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2-21 16:23:1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領導個人履職報告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為認真落實全面從嚴治黨、從嚴管理干部要求,促進干部履職盡責、干事創業,根據《省教育廳機關、直屬單位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履職盡責管理辦法》(黨委研究決定,開展2017年度二級領導班子和班子成員履職盡責考核工作。具體方案如下:
一、檢查考評對象
學校各單位(部門)領導班子和班子成員。
二、檢查主要內容
1.領導班子政治表現、履職盡責、干事創業、運行狀況、黨風廉政建設的總體情況,班子成員在德能勤績廉方面的綜合表現;
2.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增強“四個”意識,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的情況;
3.落實學校決策部署,履行“一崗三責”,完成重點黨建工作和業務工作任務的情況;
4.領導班子領導決策、管理運行、擔當作為、團結協作等方面的情況;
5.班子成員在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及違紀違規情況。
三、步驟和方式
檢查考核時間為2019年1月,分三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總結自查階段(2019年1月10日前)。
各單位(部門)向考評組提交2017年度領導班子和班子成員述職述廉報告,其中必須報告重點黨建和業務工作項目完成情況、領導班子及班子成員個人思想狀況??己祟I導小組辦公室匯總形成《2019年度二級領導班子和班子成員述職述廉報告》,通過OA系統公開。各單位通過召開會議集中述職述廉或其他方式向教職工公開信息。領導班子對照《2019年度二級領導班子履職盡責考核評分表》認真開展自查評分,完成書面自查報告和自評分表(紙質版和電子版各一份),領導班子成員完成履職盡責《記實簿》,于2019年1月10日前交學校黨建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體辦)。領導班子和班子成員自備其他相關支撐材料。
第二階段:現場考查階段(2019年1月10至20日)。
1.匯報(述職)與民主測評。二級學院科級以上干部、支部書記、教研室(工作室)主任和8-10名教職工代表參加匯報與測評會。其他非教學單位全體教職工參加匯報會。各單位(部門)主要負責人匯報二級領導班子和班子成員履職盡責情況,檢查組工作人員當場回收測評表。
2.查閱資料。檢查組查閱被檢查單位(部門)關于領導班子建設和工作的有關文件、記錄、臺帳等資料,進行量化打分,做好考核記錄。必要時考核組要通過個別談話方式有針對性地了解情況。
第三階段:綜合評議階段(2019年1月下旬)。
1.各單位(部門)互評。統一組織中層干部互評互測。
2.檢查組綜合評議。結合日常工作落實情況,對全校各部門(單位)領導班子及班子成員進行綜合評議,對檢查考核情況進行綜合分析并報校黨委審定。
四、組織領導
檢查考核工作在學校黨委領導下,由學校檢查考核組負責組織實施。學校領導班子成員任考核組組長,相關黨務負責人任副組長。
五、考核結果運用
檢查考核結果分為優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己私Y果在一定范圍通報,對檢查考核中發現的問題堅決督促整改。
六、工作要求
1.各單位要高度重視、統籌安排,按照要求認真自查,提前做好檢查考核所需的文件、記錄、臺賬等資料的收集分類工作,確保檢查考核信息真實準確。
外董來源渠道較少
現階段,外部董事來源渠道較少。2004年,國務院國資委印發《國有獨資公司董事會試點企業外部董事管理辦法(試行)》,擔任外部董事的基本條件是具有10年以上企業管理、市場營銷、資本運營、科研開發或人力資源管理等專業的工作經驗,或具有與履行外部董事職責要求相關的法律、經濟、金融等某一方面的專長。從全國董事會試點實際來看,外部董事來源主要有:央企和地方國企剛退休下來的領導和在職領導;黨政機關經濟管理部門剛退休下來的領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中介機構的知名專家學者等。部分省市國資監管部門積極拓寬外部董事選聘范圍,從機關選派業務骨干到企業任外部董事。
