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初三化學實驗復習總結
時間:2022-03-31 04:39:4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初三化學實驗復習總結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復習階段,也不能忽視化學實驗
初三化學由于復習的時間很短,在復習期間,學生很少有機會再動手做實驗了。而化學是一門實驗性很強的學科,沒有實驗的化學教學不是真正的化學教學。學生們通過近一年的化學學習,已經對化學實驗產生了興趣。因此,沒有實驗的化學復習,不能不說是一大遺憾。因此,在初三化學復習期間,我們化學老師還要想方設法為學生創造一些實驗的機會。偶爾去一次實驗室最好,即使不能讓學生親手做實驗,我們也可以通過多媒體播放一些實驗的操作過程,讓學生重溫以前做過的實驗操作程序。筆者在復習期間,經常播放一些實驗“微課”,也能夠達到一定的復習實驗的效果。
二、復習階段,也不能忽視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在初三化學復習階段,有些老師只注重化學知識的梳理、歸納,而忽視了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這是不符合新課程標準的精神和要求的。其實,培養學生的化學探究能力比復習化學知識更為重要。筆者在復習“影響固體溶解度大小的因素”一章時,有意識地讓學生去探究。他們通過泡糖水實驗,發現并提出了很多疑問;他們通過合作交流,解決了很多問題。筆者認為,解決了“影響固體溶解度大小的因素”的問題還是次要的,關鍵是提高了學生探究意識,培養了學生探究能力。
三、利用多媒體復習,提高復習效率
初三化學的復習,第一輪大多進行單元知識梳理。由于距離中考的時間較短,課堂上復習的化學知識容量很大,節奏很快。成績較好的學生還能夠跟得上復習的節拍,但成績較差的學生就會感到很吃力了。這部分學生有時會產生厭學甚至放棄的情緒。如此復習,怎能高效呢?這時,我們老師如果能夠利用多媒體進行復習,效果就會好得多。首先,利用多媒體梳理化學知識,能夠節省大量的時間。其次,利用多媒體進行復習,比較直觀、形象,學生的各種感官都能夠用上,學生也比較感興趣。如此復習,怎能不有效甚至高效呢?如復習第三單元“原子的結構”知識點時,僅靠空洞的講解,學生很難理解,但是通過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就可以讓這部分抽象知識直觀化,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四、踐行合作精神,發揮集體備課優勢
初中化學總復習通常按照單元知識梳理、專題訓練、綜合訓練的順序進行,課堂教學要求容量大,節奏快。在教學目標的制定、教學內容的選擇、教學方法的使用方面,許多教師都存在困難或不足。尤其在農村中學任教的初中化學教師隊伍中,相當一部分教師沒有受到正規、系統的化學專業訓練(即非科班出身)。雖然他們有著比較強的事業心與責任感,很想把學生教會、教好,但限于個人專業水平與業務能力等因素,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
初中化學課程每周只有四節課(有的學校更少),每節課只有45分鐘(有的學校是40分鐘)的教學時間。“課堂教學,有時就是一天的教學?!睘榱舜_保復習的有序性和有效性,“集體備課”在總復習中就顯現出它的生命力。我校的化學教師,在總復習期間每周二集體備課雷打不動。大家坐在一起認真分析學生的學習情況,確立每一節課的復習目標內容以及教學方法,研討近幾年中考的重點、難點和熱點問題,精心進行選題和編題,真誠地交流自己的教學方法,相互取長補短,達成共識,用集體的力量來提高全年級的化學成績。實踐證明:教師務實合作,復習效果提升明顯。
五、實施分層復習,關注差生學習進步
初三化學復習課所復習的內容是剛剛學過的,許多學生對復習課有一種吃剩飯的感覺。而徐州市近幾年化學這一學科在中考中分值只有60分,有的學生思想上越來越不重視,學習化學的主動性越來越差。初三化學復習要讓學生對化學知識進行梳理,形成知識的網絡化,提高分析化學問題、解決化學問題的能力,因此,一定要做到有效甚至高效。
初中化學總復習進入綜合訓練階段,許多教師總是不加選擇地利用近幾年的中考試卷或綜合模擬試卷,讓全體學生進行訓練,根本不考慮學生基礎的差異性和可接受性,學生完全被淹沒在題海之中。結果也就出現了下列情形:基礎差的學生根本不會或不做,中等成績的學生疲于應對,基礎較好的學生因試題的大量重復而漸漸失去興趣。這樣的復習課怎能談得上有效呢?當然,更談不上高效了。
在復習中,我們應該考慮到學生基礎的差異,采取分層復習。作為有責任心的教師,就必須付出加倍的努力。對基礎較差的學生,要以“扶”為主,為他們編制基礎性的作業,讓他們“跳一跳”就能夠得著,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對中等成績的學生,簡單、基礎的問題讓他們自己解決,鼓勵指導他們解決一些能力題和綜合題;對基礎較好的學生,可設計一些針對性較強并有一定難度的問題,提高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缺乏師生互動。我國的教育體制造成了目前大部分的學校均采用填鴨式教學。由于課時有限,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教學進度,就不得不把大量信息灌入到學生們的腦海里。就造成了學生們被動學習的局面,時間長了難免會挫傷學習的積極性。學生們提不起學習的興趣,很有可能會產生抵觸情緒,影響成績。
2.忽視圖表作用。教材的撰寫和編排都是經過研究的,濃縮了教學精華,同時也是編者們的心血?;瘜W教材中不僅有文字敘述,同時也有生動的插圖。這些插圖直觀生動,富有科學性和趣味性。它可以讓學生們對化學實驗感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觀察能力。但是有些老師認為這些插圖沒有什么作用,在講課過程中忽視了它們的存在,沒有對插圖進行講解或者實驗。
