濟的“虛擬”擴展,對實體經濟的作用并不大,缺乏持久性;而“適度寬松”貨幣政策最終效果的側重點是體現在實體經濟,具有較強大長期性和穩定性。四是潛在風險程度的不同?!岸繉捤伞闭邼撛诘娘L險體現在貨幣市場貨幣供給大于貨幣實際需求,必然導致貨幣市值或購買力下降,風險的性質是社會總需求大于社會總供給的通脹風險,其潛在的風險有可能在全球范圍擴散;而“適度寬松”貨幣政策雖然也存在著潛在的通脹風險,在財政方面通常表現為財政收入下降和財政支出上升同時出現,在銀行方面通常表現為信貸投放增長過快,但在通脹下行趨勢已經確立和財政積累充分的情況下,只要政策力度適當和靈活調控其通脹風險相對較小。因此,當前西方國家盛行的“定量寬松”政策是一種不負責任的短期行為,而現階段,中國采取的“適度寬松”政策與“定量寬松”政策有著實質性的區別,這種不同性質貨幣政策的博弈將有可能延續一段時間。
由此可見,在全球金融危機和西方經濟狀況持續惡化的環境下,不同貨幣政策的博弈關,最大限度地維護國家利益和實現國家利益的最大化,是當前各國面臨的、不可回避的新問題。因此,處理好國際協調與合作同國家利益的關系,維護本國利益的同時加強必要的國際協調,不僅是國際社會和世界各國利益的訴求,也各國利益的所在。從國際關系的角度看,國際協調與合作同國家利益存在著相同的利益對立與依存關系,國際社會中的每個國家利益主體與共同利益都離不開雙方的存在與合作,共同利益是通過國際協調與合作實現的,也是通過博弈來完成的。特別是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展,各國之間的經濟、金融相互依賴程度進一步深化的情況下,經濟、金融領域相互協調、合作與日俱增。人們不得不接受這樣一個事實,沒有廣泛的國際協調與合作就不可能創造出最大限度的價值,世界各國在追求和實現國家利益的同時,必須學會從全球整體角度審視國際協調與合作同國家利益的關系問題,維護國家與人類的共同利益。
三、國際金融體系改革的博弈
兩次G20倫敦峰會提出,改革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等國際金融機構體制,使它們符合世界經濟發展現狀并加大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的發言權。這一觀點的提出,使改革當前國際金融機構體制的呼聲再次高漲。而回顧以往的歷史,每次重大的國際經濟、金融危機的發生,必然醞釀著國際經濟、金融的重大變革,導致國際經濟、金融體系和格局發生重大變化,甚至是重組。
2009年4月初召開的G20倫敦峰會上,各國承諾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增加5000億美元的“可貸資金”,這一方面是為共同應對金融危機采取的舉措,另一方面是為今后推動IMF特別提款權(SDR)構成進行改造的重要步驟。G20倫敦峰會前夕,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提出的在IMF現有的SDR基礎上構建“超國際儲備貨幣”的建議,一方面是針對西方“定量寬松”貨幣政策的回應,另一方面也包括了對IMF現有SDR改造的構想。與此同時,G20倫敦峰會上中國承諾向IMF增資,這是中國為實現與國際金融機構建立良性互動的體現,也是國際金融體系改革博弈的體現。
當前,國際經濟、金融正經歷著全面危機,對于國際金融體系的改革,國際社會普遍給予了極大的關注,而提高新興與發展中經濟體在國際金融體系中的發言權和地位成為改革的焦點。但美國、歐元區與新興市場國家也必將在救市的風險和成本分擔,刺激經濟增長的貨幣政策,以及國際金融機構體制變革等方面展開激烈的博弈。
國際金融體系的改革,必然要涉及各方利益,并觸動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在國際金融領域的主導地位。因此,國際金融體系改革的爭論也逐漸演化成國際間的博弈。另外,從當代國際金融體系的建立及其演變過程看,國際金融體系改革的內容和方向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依賴經濟和金融的實力,換句話說,誰擁有強大的經濟和金融實力,誰就擁有更多的發言權,甚至左右改革的方向,并主宰國際金融體系。正是基于上述的現實情況,當前國際金融體系改革的博弈主要體現在三種力量和三個方面的較量:一是長期主導國際金融體系的美歐發達國家內部的權利和利益分配的博弈;二是已經崛起的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要求改變現狀和維持原有秩序不變的博弈;三是在國際協調中各種力量平分秋色的博弈。事實上,由于各國國情有所不同,金融危機帶來沖擊也各不相同,因此,對國際金融體系改革的關注點也不盡相同。如美國就對現行國際金融體系的改革相對“冷漠”,美國最關注的是如何推動各國進一步聯手擴大市場資金投入以刺激經濟復蘇,而并非金融體系的改革;德、法等歐洲各國與美國不同的是,他們較為熱心于國際金融體系和全球經濟結構的改革,強調加強金融監管,對國際金融體系中美國方式的自由資本主義模式進行全面改革;中國、巴西、印度、俄羅斯等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國家,則對提高新興與發展中經濟體在國際金融體系中的發言權和地位、改善國際金融和經濟環境、反對貿易保護主義、刺激經濟恢復等現實問題更為關注。