國企剛退休下來的領導大企業經營管理經驗豐富,素質高,責任心強,對國企運作比較了解;黨政機關剛退休下來的領導對國家經濟政策比較熟悉,但有的缺乏企業管理經驗;專家學者比較敬業,能較好地發揮專長,但履職時間難以保證,獲取企業信息渠道不暢,對企業了解不深,不熟悉國企運作,在董事會上難以發表有操作性的意見和建議;機關干部擔任的外部董事對企業情況比較熟悉,業務能力較強,能較好代表出資人意見,但因為不取酬,責權利嚴重不統一,責任追究難以落實,完全憑黨性自覺履職,且機關日常事務性工作較多,履職時間難以保證。
對此,可以拓寬外部董事來源渠道,建立人才庫共享機制?,F階段,由于外部董事來源少,遴選到企業需求的外部董事有一定難度,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建設規范董事會工作的進程。因此,首先要將選聘外部董事作為一項常態性工作,面向全球、全國公開招聘,建立外部董事人才庫。二是探討建立外部董事資源共享機制。加強各級國資監管機構間的聯系,積極探討外部董事資源共享、信息互通、人才互換的有效途徑。三是建立外部董事資格認證制度,規范選聘程序,嚴把外部董事入口關。
日常管理、培訓薄弱
日常管理是目前外部董事制度的薄弱環節。大部分省市重視對外部董事的選聘,但外部董事上任后,除了要求定期上交年度履職報告、每年組織一次座談會等外,缺乏對外部董事的日常管理、培訓及考核。
目前,大部分國資監管部門沒有專門的機構為外部董事提供諸如信息報送等溝通服務,一般是任職公司負責與外部董事進行溝通聯系,遞送公司相關運行情況。據了解,僅有上海市成立專門部門(市管國有企業專職董事監事管理中心)為外部董事提供及時、全面、準確的國資監管和企業運行的相關信息。
建議加強對外部董事的培訓力度,健全培訓機制。外部董事雖是某一領域專家,但由于經歷和知識等背景不同,對外部董事的權利、責任和義務認識不清。因此,要加強對外部董事的培訓,健全多層次培訓體系。一是構建多層次培訓體系,加強與培訓機構、中介機構、高等院校等的合作,有條件地建立專門培訓基地,對外部董事進行定期培訓。二是健全外部董事培訓機制,注重任職前培訓,加強日常培訓,并對培訓結果進行考核。三是制定科學的課程設計,任前培訓注重提高外部董事對建設規范董事會工作重要意義的認識、加深對董事會職責定位、運作方式及外部董事責權利的理解,日常培訓注重提高外部董事對國資工作情況的了解,熟悉國資發展情況及經濟發展形勢,提高專業業務能力及科學決策水平。
還應加強對外部董事的日常管理,健全支撐機制。外部董事大部分是兼職,不在企業坐班,一般規定外部董事一年內在任職公司履職時間不得少于30個工作日。為保證外部董事及時掌握公司運行情況,需建立外部董事資料閱讀制度,成立專門工作機構或委托相關部門定期向外部董事報企業的月報,及時報國資系統重大事項等,解決外部董事對企業情況不熟悉甚至對行業情況不熟悉的問題,提高其履職能力。
另外,國資監管部門要加強對外部董事履職的管理,外部董事除了如期報告個人履職情況外,重大事項也要報告,尤其是在多元股權結構的國有控股公司任職的國資委外派董事,重大事項在董事會召開前要報國資監管部門,并按照監管部門的要求發表意見。
評價落后激勵不暢
現行外部董事的薪酬主要以年度固定報酬為主,由年度基本報酬、董事會會議津貼、專門委員會會議津貼組成。各國資監管部門根據所監管企業的實際情況,規定了不同的薪酬標準。如國務院國資委在確定央企外部董事薪酬時,考慮了外部董事在董事會的任職(是否擔任董事長、副董事長、專門委員會主任)、履職時間、所在企業規模(即承擔的責任)、與企業負責人薪酬的比例等4個主要因素。僅擔任外部董事職務的,按照企業規模分為三檔,年度基本報酬分別為8萬、6萬、4萬,董事會會議津貼是3000元/次,專門委員會會議津貼是2000元/次。各省市國資監管部門規定的外部董事年度基本報酬未與企業規模掛鉤,且低于央企外部董事的薪酬。如湖北省國資委規定外部董事年度基本報酬不超過4萬,由國資委根據外部董事的考核評價結果確定,董事會、專門委員會會議津貼分別為1000元/次、600元/次;山東省外部董事每在一戶企業任職的年度基本報酬是5萬,兼任董事長的增加3萬,兼任副董事長的增加1.5萬,兼任專門委員會主任的增加1萬,董事會會議津貼是3000元/次,專門委員會會議津貼是2000元/次,每年會議津貼不超過3萬。
外部董事年度基本報酬由國資監管部門支付,會議津貼由企業直接支付。國務院國資委、北京國資委等已將外部董事的年度基本報酬納入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山東、湖北、湖南等省市目前是由任職公司根據國資委確定的標準將外部董事年度基本報酬劃撥到國資委指定的賬戶,由國資委統一支付。
一、加強職責管理的必要性
