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2-20 04:38:5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循環農業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1沼渣做飼料添加劑或輔料
沼渣中含有的粗蛋白、粗纖維、粗脂肪等成分,較全面的養分可作為動物飼料添加劑。用作畜禽飼料養豬,養牛等,畜禽可平均增重15%以上,飼養周期縮短20-30天;用作魚餌料養魚,能促進水中浮游生物的繁殖生長,豐富濾食性魚類的餌料,減少餌料的投放,節約養殖成本,魚塘生態環境得到改善,魚的產量平均增加17.5%以上,同時魚的病蟲害減少。用沼渣養黃鱔、養蚯蚓、養泥鰍、都是可行的。
2沼渣做栽培
食用菌原料沼渣原料來源廣、生物效率高,富含速效養分,沼渣與基料堆漚用于栽培蘑菇、平菇、草菇、靈芝、木耳等食用菌的原料,無病菌,周期短,出菇快,食用菌質量好,產值高,產量可提高30%以上,增產效果十分明顯,優于傳統栽培。
二沼渣具有速效、遲效兩種功能
沼渣中部分未腐熟的原料和新生的微生物菌體,施入農田會繼續發酵,釋放養分,這也是沼渣肥速緩兼備的原因,因此,沼渣具有速效、遲效兩種功能,肥效優于漚制有機肥,是一種優質無菌有機肥,其養分含量高,肥效好,氮、磷、鉀含量分別比露天糞坑和堆漚肥高出60%、50%、90%,既可做基肥又可做追肥,特別適宜做莖肥。沼氣發酵不僅是一個生產沼氣能源的過程,實際上也是一個造肥的過程。沼渣營養全面,重金屬含量低,在施用時,可減少化肥、農藥的施用量,施用沼渣種植糧食、瓜果、蔬菜,肥效被作物吸收率比露天糞坑和堆漚肥高出20%。生產出的產品品質優良,口感好,耐貯藏。有數據表明長期施用沼肥農作物產量可提高10%—30%,農產品質量提高1-2個檔次,每斤增收0.2-1元。沼渣的應用既降低了作物成本,又有效地提高了農作物的產量和品質。沼渣作為優質肥料非常適宜生產無公害農產品,也是無公害農產品生產不可或缺的首選有機肥料,被稱為理想的綠色肥料。
1沼渣作基肥
沼渣常用于種糧、育秧、苗木和大田作物的基肥,它是蔬菜作物很好的底肥。沼渣單獨作基肥施用時,施于水田,最好是耕田時直接施用,使泥、肥結合;施于旱地,在翻耕時撒入,視作物及品種不同也可在移栽前采用條施或穴施,最好覆蓋一層100毫米左右的土,這樣做有利于沼肥入土,以減少速效養分揮發。如果與磷肥、氮肥配合施用,互相補充,增產增收效果會更明顯。作基肥一般每畝施用沼渣1500~3000公斤。
2沼渣作追肥
沼渣做追肥時,可隨時作為各種蔬菜作物生產追肥,追肥多采用直接在作物旁邊開溝或挖穴澆灌在作物根部的周圍,施肥后覆土封窩以提高肥效。用沼渣作追肥,應深施,深施6厘米~10厘米時效果最好。追肥一般每畝用量是1500公斤左右。
3沼渣與化肥混合施
基本思路
針對龍巖市農村環境的污染現狀,建立以沼氣工程為紐帶的規模養殖場模式可以較大程度的改善生態環境。按現有飼養量估算,龍巖市全年畜禽糞尿年產生量約為564萬噸,其中豬223.0萬噸,牛242.1萬噸,羊3.0萬噸,兔44.1萬噸,其它51.8噸[4]。面對如此龐大的畜禽排泄物可以建立以沼氣工程為紐帶,進行畜禽糞便綜合處理和利用的模式,既建立大型沼氣池以畜禽糞便發酵沼氣,沼氣用作生活能源和發電,沼渣、沼液作為果樹、茶樹和蔬菜的肥料,也可以通過使用人造溫室和新型的沼氣供熱設備,解決傳統農膜的“白色污染”問題。這種模式的好處是結構科學,操作簡單易懂,節省生產和生活能源,既解決了畜禽糞便對環境的污染,凈化了環境,又為種植業提供了有機肥,減少了化肥農藥以及薄膜的使用[5]。同時政府要積極引導進行綜合利用,提倡農牧結合,種養平衡一體化,從源頭及生產過程中減少排放,減少治理成本,提高環境、經濟和社會效益。
實踐探索
1加強循環農業推廣力度,強化循環農業的治污理念
發展循環農業的主要地點在農村,因此只有讓農民明白其科學道理和經濟效益,才能提高農民發展循環農業的自覺性和積極性。為此,應加大循環農業的推廣力度,普及資源綜合利用的科學與法律知識,增強農民合理利用資源的意識和責任感[6]。從經濟、自然、社會、生活的多角度和農戶、合作社、龍頭企業、行業協會主體多主體,對循環農業的知識進行多層次的宣傳教育活動,充分發揮農民的主體作用,調動農民參與發展農業循環經濟的積極性,培養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生態價值觀,使循環農業的治污理念深入人心[2]。同時,各級政府管理部門也要有責任感和危機意識,把發展農業循環經濟作為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保護農村環境的重要舉措來抓,有關部門積極配合,建立明確的目標管理機制,保證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2提高發展循環農業的科技水平