國際金融體制改革取決于主要大國相對實力的變化。而在現有國際經濟、金融格局沒有發生根本性變化的前提下,特別是美國經濟及其對金融市場的影響力沒有失去的情況下,國際金融體系的改革仍將面臨重重困難。回顧歷史,自二戰后“布雷頓森林體系”建立以來,國際金融領域也曾有過多次改革,但都是修修補補或是改良,并未觸動體系的根基。與此同時,國際金融領域不止一次因各種原因爆發金融危機,令世界各國都深受其害——西方國家并沒有因資本主義優越性而擺脫繁榮與衰退輪回的“宿命”,也沒有因主導國際金融體系而避免金融動蕩,相反,金融領域卻問題成堆,甚至到了難以維持的境地。而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也沒有因西方體制下的金融秩序而置身度外免于沖擊,相反卻一次次受到傷害。其實,國際金融體系中的問題很早就曾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關注,尤其是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后,更是引起了有關國家和地區以及國際金融機構的重視,并多次呼吁對現有國際金融體系進行全面的改革,但西方國家卻反應冷漠,直到此次全球金融危機,西方國家受到重創,才真正感受到現有國際金融體系弊端的嚴重性和改革的迫切性,改革也終于被提上議事日程。但是,要進行國際金融體系的改革,就離不開對國際金融權利機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中發言權和地位的調整和整合,就必然要改變維持了半個多世紀的不合理與不協調狀況,這無疑會觸及到各方的實際利益,困難可想而知。正因如此,盡管目前有關國際金融會議和有關國家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的發言權和地位需要進行調整已達成共識,但可以預見,未來一旦改革進入實際性的操作階段,各種力量在權利和利益分配上的博弈將會更加激烈。
目前,國際金融體系改革遇到的難點依然是解決失衡問題,其中包括兩個重要方面。
一是全球經濟、金融失衡。全球經濟、金融失衡是一種常態,這種失衡的主要表現就是各國國際收支出現不平衡。一個有效的國際金融體系必須解決的問題就是,當國際收支出現根本性不平衡時,調整責任的認定及調整責任的分配。在“布雷頓森林體系”乃至“牙買加體系”之下,調整責任都是由不平衡的雙方國家共同承擔的。不同之處在于,在“布雷頓森林體系”下,美國作為不平衡的一方,經常實質性地承擔了部分調整責任,到了“牙買加體系”時,美國就從來沒有承擔過這種責任。
二是國際金融體系中發言權與地位分配失衡。在現有的全球經濟、金融管理機構中,特別是作為國際金融體系重要管理機構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里,新興與發展中經濟體的意見始終得不到尊重,利益也未能得到公平的體現,導致新興與發展中經濟體在歷次金融危機中處于極為被動的境地,甚至不得不任由發達國家“擺布”,或者在國際金融機構“援助”條款中接受苛刻的附加條件。因此,目前國際金融體系改革中,新興與發展中經濟體希望建立一個以民主原則為基礎的金融體系,通過增加發展中國家在國際金融體系中的分量,改善國際金融體系中發言權與地位分配長期失衡狀況。
另外,還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當前金融自由化和金融產品過度創新增大了金融風險,使金融體系出現了更多新的不穩定因素。各國政府在進一步完善本國金融管制、維持金融秩序穩定的同時,也必須加強國際合作與協調調整,推動國際金融體系的改革。因此,國際金融體系的改革應該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各國的協調與合作需要找到一個各國利益的平衡點,使國際金融體系的重新構成相對合理,而不是一味強調誰來主宰國際金融體系。
四、我國貨幣政策的導向與責任
在國際經濟與金融關系領域中,國家利益博弈戰略的選擇成為當前國際經濟關系的重要特征之一,需要有清醒的認識和積極應對的能力,否則就有可能成為國家利益博弈競爭中的犧牲品。當前金融危機的不斷蔓延和對實體經濟的沖擊,既有全球性危機的性質也有國家安全與利益范疇的現實,應對金融危機政策選擇上的國家利益博弈在國際間已然浮出“水面”。
對擁有超過2萬億美元外匯儲備的中國來說,由于外匯資產儲備幾乎都是西方主要貨幣為單位的債券和資金,甚至還在繼續增加,風險自然大于其他經濟體。目前,中國僅持有美國證券類資產金額就已然超過1.2萬億美元,其他西方國家的證券類資產金額也有一定的規模。中國龐大的外匯儲備是客觀現實,但并不等于沒有回旋的余地,中國將如何應對西方風險“轉嫁”帶來的沖擊,適時選擇中國長遠國際金融戰略,無疑是最現實的挑戰。鑒于當前西方“定量寬松”貨幣政策的推行與西方貨幣的泛濫,中國貨幣當局正處于安全與收益之間權衡的兩難選擇。如何從外匯儲備的存量、流量管理和構成三個層面擺脫困境,既保證外匯資產儲備的安全,又可通過購買西方國家債券獲得較好的收益,需要從存量、流量管理和構成三個方面入手。其一,在外匯資產的存量上采取靈活的調整,保持存量的合理與適度;其二,由于我國金融市場的投機性“熱錢”具有一定的隱蔽性,“熱錢“的載體既多樣化又很難監測,其規模和走向不明難以判斷,增大了我國資本市場的不確定性,因此對外匯資產流量管理的力度亟待加強;其三,外匯資產儲備構成的多樣性、穩定性與靈活性之間的權衡選擇需要多方論證。同時,我國的外匯儲備戰略應當與現實的國際經濟與金融環境相適應,政策導向應主要體現在國家經濟與金融安全領域,加強對西方國家經濟與金融政策變化的評估和論證,最大限度地保障國家現實和長遠利益。受西方“定量寬松”貨幣政策帶來的輸入性貨幣擴張和通脹的影響,以及我國現行的“適度寬松”貨幣政策和積極財政政策已在國內貨幣市場發揮作用,在目前國內市場上貨幣供應量相對充足的情況下,需要加強對輸入性貨幣擴張和通脹以及自身潛在貨幣擴張和通脹風險的防范。因此,在現階段需要適時調整“適度寬松”貨幣政策和積極財政政策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