第一,加強職責管理是保障行政系統正常運轉的基礎工作。從行政管理角度看,行政組織體系中的各級各部門依法履行著特定職責,明確、具體的職責界定是一切管理和服務工作的邏輯起點。從機構編制角度看,職責是機構設置的依據,機構是職責實現的載體,而人員編制只是職責履行的保障手段。1988年,國務院機構改革把職責管理作為機構編制管理的重要內容,提出定職能、定機構、定人員編制和領導職數的“三定”規定制度,將“三定”作為各部門履職的基本規范確定下來。各部門機構設置、人員配備和領導職數核定都以其承擔職責的范圍和內容為依據,職責管理成為機構編制工作基礎中的基礎。
第二,加強職責管理是推進“依法行政”的現實需要。1992年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以來,政府機構改革的重心逐漸轉到政府職能轉變上來。2004年3月,國務院《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提出建設法治政府的目標,十報告更提出:“推進依法行政,切實做到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的要求。建設法治政府的重要保障是界定好部門的具體職責,堅持“職能法定”和“有限職權”原則,依法分權、依法履職、依法擔責,通過科學界定職責厘清其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劃清與企業和其他組織的界限,職責的有效管理自然成為依法行政得以實現的條件。
第三,加強職責管理是建設高效“服務型”政府的必然要求。建設服務型政府,是十六大以來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加強政府自身建設的核心目標。十報告強調“要按照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體制目標,以轉變政府職能為核心,深入推進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政事分開、政社分開,建設職能科學、結構優化、廉潔高效、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服務型政府的鮮明特點是精簡高效,做到“精簡”必須不斷對政府自身進行調整和優化,整合相同和相近的職能,減少機構個數,降低行政成本;做到“高效”必須加強職責的科學配置,減少職權沖突、政出多門、多頭管理等問題,使有限的資源發揮最大的效益,推動政府職能向創造良好發展環境、提供優質公共服務和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轉變。
二、職責管理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隨著行政體制改革的深入,部門職責分工更趨合理,尤其是“大部制”改革以來,職責界定和調整逐漸科學。但是,職責管理工作仍落后于經濟社會發展需要,落后于人民對服務型政府的期待,實踐中還有諸多困難和問題。
一是職責界定和職權劃分不盡合理,權力配置缺乏科學性。長期以來,部門職責都是根據行政層級關系從上到下加以制定的,職責界定主要有三個依據:一是法律法規的明確授權,二是黨和國家的政策,三是上級政府或部門的系統內政策文件。從法理上講,只有法律法規明確授權的職責才具有穩定性和確定性,而政策文件和上級授權缺乏穩定性和規范性,有時可能出現職權沖突和法律上的缺陷。目前部門職責界定不盡合理的原因,一是規范部門職責的法律法規不夠健全,相關條文界定不夠清晰。二是省、市級以下缺乏專業的研究隊伍,職責界定往往套用上級文件,很多部門間的職責沒能及時界定和厘清,造成部門職權的越位、缺位、錯位。三是各部門仍習慣按照系統內文件和慣例履職,規范化、法制化意識淡薄,有時出現部門之間爭奪職權、推卸責任等問題,權力配置難以科學化。
二是各級各部門對職責管理工作不夠重視,監管工作缺乏權威性。根據機構編制管理規定,“三定”方案是部門履職的基本依據。但長期以來,“三定”規定并未得到足夠的重視,有的部門對于“三定”規定事項未能及時貫徹執行,需轉變、調整和加強的職責長期得不到落實。一是因為 “三定”的法律性質和約束機制未明確,很多部門和領導認為“三定”只是一般的“規范性文件”,而且缺乏監督制約的硬性規定,導致效力和約束力不足。二是編制部門履行職責管理和監督檢查職能依據的法規政策較為籠統,實踐中對各部門執行“三定”的具體情況難以掌握,只能從面上提出意見和建議,缺乏獨立、完善的問責機制和監管權威。
三是條塊分割及條條干預,造成職責體系中“權、責、利”缺乏匹配性。我國行政體制是縱向層級制和橫向職能制的結合,縱向層級之間和橫向部門之間的職責分工構成了完整的職責體系,但實踐中卻存在職責劃分和權力配置中的“條塊”矛盾。一是機構設置大都上下對口,職責界定看不出性質差別和責任歸屬,一件事省管,市縣也管,“條條”管,“塊塊”也管,客觀上給上級部門干預下級事權留了口子,“條塊分割”、“收權留責”現象就容易出現。二是政府間職權劃分不夠明晰,職責調整程序不完善,職權的上收和下放表現出較強的趨利性和隨意性,有時受領導個人的影響,上級部門擅自“割據”行使下級職權,造成“權在部門、事在基層”、“權在市里、利在縣里、責在鎮上”等現象,層級間職責體系缺乏穩定性,基層政府權小、責大、財弱,權責不相稱。條條干預和條塊分割,已經成為機構編制管理的巨大障礙,使職責管理工作較為被動,阻礙了科學合理的權責體系的建立。