龍巖市應在農村的循環農業發展方面加大科研資金投入,大力建設一批先進的綠色技術科研基地,努力培養農業科技人才,積極建立農業清潔生產、廢棄物資源化、生態產業鏈等綠色循環技術體系。把龍巖市的政府、生產、學校、科研部門的力量聚合起來,搞好技術研發,加大對生態農業生產、生態健康養殖和農牧結合、新能源利用技術、資源節約和替代技術、清潔生產技術、循環經濟發展中延長產業鏈技術、“零”排放技術、可回收利用材料和回收處理技術、廢棄物重新利用處理與工業污染防治的成套技術等等相關循環經濟技術的研發,形成完善的資源節約、能源梯次利用、資源回收利用的技術體系。
論文內容摘要:我國農業經濟發展模式一直未能擺脫傳統農業的經營模式,特別是工業化以來出現了資源高消耗、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等一系列制約農村和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現實問題。因此,遵循科學發展觀,發展農業循環經濟,擯棄傳統農業的掠奪性經營方式,把農業經濟發展與環境生態保護有機結合起來已成為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必然選擇。
循環經濟是一種以資源高效利用和循環利用為核心,以“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為原則,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為特征的社會生產和再生產活動,是符合可持續發展的經濟增長方式。目前,循環經濟在工業方面的研究和實踐較多,但對農業方面的關注尚顯不足。我國不僅是人口大國,而且是農業大國,人多地少并且資源未能充分利用,面臨著資源短缺、污染嚴重、農產品品質下降等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制約“瓶頸”。因此,樹立資源憂患意識,科學利用有限資源,發展農業循環經濟,保護農業生態環境,是實現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農業循環經濟的內涵和特點
(一)農業循環經濟的內涵
所謂農業循環經濟就是將循環經濟理念應用于農業生產,按照循環經濟的原則,充分利用傳統農業精華和當今高科技成果和手段,通過人工設計生態工程,協調發展與環境之間、資源利用與保護之間的矛盾。它要求降低農業生產過程中的資源、物資的投入量和廢物的排放量,通過農產品生產和消費過程中和過程后各層次的物質和能量循環,實現系統物質再生循環,形成生態上與經濟上兩個良性循環,實現經濟、環境和社會效益的統一。
農業循環經濟不僅要追求農業經濟內部的良性循環,而且還涉及到經濟、社會、生態三個方面的統一,最終追求的是融入社會層面上的“大尺度循環”,即在整個社會經濟領域,實現工業、農業、生態之間共同發展和交叉利用。
(二)農業循環經濟的特點
對資源的節約、環境的保護,是農業循環經濟的主要特征。作為一種發展模式,農業循環經濟強調的是在生產活動之初盡可能少地投入自然資源,生產活動之中盡可能少地消耗自然資源,生產活動之末盡可能少地排放生產廢棄物。農業循環經濟具有以下特點:
1.綜合性。農業循環經濟強調發揮農業經濟系統的整體功能,以大農業為出發點,按“整體、協調、循環、再生”的原則,全面規劃,調整和優化農業結構,使農、林、牧、副、漁各業和農村一、二、三產業綜合發展,形成產業集群。這樣容易在集群區域內形成有特殊的資源優勢與產業優勢和多類別產業結構。這樣才有可能形成核心的資源與核心的產業,成為生態產業鏈中的主導鏈,并以此為基礎將其他類別的產業與之連接,組成生態產業網絡系統。
2.多樣性。農業循環經濟可以針對我國地域遼闊,各地自然條件、資源基礎、經濟與社會發展水平差異較大的情況,充分吸收我國傳統農業精華,結合現代科學技術,以多種生態模式、生態工程和豐富多彩的技術類型裝備農業生產,使各區域都能揚長避短,充分發揮地區優勢,各產業都根據社會需要與當地實際協調發展。
3.高效性。農業循環經濟通過物質循環、能量多層次綜合利用和系列化深加工,可達到充分利用資源、減少廢物產生、物質循環利用、消除環境破壞及提高經濟發展規模和質量的目的,從而實現經濟增值,降低農業成本,提高環境資源的配置效率,使社會生產從數量型的物質增長轉變為質量型的服務增長。同時,農業循環經濟還拉長了生產鏈,推動環保產業和其他新型產業的發展,增加就業機會,為農村大量剩余勞動力創造農業內部就業機會,保護農民從事農業的積極性。
4.持續性。農業循環經濟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統一起來,充分使物質循環利用,做到物盡其用,可以實現社會、經濟和環境的共贏。發展農業循環經濟能夠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防治污染,維護生態平衡,提高農產品的安全性,變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常規發展為持續發展,把環境建設同經濟發展緊密結合起來,在最大限度地滿足人們對農產品日益增長的需求的同時,提高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和持續性,增強農業發展后勁。
