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30 05:38:2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藝術與科技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它既能飛速馳騁,又可跋山涉水,同時還擁有超大空間,聽上去有點像太空飛船。同時它還試圖將轎車的舒適性、操控性以及MPV的搭載能力和靈活性集于一身,最后自然忘不了還要加上一味必不可少的調味品,那就是美國式的豪華?!报D―它就是上海通用汽車推出的新款豪華全路況SUV凱迪拉克SRX。
新增的多項豪華配置,采用全新內飾設計.配備多項高科技功能,成為凱迪拉克品牌在2008年初獻給中國車市的賀歲之作。SRX在多用途車型的外表中融合了CTS豪華轎車大膽粗放的線條,v形散熱格柵、垂直尾燈和前燈等凱迪拉克家族傳統的設計DNA仍然存在,但是融入了更多的科技元素,未來感十足。凱迪拉克SRX擁有貫穿車身的如同鉆石切割般的鋒銳線條,在力量中閃現一種運動、流暢和動態的感覺。“我們沒有回旋的余地,SRX必須大膽到能夠瞬間打動消費者,能夠在眾多同類車型中與眾不同。”談到SRX為何能擁有如此突破的外形,車輛外型設計師基樸沃森科如是說。SRX內飾的用料和配置也盡顯“藝術與科技”融合的獨特風格。儀表盤采用瑞士手表風格,高檔的座椅皮革由手工縫制而成,簡潔舒適,支撐性好,內飾中頻繁出現與外部相似的豎置元素,與SRX夸張的外部造型相呼應。內飾設計師麥克爾伯頓引以為豪,“華麗舒適的材料,精確易于使用的布局和精良的工藝,讓車內空間極具誘惑、寬敞而且豪華。”
在凱迪拉克百年歷史上,尊貴氣質與操控性高科技感的完美結合,一直被人所稱道,但其從未放棄過對更高安全性能的不斷追求,在主動及被動安全措施上達到一種新的高度。凱迪拉克SRX采用最先進的全球豪華車車體結構,底盤管理和車輛控制系統更加先進,能幫助SRX針對各種駕駛環境做出相應反應,不但保證一流的操控性能,與一體式高強度車身結合,更能提供完美的安全保障,達到了世界級水平。StabiLITrak車身穩定系統是凱迪拉克SRX安全設計上的一大亮點,它對行車實行實時動態監控,隨時提供對應驅動輪制動力,以保證行車路線的穩定,幫助駕駛者在濕滑、下雪或結冰的路面上或者在急轉彎、猛打方向時,保持對車輛的控制。
秉承凱迪拉克出類拔萃的品牌精神,融合世界領先的安全科技因素,這就是凱迪拉克SRX。它是“藝術與科技”設計理念指引下凱迪拉克設計師們賴以自豪的新世紀代表作。
科技是藝術創作開發更新領域的基礎。數字媒體藝術的出現是一種必然,是社會進步的產物。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特別是計算機產業的飛速發展,計算機越來越多地應用于藝術創作中,數字媒體已經不僅僅存在于科學領域和藝術領域,還以它特有的方式影響著我們的生活。藝術家腦海中所能想象的畫面,已經可以通過越來越先進的科技手段得以一一呈現,通過數字傳媒手段,已經能夠將越來越奇幻的世界展現在每一個人面前。美國現代主義繪畫大師杰克遜•波洛克曾經說:“在我看來,現代畫家已經無法用文藝復興以及過去任何文化歷程留下的方式來表現這個時代?!睌底置襟w藝術就是我們這個新時代的藝術。
二、數字媒體藝術的依賴性
(一)數字媒體藝術對科學技術的依賴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們已經進入一個嶄新的數字化的時代,數字媒體藝術正是這個時代的產物。從字面上來理解,數字媒體藝術其實就是一種用數字來表現的藝術形式。那么數字從何而來?它來自計算機。藝術家通過計算機上的應用軟件,通過科技手段,使自己腦海中的畫面得以在顯示器上呈現出來,創造出各種各樣數字化藝術作品。在以往的人類社會中,藝術創作是純粹靠畫工的技術來表現的,表現載體是紙張、泥塑、墻壁、石板等。這在藝術作品的完整性、傳承性和傳播速度上都是無法達到完美效果的?,F如今數字媒體藝術就可以解決這些問題,甚至可以發展到令人難以想象的程度。人機交互,實景再現,場與場之間沒有距離,只要科技手段能達到的,數字藝術就能實現。在數字藝術的創作過程中,數字藝術是作為一種工具來使用的,但是這并不是說數字媒體藝術就和傳統藝術完全不同,它可以通過數字組合,達成傳統藝術所表現的同樣效果,這樣也大大提升了藝術創作效率,這也是數字媒體依靠科技手段能夠達成的特色之一。就拿CG動畫《功夫熊貓》來看,創作團隊運用了大量的CG技術,通過計算機軟件,使得功夫熊貓得以呈現。從每一片掉落的花瓣,到一束束飄落的雨絲,再精細到主角功夫熊貓身上的一根根毛發,甚至打斗時揚起的灰塵,這些都是通過計算機技術精確的計算表現出來的,它使我們身臨其境,仿佛是真的熊貓呈現在眼前。而這些在計算機以前的時代是不敢想象的。事實證明,科學技術是數字媒體藝術的基礎,是數字媒體藝術產生的動因。數字媒體藝術與現代科技是緊密相連的。
(二)數字媒體藝術對現代傳媒的依賴