四是職責調整及沖突化解機制不完善,職責管理工作對經濟社會發展缺乏適應性。組織行為學認為,任何組織都是自身與環境相適應的產物。作為一個開放性、綜合性組織,政府必須適應不斷變化的外部環境,適時進行結構調整和功能轉換,部門職責也需隨經濟社會發展而變化。近年來,雖然部門職責調整優化的速度加快,但仍落后于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一是“三定”出臺后往往幾年不變,對新情況、新問題缺乏及時、明確的依據和職責劃分,造成有些問題“無人管”、不知該“怎么管”,而有些問題“誰都可以管”的局面。二是部門職責沖突協調機制不健全,部門之間相互爭奪界定不明的“邊界性”權力,為謀部門利益擅自擴大職權范圍,政出多門、多頭執法等問題不同程度存在,嚴重影響行政效能的提升,削弱了政府的公信力。
三、對策建議
第一,修改完善機構編制監管法規,提升職責管理的權威性。目前,機構編制法規體系中缺少關于部門職責管理的具體內容,監督檢查也往往只重視機構設置和人員配備而忽視了職責履行,可操作規范和權威性政策、法規的缺乏,使機構編制部門職責管理較為困難。建議從中央和省、市開始,探索制定部門職責管理專項政策法規,將職責管理作為完善政府職責體系、推進行政體制改革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同時針對“條條干預”出臺更嚴格的問責機制,各地也應制定本地區部門履職監管細則,明確賦予機構編制部門履職監管權和考核評估權,提升職責管理權威。
第二,建立部門履職常態化監管機制,促進職責管理制度化。職責管理是機構編制管理的核心,推行部門履職常態化監管既是編制部門的責任,也是保障部門依法履職的重要手段。目前,政府職能轉變難,公共服務不到位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缺乏對部門履職的監管和問責機制,“三定”規定對部門的規范和約束作用不明顯。只有實施部門履職常態化監管才能使“三定”規定真正得到落實,還可通過監管了解部門職責運行的全過程,有利于明確履職重點、糾正履職偏差,為職責的調整、撤并提供依據,實現職責體系更健全、職責分工更合理,從而發揮政府管理效益的最大化和機構編制使用效益的最大化。建議各級編制部門會同紀檢監察部門健全長效監管和問責機制,使履職監管常態化、制度化。
第三,改進政府和部門考核評價體系,推動職責管理規范化。當前,對各級政府和部門的工作考核較偏重經濟指標,公共服務和社會評價性指標相對較少,考核評價中對量化指標要求多,而對職責履行這樣難以量化的內容不夠重視,政府“公司化”和部門“利益化”現象,導致公共服務職能弱化。近年來,各級黨委、政府對部門績效管理工作較為重視,但機構編制部門一直未被列入績效考核小組成員單位,開展履職監管缺乏支持,導致監管工作長期缺失,影響政府績效的提升。建議完善部門考核體系,將部門履職社會性評價等指標列入考核內容,從而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和公共服務能力的提升。
一、年內個人完成的主要工作
1、遵照總經理指示及店辦公會、黨委會并上級有關要求負責地草擬有關文稿、材料;審校、修改各部門呈送轉遞的有關文稿、材料。保證文稿、材料按制、發文要求承英編發。并負責地完成黨內有關信息收集、年度報表、黨費收繳等。
2、審慎嚴格地遵從公文制辦、閱辦、傳遞程序,做到及時、無誤。
3、及時、正確傳達、貫徹經理辦公會、黨委會決議,并作好工作協調,以達準備無誤貫徹落實,無延誤。
4、主動配合經營管理工作及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積極編發內部簡報、月報,有效促進信息交流,培育企業文化,增強員工向心力、凝聚力的宣介作用。
5、按要求遵規定搞好內事接待工作,負責地簽審、轉報內事接待費用。
6、嚴守保密制度,嚴格印章管理,做到了簽章有登記,確保不錯、不誤簽章,做到了嚴守機密,慎而又慎,無失密。
7、團結辦公室工作人員,組織完成檔案整理、車輛管理,全年無車輛事故,無反饋批評意見。
8、認真組織修改、完善《質量管理規定》,組織完成質量管理日常檢查、流動紅旗評定、問題整改落實及扣罰、獎勵相關工作。
二、履職的基本思路與體會
辦公室是貫徹總經理指令的前哨陣地,是店內各部門工作的總服務部,是協調不同情況和問題的樞紐,肩負諸多繁雜事務的通達責任。一年里,我堅持守位盡責,勤懇努力去履職,做到盡責服好務、到位不越位。努力在以下幾點上嚴格要求、認真把握。