制約農業循環經濟發展的資源瓶頸
(一)土地資源短缺且利用不合理
土地的可持續利用是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沒有土地的可持續利用,就不可能有農業的可持續發展,這對于人口眾多、耕地相對短缺又處在高速工業化的我國來說,問題就更加突出。我國土地資源總量大,人均占有量少。2005年,我國耕地面積為18.31億畝,人均1.4畝,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40%,約相當于美國的1/8、印度的1/2。與1996年相比,不到10年時間,耕地凈減少1.21億畝;僅2005年一年,全國耕地凈減少542.4萬畝(《2005年中國國土資源公報》)。特別是東部沿海發達地區,上海、福建等地的人均耕地已接近或低于聯合國規定的“0.053公頃/人”的危險點,而農業大省山東省人均耕地面積也僅為0.081公頃/人。并且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土地的市場價值顯現,許多違法占地、亂搭亂建的現象時有發生,導致有限的土地資源不能合理有效利用和田塊的荒廢。這些不僅造成土地資產的大量流失,也對短缺的土地資源造成嚴重沖擊。
(二)水資源供求失衡且利用不合理
目前,由于農業水資源的不合理開發和水資源利用效率較低,造成農業水資源質量持續下降,農業用水缺口逐年加大,農業生態環境惡化,水資源污染嚴重,進一步成為可供利用水資源供求失衡的重要因素。根據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課題組(2003)報告,我國水資源總量為2.81萬億立方米,居世界第一位,而人均占有水資源量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4。并且全國各流域水資源狀況南北方差異巨大,北方地多水少,耕地面積占全國的59.6%,而水資源量僅占14.5%,其中耕地占全國39.4%的黃淮海地區水資源量僅占7.6%;南方水多地少,耕地僅占全國的34.7%,而水資源占了80.9%。全國水資源開發利用程度為20%,但北方多數區域已經超過50%,遠遠超過了國際上公認的40%的警戒線。正常年份全國灌區每年缺水約300億立方米,城市缺水60億立方米。因缺水減產糧食造成的經濟損失約500億元,影響工業產值2000多億元。
(三)環境污染嚴重且生態系統退化
從20世紀中葉開始,我國為促進農業發展,大量使用化肥和農藥,目前,我國化肥使用量占全球的30%。據測算,化學殺蟲劑中被真正有效利用的部分僅為10%-15%,其余大部分則逐漸散失在空氣、土壤和水當中,造成對環境的嚴重污染。更為嚴重的是化肥、農藥在農產品中的殘留對人類的健康構成威脅,成為我國農產品和加工食品出口的最大障礙,大大削弱了我國農業和食品加工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由于農業的粗放型經營,無序開采造成的水土流失、植被和景觀的破壞、濕地面積減少、調控功能明顯降低,使洪澇災害威脅依然嚴重。
農業發展面臨的問題和困難表明,今后一段時間我國的資源環境將會承受巨大壓力,這種“資源環境的稀缺性”一方面會引發資源價格和環境價值的提高,加大生產成本;另一方面將促使人們對傳統生產方式進行深刻反思,在不斷提高自然資源的利用率、優化資源配置、降低資源使用總量和減少廢棄物排放的情況下,滿足社會不斷增長的經濟需要和生態需求。
發展農業循環經濟的政策建議
(一)加強經濟杠桿在農業循環經濟中的作用
發展農業循環經濟是市場經濟的客觀要求?,F代經濟學認為,微觀經濟主體往往只關心本身的利潤最大化,而很少關心外部成本或社會成本,產生了社會成本與私人成本不一致的負外部效應,導致市場失靈,需要政府干預,將微觀經濟主體行為的外部效應內部化。比如征收環境稅,一方面可以有效地矯正外部負效應,實現環境保護的政策目標;另一方面可以增加財政收入,有利于財政收入最大化政策目標的實現。
(二)加強制度創新在農業循環經濟中的作用
當前,國家有關部門應大力推進制度創新,完善有利于循環農業發展的政策和法律體系,增加農業的財政投入,推動農村金融市場化改革,建立循環型農業推進組織,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業環境管理,為循環農業提供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同時,推進農村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與國家層次的循環經濟立法相呼應,建立我國循環農業發展的法律保障體系,并制定出相應的政策保障體系與扶持措施。為此,我們要建立起各種經濟合作組織和收購、銷售、運輸、技術等服務組織,并制定出相適應的法規和政策,為農業循環經濟的運行創造良好的條件。
(三)加強政府機制在農業循環經濟中的作用