藝術作品能否快速地傳播對于一個藝術創作者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問題。網絡之所以是數字媒體的重要媒介,網絡所具有的方便與迅速的信息傳播功能無疑是一大原因。同時網絡遠程傳播打破了距離的界限,使得事物與事物之間的距離拉近。藝術創作者可以通過語音、視頻、文字解說等傳媒方式,展示自己的作品并把它在網絡上,這樣,既可使觀眾迅速看到自己的作品并獲得評價與建議,同時又省去了由于缺乏傳播途徑、展示空間等帶來的煩惱,大大節約了經費與時間。也正是因為具有這個特點,如今越來越多的青年藝術愛好者,通過網絡傳媒展示自己的才華,從而產生了一大批優秀的網絡作品,形成了一種“草根文化”。例如前段時期紅極一時的網絡作品《一個饅頭引起的血案》就是最好的例證。傳媒可以打破“場”與“場”之間的界限,使兩個不同的“場”得以關聯。數字媒體藝術就是通過傳媒的這一特點,使得觀眾與作品之間進行互動的。例如通過點擊可以發聲的圖像和虛擬模型建筑進行虛擬導游,而虛擬展廳這一功能現在已經能夠在很多場合普遍使用了。2010年上海世博會期間,在網上通過3D手段把世博園中全部場景復制,進行“虛擬游園”,游客點擊哪里,哪里就出現真實場景,大大方便了世界各地的人們欣賞世博盛舉。利用現代數字藝術手段,加上一定的音效、燈光,人們已經可以把藝術與現實進行全真模擬,使探訪者有身臨其境的感覺,經過特殊設計,甚至可以達到以假亂真的程度。當前,電視機、電腦已經達到相當普及的程度。隨著手機、電子書、平板電腦等新興傳播媒體的出現,數字媒體藝術的發展愈加迅猛,需求也愈來愈大。人們在第一時間獲取最新資訊,在網絡上方便地進行互動交流,在全新數字影視作品中感受制作者天馬行空的藝術思維,這些都是現代數字媒體藝術創造的“奇跡”。
三、數字媒體藝術與科技的未來展望
一、交互媒體的內涵及特征分析
(一)新媒體藝術的內涵
隨著時代不斷的變化,新媒體概念也在不斷的變化。陳玲教書在《新媒體體術史綱》中指出:“所有使用媒介和技術手段創作的藝術作品都是新媒體藝術?!睍械拿浇椴⒉皇且粋€固定不變的詞匯,在歷史的不同時期中,以不同的面貌出現的。它包含了各種技術和各種新的材料,是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而不斷變化的一門以綜合性和跨學科為主要特征的全新學科。因此。新媒體藝術具有不確定性,是利用相對于傳統藝術交心的媒介,與時代科技相結合,不斷變化發展著的概念和藝術形式。
(二)交互媒體的內涵與特征
交互媒體是新媒體的一部分,新媒體主要包括交互媒體和非交互媒體。一般信息理論中,交互媒體的定義是能夠建立用戶雙向溝通的媒體,是指用戶能夠主動并積極參與的一種媒體形式,被定義為一種協同媒體。交互媒體比傳統媒體更具有開放、共享、兼容的特征,其設計是針對交互式的數字媒體產品、軟件、服務而進行設計的活動,交互媒體對傳媒自身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首先,現代網絡系統中,交互媒體具有虛擬性,能夠借助聲音、音樂、光線等,打造出數字化的虛擬時空,同時要能借助電子影響、機械互動裝置等,通過“虛擬展廳”的形式,呈現出虛擬的空間和環境。其次,在現代網絡系統中,超鏈接和搜索引擎的出現,擴大了受眾瀏覽的自由度,使大眾不再受制定的反饋信息和瀏覽路線的限制,使交互媒體具有了不受限性的特征。同時,由于交互媒體相對于傳統大眾媒體來說,受眾的反饋變得直接和便捷,具有雙向互動的功能,具有互動性和共享性的特征,這與傳統信息使用的模式不同。
二、數字媒體科學技術與數字媒體藝術的關系
科技和藝術的發展是人類發展不可或缺的兩個決定性因素??茖W是為了揭示自然和客觀規律,運用邏輯進行推理,屬于理智型活動。而藝術是一種主觀性的創造活動,是運用豐富的想象力,在認知的同時評價生活和表現情感。兩者雖有不同,但藝術和科技兩者都是在揭示人類進步的真理,不能相互取代?;槊荏w的藝術和科技可以共同帶來新事物的產生和發展,不斷的前進。
在新媒體中,數字媒體技術是為了使信息圖、文、聲并茂,能夠輸入、輸出、傳輸、存儲和處理多種文字、聲音和多種圖像信息,更加具有可視性。數字媒體技術具可以將人的理性思維同藝術的感性思維融為一體,以數字科技和現代傳媒技術為基礎的一種新藝術形式,可以作為數字技術的表現手段。在表現形式、內容、傳播形式上二者融為一體,都依賴于數字媒體技術的發展。因此,數字媒體藝術是一門以藝術學、設計學、視覺藝術、數字媒體文化以及傳播、數字媒體的技術系統相互交叉的學科,數字媒體是它的表現形式。數字媒體藝術的傳播形式主要借助數字媒體進行的,如:互聯網、手機等交互媒體。其內容主要是數字媒體形式下的美術作品和設計產品。
三、交互媒體應用下的科技與藝術辯證統一的關系
首先,傳統媒體設計中,藝術的表現只是為了單純的裝飾。隨著時代不斷的發展,人們想賦予藝術更新的高度,開始批判這種矯揉造作的藝術。其次,雖然交互媒體設計的藝術表現形式是用交互媒體設計的科學技術來支撐,但是,它會把受眾帶入一個混亂的狀態中,不能光依賴于技術的本身。另外,數字化時代數字媒體中的交互媒體設計涉及了社會的各個方面,如:軟件界面設計、手機界面設計以及藝術館、博物館等觸摸屏界面設計等等。
(一)交互手機媒體
早期,交互手機媒體是一種便捷的語言通信工具,而目前,交互手機媒體已經成了一種新型的媒體樣式,如:apple把網絡、購物、電影等集成一體。2009年,我國正式上市了3G技術,更加方便了多種媒體形式,如:圖像處理、視頻流、網頁瀏覽等多種信息服務。同時,2013年我國進入第四代移動通信系統技術,通信行業進入4G時代中。另外,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新型手機層出不窮,手機已經成了一種消費符號。從傳播學角度上來說,交互手機媒體的出現使傳統的受眾角色地位變得模糊,但是卻具有及時、定向、分眾、互動的特征。同時,也使傳統的大眾傳播者變得模糊。手機屏幕和分辨率可以與計算機和電視屏幕不相上下。但是,交互手機媒體的吸引力最終是成敗的關鍵所在。為了能夠把購物和旅游更加完美的結合,如何激起消費者內心的情感體驗,需要用戶某種精神上得給予,如何能夠把娛樂和移動更加完美的結合在一起,使用戶愿意為這類服務買單,是交互手機媒體面臨的主要問題。
(二)虛擬現實