1、堅持學習,用不斷的求知、獲得去保證工作的到位。
“學然后知不足”,“理論是行動的先導”,“正確的行動來源于政治上的清醒”,這是我作好工作的思想基矗我知道身在諸項工作的綜合部,要履行好職責,順利完成各項任務,無堅定的政治信念,一定的知識儲存,一定的認知、應對能力,一定的文字書寫、駕馭技能,是難以適應并完成任務的。我常感知識的欠缺、能力的差距帶給完成任務的困惑。為此,我堅持多學、多悟、多請教,不敢懈耽放松。一年中,我堅持學習,學習政治以更堅定自己愛崗敬業的責任感,做政治堅定的黨員;學習業務,以更充實多方面的知識,去適應實際工作的需要。為能找準管理切入點,更準確把握質量管理原則及標準,我進一步翻閱、學習《行業規范全書》《星級酒店評定與標準》等書籍,走訪并咨詢兄弟單位管理實際,通過此,更深層理解質量管理在服務產品生產過程中的全面、全過程、全員參與的實際涵義,進而組織完成對《質量管理規定》的再次完善與修訂,并送達相關部門及領導征求意見,以求更實際、更科學;在進行月報的采、編過程中,為較好保證內容采集、稿件質量、版面設計等符合要求,我不斷地征詢意見求教多方建議,細心地督導、審校,并從每一份稿件的逐字、句推敲、修改、編輯中去進一步學習,以求月報更能趨于追求目標。面對自己應履行的職責與工作任務,我認定勝任的基礎,在于不斷地學習、積累,我常想知識不是與生俱來,且也并不絕對是簡單的積累?!皩W無止境”是每個人一生的重事,對于我更是如此。
2、以勤來補拙,用勤奮、勤懇盡好職責
“業精于勤而荒于嬉”,身處辦公室諸多項工作的繁雜困攏情況,我常以“勤”去應對,以主動干、立即辦、抓緊做作為工作的基本準則。在我的履職過程中,我感到人的能力是有限的,無限的是滿懷的敬業與勤奮。我總想以快捷的作風,快節奏的頻率,努力干好工作。在我進行各類資料書寫時,常因諸類事務而不能在班中進行;在我處理事務時,也會常因未完而不得不去用休息時間去辦好,對此我感責任要求我別無選擇,無怨無悔。
辦公室的工作在很多時間會存在繁雜無序的情況,作為一個總服務部,我注意按其輕重緩急去理順,以主次之重去分清,基本做到急事急辦,要事要辦,獨立完成時及時到位,不拖不誤,協調完成任務時搞好協調、銜接、補位,基本保證了年內無拖誤、無差錯。
注重增強執行能力。我們始終把堅持黨對人大工作的領導放在首位,把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起來。在履職過程中,緊緊圍繞區委的工作中心,自覺貫徹區委的各項決定、決議,重要問題都及時向區委請示匯報,待區委同意后再去實施。特別是在人事任免上,同區委保持高度的一致,通過有效工作,確保區委提出的人事任免事項都能順利通過人大的法定程序。區委對人大工作也十分重視,這半年里先后兩次專題聽取人大工作情況匯報。
注重增強監督能力。為了增強履職能力,我們堅持以監督法為依據,重點把握了五個環節:一是把握監督原則,堅持寓支持于監督之中,做到“監督不代替、支持不干預、到位不越位”。二是把握監督內容,選擇監督的內容求精不求多,緊緊圍繞全區實施“一業三區”的戰略,圍繞區委、區政府確定的大事、要事進行監督審議、視察、調研和執法檢查。三是堅持調查研究,每次常委會審議前,都成立專題調研視察組,深入進行調查研究,力求查實情、看實況,從而使常委會提出的意見和建議更有針對性和操作性。四是擴大知情渠道,每次常委會會議,我們都根據會議議題,邀請部分人大代表列席會議,增加了監督工作的透明度,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民群眾的關注和參與程度。五是注重監督實效,每次常委會提出的審議意見交由“一府兩院”辦理后,都要求他們限期報告整改落實情況,并且召開專題主任會議,聽取他們的報告,有效地提高了監督審議的質量。同時,改變以往的傳統監督方法,注重強化了監督質量。今年我們采取召開專題工作落實會議的方式,把區政府各工作部門、區法院、區檢察院、區公安分局的負責同志都找到一起,統一部署年度工作。從而,為區人大常委會年度工作開好頭起到了促進作用,增強了監督的實效,也提高了常委會的威信。
注重提高代表的履職能力。換屆以后,人大代表成分比較新,針對這個情況,我們在一季度開展了一系列的學習培訓活動。常委會專門邀請省人大人代選委領導就如何履行代表職責進行了專題輔導。各代表聯系組又結合各自的實際,采取組織代表研討交流,新代表談認識、老代表談體會以及聘請專家講座,發放學習資料等方式,分別開展了集中學習培訓活動。通過這些有效的學習培訓,縮短了人大代表從進入角色到認真履職的過程,代表的綜合素質和履職能力得到提升。同時,加強對代表活動的指導,組織指導各代表聯系組開展好“三查(察)”活動。我們以人大代表進社區、進村屯活動為載體,組織開展了“三二一活動”,既每個人大代表都要參加三個活動(視察、調查活動,代表接待日活動,述職評議活動),聯系二個選民,提出一條意見或建議。截止目前,有147名非職務代表分別進入34個社區、6個村屯,與所聯系的147名社區、村干部和所包保的148名貧困家庭進行對接,及時為他們解決實際困難。