發展循環經濟是一項具有全局性、長期性、戰略性的任務,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而其所需的組織者和協調者對政府來說責無旁貸,并且只有政府才能承擔起這一艱巨的任務。因而,發展農業循環經濟要由政府出面組織生態經濟領域專家對循環經濟如何與農業發展實踐結合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并制定科學合理的經濟、社會、自然協調發展規劃,提出切實可行的、推動循環經濟發展的具體措施,并結合實踐情況總結經驗,制定出有利于生態建設的干部考核指標,杜絕僅把經濟增長的GDP作為唯一考核標準的現象。
(四)加強技術創新在農業循環經濟中的作用
農業循環經濟是農業生產技術范式的革命,它必須以先進科學技術為支撐點,重點組織開發資源節約和取代技術、能量梯級利用技術、延長產業鏈和相關產業鏈技術和“零排放”技術;加強研制和生產對環境溫和的新型肥料,減輕環境污染,提高肥料利用率;開發高效、低殘留的農藥,開發生物農藥取代化學農藥。通過發展農業循環經濟全面保護和改善環境,大力推行生態農業和清潔生產,不斷提高我國農產品和加工食品的品質和安全性能,逐步使其符合資源環境方面的國際標準,從而突破綠色壁壘,增強我國農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通過發展循環經濟,倡導清潔生產和節約消費,最大程度地減輕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實現生態的良性循環與農村建設的和諧發展。
(五)加強法規機制在農業循環經濟中的作用
一方面通過政策調整使循環利用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企業和個人經營行為有利可圖,形成循環經濟發展的外部效應內部化機制;另一方面應建立和完善推進循環經濟發展的法律法規體系,形成污染者治理、受益者補償機制。鑒于大部分居民,尤其是廣大農村居民對生態環境保護知識較為缺乏和意識比較薄弱的狀況,當地政府應強化責任意識,并通過立法把發展農業循環經濟納入地方基層政府的職責范圍之內,加強對發展農業循環經濟重要性的教育、宣傳和引導。
參考文獻:
1.1實施綠色供應鏈管理的影響因素
已有的研究表明,循環農業中的行為主體包括涉農企業、農戶、政府和中介組織。但是,從供應鏈的角度分析,循環農業的內核是產業鏈延伸與生產、消費的統一,因此應將消費者納入綠色供應鏈管理的主體中。對綠色供應鏈管理實施產生影響的是鏈內因素和鏈外因素的綜合作用,鏈內行為主體包括涉農企業、農戶、消費者,鏈外行為主體包括政府及中介組織,各行為主體參與綠色供應鏈管理的影響因素見表1。綠色供應鏈管理實施過程中,內外因素的影響作用是非常復雜的,任何單一因素的變化都會影響到其他因素從而影響主體行為的選擇,這種相互作用可以使直接的,也可能是間接的,同時還受到反饋行為的糾正,這些因素之間的作用關系。
1.2ISM模型建立
綠色供應鏈管理實施影響因素之間的相互作用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問題,ISM模型法利用圖形這種直觀的方式來描述和闡明問題,這對于理清思路、明確問題,與利益相關者進行溝通都極為有用。
1.2.1確定影響因素的相互關系
基于吳鍇對參與循環農業主體行為的分析,并將消費者納入其中,將表1中細分的17個因素,使用方格圖分析實施綠色供應鏈管理影響因的相互關系。,A表示方格圖中行因素影響到列因素,∨表示方格圖中列因素影響到行因素,X表示兩因素相互影響。
1.2.2根據方格圖建立可達矩陣
根據方格圖建立鄰接矩陣,利用Warshall算法得到可達矩陣M。Warshall算法是一種求二元關系傳遞閉包的高效算法,其具體計算過程如下:
(1)設在n個元素的有限集上關系R的關系矩陣為M(即方格圖的鄰接矩陣的布爾矩陣),置新矩陣。
(2)置i=1。(3)對所有j,1≤j≤n,執行如果A[j,i]=1,則對每一k=1,2,…,n,置A[j,k]A[j,k]∨A[i,k]。即當第j行第i列為1時,對第j行每個元素重新置值,取當前值與第i行的同列元素之和;否則對下一j值進行同樣步驟。(4)i增1。(5)如果i≤n,則轉到步驟(3),否則停止。可達矩陣表明了不同因素之間的結構關系,在矩陣M中,如果2個因素之間有著直接或遞推的關系,在矩陣相應位置上規定值為1,否則為0,且默認因素對其自身有影響。
1.2.3對可達矩陣進行劃分
對可達矩陣進行級間劃分,就是將影響程度不同的因素劃分為不同的層次,這些因素之間有一個輕重先后的框架。其步驟如下:
(1)尋找最高級要素
受要素Si影響的要素集合定義為要素Si的可達集M(Si);影響Ri的要素集合定義為要素Ri的先行集U(Si);如果M(Si)∩U(Si)=M(Si),則Si為第一級最高級要素。
(2)尋找其他各級要素
找出第一級最高級要素后,從可達矩陣中劃去該級所有最高級因素所在的行和列;再從余下的可達矩陣中尋找第二級最高級因素;以此類推,可找出每一級所包含的最高級因素集。這樣逐步分析就可以將不同的因素劃分出層次。根據以上步驟,求出第一級最高級因素集L1={S18},在M中去掉18行和18列,依照上述方法尋找第二級最高級因素集,以此類推,得到各級最高因素集如下:L2={S5,S6,S7,S10};L3={S12};L4={S4};L5={S1,S2,S3,S11,S13,S14,S15,S8};L6={S16,S17};L7={S9}。
