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28 15:16:5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初中社政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其實,創立“大語文教育”思想體系的張孝純先生,早在20多年前就給我們做了明確的界定。他主張:“語文教育以課堂教學為軸心向學生生活的各個領域開拓、延展,全方位地把語文教學同學生的學校、家庭和社會生活有機結合起來,把教語文同教做人有機結合起來,把傳授語文知識、發展語文能力同發展學生的智力素質和非智力素質有機結合起來,把聽、說、讀、寫四方面的訓練結合起來,使學生接受全面系統有效的語文訓練?!睆埾壬目傮w模式由“一體兩翼”組成:一體即是課堂教學主體,兩翼是課外活動和語文學習環境。由此看來,“大語文教育”的精髓就是要打破長久以來把學生關在教室里學語文的封閉現象,把語文教學引入一個高遠博大的境地。
“大語文教育”的內涵如此明了,應該如何實施呢?實踐證明:“擴展教學”就是大語文教學法的一種具體體現。“擴展教學”指的是擴充和強化語文教學的內容與手段,它包括“密度教學”“活動教學”和“模塊教學”三大系列?!皵U展教學”克服的是教學內容與形式的局限性、板滯性,將教學內容由課本向廣義教材方向擴展。教學媒體由原始的粉筆黑板向多媒體方向擴展,將傳統的課堂教學向多元課堂方向擴展。
既然“擴展教學”如此重要,我們在認真領會“大語文教育”內涵的基礎上,就應該從這樣幾個方面做起:
一、報刊文章、語文讀本、網絡等配合教學
報刊、書籍、網絡中,“大語文”的內容數不勝數。《學語文》早在90年代初,就把“大語文教育”作為自己的辦刊方針?!墩Z文學習》從1993年7月開始在封面上引錄美國教育家華特?B?科勒涅斯克的“語文學習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薄墩Z文世界》每期的封面上,都有“青少年的,大語文的”幾個字。主要的還在于,這些學校、班級或學生個人訂的報刊,其內容往往和課堂教學同步,能及時給予學生的學習進行指導、點化或幫助其深入理解,加強鞏固;而語文讀本的真正作用就是緊扣課本給學生提供擴展閱讀的便利。我們在語文教學中如果能夠有目的地引進這些材料,或有目的地引導學生課外閱讀,不僅能擴大學生的知識面、知識積累,而且能夠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改變課堂死氣沉沉或亂糟糟的狀況,更主要的還在于能夠幫助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和知識鞏固。
網絡更是一種不得不善加利用的寶貴的教學資源。學生多喜歡上網,且往往都是玩,許多家長和學校下了九牛二虎之力常常禁止不住。從辯證法的角度去看,只要我們善加指導和利用,學生喜歡上網也是好事。我們可根據學習內容的需要,給他們一些任務,讓他們在學前或學后去查找與所學內容有關的東西,既可以使他們未學先知或學后印證,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也大大擴展他們的知識視野,幫助他們從枯燥、單調、狹隘的課堂學習中走出來,奠定人生快樂學習的基礎。特別是那些政論文、知識短文、散文、詩歌、文言文等,利用網絡,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學習效果。如人教版初中語文的《化石吟》《月亮上的足跡》《羚羊木雕》《天上的街市》《假如生活欺騙了你》《珍珠鳥》《斑羚飛渡》《華南虎》《奇妙的克隆》《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曹劌論戰》《鄒忌諷齊王納諫》等等;蘇教版初中語文的《赤壁》《宇宙里有些什么》《,你在哪里》《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松鼠》《人民百萬大軍橫渡長江》《沁園春?雪》《觀刈麥》《再別康橋》《蘇州園林》《人的高貴在于靈魂》《宇宙里有些什么》。這些課文單一的課堂學習,可能事倍功半,如果擴展開來,給學生利用網絡的機會,也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現代化教學手段輔助教學
初中學生的抽象思維不太發達,學起來枯燥無味,直接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隨著計算機網絡的飛速發展,現代多媒體技術已越來越多地走進初中語文課堂。多媒體教學以其直觀性、形象性吸引學生,使學生的大腦始終保持興奮狀態,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增強學習興趣。心理學研究表明,當學生對學習產生了興趣,便會引起大腦皮質的興奮,促進各種智力因素的發揮,積極主動地去學習?!扒橐晕镞w,辭以情發”“物色之動,心亦搖焉”。運用多媒體技術,將音樂、圖片等素材合理布置,設置課文表達的情境,讓學生真正融入課文所表達的意境中,既增強學生學習的情趣,又使學生得到美的享受,從而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欲望,從而形成良好的學習動機,產生良好的學習效果。
因此,作為語文教師就要很好地把握多媒體及網絡信息資源這個教學工具,最大限度地為學生傳遞更容易接受的信息,使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發揮出更多的聰明才智。
特別是那些抽象性的課文、寫景抒情類的散文等最需要多媒體技術的引入。如人教版初中語文的《在山的那邊》《散步》《皇帝的新裝》《安塞腰鼓》《偉大的悲劇》《桃花源記》《岳陽樓記》《醉翁亭記》《傅雷家書兩則》《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蘇教版初中語文的《春》《三峽》《濟南的冬天》《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三顆枸杞豆》《藤野先生》《中英香港政權交接儀式在港隆重舉行》《背影》《海燕》《白楊禮贊》《紀念白求恩》。這些課文,通過多媒體技術,用圖文、聲光把純文字的東西變成直觀性的影像,給學生思維遷移、旁敲側擊、觸類旁通,不僅加快、加深了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理解和掌握,更加大了課堂容量,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從而真正實現了“大語文教育”的觀念。
三、走進社會感知教學
“大語文教育”的“大”絕不是簡單的學習內容增大,從培養人的目標出發,還包括了學習空間的擴大。初中學生學習的語文內容,很大一部分是對社會現象的、生活的、人類活動的描寫和反應。我們現在把學生囚禁于一室之中認識社會和生活,已經割裂了知識與社會與生活的聯系,是一種“閉門造車”的狹隘行為。要想改變這種現象,最好的藥方就是舉起“大語文教育”的旗幟,盡可能地融入社會,搞好“擴展教學”。初中語文課本已經給我們提供了這種平臺,如人教版初中語文的《春》《濟南的冬天》《社戲》《親愛的爸爸媽媽》《背影》《我的母親》《端午的鴨蛋》《故鄉》《我的叔叔于勒》等;蘇教版初中語文的《幼時記趣》《童年的朋友》《我的老師》《蘇州小巷》《父母的心》《甜甜的泥土》《紫藤蘿瀑布》《畫山繡水》《故鄉》等。這些課文所描述的人和物或多或少都能在學生的生活中找到影子,課前課后指導學生去社會上認識、查找,或帶領學生深入社會,一定比在課堂學習收獲得要多,更主要的是能夠營造出一個良好的語文學習環境,使學生真正認識語文學習的價值,培養他們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
“大語文”觀認為:語文教育,是以人獲得更好的身心發展為基點的。因此,語文教育不僅在于讓學生更好地進行語言表達,同時在于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思維方式、培養美好健康的情感與心理認知,完善和提升學生的自身人格與人文修養?!皵U展教學”恰恰是對“大語文教育”的最好實踐。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