一、事故控制指標:年市政府下達我區消防、道路交通、工傷事故死亡人數控制指標數共22人(同比下降4.35%)。
二、嚴格實施“一崗雙責”制度。區直各部門、各街道辦事處要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認真落實《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政府及有關部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暫行規定的通知》精神,切實加強對安全生產工作的組織領導,要不斷健全完善領導干部安全生產工作責任制,區直各部門、各街道辦事處的行政主要領導是本地區、本部門安全生產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必須親自抓、負總責,年終應向區政府報告年度安全生產工作履職情況;分管安全生產工作的領導要切實加強對安全生產工作的領導,做好安全生產工作的協調和督查檢查,狠抓安全生產各項工作任務的落實。
三、認真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各級各部門要認真貫徹《安全生產法》、《省安全生產條例》等法律法規,按照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和市、區開展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活動的有關要求,全面開展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活動,及時督促企業建立健全安全生產各項管理制度,加大安全生產投入,改善安全生產條件,落實各項安全保障措施,建立和完善安全生產工作長效機制。要強化企業法人代表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的責任,層層分解落實責任制,把安全生產責任落實到每個環節、每個崗位、每個人員。
四、區直各部門、各街道辦事處要根據區政府下達的安全生產目標責任考核指標,結合本地區、本部門的實際,逐級分解落實。要建立健全安全生產目標責任考核制度和考核指標體系,將安全指標作為考核各級領導干部年度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
關鍵詞:內部審計;組織治理;價值增值
中圖分類號:F830.3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4-0017-2016(10)-0093-04
內部審計作為人民銀行內部的監督評價、風險控制手段,對優化組織結構、理順組織運行機制、改善組織治理等方面起著重要作用,并通過不同的傳導途徑增加組織價值。所以,應從多方面采取措施,完善內審在央行治理中的傳導途徑,確保其效能得到有效發揮。
一、內部審計在央行治理中價值增值途徑分析
價值增值是內部審計的根本目標,內審的最終目的是幫助央行實現貨幣政策目標,其核心已由防弊興利上升為提高機構的管理效率。當實施內審的成本小于可預見的損失時價值就相應地增加。內審通過介入風險管理、履職績效、廉政建設等領域,促進人民銀行治理結構的完善;通過建立內部控制制度并嚴格監督其執行,以減少或避免損失,降低公共資源耗費和央行管理成本,從而達到增值目標。內部審計發揮價值增值作用主要通過以下途徑:
(一)監督約束途徑。內審部門從建立之初發展至今,監督約束就是內審所具有的最基本職能。通過對人民銀行各項業務進行監督,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糾正,從而督促各級管理人員和業務人員,嚴格執行各項管理制度和業務制度。內審發揮監督作用的途徑有:一是通過對財務收支活動進行審計監督,督促財會部門遵守財經紀律,合理節約使用各項預算資金;二是通過對會計核算、國庫業務、貨幣發行等業務部門的審計,促進這些部門規范業務操作,杜絕“一手清”等違規問題;三是通過對執法檢查、行政許可、行政處罰等方面的審計,促進行政執法部門嚴格執法流程,依法開展行政執法工作;四是圍繞基建投資、集中采購、資產處置、科技費用支出等重點環節、重點資金、重點部門,積極開展事前監督及事中監督,從源頭上控制風險。
(二)制度建設途徑。內審部門依據人民銀行的業務制度對照開展審計工作時,能夠及時發現制度制定與實際執行脫節的地方、制度修改與業務發展的相對滯后地方,通過審計報告或建議職能部門,將問題反饋到上級部門,促成制度的完善與修改。內審部門在對職能部門開展審計時,能夠有效發現制度執行的薄弱環節和難點,督促職能部門嚴格按照制度規定開展業務,強化制度的執行。