3.理論聯系實際較差。化學教學通常都是理論教學,忽視了實際生活中的化學知識。在講到燃燒和氧化這一課時,老師們通常會將滿足燃燒的條件和氧化的定義教給大家,并沒有和實際生活中的情況相聯系。
4.學生動手能力較弱。學生們只是在臺下看著老師一步步的操作實驗,最后得出結論。這樣就造成了學生們的動手能力較差,而且印象不深,不久就忘了。其實在教學過程中有些實驗還是要學生自己動手操作才能達到鍛煉的目的,增加學生印象的同時還能寓教于樂,這對初三緊張的學習環境而言無疑是件好事。
二、提高初三化學教學質量的措施
1.課前準備是基礎。教師課前給出學生課題,讓學生提前預習,明確要探究的目標。如在學習初三化學新教材第一章“開啟化學之門”的第一課之前,先列了一些提綱,由學生針對提綱預習,自己查找資料,寫出預習報告。教師要精心備課,在引導過程中,要創設的挑戰性的問題情景。教師有目的地創設能激發學生創造意識的各種情境,促使學生產生質疑、問難、探索求解的創造性學習動機。
2.課堂上創設一種民主、寬松、和諧的創新教學氛圍。教師應努力營造出自由、平等的氛圍。學生年齡尚小,經歷甚少,有時提出的設想與現實可能有一定的反差,教師應對學生所犯錯誤一定要有高度的容忍精神。在給學生提供創造性氛圍時,教師要做到公開地向學生表示出,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索以及任何探索跡象,都是好事情,要給予肯定;當學生對某一問題感興趣并非常興奮時,要允許他們按照自己的步調活動;教學氣氛要輕松活潑;不反對猜測,特別是具有一定道理的猜測。
3.課堂上營造討論的氣氛。在引導探究式教學過程中,討論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初三化學新教材《奇妙的二氧化碳》這一節的內容比較零碎,和生活比較貼近,可對教學模式進行適當的調整,如先列出研究的提綱,學生先進行準備。上課時將全班同學分成若干小組,四人一組,以知識競賽的形式來完成課前提出的問題,同時又適當插入新的知識進行討論。通過這么一節課,學生積極討論,積極參與,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效果,既學習了新的知識又調動了學生思維的積極性,有助于創造性思維的活動。使智力從“常態”躍遷到“激發態”,由此迸發出創造性的思維火花。
4.發揮化學實驗的優勢?;瘜W實驗是引導探究性教學取得成功不可缺少的“橋梁”。教學應盡可能地給學生提供化學儀器和藥品,讓學生主動地進行實驗探究。同時,學生實驗操作時,教師還應做到給學生操作時間;給學生思考時間;給學生發問時間。
5.充分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由于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在引導探究式教學過程中,學生可以借助學生電子計算機輔助手段,發現和解決問題,可以借助實物投影更加清楚地觀察實驗現象,對于一些實驗室很難完成的實驗,可以借助多媒體,以錄相的形式播給學生看。這樣有助于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有利于幫助學生進行理性思考,從而通過現象,歸納出本質和規律。
6.課后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要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就必須讓學生置身于社會的實踐之中,使學生動手做實驗,盡量把演示實驗變成學生實驗,也可以選擇一些生活用品來完成一些家庭小實驗;到社會中調查研究,選擇切合實驗的小課題研究,如調查生活環境的空氣質量如何,水環境如何等等。在課后作業中適當布置一些貼近生活的小論文,來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創新能力及實踐能力。
7.總復習是是教學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幫助學生突破重點、全面掌握化學知識和技能。在復習中,抓住重點及時突破,對于難點、重點做到及時復習和鞏固。具體做法有運用列表法幫助學生梳理和識記;強化酸、堿、鹽通性規律;讓學生選做“水樣、土樣酸堿性測定”及“幾種鹽的鑒定”,并開放實驗室指導學生獨立完成“酸、堿、鹽的性質”實驗。抓住關鍵,歸納各物質相互聯系規律化學方程式是學習化學的關鍵。歸納各物質相互聯系規律實質上是各物質間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的歸類和總結。復習時注意掌握各物質相互聯系規律及其化學方程式應緊扣酸、堿、鹽通性,運用多種形式和活動進行復習,如各物質間化學方程式書寫比賽等。復習中以實驗為主線貫穿各章知識點,實驗應以教師指導學生動手實驗為主。在復習實驗過程中,還可培養學生的動手實驗能力,觀察能力和創新能力,更可激發學生興趣,提高復習效果。
8.針對中考考試題型,進行專題總結及綜合訓練。其中專題可分為反應類型,物質分類、物質鑒別、文字敘述推斷題、框格型推斷題等等。中考復習過程中要以大綱要求為導向,基礎知識為依據,化學實驗為核心,能力培養為宗旨,突破重點和關鍵。
一 重視復習的意義,明確復習的目的
進行總復習的意義有五:(1)對教材進行梳理、提煉、去粗取精,突出有效信息;(2)復雜問題簡單化;(3)抽象知識形象化;(4)零散知識系統化;(5)幫助學生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全面掌握化學知識和技能。
進行總復習的目的:復習是教學不可缺少的環節,復習不是對已學知識的簡單重復和重現,而是從更高層次和角度對所學知識、技能、方法進行重新認識和再學習的過程。所以,加強對復習教學的研究,能徹底改變簡單羅列、死記硬背和機械訓練的復習模式,使復習成為促進師生共同提高的過程。
二 合理規劃復習進程,科學安排復習時間