(3)建立解釋結構模型
由按級順序排列的可達矩陣去掉單位矩陣后,可清晰看出各因素的層次關系,以此建立綠色供應鏈管理實施影響因素的ISM模型。
1.2.4結構模型分析
可直觀了解到影響綠色供應鏈管理實施各因素之間的關系和結構,這是一個具有多層遞階結構的復雜系統,影響因素主要分為3個層次:直接因素、間接因素和深層原因。直接因素主要和企業有關,包括技術水平、資金支持和經濟績效。系統動力學認為系統行為的發生與發展主要根植于系統內部,外部環境的變動和干擾歸根結底只有通過系統內因才能起作用,同時內因也有主次之分。對于綠色供應鏈管理系統,農業企業是綠色供應鏈管理的直接實施者,它是管理系統內因的主要因素。一方面,農業企業的對綠色供應鏈管理的自主行為直接影響到綠色供應鏈管理系統的性質及發展;另一方面,只有當外因轉化為內因時,整條供應鏈才會將環境保護因素納入系統化、一體化的管理過程中,企業在觀念、資金及技術上是否有能力對環境壓力(外因)做出積極、有效的反應,也是影響綠色供應鏈管理實施的關鍵。因此,企業獲得技術指導和經濟支持將有助于綠色供應鏈管理的實施。此外,經濟績效是企業實施綠色供應鏈管理的“原動力”,將環境壓力通過供應鏈管理轉化為企業的經濟績效,實現經濟與環境的良性循環,這才真正符合了鏈上各主體的根本利益。間接因素關系到中介組織、農戶和消費者3個主體的行為。農戶和消費者對綠色市場的反饋行為將直接影響到企業綠色供應鏈管理的實施行為,這些反饋行為受到認知、市場價格、市場信息、銷售渠道等因素的影響。農戶、消費者和企業這三者之間關鍵的鏈接點就是中介組織。中介組織可以將分散的農戶、農戶與企業以及企業與消費者之間有效鏈接起來,并在生產、銷售等環節為各方提供服務,比如知識、信息的傳播、技術指導、物資采購、產品銷售、資金服務、監督協調等。作為綠色供應鏈利益相關者中的重要一員,政府在建立規范公平的市場環境、系統有效的制度環境、公平有效的激勵機制等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因為綠色供應鏈上行為主體自利的存在,如果缺乏外部的規制者,僅僅是通過市場競爭行為協調各利益相關者,會導致綠色供應鏈管理實施中環境友好的原則與目標不能實現。此外,因為負外部性的存在,以及信息不對稱的原因,也會導致行為主體之間產生信用危機、逆向選擇等問題,這些都需要政府為綠色供應鏈管理的實施提供法制上的規范和保障。與此同時,政府也肩負著引導綠色消費的重任。
2影響因素的影響力分析
間接因素涉及到中介組織、農戶及消費者3個行為主體,他們之間行為的協調有助于綠色供應管理的實施。該研究采用層次分析法(AHP)對間接影響因素重要度進行排序,以利于綠色供應鏈管理實施政策的提出。AHP方法是對定性問題進行定量分析的一種決策方法,其特點是把復雜問題中的各種因素劃分為相互聯系的有序層次,并按照一定規則量化這些因素的重要性、影響力。
3結論與啟示
發展現狀
筆者通過對調查樣本進行分析得知,受訪者的平均年齡為45.18歲,平均受教育程度為7.07年,其中,男性比例為88.37%,女性11.63%,戶均人口4.19人,戶均勞動力2.44人,戶均打工人數1.12人,兼業從事非農產業的戶數為83.72%,村民純收入中的非農收入比例在60%以上的農戶占65.12%。該村自2003年開展沼氣建設以來,累計建成沼氣池341口,村民可將畜禽糞便和生活垃圾直接入池經充分發酵產生沼氣后用于生活用能,沼渣沼液則用于蔬菜、果樹、草莓和食用菌等農業生產,戶均年產沼氣約320m3,沼液、沼渣約6t,可用于蔬菜和果樹種植約0.13hm2,減少化肥支出約800元。約60%的農村生活垃圾和畜禽糞便得到了有效利用,清潔了農村環境。同時該村還配套安裝了沼氣燈、灶等設施,安裝太陽能熱水器58個,推動了該村以沼氣利用為核心的循環農業建設,初步建成了糧-豬-沼-菜(果)、糧-禽-沼-菜、豬-菜(果)等循環農業生產模式。該模式生產的蔬菜水果口感好、病蟲害少、產品質量優,普遍受到市場歡迎。同時,節本增產效果顯著,經濟效益明顯,并帶動了當地農家樂和鄉村旅游業的發展。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整體來說當地循環農業發展較緩慢。
影響循環農業發展的因素