虛擬現實是根據計算機的程序處理,借助虛擬現實技術、三維實景技術、多通道交互,通過眼、數字攝像頭、紅外線感應等多種采集工具,借助機械數控裝置打造出沉浸環境,將手中的語言、表情、動作或其他肢體語言等,實現與受眾的對話。虛擬現實技術是以生產一個具體逼真的三位視覺、聽覺、觸覺、嗅覺,綜合了多個領域的新成果,如:傳感技術、人工智能等模擬的現實環境。為了構成三位信息的人工環境,它以計算機軟件、硬件以及各種傳感器,使用戶投入此環境中,即可與之交互作用,是可實現和不可實現的物理和功能上的事物和環境,即虛擬環境。虛擬現實藝術常用于博物館、公共空間展示、藝術場館等,是一種新興的沉浸式交互設計。為了使受眾沉浸于虛擬計算機交互環境中,達到情感交流的用戶體驗活動,它通過計算機捕捉人的多種感覺和動作通道,通過視、聽、觸、嗅等感覺手段,借助接觸式,通過智能化藝術作品,實現即時交互。
(三)網絡媒體
一、專業介紹
藝術與科技(藝術與民航服務方向)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基礎扎實,具有較高服務意識和職業素養,具備較強的航空服務技能和藝術專業知識與工藝理論知識,藝術設計及鑒賞能力、機場空間裝飾及展示設計能力、航空器內部裝飾設計能力、形象及服飾設計、空中服務的基本技巧、空中安全及處置等技術,能夠從事與航空領域相關的裝飾設計、宣傳活動的組織策劃、航空公司空乘服務、地勤服務及民航相關行業工作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核心課程:中外美術史、藝術概論、民航概論、藝術設計賞析、藝術設計基本方法、航空器內部裝飾設計、機場空間展示設計、采風、旅游文化地理、形體訓練與塑造、化妝與衣著、服飾設計基本原理、航空禮儀、航空英語、民航法律法規、民航服務心理學、機場地面服務、機場運營與管理、民用航空航線 CIQ、乘務員基礎、民用航空服務與操作、民航客艙與地面服務實訓等。
就業方向:畢業生可從事藝術與科技專業或航空服務領域的設計和管理工作,也可進入企事業單位從事策劃、宣傳等工作,或到各大機場、航空公司從事管理和服務工作。
授予學位:藝術學學士。
二、招生計劃
專業名稱
科類
層次
學費
計劃
招生省份
藝術與科技
文理兼收
本科
12000
60
天津、河北、山西、遼寧、黑龍江、江蘇、山東、河南
根據教育部有關文件要求,參照藝術類專業考試后合格考生分布情況編制分省招生計劃,計劃編制時間及要求按教育部有關文件辦法執行。
三、報名條件及要求
1.報名條件
(1)符合本省普通高等學校2016年招生工作規定的報名條件。
(2)年齡不超過22周歲(1994年9月1日后出生)的未婚青年。
(3)男生身高172—184cm,體重為:(身高-105)±(身高-105)╳5% kg。女生身高162—174cm,體重為:(身高-110)±(身高-110)╳5% kg。雙眼矯正視力(C字表)不低于4.8。
(4)面部、頸部、四肢及其它部位無明顯疤痕,色覺和嗅覺正常。
(5)若本專業屬于考生所在省相應類別統考范圍內的,必須取得該專業省統考合格證。
2.報名須知
(1)網上報名:請于2016年2月20日至3月4日12:00前登陸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本科招生信息網(zb.tute.edu.cn/),點擊進入“2016年非美術類網上報名”系統,按照系統提示填寫報名信息。網上報名所填信息必須真實、準確。
(2)現場確認:2016年3月5日8:30至17:00,考生持身份證、所在省級招辦規定的證件及以上證件的復印件,到現場進行確認、繳費、打印準考證?,F場確認地點: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東校區國際交流處三樓(第五餐廳樓上)。
四、考試時間、形式及內容
1.2016年3月6日,初試(面試,滿分300分):
(1)自我介紹(100分,3分鐘,自備稿件);
(2)形體測試(100分,測定身高、體重);
(3)泳裝表演展示(100分,2分鐘,自備無裝飾比基尼泳裝一套)。
2.2016年3月7日,復試(面試,滿分300分):
(1)英語朗誦(100分,3分鐘,自備稿件);
(2)即興創作(100分,3分鐘,現場抽題);
(3)才藝展示(100分,3分鐘,自備服裝與MP3格式音樂伴奏)。
3.考試地點: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東校區國際交流處三樓(第五餐廳樓上)。
4.說明:
(1)考生進入考場必須攜帶身份證、準考證和考生所在省級招生部門要求的證件;
(2)形體測試、泳裝展示、才藝展示等環節所需服裝、音樂伴奏和道具等均由考生自備;
(3)考試地點: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
5.2016年4月5日后,考生可以通過網站(網址:zb.tute.edu.cn/),或關注“天職師大招辦”微信公眾號查詢專業考試成績,我校不再另行發放紙質合格證。
五、錄取原則
依據教育部頒布的本年度招生工作規定,按照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根據各省(直轄市、自治區)招生辦提供的報考我校的考生名單,在德、智、體全面考核合格的基礎上擇優錄取。
1.我校只錄取通過我校藝術類專業考試、體檢合格、文化課成績達到本省(直轄市、自治區)規定的藝術類本科控制分數線的考生。院校志愿錄取以志愿優先為原則,即按考生填報的院校志愿順序,先錄取第一志愿報考我校的考生,只有當各省(直轄市、自治區)公布的同批次最低控制線上第一志愿報考我校的合格人數少于招生計劃時,才錄取第二志愿報考我校的考生,依次類推。
2.專業志愿錄取以??紝I成績作為錄取依據,??紝I成績計算方法如下:
??紝I成績 = 初試成績×50 % + 復試成績×50 %
3.我校的公共外語課程為英語,請非英語語種考生慎重報考。
六、復查