初中化學課程安排僅一年,新授課結束后離中考只有一個多月,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合理規劃、科學安排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第一階段:進行系統復習,形成知識網絡。
時間安排:兩周。
階段目標:檢查并及時解決學生知識理解上的障礙,通過對知識點的梳理歸納,將整個初中化學各知識點按結構和脈絡融合形成體系,使知識網絡化、系統化。
復習內容:日常生活中的化學物質、物質構成的奧秘、化學實驗與活動探究、化學計算、化學與生活等。
復習要求:“細、低、全”。“細”是指復習要全面細致,不遺漏教材和考試說明中規定的基礎知識?!暗汀笔侵笍土曋邪盐罩邢码y度,不偏離教材內容和考試說明的范圍和要求,不選孤僻怪異的題目,做到不脫離學生自身的學習情況?!叭笔侵笍土曇槍θw學生,第一輪復習的中等難度就是要使全體學生都能掌握考試說明所要求的“雙基”知識。
注意事項:(1)用好課標、考試標準、教材(找準考點,落實基礎);(2)合理使用資料,防止用資料代替教材,引導學生重視教材;(3)訓練要適當,防止以做題、講題代替復習;(4)問題引領課堂,重視情景創設,防止一聽就懂,一做就錯。
第二階段:進行專題復習,完善知識結構。
時間安排:兩周。
階段目標:要求學生能正確辨析各知識板塊的基本概念及相互關系,總結綜合問題的解題技巧和方法,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復習內容:根據學生對新課的知識掌握情況,教師自命知識專題,通常有氣體制取,物質的分類,物質的鑒別,物質的分離、提純、除雜質等專題。
復習要求:主要以專題講解和專題訓練為主,然后進行綜合訓練。
注意事項:(1)研究考題、縮小范圍、找準專題、做好專題復習;(2)做好專題訓練,精選、精練、精講,切忌過多過濫,對學生存在的知識盲點要有針對性的訓練;(3)要杜絕仍由教師獨占課堂40分鐘的做法,一定要留給學生足夠練習、復習、小結、思考的時間。
第三階段:進行模擬演練,中考仿真訓練 ,提高知識運用能力。
時間安排:兩周。
階段目標:在這一階段要求學生進一步總結解題的方法和技巧,培養分析和解決綜合、復雜問題的能力。同時,隨著學業考試的日益臨近,主要精力應當放在消除弱點、彌補漏點、調整心理方面,把卸下學生心理包袱作為重要任務。
復習內容:中考仿真模擬訓練、考前適應性訓練。
注意事項:(1)進一步研究中考試題,對考試大綱中的樣題示例進行分析,整理考試信息,更加明確中考試題的特點、結構、難易比例,知識考查的呈現方式;(2)提倡教師組卷(所選卷應題目典型、題型新穎,難度宜小,保證訓練價值);(3)回歸教材、加強記憶,加強考試技能技巧的訓練。
三 認真研究教材,準確把握復習方向
認真研究教材和教材上的題型,準確把握復習的廣度和深度,教材是課程標準的體現。試題源于課本,從課本知識點,能力點衍生而來。復習的關鍵首先要過好教材關,在總復習中必須重視指導學生仔細閱讀教材,認真研究學業水平考試樣題,掌握試卷的結構、試題類型、考查的方式和能力要求等,從而理清復習思路,準確把握教學的深度、廣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四 重視知識基礎,加強主干知識的復習
關鍵詞:學案導學;實驗教學;“探究”欄目
通常情況下,教師為達到教學效果制訂的綱要稱之為“教案”,以學生為主體提前準備的預習提綱稱為“學案”?!皩W案”的制訂與“教案”息息相關,學案的意義在于使學生樹立參與意識,做課堂的主人,由學生參與到實驗中完成實驗內容。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作為引導者,要逐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引導學生獲取知識,并消化知識,最終轉化為一種學習能力。在中學學習階段,“教案”與“學案”一個以教師作為主體,一個以學生為主體,兩者在教學功能上有很大的差距。以教學為目的的“教案”教學,主要目的是向學生傳授知識。以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為主的“學案”教學法,在實驗過程中鼓勵學生通過小組討論合作的模式完成實驗,教師在這一過程中充當引導角色。選擇“學案”教學法進行教學可以有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而提高實驗效率。筆者在多年的教學經驗中發現:學案教學是高效的教學方式,教師在設計過程中要避免傳統的教學模式,讓學生自主發揮主觀能動性,自主閱讀教材,通過小組學習討論的方法完成實驗。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有利于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
學案導學教學是基于建構主義理論、主題教育理論和素質教育理論形成的教學形式,借助學案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在學生已有知識儲備的基礎上,以導學為法、學生為本展開教學。
學案是學生學與教師教之間的中介。就教師而言,僅僅憑借“滿堂灌”“滿堂問”的教學方法已經不能適應當前教育的要求,學生也不可能很好地掌握教學內容。首先,對于學生來說,雖然有現成的課本作為學習工具,但是他們并不知道教師在下一堂課中將要講什么或者怎么講。其次,很多教師在講授過程中通常比較在意教案內容的落實而忽略了學生真正掌握了多少,沒有給學生足夠的時間來消化和思考,課本上的一些概念、公式、原理、法則等只是一些大綱,對其他知識點的概述也比較抽象,只是進行了簡單的闡述和解釋,對于如何分析理解和運用知識點描述得不是很詳細,學生只能借助于各種參考教材進行深入的學習和掌握。即便是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在預習和復習功課的過程中還會經常遇到一些困難,導致其學習負擔加重。教師在現有的教學模式下應該借助有效的學案導學進行改進,增加課堂上師生之間的互動機會,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目標,制訂符合自身情況的學習計劃,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主動去學習和探索,最終達到提高課堂效率和學生學習成績的目標。