(三)風險防范途徑。風險防范是人民銀行內部審計的核心功能,各級內審部門從“審計關注風險,風險引導審計”的理念出發,積極開展風險導向審計、內部控制審計和風險評估活動,系統勾畫了各個部門、各項業務的流程圖,排查和表示業務的關鍵控制環節和風險點,提出了有效的風險防控措施。從具體的審計工作來看,審計部門從評價各部門的內部控制制度入手,深入到業務管理的細微環節,查找管理的漏洞和風險環節,分析各項業務制度的科學性、合理性和有效性,監督業務部門貫徹執行制度的執行力,對風險發生的可能程度進行分析估計,并以此為評價標準,對風險起到了積極預防作用。同時,內審還承擔著風險管理的組織協調作用,通過組織風險排查、風險自評估等活動,促進各部門加強日常的風險管理工作。審計部門還可以通過審計成果的運用,及時向管理層反映或通報關鍵風險問題,促進各部門對相關問題的防范,起到“審計一個點,影響一大片”的作用。
(四)咨詢服務途徑。內審部門不僅要發揮為組織“看病”的功能,更要發揮內審為組織提高“免疫力”的功能,提高組織應對風險的能力。內審通過全面審計和各種專項審計,覆蓋了央行所有的業務,對業務經營活動的了解全面而且深入,對管理層提供的建議具有較大的參考價值,為領導管理決策起到“參謀”作用。這種咨詢服務活動只涉及相關部門和審計部門兩方關系人,其目的是通過提高組織實現目標的能力來增加組織價值。目前,咨詢活動在央行審計工作中還沒有普遍開展,但一定是未來審計發展的方向。
(五)評價鑒證途徑。內審承擔著對基層單位、同級部門及管理者個人的履職行為、履職效果的評價和鑒證職能。這種職能在績效審計、履職審計、離任審計中體現得尤為明顯。在績效審計中,通過對單位和部門工作目標設定的科學性,工作的時效性,內控的健全性等進行審查,對其業績做出評價。履職審計中,通過對所屬單位管理決策、內部控制、工作運行、業務操作進行全面審查,對管理者個人履職情況進行綜合評價,為干部的考核及使用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在離任審計中,通過對管理者任期履行職責情況、工作效率情況進行評價,為組織部門干部任用提供依據。
二、完善內審在央行治理中價值增值的傳導途徑
目前,人民銀行除了應進一步加強內部審計的監督功能,更應強化其在組織中的內部控制和風險評價功能,并不斷探索其在央行治理中起到的鑒證作用。我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提升央行內部審計價值增值成效。
(一)探索建立以治理為導向的內部審計方式。央行內部審計現有模式以風險為導向,與此同時,可以建立以治理為導向,從央行內部治理的結構進行分析,使得內部審計能夠滿足提升央行履績效的目標。具體來說,以治理為導向的央行內審可以首先對央行整體組織模式進行分析,確定審計的風險和重點領域,進而制定審計計劃,實施開展審計工作。
探索和建立央行治理情況的評價手段。建立央行治理情況的評價手段首先要對現有治理情況進行分析,歸納影響因素,雖然央行和公司在運營等方面存在著諸多差別,但仍可以采用公司治理的相關方法,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改進,從內控機制、履職效果、業務狀況、經濟責任等多因素進行分析和評價。
探索和建立以治理為導向的央行內部審計流程。在現有以風險為導向的內部審計模式基礎上,可以進一步探索如何建立以“治理引導審計、審計服務治理”為目標的治理導向審計。具體分析,可通過以下流程:首先,明確央行治理的最終目標。其次,對央行治理的最終目標進行分解,從內控機制、履職效果、業務狀況、經濟責任等多因素進行分解。再次,通過具體指標量化這些分析因素,建立相應的定性定量模型,通過具體模型計算出各個因素的得分。最后,確定內審的重點和風險點,開展審計工作,撰寫審計報告。由于以治理為導向的內審需要關注組織成員在組織結構中的相互作用,以及這種作用對最終審計結果的影響,因此其評價內審的重點和風險點的過程可能更為困難。 (二)強化以常規型審計為基礎的內審模式,確保內部審計涵蓋所有重點業務領域。較之新型審計,常規審計往往是經歷過較長時間的探索實踐,已經形成了完整的審計模式和審計方法,審計人員也積攢了豐富的審計經驗,其審計有據可循,便于開展,在現有央行內部審計中,被廣泛開展和實施。因此,人民銀行不僅僅要探索新型審計,還要繼續強化以常規型審計為基礎的內審模式,確保內部審計涵蓋所有重點業務領域。首先,要加強經濟責任方面的內部審計。根據央行內部審計的要求,需要在離任審計中重點關注經濟責任,在履職審計中重點關注內部控制和履職績效。通過審計財務收支狀況,查清被審計單位領導干部有無違法違紀,濫用職權的情況,加強對權力的約束和管理,使人民銀行各個層級的部門都能夠清廉高效。通過對被審計單位的內控進行審計,能夠發現在內部控制中存在的問題和需要改進的地方。