1農戶收入結構不同。按照收入來源劃分,農戶收入有農業收入和非農業收入,農戶收入與發展循環農業意愿成反比,農戶收入越高,非農收入比例越高,農戶發展循環農業意愿就越低。近年來該村的農戶總收入在不斷增加,但主要來源于非農收入的增加,從事非農產業的戶數占總調查樣本的83.72%,農戶傾向于從農業外部獲取更多收入,對循環農業技術需求較少,從而降低了農戶發展循環農業的意愿。循環農業依靠更高的投資和技術,非農收入越高,村民才有更強的經濟實力進行投資,也愿意采用循環農業生產方式獲取更多收入,但總體來說非農收入越高,村民越不愿參與循環農業。因此,農戶的收入結構不同,對循環農業發展方向的影響也不同。2農戶參與意愿不強。里克特五點量表法度量結果表明:1)循環農業的經濟效益平均值為3.26,生態效益平均值為3.88,社會效益平均值為3.3。說明,當地農戶對循環農業產生的各種效益評價為一般偏上。2)循環農業對保護當地環境衛生的作用較大,對利用農村剩余勞動力的作用一般,對水土保持、增強地力等的效果較好,但那些都不是農戶關注的重點。因此,在未體現顯著經濟效益的情況下發展循環農業,將影響農戶的參與意愿。3資金支持力度。從政府提供資金發展循環農業的調查結果顯示:如果政府為循環農業發展提供20%的資金,農戶持無所謂態度的比例占11.63%,有意愿參與的占20.93%,愿意參加的占30.23%,積極參與的占13.95%,有意愿參加的農戶累計為65.12%;如果政府提供50%的資金,持無所謂態度者為4.76%,愿意參與的占30.95%,愿意參加的占40.48%,積極參與的占21.43%,有意愿參與的農戶比例上升到92.86%。隨著政府資金支持力度的增加,農戶積極參與循環農業生產方式的動力增加。說明,財政支持效應比較明顯。農戶自愿出資發展循環農業的調查結果顯示:53.49%的農戶愿意拿出除去家庭基本消費10%以下的年收入去發展循環農業,11.63%的農戶愿意拿出11%~25%用于發展循環農業,50%以上的農戶愿意拿出自家收入的一部分發展循環農業。說明,農戶對投資循環農業發展的積極性是存在的。4技術到位情況。問卷調查結果表明:農戶發展循環農業反映在技術困難上的比例約為64%,如果政府部門能提供技術支持,農戶有意愿參加的比例上升為86.05%,其中,愿意積極參與的為20%。說明,在技術有保證的情況下,農戶發展循環農業的積極性較高。5基層管理與農戶示范帶動效應。基層管理部門和周邊農戶的示范帶動作用對農戶發展循環農業的意愿也有一定影響。如果基層部門要求農戶必須積極參與循環農業發展,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別人參加,我也參加的比例為32.55%,參與的為23.26%,積極參與的為2.33%;如果周邊其他人多數在修建沼氣池、發展循環農業,農戶持觀望態度的比例為30.23%,跟著學習參加的為27.91%,積極參與的為32.55%。說明,周邊農戶的示范帶動作用影響較大。6“三沼”綜合利用不平衡?!?)“三沼”利用情況。發展循環農業的一個重要環節就是“三沼”的有效利用。當地雖然安排了沼氣國債項目,修建了一些沼氣池,但沼氣項目屬農業局能源辦管理,沒有充分與農業生產結合起來,雖然對生活垃圾和糞便入池及農村環境衛生發揮了一定作用,但經濟效益不顯著使農戶對沼氣項目的支持率降低。問卷調查結果顯示,11.63%的農戶沒有參與修建沼氣池或建后不利用。其主要原因:一是沒有地勢修池,二是池子后期維護乏力,產氣較少。采用里克特五點量表法調查結果表明,農戶掌握沼液沼渣利用知識的得分均值為2.77,評價為一般偏低。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僅有4.76%的受訪者能合理利用沼液沼渣,50%以上的受訪者只知道一點沼液沼渣的利用知識,部分農戶根本不知道或只是模糊聽說一點。說明,農戶對“三沼”綜合利用知識掌握得較少。2)沼氣池產氣情況。農戶的沼氣池產氣較少、利用率低影響了循環農業的發展。受訪者沼氣池產氣量處于較少和正常之間(均值為2.7),少部分沼氣池建成后一直未產氣,部分農戶沼氣池原料不足,大多數農戶近3年沒有出過沼渣,沼液沼渣的利用率低。7沼氣池使用維護困難。近3年來,多數農戶的沼氣池沒有大出料或進行檢查維護。從調查結果可知,農戶認為沼氣池使用維護成本在一般、大和較大的比例分別為43.24%、37.83%和2.7%,累計達83.78%。說明,農戶使用沼氣池的成本較高。對沼氣利用過程中出現的問題,50%的農戶主要依靠縣能源辦的技術人員解決,20%依靠鄉村技術人員,部分農戶對沼氣利用(含沼氣池維護)聽之任之,影響了正常產氣。對沼氣利用過程中的技術獲取難易程度調查結果表明:很易的占7.5%,較易的占12.5%,一般的占47.5%,很難的占20%。說明,沼氣使用維護較困難影響了循環農業的推廣應用。8養殖業發展趨勢不利。小農戶養殖日益萎縮,養殖戶數和養殖動物數都在減少;養殖業已由單家獨戶的分散飼養方式向小區、大戶、企業等集中飼養模式轉變。養殖業發展趨勢導致小農戶沼氣池原料缺乏而至使用效率降低,還有農戶因勞動力少導致其對沼氣池的使用受限。規模養殖中由于建立大型沼氣池成本較高,使其發展受限。
對策建議
1提高循環農業示范作用,提升農戶參與意愿
農戶的逐利動機是其行為的基本動力。為促進循環農業發展,在切實提高循環農業效益的基礎上,引導農戶積極參與這種生產方式。在經濟效益驅動下加大宣傳力度,充分發揮典型示范帶動作用,以經濟利益激發農戶發展循環農業的積極性,制訂發展循環農業的激勵機制,使農戶來自農業和非農業的收入同時增加,在增收的同時實現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提高。
2加強循環農業技術指導,宣傳循環農業生產方式