一、“探究”欄目實驗教學學案的基本形式
根據內容不同,“探究”欄目實驗教學學案可分為填空式、圖解式、圖表式、習題式、問題式等。實際上學案沒有固定的格式,一個學案往往是幾種形式的結合,從教學經驗上看,“探究”欄目實驗課的學案應該根據探究主題選擇不同的形式。
1.填空式學案
如某些基本實驗操作,實驗目的、實驗儀器的選擇等,可設計成填空式學案,由學生預習或課堂上填寫。
2.圖解式學案
初三下學期對于物質的檢驗、鑒別和除雜等涉及實驗先后順序、綜合性較強的實驗內容,可制成圖解式學案,引導學生按一定的步驟進行實驗研究。
3.圖表式學案
大部分驗證性實驗以實驗現象和實驗結論為主,可設計成圖表式學案。
4.問題式學案
課堂教學不但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的知識和基本技能,更要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根據實驗內容,可設計問題式學案。
5.習題式學案
對一些課后習題(如人教社初三化學第78頁“有關氫氧化鈉變質”習題),可按課本順序和知識點難度,設計一些有針對性和綜合性的習題進行實驗探究,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筆者認為,針對各種形式的學案,教師應該根據實際需要選擇,靈活運用。
二、“探究”欄目實驗課教學學案的設計特點
1.規范性
規范實驗程序是一項很重要的科學素養。教師在設計學案時應該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規范進行實驗操作的意識。初三化學實驗探究活動是嚴謹科學的探究活動。教師通過規范實驗操作,實現對學生的正面教育,強化學生的意識形態:良好的實驗習慣是保證實驗順利進行和成功的重要前提。人在每一階段的學習最初往往是從模仿開始的,所以教師在初三化學開始實驗探究活動教學時,可以充分利用“學案”對學生進行教育。如果平時教師在設計學案時能夠嚴謹規范,那么學生在預習和總結實驗報告時也會受其影響自然而然地規范化學實驗程序。一般化學實驗的規范程序包括實驗名稱、實驗目的、實驗藥品與裝置、實驗操作步驟和實驗結果。
2.引導性
在設計學案時,教師要充分考慮生情,因材施教,起點要注意“就低”,杜絕一開始就難度過大,樹立“跳一跳,能摘到桃子”的意識,避免出現因問題難度過大讓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失去信心?!皩W案”要具有一定的引導性,開始可以先讓學生在實驗過程中進行記錄并觀察實驗現象,這樣可以幫助學生養成規范的實驗動手能力。比如第一單元中,“蠟燭的燃燒”和“人體吸入和呼出氣體的比較”實驗,教師可以讓學生嚴格按照第12頁《探究》欄目進行探究活動,放手讓學生動手實驗,學案的設計主要在于引導學生學習觀察實驗的順序和細節。
由于這個階段的學生學習能力不夠,特別是對于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來說,實驗的規范性還需要進一步加強。在這一階段,教師應該把教學目標的重點放在培養學生的規范意識和學習設計基礎實驗方案上。教師教學的關鍵是讓學生了解實驗的步驟、設計這個實驗方案的目的和以后遇到類似問題應該怎樣思考并化解,使學生樹立科學的探究方法,即提出問題―猜想和假設―設計實驗―探究過程―得出結論。教師在設計學案時要分析學生的學習思維能力,根據學生的能力來設定實驗問題的難易程度,通過每一項具體步驟引導學生完成實驗,通過問題引發學生思考,從而讓學生在實驗活動中提高自身學習能力,不斷進步和成長。
3.階梯性
在教案當中,適當加入一些拔高的內容對于教學過程來說是十分有幫助的。在“學案”中,教學設計需詳略得當,縮小實驗的開放性,就要加大對“探究”欄目問題思考的開放性。這樣做首先可以促進學生形成積極學習探索的良好態度,其次也可以形成“學生帶學生”“學生幫學生”的良好學習氛圍。在教學過程中,每個學生都要積極參加進來,在學習討論中互幫互助,共同進步。比如在演示實驗教學中,常常有“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的說法,怎樣讓更多的學生能看出“門道”呢?合理的學案就起到引導、點撥的重要作用,對于學生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幫助。不同層次的學校有不同的教學需求,根據學生的情況設計不同層次的問題將有利于分層教學,提高教學有效性。階梯性可以有兩個方面的體現:一個是對于實驗內容、問題呈現的階梯性,即實驗原理是逐步深入、逐步揭示的;第二個是對于學生實驗技能要求的階梯性,即對學生實驗操作的要求由簡單到綜合。
三、“探究”欄目實驗課教學學案的分類與功能
教師想要編制出合適的學案,必須要了解學生學習的特點、方法、習慣以及成績,并且研究相關的教材和資料,教師應該以一個研究者的心態置身于課堂教學中,認真分析教材和教學理論以及在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
“探究”欄目實驗課教學學案,根據實驗課的性質可以分為演示實驗學案、驗證性的分組實驗學案、探究性分組實驗學案。其中演示實驗學案重在引導學生對實驗現象的觀察、分析與結論。驗證性的分組實驗學案重在指導學生實驗操作的順序、規范以及對實驗現象、結果的記錄。探究性分組實驗學案重在引導學生對實驗的設計(包括實驗原理、裝置、藥品的探討)、對實驗結果的分析討論?;诓煌氖褂梅秶?,應該有針對性地編制對應的實驗課學案。
“探究”欄目實驗課學案的使用,筆者力主其點睛的功能,也就是說,不要淡化了實驗課的主要任務――實驗,所以實驗課的學案務求減輕學生的書寫負擔,將動筆的機會放在不同實驗類型的教學重點上,有的放矢。同時,也為了讓學生能真正在實驗課上有目的地動起來,筆者覺得,實驗步驟盡可能用圖形代替,讓學生看圖完成實驗,這樣比較適合初三學生的心理特征,實驗課的效率也能得到提高。