1.新生憑我校藝術類專業考試準考證和錄取通知書辦理入學報到手續,上述材料缺一不可,請考生妥善保存。
2.新生報到后,我校將對新生進行德智體全面復查,如發現不符合報考條件和手續、舞弊及弄虛作假者,將取消其入學資格,退回原單位或原地區。
七、附則
本簡章自公布之日起開始執行。本簡章由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招生辦公室負責解釋,本簡章未涉及到的有關政策按教育部有關政策執行。
八、聯系方式
地址:天津市河西區大沽南路1310號 郵編:300222
關鍵詞 科技傳播;藝術;科學秀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6)175-0050-03
藝術是人類社會勞動和智慧的結晶。藝術提高了人類生活的質量,充實了人生幸福的內涵,經濟建設的發展離不開藝術,科學事物的創造離不開藝術。藝術追求的是美,而科學追求的是真。藝術是形象思維,反應社會與生活的現實,突出的是事物的個性;而科學是抽象思維,揭示事物的本質,強調的是事物的共性。正是因槿绱耍有人說,藝術是情感化的科學,科學則是精確化的藝術。藝術與科學既有區別,又是辯證統一、相輔相成的關系??茖W需要藝術,并體現著藝術;藝術也體現著科學,且越來越需要科學[ 1 ]。
社會科技意識的提升,可以讓公眾自覺意識到科學技術在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的作用,增強公眾對科學技術的認識與理解,形成尊重科學、尊重科研人員的社會環境,影響并吸引更多優秀人才投身科技事業。這些均依賴于科學教育和對科學技術的傳播。科學技術是否被傳播,它的傳播效果,不僅會影響科學技術本身的作用,還會影響其社會價值。科學秀(科普?。⒖茖W實驗秀等科學傳播作品,通過作品中的藝術形象、情感因素作用于人的感性認識,讓科學知識更易被理解,更易被接受,讓公眾感性并潛移默化的感受科學方法、科技過程、科學精神和科學思想。藝術在這里發揮出的作用,猶如一粒種子在荒漠中無法生根發芽,自然看不到這粒種子的作用,只有在合適的土壤中,種子生根發芽并茁壯成長后才能盛開出絢麗多姿的花朵[ 2 ]。
1 藝術與科學技術的相生互補
1.1 藝術的3種主要功能:認識功能、教育功能和審美功能
在我國長期以來占主導地位的觀點,認為藝術主要有3種功能,即認識功能、教育功能和審美功能。
優秀的藝術作品能夠真實地反映社會生活,典型的藝術形象揭示了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反映社會生活的本質。藝術的認識功能包含了認識社會的功能和認識科學的功能。事實上,人類對科學技術的認知,推動著藝術活動從低級階段走向高級階段,從簡單走向復雜。在這個層面上,在幫助人們了解和認識科學方面,藝術的認識功能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藝術的教育作用是以情感人,接受者先被情所動,繼而引發理性思考,從而受到教育。道德、法律、哲學以及科學知識的教育作用可以用立竿見影來形容,唯獨藝術的教育作用是潛移默化的。
藝術的審美功能指的是藝術家按照自己的審美,塑造各種典型藝術形象,贊頌真、善、美,鞭撻假、惡、丑,陶冶人的情操,增強人的審美能力[3]。
1.2 科學技術的社會功能:認識功能、經濟功能、文化功能和物質功能[4]
美國著名社會學家R.K.默頓(R.K.Merton)在《十七世紀英格蘭的科學、技術與社會》中第一次提出了“科學、技術與社會”的概念。
科學史學家貝爾納在《科學的社會功能》一書中講到,“科學既是我們時代的物質和精神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又是指引和推動這種生活前進的思想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茖W為我們提供了滿足我們物質需要的手段。它也向我們提供了種種思想,使我們能夠在社會領域里理解、協調并且滿足我們的需要?!彼J為,科學具有不可推卸的社會功能。其社會功能包括了認識功能、經濟功能、文化功能和物質功能。
科學以自然為研究對象,自然界由各種物質組成,處在不斷的運動和變化之中,所以科學研究揭示的是自然界的發展變化規律。從古至今,許多發明創造都是科技認識功能的體現??茖W技術的進步與發展拓展人的認識空間的同時,也沖擊著人類傳統的或者已有的價值觀及社會制度體系。核物理學在核能發電領域中的應用,造福于社會的經濟發展,在軍事領域的應用卻造就了核武器這個20世紀出現的人類全新武器,深刻地影響著世界軍事格局的變化。無性繁殖、克隆技術在組織器官移植方面的應用,一方面給人類社會帶來無限的益處;另一方面又有可能帶來滅頂之災,如造成生物的單一性而走向滅絕等。
科技的經濟功能體現在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提高生產力的水平就要提高勞動力的科技素質、改善勞動手段、提升管理水平??萍嫉倪M步調整并優化了經濟結構,促進產品結構、產業結構以及勞動力結構的優化和升級。
科技不只為人類帶來物質、經濟上的利益,更重要的價值是其帶來的精神文明的發展??萍疾粌H帶來了生產、生活方式的變革,隨著社會生產力的快速發展,社會內在要素協調發展的趨勢進一步增強,科學技術在社會體制建設以及人的價值觀、道德觀、思維方式、審美和信仰等方面的作用也日益突出,科學技術在促進社會發展的同時,也在改變著人類的生存和生活方式,影響著人們的精神世界以及社會意識和社會文化發展的性質、內容和趨勢。這些都是科技文化功能的體現。