加強循環農業科技、沼氣池使用維護、農產品市場開發等方面的指導。建立縣、鎮、村基層技術支持體系,以省級農業科研部門為后盾,縣級職能部門為基礎,加強村級技術支持,注重培養農村二傳手、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種養大戶等作為循環農業的環節支撐。省級科研部門(高校等)加快循環農業科技成果的研發和示范推廣,大力宣傳循環農業生產方式與技術。調查結果表明,農村示范帶動作用較政府直接推動力量大,農村基層、鄉村習俗等社會影響對循環農業推廣有較大的正面效應。因此,充分發揮農戶發展循環農業的自主作用,依靠農村社區、農民合作組織、鄉村能手擴大宣傳促進其發展。
3沼氣與農業主導產業項目配套,提高農業綜合效益
改變過去沼氣項目單獨建設、農業生產項目單獨立項的做法,加強兩類項目組合配套,使沼氣項目成為農業生產項目的基礎,而農業生產項目又為沼氣項目提供經濟支撐。沼氣項目要加強建成后的使用維護,不能僅僅以建數量為目標?;A設施、沼氣工程、農村家園改造、畜禽產業扶持等相關項目可以在相同地方聯合持續進行,切實發揮項目的帶動作用。加強循環農業發展與區域主導產業培育的規劃整合,使二者協調一致發展,促進主導產業形成集聚,實現規?;?、標準化,把循環農業建立在堅實的產業基礎上?;谀骋惠^小范圍的有效循環農業模式(一村一戶式)在更大范圍內推廣時(鎮、縣等),應注重區域產業規劃,防止大范圍推廣時一哄而上、產業雷同而造成不必要的資金損失和項目重建。
大力推進土地流轉,促使種養結合向園區化發展
近年來,隨著國家土地政策的不斷收緊,用地問題上升為束縛現代畜牧業發展的主要瓶頸。養殖業園區化經過幾年的示范,證明是切實可行的。畜牧業要發展,既不能占用寶貴的耕地資源,只能利用荒山荒地,加快土地流轉,上山開辟種養園區,這是唯一的出路。一是對全區可用于畜牧業的荒山荒地開展全面調查,摸清家底制定出畜牧養殖園區五年發展規劃,分年實施,力爭用5年時間建設種養園區100個,將全區養殖戶全部轉移進畜牧園區,促進規?;F代化畜牧業的發展,徹底消除農村養殖面源污染,亂建欄舍現象,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二是政府設立種養園區開發建設項目,對由鄉村上報的園區建設項目進行審核,符合條件者給予立項支持,由項目鄉村實施主體對轄區內的荒山荒地進行基礎設施建設(水、電、路),建成后,根據養殖規模分割成區塊,進行統一招租,收回的租金用于基礎設施建設等。
以沼氣建設為紐帶,積極推廣“豬─沼─果(菜)”產業發展新模式
近年來,養殖業的壯大推動了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但畜禽糞便卻成為了新的污染源。為破解這一難題,該區在省“811”工程的支持下,大力開展規模養殖場的排泄物治理,建設了一批中小型沼氣工程,積極探索“豬-沼-果”、“豬-沼-菜”、“豬-沼-魚”的產業循環體系道路,取得了可喜成效。出現了“一片果(一畦菜),一欄豬,一口沼氣池,一戶小康人家”的生態農業美景。柯城區石室鄉的聚豐養殖園區,占地面積120余畝,建有1500m2豬舍,年出欄生豬1000多頭,建有150m3的沼氣池兩個,配備了沼氣集中供氣和沼液抽取管道。50余個蔬菜大棚,6幢豬舍,兩口魚塘,20多畝果園長勢喜人。利用豬糞生產沼氣,沼氣用于生活能源及給仔豬加溫,沼渣、沼液用于果樹、蔬菜施肥,形成了良性循環。
積極探索以戶為單位的種養結合循環模式
種植業與養殖業具有互補性和兼容性,完全可以統一在一個生產體系中循環運轉。農戶不是單一的種地,也不是單一的養殖,既是農民也是牧民。如在林地中養豬,果園內養雞,稻田內采用共作、輪作方式養殖雞、鴨、禽類,在田間地頭、柑橘園內養牛、養羊等。夏季利用地邊、渠邊、路邊放牧,以獲取不花錢的飼草資源。秋冬季利用收割后的莊稼地溜茬放牧,降低飼養成本。實行種養結合的農戶,把小型規?;B殖活動安排在田間林地。飼草、飼料可以就近飼喂,畜禽糞便就近施入橘園、農田,節約運輸人工等,降低種養兩業生產成本。生產實踐表明,以農戶為單位組織實施種養結合,利用田間地頭的林地、荒地開展養殖活動,基本不占用耕地。小型養殖場固定投資較小,畜禽欄舍采用可移動搬遷的塑料暖棚,利用太陽光能取暖采光,夏季利用場內樹木防暑降溫。種養結合生態化養殖,節電、節煤、節水、節材、節地和節省投資,是資源節約型的低成本畜牧業。
我國循環農業發展面臨的主要難題
目前我國農業發展面臨資源和環境的雙重約束,宏觀層面各種確定和不確定因素也越來越多,需要從政治、社會、經濟與環境全面考慮,從而得到全社會的支持,實施綜合配套整體推進。循環農業經濟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一是只注重循環、不注重經濟,缺乏在市場經濟環境下發展的動力;二是內部結構不合理與農業集聚水平偏低,循環農業先進適用技術缺乏,難以構建完整的高效循環農業產業鏈;三是循環農業產業鏈上各獨立經濟主體之間存在循環經濟目標不一致和行為不協調的矛盾,導致先進的技術難以得到推廣,發展高效循環農業的積極性不高;四是農業循環經濟評價指標體系和考核監督機制缺乏,經濟利益高于一切,自覺履行社會責任的經濟主體不多;五是高額投入已遠遠超出了農民的承受能力,政府對循環農業支持特別是資金投入不足成為重要的制約因素。
我國發展高效循環農業的基本思路