如筆者在教學“二氧化碳制取的藥品及裝置研究實驗”學案“制取步驟”這一環節使用了如下圖示:
步驟:檢驗氣密性裝入石灰石倒入稀鹽酸搭好裝置,收集氣體。
對于實驗課的學案是否適合學前和課后,筆者覺得不需要統一,可以根據教師的教學習慣做出取舍。有些教師喜歡讓學生帶著問題學習,踏實穩重;有的教師希望學生帶著好奇心學習,積極主動。不同的教師有不同的教學風格,只要教師用心把握,都能有相同的教學效果。
化學是實驗的科學,離開實驗就沒有化學。通過學案導學讓學生自己動手做實驗,引導學生將動手操作和動腦思考充分結合起來,既要讓學生學會怎樣做(操作),還要讓學生明白為什么這樣做(操作原理)。由此可見,有效的學案導學是培養和提高學生實驗觀察、分析、表達和思維能力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加里?D?鮑里奇.有效教學方法[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
[2]支梅,等.對比試驗在化學新課程教學中運用[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09(7).
關鍵詞:高一化學教學;探究與反思;現狀;解決對策;認識和理解;學習興趣
受“高考指揮棒”的影響,高中化學教學活動中普遍以“教師灌輸,學生接受”為主要的教學模式,學生的主體地位始終得不到足夠的重視,這就導致很多學生在此過程中逐漸失去了對化學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學習效果也不甚理想。
高一化學既是對中學化學的深化和升級,更是高二、高三化學知識的學習基礎,在學生整個化學教育過程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那么,作為一名高一的化學教師,又當如何改進自身的教學模式和教育方法,使之能更好地促進學生化學知識的學習,為學生日后的學習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呢?我對此進行了鉆研和探索。
一、高一化學教學的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學生一般都是在初三才開始接觸化學這門學科,但是迫于中考的壓力,很多教師選擇放棄“質量”轉而追求教學進度,課堂教學活動中往往將學生當做“錄音機”或者儲存知識的“容器”,簡單、粗暴地將教材知識點強加于學生,根本就不理會學生是否已經對化學這門學科有了足夠的認識和了解,更談不上培養學生的化學思維和實際運用能力了。
學生在中學時沒有打牢學好化學的基礎和地基,作為連接初中與高中化學有效橋梁的高一化學教育本應該履行起其教學職責,為學生日后更好地進行化學知識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但是,現實卻不然:高一化學既然是對初中化學的深化和升華,無論是從難度上還是深度上自然都要遠遠超出初三的化學水平,但是在學生本身沒有學好初中化學知識的狀況下,仍然有不少老師選擇在教學過程中忽視對初三化學知識的有效銜接,這就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普遍感覺存在很大的困難和挑戰,導致學生學習成績始終提不上去。
二、針對高一化學教學活動中存在的問題的應對措施
1.教師應當對高一化學形成正確的認識和理解
作為一名高一化學教師,要想教好這門課,首先必須從思想和理念上對其學科特點形成正確的認識和理解。前文已經提到,高一化學既是對中學化學的深化和升級,更是高二、高三化學知識的學習基礎,在學生整個化學教育過程中起著過渡和銜接的重要作用。我們教師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對于這一點必須予以足夠的重視。比如可以采用課堂小測驗的方式,對學生的實際化學水平形成大概的了解和掌握,然后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在復習初中化學知識的基礎上,展開高一化學教材知識點的講解,相信這樣的話,不但可以實現初中化學知識與高中化學知識的有效銜接,更重要的是為學生更好地進行高二、高三化學知識的學習提供最佳質量保障。
2.轉變教學方式和觀念,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興趣
化學作為一門應用性學科,更加偏重于發散學生的理性思維,
這就決定了其包含大量專業名詞和專業術語的學科特點,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普遍會感覺困難,從而直接導致缺乏的濃厚的學習興趣。比如,針對學生喜歡動手實驗的學習特點,可在教學活動中適當增加化學實驗的比例和時間,這樣不但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重要的是可在實驗中幫助學生加深對教材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對于培養學生的實驗動手操作能力、獨立思考能力以及實踐運用能力等都有著很大的幫助;再比如,可組織學生走出課堂,讓學生在實際情景中感受到高一化學知識對于人們日常生活的重要作用和影響,促使學生摒棄以往“化學只是一門需要應付的考試科目”等不良想法,為學生在化學學習過程中更好地發揮主觀能動性,學好化學知識奠定良好的基礎。
高一化學是連接初中與高中化學的有效橋梁,作為一名高一化學教師,應當在教學過程中不斷進行探索和總結,并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采用最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力求幫助學生在鞏固初中化學知識的基礎上,更好地進行高中化學知識的學習。
參考文獻:
[1]畢華林.化學新教材開發與使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崔允.教學目標:不該被遺忘的教學起點.人民教育,2004.