與此同時,對被審計單位內控建設提出有價值的參考意見,使人民銀行各級能夠建立有效運行的控制制度和控制程序,將風險發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通過對各項職能業務進行審計,能夠發現實際操作執行中存在的問題,并能從表面發現的問題探尋出深層次的原因,進而提出改善措施,保證各項制度得到有效實施,強化人民銀行作為央行的履職效果。通過對被審計單位的整體管理、各項工作目標的完成、落實情況進行審計,能夠落實被審計單位各項問題的具體責任人,明確被審計單位領導干部在審計期內具體的履職情況,明確主管責任。最后,持續關注審計的重點風險點,如基礎建設、采購、大規模資金流出等方面,這些方面屬于容易出現舞弊腐敗的重點關注領域,因此應當對這些項目的全過程進行審計評價和監督,確保資金使用符合規定,降低使用過程中的低效和浪費,使資金的使用效率達到最大化。
(三)明確以新型審計為突破口的審計方式,全面提高人民銀行內審的層次。與傳統審計相比,新型審計將更多的資源放在組織的評價咨詢上,并以此為手段作為央行增加內部價值的途徑,通過以新型審計為突破口,可以強化人民銀行的各項業務管理,提高審計建議的價值,使內部審計在提升央行管理和提升風控水平中發揮較好的作用。
1.確立風險導向審計模式。新時期,央行職能的內涵和外延都發生了新的變化,其任何一種潛在風險都有可能造成巨大損失,因此央行必須建立以風險為導向的內審模式。人民銀行各級行應當開展風險評價和自我評估工作,并以此確定內部審計關注的重點問題和主要方向,合理布局有限審計資源。進行自我評估時,可以采用控制自我評估的方法(CSA),使業務人員明確掌握存在缺陷并可能產生風險的業務領域,并提出具體措施予以改正,從而使得各個業務部門能夠對自我進行改善,并建立風險防控機制。對風險進行評估時,需要加強對各項職能和整體系統運行分析,從事前、事中、事后三個方面建立全過程的風險防控體制,其中在監督檢查手段上,需要加強信息技術的應用,注重審計方法上的創新,更大程度上采用計算機輔助審計系統,使央行內審工作的自動化水平得以提升。
2.進一步完善內部控制審計。COSO將內部控制劃分為控制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溝通、監控五要素。根據COSO五要素,人民銀行內部審計需要把握這五個方面的要點,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內部審計方案,形成科學合理、明確清晰、具有指導性的審計操作流程,并以此形成總體審計策略和具體審計方案,以便內審人員據此開展相應的自我評價評估工作。在撰寫審計報告和審計意見書時,要條理清晰,重點突出,不要過多強調理論,而要根據實際發現的問題提出建設性、有針對的意見建議,并通過此項措施改進被審計單位的內部管理,促使人民銀行各級行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評價標準和評價體系。
3.多方面開展績效審計。根據美國政府內審協會的定義,績效審計指的是根據客觀的標準和體系,參照其他相關信息,對政府履職工作進行相應評價,使其能夠改善經營管理,并為進一步的改進措施提供可參考的意見建議,使其能夠更好地履行職責。根據這個定義,績效審計需要明確具體的審計參照體系。對此,人民銀行可以大范圍的使用績效審計的方法,如在貨幣發行、財務執行、內控管理等方面。在人民銀行的治理體系中,能夠通過目標考核績效審計來體現內部審計的具體作用,通過實現程度與實際效果進行比較,評價績效管理的優劣,促進目標考核在人民銀行分配資源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Andrew D.Bailey.Research opportunities in internal Auditing[M].the institute of internal auditors research foundation,2003,
55-63.
[2]Anthony Walz.Adding value――creating value has become a matter of survival,Audit Review, 1997,Vol.3,Oct.,12-27.
[3]Walker Paul L Shenkir, William G Dounis,Niklaos P.“The Auditors Role in Management”,Internal Audits,2008,Vol.7,Feb.,
49-51.
[4]艷利,劉英明.基于公司治理的內部審計問題研究[J],審計研究,2004,(5):33-35。
[5]黃兵海.著眼于整體化風險管理的內部審計創新[D].武漢大學,2005。
[6]黃波.利益相關者理論對政府審計的影響[J].審計與經濟研究,2008,(4):41-43。