科技的物質功能指的是,科技的發展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的最直接的利益是物質生活更加豐裕。它極大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使人們收入得以增加,同時也為人們消費提供了更加豐富的消費方式[4]。
1.3 藝術與科學技術相生互補
藝術是人類智慧生成的動力源泉。藝術與科學的進步在人類文明發展中相生互補,它們是走向共同繁榮進步的動力源,是人類的創新型思維。這種創新型思維是創造奇跡的心理能力和思維智慧,為人類所獨有。藝術的知覺方式為科學思維提供了思維的元素和依據,啟迪著科學家的思想,甚至導引他們思維的方向[5]。
科技促進了人類社會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的變革,推動了社會發展[6]。21世紀,人類社會進入高度信息化時代,生產工具、工藝方法、控制手段、勞動者的技能和智力水平等都發生了根本性變化,新發明、新理論、新技術不斷涌現,改變了我們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推動著社會的變革。電腦的出現,互聯網的發展,信息化社會的到來,為藝術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文化環境和傳播手段,為藝術提供了更廣闊的天地。同樣,藝術利用新材料、新技術、新的表現形式演繹著對科學的認知。科學研究因藝術思想和表現力的迸發而變得更加活躍、生動。藝術和科學是促進人類社會發展的兩大動力,即相互獨立又有交集,它們改變著客觀世界,相互促進并共同發展[7]。
科學可以使人認識抽象的真理,藝術則能使人認識形象的真理,藝術的認識功能和科學的文化功能,讓公眾通過科學傳播作品認識科學、理解科學的同時,也使人產生美的感受與感動[8]。
作為科學技術發展的基本條件,科技傳播活動伴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而必然產生,科學技術社會作用的發揮,離不開科技傳播這一重要環節。所以,科技傳播與藝術也是密不可分、相互作用的。
2 科技傳播――傳播科學,讓公眾覺得“科技有意思”
2.1 什么是科技傳播
科技傳播是指利用適當的傳播方法、媒介、活動,通過科學技術知識、科學方法、科學思想、科學精神以及科學技術與社會發展信息的傳播普及,促進科學技術的擴散和公眾對科學技術的分享,激發公眾個人、群體、社會組織對科學技術的意識、體驗、興趣、理解、意見的過程[9]。
“科學傳播”是一種科學普及理念和現實發展形態。它代表著科學信息在社會中的流傳狀態由主要是通過科學家自上而下向公眾灌輸的單向過程,拓展為在科學家、政府、公眾、媒介、工商企業以及教育部門等不同社會主體之間交流與對話的傳播活動。
2.2 科技傳播渠道的多元化
傳統的科普往往表現為知識的單身流動過程,從實踐操作到理論研究都建立在一個預設前提之上,即科學總是神圣的、科學家總是正確的,需要考慮的總是只是如何更快更好地使更廣泛的受眾接受來自科學家的教育。這種理解在對傳播目的、傳播內容、傳播手法以及傳受雙方關系的認識上都過于簡單。
我國《科學素質綱要》將“公民具備基本科學素質”明確界定為“了解必須的科學技術知識,掌握基本的科學方法,樹立科學思想,崇尚科學精神,并具有一定的應用它們處理實際問題,參與公共事務的能力”[10]。
隨著科學技術與社會的快速發展,社會科普需要也在不斷地增長。從趨勢上看,科技傳播正邁向多元化的發展方向,科技教育、O施傳播、媒體傳播、科普活動成為科技傳播的基本渠道。作為重要的科技傳播手段,科學秀(科普?。⒖茖W實驗秀等科學傳播作品能夠吸引公眾,通過獲得實際的感受和體驗,幫助他們加深對科學現象的認識和理解,增強公眾對科學的體驗和認知,進而提升他們的科學素質。
2.3 科學秀(科普劇)、科學實驗秀
科學共同體、科學家之間的學術交流活動,科技類期刊等這類傳統的科技傳播形式,常常涉及專業知識與術語,除本專業研究人員外,公眾并不知道這些術語的專業背景和內在含義,也很難理解這些術語和知識,這樣就阻礙了科技信息的有效對外傳播,導致公眾無法通暢、有效、便捷地獲取科技信息,無法在社會生活中應用科技信息,就會形成公眾與科學之間難以逾越的鴻溝,科技信息便很難發揮實際的社會功用。
科學秀(科普?。?、科學實驗秀這類近年來流行起來的科技傳播形式,更加貼近于現實生活,讓傳播內容由枯燥變生動,由平淡變精彩,直觀性強、趣味性強,更具吸引力,能夠使公眾有興趣且輕松地接受科技信息,在寓教于樂中學習科學知識,掌握技術方法,提高公眾對科學技術的認知,重視科技的社會價值,從而更深層次地理解科學技術,在判斷問題和解決問題時能夠自覺地應用科學知識和科學方法,從而提高他們的科學素質。
3 “秀”科學,讓科學在表演中傳播
3.1 全國科學表演大賽
2016年7月23日,第四屆全國科學表演大賽表演類作品決賽在克拉瑪依市落下帷幕,作為首屆“絲綢之路”科學節亮點活動之一,這場囊括科普劇表演和科學秀演出的比賽,將科技與藝術巧妙融合,為現場觀眾打造了一場完美的視聽盛宴。沙塵暴,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民豐縣最常見的自然現象。10個維吾爾族孩子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在表演中穿插了音樂、舞蹈、美術等藝術手段,講述了家鄉從過去的荒涼到如今老百姓與自然斗,用科技改變現狀的故事。“我的家在民豐縣安迪爾鄉,位于塔克拉瑪干沙漠腹地,每年有200多天的沙塵暴天氣,我們不怕這些惡劣的自然環境,大家一起種植紅棗樹,種下安迪爾綠色的希望?!眲勇牭木S吾爾族歌曲響起,民豐縣安迪爾鄉中心小學學生帶來的《可愛的安迪爾》開始了青少年組的科普劇表演。可以說,生動有趣的“科學秀”將科傳播與藝術表演融合在一起,拓展了科普文化的內涵。豐富的表演形式讓孩子們增長了見識,也讓教師在科學教育方面有了許多新思路,用科學表演帶動科技傳播效果會更好。