關鍵詞: 化學素質 初三學生 化學復習課 教學策略
初三化學是整個化學教育的啟蒙階段,教學處在一個特殊、關鍵時期。對初三學生來說,它是起始學科,學習效果直接影響到今后高一級學校的學習,它又處于初中畢業階段,學生學習任務重,時間緊?;瘜W復習課在化學教學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教師上好化學復習課是提高學生的化學成績,促進初三學生化學素質發展的關鍵。
一、化學素質概述
在當今科教興國的時代,素質教育顯得尤為重要,素質教育的發展不僅關乎著學生的健康成長,而且同祖國的未來息息相關。化學素質是科學文化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促進初三學生化學素質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瘜W素質主要由化學知識素質、化學能力素質、化學品德素質組成?;瘜W知識素質是解決化學問題和進行化學創造活動的基礎,化學能力素質是化學素質的核心,化學品德素質則是青年一代成才的動力和關鍵。
1.化學知識素質。
化學知識素質是解決化學問題和進行化學創造活動的基礎,沒有扎實的化學專業知識,其他的素質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根之木。課堂教學的目的之一是“授業”,即促使學生對化學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的理解和掌握,包括對化學基本概念和原理、元素化合物這兩大知識內容的掌握,對化學基本計算的掌握,對化學實驗原理、過程的掌握,等等。當前的新課程標準對不同學生化學知識點的掌握程度有不同的要求,對教材內容也做了相應的調整。但在新課程改革下,化學科學知識水平始終處于基礎和核心地位,其他一切素質都以其為前提。
2.化學能力素質。
化學能力素質是在化學知識素質基礎上進行能力的培養?;瘜W教師不僅要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開發學生的智力。初中生處于化學教育的啟蒙階段,老師應著重從觀察能力、實驗能力、思維能力、自主學習能力等方面著手培養學生的化學能力,不斷提高學生的化學能力。在教學中應通過各種途徑培養學生的化學能力素質。首先,化學實驗對學生能力特別是觀察、思維、實踐能力的培養具有重要作用。在觀察實驗的同時,要引導學生把觀察到的現象與已學過的知識聯系起來進行比較、概括,將獲得的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同中求異,異中求同、分析綜合、鞏固知識、發展能力。其次,在教學中應充分利用有關知識的特點進行相關思維能力的培養。如對于鹵族元素的教學,利用該族元素具有相同最外層電子數的特點,在已知氯氣的性質后,可以演繹推理出其他鹵素的性質,培養學生演繹思維能力。最后,在教學中應從學法、解題中培養學生的能力,指導學生如何閱題、如何歸納利用規律等。
3.化學品德素質。
著名的教育學家陶行知說:“因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壞,縱然使你有一些學問和本領,也無甚用處。”我們見到所學知識用到歪門邪道上給社會帶來的危害,例如瘦肉精、三聚氰胺。因此,在培養學生的化學素質中,老師不能忽略品德素質的培養。包括對學生頑強的意志品質的培養,向學生滲透環境保護的思想意識,通過化學史尤其是對化學家的介紹,培養學生勤奮學習、勇于創新的精神及堅韌不拔的意志品質。
二、化學復習課特點
復習課是中學各學科重要的教學課型,這種課型能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加強知識的縱橫聯系,提高知識綜合運用的能力。化學復習課作為化學教學中一個重要的環節,在整個化學教育過程中起著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我們要研究針對教學策略,認清化學復習課的特點,才能提出合適的策略。
1.化學復習課內容多、任務重、時間緊、要求高。
初中學習化學的時間只有一年,而學習內容較多,知識點分散,給復習課所留時間較少。加之初三處于中考沖刺階段,對于這樣一門新開學科大部分學生分配時間相對較少,需要通過復習課提高成績?;瘜W復習課承擔了更多的任務,要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這就對化學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別是在對復習課的把握上。
2.化學復習課內容重復,學生提不起興趣。
復習課中的內容是學生已學過的知識,不少學生覺得什么都會,應用起來卻不能得心應手,知識網絡化和可具體化水平較低。這是大多數復習課都存在的問題,如果教師在引導學生復習時采取簡單的知識重復和題海戰術的方法,就無益于提高學生知識的運用水平,而需要老師采取有針對性的策略提高復習課的效率。
三、促進初三學生化學素質發展的復習課教學策略
1.回歸學生,“講堂”變“學堂”。
素質教育要“以學生發展為本”,即全體學生的發展、學生全面的發展、學生有個性的發展和學生在原有基礎上可持續的發展。構建高效課堂必須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學生能發現和解決的問題讓他們自己發現和解決,能總結的規律讓他們自己總結,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開展小組內外互動,由學生問學生、學生教學生、學生幫學生、學生檢查學生,課堂不再是教師講授表演的舞臺,而是學生自主學習、研究、交流的場所,教師的“講堂”真正變成學生的“學堂”。
2.創設生動活潑的復習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初中化學復習中,往往都是開門見山地對復習內容進行歸納羅列或直接對練習題進行校正講解。這樣一來,勢必造成學生復習的機械被動,久而久之使學生身心疲憊,課堂沉悶低效。創設復習情境可以增強復習的針對性,有效地激活已有的知識和經驗,促進理解應用。