用大農業循環經濟理念尋求發展突破口。大農業循環經濟理念基于生態學、系統論、共生論理念,指用工業化手段和現代科學技術推動高效循環農業經濟發展,實現循環農業產業鏈上各獨立經濟主體之間的協同發展。大農業循環不僅是第一產業內部的循環,而且是一、二、三產業融合的循環,實現各產業之間的良性循環和聯動融合發展。各產業有各自的循環,又有相互間的大循環。在發展大農業循環過程中,將會不斷破解發展中的難題,不斷有所創新,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努力探尋高效循環農業的適用模式。選擇正確、適宜的模式,將使農村在循環經濟這條道路上走得更遠、更順暢,為農業循環經濟發展創新提供科學依據。在大力發展生態循環農業模式的基礎上,著力發展工農等產業復合型循環模式與區域大農業循環模式,加速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模式創新。在整體發展規劃的基礎上,實行分階段推進。通過技術創新、政策創新、制度創新,形成多途徑、多層次、多產業聯動發展與融合發展的高效循環農業發展新格局,實現高效循環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構建高效循環農業發展的長效機制。發展循環農業存在長期利益和短期利益的矛盾,政策調控是化解矛盾的重要手段。首先需要政府扶持以及政府有關部門的頂層設計,促進高效循環農業的推廣。在明確和突出政府對高效循環農業發展主導責任的基礎上,以市場化理念認識高效循環農業發展的資源價值,看待其發展前景,以工業化手段推進高效循環農業經濟發展,拓寬其開發利用的途徑。其次,通過建立促進機制、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等,吸引有資質的企業走上正軌。通過建立相關保障機制,扶持做強循環農業經營實體。通過建立循環農業開發專項基金,用經濟手段規范農業經營主體行為,對大力發展循環農業的農戶和企業予以激勵。在行政上通過征收環境治理費、生態重建費等進行反激勵,彌補對環境的過失,實行行業自律,促進農業經濟主體積極從事高效循環農業開發。
促進我國高效循環農業發展的關鍵舉措
構建大農業循環產業鏈,實現產業價值鏈集聚。發展高效循環農業的關鍵是構建循環農業產業鏈的網絡體系。農業循環產業鏈基于農業產業間融合發展與經濟主體空間布局,在高效循環中實現產業鏈的多次價值增值,促進網絡系統優化資源配置、實現產業結構日益合理。首先需要在明確和突出政府對高效循環農業發展主導責任的基礎上,強化市場作用,努力完善產業鏈網絡體系動力機制,實現循環農業產業價值鏈的集聚。其次,依靠價格機制和競爭機制,在物質流和能量流逐級逐層次流動中獲得最大限度利用的基礎上,使廢棄物實現資源化利用,實現循環農業價值鏈有效集聚、產業鏈持續發展。循環農業產業鏈組成結構及網絡形式直接受價格變動影響。有效利用價格杠桿刺激各相關產業部門基于縱向主導與橫向耦合的方式,通過競爭機制優化產業鏈資源配置,有效協調循環農業產業鏈各經濟主體之間存在的循環經濟目標不一致和行為不協調的矛盾。
加強區域性循環農業企業共生平臺建設,促進高效循環農業大發展。區域性企業共生平臺作為新型管理模式,成為支持高效循環農業發展的重要路徑。區域性企業共生平臺最大的優勢就是整合集聚多方資源,在區域范圍內經濟主體相互配合的基礎上,以網絡方式配合多個技術支持中心達到輔助區域內經濟主體發展目的。首先要確立政府在區域性企業共生平臺建設中處于主導地位。依據政府主導和社會參與的思路,處理好公益與經營的關系,強化和細化政府財力投入與制度規范化管理的同時,通過政府政策支持和組織引導,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平臺建設,加快區域性循環農業企業共生平臺建設進程。其次要通過企業化與市場化運作,保持平臺發展活力和自我發展內生動力。在確定和完善平臺的制度框架基礎上,推動平臺規范運作的基本制度建設,提升平臺的服務能力和功能。
建設高效循環農業示范區,推動高效循環農業廣泛應用。發展示范區重要的是實現產業價值鏈集聚,形成集群效應。高效循環農業示范區類似于經濟園區,是集約化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一種經濟形態,也是推進高效循環農業發展的有效抓手。一是理順示范區發展思路,促進區域資源高效循環。發展高效循環農業示范區,要立足大農業循環,運用現代科學技術,發揮示范園區多種功能,在充分利用園區資源優勢和環境優勢的基礎上,共同組成大農業循環經濟產業鏈系統,探索并推廣新型循環農業發展模式。二是創新工作做法,在突出特色基礎上積極探索可復制、可推廣的發展模式。強化對示范區的政策扶持和管理指導,改善因資金不足和政策空缺阻礙運行的狀況,努力實現示范區有害污染物的內部閉路循環,形成集聚效應。如發展高效農作物種植示范區、現代奶牛養殖基地示范區等等,為提高食品保障能力奠定基礎,帶動周邊農戶致富,為國內農業現代化發展起到示范推廣和引領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