3.2 福建“小小化學家?科普夏令營”實踐活動,科普情景劇引圍觀
2016年7月6―7日,在福建師范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與福建閩侯團縣委共同合作開展的以“青春建功新福建,攜手共筑中國夢”為主題的暑期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中, 大學生志愿者們將化學實驗以有趣的話劇形式表演了3場妙趣橫生的科普情景劇。其中《捉妖記》,更是讓小朋友們呼聲不斷,驚嘆連連。
狡猾的大師和他的徒弟利用所謂的“捉妖大法”讓普通的手帕像是有保護膜一樣燒不壞,神奇的“水碗”加入液體后自動燃燒,白紙血印,大象牙膏等江湖騙術敲詐別人的錢財,讓現場的尖叫聲此起彼伏?!镀蜇づc黃金雨》中的乞丐妄想制造黃金雨來發財的白日夢最終也因為貪心落空,以及《柯南破案》中的碘?,F指紋實驗也讓小朋友們疑惑不解。而這些令人費解的現象都在化學人哥哥姐姐最后細心的講解之下揭開面紗。
生動的語言,夸張的舞臺動作,美妙的音樂,別具一格的美術設計,讓科學在表演,搭建起科學技術與社會生活之間的橋梁,傳播科學知識,讓公眾感受到了科學精神、科學思想、科學態度和科學作風。
3.3 大型科學實驗類節目《加油!向未來》
2016年7月,大型科學實驗類節目《加油!向未來》登陸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作為國內首檔科學實驗類節目,《加油!向未來》將“專業性”的科學搬上了“娛樂化”的舞臺,為的就是能夠用寓教于樂的方式展示科學的快樂,用更加生動可感的方法探索科學的奧秘。每期節目播出前推出的簡單易操作的實驗活動,就是要通過互動的方式挖掘出科學本身的趣味性,帶動全民參與,讓更多的人了解科學,讓更多的人關注科學。
3.4 國內首檔互聯網科普秀《耐撕科學姐》
2016年9月2日,光明網聯合映客推出了國內首檔互聯網科普秀《耐撕科學姐》。這期以“與亡靈對話的人”為主題的互聯網科普秀不僅吸引了眾多網友觀看,還在微信朋友圈引起了熱議。網絡直播中,北京中正司法鑒定所所長、專業法醫學博士鄧亞軍不僅就具體的案例分享了如何幫助刑警查案,還做了人血確證試驗、精斑確證試驗。
光明網聯合映客創造性地采用“直播+科普”的方式,將趣味性與知識性結合,把法醫的實驗室搬到了線上,節目適當稀了知識的“密度”,增強了公眾與科學之間的“黏度”。節目讓網友走進實驗室,與專家時實互動,不僅傳播了知識,還激發了網友的科學興趣,讓網友真切地感受到了節目所傳達的嚴謹科學精神,向社會傳遞了正能量。隨著網絡直播等社交媒體的興起,一個更加多元立體的新媒體時代已經到來。
4 科技傳播與藝術相融合 感受科學的魅力
法國19世紀文學家福樓拜曾說:“藝術愈來愈科學化,科學愈來愈藝術化;兩者在山麓分手,有朝一日會在山頂重逢?!彼囆g教會人們感知世界的方式,人們眼中的世界改變了樣子。優秀的藝術作品,總是在幫助人們認識生活的同時,也教育人們以正確的態度看待生活,道德情操高尚,從而產生奮發向上的動力。對科技傳播成功與否的判斷,已經由公眾是否掌握科學知識,轉變為公眾是否對科學產生了興趣,是否主動去探究科學。
在藝術發展史上,藝術發展與異變始終伴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技術的進步包括藝術工具、材料、藝術載體、傳播媒介的更新與使用。藝術作為社會意識形態領域的一份子,藝術的發展自然離不開社會經濟的作用,而經濟的發展依賴于科技的進步。隨著科技的進步,更新了藝術形式的深廣性,擴大了藝術的受眾范圍。藝術源自生活,生活亦離不開藝術,每個領域都可能出現藝術,科技傳播領域亦然。
隨著科學發展的日益復雜化,科技將進一步加快社會生活的節奏,科學知識在總量上呈現出爆炸性增長的趨勢,全方位改變了人的學習、工作、交友、娛樂和消費的方式。如何正確、合理地認識科學與社會的關系成為擺在每一個現代人眼前的問題。當前,科技傳播的目標已經由科學知識單向傳遞轉向為提高全民科學素質,增進國民對科學特別是科學精神和科學方法的理解與應用,培養創新精神,關注每個人智力、情感、社會性、物質性、藝術性、創造性與潛力全面培養的全人教育?;ヂ摼W技術的發展,新媒介的出現,讓科技傳播的載體更加多種多樣,藝術展現形式更豐富。擁有了藝術魅力的科技傳播作品,用藝術表現中的情感因素吸引公眾,感染公眾,進而影響公眾的思想、情感乃至行動。藝術與科技傳播的融合,讓科學知識的普及更廣泛,讓公眾感受科學的魅力,讓科學方法的應用更合理更正確,用科學思想戰勝愚昧落后,提高全民的科學素質。
參考文獻
[1]劉海濤.淺談藝術與科學的關系[J].新校園(上旬),2013(9):47-48.
[2]谷霞.漫談藝術的社會作用[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4):149-150.
[3]胡國玉.淺析藝術的社會功能[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7(12):186.
[4]張莉,張萍.試論科技的社會功能與構建和諧社會[J].科技信息,2010(23):140,142.
[5]張婷婷.試論藝術的智性價值[J].藝術百家,2015(2):124-129.
[6]劉俊杰.科技進步與人類社會發展的未來[J].特區經濟,2014(12):221-222.
[7]張若瀅.藝術與科學的關系淺析[J].美術界,2013(6):86.
[8]王宏建.略談藝術的功能[J].美術研究,1983(1):81-88,27-47.