在初中化學復習過程中,根據不同內容,有針對性地設計問題會對教學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創設各種各樣的問題情境,可以極大地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使課堂教學生動有趣。比如二氧化碳的制法復習,我將全班學生分成4個大組,每組12個人;再將每一個組的12個人分成4個小組。我給學生提供若干儀器,讓他們組裝實驗室制二氧化碳氣體的裝置。4個大組比賽,每一個組中的一個小組組裝好儀器之后,這組中的第二個小組才能開始組裝,而且本組內的4個小組組裝的裝置不允許重復。通過這種接力的方式,看哪個組的同學組裝的方法最多,儀器連接最準確。最后教師點評,并用鼓勵性的語言進行總結。這種游戲競賽的方式對所學知識進行復習,不僅使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很好地掌握了所學知識,而且激發了學生學習化學的熱情,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團結合作的精神。
3.采用不同的教學模式,實現復習課堂效果的最優化。
(1)探究式教學模式
探究式教學模式是在化學教學過程中師生共同參與、積極互動、平等對話、合作探究完成化學教學任務的程序的教學模式。其目的在于轉變學生學習化學方式,營造一個師生平等的教學氛圍,讓學生通過獨立自主學習和合作討論,體驗知識的探究過程,掌握科學方法,提高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科學問題和實際問題的能力。其有如下特征:第一,學生是通過探究活動獲得知識并培養能力的;第二,探究教學注重從學生的已有經驗出發;第三,重視證據在探究中的作用;第四,重視合作式學習;第五,重視形成性評價和學生的自我評價。
探究式教學模式有如下兩種方式。
①實驗探究式。實驗探究式教學通過學生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訂計劃與設計實驗、進行實驗與搜集證據、分析與論證、評價交流與合作歸納獲得知識的過程。學生通過實驗創設問題情境,激發探究欲望,采用科學方法自主進行探究,在實驗中不斷發現新問題,驗證新假設,從中獲取新知識,體驗科學的思維方法,養成良好的科學研究習慣。
②調研探究式。調研探究是人們認識事物、探索事物發展的一種基本能力。主要表現在對事物的認識結果是未知的、是非約定的,結論的獲取不是教師傳授的或從書本上直接得到的,而是學生通過類似于科學研究的方式:實地調查、查閱資料、假設過程、實驗求證得出結論。
(2)問題導向式教學模式
問題導向式教學模式是教師通過設計豐富的問題情境安排并呈現出來,引導學生通過接觸問題情境、提出主意、列出事實、提出學習課題、制訂行動計劃、報告實施、做出評價,從而使學生獲得知識的教學模式。其間教師既是學生解決問題時的工作伙伴,以身作則地表現出對學習的濃厚興趣和滿腔激情,又是學生解決問題過程中的指導者,積極營造出一種支持開放性學習的環境,還是學生解決問題過程中的關懷者、鼓勵者、支持者和評價者。
問題導向教學模式大致有如下步驟。
①問題的確定,即確定問題的存在,定義問題到底是什么。
②程序的選擇,即選擇或找出一套適當的程序解決問題。
③信息的表征和組織,即按一定的格式(如主題、作者)在頭腦中或以書面文字等把收集的信息表述為有意義的形式,并按一定的順序或結構將信息組織起來。
④策略的形成,即信息如何表征,按照信息表征的先后把一個個程序排列起來形成步驟等。
⑤資源的分配,即把有限的時間和精力合理地分配到思維或問題解決過程的各個階段。
⑥問題解決的監控,即解決問題過程中,必須隨時留意已經完成了什么、正在做什么和還有什么沒做,以避免重復,提高效率。
⑦問題解決的評價,即對問題解決的思維過程和結果進行反思和評價,看解決問題的方法是否正確,過程是否合理,答案是否正確或哪個答案更好,等等,這需要學生具有對反饋的敏感性和將反饋轉化為行動方案的能力。
(3)概念圖式教學模式
概念圖是一種能形象表達命題網絡中一系列概念含義及其關系的圖解,通過連接詞能形象化地表達某一命題中各概念節點間的內在邏輯關系,并建立概念圖使零散的知識系統化、結構化,使知識變得一目了然。這種教學模式便是使用概念圖幫助學生達到復習的效果。
概念圖的建立是一種對舊知識的重新梳理、新知識的延伸、拓展的過程,可以通過如下的步驟構建。
①選取熟悉的某一知識領域。學習制作概念圖,非常重要的一點是從學習者熟悉的知識領域開始。概念圖的建構必須依靠對上下文知識的運用,所以最好選擇學習者已經理解掌握的某一節課、某個實驗活動或者一個實際的問題,如此形成的背景知識有助于確定概念圖的層級結構。
②確定關鍵概念的排列順序。從選定的內容中選擇關鍵概念(關鍵詞),并把它們一一列出來,然后對這些關鍵概念排序,按照從最一般到最概括的概念,由概括性大到小,從最特殊到最具體的概念依次排列,幫助學生明確概念之間的層級結構。
③建構概念圖的框架體系。在這一步驟中,把這些關鍵詞分層和分支在黑板上進行排列,把概括性最廣、最一般的概念(主概念)放在頂層,依次向下排布,概括性較低的(子概念)位于較低層次,最具體的概念(子概念下的子概念)位于最低層,這樣分級排序,構建概念圖的縱向分層和橫向分支,從而初步擬定概念圖的分布。
④建立概念圖的連接。尋找建構規律,按自己的觀點建構,并且可以在連接線上用連結詞表明各個概念之間的關系。概念之間的聯系有時很復雜,但一般可以分為同一知識領域的連接和不同知識領域的連接。交叉連接是不同知識領域概念的相互關系。交叉連接需要學習者的橫向思維,也是發現和形成概念建構關系,產生新知識的重要一環,所以,從這一點來看,構建概念圖是一項極好的創造性工作。當然,任何概念之間都可以形成某種聯系,我們應該選擇最有意義的知識和當前知識背景的交叉連接。
⑤修改和完善。有了初步的概念圖以后,隨著學習的深入,學生對原有知識的理解會加深和改變,對已建好的化學概念圖從整體上進行反思,隨著重新思考,所建立的化學概念圖被不斷修正、充實和發展。經過修改或修飾后,各級概念及其關系清晰可見,化學概念圖就基本確定了。
參考文獻:
[1]安栓文.構建新課程下初中化學教學策略的嘗試[J].中小學電教,2011,(3).
[2]張述鳳.構建初中化學復習課高效課堂的策略與方法[J].新校園:理論版,2011,(7).
[3]錢海如.初中化學高效復習課的實踐與思考[J].化學教與學,2010,(6).
一、堅持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原則
學生是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在化學復習課教學中,應將學生擺在核心地位,一些化學概念、原理及重要化學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和區別等都應放手讓學生自己總結、歸納、整理,教師重在教給學生科學的復習方法。學生在自己動腦、動手復習整理了相關知識之后,再由教師和學生一起對復習的內容加以補充、完善,糾正學生復習中的不足和存在的問題。
在化學復習中,為使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充分發揮,應注意以下幾方面。
1.端正教育思想,轉變教育觀念,相信學生的能力,凡學生可以自己講解、歸納甚至設計的習題,留給學生做,可以學生教學生,“兵教兵”,讓學生按小組展開有關討論、思考、總結、反饋。
2.抓住各種反饋有重點地對學習有困難、概念模糊不清、解題方法不當等加以復習和指導。
3.要廢除“滿堂灌”的教學模式,留一些時間給學生思考,鼓勵學生提問題、發表意見。
二、避免面面俱到
復習時,如果逐題逐點講解,面面俱到,力量平均使用,什么都講,結果就會導致什么都講不透、講不清,復習效果一定不理想。其實“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復習雖然要考慮系統完整,但更要考慮學生對知識掌握情況和理解應用能力,對于重點、難點一定要講得細,講得透;對于簡單的或者一看就會的,可以略講或不講。
三、依綱扣本
“綱”是指教學大綱和考綱(即考試說明),教學大綱和考綱是中學教學的指令性文件,大綱規定了教學目的、要求、內容、重難點,考綱則規定考試的內容、形式、性質和試卷結構?!氨尽敝刚n本,是初中化學教學和復習的藍本,其內容實在。因此初三化學復習既要重視課本(但不能全部依賴課本),又要深入研究“兩綱”,以考綱規定的知識點為準,各個知識點的難度應控制在考綱要求的能力層次,對照近幾年中考題,找出結合點和生長點及課本的落腳,聯系中考對易、中、難題的劃分,把課本適當深化和提高,使復習既全面又突出重點、難點。
四、采取四個階段
1.按章節掃描。
在化學復習中,先按教材的章節次序加以復習,這樣可以為學生構織網絡化的化學知識體系,創造更成熟的條件,但復習不是新授課的簡單重復,而是新授課的濃縮,要注意疑難點的解釋、點撥、方法指導、能力培養,重要的典型的實驗通過重做或觀看錄像等方式加以再現,喚起學生的感性認識,加深學生對一些實驗事實、現象的認識和理解。在這個階段教師應尋找新角度、應用新方法,使用新材料,讓學生既溫故又知新,頭腦得到一些新鮮的刺激,達到相當興奮的程度,效果好;每章復習后,還要精選一些試題給學生訓練,然后重點講評。
2.分塊包干。
通過第一階段的復習,學生基礎已比較扎實,基本技能已初步形成,但綜合能力還有欠缺,其根源是對知識的橫向聯系掌握還不夠。針對這種情況,第二階段的復習分化學基本概念和理論、元素及其化合物、化學計算和化學實驗四大塊進行。化學基本概念和理論應著重理清概念的內涵與外延,概念間的區別與聯系及理論知識的應用。例如:在復習物質的分類時,強調混合物與純凈物的區別是物質的種類多少,不能將概念中的“物質”換成“元素”;單質與化合物的區別是看元素的種類多少,不能將概念中的“元素”換成“物質”,同時它們必須在純凈物的范圍內。這樣就能理解由同一種元素組成的物質可能是純凈物也可能是混合物,如氧氣與臭氧是由氧元素組成的不同單質,混在一起即為混合物。又如:講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概念時一定要強調條件。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識應引導學生掌握物質性質及變化規律,把重要物質間的相互關系列成網絡表;化學計算重在審題、解題思路、解題能力的訓練和規范學生的解題格式;化學實驗則要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思維等能力和實事求是的態度。
3.“熱點”知識的復習。
近年來的化學中考,選題精、題材新、構思精巧,注重能力的考核,但題型、題量及試卷總體難度相對穩定,保持了化學中考的連續性,從試題所涉及的知識內容看也保持了一定的穩定性和連續性,一些重要的知識內容是每年必出,只是問題的角度、考查的層面略有變化,這些幾乎是每年必考的重要知識稱為“熱點”。近幾年來中考試題的熱點主要有: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的判斷、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化學式的計算、溶液溶質質量分數的計算、化學式符號的意義、實驗探究等;復習時要精選精編相應的習題進行訓練,指導學生解題的方法和技巧,以強化復習的效果。
4.考前指導和綜合模擬。
這個階段主要應做好以下幾個環節。
(1)“回歸教材”尋找“弱區”和“盲區”。
(2)翻閱自己的“錯題本”,理清思路,總結經驗,防止錯誤重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