摘要:隨著現代科技的日益進步,在我國院校的音樂藝術課程的教學過程當中,已經有大量的現代科技應用?;谶@種現實情況,給傳統教學帶來了巨大挑戰。因此,需要在現代科技背景下重構音樂藝術課程。本文在對現代科技背景下傳統教學現狀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現代科技背景下音樂藝術重構的策略,希望為現代教學改革提供借鑒。
關鍵詞:現代科技;音樂藝術課程;傳統教學形式
隨著現代科技取得日新月異的進步。傳統的音樂藝術教學受到了挑戰,原有教學形式已經不適應現代教學。將現代科技技應用于音樂藝術教學上已經成為不可阻擋的趨勢,音樂藝術教育形式隨著現代科技的進步得到了改變。傳統的音樂藝術教學,在感官上,體驗上的不足,使得傳統教學形式無法滿足學生日益提高的學習要求。而借助現代科技能夠使學生直觀感受到音樂的魅力,給受教育者傳授音樂知識的同時,能讓學生盡快的入門、感興趣,并逐步愛上所學課程。
一、現代科技背景下傳統教學的現狀分析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我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經濟成就同時,也取得了技術進步,同世界科技步伐同步。現代科技日益滲透到教學過程中。目前,有越來越多的現代科學技術被應用到音樂藝術課程的教學過程中。特別是現代信息技術的進步,為音樂藝術課程教學提供了更多的技術選擇,如,網絡技術、多媒體技術等等現代科技。現代科技的應用,不僅可以使學生掌握音樂理論知識、當代先進的音樂科技,而且豐富了學生現代科技知識、拓寬了視野,提升了學生學習音樂藝術的興趣。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憑借現代科技可以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在音樂藝術教學課程中,教師將傳統音樂藝術教學與現代科技相結合,更有助于學生對于音樂藝術課程的學習。
二、現代科技背景下音樂藝術重構的策略
(一)注重場景教學模式的應用
現代科技背景下音樂藝術課程的重構,要注重場景教學模擬教學模式的應用。為了學生在現代科技的幫助下能更好的理解音樂藝術作品所表達的內容。教師可以通過現代科技,以多媒體、數字科技、虛擬現實等技術增強音樂藝術課程的直觀感受,從而提高學生對音樂作品的審美能力,并激發學生在音樂方面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使得所學習的音樂作品更具有表現力。借助現代科技輔助音樂藝術課程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結合教學具體實際,切合實際的在音樂藝術教學當中運用現代科技,不能脫離教學只強調科技效果。相對于音樂藝術課堂教學來說,現代科技可以實現音樂作品同場景的結合,這種方法的應用可以解決現代音樂藝術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促進學生提高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對音樂藝術的求知欲。
(二)注重學生藝術能力培育
現代正規教育主要采取課堂教學方法,課堂成為音樂藝術教學的主要陣地。因此,現代科技背景下音樂藝術課程的重構不能脫離原有教學主渠道,要充分利用原有教學渠道,使現代科技與傳統課堂教學整合,才能促進現代音樂藝術教育的更好開展。現代科技對現代音樂藝術教育的滲透,有利于強化學生在音樂方面的感悟能力、體驗能力、欣賞能力以及評價等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激發學生對于音樂藝術的豐富情感,培養學生在音樂方面的聯想能力和藝術創造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通過多種方法強化學生藝術能力的培育,只有學生藝術能力得到增強,才能更好的將現代科技與音樂藝術課程重構整合起來,才能在現代科技背景下,更好的學習音樂藝術。教師要將抽象音樂與具體的聲音、視頻、畫面相結合起來,以培育學生的藝術想象能力。學校要盡力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靈活的運用現代科技,以最大程度培育學生對音樂感知的藝術感知能力,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三)完善現代科技背景下的教學體系
學校必須對音樂藝術課程設置充分重視,完善音樂藝術課程設置。因此,學校在強化音樂理論的基礎上,要引入音樂藝術的實踐環節,以避免音樂理論和藝術實踐的脫離。學校除了進行大班的集體授課外,還要充分視小班教學對學生的作用。通過大班的理論學習,提高學生理論知識。通過小班教學,解決學生遇到的實際問題。此外,要完善現代科技背景下的教材建設,加入現代音樂科技相關的教學內容。這就可以克服原有教材不能跟隨時代步伐的問題,滿足不同不同年級學生對于音樂藝術學習的迫切要求。
三、結語
傳統的音樂藝術教學,在感官上,體驗上的不足,使得傳統教學形式無法滿足學生日益提高的學習要求。而借助現代科技能夠使學生直觀感受力。隨著現代科技迅猛發展,我國音樂藝術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已經有大量的現代科技應用,在為音樂藝術教學的深化提供了技術基礎的同時,也為學校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需要在現代科技背景下重構音樂藝術課程。本文在對現代科技背景下傳統教學現狀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現代科技背景下音樂藝術重構的策略,包括注重場景教學模式的應用、注重學生藝術能力培育以及完善現代科技背景下的教學體系,希望為現代教學改革提供借鑒。
[參考文獻]
[1]金玉玲.現代科技發展對音樂藝術的影響[J].視聽縱橫,2006,01:91-92.
摘 要:隨著當今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數碼科技的不斷進步,新媒體科技技術的運用也越來越廣泛。傳統的媒體主要包括報紙雜志廣播甚至路燈牌。而新媒體是指在新的技術支撐下出現的新型媒體形式。
目前人們對數碼科技的不斷的認知和運用,并把數碼藝術大量的運用于生活實踐之中,如今新媒體大量運用在現在的舞臺表現上。最有代表性的就是LED屏幕介入當今舞臺。舞臺藝術經歷了從早期的露天祭場、神堂、鏡框式舞臺、發展到當今的新媒體舞臺。從傳統繪制背景的舞臺到現代以LED顯示屏為背景的數字虛擬舞臺都是一場科技的革新。
關鍵詞:新媒體科技;舞臺設計;結合;新型藝術形式
一、認識新媒體
新媒體一般指電子媒體、數字媒體、和信息媒體。它區別于現成藝術,身體藝術等藝術形式,而是建立在以“光學”與“電子媒介”為基本語言的藝術。是基于數字媒體的基礎上,以數字媒體來虛擬現實的藝術。它是科技和藝術水準共同提高而產生的成果。新媒體之所以被稱為新媒體是因為它是相對于舊媒體而言的,就如現代以數碼虛擬為手段的舞臺相對于傳統人工繪畫的舞臺就是屬于新媒體范疇。
首先新媒體具有時間性,每個時代都有其新的媒體方式,并以新的形式展現。第二具有發展性,新媒體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是隨時代的發展而改變自己。第三新媒體藝術具有互動性,新媒體藝術注重的是溝通合作,強調藝術的發生過程。
二、舞臺的構成元素
舞臺是一個假定的,用于給表演者進行表演的空間,表演藝術是舞臺中最重要的部分。表演藝術是鏈接聲音、形體、表演、燈光、化妝、服飾、道具,于一體的綜合藝術形式。
1.表演。表演是最能體現舞臺魅力的關鍵所在。表演以“演員”為紐帶來鏈接聲音、燈光、形體、化妝、服飾、道具,并把整個表演過程呈現于觀眾。表演的舞臺是一個“假定的”、“虛構”的場景。表演把現實的生活以藝術化的形式搬到了舞臺上,也就是說表演藝術是現實生活藝術化的再現。
2.表演內容。表演內容來源于導演事先策劃的劇本,劇本是來源于生活并以文學的方式藝術化的結果,是舞臺表演藝術的靈魂所在,劇本對于整個舞臺表演起到一個關鍵的指導性的作用。
3.形體?!靶误w”是指演員身體的整體形象,表演者優美形體不僅傳遞給觀者視覺上的美感,也有助于更好的體現表演藝術。
4.舞臺燈光?!拔枧_燈光”不僅能夠配合劇情的發展,環境的變化,還能夠起到照明,塑造人物,創造舞臺空間,配合舞臺節奏的作用,構成表現表演主題的視覺語言,也起到了鏈接畫面效果的作用。能夠影響觀眾的情感變化,制造出與觀眾進行情感交流的特定范圍和廣大的想象空間。
5.聲音。聲音服從于表演本身,聲音不僅能夠渲染出舞臺藝術的氣氛,還能幫助表演藝術家表達思想,從聽覺上控制舞臺表演的節奏和氛圍,促進表演的內在情感。
6.其他元素。舞臺中化妝、服飾、道具,也是舞臺中不能缺少的內容。
三、新媒體LED科技介入現代舞臺的影響
1.增強舞臺的空間感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舞臺藝術家們思考著把這種具有時代性的科技帶入舞臺表演以求增進舞臺藝術的表現力。舞臺由于具有一定的現場性,這就決定范圍不會超過觀眾的視覺,具有一定的空間限制。無論是地點還是時間的轉換都是在這狹小的地方體現出來。傳統的舞臺藝術,僅僅依靠語言、形體聲音動作來進行單一的表演,并不能完美再現今日舞臺藝術世界的真實,而且也滿足不了當今觀眾已有的視覺品位。春晚舞臺總設計師陳巖說“新媒體支持下的舞臺可以瞬間完成一個時空的變換,而傳統靠機械布景的舞臺很難實現這種轉換”。
2.新的表演者
新媒體科技進入舞臺表演,表演者不再圈定在“人”的范疇,通過新媒體本身產生的藝術形式也作為一個新的“演員”出現在舞臺上。例如2008年奧運會開幕式的倒計時表演――“缶陣”,人已經不再是表現的主體,而是靠人為的拍擊LED發光屏,在缶面上連續閃出數字倒計時的字樣。這種新的“表演者”不僅給人們全新的視覺感受,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舞臺的娛樂性。
3.增強舞臺與表演者的互動性
和傳統舞臺藝術相比,互動藝術拉近了表演者和接受者的關系,它改變了舞臺存在的環境模式,例如:2010年的春節聯歡晚會中王菲演唱的歌曲《傳奇》就是一個非常好的例子。首先,新媒體技術能完美的配合舞臺表演,讓觀眾身臨其境,把生活中的場景如實的模擬出來。第二,產生“動態”與“靜態”的有機結合。例如:王菲站立安靜不動的唱歌和背景借助LED模擬的變化飛舞的蝴蝶就是一個靜與動的對比?!昂备魳返墓澴嗥鹞?,不僅與表演者本身產生了互動,而且在藝術表現力上達到與歌曲《傳奇》本身的意境完全融合統一。LED屏幕不止運用在舞臺的背景,在舞臺的地板,懸吊的空間都可自由應用,把舞臺切成一個立體空間,在有限的鏡框空間下,制造更多層次空間感。
2008年的奧運會開幕式是對新媒體科技的“互動性”運用做出的最好的詮釋。當今的藝術注重的是一件作品的完成過程,而不是機械的作品展示。如開幕式的“互動畫卷”。此畫卷不是單純的畫卷展示,而是把舞蹈表演者和中國“水墨畫”的繪畫過程結合起來,舞蹈表演者作為“畫筆”的身份與“卷軸”互動來展現水墨繪畫過程,舞蹈表演者在“卷軸”上跳舞的同時在“卷軸”上繪出美麗的中國畫,讓觀眾體驗全新的視覺享受。
四、技術與藝術的統一
新媒體科技的介入,電影、燈光、攝影、聲音和互動藝術與舞臺藝術的有機結合大大的增強了舞臺的表現力,但是無論科技如何進步,新型的技術注入藝術的本質都是為了表演藝術而產生,就如新媒體的運用及其他高科技的運用,都是為了呈現表演內容,渲染情緒,為了觀眾能有更好的視覺享受。單純的追求技術而忽視了藝術本身,藝術表演就成為了一種形式,而沒辦法準確傳達藝術的本質。但忽視現代科技的支撐,只追求藝術本身,那么就會造成藝術的語言與時代的發展有距離,讓現代已經看慣科技大片的觀眾覺得形式上較為乏味。所以在吸收科技手段的同時,也要注重藝術本質的內容,做到藝術和技術的完美統一。
五、展望未來的新媒舞體臺
新媒體藝術運用于舞臺已經毋庸置疑,它是時展的趨勢,也是市場及現代觀眾的需求。正如田沁鑫所說“既然機器能幫我創作,嗎不用呢?”未來新媒體舞臺不僅僅在舞臺空間上,表演形式上,和互動性上更加進步,在藝術本身創造上也需跟隨時代,創作出更具時代性的作品。
六、結語
新媒體藝術運用于舞臺藝術是時展的要求,平淡的舞臺視覺效果已經無法滿足現代科技技術的高速發展和人們對于科技認知水平。所以現代的舞臺也是同樣的道理。對于藝術家來說也是必然的,藝術觀和藝術手段是隨著時代而變遷的,進而藝術家會去尋求一種更先進,更易被受眾接受的手段來呈現藝術,所以以LED屏為代表的新媒體會被運用于舞臺上也就是必然結果了。新媒體舞臺是先進科學技術和藝術家設計思維的完美融合,是時代的產物,改變了人們對于藝術的思維模式,實現了傳統舞臺無法實現的效果,對于藝術本身也有大幅度的提升。
(作者單位:四川美術學院影視動畫學院)
參考文獻:
[1] 《新媒體實驗藝術與設計》作者:曹田泉 湖南美術出版社 2010-03-01[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